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问题的论文(精选8篇)
1.企业融资问题的论文 篇一
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市县域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它们发展迅速,吸纳就业多,市场拓展能力活,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化社会生产专业化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政策环境不完善,创业门槛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创业的政策尚缺乏相应有效的配套措施等等,而其中,融资难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市场不够健全,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二是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三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特别是信用体系比较薄弱,信用担保机构商业化运作程度较低;四是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客观效益相对较差,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服务产品的开拓,银行的制度安排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相匹配;五是相当一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够活跃,管理水平较低,信用意识较弱,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等等,都使中小企业面临成长的困惑。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性障碍,又有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影响;既有外部环境不够宽松的因素,又有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多管齐下、加强引导,提升服务、综合推进。
一、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与城市、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管理诸多方面处于劣势。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体系,积极支持国有商业银行从行业准入、风险控制、补偿机制、信贷投向、网点布局等等方面,向县域中小企业倾斜,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经过十余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现代金融体系,然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其服务主要面向国有大企业,中小企业信贷仅为其“副业”。依托大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在理论上意味着较高的融资费用与成本,因而适用的中小企业极为有限。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有必要创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银行,专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之责。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较为可能的途径是在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区域性银行基础上改制创建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充分发挥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特色服务”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支持。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与信用社发展战略与国有商业银行趋同,市场定位模糊,极力与国有商业银行争夺大城市、大企业客户。从其自身经营能力和市场细分的观念来看,城市商业银行与信用社应调整发展战略,将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考虑到中小企业贷款隐性成本高的特点,国家应加强引导,给予适当补贴,调动中小企业信贷机构的积极性。同时,要通过改革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把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包括资金、税收、融资方面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二、主动作为,全面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目前,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产业选择、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法律保护、金融支持以及社会服务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这对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作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在当前国有银行的改革中需要重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观念创新。应辩证地对待大、中、小企业关系,真正做到贷款行为准则以效益为中心,步出以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作为贷款依据的误区。对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应一视同仁,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比例。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确定中小企业贷款投向,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修订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贷款环境。其次,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从企业创办、生产经营、贷款回收全过程的金融服务,包括投资分析、项目选择、融资担保、财务管理、资金运作、市场营销等内容。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将极大地增强了客户市场竞争力,保证了贷款的回收,降低了信贷的风险。再次,主动参与中小企业改制与重组。中小企业改制与重组是盘活沉淀在中小企业中的银行债权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换置及变现,部分银行贷款得以回收。要积极对照国家产业政策,运用金融产品支持中小企业转变粗放式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中小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外,银行对中小企业改制的同时培育稳定的中小企业客户群,实现银企
2.企业融资问题的论文 篇二
一、小微企业生存的现状
现阶段由于我国总体经济状况不是很好,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明显放缓、对现有的经济组织形式也在逐步进行调整, 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只有很少一部分小微企业可以保持税后利润稳定、快速增长, 而大多数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都面临很多问题。此外, 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大企业的挤压危机, 尤其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 各种社会资源不断向大中型企业倾斜。而小微企业想要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则相当困难。小微企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减少, 产品销售困难, 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诸多难题。
为了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存下来, 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就必须要进行融资, 扩大生产规模, 拓展销售渠道。大多数小微企业在进行扩大再生产或扩大经营规模的时候, 都不同程度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如果只依靠本身逐渐积累发展, 那么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就会受到拖累。此时, 非常需要来自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 也就是向银行进行融资贷款。而另一方面, 随着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 银行防范贷款的风险机制不断加强, 为降低银行不良资产, 使其达到一个较低水平, 各家银行都在改变原有的贷款管理模式, 开始重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评级, 因小微企业管理制度上不规范, 信用等级又相对比较低, 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就非常谨慎, 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二、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
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了自身信誉等级不高、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含量较低, 国家在金融法律、法规、政策方面支持力度不强, 并且融资渠道不畅通、贷款金额较少是其融资困难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 一) 企业内部因素。
1. 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比较灵活, 进货、出货较快, 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 资金需求变化也快, 但同时带来的是经营风险也比较大。由于小微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小微企业自身的资金积累较慢, 其生产经营很容易受到大环境变化的影响, 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比较弱, 这就影响到金融行业对企业的信贷审核。此外, 为了抓住市场的瞬息变化, 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是为满足短期生产经营需求, 资金需求量比较少, 时间上要求又比较急。
2. 信用等级不高。相比较国有大中型企业, 一些小微企业规模小, 财务管理又不规范, 对自身信用不够重视, 导致信用等级不高, 比较容易出现还款慢甚至赖账不还的现象。
3. 缺乏担保物。由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较小, 没有价值高, 可供抵押的大型资产, 只有很少且价格比较低廉的厂房和机器设备, 又或者有些资产已经用于贷款抵押, 但企业仍需更多贷款, 而且部分企业土地、厂房性质为集体所有, 无法用于贷款抵押。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在对小微企业进行贷款时相当谨慎, 附加条件较多, 而一般的小微企业无法达到贷款要求, 直接影响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审核和发放。
( 二) 企业外部因素。
1.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主要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贷款, 对小微企业则比较忽视; 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设定过多的贷款条件, 而这些苛刻条件很多小微企业根本无法满足; 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单一, 缺乏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平台和信贷产品; 企业用于购买原材料的流动资金, 用款期限短、时间紧, 银行缺少放款速度快的短期贷款, 不能及时解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
2. 法律、法规。目前来看, 我国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方面都很不健全, 没有能够为小微企业的贷款提供细致、全面的法律保护, 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 信用担保机构。在金融市场上, 往往出现金融机构资金充足而小微企业却面临融资难问题, 而原因就在于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虽然也有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 但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小微企业的需求。而这些中介机构也存在因担保资金不足或不能有效规避自身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而难以运作, 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步履维艰。
( 三) 社会融资渠道窄。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 对企业债券、集合票据、融资租赁、上市等融资方式缺乏了解和认可。而且企业不愿承担企业债券、集合票据、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所需要的费用。
