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程设置(14篇)
1.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一
中学体育课程质量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省市课程计划开足开好体育课: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保证各年级开足体育课。每班每周2节体育课。每节课40分钟。实行选项教学,项目由体育老师确定几项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的项目。
要求每位体育老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课后认真总结。在上课过程中要求有适宜的运动量,适宜的运动密度,有技术技能的教学,有安全教育,有分层教学,有课外作业的布置。教研组长和教学处随时检查老师的教案和随机听各位体育老师的课。要求每学期组内老师相互听课不少于12节,每学期结束前教学处对老师的听课笔记进行检查。
二、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
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
制订,无须强求一律。常规条文的制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
个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制定教案,了解学生的情况,场
地、器材的准备,安全设施和清洁卫生工作。以及服装的准备等。
2、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委员或学生自己主动向
教师说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3、规定师生于上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铃声响后,体育委员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教师向学生宣布课的任务、内容等。
2、学生上课时的服装、鞋帽等规定。
3、学生上课时,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
体育委员的调动,努力完成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
4、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关心全体学生,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完成的任
务。
5、课后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锻炼的要求,宣布下次课的内容;
布置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节。
2、教师检查所布置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
三、体育教学研究活动制度
行政部门规定,学校每周四上午8:10—9:30是教研活动时间。这个时间是全体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的时间,不应挤占,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教研活动时间,组长要求严格考勤,教师应自觉遵守纪律。
(二)、每位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参加教研组及备课组组织的活动(参加活动要有
记录)。
(三)、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内容、任务要求并做活动记录。
(四)、教研活动以听课评课,学习法规性文件,学习新大纲,集体备课,研讨
教材,教法为主。
(五)、教研活动,也可安排本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或集体开展课题研究,写研
究文章,研究如何宣传本校体育工作。
四、学校场地器材管理制度
(一)体育器材的管理
1、体育教师必须维护运动场的整洁,保证各种器材的完整性,发挥主人翁精神,对室内外场地器材勤查、勤看、勤护理。
2、器材必须分类放置在位置,摆放整体。要建立帐目,保证器材的所以率和完好率。
3、任何人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外借体育器材。外借器材收回时必须检查器材完好情况,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二)场地器材的所有
1、体育教师在所有场地器材时必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课前做好安排,不得临时抢占场地器材。
2、体育教师课前必须检查所有场地器材,做好计划,确保安全使用,并将场地和器材使用数量写入课时计划。
3、课外体育活动使用器材,由值周教师统筹安排管理,对活动班级使用器材合理分配,尽量满足学生锻炼需要,活动后及时清点入库。
(三)场地器材的维护
每位体育教师都有保护场地器材的责任和义务,平时要勤查、勤看、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一般损坏及时修理,做到不等、不靠、自己动手,自己不能维修的要及时请有关部门维修。
2.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二
一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基本认识
第一,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必须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依据学校自身的环境、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 为满足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需求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而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
第二,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必须坚持学校性与地方性, 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与学校资源, 学校自行开发与实施的校本课程将进一步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特色。
第三,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贯彻本校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体育校本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单项课程开发, 只有纳入学校统一的校本课程体系, 才能确保课程的开发成效。
第四,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对学校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与评估。校本课程要以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形式出现, 方便操作、容易实践, 能给学生思考与实践、探索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第五,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对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分析、科研能力的把握。一定要因地制宜, 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 让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入体育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 而不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 若想要开发出符合学校实际和让学生满意的课程, 体育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与需求。
第一, 选择的策略。要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付诸实施的课程, 这个过程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一般来讲, 主要包括课程科目的选择、学习内容的选择、配套教材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评价体系的选择等。
第二, 改编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改编, 主要是指导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 以适应他们具体的认知水平与课堂情境。它是一种以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活动。可以改变课程内容的结构和顺序, 使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等。
第三, 新编的策略。根据学校和学生发展需要而开发出的全新的体育课程板块或课程单元, 形成的体育校本“特色课程”。可以探索一些自创运动项目的教材, 形成创新性的体育课程和自编教材。
第四, 优化的策略。可以针对个别教材内容或方法的优化, 如改编或自创课堂游戏、徒手操等, 形成课程文本。
第五, 整合的策略。整合是指以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 来安排校本课程的学习的开发活动, 其目的是减少项目和知识的分割和学科的隔阂。
第六, 拓展的策略。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主要包括正规课程延伸和个性化拓宽。
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体会
第一,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课程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学生选择权和发展权得到了尊重, 为个性发展建立了课程超市, 学生们有了课程选择权, 学生可以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课程, 从而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第二,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提升了课程改革的意识, 提高了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的能力, 改变了传统的课程制约教师的现象。在校本课程中,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传统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 教师有了课程决策权, 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设计学生需要的课程。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 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中的双主体性变得清晰与自然, 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教师发展空间不断释放, 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校本课程为体育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教师的专业素养、个性特征和能力特长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体现, 教学积极性高涨。教师们通过直接承担体育校本课程的策划设计、教材开发、组织实施、考核评价、成果展示、总结反思等工作, 提升了能力, 扩充了视野, 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突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弥补了基础课程相对于部分学生的需求所存在的不足, 也提高了办学的自主权。学生们通过参与开发和学习体育校本课程, 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提升, 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造、品味成功的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追求高品位、高质量的人生规划和发展。
第五,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为学校和教师们提供了教改实验的平台。校本课程的教学是教师实现个性教学的舞台, 包括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互动的指导式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生学业考核评估方式以及校本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都会为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3.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三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 新体育课程改革 影响 措施
体育是一门实践型学科,它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陶冶人的性情,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要低于一些国家同龄阶段的孩子大约2cm。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语数外学习上,而运动量相比国外的学生要少得多,这导致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肥胖儿童的数量有所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体育锻炼时间没能满足身体的需求。针对目前我国学生的情况,学校教育要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将新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影响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因素
