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问题文献综述

2024-12-17

中国管理问题文献综述(精选8篇)

1.中国管理问题文献综述 篇一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

(姓名)

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文献综述

一、关于财务管理的研究

【】1958-1961年Miller和Modigliani经过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1,奠定了现

代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己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1.关于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是基于企业理论的选择,现代企业理论中OliverHart【2】和张维迎3等人

认为:第一,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因而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应该由最具有追逐利润动机的人拥有;第二,在具体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出资者不仅是唯一的剩余索取者,而且应该掌握企业重大决策的审批权和关键性的人事安排;第三,在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关系中,他们认为二者对应是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杨瑞龙和周业安4,等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利益相关者产权理论,其主要观点体现在三

个方面:第一,认为将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赋予股东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认为股东缺乏足够的力量去控制经理人员和防止公司资源的滥用;第二,强调公司的目标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吴少平5分析了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微型企业如何在当前既定的融资环境下,通过对融资渠道的研究和改善管理水平,来提高融资效率。

2.关于财务管理体制

【】西方学者6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是从组织设计的角度进行的,他们将信息作为

组织设计的基本依据,对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信息和比较成本展开的。

【】Radner7认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结构设计主要视内部信息处理效率而

定。为了减少因信息拖延而带来的机会成本,有必要将所有内部组织所需要的信息整合到一个或多个统一的部门来同时处理。如果这种方式减少拖延的机会成本损失很大,则宜采用相对集权的【】方式;反之,则宜采用相对分权的方式;OliverHart2则是从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之间的权衡来得

【】出其组织设计与控制模式的结论的。Harris&Raviv8认为随着中层经理固定成本的提高、协调活

动带来的效益的增加、总经理的变动成本的减少,都将使企业采用集权方式。

【】国内有关选择财务管理体制应考虑的因素问题。最早是王静9提出的,她认为股权联合型

企业集团应选择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契约联合型的企业集团应采用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混合联合型企业集团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近两年又有学者提出集中化(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业务管理融合进财务管理中,实行从源头管理,通过远程处理、在线管理。实行对财务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实现对业务的全过程管理。有学者给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这样定义:这种模式是一种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产品多样化需求相适应,与企业内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及网络化的信息结构相配套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在集权基础上适当分权,集中与分散巧妙结合的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多数学者如陈敏10认为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将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并提出集

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以及实现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梁美健

【11】认为财务集成管理模式就是将集成管理的理念运用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它强调的是财务系统的整体优化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包含两个方面:系统化和知识化。企业集团财务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人员、成本、信息四个方面。

页码居中,以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序

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基本没有争议,都认同我国未来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向集中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关于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

【】朱元午(1999)12运用数学模型建立了一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控制系统,将资金筹集、收入、营运资金、投资、收益分配、财务风险等均作为其中的子系统纳入到集团整体财务管理的范围内。

【】张瑞君13从分析经济环境的变迁、领悟先进管理思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视角出发,深入阐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探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致力于引导和传播财务管理的先进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帮助企业管理者不断更新理念,开阔视野,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奠定理论基础。下篇为应

用与实践篇。从研究成功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应用信息技术、推动管理进步的视角出发,对大量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帮助管理者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吴忠华14在分析饲料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及其模式类型的基础上,提出饲料集团公司的/经济责任目标。全面财务预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实际上也是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我国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在微型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问题上,我国学者作了大量的系统性研究。多数认为,微型企业自身存在财务、信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缺陷,导致其融资陷入困境。

【】钟生成15从我国微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总结出当前我国微型企业缺乏科学的财务

【】管理理念、管理目标不明确。王志坚(2009)16分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微

【】型企业难获金融支持的原因之一。胡玲燕(2011)17指出,微型金融机构愿意为微型企业提供金

【】融服务。它们对微型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信息和成本上的优势。朱长房(2009)18认为我国

微型企业当前债务过于集中,信息沟通能力较低。

【】在完善我国微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方面。张永杰(2011)19认为:企业应树立科学的财务

【】管理理念确定科学、明确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王 敏(2011)20在分析了我国当前微型企业的【】困境环境下提出企业应加强财务信息的沟通能力;戴志杰(2006)21在研究了我国微型企业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得出企业需要规范财务管理过程以及正确的处理财务权责关系。

参考文献

[1] M Miller&FMdigliani.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and theTheory of Investment

[J].Ameriean Eeonomie Review,1958,(48).[2] OliverHart.Firms,ConrtaetsandFinaneialStructure[M].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5.[3]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咖[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 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 吴少平.微型企业财务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67-71.[6] 王斌,高晨.组织设计、管理控制系统与财权制度安排[J].会计研究,2003,3:P15-22.[7] Radner.The Organization of Deeentralized Information Proeessing [J].Econometrea,1993:61.[8] Milton Harris&Artur Raviv.Organization Design[M].University of Chicago:workingPaPe,2000.[9] 王静.企业集团财务模式的选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9.[10] 陈敏.网络时代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浅见[J]财会月刊,2003,11.[11] 梁美健.企业集团财务集成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与审计,2004,1.[12] 朱元午.企业集团财务理论探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3] 张瑞君.时代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 吴忠华.新型饲料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J].中国牧业通讯,2004,4.[15] 钟生成.我国微型企业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16] 王志坚.财务管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17] 胡玲燕.对浙江微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1,(6).[18] 朱长房.对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09(18): 155.

[19] 张永杰.洞察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 财会研究,2011(15): 55.

[20] 王 敏.直面微型企业五大经营困难[J]. 财会研究,2011(23):27.

[21] 戴志杰.我国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华北电力大学,2006.

2.中国管理问题文献综述 篇二

关键词:R&,D,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模式,市场反应

R&D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一词的缩写, 通常可以翻译成“研究与发展”, “研究与开发”, 也有的学者将R&D翻译成“研究与试验开发”, 简称“研发”。长期以来, 由于R&D的投入具有高风险性, 先期投资大, 边际成本低等特点, 其信息披露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 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一个棘手难题, 而会计界也就此问题多次对会计法进行修改, 以试图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就中国企业R&D信息披露问题, 对以往文献从信息披露模式, 目前披露现状及问题, 以及对企业绩效、股票价格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综述, 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探明方向。

一、有关我国企业R&D信息披露模式的研究

正如引言中所提及, 我国企业R&D信息披露问题长期困扰着实物界与学术界, 而会计制度也对其的披露方式一再调整。孙静 (2007) 在《我国R&D 支出会计处理的变革历程及分析》中详细说明了R&D支出的会计处理变革, 可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第一阶段。早期我国的科技三项费用 ( 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要科学研究费) 由财政拨款, 资金来自于地方集中的更新改造资金; 后来“利改税”、“新产品试制费”由企业留存利润解决, 1973年, 国家又出台相关法规, 规定管理费用中包含“技术开发费”。即将R&D支出全额费用化。

(二) 第二阶段。在2001年, 业界提出“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 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也就是说, 即使研发成功, 资本化的也只是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

