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2024-10-26

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10篇)

1.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一

4、 评价研究

(1) 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 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 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 行动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二

课题名称: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课题类别:市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HKB10-02 课题主持人:马玉秋

课题所在单位:阿城区回民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我国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和作用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课程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急需进行实验研究。

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扬名天下,并以物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我校于2008年3月成立了阿城区第一家专业陶艺教室,并配备了先进的陶艺设备:拉坯机、电窑、转台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泥土的芬芳中尽情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制作美丽的记忆。经过两年来的区级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实验研究,由美术教师开发的“陶艺”课,成果显著,倍受青睐。由此想把课题做大、做强。申报了哈市规划重点课题《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意义和价值。

具体问题

以陶艺为载体,培育人文精神,创办特色学校。

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开发陶艺校本课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有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校本课程的界定及遵循的原则

陶艺校本课程是我校根据办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及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实验的校本课程。

陶艺校本课程编排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特点,坚持严格的编排原则,除了一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整体性外,还特别重视:

1、主体性原则: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原则,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目标,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校本课程。

2、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3、实践性原则: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中学。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实践技能和习惯,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开放性原则:要站在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度,使学生在过程的参与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5、趣味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兴趣的驱动作用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欢愉。

6、教育性原则:要坚持对学生的教育,以育人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自尊、自信、自主、自律。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

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以陶育德、以陶育能、以陶启智、以陶育人;创办特色学校。

2、具体目标

学习和了解我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学会一些陶艺的知识、技法,会用泥塑的形式表现不同的物件、场景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教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能力;办特色学校。

研究内容

1、探索陶艺课程教学策略

2、编写陶艺校本课程教材

3、探索校本课程评价

方式

研究思路:

1、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融艺于陶;

2、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扮靓校园;

3、与 “美德”教育相结合,奠基生命;

4、与语文写作相结合,拓展教育资源。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教师以教育教学实践为立足点,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步骤,形成一个不断深化的螺旋型进程,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教师的陶艺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陶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和最后总结,形成结题报告、论文集。

实施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2010年1月——7月

实验任务:

1、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制订研究计划。

进行科研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树立新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

2、召开课题会,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陶艺制作技法培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做好师资准备,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二)实验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1年12月

(1)第一阶段:2010年7月——12月

实验任务:

1、通过谈话、调查等形式进行数据采集,了解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学习状态。

2、每位参与实验的教师做一节陶艺校本课公开课,及时全面地对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所有实验教师共同研究、探讨陶艺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实验方法:理论学习、上实践课、调查对比。

请教科所曹所长到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成果:撰写实践课研究反思报告。

(2)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

实验任务:

1、实验教师不断依据教学理论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并进行教后分析。

2、通过反复实践,完善的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逐渐探索出陶艺校本课程结构。

实验方法:理论学习、上实践课、调查对比、写实验报告。

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形成初步模式,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3)第三阶段:2011年6月——12月

实验任务:

1、课题组召开阶段性研讨会。旨在实验的基础上,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在课题组进行研究、探讨和交流。编写陶艺校本教材。

2、验证合理性。

(三)实验总结阶段:2012年1月——6月

实验任务:

课题组将实验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得出实验结论,经过讨论后形成研究报告。预期成果:

1、建立陶艺课程教学模式

2、完成陶艺校本课程教材

3、完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

4、完成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2012年6月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及保障措施

1、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校的美术教师科研意识浓,专业水平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就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

2、负责人马玉秋是哈市级科研骨干,哈市“九五”科研先进个人。本研究小组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都是骨干教师和校学科带头人。

3、学校将对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位教师的个人业务进修、集体研讨活动、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授课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

4、课题组结构合理,有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还有区教科所的鼎力支持。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科研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2、强化科研工作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首先要抓好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重点抓好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克服科研中重立项,轻过程,有计划,无成果的空头实验的情况。为此要执行当月汇报、学期评估、年末总结制度,力保工作到位,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推出教研成果。其次要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3.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三

邓庄中学师生关系课题组

我校新课程改革自2003年秋季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强烈的冲击了传统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整个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课程实施提出的一些新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了回应这种挑战,为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必须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主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必须从传统的角色定位的束缚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环境下重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为此,我校教科研组成立了课题小组,结合我校目前开展的一系列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改革,我们确立了《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并获得市教育局科研领导小组的立项审批。这里将课题研究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应用价值

1、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终身学习”“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只是外在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到成了教育的阻力。在传统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式,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如何创建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的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课题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具有几方面实际应用价值:

(1)有利于教师从思想上改变过时的观念和专制的作风,并且从思想上肯定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教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有利于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构建起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3)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和谐发展。

(4)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二、概念界定

1、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师生关系的重建

新课程理念强调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师生的相互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形成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论依据:

(1)新的课程理论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知识性的理论指导。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文件,以及新的课程理论当中对评价的阐述,都有助于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2)新的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主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必须从传统的角色定位的束缚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环境下理解和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3、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依据: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应用积极乐观的态度估计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 内在需要和倾向。

4、我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5、目前我校开展的一系列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改革,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平台。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研究参研人员真正更新观念,走进新课程,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影响其余教职工均能更新教书育人观,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3)形成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4)通过实验积极营造师生互动的自由天堂,真正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

(5)通过研究建立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情感关系。

2、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探索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研究找出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方法,全面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找出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策略。

五、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的研究”,将在我校范围内七、八、九年级展开。

教师方面:把在校任课的所有教师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

学生方面:把研究时间内,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学科方面:把初中开设的所有学科的教学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

2、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1)行动研究法: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贯彻课题研究思想,自觉以先

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教学行为,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实践、反思。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2)、教育实验法: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尝试改进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来促进师生关系的构建。

(3)、调查法:借助于一系列的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活动,对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考察,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开展课题研究,从而得出结论。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研究,寻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5)、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6)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选取适合本校特点的理论和经验,为实施课题研究提供指导。摘录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研究借鉴,做好笔记。

六、课题的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半,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08.1—2008.7),本阶段为实验的准备期。组织本组教师采用例会制度每周进行常规的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相关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并利用课堂及课下时间,体会和总结本校内师生之间的关系现状。制定实验方案、发展组织实验班级、培训课题实验教师、确定实验班级、实验教师负责人。

