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建设

2024-09-30

形象建设(精选10篇)

1.形象建设 篇一

客户为中心

--------关于零售终端形象建设的体会

零售户是社会了解烟草行业的主要渠道之一,必须树立“零售终端就是行业对外窗口”的理念。通过不同经营形式展现层次分明而又丰富多彩的经营形象;通过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开发应用,展现现代科学的管理形象;通过理念、视觉、行为三个识别系统,展现批零统一的文化形象;通过理论培训和经营指导,展现零售户的素质形象

零售终端是卷烟销售网络的桥头堡,要充分发挥终端优势、提升终端价值,应从以下明天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终端建设意识

零售终端是烟草行业对外传播信息的媒介,是连接工商企业、零售客户与消费者的纽带。零售终端建设是提高客户品牌培育能力、消费引导能力的有力措施,是提高卷烟上柜率和销量的必要手段。零售终端直接面对消费者,零售终端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的销售,因此让客户经理和零售客户认识到零售终端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零售终端建设的基础。

二是强化终端服务意识

客户经理要树立服务零售客户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客户提供经营指导服务,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指导他们做好店面布置和卷烟陈列。零售客户要明白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二次购买和购买心理的变化。所以,零售客户要让来店里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既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也能享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此外,零售客户还应主动改善店面形象,提升商品的展示效果,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上门。

三是重视信息采集和客户细分

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是零售终端建设的重要决策依据。加强零售终端建设必须重视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的采集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也相应发生着深刻变化,零售客户的卷烟销售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客户经理认真采集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在细分市场中细分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是确保明码标价执行到位

明码标价是诚信经营的体现,也是维护零售客户利益、消费者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举措。一些零售客户没有明码标价的意识,个别地方的卷烟零售价格执行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守法经营的零售客户的收益,也对品牌培育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明码标价执行不到位,根本原因是客户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因此,行业应在继续加强宣传,通过广泛宣传卷烟明码标价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取得客户的认同的同时,加强价格监管,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引导客户相互监督、自主管理,确保明码标价执行到位。

五是提高客户经理工作能力

客户经理要顺应市场的发展,主动学习,提高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通过对市场信息和零售客户信息的分析,细分客户,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提高零售终端管理水平。要加强客户经理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分析能力,经营指导水平,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的赢利能力。

2.形象建设 篇二

一、企业内形象系统的确立和建设

一个优秀的企业形象建设有一个重要作用, 对内能使本企业员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统一, 对员工有凝聚力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 进而激发员工的潜能, 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法人文化是企业内形象之源。

在国有企业或国有公司制的企业体制中, 企业的领导者只是企业法人代表或委托法人, 我姑且把企业文化叫做法人文化。企业法人是企业构建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企业法人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 要不断对本企业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 然后身体力行去实践、倡导、说服、吸引、团结、鼓舞人, 在员工中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国内外无数企业的实践证明,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 企业家和法人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法人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核心。他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 行为准则, 通过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企业员工产生影响。

2、激励员工是企业内形象之本。

企业要保持永久的创造力, 必须建立激励机制, 以员工为本, 让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可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理念, 并能够形成合力, 在企业里心情舒畅地工作。这种激励必须是向员工提供发展向上的机会, 从而实现员工相互支持, 相互提高, 公平竞争, 无时不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心情的舒畅满足。

人才的概念是相对的, 没有一种模式能把人才界定。在此地是人才, 到彼地不一定是人才, 人才是相对的概念。我认为只要你胜任本职工作, 并愿为其努力工作, 你就是人才。拿破仑曾说:“世上没有愚蠢的士兵, 只有愚蠢的将军。”每个士兵必有其一技之长, 关键是将军们有无识人、用人、育人之能, 去使用、管理和开发他们罢了。追求优越, 竞争求胜是人的普遍动机, 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能够不断为员工提供激励动力, 使员工不断、向上的产生成就感, 从而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 不断追求优越。法人文化确立企业理念, 广大员工实践企业理念。“人本文化”是企业内形象之根本。

二、企业外形象系统的经营和建设

1、靠优质闯市场, 做好品牌经营。

品牌经营是企业外形象的重要内容, 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 生产的产品只有被用户接受才有企业生存的价值和空间, 优秀的品牌是我们企业人要视为生命的东西。品牌经营要以品牌运作为核心, 融入经营、销售理念, 做好资产运作与重组, 适应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企业要通过其在品牌美誉、市场开发、销售渠道、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控制等形成强大的附着力, 将外部资源纳入本企业资源的运作范围, 从而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向市场和社会传播本企业的经营理念, 价值导向, 增强品牌的外在感染力, 巩固品牌的市场地位。名牌产品是国宝, 它承载着一种文化。它反映出商品背后的企业素质, 企业整体竞争实力, 没有严格的管理, 优秀的人才, 先进的设备, 也生产不出名牌。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已从产品的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 形象竞争。品牌消费已成为顾客首选。

2、靠忠诚占市场, 做好诚信经营。

俗话说:“无信不为经商事, 有信总得故人来”。我国有几千年文明史, 积累了丰富的诚信思想和道德观念, 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和风格的传统诚信思想和行为规范。这不仅是民族的, 也是我们企业绵延不衰、自强向上的精神动力。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应该继承传统, 在实际中不断创新, 形成我们本企业特色的员工公德、职业道德和经销美德的诚信价值观, 用诚信去开拓市场, 增强企业竞争力, 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感动用户, 服务于用户。诚信不仅仅是企业对外窗口的营销人员的服务好坏、行为言谈, 也是企业全体员工的道德素质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外在反映。

3、靠文化固市场, 做好美誉经营。

产品和服务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产品和服务的信使,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离不开文化的左右, 文化在经营中含量越高, 其产品竞争力就会越强。文化中有美誉的成分, 美誉程度越高, 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就会越大, 其产品被市场认可的程度也会越大, 生存空间就会越广阔。比如名牌服装比其它服装售价高, 但人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都愿意购买, 为什么, 人们购买时不仅仅看其实用价值, 更注重其包含的文化含量, 带来的美誉成分和自己心里所获得的联想、荣誉。

美誉经营也应包括企业为塑造, 传播自己良好的形象而向社会公开的一切活动, 包括公益性、公关性、广告宣传活动等等。企业要让自己的内、外形象美起来, 要让自己的产品穿上文化的外衣,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追求美创造美, 生活也会更美好。

总之, 企业的内、外形象系统, 二者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并不矛盾。CIS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今天的CIS战略, 可能是明天的成绩, 后天的市场。我想随着企业文化日趋深入人心, 企业内、外形象战略会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并在实践中会不断被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中龙, 张慧.企业文化建设、教化与功能实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4) .

[2]、欧阳新年.企业文化认知与塑造[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2003, (04) .

