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管理经验

2024-08-15

先进管理经验(精选10篇)

1.先进管理经验 篇一

提升管理经验,创造业内高水平------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春天的温润,带走了冬日的严寒。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又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九江的十周年华诞,在这些汗水与拼搏的岁月里,我们九江公司涌现出处一批又一批的骨干和标杆。可谓是事业美满,人才济济。

特此我要多学习借鉴他们成功的、优秀的、更加健全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同是作为九江的中层管理者,焦化公司、炼焦一厂、线材一公司第二轧钢厂在各个领导者的带领下,完成一项又一项工艺指标和生产工作任务,取得了各项工作均居于前列的骄人成绩。同为中层管理者,我深知责任重大,不能丝毫松懈。

总结过往一年的成败得失,借鉴优秀中层管理者的方式方法。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使本车间能够更好为生产保驾护航,为企业增效做贡献:

一、安全方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利用班前班后会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包括设备、联锁的完好状态,对查处的隐患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全年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二、生产方面:强烈树立为各生产单位服务的意识,为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为生产单位保驾护航,保证仪表做到稳、准、灵。24小时有人值班,每班检查现场不低于3次,做好点巡检记录。同时做好TPM管理工作并按其要求,巡检要做到时间到位,内容到位,缺陷

处理到位,杜绝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仪表设备出现故障时,用最快的速度将故障处理好。杜绝推诿扯皮、消极怠工等现象,同时要与各生产单位多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成本方面:做好修旧利废和技改工作,让每位职工都有成本意识,能修的必须修,自己能修的绝不外委,坚绝杜绝以换代修的做法,努力降低各项成本。多提合理化建议,对现场设备进行技改,使设备高效率、长周期的运转,效益最大化。制定好我车间备品备件的储备定额,经济、合理、有效的使用备品备件,减少库存占用量,降低成本消耗。

四、精细化管理:我车间推行仪表“3+1率”的管理,即在确保仪表“完好率、准确率、泄漏率”的基础上,在加上各个生产单位对仪表维护的“满意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仪表“完好率、准确率、泄漏率”保持在97%以上。

总之,管理当中无小事,工作中我一定去粗取精,精益求精,我坚信在我公司领导班子的夯实的领导下,在我 车间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放飞理想,展翅高飞,把握机遇,用汗水去浇灌人生的花朵;擒住机会,用智慧去描绘人生的蓝图;奉献青春,谱写人生的绚丽华章。争做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迅速成长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企业长期稳定的生产运行做好准备,确保焦化公司仪表自动化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仪表车间刘宝武

2.先进管理经验 篇二

目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城市化建设阶段, 且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城市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城市化建设还会持续较长时间。在这期间将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如果对这些垃圾处理不当, 便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然而, 现有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未能有效解决此问题, 这就需要在建筑垃圾管理中, 从实际出发, 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垃圾处理政策。“十二五规划”针对建设与发展, 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理念, 因而寻求有效的建筑垃圾管理方法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建筑垃圾管理问题从立法、政府参与、管理组织建构及产业化处理等多个维度分析, 以探索有效的建筑垃圾管理方法。

2 建筑垃圾的基本理论

2.1 建筑垃圾的定义与分类

建筑垃圾是指在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过程中以及建筑物、构筑物的修缮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这些过程中主要产生固体废弃物, 包括废弃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渣、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1]。建筑垃圾可从多个角度分类。根据建筑垃圾来源可分为3类: (1) 在建筑物新建过程中产生的; (2) 在已有建筑物维修、改造过程中产生的; (3) 对旧建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从资源化程度进行分类, 建筑垃圾可分为直接填埋性工程渣土、可资源化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难以利用型物质。其他分类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划分。

2.2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随着建筑垃圾产量的累积, 主要产生环境污染和资源再利用两方面问题。就我国而言, 建筑垃圾堆存侵占土地面积超过5亿m2, 直接造成土地浪费和城市观瞻的不良影响。当大多数建筑垃圾被长期露天堆放后, 经过日晒雨淋, 建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溢出 (其中包含有油漆、涂料和沥青等释放出的多环芳香烃构化物质) , 通过建筑垃圾渗滤液进入土壤, 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这些有害物质会被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微生物分解, 从而造成土壤污染。对于较大的块状物质如砖瓦、碎石块在外力作用下则会嵌入土体, 改变土壤成分, 破坏土壤结构, 且这些受破坏的土体在短期内难以恢复[2]。除此之外, 建筑垃圾还会污染水体和空气。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雨水冲刷和地表水的浸泡会渗出污水, 这些污水中富含来自废砂浆、混凝土块、金属废料及废木材中的硫酸根离子、硅酸钙和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机物, 若不控制, 则会通过河流、湖泊或下渗的方式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造成污染。空气污染主要由建筑垃圾分解时产生的气体造成, 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等。

对于大量的建筑垃圾, 若能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 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将相当可观。

3 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起步较晚, 处理技术落后, 在处理能力上地区性差异大。近年来对建筑垃圾处理业务虽有重视, 但整体处理水平仍较低, 截至目前,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足5%。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调加快, 建筑垃圾因处理不及时和处理技术落后, 其总量呈累积态势。根据对过去全国建筑施工面积及每平方米可能产生建筑垃圾量的调查,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可预测出近年来全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3] (图1) 。

3.1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传统模式

从全国范围来看, 目前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仍采用传统处理方式:对于大量的建筑垃圾, 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建筑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 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部分发达沿海地区可以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资源化处理如上海、深圳等城市, 其中对工程渣土可以进行地区性合理调配;其他固体废弃物可送至建筑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分类处理;对可资源化材料则引入废弃物资源化企业参与进行再生建筑产品的开发, 如再生沥青路面和混凝土骨料等。

3.2 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建筑垃圾次生问题的日益严重, 我国开始通过立法来规范建筑垃圾处理。1995年, 国家出台《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处置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并采取措施, 防止污染环境”, 随后相继出台《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清洁生产促进法》, 这一系列法律虽对建筑垃圾处理方式有所规定, 但其均从市容维护、城市垃圾管理的角度出发, 未能深入指导建筑垃圾处理。2003年出台的《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不仅规定了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部门, 而且详细给出了具体管理部门的职责, 并增加了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的内容, 加强了对违反规定的处罚力度, 也给出了对行政人员的处罚规定[4]。2005年新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更从法律责任、处罚力度、垃圾处置核准制度进行了细化规定, 并首次确立了建筑垃圾处置收费制度。

虽有以上法律规范, 但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理仍停留在运输和消纳 (简单堆放或填埋) 两个阶段。对多数地区而言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由于相应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未能完善和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理链条未能形成, 因此,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仅处于较低水平, 建筑垃圾产业化处理则无从谈起。

4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处理的方法

多数发达国家已较早完成了城市化建设, 建筑垃圾的研究起步较早, 处理技术相对成熟。在综合处理建筑垃圾方面, 日本、欧美、德国等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完善, 已形成了科学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统一体系。

4.1 日本

日本把建筑垃圾分为建设副产物和废弃物, 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主要从法律和技术两个层面展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日本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范来加强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 (表1) 。

从这些颁布的法律来看, 日本已经对建筑垃圾管理、资源化回收方式进行了细化规定, 通过相应资源化标准规范保证了建筑垃圾产品的标准化、市场化。在技术手段层面, 首先, 日本对建筑垃圾进行了全过程规划、管理和监督, 其涉及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消纳、资源化处理及再生产品应用六方面。其次, 重视垃圾源头减量, 如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外运量, 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被二次利用, 完成现场消纳。再次, 日本通过政府参与和市场调节最终使垃圾处理市场化, 将资源化形成的再生建筑产品如废弃混凝土利用形成的再生骨料、再生水泥等投放于建筑材料采购市场, 通过政府带头采购, 使建筑垃圾的终产物流通渠道得以畅通。

通过法律规范和技术应用, 截至2011年, 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率已达到97%[5]。

