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读书而精彩(精选14篇)
1.教育因读书而精彩 篇一
康岫岩,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为学生做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图的就是生命的充实。”这就是康校长跟来访人说的第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很少有休息时间,对工作几乎达到忘我境界,就连母亲生病也没顾得上回去尽孝。
“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会看到它的光明所在,从不气馁,这是那个时代给予我的财富。”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的她,出身教师世家,儿时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意识到,老师把一切都奉献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小的经历,让她遇到事情,总是往好的地方去想,不放弃,也不气馁,努力将事情做得更好。这股子乐观劲儿,这股子韧劲儿就是康校长性格中的主要成分。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微处着手,一点点的训练、陶冶,切不可粗糙,切不可掉以轻心。”康校长十分注重师表以及以身作则,哪怕是细微的事情,都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榜样。她总是说:“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教育问题绝无小事。”在学校里,她尤其重视德育,擅长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学生今后生活奠基。她始终认为教师的魅力来源于其正直人格、专业素养,校长也是如此,并不是手中的权力和名片上的头衔。
康岫岩校长多次给在校师范生作报告,在致未来教师的教育报告中,她这样讲到:“在人类社会中,只有两种职业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个是医生,另一个就是教师。教师直面的是未成年人的鲜活的生命,不仅包括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灵魂。作为教师,只有用良心与学生生命相对时,才能是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才能焕发精彩。而学生的生命也会因教师正确引导和教育而更加精彩。这个过程是相互的,统一的。再进一步,只有学生与教师共同精彩,我们中国的教育事业才精彩。”这就是康岫岩校长著名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言论。康岫岩校长在报告中甚至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她说有一个因为杀了人去了地狱的第十八层,他惊讶地发现地狱竟然还有第十九层,那里关着一个面目狰狞的人,他好奇地问了上帝,这个人为什么会在第十九层地狱,上帝淡淡地说:“他是个老师,他扼杀了学生的灵魂。”康校长用这样一个笑话来强调作为教师善待学生心灵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由此可见康校长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深沉热爱。她的一腔热血都要投入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事业中去的`坚强决心。
在报告中,康校长总结了一个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和品质。首先是要有专业精神,这种专业精神包括敬业、乐业的精神,学而不厌的精神,永不停滞的精神,勇于负责的精神;其次应具备专业道德,包括爱事业、爱学生、爱集体、爱修身,她强调教师并非“单打独斗”,教师队伍是一个团队,我们要学习彼此的长处,共同致力于教育学生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自我的修身,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学生的榜样;再次要有专业观念,包括未来导向观、以人为本观、科学人才观;另外,还要具备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实践知识;最后,教师应具备学习能力、控制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她用自己几十年的从教经历鼓舞在场师范生向着优秀教师的方向去努力学习,超越自己。站在这个讲台的康岫岩校长,不像是声誉全国的著名校长,更多的是闪烁著名师风采的优秀教师。
不管是小时候我们作为学生,还是将来有一天我们作为学生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遇到几位认真负责、敬业乐业、会教书、有爱心、人格高尚的好老师。我们都知道一位好老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作为师范生、可能会成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在初步了解康岫岩校长的基础上,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就是不管我们在多么基层多么偏远多么狭小的学校,我们都要用爱、用心、用识、用德面对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在自己小小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把“小人儿”们带好,那么这个岗位也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大放异彩。永远不要忽略学生的一张张笑脸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感,永远不要忘记教师灵魂工程师的使命。一个教师的魅力不在于手中的教鞭,而在于内心爱的力量;一个教师的成功不在于上级颁发的奖章,而在于学生给的信任和依赖。
让我们为成为一名好老师而终身奋斗,让我们与学生的生命共同精彩!
2.教育因读书而精彩 篇二
台湾的每所学校都有明确的愿景, “愿景”即“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规划”, 是学校共同的精神价值观,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追求、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 是学校绵延流长、兴旺发展的理想支撑和精神动力。如百年名校新北市中和小学愿景:营造一所卓越快乐的学习园地, 孕育健全人格之中和 (中正平和) 之人, 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无限的活力、创新的思维、高尚的品格、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处边远山区的义方小学的愿景:健康成长、认真学习、感恩知足、多元创新。他们都把各自的“愿景”, 化为点点薪火, 化为一个个坚实的步伐, 引领着学校健康、永续发展。
二、特色, 造就学校异彩纷呈
1. 坚守传统, 兼容并蓄, 打造书香校园。台湾的基础教育注重弘扬中华传统, 强化行为熏陶, 注重古今中外结合, 兼容东西方文明。在教材与课程设置上, 坚守传统。台湾的教科书, 无论是《国文》, 还是《历史》《社会》《地理》, 都是基于五千年的中国历史, 学科视角更多地伸向古老而辉煌的中华文明。如中学的《国文》, 古代文学作品占选文的一半以上。在课程设置和活动设计上, 经典诵读、毛笔书法、国画甚至“六艺”中“礼仪”、“射箭”等都得到重视与开发;中华民族的每个传统节日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据说有的高中至今还举行仿古成年礼。
丰富图书馆藏书, 推行全体阅读运动。学校比较重视图书馆建设, 藏书丰富, 功能齐全, 设计富有人性化, 如中和小学, 设置开放式的阅览室、专用的读书活动表演室等。如明德中学, 设置书香咖啡室、自助书局等。读书教育活动多姿多彩, 定期刊出读书专刊、开展共读一本书、专题阅读、读书征文、文学作品情境表演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2. 依托社团, 多元发展, 打造精彩校园。台湾学校各种社团很多, 活动丰富多彩, 展示各个学校独有的项目与特色, 展示学生的多元发展, 精彩纷呈。如中和小学, 有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学科类等25个社团。学校实施“游泳教学”, 把游泳做为中年级以上学生的必修课。游泳、手球、棒球等是突出的特色项目。明德中学, 有学术类、艺术类、运动类、服务类、生命教育类、休闲类等社团30多个。其中运动类特色非常明显, 学校拥有标准的健体中心、排球馆、柔道馆、拳击馆、角力馆、射箭馆、游泳馆、风雨操场等7馆3场1池1中心, 齐全的配套设施闻名于台北地区。射箭、柔道、拳击、角力等传统项目作为高中学生的体育必修课, 这些项目中的优秀运动员也早已走出台湾, 走向亚洲。地处边远山区的义方小学、九份小学, 则因地制宜, 挖掘、利用当地的地理及人文资源, 帮助发展学校特色。如义方小学, 发挥山区优势, 定位于现代“森林小学”, 以“生态文明、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凸显办学特色。九份小学地处矿区, 校内的“九份矿夫营”“矿区文物馆”闻名于台湾地区。
3. 关注生态, 优化环境, 打造永续校园。1995年, 中和小学出版了《校园永续经营——都会学校之生态环境探索》一书, 提出了“校园永续经营”理念。该书或以讲故事, 或以教学活动的展现, 全面记录了学校十多年实施生态教育、校园永续经营的历程, 是一本环保教育的好教材。现在, 中和小学环境优美, 动植物资源丰富, 宁静、整洁、充满生机。校园垃圾不落地、分类处理, 生态环境教育深入人心, 校园“永续经营”正彰显其无限生命力。