[3]、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 2004, (03)

3.高校形象建设及其哲学分析 篇三

关键词:高校形象;CIS;哲学

人类正逐步进入以形象制胜的时代,高校亦如此。高校形象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形象是大学实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是赢得社会认可和信任的基础,是吸引人才和生源的重要前提,是毕业生分配就业的可靠保证,更是师生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重要因素,是高校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整体构建高校形象

(一)高校形象的基本要素

从以上“鸡蛋式”的结构图中可以看出高校形象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蛋黄”——精神层面:文化理念

高校呈现给社会公众的精神面貌正是通过本身所赋有的文化内涵与全体人员所持有的价值观显现出来的,它是高校形象的核心部分,通常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优化而成,它也是高校形象的本质内容。

2.“蛋白”——行为层面:学校制度

一般而言,学校制度指导规范师生的行为,相应的规章制度领导下的人会具有不同的精神特质,学生老师在走出校园时的一举一动在很大程度上即代表学校的形象,一旦学校体制成为一种定势,学生养成良好的“从众”行为,留给众人的形象是不可估量的。

3.“蛋壳”——物质层面:校园风光及硬设备

校园环境是相对来说较显性的视觉感受,通过此塑造出来的高校形象是最直观的,社会公众通过观察便可以一目了然,从建筑物、校园景观的布局等这样鲜明的硬环境可以透视出其中的内涵与文化素养。

(二)塑造高校形象的内涵

高校是一个动态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在其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工业体系中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借鉴CIS理论,结合自身特点,针对以上三大要素有效地创建UIS(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理论,即高校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MIS(Mind Identity System)高校理念识别系统;BIS(Behavior Identity System)高校行为识别系统;VIS(Visual Identity System)高校视觉识别系统,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并塑造出良好的高校形象。

1.高校理念识别系统——CIS之“心”

它是高校进行各项活动的基础与灵魂,是高校形象塑造的核心环节,是高校学术思想、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等精华内容的的浓缩,高校理念识别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称呼,它以高校价值观为基础,以高校组织结构为依托,以高校师生的群体意识和校园文化为表现,形成一个高校特有的办学思想、风格和特色。具体表明该校是一所什么样学校、社会地位如何、学术水平如何、培养什么人才、学生质量如何、学生出路如何等观念高校理念识别系统。它是指扎根于高校人头脑中的教育价值观念与哲学,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校风等,它们构成CIS的精神灵魂,是。是指一个学校教育文化理念的定位,学校整体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完善,以此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动态和定势,从而创立学校在公众中的形象。当今高校发展历史、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学科结构等诸方面都各尽不同,因此就表现出各异的校园精神面貌、文化理念以及价值观,各高校往往通过简明扼要且易于记忆的语言、简洁美观且易被社会公众所感知的符号等将此尽善尽美地表达出来,学风校训——高校形象之魂在此得到最好的体现。文化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文化是一种群体价值观,是组织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淀出来的核心精神。高校形象是多年文化历史的积淀,大学理念与精神表现尤甚。这个被成为高校形象的核心、灵魂是长期发展沉积而来,并非一蹴而就的,而且它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高校行为识别系统——CIS之“手”

它是指高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学校的教育、管理等各种行为来创造有利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它应在学校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一系列有别于其他高校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它主要包括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教育发展目标的确立,以及由此派生而来的学校管理方法和风格、组织机构的设置、专业的发展方向、学生的培养方案、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等,它将办学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管理之中,渗透到师生员工的心中,通过校内部门单位的彼此协调、整合,产生整体性的创新活动,塑造学校的完美形象,指挥学校的发展趋势。

3.高校视觉识别系统——CIS之“脸”

它是从高校外观入手,以统一化的手法,使得学校各种视觉因素形成一个统一而又独特的系统,主要包括学校标志、校园环境等,它们构成CIS的视觉展示体系。

标志是学校整体形象浓烈而又集中的表现,是学校目标、哲学、精神的凝聚和载体,它所传达的信息需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让公众对其产生美好的认知和印象,校徽即是学校的显性标志。此外,作为高校的一种“静态文化”的校园环境也着实能影响到其自身给身处其中的学生、老师以及其他人员留下的感官认识,通常是大众所接受的第一印象,既直接又深刻。一个安全、健康、舒适且饱含自然风貌韵味与人文情怀的校园确能令人愉悦、赏心悦目,漫步其中流连忘返,如此充满人文气息、充满生机与活力、独具学校魅力的校园留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可想而知了。

全方位地规划校园环境不仅应注重直接而鲜明建筑外观的形象,更应着力打造优雅的自然景观、布局合理的校园绿化,设计格调典雅的建筑风格,传承深厚的人文底蕴, 集中传达学校精神与理念、文化与追求。

(三)高校形象建设的定量评价指标

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高校形象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高校形象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形象的形成是高校影响外界和外界感知高校的双向过程,高校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充分体现和揭示这一规律,并达到以上两者间的协调统一。高校形象评价指标构建由实体形象和精神形象两方面构成,如下表所示。

二、高校形象建设的误区

1.合并院校、扩建校区,显现大规模

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教事业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而扩招所致的扩建校区、合并学校渐成为院校间扩大规模的途径之一,校园占地面积更大,学科专业覆盖面更全,但是一味“求大”,原来各个院校的强势专业并不能凸显出来,甚至有被削弱的可能,这并不能起到提高公众的认可度、树立高校形象的作用。

众所周知,美国的许多学院,像威尔斯利学院、安姆赫斯特学院那样的“超级微型学院”,办学时间很长,规模始终不大,却因其教学质量高而闻名世界。规模再大,建筑物再多、再漂亮,没有好的教师与高质量的教学又有何意义?展现给社会的又是何种印象与效果?

扩大高校规模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说,规模有一个度的问题,规模与效益也并不总是成正比。据不完全的测算,在高校后勤化改革后,效益最好的规模是:专科 4000 一 5000 人,本科 8000 一 10000人,超过 1 万人规模的大学,一定要采用分校管理或分学院管理的模式,否则,效益将会下降。另一方面,人才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高层次人才与低层次人才之间是不能简单替代的。

2.更名升格,膨胀名气

有些地方大学在办学层次上存在明显的攀高现象,中专变大专,大专变本科,专科变学院,学院变大学,教学型大学想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而教学研究型大学又想变为研究型大学,不顾地方清况和自身的办学实力盲目提升办学层次,想通过更改校名提升学校档次,扩大其知名度。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驶人了决车道,随着教育不断升温,不少的大学,包括部分地方高校,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在追求“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全省一流”上,这种定位是否科学合理,有多大的可能性,很值得研究。追求“一流”本无可厚非,但“一流”总归要在办学水平和实力上进入前 10 %,如果脱离实际,把追求“一流”作为“装饰门面”的口号,那起到的不是凝聚人心而是涣散斗志的作用。地方高等学校在制订自己的发展规划,对自己进行定位时,要认真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及长处,不能为不切实际的名誉影响既定的发展战略。

3.各大高校渐趋同质化

高等学校趋同现象比较普遍,几乎每个学校都是“高水平”、“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开放性”、“国际化”、“一流大学”,此外还表现为专业设置的雷同现象严重,具有特色专业的高校并没有着力深化优势专业,而是单纯追求专业设置的全面热门,忽视自己学校特色。地方高等学校在以上几个不良倾向的影响下,必然走向趋同的道路,市场的永恒原则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高校的特色是培养特色人才。各个高等学校必须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学科专业要与此相适应,并了解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特别是本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状况,着力培养并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这才是一个学校永葆青春的根本法则。抓战略研究,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局部带

动全局,这是大学成功的途径。

三、高校形象建设的哲学思考

(一)和谐建设校园

当今创建“和谐社会”的口号愈喊愈烈,这符合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同样和谐是高等院校形象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创建校园形象应以和谐为主要目标,注重校园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和谐,各院校之间的和谐均衡发展,校园内人与人的和平共处等。

(二)高校人文精神的信仰起源

12世纪大学诞生于基督教团体,这一历史事件包含有现代性精神演进的重要一环,它标志着基督教关于人生终极意义信仰教化功能的现代迁移与转化。精神教化与知识传授一统于大学,为现代社会奠定了知识与意义统一的教育机制。大学作为创新科学原理与守护精神价值的策源地,特别以造就人格化的知识分子为核心。知识分子执着于科学原理与道义根据渊源于大学的终极信仰传统,在除魅化的现代社会,它被称作人文精神。19世纪兴起的精神科学亦即人文科学与13世纪以神学为对立面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旨趣迥异,其对立面乃是服务于工商资本的科技主义。大学的人文学科及其人文素质教育,在所培养的主体认知、意志与情感素质中,最高亦即最深层的素质乃是对真善美终极价值尺度的执着向往,大学人文精神从而成为对古典信仰教化的现代性转化与承担。

