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2024-09-19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共12篇)

1.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篇一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学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弈》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三袋麦子教学设计。选编本文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有利于学生继承发扬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二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悟了学习方法,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照译文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反复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之”字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能明白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熟读成诵,能结合译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难点 让学生掌握“之”的用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调查导入,简介作者。

1.导语。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做一个调查:

(1)你们平时都有哪些爱好?

(2)你们平时都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爱好的呢?

(过渡)只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爱好,就一定会学有所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学习态度有关的文言文《学弈》,相信对大家的启示会更深刻。〔板书学弈〕

2.简介作者。

(1)生汇报交流收集的关于孟子的资料。

(2)师小结。(出示课件一)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活动,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又自然导入到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过渡)了解了孟子的有关资料,让我们来看一幅图画。(课件二)

二 观察图画,了解内容。

提问:(1)图中的三个人在干什么?(介绍图中人物)

(2)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画面的内容吗?(生概括)

「设计意图」看图整体感知,明白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过渡),看懂了画面内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去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吧!

三 诵读入情,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字音障碍。

2.检查汇报,纠正字音。(课件三)

3.老师范读,学生感受文言文朗读与现代白话文的区别。(可从语速,停顿上点拨。)

(方法一)文言文朗读时速度较慢,句中停顿较多,这就是古人讲求的吟诵,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板书:诵读〕

4.再读课文,学生画节奏,出示课件,对照检查。(课件四)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反复诵读,读通课文。

(1)自由读。(2)指名读,学生自己评价。(3)分组读。(4)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字音,解决字词障碍。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语气、节奏等规律,在诵读中体味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四.对照译文,学懂课文。

(方法二)对照译文学懂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

﹝板书 对照读文﹞

(1)同桌合作读懂课文。(一人读原文,一人读译文)

(2)交流学习所得:说说你都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3)出示重点句子,让学生掌握重点词句。(课件五)

◆使弈秋诲二人弈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

「设计意图」掌握文言文学习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

五.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探究问题一:二人虽师出同门,但结果却是截然相反,是他们的智力存在差异吗?

1.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2.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课件六)

(1)学生找出句子后齐读。

(2)用成语概括文中两个人的表现。

﹝板书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3.口语交际。(课件七)

学习了本篇课文,你肯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说些什么呢?

4.小结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两人虽师出同门,由于学习态度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专心致志的人最后是学有所成,而三心二意的人是一无所获,因此我们做事应该专心致志,而不能三心二意。﹝板书 学有所成 一无所获﹞

探究问题二:之的用法。

1.学生找出文中六个带有“之”的句子。

2.老师讲解“之”的用法。(课件八)

3.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之”在每句话中的意思。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觉质疑的习惯,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突破课文难点,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六.总结方法,背诵积累。

1.学完了课文,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可从课文蕴含的道理,“之”的用法,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等方面去引导)。

2.背诵并检查。

(方法三)背诵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板书 背诵﹞

3.小结,名言共勉。(课件九)

「设计意图」学生自悟自得,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熟读成诵,巩固学生的文言语感和记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享受文言学习的成就感,拓展知识,提升兴趣,加强积累和运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学弈 诵读

专心致志——学有所成 对照读文

三心二意——一无所获 背诵

「设计意图」紧扣教学目标,本着精要概括、简洁美观的原则,全面反映本课所学内容,突出中心。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在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整堂课通过多种方式力求张扬学生的个性,对学生有创意的见解与心得加倍爱护,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课堂上基本上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效果挺好。但是,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缺憾和不足,如对“之”的讲解尺度把握得不很准确,这需要更细、更深的反思。

2.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篇二

就这篇童话选入教材的成功性来说, 具体体现在这篇童话内容本身、它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以及它留有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上:

1、文本内容。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另外, 众多的经验也告诉我们, 一篇语文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性固然特别重要, 但若是不能引起儿童阅读的欲望和发自内心的阅读兴趣, 那么文本所带来的教育性很可能就如同浮油一样, 无法深入底部。因为只有当儿童被一篇课文吸引后, 这篇课文才会引导他思维的前进, 他会自然而然地提出疑惑, 进一步思考, 最终理解课文背后的教育价值。《三袋麦子》一文共计五百余字, 情节简单易懂, 语言风趣幽默, 特别适合也特别容易吸引儿童阅读。文中憨厚可爱的小猪, 勤俭有计划的小牛, 聪明机灵的小猴都通过作者神奇的语言跃然纸上。比如:一年以后, 土地爷爷再次拜访小猪的时候, 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 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 不由得舔了舔舌头。如此鲜活有趣的个性, 怎会不吸引儿童阅读?一言蔽之, 《三袋麦子》用它本身的趣味性能迅速抓住儿童的眼球, 引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2、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观。《三袋麦子》一文通过描述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后三人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 折射出不一样的价值观。撇开传统教育中教师有意识的导向 (应该喜欢小猴, 一定要向小猴学习) , 不同的学生内心真正喜欢、欣赏的对象会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小猪, 因为小猪虽然好吃, 不过却做出各种各样的点心, 说明小猪心灵手巧;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小牛, 因为小牛做事有打算;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小猴, 因为他聪明能干, 观察仔细, 爱动脑筋……究竟应该喜欢谁?课文中土地爷爷也没有明确做出评价。在这样一种不确定性、一种困惑的情景中, 有利于学生多元开放的价值观的发展。相比一些传统教材中所透露的标准化答案和唯一的价值观致使学生慢慢成为“规范”的奴隶到最后丧失独立思想的能力, 多元开放的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形成个人理解、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从而免于陷入“沉默的大多数”中。正是在个人独特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 社会也才能得以进步。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 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3、文本留有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三袋麦子》中所留有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 从留有的思考空间来说, 教师可以问学生, 如果土地爷爷送给你一袋麦子, 你会怎么做呢?这种问题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 不至于太抽象, 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有可能会认同三个小动物做法中的一种, 有可能提出新的做法, 不论思考后提出的哪种做法好, 思考的这一过程都将学生从只会学习、记忆知识中解放出来了, 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开发, 走向良好的发展。另外, 文本所留有的想象空间可以从对《三袋麦子》的续写展开, 续写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评价以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在续写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至于想象力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近期有对全球20多个国家的调查, 我国的学生计算能力第一, 想象力却排在倒数第一。可见, 我国学生想象力匮乏这一现状迫在眉睫需要改善。

