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学设计(共10篇)
1.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一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重点难点
1、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式题的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是同学们在周末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照片,(课件出示主题图)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个
34个
22个
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学生认真观察后,回答问题。(学生分了三个组,不辞劳苦的帮助农民收获了很多大南瓜。)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根据图片信息,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1)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2)三个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
问题(1)学生已经比较容易解决,可以让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评。教师重点强调用加法解决的算理。
对于提出问题(2)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以鼓励:感谢你,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大家有信心解决问题(3)吗?
请大家认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哪位同学自愿上台来投影汇报自己的算式?学生上台投影汇报。28+34+22 师:同学们,你能发现这个算式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师引导总结算式的不同。
请大家先独立试算28+34+23,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小组交流后,进行小组汇报,展示算法。
这种方法是学生普遍采用的,有没有更简便的算式呢? 学生中有采用以下连加竖式的: 教师将这两种竖式在投影仪上对比观察,看看有什么区别.重点弄清每一步的算理.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小结:让我们再来一起总结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好吗? 同学们,大家连加计算的计算掌握的怎样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46+25+17=
54+20+16=
然后小组内进行汇报.老师请学生中的典型进行投影展示、讲评。
(二)、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三个组一共收了多少个南瓜的问题,大家来看看这84个南瓜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问题?(课件出示情景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先独立列式,再用竖式计算。
师巡视。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师利用课件演示题目的解决思路。(为什么使用连减的算法)连减题目怎样解决?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总结汇报。
84-40是计算李大爷运走剩下的个数,再减去26是算最后还剩多少个南瓜。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其他算法:
先算共运走多少个? 再算还剩多少个?
小结:谁来总结一下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呢?
三、方法应用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两大问题,学会了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请大家打开课本28页,先自己动手把“做一做”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注意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更简便。
然后课件出示两道连减计算题,独自竖式计算,全班集体订正。90-58-24=
75-28-19=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疑惑?
2.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二
连加连减练习2学校: 班级: 姓名:***20-214-217-2526-3711129959-312-3730-1424-6***41531659315-11-184-1-344-14-445-18-35161718169037-4721-1511-13***715-31-2931-208-362122228717-457-1834-1916-***7930-538-819-57-60262798-22-16-13-4428159730-82-4650-123-11293018424-36-2414-1149-12313267954-341-2535-91-***992941-4-2124-12-145-7-3337-17-2***26-1135-71-68-2939405708-313-173-2714-1013825-2433-92-3414-***8-30-83-5-144-35-419-2-15148132-916-2013-112-36
连加连减练习3学校: 班级: 姓名:***17-48-1627-614-50111235967-24-14-2616-14***11512551-131-242-1711-1161734-2-4-5-91824596-1745-112-156-4192030951-293-1920-813-***3-109-1015-1611-8232433***7342-8-204-33-3811-38-78-12-6262728566821-1611-73-149-***2-2015-11-11-***1-49-3720-327-***511978816-10-1241-1-1925-6-132-30-***153988-13-12-24-3140286928-367-85-1012-9329832-321-109-112-***733-3-92-45-392-17-1615-4-***497-12-16-13-10
3.第五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篇三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5.15
连加、连减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年一级上册P765内容,练习十四的1题。
教学目标:
.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方法,正确计算。
2.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或主题图的分解图。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
师: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些气球,奖给表现最好的小组。特别是上课听得认真,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这些气球漂亮吗?谁告诉大家有几只?
学生汇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4+4
3+1+4
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机动方案:(1)生说出加法算式,则教师板书如上,提出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2)生没有说算式,则引入喂小鸡的情境。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教学连加。
.理解连加的意义。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演示,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2)提问:①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么?你是怎么算的?(5加2等于7)师板书:5+2=7
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
(7加1等于8)师板书:7+1=8
②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5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③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学生可能出现分步列式和连加算式)出现分步列式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算式的联系;出现连加列式时,要问一问各部分的含义,并让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3)重点研究连加算式: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4)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
(板书:连加)
教师范读算式,(5加2再加1,表示把5、2、1合起来。)
学生齐读算式,同桌读算式,自由读算式。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口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5加2得7,再算7加1得8。
板书:5
+2+1=8
多指学生叙述口算的计算过程。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里,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3.练习:(出示“做一做”中的第一道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4、谁能说一个生活中用到连加的小数学故事?