(一)观念因素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在设施匹配和资金投入方面存在不足,课时相对较少,运动器材不充足,教育体制不完善,新的体育课程仅流于形式,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导致体育教学效果差。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育重视体育训练的密度和效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与喜好,必然导致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排斥。新的體育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终身体育学习的习惯。据调查显示,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改变。
(三)师资力量匮乏
现在的体育教师都是从竞技教育中走过来的,一般偏向于运动型的技术教学,未能把体育与健康结合起来。传统的学校体育课往往注重训练技巧,而忽略对学生健身意识的培养。
(四)评价体系的影响
新体育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与健康的考核不仅仅局限于成绩的考核,还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核。新体育课程的考核标准是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时的表现为参考的,而许多学校依然按照《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分标准来评价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与新体育课程的考核标准完全不符,而且还会打击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五)体育教学场地及匹配设施的影响
充足的体育场地和完善的体育设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的差距,各个学校在运动器材、匹配设施及教学场地上有所差距,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体育场地小,运动器材严重不足,匹配设施不完善,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应对措施
(一)体育教师首先要明确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新的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传统的“填鸭式”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以适应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立足于书本,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输,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比较封闭,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新的体育课程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将个人特长与体育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将体育与健康的科学成果融入教学中。
(三)增加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体育教学的关键。学校应当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体育理论学习,开展体育教育交流活动,将新的教育理论融入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健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必修课,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考核不能局限于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效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师应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际,给予各个学生合理全面的体育学习评价。
(五)努力把情感融入体育教育中
首先,情感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还能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积极的情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各项实践活动高质高效的完成。其次,情感教育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可以将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传输给学生,来激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再次,体育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团结。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拔河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六)完善体育设施
学校要增加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解决体育场地及运动器材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体育教育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三、总结
4.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四
摘要:中学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环节必不可少的内容,适应新的改革发展浪潮已成为大势所趋。文章结合时代背景与教育现实,分析现代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对策,以全方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问题;体育素养;身心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过去以文化成绩为主的旧教育思想已经被甩在了后面,随之而来的是新课改潮流下所盛行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要求。而体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学校和社会的不断重视下,其发展也开始提上日程。并且随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各个学校也都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了中学体育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各个学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跟新课改的发展步伐,以新的目标与内容指导体育,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发并研究新环境下的体育课程活动,以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为最终目的。
一、中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中学体育水平相较之于过去已经有了飞速的提升,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课堂教学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体育为文化课让步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脑海里。当前,仍然存在着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一些教师对体育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视。尤其作为升学年级的初三、高三或者是期中、期末来临之际,更是将体育课作为补课补觉的最佳时机,体育课往往被语文、英语、数学等其他科目取代。这种观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阻碍了体育的发展,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完全丧失了用武之地。其次,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学校体育设施的简陋甚至缺失是影响体育发展又一重要因素。乡镇学校体育设备不完备一直是教育存在的困难,许多学校把大量的教育资金都用在了文化课设施建设上,如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而很少投入到体育场地的.维修或者是购买体育器材上。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体育质量的提升形成了阻碍,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第三,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学校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仅仅以是否达到相关标准为依据,而对学生的体育课程的参与度以及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丧失了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导致体育教学的不成功。
二、体育课程问题的解决之道
首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体育训练和教会简单的体育技能,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体育思想,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绝不能避轻就重,蜻蜓点水般地做做表面工作,而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案并切实执行。
其次,学校加强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同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不断完善体育设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训练环境,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同时,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创建适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建立和谐愉快的上课环境,让体育课成为学习之余减压放松的好帮手。提高体育课的乐趣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对于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也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第三,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当前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能力,品德高尚、体格健全、身心发展良好的现代化新人。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其作用不言而喻,为社会培养身体健康的合格人才将和文化素质一样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学的体育发展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要想使体育真正成为提高中学生素质强劲有力的助手,就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当前,教育界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其重要性在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里也逐步增强,而相对应的,出现的这些问题也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就要进一步提高家长和学生的体育意识,让体育成为全民重视的课程,让体育意识成为大众的意识,从而为我国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渐趋深入,新环境下的体育教学改革已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新课改带来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但教师不能因此过分追求新式的体育教学方法,而荒废了旧有的教育方法。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新旧内容的基础上将它们加以整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体育教学氛围,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华卫,潘绍伟.对我国实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2).
[2]叶景祥.我国学校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发展轨迹和趋向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01).
