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效课堂心得(精选16篇)
1.走向高效课堂心得 篇一
这次公开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心理方面成长迅速。从接到上课通知到正式上课,再也没有以前紧张不安的情绪,心脏也不会怦怦直跳。完全做到了“目中无老师”的状态。值得赞扬!二是周老师的精确点评,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课堂还只是有效的课堂。提升空间很大。如何走向高效,需要及时总结,认真反思。
决定课堂是否高效,权力一直掌握在学生手里。换而言之,就是要观察学生听完课的状态。很显然,自己这堂课上的知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如何拟题、写一句话新闻及下定义,还只是留下了些许印象。实际来做题,还是有很大难度。
这样的学情,难道事先没有预想吗?当然是有的。所以一直在纠结,是否需要减少题型,单练一种。但又想到如果每种题型都上一节,岂不是压缩语段这个专题就要花上整整一周的课?因此最终还是选择了一节课上三种题型。至于练习嘛,事后慢慢练就好了。这样的想法,根本没从学生的层面考虑。就好比主持让和尚去打水,好不容易下趟山却只给半桶水,自然而然回到山上就什么都没有了。
周老师提出的将下定义去掉,只上新闻类的拟标题和一句话新闻的建议,是非常明智的。减少题型,课堂上自然就能够多练习一两题,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所以,高效的课堂,必定是源于学情,终于学情。以学情定教学,课堂如何不高效?
高效的课堂除了考虑学情,还得考虑细节。周老师说的没错。有两个方面自己做得不够好。一是选标题。为什么是七个?一开始的考虑,是想让学生多了解标题的形式。毕竟后面的练习有对偶标题。但自己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环节只是铺垫,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标题的规律。如果太多,一是时间也多,二是总结也困难。还不如就像周老师说的,去掉不典型的标题,只留下三四个即可。并把“人物+事件”的概括变成“陈述对象+陈述内容”的概括。最好在以前面四个标题为例,进行简单分析。二是读原文,再点评。我自己也感觉,第二个环节的指导比第一个环节要好。但并没有想过原因,原来出在没有分析原文,就点评的问题上。如果周老师不提出,自己肯定就忽略了这个问题。
高效的课堂还需要老师扎实的内功。选的这些练习,自己也有做。但是不够自信,唯答案论的思想限制了自己思维。周老师自己的概括让我眼前一亮。名家就是名家。虽不能至,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凡事自己多想一想,然后做一做。内功就是一点一点这样积累而成的。
不是每堂公开课都那么幸运,会得到这样可操作性且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成效的建议。我想,这就是大家喜欢听周老师评课的原因吧。
学习无止境,努力加餐饭。
作者:芒果happy
公众号: 罗老师用文字记录生活
2.走向高效课堂心得 篇二
形成上机规范, 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
良好的纪律是顺利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教师在关注教学内容传授的同时, 更要提高自身对课堂纪律的控制能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地点一般多在机房, 学生往往容易被计算机吸引, 再加上本身对于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高, 很难集中注意力, 因此, 在课堂纪律上存在许多问题。例如, 上课前闹哄哄地找座位, 坐下后还继续嬉笑打闹, 对上课铃声充耳不闻;上课过程交头接耳, 甚至还会随意走动;教师控制电脑以后, 有些学生还是会忍不住悄悄地点击鼠标、敲击键盘, 不愿意认真听教师讲课;更有一些学生在得到电脑的操作权后无视课堂任务偷偷上网玩游戏, 或者进行其他与授课内容无关的活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首先,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行为规范, 完善奖惩措施, 并且严格执行。其次, 加强教学任务设计, 使之符合学生兴趣, 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状况, 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再次,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一个严、慈并施的教师, 主动与学生沟通, 师生关系融洽了, 才能实现良好的课堂纪律。
重视教材使用,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课重视技能操作, 但综观信息技术课堂, 很多教师在整节课中从来就没有指示学生打开课本, 甚至有些教师还发出这样的质疑:信息技术课需要教材吗?上课的关键不是只需要学生掌握技能吗?笔者认为这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目标的片面理解,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纯粹的技能掌握单一而没有延续性。信息技术教学承载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这样的教学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材 (教科书) 除了传递种种信息并使学生的知识得以结构化之外, 还必须教授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是做学问的方法。教材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 还有思想, 它不仅是学习的方向, 更是学生求助的工具。通过对教材的阅读, 学生可以从自我需求出发去理解教材, 获取与众不同的、个性鲜明的体验。如学生自主学习, 带着问题来阅读教材, 对其中的关键词句仔细推敲, 之后尝试独立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辅以教师的点拨, 课堂效率才能明显提高。如此一来, 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不仅搜集到了一定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掌握了提取信息的方法, 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 在课堂中要根据教学内容, 适时指导学生使用教材, 让学生的眼睛、思想、行动三者合而为一, 这将比单纯的技术操作更有意义。
避免“哑巴”演示, 寻求技能和语言的双赢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教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变革, 但语言作为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基本工具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取代的。美国心理学家伯特·赫拉别恩经过实验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 语言在课堂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生动精彩的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信息技术教学演示过程中, 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正确的操作流程, 还必须配合言语的说明。首先, 教师的语言必须严谨规范, 避免出现术语混用的情况。其次, 语言要精炼, 避免出现过多的口头禅。再次, 语言要生动, 将幽默与机智相结合。好的语言表达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的和谐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学习。同样, 鉴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 课堂中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语言表达。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常用到的方法, 学生上台操作本身具有很多好处:知识的记忆、技能的巩固、成功的体验、自信的提升、榜样的树立、语言的表达。但是, 在此过程中极其容易发生“哑巴”演示状况, 学生只顾自己操作, 忽视讲解。试想:如果学生“沉默是金”, 演示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因此, 信息技术课堂不仅仅需要教师语言的交流, 更需要学生积极大胆的表达。
如在教学《美化文章》一课时, 笔者特别注意使用了学生上台演示的方法,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个学生自信满满地上台以极快的速度操作了一遍, 当他自信满满地下去时, 其他学生一脸茫然地看着他。原来, 上台操作的学生忽视了台下的学生而独自完成任务, 台下的学生完全没有得到信息传输的信号, 台上和台下的衔接不顺, 进而导致效果一般。第二次, 笔者提出要求“小老师”必须用讲故事般的语言叙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这一次上台演示的学生使用了极具个性的介绍:“同学们, 今天就由我来揭示一下在插入‘艺术字’过程中发现的小秘密, 请同学们睁大眼睛注意看!”台下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高度集中, 齐刷刷地把目光锁定在自己的显示器上, 期待台上同伴的精彩表现。演示者继续描述着:“当使用‘文字环绕’后, 艺术字四周的黑色小方块变成了小圆圈, 拖动四周的小圆圈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 拖动黄色菱形方块可以改变艺术字的样式, 拖动绿色小圆圈可以旋转艺术字。插入的艺术字, 哪儿美观就拖动到哪儿, 哪种出现方式美观就采用哪种方式。”所有学生的眼球就跟着演示者鼠标而动, 此时演示者的语言、动作完全调动了听者的视觉、听觉、思维, 这种全方位感官的刺激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唤醒了探究的欲望, 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学生演示完毕, 全班学生情不自禁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 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使其他学生更能明白其操作过程及道理。