(二)教学连减
.理解连减的意义。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2)动态演示书上的连减图片:
先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再指名说一说图意: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
(3)要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师板书:8-2-2
(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这样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吗?(板书:连减)谁会读这个算式?学生齐读一遍。
2.研究算法
结合题意,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8减2得6,再算6减2得。
板书:8
–
2–2=4
学生根据板书再说口算的计算过程。
说计算方法:先算8减2等于6,再算6减2等于4。互相说。
3.练习:看图先说图意再列式。(可不摆)
4、讲一个生活中用到连减的数学故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水果,谁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
问题:
列式:
列式:
2.练习十四第1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后,仔细观察这三组的算式,你们会有什么发现?
(3)说一说前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有序的说出2+3+4的计算顺序。
3.小结方法:口算连加连减算式时,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说出来让大家帮助你。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2+1=8
–
4.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评课稿 篇四
王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本节课的内容部署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在一年级中学生已接触过10以内连加连减的办法,所以在整节课中,重点应放在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办法。并规定学生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从中培养孩子们的书写规范。我想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袁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地方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一、能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去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教师在教学新知的同时,引用了教科书的收西瓜的情境,带学生进入了生活中的数学的世界,让学生体现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用我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然地投入了学习中,并在此同时,教师善于抓住每个时刻,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地方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善于用一些儿童用语,更形象地描述计算的过程。
有一个环节我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教师在分析连加竖式的办法的时候,学生出示了两种不一样的竖式算法,第一种是先把前两个数用竖式相加,然后再把答案与第三个数相加。第二种是先把前两个数用竖式相加,然后再紧接在下面加上第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完成。教师在分析两种办法好坏的时候,能形象地把这两种办法比喻为学生走路的情景:第一种是走完路了,歇一会,再跟第三个数相加,继续走。第二种是与第二个数相加了,不歇继续加上第三个数,继续走。所以第二种比较方便,省时间。看,这两种办法经过教师用精彩的儿童用语作修饰后,更形象具体,生动的描述出他们之间的区别。更有利于学生对此办法的记忆以区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狠抓计算,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课前的口算练习,课中的`不断巡查中,可以看出袁老师在平时在课堂中,注意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这也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知道计算能力需要的是坚持,不断地练习巩固,计算的能力才可以提高,所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必须时时刻刻落到实处。
根据课堂的整个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袁老师能把握教学重点对学生开展引导,组织教学。课后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调控好课堂?
这也是新教师频繁出现的一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集中精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教师如何在学生有限的集中精力下,更好更合适地抓住这时间,对学生贯穿更多,更重要的知识,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考虑,思考的问题。我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把备教材与备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想想学生会出现什么的状况。还有在课上,教师语言的节奏,每个环节的节奏应该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课堂上我们需要看到教师积极,大方,兴奋的一面,以渲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全情投入到你的知识海洋中。
二、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学生已经有了用竖式计算的基础,所以在这节课中,其实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旁指导,我想整节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高,学习更加有热情。可让学生自已或小组为企业,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办法,再全班开展交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创造,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办法。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质疑,让学生大胆放手学习。作为组织者的我们,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给予引导补充,让学生自已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三、课堂上如何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特别计算教学,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多的注意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一般的法则,计算的办法,计算的准确性怎样,我们老师都应该随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指正。所以单一的个别问题,个别演示根据取不了什么效果。所以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及时检控。我们可以在练习办法上采取多种形式,可以自已批改,可以同桌互评,可以指名板演,可以小组合作等等,对每次的练习,教师要跟踪调查。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也要多面性,有针对性地出现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5.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连加连减的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正确率。
2、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掌握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是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连加、连减”(板书课题)
同学们好,上课前我们还是先来做一组口算题吧!要求:先读题,在计算,全班订正。(手势表示)出示口算卡片。
32+19= 68+19= 56+36= 68+12= 54-12= 47+22= 40-25= 50-46= 50+46= 78+8=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正确率。
2、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两个竖式一起时怎么算比较简便。
2、连加、连减式题怎么算?