大学所研修的知识,其主干并非实用的技术规则,而是技术的原理,即“知识的知识”。原理性知识为各类职业技术所倚凭遵循,但并非其认知与传授的对象,唯有大学将各行业技术所根据的原理作为知识研讨并传授为学术传统。这是大学与职业学校、乃至专才学院根本区别之一。知识体系本身的重要性超过了所研究的特定对象及其应用价值。大学精神之理念在此体现为“为知识而知识”、即“爱智”。此即古希腊最高科学的“哲学”(Philosophia)本性,它在近代以后的科学领域中体现为区别于特定具体科学技术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及技术的原动力,科学精神构成大学精神之一。

大学知识超越实用技术的精神同时体现为对技术分工专业知识的综合整合。“meta”(超、元)“physics”(物理科学)之“metaphysics”汉译名“形而上学”,表明此“学”乃道体(本体)之大学问;而“爱智”之“智”,亦并非仅指近代科学意义的规律认知,而是真善美统一的人生最高智慧。因而,大学知识的整合性不仅指各科分支知识的系统化,而且更是指知识意志情感及相应各类学问与价值的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系于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由此而指向大学人文教化的最高目的。

正是这种有机整合性与完整人性的教化目标,使大学的系科与古典人文学科密切关联。以培养优秀自由民为目标的古希腊罗马的 “七艺”与塑造士君子的中国先秦“六艺”,在现代大学人文精神背景下转化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

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与社会个人观念,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那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大学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而且是个性化的生命体。“大学校园”成为上述因素的统一体。若将大学简化为知识传授,就抽去了大学的人文精神而不复为大学。电脑时代的信息网络教育或诸种远程教育的“大学校”(Multiversity)之所以不可能取代大学,根本限定之一亦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学校经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6年

[2]王鲁捷.侯建.科技人才绩效考评探讨[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01)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4]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2)

[5]翁穗萍.浅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J].高教论坛.2003年第四期

4.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公仆形象 篇四

古浪县裴家营职业中学杨艳梅

作风是指人的工作态度、生活品行等方面的一贯表现。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修养的民族,“先做人,后做官”、“欲正人,先正已”、“政者,正也”历来 就是中国人的基本政治信条。“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充分说明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优良的作风。

大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迫切任务。作为领导干部,代表着清新的形象,要在作风建设方面率先垂范,树立榜样,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五风八方面”的要求,我们应努力“增强五种意识,树立五种形象”:一是增强学习意识,树立勤于思考求上进的良好形象。做学习的表率,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开拓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思考问题,使我们的工作更贴近基层实际,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县人民。二是增强大局意识,树立开拓奋进促发展的良好形象。严肃政治纪律,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严肃组织纪律,服从县委的统一安排,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各负其责,通力协作。三是增强民主意识,树立团结协作干事业的良好形象。县、镇两级领导班子刚已换届几个月,班子成员之间加紧工作磨合、加强团结协作尤为重要,要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共同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四是增强自律意识,树立艰苦奋斗讲奉献的良好形象。正确对待名位,以工作为重,诚心实意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廉政意识,谦虚谨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五是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勤政为民抓落实的良好形象。按法律、政策和规则办事,不搞特殊,关注民生,关心群众。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重视作风建设。5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也表明,党风问题尤其是领导者的作风问题,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我们党在革命、改革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作风,比如艰苦奋斗的作风、谦虚谨慎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公道正派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语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具体来说,领导者应该做到勤政为本、廉洁立身,从实际中取得发言权和领导权,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追求高尚人格,树立公仆形象。

树立公仆形象,首先必须增强“公仆意识”,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增强公仆意识,才能会强化忧患意识和节俭意识;反之,如果领导干部连公仆意识都没有,那他还为谁忧患、为谁节俭呢?又会有什么公仆形象呢?因此,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树立公仆形象的现实重大意义。

树立公仆形象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公仆意识体现了共产党人不谋私利的政治本色,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干部职务的政治本质,体现了我们党是以人民为本位的。

树立公仆形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现在,在民生方面一些新的问题正在逐步凸现出来,教育、住房、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等领域的一些问题还解决得不够好,一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人民的重托,只有增强公仆意识,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宵衣旰食、夙夜在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才能真正树立在人民群众中的应有形象。

树立公仆形象是贯穿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和作风建设的重大课题。今天,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我们党长期执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容易产生脱离群众、公仆意识淡化的倾向,在极少数党员干部中也确实存在着不关心群众疾苦、对群众冷漠无情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欺压百姓等消极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这说明,能否树立和增强干部的公仆意识,已经直接关系到党风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如何增强“公仆意识”进而树立公仆形象,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防止“公仆”变为“私仆”,已经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更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建设的重大课题。

5.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方案范文 篇五

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方案

为更好的树立公路执法形象,实现路政执法形象“四个统一”,根据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局和义马市交通运输局的有关指示精神,特制定我局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方案: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组长:韩西超

副组长:张建雄

成员:张合伟茹华伟董西勤刘卫国郭光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路政科,张合伟兼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组织和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路政执法工作教育培训,加强单位骨干的树立和培训,大力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

三、认真部署,落实责任

要把路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路政执法形象建设,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四、认真工作,完成目标

要按照形象建设方案,落实加强执法形象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明确阶段性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在2012年4月30日前保证按上级的要求和标准完成对执法标志和工作服装的更换,严格统一着装,持证上岗。

五、标准统一,形象一致

要把形象建设工作纳入公路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内容,将建设成果作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严格按照各项标准规范组织实施,保证做到标准统一,形象一致,工作协调。

6.形象建设 篇六

县委组织部立足培养学习型干部,要求组工干部都要达到“四个富有”标准,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一是要富有知识。围绕贯彻落实县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决定,以干部学现代管理为主线,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生存、发展和立足本职工作的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经济知识、业务知识、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二是要富有热情。要能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失败和不如意,始终保持满腔的热情,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坚持深入到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工作对象要笑脸相迎,礼貌相待,对接待的事件不推诿、不拖拉,尽快办结。同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相互支持,经常组织开展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

三是要富有正气。要自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宽宏大度的胸怀,不为名缚,不为誉喜,不为失悲,不为利驱,不为钱惑,不为色诱,做到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莫、抵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业务上的“精通人”,用组工干部特有的人格魅力,树公道正派形象。

7.陶瓷品牌与陶瓷品牌形象建设研究 篇七

品牌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是由美国著名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提出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品牌,已成为各个领域市场营销的热门词汇。在英文中品牌的对应词是“brand”,它还有“烙印”的意思,这大概也是当年大卫奥格威提出这个词汇的初衷,就是希望优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抹不去的烙印。就像我们提到劳力士、浪琴的手表,大众系列的汽车,香奈儿的化妆品,可口可乐、雀巢咖啡时产生的感觉一样,一个优质的品牌传达给消费者的是一种认知和肯定,更是一种信任。就陶瓷领域来说,国内外陶瓷品牌数不胜数,我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在英文中中国“china”与陶瓷同义,但在我国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的陶瓷品牌却是凤毛麟角。有目共睹,我国陶瓷产品产量连年雄踞世界第一,但知名品牌却是寥寥无几,“有品无牌,大而不强”一直是我国陶瓷业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缺乏品牌效应,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陶瓷与那些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品牌相比,缺乏竞争力,大部分产品虽质优但价低。有些商家只能绞尽脑汁,为能进入国际高端市场只好把瓷器改头换面,换上国际知名品牌的标签。由此可见,缺乏自主品牌已成为我国陶瓷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形象也不是一朝确立的,陶瓷品牌形象建设成为我国陶瓷行业的当务之急。

