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计划

2024-09-27

三年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计划(精选10篇)

1.三年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计划 篇一

一、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听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走上社会,与人交流都不可能离开倾听别人的意见。既然听的能力这么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呢? 我是这样做的,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渠道,因此,训练学生听的能力离不开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从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做起。所谓“认真”,一要认真注意老师的表情或手势, 有时候教师的表情或手势是对一些关键信息的提示。二要认真对待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要进行积极思考,看看能否回答,不管思考的结果的问题如何,即不管是对是错,一定要敢于表达意见,这是对表达能力的最好锻炼。有的同学对自己的思考结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总是不愿意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结果失去了一次次锻炼机会,越是这样,就越是不敢回答问题,从而失去了自信,这对自己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三要认真对待一些起承转接的句子,这是教师讲课过程中从一个重点到另一个重点, 从一个关键点到另一个关键点的重要信息,我们要认真听讲,善于抓住这些信息,才能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果一个学生能够长期坚持这样听课,听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与人交流,不仅要学会听,还要学会说,这里的“说”就是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培养“说”的能力。为此,我们应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生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讲,学生在下边无精打采地听。课堂上缺乏师生交流的体制机制,怎么能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 因此,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从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开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翁精神。教师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当主演,把课堂搞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积极表达意见,大胆说出想法,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由其他学生思考并回答。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不再碍于教师的威严而不敢说话,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实现学习中的合作探究,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当然,为了培养孩子说的能力,我们还要从不同的个体出发,照顾到一些特殊的孩子。比如,有些孩子性格上可能偏内向,在回答问题时缺乏自信,总是不愿意开口说话,如果我们不给予特殊照顾,这样的孩子可能就永远不会主动开口。这里我借鉴了一位同仁的智慧做法,课下,我和这个孩子约定,当对问题有把握时就举左手, 那么, 我就优先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当对问题的答案没有把握时,就举右手,这样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保护,因为这样的秘密只有师生两个人知道,所以不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自信心提高了,说话的能力也显著提高了。

三、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阅读是一个良好的习惯, 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学会阅读,对于未来的生活十分重要。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作为习惯来讲,我支持学生在班级一角建立班级图书室, 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图书拿到班里与同学们分享, 同学们可以向图书管理员借阅回家阅读。每周我都拿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且开展“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的阅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每在学习一堂后的课文前,都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充分体味作者的感情。对于课文中的一些好的片段,我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作为积累,以备写作之需。可喜的是,我带的班级中,有三人在学校举行的朗诵大赛中获奖,我认为这是对自己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最好奖励。

四、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如果说“说”锻炼的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话, 那么“写”锻炼的就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把自己意见和想法变成书面文字,这是比“说”更重要的一项能力。培养学生写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我要表达一个什么中心思想, 主要有几层意思, 每次意思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个应该先表达,哪个应该后表达,这些都要在写前有一个腹稿,否则,不知从何说起,如何下笔如有神呢?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卷面意识, 注意书写的优美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这些看似小事的细节,都影响到写的效果。如果说第一点强调的是内容的话,这一点就重在强调形式,只有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我想说的是,写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就是提高写的能力的最好方法。

2.谈语文课堂中“听说读写”训练 篇二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只片面追求高分,钻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致使一些教师仍抱着“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进行课堂教学。其实听、说、读写四者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对课堂教学来说,读、写是中心环节,听、说是为其服务的课堂教学手段,为了不再出现“能看不能听,会写不会言”的瘸腿人才,只有有效地进行课堂的听说训练,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进行课堂听说训练,让学生成为既能出口成章,又能下笔成文的全面型人才呢?

一、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解除学生的思想障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谈谈昨天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讯,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也可以进行课堂五分钟演讲,总共进行三轮:第一轮,学生自己选定演讲题目,依次上台演讲,教师评比;第二轮,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准备好后第二天演讲,教师同学生共同评比;第三轮,教师当场出题,让学生即兴演讲,教师进行点评,最后进行总评,对优秀者加以奖励。这样,由易到难,不但消除了学生面对众人说话的畏惧感,而且增强了他们说话的兴趣。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就教学内容的置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教材旁征博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说话的本领。

二、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听说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爱听、想说的积极性,所选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是他们关心、关注的话题,形式上更要活泼多样,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在一个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环境中自主训练。如教《伤仲永》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丰富的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根据文章主旨进行小型辩论赛,这样有趣的活动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外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开展成语接龙、诗词欣赏、演讲竞赛、改编课本剧等形式各异、风格活泼的听说训练,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三、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变换听说训练点