提倡自我评价, 形成自我发展意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要鼓励学生创新, 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科学的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起着激励和促进的作用。新课改强调了评价方式应该向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变革, 注重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目前, 信息技术课堂的评价已经得到了广大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对于学生完成的任务作品, 很多教师一般仅关注学生共同进行评价反馈, 却忽视了学生本人对创作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对人的自我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学生个人如何认识自己、理解自己, 都是在自我评价中发展成熟起来的。通过自评, 学生可以在自我反思中加强对知识点的检查与回顾, 形成自我发展意识。同样, 只有善于自评, 学生才能根据他人的评价来反思自己, 努力争取他人对自己更高的评价。只有正确认识自己, 才能勇于面对问题, 不断寻求改正自己缺点的好方法, 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总体能力, 促进自我不断向上发展。因此, 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先自评——谈谈是如何设计的,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这样设计后自我感觉如何, 有什么地方是特别得意之处, 有什么地方是差强人意之处……学生通过评价过程的全程参与, 获得了自信并期待自己做得更好, 提高了评价的效率。
关注基础训练, 夯实技能基础
说到信息技术基础, 最应该引起教师重视的当属学生的键盘操作水平, 可以说这项基本技能渗透于信息技术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其熟练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只有拥有正确的电脑坐姿和键盘打字指法, 才能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 提高文字输入水平。当前,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只在教授打字课时才注意提醒学生的打字习惯, 在随后的教学中就忽视了这项基本技能的训练。键盘指法的练习应当常抓不懈, 它等同于小学生练习写字, 是需要多练习、反复督促才能养成习惯的。因此, 这些基础训练要坚持不懈地落实到每节课, 这样学生才会循序渐进, 有层次地提高, 为每节课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如课堂开始的5分钟开展丰富多彩的打字训练活动, 可以是打字比赛, 可以是边听写边打字, 可以是打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用的内容等, 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形式让看似枯燥无聊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同时, 还可以将法则编写成有趣的儿歌、顺口溜让学生反复朗读, 加深记忆。
3.让语文课堂走向高效 篇三
一、高效课堂的策略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
第三,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第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高效课堂的实施
(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学生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完成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
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二)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课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效果令人欣喜。这样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4.让高效课堂走向生本 篇四
生本教育是相对于师本教育而言,简言之,就是为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即:学生怎样学起来容易就怎样设计教学,课堂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它从探索人、揭示人学习本质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好学的重要性,重修了学生的学习地位。
“简单就是极致”,生本教育用最简单的方式为教育做了恰当中肯的诠释。简单的课堂教学环节——“学生课前先学、课上小组讨论、班级展示交流”三步曲;简单的各科教学要点——语文抓阅读,数学抓思维,英语抓口语。简单的课堂组织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与我们纷繁复杂、过分注重分析理解的语文课相比,这样的课堂也许少了些什么。可是课堂上孩子们争相发言、侃侃而谈,课下写的一篇篇在我们看来已经远超同年级孩子水平的习作,不正在证明着生本教育的不简单吗?
通过学习考察,我的思想接受了生本教育的涤荡,也让我由此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教育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在我校教师积极探索“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巧妙渗透生本教育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更优化及课外阅读课内化,有效推动高效教育综合改革纵深发展,我们准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将生本理念带进高效课堂,让高效课堂因尊重、信任焕发勃勃生机。
细观高效课改,再回顾生本教育的思想和具体做法,就会发现两种思想其实是相通的,都有学生课前先学、课上小组学习、全班交流的主要学习形式。它们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即:学习活动一定是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体现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策略,更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殊途同归,那么到底哪种理念支持下的教育形式最深得孩子们的心呢?唯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才能真正为学生发展奠基。我们决定组织老师们系统学习生本教育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观摩课例帮助教师进一步解决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通过学习使老师们建立对生本的认识;开展教研组的研讨、交流活动,寻找生本与高效课堂整合的最佳切入点,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尝试;依据各学科的不同,分学科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重点解决语文课上的阅读拓展、数学课上寻根溯源、英语课上的活动组织问题;导学案是开展高效课改的抓手,从导学案入手,用生本理念指导导学案的编制工作。即:为好学而设计,也就是学生喜欢怎么学我们就怎么设计导学案,用这个理念优化导学案,优化探究点,优化系统训练设置,减少无效内容的简单累积,使其的作用趋向于生本模式中的前置性作业;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少即成的、机械的、无效环节,抓住高效课堂的核心: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在核心处做文章,使高效课堂线条清晰,环节简单,效能增强。
二、在教材整合中寻找语文教学发展的新路子。
何谓教材?朱绍禹教授主编的《语文教育辞典》中对语文教材是这样鉴定的:教材是一种特殊读物,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的、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简化了的系统反映语文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随着新课标理念不断深人,我们不难发现,现行教材有以下特点:教材内容注意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以培养语文能力为线索,注意渗透教法,指导学法,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注意引进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和实践延伸到课外、家庭和社会。走进我们的语文教材,“因材施教”,用足教材、拓展教材、建设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我们对“课标”理念的正确理解与付诸教学实践。那么如何有效整合教材,提高单元时间里的教学质量呢?我觉得生本教育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范例。生本教育提出了“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课程观,所谓小立课程,指教师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的精简,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相关活动,也就是大作功夫。