(三) 第三阶段。2006年, 新会计准则出台, 提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 能够证明满足相应5项条件时, 可确认为无形资产, 即资本化。为什么业界要将R&D支出的披露方式从全额费用化逐步转化为有条件的资本化, 却又不将其全部资本化呢?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中国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君彩 (2006) 认为, “只有解决了不确定性问题, 才可以将研发支出确认为一项资产”, 即“当产品研发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后, 再对研发支出予以资本化是比较可行的做法”。暨南大学张晓燕 (2002) 则认为, 全部费用化会使R&D当期利润减少, 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经营业绩, 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而全部资本化没有对不同类型的R&D项目予以区分, 所以企业的管理者不可能向投资者正确传递有关R&D项目的开发进程和成功可能性的内部信息。重庆工学院黎明、马哲 (2007) 则具体从两个方面八个小点分析了利弊。同时指出, “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两个阶段, 且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 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的这种方式本身符合“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会计惯例, 由于研究与开发支出所形成的技术或成果的未来经济利益可以由企业控制或拥有, 不应该仅拘束于法律或者契约性限制, 而应该从经济本质角度进行审视。对于开发阶段的支出, 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方式虽然仍有其弊端, 但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向信息需求者传递有关项目开发进程和成功可能性的内部信息, 使信息需求者对不同类型及与他们共享有关企业革新活动和成功可能性信息间形成的有效渠道, 同时, 这种处理方式也能避免完全资本化导致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无形资产缺乏真实可靠性”。

二、有关我国企业目前R&D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

总体来看, 在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颁布之前R&D信息披露情况混乱, 披露公司比例低, 披露行业分布差异显著, 披露项目不同意且内容不具体, 给财务报表使用者带来相当大的阅读障碍。而在新准则颁布之后, 我国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情况逐步得到改善, 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 披露公司比例变化。

薛云奎 (2001) 调查上交所公司1995~1999年年报, 发现几乎没有公司在年报中披露R&D支出的具体金额等信息。梁莱歆和熊艳统计了深交所公司2000~2003 年年报, 发现披露R&D费用的公司比例分别为8%、16%、17%和14%。侯晓红和干巧 (2009) 对上交所公司2000~2006 年年报调查发现披露R&D 费用的公司比例分别是9% 、11%、11%、16% 、17%、19% 和20%。王新红和杨惠瑛 (2010) 对2007 年中小板块公司统计发现60% 公司披露R&D 费用数额。梁莱歆和金杨 (2010) 发现2007 年29%的深交所公司披露R&D信息, 2008 年为33%。刘斌、李翔 (2010) 统计指出披露R&D 信息的上市公司已接近上市公司总量的50% , 但仍有一半上市公司未披露R&D信息。

(二) 披露行业分布差异仍然显著。

侯晓红和干巧 (2009) 发现制造类、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更愿意提供研发信息, 但农林牧渔、采掘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未广泛披露研发费用。王新红和杨惠瑛 (2010) 发现221 家中小板企业2007 年年报中, 建筑业、水电煤气、木材家具、金融保险、传播文化、房地产和综合类7 类行业中没有一家公司披露研发费用的确切数额, 而医药生物、农林牧渔类企业对R&D投入数额均作出披露。刘斌和李翔 (2010) 对沪深上市公司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制造业披露R&D的公司比例均超过65%。

(三) 披露项目不统一, 内容不具体现象严重。

王小荣和卜伟 (2008) 发现高新技术类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专项应付款”等10 个科目中披露R&D信息。王新红和杨惠瑛 (2010) 发现高新技术类上市公司主要在“政府补助”和“专项应付款”科目中披露研发信息。梁莱歆和金杨 (2010) 发现上市公司主要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开发支出”和“管理费用”科目中披露R&D支出。贾璐 (2010) 发现几乎没有上市公司在“管理费用”中对研究支出做详细注释, 部分企业将研发费用列示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下且名称不统一。刘斌和李翔 (2010) 统计发现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R&D较为常用的项目超过了20种, 按规范要求披露在“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两项目下的比例不到20%。王新红和杨惠瑛 (2010) 发现只有大族激光等3 家公司在管理费用或开发支出明细列表中详细披露研发费用中的工资、材料及折旧等支出, 大多数企业仅列示了当年研发费用的支出金额。梁莱歆和金杨 (2010) 发现大多数企业只披露了研发支出数额, 对于研发资金来源、研发支出构成、项目类型、项目应用前景等信息均少有提及。王宇峰 (2011) 也指出, 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不规范, 2007、2008、2009 年研发支出披露不规范的比例分别为42. 03%、42. 86%和24. 28% 。

三、有关R&D信息对企业绩效、股票价格影响的研究

一般来说, 对于公开上市交易的公司, R&D投入会带来公司未来价值的提升, 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进而影响股票收益的未来分配以及企业的绩效和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一) 从企业绩效上看。

新准则颁布前, R&D信息与之尚未体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而在颁布之后, 随着着对R&D 投入强制性披露的提出,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上市公司对这一重要信息的供给, R&D信息与企业绩效相关性逐渐显著。程小可 (2010) 等人运用价格模型探讨2007~2008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的“开发支出”与权益估值之间的关系, 发现开发支出对企业权益价值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刘斌和李翔 (2010) 以2007~2008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 检验发现在长期和短期市场反应下, 股价对R&D支出的信息披露都存在选择性吸收, 投资者能区分其会计处理、披露的规范程度。梁莱歆和赵娜对2007~2009年深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调查发现:会计信息有用性受是否披露研发信息影响, 企业市场价值与R&D信息披露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且R&D 信息披露越规范对企业的市场定价影响越大。

(二) 在股票价格方面。

刘斌、李翔 (2010) 采用处理聚类标准差的OLS和考虑随机效应的组间 ( betw een) 回归的方法, 建模并验证, 得出R&D信息披露与股票长、短期市场反应的变化规律:一是股票价格的长期市场反应对R& D 支出的信息披露存在选择性吸收, 投资者能够区分R& D 支出的会计处理、披露的规范程度以及从事R& D 支出的公司性质。二是股票价格的短期市场反应对R& D 支出的信息披露也存在选择性吸收, 对于高科技公司投资者能够区分R& D 支出的会计处理和披露的规范程度, 而对非高科技公司其股票价格没有明显的短期市场反应。而王宇峰 (2011) 则在《R& D 支出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更明确地指出, “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质量和股票价格正相关, 2007 年和2008 年这种影响不显著, 2009 年的样本则在5% 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随着2009 年中国证监会对研发支出披露要求的提高, 研发信息披露质量也随之提高, 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可见, 上市公司应进一步规范研发支出的披露, 根据新无形资产准则和中国证监会的要求, 结合公司的行业特征和公司特点以及准则的规定, 披露本公司对研究和开发阶段划分的具体标准以及资本化的具体条件, 在此基础上区分研究和开发阶段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研发支出, 这些将有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研发总投入以及研发的前景, 从而正确地评估企业价值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四、结语

3.中国管理问题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价值管理;市值管理;综述

市值管理是中国新兴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产物,在西方经济学中没有直接对应的理论,其理论基础应当是价值管理,它是在经济学家的不断研究演化的过程中逐渐丰富产生的,我们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根源和我国经济学的市场实践两个方面对市值管理理论进行梳理。

一、市值管理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基础

(一)价值研究的演进。19 世纪中叶至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伴随工业革命的进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关于资本价值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探索。1861 年,Karl Marx发表《资本论》,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系统的解释了价值的源泉与产生过程[1]。1906 年, Irving Fisher发表《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一书。书中解释了收入、资本、价值等相关问题,解释了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以及资本价值的源泉,成为现代资本价值理论史上的里程碑。1930年,欧文在《利息理论》一书中创造性的提出了“折现”这种科学的资本价值评估方法。通过对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来科学的评价资本价值,这一思想从此成为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的经典,为科学的评价投资以及资本收益提供了科学的方法[2]。

