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中学五年规划

2024-09-03

完全中学五年规划(共10篇)(共10篇)

1.完全中学五年规划 篇一

风州初级中学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建设规划方案

一、现状分析

凤县凤州初级中学创建于1968年,位于历史悠久的古凤州城,1988年迁到现址——凤州镇学府路。2009年根据布点调整,将原来的平木初中、岩湾初中、河口初中、黄牛铺初中合并到本校。

我校现有教职工92人,学生873人,住校学生811人,有22个教学班,服务范围包括平木、黄牛铺、平坎、河口、凤州和红花铺6各乡镇67个自然村的5.2万人。

校园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博爱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教工之家各1栋;学校设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管理学校日常事务;设党支部、工会、团委,开展日常政治思想工作。近年来学校各项设施不断完善,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各1个,各类实验设施齐全,达到了省颁一类标准;远程教育设施完备,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1个,多功能室1个,投影播放系统6套,保证了“班班通”和“堂堂通”;有体育室1个,有300米环形跑道操场,6个钢化玻璃篮板的篮球场,体育设施达标,满足了师生教学和娱乐活动的需求。有教师图书室、阅览室、学生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共有藏书4.5万册;有音乐舞蹈室、音乐仪器陈列室、美术室、地理教室、劳技教室、团队活动室等,配备有电子琴等音乐器材 241件,美术器材 110件;设有知心

屋、卫生室,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和卫生宣传、体检等服务;有师生食堂3个,有能容纳400人就餐的学生餐厅1个,有能容纳100人就餐的教师餐厅1个,茶水房1个,保障了师生生活需要。学校以《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为载体,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提升人文艺术品位。

二、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一)、主要目标

从2014年起,经过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生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取暖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完善学籍管理系统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全面开展,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

(二)、重点任务

1.做好基本教学条件的保障。所有教学仪器设备、器材配备到位。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添置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逐步达到老师均图书不低于100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50册。根据学校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运动场地和配备体育设施,保障学生活动锻炼的空间和条件。

2.改善学校生活设施。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不规范的230副床。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和条件。教室宿舍安

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快学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并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基本信息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修建师生浴室100平米 4、2014年在校学生人数873人、寄宿生人数811人、留守儿童人数

35、目前就餐人数757人、寄宿学生697人。教学装备达标和各类校舍基本情况良好;预测2018年学生会稳定在700人左右,18个教学班,教学装备充足,各类校舍情况良好,生均教室及教学辅助用房、食堂和生均厕所面积、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体育场地、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远程教育设备等指标值以及预期的受益学生情况会大大提高。

三、资金和进度安排

(一)资金安排。由县财政提供支持

(二)进度安排。

2014年投入6.9万元更换230副不规范的学生用床

投入54万,安装18个教室的电子白板 2015年投入17万,更换850副不规范的学生课桌椅 2016年投入18万元,修建师生浴室,购置11台饮水机 2017年投入200万元,修建学生室内体育活动场 2018年投入8万元,更新师生用书

四、保障措施

学校成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规划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制定规划执行、资金使用、项目管理、评估验收等相关制度,确保各项规划的落实。

凤县凤州初级中学

2014年4月30日

2.完全中学五年规划 篇二

产业发展目标确定

《规划》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十二五”时期, 新闻出版产业增长速度达到19.2%, 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行业总产出29400亿元, 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年图书出版总印数达到79.2亿册 (张) ;报纸出版总印数达到552.3亿份;期刊出版总印数达到42.2亿册。出版物实物出口数量超过1150万册 (份、盒、张) , 版权输出品种数达到7000种。实现人均年拥有图书5.8册、期刊3.1册, 每千人拥有日报达到100份, 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0%, 千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数0.13个, 版权登记数量70万件。“十二五”时期, 科技投入在行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绿色印刷企业在全部印刷企业数量中所占比重超过30%。

根据《规划》, 未来5年我国将形成10个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 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 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 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

我国目前拥有2000多种报纸、9000多种期刊, 数量虽多, 但普遍小、散、弱。因此, 兼并重组, 壮大实力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规划》提出, 到“十二五”期末, 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将减半, 这一硬指标将决定一大批经营不善、效益不佳的报刊退出市场, 优质出版资源将更加向着实力强大的报刊出版传媒集中。

七大任务助推产业发展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加强精品力作的生产,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三是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 提高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五是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 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六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 根据《规划》, 到“十二五”末期, 版权引进与输出比例降至2:1。七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规划》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和传播工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中央国有大型出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等31项重点工程项目。实践证明, 以重大项目促发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

3.“五年规划”与中国发展 篇三

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中国已经完整地经历过12个五年规划期,即将掀开“十三五”规划的新篇章。

总体上看,每一个五年,都是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好像一部轰轰烈烈的历史大片,中国社会发生着许许多多深刻的变化:政策措施、城乡统筹、民生问题、百姓衣食住行、市民消费理念……

何为“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经济建设不是拍脑袋,必须严格遵循经济规律,必须有全面周密的规划。这时,中国人的眼光转向了苏联老大哥。

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强国相比,苏联的工业革命发展较晚。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苏联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苏联取得巨大的转变源于苏联的“五年计划”,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当时西方众多媒体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是红色梦想家的空想”,都在等着看苏联笑话,因为在西欧国家历史上从未出现政府组织和主导的经济建设。

但是苏联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奇迹。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苏联由农业国家变成工业国家。通过“五年计划”,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中国建立初始的经济和苏联建国前有极大的相似性,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工业化强国梦,苏联成为必然的老师。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也开始了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编制。周恩来访苏期间,还专门就“一五”计划的编制请教了这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指出,“一五”计划草案中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20%太高了,应降到15%或14%。他还说,计划不能订得太满,要留有余地,以应付意外困难。斯大林的这些意见得到了采纳。

尽管各方为了尽快拟定“一五”计划倾注了大量心血,但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加上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一五”计划虽几经修改,在1953年仍未最终定稿,但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却不能再等待,于是中国政府果断地决定按预定时间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进入边实施边编制的状态。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以“156项”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的工业建设,使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从“计划”转向“规划”

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从“计划”到“规划”,一字之差,充分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

“规划”取代“计划”,是中国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变政府主导为以市场为基础的进一步转变,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经济体,是世界众多市场经济国家一员。我国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市场体制,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會作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此背景下,体现计划经济特色的五年计划到了淡出之时。

权威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一字之差”,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体现了从作为组织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向作为政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手段转变。体现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更加注重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弱化市场调节的领域。

“市场的归市场,规划的归规划。”五年规划是和市场机制相互分工的资源配置手段,能够弥补市场机制在宏观层面的盲目性。基于分散信息的市场微观均衡并不能达致宏观协调,规划在宏观层面对于整体性知识加以运用,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整体方向。

“五年规划”为何如此重要

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五年规划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十二五”规划成果辉煌,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也将为未来的五年谋划全局性、战略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议题。对此,熟悉中国政治经济规律的人,纷纷投以关注的目光。也有一些不了解情况者,可能疑惑,市场经济的中国为什么还要编制“五年规划”?