借鉴生本教育的做法,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尝试教材整合: 1.单元主题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主题单元教学为突破口,依据学生的兴趣点在每单元选择一至两篇主体课文进行精细化学习,其他课文在保证基础知识不放松、基本内容都了解的基础上略读即可。省出的时间可以就本单元主题适当引入教材外的其他优秀篇目进行课内学习,即:大作功夫。
2.课内外学习的整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3.进行各科教材的整合,突出各科教材的本质化、综合化和活动化,实现大课程整合。遵循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各科教材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成为加法,而是做乘法,进行本质改变的课程整合,使基础课程本身具有的活动性和研究性进一步凸显,通过活动把相同主题的各部分、各科活动整合到一起,进一步体现“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4.课外阅读课内化
一是以瘦身后的导学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路线图,简化课堂学习环节,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提升,实现以读引读、以读引说的目的。
二是建立完善健全的活动机制。如:营造“晨读”风景线、坚持上好每周的语文阅读赏析课,利用午间校本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时间开放学校阅览室;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层次和特点,有机组合,组织“伙伴阅读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
5.走向高效课堂心得 篇五
孙天恩
阅读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这本书,我清楚地知道了以后听评课的方向,我会学以致用,让自己的听评课走向专业化,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
一直以来,听评课都是学校教研的重点,但结果却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教师仅仅为听而听,无问题,无思考。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评课时空话过多,缺乏有证据的观点。评课结果往往也只是体现为一个定量的分数。
而专业听评课课堂观察就是听课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程序主要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等主要步骤。这也为我自己以后听评课提出了要求:首先我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与被听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上课的主题和内容,了解课的大致结构和重难点和上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情况。其次做好是听课中做记录。要选择好恰当的观察位置和观察角度。最后是听课后做反思。
从《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这本书中,我也体悟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要改变课堂教学效果:要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实战经验。如今学生的知识来源广,老师每天除了教书育人外,也要坚持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善于总结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
6.高效课堂培训心得 篇六
—聆听青岛即墨二十八中学李志刚校长的讲座有感
李寒
正值秋高气爽,艳阳高照的时节,9月22—23日我有幸去参加在乌鲁木齐自治区党校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第三代课堂改革、高校课堂教学体系培训活动。
当我接过这两天的日程安排表,上面赫然印着:山东青岛即墨二十八中自创的“和谐互助”掀起了中国教育课堂改革的风暴,引发了省内外的观光热潮。作为二十八中的领军人物李志刚校长还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科研创新十佳校长、全国2009高校课堂建设领先校长。看罢,对于教学经验还不丰富的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会议开始,整个会堂是鸦雀无声,我想是被主讲席上那位温情微笑的老者默默的感染了,亦或是被《二八,欢迎你》精彩纷呈的视频深深地吸引了。李校长从即墨二十八中学的前身,发展历史,以及现在教学模式的生成深入浅出的剖析了现在成功的原因,更有一段李校长自己杜撰的有关“即墨”和“寂寞”的段子,惹得我们捧腹大笑。
李校长谈起“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脸上满是自豪和骄傲。这还有一段传说呢:他们的一位数学教师因为身体严重不适给他请假,但是考虑到教学进度的问题,这个假条未能得到批准。此时这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操起了自己的“高招”,因为二十八中一直以“学习雷锋”作为校魂,数学老师看在课堂上说做好人好事,上课前选好“小雷锋的候选人”和与之配对的“小徒弟”.上课开始,小徒弟先回答昨天的预习内容,“小雷锋的候选人”进行补充。如果徒弟回答的精彩,这个“小雷锋的候选人”可以转正。在小师傅的带领下小徒弟进步快的也可以荣升“小雷锋的候选人”;但是如果小徒弟回答的不好,即使是小雷锋候选人回答的再精彩,都要一块进行惩罚。在这种氛围的带领下,他们的“师友互助教学模式”也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和谐互助”教学策略采用师友一对一的跟进式讲解,让学生去教学生,由于他们是同龄人,更容易沟通,更容易找到恰当的语言来表述知识点,学生的讲解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不仅就题讲题,而且在讲解过程中能够适度的拓展。在“和谐互助”教学中,“师傅”常常为了很好地给“学友”讲解,首先自己得认真钻研教材,而在给学友的重复讲解过程中,“师傅”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体验了又一次的“温故而知新”。这种“兵教兵”、“兵练兵”,全班学生无一例外,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效率。如此一来,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二十八中的教师从开学第一天起,就着手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通过半学期的观察,按学科把他们划分为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然后,每个学科把全班学生按照强弱配对调整座位,两个人中有一个成绩好点的,作为师傅;成绩弱点的,就是学友。科学搭配师友是实施“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前提。
在实施“和谐互助”教学时,课堂上再也见不到教师满堂灌、口若悬河、唱独角戏的现象,课堂完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等过程中,“学友”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们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这种课堂学习活动组织的转变,使后进生感到自己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慢慢自信起来,逐渐由“边缘地带”转向了中心位置,全体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课堂上不断模拟,摸索的课堂教学模式“五步十环节”即:课堂流程是: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反馈。同时还融会贯通备学生、备课程、备情景、备自己、备教学设计。一节课,孩子面对面,师友展示基础知识4分钟,3分钟进行交流互补。2分钟老师总结点评。每进行一个环节都有老师的指导,但是整堂课下来老师讲解不超过10分钟。我想在这里面目的明确,分工明确才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7.走向高效课堂心得 篇七
一、精心设置问题, 导入紧扣题眼
拿起当前所用的新教材, 将其与老教材相比, 新教材更关注于学生的生活, 编者有意识地将情感融入到了阅读内容之中, 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教材中的文本流露着西方人固化的写作思维, 基本上从题目就能读出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心声, 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的教学对文章题目的重视程度不够, 笔者认为题目是整篇阅读材料的眼睛, 导入应从此入手, 透过题眼设置问题可以直接到达文章最为中心的位置, 既揭示主题, 又留设悬念, 笔者归纳出实践要领如下:
1.英语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 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作者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理顺题目与文本内容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 注重能够揭题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2.教师导入环节问题设计要注重难度和梯度的把握, 切忌凭着经验脱离了学生学习基础设计问题, 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设置的问题要让学生能够有所拓展和创新, 同时对问题的解决有自信心, 形成要去文本中寻求答案的欲望。
3.教师导入环节设计的问题切口要小, 同时一定要具有效用性, 要能为主要教学内容服务。
例如,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l school life》笔者在导入环节的设置上紧紧围绕题眼:“school life”, 设计了两个小问题:
问题1: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问题2:Do you want to know other country school life?