第二阶段(2008.9—2008.12),本阶段为全面尝试稳步推进阶段。组织教师在实验班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并注意课上课下师生关系的变化。及时总结教师的实施经验,进一步指导实验班级的课堂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对自己分担的任务必须详细记录,写好心得体会。采用会议和分组讨论评价实验效果,总结阶段成果。并扩大实验班级更大范围展示实验成果。

第三阶段(2009.1—2009.7),本阶段为反馈全面总结阶段。每位课题组成员从不同角度出发,结合研究每人撰写并发表至少一篇教研论文,撰写《工作报告》,使课题的研究成果系统化、理论化,能够起到指导教育教学的目的。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形式

(1)教师的心得体会。

(2)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的论文、教案、教学案例。

(3)结题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张福明: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

李金海:负责课题总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

赵晓红:负责调查、实验的组织、协调及成果的审定。

高金辉:论文的收集、修改编制。

张爱华:案例收集、修改编制。

李志方:示范课教案收集整理。

张平:课题电子文件收集整理。

周彦玲:课题组资料订阅与管理。

王桂枝:教研活动记录、教师心得体会的收集。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2、《成为富有创造能力的教师》新世纪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3、《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4、《河北教育》(期刊)

5、《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7月出版

6、《教育实践与研究》(期刊)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7、《中国教育报》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4.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四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洪久香

立项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继续教育中心

(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如皋市分校)

邮政编码:226500

联系电话:***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学习与成长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立项简介

项目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学习研究》;项目类别: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立项时间:2007年10月;项目编号:FKB070281;子课题立项时间:2009年6月;子课题项目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学习与成长研究》,子课题编号:BJ08122288(注:在立项通知书上);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孙国红。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学习与研究》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对教师自学、成长所提出的要求,对完成当前教育改革是一个根本性关键问题。教育的改革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关键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因此把“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学习与成长研究”作为我组的子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研究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就教师的学习与成长途径和方式而言,可以把它归纳为两大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教师外在因素的影响,即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以及思想和政治素质;其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即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在教学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追求、不断地进步和完善自我。在以上两大因素的促成和推动下,通过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因素的有机合成,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反思,得到提炼、升华,并不断克服教育改革前进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把自己锤炼成为一个新形势下的合格的人民教师。用自己合格的教师身份培养出能适应变幻无穷的国际新形势的一流人才。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祖国教育的未来作出贡献。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 通过调查,了解认识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发展中存在问题,如何克服教师学习与成长中的诸多困难和阻力,寻找出一条适应教师学习与成长研究的正确途径。

2. 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学校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有利

于教师学习和成长的计划、措施,为有利于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 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对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制定出一个适应于一般教师自身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个人学习与专业成长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远规划,确定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

四、本课题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总结出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使之成长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能初步了解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学校对教师的学习、培训,使之成长发展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可查阅南通市教育局近年来的教师学习、培训计划等相关文件),了解优秀的同事在工作实践中如何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典型经验。从中找出我们教师如何有效地坚持学习,使自己快速成长发展的优选途径。

五、本课题研究的过程设想

1. 由课题组成长于所在单位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本单位在教师的学习培训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帮助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

2. 研究组各成员认真总结自己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成长发展的方法、措施,制定出本人近、中、长期的学习与成长规划,并在研究组成员内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以顺利达到个人成长发展目标。

3. 各人将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论文的形式加以书面总结,并撰写具有一定价值和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力争在公开发行的省级或省级以上的有关教育刊物上发表。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实践

围绕选题,分别确定不同的调查对象,了解有关学校或个人在新课程背景下学习与成长发展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比较研究

将所调查单位的结果与国家及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目标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

把自己和身边的同事在学习与成长发展方面的速度与效力进行比较。把先进的个人学习与成长典型与较滞后的个人学习与成长典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法,从中找出既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形势,又能适合自己自身学习与成长发展的合理、有效的途径。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员分工

洪久香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策划,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组织撰写研究报告,协调研究组各成员的分工合作等工作。张秀峰等分别负责有关学校和教师的社会调查,负责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并加以总结。

各成员围绕课题主旨撰写一篇教师学习与成长方面的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并争取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教育刊物上发表。

虽然我们的科研经费自筹,开展活动受经济制约而十分窘迫,但有各级领导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和精神上大力的支持和鼓励,深信我们一定能按时、保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八、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阶段及预期结果

本课题计划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于2010年11月结题。研究进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2009年6月~2009年12月

1.确定研究目标,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

2.进行课题分工。

3.按计划进行第一阶段研究和实践。

4.参加总课题组科研活动。

5.制定好第二阶段实施计划方案。

(二)2010年1月~2010年6月第二研究阶段

1.开展第二阶段课题研究。

2.参加总课题组科研活动。

3.进行社会调查、总结、对比、收集、综合整理材料。

4.围绕总课题题旨,撰写有一定质量和价值的论文,并争取在公开发行的教育刊物上发表。

5.总结该阶段工作,计划下阶段工作。

(三)2010年7月~2010年11月

1.对各研究组成员撰写的论文进行交流。

2.申请中期成果鉴定。

3.继续联系研究成果(论文)公开发表。

4.参加总课题组活动,做好完整结题工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论文或其他相关形式出现。研究成果主要供学校中小学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教师学习培训、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作参考依据之一。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学习与成长研究》课题组

撰写人:孙国红

5.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五

xx市实验小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近日,中国著名数学家杨乐在凤凰卫视的专题节目中也提到:“国内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太急、太迫切,成才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自然的即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和谐,学科之间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教育与教学和谐,师生会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的展现。让我们的课堂还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孩子心向自然的情愫。没有盆景工艺式的缠扎,没有驯技强化般的鞭打。教师的话语诗意盎然,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教师的笑容激情荡漾,似阳光和煦,温暖孩子的心房。

根据国内教育的分析,近几年来,适合学生的生态教育以及生态课堂得到了有识之士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撰写了论著和论文。如: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版),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5),罗志定《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课堂》(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4)等。