4.2 美国

美国的建筑垃圾处理主要通过“三级、四化”理念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在政府主导和市场参与下进行。每年约占城市垃圾总量40%的建筑垃圾, 经过分拣、加工, 再生利用率约70%, 其余30%的垃圾填埋处理。

建筑垃圾的“三级”处理是指对垃圾从再次利用层面划分: (1) “低级利用”, 现场分拣利用和回填土等, 占建筑垃圾总量50%~60%; (2) “中级利用”, 可用于建筑物结构建造的材料, 经处理厂加工成骨料和建筑用砖等, 约占建筑垃圾总量40%; (3) “高级利用”, 如将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水泥或裸露的初始骨料等, 该项占比较小。“四化”, 包括“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综合利用产业化”。美国同样重视源头减量, 从标准规范、法律政策至建筑设计、现场施工、材料选用就开始限制建筑垃圾的产生, 鼓励建筑垃圾“零”排放。在具体处理中, 美国建筑垃圾管理政策方面已经历“政府—市场—政府加市场”的三个阶段转变。前期通过政府命令和行政手段对污染进行了控制;中期利用市场的经济刺激, 强调企业在建筑垃圾产生源头的削减作用;后期以企业为主要参与对象辅以政府监督进行垃圾处理。在政府主导下, 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理体系得以形成。另外, 美国针对建筑垃圾采取的“预处理费收缴”措施, 即在工程结束后, 通过对建筑垃圾处理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退还该项费用或进行罚款。在此计划实施一年内, 圣·约瑟城的建筑回收率就已达到67%。

4.3 德国

德国主要依靠其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先进的垃圾处理设施通过分散各地的多座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对垃圾进行集中化处理。

在德国, 每个地区都有大型建筑垃圾再加工场, 仅在柏林就建有20多个。这些工厂不仅对建筑垃圾进行精细化分类处理, 而且进行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再生产。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 可将垃圾中再生材料干净地分离出来以回收利用, 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则用于发电, 垃圾干馏后仅剩余金属有害物质2~3kg/t, 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问题。对碎旧建筑材料处理主要用于道路路基、垃圾填埋场、人工造景等工程建设。针对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产品使用, 德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 且在废弃物法增补草案中, 对各种废弃物的利用率比例也做了规定, 并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废弃物征收存储费。通过以上措施使德国的建筑垃圾处理实现了产业化和市场化。

此外, 丹麦和新加坡因其严格的监管措施和垃圾处理税收政策而保持着较高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至1999年, 丹麦垃圾填埋税增加了900%, 建筑垃圾循环率提高了90%[6]。新加坡对非法丢弃建筑垃圾者最高将被罚50000新加坡元或监禁不超过12个月或两者兼施, 垃圾运输车辆也将被没收。

5 对先进建筑垃圾处理经验的借鉴和相关方法的探索

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体系完善时, 借鉴相应的先进经验有助于垃圾处理水平的提升。但其借鉴方式不应是移植式的嵌入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对我国现行法律效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政府的管理模式、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的利益格局、地区性差异、人们的意识形态等因素进行考量以确立垃圾处理政策。

5.1 加强建筑垃圾处理立法与政策制定工作

纵观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处理, 凡处理率和资源化率较高者, 皆重视立法工作。我国自1995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以强化、规范建筑垃圾处理工作, 且其中对如何处理与利用的重视程度与强制性是递增的。但我国已有法律远远不能指导实际建筑垃圾处理, 从已颁布的法律来看, 主要通过缴纳建筑垃圾处理费以控制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减量, 但这种收费方式并未从根本上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源头, 对多数生产单位而言, 垃圾处理费无足轻重, 更未涉及循环利用问题。

当已有的法律法规在省、市、基层实施时, 其效力和强制性也是递减的。多数低层级的政府部门会根据所管辖的区域具体情况来制定建筑垃圾处理条款。由于相关领域的已有法律或法律空白由部门、地方法规或规章填补, 因此国家的法律尚未实施便被隐性削弱了权威性。

法律具体执行效率低的问题, 主要由于与法律相关的配套措施未形成。以上海和西安建筑垃圾处理条例为例。上海从维护市容环境卫生角度出发, 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制定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 以市容环境卫生为重点处理建筑垃圾, 且仅停留在垃圾运输和消纳两个阶段, 垃圾资源化利用内容涉及较少, 仅停留在倡议层面[7]。这主要受限于上海城区内只有数量较少的垃圾处理企业, 从而资源化处理难以展开。《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虽有不少内容对垃圾资源化进行了规定, 但垃圾处理仍停留在运输和消纳阶段。另外, 由于我国长期疏于监管条例制定和监管工作的相互监督, 因此具体监管工作常流于形式。

由以上分析可知, 首先, 建筑垃圾立法时应较多考量现状, 不应理想化。在制定法律的同时, 也应制定辅助实施的政策。建筑垃圾要资源化, 则应要求省市加强对资源化处理中心的规划和建设, 总之每条法规和配套措施是对应的, 从而使法律有了作用域。其次, 基于我国垃圾产量大、东西经济水平差异显著等现状, 即使建筑垃圾消纳中心、资源化中心迅速建立也不会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化的垃圾处理, 因此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对于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可一步到位, 应注意时效性和递进性, 做好多次修订的准备。最后应完善监管条例的制定, 重视罚款和税收, 让部分企业不能以较低成本任意堆弃建筑垃圾。

5.2 以“政府主导”方式建立建筑垃圾管理体系

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 其形成的垃圾处理方式在短期内难以逆转。经对部分垃圾处理及施工现场调查和走访发现, 建筑垃圾处理方式面临最大的阻力来自旧有垃圾处理经济利益格局的形成。如工程渣土的处理, 在多数地区未经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渣土运输单位进行运输处理, 而通过建筑施工方私有车辆运输至彼此间有业务往来、合作密切的单位进行消纳处理, 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使双方获益。在建筑垃圾消纳过程中, 特别是建筑垃圾填埋场属于环卫部门的下属单位, 填埋场可以收取一定的消纳费用, 受经济利益驱动, 环卫部门不愿意将建筑垃圾运送至资源再生产单位, 从而使垃圾资源化企业的生产原料难以保障, 垃圾处理只能停留在消纳阶段。针对这种局面, 只有采取措施使现有利益格局被打破, 才有可能构建新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

这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规模大, 难度高, 需要自上而下进行政策落实。在政府主导产业改革中, 我国已有不少成功经验, 如“小型火力发电场强行废止与拆除”、“家电下乡”等工作, 让建筑垃圾最初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处理, 通过政府命令和行政手段对污染进行控制。相关配套设施和垃圾处理中心的建立应由政府主导拨款、监督强力推行, 使基本垃圾处理体系雏形得以形成。中期, 在已有的基础上, 通过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引导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进入, 使建筑垃圾处理得以商业化。当政府与企业“二元”建筑垃圾处理体系形成时, 旧有利益格局已几近清除, 此时政府应简政放权, 渐渐退出垃圾处理体系, 以后只需在必要时期进行政策调控。通过这样的“三步走”, 最终使建筑垃圾处理达到较高的市场化。

5.3 结合多种因素, 完善政府部门建筑垃圾管理组织结构

建筑垃圾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牵涉到产生、运输、消纳、资源化处理及再生产品向建材市场投放多个环节。截至目前, 我国针对建筑垃圾处理未设置专项处理机构进行, 多以其他行政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完成, 涉及国土、环保、市政建设、交通、发改委、税务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 灾区建筑废物还涉及到卫生、防疫、公安等环节。城市旧房拆迁和工程建设由城市建设局审批, 而建筑垃圾运输、消纳许可由市容园林局管理[8], 诸如此类因涉及管理部门较多, 职能分化, 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管理力度, 给违规行为提供了一定空间。

