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024-08-01|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共8篇)

1.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一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年

新矿小学:朱高丽

一、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思维活泼,想象丰富,接受能力强,动手能力较强,上课气氛活泼,接受能力特强。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二、教材分析:

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体现人文观念。

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力求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多角度体验和尝试。

三、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分析:

1.我校教学条件优越,有多媒体教室,各教室配有电子白板,各种教学用具,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上课部分学生纪律不够严谨,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做到静、齐、快。

3.部分学生作业习惯较差,男生比较突出,绘画水平差距太大 4.课前教学中双边教学开展一般,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五、教学目标

1.把握色彩的冷暖基本知识,2.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念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3.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4.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 绘画能力。

七、课时安排 :

第一周 四季的色彩 2课时 第二周 生活中的暖色 2课时 第三周 生活中的冷色 2课时 第四周 在快乐的日子里 3课时 第五周 有趣的字母牌 第六周 飞天 第七周 飞天二 第八周 笔的世界1课时 第九周 猜猜我是谁1课时 第十周 自行车局部写生 第十一周 画水果1课时 第十二周 多姿多彩的靠垫2课时 第十三周 降落伞2课时

第十四周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5课时 第十五周 刻印的乐趣2课时 第十六周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4课时 第十七周 我设计的船 2课时 第十八周 给小伙伴拍照 2课时 第十九周剪纸中的吉祥纹样 4课时 第二十周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2课时 第二十一周 复习第二十二周 测试

2014.9

2.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二

四年级学生的概括水平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本质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探究加法交换律时, 我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操场上, 同

学们正在上体育活动课, 看!同学们玩得多开心。根据图中的信息, 你能算出跳绳的人数是多少吗?

学生迅速口答出跳绳人数是28+17=45 (人) 或者17+28=45 (人) 。我把算式写下来, 说:“无论用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还是女生人数加男生人数, 都是求的跳绳人数, 结果都是45人, 能把这2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学生迅速写出了等式28+17=17+28。接着, 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算式的个案特点———等号左右两边都是加法算式, 两个加数相同, 得数都等于45;区别在于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然后, 我让学生写几道类似的等式, 学生既可以根据图中的信息写出17+23=23+17、28+23=23+28, 也可以任意写出12+8=8+12之类的算式。学生写完后, 我追问学生类似这样的等式能不能写完,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各不相同的等式中蕴藏的规律。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 一般是结合具体算式用具体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 (如28+17=17+28说成28与17的和等于17与28的和) , 再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最后, 我介绍数学上常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加数, 学生很快用字母概括出加法交换律:a+b=b+a。

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引导猜想, 模仿举例、验证猜想和展示交流, 归纳概括发现了加法交换律, 并在自主创造、建模过程中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最后小结研究加法交换律, 即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这样, 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概括过程, 概括能力得到了初步培养。

二、再次概括, 灵活迁移

探究加法结合律时, 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提问:“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很快计算出28+17+23=68 (人) 。交流时, 我要求学生说清每一步求的什么, 结合学生发言, 我问他们如果要先求参加跳绳的人数怎么办, 他们很快给28+17添上括号, 并认为这样就表示先算前两个数的和, 再和第三个数23相加;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该怎么办?学生很快添上括号, 写出算式28+ (17+23) , 并认为这样就表示添上括号后先算后两个数的和, 再跟第一个数相加。反应快的学生不等我说脱口而出地说 (28+17) +23=28+ (17+23) , 我接着引导学生先算一算, 再观察: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 +13○45+ (25+13) , (36+18) +22○36+ (18+2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等式中每组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并初步发现了规律, 但同时也发现用语言表述有一定困难, 就直接用文字或图形符号表示, 还有一些学生干脆把规律用字母表示成 (a+b) +c=a+ (b+c) 。通过学法迁移、归纳概括出加法结合律, 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三、三次概括, 触类旁通

学生的概括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 到灵活迁移后,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应用阶段, 再次经历概括过程, 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三

11、提袋的设计

学情

分析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购物中最常见的用品。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购物中最常见的用品,通过提袋设计一课使学生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美、认识美,并通过对提袋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设计,提高立体制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教材

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购物中最常见的用品,通过提袋设计一课学生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美,认识美,并通过对提袋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设计,提高立体制作能力与创造能力。提袋设计包括多方面的要素:一是材料,二是功能,三是提袋结构,四是图案设计,好的提袋就是一件艺术品。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2、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使学生关注生活提高立体思维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课时

安排一课时

课题

11、提袋的设计

授课时间4.15-4.19

教学目标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

使学生关注生活提高立体思维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在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特别是学习袋底的折叠方法。

教学准备彩色纸,卡纸,硬纸板,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研究教材小组研究交流总结继续研究问题布置作业展示评价1、语言鼓励。2、与全班同学展示课前师生收集的手提袋。3、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第22页教材中的哪一件手提袋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4、手提袋是怎样制作出来的?5、请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6、手提袋在生活中的用途? 结合校园生活,我们可以设计哪些手提袋? 7、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确定创作题材。节哀哦是巡视辅导。布置学生展示作品,评选最佳创意,最佳设计,新颖、时尚的手提袋作品。稳定情绪。抢答课前自己准备的手提袋的来历和用途。分别从团、色彩、用途、造型设计等方面谈个人的感受。参考材料上方的制作步骤图和平面展开图研究。结合手提袋实物拆开后分析。(1)根据用途设计手提袋长、宽、高,色彩以及图案等。(2)折出基本形,在提手处可双折并加内衬卡纸增加强度。(3)牢固粘合底部、边部,底部也可加称卡纸。(4)打孔穿提绳,提绳内侧可加一短横小棒,增加提重。书籍、服装、食品、陶瓷器具等多种小商品的包装。展览会、艺术节、画展等艺术、文化活动的广告宣传品。根据个人选择:(1)用挂历纸制作(2)把旧手提袋拆开后重新装饰。(3)用有色图画卡纸以剪贴或绘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学习他人的有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互相提出修改建议。进入学习状态。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合作精神。

4.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四

12、降落伞教案

12、降落伞 学情分析

灵活运用适合纹样的装饰方法并设计制作降落伞。教材分析 本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本教学,简单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在制作小小降落伞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了解适合纹样,体验适合纹样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灵活完成作品,激发兴趣,增养热爱科学情感。教学目标

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用途。灵活运用适合纹样的装饰方法并设计制作降落伞,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时安排 一时题

12、降落伞

授时间

四(1)

421、四(4)422

教学目标

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用途。灵活运用适合纹样的装饰方法并设计制作降落伞,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学习设计和绘制适合纹样,在游戏中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用途。难点:灵活运用适合纹样的装饰方法并设计制作降落伞。

教学准备

线绳,一小重物、,优秀作业,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导入新讲授新

一、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降落伞的资料图片。

1、原理

2、降临落伞各部分的作用。

二、组织教学:组织学生摆放用具。

三、导入新: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跳伞的影片,欣赏后请大家说说当降落伞在空中飘舞时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2、同学们都觉得降落伞在空中飘舞十分美丽,大家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的降落伞?