伴随20 世纪50 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958 年,Modigliani与Merton Miller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提出MM 理论,标志着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开始。这一理论认为,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企业总价值在套利机制的作用下将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鉴于考虑税收的影响,后来提出修正的MM 理论。修正后的理论认为企业负债杠杆对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存在影响。杠杆程度与价值成正比,也即企业全部举债经营的情况下企业的价值将达到最大化。

1970 年, Eugene F. Fama发表《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一文。该文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简称EMH)。该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市场对各种信息做出的反映,并且价格是独立的、前后各不相关的;市场上投资者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是理性的投资者,各自对证券价格做出理性的分析和评价;市场能够迅速有效的反映市场最新信息,投资者不能从证券市场获得非正常报酬。Fama把上述类型的市场定义为有效市场,并且给出了弱势有效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和强势有效市场三种具体的分类。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证券市场完美的竞争均衡状态,并且为证券市场的分析提供了微积分概率论这一数学工具,以此通过市场的线性系统来对证券市场的要素进行数学分析。这些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不断明晰了价值以及公司价值、上市公司价值的概念,为此后出现的价值管理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价值管理概念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界在总结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管理的理念。1980 年,“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出版《竞争战略》一书。作者提出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竞争战略,并以“五力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关于价值管理的战略管理理论。该书总结了三种有效的竞争战略: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缝隙市场战略。麦肯锡顾问公司Tom Copeland等人在其著作(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中,将价值管理(又称基于价值的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VBM)定义为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价值管理是一种用来整合企业资源、活动以实现企业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工具、管理装置和管理控制系统;价值管理是通过把企业资源合理地分配到最有价值的投资上尽可能多地创造财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目前价值管理理论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数字阶段、战略阶段和整合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最初的数字阶段。在这一阶段,价值管理主要关注财务方面的因素。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经营者最关注的是企业的利润指标,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在价值管理的战略阶段,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开始建立。伴随着现值理论和会计计量观念的变化,在对公司价值评价时,看重的不是公司的账面资产的总价值,也不是公司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公司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以此评价公司潜在的或预期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股东和经营者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讲风重视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控制和激励的同时,也注重关心本公司职工的利益。

在整合阶段,价值管理的原则延伸到了内部运营的管理等一些领域,价值管理发展成为评判公司价值的一种工具,这样理财活动和战略规划的联合出现使企业的价值被纳入更广阔、更完整的方法体系当中。对各种管理决策如战略规划、公司重组、资本配置、薪酬规划和绩效评估来说,价值管理都是一个更可取的方法。价值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有利于行业的整合和企业产业升级,能帮助企业以较小的成本实现快速扩张,提高资源的运作效率。

二、我国证券市场市值管理概念的演进

(一)证券市场的市值管理根源于价值管理。市值即为股票的市场价值,就是股票按照市场买卖价格计算出来的总价值。在某段时间内,某股票的发行数量与其股票的市场价格的乘积,就是该支股票的市值。市值代表了公司在市场上能够真正实现的价值,在理想状态下,股票的价值代表了企业未来各期的利润按照资本市场上一定的折现率折现而后形成的现值,将目前的情况与未来相结合,通过这样一个数值来反映企业未来在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衡量企业资本价值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价值学派的代表人物Benjamin认为,股票交易市场是十分活跃的,在这频繁的交易之中,有时候情绪的力量会超越理性的力量,因此市值并不能够稳定全面持续的反映公司的真正价值,有时候会高于实际价值,有时候会低于实际价值。因此市值只能是公司实际价值的重要参考依据。而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是有效的,股票的价格正是关于股票的所有的公开信息的一个汇总后产生的结果,是对于公司目前状况和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的预测,因此市值能够真实的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

股票市值的概念,无论对上市公司本身,还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而言,均无任何实际意义。首先,它不能真正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因为它只是基于三分之一流通股作出的市场价格。其次由于大股东手里的股权不能流通,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和股票市值与他们也无关系,他们在场外转让股权、进行股权质押融资时,定价的依据都是每股净资产。而自2005年5月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收官,上市公司所有股权都陆续变成了流通股,中国证券市场已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市值的概念才有了其应有的意义。

自此,理论界开始逐步关注市值管理的概念,形成了一系列研究。 施光耀等指出,市值管理是以市值指标为媒介,运用科学、合理的价值创造和价值经营手段,综合管理科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等学科,以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模式。朱陵川认为市值管理就是以维护和稳定市值为基调,并以市值长期、持续、健康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长期经营机制。刘文提出市值管理是通过经营和管理活动来实现股票价格与公司内在价值的平衡,并以公司市值合理、健康、持续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活动。汤谷良等认为市值管理是以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各种价值经营理论实现公司市值持续、合理增长目标,并以市值为指标指导企业经营与财务决策的管理活动。谢风华认为市值管理是指公司建立一种长效组织机制,这种机制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及时准确的信息,维持各方面的平衡,为股东创造价值,最终促使公司股票价格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从上述研究的结论看,市值管理的核心仍然在于价值管理。市值是根源于价值的概念,任何脱离价值的市值管理都是对价值的扭曲,必然出现种种问题。曹凤岐指出,市值管理最核心的还是在于内部价值管理,通过市值实现对内在价值创造的良好反映。施光耀、刘国芳等也认为市值管理的基础是价值管理,是价值管理的延伸。

(二)市值管理的界定。第一类的核心是市值最大化,即认为市值管理即为管理的目标都以市值最大化为目标。认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投资、融资以及鼓励政策等所有经营行为都是围绕市值最大化这个目标来进行。上市公司从稳定和提高公司市场价值出发,根据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定,通过一系列手法获得投资者青睐,以提高自身市值,使股价能充分反映公司的价值。第二类核心是价值外显化,即通过市值确切地反映公司内在价值,进而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如刘国芳认为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市值高低,有积极主动地运用一系列科学、合规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大化和价值经营最优化”目标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其中,价值创造基础,价值经营是手段,价值实现是目标。第三类的核心是将市值管理当作一种机制建设,从而实现公司的战略管理目标,也就是公司和股东价值均衡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我们认为,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市值最大化为基本目标,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长期目标,通过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回购发行、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市场化手段,使市值与价值趋同并实现共同最大化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的证券市场,由于新兴加转轨的特殊性,市场的不完善造成了股价与价值存在一定差异,而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对价值的不断重估,上市公司在面临着通过多种手段提升价值和市值的机会.如何实现市值与价值相一致以及实现二者的合理持续增长成为市值管理目标产生的根源。正因为此,市值管理在西方价值管理的基础上,根植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实践营运而生。与理论研究相对应的是,市场管理层也在不断关注市值管理这一课题,并逐步推动在市场中的运用。2005年9 月,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提出要把市值纳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指标考核体系。2006年5月,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要积极研究把上市公司市值纳入考核办法。2006 年12 月,中国第一家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并发布了中国第一份市值专业研究报告《2006 中国证券市场A 股市值年度报告》,标志着中国市值管理研究步入新的轨道。2007 年5 月26 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市值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管理的新标杆,市值管理由此成为众多专家和学者研究和关注的领域。 2014年5月9号,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5月19号,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学习研究贯彻新“国九条”的专题会议上又强调,要抓紧研究推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面,一个是中央政府的最高级文件,一个是资本市场的最高级首脑,两个最高级先后论及了市值管理,而且还旗帜鲜明,时不我待,我们认为这必将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创新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2:35-99

4.中国诗歌发展史文献综述 篇四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博大精深,具有极其高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史学价值,现我就诗歌史做一下简要说明。