当然, 这篇童话, 不仅仅会给孩子带来收获, 成人也能获得很大的启迪, 譬如:对我们以后的教学评价观上。教学评价通常是一个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三袋麦子》带给我们教学评价观的启迪也包括这两个方面: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

1、对学生学的评价的启示。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 会碰到许许多多小猪、小牛、小猴一样的学生。通常我们会更加关注小猪和小猴一样的学生, 而忽略掉小牛这类勤奋但不太聪明的学生, 即:紧盯两头, 中间被边缘化了。在对待小猴一样聪明的学生时, 我们一定不会吝啬我们的赞美, 而对待像小猪一样憨憨的学生的时候, 却没有那么“大方”。让我们看看土地爷爷对它们的评价:土地爷爷并没有因为小猪把麦子全吃光而给予责骂或者批评;对小牛的勤恳也是给予点头肯定;而对小猴也像大部分老师一样, 不吝啬夸奖, 连连称赞。其实, 三个动物不论它们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它们内心都是快乐的, 而且它们身上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学生亦是一样, 某些学生可能成绩不好, 但都会有其他的“闪光点”。作为教师, 我们不能单单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做出评价, 不能强迫学生们都达到同一方面的高标准。古代的时候就有长善救失一说, 在今天我们需重新认识它的重要性。另外, 多用积极评价, 慎用负面评价。应该以一种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 多用一些激励的语言, 因为激励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树立自信, 只有有了自信, 学生才会自发地主动去发展, 而负面的评价容易使学生在紧张的感觉中产生“负驱动”、“挫败感”, 有可能将学生推向厌学的一端。最后, 《三袋麦子》中土地爷爷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评价 (哈哈大笑、点头、连连夸奖) 可以引起我们一个更深的思考:虽然土地爷爷给予的评价中没有指责, 全是积极方向的, 但我们仅止于此吗?教师不仅要多用激励评价, 而且还应注意把握激励语言的运用。这是文中没有直接给予的。我个人认为, 激励语言不等同于无原则的表扬, 它更应该注意一种导向功能,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在哪, 需要进步的地方在哪儿。如在《我以性命担她行》一文中, 作者的女儿在美国学习时上课不爱主动积极回答问题, 但乔.贝克汉姆老师的评价写道:“平时斯蒂芬在课堂上很安静, 但是被叫到回答问题时总是清楚无误, 显示出极强的理解力。”如此的激励语言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点, 也间接地提示出了需要进步的空间, 还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由此可见, 对学生的评价是一门需要教师去琢磨的艺术。

2、对教师教的评价的启示。《三袋麦子》这篇课文中的小猪、小牛和小猴在某些时候类似于新教师、稍有经验的教师和比较优秀的教师。类似小猪的新教师可能因为刚刚入门, 目标是将知识全部传给学生;类似小牛的教师因为时间稍久, 懂得分轻重有计划地将知识教给学生;类似小猴的教师也就是我们说的优秀教师, 已经懂得将知识看作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手段。对于这三类教师, 我们对于他们的教学评价通常采用了一个标准, 殊不知教师的成长也与学生的发展一样, 需要时间, 需要经历去完善。一段时间以后, 新入门的教师也可以变成小猴一样聪明机灵的优秀教师。故此, 我们是否可以设想对于教师的教学采取一个分级的评价?即:根据教师经验、天赋的不同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同时这一评价标准是不固定的, 它呈现一种动态性, 当教师的教学有所进步后再设置一个较高的标准, 使教师同学生的发展一样, 拥有成长的空间。从而避免很多新教师在统一的高标准评价下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一种相对较宽松的氛围下, 教师的教学才有可能更快地提高、进而有所创造。

摘要:《三袋麦子》是实验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就这篇童话选入教材的成功性来说, 具体体现在这篇童话内容本身、它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以及它留有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上。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3.三袋麦子的不同结局 篇三

我们对于土地爷爷的评价应该如何解读呢?

