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精选12篇)
1.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一
在全市检验医学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工
作会议上的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初夏时节逢盛会,美丽迎嘉宾,很高兴今天全市检验医学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会议在我县隆重召开,首先我谨代表嘉祥县卫生局向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走进嘉祥、幸福吉祥”,我衷心祝福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幸福安康、万事吉祥。
××县具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583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350人,其中检验技术人员120余人。近年来,县卫生局牢牢把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医学检验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治疗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近年来,县卫生局高度重视检验医学实验室及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以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为重点,全面加强质量控制及业务人员技术培训,2011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2012年3月,我县邀请市卫生局专家举办了基层医疗机构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
了我县临床医学检验水平;2011年公开招聘了12名专科以上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缓解了全县检验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为临床诊断、科学诊治、合理用药提供了准确的检验结果。特别是去年全市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暨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我县的成功举办,更有力的促进了全县检验技术和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这次会议在××举办,将有力提高我县检验医学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质量控制工作,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医学检验技术的学习和交流。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我们将按照市卫生局安排,周密组织,热情服务,力争把此次会议办圆满办成功。同时由于我县办会条件有限,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工作不到位、生活服务不周到的问题,在此也恳请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多多包涵,多给予理解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们也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县的卫生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二
1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意义
1.1 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通过提供环境数据反应真实的环境状况, 为环保部门和社会相关部门科学管理环境与开展环境执法监督提供依据, 而这些反应环境状况数据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决定的[1]。对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的管理及质量控制可以说是一种内部的控制类型, 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有采集环境样品、分析测定等, 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监测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得到的数据准确性不断提高才可以更好的反映出环境的真实状况, 在相关的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制定的时候才可以有更加准确的依据。在现阶段环保事业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的作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挥。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及质量控制需要进行样品的采集分析、测定等工作, 管理程序的有效性是采样、运输、测定等环节顺利开展的前提, 对于监测工作中的不规范的地方也可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如果没有这一环节一旦发生问题就不统一找到原因, 那么数据的可靠性也就不能得到保障了。
1.2 实验室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与监测水平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不仅包含有采集样品和分析等, 还需要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比如对于实验工作的实际分析技能, 并且还需要不断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例如监测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新出台的环境监测规范等, 由此可见, 环境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属于管理的范围之内, 人员的严格管理是进行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条件, 大部分的环境监测实验室都会定期的对其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使其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进行工作技能的提升, 促使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环境监测的实验室环节中具备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手段是否完善, 对于实验室监测水平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严谨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渗透到实验室工作的各个部分, 这也是确保实验数据真实有效的重要举措, 而在实际的操作中, 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工作比较复杂, 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去完成, 采取不同层面比较的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然后采取不同类型的质控手段进行自身的完善, 获得长足的进步。
2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的主要程序
首先, 实验室必须处在抗干扰能力很强、不会给测量的结果造成影响的环境中, 如果在非固定场合, 则要避免发生项目间的化学试剂交叉感染等问题[2]。在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些具有计量作用的设备, 在使用之前需要确保这些工具都与计量检定的使用规范相符合, 另外, 对于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分析设备也需要确保其正常的运行, 在实际使用之前必须采取校准操作, 而实验室中所涉及到的化学试剂及水等也需要确保其在允许使用期限之内, 尤其是监测中对其纯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实验室内部环境准备完善的时候, 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分析方法的规划, 这一方法首先应该是符合国家及监测行业的相关要求的, 在一些非常规方法的使用之前实验室需要得到认可, 在没有标准程序的时候可以通过借鉴科学杂志或其他组织的推荐方法来进行分析方式的确定。然后进行的空白实验,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样品分析之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而平行测定空白值时产生的偏差需要保持在10%以下。
3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3.1 加强标准物质与仪器的科学化管理
只有不断建立并完善有关的实验室管理的规程, 做好标准物质和仪器设备的统一化管理的工作才能促进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3]。实验室中的标准物质尤其是有机物质通常都存在数量少、种类多、管理难的特点, 所以在实际的管理中, 环境监测实验室要做好相关的人员分配, 在进行标准物质的发放以及使用的环节需要制定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实现物质管理的质量控制。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 人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对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 及时发现它们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失效、数量不足等, 有效的提高了实际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改善还需要对使用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使用的各种设备仪器比较分散、类型也比较复杂, 在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一致性, 仪器的负责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重视, 提高责任意识, 相关的仪器使用规范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
3.2 正确使用标准溶液与标准样品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内容就是标准溶液, 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的达成都会受到它的直接影响, 所以, 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标准物质的管理与使用加强重视, 在日常的各种管理环节都不能放松警惕。另外, 监测实验室中的相关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按照操作的具体内容将标准物质划分成明码样与密码样这两种类型, 促进标准物质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的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为了防止系统误差的产生, 在进行标准样品发放的时候需要注意同时发放相同生产单位的标准溶液。
3.3 正确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定位, 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素质
作为质量管理的手段之一, 质量控制工作对提高监测分析的水平, 保障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4]。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中, 应该端正认识, 不能单纯的看做是工作量的增加, 只有摆正了对待质量管理的态度, 才能帮助它更好的发挥作用。另外, 实验室质量控制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也是关键因素, 只有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业务的培训, 提升整体团队的工作质量水平以及工作的责任感, 才能从本质层面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提升, 在当前监测领域竞争逐渐激烈的现状下, 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准, 对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优势, 从而促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长久健康的发展。
4 结语
对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实验质量控制主要分为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管理两部分内容, 这一工作可以为最终的监测的公平性提供了坚实的凭证, 可以有效的避免环境监测工作中错误的产生, 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确这一认识, 提升自身工作的责任感, 端正工作态度, 发挥实验室管理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庄园, 徐鹂.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 03:14.
[2]康红.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7:142.
[3]王爱荣.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意义与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 07:92.