关键词:诗歌史

艺术

诗歌体例

文学

美学

概念界定: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研究对象: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

研究现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什么是诗歌呢 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国内外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都十分热衷。

汉语古诗在周边国家的影响:汉诗,字面上的意思是汉语的诗歌。但这个概念主要是在汉语世界之外使用。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因为使用汉字作为书写文字,自然也深受汉语诗歌的影响。随着佛教禅宗在这些国家的流传,汉诗成了禅宗文学的最重要的形式。

日本

在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文人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仿照汉语的诗的形式来创作日本诗歌。日本汉诗和日本本土的和歌、俳句最明显的区别是汉诗一首有四句(绝句)或八句(律诗),每句通常五言或七言,而和歌、俳句则有五、七、五或五、七、五、七、七等多种长短句,更像汉语的词。

751年,日本最早的汉诗《怀风藻》出版。之后在平安时代达到全盛期,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等敕传汉诗集持续出现,风行之盛被人称作‚国风黑暗期‛。其后鎌仓时代、室町时代日本的汉诗得到持续的发展,譬如一休宗纯的《狂云集》中收录了一休的很多汉诗。江户时代汉诗的发展达到高峰。明治维新时期的受过教育的日本人几乎人人都会作或好或坏的汉诗。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汉诗的影响开始衰落,迅速衰落则为昭和时期。不过今日初中程度以上的古文教育仍然包含汉诗、汉文的背诵、解释、以及创作等。为中国之外汉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朝鲜

高丽朝时期,汉诗在高丽逐渐普及。高丽诗人如崔冲(985年-1068年)、李奎报(1169年-1241年,号白云居士)、郑道传(?-1398年)等都有大量汉诗流传下来。除此之外,高丽文人还把古老的朝鲜语民歌用汉字纪录下来,形成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后人称之为‚别曲体‛,又称为‚景几体歌‛,大体上采用了334的格式。譬如著名的朝鲜民谣《阿里郎》,或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的古风片头曲《呼唤》。

高丽朝中期开始,具有朝鲜语特点的时调得以发展,并在李氏朝鲜时期达到顶峰。时调是朝鲜的俚语民歌,但由于是汉诗诗人整理记录,而且汉诗诗人创作了很多时调,时调在发展中自然地融入了汉诗的因素。诗人申钦(1566年-1628年)在《放翁诗馀序》中说:中国的歌极具风雅,可载籍流传,而我国所谓的歌却只能用于宾筵娱乐,不能丰我载籍。

越南

越南作为中国的一个郡县(交趾)时汉字即作为官方文字。中国五代十国时越南从南汉的治下独立,但官方文告和科举考试仍通用汉文,一般著作也以汉文撰写。是以作为汉文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汉诗在越南也得到发展。陈朝末年,著名的汉诗作家有陈艺宗、胡季牦等人。后黎朝时,尤其是黎圣宗(名灏、思诚)时,汉诗达巅峰状态。

艺术起源于劳动。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鲁迅先生说: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其中一个叫‘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门外文谈》)

从集体劳作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

早期的诗歌伴随着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这种传统一直贯穿于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中。

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

一、先秦诗歌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一)《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全诗共373句,2490字。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

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yue)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臵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宋元之后,凡属合乐之,如词、散曲均可称为‚乐府‛。

(二)汉乐府诗:它主要包括四类作品:

1、郊庙歌辞;

2、相和歌辞;

3、鼓吹曲辞;

4、杂曲歌辞。

乐府民歌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诗经》有共同之处。可以说《诗经》又向前发展了。

三、魏晋南北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且开始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体,主要有建安体、正始体、永嘉体、陶体、谢体、永明体等。在此不作详细论述,我们简略谈谈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寻阳柴桑人。其诗的内容尤为丰富,通过对农村田园生活之吟唱,表现躬耕田亩的种种体验与坚持崇高理想的斗争精神,出污泥而不染,并向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提出抗议。

他开创中国的田园诗,把田园看作是一片纯情的净土,歌颂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现其自然天籁与美好。陶渊明具有敏锐的领悟力,生存在那与大自然距离很小的环境中,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出见一辙,对它歌颂咏唱,以至于复归自然。如他的《归园田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表现一种深远的竟境。南北朝的诗歌形式,上承汉魏,下开唐宋,在民间歌辞的基础上,经过许多诗人的努力,逐步形成各种诗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诗体过渡时期。

四、唐代诗歌

唐代是我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一)初唐时期——准备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

(二)盛唐时期——顶峰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

(二)中唐与晚唐时期——发展与成熟期

(三)在中晚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中晚唐诗人较著名的还有:韦应物、刘长卿、韩愈、孟郊、柳宗元、李贺、李商隐、杜牧等。

五、宋代诗词

词起源于唐代。宋词是我国诗史上又一高峰。北宁著名的词家有晏几道、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等。

苏轼(号东坡),北宋最有名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苏词题材广泛,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风格亦多样,但其主体风格是豪放的。他不仅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而且也用来表现爱国激情和反映农村生活,代表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赤壁情古》,表现诗人对理想之执着与追求,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颂和热爱以及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向往,感情奔放,联想丰富,笔力豪迈,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成为豪放派词家的典范作品。

南宋著名词人是张孝祥、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姜夔……。宋代著名诗人是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文天祥,其中以陆游和苏东坡的成就最高。

陆游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写了9300多首诗,他的不少诗篇洋溢爱国主义豪情,激越悲壮,雄浑豪放,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臶。代表作如《关山月》、《金错刀行》、《书愤》、《示儿》等,充分表达了他对南宋王朝忍辱苟安的愤恨和祖国命运的关怀。他的诗不论在当时或对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六、元曲、杂剧

元代是散曲和杂剧兴盛的时代。

元代散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马致远是元代散曲之大家,很有影响,其作品多写怀才不遇的悲愤或羁旅飘泊的痛苦,代表作如《双调〃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等。

‚枯藤老树皆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马致远的确善于摄取自然景物,融羁旅飘泊之情于萧瑟荒芜之景,强烈烘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情绪,情调虽感伤,艺术手法却很高,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与王实甫,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和《西厢记》。

七、明清诗歌

明清两朝是戏曲和小说兴盛的时代。

较有成就的诗人如:高启、于谦、戚继光、俞大猷、顾炎武、陈子龙、夏完淳、吴伟业、王士祯、纳兰性德、袁枚等人。

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对旧体诗词的借鉴。创作新诗应当全面继承和发展几千年来中国古典诗词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优良传统,努力创造发扬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诗的民族形式。在此对我国诗史只作了一个简要介绍,理出一个基本脉络构想,还有待不断充实、完善。

5.中国购物网站优劣性研究文献综述 篇五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张益萍学号:200810730224)

基于同等商务模式京东 淘宝 当当

购物网站配送模式比较

在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成熟的今天,网上购物已经成为目前校园中最风靡的购物方式之

一。这篇文章将从中国现有的几家主要购物网站入手,主要从网站规模、经营模式、物流配送方式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比较出各大网站的优劣性,并试图找出目前电子商务网站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购物信息,并为目前购物网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购物类网站管理模式相关分析》

一.购物网站管理模式比较

淘宝网采用的是会员制,(中外购物网站配送模式比较分析陈伟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5-15)

购物网站中的配送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各大购物网站到消费者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是购物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这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交易物品。目前国内的配送方式主要有自建配送体系、第三方配送以及邮政配送体系三种。

