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节作文

2024-07-02

小学教师节作文(共19篇)(共19篇)

1.小学教师节作文 篇一

教师节前两天,课间去教室看见体委王欣正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什么东西,走近了,她却把本子合上了,不让我看,对我保密,我只好作罢。毕竟我们相识也只有几天,对孩子们也不了解,所以也没有在意。

教师节那天,铃声响后,我去上课,王欣捧上一盆鲜花,孩子们整齐站起来,齐声响亮地对我说:“祝老师教师节快乐”!看着一张张稚气的笑脸,我的心很不平静,原来他们前两天是在给教师们准备教师节的礼物,我们相识不到十天时间,孩子们对教师有如此心意,真让人感动!

这是一盆火鹤,碧绿的叶子尽力地展开,绿得发亮,透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最上面的那片叶子已经变红,像一颗火红火红的心,中间挺立着淡黄色的花蕊,红黄绿三种色彩和谐地集中到这一盆花上,给人以昂扬向上、挺拔秀丽之感,这一切不就代表着孩子们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吗?

每一次铃声响后,“祝老师教师节快乐”的声音从教室传出来,在楼道里回荡,这样的感动还在继续……

2.小学教师节作文 篇二

与小学生心灵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给学生以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从而真正了解学生,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学生的忧虑当自己的忧虑。一旦学生感悟到老师真诚地热爱他时,就会激起他心灵的火花,把教师当做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告诉你他内心深处的秘密。

教师热爱学生,关心是起点,同时也是沟通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当学生正待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的及时的微笑;当他们置身迷途的时候,你能够及时给予指点;当他们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及时给予关心,送去一份温暖;当学生犯了错误,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给以语重心长、慈母般的劝慰。如果抓住了这些有利的教学时机,只要几句话,几分钟就能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收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艺术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心理日记与学生进行书面对话,从一篇篇学生的心理日记中,就能听到学生的心声,而学生也从老师写给他们的热情的、语重心长的话语中,体会到老师给以他们的爱,达到这种心灵的交融与沟通,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关键。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只有作者首先对外界事物有所感触,彻底被打动,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情感是作文的活水源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心灵在感动的天地喷发出火花。

在农村,我们总会看到土地上的历尽苦难的父老乡亲,他们用自己粗糙的双脚丈量着春夏秋冬,以血汗播种着希望。教师要把这种孩子们常见的生活场面带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学生在理解劳动的同时理解爱,写出自己的观察感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把自己的一片真诚浓缩在对孩子们的作文评语中,让孩子从老师这里得到信任,在作文中如实地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同时,在作文批改时,我们应该进行民主沟通,努力深入学生的内心,参与他们的心灵世界,建立良好的师生心灵沟通桥梁,让作文教学切实有效。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首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这是老师的本职。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达到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在作文课堂上,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能不能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是什么,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班主任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了顺利开展作文教学,教师可采取“投其所好”的沟通策略,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作文教学中由浅入深,让他们期待作文课,也让他们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作文其实就是学生倾诉的一种方法,我们一定要专心阅读,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爱是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前进。只有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向老师倾诉,或通过作文,或通过日记,或通过与教师的谈话,不论哪种方式,都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也提高着作文教学质量。

最后,我们要学会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在作文课堂上,我们要面带微笑,微笑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艺术,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称赞的话语,即使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也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构思、写作,有效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水平。

3.小学教师节作文 篇三

当我们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一定感到十分亲切。是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比较软化的作文评估要求,其意义不单是给学生的作文评估以更为正确而科学的方法,而且还是在给语文教师们“松绑”和“减负”!在为语文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进修学习而努力。

小学教师许多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作文教学上的诸多问题,使得学生们的文章千篇一律,而我们的小学教师也就在做着卓别林拧螺丝式的机械而重复的劳动--其中的枯燥、无奈和精力浪费,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多少年来,谁也不敢动一动。

你不改或者少改作文,教研组能通过吗?教导处能通过吗?校长能通过吗?上级的教研员能通过吗?因为似乎自古以来做语文老师就得改作文!这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其实,学生作文水平乃至整个语文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的是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准和文字鉴赏水平、课堂调度能力和循循善诱艺术,作文的书面批改只占很小的部分。而以上的“水准”和“水平”、“能力”与“艺术”,则是必须靠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达成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可见教师本身水平的重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很少探讨作文课应该怎么上,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攫取写作素材,应该怎样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却将所有的作文教学都“押”在作文评改这一方小小的土地上了!

很多家长,甚至不少校长,评估教师的业绩不是看他课外学习是否认真,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效果是否显著,而是以改了多少作文本,以是否“精批细改”为准则。久而久之,我们的教师们也以为作文改得多,改得仔细才是工作积极,于是,一个个埋头在学生的作文本里!这对教师是多么大的延误!