1 品牌是陶瓷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无论在哪个领域,知名名牌都是备受市场青睐的宠儿,所以说品牌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但为什么有很多企业经过了艰苦的创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却关门倒闭,或者销声匿迹了呢,原因何在?我们知道影响企业成败关键的因素很多,有资金、场地、人员、国家政策等,但有两点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产品创新和品牌形象。没有技术创新,你生产的产品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陶瓷产品,除了实用,还要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审美。如果你的产品不能被使用者所接受,就只能面对被淘汰出局的结果。只有产品设计新颖、突出陶瓷的材质,符合大众的审美,企业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逐渐丰富和强大。纵观那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除了“设计当随时代”,还无不在品牌形象上下足功夫,努力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烙印”,增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已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如前一段凉茶“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品牌之战,“加多宝”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广告就是要让消费者用新品牌替换原有的“烙印”,足见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阿迪达斯、耐克、匡威等,为什么它们那么受消费者青睐,靠的就是品牌形象。

再回到我国的陶瓷产品,与一些国际知名的陶瓷产品相比,质量不相上下,价格却往往相差悬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缺乏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只注重生产,而忽视了对品牌的构建。陶瓷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对产品的负责,任何企业,要走向让市场必须先有一个良好的形象,陶瓷行业亦是如此。陶瓷品牌形象并不像家电行业那样需要节能、环保,更有别于化妆品行业的装饰奢侈。陶瓷品牌形象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要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在便捷、精致、美妙中诠释泥土的内涵。

陶瓷产品的品牌形象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接受度,是市场竞争的最直接手段。所以,个性化的品牌设计首先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品牌设计包括品牌的名称、形式、寓意、和色彩等。例如,一款“佛山陶瓷”的品牌设计,它的设计是由“佛山陶瓷”四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F、S、T、C组成的一个“瓷“字,整体造型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寓意企业蒸蒸日上。当消费者看到这个牌子时,首先感觉到的是这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奋进的企业,觉得使用他们的产品,也会得到一种精神上激励和心理上的享受。一款个性化的陶瓷产品品牌会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完全与同类区别开来。要想真正树立自己的产品品牌形象,还要注意在品牌设计中增加企业理念、文化理念,把文化元素融入陶瓷品牌设计,将会成为陶瓷行业与众不同的亮点。以河北唐山“红玫瑰”陶瓷为例。他们在品牌的推广当中,首先提出的就是“新陶瓷文化”的概念。就是要把把生活品位、文化内涵融入陶瓷产品设计之中。一件优质的瓷器呈献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它的使用价值,还要有更多的文化品位。有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抑或对时尚元素的提炼。只有不断开拓品牌形象的深意,才能给陶瓷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我们要打造知名陶瓷品牌,就要不断地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只有品牌深入人心,才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为产品顺利走向市场打通道路。正如古语所说的,“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品牌是陶瓷产品市场营销的核心

在陶瓷产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当下,陶瓷领域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毫无疑问在陶瓷企业营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北唐山每年都要举办“中国陶瓷博览会”,全国各地的陶瓷企业在这一时刻汇聚一起。作为参展商,卖出多少产品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借此推广自己的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认可自己的产品。良好的品牌形象会使你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提高产品销量,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试想你是本地的一名消费者,当你去“陶瓷博览会”想购买一件陶瓷产品时,如果抛开价格因素,“隆达”、“惠达”“红玫瑰”等耳熟能详的陶瓷品牌永远会成为你的首选。所以企业只有树立质量过硬的品牌,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众多的竞争者中鹤立鸡群。商场如战场,想在市场上打赢价格之战,首先需要打造强势品牌,这已成为陶瓷业内的共识。

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品牌经济,那么怎样用品牌来促进陶瓷市场营销呢?对品牌营销的概念,很多陶瓷企业还处于简单的思维状态,认为做品牌就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轰轰烈烈搞一场造牌、造势行动。或者花大价钱投资在黄金时段的电视广告中,或者请知名影星做形象代言人,或者赞助一些影视娱乐节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觉得这就是在强化品牌效应。可如此树立的品牌就是强势品牌了吗?就能被消费者接受了吗?其实未必,这样简单化的造势是缺乏基础的,或者充其量只是刺激了部分人的视听而已。只有那些质量过硬,让人们拥有之后还会带来附加价值的产品才会被消费者认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有一家陶瓷企业设计的一套骨质瓷茶具很受各国友人青睐,那套茶具的五个杯子是不规则形的,但收纳起来俯视观看,杯沿组合色彩正好是奥运五环的图案。消费者既得到了茶具的使用价值,又得到了更多的附加价值,一套奥运纪念品。同时,这家企业也用产品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所以说要想让品牌成为市场营销的手段,企业就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这个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Logo,它是企业从内容到形式的综合体现,是硬件和软件的集体较量。产品个性造型、材料特性、技术指标和公众审美等都是构成品牌形象的元素。

以品牌促进销售还有一个品牌定位问题,有些陶瓷企业借鉴家电类和饮食行业,全力打造明星类产品。我们知道“金龙鱼”靠食用油赢得市场占位,进而它又推出米和面等食品。“LG”靠空调、冰箱等家电扬名,所以它后来推出的手机等小家电也备受关注。例如,唐山隆达骨质瓷产品定位于高级星级酒店宴会用瓷,多年以来,他们围绕这一市场定位,全力研发酒店宴会用瓷,设计出高贵大气而又典雅精致的瓷器,不断向消费者传达非同一般的品牌优势,赢得了市场竞争力。他们设计的泰富铂金系列被选为2001年上海APEC会议宴会用瓷。明星产品的出现,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从而又带动了它旗下的航空公司用瓷、家庭餐饮日用瓷及礼品瓷器。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产品的口碑和广告是一方面,消费者还会通过购买后的直接使用经验形成对品牌认知和认可,从而促进了市场的营销。

3 品牌形象建设是陶瓷品牌赖以生存的基础

古今中外都有这样的例子,一家企业或是一款产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公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但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究其原因,一个品牌的消亡和建立一样会有很多原因,但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品牌形象建设没有跟上。牌子可以一朝挂起来,但品牌形象建设却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尤其是陶瓷产品,它所涉及的因素是非常宽泛的。从陶瓷企业角度来看,品牌形象建设首先要有时代感。产品的名称、材质、符号、图案、色彩等组成一种品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的提高,陶瓷产品的设计不能仅停留在一种模式上,无论是日用瓷器、建筑卫生瓷,实用的同时还要追求造型和图案的美观,就是要不断创新出新,使它们更符合当代人的消费需求。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认识一款产品,并从使用中得到愉悦的享受,就会关注它的发展,关注它的属性、价值、材料、特性和其他使用者的反馈。所以品牌是在逐渐完善和建设中稳步建立的,当消费者不断接受构成品牌的诸多要素时,品牌形象就会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购买几率也会随之增强。

其次,品牌形象建设还要加强区域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盟。古语说的好“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我国有很多大规模的陶瓷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也有自己的不足,如果企业之间经常沟通,取长补短,就会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壮大。但如果企业之间互相竞争,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如果区域内的企业互相联盟,共同打造区域品牌,才能带动各个企业的品牌,使整体面貌提升,宣传力度加大,“星火燎原”,各企业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同时,对于一些市场开拓还不完善的小品牌的企业,和区域内部的大企业联盟,得到扶持和提携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广东省佛山陶瓷就是区域陶瓷行业联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内陶瓷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曲曲折折,我们与国外陶瓷的差距愈发显现,尤其是陶瓷品牌形象不够鲜明,致使我国陶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断削弱。如英国的“皇家道尔顿”,始创于17世纪,品牌定位在皇家御用瓷上,几百年来,没有停止过对品牌的建设,如今他们生产的产品仍然受到世界各皇室及上流社会喜爱。由此可见,陶瓷品牌建设才是品牌赖以生存的基础。

