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

2024-08-08

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精选11篇)

1.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 篇一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化智能理论,该理论的出现掀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工作改革的浪潮,为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成为传统教育向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切入点。近几年,多元化智能理论在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广泛传播和运用,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改革的主要指导理念。

一、多元化智能理论概况

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每个个体都具有多方面的智能,人类个体都具有优势与弱势的智力,都在某一方面存在着潜能和天赋,这种理论拓展到教育领域可以理解为: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优、劣智能,表现为独一无二的个体,都能以独特的方式对社会做出贡献。在多元化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是充分重视并挖掘每个学生的智能潜力及智能优势,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发展需求,进而全面促进学生个体智能的有效发展。在多元化智能理论中,我们传统教育定义的差生是逻辑智能或语言智能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和发挥的学生,有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均较为良好甚至达到优秀水平。多元化智能理论还指出: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在智能水平方面不存在能力高低的问题,仅存在智能类型差异的问题,老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综合智能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提升学生的自信度,以此实现各项潜能的开发。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元化智能理论的应用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智能理论,地理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沉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活泼生动的教学场景,以新鲜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对学生的各项智能进行有效的挖掘和激发,此处以“中国行政区划”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为例,讨论分析多元化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行政区划”的教学内容较为繁杂,背记内容较多,地理老师在讲授该知识点时,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对各省市行政区的名称进行背记,该内容较为枯燥,且1~2节地理课让学生背记34个行政区的名称不太现实,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地理老师需运用多元化智能教学理论,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习能力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此实现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具体教学建议有如下几点:

1.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程内容

地理老师在授课之前,先收集关于各个行政区的谜语,上课时组织学生开展猜谜活动,如: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云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江西等,逻辑智能较强的学生能够通过谜语提示的内容结合平日积累的知识经验很快猜出老师给的谜语,在猜谜语的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并收获成功的喜悦,提升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各行政区域的名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利用歌曲诗词帮助学生记忆行政区域名称

地理老师可以请音乐老师帮忙,将34个行政区域的名称按押韵的方式编成歌曲,在课堂上教学生演唱,例如,五江贵云吉福安、两广两湖两河山、天上北重海内台、两宁四西青陕甘;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等。学生在学习和演唱歌谣的过程中不但得到了娱乐和放松,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进而提升地理教学的效果。

3.利用图形想象帮助学生记忆行政区域地图轮廓

地理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智能对各个行政区域的轮廓图进行联想,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像牛头;云南省像小鸡;黑龙省江像天鹅;广东省像大象头等等,通过思维想象学生能对各个行政区的地图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记忆,在地理老师提到某行政区的时候,马上联想到代表该行政区的图形,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轻松地完成记忆任务。

4.巧用古诗词,搞活地理气候教学

地理学科是一个文理性质兼备、综合性的学科。根据这个学科的相关特点,我们在具体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尝试与语文古诗词巧妙地结合。例如,在地理课上学到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的气温直减率知识,可以充分理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一山有四季”的诗词中,包含的因海拔高低的变化,引起了气候、植被景观的垂直变化的地理意义。此外利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词,来体会我国东部深受夏季风的影响,从而造成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内气候景象的不同等等。

上述活动在帮助学生完成课堂知识记忆的同时,将枯燥的教学生动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将多元化智能理论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中,是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为初中地理教学注入了新思路。多元化智能理论要求地理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传授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需对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引导与挖掘,地理老师应根据各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能力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和丰富,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多元化发展,实现新时代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春民。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J]。才智,.

[2]洪永坚。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

2.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 篇二

1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基础

1.1 多元智能理论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指出, 多元智能理论的特殊性理解角度表现在智能以复杂的、整合的方式发挥主要功用, 同样的智能基础具有不同形式的表现方式, 而且在合适的情况下, 每个人的智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人的智力是单一的, 是能够被精密仪器所准确测量的, 人具有8种相互独立又彼此紧密联系的智力基础。

1.2 传统体育课程

加德纳明确表示, 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主要以智商式思维为教学的主导理论基础, 这种思维方式对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作用。该教学思维主要提倡学校是知识的聚集地, 学生主要在学校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训练以投入社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鼓励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种教育理念以工厂批量生产的思维模式教导学生而饱受诟病。

1.3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基础的高校体育教学

学校的主要教学目的应该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潜在智能, 帮助学生发现其适合自身职业发展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方向。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 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主导目标, 将思想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的教育设置进行有机地双向结合, 而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与指导要求同多元智能理论有着高度的匹配性。在具体的课程结构的设计上, 大学体育课程主张采用兼具个性化与多元性的课程设计, 在最大限度内满足学生的个体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主张在个体的活动实践中实现智能的最大化增长, 双方表现出了内在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2 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体育课程改革