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之乎中,取法乎中,得之乎下”。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时间读大学问家们的文章,没有时间学习时事政策、电脑英语,全部或者大部分的精力却花费在“学习”学生们的“著作”上了。教三年级的教师永远阅读三年级孩子的“著作”,教六年级的教师永远阅读六年级孩子的“作品”,教师的水平岂能提高?教师的水平上不去,要教好孩子,岂非缘木求鱼?

提高教学水平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腾出时间,特别是腾出教师们批改作文的时间来让老师们学习进修!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极为软化的作文评改要求,就是为教师“减负”开出的一剂对症药方!

是的,“精批细改”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做法,但是,这种做法在21世纪的今天是否值得提倡,值得讨论?

首先,某些“精批细改”的做法,减损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以改错别字为例,批改作文时,教师往往要在错别字旁边画一个“U”型框框,然后由学生订正。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是在提高教师自己识别错别字的能力,学生并没有在识别错别字上得到任何的学习和训练。从整个教育背景上看问题,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的错误,善于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才是对他们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会学习”的技能的训练--我们应该将孩子们放到地面上让他们自己学习走路,不要老是“抱”着他们。

第二,许多小学教师自己并不经常写文章,对于文章的构思、生成和写作不熟悉,却要在修改上把关,往往会出现隔靴挠痒的情况。如果教师水平不高,把好的作文说成了坏的,把对的改成了错的,那才叫适得其反呢!

第三,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除非是投稿文章,或者毕业论文、硕士博士论文,一般千字以内的课堂习作,以教导学生一气呵成,不作大的修改为好。这样做,一是为了应试,平时改惯了,考试行吗?二是为了提高自信心,一篇千字文章,一稿二稿地改,文章是似乎改得好些了,但是自信也越来越少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比较软化的作文评估要求,不但注意到了避免以上三个问题,还顾及到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能感到成功的快慰。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作文,确实还像刚学走路的孩子,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但是,总应该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千万不能求全责备,千万不能使他们害怕。任何课程,一旦使学生害怕了,那就坏了--害怕是厌学的先导。

当孩子们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本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做教师的小时候的体会难道已经忘却了吗?

更重要的是,在许多时候,小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想像力已经大大地跑到文字表达前头去了,而他们语言文字的“建筑材料”则相对贫乏,严重滞后,驾驭文字的能力也相对稚嫩,所以,就必然会有词不达意、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对学生的文章自作主张地用我们成人的理解进行体无完肤式的修改。

小学生,无论就其观察事物的视角还是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我们成人大不相同。他们的视角和方式未必就是错的,未必就无可取之处,恰恰相反,有时他们的视角和方式表现出一种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就像孩童的图画和字迹一样,只是我们这些肉眼凡胎的成人尚无法窥见其中的奥妙罢了。

4.教师节小学作文 篇四

“丁玲玲,丁铃铃……”下课铃响了,我和几个朋友又聚在了一起:“后天就是教师节了,也是老师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假期……”秦的话让我们陷入了沉思。

“你想买些贺卡吗?”唐嫣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但张琪反驳说:“大家都知道买贺卡,但我们要讲道理。”

还好平时一直在看书。当然,聪明的想法占了我大脑的一半。我建议:“我们可以自己做贺卡,在每个上班同学的名字上签名。张琦的妈妈会做各种各样的花,就让他做一些“别忘了我”。秦见她没有任务,自然有点不高兴,便自告奋勇去争取买礼物的任务

所以有空就悄悄约好一起设计鲜花和贺卡,一共设计了32个版本。最后,我们征求了大家的意见。达成协议后,我们分开准备,有的写贺词,有的做贺卡,有的做鲜花...当然最忙的秦东奔西跑,很快就跑遍了宝山区,只找到几个满意的。

教师节早上,我们早早来到班里做最后一次彩排。那一次,大家都很认真。

老师进了班,我们唱了《教师节快乐》,修改为《祝你生日快乐》,并把《礼包》赠送给老师。所有的老师都露出灿烂的笑容。哦,没有,只有班主任姚老师哭了,但是我们都知道,那是感动的眼泪!

