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集体备课总结(精选15篇)
1.大学集体备课总结 篇一
2009-2010学第一学期
六一学校五年级英语集体备课总结
回顾本学期,不论是学生还是我们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们各自的收获都不少。教学中我们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在每周三的第三节课,我们都按时的集合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每一次的集体备课前都定好下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以及共同商讨的课题。在集体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先说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思路。然后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对其教案进行补充、修改。如遇意见不一时,再共同商量是否有更好的教学方法?采取哪种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最后,经过充分讨论后,形成最佳的教学模式。每次备课我们都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情景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由于课堂教学环境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用实物展现给学生,平时我们就互相收集大量的图片,画籍,没有现成的我们就一起动手制作,让学生上课时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和乏味。
每次的集体备课我们都注重新课标理念,要求自己要做到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以学习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每次课所要用到的教具,我们都共同动手自己制作,尽量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我们都发挥团队的智慧与力量,注重教学水平的提高与自身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把其他的学科渗透到英语的教学中,把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提倡学生把学会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英语集体备课组,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如校英语组的业务学习,评课活动,民治街道英语教学研讨活动,民治街道教学反思竞赛,学生的英语阅读及作文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共有2人一等奖,5人二等奖,14人获三等奖。尤其是我们常在一起商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并解决。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对每一阶段的工作,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分工。然后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评判性反思和分析,可为积累教学经验奠定基础。
在学期的集体备课中,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平时的测验中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但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就束手无策,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所以以后的集体备课时,我们应多探讨该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后我们将会更努力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虚心向别人学习,把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六一学校2010-1-16日
2.大学集体备课总结 篇二
集体备课能够采众家之长, 集众人之智慧, 实现资源共享, 确保课堂教学的有计划、有目的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集体备课, 不仅仅是流于形式, 更重要的实际的作用和效果。
1、有利于把握教材, 找准知识点
众所周知, 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材中的每个课时单元, 都会安排一定的疑难点及重点。英语学习, 平常的积累是关键, 如果学生能熟悉每个单元的知识点, 对他们的英语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 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化解课程的知识点, 仅靠某位老师的能力和经验是很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如愿以偿的。这就需要教研组全体成员的集体智慧, 即通过集体备课来完成。教师授课, 首要的前提是教师自己必须熟悉教材、理解教材, 通过集体备课, 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把教材的框架结构弄透彻, 把课程中的重难点找出来, 以便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
2、有利于相互学习,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的成长、成熟, 与集体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 通过集体的力量和熏陶, 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艺等方面逐渐成熟和完善。所以, 任课老师要充分利用集体这个资源来努力提升自己, 而集体备课就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相互借鉴学习的平台。每位教师可以从集体备课中学习借鉴到如何把握知识的方法, 商讨如何提高对语法词汇的把握能力, 调动课堂气氛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 集体备课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1]
3、有利于集思广益, 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把教材、教学资源乃至教师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它与个人备课相比, 对教材有着更深的把握, 更加合理透彻, 同时对学生的情况的分析掌握也更加全面。通过这种备课形式, 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从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2]
二、集体备课中出现的问题
集体备课, 几乎是每个学校都在采用的办法,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使得集体备课的效果大打折扣。
1、将集体备课看成时教师减负的手段
集体备课, 要的是集体的智慧, 而不是集体的力量。有的学校把集体备课作为老师减负的一种手段, 采用分发承包的方式将备课任务分配到个人, 实行分片负责制, 每个教师准备一个章节, 最后合成教案集以供大家使用。这种方式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有很大弊端, 根本起不到集体备课的实效。
2、千篇一律, 不利于个性的发挥
集体备课之后, 教师还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的状况, 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人备课, 那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 但有的老师忽视了这一点。结果是千篇一律,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 教学效果肯定不太理想,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水平
集体备课要想达到实际的效果, 还必须在“集体”二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 同时也要注意同中求异, 张扬个性。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前景下, 英语集体背景备课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 在网上寻找与课文有关的音频、视频、文字资料, 同时查找一些原汁原味的美国或者英国 (根据学校说选择的教材决定) 口语视频, 提供给学生, 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发音技巧, 提升英语水平。[3]
2、完善备课的步骤
集体备课的老师应该清楚, 集体备课是建立在自身备课的前提之下的, 确切的说, 集体备课应该是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讨论阶段。同时, 要注重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特色, 进行集体备课后的完善和改进, 保证教学中的个性发挥。只有经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完善”, 才能形成一个优秀的教案。
3、在实际教学中及时改进
集体备课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安排和设计, 但这并没有结束, 集体备课结果的好坏还需要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完善和改进集体备课的所形成的教案, 才能使集体备课的效果更加显著, 也有利于下次集体备课时的改进和提高。