借助于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又便于学生回答的小问题, 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教学内容中来, 学生的思考和语言描述有了一定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 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有了期盼, 学习动机被有效激发。
二、利用教学媒体, 提高导入质量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化和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学设备和手段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多元化组织形式提供了保障, 合理借助于教学媒体能够有效提高导入的质量, 让导入更为生动直观, 可以有效缩短学生融入教学内容的时间,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经验表明, 清晰、生动的展示式导入可以多维度的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 笔者常用的做法如下:
1.分析教学内容, 收集与内容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直接揭题, 完成资料的再现, 通过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时科学选择导入音乐, 让学生在美妙的情境中轻松地、积极地投入到高中英语学习中。
一节完整的高中英语课而言, 导入是序幕, 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充分调动学生高中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应用语言的欲望, 教学媒体的应用改变了单调、枯燥的教师语言输入格局, 多元化的导入形态能够让课堂教学长时间保持新鲜感。
三、激情设疑, 交互活动中自然切入
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组成要素来看, 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缺一不可, 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三者有效互动的过程, 为此, 我们的导入应该具有可交互性, 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出发设置问题情境, 借助于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互等交互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语言学习情境之中, 主动地探究和构建知识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增强导入环节的交互性:
1.老师创设与文本内容相关问题情境, 开门见山的、正面的、积极的提问, 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导入课题,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 或制造认知冲突, 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欲望。
2.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然后相互交流, 这样做也符合生本教学理念。导入环节可以设置特定的情境组织学生通过“Free—talk”、“Speech”、“Act”等活动形式进行交互, 在交互过程中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这种导入方式实现了导入与主题内容教学的无缝对接, 显得尤为自然, 而且在导入的交互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空间被有效打开, 让课堂探究和生成更为有效。
3.利用师生互动的形式, 在学生感觉自主探究困难的时候适当地予以指引, 调节学习氛围, 缓解紧张的英语学习气氛, 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用教师的情感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走向高效课堂教学的殿堂 篇八
一、坚守求真的路子
发挥教师的职业动力 实践证明所有在教学领域里有杰出建树的教育工作者,如钱梦龙、李镇西、李吉林、魏书生等著名特级教师,他们无不视教学为自己的生命,他们对教学怀有一种朝圣般的热情,在不断追寻教学梦想的过程中展现生命的绚烂,他们是有效教学的楷模。所以教师的职业动力,直接决定着他的教学效度。如果教师把这个职业只看成是谋生的手段,他对教学工作必将缺乏激情,课堂教学将很有可能常常行走在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沼泽地,总体有效性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高效课堂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将教育事业看成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他对教学工作会怀有炽热之情,教学工作的效度不言而喻。
确立正确的方向 在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心中方向坚定明确,而不至于在各种教学理论中迷路呢?为此,我们教师必须要追根刨底发问求索: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需要什么教育?作为每一个富有个性生命体的学生需要什么教育?西部落后地区的学生需要怎么样的教育?什么方法最适合学生、最是有效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實现高效课堂的方向。我认为,我们的教师要认真学习古今中外的经典论著,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改造”论、孔子的教育论断、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等,要认真汲取其中的理论精华,并进行自主意义建构,从而确立自己教学工作的终极方向。
二、高扬人性的大旗
将“人”字大写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教学内容最终要有效的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必须由学生调动起自身的情感、思维、意志等内控机制,由学生自主内化。因此,教师心中始终要装有学生,将学生这个 “人”字大写。目中无“人”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赞誉,更是社会对教师职业方式的期待。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成功、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宽容学生的错误、期待学生的成长,都应成为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教师要尽量避免生硬的说教,要善于运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向善乐学。教学设计时,除了关注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将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经验、情商、智商、学习风格、个性、兴趣、习惯等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紧贴最近发展区为学生“量体裁衣”。
以发展为本 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分数以巨大的魔力统领着课堂教学,学生在无边的题海中苦苦挣扎。这样的教学,重点培养的只是学生的解题技能,对学生长远的发展并无裨益。有效教学追求的绝不只是学生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时刻为学生阳光快乐的生命做奠基工作。要引导学生健自信之骨、育仁爱之心。要让学生通过教材这个例子,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合作,掌握学科思想、形成科学精神、积淀人文情怀。
显绿色智慧 有效教学的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生态圈,这里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作为这个生态圈建设者的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绿色智慧使其教学行为符合标准的生态指数,为学生营造绿色、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教学的绿色智慧是对教育学原理深刻的把握和艺术性的运用,是人本理念在特定教育情境中的最佳调遣和适用。在这里,没有歧视怀疑、粗暴挖苦,无论家庭贫富、成绩优劣、相貌美丑,每个学生都享有受到老师平等尊重的权利。绿色智慧是对生命的精心呵护、对错误的宽容、对潜能的激发、对学困生的信任和期待,从而充分激励每一个生命体有个性的张扬、拔节。绿色智慧闪烁着理性的光华、流淌着温情的溪流。上海育才中学成功教育的理念就是“绿色”智慧的典范。他们总是充分相信每个孩子能够成功,总是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
三、彰显精致的理念
精致是高效教学对教师职业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诉求,对课堂教学的精益求精的追求。
精心设计 杨九俊先生说,弹性的教学来自于精心的准备。如果课前不进行精巧预设,教学重点难以突出、教学难点难以突破,面对课堂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生成,教师很难应付得潇洒自如,课堂教学就很有可能变成信马由疆的东拉西扯。要切实做到教学目标准确、教学内容主次明晰、呈现方式多样、呈现时间恰如其分、情境创设新颖生动、探究欲望巧妙引发、课堂作业“以一当十”、教学语言精炼煽情,还包括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情况进行预计和准备,都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才智进行精雕细刻。从而创造出融艺术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最优化的教学预案,为使课堂教学做到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美课堂 高效教学是在教师精细预设的基础上,学生个性张扬和教师精妙点拨水乳交融的过程。高效课堂教学,应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像一件珍贵的艺术品,用细节铸就品质,像一套名牌服装,用料、做工都极其精细讲究,像一条精美的项链,串起它的每颗珍珠都是精致璀璨的。
9.高效课堂培训心得 篇九
这个暑假是个很幸福的暑假,放假的时间比往几年长点而不说还接受了两次很大很正规的培训。这两次的培训中,8月6好到8月8号这三天由中国教师报和安慰铜都双语学校的专家们给我们带来的高效课堂理念的讲座及展示课,还有我们本校老师上的临帖课,那么近距离的感受和体验高效课堂的风采给我带来了思想上的巨大震撼,收获颇多,茅塞顿开,让我对高效课堂观念也起了许多的变化,反思了许多自己的教学得失。
我们的高效课堂实践已经足足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我们一点一滴地摸索,走过的是痛苦迷茫甚至慌乱的一年。这让我明白我们的课堂只是拥有高效课堂的影子而没有真正的高效课堂的真谛,这次的培训我真正感受到了高效课堂的实质和精髓。
