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2024-12-01

创新型国家大学生(精选14篇)

1.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一

创新是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的一种超越,可以分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所谓的创新力则是指国家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是指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础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个人成长的标志,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创新也是提高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从总体来看,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体现为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时,反思和革新传统发展观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内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式被普遍接受。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育创新摆在突出重要的地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更为关键的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和挑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和国家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并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要靠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要靠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教育创新。

当代大学生面临很多时代和社会的形式和要求。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二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三是市场经济的现实,四是科技的快速发展。这些形势都对研究生同学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当代研究生将是创新大军中的主力,肩负着光荣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面对知识经济,要求研究生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知识经济的灵魂就是创新;面对市场经济和人才市场,研究生就业也要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和检验,也要服从优胜劣汰的法则,这就要求各位增强竞争意识,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竞争能力;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研究生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能力,因为科技发展越快,知识的更新越快,新的知识不断出现,已有的知识大量被淘汰,这种形势下,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面对时代和社会的形式和要求,学习是首要任务,成为创新人才是应有的成长目标。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应该自我发挥,主动专研,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学习状态上,我们应该围绕学过的内容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中要勤于思考,乐于提问;在学习层次上,要继承,但更要发展、创新。在当代,创新能力如何已成为一个民族的优劣,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人的强弱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创新是21世纪人才的本质特征。如何成为创新人才?一是创新意识的激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在创新方面,我们要唤起自己的创新意识,激发起自己的内在动力。有了创新意识,就会利用一切机会,充分调动自己的一切潜力,时时处处进行创新活动。二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等等。总之,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大学生应具有创新思维、要向唯一挑战、向完美挑战、要同时具有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要向概念挑战,向“毋庸置疑”挑战,要具有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要学会缺点逆用法,要懂得类比法,要激发团队创造力。同时,我们要落实贯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贡献

2.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二

所谓新型国家安全观是相对于传统国家安全观而言的, 除了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 其中政治安全是新型国家安全观的根本所在, 军事安全是新型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保障, 经济安全是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坚实基础, 文化安全是新型国家安全观的深层内涵, 科技安全 ( 特别是其中的信息安全) 是新型国家安全观的无形屏障, 生态安全是实现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必备自然条件。

二、大学生树立新型国家安全观的价值

( 一)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国家责任观念

目前很多大学生认为学生认为国家安全是政府的事情, 没有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安全方面承担的责任, 这种错误的认识, 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会带来负面的效应。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 必将在将来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具备国家安全观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 成为一个合格建设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只有系统、正确、全面理解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要求, 才能使大学生从现在做起, 真正认识国家安全与自身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使他们拥有较强的国家责任意识, 为未来实现自身的才华以及避免走上错误道路打下良好基础。

( 二) 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 更容易接受外来思想的影响。 而很多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观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政治、军事方面等传统方面, 而对新型国家安全观中的文化安全等缺乏应有的认识。 导致了大学生容易放松警惕, 缺少危机忧患意识和保密意识, 无形之中导致国家机密的外泄, 因此, 在进行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过程中, 要保证大学生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能够从容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袭, 了解基本的保密知识, 提高自身的保密防范意识。

三、大学生新型国家观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大学生对国家新型安全观知识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在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课程中我们了解到的安全知识只是政治上的安全知识, 一些大学生们会认为这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安全一点关系都没有, 错误地认为这是国家应该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安全问题上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实际上, 我国已经正式提出了互信、平等、互利、协作作为核心的新国家安全观, 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网络信息的安全等。 这些领域的安全将成为国家斗争另一十分重要的战场。 因此, 从新的安全政策上来看, 国家要解决和关注的安全手段和对应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但是, 目前这种安全问题未能及时纳入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去, 这就使大学生的安全隐患大大提升, 对大学生的安全问题造成了威胁。

( 二) 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欠缺

随着经济的发展, 网络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 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活。 据数据统计分析显示, 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为2~3 个小时, 70%的大学生要依靠网络来完成一些任务和作业。 但是我们都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讯手段, 让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取资料, 打破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减少了面对面对话的时间, 但是它也为人们的安全问题带来了隐患。 网络的传播是一种无政府式的传播, 网络上的信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这样一来, 虚假信息、匿名信息的传播也就多了起来, 如果大学生没有很好的辨别能力和安全意识, 很容易让黑客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到一些机密信息, 这样大学生的安全乃至国家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只用讲授和演讲的形式让大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知识, 而不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种知识的重要性, 那么不仅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在这方面的安全知识也会出现很大的漏洞。

( 三) 大学生对新型国家安全观的辨识能力缺乏

大学生正处于社会经验匮乏的阶段, 对很多现象的辨识能力尤显不足, 一些国家不仅通过间谍的方式获取国家情报, 还通过各种不为人知和隐秘的方式来挖掘我们国家的情报, 他们所用的方式往往是让人缺乏警惕的方式。 现在网络的发展迅速, 有些国家通过散布一些网络信息来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网上散布谣言、虚假的文化理念或低俗的网络信息更是数不胜数, 这样的方式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能力的发展都还不健全, 很容易在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网络信息时被网络上的“ 新思想” 等观念误导, 从而导致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严重失衡。