5.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五
关键词新课程 安全 中学 体育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主导潮流。学校体育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的体育参与和体育能力。现代社会的学生不但要学会社会适应,更应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新课程体育要求我们建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切实予以贯彻和落实。而“健康第一”
的先决条件是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现代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我们学校来说可能只是上千分之一,对于家庭却是百分之百。出现安全问题对每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每个体育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安全呢?本人从事中学体育教学二十余载,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案例,和大家共同探讨提高。
一、充分掌握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贯彻安全教育,预防为主
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的中后期,身体发育逐渐成熟,而心理发育却很不成熟。女生大多不喜欢运动,爱面子,而心理脆弱;男生喜欢冒险,争强好胜,甚至好勇斗狠。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预防为主,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平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部分同学擅自脱离课堂,东游西逛,随意爬上单双杠和勒木架,甚至尝试做一些危险的动作,既没有老师的指导也没有同学的保护。一旦摔下后果严重。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冒险,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对策:教师平时灌输安全教育、发现情况及时制止。
在一次室内理论课中,一女同学迟到达十分多钟,回到位置后遭到体育教师大声斥责。不料该女同学竟然爬上课桌从三楼窗口跳下。所幸窗外是溪滩,堆满细沙和小石子,学生安然无恙。一般来讲理论课总是很放心,没什么安全问题的;上课迟到老师批评几句也是应该。没料到该女生家里父母吵架饭都没吃,上课迟到又遭班主任批评,心情郁闷已近崩溃。体育教师不明事情原委火上浇油,导致心理崩溃跳楼。
对策:处理学生要耐心了解前因后果,随时观察学生情绪,切不可意气用事,严防学生心理冲动,引起出走、跳楼等极端事件发生。
二、备课时分析教材的安全性,精心设计、合理指挥 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仔细分析教材,钻研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场地器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单双杠和体操一定要设计好保护与帮助;剧烈运动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健康状况,指导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及时做好放松活动。这些都是常规,不可或缺。
在某中学的市级公开课上,年轻体育教师的教材是篮球和跨栏,为节省队伍调整时间,在篮球教学后把跨栏教学放在了水泥篮球场上。水泥地太硬,结果虽然是低栏,很多女同学都不敢跨,好多男同学也摔倒擦破了皮,有的脚踝都扭坏了。
对策:根据教材合理选择场地器材,如果教材场地不方便或有冲突,要另行搭配教材,优先考虑安全问题,严防伤害事故发生。
某中学的体育课上,两路纵队一字排开,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铅球。教师下口令投球,同学们立即投出。后排同学因为抢球,未等教师拣球口令发出就冲上捡球,结果还有一人球较慢扔出,砸在捡球同学后背,造成轻伤。所幸未砸中头部,否则生命堪忧。
对策:投掷项目的教学,备课时一定要控制好人与人之间的间隔距离,教学时一定要统一口令进行投掷和拣回器材。
同样的某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的一节体育课,体育教师因运动会给学生指导标枪。下课后器械随意放在场地上,教师回办公室喝茶。下一个班级俩男生来到后相互嬉戏对投,结果标枪扎进喉咙部位。所幸抢救及时,没有造成生命事故,但也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后遗症:由于血液已经流进肺部,影响肺活量,以后终身不能参加剧烈运动。
对策:三铁项目安全问题必须严防死管,从拿器材到归还器材,教师全程跟随;练习中要统一号令,统一指挥投拣球;严格控制前后左右间隔距离,保证安全。
三、上课前要贯彻课堂常规,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
课堂常规是一方面为了整顿课堂纪律,建立更好的上课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状况。一般学校学生没有参加上课而发生状况,而上课教师又没有及时发现汇报,学校都要追究上课教师责任。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活动的经常会有,尤其是女同学,怕倒霉,爱面子,不肯直接告诉请假原因,教师盲目强行逼迫,容易发生意外。
有教师非体育专业,年轻不懂事,女同学例假都不知道,强行逼迫女同学长跑。结果导致大出血,休克。住院花了大笔的钱,教师不但要赔医疗费,造成恶劣影响还要挨行政处分。
对策:多学专业知识,多向老教师讨教经验。一次在课堂教学中一学生迟到,准备活动两圈跑完了他才慢悠悠走来。而且态度恶劣,坚决不肯补跑。我与他发生激烈争辩。不料他由于过于激动,一头栽倒,脸色煞白,连叫“药!药!”。原来他患有心脏病,又爱面子不肯告诉真相。同学拿来药物吃下,晚上还打电话给班主任了解平安才算了事。
对策:无病装病固然要罚,有病不察更是危害无穷。教师稍有不察就会出现安全问题,酿成大事故。所以体育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避免不必要的危
险。
四、在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体育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课堂,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身体交流,语言交流,情感交流。但是正是因为有交流,就会有碰撞,有时候激烈的碰撞甚至会演变为冲突。还有很多意外,甚至是灾难性的,教师就算是再尽责,再投入,也难以尽免。
在一次篮球课堂教学比赛中,先是俩人拉拉扯扯,而后恶语相向,进一步大打出手。同学都很难劝解,最后教师出面化解。
对策:中学生爱冲动,心理不成熟,容易小事变大事。教师在现场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摩擦,及时劝解。
某省一级重点中学体育课上,羽毛球选修班的同学正练习羽毛球对打。由于室内场地相对狭小,练习同学较多,突然一个同学的球拍不小心打到另一个同学的眼睛,导致眼球晶状体破裂流出,造成眼睛终身残疾。
对策:这是一起偶然事故,教师很难事先预测,但后果非常严重,因此我们教师只有通过经常的安全教育和事先的场地器材预计准备,上课多注意课堂动态,才有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同是这所学校两年后的体育课上,一位同学因天气炎
热,身体不适,独自一人离开了课堂,来到附近的一颗树下乘凉。当时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同学也没过多注意。等下课同学发现时已经死在了树下。当然,这位同学死的主因是自身的疾病。如果这位学生不死,这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人死了就是天大的事了,家长大闹,领导和教师被搞得焦头烂额,最后只得法院解决。
6.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六
文:卜扬来源:<体育之恋>网时间:2007-1-6 12:50:36点击:421
1-----综合体育实践促进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课题组
一、导言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
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不仅给国家课程创造性实践开辟了天地,而且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它给学校课程内容的设置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学校有了开发课程资源的选择性,并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适应性提供了制度保证。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新课题,许多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是“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资源。作为实践性、探究性课程的“综合体育实践活动”,就课程性质、特点、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与“校本课程”有根本的区别,但两种课程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们有着相互交叉的联系。由于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都注重对本地区、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综合体育实践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可以转化为校本课程。因此,学校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当重视综合体育实践活动对促进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作用,努力实现校内外人力与资源整合的课程资源开发。
近年来,作为全国“体育科研明星学校”、“江苏省培养足球后备人
才重点学校”的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学、群体活动、教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课题是建立在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课题《开发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总课题的基础上,试行将综合体育实践提升为校本课程,通过这个平台,构建出适合我校发展的体育校本课程,从而更好地体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特色,使课程内容更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更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对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的指导思想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加强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发展视为课题研究的最高利益,将课题研究作为师生共建的生命历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教师的潜能,创造性的实验。在工作中,倡导“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方针,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的实验提供经验和教训。
三、实验的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总目标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2、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倡导探究性学习,加强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4、探索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和方法,探究解决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构建开放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提供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通过实验,探索、调整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有效利用“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释放出来的空间,探索校本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开发适宜我校特点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形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特色,为我县乃至盐城市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体系提供
依据。
3、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特长。通过主题活动、学科拓展、网络探究等活动内容,掌握和应用基本的健身操、秧歌操、交规操的运动技能与网络探究知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