4 品牌形象是品牌构成要素在消费者心中最直接的反映

品牌构成要素是指品牌名称、产品属性、品牌标志等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以及人们对品牌的主观评价和认识。很多陶瓷企业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就会有好的市场,有没有品牌关系不大,品牌建设被看做是额外的投入,被隔离在经营体系之外。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产品的质量是首要条件,产品的品牌形象更不能忽视。陶瓷产品的品牌确立就是为了促进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品牌建立是不能脱离消费者而独立存在的。从一款陶瓷产品的模型设计开始,直到售后服务,品牌就已成为产品的灵魂并伴随整个生产、销售、使用、反馈的过程,即统领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有了品牌才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就像汽车、化妆品、手机、服装一样,有了与消费者的沟通,才成就了一批世界知名品牌。换句话说,品牌形象是品牌构成要素在消费者心中最直接的反映。笔者曾多次出差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因为专业原因,会很关注陶瓷产品,但无论走进任何一家A级商场,几乎都能看到一款唐山某企业的骨质瓷产品,经过多次的刺激,我会对这个品牌印象深刻。所以当我需要购买陶瓷产品时,虽然会货比三家,但这款产品始终会占据主要位置,觉得还是这个品牌有实力,最终它成为首选。

品牌与品牌形象建设密不可分,即使这个品牌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品牌建设也不能松懈。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品牌建设是品牌的支柱。

摘要:在陶瓷领域,品牌的确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产品走向市场,被消费者认同的前提。而品牌形象的建设在陶瓷品牌的运营构架中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功的品牌应该具有使消费者获得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建设是品牌得以维系的保证。本文通过对陶瓷品牌和品牌形象建设之间关系的分析,论述了品牌和品牌形象建设在陶瓷领域的重要性。

关键词:品牌形象,陶瓷行业,发展前景,竞争优势,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包政.战略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2]范双梅,吴庆文.浅析我国陶瓷行业自律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陶瓷,2010,46(7):7

[3]陆晓荣.陶瓷工艺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5]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8.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建设探析 篇八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形象建设;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建设的重要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维护与提升高校形象,积极构建与高校本体相适应的高校形象建设体系,已成为众多高校树立品牌意识、抢占竞争优势、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对内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学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高校作为人才的积聚地、思想的策源地和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与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各种思潮都会对高校师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加强高校形象建设,有利于通过大力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大学文化,进一步统一师生员工的思想和意志,不断增强高校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形象一旦被师生所接受和认同,就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量,大大鼓舞师生员工的士气,激发他们自觉地将个人的前途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维护和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

(二)对外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学校事业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支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社会形象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当前背景下,高校务必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积极正面的宣传,将富有特色、极具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满足考生及家长、用人单位、政府机构、校董校友、兄弟院校对学校的全方位信息需求,以帮助学校获得更多的政府、企业及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引进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化解形象危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作为承担高等教育任务主体的高校,只有主动地去适应多变的环境,不断寻找与环境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良性运行。然而,事物发展的辩证逻辑告诉我们,平衡永远是相对的、暂时的,任何高校都会在发展进展中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都会遇到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忽视这些危机或者不能对危机采取有效措施,都将给高校带来不利的影响,有时甚至会酿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特别是新媒体传播的无边界性和影响的强烈穿透性,要求高校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务必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地进行舆论引导,化危机为转机,并起到危机规避和防范再发的作用,充分有效借助舆论力量,维护高校稳定局面,保障校园平安和谐。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为高校形象建设创造的机遇

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壮大为高校形象建设开辟了新天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校内外宣传,全面展示学校在教育教学、招生就业、学科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积累的经验,已成为高校的自觉行为和生动实践。

1.拓展了高校形象建设的舆论阵地。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为高校及时地向大众传递信息,帮助大众认识高校、了解高校,树立良好形象开辟了新的舆论阵地。当前,世界各国都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作为提高文化生产传播能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前沿阵地的高校,理应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充分开发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宝贵资源,借力发展,借梯上楼,不断开创高校形象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要通过开通官方微博、网络社区、网络论坛等新的传播形式,搭建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校地之间的互动平台,进一步增进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了解、信赖与支持,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丰富了高校形象建设的传播途径。新媒体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实现了一对多、多对一的点对点互动传播。新媒体的实时性、平等性和交互性特征,吸引和接纳了更多的组织团体以及个人加入到高校形象建设中来,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参与学校形象建设的热情,丰富了高校形象建设的传播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能成为高校形象建设的积极实践者,成为诠释高校办学理念的宣传者、发布高校发展成就的传播者、展示校园文化生活的记录者。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发动各方力量,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形象公关成为可能。

3.提升了高校形象建设的实际效果。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优势,以超文本的技术形态呈现在阅读者面前。这种立体网状传播路径,突破了传统媒介平面单向线性传播的限制,为高校形象建设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在高校形象建设中,我们可以根据传播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发布渠道,并遵循表达需要运用音频、视频、图片嫁接等不同方式,产生出生动、丰富、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效果,更为广泛地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和视觉要求,增强信息传播的思想内涵和影响力度,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形象建设的实际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形象建设提出的挑战

1.传播主体地位日益削弱。传统传媒环境下,高校形象建设主要是高校宣传部门的工作,高校发生的事件一般都是通过宣传部门对内、对外公布,高校宣传部门是高校形象宣传的唯一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大众传播的话语生成机制发生变化,导致了高校宣传部门作为校园新闻信息“把关人”和高校形象建设代言人的角色逐渐被弱化。任何个人都可以通过博客、播客、手机等进行大众传播,任何人的言行经过新媒体的放大后都有可能产生广泛影响,甚至成为重大的“新闻事件”。因此,高校形象建设仅依靠宣传部门来组织实施,仅从建设主体的角度出发考虑我要说什么,已不能適应当前高校快速发展形势下的信息传播需求,也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下普通受众“我想听什么”和“我要听什么”的个性化愿望。

2.受众分化现象日益明显。长期以来,高校在形象建设中普遍把校外社会公众作为一成不变的宣传客体,缺少对受众的系统分析与深入研究,这直接影响了高校形象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时甚至陷入唱“独角戏”的困境。当前,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有力地推进了人们的思想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演进,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对媒体的选择逐步产生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仍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分众化”现象,要求高校在形象建设中及时地调整工作思路,将传播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并根据传播目的、传播内容和受众阅读习惯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形象宣传的载体和传播的渠道。

3.舆情监管难度日益加大。加强对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是高校形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媒体和宣传管理部门的过滤机制让不良信息和虚假新闻难以获得生存的空间,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高校形象建设拟态环境的客观公正性。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门槛相对较低并更为自由开放,任何个体只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能力,都可以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新闻发布者。由此,在没有“中心”掣肘的网络视窗上,信息源头更广,信息传播更快,信息互动更多,信息甄别更难,对高校的舆情监管提出了新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在危机事件处理中,如果不能做出迅疾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很容易陷入被动境地,给高校的形象建设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建设的方法机制创新

(一)树立迅速占领新媒体的阵地意识,牢牢把握高校形象建设的主动权

一直以来,高校的舆论主阵地集中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然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第五媒体的出现,迅速改变了舆论阵地的固有格局。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大众传播的新情况、新特点,高校应该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强化新媒体的阵地意识,牢牢掌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建设的主动权。

要及时地更新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是高校形象建设的重要阵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新闻宣传和大众传播,从重视传统媒体向传统和新兴媒体并重转移,从内容、形式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移。要高度重视校园新闻网的建设,改变过去“官位过重”的宣传观念,重新审视高校新闻网在高校网络宣传和形象建设工作中的定位,调整新闻类型的比重和新闻内容的侧重方向,通过丰富内容类型、拓宽内容涵盖度等方式,达到丰富内涵、扩展外延,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要不断加强对博客、播客、手机报等其他新媒体形态资源的研究、挖掘和利用,拓展高校形象建设的新渠道。