四、讲授新:

1、制作降落伞,首先我们要了解它,同学们在下收集了有关降落伞的原理和各部分的作用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下你了解到的知识。

2、怎样制作降落伞呢?请大家打开书,看看制作方法

3、其实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并不难,但做出一只与众不同的漂亮的需要同学们精心设计。同学们可以通过回忆刚才的影片或参考书上小伙伴的作品,说说设计降落伞伞面图案应注意什么?

4、展示进行作业对比。哪类图案更适合伞面的设计?、进行小组研究:伞的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的?应注意什么?做坠时应注意些什么?教师可实物演示

6、引导运用剪贴或绘画的方法来制作一只与众不同的漂亮的降落伞。

7、最后让我们来一起回忆一只美丽的降落伞是怎样制作完成的。堂评价:

1、带学生到操场上试飞自己的降落伞,出现问题可作调整。

2、学生评比最美的降落伞。收集有关降落伞的资料图片。观看救生伞、回收伞、投物伞、阻力伞、航弹伞、伞兵伞、运动伞。

蘑菇形、长方形……圆锥形,长方形。小组讨论:花卉、水果、几何形、动物……中心对称式、扩散式、渐变式等。小组合作完成。完成作业: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发现优秀作业随时进行展示和鼓励。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降落伞的设计原理和造型、色彩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了解不同伞面的制作方法。了解设和纹样的设计方法。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适图案的设计方法的掌握情况和对降落伞原理的理解。

板书:题整理四(1)42四(4)42教学目标完成前两幅作品,注意创意和构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根据现有的基础,完成作品,并加以适当的加工,色彩和画面完整,构图统一。教学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完成作业教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5.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五

XXXXX小学 XXXX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把相互之间的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单元与单元之间也有一定的知识延伸,或者是与前面几册知识的联系。同时本书充分体现了生活中的艺术,使学生的学能结合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其次,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相差比较大。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回认为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三、教学目标: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可行有效的教学内容。继续学习美术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4、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设施,以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5、注意辅导学生,要发挥学生的各种绘画特点,选择优秀作业进行展览或投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学习中期准备知识竞赛,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组织期中考试检测学习效果。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内 容 第一周 鸢尾花、植物写生 第二周 巧用对称形 第三周 放学了 第四周 设计生活标志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第十四周 生命之源 材质的美 用彩墨画鸟 用彩墨画鱼 刻印的乐趣 学画农民画 提袋的设计 降落伞 别致的花瓶 艳丽的大公鸡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画家凡高 大师画我也画 电脑美术 期末复习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十八周第十九周

1、植物写生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演示、讲解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2、巧用对称形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能力: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

情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难点:具有创造性的制作。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对称知识

教师:所谓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

提问: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 纹、色彩,都是对称的。

教师: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

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教师:这就是对称的美。

3、制作一只蝴蝶:

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

2、依轮廓线剪下图形。

3、剪出蝴蝶的花纹。

4、整理。

三、作业提示

1、教师:再回忆、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

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

2、作业提示: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板书设计

2、巧用对称形平衡、稳定

3、放学了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能力目标: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4、设计生活标志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的含义。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

情感目标: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适用的标志,尝试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

难点: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学校的校徽,请学生欣赏。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

2、出示课题:设计生活标志。(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三、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1)标志有哪些种类?(2)标志有哪些用途?

(3)标志有几种表现形式?符号、图形

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欣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

3、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

五、小结

组织交流。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

六、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设计。

5、生命之源——水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号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节约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收集资料、相关图案、版面设计,学习有主题宣传小报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

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

二、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讲授新课

1、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

(1)播放课件: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

(2)提出问题:你能想象吗,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2、欣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4、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激发创作灵感。小报的组成包括:

(1)主题:文字清晰、醒目、突出。(2)装饰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3)文字介绍:内容具有科学依据、真实、概括。

四、学生作业 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五、小结

1、生作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节约用水的建议?

2、我们珍惜、爱护水资源,广开水源,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宝贵的水资源也就能为我们永续利用了!

6、材质的美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目标: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欣赏课件。

1、玉器

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汉武帝及全国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决定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势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霍墓石刻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与崇高敬意。

据记载,唐时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马助兴。唐人诗作中,对于舞马有生动描绘: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腕足徐行拜两膝”为玄宗上寿。玄宗赐酒一杯,舞马自衔自饮。这件皮囊壶舞马纹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宫廷舞马的形象资料。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雕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赞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当我们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骏马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锤击成型,两半焊接。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

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

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

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

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

7、用彩墨画鸟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禽鸟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中国画的绘画能力。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禽鸟的基本结构及用写意形式概括表现的方法。难点:笔墨与形体结构的关系。鸟的不同动态及画面构图。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赏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版示或挂图或标本分析麻鸟的基本结构和形体特点。

2、教师用简练、概括的饿笔墨演示表现鸟形体的全过程。

3、起稿领临两个动态,突出蘸色、用笔和结构的关系

三、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1、讲评展示作业。

2、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

8、用彩墨画鱼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情感目标:喜爱中国绘画。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难点:特殊技法的运用。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五、小结

9、刻印的乐趣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刻、印花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尝试刻、印的方法,认识造型艺术手段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按程序进行工作的习惯。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重复排列的秩序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制作程序,刻、印方法,欣赏重复排列的美。难点: 刻印的具体方法和要求。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书中范样和教具范样,指出这些作品是通过设计、刻、刷色、印等程序制作出来的。

2、设计:在印体的平面上,设计便于刻制的花纹。要简单、概括。

3、刻:用刀把花纹以外的部分刻下去,使花纹鼓出来叫做阳刻。

4、印:在印体的花纹上涂上喜爱的颜色,将花纹有秩序地、排列整齐 地印在作业纸上。为了使花纹一致,可将“印体”无花纹的一面削平,划上一个箭头,作为调整花纹的依据。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a作业要求:每人刻、印一件作品,要求纹样边缘清楚,印纹实在,排列整齐,干净细致,连续印九个排列的图形。

b教师辅导:检查印面是否平正:指导刻花运刀方法。

三、小结。

今天同学们体会到了刻印的乐趣,有兴趣的同学下来继续探索八,看看还有那些有趣的刻印图案。这节课就在作品欣赏中结束吧!