4、在学校现有的特色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优势,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群体活动的提高与发展,树立省内领先,走向全国的学校体育改革新理念与新目标。
四、实施课题研究的策略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研究“三级课程管理”的方法,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的要求确定实验目标。
3、合理运用、多渠道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突出课程资源的可行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并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
4、拓宽体育课程学习的渠道,丰富体育与健身的内容,建立健身操、秧歌操等体育兴趣小组,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形成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
五、实验步骤,措施和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第一阶段(2006.5—2006、6)前期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总结经验,确立课题研究方向,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2、收集与学习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资料。
3、形成研究报告体系,完成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2006.7--2006.8)实验的准备阶段。
1、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开发、设计。
2.、对《综合体育实践促进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理论依据进行考证。
3、征求有关专家意见,修改实验方案。
第三阶段(2006.9--2007.5)实验的实施阶段。
1、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验证实验方案;
2、专家访谈;
3、实践验证研究结论。
4、发表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2007.6-2007.7)实验的总结阶段。
1、总结、结题,形成结题报告。
2、发表课题研究成果。
3、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要求。
2、调查访问法。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体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状况及其有效性问卷调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向国内部分知名专家、教授、学者进行访问或书面调查,了解对开发体育的校本课程的看法,并对本课题的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3、实践教学法。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实验,并及时总结经验。
4、对照分析法:通过对实验组与对比组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对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三)实验的保证措施
1、我校是全日制实验初级中学,也是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好,办学规模大,办学质量高。学校的前身为久享盛名的建湖县中学。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学校体育工作。为搞好课题研究,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二名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市、县教研员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并设立课题专项研究经费。
3、我校现为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基地。我们将聘请部分专家、教授参与本课题的指导。
4、课题组成员中拥有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六人;所有成员
均为中学一线教师。他们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曾参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18课题研究获一等奖。
六、实验预期成果
1、实验报告
2、综合体育实践校本课程教师用书
3、反映学校体育教育特色的专题片《飞跃》
4、论文经验总结
七、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负责人:陆信仁、丁兴兰、高满生
课题主持人:王亚卜扬徐洪兵
成员:周加林、刘春阳、周燕、孙军、朱旭云、唐晓军、王晓玲
孙宏路、杨欧庆、杨定中、卜海斌、周鉴、崔永中、朱芳
八、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卜扬(课题总体设计、“综合体育实践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撰
刘春阳(“综合体育实践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撰文)
周加林(“综合体育实践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
周燕(体育学科拓展:健身操资料收集、实验;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
朱旭云(体育学科拓展:秧歌操资料收集、实验;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
孙军(体育学科拓展:交规操资料收集、实验;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
唐晓军(网络学习主题设计、实验;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王晓玲(网络学习主题设计、实验;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孙宏路(体育主题活动设计、实验;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杨欧庆(体育主题活动设计、实验;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
7.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之我见 篇七
1、深入研究中学体育课程目标推动中学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国家的教学目标。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预期到达的教学标准和结果。通过查阅文献发现,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研究不够深入, 存在目标层次混淆、不明确以及缺乏人文教育等问题。
我国关于学校体育理论课程的研究发展较晚,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目标混淆与错位的现象。学校体育各层次目标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学校体育教学目标3个层次。[1]各层次的教育目标无论哪一层都不是抽象的、宽泛的, 如果不区分各层次的教育目标, 则会出现学校体育形式化、教学方法随意化和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不同层次性及上下层目标之间的制约性关系, 有利于对体育课程目标的深入研究, 有利于促进中学体育课程改革。
2、协调行政管理体制与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行政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行政机构内进行权力、机构设置和运行的一种机制, 它可以保证政府呈良性运行状态。但是在中学行政管理体制经常制约着体育课程的发展, 存在体育课长期被其他活动或者其他课程占用, 学校领导常常忽略体育教师的反应, 中学发展体育课程紧紧围绕中考、高考一些体育考试相关的工作。在行政管理机构的办学理念里升学率才是最重要的, 导致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另外,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项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终身教育课程, 为了学生的终身健康而设置, 它在短短的几年中学教学里难以作出突出的教学成果, 教学短期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最后, 体育教师工资待遇较低、体育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以及缺乏体育器材等情况严重影响着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直接成为了体育教程改革的绊脚石。
协调行政管理体制需要增加行政管理机构对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培养, 增加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加强体育教师后期的培训与学习, 积极鼓励体育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 鼓励老师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增加资金与技术上的支持, 逐渐改善行政管理体制与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3、完善体育课程教材审定体制促进中学体育课程改革
“万人一书, 千校一面”格局曾是我国长期发展体育事业的一个状态, 作为应试教育的课程管理制度, 它已经不再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与方向。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把体育教材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规定性和灵活性辩证地结合起来, 并推行了“中小学教材实行国家审定制”。审定制即防止了千篇一律的教材过于死板的弊病, 又防止了自由无方向选择的危害。但是, 综合分析我国教材审定制度仍不够健全, 竞争机制不完善, 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经济利益驱动干扰, 另外教材质量也令人担忧。完善体育课程教材审定体制, 建立公平规范的竞争机制等问题迫在眉睫。
4、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加快中学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师自身素质过硬, 不仅仅表现在强健的体魄方面, 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增加对新理念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 很多体育教师存在对教学改革认识不深, 或者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教师认识的偏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育结果, 严重制约着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注重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 通过体育教师自身的改变与进步, 完成教学改革的预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许多教师仍沿用老旧的教学形式, 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发展, 应尽快加强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和对教学改革的认识, 加快中学体育课程改革。
5、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课程目标特点及其与学校体育中各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二、学校应重视体育课程, 将其放在重要的育人位置, 同时坚强监督与管理;三、增加以健康为目的的课程实践内容, 突出教材特色、推行教材“审定制”;四、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 深入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 适应体育课程改革, 真正做到贯彻执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邵伟德等, 学校体育各层面目标的衔接[J]体育学刊, 2004, 03
[2]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71-277。
[3]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42-461, 237-253.