总之, 大学英语集体备课既是发挥集体智慧过程, 也是互相学习借鉴的过程。它可以集思广益, 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取长补短, 帮助老师进步发展。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努力提高备课的水平, 以便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 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玉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集体备课》,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 第4期;[1]李玉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集体备课》,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 第4期;
[2]钱笑毅:《集体备课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科教文汇》, 2008年, 第12期;[2]钱笑毅:《集体备课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科教文汇》, 2008年, 第12期;
3.生物集体备课总结 篇三
本学期我们认真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充分领会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学校工作的要求为核心,围绕教研组工作具体情况开展备课组活动。在教学上,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核心,“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深入教学改革,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质量有了持续的提高。
备课中,认真确定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和突破方法等。改变以前的教学目标的单一性,注重从知识目标,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中落实,避免教学目标过高。
集体研讨时,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由一位教师以说课形式中心发言,针对分配的主题(一节课),分别给大家讲教案,讲解设计意图,主讲这节课时的教学内容,疏通教材;如何引入,备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采用哪些课堂习题(设计哪些问题),然后组内老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提出问题,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同时,为了突破难点,我们除了让学生动手探究外,还做了课件配合。认真做好定时定点的集体备课学习活动。每次备课时间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真领会课改的理论核心,学习“新基础教育”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指导我们具体的教学工作。同时参加学校的教研组活动,进一步理解和学习“新基础教育”的学习,并在课堂实践后写出学习体会。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经常性的相互听课,改进教案,改进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重点和教学难度的突破。
每节课后老师们相互交流这节课的感受,提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注意事项,提出教学中应增减内容的建议,以使教学更有效更科学合理,使教学质量得以充分有效的提高。
4.集体备课总结 篇四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提高,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关爱学生、尊敬学生的观点已渗入心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发展更为全面。
一、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与同事研讨成功与不足,积极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看法,讨论教学中的困惑,提出改进办法。
二、积极参加教研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教研学习,参加听课、上研讨课。认真参加学校老师的教研讲座,提高了课改意识,提高了教学水平,增强了创新意识。
三、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们畅谈在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办法。备课过程中,教师提出自己的学科教案,而且主备老师事先打印好教案,各位教师讲评。
四、全面评价学生。
5.集体备课总结 篇五
期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更新,必然要有新的教学方法与之适应。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学对像、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个体教师来说,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困难是很大的,而集体备课给了教师们互相补充、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教研的效率和备课的质量。我校非常重视集体备课,本学年我校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集体备课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同伴合作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价值。而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研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所学习,不同的意识在研讨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看法都进行了改造和重组,每个人都获得了新意义的“学习共同体”。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将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集体备课的目的
1、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集体备课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的备课形式而言的,集体备课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创造能力,激发教师个体创新意识和共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它是新课改下的教师钻研教材、课标,探求教法的最佳教研方式,是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2、激活校本教研的三个途径。集体备课充分体现了观念转化为行动的教师反思;共同成长的同伴互助;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引领的教研过程。
3、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个案思维品质;有利于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探讨;有利于对课标、教材的整体正确理解;有利于学科的整合;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到课改中来。
三、集体备课的实施
组织形式:
1、学科总内容,按单元组划分为三次合作小组备课。
2、各部分教学内容按辅导片区交流探讨(对“焦点问题”全体交流)。
3、每位教师负责1-3课时作为主体备课、说课、通案编写。
4、以辅导片区为单位推荐个别教师展示“集体备课”研讨课,并进行课后评议、反思、总结、推广。
一般过程:
1、自主探究:根据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要求,按教学内容,不仅要设计好教学方案,还要阐述自己设计的理由和意见,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
2、同伴合作:就个体的案例,采用“问-说-议”结合的动态议课形式和“说-议-研”一体化的主题思路,教师间相互交流意见、看法,完善个案。
3、反思修改:交流后的教案是对一般学生而言的,每位教师都应从自己和本班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反思和修改,重构符合实际的方案,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的智慧,又体现个人的风格,突出创新。
4、集体听课:通过集体听课反馈,教师反思修改,使每位教师感受集体备课的作用和效果,增强集体备课意识,提高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的个体水平。
5、总结评估:分析这次集体备课的作用、效果,总结出课的优点、缺点及改进方法。尤其总结出实践课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共同探讨集体备课的新模式。
四、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1、合作小组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地点,有关领导要参加备课活动,应有专人检查考核。