三、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 一) 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作用。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根据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还款情况实行奖励政策和风险补偿措施, 建立和完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对违反金融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惩治, 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在整合金融资源基础上, 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根据自身掌握的政策为融资提供支持, 促进政府服务金融的职能得以更有效发挥, 有效缓解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加强财税扶持, 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设立担保公司, 鼓励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业务, 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 二) 加快建设银企合作网络平台。广泛普及金融理念和金融知识, 努力提高融资对接效率和效果。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和移动客户端发布自身的金融需求信息, 搜索金融产品, 进行比价、在线洽谈。根据自己企业经营发展的特点, 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 三) 打击民间借贷的不规范行为。民间借贷是很直接的融资形式, 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也有很多行为很不规范, 风险很大, 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除了进行宣传教育以外, 对于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 破坏金融市场秩序的人, 要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防止小微企业在不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融资的情况下, 与不规范的民间借贷扯上关系, 造成企业破产等恶果发生。
( 四) 鼓励其他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就是服务小微企业, 保证其他小金融机构的存在并逐渐繁荣发展, 能够丰富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除了应采取增加从银行获取融资方式外, 还要多了解其他小金融机构提供的新型借贷产品, 也应多采用股权融资及债券融资等直接方式, 可以减小对银行的依赖性, 努力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四、现阶段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路
( 一) 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金融政策方面。政府建立一定规模的金融专项奖励资金, 支持各大国有银行扩大信贷投放规模, 保障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投放效率, 确保对小微型企业贷款的规模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 增加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 二) 完善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 负责小微企业业务, 推出各种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银行业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 在确保收益的情况下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合理定价,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手续, 认真贯彻中小企业税收政策。
( 三) 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 实行企业联保贷款和小微企业动产抵押贷款, 商标权、著作权、有价证券等质押贷款。推进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新开发租赁通、银信保、助保贷、企贷保等各种小微企业金融产品, 以适应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中国经济要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必须保证小微企业的稳定增长。而融资难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共同协作、集思广益、形成合力, 并且要制度上保障、方式上多样, 行动上快速, 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靖.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时代金融, 2012, 7, 16
3.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篇三
【摘要】 由于规模小、实力弱、信誉度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了造成融资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创新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融资渠道;现代企业制度
自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的中小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2001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目前我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3980万户,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以上,中小企业实现的总产值占全国的工业总产值的60%,实现利税占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税的43%,其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0%,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快速增长期,工业新增产值的76.6%来自于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对于直接融资来说,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要求达到的条件很高,首先,企业发行股票上市必须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和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其次,我国公司上市必须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而且发展前景较好。发行商业票据和债券,需要企业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在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和尚无信用评级的情况下,这种融资方式显然也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
(二)间接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所需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自筹,其中属于间接融资资(贷款)比重小。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的抵押贷款通常选择不动产抵押,显然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抵押贷款十分有限。按银行贷款惯例,一笔贷款发放需要经过贷款审查、抵押物评估、保险、公证等环节,从申请到发放最快也要十余天。目前担保贷款收费偏高、不合理,也是限制中小企业采用担保贷款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商业性融资为主
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一些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就足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这些中小型金融机构体制灵活、管理层级简化,能够较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从银行自己的收益角度考虑,并不可能自发地将中小企业融资放在首位,商业性融资中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创立时大都采用的是个人投资或合伙经营的经营模式,合伙制模式下每个合伙人之间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实际上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是家族式企业,不具有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准确性低、管理水平低下、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以谨慎为原则,必将缩减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
2.先期投入缺乏,导致对借人资金的过分依赖。中小企业在建立之初,绝大部分属于小资本起家,自有资金很少。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也属于是滚雪球式发展。一部分企业注重资本的积累,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大部分企业则是将利润用于消费,即使补充资本金,数量有限,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其资金缺口完全依靠银行借贷。中小企业在发展之初,就注定要陷入资金匮乏的艰难境地。
3.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企业融资是一种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依赖于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整体信用水平偏低,表现在:信用意识淡薄,信息披露意识差,财务信息虚假,缺乏财务报告制度和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企业信息透明度差。银行很难通过会计报表来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也就无法深入分析其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和资金状况,银行担心贷款风险大,投资者担心其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4.从抵押担保上来看,中小企业可抵押的财产少。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发放贷款,贷款企业应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无力提供必要的抵押品是其获得融资的最大障碍。
(二)外部环境原因
1.政策和政府的忽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无一例外地呈现出受压抑受歧视的情况,许多国家没有系统的中小企业扶持和帮助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规模不经济、信息不对称等造成了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比大企业高得多的交易成本,政府优惠政策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各种收费偏高,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比较明显,中小企业在1年内每申请一笔贷款,除交纳利息和信用等级评定费外,还要缴纳抵押评估费、公证费、登记费、审计费、保险费、注销抵押费等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使企业包袱过重。政府的忽视,再加上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力量薄弱、效益低、资金匮乏等自身缺点,出台的很多信贷政策都倾向于大企业而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弱势是显而易见。
2.我国金融体制不健全。我国银行体系高度集中,商业银行的门槛过高。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中处于主导地位仍然是国有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这些银行几乎占了我国银行资金的95%以上,长期以来一直是为国有企业和大企业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及民间金融机构数目少、规模小、资产实力弱、风险承受能力差,制约了这些中小银行及民营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再加上国家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我国现有担保机构分散,规模不大,成长缓慢。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抵押手续复杂、抵押难、成本过高等问题,令中小企业不堪重负。
三、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想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的因素在于中小企业克服自身的体制缺陷:要努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逐步做强做大;要规范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加强内控,加强财会管理,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明晰产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银行才敢放心大胆地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从而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政府机构改变观念,转换角色
作为职能部门,政府一定要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采取积极的态度,加快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并加大扶持力度。如美国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在上世纪50年代即建立了中小企业资金援助制度,中小企业管理局直接向中小企业贷款,贷款基金来自财政预算,形式主要有保证贷款、直接贷款、协调贷款,贷款利率都低于市场利率。
首先,必须从政府公共服务上深化改革。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扩大对中小企业的采购量,还可以利用补贴和减税等政策手段。政府部门要真心实意地为民营企业服务,保护企业产权,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减轻企业负担。