3.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三
理化检测;质量保证;控制
【作者简介】陈顺浩(1979—)男,云南曲靖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质量检测与实验室管理工作。
理化检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及能力建设的关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治疗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分析方法选定的要求具有权威性、稳定性、选择性、实用性,抗干扰能力强,掩蔽或预分离,用新技术、新方法在检测样品开始到检验结束全过程中,由于实验室所使用的试剂、设备、程序和方法以及测量不确定性的不断变化,使得检测数据不可能很稳定,实施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贯穿实验室全部质量活动的始终。质量保证是指为保证分析结果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须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面活动,分析质量保证主要包括人员的技术能力、仪器设备管理与定期检查、实验室应具备的基础条件、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制度、实验室环境、用水、器皿、化学试剂、溶液的配置和标准溶液的标定和技术资料等方面的内容[1]。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方案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符合、不满意的原因。因此,进一步强化理化检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尤为重要,本文从理化检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进行阐述,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1.检测分析前的要求[2]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采样、样品处理、样品运输、样品贮存的质量控制。要确保采集的样品在空间、时间及环境条件上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根本的是保证样品真实性,既满足时空要求,又保证样品在分析之前不发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应具有有关的样品采集的文件化程序和相应的统计技术。要切实加强采样技术管理,严格执行样品采集规范和统一的采样方法。应建立并保证切实贯彻执行的有关样品采集管理的规章制度。采样人员切实掌握和熟练运用采样技术、样品保存、处理和贮运等技术,保证采样质量。建立采样质量保证责任制度和措施,确保样品不变质,不损坏,不混淆,保证其真实、可靠、准确和有代表性。
2.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要求[3,4]
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包括人员的技术能力、仪器设备管理与定期检查、实验室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如: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制度、技术资料、实验室环境、水、器皿、化学试剂、溶液配制、标液等)。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包括样品的前处理、分析过程、室内复核、登记及填发报告等,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时,实验室必须在分析过程中实施各项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各项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和控制程序,具体见理化检测分析质量保证框图1。
A.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级各类检测人员、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及培训评估制度;建立人员的技术档案,收集有关技术人员的学习经历、资格证书、培训和继续教育情况及考核情况、技能、工作经历、科研、发表论文以及获奖情况记录等资料。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以及对工作的态度等都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检验人员应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就突显其重要性,检验检测结果报告,是通过每一个检验人员完成了整个检验过程的操作后得出的具体数据,然后对整个检验工作的最终结果或结论,对外出具,面向各界社会群体,检验结果报告就不是检验人员的个人行为,而它代表的是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B.质量保证仪器的要求
实验室应配备进行检测所要求的所有设备,并保证在用仪器设备性能处于完好的和经检定合格的受控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确保检测数据的质量。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核查记录制度,精密、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获得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经考核持证上岗。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收集包括仪器设备装备计划、调研论证报告、采购合同、验收记录、仪器出厂合格证、安装调试报告、仪器使用说明书、历年检定校准证书、检定校准结果确认记录、历年仪器使用、维护、核查记录、性能评价和报废处理记录等。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经检定、标识、校准,对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应对其进行维护和进行期间核查,确保检测数据符合质量要求。
C.质量保证实验室的要求
实验室应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规范与质量体系的管理制度。实验室应根据检测需求来配置相应的设施和对可能影响检测工作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记录,使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检测需要,有利于检测的正确实施,并确保实验室生产安全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实验室除了配备必需的能源、照明外,应根据实验功能的不同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并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震级等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还应考虑对不相容的检测活动进行有效的隔离;对于有高污染的实验室,应根据工作流程设置污染区、非污染区并予以明显标识;对影响检测质量和高污染区的实验室应有限制进人标识。实验室还应考虑对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废弃物)进行收集、降解、破坏等无害化处理,不允许随便排放和丢弃而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实验室的实验用水、器皿、试剂、标准溶液、技术资料、原始记录都必须满足实验的要求。
D.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5,6]
分析方法是指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实验室应配备产品标准、采(抽)样和检测方法标准。应制定标准收集、受控发放、确认备案、跟踪变更制度,在选择标准方法时,优先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可选用客户指定的国际、区域的最新有效标准方法。加强空白试验、制备标准曲线、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或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来确认。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建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水平的建设。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应加强平行样的分析、加标回收的分析、密码样的检测力度、比对分析等,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特性:自控。采取四种方式:平行样,反映样品结果的精密度,不反映结果的准确度;空白试验,有助于发现结果的异常值;加标回收,检查检测数据准确度,消除相同样品基体效应;方法对照分析,反映检测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自控及他控。采取三种方式:密码样检测,检查检测数据准确度,消除相同样品基体效应;标准物比对分析,反映同一批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质控图,发现工作中的异常现象,分析结果成正态分布。
E.质量控制量值溯源的要求[7]
4.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四
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机制,具体监督措施如下:
1、试验监督:每个试验项目必须经常性的进行监督,并形成监督记录,每月要求定期上报实验的监督记录给质量负责人。
2、常规检验监督:发往北京的XXXXX产品必须由中心领导带队实施现场监督检验,发往其他地区的烟花爆竹产品由两人实施常规检验,中心领导不定期进行现场监督,常规检验实际检验情况和联合办公室办理手续情况,每月要求报表,常规检验单每月归档一次,检验员将常规检验单交业务室汇总后上报。
3、设备监督:设备管理员每月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检定情况进行监督,每月上报监督记录。
4、资料和文件监督:资料员每月对照文件受控清单检查受控文件的发放和技术标准的确认以及更新,
5、设立监督电话,接受企业和职能部门对检验工作质量和检验工作水平的监督。
6、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全面检查实验室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项活动。
7、定期参与管理评审,验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
三、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岗位设置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配套,实行岗位工资、级别工资和岗位津贴的工资制度,单一岗位的按现行工资制度规定标准执行,兼岗按兼岗工作量确定津贴标准。
5.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五
1.目的
对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展的检测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是为了监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监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连续的评价本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规范实验室管理,保证室内质控工作能切实执行。2.范围
检验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检测项目。3.职责
3.1组长负责具体项目室内质控程序及失控处理程序的制定、执行及监督指导工作,和质控监督员一起撰写室内质控月总结报告和年度总结报告。