京东商城是中国B2C 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淘宝商城是中国B2C市场最综合的网购专业平台,而当当网则是B2C商城中主营图书音像方面的巨头。目前京东和当当网上商城的配送方式基本相同,主要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①上门自提。即消费者自行前往相应自提点提货。②快递运输。即厂商网站选用价格较低廉的快递公司、邮局快包等将消费者购买的产品送达指定地点。③邮政体系配送。即厂商网站在其营业地点建立产品仓库,根据消费者网上购物清单和消费者家庭地址信息,办理邮政递送手续,通过邮寄手段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中。

淘宝与京东和当当不同的一点是它没有自建配送体系,而是完全依托于第三方,在物流网络覆盖不到的区域则转为邮政配送,主要是由于淘宝客户高度分散使其不具备自建配送体系的条件。淘宝由于其客户分布高度零散,所以采用第三方快递运输和邮政配送居多。国内像京东、当当等纷纷在自建配送中心,并且规模是越来越大,有句俗语叫做“饼越大越难摊”,目前国内这些自建配送中心的购物网站就面临这样的问题。自建配送中心可以保证核心业务的发展,但不是长久之计。应该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而不能盲目自建配送中心,否则巨大的投资必定成为巨大的沉没成本。从目前来看第三方才是物流社会化的根本,一方面在中国由于观念的差异或配送设施的差距,消费者往往会因为第三方的过错而迁怒于购物网站,比如会因为商品或包装在运输过程中有破损而去责怪那些本身信誉很好的购物网站。另一方面通过和目前国外像Overstock、JCPenny相比较,只有第三方物流才能从根本上减低各大购物网站的配送成本,所以认为淘宝在这方面还是更胜一筹。但是目前我们仍可以看到的一点是我们在第三方物流方面的相关法律是不够完善的,建议国家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力度。

购物网站可信赖感研究

购物网站搜索引擎比较 中国比较购物网站的调查分析和发展建议蒋群;胡桃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 【期刊】电子商务2006-11-30

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的整体环境尚不健全。购物网站是依托着电子商务网站而发展的,但是在2000年的时候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受到网上支付、现行税制以及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制约。电子商务的规模以及使用的普及还有待于发展。因此购物网站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制约。虽然目前电子商务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所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网络购物安全,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等仍然是电子商务中人们关心的焦点。

二. 网站商品信息不规范,标准不统一

目前网络上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对顾客十分的友好。它们用松结构的,堆砌的语言。此外,各类网站提供信息的格式不尽相同,提供商品的信息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购物网站提供给消费者信息的质量是大打折扣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这将大大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三.购物网站搜索引擎的不成熟

6.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篇六

【摘要】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扩大的群体--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正在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将对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报道、概念界定、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解决对策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留守儿童问题 研究 综述

一、国内相关媒体对留守儿童问题报道综述

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从以下数据就能看出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新浪爱问网页:搜索“留守儿童”找到网页约324000个,(用时0.026秒);;当然除了网络之外,电视、报纸等也都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以下是对相关报道的综述。

(1)新华社报道:2004年2月,江西省都昌县一对夫妇双双到东莞打工,将孩子寄养在妻妹家中。2月19日,孩子从两米多高的床上摔了下来。因未能及时发现脑内淤伤,最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

(2)《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6月,湖北省黄梅县一名上小学四年级的留守女孩因与奶奶顶嘴斗气而被脾气暴躁的奶奶用毛巾勒死,当时女孩的父母正在外地打工。

(3)延庆县珍珠泉乡八亩地村的孩子珍珍特别想外出打工的爸爸,经常睡到半夜要找爸爸,有时候做梦还会喊“爸爸救我”。可当她爸爸回来时又认生,躲在一边不出声。(中国儿童信息中心)

二、国内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

(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背景及定义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了农村——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叶敬忠1[②]等,段成荣2[③]等,周爱民2005)。

李雯婷(2005)【1】和段成荣等(2005)【2】都将把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刘允明(2005)【3】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应为小学和初中生。曹加平(2005)【4】则认为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中主要出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安全和权益问题

郭三玲(2005)指出监护权的缺失,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尤其是留守女童屡被猥亵的情形令人揪心。

很多学者都指出“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直接的关爱与监护,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而且有时受到侵害,没有倾诉的亲人,往往不易被发现。“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多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多受到人身的侵害。

这里的安全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周宗奎等,2005)【5】。本文在前面相关报道综述(3)就是很好的例证。1[②] 叶敬忠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 2[③] 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2.学习和教育问题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的学习无人辅导和督促,独立作业能力不强,学习自主性差,大部分留守子女学习成绩平平,少数孩子有厌学情绪、甚至有逃学行为。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等级为优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等级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其他儿童(郭三玲,2005)。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实际上是隔代抚养(即祖辈抚养),曹加平(2005)认为祖辈囿于教育观念落后和精力有限,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疏于管教或管教不当。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因祖辈管教不力,在学习上放松自己,大部分时间耗费于看电视、与伙伴嬉戏,甚至沉迷于录像、网络、电子游戏,学业几近荒废。

3.心理情感和道德发展问题

心理方面,吴霓等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儿童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留守儿童问题应对策略和方法

刘允明(2005)对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食宿,配备以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同时强化家庭的监护意识和教育责任,确保家庭教育力量的存在。二是政府和社会的热心关注。这样政府资金注入,保障寄宿制中小学的正常运转。创新管理模式,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援。

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和城乡二元结构有莫大关系,所以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必须考虑如何从城市入手。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吕绍清(2005)【6】建议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政府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予流动农民市民待遇,保护流动农民的权益;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

三、对现有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评价

综上所述,自2005年以来,国内相关学者和专家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和探索。但国内目前这些研究在取得很大进步和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憾。我认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研究对象概念界定不清晰。对于什么是“留守儿童”,国内学者往往只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去“轻松”下定义,学界没有统一概念界定。因此也导致了研究对象的缺失。

二是研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由于留守儿童是一个全国性存在的群体,所以任何只针对一小部分留守儿童或一个地方的留守儿童研究都有其局限性

三是系统研究不够。当前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但是系统、全面性研究很缺少,另外跨区域的深入研究更是缺少。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研究片面化、局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国内目前主要还是通过一些大媒体来进行对留守儿童的报道从而引起社会对其关注。但是大量报道只是给人感性的认识素材,学界研究之后提出的解决对策也欠缺操作性、可行性。给留守儿童“一片广阔的绿洲”,让大家共同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中来!

参考文献

【1】李雯婷:《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载《四川

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第10期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载《人口研究》2005第1期

【3】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3期

【4】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载《教育科学论坛》2005

年第10期

【5】周宗奎、孙晓军、刘 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吕绍清:《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载《中国发展观察》2005

7.中国农村体育现状文献综述研究 篇七

1 农民体育意识的研究

长期以来, 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以体力劳动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 所以农民认为不需要体育、不需要锻炼, 日常的劳作已经足够了, 他们需要其它静态的休闲方式。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必然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发生偏差, 缺乏动机并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 从而农村体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刘胜在《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 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体育意识与健康观念的制约”, 农民对体育认知偏差具体表现为:“劳动就是体育运动”[1]、“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体育与自己无关”[2], 还有调查表明:有40.2%的农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 有32.7%的人认同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 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影响生产劳动。这些都表明本世纪初农民体育价值观念的存在严重偏差。