须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今所谈及的“五年规划”,更大程度上是对未来五年的宏观设计、战略方向,属于指导性意见。当然,其中具体的指标、项目、投融资约束,是具有法定的强制效力,但也完全不是过去计划时代的产物。

“五年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经验,并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中国的五年规划基本定位是为宏观经济活動提供框架性指导,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提供依据。五年规划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国家治理绩效的重要依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教授胡鞍钢在他与人合著的《“十三五”大战略》序言中如是写道。他同时讲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五年规划性质和内容早已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五年计划”。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五年规划的性质和作用: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nlc202309081252

五年规划的最重要作用,就是按照党中央的战略布局,确立“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健全涵盖关键领域、突出重点、相互衔接、导向明确的宏观调控指标体系,特别是区分并制定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前者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国家期望的發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后者是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具有法律效力,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其实现。

五年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旨在增强其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总体上看,五年规划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宏观性,即规划布局国家发展的整体是什么;二是战略性,即所规划的发展时期具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是政策性,即规划内容具有针对性,对于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发展方向尽可能与国家期望的方向一致。五年规划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规划,通过充分把握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关系、重要矛盾与主次矛盾,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角度战略性地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和新时期、新发展、新阶段的目标。

备受瞩目“十三五”

建国60多年来,五年规划逐渐从单一的经济计划转向全面的发展规划,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从经济指标为主转向公共服务指标为主,从少数人决策到集体决策,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重心从经济领域逐步转向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微观经济领域被削弱的同时,在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加强。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新时期的发展规划更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公共治理的重要手段。

而今,中国的五年规划已经转变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规划,或者可以称为公共事务治理规划,它不再以微观经济活动为中心,而是以公共事务治理为重点,从而能够和市场经济相互兼容,并成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具体到“十三五”规划,这一五年规划时间节点很关键,一方面,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另一方面,这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意义非常重大、影响深远、备受关注。

制定中长期计划,必须着眼于全局,分析国内外局势中已经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以及国内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仅要看到当下,预测以后三五年的走势,还必须展望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方向。五年规划使得中国决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得更全面。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行解读时讲到,“十三五”规划勾勒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质量导向、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中蕴含着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六个坚持’的發展原则;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国区域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新型城镇化孕育着巨大市场需求,而且创新驱动的作用日益增强。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多万市场主体,中国经济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徐绍史说:“所以,我们有决心,也有条件保持中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迈上中高端水平。”

4.断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篇四

一、规划时间:

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 二、五年规划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国家、省、州、县相关文件精神,深入贯彻新“两基”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立足改革、开拓、创新,向管理要质量,着力实施“出人才、出特色、出经验、创一流”的奋斗目标。

三、学校现状分析:

我校建于1975年09月,学校占地2826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815平方米,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77人。现有正式教职工62人,专任教师61人,其中本科学历54人,大专学历7人,工人1人。中学高级教师一人2名,中学一级教师17人,县教育学科带头人5人,县级优秀教师8人。

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教学。”的办学理念,以“仁爱、礼仪、明智、诚信”为校训。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努力构建师生成长平台,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均学有所长,形成了“团结、奋进、求真、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优教”的教风;“尊师、守纪、博学、善思”的学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扩大办学社会影响力。四、五年规划总体目标:

办学宗旨:树人为本,以德为先。

办学思路:面向社会,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促学生全面发展。在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办学资源的同时,努力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打造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色校园。

奋斗目标:以目标管理为抓手,提高师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以提高办学水平为目标,形成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校现代化管理方法,“出人才、出特色、出经验、创一流”。

五、分期规划具体要求

(一)2016.01——2016.12工作目标:重点抓常规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启动“创建花园式园林学校”建设工作,并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

具体工作

1、成立学校五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部署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校长责任下的分层管理制度。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制定干部岗位职责,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学校领导组成员都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既分工又合作,推行分层责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工作实效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2、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融入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使之转化为自觉、自主、自创的行动。

3、继续开展新课程课改工作和完善校本研修的系列工作,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和各级各类竞赛,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5、按县教育局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常抓不懈。

6、加强校本教研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7、进一步稳定师资队伍,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合理配置学科教师,协调好各学科教学,力争各学科教学质量平衡发展、提高。

8、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营造校园优美和谐环境。完善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实施“创建花园式园林学校”第一阶段工作,重点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9、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班班通、远程教育网等,挖掘有效教学资源,培训和提升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和乡土教材的能力,开拓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建学校资源信息库。

10、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演练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并认真落实安全常规管理制度。

(二)2017.01——2017.12工作目标:制定管理目标体系和考核评估细则。

1、紧紧围绕教育局工作精神,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2、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全面实行“四制”,向管理要质量。实施目标管理,将学校工作总目标层层分解,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目标实施网络,落实到各处、室、学科组和每个教职工,使每项目标都有责任人。建立监督、考核、评价系统,制定考核评估细则,做到目标系统化,考核定量化,使每一个责任人都接受考核,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3、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添置、更新教学设备,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继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继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5、紧紧围绕县教育局的综合目标规划,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6、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演练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认真落实安全常规管理制度。

7、加强教研工作力度,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适应教育多元化发展所需。

8、积极发掘教师的潜能和县域资源,开发适合本校发展的课题研究。

9、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和职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学校办事依据、程序标准、纪律、结果要及时公开。定期召开好教职工大会,健全制度并加以落实。充分体现民主监督和管理。