3.2工作人员须掌握室内质控方法,遵守相关制度及操作程序,熟练操作。4.程序
4.1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选择合适的质控品,理想的质控品至少具备以下条件:
(1)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
(2)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无传染性(3)瓶间差异小
(4)稳定性好,在规定的条件下至少可以保存1-2年,冻干品复融后稳定,2-8℃保存稳定不少于24小时,-20℃保存不少于20天
(5)在使用定值或不定值质控品时,必须在本实验室的检测系统上确定自己的均值和标准差
4.2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1)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
(2)冻干质控品的复融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
(3)冻干质控品复融时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4)冻干质控品复融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5)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6)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相同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4.3质控品分析的个数、浓度水平及频率
每个工作日,所有测定项目进行一次室内质控测定,包括二个不同浓度及阴性质控品,与常规标本检测同等条件。4.4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4.4.1质控品设置、数量
(1)定性检测:已知弱阳性质控样本(基质与待测标本相同):至少带1份,监测核酸提
取和扩增检测的有效性;已知阴性质控样本(基质与待测标本相同):至少带1份,判断核酸提取过程中是否发生污染(实验室的以前扩增产物的污染、标本间的交叉污染、强阳性标本气溶胶经加样器导致污染、强阳性标本经操作者手导致污染 翻盖离心管在较高温度温育时盖子崩开、扩增反应试剂的污染)。
(2)定量检测:已知高、低质控品(基质与待测标本相同);已知阴性质控样本(基质与待测标本相同)。
(3)室内质控品在扩增仪中的排列顺序:不宜固定位置,尽可能监测每一个孔扩增有效性。4.4.2血清质量控制品制备及操作 4.4.2.1质控品均值建立:
(1)暂定均值的建立:20d内得到20个数值,或至少在5d内,每天作不少于4次重复检测获得20个数值。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均值,作为暂定均值。
(2)若使用定值质控品,均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质控品说明书上的原有标定值只能作参考。
(3)常规均值的建立: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4.4.2.2质控品制备:
乙肝病毒室内质控品的制备:
(1)收集本室检测的临床样本,编号QHBV2015-CH代表HBV DNA定量为高值(10copies/ml),QHBL2015-CL代表HBV DNA定量为低值(10copies/ml)。
(2)分别将高值血清、低值血清样本混匀,并分装于0.5ml的离心管中,每支10µl,编号后-20℃保存。
丙肝病毒室内质控品的制备:
(1)收集本室检测的临床样本,编号QHCV2015-CH代表HCV RNA定量为高值(10copies/ml),QHCV2015-CL代表HCV RNA定量为低值(10copies/ml)。
(2)分别将高值血、低值血清的样本混匀,并分装于0.5ml的离心管中,每支210µl,编号后-80℃保存。4.4.2.3 操作:
每次检测过程中将此分装的室内质控品与样本同时检测,记录此标本的检测结果;计算前20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本批质控品的靶值。4.4.3 室内质控图的使用方法 4.4.3.1 描点
a)图中均值线为中心线,±2S为警告线,±3S为失控线。对于同一批号的质控血清不论使用几个月,其靶值均不变化。
b)每天将该批号质控血清按有关规定程序复融随同病人的标本同时检测。将日期、检测结果和操作者如实记录在图下方的相应位置,并按前面的方法画出图上的对应点,用直线将该点与前一天的点连接。
4c)月底计算当月全部质控血清检测结果的X、S和CV,并进行图形分析和小结,将质量控制图存入质控资料档案。4.4.3.2 图形分析
a)如果在 ±3S线以外,则为失控,应立即报告有关负责人,迅速查找原因。必要时复测标本,然后方可发出报告,并将失控情况、查找过程及处理结果等详细记录。
b)如果在±2S线以外,或出现连续6点以上在一侧等规律变化,均应即使向有关负责人反映,并积极查找原因。但当天的检验结果一般可以发出。4.4.3.3 通过观察图形的规律性变化进行误差分析,消除误差来源
a)曲线漂移:提示有系统误差,准确度发生了一次性的向上或向下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于一个新的情况引起的。如更换不同批号试剂,启用新批号的质控血清、操作人员的变换等。在找原因时,应重点注意“漂移”前后发生了那些变动的因素。
b)趋势性变化:向下或向上的趋势性变化表明检测的准确度发生了渐渐地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由于一个逐渐改变的因素造成的。如质控血清的降解,试剂效价的降低等。
c)连续多点分布在靶值同一侧:目前,一般认为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连续6天以上出现在靶值同一侧,则应迅速查找原因,争取尽快使之回复围绕在靶值随机分布的状态。因为按照统计学原理,由纯随机误差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连续6天以上出现在靶值同一侧可能性小于1.5%。因此凡出现连续6天以上出现在靶值同一侧者均有可能存在非随机误差因素。如结果与靶值偏离并不太大,不会给临床使用带来太大影响时,一般检验报告可以照常填发。
d)其他规律变化:(周期性等)
4.4.3.4 通过图形的资料对比进行误差分析,消除误差来源
a)每个月的月底将该月的全部质控血清检测结果的X和S与该批测定的X和S进行比较。如果X发生了变化,说明准确度发生了变化提示有非随机误差存在。如果当月S不同则表明检测的精密度发生了变化。
b)将使用同一批号质控血清的CT值的X和S按月份列出。如果X逐月上升,应考虑保存不当造成的试剂效价降低或质控血清本身出现降解。如果各月份X基本一致而S逐月加大,则主要提示常规工作的精密度下降,应重点从操作、管理上找原因。
c)在数年中,把每个月的CV和失控规律列成表,可用作检测质量的历史性回顾及趋势分析。
4.4.4室内质控图中心线(均值)和控制限(标准差)的设定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设定室内质控图的中心线(均值)。均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做为确定中心线的参考。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的中心线(均值)和控制限(标准差)。
以此暂定的中心线(均值)和控制限(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中心线和控制限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做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中心线(均值)和控制限(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中心线和控制限。对个别在有效期内浓度水平不断变化的项目,则需不断调整。
4.4.5更换质控品
准备更换新批号的质控品时,应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完之前,将新批号的质控品与“旧”批号质控品同时测定,重复上述的过程,建立新的质控图的中心线和控制限。4.4.6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对每一质控品,Y轴为浓度单位,提供X-4S到X+4S浓度范围,X轴为按次序记录的分析日期。画出的水平线相当于X、X+2S、X+3S。每个工作日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每台分析仪必须分别进行室内质控,确定各自的室内质控图的中心线(均值)控制限(标准差),绘制质控图并保留原始质控数据与仪器。4.4.7质控规则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判断控制状态的标准。当测定值不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则判断违背此规则。判断为失控,不能报告患者的测定结果。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设定的质控规则有:(X平均数;S:标准差) 1 2s : 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提示警告。保留患者测定结果,并使用其它的质控规则进一步检验质控数据。若未发现违背规则,则可判定在控。 1 3s: 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3S,提示存在随机误差。
2 2s : 检查同一批内不同水平的质控品,当两个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2S 或X–2S时,表示存在系统误差。检验同一质控品,当本批次的测定值与前面测定值同时超过X+2S 或X–2S时,表示存在系统误差。4.4.8质控规则的应用
操作人员应用设计的质控规则检验每日质控结果,判断是否在控。操作人员应按照1 3S、2 2S 质控规则每日质控结果,判断是否在控。4.4.9失控情况处理
4.4.9.1尽快查明引起失控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4.9.2纠正完毕后,由当天操作者填写失控报告,专业组长签字、保存。4.4.9.3失控期间,失控项目不得发出报告,如有发出应予以追回。4.4.9.4原因分析
(1)首先立即重测同一质控品,以查明是否人为误差或偶然误差。若重测结果在控,则为偶然误差。若重测结果不在允许范围,应进行下一步操作。
(2)打开一支新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新开的质控血清结果正常,那么原来那支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或存在其他问题,或者被污染。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3)对失控项目重新校准后再次进行室内质控品的测定,以排除校准的问题。若重测结果不在允许范围,应进行下一步操作。
(4)检查试剂,可更换试剂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5)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
(6)如果上述步骤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那可能是仪器出现了较大故障,应与仪器厂家联系请求他们的技术支援。
(7)失控原因分析—阳性质控样本常见的失控原因:
①核酸提取中的随机误差。如核酸提取中的丢失、有机溶剂的去除不彻底、标本中扩增抑制物的残留等。
②仪器的问题。如扩增仪孔间温度的不均一性、孔内温度与所示温度的不一致性等。③试剂的问题。如Taq酶和/或逆转录酶的失活、探针的纯度及标记效率和核酸提取试剂的效率等。
(8)避免基因扩增检验假阳性结果的措施 ① 严格的实验室分区 ② 使用带“滤芯”的吸头
③ 设立“阴性”质控(与标本同时处理)④ 使用防“污染”(含UNG)的PCR试剂
⑤ 临床“假阳性”问题: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经药物治疗后已死亡,但PCR仍可为阳性,故治疗结束后至少两周内不宜做PCR检测。4.5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4.5.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
每个月的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计算的内容应包括:(1)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当月每个测定项目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4.5.2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每个月的月末,都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查看与以往各月的平均数之间、标准差之间、变异系数之间是否有明显不同。如果发现有显著性的变异,就要对质控图的均值、标准差进行适当的修改,必要时,应查明原因,并加以改正。