单凭日常课堂训练,尚不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变换听说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听说的方式掌握听说的要求,在课堂上听清楚教师的问题,听清楚同学的回答,同时边听边注意发现疑难,这样听才有效果。在写作教学中可进行音像写作训练,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情境,完成写作构思,阐述他对音乐的理解。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听说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动能力。此外我们可进行抗噪音干扰训练,安排学生在声音嘈杂、喧闹的环境中听记、听写,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也可进行模拟听说训练,播放广播、电视录音,让学生速记并加以复述,以训练学生敏捷的反应速度。

四、改变诵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阅读能力是取得其他学科良好成绩的基础,要学好用好祖国语言文学,就需多读,不多读无以广识。“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慢慢品味。”特别是对那些需背诵的课文更是如此。当然,读和听可以结合起来,先听别人读,再自己读。读又可默读、朗读,最后是背诵,当然指的是理解背诵。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需要熟读,尽可能成诵,使大脑反复受到语言信号的刺激。因为有了这种刺激,再现形象就不难了,这就不但有了“感”,也给“知”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除了要把课文当成“教材无非是例子”那样去精讲外,还要尽可能多地空出时间让学生去诵读课文,以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为提高大家读书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诸如开展朗读、朗诵、背诵、演讲比赛的方法,以充分调动其读的积极性。

五、丰富听说教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以听说带动读写

课堂教学应以写作教学为中心环节,努力追求使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的目标。对教师来讲,“读”是手段,教“写”是目的;对学生来说,读就是说,读就是学,写就是用。读和写的关系就是学和用的关系,要学以致用,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包括讲解课文也最好联系写作来讲。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比如要求学生记日记、周记,教师定期批改;出板报、班报、校报、登刊学生佳作;开展各种征文活动,举行写作竞赛;开展作文自评、互评等活动,充分激发其写作兴趣挖掘其写作潜能。再如在写作前,先要求学生仔细揣摩各种体裁的范文,让他们体会、掌握并学会运用。

3.三年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计划 篇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读写

2018年《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我认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狠下功夫,要激发听的热情,重视说的训练,加强读的指导,夯实写的基础。

一、激发听的热情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不可急于讲解,而是通过放录音、范读、听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先向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一幅幅春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使学生眼前出现优美的画面,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这时学生都想亲身体会一下春天的美,此时让学生齐读,效果会非常好,再分析讲解课文时,学生会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多彩的四季”这个单元,都能采用这个方法的。通过听带有感情的朗读、动人的音乐,可以展现优美的意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还可以巧设引人入胜的导语,立疑激趣,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能够吸引学生认识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弦,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课堂学习状态,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由此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开端。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白将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去学,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正确分配心理能量。如教学《松鼠》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谜语:玲珑面孔大尾巴,身体矫健善攀爬。爱吃杏仁和榛子,漂亮乖巧又驯良。轻快敏捷会搭窝,讨人喜欢惹人夸。这样的导语,直接指向所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听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

二、重视说的训练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和写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说的训练。首先,不但会说,而且要说清楚、说明白。如教学《詹天佑》时,让学生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开凿的示意图——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向中间开凿法以及青龙桥火车站的“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样画的的理由,说清詹天佑开凿的工作原理。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说话有一定的顺序,而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说的训练。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如复述故事,复述故事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提高说话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联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四个故事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就是典型的复述材料。让学生养成复述习惯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口头作文,在作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口头作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头作文耗时短、灵活性强、综合性高,它既体现学生的朗读能力、演讲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文能力;

演课本剧,遇到故事性、戏剧性强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课本剧表演。如戏剧单元的《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一厘米》、《泰坦尼克号(节选)》,部分课文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父母的心》、《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这样,让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再现人物个性化语言,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更训练了学生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面前“说”的能力。重视说的训练,还要增大说的源流。如果没有充足的素材,那说就成了无源之水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资料:积累词语、成语、名言、警句;

摘录读书笔记;

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等。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够出口成章了,“说”的能力也提高了。

三、加强读的指导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论是字词教学,还是篇章教学,都离不开读这个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的基础,读是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课前预习要读,教学中要读,课后还要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步读会了,但是还不够,还要在会读上下功夫,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语文实际,怎样才能做到会读呢?围绕课题初读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结合理解关键字、词、句、段去读,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

围绕课后“探究练习”读,抓住课文重点;