但从以上的论著和论文来看,多是一些理论层面的研究,对具体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这对基层园校的推广和应用带来相当的困难,为此,我校提出了“实施生态教育,打造生命憩园”这一主课题,实施系列研究。其中“生态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是从生态教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并在实践操作层面作一些研究,探索出对各学科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实施策略、课堂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从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课题的研究符合新教育实验的要求。

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力图实现的“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及实现这四个改变的方法与途径,即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六大行动”。审视六大行到的内涵,从生态学角度思考,教育必须顺其天性而为,在一种和谐的、融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而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我校开展的“生态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正是为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奠定了基础。

2.课题的研究能改善学生成长的生命样态。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了“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发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的要求。在一个终生学习的社会里,我们要关注的是在学校学习中如何为学生终生学习与成长打下基础――知识的基础、学习能力的基础、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因此,开展“生态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正是引领学生主动地学习和自我发现、改善小学生的生存质量和生命样态、提升生命质量的有益尝试。

3.课题的研究能正确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发展。

生态课堂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将有助于课题组教师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对课堂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培养与塑造出一批富有全球视野、尊重生命、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管理行家、教学专家和名师;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真正的可能,从而使校园和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

四、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生态”一词,结合《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及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用语素解释法来表达,即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它们之间以及它(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本课题所及“生态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它是一种系统、整体、和谐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性的人文化教育模式。它代表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有利于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情:心像青草,在阳光雨露下才蓬勃萌发。教学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教学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任何不讲“情”的课堂,不能说无效,至少是低效的,甚至是残缺的课堂。简言之“美学”。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吸引孩子热爱学习。“趣”像磁石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小学生“趣”尤为重要,知识内在的趣,教学设计的趣,教师教学的趣等无一不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动力。简言之“乐学”。四者之间辩证关系是:有序才是有效课堂,有序有情才是完美课堂,有序有情有趣才是完美的高效课堂。

“生态课堂”,指在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师生生态地(和谐融通、动态平衡)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简言之就是“尊重知识,尊重规律,尊重生命”,构建起“有序,有效,有情,有趣的生态课堂”。“序” 有两层之意,其一,“序”乃秩序,秩序乃习惯;其二,“序”乃顺序,顺序乃规律。认知规律,心理规律,知识规律等,万事万物都有其“序”。教学当解密其“序”,按规律办事。顺乎天性物理施教,简言之“会学”。效:顾名思义,与文交友,此为课堂的生命,学有所获,当属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先有效,后高效,动态发展,永无止境,简言之“学好”。

课堂是一个多因子组合而成的复杂生态集合,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精神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现多向互动作用的关系。生态课堂各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将给课堂这个独有的生态集合带来某种变化,进而形成有机的整体。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达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生态课堂正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学习和实践活动,让课堂真正达到“三维目标”的三位一体和有机统一。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通过对小学各科生态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透析课堂生态环境因素与生态课堂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总结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和范式,积累生态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探索生态课堂动态平衡的形成机制,实现生态课堂师生更好地生命成长,达成“双赢”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与学生一起成长,与生态课堂一起成长,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从而促进我校课题研究特色形成和发展,并推动我校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

1.以生态课堂思想理念及目标导学理论为指导,构建各科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细化的研究要点有:教材使用研究;生态教学的情境创设;生态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定位;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生态化模式;如何做到教学相长;等等。

2.创造和谐自然的生态课堂学习环境。细化的研究要点有:完美教室的缔造;浓厚学习氛围的创设;教学场景的再现与演绎;课堂学习环境的拓展(聆听窗外声音);等等。

3.建立科学、高效的生态课堂评价机制。细化的研究要点有:课堂中的生态评价(即时评价)要素;生态评价的策略;作业评价的技巧;等等。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总的研究思路为理论引领、典型引路,分段、分科,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学科课程形成生态教育体系,打造生命憩园。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课例研究法,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作资料搜集,整理相关理论,以供课题组借鉴。

在课题研究初期和后期,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对我校课堂教学现状,特别是生态教学现状,作两次“现状”调查,以掌握比较真实、具体的情况。前者,为全面开展生态课堂研究作好铺垫;后者,为全面总结生态课堂研究成果提供“素材”。

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课例研究法,并由各科骨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运用观察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以取得研究实效。

在课题研究总结和推广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对各学科在研究中形成的研究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

七、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2月~2012年3月):“生态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开题,介绍生态课堂相关理论,结合我校周三半日教研活动,展开广泛的发动和实践探索,在听评课中充分挖掘相关问题,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通过生态课堂课例的研究,总结得与失,构建起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撰写相关指导文章,并利用我校第一届生态课堂教学展示月活动,交流成功经验。

第三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完成课题申报评审书的填写,并申报。同时,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落实相应的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和保障制度。其次,初步确立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向。再次,学习、研究相关的理论,理解、内化生态课堂的本质、含义、特征以及教学方式的内涵、类型、适用范围等。

第四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完成课题阶段总结。将课题研究的要义进一步进行宣传和推介,完成关于生态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围绕研究目标,认真分析教案案例,指导教师撰写案例分析,撰写教学反思、记载教学日志。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有序,有效,有情,有趣”等生态的理念贯彻其中,完成课题中期报告,召开课题研究中期评估会。分门别类完成相关案例研究的整理和出版,汇编论文,完成研究报告,同时递交结题申请,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八、完成课题的保障措施

1.理论保障

如前所述,本课题的实施,有一系列的政策和理论作为研究支撑。而课题核心组成员也对生态课堂作了初步研究和实践,一些研究论文分别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报》等教育报刊刊载,内容涉及生态课堂的原理、原则、特性等,实现了生态课堂理论研究的初步创新。

2.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

为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xx

副组长:xx

成员:教导处、教科室人员

实验教师:全体任课教师

实验对象:1――5年级学生

3.制度保障

根据我校“教职工考核制度”、“课题实验管理办法”等管理机制,建立级部主任管理制度,课题定期研讨制度,课题研究定期成果发布、展示、观摩制度等,从制度层面可以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4.物质保障和经费保障