在具体垃圾处理体系建设中, 如垃圾消纳中心和资源化处理厂建设中, 也面临来自实践的不少阻力。垃圾处理中心是建筑垃圾处理得以产业化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应在城市规划中布点设置。但实际中, 在多数城市, 城区未有足够数量的垃圾处理厂, 大多建于郊区, 且数量少, 难以完成垃圾处理工作。这主要由于“城区建厂”首先未得到重视, 其次政府还不能良好地处理垃圾处理厂对环境的影响与附近居民对良好居住环境需求的矛盾。目前多数建筑垃圾处理厂均有噪音大、粉尘溢出等污染环境的特点。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 大多居民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和环境生态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 在建筑垃圾管理组织建构中, 需要从当地相关机构意识、责任、能力出发进行管理职能的分配。在沿海发达城市因其组织架构完整, 系统性工作能力较强, 只需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通过政府的统一监管和协调便可完成垃圾处理工作。而对于西部落后地区, 因建筑垃圾处置形式单一、资源化程度不高, 相应的组织形式应根据现状予以调整。如对部分管理部门进行合并, 使职权集中可能更好地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对垃圾处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除完整的理论指导外, 还应注重实际的可操作性诸如建厂问题, 首先应重视建厂工作, 其次对于建厂应淘汰落后技术, 应采用先进方式处理建筑垃圾, 降低噪音、粉尘溢出以减小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还应加大对民众的宣传, 使民众切实了解建筑垃圾处理的必要性, 更应顾及民众的感受, 通过走访、公开讨论或谈判的方式最终确立折中的建设方案以实现垃圾处理。

5.4 疏通各个环节, 构建闭合式建筑垃圾处理产业链

建筑垃圾产业化处理中, 主要需疏通垃圾产生、收集、运输、消纳、资源化处理、再生产品应用六个环节。目前,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后三个环节, 在源头减量和运输中仍有部分工作需要完善, 如通过对建筑方案建设的垃圾产量评估以从源头控制建筑垃圾;垃圾运输过程中应加强监管, 防止违法堆弃;垃圾分类应以再生利用为导向进行细化分拣, 为后续处理和资源化提供充足原料等, 但这些都不足以制约垃圾产业化处理。因建筑垃圾产量大, 建于深圳、上海多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已接近其填埋能力, 即将关闭。鉴于我国工程建设具有集中性、大规模性, 如多个城市的老城区改造, 各地保障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因此, 建筑垃圾不能只依赖消纳中心吸收, 应更多做好施工场地区域性建筑垃圾消纳、利用, 使建筑垃圾流动趋于平衡, 额外少量的垃圾再运至消纳中心, 这样可最大化缓解垃圾处理中心的压力。

资源化方面主要涉及技术研发, 国外较成熟的技术为混凝土再生骨料利用, 而我国目前建筑垃圾主要是碎砖瓦和土, 砖瓦可用于建筑墙体材料的再生利用;土做回填材料, 对部分混凝土建筑废物一般可加工成再生骨料, 需探索的是用再生粗细骨料同时配置低等级混凝土, 因此在处理和使用上应有我国自己的特色[9]。再生产品应用在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体系中处于空白状态。由于有关法律、再生产品行业质量标准制定均未涉及, 从而导致建筑企业不敢大胆使用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再生砖、混凝土骨料等产品, 担心产品质量问题;另一方面, 经调查发现多数客户对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再生产品具有恐惧和排斥心理, 进而导致再生产品流通受阻。因此, 当务之急应加快制定建筑再生产品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同时注重对再生产品应用的宣传, 使民众对其有所了解。

只有通过上述工作,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链才会趋于完整, 从而形成垃圾“闭环流动” (图2) , 最终, 使建筑垃圾产业化处理得以实现。

6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仍面临诸多问题, 且这些问题多有我国自身的特殊性, 仅依靠国外的经验借鉴是不能全部解决的。因此, 有必要从建筑垃圾立法、政府参与、管理、产业化体系探索等多方面入手, 立足现状, 多管齐下, 在不断实践和改进过程中确立符合我国自身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 最终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

摘要:从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出发, 结合我国国情并针对建筑垃圾管理问题从立法、政府参与、管理组织建构及产业化处理等多个维度对比借鉴了国外先进建筑垃圾管理经验, 以完善我国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 并探索了有效的建筑垃圾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陆凯安.利用建筑垃圾减少环境污染[J].北京节能, 1999 (3) :45~46.

[2]杨全华, 李文伟.水工混凝土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3]唐沛, 杨平.中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分析[J].江苏建筑, 2007 (3) :57~58.

[4]王瑞敏, 王林秀.中国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和发展前景[J].建筑工程, 2011 (4) :178~179.

[5]齐丹丹.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2.

[6]李南, 李湘洲.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及借鉴[J].环球视角, 2009, 2 (6) :43.

[7]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EB/OL]. (2010-12-01) .[2013, 10.5].http://lhsr.sh.gov.cn/sites/lhsr/zhengcefagui_content.

3.先进管理经验 篇三

关键词:国外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 国内企业 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96-01

我国国内企业的规模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扩张,需要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来支撑企业的发展。但是,纵观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基本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表现为一是没有形成符合中国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进行“人才”的管理;二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保持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这些都成为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屡屡受制于人的重要原因。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为国内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带来重要启示,帮助国内企业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使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步入新的台阶。

1 运用市场机制建立人力资源配置,规范化、制度化人力资源标准

像美国、日本、德国等先进的国家都很重视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雇佣、培训到薪酬、绩效考核等诸多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了如何从人才市场上招聘到优秀的员工、如何培训其具有专业的岗位技能、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不断拼搏的精神、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如何留住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员工等多方面基础上的一套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这些方案充分体现了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能够用更加规范、标准的制度促使人力资源的效能发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技能、劳动强度、薪资水平、晋升机制、义务和权力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然后将之付诸实施、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而当前我国国内企业在员工配置上,还是采用的企业内部培训为主、市场招聘为辅的政策,企业内部的员工提拔和流动还是采用“官本位”—— 领导说了算的策略,而人才招聘更多的是靠社会关系和领导的安排,因人设岗,没有有效的用人机制,容易造成人员冗余,这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在国内企业进行人员配置时,一是要坚持市场机制,采用灵活的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录用人才,从根本上为企业优化企业员工结构;二是要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为国内企业发展留住人才;三是建立、健全用人制度,在企业内部做到合理化、有效化分配人才。

2 探索出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模式,减少潜在的“道德风险”的产生

高级管理人才(简称“高管”)是企业管理金字塔的塔尖位置,是整个企业发展中的稀缺的生产元素,其管理着整个企业的生产和运作,但本身又是打工者,其处于整个企业的大脑位置,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国外的先进国家为了调动高管的积极性,在高管薪酬激励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模式,模式上主要有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两种。美国模式是包括基本工资、年度奖金、长期福利待遇和激励机制,整个薪酬激励机制涵盖了高管在现期和上期的工作成绩反馈,涵盖了和公司长期发展后获得的股票、期权方面的红利奖励,涵盖了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等。日本模式是包括基本年薪、奖金和津贴构成,其工资高低主要是根据年度其对公司的贡献度来计算年度功劳,其的非现金酬劳在整个薪酬体系中占的比例要大于美国。

我们国家长期的计划经济和薪酬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我们国家在高管薪酬指端上还是沿用着“工资+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而相对的股票期权奖励在整个公司的总股本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这就充分暴露出薪酬标准严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底薪低酬的薪酬制度常常会带来潜在的“道德风险”的危险,很多企业高管抵挡不住金钱利益的诱惑而发生腐败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当高管的付出不能得到正常的薪酬反映的时候,高管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就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谋求各种“灰色收入”来充实自己的钱包,或者追求短期盈余来粉饰自己的功劳,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从优化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讲,在建立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上应该向国外的发达国家看齐,比如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德国的利润分享制等都是薪酬激励制度方面的典范,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模式,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高管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高管及员工的自我价值的展现搭建平台,促进他们与企业共同长期、稳定发展。

3 深入开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美国一个专业的企业调查咨询公司统计,投入员工岗位培训的金额为美元,其产生的生产效益可以达到50美元。因此,国外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和岗位培训,一般只要员工在企业里面做出了成绩,对公司的生产和管理有贡献,企业都会对员工进行各个层次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员工的生产技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企业,每个在职的员工每年都会接受不少于15h的岗位培训,而且世界500强的国外企业中,包括麦当劳、肯德基、摩托罗拉等企业都自己开办了商学院,以解决本公司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的问题。

我们国家在员工培训上的意识还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岗位技能上基本上还是处于“传帮带”的水平,员工的岗位培训和教育基本属于空白,员工对本岗位的操作技能不能很好的了解,还处于师傅教一点,上岗操作一点,下岗总结一点的水平。因此,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多多学习外国先进的培训和管理经验,依靠强大的培训开发系统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培训和教育,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的同时,也能使得他们尽快的融入企业发展中来,缩小员工现在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企业发展未来战略所要求的人员素质之间的差距,既能尽快的提高员工的专业操作技能,又能够帮助他们快速的成长和不断的壮大,为企业带来丰厚的获利。

总之,在我国现代化企业的进程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已经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已经让国内众多企业充满了活力。因此,打破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我们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定要吸取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摒弃其所产生的弊端,结合我们国家的实情和企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其变为企业发展的推进剂,推动我国国内企业的高速、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萍.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3(4).

