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选读六解释

2024-09-04

古代名句选读六解释(精选4篇)

1.古代名句选读六解释 篇一

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2、夫运筹策帷帐之中,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传》曰:其身正,____________ ,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 。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 。

6、岁寒,_____________ 。

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___ 。”

8、《诗》有之:“高山仰止,____________ 。”

9、____________ ,衣食足而知荣辱。

10、俗之所欲,____________ ;俗之所否,____________ 。

1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故上下能相亲也。

12、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虞兮虞兮奈若何!

13、有志者,事竟成,____________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_ ,三千越甲可吞吴。

14、___________ ,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二首》)

15、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6、____________ ,下自成蹊。

17、___________ ,中原一败势难回。

18、____________ ,差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9、____________ ,必有一失;____________ ,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20、富贵者送人以财,____________ 。《史记 孔子世家》

2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2、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2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答案: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不令而行,虽令不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思无邪。

景行行止。

仓廪实而知礼节,

因而予之 因而去之。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破釜沉舟, 卧薪尝胆,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桃李不言,

失之毫厘,

智者千虑 愚者千虑,

仁人者送人以言。

2.古代名句选读六解释 篇二

1.忽闻歌古调。(杜审言)

2.,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3.闲云潭影日悠悠。(王勃《滕王阁》)

4.江流宛转绕芳甸。(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人生代代无穷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此时相望不相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送》)

8.不堪盈手赠。(张九龄《望月怀送》)

9.,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0.,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1.水落鱼梁浅。(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2.,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燕歌行》)

13.摐金伐鼓下榆关。(高适《燕歌行》)

14.,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15.边庭飘摇那可度。(高适《燕歌行》)

16.,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17.天姥连天向天横。(李白)

18.世间行乐亦如此。(李白)

19.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20.人生得意须尽欢。(李白《将进酒》)

21.,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2.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

23.星垂平野阔。(杜甫《旅夜书怀》)

24.,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

25.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

26.人世几回伤往事。(刘禹锡)

27.,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8.,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9.尘世难逢开口笑。(《九日齐山登高》)

30.,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31.,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32.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1.独有宦游人。(杜审言)

2.画栋朝飞南浦云,(王勃《滕王阁》)

3.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4.斜月沉沉藏海雾,(张若虚)

5.(王维《山居秋暝》)

6.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抒怀》)

7.晨起动征铎。8.,人迹板桥霜。

9.槲叶落山路。

10.残星几点雁横塞。

11.二十四桥明月夜。

12.江涵秋影雁初飞。

13.尘世难逢开口笑。14.,青鸟殷勤为探看。

15.晓镜但愁云鬓改。

16.人世几回伤往事。17.,故垒萧萧芦荻秋。

18.城上高楼接大荒。

19.一封朝奏九重天。20.?雪拥蓝关马不前。21.,密雨斜侵薜荔墙。

22.飘飘何所似。23.,危樯独夜舟。

24.星垂平野阔。25.,便至四十西营田。

26.生女犹得嫁比邻。

27.牵衣顿足拦道哭。28.,天阴雨湿声啾啾。

29.边庭流血成海水。30.,分明怨恨曲中论。

1.明月隐高树。(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2.(杜审言《和晋陵陆丞》)

3.宁为百夫长。(杨炯《从军行》)

4.阁中帝子今何在?。(王勃《滕王阁》)5.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江花月夜》)6.,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7.斜月沈沈藏海雾。(《春江花月夜》)8.,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9.关城树色催寒近。(李颀《送魏万之京》)

10.(王维《山居秋暝》)

11.水落鱼梁浅,(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2.(高適《燕歌行》)

13.君不见沙场征战苦。(高適《燕歌行》)

14.君不见,(岑参)

1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

16.(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17.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18.(李白《将进酒》)

19.君不见,青海头,(杜甫《兵车行》)

20.(杜甫《旅夜书怀》)

21.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咏怀古迹》)

22.(杜甫《客至》)

23.。(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4.(柳宗元)

25.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

26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7.天河夜转漂回星,(李贺《天上谣》)

28.(李商隐《无题》)

29.永忆江湖归白发,(李商隐《安定城楼》)

30牛山何必独霑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1.(赵嘏《长安晚秋》)

32.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1.雪暗凋旗画,宁为百夫长。

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只相似。

3.白云一片去悠悠,舟子。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竹喧归浣女,歇。

6.摐金伐鼓下榆关,校尉羽书飞翰海。

7.相看白刃血纷纷,战苦。

8.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11.陈王昔时宴平乐,12.细草微风岸,月涌大江流。。

13.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14.王濬楼船下益州,江底。

15.人世几回伤往事,家日。,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3.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名词解释 篇三

2.American Puritanism: Puritanism is the practices and beliefs of the Puritans.The Puritans were originally members of a division of the Protestant Church.The first settlers who became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American nation were quite a few of them.They were a group of serious, religious people, advocating highly religious and moral principles.As the word itself hints, Puritans wanted to purity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They accepted the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original sin and total depravity, and limited atonement through a special infusion of grace form God.As a culture heritage, Puritanism did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early American mind.American Puritanism also had a enduring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清教主义:清教主义是新教徒的原来的一个分支——清教徒的行为和信仰。在美国的第一批居民中有很多就是清教徒,他们有着严格的宗教信仰和道德准则。就像这个词所暗指的那样,清教徒们想“清化”他们的宗教信仰和行为习惯。他们相信宿命论、原罪说、全体堕落和有限的赎罪。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美国清教主义在早期美国人的思想上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也是颇为持久的。