对于文言文和古诗词更要加强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我在教学实践中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读熟不讲解,要切准可读之处,让学生读出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说读、齐读、分组读、分读、分角色读,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灵活选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先复述课文的精彩片段,(有如电影中的序幕)从而带动全班学生读的积极性,如教《父母的心》前先指导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复述片段,这样做能激起全班同学读的兴趣,在学生朗读兴趣高潮时,我及时让他们分组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组织复述比赛;

而对那些人物形象多而鲜明的课文,如《皇帝的新装》,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其他能力;

而对于文言文,我采用边读边对句读和内容进行揭示的方式,否则学生难以断句,也就无法理解句意,如《狼》中有这样一句话“其一犬坐于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发现许多学生读成“其一犬/坐于前”,我领读时告诉学生读成“其一/犬坐于前”。“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名词用作状语,引导学生读好句,把文章读通,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四、夯实写的基础

写是在听、说、读基础上的提高。个人认为,“写”应该包括写字和写作。先说说写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得一手好字,既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俗话说“字是门面,字如其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技巧,夯实写字的基本功。首先让学生练好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其次教给学生写字方法: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做到协调、端正、美观;

平时有意识的创设写字的情景,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讲解书法常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写字活动,对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再说写作,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首先要清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这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前提。有不少学生,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对作文怀有一种“怕”的感觉,每当作文课,他们就坐卧不安,感到头痛,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拿笔千斤重,这时候,教师要循循善诱,我的做法是用一些巧妙的手法,清除学生的这种“恐惧感”,如讲一段故事给学生听,让学生自编小故事等一些活泼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渐渐地喜欢上作文,例如在教学生写说明文时,学生不知从何写起,这时我精心设计一种玩具的制法,在班上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按制作程序的顺序写出来,学生有兴趣,觉得有话可写。其次给学生创造观察说话的机会,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另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还体会到教师“下水”指导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和学生一块写,待学生写完后,我读范文给学生听,学生也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大家听。这样师生相互竞赛,取长补短,写得好的同学加以修改后,更加完善,写得差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了作文能力。

总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听的热情,让他们始终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

加强说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4.三年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计划 篇四

【摘要】:语文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规范,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构成了语文教学能力的主体,这四种语文能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本文从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听说读写,语文教学,培养

语文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规范,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早在1964年,叶圣陶先生就提出听、说、读、写并重的论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构成了语文教学能力的主体,这四种语文能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一、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地位。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且要达到精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自己、为社会服务。所谓理解语言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人最直接地获取外在信息的手段就是通过先天的生理器官耳朵、嘴来实现。简言之就是“听、读”。利用听读来摄取信息,然后由神经系统传输给大脑,由大脑对信息加工、提炼,对一些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消化、储存。当然,人不可能仅仅为了储存信息而主动积极地去汲取外在信息,如果说是为储存而接收信息,那么我们无异于一台活电脑。储存信息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能正确熟练的使用这些信息,使其满足我们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人类传达信息的主要手段有两种,即:“说”和“写”,说用嘴来表达,写通过手来表达。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特殊的传达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说话就是我们所谓的口语,而写则是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即书面语。由此可见,“听、说、读、写”能力对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此时的语文教学对这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社会生活。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这几项基本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首先,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听说能力。生活是听说的源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离不开生活实际。我们应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认真设计话题,使学生想说,乐于参与,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语病,鼓励学生说普通话。总之,听说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不仅有话想说,而且通过训练做到有话会说,并能恰当地运用书面语言。其次,把口语交际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听说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既是完成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又是由口头语言作为直接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听、说活动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这就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让学生愉快的“听”

听觉,是学生认知的重要感官之一,发展学生听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传统意义上的“听”,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文内容,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插入适当的音乐、故事,使学生达到了轻松愉悦地听的效果。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音乐和故事插入,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听”,不仅使学生听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系统的语感训练和艺术信息。

2、让学生自由地“说”

“说”是阶段性思维活动结果的口头表达形式,良好的“说”是学生良好思维水平与口头表达完美结合的体现。因而,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说”的权力也主要是老师的,即使让学生说,也只能左诱右导式的被动地说,而学生的主动权很小。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实例,从自己身边的事说起,并要求学生在不离训练目标的前进下,自由地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让学生广泛地“读”

“读”是感觉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学存在重讲轻读的弊端。在新编《语文》义务教材阅读课中,读的训练内容更广泛,要求更全面。在教学中,凭借这些训练要求,让学生广泛地读,开阔了写作视野。课文学过后,同学们都觉得很美,很愿意读更多的诸如此类的文章,为满足学生的欲望,可以从图书室借来许多书籍,学生们如获至宝,都自由地找自己需要的资料阅读。这样,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训练,其自读能力逐渐得到了提高。