5.小学教师节作文 篇五

回到班级身体出排汗,有人说只有跑起步,让身体排出汗,才能排出身体的毒素

我们开始收作业,每当收作业的时候,班级里都乱哄哄的,我听到家长说这课代表和学习组长多起这来收起作业就乱,这以前都是家长们帮我们收作业,可我们现在长大了,这些小事,我们都可以做好,不让家长担心,收完之后,老师说陈同学,妈妈给我们买了糖果,陈同学一一发给我们糖果,这糖果像一杯糖水一样,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我们共同感谢了陈同学和阿姨。

每天这些驻校的阿姨,从早到晚的陪伴我们成长,让我们在学习中不缺少一点快乐,不让我们感到学习很累,给我们提高良好的学习环境,别班没有的东西,都尽量给我们安排,更何况老师呢。

邢老师,七年级下带的我们这可能就是缘分吧,这么多月以来,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一直把邢老师当作学校父亲,学校保护伞。一样,看待什么事情都想和他商量和他探讨。

6.教师节小学作文 篇六

您好!

时光荏苒,路途漫漫,身为一个高三学生,在与你度过这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教师节里我想对您说:“春桑到而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们每一位老师都在辛勤付出,而对于你的脾气与性格,使我对你产生强烈的好感,但并不是不喜欢其他老师。

上课时,你的幽默风趣使我们课堂充满话跃,让我们能在出神时重新跟上您的步伐,你时常的玩笑话保证我们在课堂上不产生困意,你时常用平和的语气与我们交流,不责备我们,使得我有信心和你沟通,你的上课方式很好,内容准备充分,使我们收获很大,但因我们学习懒情,使得我们的成绩无法提高。

7.小学教师节作文 篇七

一、农村小学作文评语观状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准确地为作文评语搭针把脉。我和同级段的老师设计调查表对五年级四个班学生进行作文评语问卷调查。我们成立学生调查小组、分头取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 写出调查报告等一系列程序, 最后得出以下分析:

1.大多数学生喜欢老师写的评语, 也会留意老师写的评语, 可以看出学生其实是很想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的。

2.大部分学生喜欢老师激励性加启发式评语中, 对老师真诚提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能欣然接受并进行改正。可以看出老师激励性或启发性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进而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3.大部分学生觉得老师的评语会给他带来帮助, 但还有少数学生觉得老师的评语不完全有帮助, 由此证明老师的评语针对性不强或不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

4.在“你印象深刻的评语”和“希望得到怎样的评语”中,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评语简单化, 缺乏实际性。写作方法指导少, 写作艺术熏陶不够深入。长此以往, 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难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作文评语的实践思考

1. 多一点鼓励, 激发写作兴趣。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一书中说到:“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动。”在作文批改时,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劳动成果, 要善于发现每一篇作文的闪光之处, 哪怕只是一个词语用得生动, 一个句子写得形象, 一个标点用得正确, 也都要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并为之喝彩。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只要先尝试到欢乐, 学生更愿意提笔尽情撒野, “野到深处文自芳”。

2. 多一点幽默, 给予写作动力。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作文教学评语中如果一味是枯燥乏味、僵硬刻板的评语, 学生嚼之无味, 所以未必乐意看, 自然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而幽默恰恰是很好的润滑剂。一句幽默的语言, 一个新颖的形式, 一次诚恳的指导……那么即使是批评, 学生也乐意接受, 而且觉得韵味无穷。例如:一堂习作课上, 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春天的文章。有个学生偷懒, 为了图方便, 直接到《优秀作文选》上抄袭了一些内容过来。这时我们切记不可小题大做, 狠狠批评, 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甚至使学生更加害怕写作文。遇到这样的文章, 我们不妨幽默几句:“这篇文章好像似曾相识。很多名人都是从模仿起步开始的, 看来你在向他们靠拢。不过你想想看荷花是在春天开放的吗?”

3. 多一点启发, 点燃写作热情。

作文教学中, 教师的启发性评语对于学生的作文影响很大。因此, 教师要热情设问, 给学生关心、鼓励和启迪, 让他们驰骋自己的想象, 在现有作文基础上, 引起更广泛、更深入的思索, 从而激发起写作动机和兴趣, 进而使作文水平稳步提高。学生拿到作文本时总要先睹评语为快。当他们看到老师那么欣赏自己的作品时, 会很自觉地去修改作文中的不足。如果说激励是给学生的一股强劲的动力, 那么巧妙的启发就是一盏引路的灯。

4. 多一点互动, 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习作应该说真事、写真话、抒真情, 是孩子自由表情达意的场所。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境界里才能得以开发。作文教学评语应该打破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 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通过学生的自评, 同伴间的互评, 大大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在修改别人作文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这学期我将作文评语扩展为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老师总评三步骤。在操作过程当中,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对作文的关注度比以前高多了。在“同学间互评”环节中, 学生们连一个小小的错别字、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样子, 慎重地做着自己的决定, 挥动着手中的红笔。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 同时在别人的提醒下改进了自己的不足。

作文评语是连接师生的纽带和桥梁, 只要“多一点”, 就能把教师和学生的心拉得更近, 把学生与作文的距离拉得更近。这四个“多一点”, 犹如点点春雨, 丝丝入扣, 润物无声, 滋润着语文园地里破土而出的新苗。

摘要:作文评语, 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 它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平台, 它是沟通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作文评语不仅在于它的导向作用, 更在于它的激励作用。本文通过笔者对本校五年级学生的作文评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并根据实际对改进作文评语进行了实践思考, 以求达到使学生勤于写作, 乐于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作文评语,现状调查,实践思考

参考文献

[1]呼长波, 王振国.新型师生关系下的作文评语[J].中学语文 (教学大参考) .2006 (10) .