[2]陈万明,王延胜,刘晓玲.从国外经验看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研究,2000(10).

4.村卫生室管理先进经验 篇四

工作干实

推动卫生室工作全面提高

库区乡村卫生室工作基础差,卫生所矛盾突出,大部分卫生室建设布局不合理,人员有按年分包卫生室现象,导致资料丢失严重。我们从实际出发,从解决矛盾开始,逐步规范乡医行为,加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近三年来各项工作有了明显起色。

一、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严格要求。管理乡医,不能全凭说教,多从乡医角度考虑问题,长期潜移默化,一点一滴的积累,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公平对待每名人员。在乡医中树立标杆,让优秀乡医现身说法,讲解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每个卫生室都有特长,有医疗条件好的、有公共服务资料好的、有预防接种好的、有基础设施规范的。让各村把好的发扬开来,从其它所汲取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卫生院在全乡选取3-5个卫生所,将公共卫生服务资料规范整理,各村卫生所效仿,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定期在全乡召开现场会,推广好的做法,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赶超的局面。对表现好的村室进行大力表彰,较差卫生室限期整改到位。只要是要求上进的村,卫生院全力以赴。统一制作制度,医疗文书、产科访视包、药品价格公示、健康教育宣传等。

三、积极化解卫生室矛盾。村卫生室各种矛盾突出,直接影响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卫生院和乡、村配合,积极、化解各种矛盾。我乡通过村间人员调配、提前劝退将到龄乡医,卫生室人员明确分工,经费分别拔付等办法,积极化解了5个村所矛盾。是这些卫生室能够正常运营,把精力用于工作中,用于服务群众上,而不是浪费在上访上。群众和干部比较满意,对卫生工作全力支持。

四、重视院内培训、督导和考核工作。每次例会院长亲自参加,讲解道理、政策及医改后好的前景。加强乡公卫人员自身政策和专业知识学习,素质提高,同时人品要端正,工作能力要强。培训不能走形式,只安排工作,没有实质内容。工作要细,便于乡医操作。要将近期所干工作形成书面材料,便于落实。每月下乡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现场指导解决。不求一次下乡解决所有问题,只求稳步提高。安排每项工作,自己先理解清楚,再往下传达,决不能不懂装懂,瞎指挥。每次督导检查有针对性,全乡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反馈,用镜头现身说教。

我乡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有些村工作还很差,人员素质上不去。下步我们将认真梳理村卫生室存在各项问题,下大力气整改提高。大坪乡卫生院村卫生所管理经验

一、院长亲自抓公共卫生。

二、把全乡18个村卫生所分成三大组,每组6个村,任命工作认真负责、基础好的两个卫生所所长分包任小组正副组长,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形成组与组之间,所与所之间既是对手又是帮手,既相互学习又能相互帮助,达到整体提高。

三、对差的卫生所,经过多方努力,仍然变化不大者,则组织各组组长并抽专人进驻帮扶,从情面上给予警示。同时,每次考核,差所必须参加,便于学习先进。

四、对村医年龄大,不会电脑的村所,进行人员整合调配。做法为:协调其他村年轻村医进入村卫生室工作,便于新老接替。虽然难度很大,但通过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使3个村卫生室达到顺利交接。有2个村卫生所,人员超编多,对年龄偏大者,我们动员其提前退休,由所在卫生所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直至到龄退出为止,使所内人员也能安心工作。

五、组织卫生院职工分包村卫生所,对卫生所工作进行指导、督导,形成全乡一盘棋。

六、加强政策,技能培训。

田湖镇中心卫生院 对卫生所管理的几点做法

一、对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人员保障是前提,车辆保障、工资待遇保障、下乡补助保障。

二、深入开展工作,工作做实。对卫生所一月一督导,一季度一考核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卫生所不会整资料者卫生院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会。

三、对村卫生所人员人性化管理,用心、用情,当作卫生院的一份子。

四、多与村支部村委沟通,使村两委充分发挥对卫生所管理的积极能动性。

五、积极化解村卫生所的各种矛盾,使村卫生所积极开展工作。

车村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所管理经验

一、成立组织,建立完整管理队伍,明确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各科室职责,分村包片,奖优罚劣。

二、年初按照上级要求制定目标、计划、分解任务等签字、盖章。

三、院管理队伍,尤其主要领导吃透政策,利用乡医与妇幼例会,加强培训、学习、宣传。

四、加强对村卫生所督导,每月一次,每季度考核一次,排出名次,设立年终个人与集体奖。

五、发挥原“车村卫协会”人员作用,加强与村干部、乡医联系沟通,解决实际问题。

5.小学校长先进管理经验材料厂 篇五

(小学校长先进管理材料)

××女1971年出生,199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年。2008年9月至今任团结小学校长。

一、爱岗敬业 思想品质过硬。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工作中服从安排,顾全大局,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任劳任怨。任团结小学校长以来,始终保持一颗忠心、爱心、真心和童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爱师生,是老师、家长学生的知心人、好朋友。她具备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率先垂范、吃苦耐劳、舍己奉公,工作上精益求精,生活上严于律己,在平凡的教育事业岗位上执着不悔的追求着,多次被评为 “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

二、学校管理

1、安全第一

强化学校管理,×校长一直把“安全稳定,管理创新,和谐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国旗下讲话”、“一日一训导”“周会”“班会”等对老师、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范设施,强化安全教育和意识,任校长以来团结小学没出现安全事故。

2、注重过程质量,抓实常规管理

学校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学校管理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常规管理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任校长以来一直坚持“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模式,每周组织老师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定时举行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每学期开学,她都将《学生品德评价表》、《学生操行评定表》、《疫情追踪表》、《晨午检表》、《家长会记录》等发到老师手中,保证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且富有创意,各方面工作卓有成效。教案要求“教学目的突出素质教育要求,既注重智力因素培养,又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学过程突出教学方法、教具学具操作、电教媒体等设计和使用过程;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详略得当; 既能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又能养好习惯、发展个性”。教案每周由值周教师、每月由教研组长签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教师改进。随机抽查教师批阅学生作业情况,保证我校作业批改率为100﹪,订正率100%。按教学进度,每周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组织全体教师相互听课,评课,作好记录。教师学期听课10节,教研组长听课15节。把“培优、辅困、抓特长”落到实处定时抽查教师辅困情况。由于常规管理工作的细致入微,加之团结小学被定为质量提升试点学校的契机,近年团结小学的教学质量年年攀升,2012年获风平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荣誉。

3、关爱职工 追求和谐

×校长虽然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对老师要求严格,但在生活方面,她的心里却装着每一位教职工,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哪一位老师生病、住院、哪一位老师家庭生活

出现了困难、思想有负担或家庭喜事、丧事,她都是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她也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她总会耐心教育。学校几位学生家庭十分困难,校长了解情况后,给学生们申请了困难补助,使这些学生的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熊校长待人真诚、热情、富有爱心,加之以身作则的工作风范,贏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使全校呈现出一派校风正、学风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逐步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跨越,从粗放管理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迈进。