4. 内外联动, 拓展视野, 打造开放校园。台湾有的学校提出“没有围墙学校”的办学理念。理念上的“没有围墙”, 是指学校应该开放办学, 学校教育应该走出校门, 走向社区, 走向社会, 走向国际。现在, 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课程社区化, 学校社区化。学校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 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名胜古迹等各类场所, 开设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课程。同时, 学校的体育设施、图书馆、地下停车场等, 也全天候向社区全方位开放, 实现资源共享。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借鉴: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认证, 社区的一些商店成为学生救助保护中心, 学生遇到突发问题, 可以随时到店里求助、吃饭、过夜, 所产生的费用由政府埋单。
家长全面参与学校工作是台湾地区教育的一道风景。每个学校都成立家长会, 除家长会成员外, 其他的家长以“义工”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工作。每逢学校重大活动, 家长会成员、义工均全程参与。不论是上下学后交通疏导、后进生辅导、社团活动指导, 还是其他工作, 处处可见义工们忙碌的身影。
校际联动联谊常态化。学校不论大小、地理位置, 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研讨、联谊活动定期举行, 已成为常态。在坚守传统的同时, 绝不固步自封。台湾学校从小学起, 普遍开设英语课, 有的还开设了日语课。与大陆学校的互访交流日益增多, 国际交流也十分频繁。
三、行善, 塑造学生良好品德
台湾学校非常重视品德教育。他们认为, 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是“善”, 知善、乐善、行善, 成为他们品德教育的核心。如中和小学以“善”为中心, 通过“典范学习、思辨启发、勤勉激励、环境形塑、服务学习及自我期许”等多元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动善念、施善心、成善果”, 把学校建设成“和善乐园”。台湾的防震减灾、食品安全、生命安全教育也可圈可点。食品安全制度更值得我们学习, 凡进入学校的食品, 必须标明“校园食品”标志, 政府“学校食品”有一套严格的生产制作、检验检疫标准和严厉的处罚制度。新北市政府还编印了《品德教育联络簿》, 每学期一册, 共12册, 免费赠送给学生。既可全程记录学生品格发展过程, 也是一本联络感情、亲子共读、进行品德教育的理想教材。
四、精致, 彰显管理独特艺术
致广大而尽精微。注重细节, 实施精致化管理, 是台湾校长们追求的目标。精致化管理, 表现在环境设计与建设的艺术化。我们参观的学校, 校园规划科学、功能分区清晰。如中和小学共有九栋大楼, 分教学区和运动区, 楼与楼之间, 有的以连廊相接, 有的规划为植物园区, 各种雕塑点缀其中, 错落有致, 做到使用功能、教育功能、艺术功能有机统一。中和小学有一面学生作品展示墙, 把学生的作品烧制成陶片, 贴在一栋大楼的墙面上;设置一个“校史长廊”, 展示校史沿革, 记录精彩瞬间, 是对学生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各功能室、走廊、连廊等公共场所的布置, 多选用学生的书画作品;班级布置绝无雷同, 不作统一规定, 任学生自由发挥。精致化管理, 表现在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与实施上。他们学校的活动方案都是精心论证及设计的, 从目标、准备工作、实施方式、工作流程、时间分配、经费核算、成效评估等都有详尽的安排与说明。精致化理念下的教育行为, 更多地表现为朴实、真实, 有种“返朴归真”的意味。学生表演的各种节目是那样的随意、自然, 每个动作、表情都发自内心。同样, 教学研讨课中, 教师没有刻意制造“热闹繁华”的课堂假象, 没有脱离内容滥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朴实见长。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这种关注细节, 追求精致的管理艺术, 对人性全面周密的关照, 铸就了台湾教育今天的精彩!
他们把各自的“愿景”, 化为点点薪火, 化为一个个坚实的步伐, 引领着学校健康、永续发展。
3.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篇三
然而,人的生命有太多可能,读初二那年我去县城,偶然的机会买了几本课外书,印象最深的是一本讲述革命先辈青年时期经历的励志读物《将帅青年时》,书中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迈气概让我震撼,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雄心壮志让我激昂,这些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开阔了我的视野,滋养了我的精神,成为我刻苦学习的动力,我对自己的人生开始有了新的思考,也正是这一时期的阅读生活给我的生命种下了读书的种子并影响至今。
通过努力学习,我顺利地考上了高中。读高中时,为了减轻家里的劳动负担和经济负担,我节假日都要回乡下跟父母一起下田劳动,暑假则去建筑队做工。少年时代的艰苦磨练成了我一生的宝贵财富,这种磨练让我在工作上学习上能吃得了许多同龄人吃不了的苦,在生活中能承受许多同龄人难以承受的艰难。至今,母校的老师仍然把我作为刻苦勤奋的榜样用来激励我的学弟学妹们。
用真诚与热情迎接职业危机
我就读的大学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一九九五年大学毕业时,我服从分配回到了自己初中的母校,内蒙古的一所农村初中。这所农村学校生源不佳,老师长年发不下工资,很多老师寄情于打牌取乐。当年大学时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师兄在此已沦为“牌神”。这样的境况对于一个满怀激情踏上教育之旅的年轻人来说,好似迎头泼来的一盆冷水。我埋头于自己的教学,但落寞的心情可想而知。我想到了考研,可苦于没有经费,当时甚至连一本可读之书都难于找到。
正在我迷茫之际,命运给了我一个改变环境的机会。当时县一中急需一名历史老师,政治系毕业的我得益于大学生的身份,有幸回到了县一中担任历史老师。带着几分焦虑与渴望,我满怀热忱地上路了,来到了县一中,成为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刚刚接手新班级,令我意想不到的危机就发生了,出于对年轻班主任的不信任,学生们纷纷要求转班,其他老班主任们带的班,班级人数多达七八十人,而我带的班级,最后只剩下四十多人,这犹如一记闷棍打在我的头上,令我晕头转向。
怎么办?怨天尤人吗?抱怨能解决自己眼前的危机吗?此时,从小在农村艰难环境中磨练出来的坚强品质发挥了作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迎难而上,管理好这个班。那时我没有任何当班主任的经验,便凭着年轻人的真诚和热情,课上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同甘共苦。开学军训时,我和学生们一起站在骄阳下曝晒,真诚地为每位学生和教官做好服务工作,休息时跟学生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年轻的心总是相通的,我用真诚拉近了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这个小小的集体中每一位成员都憋足了一口气,训练格外认真。汇报表演那天,我班学生戴着雪白的手套,迈着矫健的步伐,用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整齐划一的动作征服了每一位评委,他们一致给我们班打了最高分,我们荣获军训比赛第一名!这个好消息使学生们精神为之一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军训,学生们都愿意听我的话,此外,大学时政治系卫生部长的工作经历或多或少也让我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我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有着勤劳质朴的品质,也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从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量化管理的文章,于是量化管理成了我当班主任最初三年的法宝。从量化管理入手,在细节上养成良好习惯,我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教起,告诉学生们:同学老师见面如何打招呼,寝室成员如何相处;以身示范如何拖地、擦黑板、摆放桌椅;培养学生惜时、守纪、按时完成作业、总结归类、以及同伴探讨互助的良好学习习惯。一个学期下来,这个班级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日常表现均为年级第一。三年后,全县的文理科状元均出自这个班,我终于尝到了被认可的成功和喜悦。
我课余时间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那时的课业远没有今天这样紧张,元旦,住得近的同学都回家了,我邀请没有回家的学生到我简陋的家中一起包饺子。男孩子们踊跃地跳下地窖掏萝卜,女孩子们则动手和面、剁馅,大家一块儿说着、笑着,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和捏得奇形怪状的逗趣“作品”,心里充溢着甜蜜,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了。
2000年的劳动节,天气还有些许寒意,兴致盎然的同学们拉着我,蹬着板车,驮着工具上山野炊。尽管山上气压低,在山沟里包的饺子被煮成了片汤,但大家开心的笑声仍旧激荡山谷。饭毕我们爬上山顶,男女同学分成两列对歌,歌声远播云霄……多年后,我读到李镇西老师的《与青春同行》,深有同感,仿佛那就是我的经历。
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本以为做老师就是这么简单、快乐和幸福,但爱人的下岗,我的工资因财政困难不能按时足量发放,家庭经济一度陷入困境。
改变固有模式收获成长
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的困难,我慎重思考后辞掉了公办学校的铁饭碗,开始了之后几年的民办学校教书生涯。2000年8月,当我辞别亲人,坐在开往山东的火车上,看着大片大片的棉田从身边呼啸而过时,我知道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始了。前方等待我的将是什么?