2 农村体育人口的研究

体育人口既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增加体育人口, 可以提高一个国家人口的素质, 对社会发展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增加农村体育人口, 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对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均衡发展, 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具有重大贡献。卢元镇[3]在《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分析》论著中指出, 在全国1.4亿体育人口中城市占55.11%, 约为0.77亿;农村占4.89%, 约为0.63亿, 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3.9%, 这是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偏少的基本原因。朱家新[4]在《农村体育人口与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较研究》中, 以福建沿海地区的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 调查表明体育人口农民有494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11.7%;非体育人口农民有2384, 占总调查人数的56.5%。卢兆振[5]等关于《关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再界定》的研究, 以苏北农村地区农民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标准体育人口仅占7%, 近似体育人口占10%, 偶然体育人口占6%, 纯粹非体育人口高达77%。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少是今后新农村体育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农村体育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 与农村体育及农村体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农村体育消费水平, 它是反映农民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承受经费支出能力, 与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已有研究以农村体育消费水平为切入点的研究不太多, 其研究主要体现在影响农村体育发展因素之中。关于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研究集大成者是牛鹏飞[6], 陈焱关于《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综述》研究, 文中按地域 (华东、华中、西北、东北等) 对农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综述, 指出各地域的消费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华东地区和北京市周边区县农村体育消费水平高于东北、西北地区的农村体育消费水平。农村体育消费在总体上形势不容乐观, 消费水平整体低, 消费形式单调, 体育意识淡薄, 并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集团, 处于消费的“原始”状态。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党和政府提出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使得提高农村体育消费水平成为可能。

4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研究

农村体育场地是指农村范围内服务于农村居民, 供其参与健身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它是农村居民参加健身活动、强健体魄、愉悦心情、丰富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当前众多文章以2 0 0 8、2 0 0 9年为例如:《关于农村体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思考》、《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分析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求下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我国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等文章, 在分析影响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时, 所引用的农村体育场馆设施数据都是依据1999年张发强在北京体育科学大会上关于《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 具体数据如下:从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 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70万个, 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占人口3外左右的城镇, 占全部体育场馆的79%, 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 城乡体育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这样的数据仅能反映上个世纪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情况。据2005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数据公报》表明, 我国体育场地有67.70%集中在校园, 广大农村仅占8.18%, 体育场地、设施明显呈现出城市优势、农村劣势的状况。但这些数据与新农村建设以来, 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相差太大, 不符合实际情况, 同样也表明新农村建设以来, 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体育设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缺乏。已有研究主要是以地域性为主, 如周奕君[8]的《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调查显示, “长三角”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状况比较宽裕的占15.2%, 基本能满足需求的占39.3%, 紧缺的占34.7%, 根本没有场地资源的占10.8%。可见当下, 政府和社会对农村体育设施资金投入之多, 体育运动设施供需矛盾得到初步缓解。

注:括弧内为农村体育研究的硕博论文数量。

5 农村体育指导员的研究

农村体育指导员是现阶段发展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增进农村居民身体与心理健康、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作为发展新农村体育不可缺乏的人力资源, 其数量与质量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有效性、科学性、广泛性有重要影响。目前, 我国农村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较少。据郭立平关于吉林省农村体育组织与体育指导员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农村体育组织尚不完善、未形成网络化;吉林省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在数量不足, 整体结构上存在中高级别指导员比例低、学历层次低, 缺乏学历层次较高的体育专业人才;年龄偏大、非体育专业比例大;从业时间短, 经验不足等情况。吴明华[9]等关于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湖南省拥有6 500万人口, 湖南省社会体育工作人员大约为5 000人, 平均每12 000人才拥有1位社会体育工作人员。并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 而农村就更为稀少。

6 农村体育管理体制的研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许多乡镇干部为了发展农村经济, 忽视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认为“没有钱就没法搞文体建设”, 没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的发展原则, 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意义, 将农村体育工作至于工作日程之外, 从而导致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甚至缺位。当前,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以乡镇为中心, 以业余体协这样的公益机构对负责农村体育的宣传、发展与管理工作。虽然形成了以农村居民各项体育协会为中心的农村体育管理服务网络, 但是能真正组织和指导农村居民进行科学健身的机构与人员并不多, 农村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7 结语

有关农村群众体育现状问题的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也是研究成果较多的一部分。研究方法大都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研究结果也都是以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体育的实际现状, 如能借农村体育的实际现状分析数据, 提出未来几年农村体育开展各项对策的研究。使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可能会更全面、更具体、更有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胜在.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6 (3) :32~33.

[2]姜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9 (4) :25~27.

[3]曾理, 徐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1) :27~28.

[4]卢元镇.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分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5]朱家新.农村体育人口与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1 (4) :20~23.

[6]卢兆振, 等.关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再界定[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8 (2) :32~34.

[7]牛鹏飞, 陈焱.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6:19~21.

[8]周奕君.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5) :13~18.

8.中国的财政透明度:一个文献综述 篇八

[摘 要] 一直以来,财政透明度都是公共财政管理的关键方面。围绕我国财政透明度相关问题,既有文献大体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分析:第一,财政透明度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第二,我国财政透明度较低的原因及优化路径;第三,在国内外对财政透明度进行的实践。本文从这3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同时在总结既有文献基础上,指出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透明度;文献综述

一、引言

财政信息处于政府信息的核心位置,财政信息公开透明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的必要条件,是建立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必要保障。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进,对进一步提升财政透明度的呼声波澜再起。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行政部门,民间组织,社会公众对我国财政透明度问题进行了多方努力,虽见成效却不显著,这使得人们产生了疑问,引发人们对于如何推进财政透明度跨越式提升的热烈讨论。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对中国财政透明度问题的深刻理解顯得尤为重要。随着改革进程推进,学者们对其认识也在不停更新,充分梳理这些文献成为一项重要有意义的工作。

以上述为背景,本文尝试对该领域已有理论文献,经验研究基于梳理与归纳,着重考察国际上对财政透明度的通行准则如何在中国找到合适土壤,生根发芽,通过梳理文献辨识中国财政透明度问题的解决方向。总体来说,既有文献的落脚点集中以下方面:一是从国际通行准则角度论证财政透明度要求;二是总结我国财政透明度较低的原因及优化路径;三是探索国内外关于财政透明度的实践,本文剩余部分将延续此思路进行安排。

二、认识财政透明度

有关财政透明度的定义,大量文献认为比较权威的概念是1998年IMF在《财政透明度手册》中所采纳的由Kopits与Craig给出的定义:向公众(公众被定义为包括所有与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有关的个人与组织)最大限度的公开政府的结构与职能,财政政策意向,公共部门账户和财政预测的信息。国际国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在1998年先后通过《财政透明度良好做法守则-原则宣言》和《财政透明度手册》(《财政透明度良好做法守则-原则宣言》的解释性文件,涵盖其全部内容),并于2001年对其进行修订,《修订的财政透明度手册》(2001)指出财政透明度应遵从的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是作用和责任的澄清,公众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预算编制执行和报告的公开,对真实性的独立保证。对此,鹤光太郎从制度透明度,会计透明度,指标与预测透明度三方面要求政府信息披露,Kilzick指出透明度更应该从使用者角度而非提供者角度来理解,高倚云,蒋平认为IMF的核心立意是政府应当提供全面并真是的财政信息,并规范公开信息的内容,程序和信息质量,张平则指出,除上述作用外,IMF手册更主要的在于为各国确立公共财政透明度的原则性文件,督促各国政府效率的提高以建立合理的财政体制。刘笑霞则强调,财政透明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财政活动透明,IMF要求政府公开其结构和职能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其他方面活动有可能和财政活动有相关关系,甚至产生较大影响。