三、率先垂范 严于治教

一位好领导,不仅要善于用语言来打动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来感化人。这一点,在×校长的身上得到了真正体现。担任校长以来,凡是要求教职工遵守、执行的规章制度,她首先遵守、执行;凡是要求教职工做到的工作,她带头做好。当上校长后,虽然职务变了,但教书育人的本色他丝毫没有改变,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一直担任一个教学班的语文课,每周课时10节,与普通教师一样教学。她还积极投身于课改、教改中,在教学上勤于探索,敢于创新,2014年月在风平小学校长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此外,每学期他坚持听课40节以上,她说这样一来可从中吸取别家“营养”,为自己教学充电,二来可以直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好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正是在他这种勤奋务实、乐于追求的敬业精神的感召下,团结小学全体教师都纷纷投入到教育教学教改中,学校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作风优良、教学扎实、战斗力强的教师团队。

四、勤奋好学,业务能力娴熟

多年来,×校长一直不忘为自己充电,边工作边学习,利用自学、2148工程、讲座、培训等多种途径系统的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与专业知识,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工作卓有成效且富有创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6.西木佛学校管理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篇六

强化落实“一日巡检”

全面促进学校发展

西木佛小学,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县教育局和学区领导的关心下,学校有了较快发展,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在各项评比中均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同时受到家长的一致称赞。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学校教育才能扩大影响,群众的满意度才会提高。我们西木佛小学正是抓住了这一重中之重,强化了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严抓了教育教学管理细节,实施了精细化管理。在2010-2011学的第一学期,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一日巡检”方案,在这一学期里,我们严格执行这一方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落实“一日巡检”,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我校对教师的“一日巡检”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出勤、早操、办公与卫生、备课与上课、作业设置与批改、学生辅导、教研教改、教学质量监测九个方面量化考核。在每月双周的星期三,学校“一日巡检”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对每班每个学科的专任教师进行巡检。

我们首先巡检每位教师的职业道德风范,认真按照职业道德标准给每位教师量化打分。从廉洁从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等几个方面对每位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定。通过这一方面的巡检,教师们的责任心增强了,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学校里教师间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其次对教师的备课与上课、作业设置与批改、辅导学生、参加教研教改情况四个方面巡检,具体量化评定。我们“一日巡检”领导组从备课入手,重点检查每位教师的备课书写是否规范、程序是否完整,方法是否有效等方面。针对每位教师当日的课时教案,我们深入课堂,评定每位教师的上课情况,重点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妥当;教学过程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方面,(具体内容按照课堂评价细则评定)。从作业设置与批改上检查教师是否做到了精选、精批、精评、精练,是否做到了有错必纠,有错必改,有错必思。从辅导学生上检查差生辅导,检查教师是否做到了对差生的补差补缺。从参加教研教改情况检查教师是否认真参与校内外的教研活动,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最后,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测是我们对教师“一日巡检”的重点。我们巡检组对全校12个班级同时进行监测。试题由巡检组成员自行命题或和兄弟学校调换命题,试卷内容紧扣课本,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学生数额比例和班级学生座次进行集中抽测。抽测完毕后,巡检组成员认真阅卷,当场公布抽测成绩,根据各学科抽测成绩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核算出每位教师的量化考核分数。并根据此次巡检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交由任课教师写出试卷分析,对抽测过程中出现错误较多的试题,让任课教师在每个试题上列出学生的具体名单,写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把本次监测结果与下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进行比较,对于有进步的教师进行表扬、奖励,退步的教师进行批评,责成其限期整改,对其做好有效的跟踪回访,做好回访记录。

通过强化对教师的“一日巡检”,使我校的教师深刻认识到了专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钻研教材的可行性,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教学监测的全面性。每位教师都自觉参加业务培训学习,自发进行教研活动。无论是县级的培训课还是学区的教研活动,所有的教师都能认真对待,针对具体内容,做好记录,并深入思考交流每个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大家集思广益,给每门学科都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学参考意见。我校一部分教师通过参加大型教研活动,诸如公开课、赛课、说课、教育论文评选、教具制作、辅导学生等脱颖而出,在每次比赛中都能夺得头魁,成为学区的佼佼者,不断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学区的其他学校争相学习。我们每位教师的业务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我们的教学秩序井然,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强化落实“一日巡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的“一日巡检“方案详细规定了班级的量化考核内容。巡检的内容主要从班级学生到校情况和两操完成情况、班级文化和环境卫生、班风班貌、班级安全、班级特色五个方面具体评定。在巡检日,从早操开始深入到每一个班级,看每班的出勤人数是否完整。每班学生完成两操是否有序;看班级的环境卫生是否整洁,班内的布置是否齐全;看班级的公共财物的维护是否完好,学生的文明礼貌用语是否规范;看班级课间、课内、课外学生安全是否保障;看班队会活动记录是否真实。所有的评价标准逐一在班级”一日巡检“量化考核表中具体到分值。“一日巡检”小组在巡检当日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汇总,当场公布班级考核分数,并对考核较好的班级通报表扬,对考核较差的班级通报批评,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在规定日期对其进行回访,做好跟踪记录,使落后班级及时得到改进。通过对班级的“一日巡检”,我校的学风有了明显的进步,各班的班貌焕然一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讲文明,懂礼貌在我校蔚然成风。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在各个班级中精彩呈现。低年级的“做个好孩子”的班队主题活动,中高年级的“做个好队员”的班队主题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兴趣我来做”和“留守孩子一家亲” 等各项活动,更是让我校的学生有了全面发展,学生们把学校,把班级当成了他们的家,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贵。学生们不仅爱学习,而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在各项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迅速成长,那获奖的一幅幅书法绘画作品,一篇篇真情流露的美文,一台台感人至深的小品剧,无不显现出孩子们发展的广阔空间。

“一日巡检”以“过程为中心”,发挥导与控的时代作用,体现了教师的主动发展。在“一日巡检” 评价内容多元化,尊重师生的个性发展和差异性方面,更多地关注师生在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与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使学校成为“教师尽显价值的乐土,学生锻炼才干的乐园”。“一日巡检”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导控与评价的有效途径,我们落实好了“一日巡检”工作,我们在教学中就避免了无序、失控和低效;我们就能及时捕获教学信息,科学评价教学效果,适时调控教学策略,有效修改教学行为,从而使我校的常规管理更加高效,使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加稳固,不断实现了教学质量的迅速攀升,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7.正确对待课改先进经验 篇七

我认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模式的提出,只要有效,就应该加以肯定,宽容它,支持它,而不是苛求它,要求它有多高多深的理论基础。应允许它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反思,逐步上升到理论,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正如裴娣娜教授所说,要像爱护眼睛那样爱护老师草根性的、带有泥土气息的教育实验研究。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十二个字是千百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真理。但是有的同志不同意“教无定法”的说法,认为没有模式的课堂是胡扯,对于他们认为好的课堂模式要求一定要先临帖,然后破贴。所谓先临帖就是要像小学生描红一样学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学,否则就会画虎不成”。这实际就是要求照搬照抄。我认为,每种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提出与应用,都有一定的背景、条件和环境。我们在学习、借鉴这些先进经验时,首先要学习他们敢为人先、锐意改革的精神和先进的理念,至于具体做法则应因人因地因课制宜,不能生搬硬套。例如一节课是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就要从实际出发。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己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条件,就可以先学后教;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些条件,就应该先教后学。例如汉语、外语的发音,唱歌,体育课的技巧运动,就很难先学后教。不能认为先学后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革命的;先教后学就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保守的。又如老师在一节课中讲多少时间,也不应作硬性规定。如果这节课需要多讲,或老师讲得很精彩,就应当允许他多讲。对教师的讲严加限制,要影响教师功能的发挥。学生的自学、互学、群学、学生的讲代替不了教师的讲,否则,还要教师做什么?