2.1 教学模式的改善研究

教学模式是教师组织教学课程的主要主导方向, 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引导教学深化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内涵, 让学生和老师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明确该教学理论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多具有的独特优势特征。当师生对该教学理论有初步的认定与认可后, 才能够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发挥多元智能理论的主导价值。多学教育突破了中学以前僵化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多元智能理论启发老师依据学生的差异性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这就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性, 在多元化的教学变更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2 提升老师的专业化技能

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老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准与教学技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智能特点与学习方法。在体育学习中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不够自信的学生, 需要老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基础, 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 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建立学习成就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2.3 完善教材体系与操作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目标大多以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来规定教学主要方向, 要求学生在体育课程的训练中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与健身方式, 提升自己的身体素养, 具备善于与人合作的心理素质, 在掌握必要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统一设定的教学主导方向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 高校的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可以依据学生的潜能发展与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2.4 多元智能理论基础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操作方式

在大学体育课程的选择环节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选课为主导方式。在具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 由于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导致体育课程的设计方式与学生的发展方向实现多元化的操作, 需要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展示其能力的平台。

2.5 在学会学习的评价体系中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技能要求, 帮助学生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 在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内在习态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参评方式, 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最大化添砖加瓦。

2.6 在情境化教学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多元智能基础强调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方式, 在对学生的具体体育技能与体能素养的训练过程中, 其最大的教学资源就来自于生活。具体来说, 在练习篮球二对一的攻防战术练习时, 需要在实战性的教学方式中开展体育技能与智慧的双重教学。该学习项目具有明显的攻击性与对抗性, 需要学生在攻、防战术的练习过程中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攻者可以具体展现个人技术与同伴之间合作的主要技巧性把握;防者可以在彰显自我的过程中具体展示保护自己又灵活出击的体育实战类技巧。攻守双方都能够在具体的情景练习中提升自己的体育实战技巧, 老师可以以旁观者的角色仔细了解学生在实战演习中所表现出的优势特征与不足之处, 课后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战表现以及个人的表现方向进行具体指导, 放大学生的优势技能。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方式, 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不错的成长机会。

3 结语

综上所述,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内容与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鼓励老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潜在的优势特征, 帮助学生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下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以投入市场竞争。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老师应该以多元智能的理论基础指导自己的教学方式,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个性化的兴趣爱好, 在体育教学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付彬.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及抑制措施[J].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2]霍力岩, 赵清梅.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4) :46-49.

[3]张建华, 杨铁黎.当代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7 (1) :65.

3.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篇三

——《多元智能新视野》读后感

《多元智能新视野》是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心理学大师、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的经典名著!霍德华•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具有8项智能,包含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强调,虽然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每个人只有其中的某几种。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大多数人可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内涵中发现自己的多项长处。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或优势组合,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智能或智能组合来学习任何课程,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根据智能的多元性,可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

多元智能给我们的启示:

(一)寻找教育最佳切入点

在什么阶段选择最适合的教育这是最有效,这是本书给我的启示之一。据2005年9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数中小学生认同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52.8%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大部分是灵活多样的;76.0%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大部分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事例来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理解;79.6%的中小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或有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80.3%的中小学生表示自己很喜欢在课堂上参加小组讨论。然而,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减。其中,有39.0%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要求过于片面,自己在课堂上只被要求认真听讲,而很少被要求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踊跃参与。在教学形式上,也有41.1%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多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调查可以看出:中小学生普遍喜欢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渴望主动参与课堂,更乐于接受贴近自己生活学习的教学内容。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育可以开发智力

加德纳教授认为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存在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那一个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是要扬长,还是要补短呢?相信多数人都会认为既要扬长又要补短。可是在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往往是抑长补短的教育,我并不反对补短,但坚决反对“抑长补短”,以抑制学生长处来补学生的短处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什么叫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应该是学生的优势智能充分发展,并达到卓越,至于学生的弱势智能有所发展。这与教育可以开发智力是相吻合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发智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为了让课堂更有活力、让教学更富创造、让学生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改进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情境创设: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作品情境、竞争情境、生活情境、虚拟情境、任务情境等,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协作、探索、创新,切实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多种形式,培养多方面智能:

语言智能的培养:引入故事、课堂讨论、朗读与欣赏、写日记、发表与交流; 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计算与等量、分类与分等、苏格拉底式问答法、研究性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空间智能的培养:(结合录像带)形象化、色彩记号、图画比喻(国外较多。如有一节课让学生通过图画来画和平)、思维速写、图解符号;