10、学画农民画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

难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欣赏:

提示:课本上的农民画中内容你可曾见过?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导入本课的教学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强烈反映。

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

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课本中的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

从这引起具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欣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

三、探究实践

1、谈谈自己喜欢的一幅农民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等。

3、要求: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四、评价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美术作品

2、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怎样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

3、收集更多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并不断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小结

11、提袋的设计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精美的手提袋,初步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陶冶审美情趣。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手提袋设计,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提袋的设计,初步认识设计与应用这一艺术形式。难点: 能根据材料选择适当的形式或根据表现形式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材料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方式分配位置。

二、导入新知:

1、谈话: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提袋,展示自己的特色提袋,并介绍给大家你的提袋的特点!

2、欣赏:展示提袋成品。

三、探究提袋设计。

提示:你一定见过许多漂亮的手提袋,它们既方便了我们的购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好的手提袋就是一件艺术品。

1、说说平时见过的印象最深、最喜欢的手提袋。

2、探究教材及教具实物的手提袋,选择哪些材料,运用什么形式制作的。

3、讲解、演示手提袋的制作过程: 设计——材料——剪裁——折叠——装饰

四、学生进行包装设计尝试。

1、让部分学生说说他所带的材料,适合以何种方式进行设计,说说大致的作法。

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制作出实用美观的手提袋?

3、用所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新颖、时尚的手提袋。

五、展示作品,交流互动。

1、组内选评平优秀学生作品并展示。

2、谈谈你设计的手提袋在生活中更多的用途。

五、小结课堂

12、降落伞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降落伞的原理,并设计制作降落伞。

能力目标: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

情感目标:欣赏各种形式的降落伞,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制作降落伞,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二、游戏互动,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们喜欢放风筝或者在户外放飞吗?(为什么?)接下来 请大家欣赏一段降落伞高空翱翔的片段。

三、新知探究

1、欣赏美丽的降落伞后,你知道降落伞的原理吗?

2、学生探究有关降落伞的知识。

3、教师讲解:降落伞是一个一度空间有阻力的自由落体运动系统。伞面的设计由于空气阻力的关系,降落伞就能缓缓的降落在地面上了。

四、探究实践:

1、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伞?伞面如何设计得美观?

2、降落伞的制作:

设计——美化伞面——折叠——连接——安装坠

3、伞的各部分如何连接,应注意什么?

五、自主尝试,协作互动,完成制作。

1、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2、自主尝试,有困难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

六、互动学习,促进发展。

让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作品,大家来说说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使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迪。

七、课堂小结

13、别致的花瓶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泥巴的可塑性,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泥塑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立体美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泥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的运用。难点:对设计的花瓶的独创性。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泥塑花瓶。问: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新颖的花瓶。(通过老师的课件,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被调动从而导入到新课中来。)

三、课上活动

1、出示课题

2、了解泥塑艺术的渊源。

(课件出示)问: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方法?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桌之间讨论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泥塑的制作方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针对以上方面进行总结。

3、传统的泥塑在民间深受人民的喜爱它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打开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泥塑的知识。

同学们欣赏泥塑种类和泥塑的多种形式。

4、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老师展示书中图片,你还知道哪些花瓶?把你带来的图片拿到前面的实物投影上来。

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

拿出自己搜集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自学能力。)

四、学生创作

1、要求:根据学过的花瓶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花瓶。小组合作,组内研究吉祥图案的制作步骤,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2、教师参与,给予指导。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五、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组的作品高举,进行互相欣赏。

六、总结

14、艳丽的大公鸡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目标: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快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1、今年是什么年呀?

请看这幅画,问: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的?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欣赏书中的《金鸡展翅》,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课上活动

1、出示课题

2、你知道大公鸡有哪些生活习性吗?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与同学之间交流

3、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问:a)在这些作品中,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b)哪些颜色用的随意性较强? c)哪些颜色用的最精彩?

四、学生创作 创作要求:

1、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

2、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方法。

3、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

根据自己的和别人的作品你能总结出如何运用冷暖色才能使画面更好看?

五、小结评价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根据所用材料的特点,进行有主题的艺术创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把美术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拼图的主要特点,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独创性。难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动手动脑能力的结合。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教师带来课前准备的拼图的教具。

学生也带来他们准备的拼图的玩具,师生交流自己的拼图的图案和玩法。(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课上活动 出示课题 小组研究:

1、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做之间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产生创作灵感。)

2、拼图的图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适合?

3、讨论后将你们组要做拼图的样式想老师汇报。

4、打开书30-31看书中同学们做的拼图的图案和样式。

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学生创作 要求:

1、小组合作

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2、总结

五、作品展示学生创作

六、教师小结

16、画家凡高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画家凡?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凡?高对绘画对艺术的一种执着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凡高一生及其部分代表性作品 难点: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凡高的《向日葵》问你们还记得这幅画的名字吗?那他的作者是谁还记得吗?今天我就来认识一下凡?高及他的作品。

三、讲授新课。

1、老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凡高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十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欣赏凡?高的作品。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

3、学生谈感受

通过听凡高的故事,欣赏凡高的作品,现在就请你来谈一谈你对位杰出的画家及他的作品的感受。

4、选择一幅你印象深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把它简单地描述下来。

5、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凡高多艺术事业的这种执着精神。

17、大师画我也画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教学难点: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凡?高。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

三、新授

1、欣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

3、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

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凡高的《星月夜》 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5、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6、教师小结

18、精彩的戏曲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抱窝。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

三、新授

(一)了解中国戏曲

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中国戏曲之特点

(二)、中国戏曲史(三)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

(四)京剧中的脸谱

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五)中国戏曲的曲目及故事

黄梅戏: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豫剧:《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试夫》、《红果,红了》。

京剧:《《牡丹亭》、《白蛇传》、《百劫同心》、《贵妃醉酒》。故事:《白蛇传》

(六)学生制作

1、说一说,你还熟悉哪个神话故事中的戏曲人物。

2、你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吗?