3.American Realism: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Civil War brought the Romantic Period to an end.The Age of Realism came into existence.It came 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lie of romanticism and sentimentalism.Realism turned from an emphasis on the strange toward a faithful rendering of the ordinary, a slice of life as it is really lived.It expresses the concern for commonplace and the low, and it offers an

objective rather than an idealistic view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experience.美国现实主义:在美国文学史上,内战宣告了浪漫主义的终结和现实主义的开始。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的谎言,它从一个陌生的世界转向了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的描写。它所关心的是普通的下层劳动人民而非理想中的人类本性和现实经历。American Romanticism: The Romantic Period covers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A rising America with its ideals of democracy and equality, its industrialization, its westward expansion, and a variety of foreign influences were amo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made literary expansion and expression not only possible but also inevitable in the period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nation’s political independence.Yet, romantics frequently shared certai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moral enthusiasm, faith in value of individualism and intuitive perception, and a presumption that the natural world was a source of goodness and man’s societies a source of corruption.Romantic values were prominent in American politics, art, and philosophy until the Civil War.The romantic exaltation of the individual suited the nation’s revolutionary heritage and its frontier egalitarianism.美国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阶段涵盖了19世纪前半页。美国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明珠和平等的思想、工业化的发展、西北边疆的不断扩展和国外的各种影响使浪漫主义作家文学不但成为一种可能,而且使它成为美国政治独立后的一种必然。然而,浪漫主义文学往往有很多共性:他们热心于道德、相信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对世界的直观感受,并且他们认为自然世界是真、善、美的源泉而人类社会则是堕落的根源。在内战以前,浪漫主义价值观占据是政治、艺术、和哲学等领域,浪漫主义者对个人的赞扬正好迎合了美国的革命遗风和边疆开拓者的品均主义。

5.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the emergence of the Transcendentalists as an identifiable movement took place during the late 1820s and 1830s, but the roots of their religious philosophy extended much farther back into American religious history.Transcendentalism and evangelical Protestantism followed separate evolutionary branches from American Puritanism, taking as their common ancestor the Calvinism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They spoke for cultural rejuvenation and against the materialism of American spirit, or the Oversoul,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Universe.They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dividual.To them, the individual wa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society.They offered a fresh perception of nature as symbolic of the Spirit or God.Nature was, to them, alive, filled with God’s overwhelming presence.Transcendentalism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the most fundamental truths about life and death can be reached only by going beyond the world of the senses.Emerson’s Nature has been called the “Manifesto of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and his The American Scholar has been rightly regarded as America’s “Declaration of 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美国超验主义:美国超验主义出现的19世纪20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但是它的根源在宗教史上要远得多。超验主义和福音派新教分别是美国清教主义的两个分支,他们的祖先是17世纪和18世纪的加尔文神教。超验主义者主张文化的复兴,认为“超灵”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事物。他们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反对精神上的物质主义。对他们来说,个人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元素。他们认为自然就是“精神”或“上帝”的象征,它是有生命的,而上帝又无处不在。他们认为生与死最基本的真理可以超越感官的世界而获得。艾默生的《自然》被称为是“美国超验主义的宣言”,他的《美国学者》则被认为是美国的“文化独立宣言书”。

6.Local Colorism: The definition of local colorism is made clear by Hamlin Garland in his Crumble Idols, he claims that it has “such quality and texture and background that it could not have been written in any other place or anyone else than a native.” Here “text” refers to the elements which characterizes a local culture, elements such as speech, customs, and mores peculiar to one particular place.And his “background” covers physical setting and those distinctive qualities of landscape which condition human thought and behavior.The ultimate aim of the local colorism is to create the illusion of an indigenous little world with qualities that differs from the world outside.7.Imagism: It’s a poetic movement of England and the U.S.flourished from 1909 to 1917.The movement insists on the creation of images in poetry by “the 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and the economy of wording.The leaders of this movement were Ezra Pound and Amy Lowell.意象主义:意象主义是在1909到1917年之间在英国和美国的一次诗歌运动。意象主义主张在诗歌通过“直接描写事物”和简介的用词来产生意象,领导人物为庞德和艾米•罗威尔

8.The Harlem Renaissance was a cultural movement that spanned the 1920s.At the time, it was known as the “New Negro Movement”, of which Harlem was the largest center.Writers and artists emphasized black liberation, retaining black cultural pride, and not giving in to white standards.They began to produce a wide variety of fine and highly original works dealing with African-American life.These works attracted many black readers.New to the wider culture, they also attracted commercial publishers and a large white readership.Wri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Harlem Renaissance include Langston Hughes Who wrote The Weary Blues.HR was more than just a literary movement in AM history.9.Free Verse: Verse that has either no metrical pattern or an irregular pattern.自由诗:按照语言的抑扬顿挫和意象模式,而不是按照固定韵律写出的诗。它的韵律建立在音素、语词、短语、句子和段落等形式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音步传统格律单位上。因此,自由诗消除了很多不自然的成分和诗体表现的某些审美差距。20世纪初,在英国诗法中自由诗已经流行。

4.古代名句选读六解释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

1、《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A] 《伐檀》 [B] 《七月》 [C] 《硕鼠》 [D] 《君子于役》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见于《诗经•秦风》中的(A)。[A] 《兼葭》 [B] 《静女》 [C] 《七月》 [D] 《氓》