课程改革涉及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对它的探索是长期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在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既要充分肯定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总结实践经验,又要博采众长,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在这方面,我赞赏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的态度。他经常在公开场合说,现在的杜郎口最多也就值50分,这表明崔校长的谦虚,杜郎口的分数不止如此。但是杜郎口改革的路子还很长,还需要在总结自身经验和博采众长中不断完善、丰富和提升自己。我认为他们的改革,在全国教育改革先进典型中只是一类典型,他们的具体做法比较适合于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并不适合城市的优质学校。我这样说完全没有贬低杜郎口中学的意思,杜郎口也不会因此而失去它的先进性和在教改中的带头模范作用。任何教改先进典型的先进经验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召开的年会上,就有一个分论坛专门研究杜郎口的经验。大家在充分肯定杜郎口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杜郎口的诸多不足。这是关心、爱护他们的表现,因为爱之深,所以责之严。对先进典型,棒杀是不对的,捧杀也是有害的。课改先进人物是人,不是神,不可能那么完美。

教改先进经验要提高,不要拔高。最近有份报纸隆重推出一个学校的课改经验,还召开了现场会。这本是件好事,但是把这个学校的经验上升为“无教材、无教师、无作业”我认为不妥。

首先,它不符合客观实际。该校校长这样解释:所谓无师,并非没有教师,乃无授业之师,有传道之师,无教书之师,有育人之师。別人授业我传道,别人教书我育人。所谓无教材,指不以现行教材为主,因为现行教材是“教的材料”,里边的问题大多没有答案,不利于学生自学,要有“学材”即学校编写的学习材料。所谓“无作业”并非真的没作业,实际上不给学生布置课后硬性书面作业,学生为了自测、互测,可以自编一些习题作为“考试卷”。记者报道中也讲到,该校小学一班一师,初中一段一师,高中一校一师。

第二,它有违教育教学规律。教材是根据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规范用书。它是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加以整合、补充,但是不能不用教材进行教学。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千百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是真理,今后既使信息技术再发达,教师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是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检查学习效果的必要措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我想,今后课改不管怎样深入,教材、教师、作业是不能不要的。

第三,不利于学校经验的推广。这个学校本来有许多理念、做法和经验可供兄弟学校学习和借鉴,但把它的经验上升为“无教材、无教师、无作业”后,反而难以学习和推广了。试想想,哪一所高中校敢像该校那样,“平时仅有一名教师”,十年“没检查过作业、教案,教师不用写教案、不用改作业、不用看学生,甚至不用讲课”?

总结、推广课改经验要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典型经验要提高不要拔高。拔高以后反而有损经验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运动的过程,一个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一个渐变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处理好继承与改革的关系,不能采取疾风暴雨式的做法,不能采取旧城改造、推倒重来的做法,不能采取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的做法。

有的同志喜欢否定过去,“说中国教育‘杀人’实在不为过的”。认为“传统课堂是‘悲剧场’,是‘恶之花’”,“传统课堂‘精心’酿造的悲剧数不胜数”,“‘一切’都是错的”。有一本书的标题是“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书中说:“儿童‘出卖’发展,教育‘出卖’人性,教师‘出卖’责任,时代‘出卖’希望,民族‘出卖’竞争力,人类‘出卖’明天。这样的教育,‘千夫所指’,你说我们给它打多少分?”“从更深的意义上看,传统课堂实在是一种毒药,一种罪孽。我们不能因为嗜毒成瘾而赞美毒品吧。”“其实,我是很想给传统课堂打负分的。”认为“传统课堂‘精心’酿造的悲剧数不胜数”,“不斩断这个‘根’,所有的幸福都似乎遥不可及”。主张对传统教育要像旧城改造一样,推倒重来。在这位同志看来,似乎对过去否定得越彻底就越革命,改革就越彻底,其实不然。

首先,这样否定一切,不符合客观事实。传统课堂不是一切都坏,一无是处,而是主流好,有弊端。我们不能因为教育存在弊端就否认它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卓越贡献;也不能因为肯定成绩和贡献就忌谈它的问题和弊端。其次,这样做不利于正确总结经验教训、选准改革方向,很容易把改革引向歧途。第三,这样做把广大教育工作者搞得灰溜溜的,无所适从,不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投入改革的洪流。

要克服“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就是把两个本来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东西看成是完全对立的东西,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强调这个就要排斥另一个。例如为了强调发展能力,就要贬低知识的学习;为了强调学生主体性,就要贬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为了倡导发现学习,就要贬低接受学习;为了提倡现代信息技术,就要排斥传统技术;为了提倡表扬鼓励,就要否定必要的批评或惩戒;为了强调合作学习,就忽略了自学是前提;为了强调改革创新,就要否定已有的成绩、传统和优势。

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亦此亦彼”,不可能纯而又纯,“非此即彼”。例如传道与授业本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我们有的同志把它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说他们学校只有传道之师,没有授业之师,只有育人之师,没有教书之师,別人授业我传道,别人教书我育人。这些说法都是不全面的。

教育是一种很朴实的事业,需要回到它的原点,反璞归真,不能搞得太花哨。

摘要:推广深化课改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有助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课改先进经验。对新的教学方法或模式的提出,只要有效,就应该加以肯定,宽容它,支持它,而不是苛求它;课程改革涉及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对它的探索是长期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教改先进经验要提高,不要拔高。要处理好继承与改革的关系;要克服“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只有正确对待课改经验,才能分享课改成果,才能不断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8.学习先进经验 提升发展质量 篇八

一、超前的教学理念,是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1.“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的核心特色

“教学工厂”即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即学生自入学起,便参与由教师指导的科研项目,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是一种将学校教学、企业实习与企业项目有机结合的高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使毕业生能够较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大大缩短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距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2.“无界化”校园理念

“无界化”校园理念即建筑无界化、语言无界化、教学无界化、项目无界化,使得不同院系间的教职员工与学生通过联合工程项目及院系间教学活动进行交流,促进教学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和跨系级工程项目的开发,培养学院教职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强化师生们的专业能力,为师生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机会,增加学院的灵活度与反应能力。“无界化”将学院7个院系的“科技园”这一平台的优质资源整合起来,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联合攻关,形成最佳合力,打造学院品牌。

3.“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

“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包括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科技成果与经验分享是学院将开发的先进项目和先进课题设计成果加以保留,存放于公共数据库,便于师生借鉴、学习,共同分享。每个人的科技成果与经验都是学院的公共资源,分享每一个人的经验,扩充了学院的资源。

二、规范的教学管理,使教育质量有所保证

南洋理工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开发,不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开发新的专业。专业要在论证严谨、准备充分的基础上,方能开展教学。学院通过了ISO9001认证,管理程序规范、严格,各项教学准备工作都有规范的流程,要求细致明确,设有学科督导、协调讲师、辅导讲师;同时,对学生的教学组织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专业课程阶段的双轨制、学分制等。

南洋理工学院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还实行对学生进行期中会考和期末考试的考核制度。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学院将视其全部考试科目为零分进行处理,对考试不及格的科目要求学生进行重修,不设补考。这样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智能化管理,保证了学生有较为充足的训练时间和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校园管理系统完善,学生听课和教师上课全部刷卡进入,既方便了考核,也利于现场的管理。对于校园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全部用系统进行协调,减少错误率,节约人力成本。

三、重视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师资培训

在引进人才方面,南洋理工学院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只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专业对口。但要求教师既有从事项目开发的能力,又有教学经验,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求教师每年要有20%的时间花在项目开发上。一定的研发能力和因新专业开设需教师转型等都被看作是教师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学院鼓励教师自我提升,注重教师的发展,除根据学院的发展提供教师的培训外,还可根据教师个人的需要提供教师培训。

四、真正体现了服务学生的理念

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构设置、对学生的态度等方面,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

校园所有的建筑被有盖走廊连成一体,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不用受日晒雨淋之苦。免费无线网络实现了校园全覆盖;学院的图书馆内配备有先进的电子资源管理系统,教师和学生都能凭自己的校园卡在电子图书馆找到自己所需的电子资源;教室外面的走廊安装着笔记本电脑台,让在教室外面等待的学生可以方便地使用电脑;教师办公室的外面放置有提供休息的桌椅;学校内的各种指示标识清晰明了……种种细节无不体现学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教职工尊重学生,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个人导师;学院明确提出,学生不是产品,而是产品的载体。学院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机构健全,还开设各类的娱乐中心、运动中心,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充分体现学院服务学生的理念。