四、先学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动物家园里。小动物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获得了大丰收,它们举行了一次联欢会。
五、引导复习。
活动一:帮乐队演员找位置--------复习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联欢会开始了,先是乐队齐奏。可小动物们来到舞台上,由于紧张,竟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完成答题卡一
1、同桌合作,列竖式计算
29+35+9=
97-25-47=
75-46+31=
48+26-39=
2、汇报,集体订正。
3、总结运算顺序:从左往右的进行计算。活动二:帮小熊会诊--------学会自己检查作业。
在大家的帮助下,乐队开始演奏了,正在这个时候,大熊的手机响了,原来是3只小熊宝宝也想去参加联欢会,可它们生病了,现在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帮帮它们,你们的意见怎样?
1、学生独立完成答题卡二,教师出示3只小熊,集体在这3只小熊上订正。
2、总结计算时常出现的错误:数位没对齐;计算时忘记进位或退位;抄错数字等等。8 4 4 4 7 44 0 ———— ———— ———— 6 4 2 8 3 4 + 2 62 6 ———— ———— ———— 8 0 1 2 2 8 讨论:今后你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检查自己的作业?
活动三:购物活动---------巩固计算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熊宝宝参加了联欢会,而且联欢会开得也很成功!联欢会结束后,小熊们决定要锻炼好身体,等下一次联欢会的时候自己也能上台表演。你们也想有个健康的身体吗?那就让我们和它们一起到体育用品商店去看看吧!
出示小黑板。
篮球45元,足球58元,排球39元,小熊有100元,可以买那些物品?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6.《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篇六
一 注重合作学习
“连加、连减”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所以在课堂中,我注重了同桌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利用课堂上的每个可以说的环节,同桌两人彼此互当小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比较好的说出他们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在讨论交流连加题目的计算方法时,也让同桌一起汇报,同时给予了大力的表扬,增强孩子们学习数学的信心。练习中也设置了很多可以互动的环节,使孩子们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更熟练地掌握连加连减。二 注重情景、评价的设计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35分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所以从引入部分开始,就设计了游数学城,闯关的形式,从第一关、第二关到第三关。不管哪一关在结束部分都设计了评价的环节,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一种积极投入的状态学习参与课堂,学习今天的知识。三 练习有层次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学习,基本都能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题,所以在巩固练习部分,在基础练习之后,设计了一些动脑筋题,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吃,也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本节课达到的预期效果:
1虽然是刚上学的学生,但课堂调控的特别好,学生都能被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而吸引,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去。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昂,乐中学,学中乐,学、乐融合,其乐无穷。
7.《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篇七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巩固10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2) 学会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尤其是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情景理解连加、连减算理,在观察、比较中发展学生数理逻辑思维。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竖式的简便写法计算连加、连减以及结合情景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师:今天,邹老师邀请了一位小伙伴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我们一起先来听听一首童谣。(课件听音乐)(学生倾听)
师:这个小伙伴是谁啊?
生:小蜜蜂。
师:是的。清晨,勤劳的小蜜蜂去花园采蜜。蜜蜂国王把小蜜蜂分成了3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学生看主题图)
师: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把他完整的说出来?
生:第1组有28只小蜜蜂,第2组有34只小蜜蜂,第3组有23只小蜜蜂。
师:你的眼睛可真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第1组和第2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生2:第1组比第2组少多少只小蜜蜂?
生3:第1组比第3组多多少只小蜜蜂
师:刚才他们都提出了数学问题,第1组和第2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你们能解决吗?
生:会。
师:如果是第1组、第2组、第3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你们能解决吗?
生:能。
师:谁来列算式?那么多小朋友都会列?一起大声说出来。
生:28+34+23=85。
师:到底是不是85呀?