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点头”;当看到小猴时,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连声赞扬:“你真聪明!真能干!”那么,在土地爷爷心目中,究竟谁是最优秀的?

从土地爷爷的反应与评价上,我们不难感受到土地爷爷对小猴聪明、能干的热情赞美。小猴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做事有计划,让一口袋麦子变成了许许多多的麦子。如果他每年都这样耕种,就会有一辈子也吃不完的东西,还能与别人分享。而小猪呢,只顾眼前的快乐,可这样的快乐是短暂的;小牛呢,只知节俭,却不知道“勤俭”,勤与俭相结合,才会获得永恒的幸福。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小猪和小牛都应该学习小猴。这也是土地爷爷所期待的啊!不然,他为什么在一年之后还要来拜访三个小动物呢?他是用一袋麦子给三个小动物出了一道考题呢!

但是,难道小猪和小牛的行为我们就要全盘否定吗?也不尽然。小猪憨厚可爱,个性率真;小牛懂得节俭,知道珍惜。他们就像孩子一样,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相信他们看到小猴的满满一囤麦子后,一定会有所触动的。也许下一年,土地爷爷再次来访时,就会发现每个小动物的家里都堆满麦子了。

很多同学读了这篇童话后,都觉得他们三人要互相学习,可以把麦子分开来,一部分磨面做食品吃,一部分保存着备用,一部分种下地,这样就一箭三雕了。我不禁要为你们的童心而叫绝,平时有好东西吃,地里还有好收成,这样的想法充满个性与智慧,的确是个好主意!

4.《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借助旁批读懂这个故事,并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

3、能正确地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的礼物——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之后收获了很多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三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

全文一共九个段。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讲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第二至四段是故事的发展,讲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第五至九段是故事的结局,讲土地爷爷一年之后故地重访,并对三个小动物的不同举措给予了不同的评价。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头赞许;面对聪明能干的小猴,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摸着它的头,高兴地说:“谢谢你!”

那么,在土地爷爷的心中,究竟谁是最优秀的呢?课文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教师在注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也应对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做出适当的引导。

本课是一篇批读课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旁批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尝试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写下来。在教学时,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学习课文,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别学习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以及产生的不同结果,想一想:它们的身上各有什么优点?悟一悟:如果你也得到一袋麦子,你会选择怎样的方法?

教学过程:

在未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一个小律动《我真的很不错》,来调整一下气氛。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上一课时里,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三袋麦子》这一课,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抽生回答。师做评价:(你回答的真好,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你说的很完整,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师:从这两位同学的回答,老师看得出大家很喜欢这篇课文,是吗?(生答:是)

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三袋麦子,师板书:29 三袋麦子。

二、展示目标

那么在这一节课里,我们要学习些什么内容呢?有没有目标呢?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抽一学生读一下,然后全班齐读学习目标内容。

三、自学指导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了,咱们心里就有底了。可怎么样才能够用更好的办法学的更好、更快呢?老师呀,给大家带来了自学的方法来指导大家如何更好的自学课文内容。多媒体展示自学方法与指导,老师边读边讲解。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去自学。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自学,并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边巡视边指导。

四、自学检测

对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检测,看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师:土地爷爷送给它们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当学生给出“一样”的答案后,师追问:那在这三只动物眼中有没有区别呢?引导学生由文中找出三只动物眼中麦子的不同形象:小猪——金灿灿;小牛——饱满;小猴——上等的麦种。

1、先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抽生有感情朗读,师评价,并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⑴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先找出“开心地”,再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⑵小猪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找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感受小猪做食物时的心情和方式,并想像小猪会做出哪些食品来。对于“迫不及待”要重点指导,可让学生用换词法加深理解,并尝试造句。

⑶师:老师原先不喜欢猪,觉得它又胖又懒,可老师看到这儿,不禁开始喜欢它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通过范读、指名读、赛读、加动作读等方式朗读第2自然段,感受小猪的可爱,体会它的爱吃会做。

2、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交流描写小牛的句子。

⑴小牛收到麦子后,它是怎样想的?表明了小牛的什么特点?

学生朗读该段的前一句话,由“捧”、“看了又看”可知小牛对麦子的爱惜与重视,并多媒体标出这些字词。由小牛的想法和“保存”一词可知小牛是个节俭、有打算的人。

⑵小牛是怎样处理麦子的?学生朗读该段的后一句话,由“经常”一词体会小牛的勤劳。

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夸夸小牛,以加深对小牛特点的理解。

3、多媒体课文第四自然段,并交流描写小猴的句子。

⑴我们已经知道,当小猴拿到麦子后,看出它是上等的麦种,它会怎么做呢?