10、加强校际间的交流活动,做好开放日的活动安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措施,组织管理人员、教师到兄弟和学校和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11、添置部分音、体、美、实验室教学设备和图书,改善教学条件。

12、加大民主治校的力度,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呼声,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提高领导班子服务意识,营造和谐校园。

13、继续做好稳定师资队伍工作,合理配置学科教师,协调好各学科教学,力争各学科教学质量平衡发展、提高。

14、创建“花园式园林学校”建设进入第二阶段,重点打造“花园式”特色风味。营造环境优雅,清香幽静的育人环境。

(三)2018.01——2018.12工作目标:重点抓提高,求发展,初步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依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2、通过教职工大会,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要紧紧围绕国家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把抓管理、抓投入、抓师资作为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的突破口。确立依法治教,规范管理的制度,逐步减少管理环节中的“人治”痕迹,促进学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4、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完善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力争“花园式园林学校”建设初见成效。

5、进一步加大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班班通”和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平台,强化信息资源的接收和运用,提高多媒体设备和资源的有效使用效率。

6、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深度培训,完善学校信息交流平台。使学校资源信息库在教师教学和交流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7、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深入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与应用,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含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争创省数字化校园。

8、进一步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职工整体素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9、稳定师资队伍工作,合理配置学科教师,协调好各学科教学,力争各学科教学质量平衡发展、提高。

10、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演练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认真落实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常抓不懈)

11、启动创建“花园式园林学校”第三阶段工作,开始建造盘山林荫小道及其附属景观设施。

(四)2019.01——2019.12工作目标:继续开拓创新,完善提高,出效益,出成绩。

1、继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校内培训,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2、组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案例评选及推荐活动,形成人人懂科研,人人会科研的良好氛围。

3、继续加强新课题研究,努力打造一支课题研究队伍,提升学校教师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

4、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新秀的培养,利用老、中、靑——传、帮、带效应,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5、继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校园文化的宣传氛围和品位。使校园文化建设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6、继续添置部分音、体、美和电教设备,满足教学所需。

7、继续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方法,抓好教学基本功,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供条件让教师学习各种现代化教学技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资源,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功能效益,优化教学方法。

8、稳定师资队伍工作,合理配置学科教师,协调好各学科教学,力争各学科教学质量平衡发展、提高。

9、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演练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认真落实安全常规管理制度。

10、花园式园林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建设初见成效。

(五)2020.01——2020.12工作目标:求实、求精,上水平创一流,各项工作达高层次。

1、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懂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

2、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3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4、逐步实现各类队伍建设在流动中优化结构,在流动中提高质量,在流动中增强活力。利用教师绩效工资,以劳酬挂钩、拉开差距为经济杠杆,形成“多劳多得,优劳多得,责重多得”的激励机制。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建立教师素质与待遇、教育质量同步提高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机制。

5、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校园整体设施,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建设,打造成精品化,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社会知名度。

6、完善学校功能室的配套,建设师生电子阅览室,继续添置电教设备及图书。

7、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将学校打造成为“平安文明校园”。

8、组织各类竞赛,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9、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10、稳定师资队伍工作,合理配置学科教师,协调好各学科教学,力争各学科教学质量平衡发展、提高。

11、总结和反思。分层次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反思问题与不足,找准问题,确定解决的措施,为下一个五年规划做准备。

二零一六年一月

惠水县断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5.山天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篇五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落实高中综合改革的要求,确保学校教育质量,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根据国家、上海市、长宁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即将出台的国家、上海市、长宁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从学校现有基础和面临挑战出发,制定本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9―.8)。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概况

山天中学创办于1954年,1979年被确定为长宁区重点中学,成为长宁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面积72亩,绿化覆盖率36%以上。拥有30个数字化教室,16个专用教室。体育设施完备,400M环形跑道、6+1片室内外篮球场、足球场、乒乓房、射箭中心以及各大运动器材区域等。音乐、美术教室及乐队排练厅齐全。心理咨询中心、学生演播室、实验室及专用教室等配置完备。目前,学校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9人,教师 114人,教师配置合理,其中区学科带头人8人,教育硕士17人,高级职称35人,中级57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0多人。

二、主要发展优势

以来,学校以“三生四会为育人目标,以“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引领生涯发展 培育生命智慧”(-)、“深化生涯发展教育,创建特色高中”(-)三轮学校发展规划为引领,通过“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研究”三个主实验项目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为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在行政管理、师资培养、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科研、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是上海市生命教育试点校、上海市中小学职业启蒙学校、上海市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科研基地校、上海音乐学院长宁学校、上海市射击射箭后备人才培训基地、上海市花园单位等。

(一)重点项目引领学校发展,扩大了生命教育与生涯发展指导影响

十年来,学校规范办学,在“生命教育”、“为学生成长导航”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扎实推进三个重点项目的实践研究,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2008-,《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荣获长宁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2011-,《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荣获长宁区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改革类成果三等奖。,《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基础教育)一等奖。学校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工作经验辐射至全市、全国众多高中。

(二)分层优化师资,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校以“三识四会”为教师发展目标,重视师德建设,传承“为人朴实、为学扎实、为事踏实”办学传统。根据师资情况,学校设立多种研修项目,开展针对骨干教师、班主任等群体的分类分层研修活动,不断增强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引领和师范能力,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素养与育德能力。近年来,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硕士学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逐年提高。

(三)注重德育实效,形成了生涯发展协同指导系统

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强,关注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困惑与实际需求,形成了现状调查--需求访谈--方案修正--年级落实的“四步走”策略。

形成了高一至高三的《学生生涯发展自助手册》。高一年级《成长自助手册》,引导学生积极适应高中生活,指导学生制订第一份高中企划案;高二年级《选科自助手册》、《生涯理想自助手册》,指导学生完成高考加试学科的理性选择,增强自我监控,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高三年级《高考自助手册》,指导学生顺利跨越,进入理想大学,学习喜欢的专业。配合学生生涯发展规划制订,学校开展高一至高三年级分层递进的生涯发展团体指导活动,形成了捕捉困惑,心理辅导领先;明确主题,年级活动跟进;关注需求,班级活动落实等有效策略。