4.5.3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保存期2年)
每个月末,应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存档的质控数据包括:(1)当月所有项目原始质控数据
(2)当月所有项目质控数据的质控图以及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6.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六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及问题分析
要实验室质控工作是认可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强有力保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叙述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控工作以及开展质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摘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问题
1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是监测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保证。进入90年代末期,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经历了统计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我国进行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认可工作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体现。实验室质控工作是认可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强有力保证。一个实验室有无完善的质控体系,可直接反映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实验室在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具备相应的质控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2)有助于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素质。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要求实验人员不仅要具有精湛的实验分析技能,还要懂得具体的分析监测理论知识,熟悉各种规范、标准以满足现代监测工作的要求。实验室应通过各种程序或规定,对实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实现实验人员自控及管理人员监控的目的。通过组织实验分析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或参加各种能力验证及比对实验,即可帮助分析人员及时发现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实验技能,还可使其及时了解现代实验室分析方向和动态。
3)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质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样是对实验室自身检测水平的一种挑战,是实验室检测水平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一种过程。实验室既可以通过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措施,实现横向、纵向的比较,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实验室内的不同质控措施,不断的完善自己,使自己在持续改进中发展。
4)是获得监测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监测数据是监测部门的命脉,数据的准确有效性是对监测对象的客观正确反映。“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就必须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质控措施的有效运行是监测数据科学性的根基。质控措施可以保证样品在整个监测过程各个环节程序化进行。有效的质控程序可以及时发现整个检测过程中的不符合环节,做到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改正,确保报出数据的准确。如果样品在监测过程中没有质控环节,即我们常说的“环节失控”现象,监测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将是“查无出处”,那么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就失去了保证。因此,有效的质控措施和程序是获得准确检测数据的根本保证。
2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控工作
1)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质控体系。由质量负责人总负责,质量控制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专业室质量监督员时时监督组成质量控制体系。在质控体系下,全面开展质控工作,制定质控操行手册,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盯,确实保障监测质量。
2)质控计划的制定要及时、全面。质控工作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实验室应在每年年初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包括人员的培训及考核计划、质控样品的需求量及购置清单、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及比对的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对于监测工作量来讲,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流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一份细致而全面的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应特别强调的事,从事质控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扎实的受控岗位工作经验,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控计划。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通常要针对不同的监测任务,下达适宜的质控计划,并及时地进行科学监督,真正的发挥出质控对监测的监督作用。
3)重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当代企业的管理正逐步向人性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检测部门同样应重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原有的管理职能将逐步向服务职能转变,加之我国进入WTO后,国外的检测机构也将逐步进入我国检测市场,而国内的检测机构也会打破地域限制,参与市场竞争。面对这种形势,监测站应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监测人员特别是技术岗位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与考核,通过培训开阔眼界、了解现状、互通有无,通过考核清楚现有实力,确定发展目标,保证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更新思想、掌握新方法,了解新技术,及时满足现代监测管理的需要。
4)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质控措施。如水体监测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质控措施:①采集现场空白样,验证采样器具是否清洁;②样品加标测其回收率,以保证对复杂水体监测的准确度;③发放密码质控样,保证临近样品浓度的准确度;④保证平行样分析及测试仪器的定期校准和检定的准确性。
5)切实发挥纠正措施的作用。在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是很常见,也是很正常的事,如何能够及时启动有效纠正措施,杜绝类似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认可和计量认证实验室都有具备自己的偏离纠正程序,当在质量活动中发现不合格项时应及时启动程序实施整改。如是共性问题,在整改完成后,应重视事后的人员培训及宣贯,做到举一反三,可将其列入日常监督计划,在实施一定期限内,如未发生类似不合格项,则可视为此次纠正行之有效。
3质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使用标准溶液及标准样品。标准溶液是分析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比性的正确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标准物质的保管及使用。监测部门质控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标准物质(质控样)分为明码样和密码样,充分利用标准物质,让其在质控工作中发挥作用。在发放标准样品时应注意同时发放统一生产单位的标准溶液,以减少系统误差给分析结果带来的影响。
2)科学管理标准物质和仪器。实验室应建立一系列程序性文件用于标准物质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等。标准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因为种类多,数量少,可能不便于管理,监测站应指派专门质控员对标准物质发放等进行管理。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对标准物质管理,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标准物质的数量是否充足,是否失效等问题。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定期检定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仪器设备种类多且较分散的监测站,要做到对仪器的统一管理,完善的程序及仪器管理员的责任心、专业知识及经验会保证仪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给质控工作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正确定位。质控工作是一种质量管理手段,我们要通过质控工作提高监测分析质量,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而不应把质控工作看成是一种工作负担,认为“质控工作是增加工作量”,“有意难为人”的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有真正理解认识质控工作在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使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有效运行。
4结束语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多年来,我们把不断深化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它的正确实施会为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证。环境监测站是一个高科技和人才密集的事业单位,不断完善的质量体系、高素质的监测队伍、行之有效的监测手段、科学的监测方法是监测部门立足于当代社会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7.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七