学生读第4自然段,想像小猴种下满袋的麦子,田野里会是什么景象。

师: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谁能来给上等的换个词呢?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抽生回答。

明确:可知小猴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过渡:三只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

⑴小猪:小猪是怎么说的?有什么表现?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由“舔了舔嘴唇”、“憨厚可爱”感受小猪的可爱,可让学生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土地爷爷对小猪的反应是“哈哈大笑”,可见他认为小猪的做法不算错,觉得它很可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知道这是一只憨厚可爱的小猪,并用多媒体展示出图片和文字。

⑵小牛:小牛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抽生读第七自然段。)

由“点点头”可知土地爷爷对小牛的做法是认可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这是一只勤俭节约的小牛,并用图片和文字展示出来。

⑶小猴:小猴是怎么做的?土地爷爷是怎么看的呢?(男女生赛读。)

让学生表演小猴神秘和自豪的样子,感情朗读相关语句。土地爷爷“抚摸”、“高兴”和“谢谢你”表明了他对小猴的赞赏。

师:小猴为什么要把麦子种下?抽生表述自己的想法。

师:你觉得小猴是个怎样的人?抽生答。

明确:小猴不仅聪明能干,还很有远见。

五、共同探讨

过渡:这些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方法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一袋麦子,可是森林中的小动物对他们的做法提出了意见,并给他们写了一个意见书,想看看吗?多媒体出示“意见书”。让学生对意见书中的内容由学生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回答的都很积极,对学生的各抒己见给予肯定。

教师由此趁热打铁,展示出拓展的知识点:文章的最后,土地爷爷从小猴家呀带回了一袋麦子,走在路上,小猴就对土地爷爷说,要把这袋麦子送给咱们班的同学,你会怎么处理这袋麦子呢?

(由这个问题而给这篇课文做一个小结,即: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有人用劳动换来了暂时的快乐,有人却用智慧和汗水去追求长远的幸福。希望大家由课文得到启发,能像这些小动物特别是小猴一样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去创造更多、更永久的幸福和快乐。)

六、达标训练

过渡:这篇课文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想不想知道自己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掌握到了什么程度?(生:想)好,我们来做些练习题。

多媒体出示习题,三种不同等级的题目,给学生先留一部分时间做在当堂训练本上,不抄题,直接写答案。

A级:

我会做:词语化妆间。

( )的麦子 ( )的麦粒 ( )的样子

B级:

我提高:

1、小牛捧着麦粒。

扩句:

2、造句。

自豪:

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猴把麦子( )。

( )都是动物。

4、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

改成“被”字句:

C级:

我挑战:

按课文内容填空。

收到麦子后,小猪、小牛、小猴它们各是怎样做的呢?

小猪:——————————————

小牛:——————————————

小猴:——————————————

小猪、小牛、小猴这三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

5.《三袋麦子》-教学教案 篇五

一、读

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自学。(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指名分节读课文,边读边交流字词的自学情况。4.自读。要求读得流利而有感情。5.赛一赛,看谁读得最好。

二、比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1.比一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小猴想得全面、长远,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②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a.看得很仔细,比小猪、小牛全面;b.有丰富的劳动经验)③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比较,不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

三、演

在充分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采用表演这一教学方法,既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重新整合、加工,又是有创意的运用表达。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认真熟悉课文,谈谈自己打算怎样来表演。教师指导:要注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有些台词和动作要展开想像,自己设计。表演时,要进入角色,演出每个小动物的个性。

第二步:表演。先小组内演练,教师巡回指导,再选几组好的上台表演。

第三步:评价。师生共同点评。要求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

四、议

此时,学生对课文已透彻理解,引导学生感悟三个小动物的个性已是水到渠成了。1.思考:在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出理由。2.同桌二人说说议议: 3.班内交流;

开始,大家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是个出色的点心师(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4.拓展延伸。

6.《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篇六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故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适合朗读和表演。故事中的小猪、小牛和小猴形象鲜明,富有个性。不同人物处理麦子的方式也符合人物的特征,学生很容易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我把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练习朗读。通过个别读,小组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练习。

在个别读的时候,主要是示范和指导的过程,学生在个别读的时候,让其他学生听好在哪里,哪里还需要改进,哪些词需要读好,哪里需要有句中停顿。人物的对话内容,是重点练习的部分,从人物的语言中也可以看出人物个性。我指导学生读的时候可以带上表情和动作,句子中有难懂的词语,先让学生理解后再读。比如讲到小猪的时候有个“迫不及待”,我让学生说说看小猪看到麦子的时候有多急着想吃,学生就能理解迫不及待是等不及的意思。我还让学生用迫不及待造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说出来的句子基本上都是正确的。表演完毕,让学生评价觉得谁做得最好的时候,学生一开始一致说小猴。后来,我引导他们说三只小动物的做法都没有错,只要你能说出理由,谁都可以是最好的。因此,在下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来处理这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中,学生就能各抒己见,不再局限于把麦子种下地一个答案了。

7.《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四 篇七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练习分角色朗读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学会本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本文转载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后生字,再读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文

1、提出要求:把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四、三读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8.苏教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三袋麦子》。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还记得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出示课件填空:过年了,谁送给谁们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谁来说一说?指名说。(同时贴三个动物图)对,那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让我们赶快走进故事来寻找答案。

二、精读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1-4自然段。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读课文)读完后举手。

2、大家看,(出示图片:三袋麦子)这就是土地爷爷送给三个小动物的麦子,这些麦子一样吗?(一样),咱们看来一模一样的麦子,三个小动物看到的却不太一样。小猪看到的是——(黄灿灿的麦子)想想“黄灿灿”是什么样子?(金黄金黄的、金光闪闪),多诱人的麦子啊,小猪望着这“黄灿灿的麦子”一定眼睛一亮,谁来读读这个词语(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中第一个词“黄灿灿的麦子”)。注意要 读出小猪眼前一亮的感觉,大家齐读。(齐读:黄灿灿的麦子)