8.小学教师节作文 篇八

一、新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在职教师专业眼光、专业品质、专业技能的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新教师的社会化与专业发展经验, 会深远地影响他们日后的专业发展取向和态度。新教师第一年的教学情况将极大地影响他们可能达到的教学效能水平, 特别是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教师态度,并且会持续数年乃至将影响整个职业生涯; 也将影响新教师是否继续留任。

教师专业发展是持续不断的连续过程, 存在内在的与外在的连续两种状态。内在的连续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通过教师素质内化的过程,追求形成专业自我。而外在的连续是指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依靠社会环境的支持和保障。有研究认为, 新教师有以下三种发展的可能:

第一种, 习得了专业知能, 形成了开放的态度, 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能批判地思考和反思, 不断地发挥创造力; 积极地参与校务, 投身教育改革; 养成了探索教育和教学, 不断学习的习惯; 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他们积极地进行自我拟定专业生涯的发展规划,更主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体会到了为人之师的乐趣,得到了个人的满足, 实现了个人的自我发展和人生价值。

第二种,经过几年的摸索, 获得了求生的技能, 进入了稳定和停滞的状态。他们丧失了当初的热情, 满足于用已经获得的知能, 一直沿用使用多年的教学方法,无视学生的需要。虽然他们能达到教学工作的最低要求,但个人发展动力下降,专业知能很难得到提升,表现得碌碌无为, 对教师职业产生倦怠, 进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期。

第三种, 新教师在艰难的求生阶段很难适应现实的冲击, 而感到窒息无望。在重重的压力之下, 感到似乎被燃尽, 而离开教师职业寻求其它的发展机会, 去重新寻找丧失了的自信。

以笔者所在的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看,新教师从教后的表现基本可以分为以上三种情况,上文中的A教师较好的适应了岗位,体验到了教育教学的乐趣,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正式的教师,多数教师属于这个行列。而B教师则找不到教师职业的乐趣,只好选择离开,也有个别教师在工作几年后转行或辞职。还有部分教师发展成为了第二种类型,教师仅仅是其谋生的职业,没有激情,没有爱憎,教育教学工作墨守成规。

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自主、有意识的的成长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伴随着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本人以外包括学校、社会、学生和家长等因素。

一是教师发展的内、外动力失重。教师的发展,既需要外部动力,也需要内部动力,外在动力着重于推动,帮助教师克服人固有的惰性,摆脱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带来的重复生存的陈旧感,内在动力在于激发教师内在的生命活力,开发教师的创造性,促使教师自主生长。两种动力的形态对教师发展的价值、意义和促进方式是不同的。相比之下,内在动力比外在动力更重要、更关键,两种动力的有机结合才会建构起完整的动力机制。但当下教师的外部动力很强,内在动力却不足,一些教师常处于“被发展”的状态,(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39页)久而久之,“被发展”不仅是未发展,还有可能倒退。这种状态不改变,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很难突破和跃升,自我超越的状态就很难出现。

二是教师评价的发展性成分不足。现行的小学教师评价多以奖惩性为主,在这样的评价环境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以及取得的成果符合外界预先制定好的评价标准,这就使得教师关注的不是自己在专业技能上的提高和教学能力的改变,而是如何尽可能多地获得可以显性化的且与评价标准相一致的成绩。这样的评价虽然对加强教师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说,它却窒息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和要求,不利于教师形成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动力。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对现行评价方法表示不满。

三是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在现实当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基本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中,践行的措施比较少。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多年,但不少学校还是墨守成规,遵照固有的经验和做法,改革局限在部分教师和班级内,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发展被放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突出表现为:教师工作量繁重,规定听课节数、撰写论文篇数、批改作业量,教师事务性工作缠身,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发展;经济保障缺失,学校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校舍改造、设施维护上,很难抽出专项资金系统安排教师参加进修和继续教育等培训。