公路工程的建设, 投资巨大, 工程范围一般都地处荒郊野外, 建设周期长, 受自然地理气候的影响大;参与的人员、单位多, 组织协调过程工作量大;涉及的工程类别种类繁多, 这样一种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成功,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使参与各方都非常清晰的标准化的管理控制流程;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让工程的参与各方能即时沟通、信息共创和信息共享的工作质量信息化控制平台。
目前, 国内公路正值高发展期, 网络基础设施及ITS也有了广泛的普及, 高质、高效工程目标要求有规范化、自动化的项目管理, 公路建设中产生的各类数据, 如何合理、有效地分类存储, 以便在任何需要的时候 (施工阶段、运营和养护阶段) 得到及时的运用, 建设的参与各方如何能在同一网络平台上协同工作等, 都是广大工程建设人员对信息化在建设管理中的热切期待。交通部明确指出:“交通信息化的目的是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交通产业升级, 使社会公众享有更多的信息资源, 提高科研、生产、和管理的效率和能力, 加快推进交通现代化。”
由于实验业务数据量, 设计的项目多, 流程长、人员多等特点, 因此需要把整个业务全部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 主要包括:自动试验数据计算、质量评定、现场检测及质量月报等业务。
1、借助计算机的形式, 提供一套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业务集成处理OA信息化系统平台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业务集成处理流程系统及业务体系, 使管理者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管理, 有效地控制质量监管的环节, 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建议建立质量管理OA信息化平台, 对外公布相关的质量信息, 对内建立实验数据、质量评定及检测业务三大业务系统, 处理各种实验质量数据;改变建设项目管理内部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 真正实现业主、承包商和监理的三方数据动态统一, 实现各类数据的传输和各种业务的协调统一。
建立动态的数据查询中心, 通过对项目各合同段、各单位工程、各分部工程和各分项工程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检测结果、检测台帐、质量评定、质量追溯等的综合查询, 业主可以及时、准确掌握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情况。
2、建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三方工程质量动态数据库
建设单位可以及时、准确掌握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情况, 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提供各种强大的查询功能, 可以按照合同号、桩号、工程部位、日期等方式进行查询, 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工程各部位的质量情况。以前手工操作时, 上级部门下来检查资料时, 往往是文件柜一打开, 资料一大堆, 拿着一份资料需要进行抽检时, 需要对原始数据、实验计算方法的核对量相当大, 用软件以后只需对实验结果进行考证, 因为计算过程软件自动保证准确性。
建立规范统一的试验检测、质量管理等报表;由于公路工程常规实验达100多项, 全部实验近300项, 因此报表上千份, 原来手工操作时各家单位的格式往往出入很大, 利用软件就可以较好地规范试验方法、统一试验表式, 使质量监督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建立对质量月报的控制管理, 以往手工做质量月报时, 抄袭造假严重, 如果用软件, 让软件自动生成相关的《工程质量月报》, 保证了信息流通环节的准确性, 也防止了造假。
3、建立对工程质量重点检测项目结果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中心, 并辅以丰富形象的分析图表
质量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重点, 而质量管理的方向就是要求我们不断从历史数据特别是上个月的工程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从中发现优缺点, 为下一步的质量工作提供依据, 指明方向。而这些分析数据, 手工分析量相当大, 统计准确性很难保证。主要需要分析以下几个指标:
路基、路面压实度分析——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分析——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分析——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分析——路面结构层厚度分析。
4、尽量避免手工操作量, 避免人为误差
建立系统自动进行计算、绘图、汇总, 避免了质量管理工作中人为的出错, 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一套土工试验资料的计算与整理, 系统处理的时间为手工处理时间的25%,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程质量相关资料实现计算机化管的工序之间, 将顺序施工改为搭接交叉施工, 将一个施工项目合成若干个流水段, 组织流水作业, 可以缩短工期。前一道工序完成了一部分, 后一工序就插上去施工, 前后工序在不同的流水段上平行作业, 在保证满足必要的施工工作面的条件下, 流水段分得越细, 前后工序投入施工的时间间隔 (流水步距) 越小, 施工的搭接程度越高, 总工期就越短。
(2) 合理排序, 工期最短。把一个施工项目可分成若干道工序, 每一个流水段都要经过相同的若干道工序, 每道工序在各个流水段上的施工时间又不完全相同, 如何选择合理的流水顺序, 就是合理安排工期的关键问题。因为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工作顺序是不可改变的, 但哪个流水段在先, 哪个流水段在后的流水顺序是可以改变的, 不同的流水顺序, 总工期不同, 需要找出工期最短的最优排序方案。
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 必须进行资源的平衡。不但要求资源的计划用量不超过资源的可供应量, 还要力求做到资源的均衡使用。很明显, 资源用量越趋于均衡, 资源用量高峰就越小, 资源使用的一次性费用就越少, 经济效益则越好。对于企业配备的一定量人力和物力来说, 如果计划的安排能使得这些人力和物力, 在整个计划期中每天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率, 那么这个计划的资源用量就是均衡的, 经济效益也必定是好的。
综上所述, 施工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在施工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只要落实好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任务, 就可以保质、保量、保期地完成建设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
[2]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
[3]交通 (公路水路) 信息化建设指南
[4]中国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总体方案
8.质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研究 篇八
关键词:质量控制 实验室 质检机构
近年来,随着质检机构的实验室检测样品与项目的日趋复杂,采用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处于可控状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质检机构的特点,着重介绍实验室内、外部的质量控制。
1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1.1人员的质量控制。质验机构中的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是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重要条件。(1)人员要求:检验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判断能力,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2)人员培训:检验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培训,上岗后定期进行人员比对工作,用于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定期的对相应人员进行培训,以不断提高检验水平。(3)人员考核: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考核,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相关的使用知识、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1.2测量仪器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测量仪器和设备是检验工作中最基本的工具,仪器与设备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1)检定: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对于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和设备需定期到相应部门进行计量。(2)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其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对于非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可以通过校准达到统一量值的目的。(3)建立设备档案、作业指导书及记录:建立仪器设备档案,设备使用、维护、核查作业指导书以及设备使用、维护、核查记录制度,这样可以及时而有效的发现检测过程中仪器设备出现的问题。
1.3实验耗材的质量控制。实验耗材是整个检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检测工作质量。(1)供应商的选定及管理:为了购买到优质的实验耗材,应选择有资质和能力的供货商,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定,采取动态管理。(2)实验耗材的管理:实验中耗材的采购、验收、使用、贮存、量值溯源、期间核查、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使实验耗材始终处于受控条件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
1.4实验方法的质量控制。实验方法是检验工作中对应某个检验分析的唯一依据,选择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1)标准的管理:实验室应制定标准收集、发放、备案、跟踪制度。(2)标准的采用:实验室在选择标准方法时,优先采用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方法,或有知名的技术组织、科学书籍、期刊公布的,或有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实验室制定的或采用的方法,应首先征得客户同意,经过适当的确认后才能使用。(3)实验过程的管理:整个实验过程从样品的接受到出具检验报告,都要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执行。实验的检测限、线性范围、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等要符合标准的要求。可以通过绘制质量控制图、人员比对、留样复检、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等多种控制方法,对分析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