财政透明度具有经济学上的理论渊源,主要集中于受托责任观,代理人制度,公共产品理论。程瑜李建发从受托责任观角度认为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管理的受托一方,其机构,人员有履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并向公共报告的义务,因此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政府受托责任的内在要求政府接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资源并提供公共物品,资财提供者即公众必须依赖政府报告了解政府责任的履行情况。也就是说,从政府角度来说,政府必须就其行为向议会和人民做出合理解释,政府若不能透明公开相关信息,则表明受托责任履行不足,也就无从知道制度是否有效实现目标及该目标是否正确。而代理理论认为提高财政透明度是降低政府代理成本的内在要求,政府和人民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公民没有“退出”的选择权,刘笑霞的观点认为如果想保证代理人以委托人利益为基点行动,就必须要求代理人行为透明,从而降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利于委托人监督评价代理人以解决代理问题鹤光太郎则坚持透明信息的公开,可以使公众和立法机构有效考评政府以减少腐败行为。程瑜指出,透明度可实现完美信息和完全信息的制度安排,表明具备一定质量的信息被主体共享的程度,透明度的制度架构目标是达到信息的完全对称,即完美信息和完全信息。完美信息是博弈双方在博弈过程中能观察对方的行为决策,完全信息是人们对参与博弈的各方行为决策的结果,利益或损失有较为明确的预期,因此财政透明度实质就是政府在规定时间按规定频率向公众披露的信息程度。黄寿峰等人从财政透明度与腐败关系出发,研究认为提高财政透明度可以遏制腐败,但目前其作用并不明显。公共产品理论强调财政信息产品能作为社会公共品的基础,而作为公共产品理应向公众开放,实现社会公平,减少寻租行为和腐败,避免政府与特定利益之间的共谋,减少或避免暗箱操作。因此,公众的参与成为推动财政透明度提高至关重要的一环。白景明指出了公众对财政公开的思想认识不够清楚,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树立务实的财政观;王亚欣和马蔡琛通过比较研究金砖国家预算透明度情况指出了发挥公众力量对提升财政透明度尤其是预算透明度的作用。

三、我国财政透明度较低原因及优化路径

凌岚、张玲强调了财政透明度在我国的推进跨越的漫长时空,粗线条勾勒大致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1949建国到1999的萌芽期,国家保密法等文件把政府预算规定为国家机密;1999到2007,提出预算编制等要求,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通用系统等;2007年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发布,提升财政透明度的进程全面推进。但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财政透明度的改善,目前我国财政透明度尚存很多问题,与IMF等关于财政透明度的要求相比,我国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2001年对35个国家和地区透明度进行评分和排序,结果中国的“不透明指数”高达87,被列为透明度最低的国家,远低于最低的新加坡(29分)和美国(36分);在2004年的评价中,中国的不透明指数在48个国家中仍然高居前五位。

温娇秀,李燕等人都不约而同的指出我国信息公布的法制问题,制度架构起着决定作用,法制是制度架构的基石。事实上,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出台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而只有一部约束信息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2008年《条例》公开,2014年通过新的修订的《預算法》,使得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保障上升到了更高层次,无论是主动公开财政信息还是依申请公开财政信息的政府数量都得到了大幅增加,但法制公开建设依然相对不足。《保密法》范畴宽泛,几乎将所有领域纳入国家机密,直接与政府信息公开原则相背离;且定密权归属于行政部门,使得行政部门界定的国家机密超过合理范围时仍然得不到法律制约;新《预算法》笼统规定政府信息公开,没有细化内容,也没有规定一些重要预算信息的公开,可操作性较低,这些都极大阻碍了各级政府公布财政信息的积极性。

再次,正如杜方,邵冰等指出的,财政透明度的实现不可避免的同技术挂钩。这不仅仅是是否愿意向公众披露问题,更涉及到财政预算制度,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等。其中政府预算制度尤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吕侠通过对2011年各省生产总值,政府预算收入与预算透明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证实了预算透明度与宏观经济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预算透明度提高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然而,预算改革牵一发动全身,自我国推进“参与式预算”改革以来,很大程度借鉴巴西经验,在结合实际基础上形成了在国家预算编制层面就引入公民参与的焦作“直接参与”模式,在人大监督预算层面吸收普通公民参加的温岭“民主恳谈”模式,政府定向公民排序的惠南“点菜模式”三大模式,在推进过程中却遇到了除官僚主义,外来环境压力之外的中国“特色”问题,陈静特别提到了地方基层政府财政权较为缺失,预算信息精细化水平低,参与预算平台尚未完善,公民较难介入预算执行中的预算变更环节等。为此,许正中,刘尧等均提出了建立政府—人大--公众相互制衡的外部专业化监督机制,细化预算公开,提高预算公开技术手段如建立完备的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系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系统等建议,实现财政蛋糕的良好运用。

在财政透明度的绩效考评方面,我国也任重道远。目前我国财政透明度的绩效考评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各级政府绩效评价的随意性很大,评价的内容程序不尽相同,且政府部门本身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绩效评价主体太过单一,很多绩效评价的指标也没有量化,直接导致了政府在提高财政透明度方面的受托责任和服务意识的淡化。与之对应,信息公开始终未正式列入地方官员考核指标中,显然不能对承担巨大晋升压力的地方官员产生足够的政治激励。而官员行为对财政透明度又具有较大影响。张蕊,朱建军通过对2008- 2012 年中国 31 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相对于其他来源类型官员, 中央调任官员更能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推动财政信息公开的号召,提升本地财政透明度,同时官员任期和年龄与财政透明度呈负向相关关系,学历与其成功正向相关关系。因此,董妍特别提到了将信息公开指标量化并提升为硬性指标, 可在政治上激励官员改善地方政府提升财政透明度。在地方财政透明度这一环节,地方政府债务也引发了学者关注,李敬涛、陈志斌等指出部分官员出于晋升压力盲目举债进行“政绩工程”,GDP导向的晋升激励助涨了地方政府操纵的动机,使得强化任期内债务考核成为广泛呼声。

此外,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原因,我国缺乏财政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对此王晟在《我国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建构研究》中指出借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框架和内容,构建充分理论基础,重塑财政信息公开的主体体系并完善公开的对象和内容等。他提出,从委托代理角度讲,公共权力与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治理结构具有相似性质即委托者的公开性,开放性,其特性必然要求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同时,自然环境尤其是资源问题也成为了影响财政透明度的因素。辛兵海,张晓云等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计量实证检验了地区资源依赖程度、政府透明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资源依赖是地方政府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政府透明度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和“资源诅咒”问题的重要传导机制。

究竟如何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给出了不同方向的答案。张平首先提到了通过法制建设转变保密思维,培养政府阳光意识的问题。正如前文提到,我国的《保密法》和《预算法》部分条款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相抵触。以《保密法》第8条为例,其规定的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涉及面之广让人想不出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公共事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应具体明确列举,同时应清理修改与信息公开原则相违背的条款;在《预算法》总则第1条中,“国家”一词作为管理和监督主体,实际上排除了人民和立法机关的作用。再如邓淑莲,刘小兵等指出的,《预算法》中对公开的详细程度并未作出具体规定,而实际上公开的预算信息应该覆盖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以及经营性机构的全部收支,资产和负债,预算收入公开细化到目级科目,支出按功能细化到项级,按经济分类细化到款级等。因此,要通过推进财政透明度法制建设改变长期计划经济下沿袭的政府组织活动不公开的状态,切实贯彻已经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社会公众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减少寻租和腐败的可能。