课题研究所需的图书资料费、课例光盘制作费用、资料汇编出版费用等都能学校负责支出。物质和经费上的落实、也是本课题能够正常实施的有力保障。

九、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的研究方案、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2.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3.生态课堂典型课例汇编。

4.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或出版的专著。

5.生态课堂构建区域推进。

6.学校网站开辟“生态课堂课研究”“教研管理”栏目。

十、主要参考文献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版);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5);罗志定《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课堂》(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4)。穆吐《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04-12);

刘仁胜《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中国科学院专网,2007-08-06);贾星客、李极光《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论文天下网,2007-11-22)。

张家港市“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资料。

★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 开题报告研究思路范文

★ 护理研究 开题报告范文

★ 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构建初探

★ 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写作方法

★ 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方法

★ 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6.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一)理论依据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量必须达到145万字。然而对农村偏远地区来说,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是比较困难的。基于当前农村的阅读教学状况,学者们也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语文素质和水平一一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二)政策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南,它指出语文课程编写理念是“全面提髙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主张在教学中使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传统单篇阅读教学,重视文本内部结构,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文价值,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形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易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加快了新型阅读教学方式产生的速度,群文阅读重视自我建构与集体建构,强调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鼓励学生多元理解文本,学生必须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才能实现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同时学生在众多文学作品熏陶下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群文阅读教学思想与课标提出来的理念不谋而合,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在“课程目标”中规定学生在第一、二、三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而当前小学语文整套教材的字数在15万所有,达不到课程目标的要求。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或者说语文阅读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阅读量的问题,而且学生阅读素养、阅读思维都会的到发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群文阅读”立足于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突破并极大拓宽学生阅读资源的结构和来源,是对传统语文的阅读教学思想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创新,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发展。群文阅读是让“全民阅读”落实到课堂中的重要途径。群文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

(三)现实依据

课标要求小学六年达到145万字的阅读总量,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不能低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不低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不低于100万字。单纯依靠阅读教材中的文本是难以到达的,以部编本二年级课本为例,二年级上册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4篇文本,每篇文本大约250-400字之间,一册书文本基本上在8000到12800字之间,这个阅读量是远远不能达标的。部编本教材的主编温懦敏也坦言:“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在上课中,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内的文本,应该把目光放远,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利用课外优质阅读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经过前期的调查分析,我校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兴趣不浓厚,惧怕写作;

写作时不能将平时积累的词句加以灵活正确地运用;

经常出现记流水账,抓不住重点,也不按一定的写作顺序来写;

写作时脱离了现实生活实际,多数是“编”故事,表达不出真情实感来…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提出了“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

二、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联系

众所周知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把写作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以阅读教学的契机,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扩大阅读量,构建群文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我校决定以“在群文阅读中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为题,开展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写作水平是学生综合素养的真实体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语文课程课标》在关于写作总目标的陈述中特别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当前课程改革大潮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以xx学校低、中、高段学生为主体,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分析了学生目前的在阅读、习作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确定各学段一至二个班级为研究对象。

四、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阶段是儿童阅读与习作兴趣养成、方法掌握的奠基阶段,同时也是培养良好写作习惯的关键期。以习作为目的的群文阅读实践有利于集中思路,丰富并拓展习作内容。小学生中高年段群文阅读与习作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大概分三部分,从材料的组织搜集,过程与方法到形成策略。课题组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实践研究。具体内容为:

1.如何针对学生兴趣及作文类别有目的选取群文阅读材料。

2.如何实现在群文阅读中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3.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模式建构。

五、课题实践研究的目标

(一)学生层面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想写的愿望。

(二)教师层面

1.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摸索出适合农村学生的群文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家长层面

1.让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2.引导家长乐于阅读。

(四)学校层面

1.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2.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五)课程层面

1.将优质多元的阅读教育资源引入课堂,积累群文素材。

2.研发适合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的校本课程资源。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理论建构→“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分类训练目标→“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利用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影响的实验→过程性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撰写研究报告

(二)实施方法

1.学习多样化,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通过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全国或省、市、区、群文联盟小组的群文阅读研讨活动观摩、培训;

充分发挥本校教师骨干带头作用,组织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优质示范课评议活动。

2.活动具体化,保障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有序开展。

将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排入课表,间周开展一次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

对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实行集体备课,全镇分年级建立集体备课组,要求每个集体备课小组每学期要完成适合该年级学生的8个议题、选文及8个教学设计;

开展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课堂研讨、赛课等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经验文章及教学设计的征文比赛等。

3.课程校本化,确保课程资源切合实际。

研发部编背下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有效对接,形成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体系。实验教师通过对群文阅读系列教材、《学语文之友》杂志、《新群文读本》、诵读图书等优质课程资源的使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研发以小学叙事性记叙文为主的群文阅读课程资源,以支撑实验的有效开展。

4.档案规范化,加强课题过程资料归档。

各实验教师应认真负责,进行建档。本课题要汇编的资料有:课题研究方案,学期计划、阶段小结、优秀论文等。每次活动的资料应包括签到表、活动通知、活动布置、活动总结、信息报道、活动剪影等。

(三)研究阶段

1.课题准备阶段(2020.3~2020.8):申报课题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分工到人,各明其职。

(2)调查、分析现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

制定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3)思想动员,加强课题研究理论方面的学习。

(4)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课题实施阶段(2020.9~2022.8):建设“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理论架构,开展群文阅读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建构“群文阅读与习作”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1)间周一次理论学习,研讨、搜集、整理课程资源。

(2)外出观摩、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3)在实验班级设立班级小记者站,建立校园新闻站。

(4)开展学生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5)间周一次交流课,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共同提高。

(6)“群文阅读与习作”进课堂。

(7)学校组织每期开展一次“群文阅读与习作”赛课活动,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反复的打磨中得以提升。

(8)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探索“群文阅读与习作”课堂教学模式,并做好记录,确保课程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9)教师收集好自己的学习笔记、听课笔记、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撰写论文和学习总结,鼓励教师们撰写相关经验文章。

(10)设立群文阅读qq群,让语文老师都加入该群积极分享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的平台。

(11)积极承办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组织教师参赛、观摩并参与评课。

(12)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师培中心、片区、区级及以上的培训、学习或研讨,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

3.课题总结阶段(2022.9~2023.2):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深化研究.