其次,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创新中小企业贷款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为金融系统制定一套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制度,实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考评机制。政府应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发挥大银行的优势。切实成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主体。还要扶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允许其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鼓励社会和民间对中小企业投资;对一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企业还应给予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三)加快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改善社会信用状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积极做好担保公司监管和评级考核工作,可以成立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机构。坚持政策扶持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发展业务与防范风险相结合的原则,保障担保机构规范运作;坚持“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的原则,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快速发展。
(四)发展扩大我国的证券市场
1.发展创业板市场,扶植经营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推荐上市。
2.大力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协助建立风险基金组织。风险投资也称创业投资,我国科技部将其定义为向新创立或高成长的高科技企业提供的股权资本,并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服务,通过未来转让股权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3.发挥私人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先富裕起来的人积累了大量的闲置资金。据统计,我国居民存款目前已近万亿元,庞大的民间资本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投资的匮乏形成鲜明对比。
(五)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银行贷款都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应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大银行为辅,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信托投资公司等。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对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家的人品、能力等的掌握与了解和大银行比较起来有信息优势,给地区性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有比较优势。
(六)创新融资手段,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1.票据贴现融资。即票据持有人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取得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资金。在我国,商业票据主要是指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这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银行不按照企业的资产规模来放款,而是依据市场情况(销售合同)来贷款。
2.发展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企业需要添置某些技术设备而又缺乏资金时,由出租人代其购进或租进所需设备,再将它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期限内使用的一种租赁方式。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之一,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运营条件所付出的成本会远远高于银行直接贷款的方式。
3.保险公司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银行选择担保方时,—般优先选择有实力的大企业做担保单位,但随着大企业对风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担保市场的逐步成型,大企业为中小企业作贷款担保的情况会越来越少。担保企业赔偿金额有限,且自身也存在着道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安全,保险公司的这—业务使得银行多了—个控制风险的途径,转移了银行的部分风险,增强了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林平等.民营企业融资结构的总体状况和差异分析[J].金融研究.2005(11)
4.企业融资问题的论文 篇四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金融环境;文献资料
一、前言
无论是在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产量较低,但企业量大面广,经营灵活,作为一个整体,在国民经济中是一支重要而又活跃的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受到资金因素的制约,资金的不足让很多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同时缺乏科学的融资策略造成融资成本过高,效果不理想的后果,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李世平(2004),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在迅速的增加,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金融抑制政策致使的金融资源体制内循环现象依然存在。很多企业对增量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尤其是对于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生存都受到了资金匮乏的威胁,正规金融的支持和金融深化改革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经济根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的失灵。市场太少或存在高度的非自然垄断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应选择培育出更多的市场来纠正市场失灵。另有些学者认为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交易成本高和信息的不对称。
制度因素分析认为,制度因素能影响到企业的外源融资,制度上的供给不足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外部条件。陈晓红,郭声琨(2006)认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制度约束主要有金融抑制、外生性金融成长和信贷紧缩。信贷紧缩,即经营贷款的金融机构提高贷款标准,以高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条件发放贷款,甚至不愿意发放贷款,从而导致信贷增长下降,使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中小经济的金融困境源于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中小经济一时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求到
金融支持。在推行“赶超”战略的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支持不符合我国比较优势、不具自生能力的重工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建立了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机制。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企业自身障碍分析理论认为,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及缺陷是造成其融资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俞建国,宋立(2005)通过对中小企业内生障碍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群体普遍的信用缺失,众多企业的产权模糊,以及由此引起的高风险经营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组织水平和产业水平的普遍低下增加了融资的风险及资金利用的低效,中小企业普遍低下的管理水平也影响了其良好融资信用的建立。从企业自身素质来看,以下因素对其融资有负面影响:
(1)企业的性质;(2)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粗放,使用效率低,内部漏洞大;(3)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4)多头开户,多头贷款现象严重;(5)多数交易无交易合同,不利于资金用途审查;(6)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
对于融资策略的研究,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的主要任务是以担保方式促使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资金是由联邦政府出资,国会预算拨款。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组成。创业板市场,对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最早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萨尔曼和伯瑞,在他们的论文中曾将创业资本契约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业资本家和创业基金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另一方面是创业资本家和他们投资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
建立中小金融机构,林毅夫认为,现有的以四大国有银行和股市为核心的金融结构,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功能在于为实质经济的发展而服务,中国当前金融体系的改革,除了要解决现有银行的呆坏账和资本市场的泡沫及过度投机等诸多弊端外,这一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融资渠道多元化问题。
事实上,困扰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是多样的,单纯的从一个方面分析都难免偏颇,而应对融资问题的对策也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层面的研究
目前,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分析方面,一些学者基于转轨时期的公共财政定位,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税收环境以及金融政策方面等营造的对中小企业发展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上,旨在实现让市场逐渐占据主导以及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国际上比较通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来自于美国韩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日本及德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一定程度在于其对中小企业采取鼓励和刺激发展的宽松政策,大都是体现在宽松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健全完整的信用担保体系上,例如设计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率并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综合运用,针对中小企业设立专门的发展部门保护其发展以及建立专项基金保证其创业发展成熟各阶段的资金来源充足,这些在我国现阶段都是做的很不足而且改革比较有困难的地方。在以后的改革和发展中,很应该进一步地借鉴吸收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自己所用。
陈敏等(2005)指出在美国有专门的小企业管理局想小企业提供30%的贷款担保,而日本则是世界上提供财政补贴最多的国家,每年实施200多项相关政策,德国也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科技自主的方式提供中小企业以资金。阎金明(2006)阐述到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的做法及经验通常被别国加以借鉴利用,美国英国分别设立中小企业署和中小企业局,韩国建有“信用保证制度”,都是在健全了法律规章后集中精力解决中小企业问题方面的经验。王建平(2004)阐述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或是给予免税或是确定较低税率,如韩国规定对其销售总额适用2%的特殊税率,而我国台湾地区则是1%。陈敏(2005)建议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取消“计税工资”规定,而按实际支付工资金额税前列支,取消对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限额。王建平(2004)建议将小规模纳税人工业企业的适用税率和商业企业的适用税率分别调低至5%和1%。而杨抚生(2005)建议小规模纳税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适用税率分别调至4%和2%,同时建议逐步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另外建议在所得税方面支持民企高新技术的进步和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到对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奖励也可税前列支。谭荣华、袁有杰(2006)建议简化税制、规范税费,建立包括税收、融资、中介等服务体系在内的发展体系,为其税收等提供优质服务。