2、避免集体讨论、交流和反思流于形式,要通过集体备课真正做到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探索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玛热勒苏乡寄宿制学校
6.集体备课“问题诊断” 篇六
一、备课规范模糊
什么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就是把教相同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 围绕一定的主题, 就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究。
现实中有些学校三令五申地强调集体备课, 到底怎么备?拿不出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规范、引导教师的备课行为, 仅凭偶尔的兴之所至, 随便指点。这种情况下, 教师往往会被形势所逼, 即使没有眉目, 也只好“摸着石头过河”, 走一步看一步。或者散兵游勇, 由着自己的性子, 敷衍了事;或者“跑龙套”, 诸位教师轮流上阵, “慷慨陈词”一番, 便万事大吉;或者“包产到户”, 大家轮流值日, “一人栽树, 大家乘凉”。如此这般, 集体备课, 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实效, 而且耗时费力, 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难怪大部分教师每每谈起集体备课, 便不知所云, 心生厌烦。
集体备课需要一个过程, 一个系统的组织过程。这就要有一个科学的章法, 使集体备课的各环节能够环环相扣, 相互衔接, 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 教师才能按部就班地开展备课, 使集体备课发挥应有的实效。我们反对教学的模式化、程序化, 更不赞成扼杀教师的个性。但凡事之初, 通过一定的“规范”, 抛砖引玉, 加强教师工作开展的方向性, 绝对不是一件徒劳无益的事。鉴于此, 要组织集体备课,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就不能只提出口头要求, 要拿出科学的章法。一要整体规划, 阶段推进。二要集思广益, 明确主题。三要科学设计, 专业引领。
二、管理机制疲软
“无规矩不成方圆”,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 要想搞好教育, 管理是必做的一门学问。“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的先进经验都昭示着一个道理:要向管理要质量。实践也证明, 科学的管理体制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只有建立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现实生活中, 一些学校由于对教研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 甚至认为开展教研活动是“不务正业”, 自然也就懒得费时费力地去建章立制。于是, 我们就经常见到这样的集体备课:大家围坐在一起, 集体拉呱聊天, 或者偶尔你一言我一语, 表达一些无关痛痒的意见。一次活动记录, 要么寥寥数语, 不知所云;要么老生常谈, 套话连篇。研讨结果更是令人啼笑皆非。而有些学校虽然制度健全, 但却只是案上花瓶、沙盘蓝图、墙壁标语。原因就在于对制度的落实打了折扣, 管理中或者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或者置制度要求于不顾, 只做表面文章。因此, 有时一些学校开展活动, 看似大手笔, 却难见真文章。
由此可见, 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看似是教师拿不出热情, 其实是学校管理没有到位。课改之初, 教师对教研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深入, 再加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难免会具有一些惰性。纵观课改十年,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为什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是办学思想落后, 还是教学模式滞后?思来想去, 都不是, 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模式确有独到之处, 但现状没有改变, 究其原因, 就是忽视了制度的建设, 或者对制度执行不到位。
一言以蔽之, 推行集体备课, 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 要在具体的活动中“激活”制度。健全与落实管理机制, 一要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二要规范严谨, 科学实用;三是要循规蹈矩, 适时介入。
三、合作观念薄弱
集体备课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思维的碰撞”。而这种思维的碰撞需要教师个体的能动创造, 在互动中擦出智慧的火花。生活中,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给你一个苹果, 你给我一个苹果, 我们只有一个苹果;我给你一种思想, 你给我一种思想, 我们却同时拥有两种思想。同一问题的两种思想并存, 自然就会产生“思维的碰撞”, 进而拓宽教师的视野。
但实践中, 一部分教师往往以“老教师”自居, 成了典型的经验主义者。这些人往往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习惯于“依葫芦画瓢”, 得过且过。对冲击他的僵化的思想, 或者多年积淀的定势思维的新理念、新视野、新思维, 常常感到无话可说, 甚至于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还有部分教师, 拘泥于个人主义, 对于集体活动总是漠然视之, 或者置身事外, 或者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于分内的事不是推三阻四, 牢骚满腹, 就是装腔作势, 无病呻吟;要么缄口不语, 冷眼旁观, 要么肆意发挥, 夸夸其谈。这种状态下, 怎么会有所谓的“思想碰撞”呢?现在的集体备课普遍缺乏实效性, 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经验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都可谓是集体备课活动中的“保守派”, 是阻碍集体备课活动有效开展的“魔障”。经验主义、个人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过程中, 由于一些地方学校变着法地“搞应试教育”, 重成绩, 轻过程;重个人表现, 轻团队建设, 同事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在这种环境下, 作为弱势群体的教师怎么会轻易敞开自己的心扉, 将锦囊妙计倾囊相授?而这种经验主义、个人主义如果掺杂到集体备课活动中来, 危害却是十分严重的, 这种状态下, 教师“各人自扫门前雪”, 怎么进行合作呢?如果这样, 加强集体备课, 实现智慧共享, 岂不是一句空谈。
集体备课强调共同参与, 分工协作, 在互动互补中, 实现优劣相长。而忽略了“合作”, 这一活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而要能够在新的形势下, 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在活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学校就要为教师创设合作的环境, 搭建交流的平台;教师也要放下包袱, 实现“合作共赢”。要坚信“相击发灵光, 切磋成良玉”, “合作”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7.集体备课总结 篇七
在11月中旬我们教研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活动时间为每天的第二节课时间。
本次活动主要是针对第一轮的集体听评课活动的延伸,结合上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同时也看一看老师们经过集体研修和分散研修之后,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情况。
现将这一轮的集体备课备课情况总结如下:
优点:
1、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有明显进步,比如xx老师、xx老师。
2、教师的研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每位教师对于计算课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加强。
不足:
1、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教师不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总结,反馈,改进,导致宝贵的资源流失。
2、对于分散研修工作不能坚持始终。
3、研修过程中自己研究的意识不够明确。
8.集体备课总结 篇八
1.我校共有十九个教学班,设有16个备课小组,开展活动前,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先熟悉本单元和本章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及能力点,备课组长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主备人,备课章节,及具体备课时间。
2、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与教研组为单位的大型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大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教师提前一周备好下一周的教学简案,其中主备者写好详案并复写分发给每位备课组成员,作好详案说课准备。