4、让学生流畅地“写”。

“写”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仪表——检测语文教学成果的标志之一。教学中,写不是独立的,要以说与读为基础,凭借说读基础,让学生展开了写的训练。教学告诉我们,学生有了“说”、“读”的基础,一改原来的被动的写为主动自愿地写,写时思说,写时思读,写作能力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其听说读写能力是不能分开的,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但只有使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力得到了培养,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因此,身处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介:施水银

5.三年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计划 篇五

张玲丽

教学目的:

1.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拓宽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途径。

2.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

3.探索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学途径。

教学设想:

1.这节课的话题是:我与家务活儿(谈做家务的情况、看法)(20’)

2.围绕话题中心进行小作文训练(25’)

3.作文题是:《第一次做菜》、《第一次做家务》、《劳动最快乐》、《××菜的做法》、《我长大了》、《学习与做家务》(任选一题)

4.教具:投影、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这一代中学生是在卡拉OK、游戏机的熏陶下成长的,活得潇洒,但这种潇洒完全是建立在别人为己服务的基础上的。做过家务活的举手……

二、同学们说话训练:

1.请你谈谈劳动的重要。(劳动创造了人类,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

2.你做过家务活吗?做过哪些?

3.运用刚刚写过的说明文的`写作方法,用说明的语言介绍如何把玻璃擦得又净又亮?

4.说说你第一次做菜的情景。

三、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做家务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它能够使你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学们,你们同意我的看法吗?请具体谈谈。

1.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做家务是女生的事,好男儿要志在四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3.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A.毛主席从小上山放牛、砍柴,帮助母亲料理家务,体验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困苦,才立下……

B、鲁迅,小时候,因父亲生病,每天奔走在药铺与当铺之前,去日本学,为了救国救民。

C、大丈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大下。

4.当你在做家务时,你的心情或感受如何有哪些收获?

四、进入写作训练(25分钟)

1.审题训练《第一次做家务》要着重写第一次做时的情形,要有适当的心理描写,

请大家用7分钟写一篇《我第一次做菜》的小作文,出示范文,对照交流。

2.《如何擦玻璃》5分钟写,然后交流。

3.《劳动最快乐》应以什么为主?

4《我长大了》,要写一件有关做家务的事,通过这件事,写出自己由幼稚到成熟,由最初的不行到后来的行,说明长大了。

5.的同学念自己的作文(每大组一人),师生评议。

6.阅读促进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篇六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 因此,注重把教育理论不断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同时,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应用现代教学 技术手段,以辅助教师施教和学生认知均达到最佳效果。再有,教师要从心理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指导教学过程。最后,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在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审美情趣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学生 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有计划地学好各门学科,有效地接受科学知识和相应的技能训练。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能较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遗产,同时转变成为自身的能力,这就决定了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本文想借个人经验的总结、反思,展开对有效提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段‚听说读写‛能力的研讨,供大家参考和批评。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语与文密不可分,不可偏指,所以称为‚语文‛。然而‚语文‛又来源于生活,故在教学生学‚语文‛时,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会用‚语文‛。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国小学教育的种种弊端已日益显现。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问题尤为突出,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授课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少、慢、差、费‛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实施之际,讨论语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是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应然取向,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为改变语文教学不良现状,一大批语文教师从素质教育要求着眼,身体力行,锐意改革,为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江苏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斯霞老师的‚分散识字‛,黑龙江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关于有效教学,仁者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1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就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现在的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认为跟教师没有语文意识,或者说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是否有语文意识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语文意识的养成就是正确的语文习惯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教研实践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较强的语文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要摈弃功利,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应该走在语文路上,将视野对准语文的本体,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还是以读为例。对一个具有高度语文意识的教师来说,教授一篇课文,就不仅要使学生搞清楚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搞清楚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换一种写法行不行,效果有什么不同。有没有这个语文意识,语文学习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这个意识,语文学习的效果就好,进步就快。没有这个意识,收获就少,进步就慢。现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怎么培养语感,大家并没有一致的认识。我认为,语感就是语文意识的直觉形式,它就是语文意识不断丰富、提高、强化的结果。语文意识的养成对正确、丰富、敏锐的语感的养成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这些名言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过程是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阅读给人以智慧,给人创造力。著名美术家吴为山说过:‚读书的宗旨是使自己进步,恰如聆听大智大哲大贤教诲。‛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加以方法上的指点。在教师指导和推荐下,我们要