3、“鲲鹏展翅”的典故出于(B)。

[A] 左传

[B] 庄子

[C] 史记

[D] 孟子

4、《战国策》一书的书名是由汉代学者(C)确定的。[A] 刘歆

[B] 董仲舒

[C] 刘向 [D] 班固

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作者是(D)。[A] 鲍照

[B] 陶渊明

[C] 谢脁

[D] 谢灵运

6、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B)。[A] 《诗经》 [B] 《楚辞》 [C] 《论语》 [D] 《庄子》

7、《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C)。[A] 华山

[B] 嵩山

[C] 泰山

[D] 恒山

8、唐代诗人中被誉为七绝圣手的是(A)。

[A] 王昌龄

[B] 杜甫

[C] 李商隐 [D] 崔颢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D)。[A] 终军 [B] 冯唐

[C] 周亚夫 [D] 李广

10、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咏六朝史实,具体所指覆亡的朝代是(C)。[A] 东晋 [B] 西晋

[C] 东吴

[D] 陈朝

11、《诗经·氓》是(C)。[A] 恋歌 [B] 伐木者之歌 [C] 弃妇的怨诗 [D] 怀人诗

12、“信誓旦旦”一语出自下列哪篇作品(D)。[A] 《兼葭》 [B] 《离骚》 [C] 《短歌行》 [D] 《氓》

13、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汉代乐府诗的采集始于(D)。[A] 汉高祖时期 [B] 汉文帝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14、《陌上桑》中“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表现了少年(A)。[A] 为美倾倒 [B] 打扮自己 [C] 彬彬有礼 [D] 年轻气盛

15、《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所用的表现手法是([A] 对比 [B] 夸张 [C] 比兴 [D] 反衬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杜甫的(B)。

[A] 《望岳》 [B] 《春望》 [C] 《月夜》 [D] 《登高》

17、韩愈的(C)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A] 《杂说》 [B]《师说》 [C] 《祭十二郎文》 [D] 《进学解》

18、杜甫的(C)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咏怀古迹》

C)。[C]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D] 《前出塞》

19、《拟咏怀》的作者是(A)。[A] 庾信 [B] 阮籍

[C] 左思 [D] 班固

20、王勃《滕王阁序》:“雎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是指著名诗人(B)。

[A] 谢朓 [B] 陶渊明 [C] 谢灵运 [D] 鲍照

21、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D)。

[A] 王勃 [B] 卢照邻 [C] 沈佺期 [D] 陈子昂

22、下列诗人中自称“五言长城”的一位是(A)。

[A] 刘长卿 [B] 韦应物 [C] 李益 [D] 王翰

2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B)。[A] 江水的流动过程 [B] 月亮的升落过程 [C] 花林的空间变换 [D] 白云的飘浮显隐

24、孟浩然《过故人庄》是一首著名的(C)。

[A] 山水诗 [B] 边塞诗 [C] 田园诗 [D] 哲理诗

25、以下诗歌中属于李颀的边塞诗代表作是(C)。[A] 《出塞》 [B] 《芙蓉楼送辛渐》 [C] 《古从军行》 [D] 《雁门胡人歌》

26、《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其中所用语典出自(C [A] 《楚辞》 [B] 《左传》 [C] 《诗经》 [D] 《庄子》

27、我国文学史上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成熟的作品是(C)。[A] 《陌上桑》 [B] 班固《咏史》 [C] 《古诗十九首》 [D] 《孔雀东南飞》

28、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A)。[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29、提出“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是(C)。

[A] 贾谊 [B] 晁错 [C] 司马迁 [D] 班固

30、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C)。

[A] 谢朓 [B] 陶渊明 [C] 谢灵运 [D] 鲍照

3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叙事诗是(D)

[A]《陌上桑》 [B]班固《咏史》 [C]《古诗十九首》 [D]《孔雀东南飞》

32、《阮步兵集》的作者是(C)。[A]庾信 [B]阮咸

[C]阮籍 [D]左思

33、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指(B)。[A]谢安 [B]谢朓 [C]谢灵运 [D]王翰)。

3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A)中的名句。[A]《敕勒歌》 [B]《木兰诗》 [C]《陇头歌辞》 [D]《子夜歌》

35、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均指现在的(C)。[A]西安 [B]南京 [C]南昌 [D]咸阳

3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B)。[A]《尚书》 [B]《史记》

[C]《左传》 [D]《汉书》

3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作者是(B)。[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D]王翰

38、花间词派的鼻祖是(C)。[A]李煜 [B]韦庄

[C]温庭筠 [D]李璟

3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B)的《渔歌子》。[A]冯延巳

[B]张志和 [C]李白 [D]韦庄

40、《樊川诗集》的作者是(C)[A]李商隐

[B]温庭筠

[C]杜牧

[D]元稹

41、下列作品,写听曲感心、知音难遇的是(C)[A]《登池上楼》 [B]《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C]《西北有高楼》 [D]《登楼赋》

42、《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所用修辞手法是([A]借代 [B]拟人 [C]夸张 [D]比喻

43、下列诗题中,“行”字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D)[A]《短歌行》 [B]《琵琶行》 [C]《丽人行》 [D]《钱塘湖春行》

44、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指(A)