刘相林(2005)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出表现是无法提供有效足额的担保物和担保人,应设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融资担保机构,另外政府和金融机构要改变观念,给予与国有企业相同的待遇。厉以宁(2005)提出应对吸纳劳动力较多的中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向消费型转变等方面给予税收优惠。阎金民(2006)建议逐步将民间借贷活动纳入规范轨道,承认其应有的地位以充分正确发挥其作用。中央财大《地下金融资本调查》课题组估计,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民间金融资本规模已是正规金融规模的1/3,要求推动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并建立相应的商业担保、互助担保为主体的民企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武军(2004)认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在其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通过贷款贴息、无偿资助等方式给予支持,还应主要由政府向其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提供贷款担保。
四、中小企业自身融资策略分析
理论界也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及其实施作了研究。阎金民(2006)中,分析和研究了国外中小型企业融资策略,并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活动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他也指出国外的经验不能全部的照搬,要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现阶段的经济形势进行创新。
刘炜(2006),系统的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分析了出现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并重点提出了应对的策略问题。他提出,中小企业要立足自身,充分依赖自身条件,创设融资机会,进行企业融资,在融资方式上要多渠道,广范围的进行。
陆兴发和孙巍(2007),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与建议,而从企业自身应采取的对策包括:(1)进行股份制改造,健全治理结构。(2)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实力。(3)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诚信度。还提出了创新直接融资体系和完善间接融资体系的建议。
金德前(2007),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的重心之一在于中小企业自我形象的塑造,要不断地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同时也提出了中小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除了目前的内源性融资和向金融机构贷款外,应积极吸纳民间和海外的资金。在民间融资上,可以通过个人担保或信用担保机构来获取。而在海外融资上,应积极吸取国外金融机构或跨国公司等其他方面的资金。
五、结论
综述所述,理论界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性质和意义问题,也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以及融资难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但是,就目前而言,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而且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下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我国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实施成功的融资策略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李世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点选择[J],济南金融,2004.[2]陈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俞建国,宋立.小企业发展需要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J],2005.[4]李扬.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企业融资问题的论文 篇五
一、现状与背景
(一)企业文化由来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再加上各个企业自身的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渐渐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一点,那就是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对企业的具体生存、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经营者为了能够较好的对企业文化基本问题进行认识进、了解,从而进一步的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企业文化的由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政府决策、理论研究及企业文化的实践,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依据。
对于企业文化,我国社会对其的认识,呈多元化趋势发展。根据相关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文化”和“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两种说法的认同度较高。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并不存在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而言,其都存在着企业文化,只是有优劣之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不好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发展。
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其基本要完全的根植于企业经营特定时空内的社会民族文化中,对于当代的中国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势必会受到中国特有社会文化的具体影响,而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以及社会适度的变迁历史,也直接的决定了一点,那就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已经对当前的中国企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现代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基本难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避免。在这样的基础上,合理的对中国企业文化进行分析,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研究,可以引发我们明确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问题,为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参考,我认为,这对于解决目前仍然存在着的许多现实误区以及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具有一点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国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出发,对中国企业文化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及研究,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国外的具体研究来看,国外学者Hofstede(1990)等将研究重点放在企业管理者的管理风格的研究上,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企业领导者的管理风格,来对中国企业文化进行概括。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中国企业的一些管理者们更“专制”,在企业文化方面,强调儒家的忠诚度以及上下级之间的礼节。而一些管理者们虽然也有等级制度的,但更加灵活。最后作者指出,企业文化的实施根本是对员工有透彻的了解,而这不仅能丰富一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也能促进繁荣互惠的企业关系,培养经营能力。相似的还有Bourantas(1990),他也从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出发,通过对比各个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管理风格,发现了影响这种差异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该研究最后指出,一个管理决策在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下能否成功将主要取决于它是不是能真正适应于客户的习惯。
相对而言,国内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不是很全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国内学者陈春花(2010)将研究重点放在中国企业管理者决策行为的文化差异上,通过调研来收集一手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最后,该研究揭示出中国企业在决策行为的趋同性。而罗荧荧(2009)则将研究重点放在企业自身领导的沟通风格上。她通过分析造成差异的内在文化因素,找出了其中值得一些企业借鉴的特点。国内学者王成荣(2010)认为,当企业的理念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时,企业文化的作用就会被释放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文化也就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一种本质的差异,是既抽象又具体的企业之间的差距。除此之外,这位学者还认为,对于企业文化而言,其主要是沿着人本化和市场化两条脉络发展,所以,在企业中,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除了需要对人进行关注之外,也必须要对市场进行关注,只有坚持此“两点论”,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企业文化。国内学者赵琼(2001)认为,资本主义企业在文化上的特征,基本上就是对自我进行实现,而中国的企业之所以缺失优秀的企业文化,主要就是因为,中国企业缺少这种“实现自我,追求个人既定目标的个人意识”。颜建军(2001)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是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人为中心,以激发员工的主动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文化现象。除此之外,企业文化也是企业人格的一种内在化的表现,不仅仅如此,其更是整个社会文化在具体企业中的反映。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作为一个企业长久累积的结果,企业文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存在着极为重大的作用,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研究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背景、现状对现实的重要作业,也有更多学者将研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总的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企业文化的相关问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这无疑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前文说过,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之所以如此,我认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与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关系。从美国来看,其政治制度与我国存在着不同,而从其对企业文化目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企业文化的影响。美国是一个追求“民主、平等”的社会,其企业的发展,主要讲究自我实现的目标。其人际关系的目标,基本是如尊重人性、友好、协作、礼仪等。在经济效率方面的目标,分别是工作、职业知识、职业选择、效率、调整、爱好、个人经济、消费者的判断、顾客的效率、消费者的保护等,最后,其员工责任的目标,是社会正义、社会活动、社会理解、批判性、宽容、遵守法律、政治责任等。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而我国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文化等背景方面,都十分平庸,这也就使得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优秀企业文化的特点
对于优秀的企业文化而言,其具备着品牌建设较好的特点。对于企业来说,相比于品质问题与核心竞争力,品牌诠释似乎就重要性而言,会逊色许多,但是,从效果的方面来讲,品牌诠释对于一个品牌想要在客户心中保存的结果而言,十分重要。品牌诠释是面向客户最直接的“第一印象”,我们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同时,品牌诠释还有可能决定客户的忠诚度与购买力。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品牌诠释无疑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条策略。而对于具备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来说,其品牌建设往往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水平。正是因为企业文化包含着客户所看重的诚信、有内涵、有效率等因素,企业的品牌建设才能够更加顺利。