那:小牛看到麦子是——(饱满的麦粒)。小牛看的多仔细啊,一粒粒麦子都那么饱满,来,让也我们 捧起麦子看看,体会小牛仔细观察的感觉,轻轻地读,慢慢地体会(课件出示词语“饱满的麦粒”)(生读“饱满的麦粒”)

小猴发现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课件词语“上等的麦种”),同学们,这“上等的麦种”也就是()的麦种啊,你能换个词说说你的理解吗?(生答:最好的、百里挑一的、黄灿灿的、饱满的„„)可以用我们刚才的学了的词语——对,(黄灿灿、饱满)说的多好啊,小猴眼中的麦子又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带上动作,夸夸这一袋“上等的麦种”)(生读。)

3、他们三个人眼中看到的麦子都不太一样,那他们拿到自己那袋麦子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把这些词语带进课文再来读读。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二自然段。大家要认真倾听,寻找答案。(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啊?(开心)(出示课件情境图)

是啊,瞧瞧小猪开心的样子,嘴边都流出口水了。想想他此时此刻脑子里立刻会出现哪些好吃的东西?(包子、饺子、馒头、烙饼、面包、蛋糕„„)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所以小猪开心的喊道——(课件出示小猪喊的话)

(生:朗读“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师:想着你们平时开心的样子,请你再读读这句话,把小猪开心的样子读出来。(生读句子)师:是呀,他一分钟也等不及了,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体现小猪这种着急的心情,(迫不及待)你能用“迫不及待”说个句子吗?(出示课件造句。)师: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把小猪的开心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4、读的多投入啊!我们读书就应该这样,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人物,课文自然就读的有滋有味了。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我们请女同学齐读第三段。

(女生朗读)师:女同学声音真好听!小牛这段话写得多好啊,不过想把它读得有滋有味却不太容易,我们先来看这一句(课件出示“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请大家读一读,老师建议大家读的慢一点,特别注意这几个描写小牛动作的词(课件变红字“捧、看、想”)。(生朗读第一句话)师:有点味道了。这句话的确不好读,老师也想练读一次,想听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带上动作,和小牛一起看一起想,再读读这句话,注意体会他“先„(保存)„再„„”的思考过程,相信大家比我读的更好!(生读句子)指名读。

听完你的朗读老师看到了一个会思考的小牛,一个做事有条有理的小牛。那他到底是怎样保存麦子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这个长句子,(课件出示: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这个句子读好了,你也就读明白了。请男同学一起读!(男生齐读)师:男同学的声音就是洪亮!如果读的时候在这几个地方稍微停顿一下换口气就会读的更轻松了,跟着老师一起试一次。

(生跟着师读)就这感觉!请大家再试试?(生读)师:这回好多了。小牛做事有条有理,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来,我们齐读第三自然段。(齐读)

5、小猪面对黄灿灿的麦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磨成面粉(课件出示词语:磨成面粉)吃了(板书:吃了。)而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是看了又看,决定保存起来慢慢享用;(出示词语:保存起来)(板书:保存)我们再看看小猴,他发现这是上等的麦种决定怎样做? 对,全种下了地。(出示词语并板书:全种下地)师:小猴这段话,字数最少,但包含的内容可不少,你觉得小猴当时可能想些什么,才决定把麦子种下地?

(生1想:小猴肯定想,如果现在把麦子吃了,明年就没东西吃了,不如种下地,就会有更多的麦子吃。生2:小猴想,一袋麦子很快就会吃完,我要种下地,明年收到更多的麦子还可以分给大家吃。)

三、学习5-9段

1、师:恩,看来小猴更是动了一番脑筋啊!看看故事越读越有意思了,同样是一袋麦子,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样。那一年以后,当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三个小动物的时候,他们会对土地爷爷说些什么,土地爷爷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请大家默读课文5-9自然段。默默地读,静静地想,老师特别想知道这次读完后,你会读出一只()的小猪,()的小牛和()的小猴。(注意:默读不能出声,)(生默读5-9段)

2、师: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猪呢?(生:憨厚可爱)板书:憨厚可爱。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从这句话读出的“小猪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师:真会学习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那请你学学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恩,带着这样的感觉请男同学一起读读小猪说的话。(出示小猪的话)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小猪憨厚可爱?(插图里小猪口水都流出来了,能看出他特别憨厚可爱!)师:啊,课文插图也被你合理利用了,再读读小猪说的话。(生朗读“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师:读的多好啊!看看,(出示小猪流口水图)从插图里看到了小猪的“憨厚可爱”,从语言文字里读出了小猪的憨厚可爱,相信同学们的心里一定也出现了一只憨厚可爱的小猪!