1.5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1)实验室装备:实验室根据实验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实验台面、橱柜等,化学实验室还需配备灭火器、洗眼、喷淋装置,以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2)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包括水、电、气瓶、通风等等)需符合实验的要求,对于可能影响检测的环境因素需进行有效的控制、记录,确保实验环境满足检验需求,并保证实验室安全。例如物理实验室需考虑湿度、温度、电磁干扰等影响;微生物实验室需设置污染区、非污染区、缓冲区等区域并标识;化学实验室应考虑实验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处理等等。
1.6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1)采用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法,实验室采用统计过程控制主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实验过程是否稳定,二是过程能力是否充足。例如可采用控制图,如果控制图中的点子异常,就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异常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2)空白试验、平行测试:根据所开展的实验室检验工作的类型和工作量,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空白试验(阴性对照试验)、阳性对照试验、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试验、对有证标物的检测、保留样品的再测试、工作曲线的核查、分析样品的不同特性的相关性、实验室人员比对和方法的比对,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或校准以及期间核查等手段,而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
1.7按计划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1)内部审核: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应组织内审员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须落实到人,纠正措施要进行跟踪审核。内审是实验室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实验室应每年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坚持实施内部审核。(2)管理评审:在内审的基础上,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应就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是在实验室认真执行内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评价实验室间是否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以提高实验室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2.1比对实验。实验室间比对是指与同级或以上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比对和参加上级检验机构组织的区域范围内的考核。实验室间比对有助于消除实验室的系统误差。从而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并及时纠正、改进。
2.2实验室能力验证。实验室能力验证,是指实验室间通过权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指定的检测数据的比对,从而确定实验室具备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的活动。实验室可以通过利用能力验证这种外部质量保证工具,识别与同行机构之间的差异,补充其内部质量控制技术,为自身的持续改进和质量管理提供信息。
3 结束语
9.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九
2控制图的实现和运用
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以控制图在体现时,先要明确控制图制作的科学合理性,通常控制图制作按照平均值选取一个相对含量稳定、样品基本均匀、便于保存控制样为基础,来以相同的测试条件进行连续N次的测定,通常整个测试次数可控制在22次左右,按照每X次进行两个平行样测定,以平行样平均值作为子组平均值,计算对应总体平均值X、标准差S,同时以X为中心线(CL)以X±2.659S为上下控制线(UCL、LCL)来做对应控制图制作,以此使整个控制图可靠性和专业性能够完全得到保障。对所制作控制图进行全面分析,观察分析其是否存在有GB/T4091―2001所提及质控点落在控制限外。这个过程中如果连续9点落在同一侧便存在偏差现象,而连续6点出现递增或递减,连续14点呈现相邻2点交替,即存在飘移现象,而连续3点中如果有2点落在控制图中心线同一侧警戒线外,连续5点中有4点在中心线同一标准偏差外等现象,都表明检测期间存在异常。这时便要做全面分析,排除异常原因后重新进行对应检测,确保制作控制图质量能够完全达标。控制图运用作为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关键,在实际实践期间必须根据相应检测项目分析频率以及分析人员技术水平,每间隔适当时间来取两份平行控制样品进行测试样品的同步测定。此期间,需要注重对应操作技术较为有限人员以及测定频率较低项目时,确保每次都应同时测定控制样品。针对控制样品测定结果做好实时分析,明确其测定结果在上下警告限区间内其测定过程为控制状态,说明本次测试样品分析结果有效,如果控制样品测定结果超出上下警告限区间,但其仍在上下控制限区域内,表明分析质量存在变劣甚至失控迹象,此时应做好及时检查采取相应校正措施,对控制样品测定结果在上下控制限外说明测定过程失控,这时要第一时间进行全方位的原因检查,及时予以修正来确保测定质量。
3空白实验要点及运用
空白实验即在不加样品前提下,按照样品分析条件以及相应操作步骤开展进行分析实验,所得结果为空白实验值。主要是用于修正对应样品测定值,实现试剂、仪器、滴定终点等误差下降的目的。结合实际来看,空白实验值本身大小集齐分散程度能够充分反映对应实验室和相应分析工作人员的实际水平,同时对实验用水、化学剂纯度、玻璃容器洁净度、分析仪器性能、实验室内部环境污染状况等方面也有直观反应。实际实践过程中,试剂空白主要指包含全部处理过程测定值,以此反应实际过程污染状况和对应方法的检出能力,对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工作效益的提升作用明显。空白实验在不同检测方法确认时运用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比如在对相应样品分析物浓度或含量进行检测时,先要做好对实验值的收集整理,通常收集20个空白实验值计算出标准偏差及方法检测限,此期间将20次平行测定空白样品所得平均信号值进行平行测定值标准偏差3倍相加,以此得出对应样品分析物浓度或含量。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对应作业时,要以扣除空白值后与0.01吸光度相对应浓度值为检测限,开展进行对应作业。而色谱分析检测限系指检测器能够产生与噪声相区别响应信号,这个过程中将其定为3倍信噪比响应值对应的样品分析物浓度或含量。在实际实践期间,空白实验与样品测定是同时进行,通常没制备批样品或每20个样品进行以此空白实验,且每次要测2个平行样,2个平行空白的相对偏差要不超过50%。若试剂空白小于规定方法计算检出限,可直接忽略试剂空白对检测结果影响,试剂空白值稳定则可重复20次来进行平均值计算,检测结果用空白实验结果做实时校正。如果试剂空白平行测定相对偏差超过50%,此时则表明相应分析样品收到污染,检测结果不能接收,要及时查找原因重新开展测定工作,确保内部质量控制完全得以保障[2]。
4加标回收及结果评价分析
4.1加标回收分析
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加标回收工作的专业性和时效性。通常加标回收实验即在待测样品中进行一定量待测组分标准物质加入,以此使其与待测样品同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并结合实际进行对照实验,观察所加入标准物质质量定量回收状态。加标回收作为一种检查系统误差的.普遍技术方法,可直接反映出测定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继而判定所选用方法对相应样品测定准确性和适用性。在分析样品前要做好加标工作,基本加标应按照至少每植被批样品、每个基体类型、每20个样品做一次的原则进行,期间添加物浓度水平必须保障接近分析物浓度或在校准曲线中间范围浓度内部,同时,所加入添加物总量不应存在明显改变样品基体状态的情况。对应加标物形态要与待测物形态具有一致性[3],加标量尽可能要与样品待测组分含量相等,注重样品容积影响,在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对应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下限或低浓度范围,而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超过校准曲线中间值时对应加标量应控制在带测值一半用量,而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较高时,对应加标后测定值应低于超出方法测定上限90%。与此同时,相应纺织品禁用物质化学检测内部质量控制可按照《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相关要求进行相应检测实验,确保内部质量能够完全得到保障。
4.2结果评价分析
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中,对结果评价工作的合理开展进行也是重要质控手段。这个过程中,主要以比对实验与重复检测体现,从比对实验角度出发,通常,实验室内部比对方法包含盲样检测、留样再测、标准物质、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其中,比对结果主要采用再现评价、En评价、t检验法评价、Z比分数法评价来展现。针对重复样品通常要对至少每制备批样品或每个基体类型或每20个样品做一定检测,以此使人和时间两个主要因素影响能够完全得以反映,此类重复检测主要是用来观察测定对应系统的偶然误差性,一般重复检测次数最少为6次,确保重复检测结果能够完全达到实验室内变异系数控制要求。重复检测是监测结果精密度能够得到有效管控的关键。
★ 检测实验室
★ 数学日常检测题
★ 公司质量检测工作总结
★ 第三方检测质量承诺书
★ 质量检测员电子简历
★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测论文
★ 质量检测管理水利工程论文
★ 严查硕士论文质量 论文检测“动真格”
★ 小学六年级数学质量检测题
10.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十
(中山大学)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院士于1989年创建,1995年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4月经科技部批准更改为现名。2006年参加了全国生命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本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候选类实验室,复评后被被评为良好类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徐安龙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张亚平院士。
实验室针对我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有害生物的成灾机理、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2)动物病害控制;(3)基因资源和功能;(4)生物多样性与有害生物控制。在进行基因资源和功能、生物多样性等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突破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和动物病害控制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