(1)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课题成果展示。

(3)对于在研究中形成的所有材料进行汇总、整理,并认真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总结提炼和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估。

七、主要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采用观察法进入群文阅读的课堂,直接参与了22名教师执教的“群文阅读与习作”课堂观察,观察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和行为以及学生的反应。观察工具有录音笔和观察记录表,在随堂观察的过程中笔者用录音笔和记录管记录下课程的全过程,并且在课程结束后做了及时的整理和分析。

(二)调查法

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现在的课堂阅读教学状况,包括阅读内容、基本模式、课堂容量、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建议等,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三)文献法

文献法是本研究所米用的基础性方法,它为本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文献基础和理论支撑。笔者在cnki上,分别以“群文阅读”、“小学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教学”、“辽宁省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搜索,并利用图书馆及网络媒体查看群文阅读以及研究方法等相关书籍。通过运用文献法了解群文阅读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四)非正式访谈法

本研究还采用了非正式访谈法,简单来说就是与教师进行了随意的交谈。在非正式访谈当中,教师和学生询问与研究有关的事情,一般安排在课堂观察之后,作为课堂观察的辅助方式,目的是了解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等。根据研究目的,围绕研究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笔者对10位教师进行了非正式的访谈,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了录音,以便对研究中相关问题的解释性理解。

(五)实物分析法

实物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文本、图片等实物资料,为研究者提供进一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笔者在调研过程中收集了7个班级的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包括学习单、任务表格、档案袋等。

(六)经验总结法

参研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注重经验的总结,将一些有价值的课堂实录、活动设计、教学案例等备案,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也为后期集结成文集准备素材。

(七)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将吸收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行动研究法渗透在学校教师研究过程当中,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并组织语文教师从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反思实践者”是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观念。

八、保障措施

课题组主研曾参加过区级课题研究。他们都有积极参与的热情,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主研教师中有语文教研组长、有市、区级骨干教师,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人员保障

成立“统编教材背景下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工作领导组,具体负责本课题的管理、协调、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组长:

主研人员:

(二)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学校分管领导定期检查、督促,每学期召开两次课题研究工作研讨会。我们以“有重点、规范化、求实效”为工作思路,建立了一整套课题管理制度,如:《“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领导小组及职责》《“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课题组工作制度》《课题组档案管理制度》《“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经费保障制度》《“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教师考评办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课程资源保障制度》等。

(三)技术保障

专家引领,充分借助于课题规划部门、科研部门、专家的智慧;

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到校确保技术层面的专业指导。

(四)课题经费保障

学校为课题组提供较充足的经费保障,将课题研究经费(计划资料费:1万,培训费:3.5万,成果打印:5000元)纳入学校预算。

九、成果及形式

(一)认识性成果

(二)操作性成果

1.找到适合指导农村小学生的群文阅读与习作的教学方法。

2.摸索出适合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物化成果

1.《“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工作报告》

2.《“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报告》

3.《教师读本集》

4.《学生读本集》

5.《教师论文选》

6.《学生作文选》

7.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七

开 题 报 告

课题负责人:马祥龙 朱士好

寿县迎河中学数学课题组

新课标下中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程资源是教学设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要素之一。为此,我们课题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面访,查阅了教师的教学设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没有很好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以促进教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课题组决定对本课题进行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思考

1、课程资源

教材并没有包括课程的全部,它是一种教学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教科书、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等。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如教材,图书馆等。总之,课程资源是指一切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素材,或能决定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因素的总称。或者说课程资源是指各种可能利用的途径、方法以及相关的物质基础。

2、理论思考

从历史上看,数学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发展是同步的。现在数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所蕴涵的数学课程资源无比丰富的,它或许是一段使人“知兴衰”的教学史,或者是发人深思的数学思想,或者是……,然而这些内容需要经过适当的加工,才能把它们改造成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应用教育和美学教育四个维度来开发和利用教学课程资源。

科学教育维度充分体现数学的思想性和创造性,要突出数学发展的轨迹,其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数学是科学研究的典范。

人文教育维度。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蕴藏着无限的人文教育素材。数学家生平的介绍以及一些数学家的名言格句,可以感染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处于世界最前列,吴文俊在计算机几何证明上所取得的成绩居世界一流等等,可以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增强发扬光荣传统的责任感。

应用教育维度。数学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要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还要让学生看到其它学科中数学的身影,这样,他们的数学意识会有力的强化。这种“跨学科综合”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能起到非凡的作用。

美学教育维度。数学是美的,是“冷而严肃的美”,数学美有很强的认知成分,学生在“数学现实”的基础上建构起“个人意义”的东西就能使他们欣赏教学,喜爱教学。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教材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数学美的展示和解释,使学生欣赏数学,从而“喜爱数学”。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课程研究,增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拓宽课程资源的范围,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同时,促进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深化对新课程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撑。

四、研究内容

1、课程资源观在教学过程中的误区的调查。

很多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几乎没有资源可利用,考虑此问题意义不大,对此,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

2、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教学实际过程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情况,看有无广度和深度。

3、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理念的反思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

4、教师和学生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的调查。

5、实验室、图书室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的调查。

6、学校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注程度,支持力度和经费投入的调查。

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推广价值。

五、研究方法和途径

1、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材料及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伦依据。

2、了解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态度以及遇到的相关问题,以便课题研究更具有实效性。

3、对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比较、实验,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4、通过自我反思,相互交流讨论,研究,探求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指导性的理论依据。

5、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实践操作,交流经验,总结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

六、研究过程设计

附:课题组成员名单:

聂世珠:校长、理论指导

李先梅:副校长、理论指导

汪士云:副校长、理论指导

马祥龙:教导主任、理论指导 孙贤刚:教导主任、理论指导 杨虎:教研组长、理论指导

马祥龙:课题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

8.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八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是合肥市“十一五”归还课题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HJG09035)。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选题的背景:

1、信息时代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

信息时代悄然到来,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变革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信息化进程不断冲击和改变着教育的行走路线,信息技术给教育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成为人们学习交往的重要技能。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许多专家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轻易的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着眼于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选择能力,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信息素养策略的研究也成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如何从整体的角度,有效地整合教学过程,如何从有限的课堂走向广阔的课外,形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寻找创新信息活动的的途径,培养学生对信息活动的积极情感,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当前应该思考的重要内容。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2、学生对信息活动热情高涨。

我区每年都举办信息技术竞赛活动和电脑制作活动,学生从竞赛学习中获得丰富的信息素养,学习兴趣浓厚,我们在3-6年开设信息课的学生中组织了一次抽样调查活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和网络课堂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信息活动,特别是网络信息活动有特别的兴趣,但在活动过程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却不感兴趣,他们更多地希望开展丰富多彩的的信息活动,有效提高信息素养。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引起了我们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性思考。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概念的界定

信息素养:总而言之,信息素养指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和伦理,包括有效地收集、分析、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人们面对信息的主动积极的态度,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有效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策略: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能使学生获得发展和进步的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2、理论的思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的课堂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一定的信息环境,提供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合作来实现学生意义的建构。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创设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实现人机对话和生生合作交流,才以完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建构。我们认为,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的策略,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代表了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

我们的课题着力于在建构主义为指导,探索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如何在课堂教学渗透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和创新的能力。我们在调查、研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探索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教师选择、运用教学策略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不断优化教学,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探索教学策略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的对学习活动的持久的兴趣,从信息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探索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

3、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应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性、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评估信息的准确性、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创性。使信息技术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育,提升学生获取与

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4、培养健康的信息社会公民。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帮助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丰富知识和综合的能力,健康的思想,完善的人格,又具有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终生学习能力的信息社会公民。

5、研究新型课程模式下的评价机制。当前课堂教学目标和模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相应的评价机制也应当是全面的,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还要有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的评价;既要进行终端评价,更要重视过程评价。总之,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要多元,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6、通过探索培养信息素养的策略促进创新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育教学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要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位”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寻求最佳的新的通道、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锻炼和提升,师生互促互进,成为“共同发展体”,促进创新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课堂教学中培养信息素养的策略。

信息技术是学生走向未来社会的钥匙,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教学,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走向“创新型学习”,培养主动精神、合作精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动机,是形成课堂教学策略的基础。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

(1)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信息素养:某种意义上讲,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所以,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可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得以体现和发展。

(2)在目标递进过程中培养信息素养:学习目标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目标分解、目标分层是保证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策略。学习目标的多层次包括学习水准的多层次和学习方向的多层次。学习水准的多层次是指由于学生在学习起点、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设计课程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状况,制定程度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的多层次是指由于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设计课程目标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方向不同的学习目标。

(3)在电脑制作活动过程中培养信息素养:结合电脑制作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作品设计,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火花,形成探索精神和主动态度,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高。

2、探索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在信息下的课堂教学中,努力促进学

生态度、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网络教学的兴趣,是课题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我们关注学生在开放的网络信息中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健正确地网络伦理观。

3、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使信息教学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与学科整全的过程中,提供了广阔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基础。

4、探索学生的信息创造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意识的驱动、创新思维的支配下,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是内化了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让学生品味创造性活动的乐趣,更多的积极、活跃而少拘束地参与信息活动的探索过程,发掘学生创新潜力,感受信息活动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施展才华的机会,是培养学生信息精神的重要途径。

5、探索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信息伦理道德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指导学生初步认识信息对社会的重要性;了解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网络指南,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培养信息的责任感。

五、研究的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确立研究制度。落实研究职责,分工到位,保证日常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2、加强课题组的理论学习。课题组建立固定的学习机制。经常性组织专家讲座,学习理论文章,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信息,加强课题组的理论学习。

3、利用课堂对话、随机询问、问卷调查的获得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低年级小朋友喜欢卡通人物、小动画等,高年级小朋友的兴趣,为教学设计提供题材。

4、研究适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形成的教学设计

课题组成员及时将自己平常的教学灵感反馈给课题组,课题组成员一起探究形成教学设计,并对这个教学设计进行实施、反思、总结、再形成。

5、将以上研究的教学设计在学校中进行教学研究,对每次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都要进行讨论、反思、小结,以整理和提炼出比较系统的、富有成效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操作策略。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手段:

1、文献法。搜集有关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方面的书籍、论文及网络资料,通过分析整理比较,对信息技术素养的定义、培养策略、工作方法等做一个全面的界定,为本课题研究建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针对新课程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对中小学生

进行调查,全面了解中小学生目前信息技术素养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具体情况如下:(1)自我积累提升

鼓励教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以及丰富的专业学科资源库,自学更多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并开展《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专题讲座,为教师们的自学指引方向,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实践

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理念更新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同时不忽略传统教学技能有效性的挖掘和利用。

(3)实行“四个一”工程: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每学期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展提供以下材料:一篇本学期研究反思、一个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件、一份多媒体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篇信息技术研究论文。使教师在竞争、研究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新课程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设计开发《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达标标准》。探索新课程下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策略和实践研究方法,制定“新课程下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方案”。

建立和完善新课程下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评价体系。

七、课题实施计划:

1、课题启动和初步研究阶段(2009.4-2009.12)

此阶段是收集信息、资料、制定课题计划,落实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着手开展研究,创建课题研究专题网站。

2课题研究全面深入开展阶段(2009.12-2011.12)。

此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课题的各项研究目标深入开展,依据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原则,中小学同步启动,分阶段全面实施,全面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尽快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教研工作实践。

3、课题结题阶段(2011.12-2012.6)。

此阶段汇编论文集、案例集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结题

八、课题的组织及队伍:

课题组组长:左 广

课题组成员:马俊、阮继军、万敏

课题分工:

左 广:统筹课题全部实施过程,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制作并维护课题网站。

马 俊:组织实施初中阶段课题内容研究,协助课题组做好其他各项工作。阮继军、万敏:组织实施小学阶段课题内容研究,协助课题组做好其他项工作。

1、课题专家组:

方 惠(合肥教育局课题规划办主任 教研员)陈略韬(合肥市教育局信息技术教研员)田 钰(合肥市教育局信息技术教研员)王兴桥(瑶海区教育局副局长、教研室主任)傅 京(瑶海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英语教研员)

2、课题主持人:左广(合肥市瑶海区教研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

3、参加人员:本课题分两大组,中学组与小学组。以下又分为若干个子课题,具体由各校英语教研组长和兼职教研员承担。

九、预期课题成果

1.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集、案例集

3.《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达标标准》

4.新课改背景下《新课程下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方案》 5.课题专题网站

6.课例、学生信息作品汇编库(光盘)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专业保障:教研室提供及时的专业保障支持,同时争取上级教科研专家的指导;

2、经费保障:教育局提供研究经费。

3、理论学习:定期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及国内外成功的研究经验。

4、实践对象:瑶海区多所学校参与研究,提供研究场所,并且给与大力支持。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9.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九

课题总负责人:贺学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课题背景:油房庄乡位于定边城的东北边陲,总人口近一万,每年新生儿童在80人到100人之间徘徊,致使学校生源得不到充分保证。而经济浪潮的诱惑,带动了“打工潮”的兴起,让大批农民涌向城区或特区,于是留守孩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我国农村初中以上学段办学的主要形式,在农村初中、高中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方面,我国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纳入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之中,国内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开始升温,但国内对农村小学尤其是小学寄宿制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

创办寄宿制小学,并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开展对农村小学阶段寄宿制管理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更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健全,提升农村小学办学质量,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规范农村小学办学管理,提高农村小学办学的凝聚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校是油房庄乡仅有的一所完小,部分学生路途遥远(学生分布在方圆五公里之内),部分村落交通不便,生源更是散、远、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先后筹措资金二十五万余元建成了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和150平方米的食堂,购置了锅炉和学生铁床,添置了必要的生活设施,为创建寄宿制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校于建校初就始终实施寄宿制工程,现有学生68人(其中寄宿生53人),寄宿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同和赞扬。于是我们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探索寄宿制管理为着力点,提出了“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试图从知识塑造、活动发展、环境陶冶、管理过程、检查督促等环节找到突破口,形成农村寄宿制小学在保育保健、教育教学及后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或模式,确保寄宿生在寄宿制学校中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建设和发展寄宿制学校提供有益的经验。

研究的意义:

1、通过对寄宿生精神抚慰、心理疏导和性格完美的研究,实现寄宿生情商的最优化,摸索出对缺乏亲情孩子教育的最佳途径;

2、针对寄宿生集体生活的实际,探索出对寄宿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3、针对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的实际,研究针对性地开展特长培训的方法,总结出挖掘寄宿生潜能、展示寄宿生特长的经验和做法,为学校打造品牌提供人才资源;

4、研究寄宿生在独立生活的环境中,如何对他们进行生存训练,让他们掌握生存技能,最终学会生存。

5、从营养学的角度,研究小学生的饮食要求,提炼出寄宿制学生科学饮食的基本要点;

6、通过本课题的综合研究,寻找出农村小学寄宿制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为进一步实施布局调整提供事实佐证,为实现均衡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素养的形成提供可靠保证。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和反思提炼法进行研究。

(1)行动研究法。通过预设研究内容,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寄宿生有效教育内容和方法,使课题研究落实到日常管理和教学实际之中。在自然状态下,考查寄宿学生个体和群体生活、学习情况,随时注意学生出现的个别化和趋向化问题,细心留意学生在寄宿制管理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学生现象”,以便及时调整对寄宿学生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教师和学校教育管理行为。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各地区、各校有关寄宿制管理办学经验,在收集、鉴别、整理过程中作出判断和取舍,集众家之长,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以及有关人员对自已的管理教育过程加以不断主观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将教育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之间的关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规律的形成理论,以致指导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4)实验对比法。选取一个年级为研究样本,即为“走读生”和“寄宿生”,从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出发,以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和智力、能力发展为主要参照物,不断比较、不断观察、不断分析、不断提炼,不断积累具有更有指导意义的管理经验。

三、课题研究内涵与达成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揭示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特性,从而不断深化对寄宿制管理的认识,摸索出适合我校寄宿制管理的模式与思路。

2、总结出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中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方法,使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

3、总结出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中学生的管理方式,让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得到健康发展;

4、为了全面达成每个年段的阶段实施目标,不断完善、不断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后勤、评价、制度保障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拟设以下三个子课题: 子课题一:《农村寄宿小学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如何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2、如何对寄宿生实施情感教育保证儿童人格完善健康发展;

3、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子课题二:《农村寄宿小学保育管理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保育规范建设;

2、后勤管理制度建设;

3、安全工作制度建设。

子课题三:《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习惯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生活能力培养;

2、学习习惯培养;

3、行为习惯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在农村小学开展寄宿制管理,对于我们而言尚属新生事物,既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也缺乏实践经验可借鉴,对目前农村寄宿小学管理发展的大趋势的认识,对学校自身情况的调查研究与认识,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研究与认识,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的研究与认识都显得尤其重要。就我们所认识的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流于随意性,缺少针对性,让管理缺少实效性,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这也更坚定了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与探索的信心。

1、着力于科研平台的搭建,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保驾护航(1)构建动态开放的信息资源库

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开发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资源建设。(2)建立健全的课题实验管理制度

完善的课题管理制度是取得课题研究成功的有力保证。(3)建立通畅的信息体系

对于课题开发与研究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比如反思、经验成果和问卷调查意见分析表,我们及时通过书面材料形式让课题组成员阅读、交流、评价,发挥信息资源的引领作用。

2、着力于管理团队的建设,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注入血液

我们知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管理模式,它面向广大农村,涉及面广,人民群众充满了深切的期待,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其重要性无可比拟,然而在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研究上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开展新兴的寄宿制管理,大多依赖旧有的走读制管理经验,一旦遇到寄宿制学校所特有的问题时,便茫然不知所措,显得很不适应,因而,本课题在进行立项、开题之前,我们便把课题组所有成员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先期学习,转变观念、深化思想认识,要从根本上保证寄宿制教育在农村小学生根开花结果,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围绕本课题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