[4]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28-35.
8.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八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 健康课程 契合 应用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对学校体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回应,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面对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的积极回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选择何种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至关重要,选择符合学校体育发展需求的学校体育理念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快乐体育思想的相关理念、内容和方法与当下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趋同,把快乐体育思想应用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中,更好地为我国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服务。
一、关于快乐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源于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其产生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根源。而“快乐体育”一词最先出现在1979年第24届日本“全国体育学习研究协议会“上。快乐体育思想强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快乐的身心体验,通过体育运动和身心体验来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
“快乐”是人内心一种情感体验和心理反应,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情绪表达。“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但情感上的快乐是需要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快乐体育思想强调的快乐并不简单的身体愉悦,真正的身心愉悦需要通过身体练习产生的肉体酸痛来获得,使学生在勤学苦练中体验真正的愉悦和收获。因此,快乐体育思想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件愉快、有吸引力的乐事,是通过身心体验所获得的深层次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二、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快乐体育思想的契合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合作的学习体验,简单的技能传授体现出的乏味、枯燥、单一等学习感受尤为突出,学生从体育课程学习中得不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逐渐降低,中学生越来越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抵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寻找突破口来吸引学生参与到其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使中学生能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获得乐趣是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内部驱动力。
快乐体育理念的提出,是在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基础上,结合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的先进教育思想。时至今日,快乐体育思想依然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指导性意义。快乐体育思想的相关内容为解决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出现的诸多“病症”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与其不谋而合。快乐体育思想正是能够提高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效果,减少学生枯燥、乏味、单一的学习体验的“一剂良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快乐体育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践行和贯彻快乐体育思想,利用快乐体育思想的相关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帮助解决诸多问题。
三、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用快乐体育思想的有效策略
(一)把快乐体验贯穿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始终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快乐情感体验。快乐体育思想把体育参与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进行培养,在体育运动中充分理解、体验、享受、创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体育教学,使快乐体育思想贯穿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的全过程。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体验是前提
充分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快乐体验资源,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增加学生的快乐学习体验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亟待解决问题。那么就应该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为出发点,解决问题出现的根源性原因。
(三)培养中学生的快乐体验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关键
贯彻和践行快乐体育思想,让学生在身体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学会理解、体验、享受、创造快乐,正确理解痛苦与快乐深层次的内涵,体验体育运动中的身体酸痛和成功、快乐,享受体育运动带给身心的愉悦感,具备创造快乐的能力。
四、结语
快乐体育思想在产生之初就致力于解决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快乐体育思想与现阶段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以快乐体育思想为指导,着力营造快乐体验的教学氛围,通过把快乐体验贯穿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始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中学生的快乐体验意识、习惯和能力等有效手段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轩大领.试论“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05):66-67.
[2]许可,戴超平.对当前我国快乐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1):26-27.
[3]周颖,徐亮.对快乐体育思想的理性探索与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04):36-39.