四、培养大学生新型国家安全观的途径

( 一) 提升课教师的思想认识

目前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教育主要以大学生军训期间的军事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育为主, 这就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鲜明的要求, 首先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只有这样才能把这种感情传递给大学生的学习中去。 其次, 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型和政策准确性, 准确掌握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而基于目前多数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国家安全观的认知还处于表面了解阶段, 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 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为此, 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对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通过集体备课、邀请专家、多方面学习等形式系统掌握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并将理论转化为课堂知识, 将其传递给学生。 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对新型国家安全观的理解和掌握, 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 二) 提升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注重理论教育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讲解, 提升大学生学习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兴趣。 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在学习内容上选取国内外动态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新观点、新看法,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在国家安全方面典型的事例为学生进行讲解, 引起大学生的思考, 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问题不是与己无关的, 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在学习方法上采用小组讨论等形式, 鼓励学生选取新型国家安全观案例进行分析,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帮助大学生更快形成正确的国家安全观, 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观教育的目的。

( 三) 打造全方位立体的学习环境

做好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 除了课堂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外, 还要注重课堂外的各种学习氛围的营造, 从各种活动中对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观方面的教育。1.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络资源, 在对大学生进行新型国家安全观教育时, 可以利用这些资源, 通过网络讨论、电子邮箱、微信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师生交流的平台, 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同时在这些网络资源中加入国家新型安全观的内容可以方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2.注重以学生社团引导学生提高认识。 各高校的学生社团在学生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引导学生社团围绕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提升其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作用。3.将其与爱国主义内容相结合。可以通过大型活动、参观学习等形式提升大学生的认识。 如举办各项爱国主义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新型国家安全观的教育活动, 寓教育于纪念活动中, 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促进学习国家安全观良好教育氛围的形成。 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的同时, 使国家安全观教育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孟静雅.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审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3.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三

一组织管理

南华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全面统筹规划,学院具体实施,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机制。成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科技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单位的负责人共同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同时成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由有关校领导和各类学科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实施方案提出论证意见;参与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类课程;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各学院下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组,由各学院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体负责本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组织实施。另外学校建立相关网站,网站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课题项目、开题立项、研究结题、研究成果等资料在网上公布)、学科竞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网站由教务处、团委、学工部共同管理。

二项目申报、评审、实施

1项目申报

(1)实验室公布课题。学校教学、科研实验室根据本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科研水平拟订《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选题表》,提交到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2)课题评审。学校组织对各实验室提交的项目课题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题上网公布供学生选择。(3)学生选择。学生根据公布的课题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填写《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请表》提交到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并大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的研究项目的申报,在研究团队的构成上要求以老带新,以保证项目研究能持续有效地进行而不中断。

2项目评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评审工作由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学科专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组织现场答辩,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项目管理办公室汇总学校专家组和领导小组的评审意见,确定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报省教育厅、教育部备案。

3项目实施

学生项目负责人对研究项目负全责,组织协调项目组全体成员认真执行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管理条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研究各项任务。学校将严格按照以下几个环节组织项目的实施:(1)项目开题。课题负责人和团队详细的介绍研究计划、经费安排、研究进展安排等。(2)中期检查。项目研究时间过半,项目负责人应提交《“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学校将组织中期检查,并提出实验与研究改进建议。(3)结题验收。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撰写《“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等,由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组织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种。

获得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的团队项目在项目实施时间范围内应取得项目成果,项目成果的形式包括: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调研报告以及研究论文等。

三激励机制

1指导教师

对指导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相应职称,一般应主持过校级以上科研或教改课题;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任务书,加强过程指导,审查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督促学生按期结题。

学校将按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计算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项目指导教师依据指导的项目数量计算工作量,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定级、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2学生

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取得成果,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并作为大学生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的优先条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取得优异成果的,学校鼓励其利用学校现有的产业平台将其进行成果转化。

四开展大学生研究创新计划的益处

1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对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但对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较少。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机会。国内当前的本科教育,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很少有机会去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查新论证、选题设计、共同协作完成实验,最后分析数据做出结题报告。由于这个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环节与方法,学到了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特别是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endprint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生研究创新计划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项目,从课题构思、任务分工、经费预算、申报书填写,到课题的具体实施等,都需要课题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共同努力。很多问题都要经过严谨、周密、细致的考虑,包括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都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商讨,找到一个一致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完善措施

1切实可行的选题方向

要搞好本科生创新性科研活动,选择合适的课题是重要环节之一。选题需要兼顾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2]。选择的课题要以充实准确的科学研究事实作为基础,要做到难度适中,适合本科生操作,又要考虑到项目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现项目开展的意义。课题可以是指导老师课题的一部分也可以完全由本科生自主选择。我们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发现,一部分项目选题过大,学术性强,理论要求高,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部分项目只是指导老师课题的简单重复,毫无“创新”可言。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进行全校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答辩评审,由项目主持人或项目组成员陈述,重点突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项目的难点以及解决难点的方法;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项目实施的条件保障(包括经费保障条件以及学院是否提供实验条件保障等),然后由专家组提问,项目组答辩,最后由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2完善和有效保障硬件条件

南华大学是教育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有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1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3个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验室,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和10个省级实践教学中心。学校可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实验中心和开放实验室的支持,鼓励校内工科、医科大型公共实践平台及省级示范实践教学中心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方面要求各个平台积极提供条件和项目,同时也将各平台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情况作为考核上述平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优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合作单位的国家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平台作用,依托其有利条件和管理经验,加强学生的创业训练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玉玲,王岚,李莉,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4):35-36.