(二)加强面向新媒体宣传的总体策划,提升高校形象建设的针对性

高校形象的总体策划包含高校理念识别系统的策划、高校行为识别系统的策划、高校视觉识别系统的策划等,这三大要素构成了高校形象的完整战略体系,代表着高校形象的完整内涵,它们是互相关联、互为因果,不可或缺、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高校理念识别系统是高校形象策划的核心,高校行为识别系统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高校视觉识别系统是高校形象中最直观的部分。

高校形象的策划是高校形象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高校科学定位和精心设计的形象系统要让全校师生员工接受和认同、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和认可,还必须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播的规律以及特征,积极主动做好面向新媒体的新闻策划。要融入到大的社会语境中,深入研究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运作思路,广泛了解受众心理的新特点,正确地处理好严谨和生动、专业和通俗的辩证关系,恰当地进行话语体系的转换,以生动的表现形式感染受众,以小巧的切入点反映宏大的宣传主题。要讲究方式方法,善于蓄势、善于借势、善于造势,从大量的事件、活动、会议等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做出新闻、做大新闻,创造有利于学校形象传播的新闻作品来。

(三)建设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工作队伍,打造高校形象建设的生力军

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形象建设工作,归根结底靠队伍,靠人才。近年来由于编制短缺、经费紧张等原因,不少高校的新闻工作队伍中存在着专职人员相对较少、年龄以及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工作的有序开展。要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建设的能力与水平,就必须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全力打造高校形象建设的生力军。

要在强化责任意识上下功夫,建立起学校宣传主管部门负总责、各学院各部门密切配合、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大宣传理念,充分发挥全校广大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资源价值,让他们通过不同形式和渠道介绍和宣传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亮点,形成人人自觉投身学校改革发展实践、人人主动参与学校形象建设的良好工作格局。要在提升综合素养上下功夫,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通过举办学习沙龙和新闻专题讲座、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适合新媒体发展需要的工作队伍。要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坚持定性考评与量化考评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对积极参与学校新闻宣传和形象建设工作的各学院各部门给予客观的评价,对专职新闻宣传队伍、兼职通讯员队伍以及学生记者队伍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真正做到才有所用、力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确保人人都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工作成绩。

(四)重视发挥与校园传统媒体的联动优势,形成高校形象建设的强大合力

新媒体集多种媒体优势于一身,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体,汇成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传播效果。这种动态的传播方式不仅打破了校园传统媒体单一的线性传播,使得传播的信息内容更多、更广,而且其传播手段也多种多样,可以让新闻以更生动、更活泼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但是,单兵作战毕竟势单力薄,只有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传统媒体建设,形成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才能取得最佳的形象建设效果。

高校的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校报、广播、电视等。在多种媒介的融合中,高校校报、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络可以通过文字与图片、音频、视频的嫁接,对学校的重大事件进行多维度的宣传报道,产生生动、丰富、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效果。高校校报可以有效突破传播介质的扁平化,规避平面媒体时效性相对后进、信息量相对不足的缺点,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高校新闻网可以刊登校报的电子版,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可以将广播、电视节目纳入到新闻网上,从而实现校园媒体的互动融合。在多媒介的融合中,同样一条新闻可以形成不同的发布模式,从而适应不同校园媒体的传播方式。如新闻网可以以消息或图片新闻的形式快速地进行新闻报道,校报可以就此新闻进行深度解读,而广播、电视可以就此新闻制作专题、访谈等。不同校园媒体的多种发布模式可以提高新闻信息的质量,扩展新闻信息的表现力,又能逐级放大新闻的传播效果。

(五)拓展借助社会媒体宣传的新途径新方法,扩大高校形象建设的影响力

一是不断加强与新闻主管部门,特别是社会媒体的联系与合作。从本质上说,关系也是生产力。高校应根据学校对外宣传工作的战略目标要求,建立和巩固以主流社会媒体、新型媒体骨干记者为代表的核心记者圈,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增进感情交流,争取得到社会媒体的更大支持,营造学校对外宣传工作的宽松环境。二是要精心策划主题系列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以塑造学校品牌形象为目标,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優势,精心组织主题策划,大张旗鼓地宣传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典型经验,用事实说话,用成绩说话,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层次和效果,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要善于运用“媒体组合”实现最优化传播效应。既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流影响作用,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报纸、网络、电视等不同媒介的性质及其受众范围,根据信息的目标群要求,有针对性选择刊发媒体,确保目标群体能够最大化吸收信息,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六)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措施,化解高校形象建设的不利因素

一是要完善公共突发事件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在公共突发事件中,要坚持处置和宣传同步启动、同步进行,第一时间启动新闻宣传应急预案,努力做到主动引导、正确引导,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各类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二是要及时、准确地发布公共突发事件的有关进展信息。对于公共突发事件切忌遮遮掩掩,应该打好主动仗,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三要加强对日常校园舆情的调研分析,及时做好热点、焦点问题的正面引导。特别是通过对不良舆情的密切关注和及时响应,解疑释惑,澄清事实,防止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以达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加信任的效果,从而赢得师生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最广大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黄奋鸣.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182.

[2] 叶浩.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新趋势[J].

现代传播,2009,(4).

Analysis of Image Construction Under New Media Environment

SUN Bo, YANG Yan-sheng, CAO Yu-jie

Abstract: New media's p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mass media has the profound changes, and create a new paradigm of the image of the university in construction. Facing the new media and its flourishing wi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 should keep clear recognition, the initiative a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the disadvantages, and continuously enhance university image construction pointedly, for college career development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Key words: new media; university image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2-06-15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新媒体与高校形象建设研究”研究成果

9.网站建设为企业形象宣传 篇九

专注就是优势,作为一家定位于企业品牌网站策划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的专业服务机构。我们的发展目标、经营理念、精神作风、价值观都是围绕着我们服务的目标和对象,我们提供的服务是与正在成长壮大的中国企业即将创造的品牌时代紧密相关。我们深信,专注就是敢于坚持,敢于做前瞻性的判断,就是对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充满信心。

企业网站建设主要是指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网络建设和形像宣传的平台。企业网站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页面整体设计,内容相关度,域名空间。

一:页面整体设计。

毫无疑问,不管是什么企业网站,在对首页的设计上必须追求美观,精致,大气;确保访客在打开网站时,对网站的第一印象良好。粗糙的设计,不光影响访客对网站的印象,重要的是他也许会影响对你企业的印象。在确保页面整体风格不变的时候,应注意各个板块的布局。

二: 网站内容。

新浪和搜狐是门户网站,所以他们上面的东西很多,内容极其丰富。可惜我们做不到这么丰富。但我们能做到内容的专一性。比如你的公司是卖电池的,请把网站上面大部分的的文章都集中于电池,也许你认为我说的是废话。

三:域名和空间。

域名建议选用.com域名,很多人喜欢域名具有某种含义,我不太注重这个,个人认为域名越短越好,易于被他人记住。域名价格不是很贵,.com域名也才50元左右一年,注册是最好多续期几年。

四:细节问题。

一些细节问题,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最好予以重视。1:网站客服反应速度,人的耐心是有限的。当客服半分钟没有回话,访客也许会选择关闭窗口。2:内容经常更新,尤其是产品信息。3:“联系我们”这一板块在设计时最好突出一点。

10.对OPPO品牌形象建设的简析 篇十

OPPO公司是广东一家致力于研发数码电子产品的公司。OPPO品牌全球注册,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主要产品为MP3、MP4、Hi-Fi-DVD、手机等产品,现正致力于智能手机、3G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研发。最初以MP3启动中国市场的OPPO公司,凭借其雄厚的研发实力,在产品造型设计上力求时尚精美,在功能上力求音质的完美和功能的多样化。OPPO的目标是成为首屈一指的全球数码品牌,树立中国企业在全世界健康、长久的典范。

OPPO相信已经有一大部分人认识它的名字,长期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15秒的广告,已经深深震撼了整个MP3界,如果现在还有人不知道OPPO,那说明此人最近很少看电视报纸或者上网,因为OPPO的声音已贯穿到我们的生活中,大手笔的广告轰炸加上各种公关活动,你想不看到她的身影都很难!