五、学习培训给我们的启示

1.因材施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主要以精英教育为培养模式,致使许多技术天赋较高的学生在学历教育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因此,各级各类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潜力、个性、素质,适当对学生进行分流、引导,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引导和鼓励学生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高等院校、中高等职业院校。中高等职业院校也应该认识到自身的特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职业教育中来,办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中高等职业院校。

2.注重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与其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深层次看,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集中体现在精英与大众兼顾,实行教育分流,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不断调整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注重社会合作,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启蒙者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之宗旨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让学生在工作中掌握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需要。学校要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及时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专业设置和建设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学校的人才培养要走在市场的前面,切实加强和发挥各种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注重教师的企业经历,“走出去,请进来”,系统地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

4.大力开发建设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要争创信息化校园,使其应用软件系统覆盖学院的知识管理、校园管理、人事及学生事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节省人力资源,使各项管理更有序、更高效。

新加坡国家教育部颁发给校长的委任书上这样写到:“在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服务,服务的关键在于诚信;教育是生活,生活的根本在于质量。此次培训虽时间不长,还有许多问题了解不够深入,但笔者开阔了眼界,看到了成熟的职业教育,看到了我们的差距。这些在新加坡国情下的办学理念,哪些适合我们?怎样根据自身实际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并实施?在学生管理上,怎样发挥学生的潜力和特长?这些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

9.先进管理经验 篇九

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城市管理者的小广告随意乱贴、自行车随处摆放、小商贩占道经营多,反弹性高,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城管顽症,京广路街道办事处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务求实效,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以城市美容师定位定时、路长全责管理、商户双向承诺管理相结合的立体化管理为工作亮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力求完善。

一、全面梳理,迅速改观,逐步签约

首先,办事处结合《郑州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以及卫生城市验收标准,将碧云路两侧存在的地面脏、立面乱、门头残、广告满、杂物多等问题全面统计后,集中全员力量治理完毕,并通过粉刷墙体、行道树,重标停车线,实现“新”;围墙整体设计,全方位包装实现“洋”;拆除破旧遮阳棚,更换超规格门头实现“齐”;采用特定工具,清理街头各类小广告,实现“净”;发动工作人员,集中清理垃圾死角,实现“洁”,以此将街道市容脏点乱点以及历史遗留死角一次性清理到位,筑牢街区形象立体管理的基础。

然后,以全新街道面貌为基础,与沿街门店逐户签订《城市管理双向承诺责任书》,明确街道办服务管理责任、沿街单位责任和双方沟通监督制度,为市容立体化管理的第二层次打下基础。

二、机制公开,整治限时,责任到人

1、公开承诺。按照“承诺公开、双向监督”的原则,在碧云路醒目位置设置“城市市容双向承诺管理服务栏”,公开《城市管理双向承诺责任书》内容,公布道路责任人与城市美容师定岗人员姓名、职责,设立服务监督热线,征求民众意见。

2、“三统一”定位城市美容师。在双向承诺责任制基础上,积极探索服务管理相结合新机制,设置城市美容师。办事处为城管工作人员统一配发装备,包括印有“城市美容师”醒目字样的红色袖标、白色帽子、黑色工具包,工具包内不仅有自喷漆、喷壶、壁纸刀、批灰刀、抹布、卫生袋等劳动工具,还包括文明行为应知宣传单和双向管理服务手册。按照“热心服务、温心提示、真心交涉、用心登记”的统一宗旨,城市美容师主要解决无主小广告、路边车辆摆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偶发性市容问题;协助、提示沿街店面改正违规、违章行为;积极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争取感情共鸣;针对对象的配合情况,实施合理措施,做好记录,为道路负责人和机动人员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3、限时处置机制。根据城市小广告、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偶发性市容问题不可根除但可及时发现、及时清除的理念,我办对各类市容问题的治理时间进行评估,确定该类问题存在的最长时限并将这些硬性标准列入到长效管理考核机制中,如:治理流动占道商贩最长时限10分钟,清理沿街乱贴乱画小广告最长时限15分钟,治理自行车随意摆放最长时限8分钟。城市美容师在每天的工作中,必须佩戴红色袖标、工作帽、工作包对责任区域进行巡视,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偶发性城市污点乱点,在限定的时间内处理干净。

三、路长巡管,解决城管顽疾

路长巡管制由中层干部担任路长,对街道进行不定时巡查,处理工作人员和沿街单位反馈的各类信息、监督城市美容师的日常工作、集中工作力量解决道路上各种时段性和区域性顽疾,例如碧云路华中路口早市、六十二中和春晖小学定时流动摊群等。

作为立体化管理机制的第三层,路长巡管制对城市美容师定时定位机制作出了合理的补充,两者紧紧相扣,共同形成了完善的城市管理机制,为《城市管理双向承诺责任书实施办法》提供保障,催生出针对违背承诺沿街单位的“四管”即强管、代管、协管、自管循环式机制,最终引导商户走向自我管理的良性管理方法。对完全无自律意识的对象,扎实取证,依托照片摄像资料,路长带领机动人员,集中力量,采取强制性管理,适用责令整改、暂扣、没收等手段;对有自律意识无自律行为(说了听、行动慢、观望性强)的对象采取代替性管理,通过城市美容师亲力亲为,逐步引导其主动解决违规行为;对有自律行为但标准不高的对象,城市美容师分包到位,注意监督,适机敬告、劝导,采取提醒协助性管理;而主动高标准自律经营的对象,实行自我管理,并且我办会为其解决经营过程中各类办证难,流动人口子女入托、入学难等问题。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采取自管+监督+评价的保障措施,根据城市美容师日常的评价结果和路长的巡管评价结果,四种模式合理转换,最终实现由初级到高级即由强管到自管的整体过渡。通过这种交互式、更迭式的无缝服务与管理,即解决现时市容难题,又体现政府服务职能,为长效培养商户的自律意识打足根基。

四、宣扬传统道德,营造街区文明氛围

如果说雨水是各类占道经营、垃圾乱扔、私搭乱建等不义之举的话,那么,健全的机制是蔽风挡雨的屋面,文明意识、自觉意识的养成则是支撑屋面的立柱。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治标,而环境意识的建立是治本。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缺一不可。有机制、无意识不能避免“污点”的反复、反弹,往往杜而不绝;有意识,无机制,难以实现整体效应。市容立体化管理的第四层就是要在前三层成果的基础上提升道路文化内涵,提倡道德宣传教育,引导民众行为文明、经营诚信、服务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的逐步形成乃至长期稳定。我办在整条街道安装统一的“做有道德的二七人”玻璃门防撞提示腰线,在“五小”门店内显著位置挂设新编“五小”《三字经》。

“店老板、定要明、首卫生、次信诚;手续齐、有三证、索票全、台账清”,这是我办采取的“管理+服务+教化”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中体现以“教化思想,提升素质”为理念的一项创新举措。新编《“五小”三字经》以传统《三字经》形式为依托,全面总结归纳了包括行业管理、服务规范、卫生要求、诚信经营等“五小”整治的标准和要义,其内容全面、简明扼要、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易懂善记,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商户的一致认同。目前,《“五小”三字经》已经在我辖区129家“五小”门店内显著位置安装到位,每天由包店的街道工作人员带领店主、店员逐句朗读理解,并按照经义大力改善硬件设施条件,提升软件服务水平,增强诚信经营意识。这项创新举措的实施不仅使经营者明确了任务、职责,便于就餐者对门店全面监督和直观评价,更有助于本辖区商业业态区域性服务特色的逐步形成,扎实推动“五小”整治工作向更高台阶和长效管理地迈进。