4.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四

各学院: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5号)、《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管理办法》(法大发[]2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学校2018年继续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任务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以本科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原则

(一)兴趣驱动。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项目课题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实施过程。

(二)自主实践。参与计划的学生要自主设计项目方案、自主管理项目方案、自主完成项目方案。

(三)重在过程。注重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三、项目内容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一部分。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实施范围为学术思想新颖、目的意义明确、立论根据充足、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具备实施条件的创新性研究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结合我校学科和专业特点,具体包括:学术研究、调查研究、实验项目、创意设计(广告、活动)、软件设计以及其他符合计划原则要求的项目等。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研究周期为1-2年,研究经费为10000元/项。

四、申报条件

(一)申请人应当为我校全日制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研究和实验方法的设计,自主组织实施研究和实验,撰写研究论文或总结报告等工作。申请人应在与指导老师充分沟通和对项目的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填写申报书;项目原则上以团队申报,团队最多为5人,每个申报项目须指定负责人1名,项目按负责人所在学院划分归属。

三年级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考虑即将面临的考研、司考、出国、就业等情况,自主决定是否申报。

(二)为保证项目质量,参加2018年国家级创新项目申报的,不得交叉申报,即不得同时参与两个项目的申报,也不得同时申报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曾获得过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或北京市级创新项目立项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以前是项目成员本次可以且只能以负责人的身份申报);曾有项目被取消或项目验收不合格记录的不得申报。违反上述要求,一经发现,不予立项。

(三)项目指导教师必须为我校专业教师;原则上已是国家级、市级项目指导教师并且项目未结项的,不得作为此次申报项目的指导教师;曾作为国家级或北京市级创新项目的指导教师,其所指导的项目有退项或验收不合格记录的,两年内不得作为申报项目的指导教师;跨学科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2人;申请项目应当提供相关领域两名副教授(或副高以上职称人士)的推荐。

(四)申报项目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见附件3)准确填写申报书第三页“所属三级学科”,确定学科归属(跨学科填写主要学科),同时作为立项答辩分组的依据。

五、申报程序

(一)项目选题。

选题应体现自主性、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符合以下几点要求:选题应结合我校学科和专业特点,以关注、解决中国问题为切入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体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和现实价值;选题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适合本科生开展,难度适中,可行性强,有利于项目按期顺利完成,有利于实现资金的最佳效益;选题应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科学研究、社会调研为主要方式,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研究链条,有利于取得创新成果;选题不得与往年立项项目雷同,避免与其它科研项目雷同。往年立项项目可到教务处网站“实践教学”—“常见咨询”中进行查询。

(二)项目申报。申请人应在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和论证的基础上填写申报书(见附件1)。

(三)项目初评。各学院应组织专家对本院项目进行书面初评,并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同时应保证申报项目在形式上符合要求,确定上报项目。

(四)立项评审。教务处于3月底组织立项答辩,并由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确定最终立项名单。

六、报送要求

1.报送材料:

(1)《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以下简称《申报书》)电子版1份、纸质版4份(3份匿名,一份署名)。

匿名是指电子版《申报书》中隐去指导教师信息:封面“指导教师”处为空;第五项“指导教师意见”一栏,只填写1000字左右的指导教师意见,其他处为空;3份纸质版《申报书》须与电子版一致(隐去指导教师信息)。

署名是指纸质版《申报书》中的1份须填写完整。除八、九两项外,其他不能为空(含指导教师信息)。《申报书》纸质版均应有推荐专家亲笔签名(推荐意见可电脑录入,推荐人签字需推荐专家本人亲笔书写)。纸质版要求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刷。

关于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第四项“经费预算”总额必须为10000元,且须严格按照《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级创新项目经费使用办法(试行)》制订(详见教务处网站“实践教学”—“常用下载”—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级创新项目经费使用办法(试行)”)。

(2)《国家级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电子版及纸质版一份。

2.报送时间及地点:

各项目申请人于2018年3月14日将申报材料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教学科研办。

为保证电子版格式统一,学院确定上报项目后,应在电子版申报书“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意见”一栏电脑录入文字,纸质版加盖学院公章,并填写《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学院教学科研办于2018年3月16日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报送地点:主楼A401,电话:58909091。逾期不予受理。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教学方式的重要环节。各学院应召开专门工作部署会,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宣传与指导,采取措施鼓励学生认真准备、积极申报,动员教师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指导工作。

附件:1.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

2. 国家级项目申报汇总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

查看附件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教务处

5.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五

项目名称: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太空板蓝根所含元素种类及含量

项目编号:CXSY0814Z

梁锋周日鸣2010-4-26

一、创新实验理解

创新性实验是旨在引导、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实验,利于大学生开拓思维,进行创新性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性标准,在大学校园我们学到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由理论到实践之间有一个过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就给我们这个实践的平台,给我们实现自我的机会。