身体运动的培养:肢体回答、课堂剧场、运作意识、动手思维、身体图; 音乐智能的培养:节奏和唱歌、背景音乐、情感音乐;

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与同学分享、人体雕塑、合作小组、图版游戏; 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一分钟反应时间、联系自我体验、选择时间、感情色彩时刻、制定目标时间。

(四)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多元评价

教育需要一定标准,但不能推行“标准化”,教育不能学企业里制造产品,因为学生是有个性的。最好的教育评价是多元评价,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学生才能发展个性。学生的发展各不相同,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多元评价。

4.多元的智能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 篇四

提供的具有磁盘操作功能的语句各不相同,直接调用DOS命令的方法也不相同.在Qbasic中实现磁盘操作功能时,可直接调用DOS命令,方法简单,且与硬件联系不紧;C语言功能强、应用面广、使用灵活,但用C语言实现磁盘操作功能时与具体的硬件有关.有的语言不具有上述功能,但通过语言间的链接,可将用Qbasic或C语言编写的磁盘操作子程序移植到其他语言编写的程序中.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并非单方面的,而是多面向的,这一理论掀起了全世界的教育改革风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在其著作《智力架构》中一反传统单一智力的看法,认为每个人至少有7种基本的智能,即语文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反省智能,后来又增加一种“自然观察”的智能,成为第8种智能,可能的话,还会证实发现第9种智能即“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所谈及的7种基本智能,至少指引着7种不同的教学方向,可涵盖英语教学领域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英美文学教学存在3种模式,即文化模式、语言模式、个人成长模式。文化模式强调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文学历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并且懂得欣赏与自己背景相异之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而了解文学传统之思想、感情与艺术形式,文学在人文传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方式极适合有文学细胞的学习者,但教材语言难度较高,上课时,大部分时间须依赖老师讲解,此种方式以老师为中心,但学生自主性较低。语言模式采取以语言为基础的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习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阅读本文,形成自己的看法,老师可帮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此模式以活动为导向,如通过填空练习、写作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注意语言的用法,如何经由语言形式,来诠释作品字里行间的意义。但这种模式,若太拘泥于语言文字,往往会失去个人诠释的空间,过多机械式的练习,学生学习动机便会逐渐减少。

对作品之社会及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就缺乏足够的文化知识来诠释作品。个人成长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探讨作品中与读者经验相关的主题,借以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因此作品的选择应以主题为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应用与主题相关的非文学类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动机。国内外学者在探讨英美文学教学时,曾提出语言与文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主张将读和写的特性以及语言应用的特性融入到文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诠释能力,兼顾语言能力的养成,并达成3种教学目标:

①提高学生的批评、分析和欣赏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并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形式的敏感度和认知程度;

5.需要层次理论和多元智能 篇五

3.2.The Accordance between the Implement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Maslow-Need-Hierarchy Theory

On the basis of Maslow-Need-hierarchy theory, in light of the needing theory, it is not uncommon that human have the desire to acquire the security, to obtain the reputation, to get the basic materialistic, to hold them in this regard, be respected, to accrue their knowledge, to achieve self-worth, to pursue the perfect.If students would like to achieve the abovementioned, they will be pushed to create more, to work harder.By virtue of this theory, the article boldly draws this conclusion, in our practical teaching, when teachers meet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needs, students can bring their potentiality into full play.For the point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y are in a position of immatureness.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an, to some extent, fulfill the students’ various needs.These activities correlated with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eet their needs for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needs, safety needs,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esteem needs, cognitive needs, aesthetic needs, self-actualization needs.According to these activities referred to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tudents can get a sense of achievement, they can realize their potentials.They can establish a steady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eers.It is a realization of their self-worth.They can attain knowledge and be recognized by others.In the meantime, they can improve themselves in appreciating beauty by being close to the nature, by being exposed to different colors, by observing.More importantly, it can let students have time to play and let them be happy in learning and be excited at play.An old saying goes: All work and no play will make Jack a dull boy.Therefore, it must be noted that play is of vital important in primary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6.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 篇六