近年来,实验室在4个研究方向上成效突出,并逐年取得进步。仅2008年,实验室实到科研经费6000多万,其中50%以上属国家级课题经费。主持的61项国家级项目中,包括国家“973”项目(含课题)8项、国家“863”项目(含专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3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实验室当年发表SCI科研论文138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2篇,影响因子大于5(<10)的11篇,并获多项专利授权。2006年至2009年,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实验室在害虫生物防治、水生经济动物病害控制、海洋动物免疫机制、RNA科学与技术、以及植物适应性进化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成为我国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之一。
目前,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61名,其中教授31名(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副教授11名,讲师10名,助教1名,技术人员6名,管理人员2名。45岁以下的人员占72%,获博士学位的人员占82%。根据实验室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实验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学布局,设臵了比较免疫学与有害生物控制、水稻病虫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控制技术、水生经济动物重要病原致病机理及控制技术、新非编码RNA的系统发现和调控网络、进化基因组学与有害生物控制、生态系统健康与有害植物控制等13个研究团队。
实验室依托中山大学建设,涵盖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目前,实验室面积2万余平方米,已建立基因组学平台,蛋白质组学平台,细胞影像与分析平台,生物超微结构分析平台和鱼类养殖系统平台5个研究平台,拥有30万元以上的新型大型仪器设备达到29台(套)。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公共研究平台的管理,所有研究平台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在运行和日常管理工作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如“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申报、评审及考核制度”、“实验室资助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制度”、“实验室系列学术讲座制度”、“实验室资助召开国际(双边)学术会议制度”、“实验室访问学者制度”等,实现规范化管理。
为促进实验室与国内外人才交流,我室积极举办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包括2005年举办的“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omparative Genomics and Immunology-An Amphioxus Story”、2007年举办的首届“基因组学与进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国际会议促进了中外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实验室的国际学术影响。实验室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学术骨干积极出外进行学习交流,2005年至2008年间,在大型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9人次。实验室还设有开放研究基金和访问学者基金,欢迎相关领域的中青年学者申请。
11.实验室水质检测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实验室;水质检测;质量控制
1.微生物的检测
1.1严格用具清洗
保证检测用具的真正清洁、无菌是保证检测精度的第一步。因此必须保证用具(包括采样瓶、平皿、吸管等)清洗符合要求,因此不但清洗时要及时更换清洗液,使之达到一定浓度,而且用具清洗必须彻底,无残留。因为通常用作清洗液的洗衣粉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能破坏细胞结构从而抑制细菌,影响检测结果。
1.2加强实验室无菌环境的控制,保持四壁光洁,严禁挂尘
大量细菌能够附着在空气中的粉尘中,浓度可以达到107个/L—108个/L,因此必须保持检测室、尤其是无菌室四壁及地面光洁,无菌室内还要尽量少放置物品,便于消毒杀菌。潮湿也是细菌滋生的一大因素。经常通风,保持检测室的干燥,定期用消毒液对室内空气杀菌,并且检测其结果。
1.3合理存放及使用培养基
大家使用的合成培养基,一般为粉末状,应置于5℃—25℃,避光、干燥保存,并在保质期内使用。若培养基粉末变黄、变粘,则很可能变质。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应于4℃冰箱保存,并尽快使用。使用时,应将培养基均匀加热,使之熔化。若使用电炉加热,应避免热糊。待其冷却至60℃左右,方可进行接种。培养基以其基体均一,色泽光亮、透明为优质培养基。
1.4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设施环境、培养基、培养箱温度等硬件需满足要求外,样品重复性、检测时间、培养时间、检测人员读数等也是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不同人员对同一平板读数引起的误差较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作为次要因素考虑。检测时间和培养时间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严格规范操作。微生物水样的运输及保存均应冷藏,样品取来后应立即检测,最长不宜超过 24h。培养时间因样品细菌种类的纯度对结果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细菌种类单一的质控样品,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 其结果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对于种类复杂的水样品,培养时间对其结果的影响较大,培养时间最好控制在 48±2h。
2.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2.1水浴加热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大多数化学反应的进度都与反应时间成正比。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只是规定时间内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量,反应时间将直接影响测定的结果,因此对样品进行水浴加热时,一定要在水浴沸腾后将样品放入水浴锅中,水浴沸腾,开始计时,并严格控制时间为30min±2min,以提高数据的精密性。若水浴加热时间过长,样品测定值会增大、反之则减小。
2.2 KMnO4溶液的浓度必须准确标定
滴定时室温下反应慢,溶液加热至70℃-80℃,但温度不能高于90℃(酸性条件下,H2C2O4会部分分解)。滴定刚开始的时候,滴定反应速度较慢,当滴入的KMnO4与H2C2O4反应生成Mn2+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后,反应速度才逐渐加快,因此高锰酸钾溶液标定时的滴定速度在开始时不宜太快,应等第一滴KMnO4红色褪去之后再滴入第二滴,否则所加入的KMnO4来不及反应即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从而影响高锰酸钾溶液标定的准确度。终点的判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并维持0.5min~1.0min不褪色时,即认为达到滴定终点。
3.氨氮的测定(HJ535-2009)
3.1对检测用水的要求
氨氮的测定通常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实验过程对水的要求很高,应严格控制实验用水的质量,最好采用进行二次加工得到无氨水,或者采用复合树脂交换柱制得的新鲜去离子水。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控制试剂空白吸光度不超0.030(光程l0mm比色皿),这样可大大减少因为无氨水的质量控制不好而产生的测定误差。另外纳氏试剂在配制时应注意,按方法(HJ535-2009)配制时配制的溶液要静置过夜,将上层清液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封保存,然后放入冰箱中低温冷藏,以防颜色逐渐加深。
3.2实验室环境的影响
氨氮的测定应选择在无氨气的环境中进行,不应有扬尘,按盐类化合物,所使用的试剂、玻璃器皿等实验用品要单独存放,因为玻璃器皿极易吸附空气中的氨,因而造成测定的偏差。而且玻璃器皿的洗涤应避免采用重铬酸钾洗液,因为此洗液易附着在容器上,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影响氨氮的测定。玻璃器皿在必要时可用(1+9)的盐酸浸泡,且清洗、凉干后在空气中存放时间不宜太长即可用来进行样品的分析测定。
3.3反应条件的影响
3.3.1 PH值的影响
由氨氮显色反应原理可知,显色溶液的浓度影响反应平衡,对显色效果有明显影响。实验表明:水样pH值<6,反应灵敏度较低,吸光度值随pH值的减小而降低;pH值在6~8时,吸光度值较高;pH值>10时,出现大量的红棕色沉淀。因此,水样保存时如果加入了浓硫酸,在测定前要用碱中和至pH值为6~8,此外,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水样与标准溶液的pH值应尽量一致,以免造成误差。
3.3.2温度的影响
温度会影响纳氏试剂与氨氮的反应速度,并影响溶液的显色效果。实验表明,反应温度为25℃时,显色最安全; 20℃时吸光度无明显改变,但显色不完全;当温度达到30℃时,溶液褪色,吸光度出现明显偏低现象。因此,实验显色温度应控制在20℃~25℃,以保证实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3.3.3反应时间的影响
反应时间小于10min,溶液显色不完全;lOmin~30min颜色较稳定;30min~45min颜色有加深趋势;45min~90min颜色逐渐减褪。因而,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显色时间应控制在10min~30min,以尽快的速度进行比色,达到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4.总氮的测定(GB/T11894-1989)
总氮是指水体中所有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含量,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11894-1989) 测定。此法测定总氮虽然看似简单,但是此方法要求空白值的吸光度不得超过0.030,并不是很容易做到。所以有很多细节方而的问题需要注意。
4.1玻璃器皿的清洁
在总氮的高温消解过程中,玻璃器皿壁上难以清洗的有机物和其他物质会混入介质中而造成空白值偏大或者平行性较差,所以所有玻璃器皿最好用盐酸(1+9)或者硫酸(1+35)浸泡,清洗后再用无氨水冲洗数次,比色时用的石英比色皿也要用盐酸(1+9)清洁干净。
4.2消解温度、压力和时间的控制
消解时应严格按照分析方法规定的消解的温度为120℃~124℃,(此时锅内压力1.1kg/cm2~1.4kg/cm2 )控制。消解時,(GB11894-1989)中要求达到规定的温度和压力后开始计时,笔者的经验是直接打开放气阀加热一段时间,充分排出蒸气灭菌器内的冷空气、放出热蒸气后再关闭放气阀消解,并且将消解温度控制在123℃,消解三十分钟后,自然降压至与外界相同时再打开放气阀放气,然后打开锅盖。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总消解时间足够长,过硫酸钾分解完全,这样测定结果更为理想。 [科]
【参考文献】
[1]北欧食品分析委员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保证准则[S].1994.