再者,预算改革成为财政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吕侠通过对2011年各省生产总值,政府预算收入与预算透明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证明了财政透明度与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相关关系。许正中,刘尧,赖先进等强调建立预算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并将预算拨款与行政绩效挂钩,实行绩效预算;陈隆近,周小林等基于受众角度将预算改革思路着眼于技术上推进全口径预算,执行上严格依照预决算信息发布的法定期限等,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大代表和理性成熟的公民社会,以推进参与式预算改革。2013年以后我国政府不再使用“预算外基金”概念,而是以四本预算基金,即一般公共预算基金,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覆盖所有公共资金,确立了四本预算公开的目标框架,但四本帐公开的信息完整性有待提高,应逐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的详细性,公开所有部门及单位预算信息,公开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的类款项信息,公开政府资产负债信息等。

同时,政府财务报告建设和会计改革也获得了广泛关注。政府财务报告是信息公开的重要手段,李建发,刘笑霞等诸多学者对政府财务报告建设及政府会计改革提出了实质性意见。当前的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于适应财政预算管理需要而非满足社会公众立法机关审计机关等的信息需求,应重新明确目标,同时扩大财务报告主题涵盖范围。此外,我国预算会计与财务报告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局限性明显,强调现金流量而忽略了其他可能对政府现在将来商品和服务供应能力产生影响的非现金资源,同时难以体现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经济事项,难以揭示政府的负债全貌。孙琳,方爱丽等指出要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作为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改革方向,将会计核算范围由预算资金运动扩展到政府资金运动,同时逐步健全完善各类基金,逐步由预算会计模式过渡到基金会计模式,使专款专用原则彻底得到落实,完善财务管理,以达到解除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目的等。戚艳霞、荆新以国际上 44 个国家为样本,对政府会计中应用不同确认基础的报告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控制样本国家各具特性的环境因素基础上提炼出政府会计技术因素的共性影响。

此外,提高财政监督水平能够为财政透明度的提升保驾护航,其目的就是要将政府的“钱袋子”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程瑜谈到以公共财政的实际内涵为基准点,联系财政监督透明化常态化建设的原则,建构“人大监督+财政部门监督+审计外部监督+社会监督”的全方位,分层次的“四位一体”,肖鹏,阎川等同样认为内外结合的治理模式能避免单一机构监督的片面性。其中政府审计是重要保障机制,在西方,审计报告是财务报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强有力的政府审计公开制度,应该从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审计制度和完善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制度两方面加强政府审计,李昊和迟国泰则提出由于内部审计独立性难以保障,应将我国审计机关从“行政型”转变成“立法型”,以此壮大审计机关的力量。

最后,在大数据时代,改善技术手段成为提高财政透明的重要环节。开发实用性的电子政府公开系统与平台,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网络,数据库等现代通讯技术手段,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傻瓜式查询下载等,都能快速降低公众获取财政信息的成本,并加快信息更新的频率,提高政府的回应力;再如以当局“金财工程”为基点,构建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GFMIS)以达到预算专业化职能和各部门业务上的协调同步,建立项目绩效管理系统PPMS,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此外,我国当前财政信息公开方式与国际比较不符合便利原则,在国际上财政信息集中公布在一个网站上已经是惯例,而我国本该由财政部门在同一时间地点统一公布的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却分散公布在各级网站,极大削减了公众获取财政信息的易取性。与之相对应,在财政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民参与机制也成为了改革方向。

四、国内外关于财政透明度的实践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财政透明度愈发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重视,尤其是IMF,世界银行,OECD,ADB等国际组织大大推动了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前文提到,IMF通过了《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守则——原则宣言》,并制定了指南性质的的《财政透明度手册》,成为国际组织推动财政透明度进程的重要里程碑。OECD的工作核心则是要求财政过程透明,于2001年5月制定《预算透明度最佳行为》,对预算报告的内容频率及行管控制和审计机制作出了具体规定,具体包括预算报告内容全面并应向立法机构提交,文件包括对每项收支的说明,以及在可行情况下提供支出项目的非财务业绩数据,预算报告提供中期预测等。ADB则着重于自身信息披露,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亚行的信息公开只涉及银行信息公开,仍然对各国政府的信息透明有同样的促进作用。

此外,除上述几大国际组织外,有学者注意到WTO和APEC对该进程的推进。盛斌指出,APEC的纲要性文件《大阪行动议程》明确将透明度列录为“一般原则”的重点内容,虽未被提高到战略高度散见于议程当中,却成为APEC透明度问题的基石。WTO致力于推进贸易自由化,将透明度作为三个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各成员国政府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尽管WTO涉及的仅仅是国际贸易部分的法律规则和政府管理行为,但在客观上对政府行政透明度和财政透明度提出更高要求。

在国家层面,王晟列举了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比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责任机制对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进行了立法,并借鉴了公司会计核算基础及其形成的财务报告进行了政府会计改革。其中新西兰的财政信息公开体系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其规范财政信息公开规则体系的形成在不断试错中历时近十年,呈现出立体化的特点,在充分吸收了国际社会的有益准则和技术规范基础上涵盖了报告制度、预算透明以及监督审查等制度,提出以“效绩管理”为框架向“公共管理”迈进,由侧重遵守资源和权力的使用转向侧重结果和管理的自由,将责任和权力下放。而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经开始进行地方政府透明度排名调查,与其相比,我国政府缺乏如此范围大,力度大,程度深的透明度调查和约束。在信息公布的频率上,许多国家值得借鉴,如美国不仅达到SDDS相关要求,在许多方面还超越了其要求,SDDS对披露广义政府和公共部门运作的收入支出余额上要求披露频率为年度,而美公布频度为季度;SDDS对中央政府内外债要求的公布频率为季度,而美国达到了月度的水平。在公布科目上,蔡晓雨列举了两个国家实例,德国政府设置了1000多个收入科目和7000多支出科目,并且对每一科目都进行了说明和计算。瑞典把完善政府报告体系作为义务,在法律上明确要求披露政府资产负债信息,如《1997年瑞典国家预算法建议草案》第40条要求政府财务报告应包括资产负债表等。

我国在财政透明度问题上改革持续推进。一方面,若干法律条例政策陆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财政透明度奠定法制基础,其中尤以预算改革作为重中之重。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明确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各级政府预算的审议、批准和监督权,并明确规定各级权力机关对各预算的监督程序。 2000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指示中央政府各部门在政府整体预算之外,单独报告本部门预算。 2004 年,我国政府开始全面实施新的预算分类体系, 2007 年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迈出了里程碑一步,2014 年 8 月 31 日,作为 “经济宪法”的预算法进行了 20 年来的首次大修。进一步明确立法宗旨、细化预算公开、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赋予地方政府有限发债权,并完善了预算审查监督等方面。另一方面,除国家层面的努力外,各地方也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四川省巴中市白庙乡政府网站发布公开财政预决算和政府具体开支情况,为我国地方财政决策的民主化 、透明化 、制度化建设开了先河; 2013 年省级 42 家政府部门、单位公布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的经费预算,2014年更是首度实现了省市县全覆盖公开;黑龙江省巴彦县尝试在县级预算编制过程中采取参与式预算模式,进一步加大普通百姓对公共性政府事务的监督参与,探索出从“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转变的政府改革新方向;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三级政府“三公”经费信息全面公开的城市,其政府性债务管理水平也位居全国前列,在15 个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计划提交市人大审议并对外公布。种种努力与实践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财政透明度进程的大发展。

五、结语

上一篇:春运领导讲话下一篇:客服专员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