10.学习先进经验,感受先进理念 篇十

——赴兰州参观学习的一点感悟

2014年6月9日至13日,按照中心校的安排,我们一行四人和麦积中心学校的四名同仁一起赴兰州市东郊学校、西固兰化三校、城关区通渭路小学就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参观学习。三所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给予了热情接待。我们分别听取了三所学校领导对办学情况的介绍,随后听课、座谈交流、实地参观了三所学校的办学成果,近距离了解了三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动态,切实感受到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学校管理、执着的研究精神、丰硕的办学成果。现将参观学习的感受汇报如下: 一、三所学校的主要特色

(一)、校长素质与学校管理方面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思想、学识、素质、言行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风格,校长素质的高低,关系着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着学校发展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办学的成败。没有高素质的校长,就没有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参观的三所学校的校长无疑都是优秀的。

首先,三所学校的校长都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进入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热情大方,学生举止文明礼貌,校园、楼道、教室干净整洁。参观学习期间,聆听了三位校长的汇报,对我的感触很深,在汇报中,三位校长都非常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从他们的阐述中,我认为他们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好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在三位校长的汇报

和各种管理方法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培养目的,一切教育活动无不围绕着这个目标开展的,我认为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办学思想。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校长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教育质量也不会太低,学校本身和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标”。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教育规律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了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其次,三位校长都有超前的办学理念。东郊学校原来是兰州军区子弟学校,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构建具有优质教育体系的新型学校”为出发点,庭院式的办学特色,从校门到办公楼、平房教室,处处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入校园,南北对称,树木林荫,仿佛到了山清水静的世外桃源一般。学生在如此的环境中学习,身心愉悦,快乐成长。兰化三校的核心理念是学校发展、规划、教学、育人的中心思想,是学校办学的旗帜,是学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是学校文化的价值核心。“合智艺仁、水润心田、和乐尚雅、爱伴成长”贯穿着整个学校办学思想。城关区通渭路小学地处闹市中心,学校文化氛围浓厚,以新课程的开发实践为出发点,努力打造陇上名校。

第三,三所学校校长都具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学校管理制度齐全,且

制度常态化,从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教研制度、教案及作业检查批阅制度、少先队组织、教师个人成长记录、安全及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校园文化艺术成果展示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三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师生的成长,通过举办学习会、交流会、读书会、教研会、学校课程开发和年级化课程开发、校园文化艺术成果展示、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开设特色兴趣班,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方面: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是学校管理者的核心问题,而优秀教师的优良工作姿态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没有教师的实践,宏伟蓝图只是纸上谈兵,三所学校的校长都倡导以师立校治校方略,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优良的教师队伍。

首先,重视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三所学校教师相对年轻,教师专业性强。东郊学校重视“育人先育己”的原则,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不断加强教师们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意识,从而拥有一支有事业心、责任感强、业务水平高的青年教师队伍,通过开展参观周一升旗仪式活动、校史馆、文化长廊、图书馆等,感到学校在培养师生爱国、爱校、乐学、向上的氛围中下了很大力度。兰化三校通过经常邀请专家来校举办各类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成果展示、科技展览、学校课程和年级化课程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同时组织教师开发出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使用的学校课程和年级化课程,光赠给我们的学校课程和年级化课程读本多达30种,还有安全法制教育方面的由于时

间原因没有印出来,但从学校安全办主任的汇报中,我们已深深感觉到兰化三校的学校课程和年级化课程涵盖了学校教育教学及其他各个方面。这些课程的开发既拓展了师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激发了师生学习兴趣,熏陶和培养学生了从小爱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城关区通渭路小学积极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借助学校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师生“乐教、好学”的热情。

其次,重视课堂教学研究。东郊学校针对校情,每学期要求年轻教师开展两次以上的公开课、观摩课活动;兰化三校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五言五法三色”教学模式无疑是教学中的一个创举,“五言五法”即“启发式发言——教师引导法”、“自言自语——自学自悟法”、“阶梯式发言——合作探究法”、“总结性发言——反馈交流法”、“明理发言——教师解疑法”。“三色”即“绿色”表示学生全会,能帮助别的同学;“黄色”表示一知半解,有不同见解要发言;“红色”表示不会,需要求助的信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掌握情况,适时举起三色牌中的其中一个,教师和同学就能很快知道他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帮助。同时,结合校情和地域特点,经常邀请总校教研部的专家、领导,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理念,积极选拔和培养年轻教师到对口帮扶学校支教,既感受了帮扶学校教学工作的艰辛、又学会了珍惜当下的工作环境;通渭路小学重视校本开发,对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常态化的开展教研活动,为教师的尽快成长搭建平台。

第三,注重对教师的评价。东郊学校领导重视对教师的评价,努力创设引领、宽松、民主、公平的教师评价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兰化三校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节评选“十佳教学新秀”和“十

佳师德标兵”活动,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渭路小学开展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等活动激发教师爱岗敬业、乐于从教的热情。三所学校通过这些活动,使学校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研究成为学校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发展,进而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三)办学特色和学生成长方面:

三位校长超前的办学理念是他们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是他们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灵魂。尽管人们对“特色”的理解不同,但是要求学校办学有个性、有特色却是时代与发展的要求,是人的多样性发展的需求。这三所学校在发展中形成了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办学风格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东郊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学校的文化长廊、校史室、古朴典雅的校园风貌尽显其特色;兰化三校的儒家文化思想在校园随处可见,“合智艺仁、水润心田、和乐尚雅、爱伴成长”的核心理念这十六个鎏金大字镶嵌在校园教学楼的醒目之处,楼道内,按照年级不同,每层楼梁主题鲜明,工艺制作精良。凸显了学校“合和”文化的深层内涵中的“仁爱、和美、诚信、勤思”的学校精神,“合和”文化的设计构思巧妙及历代教育家的劝学名言、做人名言与长廊门顶里外的古朴典雅木雕匾巧妙融为一体,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走在楼道里,随处是不会说话的文化墙,让人真正走进了知识的海洋。6月10日下午,我们观看了由兰化三校组织的课程成果展示汇报,学校确定每个年级的课外活动内容:

一、二年级为韵律操、三年级绳操、四年级篮球、五年级足球、六年级轮滑,学生在小学毕业时都要掌握这几种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参观了学

校班级课程和年级化课程展示活动,航模展室、手工制作室、陶艺制作室、书法室、绘画室、计算机室、读书阅览室、舞蹈室、教师健身房、心理咨询室等十几个兴趣活动室,网络教学覆盖校园,班班都有白板投影,达到了省级标准化学校。通渭路小学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作为办学目标,校园达到了净化、美化、绿化的标准,楼道、教室布置人性化、知识化、趣味化。学校层层靠实责任,校园尽显文化气息,教师敬业精神强。

二、几点启示:

1、建议中心校加大校长的培养力度,以点带面,带动中心学校基层小学校长队伍素质的提升。

校长素质影响着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制约着学生的素质,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一校之长的管理能力、管理素质和管理经验。我们参观学习的三所学校的校长素质远远高于我们中心学校基层校长的素质,差距很大。建议中心学校在适当的时间选派基层校长外出参观学习,感受先进理念,促进和激发校长爱校、乐教、办学的工作积极性,为尽快转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找出找准原因。

2、加大名师培养力度,以名师的培养带动名校的创建。

高素质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创名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部门也是各校的职责所在。因此,建议中心学校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继续实施“名师工程”,从政治思想、理论素养、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培训等方面入手,加强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3、加大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力度,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特长。

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能否形成鲜明的特色,形成什么样的特色取决于办学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办学特色无处不在,既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上,又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布局、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议中心校能结合我校地域和学情特点,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逐步开发适合我校学生适用的学校课程和年级化课程,利用各种纪念日或庆祝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班级兴趣活动,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的热情。

由于我们参观学习时间比较短,对三所学校的教育了解不够深入,参观比较肤浅,因此以上所述难免偏颇,三所学校的硬件设备是我们无法想象和实现的,但我们可以从转变校长工作作风、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促进学生学风上下功夫。总之,这次参观学习感受很深、感悟很多,也充分认识到自己水平的不足,对教育认识的肤浅,今后要加强学习,丰富自己,尽量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校管理者。

上一篇:财务部出纳工作手册下一篇:西南交大导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