1.多元智能理论的背景及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由国外心理发展学家HowardGardner(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他指出人类一直强调注重的读写能力,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展现出不同的智能组合。学校对学生的智能评价方式并不合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并未起到最大化的教育作用。多元智能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这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的强力挑战,对教学改革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如今,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教育改革中,当教师对学生评价感到困惑之时,多元智理论就会带来很多启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主要存在于多个方面: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等,传统的单一的智能理论并不准确,也不利于对教师对学生准确的教学评价。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生长环境,兴趣都不相同,所以个体的发展也不应采取同一种方式。社会需要多种人才,只要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并加以培养、锻炼,每个人都会是社会的栋梁之才,都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智能教育,使学生在长处、优势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2.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可应用在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中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在小学教育培养上就要重视。多元化的智能开发智能理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准,为学生设定适合其发展的培养计划。多元智能理论应该得到学校及相关任课教师的重视与关注,应置于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同样重要的学科地位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证明了多元化的智能开发培养对人才发展更有帮助作用,甚至应当把语数的教学作为基础,而把其他具有职业前景的学科作为“主科”对待。实践表明:学生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是某一门特定智力教育的结果,而是各门相关学科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学生的培养上,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培养,教学内容应该横向流动、发展,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相互渗透,方法手段相互借鉴,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提供多种方法和思路。多元智能理论的加入,会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小学学科组织的现状,基本上呈现出单科学科组、年级学科组、语数科任学科组三种形式,形式较为单一,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利于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如果加入多元智能理论来丰富这三种教研组织,即符合多元理论发展需求,又为课教学增添了活力。

3.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小学教育的策略及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以独特的智能诠释和极大的整合性为完善教育课程提供了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路。该理论倡导多元、开放、尊重文化和个体差异、重视实践效果的智能观和教育理念。

3.1多元智能理论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多元智能教育重视个性化培养,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而深入分析了开展多元智能课题研究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深刻意义,老师们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以课题研究为平台,相信学生人人有才,助推人人成才,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之下,使学生从小就能够把我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学习中做到取长补短,引导学生从小做好规划,学会从各种回馈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学会独立的思考,进而在今后的个人发展中能够有自我选择的空间。

3.2多元智能理论要求立体化的课堂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应摒弃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加大愉快教育,环境教育,养成教育的培养,用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既不能以国学、环境等某一方面为特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也不以单纯以体育、艺术为特色培养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学生。更不能以“诵读经典”等学科为特色培养满腹经纶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亲不认”的心智不健全学生。

3.3多元智能理论注重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从主观上来讲,师生关系应均衡发展,没有所谓的学生聪明与否,只有智能强与弱,从而建立和谐校园;摒弃“差生”观:每个学生都是多元潜能生;“天生我才必有用”。从客观上来说,使素质教育项目化、优质化、常态化;以大项目带动小项目,小项目引发学生多元兴趣,多元兴趣促进多元智能成长,使学生心智教育达到基因裂变的效应。

多元智能教育对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强调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手段,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制定适合其智能全面发展的培养方法。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影响,从而引出了多元智能理论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立体化的课堂教育和为学生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这三种教学策略。多元智能理论多我国教育改革有着重要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重视每一个学生特有的认知发展和智能形成过程,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随着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教育结合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改革将展现出新气气象,学校也将为社会的需要做出更有意义的智能培养。

参考文献:

7.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 篇七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胡集初级中学)

摘 要: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我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及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为目标,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与多元智能。同时,多元智能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创造性以及开发性,所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为主,教师引导和指导为辅,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创新思考、个性发展,不断强化多元智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元智能;阅读教学

一、激发创新想象,提升多元智能

在Imagining和Telling模块中,为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可以运用续编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创新思考,培养学生语言智能、写作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不同的思考方式,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时,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依托不同的画面、背景,引导学生创编故事,展开小组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

如,牛津英语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这单元知识学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一些新单词和短语。结合in the past与now中transport、environment、life这三方面的差异,展开对比想象和阐述,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现阶段的生活越来越好,交通便利、生活富裕,展开交流合作,写作出一篇家乡变化的文章。其次,关于家乡环境恶化,河水污染,同学们也受到了自然的警示,也可以结合“Our ideal home”“Help the poor birds”的主题,展开联想与想象,激发学生写作空间,强化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

二、引导信息处理,培养多元智能

信息处理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客观事物都蕴含着自身的色彩、形状、特征等,通过视觉空间的获取、处理与呈现,转换为相关信息表现出来,这就是空间智能的作用。为强化学生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在Drawing、Numbers模块中,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辅助手段,结合音频、视频等方法,创设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和表达,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与事物的关联理解,激励学生展开视觉空间智能活动,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如:在学习7B Unit 1 Integrated skills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中描述Neil卧室部分的句子,并用笔记录下外国同龄学生房间里的布置、摆色,特别是摆色对应的数字等;其次,通过学生记录的关键词、数字,绘画出Neil房间的摆色,鼓励学生想象和设计,如设计活泼的动物、新颖的台灯等。又如展开听写记录,听一段英文短文,记录一位学生的日程安排,以此强化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等。