3、说说你们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牛?(做事有条有理、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勤老节俭、有计划、细心„„)你看看,小牛不仅做事认真,而且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真会生活啊,这也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精打细算,或是勤劳节俭。板书:勤劳节俭。谁来读读小牛说的话?(出示小牛的话:“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指名读。

4、师:我知道大家和小猴特别熟悉,那今天读了这个故事,你读出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猴呢?(聪明能干)板书:聪明能干。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生1:小猴跟土地爷爷说的话、生2:小猴不仅没有吃,还种下地收获了一大囤麦子)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处语言描写(课件出示语言)小猴没有直接告诉土地爷爷而是神秘地说,谁愿意和老师合作读读这组对话。(指名,师生合作,老师读旁白,生读猴子的话),老师引读。

师:

想想小猴对土地爷爷介绍自己这满满的收获的时,是什么心情?(自豪、激动、高兴)是啊,小猴靠自己的劳动把一袋麦子变成满满一囤麦子,肯定特别激动特别自豪!你再读读,小猴自豪地说——(生读:“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预设师:及时评价:你比小猴更有礼貌,一个“请”字加的很及时!)

来,同学们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引读:小猴自豪的说:„.)师:读出味道了!看看,课文读到现在,每个人的眼前都出现了三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那土地爷爷听了它们的话后,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呢?(指名说)(同时出现依次词语: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

师:那土地爷爷对小猪忍不住哈哈大笑,笑什么呢?(生:笑小猪的憨厚可爱)

师:那对小牛点点头又表示什么?(生1:因为小牛知道珍惜粮食,土地爷爷点头是夸小牛。生2:他点头表示知道小牛是怎么做的了.生3:表示同意小牛的做法。)

师:最后到小猴家,土地爷爷终于开口说话了,他为什么是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呢?(生1:因为土地爷爷看到小猴收获了这么多麦子所以很高兴。生2:小猴自己劳动收获了麦子,土地爷爷夸奖他呢。)师:我们看,(课件出示三组词串,)就这普普通通的麦子,三个小动物的看法不一,做法不同,得到的评价也不一样,请同学们再横着读一读这三组词语,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黄灿灿的麦子

饱满的麦粒

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

保存起来

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

点点头

兴奋地说(生:横着读三组词语。)

那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指名说:小猴有自己的思想,有长远打算,值得学习)看来,大家都偏重喜欢小猴,其实小牛的勤劳节俭,小猪的憨厚直爽也值得我们喜欢,它们各有各的优点。

四、拓展:

根据它们不同的优点,我们来给他们推荐一份适合它们的工作。

(出示拓展题)

(1)、天宫的粮仓少了一个保管员,你推荐(小牛)(2)、天宫的食堂需要面点大厨师,你觉得谁最合适(小猪)

(3)、天宫长远发展部门,想选个规划师,你选(小猴)指名说。评价:看来大家都会知人善用,将来一定是个优秀的管理者。

五、总结;(出示三组词串)师:大家再竖着读一读这三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内容。(生:竖着读三组词语。)师:你们发现了吗?一个小动物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如果这袋麦子送给你,你会怎么做呢?那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相信你从今天的学习中一定会受到很多启示,下节课我们再展开交流听你们讲故事!下课

板书设计:

小猪(图)

小牛(图)

小猴(图)

吃光

保存

全种下地 憨厚可爱

9.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篇九

一、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二、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课时目标:

1、理解童话故事内容,能抓住关键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客观正确的评价他人,注意语言得体。

3、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读读下面的词语:

黄灿灿的麦子 饱满的麦粒 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 保存起来 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 点点头 兴奋地说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三袋麦子是土地爷爷送给谁的呢?

3、指名回答,板书:小猪

小牛

小猴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过渡:这口袋麦子在小动物们的眼中分别是怎么样的?他们看了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交流想法:

在小猪眼里这是怎样的麦子呢?(根据回答板书:黄灿灿的)开心地嚷道:得到麦子后非常开心。

谁能通过朗读把小猪收到麦子后的心情读好呢?朗读这句话。做法:

迫不及待:理解“等不及了”。你们什么时候也迫不及待呢?

各种各样:感受到小猪的能干。(可以联系实际理解会做哪些面食呢?)感情朗读。(指导朗读,抓住开心地喊道,和后面的两个叹号读出小主的开心。)

(2)第三自然段: 想法:

抓住“饱满”、“看了又看”、“多好”等词语感受小牛得到麦子后的高兴心情。结合朗读。

做法: 抓住“晒晒太阳”、“透透风”等词语来体会小牛的能干。结合朗读。

(3)第四自然段:

当学生说到“在小猴眼中是上等的麦种”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怎样的麦子才是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6 小猪没有瞧出来,小牛虽然勤劳也没有瞧出这是上等的麦种,小猴看出了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什么呢?(比小猪小牛看得仔细;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4、指导朗读2~4:虽然小动物们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小猪把他——(做成食品),小牛——(保存起来),小猴——(全种下地),但他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他们的这种好心情。(分组读)

(二)学习课文第五~九自然段。过渡:一年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去看一看。自由读读第六~九自然段,边读边想: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小牛小猴家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1、学生自由朗读第六~九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

(1)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哈哈大笑。

为什么:

看到:小猪不由地舔了舔舌头,憨厚可爱的样子。理解:憨厚可爱。可以做一做“舔舌头”的动作体会感受。听到:从中体会到什么?(小猪很有礼貌)你是土地爷爷,除了哈哈大笑,你还会说些什么? 相机指导朗读。(2)小牛家:点点头。为什么:

抓住“至今”、“还没吃完”、“仍有”等词语体会小牛的节俭。朗读。教师可相机演一演土地爷爷问小牛:“麦子发霉了吧?虫蛀了吧?” 加深学生的体会。

(3)小猴家:夸奖小猴聪明能干。土地爷爷为什么夸小猴聪明能干?