(七)教师小结

四、课后拓展

积累有名戏曲故事,并去看一看。

电脑美术-你追我赶

本课希望学生能在具备一般绘画表现能力及创作能力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软件或独特的图像变化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充满动感的美术作品。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基础,结合动感摄影原理和未来主义的创作理念进行课程设计的。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多种多样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能力,将自己的作品再丰富,创作为一幅具有冲击力的作品。同时结合电脑美术的特点所带来的新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认识和理解艺术作品不同的表现风格和特点。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运用数码相机或是扫描仪输入自己的作品,或直接在电脑绘画软件中进行写生。学习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写生。学习运用电脑绘画软件或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像变化功能完善创作,人事电脑独特的美术创作功能能帮助自己完善创作的特点。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不同的表现风格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合理地运用电脑图像变化的功能对自己已有的创作进行完善。

难点:如何启发和培养学生在创作中对图像变化功能处理程度与画面内容协调统一表现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美术资料、相关的软件等。

教学过程

一、构思与收集: 1.课前布置作业:

2.收集准备进行创作的素材作品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方式,让学生拥有较多的构思创作内容和形式的时间,为课堂创作做好准备。

二、完成基本创作:

1.将学生的作品输入电脑里,数码相机和扫描仪。2.组织学生进行基本的准备。

(教学意图:利用参考素材进行目标明确的创作。)

三、相关技能技巧学习:

1.讲解并示范电脑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2.重点讲解图层和。

(教学意图:在熟练掌握图层应用的同时,通过了解滤镜中动感模糊的特色,为完善自己的创作做准备。)

四、创作与评价:

1.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创作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2.欣赏作品,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学意图:通过相互评 价,认识电脑美术的神奇特色,引发更浓厚的创作兴趣。)

6.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六

一、经历构建概念过程, 渗透分类思想

当学生学习了平角、周角的概念后, 为了让学生对角有更深入的理解, 必须对角进行分类, 理清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因此, 学生根据角估认角的类型, 从而加深对角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对角的测量来修正角的类型, 形成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的策略。学生对下列角自主估认、测量、分类后, 进行交流并汇报。

生1:∠1和∠6是锐角, 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小。经过我的测量, ∠1的度数是45°, ∠6的度数是50°, 我的估认与我的测量结果相同。

生2:∠3是平角, 因为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 与量角器经过中心点的0刻度线完全重合, 度数是180°。∠5是周角, 因为周角是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当周角的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到同一直线上时形成平角, 这时正好是180°;再旋转到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时, 等于2个平角, 所以∠5的度数是360°。

生3:∠2和∠7是钝角, 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大。经过测量, ∠2的度数是120°, ∠7的度数是130°。∠4是我的估认与实际测量不相同的, 我估认∠4是锐角, 经过测量发现∠4是直角。

生4:我想补充∠7不需要测量也能知道度数, 因为∠6和∠7形成一个平角, 已测得∠6=50°, 所以∠7=180°-∠6=180°-50°=130°。因此, ∠1和∠6是锐角, ∠4是直角, ∠2和∠7是钝角, ∠3是平角, ∠5是周角。

生5:我和同桌通过填表的方式来研究角的分类。

生6:我还知道各角之间的关系, 因为锐角<90°, 直角 =90°, 90°< 钝角 <180°, 平角 =180°, 周角 =360°, 所以, 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 周角。

生7:我想补充生6的各角之间的关系, 1平角 =2直角, 1周角 =2平角 =4直角。

要对角进行有效分类, 确定分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经历估认角的类型、测量角的大小后再根据角的度数对角进行分类, 逐步概括并形成角的概念。正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所指出的那样:“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 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

二、经历估量、测量过程,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根据给定的角来估计角的度数, 根据角的度数来想象角的大小, 是学生学习角的度量的难点。如何让角的图形与角的度数有效结合?学生一组组地进行观察和比较, 判断每组中两个角的大小 (如图2) 。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每组中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大一些, 理由是下面的角的边比上面的角的边长。

基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特点, 学生用一幅三角板拼一拼图2中的每一组角, 判断上面的角与下面的角的大小, 并分别比较∠1, ∠3, ∠5和∠7及∠2, ∠4, ∠6和∠8的大小。学生用三角板拼后进行交流。

生1:我用三角板中的一个小角 (指30°角) 去拼∠1和∠2, 发现∠1和∠2是一样大的。

生2:我也用三角板上的小角去拼第二组中的∠3和∠4, 发现∠3和∠4都含有2个小角。

生3:我是用三角板上的大角 (指60°角) 去拼∠3和∠4, 发现∠3和∠4都是一个大角。

生4:我是用三角板上的小角去拼第三组的∠5和∠6, 发现∠5和∠6都含有4个小角。我的同桌用大角去拼, 发现∠5和∠6都含有2个大角。

生5:我用三角板上的大角和小角都无法拼出第四组中的角, 第四组中的角无法判断。

生6: (边展示边说) 我用两块三角板能拼出∠7和∠8, 先用含有小角的三角板拼直角, 再用另一块三角板的角 (指45°角) 就拼出了∠7和∠8。虽然我知道∠7和∠8一样大, 但我不知道∠7和∠8的度数。

师: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1:经过比较,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生2: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因为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伸, 所以,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生3:我发现∠1含有一个小角, ∠3含有两个小角, ∠5含有四个小角。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张开得越大, 角越大。

师:经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比较, 得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叉开得越大, 角越大。请同学们再比较∠1, ∠3, ∠5和∠7四个角的大小, 有多大, 大多少?

生1:∠3的度数是∠1的2倍;∠5的度数是∠3的2倍, 是∠1的4倍;∠7的度数是∠1的4倍多一些。因此, 这四个角的大小是∠1<∠3<∠5<∠7。

生2:用我的三角尺无法判断四个角的度数和大多少, 而我同桌三角尺上的度数能判断这四个角的度数。

生3:用三角板来判断角的大小, 要比对要计算, 不仅麻烦, 而且有的角无法用三角板来判断。比较角的大小, 要用量角器。

学生先估计一幅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 并量一量各是多少度, 再用量角器测量∠2, ∠4, ∠6和∠8中四个角的度数。学生估计与测量后, 进行交流并展示。

生1:长度标注在直角边的三角尺, 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是相同的, 分别是90°、60°、30°。

生2:长度标注在底边的三角尺, 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有不同的地方, 在估测时, 下面的两个角分别是40°、50°, 实际测量时发现这两个角的度数都是一样的:45°。

生3:经过对一幅三角尺的测量, 我发现开口向右的角一般要看内圈刻度, 开口向左的角一般要看外圈刻度。

生4:经过对∠2, ∠4, ∠6和∠8四个角的测量, 我测量的结果是∠2=30°、∠4=60°、∠6=120°、∠8=135°。我发现∠4比∠2大30°, ∠6比∠4大60°, ∠8比∠6大15°。