2005年5月,大家均在为OPPO的出身问题一直在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说通过其广告形象来看应该是来自韩国的一线品牌,也有人说是国内某MP3大鳄出的第二张牌,甚至有人传言她是哪个房产暴发户的心血来潮。弄得消费者也不知道OPPO到底是谁?时间能证明一切,现在业内人士均知道OPPO就是步步高。其实,这是步步高视听电子有限公司2002年策划的一个品牌“OPPO”,主要打算制作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时尚数码等高端科技产品,以打破“步步高”品牌给人一向做小家电(DVD、电话机、复读机等)印象的束缚。但是在目前MP3一片价格战的风声之下,以“步步高”品牌,实在难以挖掘出新的背景和附加价值,而高价值品牌是指具有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的品牌,即同等技术与品质的产品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和中国当前正在面临企业转型一样,步步高必须由单一的产品品牌向企业的综合品牌转型,由家电品牌过渡到数码品牌,由中低端品牌向高端品牌转型,从产品品牌向文化品牌转型。于是OPPO这个全新的品牌就诞生了——那么具体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的营销策略是如何制定和实施并最终成功地将OPPO建设成今天的样子的?下面就结合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个简要分析。

一、OPPO的品牌定位

企业对市场和品牌的定位必须存有差异,没有差异的定位只能是死路一条。OPPO从2005年到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新品牌变迁,也看到中国的新品牌一路走来,成为中国品牌发展的一个生动标本。

1、精确定位

企业需要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OPPO一上市,就给终端促销人员灌输统一宣传口号,告诉消费者OPPO是全球注册品牌——记住没有说是全球品牌,因为步步高企业是很注重诚信本分这一经营的根本要求的。打造强势品牌的大局与最终目标是把品牌战略定位刻在消费者的大脑深处,变成清晰、富有个性化的联想。只有胸怀这个根本性的大局与最终目标,超越常规营销传播,不折不扣地用品牌识别系统去统帅一切营销传播活动,才能打造强势品牌。

OPPO目标客户群很明确,90后,几乎全是15到25岁的年轻一族。他们崇尚个性,思维活跃,追求时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数码需求中,娱乐休闲社交等方面比重较高。于是OPPO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采取用新奇喧泄快乐,用时尚炫耀年轻,用崭新的方式诠释整个世界的理念作为产品设计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全球战略的OPPO品牌,迄今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进行了注册,OPPO品牌旗下各类产品在中国、美国、西欧、韩国、东南亚市场的销售业绩蒸蒸日上。对于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青春酷炫的消费者,OPPO可以提供比其他品牌更高品质、更可炫耀的数字产品,OPPO始终把产品的精美、以人为本的设计和消费者享受到的自由、时尚的生活作为执著的追求。

OPPO品牌自成立伊始,便致力于数码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密切关注最新时尚元素,在产品上更加重视操作的人性化与工业设计的精致唯美。凭借良好的品牌形象,准确的市场定位,稳定可靠的产品品质,以及传递给消费者的可炫耀性使用体验,OPPO在竞争激烈的数码市场脱颖而出,博得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无论是产品本身的外观、功能设计,还是相关的宣传与推广,OPPO始终在对其消费群体传达着这样一个理念:“在这里,没有规章制度,只有流行又好玩的内容和服务,没有样板规条,只有精彩爆炸的想象力!这次,你找对了地方!OPPO,你定会爱上这里新鲜又自由的空气、充满创造力的阳光。新潮好玩的流行文化,你大可一试身手变成超级大玩家;活力放送精彩沟通,你就是新新人类青春的酷炫生活方式至OPPO的代言人……”

2、品牌定位的传播

确立了自身基本的定位目标之后,关键就在于怎么把这种信息或者说印象传播出去让消费者接受了。下面就从OPPO的广告宣传、市场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分别进行简析。

(1)广告宣传

从2005年5月12日开始,在主题为“我的音乐梦想”广告中,俊男美女在地铁中相遇,暗藏情愫,在妙曼音乐中展开一段罗曼蒂克的联想。抒情的流行乐、优雅学生气的装束,再加上满天飞舞的粉红花瓣、青树和一对璧人,这条广告几乎在短短的十几秒给我们上演了一出韩剧。在央视一、二、三套的黄金时间播出、一时间海量广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几乎一夜之间,OPPO的牌子已经家喻户晓。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单从总决选的几场来看,OPPO在每晚比赛动辄超过十几条的广告重复着一个浪漫的故事“我的音乐梦想”,相信中国几亿双眼球不会对这个三小时内重复十几遍的故事熟视无睹的。

除了电视广告外,OPPO也同样在平面媒体砸下了强力的广告攻势,而且,OPPO还同各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合办了高校歌手大奖赛,此举显然意在吸引在校大学生的目光。

另外OPPO也没有忽视网络,在新浪等大的门户网站消费者都能看到OPPO的身影,按照其利用网络综合提升曝光率的思路来看,已然成功了一大半,从banner广告到新闻插页广告,OPPO将网络像电视一样运用得非常到位。而且OPPO·新浪2005网络歌曲排行榜更是搞得轰轰烈烈的展开网罗不知多少网民的眼球。

除了广泛的宣传平台,广告内容本身的高品质的不俗设计也很重要。在这方面,OPPO的特色可概括为:韩系风范、唯美广告。

要让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一个品牌的主要原因是由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的联想所决定的。消费者对一个品牌所能联想到的所有的信息能深深触动消费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积极、美好、愉悦的心理体验,消费者就会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了这个品牌,也就自然愿意购买、更多地购买、花更多的钱购买这个品牌。为了塑造OPPO的产品的唯美形象,其广告导演和演员均是来自韩国,拍摄也是按照韩国偶像剧的标准进行,使得整个TVC充满了唯美感觉,深得许多年轻消费群的喜欢。这样大手笔的电视广告投放,难怪让所有的MP3厂商和消费者惊呼:Who are you?,因为拥有这么强大的品牌实力和企业背景,东家应该是国外品牌或者国内企业界的大腕。而从产品设计和品牌形象来看,OPPO似乎更应该是韩系企业,因为她成功塑造了中国人见的最多的韩国偶像型品牌。

(2)市场渠道 从渠道上来看,OPPO也颠覆了MP3的传统模式。

OPPO摒弃行业一般采用区域代理形式,比如从IT渠道切入市场、或者一般先进入各地的电脑市场,而是选择先在各地家电市场开设专柜、专卖店。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用销售家电产品的方式来销售MP3”。步步高是以做家电出身的,其主要的消费策略也是以传统卖场为主。但是MP3的主要阵地却不在这,从长期MP3销售情况来看,IT市场仍然最为重要,对于步步高这个成功采用代理制的企业来说,代理商讲究的是勤进快出,薄利多销,这恰恰是传统卖场所做不到的。但是,由于OPPO的高价格定位,放在IT市场与众多品牌竞争将面临较大阻力,随着MP3的普及,更大顾客流的家电卖场是好的销售终端,并且避免了与其他品牌的残酷比较。当然,另一方面,统一标识加上高档装修专卖店的建立也昭显了OPPO的高端定位。在资金支持充裕的情况下,这也是建立长期品牌的一种方式。OPPO可以在巩固专卖店建立品牌形象后再包围IT市场,达到通吃的效果,也可以视为一种新的战略方式。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最终是终端的竞争,谁控制了终端,谁就掌握了市场。以时尚、动感、青春、酷炫著称OPPO,始终抓住市场脉搏,不断加强市场终端建设,独辟蹊径。OPPO在国内很多主要终端卖场都建立起了销售专柜,成功建立了终端品牌形象,并且在高端市场销售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了全面传播“动感生活时尚”这一新兴概念,OPPO更特别联手国际著名终端设计公司,从色彩、风格、新道具、新材料等方面大胆尝试,度身打造国际化终端形象。