三、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终结性的、一次性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当紧扣教师群体特点,对内激发动力,调动教师自觉、主动发展专业;对外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内、外用力均衡,协调一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提升专业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作为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心理因素,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有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责任感, 提高教师的判断力, 推动专业发展。李嘉诚先生曾用鸡蛋作比较,他说,从外部打破,鸡蛋就变成了别人口中的事物;自己“打破”自己,鸡蛋就诞生了一条新的生命。人生亦然,从内部打破,就是自我唤醒生命活力,就是不断的自我超越,只有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别人;超越别人不是目的,自我超越才是目的,才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教师要获取专业的发展, 首先要有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 然后在这种需要和意识的指导下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和鼓励教师,确立起共同的理想,让教师有发展的主动和自觉。

二是助力骨干再发展,变“高原”为“高远”。骨干引领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骨干的高度和水平就是教师群体未来的高度和水平。设立“名师工作室”,本着“骨干教师需要什么,学校就给什么”的宗旨,提供必要的经费,一人牵头,吸收志同道合的教师参与,形成团队,为骨干教师搭建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以使他们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教育思想的碰撞。组建“教育教学督导联盟”,吸纳品行端正、业务能力强、敢讲真话、脚踏实地的资深教师参与,赋予他们职责权利,树立督导权威,放手让他们围绕教育教学进行督查和指导,激发责任感,不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还引领和带动其他教师。

三是要创新评价模式,变“奖惩性”为“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对于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评价中注入更多的发展性理念,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以教师成长和发展为导向,关注教师的每一步成长发展,可以引导教师把专业发展的需要与集体的需要相结合,容易形成一种真诚合作的新的同事关系,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四是促进全员提升,变“一枝独秀”为“满园花开”。教师专业发展是全体教师的全面发展,要克服小部分教师、某一方面发展的错误观念,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形成既有高山,又有群峰的良好局面。学校要对教师群体合理划分专业层次,分层次确定发展目标,安排培训活动,引导教师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让教师体会到进步的愉悦,树立发展信心。要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尤其要重视新教师的融入,从一开始就确定好帮扶教师,从备课、上课、辅导、学生管理等各方面给予引导,帮助新教师适应工作环境,掌握教育教学技巧,早日成为合格教师,避免出现B教师现象。要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好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作用,开展名师带教、名师辅导、名师教学实践展示和课例研究、反思交流、教育博客、说课评课等活动,实现教师间的互动、互助,加快专业发展。

9.教师节小学作文 篇九

刺耳的上课铃好像有些优雅的味道,一身洁白的地理老师从味道里飘过来,推开教师的门,像往常一样头也不抬,径直向讲台走去。

但是这一次,他的目光突然被讲台上的一个盒子吸引住了。他移近目标,看到上面写着教师节快乐几个字,最后一个字还被写错涂了补在后面,外加一个。

老师神色稍显激动,他想看看讲台下同学们的反应,但不幸一时分不清左右,瞥见了黑板上的东西

祝:亲爱的地理老师:教师节快乐!

这可是老师上任以来的第一例!老师用力眨巴几下眼,再仔细端详一遍黑板上的字那用红笔写下的超大的地理,分明表现了同学们对我地理老师的重视;那汗滴般的N个叹号,纯粹地阐释了同学们对我的爱啊!啊!这七八十年代温暖的师生情啊!今天居然轮到我头上了!太感动了

10.教师节小学作文模板 篇十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节小学作文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节小学作文模板1

今天是教师节,是所有老师共同的节日。我为您们高兴,同时心里有许多话想对您们说:

每天早上,当我们匆匆地来到教室,就看见老师您早早地坐在讲台上,拿着红笔为我们批改着昨天的作业。

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您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课,您讲得绘声绘色,我们都听得入了迷,像小鸡啄米似地点头,您把我们带进了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又增添了许多有用的知识。

中午午饭的时候,您又站在讲台上,先给我们盛饭菜,然后挨个挨个地问,生怕哪个没吃饱,问完以后,才开始自己吃。

放学的时候,您总是目送我们

中午午饭的时候,您又站在讲台上,先给我们盛饭菜,然后挨个挨个地问,生怕哪个没吃饱,问完以后,才开始自己吃。

放学的时候,您总是目送我们离离开,然后就开始修改我们的作业,经常要很晚才回家。

老师,我想对您们说:“您们幸苦了,祝您们节日快乐!”