生5:四个角测量的结果与我们拼的结果一样, 而且, 我从四个角的比较中发现角可以看作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一定度数后形成的图形。

学生6:经过测量, 我现在能比划出30°、45°、60°、90°、120°、135°的角。我能想象出30°、45°、60°、90°、120°、135°角的大小。

三、经历多元作图过程, 渗透类比思想

学生在学习画角知识时, 可以充分利用原有量角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不仅经历了画角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类比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经历画角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 (10°、45°、60°、90°、105°、120°、165°) , 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学生先自主画角, 再分组讨论, 然后进行展示。

生1:我每个角都是用量角器画的, 因为我们已经学过量角的方法, 所以用量角器画角比较简单。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 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 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因此, 我在画一个60°的角时, 先画一条射线, 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 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 接着要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因此, 画角时, 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然后,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 通过刚画的点, 再画一条射线。最后, 标好角的符号及度数。

生2:我觉得有的角用三角尺画比较简便, 用三角尺可以直接画出45°、60°、90°的角, 而10°、105°、120°、165°的角用量角器画比较简便。

生3:我除了10°的角要用量角器外, 其他的角用三角板都可以完成, 其中105°、120°、165°的角需要一幅三角板才能画出来。

师:谁来介绍一下用一幅三角板画出105°和120°、165°的角?

生4:画105°角的方法是:利用45°+60°=105°, 可以先用三角板画出一个45°的角, 然后与45°的角共一条边再画出一个60°的角, 这两个角的和就是105°。画120°角的方法与画105°角的方法是相同的, 可以利用60°+60°=120°或者90°+30° =120°来画。

生5:画165°角的方法是:利用30°+45° +90°=165°, 可以用三角板画一个30°的角, 再接画一个45°的角, 然后再接画一个90°的角, 这三个角的和就是165° (如图3) 。

生6:我补充画165°角的方法, 利用45°+60° +60°=165° (如图4) , 我的同桌利用180°—15° =165°也能画165°的角 (如图5) 。

7.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人美版 篇七

六年级教案(11册)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课题1.凝固的音乐——建筑课时2 课 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授 课 人杜 莎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1.学生欣赏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2.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造型、材质、感受)

1.学生欣赏。

2.学生分析。

3.学生记录。

4.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继续完成作业。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完成作业。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后反思:

课题2.有特点的人脸课时2 课 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授 课 人杜 莎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隐性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8.人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八

四季的色彩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以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辨能力

德育: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情感 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难点:

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学法指导:通过交流、讨论等方法突破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材中的插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游戏导入。

请学生观察课本的画并连线与诗句含义相符合的画面。

二 欣赏《四季的色彩》师生共同分析作品,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的方法。三 初步接触日本画和日本画家。

1.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

2.展示绘画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

如:日本画:将花鸟画、静物画、风景画融为一体。

3.“我”的感受。(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观察感受)

4.小组讨论:画面中突出表现数、而树用的是什么色彩?为什么?

老师适当的总结:树的色彩给我们冰冷但充满生机的感觉,代表冬季,于是着春天即将到来。

四 总结欣赏作品的方法。

从画家的简介,作品,运用色彩、表现形式,感受等几方面进行欣赏。

五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欣赏自己喜欢的作品。每个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在听取学生的发言同时做相应得补充,使每个学生对作品都有全面的认识。

六 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七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艺术大师,了解了作品的表现形式,虽然都是生活常见的事物,但通过画家对生活的感悟,使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发现,因此,为能够见到优秀的美术作品而感到幸福。

2.生活中的暖色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

能力: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德育:培养学生启发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美育: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 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色。

教学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和操作法来解决重难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水粉颜料、排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准备,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

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二 探究新知:

(一)认识冷色和暖色

1.出示色卡、将冷色和暖色区分开。

2.你认为生活中、自然界中哪些地方有暖色?什么地方可以使用暖色?

3.学生讨论并且回答:如

火、太阳光、花朵…….4.他们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喜庆、欢快、热闹…….(二).组织研究:

1.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2.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三)艺术实践

分析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

学生进行交流,老师适当的提示。

三 提出本节课的任务

1.根据书中《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副作品。

2.选择暖色。

四 学生作业,老师进行巡视辅导

五 组织学生展示作业。

六 评价作业

1.介绍你画中的暖色。

2.表达了自己什么感受?

3.你认为自己的画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足? 七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从生活中感受到了那些是暖色的物体?说说你的感想吧!

3.生活中的冷色

教学内容:教材地5——6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能力:培养学生的色彩什么感受能力。

德育:体验色彩中冷色带来的感受。

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法指导: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进行突破。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得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难点:

能够云哟个点染得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准备:水粉色、调色盘、油画棒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谈话导入新知

三 探究新知:

1.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或者场景给你以冷的感觉。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观察教材中的作品。进行分析。

4.出示色卡分析冷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5.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谈一谈冷色给你的感觉。

师总结并且板书:

冷色给我们以: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等的感觉。

6.演示用冷色表现水波纹的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水面上,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就把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沁透就可以呈现出自然水纹。

7.小组内进行操作。

作业展示:

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并且说说别人的作品好在哪里?为什么?

五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那些是属于冷色。你能够说出来吗?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4.快乐的人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且进行艺术创作。

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德育:培养学生关注闪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用于创新的精神。美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夸张、生动以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教学准备:各类线材、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操作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 导入新知:

谈话:一位名人这样说过:“人们需要快乐,就像需要衣服一样。”你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快乐吗?揭示课题

三 探究新知:

(一)出示各种线材

1.大家知道这些线有什么作用吗?

2.总结作用以及展示教材中的“快乐的人”线造型作品。

3.出示线造型人和人物图片,对比观察讨论。说说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

(二)小组合作探究。

1.线造型人的制作方法是怎样的?

2.他们用了那些制作方法。

3.通过你们小组的分析,提示大家在制作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总结: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

(1)将头缠绕成椭圆形、圆锥形等

(2)身体缠绕成空心圆柱形、实心圆珠形、单线或者曲线等(3)四肢缠绕得要比身体细,同时注意关节部位的变化。(4)用纸等材料进行装饰。

四 学生作业,老师进行辅导巡视。

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和闪光点,激发创作的思维。

五 作业展示

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和你认为好的作品。说说为什么?