3、说课者主要说出备课整体构思的指导思想,三维目标的拟定,各个环节设计的理性思维,教学策略设计等。简案要有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准备,主要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4、集体讨论交流,交流时,先由主备教师将自己对该课的理解,观点,设计思路,方法等提出来。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评主备详案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交换教学资料,资源共享。
二、集体备课的成效
自从开展集体备课以来,我校面貌焕然一新,新课程改革工作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不论是从学校的教学常规,还是教师的备课上课,或是从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都呈现出一切以新理念为指导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校大部分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切实提高了备课、上课的质量,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曾多次在旗级及市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作为农村初中的教师,我们都能积极投身课改热潮,勇于实践,实施集体备课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9.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 篇九
1 误区
1.1 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
各教研组教师为了应付检查, 将新教材中各章节的内容平均分给各位任课教师, 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 完成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 由集体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 谓之“集体备课”, 这种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 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 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 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 成了“挂羊头, 卖狗肉”, 有名无实。
1.2 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由各位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分头“在线查找”, 他们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 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他们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 没有舍取, 不加选择, “捡到篮里就是菜”, 这种做法“简单易行”, “拿来”了他人的成果, 甚至压根儿就没有教师自己参与的成分, 有名无实。
1.3 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
最常见的集体备课方式是根据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 每组挑选一位教学骨干教师担任组长。由于组长往往是年纪较长的学科教学中的“元老”, 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 所以在集体备课中, 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 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大凡“出工不出力”, 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 提出自己的看法[2]。集体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 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 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 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 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1.4 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
无独有偶, 网上的一则报道更让人忍俊不禁:一所学校对外公开5堂课, 5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课题, 听课教师听到的5堂课都是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 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 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 一样的调。听课教师不觉有点纳闷, 为什么5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才知道, 这5位教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 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 照本宣科。这不得不让人疑窦顿生, 难道集体备课就得机械照搬, 甚至不能“越雷池半步”, 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吗?
2 改进方法
2.1 统一思想
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 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 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 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各备课教师静下心, 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 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集体备课中, 教师要群策群力, 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它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 也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总之, 集体备课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 否则, 集体备课只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中看不中用, 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3]。
2.2 注重理论
在2009年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准备中, 我们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 采取多种备课形式进行分段教学, 尽量避免出现上述现象, 每周固定集体备课时间, 每次都有讨论的主课题, 分段进行, 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实践。下次备课再总结, 以便不断改进, 不断完善。人人都要发言, 人人都有新观点, 这样督促了各位教师的学习, 学校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集体备课风气。
2.3 强化技能
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 重点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规范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校平行班级较多, 任课教师多, 一些教师的操作不统一, 给学生造成误解。我们在集体备课时每次列出几个项目, 反复观看教学片, 并指定不同的教师进行操作, 大家指出其不当之处, 并制订统一标准。紧跟现代临床实际, 定期派教师到省内、市内各大医院接受培训, 不定期举办各种技术表演和比赛, 使教师更新观念,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教师通过相互借鉴, 相互启发, 集各家之长, 避自己所短。“庇千山之木于一台, 汇百家之流于一体”, 通过集体备课, 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 既发展了学生, 又成长了教师。当然, “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 教师也各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4]。为此,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应结合本班的实际,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 结合自己的“匠心独运”, 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 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去创造, 而不能集体备课“一包到底”, 要统分结合, “宜统则统, 宜分则分”, 防止出现“千人一面”的模式和格局。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体备课,教师
参考文献
[1]陈小鹏.从“集体备课”管窥“教学软资源的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6~7.