抓住 “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指导生朗读出惊奇的语气。“抚摸”、“兴奋”等词语体会土地爷爷的惊喜和对小猴聪明能干的热情赞美。朗读。

3、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学生交流。

4、小猪的憨厚、可爱,小牛的勤劳、节俭,小猴的聪明、能干,都是值得我们喜欢的,他们各有各的个性。

5、指导分角色朗读。练习、朗读表演。

三、总结课文。

1、师小朋友,文中的小猴不是让土地爷爷把麦子带一些回家吗?土地爷爷还真拿了些呢!(点击幻灯)快过年时,土地爷爷又上路了,他准备把这些麦子作为节日礼物再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呢!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变得更聪明了!你打算怎么处理这袋麦子呢?

生自由交流。

2、学生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3、这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开始,大家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是个出色的点心师(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师总结:大家也和三个小动物一样,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理由。做事有自己的思想,有长远的打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明白的道理。

四、延伸:中秋节要到了,时光老人送给我们每人一份节日的礼物,你应该怎样处理呢?生交流。

五:作业: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板书: 三袋麦子

小猪

做成食品

憨厚可爱 小牛

保存起来

勤劳节俭 小猴

全种下地

聪明能干

《三袋麦子》反思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课文情节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对于三年级孩子,他们刚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学习,怎样把握好这个年段教学特点,帮助孩子们顺利过度,怎样带领孩子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三个人物的特点,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几点感受。

一.扣关键词句,体人物形象。

中年级教学应该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正是在遵循这个年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多种读的方式。并且让学生紧扣关键的词句,体悟人物的形象。如“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教学时就紧扣一个“迫不及待”引导学生体会小猪的贪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什么时候,也迫不及待了。生说“铃声响,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教室。”还有的说“下雨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语言只有在运用中才会真正地理解,它才会变的鲜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猪的贪吃。我设计了问题“你们知道小猪做了哪些面食吗?”有的学生说“面条。”还有的学生说“饺子。”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走进了小猪的生活。生理解了关键的词句,练习朗读就是水到渠成了,特别是小猪的话孩子更是读的很有意思。小牛的教学,比小猪要难一点。因为描述小牛的句子很长,如“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好一头细心、耐心而又节俭的老牛。教学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到位的。读小牛一段可能显得有点沉,但这正是学生读书的真实情况,这一段句子长且拗口,所以我在这一段用了指名读,范读以及比赛读多种方式,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读书,同时渗透了朗读的一些技巧,比如长句子的断句处理,比如边读边想象,比如用体态语言辅助朗读,这些方法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是拿来指导就能生效的方法。小猴的读主要放在课文后半部分,在这个环节老师和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合作者,是平等的对话,在老师的帮助激励下,学生对小猴的理解已经到位,知道了小猴的“聪明、能干。”需要的只是教师的引领和促进,所以这里采用教师引读的方式,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彰显个性。二.尊重个性,宏扬“主导价值观”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与生俱来就不完全相同,他们个个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体。教学必须尊重、适应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在互动交流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外显交流,让学生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思想的启迪,提高认识水平,完善自我价值取向。比如在教学小猪的教学片段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说说你的感受。”有的孩子说了“小猪真贪吃。”我笑着应答“的确有点贪吃。”还有的孩子说了“小猪很能干。它会做许多美食。”孩子的理解是独特的。在说小猴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说,小猴“聪明、能干。”还有的孩子说“小猴如果能做点面食吃吃就更好了。”的确,大过年的,把所有的麦子都种下了地,的确也有点太委屈了自己。对于孩子的感受,我只是简单的应答,因为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但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我说“我很喜欢小猪和小牛,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小猴,因为它做事有长远的打算。”孩子的年龄小,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正面地引导。学生的丰富体验说明他们达到了“披文入情,情动辞发,文我合一”理想状态。三.抓“灵感”,适度引申文本

10.三袋麦子教案 篇十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小学新册分校 张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情感目标: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三个动物对一袋麦子的处理方法,体会他们的美好品格 教法:阅读法 感悟探究 学法: 阅读感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设疑导入新课

1、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三袋麦子》,要求同学们书写了本课生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进行听写,看谁写的又快有好。请同学们拿出红笔,参考课本,进行快速的批改。

2、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分别给小猪,小牛和小猴送了三袋麦子,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三个小动物是怎样处理这三袋麦子的呢?

二、精讲课文(2—4)自然段

1、(1)请同学们自己快速、大声地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猪、小牛、小猴是怎么样处理麦子的?

(2)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这次需要大家拿起铅笔,用﹏﹏﹏﹏﹏画出三个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说,怎样做,怎样想的呢?