我要怎么样才能给我的学生一堂高效、鲜活、灵动的课?我要怎么才能把我独自表演的课堂真正地还给我的学生?我要怎么才能让我的学生成为能做能说会合作的在课堂上精彩展示的天使?我要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身心合一?我要怎么样才能让我的额学生拥有一流的学习习惯?我要怎么样实施我的小组建设?我的脑子里有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有许多的小点子。我要把我的课堂改变提升起来,要像太阳花一样面对太阳执着到虔诚地最求课堂的高效与完美。
高效课堂的模式的最佳呈现就是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在安徽铜都双语学校 潘璐老师的英语示范课上,她是严格按照“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来操作的。从她的导学稿的设计和课堂的预设都是非常科学高效而且人性化的,体现了老师高度的职业精神和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以及精湛的专业技能。本校何老师上的一节临帖课那是相当地精彩,学生的在课堂的展示绝妙,惊喜不断。这些都无不让我汗颜。
反思后,我决定在我这学期的工作中我重点要抓一下工作,让自己在专业水平和教学活动的提升中更加的高效更加的强大。
1.小组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定成败,高效课堂要出效益小组建设要先行,这里我所说的小组建设对于我这个单科老师来讲主要是说主要是指小组内的综合性培训。
1)对本学科组长的培训。明确学科组长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有关在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2)对组员的培训。主要集中于学生(包括学科组长)的板书的规范工整、声音洪亮、端正大方的站姿、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及三色笔的使用。树立“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我”合作学习精神。
3)对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高效课堂常规培训,包括小组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互动、反馈与评价、导学案的使用及整理等高效课堂学习规范。
2.导学案精益求精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高效课堂的命脉。只有导学案设计得科学合理,在问题和活动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才能使我们的课堂顺利高效地推进,而学生也能深感安全快乐地学习。
而要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导学案精益求精,只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是天真不切实际的。我要全力与组员们通力合作,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电脑技术水准。导学案的设计永远没有高效的尽头,我们只有用心用智设计导学案,让它更好更美妙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课堂。
3.提升课堂组织和操控能力
10.高效课堂活动心得 篇十
聚星学校
麦彩燕
3月2日和三月3日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收获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特别是与专家的同构异课中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黄校长的《运算定律》中,黄校长第一个环节的导入看似很简单的口算比赛,却在口算中已经隐含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简简单单的导入,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心抓住了,给我以后的课堂也有了很大的启发,一个好的导入真的非常关键,接着黄校长在讲完了加法的交换律后让学生学会用之前所教的知识整理加法结合律,学生在黄校长的引导下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习,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做起了学习的主人。接着在练习题上,黄校长的练习题与我们也有很大的区别,有辩一辩,其中黄校长还有了幽默的语言,让学生记住了这两个运算定律化妆前和化妆后的样子,整堂课下来,黄校长轻松的教学,学生愉快的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多么期待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黄校这样,我想我们孩子的数学也会有一定的提高,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不仅要学会教会学生做题,还要让学生把知识变灵活。
在《圆柱的认识》这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黄校长用长方体的知识,帮学生先整理长方体的知识,通过数一数,看一看,比一比等方法去总结出圆柱的特征,我在上这节课时,我却没把之前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联系起来,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也应该学会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让旧知识为新知识架起桥梁,这样我们讲新知识的基础上用可以梳理到旧知识,黄校长还给我这节课提出了很大的宝贵的意见,像有些知识点学生都已经知道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该大胆的放手,对于重点或者难点,老师应该起引导作用,尽可能老师的嘴里不说出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知识。
在沙龙活动中,感触最深的是黄校长的语言魅力,他用诗一般的画面,给我们讲解了核心素养,当然黄校长也提到我们的备课,首先要从精神上思想上高度重视,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如果在学生答不出的情况下,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帮学生备好答案,备课需要有集体的交流与合作,但也需要个人的独立思考与求索。
11.让课堂走向高效的四步曲 篇十一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语文;四步曲
当下社会非常讲究效率,教学当然也一样,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高效的。什么是高效的课堂呢?顾名思议,高效的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最大教学效益的课堂。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怎么才能创设高效的课堂呢,下面我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前提
有句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一门以爱传递爱、以尊重影响尊重、以智慧唤醒智慧的艺术。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喜欢一位老师,才会认同他所传授的道理,课堂上才会积极的配合老师,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同时,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创设快乐的课堂,才以让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的愉悦。实验证明,当人在心境愉悦之下,学习、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因此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每一个老师都要积极去营造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除了要求教师要关爱、尊重学生外,还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即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服务意识。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才能走向高效。
二、课前充分的备课,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都忘了记笔记,听得入了迷。课后,有人问那位历史老师:“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这位历史教师回答:“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只花了15分钟。”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根基在于备课,深入细致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落实一个“小”字。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要从小处着手,争取每节课都有一个小突破。二是会抓一个“巧”字。要选好切入点,抓住要害,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是很抓一个“精”字。内容要精练,要顾及到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教材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备课对象,就是学生。因为任何不是基于学情出发的备课(即不把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建立在学生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之上的备课。)备得再精彩,都不一定适合学生,自然就不一定有效了。
三、精疑巧妙的主问题,是创设高效课堂的诀窍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也是教师提高教学针对性、唤起学生思考有效性最直接的方法。因此,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笔者认为,精疑巧妙的主问题是创设高效课堂的诀窍。
所谓的主问题,是指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和支撑作用,从整体上引发学生体验、思考、讨论、理解、评析和创造的问题,对于整个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主问题的提出,能避免课堂上大量的碎问碎答和简单随意的追问,让课堂变得紧凑、高效。
比如教学《老王》时,设计“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作者说的‘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为主问题。围绕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往以下三方面去思考:①.在杨绛的眼中老王是个怎样的人?②在老王的眼中杨绛是个怎么的人?③.杨绛又从自己身上看到了什么,以至觉得“愧怍”?从主问题中生发出的三个次问题,层层深入,引领着学生从分析、感知老王、杨绛形象到深入理解一个知识分子内心深刻的自省精神。