拓展了家、校、社区联动平台,形成生涯发展指导合力。学校开展“走进社会,走进职场”、“学长导航”、“生涯导航”、“走近大学、走向未来”等职场体验、生涯访谈、大学考察活动,与街道携手开展学生挂职锻炼以及志愿服务活动。此外,请家长、校友、志愿者来校谈专业、职业,开展校内社团活动、管理岗位体验活动等,定期编制家校联系的《彩虹报》等。通过联合教育资源,开展学生生涯体验系列活动,形成校内外生涯发展协同指导系统。

(四)推进课程与课堂改革,稳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十年来,学校不断推进课程建设,优化校本课程方案。2005-20,结合生命教育,各教研组编写十多本专题拓展型、研究型系列教材。其中《青春絮语》、《人类与疫病的抗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与世界遗产》等荣获区德育、教学研讨活动优秀校本教材。年《让山天人充满生命智慧―山天中学课程方案》荣获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评比一等奖。至今,通过完善、引入、改编、创编等方式,学校构建了《我的人生我做主》、《遇见未知的自己》、《青年理财》等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了高中生涯发展指导主题轴综合课程群,建成了生涯发展指导物化载体---生涯发展主题馆。20,学校“高中生涯发展指导主题轴综合课程方案”荣获长宁区优秀课程方案。

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以学业指导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进教研组建设。课堂教学形式关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对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评价,不断完善、加大相关奖励制度。学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保持100%。连续六年本科保持在90%以上。,学校高考一本上线率近57%,二本上线率超96%以上,创历史新高。

(五)加强科艺体卫工作,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积极开展科、艺、体、卫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个性而有特色的发展。构建与长宁区军体校等联合培养体育特长生一条龙的发展机制,射击射箭是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生管弦乐团为上海市学生社团,保持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称号。每年开展富有特色的“山天之春”艺术节、阳光体育运动会、科技节等活动。现有学校主导和学生自主等两种方式创建众多学生社团,突显学校特色和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未来五年,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如何继承传统,放大优势,对接高中综合改革,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

(一)应对发展瓶颈,学校需传承创新办学特色

高考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生涯发展指导成为每所高中学校的重中之重,学校如何传承多年来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经验,在把学校建成全市乃至全国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学术与实践高地的同时,顺应高考的改革需求,共同寻求应对策略,发展生命教育与生涯发展,并从学科建设的视角对接大学培养人才,将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市特色高中。

(二)应对教育变革,学校需建设复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引领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适应高中综改形势?如何让教师认可学校新一轮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的发展目标?如何提升教师的特色课程建设能力?如何搭建教师自主发展的平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力,培养与造就一支一专多能具有创新实践精神的.复合型骨干教师队伍,成为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关键。

(三)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学校需跟进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改革

高考综合改革后,走班制、分层走班制教学已成为教学常态,学校教育传统行政班级管理受到前所未有冲击,学校如何在行政管理、德育与教学管理、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上跟进?如何增加课程的分类分层选择?高考综合改革取消对艺术、体育特长生的加分,对学校艺术、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带来困难,学校如何传承与发展艺体已有特色项目等等,学校通过各层面的管理改革与制度设计应对未来学校发展。

(四)应对生源变化,学校需提升学生综合学力与素养

区域高中格局的变化导致学校生源整体改变已成定势,学校如何从学情实际出发,研究对策,指导学法,提升学生综合学力与素养,确保教学质量在位,并逐步有所提升。

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与目标定位

一、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为生命成长导航

生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共同体,学校应为师生的成长、成才导航。生命有其自然属性,学校应引导师生感受生命自然发展的快乐与幸福。生命有其社会属性,学校应引导师生勇敢面对社会问题,担当起生命成长的责任。生命有其精神属性,学校应引导师生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此外,学校应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搭建师生自主发展的平台,创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促进师生与学校共发展。

二、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把学校办成一所管理人本化、课程特色化、课堂生态化、师生共成长的具有生命科学特色的上海市特色高中。

管理人本化:以师生发展为本,满足师生生命成长的需求。扬师生之长,为师生创设发展平台与机会。创新学校管理,探索分层走班教学下的“双导制”育人机制。

课程特色化:深化“三生”教育,完善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课程,开发与建设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校本特色课程群。

课堂生态化:课堂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信息传递功能的生态系统。学校着力营造注重导学的、高效的、师生与生生和谐发展的生态课堂。

师生共成长:推进学校管理、课程、课堂、教师与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发展,打造学校师生生命成长共同体,促进师生与学校共发展。

生命科学特色高中:在传承学校原有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的生命科学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它以“为生命成长导航”为办学理念,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发掘生命潜能,引领其实现生命价值。开发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主题轴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学校文化、办学风格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生命科学特色,提升学生生命科学的素养。学校在完成普通高中育人责任的前提下,对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为其培育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如医学、农业、健康、人口、环境、生物工程等方面人才奠基。

(注:“生命科学”概念不完全等同于高中生命科学学科。)

三、育人目标

育人目标:培育“三生四会”的山天人。

传承与发展学校原“三生(增强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提高学生生涯发展能力和生态共存素养)四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健美)”的育人目标,结合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确立新“三生四会”育人目标。

三生:珍爱生命,发展生涯,和谐生态

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活,丰富内涵,提升品质。

发展生涯――自主成长,强化能力,确立目标,共创未来。

和谐生态――尊重规律,互动合作,和谐共享,提升责任。

四会:会学习,会担当,会选择,会健美

会学习――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懂构建,善思考。

会担当――具有乐于奉献精神,懂责任,善共享。

会选择――具有与时俱进意识,懂自主,善规划。

会健美――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懂健身,善审美。

第三部分 综合发展行动计划

一、行政管理

(一)发展目标

以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为抓手,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传承创新,凸显特色,提升各层面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人本化管理,推进各团队间的合作运作机制建设,条块结合,促进生命共同体---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举措

1.确立学校发展愿景,凝聚共识与信心

通过师生座谈,专家咨询等方式,理清学校发展现状,充分梳理办学优势,丰富办学思想内涵,确立学校新的发展愿景:创建生命科学特色的上海市特色高中,发展“三生四会”育人目标。组织全校教职工广泛学习,深入宣传,凝聚发展共识,确立生源下降情况下,树立促进学校发展的信心与决心,齐心协力建设特色高中。