六 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说今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自行车局部写生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德育: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细致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学法指导: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进行突破。

教学准备:教学中的插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知:谈话法

讨论:你喜欢自行车吗?你有自行车吗?自行车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板书课题

三 探究新知

1.小组内进行讨论: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3.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局部。

4.老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

5.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分析教材中第11页的几幅学生作业。说说以下问题。

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那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6.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作业。

要求。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一副关于自行车局部写生的线描作品。

作品展示

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说说别人的优点。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六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要用今天这种仔细观察的精神来捕捉生活中的亮点,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生活描绘得更加美丽。

6.猜 猜 我 是 谁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以及线造型的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以及画面的自治能力。

德育: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够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学法指导:通过讲解、交流、观察等方法进行突破。

教学准备: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二 游戏导入: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本班一个同学的背面头像。全班同学猜猜是谁?

导入课题并且板书。

探究新知

(一)分析绘画人物背面头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特征

1.刚才的头像你是从那些方面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并板书:可以从

头型、发型、头饰、服装等方面看出。

2.看看我们班上的同学有哪些不同的发型?不同的发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

3.每组分析一个同学的发型,看一看上面有什么样的线条?

学生发言/

4.总结几种发型新的特点。演示线的组织。

5.观察教材中学生的作品线条画得如何?看到他们的作品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 学生进行作业。

提醒大家要画得大些。巡视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说说你最欣赏班上谁的作品?为什么?

2.给你的作品取个有趣的名字。

六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7.有趣的属相

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德育: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美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法指导:

通过观察、设计法来突击。

教学准备:教材中的图片、铅笔、水粉色、毛笔、卡纸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 谈话法导入新知:你知道十二生肖指的是哪些吗?

三 探究新知:

(一)分析邮票的组成部分

1.学生自由的说出自己了解的关于邮票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作用。

2.分组研究邮票中的生肖属相。

如:一组研究:生肖邮票老虎表现了自然界中老虎的哪些特点?

二组研究:从造型上看,生肖邮票马夸张了自然界中马的哪些特点?

(二)分析书中的学生作品特点。

1.说说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2.从邮票的外形上看,这些学生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3.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

4.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设计一枚生肖邮票?

四 学生进行创作

1.给自己的家人设计一枚生肖邮票。

2.老师巡视辅导。

在巡视中强调图案新颖美观、色彩鲜艳。

3.表扬合作意识强,分工合理的小组。

五 课后拓展:

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于生肖的工艺作品。

六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邮票的设计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说说你得感受吧!

、8.棋牌乐——棋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15——17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棋的设计制作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德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的能力。

美育: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教学难点:

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学法指导:通过操作法来突破教学。教学用具:一副普通的飞行棋、盒子等

学生用具:色卡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油画棒、小刀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老师前几天买了一副棋,可琢磨了好长时间,不知道怎么玩,谁愿意来教教老师?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玩奥特曼棋,棋盘用磁铁固定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磁铁当棋子,在盒子里面撒色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下面同学也想玩吗?我们都来做一副棋吧!

三、探究式学习

1、观察这副棋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棋子、棋盘、色子

师:棋子:代表不同的比赛选手,要有所区别,避免混淆;

色子:一般有6个面,5个面行不行,8个面呢?怎样做?自己研究。色子可以用什么来做?

2、看书16、17页,说说棋盘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起点、终点、曲折排列的各色数字、不同的说明、主题及盘面的装饰。

3、找出书上飞行棋作品中你最喜欢的部分,跟同学们交流。

4、分小组讨论。(1分钟)

前后排4个同学一组设1个组长。

讨论内容:A、确定主题;B、盘面设计及飞行路线;C、组员分工。

5、请一至两个组的代表说说本组的合作计划。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要点

1、强调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效率;

2、强调安全使用工具;

3、不同材料的合理使用。

五、小结

1、各组飞行棋展示交流,学生评价;

2、玩棋;

3、保存并运用好自己的劳动成果;

4、布置下节课任务。六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呢?说说你的感想吧!

9棋牌乐—牌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游戏、观察、分析,让学生有目的设计自己的牌。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设计能力及协作能力。德育以及美育: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

教学难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教学方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教师:三副自制的牌挂图、水粉、剪刀等。学生:各种制作材料。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学生课间玩要的纸牌引入——

小结:这种牌虽然可以让我们玩的很开心,但是它分散我们的精力,浪费我们的时间,用掉我们的零花钱,害大于利!如果能把学习与玩耍融到一起,岂不是一举两得!让我们一起进入棋牌乐——牌篇。

二、新授

1、观赏、分析

①谁愿意和我一起玩牌!可是,我的牌放乱了,请先帮我整理,把同一副牌放在一起,贴到黑板上——

→(空白底版上只有文字,没有装饰)→(偏旁部首组字,有一个不能组)→(古诗与诗名,作者配对,有二张不相配)②大家通过什么判断它们是同一副牌?

小结:同一副牌的外形、图案、图案位置,色彩等统一,文字之间有联系。文字也就是游戏内容要突出,通过图案、色彩衬出或放在重要位置,要做到好玩还要好看。

③三副牌,哪一你不满意?怎么办?帮我设计。

大家的设计构思各有特色,自己玩的牌就要根据自己爱好设计,瞧我用什方法——在a牌空白处用玫瑰红平涂,衬出底板上用白蜡烛画的图案。

大家很聪明,看出了我使的花招:利用油不沾色的特点,可以印出独特的画面,其它两副牌又是用什么方法呢?

还可以用不同方法制作,剪纸、叶印、镂空等„„

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制作一副牌。

2、游戏

这些牌怎么玩,介绍并请学生参予游戏。a、分别用牌上字组词或组成语,谁多谁赢。b、古诗配对,2人。

先奖励配对正确的学生,不能配的两张请参加的学生口头分别补充正确内容后再奖励。c、看出怎么玩了吗?奖给本节课表现最捧的小组。

3、延伸

①这些内容都是语文知识,语文知识还可以设计成哪些牌? ②其它学科可以设计吗?

③快速看书,从书中英语牌中可以学到什么? ④你想有一副什么牌?小组商讨,并汇报。科学„„数学„„美术„„

三、制作

小组合作,同时剪出外形,人分一张共同制作,由小组长统一分配任务。

四、展示,介绍设计方法,玩法,小组表演。其它小组可以课后交流,互玩。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什么?以后会怎么做?我们既要学习还要玩,在玩中学习是快 乐的,我们能为自己制造快乐,我们就是最棒的!为自己鼓劲。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 观察花的造型和颜色,尝试用彩墨表现自己喜欢的花,研究国画的蘸色和用笔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德育:了解我国传统的绘画方法,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美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教学难点:

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法、谈话法、讲解法、示范法、问答法、练习法等。教学准备 :花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表述,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猜猜这是什么花?你是怎么知道的?它的特点是什么?