教师节小学作文模板2

今天是第x个教师节,也是一个属于老师自己的节日。学校举行了庆祝教师节,爱在深秋主题活动。

操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四周挂满了彩旗和气球;鼓乐队的同学们演奏着优美的乐曲,引来了一群白鸽在校园的上空自由地飞来飞去。

活动开始了,同学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各式各样的乐器表演。最吸引人的是老师的表演——诗朗诵。她们的谆谆教导,为我们点亮了前进的明灯,托起明天的太阳。如果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她们是辛勤的园丁;如果我们是勇敢的水手,她们就是智慧的导航者。使她们在莘莘学子的心中建立了永远的丰碑。

11.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施导” 篇十一

一、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一课时,我首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猜”活动:依次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判断它们能否被2、3或5整除,看谁答得快。结果每次都是老师取胜。老师的“神速”判断使学生大惑不解,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老师的“妙法”。教师顺势引入新课:“能被2、3、5整除的数都有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就会迅速而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学习这个内容。只要大家认真学,以后一定能胜过老师!”教学中,我还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一个数学故事,或介绍一位数学家,或出一道趣味数学题或提出一个使学生感到疑惑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中,跟着老师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中。

二、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迁移导入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学生只需在旧知识上进行迁移类推,便自求得知了。以旧引新的“导”,要注意训练题既要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点“穿针引线”,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不能过于降低学习和探索思考问题的坡度,使他们觉得兴味索然。

三、指示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我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方法和重点。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点、抓重点、想疑点。用思考题引路,指导学生学法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经历了老师拟定思考题、师生共同拟定思考题到最后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独立看课本这三个阶段。

四、突破重点难点,加深知识的理解

每章节知识都有重难点,而往往一些知识的重点也就是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性上,它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为了将这一对矛盾很好统一起来,我在学习的重难点处施导时注意了:①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②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③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观察、分析、判断、联想的方法进行推理。

五、归纳概括规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律、概念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将具体直观的表象概括成规律性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们感到最困难的一点。因此,我十分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①对于有关概念的概括,注意引导学生从有关诸多因素中,抽取出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因素进行概括;②对有关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过程及步骤去归纳概括。例如:“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过程去归纳概括;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由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理解深、记得牢、用得活。同时,还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六、开拓学习思路,促使知识融汇贯通

传统的习题,条件完备,结论明确。一般情况下,解题就是找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即只要得了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解题时很少对题目作深入地探索。为了打破学生解题时思路狭窄的禁锢,我在设计练习时引导学生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设计以下三类开放性习题。

12.小学教师节作文 篇十二

吴剑英介绍,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一起开展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试点。目前, 两部正在总结试点的经验, 下一步将研究进一步推进改革试点的方案。

吴剑英说,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是统一中小学教师系列, 过去中学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系列, 这次要统一在一起成为一个系列, 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二是完善评价标准, 把师德作为评聘教师职称的首要条件, 同时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实绩和实践经历,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三是创新评价机制, 靠同行专家, 主要是一线教师来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 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合理使用和跨校流动。

“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面, 我们会同教育部一起抓紧推进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 加强聘后管理, 实现制度的全面入轨。同时进一步落实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办法, 会同教育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 探索教育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的具体办法, 加强分类指导。”吴剑英说。

13.教师节这天小学作文 篇十三

今年的教师节气氛特别隆重。一进校园,学校主干道——杏虎路两旁彩旗飘扬,每两种彩旗中间都摆放着充满生机的绿色盆景。彩旗旁边的学生美术作品和书法佳作都是庆祝教师节的内容。晨曦楼和笃行楼中间的鲜红条幅上的“热烈庆祝第x个教师节”鲜艳夺目。走进教室,每个班级后面的黑板报都是庆祝教师节的,可谓,主题突出,图文并茂。

我们班级的很多同学和其他班级同学一样,早晨进校手中就捧着贺卡和鲜花,三五成群在商量写些什么祝福话语表达自己的心声。过了一会儿,班主任老师一走进教室,同学们纷纷递上礼物,异口同声说“老师,节日快乐!”。“谢谢,谢谢!不过,老师最好的礼物是你们的出色作业和表现”老师的脸笑成了花,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这一天,课堂上,老师讲课娓娓动听,同学们听课专心致志,发言踊跃,气氛活跃。不知不觉,一节课就结束了。中午学校的杏虎广播开播了。播音员饱含深情诵读了美文诗歌《老师》《师颂》,我们静静欣赏,获得了更多有关赞颂老师的美誉。“老师,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阶梯,您是航灯,您是……”接下来,广播里的歌曲《隐形的翅膀》,我想这也是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谢之情吧。

14.如何培养小学音乐教师 篇十四

一、紧贴实际, 与小学教师多交流与沟通

在高师音乐师资队伍中, 有些教师对小学的音乐教育并不了解, 教法上基本继承了各自专业教师的教学特点, “各自为政”, 缺乏各门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果高师教师没有对小学的课程进行一番研究的话, 也不能胜任培养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 因为高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和基础教育脱节的, 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 将难以适应实际的小学音乐教育工作, 就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加强高师的音乐教师与小学音乐教师的交流与沟通, 定期进行座谈, 以便及时了解小学的新情况, 从而调整高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实际需要。