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阅读就仿佛是一粒火种,只要时机适当,足以点亮人们心中的那一盏灯。因此,我们要注意鼓励学生。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了会怎么样,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丰沛的水源。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力争读透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字,掌握技巧,从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使鉴赏活动成为他们的自觉修养过程。作为一名学生,能独立阅读非常重要。而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家长问卷调查,我了解到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经过反复构思,我设想了一套量化表格,由‚阅读规划表‛、‚阅读摘抄卡‛、‚天天阅读登记表‛等组成。动员家长参与,适时给学生布臵具体的阅读任务,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诵读活动等,制订有效的奖励机制。

三、注意作文教学的过程性指导 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应该是‚构思、起草、修改和成文‛的过程。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比较注重写作前的启发和写作成文后的评价与反馈,对于写作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的指导还不深入。学生作文兴趣普遍不高,作文的质量不够理想,从教师这一块来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即过程性指导。因此,要改变现在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也就是说,作文,要把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与学生的写作实践进行面对面的碰撞,在学生的思维上产生影响。那么,这其中有哪些可以运用的方法呢?举例如下:(1)注重‚两记‛。坚持让学生写好‚两记‛,即日记和读书笔记,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并积累写作素材。(2)现身说法。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以‚下水‛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学生交流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得到教训。(3)典型展示。让学生在和别人交流写作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写作过程的正确认识。注重评优激励,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4)放大细节。对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铺演和解剖,让学生在放大的镜头中发现问题,在反复的历练中揣摩要领,领悟规律。(5)现场提升。让学生在修改和调整中获得过程性的体验,在动态比照中获得强烈的学习刺激,鼓励合作,提高作文质量。总之,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地发挥效用,发挥老师的导师功能,就一定要想办法去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而不能只是讲孤立的知识,悬空的技巧。

四、持之以恒抓写字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从修订大纲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写字,强调打好基础,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体现了加强写字,提高写字质量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个人认为美好的字体可以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现代人不可能像汉朝书法家张芝那样天天洗砚台,把池塘水洗黑了,更不可能像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单身居寺楼一练就是三十年。眼下的孩子几乎全是独生子女,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坚持有效地练字,至关重要。而练字比较枯燥、乏味。俄国

7.浅论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篇七

河南省 郑州市 中牟县 九龙镇 谢庄小学 教师 台德成

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指的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全面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是口头语言的运用,读、写是书面语言的运用。教师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既有独立性,又有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在:听和读是对知识的吸收,说和写是对运用知识的表达。听、说主要运用在口头语言方面:读、写主要运用在书面语言方面。由此可见,听、说、读、写是密切联系着的。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既可综合进行教学,又可单一进行教学。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着重围绕这四项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全面培养。

一、听、说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规定,在小学阶段“听别人讲话要专心,能了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下,大部分教师是通过听、说的途径来传授知识的,学生听、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的提高。小学生只有在上课时听力集中,才能接受和理解教师所传授的语文知识,然后通过口头的说,来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听、说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平时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学生爱他的 小故事穿插在语文教学中去,达到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例如:讲《田忌赛马》时,我就补充“孙庞斗智”的历史故事;讲《鲁班学艺》时,我便补充“腊八粥的传说”。学生听完以后,要求他们把故事的内容能够口头复述出来,并且能够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由于指导方法明确,学生在课下不但能口述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而且还能在镇教办组织的演讲比赛中登台口头演说。六年级学生王磊在《雷锋精神,永放光芒》这篇演说稿中,取得镇教办在评比中89分的好成绩。由此可见,做好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规定“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概括中心思想。根据新课标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可以看出:阅读能力和默读能力是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重点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中,凡是课文中要求学生背诵的片段,我总是严格要求学生学会背。除此之外,我还分别选择一些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课文片段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达到会背。例如:《少年闰土》一课的人物外表描写,《第一场雪》一课的雪后景色描写,《凡卡》一课插叙的两件事,《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的形状、颜色、滋味、用途的描写。我都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达到会背。教师这样要求学生去做了,为今后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三、写作“含写字” 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规定“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对小学生写字提出的要求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了培养学生写好记叙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勤观察、多思考、随时记”的良好学习习惯。注意引导学生对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的观察,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家乡的花生》这篇作文时,事先让学生观察花生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并要求学生把花生的出土、长叶、开花、结果观察清楚。学生通过观察,写作文时都会有材料可写了,写出来的作文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学生台中强写的作文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因为每次作文我都事先提出了观察的要求,结果学生到升学评估的时候,都能写出符合试卷要求的文章来。小学阶段有关应用文的写作主要有请假条、留言条、通知、书信等内容。这些应用文的写作,我在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清楚了写作格式。例如:书信的写作方法,要让学生掌握“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项内容的书写位置。其它应用文要让学生掌握“题目、内容、署名、日期”四部分的书写位置。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写字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组合,能够把汉字写得端正、清楚,能够按照笔顺要求书写,达到楷书的程度。我平时指导学生侧重练习庞中华正楷字。由于指导方法得当,学生练习认真,我所教出来的学生写的汉字结构匀称,字体工整。学生沈鹏、武帆、刘建芳、耿利欣等八位学生参加九龙镇中心校举办的书法比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深受教育领导及学生家长的好评,驳回了个别小学教师只教学生学会语文知识,不教学生练习书法的错误观点。