然而,生活有时并非如我们憧憬的那样美好。初到这所民办学校,我中途接手高二年级的一个文科班,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告诉我,这个班不好管理,比较乱。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试图用“班规”来约束他们,并在班会上热情地发表了演说,跟他们商量一同制定班规,以及询问同学们需要哪些帮助。结果反馈上来的纸条让我大吃一惊,一位学生写道:“我助你尽快离开此地!”还有一位学生写道:“我缺钱,你能给我吗?”那次班会的反馈基本上都属于无效的信息,而这只是我管理该班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小挫折。在之后的带班过程中,我原来所谓的成功教育方法在这里全部失效,学生们虽然对我并没有敌意,但就是不服从我的管理。而我,也在苦恼中寻求着有效的解决办法。
事情的转机来自一起“破案事件”。那是一次月考结束后即将到来的假期,在离校的前一天,班里一位同学新买的电子辞典突然丢失,大家都议论纷纷。我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离校前 “破案”,否则东西只要带出学校就再难找回来。我略做思考,要求每一位同学不许与其他同学交谈,用一张纸写出电子辞典丢失的那个时段,自己在做什么,有谁可以作证?我将收集起来的信息快速浏览,随后叫来一些学生做进一步的了解,发现李萍(化名)的实际行为与自己所写的出入最大,她在那个时段多次去过卫生间,而且有同学反映她平时就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我派学生去卫生间搜寻,无功而返。我转念一想,如果真是她,那么短的时间她很难把东西藏到别处,于是再派细心的学生去找,终于在卫生间的铁管子后面找到了。东西找到了,大家可以安心回家了,学生们都欢呼起来。当得知东西被找到时,李萍的脸色极为难看,事后我找她谈心,她一口咬定不是自己拿的,但表示拿别人东西的事情以后不会发生在她的身上。经过这件事,学生们对我的认同感增强了,觉得“老班”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的班级管理逐渐走上正轨。
民办学校生源的多样性和复杂的教育环境使我意识到,自己过去那些“优秀”的光环其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好的生源,直到接手了问题班级我才获得了真正的成长。
山东作为孔子的故乡有着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图书馆采购了大量图书,为了更好地胜任班主任这个角色,我开始向书籍求助。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等书逐渐进入我的视野。我在阅读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通过观察,我发现民办学校的孩子品性并不坏,但大多缺乏理想,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参考易发久的《成功一定有方法》、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全书》,我决定从励志入手,唤醒孩子们的奋斗意识。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把成功学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励志教育法则:清晨自我六提问、课间喊口号跑操、用“聪明的自我谈话法”进行自我谈话、睡前静夜六思、每周一次励志班会、每个月背诵励志美文、每个月看励志影片或演讲、每学期共读励志书籍一本。
这些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帮助我在民办学校带出了几个优秀的班集体。
前不久回故乡讲学,和几个当年一起共事的老师在一起聊天,感情依旧,但聊起教育他们一脸茫然。我想,如果当初没有离开,也许我的生活模式一样会固化,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成长。
2004年,我辗转来到了河南济源,重回公立学校,这次,我是带着新教育的理想而来的。在此之前,我读到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朱老师用诗意的语言、澎湃的激情所阐释的十个教育理想,重新点燃了我心中对理想教育的渴望。
辗转突围中找到人生方向
多年的教育行走,让我的经验、视野和胸怀都有了质的改变,使我有能力应对更多的挑战。从民办学校回到公立学校,虽然生源有极大好转,但也面临新的问题。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也是有名的高考竞争激烈区域。济源市是河南省最小的地级市,60万人口的小城市就有九所高中,高中普及率达90%以上。我所在的学校是河南省首批省示范性高中,是一个拥有515亩校园面积和120多个教学班的庞大高中,当然也是全市高考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班级升学指标高、任务重。“早查操,晚查寝,中间还要盯得紧”成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常态。学生学习生活缺乏激情,老师整天逼着学生做题,学生视野狭窄,被动而无耐;老师在过度应试模式的打磨下失去了教学热情,机械而麻木。难道我的下半生就要在这种状态中度过吗?我尝试着改变。
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历史小故事演讲”,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还锻炼了他们的话语能力。课余时间我组织学生们排练历史剧,将轻松幽默的台词与课本知识点相穿插,既巩固了知识,又化紧张的学习氛围于无形。我的这些小措施虽然简单且常见,但这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丢下一粒小石子,使学生们沉闷的学习氛围得到了缓解,生命的潜能得到了激发,他们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改观。我的课也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一位同学在无记名评教中写道:“我师秦望,乐观向上,为人正直,谈吐幽默,分析透彻,平易近人,吾师亦友。纵观风云,横看时局,分析国情,研究至深,爱国之情,涛涛拍岸;爱国之心,热血奔涌,豪情之志,直插云霄,人格魅力,大如狂浪,敢问天地,有再者乎?笑脸迎春,乐如弥勒;和蔼之至,无可描摹;笑声倚天,吞吐日月;星罗万象,尽在其中。秦望秦望,一定要旺,倘若不旺,并非秦望,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没有失败,暂无胜矣。我师秦望,超人之慧,过人之识,新年佳节,一定要旺。”
这期间,我个人的阅读视野也愈来愈开阔,从朱永新走进李镇西,从李校长的著作中我读出了自己,李老师与学生的血脉亲情及对中国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感深深影响了我。我经常用李老师的话来激励自己:“我们可不可以在为学生打造高考敲门砖时,也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财富?我们在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的同时能不能也在他们心田里播下改造社会的理想的种子?不要说‘这没用’更不要说这是‘虚幻的梦想’,如果没有理想的教育,中华民族就没有了明天!”