[A]荷花 [B]兰花 [C]梅花 [D]菊花

45、下列诗作出自《王右丞集》的是(B)[A]《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B]《渭川田家》 [C]《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D]《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46、在下列四组作家并称中,以平易通俗风格著称的是(C)

[A]韩孟 [B]高岑

[C]元白 [D]王孟

4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故国”是指(D)

[A]西蜀 [B]唐朝 [C]吴越 [D]南唐

48、李密《陈情表》“死当结草”,“结草”意指(D)

[A]搓绳 [B]拾草 [C]复仇

[D]报恩

49、左思《咏史》“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金张”生活的时代是(A)

D)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5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用景物起兴,转入描写人物心理的诗句是(C)[A]春江潮水连海平

[B]皎皎空中孤月轮 [C]白云一片去悠悠

[D]昨夜闲潭梦落花

二、【多项选择题】

1、《战国策》成书以前的书名有(ABCD)。

[A] 《国策》[B] 《国事》

[C] 《事语》 [D] 《短长》

2、《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有(BCD)。

[A] 叙事性强 [B] 抒情性强 [C] 用典自然 [D] 五言句式

3、《左传》的文学特色主要表现在(ACD)。

[A] 叙事性强 [B] 抒情性强 [C] 辞令美妙 [D] 描述战争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通过色彩突出视觉感受,以制造战斗氛围的诗句有(BCD)。

[A] 报君黄金台上意

[B] 黑云压城城欲摧 [C] 塞上燕脂凝夜紫

[D] 甲光向日金鳞开

5、李白《蜀道难》中蕴含神话传说的诗句有(ACD)。

[A]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B]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C]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D]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下列成语出自《诗经·氓》的有(AD)。

[A] 夙兴夜寐 [B] 祸起萧墙 [C] 门庭若市 [D] 信誓旦旦

7、下列作家,属于“建安七子”的有(CD)。[A] 曹操 [B] 曹植 [C] 王粲 [D] 孔融

8、南朝民歌《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有(ACD)。[A] 比喻 [B] 对偶 [C] 谐音 [D] 顶针

9、楚辞中屈原的作品有(ABCD)。[A] 《离骚》 [B] 《天问》 [C] 《九歌》 [D] 《九章》

10、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通过色彩突出视觉感受,以制造战斗氛围的诗句有(BCD)。[A] 报君黄金台上意 [B] 黑云压城城欲摧 [C] 塞上燕脂凝夜紫 [D] 甲光向日金鳞开

11、初唐四杰是指(ABCD)。

[A] 王勃 [B] 杨炯 [C] 卢照邻 [D] 骆宾王

12、南唐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BC)。[A] 冯延巳 [B] 李璟 [C] 李煜 [D] 韦庄

13、李煜的代表作有(ABCD)。[A] 《望江南》 [B] 《浪淘沙》 [C] 《虞美人》 [D] 《乌夜啼》

14、下列作家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的有(BC)。[A] 王维 [B] 高适 [C] 岑参 [D] 孟浩然

15、下列诗歌中,运用乐府旧题的有(ABC)。[A] 李白《蜀道难》 [B]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 高适《燕歌行》 [D]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以下关于《诗经》的叙述正确的有(ABCD)。[A]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B] 共收录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C] 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D] 根据音乐的不同,分成风、雅、颂三部分

17、下列属于《晋楚城濮之战》中人物的是(ABC)[A] 先轸 [B] 子玉 [C] 晋文公 [D] 齐桓公

18、以下出自《诗经》中的作品是(BCD)。[A]《湘夫人》 [B]《君子于役》 [C]《关雎》

[D]《静女其姝》

14、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有(BCD)[A] 先发制人,穷追不舍 [B] 君臣协力,上下同心

[C] 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军联盟 [D] 晋文公谋虑周全,知人善任

15、下列成语,出自《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有(BC)

[A] 破釜沉舟 [B] 游刃有余 [C] 踌躇满志

[D] 沐猴而冠

16、下列诗句出于“初唐四杰”笔下的有(AC)。[A]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B]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D]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17、下列成语出于先秦史传文章的有(ABCD)。[A] 退避三舍 [B] 东道主 [C] 狡兔三窟 [D] 前倨后恭

18、下列作品出于“温韦”之手的有(AC)。[A]《梦江南》(梳洗罢)

[B]《谒金门》(风乍起)[C]《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D]《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9、下列作品出自白居易之手的有(ACD)。[A]《新乐府》五十首 [B]《连昌宫词》 [C]《赋得古原草送别》 [D]《秦中吟》十首

20、下列作家以写新乐府诗著称的有(ABCD)。[A] 白居易 [B] 张籍 [C] 元稹 [D] 王建

三、【判断题】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这两句话出自《诗经·氓》。(√)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来我思,雨雪霏霏”,这几句话出自《静女》。(×

3、“越俎代庖”这一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

4、《搜神记》属于志怪小说,作者是刘义庆。(×))

5、《滕王阁序》这篇骈文,是一篇赠序,与它内容性质最相近的是《兰亭集序》。(√)

6、“韩孟诗派”,以韩愈、孟浩然为代表。(×)

7、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是《长恨歌》、《琵琶行》。(√)

8、《遣悲怀》的作者是元稹。(√)

9、李煜的代表作是《摊破浣溪沙》。(×)

10、韦庄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11、《关雎》一诗出自《诗经》中的《周南》。(√)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出自《离骚》。(√)

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两句诗的作者是曹丕。(×)

14、《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属于志怪小说。(×)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互文。(√)