三、强化合作学习,开发多元智能

通过挖掘“work in groups”“work in pairs”模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互助探索,展开多元互动的学习模式,强化学生语言智能、渗透智能与人际关系智能。合作方式可以有问题讨论式、角色表演式等。在合作学习方式下,生生、师生互动,优势互补,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在小组带领下,达到学习目标与能力目标。

如,展开对“TV Programmers”利弊的小型辩论,组织正方、反方与专家组,正方从live more colorful、study等方面辩论,反方从waste time、hurt eyes等方面辩论。通过合作交流、激励讨论,不断丰富学生知识,扩展视野,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培养多元智能。

四、融入音乐元素,激励多元智能

音乐是最美的语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适当融入音乐元素,激发学生音乐智能,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音乐智能是指对音乐节奏、韵律、音调有感悟和直觉的能力,以及用音乐表达自身内心情感的能力。中学生活泼好动,处于青春期阶段,对音乐也有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潜能。所以英语教学课程可以借助songs、poems等,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融入教材或课外优秀的音乐资源,将教学内容与音乐融合起来,有效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思想,认真分析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知识能力与发展方向,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交流合作、创新思考、集思广益,不断发展自身优势智能,完善不足智能,从而达到培养多元智能的目标。

8.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 篇八

刘训侠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中小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美国已有上百所学校自称为多元智能(MI)学校,还有不少学校也将多元智能引入教学方案中,甚至成立类似印第安纳拿波里市的关键学校(Key School)及密苏里州的新城小学伽(New City School)等实施多元智能及相关理论的机构。由于加德纳从不提供一份MI(Multiple intelligences)学校的实施范例,他主张各地区的文化和师生特质是MI学校的基本考察因素,因此在美国的各类MI学校也就呈现了多元化的色彩。目前已有许多学校在陆续实施MI理念。

Mindy Konlhaber在美国哈佛多元智能教育研究院的研究提供了美国41所中小学校的资料,并具体的提出建立MI学校的途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多元智能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实例分别是《多彩光谱》项目、《重点实验学校》项目、《学校实用智能》项目和《艺术推进》项目。这些项目分别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学密切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初中阶段的《学校实用智能》项目旨在将学术智能与更实用的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结合起来,以实现学业和事业的成功。该项目并不设立专门的课程来教会学生掌握学校实用智能,而是通过“理解并融会贯通”的方法在学校所有学科的日常教学中体现。

多元智能在世界其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亚洲的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也开展得蓬蓬勃勃,在多元智能课程编制、多元智能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港台地区研究“多元智能”已较为普遍。如 1998 年,香港开始举办由全港中学生参加具有创意及挑战性的优质教育活动——“香港新一代多元智能竞赛”,鼓励学生注意多元智能的发展和培养团体合作的精神。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特别编辑了《多元智能简介》一书,派发教育界同仁,将多元智能的理念渗透在课程中。

台湾第一批多元智能实验学校雅歌实验小学、大坪国小等学校每学期都制定应用多元智能课程规划,开展多元智能的实验。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儿童英语教育研究所所长暨学系主任张湘君教授说:“每次我在设计英语教学活动时,都会尽可能将八大智能的内容含括其中,不单是整合各个学科,更要做到融合各项智能,让孩童运用其八种智能来学习英语,透过孩童非语言上的能力来帮助他学习语言。”2001年6月2中日,香港教育署署长张建宗出席香岛中学第 55 届暨大学预科35届毕业典礼时说:“香港若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中保持竞争力和领导地位,就必须加紧培育具备多元智能的人才”;“发展多元智能的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而要发展多元智能,便要让学生获得均衡的全面发展;同时社会、政府、学校和家长都需要互相配合”。

在大陆,自1999年加德纳的中译本《多元智能论》在我国发表以来,我国对多元智能的研究才开始,近几年有许多学校进行了有关多元智能的实验,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北京、上海、山东诸城多所学校开设了多元智能教育实验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项目。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适应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借鉴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代表的、开发学生多元潜能的现代教育理论,通过不同类型实验区和项目学校在教学改革各个领域的实践研究,逐步形成适合开发学生多元潜能的学校课程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基本教学策略,以及相应的多元多维教育评价体系,为国家的教育决策和各地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己经深入中小学及幼儿教育一线,有一批立志研究的专家、教师、家长等,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定的系统和规模,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了成功的经验。但国内的基础教育及幼儿教育与国外有很大差异,社会制度、教育观念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实践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研究角度上,重视量化研究而忽略质性差异。很多学校关注到学生的智能差异,也意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研究侧重于研究智能在量方面的差异,即搞分层教学,但给学生划分层次的依据大多以智能水平差异来划分,而极少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智能施教”,忽略了质的方面的差异。