2005年1月15日,我用“历史教师”的网名在“教育在线”上发帖,我的第一个主题帖名为《让学生和历史相亲相爱》,其中“新历史教育之梦”六大行动居然得到了朱永新老师的回帖:“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探索。您可以申请一个子课题,与王雄等一起商量。”我看到回复后欣喜若狂,先后给王雄老师写了五六封信,探讨新历史教育的问题,王老师思想之深刻,知识之广博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逐渐形成了有规律的读书习惯,早晨与学生一起上早自习读教育学,晚睡前读历史学,工作期间抽间隙读杂志,一年下来购书花了六千多元钱。2006年8月我又在“教育在线”的班主任论坛上开了一个主题帖——《行走在高三的路上》,持续更新我带高中毕业班的故事和心得。截至2007年6月,我一共写了35万字,完整地记录了我和那一届学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得到网友的好评。由于写这个帖子几乎是日常生活的“直播”,要想帖子写得精彩,就得做得精彩,写作同时促进了我深入思考班级工作,平时精心设计每一次班会,策划每一次活动,记录和每一个学生的谈话……至今回头看看,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那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后来,这个帖子整理成《光辉岁月——我与个性一班的高三之旅》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入选了《中国教育报》2011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和我一同应聘到济源一中工作的同事,一部分是各大名牌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另一部分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师。很快我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杨兵和王晓琳,我们一起在“教育在线”上行走,相互扶持,共同进步。2005年我们成立了民间校本班主任团队,这就是后来我主持的“8+1”班主任专业化研修工作室。我们追随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验,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每周一次的面对面研修中,我们逐渐打开了思路,最后形成了团队的“十大行动”,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发系列课程来改变我们的教育现状:师生共读课程、穿越论语课程、师生共写课程、生涯教育课程、系列班会课程、系列活动课程、视频观赏课程、教育电影课程、励志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团队走出了全国知名青年班会专家杨兵,电影课程专家王晓琳,励志教育专家王磊等,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每年一届的班主任论坛影响身边的老师,赴全国各地讲学数百场,将新的教育理念传播到四方。如今“8+1”工作室已享誉全国,《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知名媒体都对其做过报道。在不断的对外交流中,我结识了大批一线知名班主任,李镇西、张万祥、丁如许、唐云增等前辈,还有众多新生代班主任,和“实力派”班主任的交流,让我的教育理念越发充实,视野越来越开阔。
二十年的教师生涯转瞬即逝,站在45岁的人生门槛上,我的教育方向越来越清晰:上好每一堂历史课,用思想引领学生成长;带好每一个班级,给生命留下感动的日子;带好一个团队,让更多教师获得成长;做好一项研究,对班主任工作有所贡献。
4.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篇四
大家好,我是曾文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读书是快乐的,读书之乐,乐在开阔眼界。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有的书像陈年佳酿,百读不厌;有的书像品评香茗,先苦后甜。烦恼时读书,清新的墨香伴随着花草的芬芳滋润着我的心田,失意时读书,忘怀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
我喜欢读书,这也许跟我的性格有关。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小时候性格比较孤僻。好多同学喜欢凑在一起快乐地玩耍,而我却喜欢捧着父母给我买的书,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书成了我童年的好朋友。仍然记得那时候读过的书,当读到安徒生的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祈祷;当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我的心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这个不向困难低头,自强不息的女孩所折服了。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读书,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只要有战胜它的信念,就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进入大学的校门,看到图书馆那么多的藏书,那时候我就想,以后大学几年不会孤单了。几年的大学生活,让我见识了更为广阔的书海世界。在那里,我领略了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体会了“风潇潇兮易水寒”的悲壮;感伤于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落寞;惊叹于三毛那一个个不平凡的撒哈拉故事。读书,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走出校园,我成了一名小学老师。工作忙了,琐事多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无法再静下心来读书,可是在内心深处,我却为每一天的虚度而不安。直到有一天,因为工作需要,我拾起了一本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语言恳切、朴素平实的书深深的吸引了我。从书中我第一文库网得知,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要极具人格魅力,有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位有魅力的教师,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我努力地从这本书中汲取精华。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那句话: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仍然记得自己刚刚踏上教师这条道路时,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面对着熟悉而陌生的工作,我感到茫然不安,我怕自己做不好,误了这帮孩子。是这本书,不断地鼓励着我,让我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这本书中最让我佩服的还是魏老师激励、鼓励后进生的方法。记得魏老师在书中举了一个他自己的教学事例:讲述了一个后进生,原来只考8分,他一
步步鼓励他、引导他,使他渐渐提高。当他得8分时,魏老师说:“你课听不明白,作业不会做,还竟能考到8分,不说明你有点儿天赋吗?”接着,魏老师又说:“这张试卷,除了你会的8分,还有没有哪题不服气的啊,有没有不服气的题?”学生说:“卷子中的拼音我能行。”于是,学生以后努力做拼音题,就这样,经过老师的鼓励,学生的努力,分数渐渐提高了,后来学生竟能考到及格,真是质的飞跃。这个事例让我获益匪浅,我在教学中借用了魏老师的方法,对我班上的后进生采取了多鼓励,少打压的措施,后来我发现班上有些上课不是很认真的同学有了一些转变,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一件事啊!
从此,我深刻地反省着......再也不能失去书本这位良师益友,因为书是无穷的宝藏,为我增添了丰富的知识;书是快乐的天堂,曾让我忘记了所有忧伤。于是,我又恢复了以前的习惯,每天临睡前,重新捧起书卷,享受着漫步在书香天空下的点点滴滴。
回首过去,是书籍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是书籍让我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精彩。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终身幸福而做的事。是啊,书籍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快乐是无穷的。老师们,就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需求吧,甚至成为一种动力,一种兴趣,乃至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因为读书
是快乐的,读书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读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5.生活因读书而精彩作文 篇五
小时候的夜晚,我总爱钻在妈妈的怀抱里,享受着妈妈用甜美的嗓音为我讲述的《丑小鸭》《小红帽》的故事。当我听到丑小鸭被小朋友们嫌弃,不跟她玩的时候,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多想自己也变成一只小鸭子,陪着它一起玩耍。而当它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我又为它得到幸福感到高兴。在妈妈的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小小的我就能讲述许许多多美丽的童话故事,我成了幼儿园里最闪亮的“故事大王明星”,小朋友们常常追着我给他们讲故事听,讲了一个还要一个,而我呢,甭提有多得意了。
长大了,识字以后,我就开始自己读书。每天入睡前,我最享受的就是我的读书30分钟时光。伴着浅浅的轻音乐,我与心爱的小说和散文一起陶醉地舞蹈。因为酷爱读书,积累丰厚,所以语文课上我常常用连珠妙语赢得老师同学的交口称赞,在学校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中我常常名列前茅,我是班中当之无愧的语文课代表。
随着我的慢慢长大,书,已日益成为我亲密无间的良师益友,一日不读书,我便无所适从。书,在我踌躇彷徨时,给我指明道路;书,在我灰心失意的时候,给我前进的力量……
6.生活因读书而精彩作文 篇六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生活中最缺不了的是学习!
在我们刚刚懂事起,就便开始和书籍打交道,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漫画书到科幻小说,这一步步的改变,都使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如果没有书籍所促发我们的学习,就不会有那知识广阔的科学家,那满腹经纶的研究生。书籍就像手表内部的小螺丝,而学习知识手表徒有的外表而已,如果没有小螺丝的带动,手表根本是无用的。这件事不仅提醒我们要注意那些背后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们,更加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古人——也曾以书为主,写了还多与书有关的名言警句:陈寿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也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当代作家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7.作文因想象而精彩 篇七
上课师生问好!
师:假如你的志向是当一名宇航员, 你设想将来的某一天, 自己作为地球的友好使者乘上宇宙飞船, 飞到外星系的一个星球上, 受到外星人的热烈欢迎。这种运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叫什么呢?
生: (纷纷地) 想象。
师:同学们要想把文章写得生动而精彩就必须善于想象。在我们刚学过的沈复写的《幼时记趣》就有许多想象成功的例子, 谁来说说?
赵天剔:沈复把飞舞的蚊群想象为“群鹤舞空”, 把蚊子冲烟飞鸣想象为“鹤唳云端”, 把丛草想象为森林, 把虫蚁想象为野兽, 把土砾想象为丘谷。
师:这篇课文你学得很扎实, 这些奇特的想象, 生动表现了作者幼年热爱生活, 富于幻想, 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本单元主题是“奇思妙想”, 编选了四位作家从天上到人间, 从事物到人物, 从现实到未来, 驰骋想象奇妙无比, 对于想象许多名家有着他们的想法。
[出示投影片]:
想象是大脑一切功能中的皇后。
———许国泰
人类社会是由两个苹果造成现代文明社会造就了科学;一个苹果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 产生了人类, 是艺术想象。
——南怀谨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爱因斯坦
师:这些名人名言说明了什么呢?
蒋帅:强调了想象的意义和作用。
师:是的, 想象太重要了, 它是创新的基础, 想象力丰富与否关系着创新能力的强弱, 因此, 对想象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下面老师讲个故事:
晋朝宰相谢安, 有一天在南京乌云巷的家中, 一家人正在享受着天伦之乐, 忽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南京本来就少雪, 像这样的大雪更是罕见, 孩子们非常兴奋, 谢安趁机问道:“白雪纷纷如所似?一个男孩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一个女孩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对其中一个孩子的回答大加赞赏, 你们知道宰相谢安赞扬的是谁呢?为什么?
陈秋:赞扬的应当是那个女孩“未若柳絮因风起。”突出雪花轻扬飞旋满天飞舞的状态, 比喻的修辞手法, 运用得很恰当, 想象合理。
师:那个男孩的回答为什么得不到赞赏?
石玉:沉甸甸的盐粒与轻飘的雪花除了颜色相似外, 没有什么相似或相关的地方, 缺少想象力。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那个女孩的确很有想象力,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才气十足的谢道韫, 那个男孩就是名不经传的谢朗, 后来女子有文采就用“咏絮才”来借代。同学们, 你们能不能从学过的古代诗词中举出一些想象的例子呢?