除此之外,优秀企业文化具备着创新管理的特点。对于创新管理而言,我个人认为,其具备着非凡的意义,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某位相关学者就提出了企业创新管理的相关理论,在其具体的论述中,该学者认为企业和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是世界经济想要发展进步的重要依靠。总体来说,从世界经济格局总体来看,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新管理,其主要就是指新市场、新技术等等方面。对市场、技术等等层面进行创新,毫无疑问会直接的增加企业的具体实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其长久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此同时,事实证明,企业创新只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那么其为企业所带来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从目前来看,创新是现代企业时时刻刻都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而对于现代企业进行创新管理而言,其一旦有有足够的条件作为保证。那么企业创新所带来的价值就会充分的体现出来。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情况下,创新基本也就得以成功。这是因为,人是实际上的创新的行动者,其直接决定着创新的成败。所以现代企业一旦具备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那么他们就能够真正的用创新的眼光来把握企业内外的各种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企业也就因此增强了实力。再者,现代企业在具备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的情况下,创新的价值会显示的愈发明显。这是因为,创新管理的落实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以物质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的创新管理必须拥有强大的财力、人力做支撑,再加上先进的技术,创新才能真正的逐步实现,企业在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下,创新就能够真正的实行,那么随之而来的,整个企业具体的创新氛围也会增强,有了这样的氛围,全体员工都能够抱有一种至始自终的创新热情,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出现困难的时候,全体员工们就能够同舟共济。互相鼓励,从这一点我们看出,进行创新管理还具有着提升企业团队凝聚力的重要价值。综上所述,创新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备极强的意义与价值,而之所以会出现创新管理,主要是因为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基础。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很难想象其真正的具备着创新力,而这样的事实也就再一次印证了优秀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
现今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已经无须赘述,而想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对企业文化进行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某位相关学者就提出了企业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在其具体的论述中,该学者认为。企业和文化优秀程度,是世界经济想要发展进步的重要依靠。从这里我们再一次能够看出在企业中进行文化塑造的重要性。只有企业具备着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地开发潜能,才能够促使企业进行创新,该企业才能够真正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个人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较好的促进企业发展。我们知道,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其可以有很多方面的促进因素,例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者等。但是,这些基本的要素,并不能够真正的决定企业的走向,换句话说,这些因素,或许每个企业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既然存在企业,必然会具备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支持。既然企业能够得到国家认可而称之为企业,其势必也具有一定的技术、人才、管理者,但是,这些都并非决定性因素。或许资金、技术、人才能够使企业得到发展,但企业想要可持续发展,则必须要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换句话说,正是在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技术、资金、人才才能发挥其全部的效力。在这里,我们能够得出结论,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直接促进企业发展,二者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可以说,现代企业的发展包括着很多的方面,想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叙述,是具有着一定的难度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其具体内容,我们无需对其进行分析。实际上,对现代企业的内容进行分析恰恰是重中之重。而在其内容的各个方面中,企业文化的问题是应该被率先叙述的。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科学、正确、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保障。没有正确、合理的理企业文化,何谈实际的工作。从目前来看,我国存在着一些企业,其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相当严重,在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中,墨守成规,不懂变通,不敢创新,也不能真正的依据现实而进取。这就是缺失企业文化的表现,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无法真正的将发展工作落到实处,更何况现代企业所处的时代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事实也要求现代企业必须运用先进的、合理的优秀文化,来丰富、发展自身,如果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该企业实际的发展也就势必会受到阻碍。由此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只是有优劣之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不好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发展。在此,我不得不提到我国经济市场的现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也就使得我国在现实情况下,涌现出了众多的企业,但为什么有很多企业倒闭?为什么还有成长为人尽皆知的大企业后,没过几年就倒闭的企业?为什么还有企业屹立不倒?毫无疑问,这些企业在现实情况下,势必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别,而具体的说,这种差别基本就是企业文化。具体的说,之所以我国企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大多数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没有足够重视企业文化,从而有了企业的一些问题。而经营者为什么忽视企业文化,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我认为,无论如何,想要对企业的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就必须要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大方面。换句话说,想要更好的进行发展,就必须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说是整个企业发展工程中的必要条件。所谓企业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机构的创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以往的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无疑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如果长期运用以往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那么企业无法与现代企业需求而融合,也无法与现下的新时代接轨,企业的发展也就变成了一纸空谈。这就说明,想要进行发展就需要着重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也决定着企业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其问题需要特别的注意。
从企业文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问题来看,现代企业的发展,主要包括着重新规划企业各部门和岗位,按照合理、现实的原则,对从前的规划进行优化处理,给企业尽量的减少负担,持续的促进企业发展。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则包括着对现有业务结构进行调整的任务,这样,就能够真正的做到大幅度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到了员工,对于员工而言,之所以做这份工作,除了因为需要一份满足自己的待遇之外,还需要实现自我价值,而企业文化就是满足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因素,这是企业技术、金钱所无法替代的。我认为,只有合理的对优秀文化进行创建,才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气氛。这样,有了文化上的保障,企业的发展就会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企业的利益也就会随着得到提升。
四、研究方法
在现实情况中,本文采取理论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整理法、对比分析法等进行定性研究。为了对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背景、现状、问题进行完整的剖析,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理论内容,掌握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合理的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的相关方法及运作方式,着力提升了本文的深度性。而通过文献分析法,笔者在查阅了相关人士对企业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期刊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法,重点对参考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整理,这也就使得本文更具理论性和指导性。
五、研究结构
本文重点围绕“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背景,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交代中国大多数企业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背景和现状,进而引出文章的问题意识,明确了企业现状以及其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具体差别,重点研究了企业发展的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明确了企业文化的作用,进而发现了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性的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应该树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样,现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6.融资难的问题 篇六
我省中小企业总数为9.98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率为34%,对地方税收的贡献近40%。从业人员165万人,提供了75%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008年,中小企业贷款额约占全省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1/4,全省信贷增长近20%,而中小企业信贷增长为12%。考虑到中小企业融资本身基数很小,所以实际的差距还要大。以工业企业为例,如果剔除10%左右的中型企业,融资难更是量大面广的小企业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现状
1、我省在金融机构贷款的中小企业户数仅占中小企业总数的40%,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均通过自筹和民间贷款的方式获得。特别中小企业在设立初期,所需资金主要依靠民间融资。这种资金筹措方式,不仅造成国家信贷政策失控,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成本高、风险大,加重了企业负担。
2、银行间接融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最直接、最主要的渠道。
3、我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方式主要为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在企业上市方面,主板市场上市公司21家,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1.29%,募集资金171.4亿元,占沪深两市总市值的0.38%。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仅有中核太白、华天科技、独一味、海默科技4家,占中小板上市企业286家的1.04%。
4、中小企业通过担保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不足5%,其中一些担保机构仅服务于所属的企业,担保体系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还很小。
二、解决方案
1、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基金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包括10条支持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72大类2133亿元的投资项目,将打造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110户骨干企业,提升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7大循环经济基地。特别是《总体规划》中10条支持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也提出由甘肃省和有关机构发起设立甘肃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基金的要求。产业投资基金有望获得中央的首肯,获得类似渤海基金和海峡西岸基金类似的个案批准。
综合国内产业投资基金的经验,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在甘肃设立甘肃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基金应把握以下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性资金的引导、示范与带动作用,以国有资本为基础,鼓励和推动民间资本的进入,坚持商业化运作,兼顾社会效益,建立一个政府辅助和鼓励,国内企业资本为主体,具备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的产业投资基金。