四、巧妙运用多媒体,是创设高效课堂的补充
多媒体所带来的形象直观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声音,能有力地弥补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上,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学生的天性是容易被形象直观的东西所吸引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都充分地被课堂中多媒体所呈现直观画面所吸引,被多媒体所营造的情境所感动,那课堂的效率不用说也是高的。很多时候,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因为人笨,而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因为对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错过了老师讲课的内容。而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展现出来,用绚丽的色彩,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多媒体还能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启发、点拨上。
例如: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解说词,一边欣赏着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很快就产生了一种如在图画在的感觉,萌发了“我想深入课文学习,进一步了解苏州园林特点”的强烈欲望。
12.让情趣引领高中英语课堂走向高效 篇十二
一、创设教学情境, 诱发学习兴趣
情趣教学中的首要环节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特点, 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 以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英语学习。教师要将英语学习与情境创设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生动的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课堂。例如, 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1中的Unit 1 School life这一单元时, 笔者利用情境成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单元是学生踏进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单元, 以“学校生活”为主要话题。对于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而言, 高中生活是未知的, 也是让人充满期待的。为此, 笔者利用多媒体呈现我国高中生的校园生活片段, 再呈现美国高中生的校园生活片段, 形成强烈的对比,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 笔者出示讨论问题, 引导学生表达观点:Nowadays, many young students are going abroad to study.What effects will the new school life on them?Do you want to study in America?有了前面的图片情境, 学生讨论起来方向更明确, 也能结合自己的认知与他人交流想法。由此可见, 情境创设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增强课堂趣味, 引领走向高效
情趣教学, 情无外乎情感、感情, 提示教师要融入真情实感;趣, 则提示教师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趣味元素。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 并不断增强课堂趣味性, 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英语课堂走向高效。
1. 竞猜活动, 活跃英语课堂
从目前来看,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略显沉闷。教师要关注学生兴趣, 设计吸引学生的竞猜活动, 活跃英语课堂。例如, 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4中的Unit 4 Body language这一单元时, 笔者设计竞猜活动, 彻底点燃英语课堂,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 因而在身体语言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在学生初步接触身体语言阶段, 教师设计竞猜活动, 营造学习氛围。首先, 教师示范body language, 引导学生竞猜。比如教师做出停止的手势, 学生需要竞猜出stop;教师竖起大拇指, 学生需要竞猜出you are very good/wel done等。在这个环节, 学生兴致非常高。其次,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不同国家的见面方式, 并引导学生看图猜对应的国家。比如出示一张图片, a kiss on the cheek, 学生联系认知, 猜出国家名。在这个案例中, 笔者设计了两种竞猜活动, 吸引学生注意力, 并且最大限度活跃了英语课堂氛围, 提高学习效果。
2. 情景活动, 活化语言实践
将情景活动与英语学习联系起来已经得到教师的认可, 并已经得到拓展运用。特别是在高中英语语言实践训练时, 教师设计一定的情景活动, 能够让语言训练变得更加鲜活, 也变得更有趣, 因为学生可以真正融入情景去练习, 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例如, 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9中的Unit 1 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这一单元时, 笔者设计情景活动, 活化语言实践, 优化训练效果。在本单元中, 学生接触了很多国家, 并且了解不同国家的人文知识。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笔者设计情景活动, 促进学生交际表达。情景活动:请选择你熟悉的国家 (除中国之外) , 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该国的著名旅游景点。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情景活动, 其中一名学生扮演“导游”, 其余学生为“游客”, 在介绍时“游客”要不时提问。这样的情景活动让语言实践更具实际意义, 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语言学习的乐趣, 从而逐渐引领课堂走向高效。
三、鼓励主动实践, 深化情趣教学
英语课堂少不了一定的实践活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开展实践活动, 深化情趣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中, 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例如, 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中的Unit 4 Films and film events这一单元时, 笔者设计了“演电影”的实践活动,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实践活动中, 有“导演”, 有“演员”, 每个小组学生可以自选电影片段,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电影的理解, 将其以另一种方式演绎出来。这样的实践活动非常有趣, 学生既能“导”电影, 也能“演”电影, 从而从深层次理解电影以及电影产业。除了这个实践活动, 教师还可以举办辩论赛活动、英语演讲活动、创编故事比赛活动等。利用不同的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 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13.高效课堂心得 篇十三
兰西县第五小学
初次听说高效课堂,听到高效课堂“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听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总觉得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从理论上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甚至还产生了一种期待。后来初听实验课,心中不由的产生一些疑惑。今年自己也加入到实验的行列,才真正体会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艰难,形式操作上的手忙脚乱和教学过程中的疑难困惑不断困扰着我,甚至对这种“高效”产生怀疑。随着实验的推进,也迫使我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探索“高效之道”。在听了慕仪中心小学一节四年级的高效课堂实验课后,我真正看到了“高效”,也再次激起我进行实验改革的信心。通过这段时间理论学习和听课学习,感触颇深,要使课堂真正实现“高效”,就必须做到: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线的实验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高效课堂的知识,甚至严格的将教学模式中每一环节,每个时间段的学习任务都要从模仿入手,带师生上轨之后再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调整成为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课堂。因此开展大量的理论学习,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核心理念、学习模式框架,甚至具体到学习如何写好导学案,如何设计好三单——课堂的生命线,课堂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结构化预习,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堂探究学习,甚至于展示学生如何清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征求别人的意见等等。总之,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是自己课堂充满活力,也才能真正实现“高效”。