陈进:“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师:刘禹锡的《浪淘沙》记得很清楚, 运用了什么修辞?
陈曹林:夸张, 拟人。
师:正确, 还有其它诗词吗?
石建国: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
石建国:比喻, 夸张。
师:很好, 还记得什么诗词?
朱悦: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师:运用了什么修辞?
朱悦:夸张, 拟人。
师:是的, 看来我们可以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展开想象, 进行描写。使得描写事物生动形象。我们现在的想象, 不要求像科学家那样探幽发微, 也不像文学家那样广博精深, 但必须合乎情理, 必须富有新意。刚才我们举的是古人运用想象的例子, 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充分运用想象对事物进行描写, 做到两个必须。这里有两个训练题, 任选其一进行练习。
[出示投影片]
1、选择班上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 对其进行肖像描写, 写出其或阳光、或可爱、或活泼等特点 (100个字左右) 。
2、从“枫叶、阳光、风、窗”四个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描绘出一个画面 (100个字左右) 。
提示:建议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学生思考, 写作, 4分钟后有部分学生抬起了头。)
师:不少学生已写好了, 看看哪位同学愿意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大家分享?
张倩:我选择的是训练1, 我写的班上的季明同学, 内容是这样的:“我奇怪于他额头上与年龄不相称的皱纹。轻轻的春风拂起湖面的涟漪, 酥松甜蜜的千层糕, 是他微笑时的额头;当他愤怒时, 他的额头却像村头经历了几十年风雨和磨砺的磨盘, 上面的凿痕透着摄人的锐气和岁月的沧桑。
师:写得很生动, 重点抓住了什么来描写的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朱凯:重点抓住了季明同学微笑时及愤怒时的皱纹来写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有写训练2的吗?
徐露:拉开布帘, 推开窗, 阳光立刻像小精灵一样挥动着翅膀, 扑腾进来, 它在防盗窗上绕了一个弯, 一蹦, 轻轻地落到书桌上, 站定对我咧嘴一笑, 笑得很不自然, 原来它被防盗窗硬生生的割成一块一块, 一片一片。窗处的阳光一团团, 在草坪上打滚, 捉迷藏, 荡秋千。
师:听出来了, 从“窗、阳光”这两个词语展开想象的, 表面看写出了阳光因防盗窗而不自由, 实际上是反映了人的心灵的不自由, 借助于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潘伟成:比喻和拟人。
师:同学们想象力真的不错。看来同学们掌握了想象的一般方法, 你们的作文除了写人写景外, 更多的是写事情, 可是你们缺少生活经验, 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 很难把事情写得一波三折富有吸引力,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遵守想象的两个原则, 即想象必须合乎情理, 想象必须富有新意, 运用想象续写情节。
[出示投影片]
下面有两个情景, 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 充分发挥想象, 续说故事。 (字数200字左右)
情景1:在某冷饮店, 一男子匆匆走入, 满头大汗。一女青年刚买了冰淇淋正在找座位, 被刚进来的男子撞了个正着……
情景2:在一个圣诞节前夜, 一男顾客来到珠宝店挑选钻石项链。他仔细欣赏了一款项链, 但是并没有买, 而是放下项链准备离开。珠宝店女营业员在收回项链时突然发现项链上原来的七颗钻石还剩下六颗。女营业员……
(学生思考, 2分钟以后, 有学生举手。)
师:哪一位同学先来说说?匆匆走入, 满头大汗。一女青年刚买了冰淇淋正在找座位, 被刚进来的男子撞个正着, 女青年勃然大怒, 说了些不堪入耳的话, 男子却只是笑笑, 不说什么。女青年骂完了, 坐到桌边同餐, 突然想起来, 这个男子曾是她的中学老师, 她竟一时没有想起来, 老师曾教过她做人怎样才有修养, 而她当年在考卷上这一类的文章一向写得很好, 没想到今天竟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老师。
师:你选择的是情景1很不错, 请位同学点评一下。
生:情节曲折, 结尾出人意料, 但又合乎情理。
师:我同意你的观点。再找一位女生续说一下情景2。
张旺:女营业员快步追上男顾客, 伸出右手微笑着说:“祝你圣诞节快乐!”男顾客略加迟疑, 也伸出右手:“祝你圣诞节快乐!”而此刻的女营业员手掌心里, 则出现那颗项链上丢失的钻石。十年后, 又是圣诞节, 富商握住了珠宝店女老板的手, 说:“谢谢!谢谢你用智慧给了我自尊, 谢谢你用智慧给了我做人的动力!”富商就是那个男顾客, 女老板就是那个营业员。
师:你也是“咏絮才”, 请同桌来点评一下。
曹元顺:情节出人意料, 有新意, 遵守了想象的两个原则。
8.因灵动而精彩 因真实而美丽 篇八
一、调活课堂气氛,让生命与生命真实对话
1.敢于俯身。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交流者,因而要放下架子,和学生站在同一起点上,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打开心扉,与教师、与文本真实对话。
2.勤于诱导。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教师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同时,教师要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教学情境。
3.善于煽情。要调活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会“煽情”。课堂上激发学生或争先发言(抢答),或正反抗辩,或据案慷慨,或点评,或小组讨论,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以兴奋乐观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自由地与文本、与教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二、活化教学方式,让心灵与文本真实沟通
1.尝试自学,自我感悟。陶行知先生提倡“智育注重自学”。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锻炼和发展自己的训练场,突出“三自”——“自学”,先学后教;“自悟”,先体悟再理解;“自练”,先做再分析。给予足够的时间,提供条件,让学生拿起实践的武器,去体验学习的心路历程。
2.强调合作,相互启发。“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与文本沟通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阅读的理解,要求学生既张扬自己也吸取他人之长;在合作学习中还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大胆假设,充分联想,对任何文本都要有“研究”意识,有独到见解。当然对别人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要能认同、联想、比较,互相参证,求得认识的统一。
3.鼓励探索,师生互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任何被动接受、重复再现式的学习活动都无法激活学生的创造潜力。当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的意义建构活动,所学习的知识对象变为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时候,学习过程就变为探索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根据教学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尝试。
三、激活学生思维,让思想与思想真实碰撞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比如,大力倡导学生“质疑问难”——纵深探究之思,“观点争鸣”——批判创造之思,“温故而知新”——纵向迁移之思,“拓展延伸”——发散多向之思。
灵动,涌动的是语文教学的智慧;真实,体现的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之中,我们既要追求灵动的课堂,也要不失语文教学真实、本色的东西。
9.生活因读书而精彩初中作文 篇九
这是《青玉案·元夕》,字字珠玑,印证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经典名言。
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书为我们描绘了大好河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好一壮阔的景象,好一震撼的意境——千万里乃目所不及,惟余莽莽也未必言过其实了,但心怀阔达纯洁,眼前单调的河山,不正也大好么?又有“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这般温婉的词句——不用太伟大,只是这样小家碧玉的烟水桃瓣,就刚好足以倾国倾城。江山如此多娇,我们何不细细品位书这可爱的剪影,不妄为泱泱大国之人。
书为我们介绍了哲理人生。“兴福寺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就在等待再一次的缘分,能够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带一瓶幸福。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晒月亮,晒的是宁静与安详,而非太阳一般的灼人;晒的是温存淡然,而非戚戚汲汲;晒的是人生价值,而非物质追求。晒,要晒出快乐,晒出高尚,晒出一瓶幸福——不要多了,多了本质就变了,多了就俗媚梦幻了,多了就少了价值,少了安全感,更让人患得患失了——晒月亮,一瓶足矣。
书点染了一幅离愁别绪的水墨画。
书点燃了一束惊天动地的易烟花。
书开掘了一口流动真理的古水井。
读书——用心灵去感悟沧海桑田依旧美丽的生命。
读书——用耳去聆听用笔敲响的岁月回声,真实的心灵乐音。
读书——用手去采撷生活的粮食,酝酿出岁月的酒,一尝,便醉了……
10.让我们的暑假因读书而精彩 篇十
------4.4暑假作业
一、读书作业:
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多动笔,方会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老师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绘本,做了一道“读书大餐”,诚挚地希望大家利用暑假大好时光认真阅读,做一个饱览诗书的“文学少年”。
(一)、必读书目:
《水孩子》、《会飞的教室》、《海伦、凯勒传》、《汤姆叔叔的小屋》、《海底两万里》 具体的要求:
1、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每两周读1本好书。书内页或封底有经典书评的,细细体会,并摘录,作为读书笔记的资料。
2、书海拾贝。摘录书中的好句好段,阅读消化,并选择背诵,内化成自己的积累,并抄写或默写(不少于2000字),为升入五年级习作表达,作好充分准备。
3、针对书中的人物角色,或是人物性格,或是人物所说的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相比较,相联系,并可以用事例来展开,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4篇。
(二)、推荐书目:
《笑猫日记》、恐龙的温馨故事《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活了100万次的猫》、《草房子》、《三国演义(青少版)》、《鲁滨逊飘流记》、具体的要求:
1、选择3本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可以精读,也可以浏览阅读。
2、摘录好句、好段,选择背诵,做3篇读书笔记。
3、写一写:《我和书的故事》
(三)、经典背诵:
1、《弟子规》全文
2、《千字文》全文
3、《论语》之《学而第一》
4、《增广贤文》或《朱子家训》(选背)
备注:以上仅为同学们提出参考,不必全部读完,但求心有所有感悟,化为己用就是成功的开始。同时,也恳请各位家长支持!孩子的事业就是我们的终身事业,孩子的成就就是我们一生的成就!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尽心竭力!