16、《西洲曲》是南朝乐府中最长的一首艳情诗。(√)

17、《宿建德江》的作者是王维。(×)

18、与《左传》、《国语》相比较,《战国策》更具文学色彩。(√)

19、《唐风集》的作者是杜荀鹤。(√)

20、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为唐代词人之冠的是温庭筠。(√)

21、“夙兴夜寐”、“信誓旦旦”这个成语出自《诗经·氓》。(√)

22、“秋水伊人”这一意象出自《诗经•静女》。(×)

23、《战国策》最终编订于西汉后期。(√)

2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孟浩然《使至塞上》。(×)

25、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6、王维《观猎》属于边塞诗。(×)

27、“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中的“陈王”是指曹操。(×)

28、白居易作《琵琶引》时所担任的官职是江州司马。(√)

2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滁州西涧》。(√)30、《霍小玉传》的作者是蒋防,是一篇传奇。(√)

31、《诗经》中的“颂”是宗庙祭祀舞曲,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32、汉乐府原来是汉代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府机构,后人则将乐府机构里所保留下来的诗歌称之为“乐府诗”。(√)

33、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倡导“无为”,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34、赋比兴与风雅颂被合称作《诗经》“六义”。(√)

35、楚辞是以楚地方言所写的诗歌,指春秋时期楚国地区的一种新诗体。(×)

36、《九歌》共九首,是经过屈原整理的民间祭祀乐歌。(×)

37、“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

38、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被认为是集乐府之大成。(√)

39、《湘夫人》是《九章》中的一篇,所祭祀的对象是湘水女神。(×)40、《陌上桑》是汉乐府中一首出色的抒情诗。(×)

41、李白《行路难》中比喻仕途艰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

4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为杜甫评介“初唐四杰”的诗句。(√)

43、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借蝉自喻,即写出自己入狱后艰难危苦的处境,也表明自己始终如一光明磊落的心胸。(√)

44、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孟浩然、王维、杜牧、李商隐等。(×)

45、“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为王维晚年生活态度的写照。(√)

46、“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自王维的《终南山》。(√)

4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出自杨炯《从军行》(√)

48、高适与岑参为中唐时期的边塞诗派代表作家(×)

49、中唐时期的“苦吟”风气来自杜甫的 “语不惊人死不休。”(√)50、杜牧的《赤壁》是针对现实的黑暗与腐朽借古讽今。(×)

四、【填空题】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返)。

5、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羌迪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9、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10、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11、行行重行行,(与君相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1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13、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8、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9、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0、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5、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2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29、(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1、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32、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3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34、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35、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3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7、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38、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3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0、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五、【简答题】

1、简述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的思想内容及社会意义。

参考课件第二章第一节魏晋南北朝诗歌选读-〉二两晋诗歌-〉左思

诗人以涧底松与山上苗取喻,形象地揭露了社会上“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现象,并借汉代金,张家族与冯唐作比,说明这种现象古已有之,根深蒂固。全诗深刻地批判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腐朽门阀制度,抒发了自己的愤慨与不平,也唱出了当时天下寒士的不平之声,表现了深刻而大胆的批判精神,而且这种强烈的不平之鸣和批判精神,也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后世许多大作家。

2、陶渊明《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自然”各指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课件第二章第一节魏晋南北朝诗歌选读-〉二两晋诗歌-〉陶渊明 樊笼:比喻仕途对人的束缚。自然:比喻无拘无束的生活》

叙写了诗人对十三年官场生活的反省和认识,表现了对官场“尘网”、“樊笼”生活的憎恶和不满,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决不合作的政治态度;诗中又用主要篇幅描写自己归田之后的生活环境和心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恬静闲适的生活,宽松愉快的心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脱离世俗后的闲适和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以及回到大自然中的欣喜之情。

3、《庄子·逍遥游》的题旨是什么?

参考课件第一章第一节先秦两汉散文选读-〉一先秦散文-〉庄子及教材的第一部分先秦两汉中的文选部分庄子《逍遥游》

追求不受时间、空间与一切外界条件的制约,邀游于天地之间,即绝对自由。这是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功名利禄的鄙弃的反映。表达了事物相对性观念,这主观的虚无飘渺的追求,容易引人脱离实际。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参考教材第三部分唐诗

作者在这首送别诗中,超脱了以往别的诗仅仅表达离别愁苦之情的模式,而是劝慰自己和友人不必为离别而过于悲伤沉痛,展现了他宽广旷达的胸情。诗的头两句中“风烟望五京”以一个“望”字流露 了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意和关爱之情,三四两句着力写送别的情意,五六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推开眼前离别的愁苦,由眼前宕开到将来,阐明真正的友情不是空间距离所能阻隔的,只要心灵相通,即使各在天涯,也如同人住在近邻一般,并且表达了诗人对彼此间友情的信念,坚信它是可以超越空间的障碍而继续长存的。因此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劝慰友人没有必要在分手之际悲啼落泪。诗人既以这种旷达的胸 怀安慰友人,又以之安慰自己。至此,真挚的离别之情由前面的略显凄恻悲凉变得豪放超逸,诗歌的思想 境界也由窄小变得宏大。

5、《左传·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有何特色?