8.浅谈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篇八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的阶段,是从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过渡到写作的关键年段。学生的听、说、读训练,都是为写作打基础、架桥梁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始终是学生的“老大难”。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读写紧密结合,在阅读中积累,在习作中运用。我鼓励学生从模仿开始写作,将品读文段和写作有机结合。

一、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燕子》一文中,“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只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本段很好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电线比作五线谱,把燕子比作音符,使人能感受到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等,文章用上了比喻的手法,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在习作《家乡的景物》时,我让学生模仿《珍珠泉》、《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去写,鼓励学生运用比喻的手法,让文章活起来。在描写家乡的景物时,有学生这样写到:“春天里,大地复苏。小草探出了头,从地里钻出来。各色鲜艳的花都争先怒放,有红的、黄的、紫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块鲜艳的地毯。树上长出了一片片新叶,有深绿的、浅绿的、翠绿的。微风吹过,一棵棵小树像穿着绿裙子的小姑娘开始翩翩起舞„„”学生贴切的比喻让景物都活起来,动起来了。

二、学会用排比句在荷花一文中,写荷花姿态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此处用了三个“有的”,构成一个排比句,很好地展现了荷花的千姿百态。课堂上我当即让学生用排比的手法,描述下课时操场上的热闹场面。有生说道:“下课了,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了。有的同学在跑步,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练太极拳„„”学生现学现用,对排比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文后小练笔:写写自己喜欢的花。我鼓励学生模仿文中描写荷花的语句,尝试使用比喻句。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一句中,连用了三个“变成了”,暗示了小村庄每家每户的生活似乎富有了,但森林里的树木却在消失。这个故事寓示人类乱砍滥伐树木,结果导致山洪暴发,所有一切又化为乌有。刚好近期日本近海发生了9.0级强震,引发了约10米高的海啸。很多学生通过电视看到了十米高的海浪扑下来,整座城市瞬间被洪水吞没的可怕场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补充完善成了这样的一段文字:“十米高的海浪扑下来,整座城市顿时变成了一片汪洋,变成了一片狼藉,变成了一片废墟。顷刻间,房屋倒塌了,车子、船只变形散架了,有的人还来不及呼救就被卷走了„„”这是学生亲眼所见,发生在近期的事情,他们都深有感触,回到课文时,更能体会到小村庄被洪水冲毁的可怕场面。本文中还安排了续写“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这个话题。我鼓励学生

华巷小学华雪梨

用“没有树木,会„„”来讲,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最后总结成了这样的话语:“没有树木,土地会变成沙漠,沙尘暴可以袭卷全球;没有树木,台风将横扫一切;没有树木,洪水将肆无忌惮地冲毁我们的家园;没有树木,何来氧气,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可以使人类窒息„„”它最终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排比句,而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荷花》一文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一段,作者把自己想象为池塘中的一朵荷花,在微风中与一池的荷花一起舞蹈,风过了,与蜻蜓、小鱼一起对话。作者把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意境当中。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类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作文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开展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在本期第六单元的习作《未来的事物》和第八单元的想象作文中,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广开思路,大胆合理想象,写出立意新颖独特、富有创造力的妙文佳作来。

四、留心观察事物,细致描写外形《燕子》一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文章抓住了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特点写出了燕子的灵巧可爱。如《翠鸟》中介绍翠鸟外形的句子,尤其是描写羽毛的句子就相当精彩:“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抓住翠鸟头上、背上、腹部的羽毛去写,连用了三个比喻句,体现了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通过这两段描写动物外形特点的品读,我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重点描写它的外形。写完后读出来,让学生来猜,看看学生是否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去写,让学生一下子就能猜出它描写的是什么动物,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第三单元的习作《介绍自己》时,我让学生回家照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然后如实写下来。