我们理解到,举办创新实验旨在探索和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模式,以调动学生自主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充分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知识和实践完美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同时,由于我国的高校教育模式中存在实践和教学衔接薄弱,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的不足之处。无论是大学毕业直接进入社会,还是读研继续深造,自主创新能力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尝试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心态,以便更好的和社会实践或者研究性学习相融合。这也就显示出了创新实验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二、实验过程中的感悟

举办创新实验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实验实践能力。这也就要求参与者有自主实验和创新的能力,在项目实践中得到锻炼。自确定课题以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我们的实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本项目。通过这次参加创新实验,使我们受益匪浅。下面谈谈在参加实验过程中我们的体会。

1、在实验初期,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实验进度很慢,我们及时调整方案,先花一段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我理解到实验最重要的是把实验原理吃透,再对实验设计详细的实验步骤做出合理合乎实际的设计,最后才能取得预期成果。

没有这次创新实验,我们不会了解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也不会了解到太空诱变育种的特点,更不会有实现个人想法的机会。这就体现了创新实验的一个目的:在充分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所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知识和实践完美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在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感悟到实验最根本的是把原理理解透彻,进而对实验方案及其实验步骤做出合理合乎实际的设计就最为重要,有了坚实的理论的基础,最后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特别是对本实验中元

素的测定的设计中深有体会。

例如实验最佳条件的选择及干扰及消除方法的选择,都是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选择的,这也充分的说明实践是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3、创新实验最为重要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说我们从大一开始就开设了实验课程,进行各种类型的实验,但在对太空组和地面组进行元素的测定的时候,我们却深刻的感受到,对于新事物,动手操作能力的不足。

例如,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各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预期的精确度。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验,让我深深理解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让我了解到自己动手能力有待提高,还需要很多的努力。在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板蓝根的化学成分了解不多,因而在对比分析两组板蓝根的元素种类及其含量进而讨论板蓝根的药用价值及其生物活性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这一部分归因于我们的知识面不够广阔,也有组员太少、专业方向太窄的原因。另一个方面,由于本项目的申请经费只有2000.00,因此有部分工作需组员自己克服,努力完成实验项目。

三、项目总结

1、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独立完成的,发挥互助协作精神是必须的。学习中需要同学的帮助,社会工作中需要同事的协助,创新实验更需要成员的合作互助精神和能力。

2、创新实验项目的工作是步入科研工作的一种尝试,经历了本次创新实验后,在今后的科研工作及社会工作中,将使我们获益匪浅。在这一年来的创新实验过程中,收获了不少,对科研有了个基本的认识,掌握了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

3、做任何事情应该有恒心,尤其是科研,坚持到底就是最大的收获。科研是一种严谨细致的工作,还要有耐心。

4、态度决定一切。在实验中,虽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要时刻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咨询老师,通过查找物理光学和药学资料等,最终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顺利把课题按计划完成了。

四、本项目的成果和意义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太空组板蓝根相对于地面组板蓝根所含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都有些变化,太空组板蓝根对矿质元素种类的主动吸收发生稍微的改变,太空组板蓝根对矿质元素种类的主动吸收发生了改变,太空组板蓝根中的Zn、Cu、Mg、K元素分别相对地面组减少了5.1%、37.0%、40.3%、31.6%,无Mn元素,同时Fe、Ca、元素提高了1.26、1.62倍,并新增加0.00065mg/g Sr元素。研究表明在清热解毒中草药中铁元素在其药效发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铁微量元素的存在, 可以达到强身健体, 提高免疫功能, 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同时,板蓝根“太空种子”繁育的品种植株健壮、根系大、叶片厚,主根环径比同等生态条件下品种粗一倍左右,增产15%以上,同时只有明显的抗病抗逆优势,有效成也有所分增加。可以说太空板蓝根组具有更高的药用特性。

同一种属的植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富集某些元素的能力, 这是生物体的遗传因素决定的,但同时也与生长的土壤环境中各种元素的丰度密切相关。两组样品是在同一地区的土壤、同一种管理条件下种植收获的,但太空组主要微量元素含量却明显增加,应归因于板蓝根种子在空间搭载的过程中,在太空特殊环境下种子的部分遗传物质产生了变异所致。从植物生理学方面来看,这些矿质元素含量的大幅度增加,正是新品种板蓝根在生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诸如外观性状优良、产量提高、抗病能力增强等一系列明显的优异外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本项目实验结果可为阐明板蓝根的作用机制、改造和创制新药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筛选高产、优质、多抗的板蓝根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同时对太空育种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促进空间技术应用于药用植物的太空育种工作的进展。

五、本项目有待改进之处及建议

1、项目所得数据及分析仅基于元素范围,而中草药的药效基础是由有机物与微量元素构成的配合物引起的。有机成分与微量元素共同处在配合平衡体系中,相互协同或拮抗而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所以本实验有所局限。

2、由于本届创新实验项目是我校首次举行,无先例可依,存在项目实验规划不够完善及实验记录不够完全等有待改进之处。

6.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六

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以期在未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12月3日下午2点30分,在新余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一楼会议室开展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答辩会。

本次答辩会,评委由陈枭,潘洪科,吴闰生三位老师担任,共同对14个项目进行评分。

答辩会

评委老师

项目展示

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展示环节以PPT路演模式详细的介绍了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团队人员,理论依据,项目经费,项目计划以及项目研究意义和目的等。

评委点评

在项目展示结束以后,三位评委老师对每个项目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就项目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活动意义