12.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十二
作为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方法, 实验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某个产品或工程项目, 并根据检测结果来测评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道路的实验检测工作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环节中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决定了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评定验收的最终水平, 因此, 高速公路的质量水平必须依靠实验检测得以实现。
首先通过进行实验检测, 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 并做到就地取材, 比如工程地点的砂石以及填料等, 降低了工程的造价成本。同时, 利用这种实验检测手段也可以测定出施工材料是否已经满足技术规定要求。除此之外, 及时检测工程中的新材料与新工艺技术还可以确保工程的有效性、先进性以及适用性, 进而为工程建设积累更多经验, 推动了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次利用实验检测还可以科学有效地评定施工成品材料的质量水平。通过科学有效的测评方法, 可以对任何材料都进行性能的检测工作, 并确定产品是否合格, 以便最大程度地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最后, 利用实验检测手段还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施工质量, 公路工程的好坏应通过施工中以及竣工后的质量检测进行评定, 由此, 实验检测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评价方法, 可以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水平, 也可以缩短工程周期, 降低施工成本, 进一步推动施工技艺的不断进步。因此, 加强公路工程的实验检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速公路工程实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2.1 过程比较形式化
当前我国各个施工单位都要求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便制定出完善详细的实验检测流程, 并进一步统筹优化实验检测设备的养护维护机制。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 很多单位在开展实验检测工作时, 却无法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制度标准, 降低了实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2.2 施工单位不够重视
从当前实际的高速公路工程检测现状来看, 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为此所有的施工单位都希望可以在确保施工质量水平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 同时, 这也是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形势。在此阶段, 施工单位为了完成合同中的工程建设任务, 往往会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方面, 忽视了公路的实验检测工作, 致使实验检测设备与专业人才都无法满足公路工程的发展需求, 甚至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尽快完成实验检测工作, 聘请非专业人员进行实验检测, 以致检测工作无法到位, 公路工程的质量水平也得不到有效保障。更过分的是, 多数施工单位在招投标工作阶段会借用其他单位的资质, 直至工程开工后才发现存在很多没有专业上岗证书的实验检测人员, 后期的实验检测数据无法满足准确性、完整性, 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而施工单位也无法发挥自身实验检测的指导作用。
2.3 检测设备不完善
在实际检验检测工作中, 实验检测设备不完善的情况时有发生, 部分施工单位的实验检测器械比较老旧, 且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维护, 以致自身的检测效率较低, 也不能满足工程需要的精准性。同时, 部分施工单位甚至没有按照操作规范控制砂浆与混凝土的温度, 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检测工作的精准性。
3 强化高速公路工程实验检测工作的措施
3.1 施工前
施工前期应做好原材料的掌控工作, 任何工程项目都不能离开原材料的支持, 它们是整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为此, 原材料的质量水平也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并鉴定所有购买的原材料, 辨别其是否可以被使用于公路建设工程中。
3.2 施工中
施工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高速公路工程的质量好坏, 为此也应在施工中进行严格控制。首先, 在施工中, 应严格检查每阶段的质量水平, 做到防微杜渐。对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应及时向质检部门报告, 对其解决方法以书面形式呈递至施工单位, 以进一步提升施工的质量水平。其次, 对于施工过程中较为严重的问题还应强调质量首位的原则, 以充分保证工程质量水平。最后, 对于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应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充分避免其发生。同时, 在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也应严格遵循验收标准, 并严格处理违反规范的施工问题。除此之外, 施工单位在申请验收工作之前, 还应做好自检工作, 并及时提交自检报告。
3.3 完工后
在高速公路竣工之后, 还应做好最后的质量检测工作, 公路实验检测工作是评判公路工程质量最为有效的方法, 也是竣工验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直接关系着高速公路工程的质量水平, 为此应具备专业素养的人员才可以从事此项工作, 以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公平准确, 进而可以为后期的工程测评提供依据。
4 完善高速公路实验检测质量控制的策略
4.1 建立完善的实验检测制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公路工程的实验检测与质量控制工作, 相关监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实验检测制度。首先, 应根据公路项目的具体规模建立与之配套的实验检测机构与质量控制体系, 充分做到对工程负责。同时, 实验检测机构还应具备齐全的工程规范与标准技术文件, 且在实验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其次, 应建立完善的实验检测制度体系, 包括内部工作文件、技术管理文件以及检测样品的抽样管理制度等, 同时还应进一步明确实验检测的负责人员, 建立确保实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规章制度体系, 并严格执行自检工作。同时, 还应增强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意识, 并做到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最后, 应制定详细规范的实验检测工作细则, 为实验检测工作提供完善可行的操作方法, 确保路基填筑以及混凝土浇筑等工作都可以有章可循。
4.2 合理分配检测人员与设备
首先应根据公路规模确定实验检测设备的数量, 确保其可以充分满足施工的基本需求, 并可以实时监测工程数据信息, 有效地控制好公路工程的质量水平。其次还应合理地分配实验检测人员, 且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同时, 为了进一步提升实验检测人员的水平, 施工单位还应为其定期进行培训学习, 使之可以全面地接受系统的公路实验检测知识, 并做到持证上岗。最后, 完善仪器设备的配件与计量工作, 中心实验室的所有器材必须在计量检测合格之后才可使用, 且根据每项设备的使用频率进行计量检定, 以充分保障实验仪器的准确有效。
4.3 完善实验操作与数据的管理工作
首先应全面跟踪公路工程所使用的材料, 并确保在开工之前完成所有的抽样检测工作, 并将实验报告呈递至监理实验室进行抽检。其次应加强日常工程的质量检验工作, 并时刻遵循自检、抽检以及巡检的原则。在工程完工之后, 承包施工单位还应提供工程的材料检验结果, 并交由中心实验室进行备案。最后做好实验检测数据的处理工作, 并按照误差理论以及修约规则对数据进行取舍, 以便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 实验检测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实验检测是确保高速公路工程的重要质量控制手段, 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更多的客观、真实且科学有效的实验检测数据, 为此后的指导与测评公路工程质量提供了可依据的数据, 由此, 实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检测人员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质量管控意识, 并强化公路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 做到严格管控公路工程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质量水平, 这样才可以真正提升实验检测的水平。[ID:003606]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不断兴起, 但工程项目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质量水平较低。为了满足公路的发展需要, 相关交通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并针对公路工程现状提出了科学可行的质量管理办法, 以进一步规范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市场环境, 确保公路的质量水平。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高速公路实验检测与质量控制的现状, 提出了提升高速公路实验检测与质量水平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实验检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张国祥, 孙爱斌, 薛乃祯.高速公路工程路桥过渡段质量控制措施[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13, 28 (5) :33-36.
[2]刘启顺.高速公路工程监理的质量检测与控制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 2015, 34 (6) :243-245.
[3]莫惠兰, 姜光宗.高速公路工程监理的质量检测与控制[J].中国水运, 2010, 3 (8) :139-140.
[4]朱宏志, 薛冠超.高速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监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0 (7) :103-104.
【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推荐阅读: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措施研究09-24
生物实验室安全与管理06-09
实验室材料采购与管理的规定08-10
无机化学实验室管理探索与实践10-28
浅析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管理对策07-01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06-15
学校与实验室管理员安全责任书06-16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10-12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报告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