你喜欢什么花?你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学生说花的颜色、形状、质感、气味„„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1.看看这幅画,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含义?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学生归纳:颜色不同,花瓣的形状不同,整朵花的外形不同,花的朝向不同。2.学生自学后发表看法。3.尝试表现。

4.记录经验或遇到的困难。5.学生间互相答疑。6.学生构思。

四、创作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1.展示、评价

2.展示学生的作品。

3.组织学生评价。美术实践活动。

4.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的含义。比一比谁的美,谁的愿望美好。明确学习任务。

5.互相交流,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拓展。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六 课堂总结:说说你的收获。画水果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观察水果的造型和颜色,尝试用彩墨表现一组水果,研究国画的蘸色和用笔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中国画的能力。

德育:了解我国传统的绘画方法,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美育: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喜爱。

教学重点 研究国画蘸色和用笔的方法,如何表现不同水果的质感。教学难点: 国画蘸色和用笔的方法。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法、谈话法、讲解法、示范法、问答法、练习法等。教学准备: 国画工具(宣纸、毛笔、国画颜料、毡子或报纸、洗笔筒、墨)、蜡果。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表述,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水果,你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学生说水果的颜色、形状、质感、滋味、气味„„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1.看这幅画,表现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2.这种方法能还能表现什么水果?这类水果有什么特点? 3.这种方法能表现葡萄吗?葡萄应该怎样表现? 4.还能用这种方法表现什么水果? 5.这类水果有什么特点?

6.试一试,怎样表现表皮粗糙的水果和表皮光滑的水果。5分钟后说说你的经验或遇到的困难。

7.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谁能解决?

(必要时教师示范)引出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

8.你最喜欢什么水果?想一想,你要送给谁?有什么含义?画下来。2.学生间互相答疑。学生构思。

巡视时要指导执笔姿势。

必须进行示范。强调侧锋用笔的方法和蘸色方法。

四、创作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

组织学生评价。美术实践活动。

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的含义。比一比谁的美,谁的愿望美好。明确学习任务。

互相交流,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拓展。

你还发现了什么特别的表现技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要启发学生在课下多观察周围的生活,并要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它。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六 课堂总结:

在技法上,他们更擅长用中锋,对侧锋用笔不是很会运用。同时执笔姿势也不是很熟练。教师应强调侧锋用笔并指导执笔姿势。

12娇艳的花

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观察花的造型和颜色,尝试用彩墨表现自己喜欢的花,研究国画的蘸色和用笔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绘画能力。

德育:了解我国传统的绘画方法,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研究国画蘸色和用笔的方法,如何表现花的娇嫩感觉和叶的画法。教学难点 :

国画蘸色和用笔的方法,了解墨破水和水破墨两种技法。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法、谈话法、讲解法、示范法、问答法、练习法等。教学准备 :国画工具(宣纸、毛笔、国画颜料、报纸、洗笔筒、墨)、各种花的图片及花。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语言表述,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猜猜这是什么花?你是怎么知道的?它的特点是什么?(课件出示)

你喜欢什么花?你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学生说花的颜色、形状、质感、气味„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1、看看这幅画,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含义?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2、这种方法能还能表现什么花?怎样就有变化了?

3、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现花?可以创造,也可以看书。然后说一说。

4、试一试,怎样表现。5分钟后说说你的经验或遇到的困难。

5、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谁能解决?

(必要时教师示范)引出水破墨和墨破水。

6、你要表现什么花?要送给谁?想一想,有什么含义?

看课件(郭怡孮的《秋光》),分析。

颜色不同,花瓣的形状不同,整朵花的外形不同,花的朝向不同。

7、学生自学后发表看法。尝试表现。

学生间互相答疑。学生构思。巡视时要指导执笔姿势。

多次强调侧锋用笔的方法和蘸色方法,了解水破墨和墨破水即可。可以介绍点花蕊的方法:立粉。

四、创作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

组织学生评价。美术实践活动。

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的含义。比一比谁的美,谁的愿望美好。明确学习任务。

互相交流,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拓展。

你还发现了什么特别的表现技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要启发学生在课下多观察周围的生活,并要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它。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吧!多彩多姿的靠垫

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靠垫的“设计”应从审美、实用、文化等方面去进行,并在学习中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用对称式或自己喜爱的纹样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富有个性的靠垫。

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并在欣赏与表达的同时眼和手的能力同时提高。

德育:在欣赏与制作中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环境的关注能力,激发起美化生活的强烈愿望。

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重点:设计的纹样。

教学难点:作品有个性,可结合设计者自己的文化修养。教学准备:

范画、剪刀、腊光纸、色卡纸、图画纸等。

学生:剪刀、腊光纸、色卡纸、胶水或颜料、油画棒图画纸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手中的是什么? 板书:靠垫

2、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3、你家里都有些什么样的靠垫? 板书:多姿多彩的

二、探究活动一——“我会看”

1、还想看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靠垫吗?从形状、纹样、色彩、材料等方面来欣赏,找出特点。

2、全班交流:小结:形状各异,色彩鲜艳,图案新颖,材料多样。

三、探究活动二—“我会学”

1、看到这些美丽的靠垫,同学们也想来设计吗?选择什么纹样好呢?简单的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称图形,另一种是不对称的自由纹样。像蝴蝶这样左右纹样都一样的,数学中才学过的——轴对称,说说它的特点。举例说明。

2、又出示剪过的窗花,转动角度,形状还是一样。比较他们的轴的多少,认识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以上的对称轴,形成了一个中心的图形叫对称轴,它可以是一个连着的图像团花,也可以由多个单独纹样组合而成。

3、请学生上讲台拼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和一个轴对称图。

4、对称的图形给我们的感受如何?(整齐的美)

5、看看这些作品,哪些运用了对称的纹样设计?它们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出来的?(剪贴、对印、„„)

四、探究活动三—“我会评”

1、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同龄 的小朋友是怎么样把简单的花和鱼设计成了这许多优秀的作品的?从纹样、色彩、制作方法去评说。

五、探究活动四—“我会做” 出示作业要求:

1、确定自己喜欢的外形

2、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一种图案,设计一幅靠垫图案。

3、纹样设计方式自选。(中心对称、轴对称、自由式)

4、制作方法可以剪帖、对印、油水分离、手绘„„

六、作业展评

小组评选优秀作品,帖到黑板上

七、生活课堂

搜集生活中靠垫还有些什么形状,画成“靠垫坊” 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上有我们学到的对称图案,画或贴成小报。

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材料各异; 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德育:培养学生富于联想、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美育: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人的乐趣,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教学重点:认识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用具:汤勺、锅铲、手电筒等。学生用具:彩色笔、油画棒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稳定情绪。

二、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外形、花纹、色彩等方面来设计了靠垫,让我们的靠垫不仅靠着舒服、抱着舒服、摸着舒服,让它看起来也舒服,生活中象靠垫这样的生活日用品还有哪些呢?