二、转变教师角色,课堂还给学生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才是“师德”;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这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角色要实现根本性转变,从真正意义上,由课程复制者转变课程开发的研究者;由知识讲授者转变为问题发现者;由知识抄写者转变为学习活动设计者;由课堂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有效学习的服务者。教师不再是“上课的老师”,而是教师在备课、上课、评课等不同环节的角色也将发生变化,教师备课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从教材到教案,而是“师生共备”;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和线性参与,而是“师生共学”;课后评价不是教师层面的主观评价,而是“师生共省”。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构建学习愿景,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接受“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思想,具体贯彻“预习结构化”、“学习责任化”、“评价多元化”、“时间效益化”和“记忆高效化”的行动理念。课前,努力使学生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逐步使学生学会依据文本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学习内容事先进行结构化预习,人人完成《问题发现单》,并及时评价预习效果;课中,使学生等待式学习变为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启开学生嘴,让他们说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和同学投入到有效学习中来,积极完成《问题生成单》和《问题训练单》;课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遵循“三、七、十五有效复习法则”,按时进行回归性复习,巩固学习效果,促进学业成绩持续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好导演、导师的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准确把握目标,精心设计三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潜能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高效课堂有效的教学工具是“三单”,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就要精心设计三单,这是课文的精髓,课堂的生命线。问题的导读单要有导学功能,对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具有评价性,它要求不但目标明确,还要指向性明确;问题生成单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教师结合教材的重难点所设计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训练单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回顾,问题拓展,提高应用。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精心设计三单,才能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使课堂绽放光彩。
四、科学分配学生,有效指导学习
高效课堂,实行分组,优点在于锻炼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每个小组是一个整体,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每位孩子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更锻炼了小组长的领导和指导能力。因此,在分组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学习水平的搭配,学生个性差异的搭配,学生性格特点的搭配,学生性别差异的搭配等。只有科学合理的将学生分组,才有可能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堂上自主、主动、合作、和谐的探究,并且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进其所。
在课堂中,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有了超越他人的竞争意识,课后有了可以继续学习的精神食粮。俗话说,有所需要才有所动力,在课堂中学生有了具体的目标,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话下了。
14.高效课堂心得 篇十四
一、提高培养创新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应该从历史的高度,从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我们肩负着的特殊使命。培养创新精神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发展,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需要。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贯彻者和组织者,学生创新能力靠教师去培养,而培养创新精神需要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如果没有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温床,没有创新的土壤就长不出创新的幼苗。而培育创新的环境和土壤的是教师,因此教师是营造创新环境的关键。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很强的创新能力,但应该要求他们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懂得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懂得重视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引导学生的创新冲动,催生创造性的种子。
二、重视科学方法教育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
古人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的渔,实质上是指教给受教育者学习的方法。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对学生加强科学方法教育。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并不是要引导学生抛开化学教学内容另学一些专门方法,而是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即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如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家和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在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中渗透类比法、理想模型法和直觉思维法等各种科学方法教育;在习题教学中渗透假设法、综合法、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和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掌握独立探求知识的方法和获得不断创造的能力。
三、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创造思维
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激昂的精神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消除学生消极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是驱使人积极进取,主动思考,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因此,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例如,在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的性质”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个“小魔术”:事先把一张白纸浸泡在酚酞试液中,晾干备用,用玻璃棒点无色碱液在“白纸”上写化学两个字,结果显示出红色的“化学”两个字,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的性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课堂中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易出现独特的思维,在课堂中形成主动思考、勤于思考的氛围。
四、提供创新机会,营造创新环境
众多调查表明,学生不是不想创新,只是长期受应试教育枷锁的束缚,没有创新的机会。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畅所欲言;应该欢迎学生提出与自己或书本不同的看法,形成一个互相讨论、互相促进的良好环境和气氛。对学生主动探索的表现,教师一定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成功,从而产生积极的体验,激发起更强的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同时要承认差异,善于看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点燃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火花。
进行创新教育的实验,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实践改革的必然趋势。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15.高中英语高效课堂实践心得 篇十五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语云, 亲其师, 信其道。讲的是老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常常有学生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所代的学科, 也有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对老师无疑也是一个挑战, 所以我从来不会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有偏见, 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 鼓励他们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
二、培养兴趣, 建立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英语教学以来, 这是我最大的体会。而心理学家也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 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新课标》中讲道:“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我觉得兴趣的培养, 更重要是让学生尝到收获的甜头。让他觉得自己一直在进步, 他才能愿意继续前进。下面是我课堂的一个片段:
“上课铃响, 所有学生坐好, 老师进教室,
一个学生上台, 黑板上是他在课间就写好的一个英语句子, 他指着句子自己读了一遍, 然后指着下面的同学提问, 某某某, 你来说一下, 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全班同学笑, 因为被提问的这个同学平日比较爱搞笑) 这个同学起立、挠头 (又笑) , 看着黑板翻译句子。上面同学讲、恭喜你、差不多 (笑, 掌声) 。接着他分析了句子成分, 主谓宾, 又简单讲了需要注意的单词、短语、句型。最后完整翻译句子, 问大家有没有问题, 有的话解答, 没有了谢谢大家。 (热烈的掌声) ”