3、着力于安全体系建设,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浇铸基石

安全是寄宿管理乃至整个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基石,学校的发展与提升无以保障。为此,我们在进行课题开发与研究前把安全体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以寄宿生的生活区域为中心构建了畅通的安全网络系统。

4、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营造氛围 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滋润,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和独特风格的体现,是教师潜心从教的无声力量,是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精神氧吧”。因此,我们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以学校文化橱窗为主阵地,让每一堵墙会说话、让每一寸土会育人、让每一棵树会微笑、让每一朵花会含情。

5、着力于开展多样的课余活动,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丰富内容

寄宿制学校对学生来说既是校园,更是家园,不能让以校为家的他们上完几节课后无所事事,必须为学生创设课余活动平台,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使这些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玩得乐。

六、课题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

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与具体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四•四•四”寄宿制教育管理模式,即以“四自”为基点(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立、健康自强),以“四化”为过程(教育管理规范化、生活管理家庭化、活动管理特色化、评价机制个性化),以“四度”为目标(社会的认同程度、管理的科学程度、学生的乐学程度、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10.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篇十

VEX机器人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15.11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频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的课程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中的一级。然而课改十多年过去了,在重庆市内南开中学的校本课程开设得比较多,其余的学校有一部分重点中学高中开设了一些校本课程。而很多学校依然没有自己的校本课程,我校的校本课程也不例外,没有一门成熟的校本课程。而我校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有特长生培养工程。VEX机器人作为特长生培养的平台,需要很好的打造成一门精品的课程成为科技类特长生成长的途径。因此,开发VEX机器人设计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校科技类特长生学习机器人相关现代科技知识的需要。

通过此立项课题的研究,可以改变我校没有正规的机器人课程学习的现状,使我校的学生有一门正规可以选修的校本课程,让学习机器人技术的学生在学习机器人课程时有正规化的课程内容和严谨的学习标准。另外,可以通过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研究教师的课程理论研究水平,同时让VEX机器人的学习有课程体系作支撑,丰富VEX机器人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以下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

(1)是对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际应用,丰富了学校的校本课程

(2)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指导提供了适合学生的教育。

(3)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交流合作情感价值的有效途径。2.实践价值

(1)是对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手段的一次探索

(2)提升学生参加机器人竞赛能力的途径。

(3)学校科研兴校的需要:实现科研兴校是我校近几年发展规划目标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教师队伍内涵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我们学校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抓住课题研究这个机会,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高效优质地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用课题研究来推动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认识,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点:1根据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要求,校本课程是其中的一级。学校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2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的观点,每一个正常的人拥有八种智力,每一个人的心智都是由这八种智力的不同组合构成,这造就了不同的人表现出了不同的心智。这一理论为学校开展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研究现状

(1)截止2015年5月为止,在中国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总库中没有发现有关VEX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有关的论文。

(2)在百度文库中发现了发表在《教育信息技术》2013年7、8月合刊Z2期,一篇名为《中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学业评价研究》的机器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开发的论文

2.目前其它地区的主要研究成果

(1)主要是东莞博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一套培训视频课程,系技术教材。

(2)在国内发达地区已有民办培训学校将机器人技术正式开设为培训课程。

(3)根据课程论的观点兴趣活动可以转变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那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设置的,具有学校特色并形成了一定“品牌“的,具有相对稳定内容和独特功能的”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如果能实施”课程论“的改造,那么这样的”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的设计就可以看成是校本课程开发。所以在东部的一些高中把VEX机器人开设为校本课程。例如渐江宁波市的鄞州中学把VEX机器人开设计校本课程,名为《VEX机器人工程建设》。

关于VEX机器人设计活动的相关特长生的培养,在我校属于课外活动开展,而现在我校的机器人校本课程属于刚刚研究的阶段,头两年我们编写的相关的校本教材与课程标准,而本课程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开发体系,所以有必要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一个成熟的体系。

四、研究的创新及研究的假设

1.研究的创新

我校的VEX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完整的开发一整有关学生学习VEX机器人设计的技术型课程,有着完备的课程开发的体系建设,与以往很多学校的兴趣活动小组的建设有着本质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主要是把VEX机器人的内容开发为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为以后的教学的实施找到了正规化的方向。

2.研究的假设

本课题研究要形成完整的课程系列,主要的成果形式有《VEX机器人设计校本课程标准》《VEX机器人设计校本教材》、《VEX机器人课程学生活动手册》、《VEX机器人课程实施方案》、《VEX机器人课程评价体系》。

五、核心概念界定

VEX机器人:美国机器人教育与竞赛基金会举办的VEX机器人设计系统把竞争的灵感提升到新的水平。它可用来作为课堂机器人教学平台,是为促进机器人学和STEM教育知识的进步而设计的。VEX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适于课堂和赛场使用,且能负担得起的、结实耐用的、最新水平的机器人系统。而在本课题中的VEX机器人专指我校用博思公司购买的官方VEX专用器材搭建的能满足竞赛任务要求的特别机械小车。

课程:本指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本课题所指的课程指的是VEX机器人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根据课程论的观点,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本课题所指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专指以VEX机器人设计方法为主的学习课程内容。

六、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成以下目标(1)提升教师的课程研究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师的VEX机器人教学执教能力(2)形成我校的科技类特长生有正规的VEX机器人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设计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3)提升学生的机器人竞赛能力。

2.研究的内容

1.VEX机器人设计校本课程标准研制。2.VEX机器人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3.VEX机器人设计校本课程实施研究 4.VEX机器人设计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七、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科技类特长学生生,范围为初中部七、八、九年级中部分有兴趣长期坚持学习VEX机器人技术的学生。

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从课程论的思想,从什么是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的角度来思考本研究课题。

2.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

3.科研途径是从指导学生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青少年机器人竞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的学生培训活动来研究本课题

4.具体的措施如下:

(1)认真学习课程理论方面的文献资料习籍,丰富自己的课程理论素养(2)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课程改革政策,为自己的研究找到方向。(3)在前几年校级课题研究形成的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上一篇:七下几何证明下一篇:售楼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