二、数学作业:
1、分层作业:
考试成绩为A的同学:每天1道解方程的计算题,1道分数的脱式计算题,1道解决问题的应用题。
考试成绩为B的同学:每天1道解方程的计算题,1道分数的脱式计算题,1道解决问题的应用题。
考试成绩为C和D的同学:每天3道解方程的计算题,3道分数的脱式计算题,3道解决问题的应用题,并建议参加辅导班进行学习。
2、做好暑假作业。
3、预习五年级的课本。
三、其他作业:
1、按照《致家长一封信》的内容,参照学校网站的要求,写好书信大赛和读书故事,发到老师的邮箱中。
11.教育因读书而精彩 篇十一
合作学习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标),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交际技能。
一、研究内容的设计
笔者在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想探讨一下高中英语在“角色表演—信息处理—语义重建”中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些做法。
1.进行角色表演
每单元课的对话练习时,指导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结合学习内容,就某一话题发挥想象,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例如,学习History Maker时,在学生做完听力练习后,结合 Expressing Opinions 话题要求小组对话来巩固所学句型:Which person do you admire most? Please give the reasons。学生就此展开交流。教师应创设具体、丰富、自然、真切的情景,鼓励学生将喜怒哀乐等情感和动作融入会话中。可以让学生先小组讨论角色的分配,然后自编自演,尽量把所学的词语用到对话中去,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演。
2.对信息的处理
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各小组根据具体任务或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记录员记录整理后,向全班汇报。此环节是合作学习的重头戏。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运用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语言点处理时的合作活动、作业时的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合作活动、学习策略的合作活动等。
二、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怎样进行合理分组
第一,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调整座次、分出层次,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第二,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分组。这就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组织者”“促进者” 和“裁判员”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首先,教师必须明白什么是合作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关系是什么,必须相信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性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其次,教师必须意识到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讨论小组中是不会产生奇迹般的效果的,不仅要明白构成合作性学习的要素,同时要知道课堂中存在着许多运用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不同方法。最后,设计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既要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要考虑学生语言输出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活动所需的时间,还要让学生明白课堂的组织结构必须从竞争转变为合作。
3.明确学生的责任
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在合作学习中,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让每个人感到他个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对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尽心尽力,还要负起帮助、鼓励、支持队友的责任,在整个活动中自己并不是一个“免费乘客”。
4.怎样进行课堂评价
教师要在不忽视对个人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基础上,侧重于对集体的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我采取了“提出要求,分组评价,巡回指导”的做法,着重对小组讨论的行为进行集体评价。只要积极发言,小组纪律好,就能得“好”的评价;汇报交流有亮点,成员团结又合作,就能得“很好”。集体评价,提高了小组讨论的学生参与度。对于合作不佳的小组,我通过对小组的评价来调控,当学生得到小组集体评价的分数时,就会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小组、一个整体,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对于个别经常行为异常的学生,我不断提醒,及时告诫;对于优胜的小组则给予额外的奖励,以促进小组成员的进一步合作。
12.课堂因“真实”而精彩 篇十二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和大师交了朋友, 那么谁来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生:“老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
生:“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张衡一样的天文学家!”
生:“我长大了要做像鲁迅一样伟大的文学家!”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鸿鹄之志。
听着这样的回答, 真是豪言壮语, 气势恢弘。拥有梦想的确可贵, 可仔细思量却让人透着一种心凉的感觉。孩子们丝毫没有思考成为一名科学家、天文学家所付出的艰辛与不易, 轻而易举、极其草率地回答, 这只是孩子们认为老师需要这样的答案。他们只是在迎合老师的提问, 让老师满意。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真实吗?这样的教育有效吗?
论点一述
真实的课堂就像一首精彩的诗, 一篇跃动的散文, 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 更让人真挚感动。但很多时候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活”, 许多学生更是“善解人意”地迎合回答, 学生在课堂上说的是套话, 表的是假心, 做的是敷衍。殊不知, 这样的课堂只能离真实越来越远。如何让课堂贴近学生的心灵, 走入学生的生活, 让真实的感受、朴实的想法成为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的收获, 让思品教学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呢?
挖掘“真实”素材, 拨动学生的心弦
生活给了孩子许多学习的素材, 因此, 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 使之成为活教材, 使课堂更加精彩, 教育更加成功。
数字见真
真实的数字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它是思品课追求情感共鸣的基石。因为学生只有看得见, 摸得着, 算得清, 才会得到认识上的“共识”, 情绪上的“共振”, 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教师在导入课题时, 没有像往常一样, 让学生观看环境破坏的画面, 而是出其不意地让学生动动笔, 与“真实”的数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教师首先出示第一题:1亿双筷子要5万棵树才能造成, 现在中国每年要用掉450亿双筷子, 请问大约需要砍伐掉多少棵树?学生经过计算后回答道:“一共是2250000棵。”教师又引导:“是啊, 中国每年因为使用筷子要用掉225万棵树, 真是个天文数字。”紧接着出示第二题:中国人使用筷子一年减少的森林面积是200万平方米, 我们的小学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 相当于减少了几个我们的学校?学生经过紧张地计算, 迫不及待地回答:“需要133个我们这么大的学校。”“哇!”“天哪!”……教室里一片哗然。一个学生感叹道:“原来每年全国人民不经意间就使用掉的一次性筷子, 竟然能让像我们学校这么大面积的133个森林面积悄然地在地球上消失了!太可怕了!”通过计算, 从这几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数字, 让学生深深地意识到了人类在严重地破坏环境, 伤害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把数字带给学生的震撼带入学习内容之中, 整个课堂就有了一种良好的情感基调。
事件求真
为了每一个生命个体更好地发展, 思想品德课一定要归本于“真实”, 要用身边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情景, 来呼唤孩子的那份真情, 让“情”叩开紧闭的心扉, 唤醒沉睡的意识, 鼓舞良好的行为, 荡涤稚嫩的心灵, 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见成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天有不测风云》中《地球生病了》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年初, 我国南方发生了一场50年罕见的雪灾。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
师:看了这些真实的场面, 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1:雪灾引起的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生2:大雪压断了高压电线, 电力工人不顾生命危险高空抢修5000万伏超高压电路, 值得我们敬佩。
师:天灾无情, 人有情, 你看看, 这些画面上哪一组人最打动你的心?