二、改革教法, 培养学生扎实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

音乐教师要具有新的教学理念, 特别是在新课程的实施中, 强调的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要素的有机整合, 课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环境, 是四个因素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 更新理念, 了解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基本精神和思路, 改变只注重技能技巧的传统思想。在专业课的教学上, 无论技巧课还是理论课都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 如声乐课的教学除了技巧的掌握外, 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声乐基础知识。教师不仅要示范好的声音, 也要示范一些不好的声音,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鉴别声音的好坏, 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同时对小学生的生理结构、心理特点等也都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三、要求音乐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综合能力

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很自然地就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联系到了一起。因此音乐课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 而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音乐学科领域中, “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 才能组织好课堂,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 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 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 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 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新课程中, 强调课程的综合性, 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

四、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新时代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 信息网络可谓是无处不在。现代化教育媒体作为改革的“宠儿”迅速占领传统的学校教育阵地, 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软硬件设施。在音乐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介入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许多现代化电教媒体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 如录音、录像、投影、计算机等, 这些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教媒体的进入, 使音乐教育朝现代化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 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 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具体化、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

15.小学教师节作文 篇十五

一是教师编制超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部分小学科、原非中高考科目等学科面临师资紧缺的问题。二是教师来源不足,小学阶段师资紧缺。三是新补充教师的质量不高,“教非所学”现象凸显。四是教师应对改革的能力与素养不足。

2.教师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培训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分层分类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教师培训的设计与实施存在问题,培训的内容须进一步优化,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三是工学矛盾凸显,导致部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困难。

“十三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培训思路

在当前国家和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北京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学区制与集团化发展、考试招生制度与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使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当前知识经济对未来人才创新素质的诉求和人本教学的理想追求都挑战着教师的专业能力,这给“十三五”期间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十三五”期间,教师培训工作根据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需求为牵引,坚持需求导向、贴近实践、引领发展、开放协作的思想;积极推进培训“供给侧”改革,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努力提高培训供给端的质量、优化培训供给的结构,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平台,为教师成长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以实现《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

1.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制度建设

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和教师培训体制的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规范培训管理,为教师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机制,明确市、区、校三级培训职责,改变“多头培训”的现象,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深化校本培训,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满足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工学矛盾。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等各界的协同机制。

提升教师学习的自主性,激发教师学习动力。针对少数教师被动参加培训、动力不足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学习的激励机制与奖惩办法,唤醒教师学习的自觉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的自主学习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2.聚焦重点人群,加强教师的分层分类培养

根据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培训工作需深入研究教师发展规律,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聚焦重点人群与重点领域,以农村教师、新任教师、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对教师的分类分层培养,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除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举措之外,应继续设立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培训项目,促进全市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深入分析新任教师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研究制定新任教师培训的课程标准;将区级集中通识培训、分学科专业培训、校本指导与教师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系统整体规划新任教师三年培养的有效机制,帮助教师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继续通过名师培养工程、特级教师研修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帮助骨干教师凝练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升理论素养与研究能力,拓展骨干教师的国际视野,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3. 改进培训内容,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根据教师需求改进培训内容,通过设立教师培训课程自选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而多元的学习内容。

一方面,培训内容要结合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整体形势,适应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确保按需施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主要包含:通识类知识与素养(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师德、心理健康等);教育专业的知识与能力(含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包括课程整合);学科专业素养(含学科整合、跨学科能力);学生研究与考试评价等方面。

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课程建设,设置系统化的培训课程模块并供教师自由选择。培训课程可分为通识类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学生研究与考试评价等类别。其中,通识类课程要注重提高教师的职业理想、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研究,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加相应的关于学生个性学习和多元发展的培训内容。建成可供教师自主选学的教师专业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多元化服务。

4.创新培训方式与手段,为教师学习提供多元选择

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转变培训方式,为教师提供多元的学习方式与手段,优化培训供给结构。“十三五”期间,培训方式与手段的创新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校本培训,强化实践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效性。注重教师在培训中的参与和体验,增强教学学习的互动性,提升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将干部培训与教师培训有机结合,通过师干训联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加强校际间的协作,利用教育集团/集群、学区、“盟”“贯”“带”、协作体等资源进一步提升教师校本培训质量。

二是基于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加强与其他机构的联系与协同创新。加强“跨界”协同,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等加强联系,充分利用社会机构与境内外优质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

三是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进教师终身学习。加强远程资源建设和网络平台的开发,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加强网络培训与混合式学习;利用手机、微信等移动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利用慕课(MOOC)等在线课程资源服务教师专业发展。