生:是。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练习本列竖式计算,如果有困难可以举手,老师来帮帮你,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商量。
(学生动手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堂。)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写出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8 6 2 简便 2 8
+ 3 1 4 + 2 3 +3 1 4
6 2 8 5 写法 6 2
+2 3
8 5
师: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生:我是先用28加24得62。
师:第1组和第2组一共有62只小蜜蜂。
师:那62加23又是什么意思呀?
生:两组的和再加上23得到一共有85只小蜜蜂。
师:说得真清楚,老师把你的方法铁到黑板上,让全班小朋友都能看清楚。(教师贴竖式)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2个小朋友,他又是怎么算的。
生:我先用28加34再加23得85。
师:28加34再加23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中方法。
生:我是把28、34、23一起相加。
师:哦,原来你是把三个组的小蜜蜂一起连加。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3种方法都有哪些相同点?
生:都是加法竖式,得数都是85。
师:比较以下,第1种方法和第2种方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生1:第1种方法是两个加法竖式,第2种方法是1个加法竖式。
生2:第2种方法少写了一个“62”。
师:第1种方法和第2种方法,哪种计算更简便呢?
生:第2种。
师:简便在哪里?
生:第2种方法少写了一个“62”;第2种方法只用写一个竖式。
师:原来用这样的竖式计算,我们可以少写一个数,节省了计算时间,真简便。再比较一下第三中方法,它和前面的良种方法又有什么不一样呀?
生:三个数一起连加。
师: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在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
生: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加。(出示《连加》课题)
师:勤劳的小蜜蜂看见小朋友们那么认真学习,送给我们三朵花,可是每一朵花里面都有一个小陷阱,不信?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出示练习课件)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19+30+40=?
生:89。
师:7+59+20=?
生:86。
师:是不是86呀?动手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学生动手计算,然后全班齐答)
师:最后这个陷阱呀,小蜜蜂要求我们列竖式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巡堂,学生独立演算、汇报。)
师:小蜜蜂已经采了很多的蜜,有些小蜜蜂开始把蜂蜜送回蜂巢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飞走了26只小蜜蜂,飞走了40只小蜜蜂,还剩下多少只小蜜蜂?
师:会列式吗?
生:会。
师:一起说出来。
生:85-40-26=
师:看看这个算式,和我们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生:减法(连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另一个知识——连减。(出示《连减》课题)动手在联系本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演算,并同桌之间相互检查)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实物投影),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小朋友举手,我们来检查一下,他做对了吗?
师:我们在列减法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数位要对齐,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
师:我们再来检查另一种方法,他最对了吗?
生:没有,得数错了。
师:做连减计算的时候,这样的方法很容易出错,因此我们做连减计算时,不用这样的方法。
师:蜜蜂国王的这个问题,除了用连减的方法解决,还能列出别的算式解决吗?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教师巡堂,学生相互讨论)
生:我们可以先算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再用85减掉所有飞走的。
师:只要我们多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师:采了大半天的蜜,小蜜蜂准备回家了,可是有4只贪玩的小蜜蜂找不到家了,能帮帮他们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比比,看谁送的蜜蜂最多。
(学生独立演算、汇报)
师:哟!还有一只小蜜蜂没有回家,它的家是几号呀?
生:37号。
师:这只小蜜蜂呀,最贪玩,它把算式给弄丢了回不了家,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哪些数连加或是连减等于37?让小蜜蜂快快回家。
(学生思考,汇报)
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利用课件向孩子展示一幅小蜜蜂采蜜、送蜜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从实际情景中因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首先,我利用课件,想孩子展示小蜜蜂采蜜、送蜜这两幅情景图,让孩子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情景图理解算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列竖式,让孩子观察、比较中,发现连加连减竖式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从而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其次,我在教学连加连减过程中,加入了两个练习环节。第一个练习我设计了三道连加题在花朵中,三道连加题难度逐渐增加大,即训练了孩子的口算能力,也给孩子在动手笔算过程中体会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计算也可以是很有趣的。
而另外一个练习,我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孩子在送小蜜蜂回家的过程中,完成连减的练习。练习中,即巩固、加强了孩子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互相帮助的情感。
在教学的最后,我还设计了一只没有算式只有得数的小蜜蜂,让孩子思考,哪些数连加或是连减可以让小蜜蜂回家。学生在刚才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上整节课的练习,学生想出了许多算式。这一环节我拔高层次,让学生在思考和计算中发散他们的数理逻辑思维,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即巩固、加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情感。
但是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例如:我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连加竖式的时候,我经验不足,在对于一些竖式上的小毛病,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让孩子去发现那些小毛病,因此在连减计算过程中,仍有这样的小毛病存在。
8.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牢记前两个数计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有一位小朋友要到我们一(5)班来作客,你们看他来了。(出示小魔法师图)1.看图列式计算。
2.填空。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出示小兔图)
第一次变出了几只小兔?第二次是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变出来1只,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根据这个提出问题吗?(引导学生叙述题意:第一次变出3只小兔,第二次变出2只小兔,第三次变出1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范读算式:3加2再加1.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的加法叫连加.(板书:连加)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2)研究算法.