循环经济产业基金必须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基金投资者才能享受基金组合投资和专业投资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考虑到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需求,渤海基金和海峡西岸基金的规模,甘肃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基金的规模设计为400亿~500亿,首期募集50亿元。募集对象应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包括全国范围的企业、个人及外资投企业。优先支持甘肃石化、有色、建材、钢铁、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原材料基地,推进工业机构优化升级。
2、股权投资基金
股权基金是培育新兴产业、扶植产业创新、助力行业重组的的重要力量。它有利于加快城镇化,有利于拉动民间资本,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全国第五家、全省第一家甘肃省中小企业基金投资中心,由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与甘肃银隆中小企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成立,首期募集资金5.1亿元人民币。
省中小企业基金投资中心是一个母基金,十四个市(州)中小企业基金投资中心是子基金。到今年底,搭建三分之一的市(州)中小企业基金投资中心的平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吸引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源的参与,力争在两三年内建成覆盖全省、实力雄厚的中小企业基金投资平台网络,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促进全省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们建议,尽快研究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的《甘肃省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股权投融资平台建设的意见》,从政策、法律、资金、税收等各个方面给予一定范围的优惠措施,打造股权投资洼地效应,吸引更多的股权投资机构入甘。
3、上市公司的整合我省从1993年第一家公司上市发展到现在有23家上市公司,并获得良好的发展,上市公司在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辟了企业筹资新渠道,增强了企业经济实力,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加速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给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新机遇。
但从甘肃省上市公司所应担当的功能看,它对甘肃省经济发展贡献仍停留在较低层次,与全国及周边省市相比,上市公司的数量、规模、质量存有一定的差距。其特征一是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小,二是上市公司数目在西部位次靠后,在西部十二省市中,甘肃仅排在贵州、宁夏、青海、西藏之前,属于中间靠后,四川、重庆、新疆和陕西上市公司数远远多于甘肃省。另外重庆、内蒙古等都发行有B股,而甘肃无一家B股和H股。
目前,甘肃省已初步形成以马铃薯、制种、蔬菜、中药材、啤酒原料、苜蓿草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中药材基地。近年来,石化、有色、冶金、电力、食品、机械六大支柱产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但从甘肃省的上市情况看,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有色、食品、机械具有明显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没有上市,甘肃省的特色优势产业没有完全得到发挥。
首先,各级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证券市场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上市不仅对自身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举足轻重,要将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程。
其次,政府要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对企业改制上市进行扶持,为企业上市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以着力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切实降低企业上市的成本与风险。
再次,改变上市仅仅是解决资金短缺的狭隘认识。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实现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而上市则为企业建立了直接融资的平台。根据跨国公司的发展经验,当产业发展积累到一定的阶段,通过进入证券市场可以促进企业爆发式增长。
甘肃上市公司中,有国投电力、酒钢宏兴这样的业绩优秀的公司,也有荣华实业等亏损企业。总的说来,目前甘肃上市公司的总体水平不高,应当根据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的宏观指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快上市公司资产整合的力度和速度,支持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增强上市公司实力。根据甘肃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不同措施,鼓励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对一般微利及亏损公司,加大并购、重组力度,实施融资再扶持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股上市公司,改善股权结构。在证券市场上塑造“甘肃板块”的良好形象。
4、组建甘肃银行,壮大兰州银行
2009年上半年,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最大的前三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兰州银行(190.46亿元)、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146.76亿元)、甘肃省农村信用联社(146.33亿元);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最快的前三家银行分别是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146.68%)、邮政储蓄银行甘肃省分行(127.79%)、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42.43%);中小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最高的前三家银行分别是兰州银行(86.63%)、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65.09%)、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33.65%)。在各家银行中,交通银行甘肃省分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最小,仅1.91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的比例最低,仅为1.38%。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最大的是仍然地方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1)为更好地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应尽快启动组建甘肃银行,进一步整合了技术和业务资源,提升了软硬件实力,打造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本外币一体化营销的要求,并在发展规划中将国际业务作为大力拓展的业务品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国际业务的发展。依托资金、技术、人才支撑,以实现对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作为地方性法人银行,甘肃银行具有其他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体制优势。与境内外各大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直接沟通,建立了相互信任的业务合作关系,尤其是在甘肃银行尚未在异地设立机构的情况下,取得的授信全部可用于支持甘肃省内企业发展。
作为地方性法人银行,甘肃银行具有快捷的经营决策优势。甘肃银行更贴近当地企业实际,可以为企业提供快捷的融资便利,有效解决其生产经营中临时性资金缺口;同时可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快速反应,适时推出新的业务品种以满足企业需求。
作为地方性法人银行,甘肃银行具有收付汇渠道的畅通优势。甘肃银行直接在境外账户行开立各币种的外汇清算账户,中间环节少,可为客户选择最快的收付汇路线,减少在途资金占用时间。
充分利用产品的优势。甘肃银行成立后,重新整合了辖内各城市商业银行资源,进一步拓宽了结算渠道,为客户提供更为广泛、灵活、快捷的服务此外,目前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尚可灵活调剂部分外债额度和外资银行授信额度,为重点客户、优质进口企业提供无风险的套利理财机会。
(2)做强做大兰州银行
截至2010年12月末,兰州银行总资产达到580亿元;各项存款实现有史以来最大幅度增长,达到508亿元;各项贷款在把握节奏、有序投放的前提下增量突出,市场份额明显提升,余额达到306亿元。赢利能力大幅提升,实现经营利润8.9亿元。
2011年,兰州银行提出的跨区域发展的方针是“三步走”,即“本省覆盖、经济密集区拓展、外部地区设立”。他们将此概括为“2+8+10”,其中“2”即省外西安、天津分行要实现开业,“8”即完成省内8家分行的布局工作,“10”即紧紧抓住甘肃银监局全力支持的历史性机遇,争取在省内设立10家村镇银行,同时做好兰州市内营业网点的重新布局工作,对市内所有营业网点进行整合、重组。
远期目标:用3年时间,力争把兰州银行打造成一家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年盈利能力超过10亿元、监管指标达到“好银行”标准、甘肃省主要城市设立营业网点、全国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资本充足、治理完善、内控严密、营运安全、功能齐全、运作高效、效益良好的区域性“好银行”。
5、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
我省小额贷款公司由省政府金融办审批,目前已审批小额贷款公司50家,开业30家,除临夏州外,全省其它13个地州都设立了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小额贷款公司要力争达到100家,基本覆盖全省86个县(市、区)。
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由省银监局负责审批和监管,村镇银行目前已发展到8家,分别是庆阳瑞信村镇银行、泾川汇通村镇银行、静宁成纪村镇银行、敦煌金盛村镇银行、秦安众信村镇银行、民勤融信村镇银行、会宁会师村镇银行、武都金桥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目前有3家,分别是岷县洮珠村岷鑫农村资金互助社、景泰龙湾村石林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宕昌县计子川农村资金互助社。
全国首家、全省首家村镇银行是2007年3月创建成立的庆阳瑞信村镇银行,由西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辖区内5户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76位自然人出资3000万元组建的股份制金融企业。截至2010年4月底,全行资产总额3.1亿元,负债总额2.6亿元,存款余额2.6亿元,贷款余额2.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333.9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990.5万元,税后净利润1522.9万元。
全国第三家、全省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是2007年3月成立的岷县洮珠村岷鑫农村资金互助社,由岷县洮珠村的18位从事当归加工、种植的农民和一家生产当归醋的小企业共同发起,注册资本30万元。当地村民和在该地居住3年以上的自然人,最低100元就可以申请成为资金互助组社员,享受存、贷款和结算业务等一切银行服务。2000年前后,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的考虑,大规模撤离农村,农村的金融运转体系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岷县是著名的“当归之乡”,中国当归城每天的交易金额高达200万元,岷县洮珠村农民每年种植、加工药材的贷款需求量达2000多万元,然而该辖区内却没有一家金融服务机构,每天交易时现金的提取、携带和存放极为不便,大量贷款的需求更是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迄今为止,岷县洮珠村岷鑫农村资金互助社仅开展存贷款业务,未开展结算业务。
(1)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是没有人民银行的结算行号。由于不能办理结算,可贷资金来源收到一定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贷款规模也受到了限制。
(2)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目前不能利用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在贷款审查时完全依赖自己的信贷员进行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营成本。
(3)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不能跨区经营。
(4)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资金规模太小,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有限存贷比过高、人员素养、资本金太小、网点不够带来的业务发展受限等问题。
(5)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人员及社员素质不高、培训力度不够,农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的管理人员素质相比,差距比较大,制约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和进一步壮大。
(6)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向银行机构融资难主要是政策不配套。一是支农再贷款,目前央行还没具体政策;二是政策银行没有开展相关业务。