1、增强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2、有效引导并鼓励青年大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3、营造“人人想创业,人人争创新”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贯彻了国家创新创业的理念

以上,就是小创这次分享的活动情况啦~

小伙伴们~

你们是否也对项目答辩有兴趣呢

只要你有好的项目想法,敢于实施

小创相信你也可以的呦~

7.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七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主要特点和工作现状

一是高校应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创新能力不足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加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创新资源分散, 创新效率不高。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 在导师指导下, 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的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 (学术) 交流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发挥了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 有效整合创新资源, 突破旧的教育模式, 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二是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 在导师指导下, 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 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三是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 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 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 (或创新性实验) 的成果, 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 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档案管理对策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管理原则和制度

国家级创新创业计划档案记录了该计划从启动之日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有有价值的课题与项目或一些影响资料, 其档案可以看做是创新创业计划发展史的见证者, 体现着创新创业计划档案建设的整体水平, 是国家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灵魂。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成为信息时代新的工作方式的情况下, 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变过去的以纸质档案为实体的管理方法, 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格局, 尽快找到电子文件的特征和规律, 尽快适应时代需求。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增强档案的服务意识, 从档案管理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 根除以往档案管理中只保存而不用或少用的观念。国家级创新创业计划档案建设的管理创新离不开相关领导的重视, 必须加强相关领导对该计划档案建设的认识, 转变旧有的观念, 解放思想, 不断寻求创新点, 有规划、有重点地建设高校档案, 准确定位未来高校档案的创新以及发展方向, 并采取有效手段和具体措施, 向数字化档案转变。

(二) 建立合适的档案管理体系

国家级创新创业计划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摒除陈旧落后的管理制度, 尝试新的管理方法,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该计划档案管理主要以《档案法》、《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为基本准绳, 各相关单位可根据这些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档案管理条例, 包括档案工作规定、岗位责任制、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统计制度等。同时细化档案在收集、整理、保存、利用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和方法。相关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大胆组织以创新为主体的学术活动, 要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鼓励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尝试新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式, 在管理体制方面, 要明确分工,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规范管理标准, 采取目标管理, 不断完善内部机构设置、人员调动制度以及奖励制度, 对成绩突出的档案管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配备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装备

档案信息自动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同时, 必须加快采用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提高远程服务的能力, 建设覆盖广泛、内容丰富、检索方便、利用快捷的档案利用体系, 从而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时代信息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现在档案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手段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效益最大化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化都可以通过建立现代化的档案网站或电子计算机档案馆来实现。档案网站和电子计算机档案馆的建立将使档案馆走出自我封闭, 从有限开放到全面开放, 提供最快、最新、最准确的档案信息服务。而各相关单位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知识和手段, 进行软件开发、数据库建立、系统维护等各类辅助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工作, 以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档案工作的程序化。档案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档案的功用价值能得以最大化利用的保证, 也是档案管理核心理念从为存而藏走向为服务而藏的前提。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中的不足, 提出了项目资源档案化、信息化, 针对性地给出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源档案化与建立网络档案学的建议与对策, 以期能提高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水平, 能够促进创新创业项目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档案建设

参考文献

[1]杜献峰.基于三层B/S结构的档案管理系统开发[J].中原工学院学报, 2009 (1) :18-22.

[2]陈爱群, 档案工作与文化建设[J].中国档案, 2007 (4) :35-37.

8.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八

【关键词】创新能力 ; 实践能力 ; 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35-01

实践创新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活动。电气工程专业与实际联系密切,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较高,社会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它既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實践能力。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深化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在信息化的今天,生产单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工科院校的多数学生毕业到企业后实践能力较差,要经过各用人单位的长时间培训才能逐步成长为应用型的高级工程人员。

为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改善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必须改变学生考核方式,加大实践知识的考核力度,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学习观念,因此相应的学习平台必须及时跟进,架起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其措施在于建立开放式电气电子实验室,构建新型实验内容和方法,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1][2]。

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有效、自主的实验环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可以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改变实验室现状,建立开放式电气电子实验室,“开放”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时间上定时开放和预约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实验时间;另一方面是实验内容开放,除了课程要求的实验内容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选择做其它的实验项目,还可以参加一些教师的科研活动,接触一些科研课题,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创意、思考带到实验室来。

其次,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校园网资源,为开放式实验服务,建立24小时开放的开放式实验室网站,制作网上实验教学预约和预习系统,将同学和指导教师撰写的文档、收集的各种文献资料、制作成品及设计经验等有关资料统一上传到专用的FTP,通过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以便更好地互相联络与实验交流。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验验证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精心指导会让学生学习更上一层楼。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形成适应电气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至关重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导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导师组应由基础课教师和研究方向相近的专业课教师组成,以集体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师组”强调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塑造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导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3.加强学术交流

有输入才会有输出,通过加强学术交流,不断开拓知识来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路的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产生高质量学位论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1)学术报告会的形式。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传道授业,介绍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信息、新动态、通过不同导师之间、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互相学习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生源交叉,从而协助导师在新的研究领域拓展,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不同背景的师生通过参与活动、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科研工作,使视野不断开阔、思维不断拓展;通过参加学术报告会,使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拓宽其知识面。