[2]陈桂生.“集体备课”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9:25~28.
[3]渠东剑.从集体备课视角看校本教研[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4:75~77.
10.音乐集体备课总结 篇十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各自的教材内容要求,订出本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个人的教学计划,兴趣小组的活动方案,并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执行.全组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各自所承担的工作.每位教师都注意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五一路学校教师。
二、定时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
每周三上午课一、课二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每位老师都能按时参加,本学期教研活动我们完成了以下任务:
1.制定各年级教学进度。
2.组织大家学习课标并认真做好笔记。
3.观看教学录像,学习好的教学方法。
4.组织参加听评课活动,确立韩阿琴老师为本学期学科立标人。
5.参加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的培训,学习多媒体的使用、与建立个人博客、学习加入五一路学校qq群及上传资料等。
6.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两次,通过说教材、说教法、讨论交流形成最后的个案。
7.制定本学科考评方案。
8.探讨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9.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新模式的理论讲座培训。
10.参加学期末教师备课的展评与交流活动。
每次活动中人人都能积极发表意见,提出自己最佳的教学思路及不同想法,互相讨论研究,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还学习有关课改教学方面的新理念,及一些优秀教案,论文等,并认真做好笔记注重多媒体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三、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在学校“崇德尚文全面发展”的理念下,我们组开展了一系列音乐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其中包括合唱队、电子琴队、舞蹈队、管乐队、弦乐队等。为了搞好兴趣小组,我们组每位教师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兴趣小组最初的方案出台、小组组建、到后来的小组活动、小组展示等一系列工作我们都踏踏实实,认真去做,每次活动完后都做好记录,而且还认真反思不断改进。为了搞好元旦兴趣小组的展示汇报我们冥思苦想,反复设计修改,终于拟订出展示方案,展示前夕我们反复训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这次汇报展示圆满成功了,并得到全校领导、老师、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四、服从学校分配,承担各项活动
1.配合班主任参与经典诵读的的排练。
2.配合图书室搬书、整书。
11.大学集体备课总结 篇十一
吴惠华
一学期结束了,回顾一下我们高二化学备课组,有很大的收获,期考成绩不错,会考成绩也不错。因为我们充分做好每一项基本工作,如每周四上午第三节为集体备课时间,依据期初制定的备课计划,能很好地做好相关的主题备课,在备课中做到三备:“备教材、备习题、备学生。”既深入钻研新课程的特色,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统筹拟定本周的教学内容:如教材特点,教材处理方法、重难点的突破、实验设计,师生互动、学生活动探究的良好实施、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后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每周备课中主讲老师先将本周所上课程通读:既先熟悉全部教学内容,包括编写的意图,组织结构等。把握好教材的整体结构、专题结构和单元结构的相互关系,理清单元课题涉及的核心知识,融自已对教材编写思路、教学理念的理解将重点知识形成系统思路,最后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进得重组,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依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将知识重包装。同时,“瞻前顾后”,了解已学内容和后续学习内容。并将整周所教内容的课后所有习题做一遍,做到未教已心中有数所有的重难点。在具体的教学中能较有针对性地做到讲练结合,并反馈上一周各层次班级的教学、学生学后反应、作业批改及改后的评析。此外还常考虑到各班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不断地优化教学。各抒已见,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进步。
下面我把我们高二化学备课组工作总结一下,我们活动安排的步骤大致如下:
一、在星期四的备课组活动中,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上个星期我们在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让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每位教师对学生的介绍,我们不仅对本班的学生状况有所了解,和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有了横向比较的依据,从而不断地去改变自己的教学。
二、安排下周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
三、每一章节上完之后,统一安排测试,确定测试时间,定下出试卷的老师。因为现在有十个班级,且学生信息比较灵通,如果测试时间不安排好,后面其他班级试卷就无法使用,或者即使使用了,也失去了测试的意义。一旦我们把测试的时间定下,所有的化学教师都必须把课时安排好、调整好。
12.由集体备课带来的思考 篇十二
1、由于父母精心抚养和无微不至的呵护而唯我独尊。2、由于没有兄弟姐妹而性格孤僻。3、在家里很少动手做家务依赖性强。4、由于长期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而而性格懦弱。5、由于周围充满了父母、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而他们自己却没有关爱别人的体验而自私冷漠。
面对新形式下的教育主体, 中小学教育格局的不断发生变化, 教育体制和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深入, 随着青年教师在学校的比例不断增大, 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需求, 课堂教学需求已从以往的“单兵”渐渐转化为集体合作, 于是许多学校进行了“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指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 面对新的教学内容, 新的教学资讯和新的教育主体而产生的以研组为单位的集思广益的一种群体性智慧整合与发挥的教学研究活动。它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创新, 既要秉承传统的优秀成果, 保持先进的适合校情、班情的新做法, 又要适应课程改革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需要,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新形式下的教学实践。集体备课可以更好的备学生, 可以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增进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能够极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 把个人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合于集体合作之中。集体备课无论是对中老年教师, 还是青年教师, 都是迅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有效形式之一。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各抒已见, 互相关心, 互为补充, 个人的素养从思想政治、心理成长到业务能力都在短时期内得到大幅提升。可以更好的适应学生心理的需要。