(7)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有合作意向,但没有上级机构或监管机构相关融资规定办法,而无法操作实施。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第四十一条: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在存款不足情况下,符合审慎监管要求条件下,开展向银行机构融入资金是互助社一项基本业务内容。但这项业务还无法开展,因此制约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
(8)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缺乏针对合作金融的法律。缺乏专门的法律势必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可依,不利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良好发展;无法避免政府对合作金融组织的不正当干预;合作金融事业的参与者不能从立法中明确了解各自的基本权利、义务和风险,参与者之间无法形成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等等。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扶持力度
农业是一个具有正外部效应的高风险产业,但农业又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所以,其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又因为、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初期资金规模太小,对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有限,故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资金社的扶持。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实现对村镇银行及互助社的扶持:
(1)建立专项资金入股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政府可以以社员总股金为参照物,以社员股金的一定比例入股,实现政府对农村小型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扶持,壮大其实力,增强服务功能;实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号召作用,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金融组织,吸引社会资金入股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入股互助社的,目的是扶持,而不是控制,因此,政府股金没有表决权和分红权。当村镇银行与互助社组织达到了一定的积累,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政府可以抽出资金。
(2)免征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税金等相关费用。从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起五年内:(1)免征企业所得税、利息税、营业税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2)免交成立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及金融监管费用等。五年后可以考虑免征利息税及金融监管费用,所得税、营业税及附加减半征收。
(3)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于农业保险业务的高风险性导致利润低甚至亏损,商业保险公司出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纷纷撤出农村市场,加之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范围比较集中,所以风险特别高。政府补贴入社农户的保费,让他们买农业保险,就能起到农业歉收或者绝收时,使农户能及时还款。
(4)加强商业银行、信用社与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合作。商业银行、信用社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有利于解决商业银行及信用社由于对分散农户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高而不向农户放款的问题,又可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利润;商业银行向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批发资金,增加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实力;在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担保下,商业银行及信用社向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贷款可以简化手续、降低贷款利率,逐步扩大贷款担保金的杠杆率。
(5)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将其他金融机构寻找出路的资金,以再贷款的形式直接批发给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合作组织。(6)允许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贷款利率有更大的浮动幅度。
7.企业融资问题的论文 篇七
按照我国现行金融体系,宁波物流企业外在的融资渠道也非常有限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针对中小企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融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众多物流企业的资金压力,但由于固定资产少、折旧率高,评估价格低、经营风险高等自身行业特点,在现行的银行融资模式下,中小物流企业还是很难有效获得所需资金。宁波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等困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宁波物流企业分类界定
按业务类型界定,物流企业主要可以分为综合型、仓储配送型、运输型和服务代理型四大类;按企业规模界定,可以划分为大、中、小和微型四类。本文结合宁波区域特征和物流行业特性,以《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表》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为参照,按照排列组合方法,将宁波市物流企业划分为如下几类。详见表1。
二宁波物流企业融资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 行业会议座谈和企业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余份,回收问卷126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从区域上看,覆盖了宁波所辖区和县市本次调研的问卷样本覆盖了不同类型物流企业,调研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宁波物流企业的特征。
(一)宁波物流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物流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分布
据调查,53%的宁波物流企业负债率在20%以下,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水平不到30%。如图1所示
2.企业扩大资金投入计划情况
据调查,61.67%的宁波物流企业有扩大规模、增加资金投入的计划如图2所示。
3.宁波市物流企业资金短缺情况
据调查,总体上有33.33% 的企业不缺资金,如图3所示86.96%的综合类小微型物流企资金短缺,占资金短缺企业总数的50%;68.42%的综合类中型物流企业资金短缺,占资金短缺企业总数的32.5%;货代类企业资金短缺明显好于综合类企业;大型物流企业不缺资金。如图4所示。
4.宁波市物流企业资金短缺原因
针对40家资金短缺的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其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有转型升级、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扩大企业用地需要等所需的资金增加,以及流动资金不足等如图5所示。
(二)宁波物流企业融资状况
1.物流企业资金来源
据调查,宁波物流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外源性融资为辅。内源性融资渠道也主要来源于创业初期注入的原始资本和后期的资本积累等自有资金;外部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融资为主,而企业间借款及民间借贷也为企业资金来源之一如图6所示。
2.物流企业融资成本和灵活性
据调查,26.67%的物流企业认为典当行是常见融资方式中成本最高的一种,其次是担保公司融资和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分别为22.22%和17.78%。25.81% 物流企业认为银行的融资方式最为灵活,其次是小额贷款公司。 这与人们以往所认识的银行灵活性较差的情况相矛盾,这可能得益于宁波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使银行融资成为最主要的外源性融资渠道如图7所示。
(三)宁波物流企业的银行贷款状况
1. 物流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方式分类
据调查,宁波物流企业向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两种方式上,分别占45.45%和33.77%。如图8所示
2. 物流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期限分布
据调查,宁波物流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期限大都在3年以内,属于中短期贷款模式其中1~3年期的比重占73.33%,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贷款期限。如图9所示
3. 物流企业贷款困难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宁波物流企业银行贷款困难的主要原因为贷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贷款利率较高;企业无有效资产作为抵押;获取贷款的附加成本高等四类见图10所示。
4. 银行向宁波物流企业放贷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银行给物流企业放贷的主要原因为有行业、企业间的相关担保,同意增加企业在该银行的存款,企业有非现金资产作为抵押品,企业信誉良好等见图11所示。
5. 银行贷款对宁波物流企业需求的满足程度
据调查,银行贷款主要不能满足宁波物流企业的是贷款需求的额度和贷款期限。见图12所示。
三宁波物流企业融资特征分析
(一)不同类型物流企业融资需求不一,中小物流企业资金运营压力较大。
1. 综合类、货代服务类大型物流企业:
该类企业信用等级较高,运营情况良好,融资渠道较为通畅,一般不缺乏资金。即便需要短期周转资金,融资也较为方便。
2. 综合类中型物流企业:
这类企业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发展型的企业,他们有着强烈的扩大经营或转型升级的意愿,尤其是希望通过购买土地和新设备来扩大企业规模,传统的外部融资渠道无法满足其需求;另一类是稳定型的企业,他们的资产负债率低,且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自满自足,没有扩大规模的意愿,也就没有资金需求
3. 综合类小微型物流企业:
这类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一方面为了加快发展,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扩大市场份额,他们面临极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他们的运输费又被其上游货代公司、物流公司拖欠3个月以上,资金周转慢。
4. 货代服务类中型物流企业:
这类企业为了在船公司或航空公司订舱中有更大的价格话语权,除了自己承接实体客户货代业务之外,也向小微型货代公司揽货。该类企业一方面要为客户先行垫付船公司的运费(一般在货物运输后次月就要结清船公司费用),另一方面又拖欠其下游汽车运输费3个月。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企业不会出现资金短缺,但如果客户所属行业不景气,尤其是在内外部经济形势不稳定时,客户可能会长时间拖欠物流费用,或遇到某个时期业务量突然增大时,此类货代公司也会出现中短期资金短缺的局面。
5. 货代服务类小微物流企业:
此类物流企业的资金主要用于企业运营和工资支付、短期的流动资金,其额度较小,所以一般不缺资金。
(二)中小微物流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强。
目前,50%以上的宁波物流企业是靠企业积累的自有资金运营,很难建立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融资渠道;有近40%的企业缺乏有效、正常的融资渠道
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金融产品,但针对物流业的融资租赁的服务还远远没有普及,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无法真正从中受益。宁波部分物流企业也开始追求上市和发行债券等社会融资方式,但目前还是遥不可及。银行对中小微型物流企业信贷业务手续复杂,条件苛刻,审批时间较长,贷款额度又较小,难以满足企业快速扩张的需要。同时,中小微型物流企业的信用意识较为淡薄,甚至存在恶意逃避银行债务,导致金融部门的不良贷款比例升高,产生惜贷心理。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被迫采取严格的审查程序、贷款条件和担保措施,将有强烈融资需求的物流企业拒之门外。此外,宁波中小微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资金相互拖欠问题也比较严重,也制约与妨碍了宁波中小微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
(三)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融资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
国务院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用于扶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而物流企业却并未得到较好的支持。宁波市政府也相继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实际运行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宁波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十分缓慢,虽然银行和一些社会机构都在采用各自的模式进行企业信用评估,但整个社会信用评估体系还远未形成,绝大部分小中物流企业的信誉度尚没有标准的测量指标。
四缓解宁波物流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研究
宁波物流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物流企业自身、金融信用担保机构,以及政府、行业协会等多方协调,多管齐下,才能有效缓解目前的状况。