(2)研讨会的形式。首先确定研讨会主题,其次学生个人或分成小组研讨,最后集体进行研讨,研讨会应定期举行,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在讨论会前,导师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选择某一个学科的前沿问题作为研讨会主题,并指定相关的书籍及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并查询与研讨会主题紧密相关的国内外最新文献和资料,了解前任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研究动态,然后集中组织讨论。所有参与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随时提问、质疑,相互切磋、交流。相应学科的导师则从旁指点,以更深的理论和更前沿的学术视野,启迪学生作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二、以企业需求为核心,提供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1.建立校外合作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以理论为主,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没有理性的认识的现状,一方面组织低年级学生到电力系统相关单位实地考察和培训,加深其对课堂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一方面组织低年级的大学生到变电站、电网公司等电力系统相关单位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深刻理解电力生产、传输、分配等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这种模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其知识面,使其了解与实践更多的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到电力部门进行再生产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理解,使理论与实践得到良好的结合。

2.建立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产学研合作狭义的概念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广义的概念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

三、小结

针对目前电气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结构和学术交流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的措施,同时为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应为其建立固定而有效的校外合作实习基地和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从而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波,吴广宁,周利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C].第三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05,368-373

9.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九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保证我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总 则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遵循“注重过程、兴趣驱动、突出重点、鼓励创新”的原则,按照“自主选题、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创业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第二条项目申报

3.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4.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有未结题项目的学生不得申请主持新项目。四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宜作为主持人申报新项目。

5.每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人数一般控制在5人以内。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项目。

6.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每个项目可以有1~2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限指导2项(含未结题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学历,鼓励优秀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实践导师。指导教师负责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践所需要的工作场地和实验设备,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7.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项目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提交至项目申请人所在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对项目进行初审,择优推荐参加校级项目遴选。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终审,评选校级立项项目,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遴选结果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第三条项目过程管理

8.创新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一般不超过2年。

9.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时间过半时需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由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负责组织实施。中期检查主要是对项目的工作进度、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中期成果等给出恰当的评价,提出项目进一步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如发现项目申报或实施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工作无明显进展的现象,应提出警告或及时终止项目运行的建议。中期检查时项目组应向二级学院(直属学部)提交项目中期进度报告,提供阶段性的实践活动原始记录。中期检查相关资料应存于项目档案,并及时交教务处备案。

10.项目进行过程中,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项目实施内容、计划、成员或中止项目实施,项目主持人、指导老师须提交书面申请,阐明具体原因,对更改项目内容、更换项目成员、提前或推迟项目进度等作出详细描述,经项目申请二级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变更或终止。

11.凡在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执行不力,工作无明显进展,无故延期又无具体改进措施或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学校将终止项目研究。

12.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旦终止,项目主持人及其成员2年内不能再次申请项目,项目指导教师2年内不允许指导新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3.项目实施过程中,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应通过各种形式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14.学校对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行整体评价,对评价较好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下一适当增加项目指标;对评价较差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下一适当减少项目指标。

第四条 项目结题验收

15.项目完成后,项目主持人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验收题申请书》,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设计说明书、专利、产品实物)等相关支撑材料,提出结题验收申请,由学校组织统一验收。

16.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对所有项目进行公示、公布验收结果,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和教育部。

第五条项目经费管理

17.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和项目实际需要,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经费配套,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18.学校对项目经费一次核定,分两次拨付。立项后拨付经费总额的5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经费的50%,项目负责人应做到节约开支,专款专用。

19.项目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不得截留和挪用,不得提取管理费,保证专款专用。学生在预算框架下自主使用。报销单必须由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签字方可到计划财务处报销。

20.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购买项目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费、实验材料费、调研费、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费等必要开支,不得用于支出劳务费等人员经费。

2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资助学生以项目为基础申请的专利,专利知识产权归学校和学生共有。

22.如项目负责人将经费挪作他用,或项目负责人无故延期又无具体改进措施致使项目无法按预期完成,学校有权责令项目负责人停止使用项目经费,并视情节轻重冻结未用经费、追缴已拨经费或对项目责任人予以处罚。

第六条 管理机构及职责

23.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总体规划、制订相关政策措施。

24.教务处负责建设国家、省和学校三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学分制和学籍管理制度。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负责全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遴选推荐、过程检查、结题验收、资料上报、材料归档以及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25.科研、产业、学工、团委、物资、财务等职能部门负责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提供项目来源、训练设施、实践条件、孵化环境、项目经费等方面的支持,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6.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负责落实本部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发、学生遴选、指导教师聘用、实践条件的准备、过程指导与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

第七条 相关管理制度

27.《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常工政教[2011]4号)。

28.《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院教[2008]37号)。

29.《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实施办法(试行)》(院教[2011]36号)。

第八条附 则

30.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其他有关文件与此文件规定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文件的规定为准。

10.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十

关于组织201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部分项目结题验收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校201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执行周期为一年的项目(见附件1)已进入结题验收阶段,请有关项目负责人和成员认真做好项目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各院系、指导教师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结题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结题验收程序

1.材料提交。各项目组填写《“大创计划”项目结题申请书》(见附件二,一式三份)、撰写项目总结报告(一式三份)、整理结题支撑材料(含实验记录、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并提供项目开展照片至少三张。以上材料连同电子版由各院系审核汇总后,于10月13日中午11点前报送“大创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