二、做好集体备课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1、统一性原则。
集体备课一旦失去了统一, 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 就不能高效益的开展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
教研组的各教师所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 便于教师早作准备, 收集资料, 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 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三、集体备课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备课组长的说课, 讨论是不能成功的。备课时要发动备课组全体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讨论时才可能各抒己见, 百花齐放, 把大家的思想统一, 内容统一。所以, 所以集体备课时个人钻研是前提。集体讨论时, 组长要善于引导, 充分调动各教师调动积极性。还要善于总结, 概括出思想, 整理好备课提纲。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教的关系。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 讲课以备课应用。集体备课之后, 要每位教师进行试教, 每次教后及时组织评课。发挥执教者自己的特长, 取长补短, 上出自己的风格, 方法可以各有不同。概括地说, 备课要统一, 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 可以各显神通, 发挥所长。不能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备课组长要挑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备课时要贯穿于每学期的全过程, 从培养年青教师的角度出发, 让年青教师来吸收最丰富的营养, 本着“共同提高”的战略目标共同进步。这样可以一举数得。
四、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校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不仅抹煞了教师的教学个性, 浪费了人力资源, 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阻碍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一人备课, 众人偷闲。
学期初备课组将备课任务分段到人, 从形式上看是不错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 有人照搬了教案, 有人下载网上教案, 很少有个人独立的思考与创意, 东挪西移, 完成任务为目的, 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2、缺少环节, 随声附和。
初备完成后, 备课组有一个讨论, 组内成员针对教案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 完善并精益求精, 从而形成集体的智慧。可是却随声附和, 没有认真思考, 没有从实质上整合集体的力量。使初案成为定案, 其结果是, 教学课堂中由于缺乏创造性和实用性而成为一张究教案。
3、反思乏力, 口述不记。
授课结束, 备课组教师都有心得体会, 却因草率讨论而未记录。时间一长, 便模糊不清, 不能成为下次备课的经验。对下次备课没有指导意义。
13.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篇十三
2014--2015 第二学期
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最终就是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从旧知识中自然迁移,自主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我们通过这项工作,不仅可以准备出一节内容丰富、教法新颖的好课,而且可以使备课人各抒己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下面我把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首先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确定了每周的主备课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二、渗透法制教育
充分挖掘数学科中的教育因素, 点点滴滴,把握时机,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三、确定任务,搜集材料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书写教案初稿,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
四、共同探讨,各抒己见
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各参加人集聚一堂,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
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一定要突破政治教材枯燥无味的局限性,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五、主备课人进行记录、总结
当所有备课人讨论完毕后,主备课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并按照备课要求形成文字、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
14.集体备课心得总结 篇十四
为了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我校北学部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我们进行集体备课。
在每周一两次的集体备课中,每次确定一位主备人,主备人进行说课,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等,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指导,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我们教师都积极参与,基本上能各抒已见,让我从中学了不少教学经验,也让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集体备课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我真的觉得自己的教学思想有了很大改观。通过学习我意识到集体备课有以下三点好处:(一)、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一些教学资料,备完整册的教学内容(也有的是“今年抄去年”备课方式)。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资料外,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人员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集体备课能让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备同一堂课,从中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我认为集体备课优点颇多:第一,集体备课集众人的智慧与经验于一体,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第二,有利于教师的取长补短,这样能站在更高起点上发展,加快了专业化成长的进程。第三,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集体备课的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
1、我认为应该在完成这次集体备课情况下,确定下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
2、集体研讨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案,然后由主备教师(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3、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集体备课怎样实施才更有效?