(图片展示, 风雪中, 群众冒雪扫道路, 电力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电缆等。)
生1:我最感动的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老爷爷冒着大雪扫马路, 他们花白的头发上洒落着晶莹的雪花, 这个场景太感人了。
生2:我觉得电力工人叔叔最伟大,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在为大家服务。
师: (补充) :为了抢修电网有三名电力工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是罗海文、罗长明和周景华三位同志。年迈的母亲, 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得撕心裂肺, 年幼的儿子, 还不知爸爸已经去了天堂。送行的群众在路上排成了长队, 让我们为这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鼓掌。
生: (长时间鼓掌)
这样的掌声来自于学生的真情感悟, 真心抒发。只有这样真实的事件才能还原给学生一个完全真实的课堂。
加强“真实”对话, 触摸学生的真情
生活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对话是学生生活真实的展现。创造生活中的对话,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反思、去辩论, 才能塑造学生的品德。
百家“真”鸣
课堂上, 孩子常常是按照大人的喜好和要求在说话。这些话虽然四平八稳, 甚至无懈可击, 但不是孩子想说的话, 更不是小伙伴在交谈时的“伙伴语言”。教师应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机会, 让学生敞开心扉。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不断融合, 不断地被激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发扬民主, 允许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心话。如在上《诚实和我在一起》一课时, 学生发表了“做老实人吃亏”的观点, 这一观点在学生中带有普遍性。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激情迸发、思维闪烁、千言万语、跃跃欲试,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题既接近学生生活实际, 又是人们茶余饭后经久不衰的现实话题。教师将此题作为学生辩论的主题, 可以说, 这个教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观点的针锋相对中, 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 做老实人, 有时表面吃亏, 但实际得利, 眼前吃亏, 长远得利。让学生说真话, 暴露自己的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斗争, 用正确的认识去澄清思想深处的错误认识, 就能真正实现思想认识上的转化。
“真”情告白
情感是开启心扉的钥匙, 青少年学生, 富于感情, 但不一定善于表达。在思品课堂上, 必须耕耘情感之田, 引领学生的情感, 敢于表达, 善于抒发, 使他们的举手投足处处散发出美与爱的光泽与芬芳。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从而让孩子在课堂上说真话。比如:在学完《我的爸爸和妈妈》一课后, 教师抓住了重情的特点, 用“真”贯穿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使情与理不断交流, 而且随着教学的展开, 情感的激发也由浅而深。在这节课的最后,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你把你最想写的话写下来, 爸爸妈妈一定会感动的。在老师的鼓励下, 孩子们变得很勇敢, 纷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保留地抒发了出来: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 我爱你们!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 对不起!我以前不太听话, 在学习上总是爱偷懒, 让你们很操心, 不过请相信我, 一定会改的!”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 自从有了小弟弟, 我觉得你们给我的爱少了很多, 不过我挺喜欢小弟弟的, 因为我也可以向大人一样照顾他了!”
孩子的真心话就像宝贵的钻石, 熠熠闪光, 相信这样诚恳的话语一定也能感动他们的父母, 使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次真心的交流, 相信孩子们今后会更体谅父母, 父母也一定会更爱自己的孩子。
尊重“真实”体验, 还原学生的自我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社会的发展源于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体验产生理解, 体验产生情感。品德社会课应尊重学生的实际体验, 让学生在课堂里, 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真切的感受, 让这种内心体验形成认识, 进而转化成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角色互动———真感受
体验是活动教学的核心, 通过表演与体验, 类似游戏的方式进行角色互换, 能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真实”体验, 这样可以重新认识自我与他人, 触动学生心灵, 从而构筑美丽无限的激情课堂。如教学《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 教师采用了活动《盲行游戏》。让两个同学分别扮演“盲人”和“拐杖”。扮演“拐杖”的同学用丝巾把“盲人”的眼睛蒙住, 让其在原地转三圈, 然后由“拐杖”带领他穿越有障碍的路线。“拐杖”不可说话, 只可用肢体语言给对方暗示, 完成后交换角色。这个活动过后, 孩子们感想颇多:一个残疾人在生活中太不容易了, 两眼一抹黑的感觉糟糕透了。幸亏有了别人的帮助。我以后要是遇到有困难的残疾人, 一定也要主动地伸手帮一帮。
对比感受———真体验
学生提取真实的体验, 需要事物的外部刺激, 才能形成强烈的感受。在课堂中, 教师要把握对比的事物, 丈量对比的尺度, 今昔对比, 优劣对比, 强弱对比等, 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如在教学《我长大了》这课时, 没有对比, 学生很难直观地感受到自己长大了。于是, 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了小时候曾穿过的衣物和鞋帽, 接着在课堂上让学生试穿。学生满脸喜悦地拿出短短的衣裤, 几寸的鞋子, 拼命地在自己的身上试穿, 并不断发出笑声, 学生兴趣盎然。在试穿的过程中真正的体会到了自己真的长大了。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把小时候用过的衣物引入课堂, 用实物来展现情境,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重温旧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 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将学生的记忆大门缓缓打开。此时, 老师让学生回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事情。一件件小事、点点滴滴父母爱, 像一股暖流, 再现在学生眼前。
生活体验———真收获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尤为突出。学会做人, 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在学完《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一课后, 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个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 要求学生烧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菜。同时要求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饭菜要自己完成;完成后请父母品尝, 并请父母写上评价语录。这样的生活体验, 很多孩子一开始尝试觉得新鲜, 但是要认真完成还真不容易。自立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充满了困难和挫折的过程, 这样的生活体验既让学生尝试了自立, 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体验, 充分感受到了家长的不易与辛劳。
13.教育因读书而精彩 篇十三
书,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书,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书,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习知识,从读书开始。
在我小的时候,阅读书籍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那时,我不明白读书有什么好处,只是觉得那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时,我会为书中主人公悲惨的遭遇而感到悲伤,为主人公奋斗多年最终成功而感到喜悦,为主人公受到的委屈而感到气愤。不仅如此,每天睡觉前,我还嚷嚷着要妈妈讲一个睡前故事给我听。
等我长大一些,妈妈就给我订阅了一些杂志,又买一些简单的,通俗易懂的课外书给我看。在《葫芦娃》中,我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在《猫和老鼠》中,我知道面对坏人要冷静、要动脑筋,在《父与子》中,我又羡慕那快乐、幸福的父子俩。
当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才开始接触一些世界经典名著,并从中悟出了许多道理。在《巴黎圣母院》中,我明白了美与丑的真理:美与丑并不是绝对的,美或许是真正的丑陋,丑或许是真正的美丽。在《老人与海》中,我领悟到做事要坚持、不放弃,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阻挠,敢作敢当,勇于挑战,勇于拼搏的道理。而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中,我佩服孙悟空的身手敏捷、神通广大,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神机妙算,林黛玉的淑质英才、端庄典雅,还有武松那敢于斗争的精神和那超越常人的胆魄。这些知识,都是在课本上所学不到的。
一片绿荫,能带来清凉一夏,一篇美文,能让人受益一生。打开那溢着油墨芳香的书本,那就是一种享受。徜徉于书海之中,是何等的轻松!书籍,给予我光明和温暖;书籍,是我们和作者交流的平台:书籍,打开我们的世界之窗。我爱书,它伴随着我成长。书籍,让我们的人生大放光彩,书籍,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些迷茫。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会陪伴我们一生,书中有体味不完的道理。正因为有书,我的世界才更加丰富,正因为有书,我们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14.《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 篇十四
“为学生做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图的就是生命的充实。”这就是康校长跟来访人说的第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很少有休息时间,对工作几乎达到忘我境界,就连母亲生病也没顾得上回去尽孝。
“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会看到它的光明所在,从不气馁,这是那个时代给予我的财富。”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的她,出身教师世家,儿时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意识到,老师把一切都奉献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小的经历,让她遇到事情,总是往好的地方去想,不放弃,也不气馁,努力将事情做得更好。这股子乐观劲儿,这股子韧劲儿就是康校长性格中的主要成分。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微处着手,一点点的训练、陶冶,切不可粗糙,切不可掉以轻心。”康校长十分注重师表以及以身作则,哪怕是细微的事情,都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榜样。她总是说:“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教育问题绝无小事。”在学校里,她尤其重视德育,擅长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学生今后生活奠基。她始终认为教师的魅力来源于其正直人格、专业素养,校长也是如此,并不是手中的权力和名片上的头衔。