9.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九
姓
职
职
联
系详
细
时
名
务
称 电
话 地
址
间
张文彬
中学体育教师
中学二级教师
***
湖南省桃源县车湖垸中学
:
2009-5-20
:
:
:
:
:
浅谈中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湖南省桃源县车湖垸中学; 张文彬; ***)
摘
要: 本文以体育教学系统的理论,探讨了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系统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目标、场地和器材、以及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关 键 词: 中学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系统;
作用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包含多个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目标及方法、场地器材和教学评价等。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教师作为各要素之首,它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
1. 体育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智慧、知识、经验世代相传的“中介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才素质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才已不仅仅是知识数量的拥有者,更是知识、能力与创新的综合体。这种变化对体育教学系统诸要素都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体育教师应在新的形势与环境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1.1体育教师充当体育文化的传授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领路人
体育教师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技术传播者。而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要对自己所教学科要有深刻认识。使自己的专业越来越精深扎实,在教学中充当体育文化的传授者。不仅要把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培养学生树立起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观念并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健身的方法,充当健康生活方式的领路人。
1.2体育教师树立良好行为的榜样
体育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学校每天晨炼、课间操、课余体育活动及全校大型活动都由体育教师承担。体育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面广,往往代表教师形象。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方能充当好榜样的角色。
2 体育教师与学生
2.1
体育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工作角色
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应当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教师要把教学的目标逐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动,使学生既具有“要我学”的责任感,又具有“我要学”的自主意识。第二,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要有好的信息交流和互动。第三,教师要将教学过程的某些部 分设计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发挥体育中的特长,引导大家的积极性。
2.2体育教师与学生建立合作关系 首先,教师要以诚相待。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接触时不带任何假面具,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内心情感交融,这种交融又会给人一种非常愉快的感觉,并加深相互间真挚的情谊。教师以真我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敞开心扉,愿和教师保持心心相印的关系。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不应该将注意点放在其短处上,而应注意发现学生的潜能,教学上才能做到“各因其材”。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压抑因素,让学生把体育课看成是自己的健身娱乐课堂,克服并抑制种种可能出现的害羞怕错心理,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体育的自信心。
2.3体育教师合理利用优美的体态语言引导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以自己优美的体态一方面展示技术、动作的形象结构、动作顺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动作的兴趣,激发起练习的动机,对课的顺利进行有着极为重 要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教师适时的表情微露将对学生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总之,恰当、适时、合理的体态语言不但能有效地传递各种微妙的内心感受,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运动情绪,从而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做出反应或改变,使其形成主动进取的积极心态,达到操纵、控制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
3.体育教师与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目标
3.1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运动动作。编选教学内容时要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自力、自主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的依据,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基准,对那些有良好锻炼效果和有实用价值的基本运动动作,可反复出现,并逐步提高要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尽可能使二者完美结合。编选教学内容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有些教学内容由于场地、器材等原因往往不符合学生 的锻炼密度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稍加改动,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对于每一节课,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安排都要下功夫。3.
2体育教师对教学选修内容的安排与组织
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 自己的运动爱好和特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中学体育课基本上是以运动项目为主线设计单元的,但是,在设计教学单元时,在教材单元 的间隔中,可以设计些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教学单元,以提高教学效果。
3.3体育教师对教学方法准确、合理与巧妙的运用
重视教法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法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应由量变到质变,多次重复不熟练不协调的动作,改进技术,提高动作质量。教学中应先抓质、后抓量,对某些动作先要求完成动作的质量。开始时可以慢些少些,逐步过渡到能把高质量的动作多次重复。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 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3.4体育教师运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体育游戏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师对于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要进行符合实际教学的再改造和组合,形成非文本教材。3.5
体育教师合理设计教学三维目标
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师应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抗能力。要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能力,提高体育卫生文化素养,为独立锻炼身体打好基础,并掌握一般的体育娱乐方法。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相联系,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培养文明、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4. 体育教师合理选择与安排场地、器材
10.中学体育教师总结 篇十
自任现职以来,一直在风吹日晒的体育教学这个工作岗位上,转瞬过了8年,作为一名年轻老师,需要经常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审察与总结,以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我时刻不忘教师应有的形象,讲政治、顾大局、守法纪、钻业务、思进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政治素质,严守师德规范
无论何时何地,我对政治学习一刻也未放松,积极参与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政方略、教育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通过政治学习,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心灵环保不断加强,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观点,在思想上言行上和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紧跟党的路线,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
对教师职业道德我牢记在心,并严格用其规范自己的言行,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服务宗旨,无任何排挤、歧视、讥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始终把培养现代化的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注意课的导入。我在导入课堂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的队列队形、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的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例如:有时的场地采取的是多方位或者圆形等不同常规的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通过教师的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自由练习,一会小组结伴练习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为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查阅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真正做到教学互长,并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精神,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
在带田径训练队中,通过书籍杂志和互联网获取先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加强自身的技能素养,为科学的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训练中,不千篇一律要求全部的学生,区别对待每一名队员,根据队员的肌肉类型,寻找适合不同队员的训练手段。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队员的训练体系。在实践中,学生的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我的体育教学中,首先,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
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任教于七、八年级,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七年级的新生学生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学习,那么在全校大课间的时候做操的质量差,跟不上节奏。通过我的努力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七年级的广播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之后,又在全校推广了一套校园健美操,丰富了学校的大课间。
我们三位老师在余组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将学校的“两操一课”开展的丰富多彩,在学校迎接市级领导检查的时候深受好评。今年东湖开发区运动会开幕式上,我组织排练的“新太极”团体操,获得特色展示一等奖,得到区领导的一致好评,还被区教育局选送,代表我区去参加武汉市运动会的开幕式。
在工作之余,不忘自己的提高,论文《探析体育教育训练学发展的现状和建议》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体育公开课获得区课内比教学的一等奖、体育论文、教学设计都获得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本人为兼职心理健康老师,在东湖开发区第一届心理健康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11.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十一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 课改 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细节研究
1、引言
面对课程改革巨大转变,体育教师将受到严峻挑战,在这样的形式下,体育教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将成为当务之急。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不同时代的社会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成为名副其实的课堂权威和课程实施的工具。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2、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支烟,两颗球,三根跳绳混到头”。反映出当时教学的情况和效果。也可反映部分体育教师对待体育工作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落后观念。也有的教师着重研究教学工作,紧扣大纲,跟随教材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巧妙设计课程,不辞劳苦地示范、讲解,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这一过程是体育教师主宰着课堂,他告诉学生是什么,怎么做,而学生只需去完成即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形成了我说你听,我做你看,我问你答的情况。学生没有把自己的思想融在自己的练习、学习中。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沟通、互动。师生关系是疏远的,淡漠的,紧张的,也是不平等的。当前,客观形势要求教师应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多学科知识相接触,加强自身的思想素养,才可以在新课程的体育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有新的定位。