2.材料审查。学校将组织专家对项目负责人提交材料进行审查。

3.结题答辩。

(1)答辩时间及地点安排

1)答辩时间:2011年10月17日、18日。

2)项目分组及答辩地点安排:本次结题答辩工作分三组进行,具体分组情况及答辩地点见附件3。

(2)答辩流程

1)项目负责人汇报:各项目负责人就项目预期目标、预期目标完成情况、项目创新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仍需提高与完善之处及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5-8分钟的PPT汇报,汇报过程中可现场展示研究成果(包括成果实物、发表论文、获奖证书等)。

2)专家现场提问:专家根据项目负责人汇报情况,结合项目组提交的项目结题相关支撑材料进行提问,项目组成员进行答辩。

(3)答辩要求

①请各相关院系及时通知相应项目负责人,并请相应项目负责人携带一卡通按照规定时间参加答辩。

②请各项目组成员提前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所需材料(PPT汇报提纲等),由学院汇总后,于10月17日上午10点前交至“大创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

4.后期整改。项目组成员结合答辩现场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后期整改,并撰写整改报告,整改报告须由项目指导教师及院系签署意见(加盖院系公章),于答辩结束后1个月内交至“大创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

二、注意事项

1.各项目组应认真填写《“大创计划”项目结题申请书》,着重阐述项目实施情况和取得成果,如实列出经费使用情况等。

2.项目总结报告是项目研究成果形式之一,应着重体现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实施过程、采用的技术与方法、管理方法、研究成果、经验心得等。

3.院系应对申请结题的项目严格把关,并在《“大创计划”项目结题申请书》中的“院系意见”一栏填写明确的审核意见。4.无故未完成项目或逾期未交材料者,视为自动终止项目,并收回项目资助资金。项目验收情况将作为下“大创计划”项目名额分配的重要参考指标。

特此通知。

附件:1.《参加本次结题验收项目汇总表》

2.《“大创计划”项目结题申请书》 3.《现场汇报时间表》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 二○一一年十月八日

主题词:2010

大创计划

结题验收

通知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

2011年10月 8日 印发

11.建设我们的创新型国家 篇十一

的确,在当今世界,科技技术、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赶不上趟,没有多少自主创新的东西,要想站稳脚跟或者活得硬朗,还真难!

中关村作为科技中国的制高点和自主创新的策源地,必须充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头部队,可以说是重任在肩,重责难辞!

本期杂志“封面故事”文章的主角—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工程军。北科建是何方神圣?很多人未必熟悉,但提到中关村西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标志性项目,大家都耳熟能详,北科建就是它们的承建者和服务商。如何让中关村走向全国?北科建人想到做到,在浙江嘉兴,在江苏无锡,在山东青岛,他们的“科技地产”新作吸引了远不止科技界的关注。建设我们的创新型中国,需要更多这样坚实作战的生力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何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極促进科技与资本的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创新?不是一个小问题。“特别报道”《天使投资在中国》等系列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中关村的成功探索和茅于轼、陈乃醒等专家的深层思考。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绝不会是花前月下闲庭散步那么轻松。“经济”版《乔治·索罗斯:多面的金融大鳄》等文章提醒我们,国际上有许多投机者时时在盯着。唯有小心翼翼不犯大错,中国才能稳步前进。

“科技”版《药物创新的突破口》、《中国需要怎样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等文章值得关注。海淀园北部新区一家名字怪怪的康钰垚公司,虽然在医药领域是个新手,但他们全球首创的硒核酸技术一举解决了技术瓶颈难题,甚至吸引了两位70高龄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跨洋赶来。启明创投胡斌等几位中关村青年企业家则用自己的成功实践,为创业新人娓娓指点迷津,真诚感人。

且不要把科技创新和传统文化对立起来。真正健康完美的创新型国家,需要认真汲取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养分,需要科技与文化、科技与艺术的相辅相成。“文化版”《张宝章:名园之考睹物思人》、《白崇然山水长卷解密》两文,介绍了中关村地区的两位艺术家的所作所为。挖掘我们的文化宝藏,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应该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题中之义。

12.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十二

——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有理想。善学习。讲道德。要自立。勇奋斗。

——“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20位来自首都各界的青年代表在中南海座谈,对青年成才提出以上五点希望,他说,青年的命运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他希望大家好学上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今的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旺盛,工资待遇并不比一些大企业差,大部分社会保障也没问题,在我们公司工作5年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能解决户口。

13.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十三

设的重要意义

摘要:在知识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在国家竞争中越来越成为关键因素。中国提出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创新型国家;中国特色

1引言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均不断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并以此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手段。中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在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目前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不是单纯的从创新客体向创新主体的转变,而是从整体上考察创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

2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及构成2.1国家创新体系概念

国家创新体系是联系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沟通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整合科学知识生产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并因此决定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政府、企业、大学与研究院所和中介机构之间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而相互作用,并将创新作为关键驱动力的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使创新体系各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创新的“合力”。

我国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层次上推动持续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组织与制度。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了科学发现和创造、技术发明和商业价值实现的一系列活动,即科学创新、技术创新[2]。