2.开展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自评,建设上海市特色高中

对接国家、上海市和长宁区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按照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召开教师座谈会、分年级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师生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听取各级专家领导的建议,编制-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扎扎实实实施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规划。申报“上海市普通高中特色校”,听取相关专家、教职工的建议,不断完善上海市特色高中的申报资料,引领全校师生全力建设特色高中。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领导力与执行力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在修身、用权、律己上做示范者,在谋事、担当、做人上做引领者。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深入组室制度、干部述职制,每年度教代会对校级和中层干部测评,提拔调整干部管理岗位。打造一支团结合作、务实进取、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领导力。

4.注重人本化管理,着力各团队协调持续发展

首先,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落实校长负责制,发挥工会、教代会、校务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于重大问题决策,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把校务公开、公示、民主评议落到实处。其次,定期调研与座谈,根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创设各种平台与机会,满足教师成长发展的需求。尊重教职工的双向选择,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潜力,完善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创新学校人本化管理机制。从教师、学生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分类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机制。其三,加强学校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及项目组等学校团队建设,赋予中层部门和教师团队相应的自主权,激发校内各组织的创造性,促进各团队在规范的基础上,个性化地成长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形成各团队合作联动的发展机制,促进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发展。

5.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生态

传承和发扬“为人朴实、为学扎实、为事踏实”的办学传统,形成和睦、融洽的干群、师生关系,浓厚的校园人文气息,使师生与学校和谐发展。定期召开校学术委员会及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基地代表座谈会,不断调整完善学校发展目标与实施策略,发挥好社区督导员作用,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优化校园媒体推送系统,完善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弘扬学校爱校荣校的正能量的学校文化。

继续开展与金山区亭林中学的合作交流,开展对贵州铜仁实验中学、贵州石阡一中、贵州石阡三中的帮扶工作。继续与金山区张堰中学、青浦区朱家角中学、奉贤区曙光中学等学校结盟,切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德国友好学校师生教育考察团的来访接待与我校的回访工作,促进中德两国青少年文化交流。协调与山天初中及周桥街道关系,尤其是在公共教育资源的使用中,做到合理充分利用。

(三)达成标志

1.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目标认同度高。

2.达成发展规划预期目标,申报成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

3.培养选拔数名学校及中层后备干部,学校拥有高素质的干部团队。

4.与教育改革配套的学校人本化管理机制。

5.保持上海市和谐校园、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一)发展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校本培训体系,优化教师结构,健全各种机制,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专业品质和生命品质,人人成为导师型教师,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团队。

(二)主要举措

1.党支部引领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道德水准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党组织引领校风,党员引领师风,教师引领学风,组织教师、党员学习市、区有关师德规范要求,弘扬学校“三实”办学传统,要求教师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切实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道德讲堂及各级各类评优活动。发挥好师德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学校、教师、社区、家长、学生五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组织开展学生、家长、社区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教师奖励、职务聘任、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提升教师道德品质。

2.完善校本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完善校本培训体系,多途径增强教师的育德、课改、自主发展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品质。

各科开展校本专题教研活动。围绕生态课堂建设、校本作业编制、特色课程开发、信息技术整合等专题,开展各科校本专题教研活动,形成各科教研组的校本专题教研课程,提升教师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课改、教改探究能力,使教师人人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

打造校本分层研修的品牌课程。班主任研修课程,提高班主任群体以及青年班主任的育德能力,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能力。骨干教师研修课程,提升骨干教师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以及建设校本特色课程等能力,提升他们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开展分层走班教学与生态课堂建设以及全方位引导学生发展的能力。见习教师研修课程,通过重点带教、跨校带教、三年内新教师延续带教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快他们的成长。

丰富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方式。一是邀请教育教学专家进校做关于高考、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帮助教师了解最新教改前沿信息,指点教师教改发展方向,提高教师革新固有教学模式的兴趣。二是充实教师自主研修内容,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数字档案袋。积极组织、指导教师结合学校发展规划自主制订5年个人发展计划,制定年度自主学习项目,通过自查、组内交流等活动,完成自主学习项目,激发教师专业自觉,增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三是开展与多所学校有交流互访活动,在活动中开阔教师视野,学习其他学校在课程安排、课堂组织、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先进举措。

3. 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

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学校从制度和时间上确保每位教师参加每周一次区学科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在市区平台上展示公开课、研讨课,积极参与市区各类教学研讨活动、项目组展示等。组织骨干教师走出校园,参加“四校联盟”组织的命题、上课、作业等多方面竞争活动,以赛促教师个人发展,以展示带动组室发展。学校引入平台与网络阅卷系统,网络下载学科教学资料,观看微课堂视频和在线组卷等,为提高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提供支持。

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不断拓展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发挥个人潜能最大值,提升教职工工作的自信心、积极性。学校以评价促发展,每学年表彰优秀团队,如优秀教研组、年级组、导师组与项目组。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各类教育研讨、展示、评选活动。如开展“天中杯”德育、教学、科研等系列评优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区“长教杯”、“希望杯”评选活动。开展“天中杯”教书育人奖评选,推荐优秀教职工参加街道、区、市园丁奖评选活动,推选教师参加德育、教学、科研研讨年的各类评优活动,表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教职员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4.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设复合型教师团队

增加高学位教师的比例,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提升高级教师、市区骨干教师比例,鼓励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市德育实训基地学员、区学科带头人、优青项目组成员、区骨干教师等;加大市、区、校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与引入名师与学科带头人,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中青年教师确定为市区名师培养对象,形成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培养梯队;建设复合型(善学习与研究,并在德育、教学以及特色课程建设等方面有特色)的教师团队,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建设,实行年级组和教研组责任制,适应高考新政,形成校本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5.开展怡情育心文化活动,提升教职工生命品质

教师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才会爱工作、爱学生,才能做一位好教师,为此,学校进一步办好教工之家、教师研修室,开展教职工群体活动,开展礼仪仪表、饮食健康、旅游休闲等方面的校本培训,组织教职工的疗休养活动、暑期读书征文活动等,提升教职工的生命品质。

(三)达成标志

1.拥有不同层面的师德标兵、先进组室。

2.教师育德、课改、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有较大提高。

形成各科教研组校本专题教研课程;教师分层校本研修品牌课程;教师均有个人发展规划。校本培训完成率为100%。

3.每年有多名教师在市区德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评比活动中获奖。

4.硕士学历、高级职称教师以及市区级骨干教师比例逐年提高。学校拥有一批导师型的教师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教师团队。