国际化的终端形象配合丰富可卖性强的产品,加上合理的价格体系,新颖的促销活动,精美的陈列道具,全方面打造强势终端制胜市场,致力于将“OPPO等于青春酷炫的生活态度”这一概念传递给消费者,在满足消费者追求性感时尚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在引导消费者不断向高品位、时尚化方向发展。

(3)价格制定 对于OPPO,价格也成为其塑造高端品牌的一个重要元素。以256M产品为例,三星报价在999元左右,而OPPO新品上市时,X3型号报价为980元,而最高端的X9报价甚至到了1450元。可以说OPPO的价格定位当之无愧的稳居第一阵营。然而这里也有一些问题,如前所述,析OPPO的品牌诉求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其目标消费群应该是喜欢时尚的年轻人,但这就出现一个矛盾:这部分人群往往缺乏购买力,他们为了时尚外观而肯多出钱的比例不会超过20%,而从目前情况来看,OPPO的这个比例明显突破了40%。

二、OPPO的品牌形象确定

品牌形象建设的第二点就是如何确定所定位的品牌形象,让这种定位深深根植于大众心中。OPPO对此同样用实际行动做出了精彩的解答。

1、认清市场、确定优势

OPPO最初是以MP3进入市场的,发展方向也很明确:即高端数码电子产品。那么要分析OPPO营销策略,首先得先弄清这个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的状况。

应该说,一方面,中国的数码电子行业向来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的实力,外观风格大同小异,功能篇一律,正是由于盲目模仿,而且只重其形,未及其表的“品牌运动”,在学习国际一线过程中,只看到了结果与表面,对于背后的推动力却没有认真研究,导致他山之石难以攻玉。而另一方面,MP3等大众化电子产品的进入门槛较低,在其核心技术稳定的情况下,要想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靠得不仅仅是质量,还要有更优秀的设计,即一个同样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给出最吸引人的设计,才能成功地在市场中独竖一帜。

而OPPO,在大多数本土MP3厂商都因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而默默无闻时,OPPO别出心裁地借助品牌的力量,用强势传播活生生制造了一个MP3的成长神话。

从MP3到MP4,从GPS到手机,OPPO便是这种与时俱进,顺势而生的新流派,它将运动的设计元素与都市生活化的青春的酷炫风格完美的融合形成了独创一派的动感生活秀,它打破了人们固有认知,在数码品牌与手机品牌中开创了跨界品牌。在时尚运动里加入酷炫的元素,让时尚潮人切身体会到“青春的动感,动感的酷炫”,可谓是OPPO另辟奚径的杰作。而这两种元素的跨界融合,在2009年手机市场取得犹为良好的终端表现。OPPO设计师特别吸取国际一线大牌的各种设计元素及灵感,仔细分析了“我的地盘我做主” 的青春酷炫的真意,巧妙的将其融入运动,实现了时尚动感装真正意义上的“动感、时尚两不误”。

2、明确并落实自己的核心价值和使命

“本分、诚信、创新、团队、品质、消费者导向、结果导向”是OPPO的核心价值观,其中,“本分”是OPPO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和精髓。

我们把触动消费者内心世界的最有力的信息称之为品牌核心价值。所以,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它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因此OPPO在做工选料上,均是精工细做独辟蹊径,如目前市面上的多款机器,(X3/X5/X7/X9)各有特点。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摒弃了新手上路惯用的公模造型,完全是独立设计,造型独特,别具一格。因此,OPPO MP3一上市非常抢人眼球,同型号一般都设计男女两款,明确针对情侣目标群,优秀的做工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惊喜。因为在OPPO产品上找不到毛刺,找不到板材切合部位的不和谐接缝,用料也足够充分。声音效果可以说消费者对于随身听产品的最原始的要求,OPPO则充分考虑到了这点。目前有X9和X11采用了飞利浦PNX0101芯片作为解码,声音效果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另外,OPPO所有产品均标配森海塞尔MX400耳机,让所有消费者均能体验到完善音质。再配上不错的附件和别具一格的包装,OPPO更显得楚楚动人。

OPPO同样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使命,即: 对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对员工:营造和谐、相互尊重的工作氛围。

对商业伙伴:提供公平合理、对等互利的合作平台。对股东:使其股本有高于社会平均报酬的合理回报。

对社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以高于其他企业平均的水平回馈社会。从中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就是:OPPO不仅重视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同时更把其他多方面人群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是一个实实在在服务于人、为人着想的真诚、友善、有爱的绿色品牌。这与其崇尚青春活力、健康快乐和梦想激情的品牌形象相互呼应,更进一步地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

3、锤炼文化、沉淀品味

要让品牌有高档感和高价值感,功能型利益为主的品牌应持续一致地不断提高技术与产品使用价值,如一个品牌几款技术领先、功能人性化、外观精美,那么只能有限度地提高单单这几款产品本身的售价。如果企业不断地推出这么好的产品,久而久之品牌就具有了高档感与价值感。品牌的溢价能力就能涵盖所有产品。因为强势的广告诚然可以带来高知名度,但一个没有内涵的品牌是很难树立起高端形象的。在国产品牌普遍低端的中国MP3市场,OPPO无疑在作一种全新的尝试。但在知名度短期提升的同时,品牌形象的培育却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企业为其持续不断地注入文化、时尚等元素,向世人展示产品的灵魂。当然,OPPO概念区隔、MP3的产品力、完美的广告画面、强大的广告投放力度以及步步高成熟的终端和渠道系统搭建了一个OPPO强势品牌基础。现在OPPO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保证资金充裕的前提下,是要如何继续锤炼自己的品牌形象,使浪漫时尚的品牌形象在目标受众的心中固定下来。

4、大胆创新——娱乐体育化营销促动品牌

从与SINA合作的“OPPO•新网络歌曲排行榜”站到高校歌手大奖赛,再与作为NBA史上最年轻的合作伙伴,OPPO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却有着更丰富飞内涵:游走于“资深”与“青春”之间。“资深”是因为OPPO品牌在业界的优秀表现——品牌自成立伊始,便致力于数码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密切关注最新时尚元素,在产品上更加重视操作的人性化与工业设计的精致唯美。凭借良好的品牌形象,准确的市场定位,稳定可靠的产品品质,以及传递给消费者的可炫耀性使用体验,在竞争激烈的数码市场脱颖而出,博得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青春”则是因为OPPO手机在年初的推出,也将继续引领潮流风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心动选择。除了和新浪、NBA的合作大大提升了OPPO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崇年轻文化,从不单纯为迎合市场而违背自身的品牌定位,也是OPPO品牌营销思路的核心,坚守自我风格和定位,同时积极与全球知名品牌加强合作,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NBA激情四射、坚持不懈与不断进取等专业体育精神共鸣演绎其“时尚、动感、青春、酷炫”的品牌形象。为此,OPPO耗巨资打造电视广告片、平面形象,并进行全国大范围的电视、户外、平面、网络等广告投放。一时间,NBA的形象与“青春酷炫”飞入众多时尚城市、飞进众多动感时尚的消费者心中。通过国际化的体育营销合作,OPPO品牌冲破行业(音乐、数码及通信领域)限制,在体育、人文等更广阔领域得到传播,到达手机行业营销水准的全新高度。

上一篇:燕京啤酒参观实习报告下一篇:暑期产品推广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