一、集体备课若要有实效,首先应该具备的一点应该是备课组老师彼此间的信任与坦诚。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私心,但假若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毫无保留的拿出来,那么,每位教师都会有巨大的收益,比较自己的个人想法和大家的集思广益,其实每位老师都从中受益了。
二、要有实效就要避免形式化。虽然集体备课对课程改革、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所起的作用不可否认,但集体备课在实施过程中的形式化、低效化、教条化现象也日益严重,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三、要有实效,集体备课最主要是让教师积极性的参与。
15.集体备课的误区和出路 篇十五
一、集体备课的误区
(一) 集体备课就是集中开会
众多的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把备课组 (教研组) 当成学校行政管理的组织末梢, 更多的赋予了备课组 (教研组) 行政管理的职责和权利。诸如传达学校相关部门的指示、检查教师的备课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收集系列统计数据、检查教学进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教师的学习笔记以及试卷分析, 等等。这些不该备课组做的事情, 耗费了备课组长和组员大量的时间, 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把这些事情完成后, 时间就所剩无几了!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就是集中开会, 就是教师们匆忙应对诸多的检查事宜。这种对集体备课功能的异化, 置换了集体备课的心脏, 剥夺了集体备课的生命, 变相地把集体备课置于死地。
(二) 集体备课就是共同写教案
许多人以为, 备课就是写教案, 集体备课就是大家一起写教案。因此, 在某些集体备课现场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每位教师面前摆放的至少有备课本、教材、教参这三样东西, 教师一边在写教案, 一边在询问。做得好的是大家共同研读教案书, 斟酌教案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流程及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是否合理, 然后大家有所取舍后再写在教案本上。做得差的是大家先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课时后, 依据教案书上的内容自己写教案, 到底每一个教学内容该进行怎样的教学设计, 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是最优化的, 教师们就只有跟着感觉走。这样的集体备课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教师个人单独备课, 但对集体备课的认识是相当肤浅的, 是皮毛之知。
(三) 集体备课就是集体教学漫谈
一周一次集体备课会, 难得有时间大家坐下互相交流, 故在集体备课会上,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热闹场景:张老师侃侃而谈本周教学中的做法与困惑, 大谈课堂上某学生是如何调皮而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李老师激动万分地谈论自己在某节课上某学生所发的怪问以及自己是如何调动学生化解的;王老师是唉声叹气地倾诉本次考试中本班学生为何如此失利, 慨叹自己是反复指导学生训练了而效果还如此差;罗老师则是历数学生作业习惯之糟糕, 并一一分析学生习惯糟糕的表现……半天的备课时间在教师们的倾诉下就过去了。这样的集体备课, 教师的参与是积极的, 整个氛围也是热烈的, 但不是是真正的集体备课。
(四) 集体备课就是集体比“嗑”
嗑者, 唠嗑也。教师在集体备课会上唠嗑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是唠自己家庭的酸甜苦辣, 有的是唠自己班上的春夏秋冬, 有的是唠邻里之间的你长我短, 有的是唠天南海北的逸闻趣事……这样偏题的集体备课是经常发生, 搞得备课组长都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
实际上, 走样的集体备课远不止以上四种现象, 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在现实备课组活动中可以说是花样百出。那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谁该为这些不良现象负责?怎样才能让集体备课走出误区?