3、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教师角色的分析
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表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以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体育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新期待。
3.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型教育理念
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的一个突出的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体育活动中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出发,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把学生身体内的潜通用唤醒、激活并挖掘出来,使他们自觉的学习体育的有关知识,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主动地思考锻炼间题,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了来,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
3.2强化角色意识
角色规范是角色行为的外在依据;角色愈识,是角色行为的主体认识.体育教师只有强烈地意识到体育教师角色的责任、义务.才有可能按照社会、学校、学生的期望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义务.如果体育教师角色意识淡薄,即使社会或学校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角色规范,自己还是不能扮演好这个角色的。提高与增强休一育教师的角色意识,使之成为角色规范的自觉执行者,也是角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强化角色意识,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体育教师应时刻意识自己职业角色特点,内化自己的角色意识。
3.3组织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也是角色建设的一项内容、角色学习是从社会成员个体来讲的。从社会或群休的角度讲,则要组织社会成员进行角色学习。在社会发展趋势看,由于职业分工越来越明确,职业竟争压力不断显现,各种职前、职后的培训班不断涌现,对个体来讲,职业培训其实就是个体角色要适应职业角色的学习和培训.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的情况看,事业单位改制已成定局,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将步企业改制之后尘;因此,教师职业岗位的竞争将会加剧,休育教师职业压力必然突现。提早进人体育教师职业角色的学习,规范自己的角色行为,也就是将来拥有保留自己职业岗位的优势。
3.4从课程实施者到课程建设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按照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大纲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从相关调查来看,有一些教师在沿用旧的经验,还没有跳出老教材、旧经验的圈子,这些教师没有进行自我研究,这对教师发展非常不利;只有少数的教师能够勤于思考,没有固守旧经验、没有照搬老方法,对教师的发展和教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5教学活动中推陈出新的创新者角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体育运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没有创新,体育运动就得不到发展,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老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创新性人才,这势必要求新世纪的体育教育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创新者—能够追求创新、与时俱进,而不是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能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工作上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在老师工作上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和学者型。
4、新课程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让体育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体育教师是高中新课程实施、研究、开发、评价的主体。促进普通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式与学生方式的实质性转变。新课程改革需要体育教师由单一型教师向复合型体育教师转变,互评共进,共同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当代的体育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我认为体育教師尽早认清形势以及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做好角色的转变。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才会出一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12.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篇十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体育课程改革”、“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相关文献,通过图书馆查阅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书籍、报刊、杂志等,对所得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巩义、周口、商丘三地区的9所农村中学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96份,有效问卷831份,有效率为92.75%。
1.2.3 访谈法
通过电话预约、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农村学校体育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就有关农村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等问题进行访谈,获得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改革效果的第一手材料。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利用SPSS17.0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安排情况分析
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统计分析来看,“田径”、“球类”、“身体素质”等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短跑”、“中长跑”、“跳远”等是主要教学内容,而且从各个年级内容的安排上重复率相当高,其次“篮球”、“排球”,再者是“乒乓球”、“跳绳”等项目,“足球”、“体操”安排内容较少,尤其是体操教学内容,除队形队列练习安排相对多点,像“单杠、双杠”等器械体操教学内容基本没做安排。不难看出,如此单调的教学内容,不免会让学生产生枯燥,因此学习兴趣也相对较低。我们知道,2001年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提出“体育教学内容要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为根本,可以对一些竞技动土项目进行适当改造。”“教材编写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要有较强的实效性”、“健康第一,注意选取对学生终身体育影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本要求。”等,由此可见,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体育兴趣的激发均是有益的,但由于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的相对短缺和体育专业教师的严重不足,使得这些最基本的条件没有很好的执行。
2.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完成现状的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仅导致了城市与农村中学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农村中学之间的差异。在调查中发现,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中学其体育器材设施相对完善,在经济缓慢的农村中学体育器材非常短缺,不但是地质的田径场地,更谈不上标准的400百米跑道,篮球、排球等器材更是缺少。所以这在很大程度大影响老师的体育内容的完成。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短跑”、“中长跑”等对体育器材需求相对较好少的教学内容完成较好,完成量分别在79.81%、86.13%和88.56%,而对“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教学内容完成量相对较少,分别为56.12%、51.11%、29.86%、37.13%,对新兴体育项目及体操类教学内容完成量更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兴体育项目虽说健身效果、娱乐性较强,但体育教师本身缺少进修和学习的机会,二是因为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三是,场地器材设施短缺等。我们知道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的载体,场地器材是教学内容完成的条件,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还要体现出教学结构的层次性,合理组合,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选择对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不但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核心。在与体育教师和主管体育领导的访谈中发现,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知情况相对较好,有85.66%的体育教师基本了解和领悟,但对体育课程改革了解的情况不是太好,只有41.12%的体育教师比较了解,23.4%的体育教师不太了解和不了解,这说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专业知识更新较慢,缺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针对“体育教学内容不能科学合理完成的原因”这一问题,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调查,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学校教学落后等条件限制,教学条件的可行性很差。
2.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评价和期望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改革”这一问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认为“非常需要”的为15.11%,认为“需要”的为56.36%,有21.42%的体育教师认为“无所谓”,还有7.11%的体育教师认为“不太需要”或“不需要”。这些调查数据说明农村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存在不同看法和认同。在对“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需要改革原因”的调查中发现,有44.63%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学内容“不能发展适应学生全面素质”,有34.12%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太陈旧不适应社会需求”,有21.25%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学内容不够吸引学生,缺乏兴趣”,由此可见,农村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需要改革的原因是多样的。对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偏向,经统计各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偏向田径占89.12%,偏向体育游戏的占88.17%,偏向球类占75.14%,偏向身体素质训练的占87.25%,而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体操类和新兴体育项目选择偏向最少,分别只占18.14%、10.16%和12.22%。究其原因,主要因为首先是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其次“安全第一”也是体育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像“器械体操”等有一定危险性的教学项目一般是不作为教学内容或少做教学内容。在对“影响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考虑因素”的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首要考虑的是“场地器材设施”,占71.6%,“随意安排教学内容”78.66%,“根据体育教师特长”的占51.21%。由此可见影响体育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最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设施”,其次“随意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也是现今体育教学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一大部分多数体育教师是根据自身专业特长来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所以,在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系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进步。
3 结论与建议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安排“重复率”较高,缺乏“兴趣性、娱乐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各教学内容之间缺少层次性和连贯性。建议要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加强体育教师的进修和学习,加大对农村中学体育器材的投入和支持等,要建立体育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实践有机和谐的结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的健身性与文化性结合,也要注意体育教学内容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等。
参考文献
[1]邓小勇,王建华.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3):71-76.