2.2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构成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其实质上是把构成和影响创新的诸多因素和要素都纳入对创新的理解框架范围内,创新是这些(组织上和制度上)要素互动作用和合力作用的结果,它强调各要素的互动作用和相互依赖。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组织和制度,最终目标是通过构成要素间的互动作用推动和促进创新活动。组织按照Edquist and Johnson的定义是有意识建立的具有明确目的的正式结构[3]。

国家创新体系内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研究机构(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政府、各类行业和产业集群及中介机构等,其中企业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组织,企业是组织生产和创新以及获取外部知识源的渠道。各构成要素在一定的市场、法律法规、教育和创新文化等创新环境中,借助于信息、资源、中介服务等支撑性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知识产生、传播、应用环流。知识产生传播、应用环流的产生,是创新网络化的核心问题[4]。

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由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知识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区域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社会化和网络化)构成[5]。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载体的作用和职能如表1所示:

表1.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载体的作用和职能

主体/载体

政府

企业

大学和研究机构

中介服务机构

产业集群 职能 制度创新载体 技术创新载体 知识创新载体 服务创新载体 创新空间载体 具体功能 提供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支持创新的政策,参与公共产品及共性技术的创新活动 直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战略提高创新能力 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培养创新型人才,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 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和管理咨询等活动,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挥集群创新优势,集聚创新要素,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优化科技企业创新的“小环境”

2.3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及趋势[6]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及趋势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3)建设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5)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创新型国家建设

3.1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追求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取向,以原始性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不断把国民经济推向从事高新技术经济活动,从而处在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高端的一种国家类型。

创新型国家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历史条件,包括:(1)科学技术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不断的原始性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平台;(2)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突破自然资源与空间制约的要求,为原始性创新提出客观与现实要求;(3)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能够从事相对专门化的科技创新产品生产;(4)全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不断增强,形成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民间互动的创新网络[7]。

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包括:(1)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大多在70%以上;(2)知识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R&D/GDP指标大多在2%以上;(3)对外技术依存度低,大多在30%以下;(4)具备完善的鼓励创新的制度框架和创新评估体系,国家学习创新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创新活动建立在广泛的创新网络和产业一体化的基

础上;(5)国家创新体系结构优化,表现在产业界的R&D投人占GDP的比重在5%左右,产业集中度和研发效率高。

3.2演化模式

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演进历程及发展趋势,创新型国家建设可归纳为四种模式[1]:

(一)综合知识创新模式

综合知识创新模式以美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是一种以强大的基础研究和综合科技实力为依托,以国际金融中心为支撑,强调原始性创新与发挥知识生产中心功能为特征,以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为己任的创新型国家类型。

(二)学习赶超模式

学习赶超模式以日韩为代表,是在落后的背景下,通过政府推动,政策引导,采取逆向工程等手段,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在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营造适合自身特点的创新文化,从模仿创新、渐进创新、自主创新,最终走向重大突破性创新的创新型国家模式。

(三)国家创新体系支撑模式

国家创新体系支撑模式以芬兰为代表,这是一种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纳入国家科技政策的基本范畴,把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的具有历史远见的战略政策和长期目标,并把发展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要素的整合,科技创新与文化和环境互动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模式。

(四)集中优势重点突破模式

以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为代表,它们都是发达的福利国家。它们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依据国力和自身的科技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发展能够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尖端技术领域,如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研究等,形成了集中优势重点突破的独特的创新型国家模式。

3.3我国与创新型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原因中国失去了近代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离创新型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历史差距、认知差距、投入差距、创新能力差距、信息化差距、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差距等多个方面[2]。

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3]。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涉及科技体制革新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不是单纯的从创新客体向创新主体的转变,而是从整体上考察创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我国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仍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在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供给方面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及战略协同机制,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总体上趋于优化,但创新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远未形成。

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就是要增强我国创新绩效,依靠创新更好驱动经济增长,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绩效提高依赖于制度保障前提下的国家创新体系构成要素间的互动或联系。

(一)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的创新制度基础设施是构建高绩效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是重要的创新制度基础设施。

(二)创新政策导向转变。政府应该采取创新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增强三者的互动联系,形成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三位一体”互动合作,通过创新政策激励创新行为主体的互动,增强创新绩效,进而驱动经济持续增长。

(三)激发企业创新潜力。在自主研发或是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在企业创新机制上寻求突破,重视联合创新、联合建立技术标准。

(四)培育积极、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社会创新文化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和教育投入,使更多的人认识创新、理解创新、尊重创新并去实践创新,要保障企业能获得与其承担的创新风险成正比的收益。

5结语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8]。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将指导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并步入引领世界的“创新经济体”之列的目标。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是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是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是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谢富纪.创新型国家的演化模式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J].上海管理科学, 2009(10): 85-89.[2] 辜胜阻, 洪群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思考[J].经济管理, 2008(19-20): 1-6.[3] 万汝洋.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哲学基础[J].科技管理研究, 2007(7): 6-8.[4] 刘志春.国家创新体系概念、构成及我国建设现状和重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15): 5-8.[5] 张晓波.国家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14.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篇十四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进步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实现人均高生产率、高收益率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低物耗、低能耗、低排放,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技人,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经济发展构成日益严峻和紧迫的瓶颈约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上一篇:在全旗首届农村社区干部函授大专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下一篇:陕西师范大学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