复习范围:课件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选读第二节 先秦两汉散文选读

一、先秦散文

(一)《晋楚城濮之战》 1.重点写战前的外交活动,其次是战后的会盟和补写楚军失败的原因等; 2.战场上的战斗经过写得比较简略,但层次清晰,并不粗疏;

3.晋国不战则不能定霸,好战则不能取威,尽力促成战争,表面避免战争,形成欲战又和,将和又战,战和之间,久经不绝,文章写得有张有弛;

4.注重揭示晋国内部的步调一致和楚国内部的矛盾重重,点明胜败原因。

6、简述初唐四杰诗歌的风格特点。

复习范围:课件第三章 唐五代文学作品选读第一节 唐诗选读

一、初唐诗歌(1)诗歌具有壮大的气势,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2)透露出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尤其是羁旅送别的诗和边塞诗,气势宏大,视野开阔,跌宕流畅,神采飞扬。送别诗在伤别中也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格调壮大。

(3)讲究对偶声律,追求词采工丽、韵调流转,还留有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遗韵。

7、简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复习范围:参考教材唐诗李白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抑郁苦闷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世路艰难的感叹 冲破阻力、积极用世的强烈追求

思想感情(中心):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8、说明《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深刻内涵。

复习范围:参考教材唐诗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边塞战争由来已久,古往今来边塞战争的矛盾和问题也由来已久,表示历史的深度。龙城飞将句,对今将军的诉责,作战无能还不恤士卒,呼唤李将军,渴望得到边塞战争的胜利,结束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局面,胜利而归,结束锦延已久的边塞战争,还边塞和平。

9、《诗经》民歌作品有哪些主要艺术成就?

复习范围:课件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第一节 先秦两汉诗歌选读

一、诗经

1.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用朴素的笔调和朴实的语言书写现实的生活,抒发真实的情感;

2.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或直言其事、直抒其情,或以彼物比此物,或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成为中国后世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

3.配合音乐的反复演奏,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回肠荡气,深化情感; 4.诗句以四言为主,辅以少量的杂言诗,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10、《庄子·逍遥游》有何主要艺术特色?

复习范围:参考课件第一章第一节先秦两汉散文选读-〉一先秦散文-〉庄子及教材的第一部分先秦两汉中的文选部分庄子《逍遥游》

1.用寓言说哲理,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消极出世,具有消极浪漫主义特色; 2.寓言想象奇特,不受生活真实的束缚,赋予万物以思辨功能和个性特点: 3.奇特的想象与极度的夸张相结合,使寓言形象的大小寿 等超越极限; 4.排比博喻层出不穷,变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常含有辛辣的讽刺。

11、简述《木兰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复习范围:参考教材第二部分魏晋南北朝-〉北朝乐府民歌

木兰诗塑造了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木兰既有英雄的性格,又有女性的特点。代父从军是她对父亲的爱心和对祖国的忠心的结合。她晓行夜宿,长途跋涉,勇敢地奔赴沙场。“不闻爷娘唤女声,便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意味着木兰投军的坚定信念,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则写出了木兰戍守边关的艰苦生活。战事频繁,岁月漫长,木兰胜利归来,说明她武艺高强,是一位战斗英雄。可是她不慕荣利,不愿做官,功成不受赏。她依恋父母,热爱和平幸福的生活,表现了女性的特点,最后木兰恢复女性装束,故事在喜剧中达到高潮。木兰这一形象亲切、丰满而又新颖,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首诗,使古代女英雄木兰的形象千古流传,家喻户晓,这个形象也是对封建时代重男轻女思想的一个冲击。

12、简述《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思想。

复习范围:参考教材第三部分唐诗张若虚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的江畔,花月交映组成的美丽、和谐、充满生命力而又静谧的景色。本诗以绮丽朦胧的“月光”为线索,由此发出对宇宙人生关系的深沉思索,并在此种观照之下,描摹出游子、思妇相思的生命情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首先揭示出以时间为主题、以空间为背景的思索。以这种感受为基调,全诗就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人间、游子、思妇在明月今宵里天各一方相思的苦闷心情,“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虽貌似轻描淡写,但也流露出生命、宇宙的意味。诗中尽管不无青春苦短的伤感,如“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似乎感情低沉,但其中仍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流的热情企盼,有着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欣慰;尽管也有对自然美景留恋,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然而更有对平凡诚挚的人生感情的珍爱,对重逢的美好期盼。

13、简述《诗经·氓》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一节中诗经《氓》的解读

《氓》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位遭受遗弃的女子的形象。诗中首先表现出的对比是女主人公和氓对待感情不同的态度;另外,女主人公自身思想性格的变化构成了另一重对比。

以结婚为界,女主人公与氓对待感情的不同态度可以概括为“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勤劳而又忠于爱情的妇女。她追求诚挚的爱情生活,在婚后也辛勤劳作,“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任何过失。然而氓却由“信誓旦旦”变为“至于暴矣”,在婚后发生了感情的变化,从凌虐到最后对女主人公的遗弃,导致了悲剧的结局。双方不同态度的对比反衬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处境。

女主人公性格的变化,以她遭到休弃为界。婚前女主人公“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出天真、单纯、热情的性格;在婚后遭受冷落,则“躬自悼矣”,显示出自怨自艾的柔弱的一面,但重大的打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女主人公的性格,她已较为成熟、理智、坚毅刚强,敢于表达内心的怨愤,“老使我怨”,指责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大胆地表示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之意。