2.研究层次上,研究幼儿及小学教育的多,研究中学教育的少。大多数人认为智能开发越早越好,因此国内有关多元智能的实践研究大多将目光投入幼儿教育,少数投向小学教育,开展了一些比较大型而规范的项目,但关注中学生教育的则较少。

3.多元智能在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中的实践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是因为一方面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已有的教学方式不可能完全推翻。另一方面,多元智能在学校中的应用必然要求全校甚至社区乃至全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目前的状况是:一线教师科研水平有限,教师之间存在差异,一部分教师即使乐于从事该方面的研究,也缺乏科学的指导,收效甚微。

9.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 篇九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学生科技活动,更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坚强意志的形成。笔者就目的和意义、主题的选择、方案的设计、过程的开展、总结与反思等方面谈一谈如何在多元智能指导下开展物理科技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有与之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科技活动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帮助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是我们高中物理老师一个重要的教育活动内容。下面笔者就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展科技活动目的意义、主题选择、方案设计、过程开展、总结反思等方面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一、科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科与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融合,弥补分科教学中学生知识面窄、学科之间联系不强和技术素质较为薄弱的缺点。因为其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其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趋近于人们在社会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和过程,所以,对培养学生确立“科学—技术—社会”的整体观念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学里开展科技活动,关系到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对培养各类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地的科技活动说有以下几点作用。

1.科技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

科技活动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愿组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相对于课堂教育更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其中。科技活动是以实践为特点的,符合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的特点,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点燃他们的科学热情之火;还可以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心理;并逐步引导他们树立献身科学事业的志向。

2.科技活动能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意识来源于后天养成,直接受制于人们所受的教育。科技活动不仅有利于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与氛围,把学生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学习积极性充分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科技活动的实践,还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求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和探求兴趣;另外,开展科技活动,能够提供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自由时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3.科技活动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

活动主题的选择、申报及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总结与反思等,有利于学生语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智能的提升。而科技活动开展过程的自主实践和分工协作,又能促进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空间视觉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智能的培养。

二、科技活动主题的选择

科技活动主题的来源广泛。科技活动主题选择不受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制约。它可以比较深入地研究已学过的某些问题,也可接触尚未学过的知识;可以围绕教材内容来展开,也可以适当拓宽和加深教材知识;可以以自然现象为活动对象,也可将书本知识在现代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领域的应用作为内容;也可以吸收一些课本上所没有的,但学生能接受的当前科学技术上的最新成果、最新信息,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还可用科学历史和科学故事为线索,进行某些实验或带有发明创造性质的活动。

科技活动主题的确定应首先从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开始。让学生以个人或几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活动主题的申报,并简单地写出科技活动主题申报材料。材料包含:所属领域、活动目标、方案设计、活动准备等内容。教师再组织学生对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目的性等进行审核,确定几个活动主题,并予以公布。对未成功申报的活动主题,说明原因,并让这部分学生按个自愿的原则加入到申报成功的小组中去。并要求申报成功的`小组,重新研究并写出活动设计方案。

科技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活动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一起参加,也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的人数可多可少,活动时间可长可短,方式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科技活动不是关在教室、实验室里闭门读书,而是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接触生产实际,接触新科技成就。在时间、空间、取材等方面较之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学生则可以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愿选择组成不同小组,参加不同的活动。灵活多样组织形式,也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应用和发展。

三、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的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白:要举行一个成功的科技活动,并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要有合理安排和打算。要搞好活动,既要遵循科学教育的原理,又要讲究活动的艺术,还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要让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必需对活动的各个方面加以认真的研究,针对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准备,循着一定的思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所以,制定活动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四、科技活动过程的开展

教师是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尽管在科技活动中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撒手不管,整个活动教师都要帮助学生去组织,在选择问题、设计方案、完成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给予指导,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

教师和学生一道参与科技活动,能够更深入、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如何让学生尽量地有更多、更大、更好的收获。要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科学热情、锻炼其意志等。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其不同的需要,作出不同的指导。例如,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帮助他们进行更为合适的分工,让所有的学生其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再例如,引导学生,在完成在负责活动任务的同时,注重合作学习,协同实践,在活动中促进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多种智能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不仅局限于与活动主题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还有很多问题也需要我们进行关注。

例如,学生心态问题。当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一个科技活动中时,可能会影响到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效率,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特别是开展科技活动对学生多元智能的锻炼作用。让他们充分相信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一定会得到提升。再例如,安全问题。在科技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安全问题也同样是压倒一切的问题。要随时、随地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除了考虑一些外界因素,学生心理的波动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外,还要注意科技活动中本身就有一定危险性,要教育学生从方案设计、到过程开展都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学会一定的自救措施。