五、抓住动词,写出动态《燕子》一文中,写燕子飞行时特点的句子:“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从“一转眼飞”“横掠”“沾”等字词写出了燕子飞行时轻快灵活的特点。《翠鸟》一文中,写翠鸟动作的句子:“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从“蹬”、“飞”“叼”“贴”这四个动词写出了翠鸟飞行时机敏迅捷的特点。从这两段的品读,我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抓住动词,去写《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引导学生把球员及观众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有生写到:“一名球员横扫一脚,足球腾空而起,直直地朝球门猛射过去,守门员眼疾手快,见球迎面扑过来,并不躲闪,跳前一步使劲蹬地,窜高半米扑向足球,双手一接,便听得‘砰’一声,一齐倒地。”这段抓住“横扫、腾空而起、猛射、猛扑、跳前一步、蹬、窜高、扑、接、倒”等动词,一个射门的精彩瞬间,便跃于眼前。

9.三年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计划 篇九

计划,课时安排,教材及总结

今年的9月9日—15日是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使“推普周”活动落到实处,推动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计划

(一)加强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9月10日升旗仪式上,少先队总辅导员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周”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让全体师生 认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知道普通话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向全体师生们倡议积极参加“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要求老师上课应说普通话,学生间对话尽量以普通话为主,自觉地在社会公共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培养良好的讲普通话的素质,提高自己讲普通话的水平。

(二)精心组织,推进活动开展。

第一,开展普及普通话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1.学校规定全体教师上课必须讲普通话,提倡课间与他人交流也讲普通话。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带动全校推普活动的开展。

2.开展校园内人人讲普通话活动。要求学生从早晨进入校门开始,与老师、同学交谈必须讲普通话。提倡回家也讲普通话,以带动家庭、社区成员讲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学生中开展普通话比赛。各班由班主任组织,每个班级都开展一项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或写字比赛等,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推普热潮。

第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1.学校要求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笔记等的撰写都要将规范化用字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发现错字、别字立即予以纠正。教师上课必须使用规范化汉字,禁止写繁体字、不规范简化字等。

2.上好写字课。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将学生的写字质量与用字规范化有机联系起来。

3.“推普周”期间,各班出一期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题板报。

4.各班根据班级的实际开展活动。如一、二年级举行了铅笔字写字比赛;三年级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四年级举行演讲比赛;

五、六年级举行了 “用规范字行动”,调查班级、学校的用字规范化情况,对本校校园用语用字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以此规范师生用好普通话和写好规范字。此外,各班语文老师还在学生写作之前让学生畅所欲言,先把要写的内容说通顺了再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活动内容适合学生,并能寓教于乐,因此受到了广大学生欢迎。

二、课时安排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方式。鄂教版小语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后面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各主要问题,我打算运用《朗读手册》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方法途径和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

时间:每个星期的周一、周三、周五的中午进行30分钟的朗读训练。

三、教材

1.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标准下的课文朗读的目标及要求,为课题的研究确定方向。

2.阅读小学生朗读训练的有关理论,为课题研究购买相关书籍。请专家指导,设计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在徐州教育信息网建立个人课题博客。

3.阅读《朗读手册》,了解小学生朗读的内容及要求。结合本校三年级学生的朗读现状进行分析,确定本校三年级学生朗读训练的内容。

四、总结

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工具。普通话的推广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年来我校按照市语委办和区教育局的要求,认真贯彻和落实上级下达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并以素质教育为载体,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贯穿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及考评、考核等各个环节,使我校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有了明显的突破,并由此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已成为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良好的校园风尚。从学校领导到广大教师、学生,均能做到课堂内外说普通话。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普通话培训,并在校本培训中也安排了该项内容,我校全体语文老师都达到了二级甲等水平,其他学科教师普通话水平均不低于二级乙等。

学校多年来一直努力营造说普通话的良好环境,把普通话作为教学的必用语言,并在校园大力提倡说普通话。一方面,在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核评估时,将普通话水平视为其中重要内容,要求公开教学必须说普通话;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还要求在与学生、家长交流时也使用普通话,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要努力说普通话,以给学生作出良好的表率作用。