5. 学校教师拥有多彩的校园课余生活。

三、德育工作

(一)发展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推进并完善“三生”教育为重点的校本德育课程;对接高考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开展学生生涯发展档案建设;建立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形成家、校、社区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二)主要举措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完善“三生”教育为重点的校本德育课程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良好的品德是立身之本,通过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与校园日常行为规范(如有关学生手机使用)、中国传统美德以及山天“崇德立志,务实创新”的校训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日常教育与宣传,让学生浸润其中,以期水滴石穿,马到功成。通过各类育优、创优、争优和推优的主题活动,以提倡友善、真诚、团结的班级氛围,笃学、切问、诚信的学习风气和自尊、自信、有担当的个人素质。完善班级、年级、校团委与学生会三级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加强学生干部培训,继续开展优秀学长导航活动,用榜样激励学生成长。

完善“三生”教育为重点的校本德育课程。一是围绕生命教育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继续推进生命教育,整合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形成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及专题教育等课程模块系列。在原有基础上传承、发扬富有山天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效应,将科技、艺术、体育、文化等各类型的校园活动及学生自主社团凝聚为学生显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二是分层递进的生涯发展指导主题活动。学校继续优化校内德育课程,调整各年级主题教育重点,丰富“主题教育月”的内涵、拓展“生涯发展团体指导”的外延。

年级

生涯发展重点

价值观

教育重点

学业能力

培育重点

高一

生涯认知:学业适应与高中规划

6.完全中学五年规划 篇六

(2016年—2020年)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水平,坚持教科研为学校管理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宗旨,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提质战略,形成教师队伍精良,教研氛围浓厚的办学氛围,通过开展教科研,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形成鲜明办学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二、总体目标

1、继续推进名师工程。形成一支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能独立进行教育研究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建立新的高中课程开设模式,以适应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考试制度改革,形成有特色的教学体系。

3、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打造学习型校园。

三、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教育教学及教科研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综合实力逐年提升。目前,有专任教师190名,其中高级职称70人,中级职称85人。学校有10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三类人”,2013年学校申报省级德育示范校和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并获成功;2014年学校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申报4个市级立项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已通过专家鉴定结题;共申报103个市级小课题,有54个立项,44个结题。

提高教育质量,成就学生,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学校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软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水平。

四、主要任务

1、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推进课程改革,是教科研工作研究的重点内容。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力争全面突破和进展。把学校建成“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的学校。/ 4

①课程改革。2017年秋季起,将全面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要全面理解、积极探索适合改革的课程开设方案,形成符合校情的开设模式,推进教学的发展。

②强化评价制度。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构建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以学分制管理为基础,力求多层次、多方位地了解和评价学生,形成有效的督促和激励机制。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以教科研工作为平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建设突出“五个一”。坚持一个方向,即德才兼备;抓好一个环节,即继续教育;突出一个重点,即青年教师的培养;健全一个机制,即自我发展机制;启动一个工程,即名师工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在区、市乃至省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

①加强师德建设。要提高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

②强化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特别要以信息技术为重点,使教师根植于深厚的业务知识基础上,定位于教育的宏观坐标之内。

③加强新教师培养。抓紧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一项战略重点,要通过建立“青蓝工作”,由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让新教师“一年站住讲台,三年站稳讲台,五年站好讲台”。

④健全教师自我发展机制。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促队伍建设,全校60%以上的教师都要参与立项课题研究。通过教育科研,建设研究型、具有创新思维,能带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

⑤实施名师工程。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真选定对象,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教师的工作、学习和拔尖创造条件。“十三五”期间,市级“三类人”力争达到15人以上。

3、增强教科研意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带教改,以教改促科研,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办学之路。/ 4

①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研究,要加强对学科之中如何关注学生积极的人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研究;要加强对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的研究。

②要进一步完善“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研室对教学研究的指导和服务作用,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使教师们能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学,在学中教,并通过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③进一步加强对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管理,为教育科研活动能够科学、规范、有序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实施步骤

2016—2017:启动、实践阶段

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十三五”发展规划,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力争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加强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的激励竞争机制;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学全过程、多层面的监控,确保毕业年级每年都较上一年有所突破;抢抓机遇,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如升级教学班网络及视听设备、光纤入班、提升学校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藏书数量等;继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区级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争取领导、专家的指导,力求起好步、开好局。2017—2019年:深化、反思阶段

反思前一阶段工作的得与失,发扬优点,及时改正不足,进一步明晰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力争使学校办学水平及层次再上新台阶;强化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团队功能,确保高三模考及高考上线率逐年递增,初三模考及中考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继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各级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并举,以利于课题顺利结题。2019—2020年:总结、提升阶段

对照“十三五”规划,认真查找差距,冷静分析得失,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加强教师教育工作,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整体提升师资层次;强化教学常规管理,逐步建构并完善符合高/ 4

中考试制度改革精神的课程设置体系及具体操作模式,以利于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积极争取上级的关心、支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做好各级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挖掘、总结实践中的有益经验,确保顺利结题和成果推广。

六、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充分落实学校教科研工作各项制度,完善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评估、激励和保障等运行机制,对教师的研究行为和研究成果进行考核、评估、奖励,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励更多的教师投身于教育科研的行列。成立学术委员会,全权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以制度做为规范,以制度做为推力。

2、经费保障。根据教科研工作实际需要,学校每学年向每个课题组提供适当研究经费,用于课题资料的购置和教科研活动的开展。

3、政策保障。完善扶植教育科研的政策引领,保障我校教科研持续发展。

4、思想保障。依托校园网、教研专刊、校本培训,构建学习与交流的氛。增强认识,形成共识,共同引领教科研工作。

7.完全中学五年规划 篇七

国务院日前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 (2016-2020年) 》, 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规划》提出, 到2020年, 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规划》确定了五方面发展任务:一是创新强农, 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推进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二是协调惠农, 着力促进农业均衡发展, 推动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 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三是绿色兴农, 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 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开放助农, 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 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五是共享富农,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特殊区域农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

8.完全中学五年规划 篇八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整体营养素养较低,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问题在一些地区和一些人群中仍然较为严重,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的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成年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正呈大幅上升趋势,将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卫生部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正在组织专家研究建立营养标准体系框架,制定营养标准五年发展计划和2011年营养标准制修订计划。这意味着今后诊断营养是否缺乏、食品营养如何检测等将有据可依。