5.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提升培训者的能力和素养

16.小学生教师节作文 篇十六

当双脚踏入教室的那一刻直到现在我在读书,每次妈妈问我,你念书念不够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每次也都是含含糊糊的说喜欢念书,可是,真的原因,只有每个向我一样的人才会明白,因为我们没有了选择,这不仅仅是不好意思说,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想有个更好的未来,而且他们也不想我们再走他们的路,他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酸,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什么地位可言,而且生活没有保障。每个生在农民家庭的孩子生下来就被烙上了一定要上学的烙印,只有上学只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所以,我选择了继续一直学习。

这么多年来,又有多少老师陪我走过迷茫枯燥的日子,是他们让我们燃起学习的希望,燃起生活的希望,唯有学习才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从此我坚信我们都会有好的未来,虽然,他们只给了我们那微不足道的知识,但是他们教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却使我们受益终生。

一年了,当我独自一人踏入复课学校校门的时候,就注定不能再像以前了,必须刻苦努力了。我所庆幸的是我碰到了他,那个让我变得开朗的老师,他所给予我的帮助,我终生都不会忘记,虽然,我借口学习比较忙没时间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但是我多么想和他聊聊,哪怕只是听听他的声音,明天就要教师节了,我衷心的祝他教师节快乐。

17.教师节小学作文 篇十七

今天是一个隆重的节日,一进校门就看见大家手里都拿着礼物,准备送给老师,一下课我就忙了起来,拿着小礼物忙上忙下的来给老师送礼物,学校也给老师们准备了礼物,一个小蛋糕和一瓶饮料,邢老师并没有吃,而是送给了一位很努力学习的陈明启和一位暑假每天都坚持写日记的许世权同学,到中午吃饭时我吃的很快,为了是看一眼小学班主任,食堂就在小学部里,所以吃完饭跟邢老师打完招呼就往小学的校门跑去,期间还碰到了小学的英语老师,她对我说:‘’吕老师,班里堆积了许多人,快去看看吧。我急忙对老师说节日快乐,就往班级奔去,一进门我都惊呆了,好多熟悉的面孔啊,有小时候一起你追我打的同学,有一起赶作业的同学,在那一瞬间,我好像又回到了小学时代。

快乐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要是不看表,真没想到在这呆这么久了,我跟老师说了声祝福和以前的同学打完招呼就离开了。唉,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我都已经是一位初二的学生了,从懵懂的少年到现在,经历了很多,谢谢每一位老师对我的教导,祝你们节日快乐。

18.小学教师节作文 篇十八

日前, 澧县教育局下发通知, 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并结合当前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实施办法, 确实把学习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抓出成效。

澧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把11月份定为新《师德规范》学习宣传月, 在全县教育系统掀起学习新《师德规范》的热潮。

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把学习新《师德规范》作为本单位当前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面准确地理解新《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扎实做好新《师德规范》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县教育局还特别强调, 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及教师例会大力宣讲新《师德规范》, 要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新《师德规范》内容, 每位教师要对照新《师德规范》, 深刻剖析自己, 撰写心得体会, 并在教师会上交流发言。各学校要将新《师德规范》学习制度化, 把学习新《师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 并把教师贯彻落实新《师德规范》的情况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评估, 督促和引导广大教师认真理解, 自觉遵守新《师德规范》。

19.小学教师的语言魅力 篇十九

一、语言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对教师职业尤为重要。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历史使命,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

二、教学语言的特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1.渗透语言的教育性

教学是一个“传道”与“授业”同步进行的教书育人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语言势必带有教育性。教师的语言不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闲谈”,更不应是信口开河,而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能够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

2.探究语言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師用睿智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去划定学生思维的航线,从而积极主动地探求科学的答案。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所谓启发式无非是指在课堂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问几个学生而已,因而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显得单调而肤浅。教师一上课就连珠炮似地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呀”“对不对呀”“怎么样啦?”让学生应接不暇。这种浅薄的,索然无味的教学语言算不上启发式的语言。启发式的语言主要表现为一串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一个又一个悬念,将学生引入“困而学之”和“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语文本身就要求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要求学生会说、会写。“会说”不是简单会说话,而是说出来的话要准确,明白。语文教师讲课时语言表达也要准确、规范、合乎语法。特别是少用、别用“啊”“嗯”“这个”“那个”等官腔口语。任何错误或不准确的教学语言都可能给学生带来严重后遗症。要做到言之有物,叙之有据,思之有味,确切明了,使学生理解信服。如果措词不当,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歧义,不能正确揭示文章的内涵。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精炼和逻辑性、系统性上。

人们天天说话,但要把“话”说好,讲漂亮,不易;教师天天讲课,但要把“话”说得生动、形象、科学,更不易。教师应有一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还应该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的妥帖。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厉庄小学)

上一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音体美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三八”线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