(一)加强宁波物流企业规范化管理,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宁波中小微物流企业要规范管理,练好内功,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企业信用增强金融意识,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深银行对企业业务的了解,这是银行判断企业资信状况和信用水平的基础。加强中小微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广泛利用物流协会与物流园区的支持,提高整体的信用水平。引入股权投资,增强与资本战略对接的意识,使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以提升自身实力。积极发挥融资租赁的作用,通过返租方式降低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二)金融机构创新物流业信贷融资模式,为物流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要发展以动产质押为基础的物流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融资担保、存货质押、仓单质押、统一授信等增值服务。鼓励开展仓储货物质押监管业务,发挥物流企业的第三方监管作用,降低动产质押监管业务成本,使动产质押贷款能够适用更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可依据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和推广针对物流企业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保理、质押产品和车辆等专用设备抵押信贷业务,盘活物流企业的存量资产;也可以用与信用好的客户签订订长期、明确合作协议的物流企业提供的未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为企业提供应收帐款质押融资服务。金融机构应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可以采用对核心企业进行统一授信模式,通过核心企业担保,将贷款发放给上、下游企业,实现供应链物流和资金流协调平衡。银行机构要加强电子、网络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宽物流结算渠道,提高支付结算系统的现代化程度,提升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满足物流企业对资金流的要求。
(三)政府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积极构建财政扶持体系。
宁波市政府要在加强企业信用环境建设、完善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机制与平台,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物流业的信贷支持,要健全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发展物流金融,对专业从事第三方监管的企业给予适当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宁波物流主管门要鼓励金融机构与物流行业龙头企业及同业组织加强合作,开展联保联贷业务,解决企业抵押难问题;组建行业性融资担保机构、成立担保互助基金或专项担保资金,为物流企业融资提供信用增级支持。同时,主管部门可在产业发展基金中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物流企业融资担保基金,专门为在口岸物流、保税物流和冷链物流的物流产业区域内,对兴建物流园区、出口监管仓库、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物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等融资项目进行融资担保。
政府要进一步拓宽物流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帮助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充分利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市场融资工具进行直接融资,降低财务成本;对于中小微物流企业、可由宁波市交通运输协会或物流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利用信托平台,发行中小微企业集合信托计划;政府应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要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上市设立物流产业发展基金,广泛募集民间资金,专门投资于物流产业发展。
“宁波市的物流企业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为主体。近年来,物流企业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但企业总体经济实力仍比较薄弱,资本积累水平也无法满足企业做大、做强、 做精的要求,更难以满足向集约化转型升级的需要。”
“目前,针对物流业的融资租赁服务还远远没有普及,大多数物流企业无法从中受益。部分物流企业也开始追求上市和发行债券等社会融资方式,但目前还遥不可及。银行对中小微型物流企业信贷业务手续复杂,条件苛刻,审批时间较长,贷款额度较小,难以满足企业快速扩张的需要。”
“金融机构要发展以动产质押为基础的物流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融资担保、存货质押、 仓单质押、统一授信等增值服务。鼓励开展仓储货物质押监管业务, 发挥物流企业的第三方监管作用,降低动产质押监管业务成本,使动产质押贷款能够适用更多中小企业。”
摘要:本文通过对宁波物流企业融资现状的实地调查,针对宁波物流企业融资环境,分析不同类型物流企业资金的需求与去向,提出缓解宁波物流企业资金短缺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宁波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8.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措施;建议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据统计,全国中小企业已超过40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端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55%,上交税收占全国税收的46%,中小企业发明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的比例达到了75%以上,提供的就业机会也超过了75%。但是其发展一直受到资金的制约,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途径少成为当前的困顿,影响了企业的做大做强。国家和地方政府愈发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步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融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如何破解融资难问题,成为中小企业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必解难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现状
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融资需求日益增长,融资模式也更加多元。从融资方式上看,目前,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扶植下,信用担保贷款将成为中小企业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风投、金融租赁、典当融资、票据融资、合伙投资、民间借贷、互助基金以及中小板上市等都成为融资方式。但是从整体上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很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外部融资比重过低,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而债券等融资方式,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抵押资产、信誉等级等问题影响,直接融资较难。从地域来看,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也成为经济的骨干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产品升级和技术更新快,融资问题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而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及质量均与沿海有较大差异,当地银行由于资产质量和收益方面的考虑,制定对中小企业慎贷的策略,导致融资较难。据调研,81%的中小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能部分或不能满足需要,60.5%的企业没有1至3年的中长期贷款。即使能获得,仅有16%的企业认为能满足需要,52.7%企业认为部分满足需要,31.3%企业认为不能满足需要。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企业的内部原因分析,一是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成立时间较短,规模小,经营方式往往较为单一,自由资金较少,在遇到市场变化或者是经营困难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导致经营风险高,成为银行不愿意放款的重要原因。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尤其自身规模小,在财务结算方面往往没有健全的制度,财务信息透明度较差,信息失真率高,往往导致银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三是社会信用偏低。不可否认,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素质偏低,社会信用不佳,贷款不还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又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影响了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从企业的外部原因分析,一是银行的趋利性决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较小,管理难度又较大,导致放贷成本较高,跟大型企业相比,对于银行的收益而言显然较小。二是银行机构较少。目前,大多数银行属于国有银行,缺少非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较深,缺少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机构。三是政府融资渠道不足。虽然当前政策力度较大,深交所也开启了中小板和新三板,但是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而言,可估资产不足、财务信息不透明、连续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都堵住了中小企业的融资之路。
从信息方面的原因分析,信息不对称也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在金融市场上,银行要收集中小企业的信息难度较大,因为企业的财务制度、会计信息等原因,银行作为贷款者,比借款者掌握的信息少,只能通过设置多种限制条件来甑选贷款这,一些成长性、健康型的企业被排除门外。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1.完善融资决策
融资决策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企业融资的成与败。中小企业在融资前,首先要做好融资决策。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条件、环境、偿还能力,采取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确定自身的融资规模、融资期限、融资方式,从而有目的地制定融资措施。
2.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为中小企业制定更为完善的金融体系。要制定《中小企业法》或如《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对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做出规定,减少对它们的限制,加强对它们扶持的力度,将此作为拓展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环节。要完善征信体系,建立政府机构掌握的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征信市场、设立资信评级机构、完善相关法律和培育专业人才,让金融机构能够客观、正确地评判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放款决策。
3.优化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一方面,要扩大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按照国务院的决策,让更多的社会企业和机构参与金融机构中来,设立专门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或者机构,尤其是地域性的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特色服务”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支持。另一方面,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比如,对效益和潜力高的企业,可实行“综合授信”,循环使用;适应中小企业资金分期回流的特点,可实行一次性贷款、分期偿还的方式;设立创业投资紧紧,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同时,对抵押方式要灵活运用,放款抵押范围,探索采用无形资产、股权、商业汇票、应收账款、项目本身和在建工程等多種抵押方式,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冯珊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3(12)
【企业融资问题的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10-25
企业融资存在问题08-17
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调研报告09-10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分析08-25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08-28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08-2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论文07-07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论文10-08
企业制度变迁中的产权问题 论文07-29
融资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