调查称中国白领最爱零食为果蔬

日本一企业对北京、上海和东京的白领进行调查后发现,北京白领下午吃的零食中,水果和蔬菜以45%居首,坚果类和饼干类分别占12%和9%。上海白领的零食中,虽然饼干类以22%居首,但水果和蔬菜以19%紧随其后,中国人对水果和蔬菜的喜爱可见一斑。在东京白领的零食中,巧克力以43%遥遥领先,饼干类和膨化食品分别占14%和9%,而膨化食品在北京和上海多被认为“不健康”和“孩子气”。

杭州拟定食品安全草案

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提请审议。此草案的重点之一就是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

草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摊贩除外),由发放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许可证的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食品小作坊,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快餐外卖、饮品点心、面包糕饼、卤味烤禽等食品店面以及兼营餐饮服务的咖啡店、茶楼(馆)、歌舞厅(影剧院)等,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小食杂店、炒货店以及商场、超市自产自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监督管理。

《中国减盐行动》10年计划在上海启动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的《中国减盐行动》10年计划近日在上海市启动,以期在10年内将居民食盐日均摄入量在现有6~7克的基础上降至3克左右,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减盐活动,促进低钠高钾代用盐等技术和措施的推广普及,减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其他与盐相关疾病的发生,改善全民健康水平。

益生菌健康知识进校园

2010年12月7日和9日,在交大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立人楼内,学子与权威学者共聚大讲堂。上海交大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郭晓奎教授表示:“以预防医学为核心的益生菌与肠内微生物的研究是现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希望能将最新的研究趋势带给感兴趣的学生,让他们在课余能有更大的收获。”上海市食品学会乳酸菌分会主任陈有容教授作了《食品及药品中的益生菌》的主题报告,分析了市场上各种益生菌食品的优劣区分标准。

一名来自交大医学院的张同学表示,自己一直以来对益生菌很感兴趣,这次能近距离与专家对话感到很幸运。对此次益生菌科普校园行提供大力支持的养乐多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养乐多每年都投入大量精力在世界各地普及益生菌的健康理念,今后仍将继续支持该项事业的推广。”

虹口区举办海派特色餐饮评选活动

2010年11月,由虹口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餐饮行业协会主办,虹口区百余家餐饮企业积极参与的海派特色餐饮评选活动在领康家园举行。活动旨在扩大区内餐饮企业影响力,推出虹口区内优质餐饮企业的海派特色创新菜肴,同时宣布虹口区商业联合会餐饮分会成立。各餐饮企业拿出了看家本领,绚丽多彩的盘盘菜肴折射出海派菜肴的真谛,如上海大厦的杏香金瓜果、海鸥饭店的金丝翡翠白玉卷。最终,“苏浙汇”获一等奖,“海鸥饭店”获二等奖,“73家房客”获三等奖,“丰收日”、“小南国”获得最佳技艺奖。

干邑在华获地理标志保护

9.完全中学五年规划 篇九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素质教育。为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素质,顺利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根据《蚌埠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培训的五年规划,起止年限为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实施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与自学自修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培训对象

1、全员参加:全体教师

2、培训重点:中青年教师和新上岗教师

三、培训目标

为适应我省深入实施新课程的需要,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总体目标,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

通过全员培训,良好的师德行为逐步养成;课程与教学理论素质基本具备;学科教学能力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整体提升;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稳步提高;全员达到班主任合格水平。

通过骨干培训,形成一支素质好、教学强的学科教学带头人队伍,形成一支肯研究、有专长、能领导的专家型名师队伍,启动名师工程,提出教师个人发展目标,1—2年胜任工作,3—5年成能手,5—10年成名师。中青年教师和新上岗教师拜名师为师,结对子,整体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培训原则

贯彻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培训,学用一致,学以致用,注重实效,针对我校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差补什么,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开展,目标明确,实效性强的培训活动。

五、培训内容,①德育工作与师德修养 ②教学中的德育途径与方法 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 ④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 ⑤班主任工作问题诊断与解决 ⑥班主任案例研修。

以上学习专题是必修内容。从我校实际和教师需要出发,围绕主题,在校本学习中开设选修内容,包括学科教学设计,学科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以及适应不同层次教师需求的学习内容。上级安排的培训学习按照上级的计划执行。

六、培训形式

采用自修反思、合作研讨、备课说课、教学诊断、教学评比等有效形式;以教师为本位,以活动为载体,以教研制度为依托,注意培训的自主性和实效性,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培训和远程自修进行统一考核。

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培训:加强横向交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到名校向名师学习经验。邀请专家名师到校上示范课、作讲座,组织校内经验交流,开展座谈、讨论,开展岗位练兵,举行教学竞赛、评选教学能手。组织专题讲座,进行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七、培训学时和考核

本周期继续教育总学时为360学时,每学学时不少于72学时,其中校本培训为48学时,集中问题指导为24学时。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学校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统考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与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进行,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参加省统一考核时间为:2012年底进行教学设计考核;2013年开展课堂教学能力考核;2014年开展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知识考查。校本考查,每年6月份进行校本培训学时审验、考查、验收。

八、培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教导正副主任为成员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和以业务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和备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培训工作组,具体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强化学校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层层落实,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2、加强培训管理

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培训档案,专人负责,对各项活动进行汇总、记录。培训按计划进行,平时定期检查教师自学情况,加强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检测、评价,要求教师做好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的笔记,按学科建立教师个人的培训档案,有专门的档案袋存放。

3、保证培训经费

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经费投入是教师培训的关键。学校要按实际需要,报销教师学习的费用,对现代教育技术等设施逐步加大投入,为校本培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建立激励机制

对在校本培训中绩效显著的学科和个人给予表彰,把校本培训与教师评优、聘任、职称晋升等挂钩,培训情况纳入张八郢中学教师量化考核,以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

在今后五年的工作中,我校将把教师队伍建设始终作为工作重点,以校为本,拓宽渠道,开发资源,创新模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校本培训五年总体规划具体时间安排