板书:生活日用品

三、讲授新课

1、说说你熟悉的生活日用品,能把它简单的画出来吗?请学生板画常见的生活日用品。

2、说说你表现的生活日用品是用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为什么这些生活日用品的材料和造型会不一样呢? 学生:略

3、各种各样的日用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它们的材质和造型更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联想空间。看黑板上这些生活日用品的造型能让我们产生怎样的联想呢? A、学生:说一说,画一画。

B、教师:同一种物品可以让我们产生很多不同的联想,从不同的方位去看,又可以让我们产生更多的联想。比如:汤勺。教师出示汤勺,用手电筒的光线在黑板上投影观察,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表现。

C、教师:多种物品造型的组合及适当的变形能给我们更大的联想空间。出示锅铲实物,板演造型,并想象其它实物造型进行联想组合。D、添加背景,形成整体画面。

4、欣赏课本图片,了解两种创作表现形式,开阔学生思维。

5、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进行生活日用品联想的创作。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

1、学生作业展示与评价;

2、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要热爱生活。

第15课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像创新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德育: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美育:培养学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教学难点:

构图方法、画面的整体感。学习材料

教师: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绘画用具。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排好学习小组,提上课要求。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2、分析课题,针对题目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发言:“我的现在与将来”

3、组织小组讨论:

谈一谈你的现在,想像一下将来。

三、组织研究

1、“将来”意味着什么?

2、书中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将来”的?

3、你准备怎样表现自己的“将来”?

四、艺术实践

1、欣赏作品。

2、分析构图方法。

五、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展示人物参考图片。

六、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讲解评价作业,作品的创新表现在哪儿。

第16课 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粉印版画这一表现形式。能通过仔细的观察回忆,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

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德育: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场景。教学难点: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学习材料:

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笔洗、彩笔、铅笔、夹子等。

学习用具: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笔洗、彩笔、铅笔、夹子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

你的家是个小家庭还是个大家庭?家里都有谁?和你最亲近的人是谁?

二、欣赏联想

引导学生欣赏种树图片:

你觉得这一家是什么人?

他们在做什么?

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亲密?

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做什么?

和家人在一起时,让你觉得最甜蜜、最温暖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那时候你们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三、分析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析一张粉印版画实物作品:

这幅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家人的亲情?

摸一摸,看一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吗?

尝试印一笔颜色,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是颜色水分大,影响色彩效果。)

四、技法示范

通过直观演示交流,解决技法问题:

1、刻版中容易出现哪问题。

2、印制中夹子的重要性。

3、色彩中水分的掌握。

五、创造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回忆家庭中动人的时刻,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情景。

六、交流展示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七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吧?

第17课 泥玩具

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德育: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育: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教学重点:

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问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教学难点:

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学习材料

教师用具:泥玩具、实物投影仪、陶泥、颜料、民间泥塑玩具资料的课件。学生用具:民间泥塑玩具图片资料、陶泥、颜料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小时候,你玩过哪些玩具?

二、资料交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想了解我们的祖先童年最喜爱的泥玩具吗?

三、分析探究。

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分析探究。

2、分析比较:

我国民问泥玩具主要表现哪些题材?各地的泥玩具有什么不同特色?它们的造型都夸张了哪里?又概括了哪里?它们的色彩有哪些特技法学习?

3、教师展示一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一组作品中,你能找到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技法?

4、仔细观察细节的表现,如羊角、小驴的尾巴、帽翅等小装饰,运用了哪些技巧。

四、造型训练

提出作业要求:

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五、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加强个性辅导,以点带面。

六、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1、你喜爱的作品抓住丁形象的哪些主要特征?

2、从民间玩具的造型语言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怎样运用到你的作品中的?

3、你的作品又有了哪些创新?

七、课堂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18课 漂浮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绘画能力。

德育: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美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

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游戏l:

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戏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游戏2:

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

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了浮力?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浮力的小故事吗?

四、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2、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3、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4、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物的造型?

5、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五、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六、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七、课后拓展

欣赏不同功能造型的轮船、游船、军用及民用潜艇等。

第19课 电脑美术——神奇的画笔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运用电脑绘画与自己独特的观察与想象有机结合。

能力:运用纸面绘画作品达不到、非常费力才能达到或需要较高技能技巧才能达到的绘画效果.提高艺术创作表现能力。

德育: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处理方法。为锻炼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育: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美术形式和神奇之处。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中的“笔”与普通的绘画中的笔的本质区别,并且能利用电脑绘画的画中的独特笔工具进行自由创作。教学难点:

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地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教学方法:操作、观看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有“神奇”性

通过欣赏相同表现内容但表现手法不同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作品的影响,由此引出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

二、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独特魅力

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表现特色。此时应以体验为主,不应过分追求完整的画面表现。

三、创作构思

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它们的 “神奇”作用。

四、创作作品

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关键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五:作品展示:

说说你是怎样制作的?你认为最得意的是什么地方?

六、教学评价

通过网络或分组欣赏同学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者允许,同学之间可以结合自已的理解相互修改作品。

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 教学内容:教材第40页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引导学生基本了解剪纸的特点。初步掌握剪纸的设计制作过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德育:激发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美育: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和相关知识。教学难点

认识和学习阴刻和阳刻的特征和制作方法。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剪纸作品。

2、准备彩纸、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学方法:操作、聆听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剪纸作品,简单介绍我国民间剪纸艺术。

2、出示色纸,这张色纸怎样才能变成有趣美丽的剪纸作品呢?

二、探究新知:

(一)分析与讲解:

1、示范剪纸的方法,提出注意线条要互相连接,不可断开。

2、出示“阴刻”和“阳刻”的剪纸作品,探讨不同的地方和制作特点。

(二)欣赏与思考:

1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2.汇报交流,寻找方法。3.小结制作方法。

(学生归纳步骤)

(1)打开画图程序。

(2)(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三学生练习“阴刻”和“阳刻”。

四、课堂展示:

说说你是怎样制作的?

五 课堂总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如何处理核心员工“绑架”调薪下一篇:《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赏析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