五、科技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好的活动总结,才是活动完善的句号。总结科技活动时,要总结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要总结学生对这活动的反应,学生们的收获。例如活动中学生得到哪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是否得到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没有得到培养等。

另外,也要总结活动的不足,以期对今后的学习和活动起到促进和帮助作用。

对科技活动进行总结,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才能找到真正的优点和不足,采取措施,提高活动质量,也才有利于教师、学生接受。要注意事项评价对象的特殊性,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方法,从不同的特点出发,不能主观臆断。

另外,对科技活动进行总结,要有整体思想,要包括主题的选择、方案的设计、过程的开展、活动信息反馈等方面;要全面看、听、分析;要综合考虑内容、形式、成效;既要注意学生,也要注意教师。总结的过程,也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发展过程。

10.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 篇十

第16卷 现代教育技术 Vol.16 2006 2006年第5期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5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陈仕品 何济玲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四川南充 637002 【】本文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分析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可行性,探索了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途径。本文认为在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相结合的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6)05—0009—03 *

一、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行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自提出以来,在美国及世界其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关系到我国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之一。因此,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本文旨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求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商讨。

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中提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要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即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3]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要通过营造一种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一种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中首先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即人存在着多元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1983)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 [2] 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能

四、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1.多元智能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教育最好的诠释。”[4]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21世纪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多元智能理论强调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从而实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生产及创造新产品的能力。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都 理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

﹡基金项目:

1、四川省教育发展中心项目“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研究”(川教函(2004)392号)

2、西华师范大学校级科研起动项目(2003-6)收稿日期:2006年2月27日 9 是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2.多元智能理论为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途径。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于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多元智能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方向。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化的,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而在多种智能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优势智能的发展,从而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通过营造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建立一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因材施教,提倡个性化教学,与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以学为中心一致。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建立新型的即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 的教学结构,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四要素之间的地位与作用。

3.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在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中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要将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相结合,形成“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既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中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全面发展”;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优势智能的“个性发展”,从而培养多种多样的复合型人才。4.建设多元化教学资源,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信息技术的系列功能特点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活动平台。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对于提供的认知材料,由于出现的形式不同,认识和理解的速度也不同,只有当学生对所呈现的材料与呈现的方式发生兴趣时,才能最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5]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必须建设适应多元智能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教学资源;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建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

加德纳对课程教学的建议指出:“有关内容可以由多种方式展现,如教师、书籍、软件、硬件或者其它媒体。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以上展现模式的选择,导致了所得到的教育经验成功与否。历史课可以有语言、逻辑、空间或个人理解的模式来教学,甚至几何教学课堂也可以用空间、逻辑、语言和数字等方式的能力来实施教学。”[6]因此,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多元智能的分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与不同类型智能发展相对应的教学资源,比如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三维空间物体模型辅助立体几何教学,播放历史记录片辅助历史教学,利用多媒体实现英语口语的情景教学等等。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多种潜在智能,通过基于活动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5.结合学科特点,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五、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途径 1.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1)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协商、会话等活动自主建构知识。由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支持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了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也是建构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多元化发展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化、差异性和独特性。在

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育应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并有利于发现、展示和促进发展种智能的情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并在发展学生多种智能的基础上,注重优势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平等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样化的人才观,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方向——“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2. 创建新型 “主导——主体相结合” 的教学结构 10 创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需要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模式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的稳定组合。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支持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如探究学习模式、专题研究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等。其中,专题研究模式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被广泛应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7] 6.建立多元化“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重视评价的情景性,主张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切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新产品的能力。

同时,多元智能理论提倡“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在实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和了解学生的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重视个别化智能的发展,通过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特点调整教学,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指导作用。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创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新产品能力的创新人才。因此,认真探索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相结合指导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多元智能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 究.2004,(3):7-11 [2][6][美]H.Gardner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 出版社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4 [4]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06页

[5]马蔚.创设游戏环境发展多元智能[J].中学地理教学参 考.2003,(9):52 [7] 安桂清.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研究性学习[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重要的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s Guided by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Chen Shipin He Jil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nd the essence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then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guided by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explores the way of implemen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under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guided by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constructivism, which has advantage to promote 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to raise the ability of solving actual problem and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Keyword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s, Constructivism(上接第47页)

Research of Distant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Semantic Web Li Yanfei1 Wang Xiaodong2

1、College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11.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 篇十一