2014-2015:上学期:要求每位教师除自学外,要认真参加集体培训和校外取经,积极进行课改实验,领会新课改精神。

下学期:积极进行新课改。写好反思。

2015-2016:上学期: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多接受新知识,坚决改变传统观念,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下学期: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和巩固。

2016-2017:上学期: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强化队伍,加强对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

下学期:优化内容,创新形式,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运行。

2017-2018:逐步完善各种制度,对每位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更新观念,力求创新。

2018-2019:对教师的五年培训进行总结,彻底改变教师的师德师风,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新局面。

校本培训工作五年规划

怀远县张八郢初级中学

10.完全中学五年规划 篇十

继续教育培训五年规划

为保证我校“十二五”继续教育工程顺利实施,根据县教科局下发的《县“十二五”(2011-2015 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及学校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成立学校’十二五”教师继续培训机构

在学校“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成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公室。

1、继续教育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

各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2、继续教育工程培训管理办公室设置

办公室主任:(教务主任)兼,业务专干:(教务副主任)兼,成员:(教务处工作人员)、(校级培训教师)兼及各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2、工程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组织、协调、安排、督促继续教育工程的启动、实施,指导教师培训管理机构的工作和保障工作时间和经费,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4、培训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

负责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包括师德教育、新理念教育、新知识教育、新方法教育、新技能教育、专项培训、学历提高的培训等工作的实施或组织,保证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学时全面达标,教师的学历提高达到要求标准,帮助提升年轻教师的知识、技能成长,平衡教师间的业务水平差异。

二、培训计划

1、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6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40学时(由县级培训教师培训);校本培训20学时(组长指定相应人员培训),每年的春季学期安排2学时,秋季学期安排3学时】

学习载体:利用单周政治学习和专题讲座形式进行。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专题讨论、自我反思等方式。

学习要求:在继教学习过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学校行政领导、学校党支部负责人、思政处专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组织参训者必须写好教案,组织好学习材料,认真组织实施填写好相应学习记录;每次学习教师个人必须作好个人笔记;其中关于党的理论学习和他人先进事迹学习必须写出个人心得体会;个人必须按学期写出学习计划和学习总结。(2)、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四新培训

学习目的:

A、新理念,【6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35学时,校本培训25学时】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 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B.新知识,【8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55学时,校本培训25学时】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C.新方法,【8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55学时,校本培训25学时】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新技能,【8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55学时,校本培训25学时】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载体:利用双周业务学习时间和各教研组教师开展课例研究活动时间为载体,学习方式:集中学习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学习要求:在继教学习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教务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1、“县级以上培训”集中学习部分要有个人学习笔记。

2、“校本培训部分”:

a、新理念,每学期安排3学时,由各教研组组织进行培训,主要采取集体学习、专题讨论、讲座等形式进行。

b、新知识,每学期安排3学时。在学校或教研组安排下进行,主要采取集体学习、专题讨论、讲座等形式。

c、新方法,每学期安排3学时。(1)由学校组织,采取集体学习、专题讨论、讲座或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形式进行;(2)以教研组为单位上研究课,开展优秀教案、优秀案例、优质课评比活动、校际交流等形式进行。

d、新技能

每学期安排3学时。(1)由学校组织,采取集体备课或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进行;(2)以教研组为单位上研究课,开展观课、议课、评课和多媒体教学研讨、课件制作评比活动等形式进行。

教师个人对“四新”学习要按学期写出学习计划和学习总结。关于以上要求,教研组在学期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总结中要有具体明确的体现。教研组要收集好相关资料上交中继教管理办公室。

2、专项培训计划:(1)骨干教师培训

按照指标计划数、县内教师比例数选派教师参加“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骨干教师、地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侧重于青年教师的提升培养。(2)农村教师素质提升

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骨干教师积极参加省、地、县三级集中培训,组织学校教师认真参加培训机构“送教下乡”活动;认真学习和参加特级教师、省级教育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等巡回讲课和指导的学科培训;积极参加学校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为学校构建一支校本研修骨干团队,扎实推进校本研修;组织和参加对特岗教师的培训,提升我校教师素质与能力,拉近乡镇教师与县市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3)班主任远程培训

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培训等方式对我校班主任队伍进行不少于30个学时/人的培训。培训内容:

a、班主任常规工作要求及学习工作规程。主要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制度、班主任行为规范、校园安全等内容。

b、班主任素养。主要包括师德素养、获取信息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班主任所必须掌握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内容。

c、班级管理。主要包括班级环境舆论建设、班干部的培养、特殊学生的教育转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日常管理、如何与家长沟通及进行有效家访等内容。d、班级团队主题。主要包括主题班队活动设计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等内容。

e、班主任专业成长。主要包括班主任优秀工作方法交流,各项服务性工作的动员方法等内容。

培训模式:

定期举行班主任培训学习会。方式一,组织优秀班主任参加市、县级的班主任培训班,再由他们培训其他班主任;方式二,学校领导组织培训;方式三,班主任自我研修提高。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每学期结束思政处收集讲稿、签到表、记录表、简报等材料上交。

(4)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分期分批推进培训,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到2015年,我校接受中级以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老师比例达到80%以上。(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培训守则)》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要求和内容,完善学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相关管理制度,以专题讲座和自我反思等形式为抓手,提高教师对法律法规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教务处要抓好教案检查、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方面涉及法制渗透方面的工作,学校要采取向全校师生发放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问卷、把教师是否渗透法制教育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等方式来加强监督与管理。教研组要以学期为单位收集好相关资料。(6)新任教师岗位培训

学校采取集中培训、观摩培训、“传、帮、带”培训等方式,对新任教师进行每年不少12个学时的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3、学历提高培训

了解我校教师学历结构情况,以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的形式,按照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对口提升的要求,推进我校教师的学历提升,争取到2015年初中教师学历达到本科以上的不少于80%。

三、实施步骤

按照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实施步骤进行,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时间逐步展开培训活动。培训中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持保量,不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每年组织一次自查自检活动。

四、经费保障

根据财政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财教[2006]5号)中“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确保经费足额、专项用于教师培训。

五、任务落实

工程任务由领导小组分配安排,由培训办公室具体落实。内容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总结、课程安排、学时安排、培训内容安排、学时登记、任课老师安排、制度的制定、资料收集、档案整理等。

**初级中学

上一篇:浅析柏拉图的人性论与制度设计论文下一篇: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脱稿演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