2、我们先到小猪的家看一看,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从哪个词看出来?

(1)指名学生用开心的语气朗读这一段。

是啊,小猪看到黄灿灿的麦子,便把它们想象成了白面馒头和烙饼,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3)联系上下文来解释下,迫不及待吧。

(4)你解释得真棒,你能再用“迫不及待”给我们造个句子吗?

(5)小猪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板书:吃光)

(6)指导朗读:这样贪吃的小猪却有着高强的厨艺,看,它做出了面条,烙饼、馒头,包子,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这次不仅要有滋有味的读,还要加上动作和表情来读。

3、过渡:现在我们来小牛家看看吧,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出示课件(指名读第三段)

(1)、小牛收礼物怎么想的?也是怎样处理的?(板书:保存起来)

(2)、是怎样保存的?第二句(为了„„太阳)

(3)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板书:勤劳、节俭)(4)请男同学给我们读读这一段。

4、哎呀,我们还没有去拜访小猴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拜访下它吧,看看小猴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齐读第四自然段。

总结: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送了三袋麦子,在它们眼里,这三袋麦子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做法也不一样。出示ppt.(小猪看到黄灿灿的麦子,做成了各种食品。小牛看到„„你来补充—饱满的麦粒,想要慢慢吃,小牛看到„„你来补充——上等的麦粒,全种下了地)

三、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读课文的6、7、8、9自然段。

1.在这四个自然段中,你看到的小猪、小牛和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土地爷爷的态度怎么样呢?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来读6、7、8、9自然段,然后给大屏幕填填空。

面对()的小猪,土地爷爷()面对()的小牛,土地爷爷()面对()的小猴,土地爷爷()2.看到土地爷爷来拜访自己,小猪、小牛和小猴是怎么说的?指名学生来读。

3.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 4.分角色读5、6、7、8、9自然段。

5.如果这个时候土地爷爷给了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

四、拓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才能,在处事上,我们要学会物尽其能,人尽其才。现在天宫要招聘三个职位,你来帮他们选一选吧。1.天宫的粮仓少了一个保管员,你推荐()

2.天宫的食堂需要面点大厨师,你觉得谁最合适()3.你是天宫长远发展部门领导,想选个规划师,你选()

五、板书: 9三袋麦子

小猪

憨厚可爱

小牛

勤劳节俭

小猴

聪明能干

11.《三袋麦子》教案 篇十一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我们来回忆一下故事的内容吧!(课件出示问题)

(1)过年了,土地爷爷给谁送了什么节日礼物?

(2)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过渡:究竟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

二、精讲课文,理解感悟 请孩子们自读全文。

(1)要求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断句、不重复。

(2)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

(3)描写小猪的句子,用“”画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画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画出来。

课件出示问题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

请孩子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再默读全文。4教师将孩子们的答案进行梳理。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各自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 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 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①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②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

③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

(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猪迅速作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比较,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

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猪的句子,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描写小猪的句子)(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7)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哈哈大笑)

(8)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小猪吗?(9)揭示小猪的特点。教师:以前老师很讨厌猪,因为它又胖又懒。现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因为他憨厚可爱,还是个美食家,会把麦子磨成面粉,还能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可真能干!

(10)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句子、找一找关键词,认识了一头憨厚老实的小猪,最后通过品读来再次体验小猪憨厚可爱的性格。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的部分。(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小牛:

①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

②当土地爷爷了解小牛的想法和做法后,会怎样夸奖小牛呢? ③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小猴:

①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下地)

②你从小猴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③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牛和小猴的?(2)汇报:

(3)小结:虽然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它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

(4)指导朗读:现在,让我们来扮演一下课文里的小牛和小猴,读出他们当时开心的样子来!好吗?(抽生进行角色朗读,并进行评价)

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

思考:在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出理由。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

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

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回顾全文,角色表演

让孩子们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演绎。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认真熟悉课文,谈谈自己打算怎样来表演。教师指导:要注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有些台词和动作要展开想象,自己设计。表演时,要进入角色,演出每个小动物的个性。

第二步:表演。先小组内演练,教师巡回指导,再选几组演得好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第三步:评价。师生共同点评。要求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

四、小结

学完这个童话,你懂得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教师: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变得更聪明了。那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你那一口袋麦子呢?

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12.《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六 篇十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

【教学时间】 两时

第一时

一、导入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读了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文:

⒈自学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⑵会读、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烙饼 发霉 麦囤

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词语:

烙饼 发霉 麦囤

三、理清脉络:

默读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

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文。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在连起来说。

⒋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堂作业:

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文。

第二时

一、复习回顾

⒈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⒉练习朗读文。

二、精读文第二部分

⒈理解文内容。

听这部分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怎么样)

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

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四什么语气,说话时地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教师范读难点: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

同桌分角色朗读文。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

⑴看板书:自己练读。

⑵指名口述:其他学生纠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学生练习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学生口述。

三、总结全文:

⒈指名学生口述全文。

⒉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⒊教师小结:

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想小猴学习。

四、作业:

⒈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⒉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

小猪--吃光了---憨厚

小牛--保 存---节约

小猴--全种地---聪明能干

上一篇:千古文章意最高下一篇:幼儿园档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