在双方态度相互映衬、女主人公自身性格的变化两重对比下,女主人公的形象更为丰满,性格特征更明显鲜明。

14、试分析《湘夫人》的艺术特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一节中楚辞《湘夫人》

1、本文主人公是湘君,描写的是湘君站在湖水边抒发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借献给神灵的乐歌,抒发人世的离合悲欢,是一篇浪漫主义杰作;

2、文章感情深沉,委婉细致,具体描写了湘君等待湘夫人时细致的心理变化;

3、写法上情景交融,把湘君、湘夫人的相思之情放在秋天洞庭湖的大背景之下,使人眼前浮现出一片情景交融的艺术景象;

4、语言清丽优美,节奏舒缓悠扬,很好地适合了情感的表达,运用比兴手法,带有南方民歌特色。

15、《养生主·庖丁解牛》说明的生活哲理是什么?它是怎样阐释这一哲理的?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中先秦散文之《养生主·庖丁解牛》解读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16、解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章第一节中两晋诗歌第二部分陶渊明田园诗

这首诗前六句是写自己对十三年官场生活的反省,说明归田才是适合自己本性的。后十四的句写自己归田后的生活环境和心情。优美的自然景色,恬静的生活环境,宽闲愉快的心情,充分表现了他离开黑暗的官场,回到农村过着淳朴田园生活的乐趣,洋溢着一种自由解放,无限舒畅的喜悦心情。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当然,诗中所着力描绘的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并不是久经战乱的柴桑一带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而是诗人当时心境的一种形象化反映,而这形象化的心境,正是他由官场回到田园的真实感受。他越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就越反衬出官场的丑恶;越是歌颂田园生活,就越突出对官场生活的批判和否定。

17、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哪些特色?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 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2.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如《送妍桂洲》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18、简述白居易新乐府诗创作特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第三部分

(二)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1、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他主张诗歌应积极反映现实,干预生活。

2、讽谕美刺的创作要求。他要求诗歌创作只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

3、著诚去伪的创作态度。他要求诗歌创作取材必须真实,要“尚质抑淫,著诚去伪”(《策林》)。

4、关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他把内容放在首要地位,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是他的新乐府诗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他积极的政治主张在文学上的体现。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他主张诗歌应积极反映现实,干预生活。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仁义创作原则。他所说的“进”、“事”,正是国家兴衰、时政得失,民主疾苦等重要内容。这个创作原则,是现实仁义诗歌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对齐梁诗风以至大历诗风的一种否定,因而对新乐府运动的开展,以至对后代诗歌创作都有积极影响。

2、讽谕美刺的创作要求。他要求诗歌创作只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在《策林》小说:“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认为“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焉。”所以他把自己揭露黑暗、抨击时弊的新乐府诗称为讽谕诗,是美刺比兴之作,也即“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之意。

3、真诚去伪的创作态度。他要求诗歌创作取材必须真实,要“尚质抑淫,著诚去伪”(《策林》)。他的新乐府诗,就是严格遵循“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新乐府序》)的原则写作的。这一观点有力地批判了华伪诗风,促进了新乐府运动的开展。

4、关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他把内容放在首要地位,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他以果树为喻,表述为根情、苗言、华声、实支。所以他强调诗歌创作“系于意,不系于文”、“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为了更好的为“根”、“实”服务,他主张“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体顺,而肆”,即语言浅显,形式通俗。由于他的提倡和推动,使诗歌的通俗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正统的儒家诗论是一脉相承的,目的是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把诗歌看作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秩序的有力工具。他在强调内容的真实性时,忽视了艺术的虚构、夸张幻想等浪漫主义手法的积极作用,对屈原、李白这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传统也未予足够重视。他单纯要求形式质直,而忽视艺术美感,也失之片面。

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讽谕诗在形式上多直赋其事。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情节细致传神。另一部分讽谕诗则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借自然物象寄托政治感慨。这两类作品都是概括深广,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晓畅明白。部分《新乐府》还采用“三、三、七”言句式,有民间通俗文艺的痕迹。闲适诗多抒写对归隐田园的宁静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他的诗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算是朴而近古,因此流传极广,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19、以《将进酒》为例,简析李白的诗歌艺术特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第三部分

(三)李白

李白此诗约作于长安放还之后。诗歌表现三个方面的创作特色:第一,诗歌中塑造了一位个性独特、情感强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歌中频频出现第一人称,如“天生我才必有用”、“请君为我倾耳听”等。这是对个人自身的重视。诗歌塑造的是一位豪迈不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第二,大胆的想象与夸张。寻常的艺术手段不足以展现其天马行空之个性时,奇特的夸张与想象便脱口而来,使其诗歌都涂抹上奇幻的色彩。如开篇诗人从空间之夸张进入时间的想象,将人之一生夸张缩短为“朝”与“暮”,悲叹人生短促,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然可见。而黄河之水一去不返与人生易逝也有内在寓意联系。第三,诗歌中李白的情绪急剧变化,跌宕起伏。诗歌起句突兀、先声夺人,有悲慨之声。然而,悲感非李白之个性,只要得意纵情,便可快意人生。故下文陡转,由悲转欢,直至“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但愿长醉”的牢骚,已由狂放转向愤慨,这是李白借酒浇愁的原因。在这种深广忧愤情绪的促动下,酒兴越喝越浓,越喝越狂,主客混淆,醉态毕现。李白平日喜欢自己比拟谢安、诸葛亮、鲁仲连,此时却用陈王曹植的典故,就是写自身的失意,悲愤,与自信。结句落实到“万古愁”之悲,回应开篇,使全诗的格调浑融整一。情感如此跌宕起伏频繁,这是心灵年轻、性情真挚的表现。总之,全诗气势磅礴,激昂奔放,情绪变化急剧,音节嘹亮,擅长夸张想象,典型地体现了李白诗歌的作风。