由于老师的表率作用,言传身教的影响,再加上学校的大力倡导,学生的普通话意识也大有增强,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大声说普通话,就连在课间或者校外见到老师、同学们都能主动用普通话打招呼和交流。有的同学从外地转入本校不久,就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或进行交流。更多的学生将这种良好的意识带到社会、家庭,时时处处说普通话。因此在社会上、家庭中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和促进作用。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学校每学期还定期开展语言训练的实践活动。如读经诵诗、讲故事、演讲等比赛,设立宣传站宣传普通话等诸多语言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由于趣味性强,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参与,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提高初中生听说读写能力 篇十

听、说、读、写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会目标,现行教材要求通过四会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达到适一目标,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发展兴趣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教学中要不断创造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1、明确学习目的,在运用中增强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对学习英语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们把英语只看作升学考试中要通过的一个考试科目,对于难记的单词、语法和发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除了从道理上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让他们在运用中尝到乐趣。如开展一些情景对话,值日生每天用英语汇报情况在学习中组织一些英语游戏等。还要尽量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朗诵会,各种英语竞赛,学唱英文歌曲,阅读简易英文书报。辨认日常生活用品上持有的英语说明等。

2、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轻松愉快氛围的关键是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为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生视感情投入,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不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讲英语。

3、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

一种美味如反复食用会让人倒胃。同理,一种好的教学形式连续不断地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生理上讲,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使兴奋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而心理上讲,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时期,再好的教学形式和练习形式,如简单重复太多,学生也会兴趣锐减。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形式,如做游戏、讲故事、观看幻灯、录相、听录音、进行有趣的比赛和角色扮演、唱歌曲等。

如游戏,课堂上做游戏可帮助学生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较难记忆的语言项目。语言游戏很多,一般可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根据情况进行改编。例如学了一些关于水果、蔬菜的名称,可以进行“传花”游戏,一人先说自己爱吃的水果,再说别人爱吃的水果,被说到的人接着也说自己再说别人,依次轮回,要反应快速。例如:

S1:I like bananas.He likes apples.S2:I like apples.He likes oranges.S3:I like oranges.She likes apars.S4:I like pears.He likes melons.又如表演:(act)

一般说来初中生爱说爱表演,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对低年级,运用表演这一教学手段既能培养学习兴趣,又有突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交际性。

Act要表演得象,表演得象,不是演戏背能词而是生活中的交际。如:七年级(上册)3a;clerk:Can I help you ?Mary:Yes,plense.I want a sweater.Clerk:What color do you want?Mary:Blue.Clerk:Here you are.Mary:How much is it?Clerk:Nine dollars.Msry:I’ll take it.Thank you.Cherk:your’re welcome.为了使学生的表演成功,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当好导演,作好示范,使表演收到表情达意的效果,防止表演中枯燥乏味。(2)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要从易到难逐步扩展,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可由老师编导,学生表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3)及时对学生的表演做出评价,坚持表扬敢于上台表演的同学。要给同学们指出表演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4)对表演有困难的同学,要鼓励,要耐心,对表演出现的个别错误不要任意打断。可在表演之后给予纠正。

二、结合语音教学,提高听说能力

如果能够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也相当于拿到了英语入门的钥匙,也是练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的基础。教师要正确把握要求,把语音教学贯穿于始终。把语音教学作为初一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做到长期训练阶段侧重,综合提高。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语音,充分发挥课本录音的作用。听音是语音教学的根本方法,要坚持先听音后开口,做到听清发准。让学生在学语音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受到正确的语音熏陶。

三、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通过交际活动培养起来的。交际活动指用所学语言真实地、自由地交流思想,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要精心组织和精心设计,否则学生就动不起来,或动而无效。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按照下列几方面的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

1、一般打招呼和简单的客套话。如:Good moning!How are you?

2、交流信息,a)介绍自己的好朋友,I have a good friend.He is in Class II.b)介绍自己的住处,We live in Shanyang Streat.c)介绍过去的经历,I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d)介绍个人的一个打算,I’m going to visit Uncle Li.3、讨论共识。

4、解决问题。

5、描写与辨认 进而扩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懂得并掌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的实际运用能力。还应注意使学生了解并懂得尊重说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门工具课。因此,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靠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另一方面靠严格训练,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诸如认真听录音和教师的示范发音。积极大胆地开口讲英语,勇于参加语音实践活动,朗读背诵课文时既要声音响亮又注意语音、语调、节奏、书写规范等。

五、做好单元检测,提高四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每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检测,通过这种手段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技巧和能力的真实和综合应用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对测试提出具体的知识、技能、技巧和能力各方面的要求。

上一篇:小学生假如我能飞作文下一篇:教学规章制度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