赵晏妮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很捧,但英语成绩不理想;有的学生的口才很好,可是数理关系却总是理不清;有的学生画的画很漂亮,但唱起歌却“五音不全”;有的学生不爱在教室里上课,他们最喜欢在室外上体育课;还有的学生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总喜欢蹲着身子观察着路边的花草和小动物等。这些同学,只是在某一个智能领域中具有相对的优势和弱势。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以组合的方式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能力.他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具有至少八种不同的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s Intelligence),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交往——交流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和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等。”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学习以生具有的八大智能,促进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呢?运用“故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多元的故事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各种潜能,可以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猜故事,引新知,激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

这里所讲的“猜故事”是指:在讲故事之前,让学生猜一猜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结果等。这种“猜故事”活动常常是让学生自由发挥的,是正式课堂学习活动开始之前的准备性智力活动。“猜故事”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融洽师生情感和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猜人物和事情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PEP第二册Unit4, We Love Animals,是以学习小动物为主题的,可以引用Old Macdonald’s Farm这个故事进行教学。让学生猜猜农场里有什么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叫的?怎么走的?可以让学生站起来做动物模仿操。

在“猜故事”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入新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边猜边用动作表演,激活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学生用肢体语言,身体动作表达各种人物、动物和事情,在“猜故事”的活动中,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正式的学习中。

二、听故事,呈新知,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在猜故事,引新知后,就开始进入我们的正式课堂学习活动了。首先是新知呈现。新知呈现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向学生呈现新的语言项目,使学生感知、理解、认识新的语言项目的过程。用故事呈现新知,能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获取新知。

如:PEP第三册,Unit4 My home.引用故事:Three Little Pigs.进行呈现新知。先进行话题激趣:Do you know the three little pigs? How are they, now? Yes, they move into a new house.What’s it like? Can you guess? 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大胆地想象三只小猪现在的新房子是怎样的。最后,以一个故事呈现本课重点词句:bedroom, living room, sofa, curtain… 和There be 句型。通过听故事,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让学生在空间上、视觉上和听觉上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听懂故事中新房子的大概摆设,在听故事中学习新知识。

三、读故事,练新知,激活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读”有两种:一种是朗读,一种是默读。这里所讲的“读故事”是指在新知呈现后的开口朗读。通过开口“读故事”,练习新学知识。强调开口朗读,当然是为了达到“新知上口”的一个目的了。为了使这种朗读更容易上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韵律的故事进行教学和操练。这样,在读故事时,即操练新学知识,又激活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如PEP第八册Unit 4 My Holiday.本课是学习动词的过去式。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我们可以编一个朗朗上口的歌谣故事: It was a holiday, I was busy.I took a trip, I ate some biscuit.I went shopping, I bought a jacket.I climbed a mountain, I saw a monkey.I went back home, I did the dishes.I was tired, but I was happy.这是一个叙述性的故事,又是一首节奏明朗的歌谣。当学生读这样的故事时,学生会很轻松地把新知识操练得滚瓜烂熟,因为,读这样的故事,激活了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学生边读故事,边拍打节奏,新学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就以歌谣故事的形式,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四、讲故事,固新知,激活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言语—语言智能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把文法、音韵学、语义学、语言实用学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

这里的“讲故事”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复述故事大意,目的是训练学生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所学语言知识描述事件,表达思想,最终希望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与人交流的能力。“讲故事”时,可以用图片、动作、单词作为辅助工具,如:看图讲故事、边做动作边讲故事、根据所给单词讲故事等等。当然,在学生讲故事时,老师要进行语音、语调的指导,使学生能地使用正确的词句进行讲故事。

五、写故事,拓新知,激活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因果、和逻辑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故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逻辑关系的事件,它常常是以“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这样的结构呈现的。学习数词时,还可以用数字进行编写一些关于数理运算的故事。如学习How many? How much? 时,我们可以结合购物进行编写故事。通过编故事、写故事,激发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

六、演故事,用新知,激活学生的“交往—交流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交往—交流智能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体现它的交际功能,学生会应用英语是学英语的关键。记得王初明博士讲过:“外语学习应该是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际需要的驱动下,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接触积累形成的。”由此可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故事本身就提提供了一种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讲演故事,巩固新知,激活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和“交往—交流智能”。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真实语境中,进行对话操练,体验和感悟新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内容。

如PEP第七册,第二单元Where is the museum? 主要是学习问路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问路”的对话:如向老爷爷问路、向心情不好的人问、向一个正在赶路的人问路等等。学生所表现的是不同人物的心情、表情、声音、语气等。在表演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角色,也就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人际关系的缩影。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交往—交流智能”。

七、看故事,悟新知,激活学生的“自知——自省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自知——自省智能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上一篇:资环院学生会学习部10月工作总结下一篇:自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