这里有两个加法,所以我们要分步算,那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3+2=5,再用5+1=6。回忆刚才的计算过程,你能看出来计算是从左往右算,还是从右往左算吗?(从左往右)板书。
学生自己叙述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小猴图]你能根据刚才变出小猴的过程,提出问题吗?(板书:适时写数)指名说出问题。要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应该怎么列式 ?出示算式,提问:你知道应该先算什么吗?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2.教学连减.
(1)理解连减的意义(出示小猴消失图)
原来有几只小猴,第一次消失了几只?还剩几只?怎样列式?又消失了几只?那要再减去几?出示算式。像这样有两个连续减法的算式,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板书:连减)
谁会读这个算式,领读算式?(2)研究算法. 结合题意,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理论上归纳出:先算8-2=6,再算6-3=2.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从左到右的顺序)
(3)练习.[出示小兔消失图]谁来说说过程。独立列式计算。小结:刚才我们计算时是先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写下来,等熟练了,我们要试着把第一步的结果记在心里,再用它去进行第二步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1)看完了魔术表演让我们活动活动,(请全体起立)我们一起再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只小鸟,你会列算式吗?指名说出算式。说出计算过程,将第一次计算的结果记在心里,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2)你看又来了好多小兔,原先有几只?第一次走来了几只,第二次呢?一共有多少只?说出计算过程。勤劳的小蜜蜂去采蜜,原先一共有几只,第一次飞走了几只?第二次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说出算式并计算。
(3)看来小朋友们对连加、连减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就来练习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看图完成算式。
(4)看图,小动物们想回家,可是各有两道算式拦住了他们回家的路,只有算出正确的答案才能回家,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来帮帮这些小动物吧。书上第4题跟这些算式是一样的,你们先在书上算出答案,然后再告诉这些小动物。算好举手。
四、课堂小结.
9.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篇九
《连加连减》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设计,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主阵地。这堂课,我创设了小明喂小鸡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很快就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2、动态感知,静态领会
为了让学生通过事情的发生,体会理解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2道静态的例题,以喂小鸡课件的形式动态呈现,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喂完小鸡后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很快就列出了连加连减的算式,教学难点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可谓得心应手。
3、体现算法多样化
我在教学做一做的两道题目时,学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算式方法:一种是先算左边和中间的小棒,再加上右边的小棒;另一种是先算出右边和中间的小棒,再加左边的小棒;还有一种是先算左右两边的小棒,再加中间的小棒。在解决这道题时,我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意识,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理解图意时,我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大胆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10.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能力点: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体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 34个 23个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3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3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3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3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学情预测: 2 8 6 2 + 3 4 + 2 3 6 2 8 5 2 8 + 3 4 6 2 + 2 3 8 5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
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测:85-40-26 40+26=66 85-66=19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三、拓展运用: 1、46+25+17 75-28-19 注意书写格式。2、54+20+16 90-58-24 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二年数学上:《第九单元-总复习》设计06-09
二年数学上:《第四单元-2、3、4的乘法口决练习课》设计07-31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用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设计07-24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1-01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10-29
五下数学第二单元07-06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11-10
二上数学连加连减教案09-15
一上数学第二单元测试07-25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数》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