[2]丁荣.赣州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调查与分析[D].赣南师范学院,2012,6.
[3]王保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与选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3):21-23.
[4]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74-230.
13.中学体育比赛宗旨 篇十三
比赛宗旨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方向,使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国的体育的目的任务,是体育工作的准绳,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服务。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为此,我校举办广播操,跑操比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形成健美的体格和正确的姿势,促进学生生理机能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积极性和科学性,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朝气蓬勃、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体育作风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体验运动的乐趣。并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14.中学体育课快乐体育教学探讨论文 篇十四
“快乐体育”的概念源于日本,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功经验,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能力和心理能力。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快乐体育”教育理念,是指以终身体育与个性谐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教育理念能使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更好的执行。
一、“快乐体育”教育的施教方法
“快乐体育”教育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一些可贵的经验和认识:在中学体育实践中应力求从中学生的心理、心理特点和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出发,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与方法,避免实施成人化和刻板化的教学模式,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使体育课堂呈现出和谐、快乐的气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练习活动。具体来说“快乐体育”教学实施方法有以下方面:
(一)课堂教学方面
1. 合理调整、安排教材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学生喜爱,容易接受的内容。挖掘和创造现有教材的内在乐趣,寻找具有时代气息的活动等等。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处理那些学生不喜欢但教师又不得不教的内容,这其实是教师如何选择教学策略的问题,多选择些贴近生活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步产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期待,使其参与体育运动时达到身心合一,主动地去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成为体育运动的受益者。
2. 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程中应结合授课内容更多地引入快乐的游戏内容,有趣的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为了使学生精力集中,可适当增加课堂的紧张感和竞争性,比如采用比赛法,可在复习、改进技术动作时,教师根据学生好胜的特点,用个人或小组竞赛的方法组织练习。
在教授动作和知识时,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除了讲解,示范外,还可以使用挂图、幻灯、录像、电影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
3.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规划教学
在施教前要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体育基础、兴起爱好、个性特点等),以及体育知识的学习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和授课。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达到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多层次”、“小坡度”实施教学内容。
(二)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必须由评价者变为评比的参与者,让学生参与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评分公平化、公开化、人性化,真正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日常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注重“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反馈”,在时间上,应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在学习效果和参与态度进行反馈;在反馈关系上,不仅要教师向学生反馈,引起学生的重视,也要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热情,以便调整教学方法,也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三)心理激励
1. 正面鼓励法
“承认”导致动力,动力导致更高的成绩。基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意在学习中对学生的赞扬应多于责备,学生某个动作完成成功的时候,教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学生的意志并提高他们的兴趣,特别是对一些体育基础不好的学生,正面鼓励能起到极佳的激励鼓舞作用。
2. 心理诱导法
对于差生随意性大、女生爱面子的心态,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大加指责,而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采取侧面教育与个别教育等缓冲处理方法,让他们在练中磨练,练中醒悟,练中认错,练中改进。切记不对症下药、消极对待一撅不振的现象发生。
此外快乐体育教学方法还有创设情景法、环境优化法、比较法、分组练习法、展示发现法、观察模仿法等。由于课的类型、学生的能力、教学条件以及教材的内容各不相同,“快乐体育”的教学也不可能仅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均要具备这两个特点,即:提供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快乐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只有在师生之间具有和谐关系的条件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快乐体育教学应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师生之间“命令与服从”、“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与学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互相教学,既有竞争又有协同,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二)处理好快乐与质量的关系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乐”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快乐体育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笑或降低教学的难度,而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寓“乐”于增强体质的教育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将快乐原则灵活运用,把握好“乐”的尺度,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要按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体能、体格及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代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体育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意对学生精神上的磨练,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快乐”二字是针对情感而言的,情感上的快乐不仅不排斥需要意志支持的勤学苦练,而且是勤学苦练等各种努力得以坚持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快乐体育不仅要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还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个体的社会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一味的让学生成功,可以设计一些困难或障碍去磨练学生的意志。要让学生领悟到成功的体验不仅仅是“快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还充满了艰辛和苦涩,只有不畏艰难险阻,登上了成功的顶峰,才能够真正感受到体育的全部乐趣。
“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是很丰富的,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校体育长远效益的追求,也就是说学校体育不仅要把握学生在校期间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直接的身体培育,增强学生体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有关体育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促进学生终生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更好的体味体育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中学体育课“快乐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中心地位,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人特性发展结合,对于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学体育课程设置】推荐阅读:
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08-14
中学体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10-26
中学体育比赛宗旨10-30
中学体育年度教研计划08-30
中学阳光体育活动记录10-04
中学体育教师个人总结10-25
体育教案-中学体操教学教案06-17
中学体育教师个人工作小结07-12
秦岭中学阳光体育汇报材料09-13
下塘中学体育公开课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