20、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诗中名句,妙处何在?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章第一节中两晋诗歌第三部分谢灵运山水诗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从冬去春回的众多景象中选择了一个细小而典型的镜头:不知不觉间楼外枯草瑟瑟的池塘里竟然春草繁生了;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也已变换。正是从池塘小园的变化中,久病的诗人突然意识到,外面已是一派浓郁的春意。这里写景,有声有色,远近交错,充满了蓬勃生气。“池塘”二句为历来诗论家交口赞赏。它的妙处就在于自然清新,不假绳削。清新自然,亦由诗人久病初起,即目所见,特感新鲜,故有此敏锐的感觉,感受到了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而无限欣喜。

六、【论述题】

1、《祭十二郎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效果。参考教材第三部分唐文韩愈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哀悼与他唇齿相依而英年早逝的老成所作。传统的祭文内容多为对死者的歌功颂德,形式上也采用四言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这篇祭文者突破了传统祭文的模式,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大不相同,是以真挚之情为中心写的。全文不拘故常,有其新变。一是内容上只追述家常琐事,从寻常事中写出极不寻常之情,而对老成一生的事迹、功德、人品均不涉及;二是行文始终关于叔侄双方,显示二人枝叶同根、多年来相濡以沫的深厚亲情,其间又反复直接抒情,表明作者愿与老成“相养以生,相守以死”的内心真情;三是形式上采用了纯净的散文,自由抒写,变千里遥寄为当面凭吊,话语朴实,不事雕饰,但句句从肺腑中流出,绝无为文造情之弊。此文是对祭文体的解放,开创了在祭文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先河。此文叙事真实可信,感情真挚至诚,文笔自然朴实,才具有了艺术上强烈的感染力。

2、词是怎样起源的?

复习范围:课件第三章 唐五代文学作品选读第二节 唐五代词选读

一、词学概说

(一)词的起源

关于词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大约从三个角度入手:诗与词的关系、词的长短句样式之渊源、音乐与词的关系。从时间上往前追溯,前人则分别认为词起源于远古诗歌、《诗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近体诗等等。词是配合隋唐之际形成的新音乐体系——燕乐歌唱的歌词。中国诗乐结合的传统,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秦以前,第二阶段是清乐,第三个阶段是燕乐,“胡乐”----西域音乐,与传统的民间音乐相互交融汇合,形成了“燕乐”。广泛传唱,最终形成了“词”这一新的诗体形式。它的起源就不会早于隋唐。因此,词应该是在初唐以后逐渐萌芽生长而成的。

3、试述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主要创作特征。

复习范围:参考课件第三章 唐五代文学作品选读-第一节 唐诗选读-

三、中唐诗歌

(二)新乐府运动

4、试述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作者情感,其中用到了那些艺术手法。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章第二节中第一部分抒情小赋

(二)登楼赋

可以归结为:通过登楼四望,抒发了浓重的思念故土之情,倾吐了怀才不遇、宏图难展的苦闷,表现了渴望舒展政治抱负的迫切心情。

《登楼赋》运用的手法:铺叙、用典、写景、抒情。

一、情景相生

二、铺陈排比

三、清丽自然

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全篇抒情意味很浓,“ 忧”字贯穿全篇,风格沉郁悲凉,语言流畅自然,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

这篇赋在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的清丽自然,有的感情激切。写景虽然不是此赋的主体,但作者仍精心结撰,使之变化灵动,对于抒情起到陪衬、辅佐的作用;如果离开那些恰到好处、与上述情感抒发相映相生的景物描写文字,这篇抒情小赋将大为逊色。魏晋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登楼赋》以抒情为中心铺采,在作者笔下,眼前景物均自然地随着感情的波澜而起伏变化。文章条理井然,用笔省净。扬雄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是继承了丽以则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笔法创作出的抒情名篇。它代表了魏晋抒情小赋的最高成就。这首小赋记录了作者登楼所见的景色,由此抒发自己怀才坐老、报国无门的焦灼之情。

第一,文章善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感情,增加了文章表达感情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第一部分写在麦城城楼上所见景色,引出思乡之情;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与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由美景所带来的愉悦到怀远思乡之忧,再到前途渺茫的苦闷和绝望,情感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晰,在这一过程中景色由白日的明丽,变化为日暮时的萧条、孤寂,与感情的发展线索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渲染、相互推进,共同营构了一个多层次而情调统一的艺术境界,增强了全文的抒情效果。

《登楼赋》典故的含义和作用:(1)昔尼父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孔子在陈绝粮。曰:归欤,归欤,借此表示希望返回故乡。(2)“钟仪幽而楚秦兮,庄舄显而越吟。”钟仪被俘,操琴仍演奏祖国——楚国乐曲:庄舄在楚任职,病中呻吟仍是祖国——越国的方言:表示怀念故乡之情始终不变。(3)孔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周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侧”:表示徒有才能而不被任用,徒有修身洁行、怀才立德而不被任用。(简或选)

5、试述“花间词派”的由来,其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二节中第二部分花间词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还有温庭筠、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上一篇:北京市政府会议纪要下一篇:关于懂得道理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