二、集体备课的出路
(一) 注重对集体备课的文化关怀
集体备课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 其主要内涵有哪些?它的本质是什么?集体备课的要素、途径、目的、结果、评价等有哪些具体内容?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比有哪些优势?集体备课活动的组织原则、方法、考评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 不是制度层面的问题, 而是学校课程文化的问题, 仅靠学校的制度是无法解决的。这些问题仅仅领导清楚还不行, 更主要的是广大教师要明白。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构建自己的关于集体备课的新认知, 才能认同学校关于集体备课的管理文化并顺应此文化, 也才能在实际中去真正落实而不是有意无意地走样。只有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感到了精神的幸福和愉悦, 感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思想、方法、能力有了新的收获, 感到了自己在集体智慧的感召下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他们才会从内心认同集体备课并迫不及待地想参与其中, 也才会感到学校的集体备课教研方式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积极关怀而不是约束。
许多学校的领导认为, 集体备课仅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系制度层面的东西, 用刚性的管理制度去约束就行了, 这是极端肤浅的认识。集体备课是学校教育科研文化的一部分, 是学校很重要的课程文化, 是学校课程建设文化和师资建设文化的极为核心的载体和平台, 是助推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上档升位的重要途径。站在文化的层面看, 学校在面对集体备课上, 应更多的从教师成长角度去认识, 从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幸福感、安全感、成就感等精神层面去关照教师。
(二) 注重对集体备课的思想引领
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之所以会走样, 之所以会走入误区, 之所以许多教师不大认同而阳奉阴违,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了必要的思想引领。所谓思想引领, 就是用关于集体备课的先进思想、理念、观点去更新教师头脑中陈旧的备课观, 用科学高效的备课案例去剔除教师原有的关于备课的痼疾, 用切实有效且易于教师接受的备课示范去激发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热情。集体备课的科学性在哪里?集体备课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集体备课的历史、现状和将来会是什么样子?集体备课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学科素养有哪些必然联系?集体备课有哪些科学的实施路径?集体备课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 其实就是关于集体备课的思想哲学, 对这些问题的厘清和回答, 特别是教师自己能够正确回答这些问题, 能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 并能自行解决在集体备课中出现的问题, 那就是思想引领。集体备课重在内涵不在形式, 那些诸如“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记录”“集体备课资料汇编”等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如果没有思想引领, 这些形式就似一堆死亡文字, 就仅是教师应付学校检查而拼凑的文字。
当前, 集体备课在各校如雨后春笋, 方兴未艾。在“怎么做”上, 许多学校都有了自己的特色, 但对集体备课“是什么”“为什么”的研究还非常少。所以, 我们还需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角度分析集体备课的发展演变历史, 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行政学的角度研究集体备课的思想, 等等。
(三) 注重集体备课的实证研究
集体备课之所以步入各种误区, 最关键的因素恐怕是众多学校缺少适合本校校情的实证研究。许多学校的领导更多是在理论层面上对集体备课这一先进而高效的教研形式有宏观的认知, 也从其他知名学校了解到了集体备课的神奇功效, 也拟定了关于集体备课的相关规章制度, 可以还欠缺结合本校实际的就是实证研究。
集体备课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效益是什么?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在学科教学中到底有哪些区别?针对某一学科的集体备课的目标、过程、结果应该是什么样子?集体备课就个体教师而言应该如何参与?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 其抓手、切入点、着力点与个体备课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要用实证研究来回答, 要有具体可感的实例让教师切身感受到集体备课可学可做。对此, 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专业引领者, 让那些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干精神的学科带头人成为集体备课的引领者。他们在各门学科的集体备课中既是召集者, 又是讲解者, 还是指导者, 他们时时处处指导并引领围绕集体备课这个中心任务开展教研, 在整个过程中寻找集体备课的规律性东西, 最终促使教师明白原来集体备课仍然有其基本的规律和模式, 并能游刃有余地使用这个模式。
(四) 注重对集体备课激励机制的建设
表面上看, 集体备课仅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一部分, 然而实际上, 它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碰撞、激活、裂变, 是教师集体智慧的交流、共享、生成, 是极具创造力和爆发力的智力活动。因而,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 要唤醒教师海洋底下的智慧冰山, 要激活教师露出水面的智慧火山, 要尽可能促使教师智慧共享后的裂变, 仅靠平常的教研活动考评细则, 乃至与教师评优评先、调资晋级挂钩等措施是永远不够的。那些“形象教研”“门面教研”之类的举措只能使教师厌弃, 最终让集体备课走入误区。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功效, 要真正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的智力大交汇, 要广大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享受智力活动的幸福, 必须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促进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让教师感受到参与集体备课的精神愉悦和智力丰收, 享受到新的教育智慧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这个机制不是鞭策教师必须要做哪些事情, 更不是以评职评先、调资晋级来恐吓教师, 而是以“激励”为机制的灵魂, 以求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智力劳动, 实事求是呈现教师的智力收获, 灵活多变地催生教师的教育智慧。因而, 这个机制至少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机制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什么?教师为什么一定要参与集体备课?怎样参与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成果方式有哪些?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就是教师集体备课效果的唯一检测标准?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收益怎样体现?评价的主体到底是谁?评价方式应该有哪些?
激励机制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 其建设过程恰恰是学校教研文化效果的直接反映, 是学校文化成效的彰显。如果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 甚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 要想构建一个以“激励”为核心主题的集体备课评价机制, 只能是空谈而已!这也正是一些学校集体备课很难做出成效形成特色的原因。集体备课走入误区是表象, 学校文化建设, 包括教育科研缺乏文化底蕴才是实质。
【大学集体备课总结】推荐阅读:
大学集体备课记录11-17
教学集体备课总结11-14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09-18
科任组集体备课总结10-31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总结11-05
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总结10-12
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08-30
一年组集体备课工作总结07-07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范文10-19
2016-2017三年级英语集体备课总结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