这是我在课前设计的一个学生展示环节, 每节课前留出2-3分钟给学生, 他们可以讲一个句子, 一道题, 甚至是朗读一首英文诗。需要板书的课前就要准备好以节省时间。在平行班, 重点班, 实验班我都做过这个活动。事实证明, 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 都可以做的不错。同时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自己认为, 这些效应比学生讲的那些具体的知识更有价值。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1. 高中学生对从句的理解和运用是一个难点。
在上课之前, 我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参考课本后面以及导学案上对名词性从句这一块知识了解名词性从句试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从句
(2) 为什么这些从句被叫做名词性从句, 那么还有其他词性的从句吗
(3) 名词性从句一般出现在一个句子的什么位置
(4) 名词性从句中都可以用哪些引导词
(5) 这些引导词在使用时有什么区别
2. 有了这些预设的问题以后, 学生在看资料上的语法讲解时就有了目的性, 他们会在里面挑出自己需要的内容, 这样就对名词性从句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就是课堂。我上课的时候还是跟学生一起, 按照这个思路, 提示鼓励学生思考, 从而对名词性从句做出了如下的定义:
(1) 从句是相对于主句而言的, 它只是整个句子中的一个部分
(2)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这些句子, 在它的主句中分别充当主语, 宾语, 表语, 同位语, 相当于一个名词, 所以叫名词性从句, 我们学过的定语从句是修饰名词的, 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所以叫形容词性的从句, 那么状语从句就是副词性的从句
(3) 凡是可以用名词的地方, 就有可能出现名词性从句, 根据位置的不同, 我们称他们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具体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整个的学习过程基本由学生来完成, 他们在我的鼓励下迸发出让我惊喜的火花。
16.走向高效课堂心得 篇十六
【关键词】英语;分层教学;高效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从定义上来看,分层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也避免了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本文拟结合牛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例,深入分析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分层教学,以引领英语课堂走向高效。
一、引导分层预习,奠定高效基础
预习是引领高中英语课堂走向高效的重要环节。以往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预习,更不注重分层预习。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设计完全相同的预习任务和要求,那么英语基础水平稍弱的学生则比较难达成预习目标,而英语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认为预习任务过于简单,也难以得到发展。为此,实施分层预习,以分层任务为牵引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中的Unit 4 Films and film events这一单元时,教师引导学生分层预习,取得很好的预习效果。
1. 请学习本单元出现的新词汇、句型,并用笔画出你感到疑惑的地方。
2. 尽可能地列出你所知道的电影节,举办地点(英文形式列出)。
3. 请分享你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并用英文简单介绍电影梗概,以及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以上预习任务难度逐层增大。预习任务1,主要是针对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主要引导这一层(界定为C层)的学生主动学习本单元的词汇、句型,扫除阅读障碍,同时引导学生画出疑惑之处,以在课堂上解决,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预习情况。预习任务2和单元主题紧密相关,要求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列出所知道的电影节,以及地点,主要引导B层级的学生完成。预习任务3较为开放,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主要引导A层级的学生完成。通过分层预习,有效地奠定高效教学的基础。
二、设计分层任务,展开个性学习
教师要设计好分层任务,展开个性学习,引导学生对应自己的层级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与提高。在设计分层任务时,教师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保证任务能够驱动学生参与,并主动完成。在任务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并适时提供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4 中的Unit 3 Tomorrows world 中的Reading Not just watching a film时,教师设计分层任务,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学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次任务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充分掌握阅读内容,并且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1. What do viewers wear so they feel that they are actually in the film?
2. What technology is behind this product?
以上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针对C层级的学生(英语基础稍弱的学生),学生通过仔细阅读,从阅读篇章中得到答案,从而掌握阅读主要内容。在学生展开阅读时,教师可以渗透一些阅读技巧,例如跳读、仔细读,带着问题读等,从而教会学生学习,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3. How can RealCine excite the viewers five sense? Please make a chart and fill in the chart.
Sense Things needed Effects in RealCine
Sight
……
这个任务主要是针对B层级的学生(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学生需要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并经过归纳、总结,从而绘制表格、填充表格,写出sight, sound, smell, touch, taste这五项内容。
4. As a decision maker, would you finally be persuaded o invest RealCine? Why or why not?
这个任务非常开放,但是对于A层级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A层级的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整个阅读篇章的理解,从而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且陈述理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当然,教师设计分层任务,并不意味着A、B、C层级的学生不需要完成其它层级的任务。A层级的学生在完成本层级的任务时,要大胆挑战B层级的任务,B层级挑战C层级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尝试,从而最大化促进学生发展。
三、开展分层活动,引领走向高效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设计一定的活动,以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设计英语活动,既能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并且引领英语课堂逐渐走向高效。但是,英语活动不能统一,而应照顾差异,开展分层活动,以保证学生均有能力完成本层级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7 中的Unit 4 Public transport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分层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次活动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活动设计如下:
1. 请根据自己对交通的认识,尽可能多地画出你所知道的交通标志,并在旁边附上英文意思。如:一个圆圈再加上10t,表示weight limited. 在展示成果时,学生需要利用英文介绍自己所画的交通标志。
这个绘画和英文想结合的活动主要是针对C层级的学生,活动任务较为简单。在活动时,教师融入竞争元素,比一比谁画得最多,又能准确利用英文表述出含义。
2.请用表格形式呈现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点与缺点。
这个活动主要是针对B层级的学生,学生需要列出自己所知道的各种交通工具,并结合认知分析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点与缺点。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俩俩合作,在结果呈现部分相互合作,一人呈现优点,一人呈现缺点,从而增加学生间的交流。
3. 请设计四天游的旅游路线,主要突出交通工具的选择,以及游玩线路。
这个活动主要是针对A层级的学生,学生需要自主设计旅游线路,并与同伴设计对话,突出自己的旅游线路、交通工具的选择等等。通过设计分层活动,学生都能很好地融入活动,出色地完成活动任务。
总之,要想引领高中英语课堂走向高效,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因为这是基于学生差异的课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要,最大化促进学生发展。
【走向高效课堂心得】推荐阅读:
高效课堂心得总结12-04
“271”高效课堂学习心得12-27
体育高效课堂学习心得01-06
从课堂走向生活12-10
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7-13
高效课堂22条读书心得09-05
生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9-23
关于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9-26
翻转课堂未来走向研究09-09
学习271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