康岫岩校长多次给在校师范生作报告,在致未来教师的教育报告中,她这样讲到:“在人类社会中,只有两种职业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个是医生,另一个就是教师。教师直面的是未成年人的鲜活的生命,不仅包括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灵魂。作为教师,只有用良心与学生生命相对时,才能是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才能焕发精彩。而学生的生命也会因教师正确引导和教育而更加精彩。这个过程是相互的,统一的。再进一步,只有学生与教师共同精彩,我们中国的教育事业才精彩。”这就是康岫岩校长著名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言论。康岫岩校长在报告中甚至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她说有一个因为杀了人去了地狱的第十八层,他惊讶地发现地狱竟然还有第十九层,那里关着一个面目狰狞的人,他好奇地问了上帝,这个人为什么会在第十九层地狱,上帝淡淡地说:“他是个老师,他扼杀了学生的灵魂。”康校长用这样一个笑话来强调作为教师善待学生心灵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由此可见康校长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深沉热爱。她的一腔热血都要投入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事业中去的坚强决心。
在报告中,康校长总结了一个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和品质。首先是要有专业精神,这种专业精神包括敬业、乐业的精神,学而不厌的精神,永不停滞的精神,勇于负责的精神;其次应具备专业道德,包括爱事业、爱学生、爱集体、爱修身,她强调教师并非“单打独斗”,教师队伍是一个团队,我们要学习彼此的长处,共同致力于教育学生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自我的修身,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学生的榜样;再次要有专业观念,包括未来导向观、以人为本观、科学人才观;另外,还要具备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实践知识;最后,教师应具备学习能力、控制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她用自己几十年的从教经历鼓舞在场师范生向着优秀教师的方向去努力学习,超越自己。站在这个讲台的康岫岩校长,不像是声誉全国的著名校长,更多的是闪烁着名师风采的优秀教师。
不管是小时候我们作为学生,还是将来有一天我们作为学生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遇到几位认真负责、敬业乐业、会教书、有爱心、人格高尚的好老师。我们都知道一位好老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作为师范生、可能会成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在初步了解康岫岩校长的基础上,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就是不管我们在多么基层多么偏远多么狭小的学校,我们都要用爱、用心、用识、用德面对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在自己小小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把“小人儿”们带好,那么这个岗位也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大放异彩。永远不要忽略学生的一张张笑脸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感,永远不要忘记教师灵魂工程师的使命。一个教师的魅力不在于手中的教鞭,而在于内心爱的力量;一个教师的成功不在于上级颁发的奖章,而在于学生给的信任和依赖。
让我们为成为一名好老师而终身奋斗,让我们与学生的生命共同精彩!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2这学期拜读了康岫岩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收获很大,书中很多地方让我感动。她用生命理解教育之深刻,她追求并实践“整体高素养教育”之执著,她的人格魅力,她的教育人生和教育思想,还有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那深深的挚爱令我的灵魂再次得到洗礼。
康校长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她爱生如子,而且爱老师,充分理解老师的疾苦,为老师搭台唱戏,建立机制,陶铸名师。在她做老师期间,她深爱着自己的学生,牢记母亲的教诲:要把学生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她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句话都能引起她的注意。她总能发现学生的优点,重视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缺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为了挽救一个孩子,她用心灵去与孩子沟通;可当她发现自己因说错一句话而误解了学生后则深感内疚与自责。我被她的行为而感动。她理解学生,她更爱学生,一个校长经常和学生说话,能经常听取孩子们的心声。
作为一位校长,她更爱自己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她不惜一切代价送老师走出校园、走出天津、走向世界,让他们的知识与世界接轨,让他们为自己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为了使教师具有良好的心态,她关注老师生活的细节,与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一切努力,她赢得了学生对她的喜爱,教师对她的敬佩。
“教育为了明天。当我们用生命来理解教育时,当教师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当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中国教育的生命将更充满活力!”教育的步伐是不能停息的,她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和前进。我愈读此书愈钦佩于康校长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对教育趋势的高瞻远瞩和对学生教学艺术的智慧、对教育永无止境的追求。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去积累新鲜的知识,去发现新的知识点,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时时有自信,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时时有美丽。我的教育生涯才会精彩。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在困境中磨练自己,定能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题记
春节快结束的时候,读了当代教育家康岫岩所著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颇受启发。在这本书中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生命因教育而精彩。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生命面对学生的生命;教师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生命发展的质量;学生素养的水平体现教师生命的价值。的确,当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教育事业中时,这个生命本身的内涵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丰富,这个生命本身的价值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升华。“教育为了明天。当我们用生命来理解教育时,当教师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当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中国教育的生命将更充满活力!
作为南开中学的第六任校长,康岫岩从出生到终生从事教育事业,在命运与历史的磨砺中,在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中,将自己的生命和教育事业、南开中学、南开教师、南开学生融为了一体。正是因为康校长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领悟,不断总结,不断积淀,才会引领南开中学走向了辉煌之路。作为一代教育家,康校长在治校中始终贯穿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无论是以学校文化积淀学校精神,还是重视修身养性,敦品立德,无不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整体高素养教育观”,以培养“世界的中国人”为目标。正是有了这种思想的指导,才有了南开今天的迅速发展。康校长用自己的人格、品德、思想境界、学识、能力、才干和教育见地、工作魄力诠释了校长这个角色的含义。
在书中,康校长回忆了在学校推行“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情形。她选择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白色、绿色、蓝色”为代表的三色板块式课程体系,开设了“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为立足点,凸现人文性、地域性、独特性的校本课程,首开先锋在中学开选修课,实施学分管理。这种独特的课程管理为南开培养出了更多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教会学生生活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创业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使之成人后能为社会做贡献,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能营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看到书中南开教师为了每一节课冥思苦想、精心设计的动人故事时,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教育。作为教育之基础的中学教育,不更是应该从小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教会学生学习吗?可是想想我们平时的课堂,充斥的最多的是灌输知识,是照本宣科。大家满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缺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多少,创新能力增长了多少的理性自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的迅猛发展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学习将是人一生不可缺少的,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更显得尤其重要。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渔技”,使他们“乐钓”、“会钓”、“擅钓”,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和激烈竞争时从容应对,脱颖而出。
在我身边有不少同行埋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教育越来越不好做、工资不能和自己的劳动成正比等等而丧失事业心、丧失勇攀教育高峰的勇气和动力,过着年复一年的传统教育模式。在这本书中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很好,‘生命因教育而精彩’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生命面对学生的生命;教师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生命发展的质量;学生素养的水平体现教师生命的价值。的确,当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教育事业中时,这个生命本身的内涵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丰富,这个生命本身的价值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升华。
【教育因读书而精彩】推荐阅读:
生活因读书而精彩作文10-25
人因为读书而精彩11-0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心得个人书评06-28
教育读书心得11-03
教育读书随笔12-16
教育读书笔记大全06-26
《爱教育》读书心得09-20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09-24
守望教育读书笔记10-14
我们为什么而读书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