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

2024-08-25

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精选9篇)

1.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 篇一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

眨眼之间,又是一年工作总结的时刻啦!你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参阅。想要了解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一】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组四位老师辛苦并快乐着,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本学期开学一个月吕老师就因伤请假,两个班的课摆在学校面前,在校领导及时安排协调下,李校长百忙之中带了一周的课,周玉凤和张路艳两位老师积极服从学校的安排,没有耽误学生们的一节课,期中考试后王雨老师调来一年级更是认认真真,对工作对学生从未懈怠过,张路艳老师怀孕将6个月从未因身体原因耽误过课,在工作上更是实抓实干。李菲菲老师虽年轻但是对工作认真,在工作上做的很细。对学校安排的任务,我们组都是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并按时完成。本学期已经近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迎接下学期的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怎样才能教好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进步越快。针对各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六,备战期末考试方面

我们组集体商讨后制定学期末复习计划,并真正落实在每一节课中,对学校印发的近三年的期末试卷,我们都是集体组织考试,轮换监场并流水阅卷,及时总结自己的不足,根据测试情况我们又一起出了一份期末易错重点题型,全身心迎战期末。

七.集体教研备课方面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周二的集体教研活动,认真听课并参与评课,在活动中提升了自己。本学期我们组老师听课次数都在15节以上。

八、教学中的不足和反思

1、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到位,小组或同位讨论时纪律组织性有些差。

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不看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有待以后改进。

4,尽管我们都是齐抓共管,资源共享,但平行班间差距还是有点大。

总之,一学期的工作已结束,有收获,同时也有不足;工作中不足之处,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二】转眼间,紧张、繁忙的半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顾这段学期的工作,我们教研组的六位老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研任务。现将本教研组半学期来的教研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依据本年级、本学科特点,在征求了其他教师的意见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计划本着务实的原则,力争有效指导本学期组内教研。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我们还通过讨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每次活动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

二、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1.交流探讨本册教材。开学初,全组老师认真学习教材、大纲、教法,全面掌握本册教材的目标、重点、难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做了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定出了全期的教学计划,全组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求,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研活动中,我们除了制定计划、确立重点,大家还提出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惑进行探讨,组内教师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低年级学生,学习刚刚起步,可塑性强。要求每位老师,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训练到位,经常抓,抓经常,并且经常交流,相互借鉴一些好的做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我们组的几个班主任在开学初,都把培养学生的上课习惯摆在首位,有时还停课进行训练。半学期下来这方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通过平时教学、听课以及日常的学习生活的情况看,本年级组的孩子在许多方面仍然做的不够好。比如:上课有的学生不认真听课、课上随便说话,早读学习不主动,做操时集体观念差、打闹等。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每位老师静下心来反思,今后的工作该怎样去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2.搞好每周的教研活动。在每周四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都结合自己的实践,交流心得体会,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共同商量计策,对每一个老师每个单元的把关课都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一起编写教案,准备教具。我们教研组在单元备课时采用中心发言人说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时分配,重难点,教学教法等,然后大家各抒己见,一同讨论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在讨论中提高认识,在讨论中促进教学。在讨论中肯定、学习好的教学方法,这对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有利的指导作用。教学中,我们采用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方法,每单元上完后大家都能够积极认真地进行单元教学反思。

3.上好个人杯赛课和凝心课。上课之前老师们深钻教材,精心备课,制作课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新课标理念贯穿于教学实际中,都上出了自己的风格。每位教师在这次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大力协助。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家会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

4.认真听评课。无论是组内教研课还是本组的擂台课,每位教师都认真的停课和进行深入的评课,评课中每个老师都积极发言,纷纷指出每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收益非浅。在进行组内相互听课评课的同时,我们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观看优秀教师的录象课,及本校教师的凝心课,并认真记录,认真研讨,领悟、学习他们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反思,也使本组教师的教学理论业务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2.更好地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加大对本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力度,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4.针对班级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四、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作为一年级数学教研组的组长,我能力有限,教研活动水平和经验不足,在各位教师的支持和努力下完成了半学期的各项教学教研工作,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

总之,一学期下来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在下半个学期的教研组工作中,我们将在不断找出不足、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多反思、多总结,并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促进各方面工作效率的提高。让教研组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三】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能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契机,以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为基点,牢固确立“教学,做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 革研究,全面提高本教研组数学教学水平及数学教学质量,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继续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围绕市教研室及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使数学教学工作有序地铺展开来。

开学初,我们认真学习了小学学科教学常规,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落实,精细管理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每位老师都明确数学学科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作业、辅导、教学评价与分析等基本常规。期中,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对本教研组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辅导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教学常规进行自查和互 查。

二、同研一节课 ,共同求发展

本学期,围绕工作重点,我组全面铺开了“同课异构”的活动。我们教研组团结协作,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个体实践与集 体评课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研讨结合,努力提高教学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教研组活动经常性,本学期我们基本保证上做到每周一次小活动,每月一次大活 动,进行理论、业务学习或专题讨论,加强行为的反思层面,突出教研课题化。

教研组的教师,还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并勇挑重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都能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三、认真做好其他教学工作、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管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教学的重要议 程,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刚刚起步,可塑性强,教学中严格要求,训练到位,经常抓,抓经常。这个学期,我们会同语文教研组一起 加强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数学思维。平时通过每周一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结合数学周活动,开展口算竞赛和数学能力竞赛,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 手段。结合学校的大课题,我们制定了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 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 展。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在下学期的工作安排中,我组教师将继续关注课改,聚焦课堂,同时确立共同的研究主题,积累课堂中的真实案例,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数学教学的整体提升。小编精心推荐

一年级教师工作总结:语文 | 数学 | 英语 | 体育 | 音乐 | 美术

2.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 篇二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是促进学生终身与全面发展。育人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而一线教师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师者之师的教研员的影响, 可以说, 教研员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因此, 对教研员的监督与评价也变得极为重要。教研员的评价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评价的维度也很多, 包含研究能力、指导能力与组织实施能力等。然而, 教研员评价最重要的切入点及标准, 应该是一线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满意度。教研活动的满意度可以折射出教研员的整体素质, 如学科引领能力、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与服务意识等。

2012年7月, 北京某区教育科研中心与该区教育培训中心合并成区教育研修中心, 并同时新聘任了一批教研员。为了全面了解新老教研员所主持教研活动的质量, 并健全教研员评价体系, 该区教育研修中心以小学英语学科为突破点, 开展了英语教研活动质量的评价。

二、研究过程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某区教育研修中心2名小学英语教研员所组织的教研活动。教研员具体信息详见表1, 各自主持教研活动的信息详见表2。

(二) 研究工具

本次评价活动所用到的工具主要包括, 教研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教研活动支撑材料。

教研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 即11道客观题, 分为四个级别 (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 以及两道主观题。客观题涉及对教研活动的整体满意度;教研活动满足教师需求的程度;教研活动目标设置与定位;教研活动前期准备工作;教研活动内容和活动安排;教研活动资源提供;教研活动方式、方法选择;教研活动主讲或指导教师水平;对教研活动的参与度;教研活动管理团队服务态度与质量;教研活动收获。主观题涉及教师对教研活动的优点的看法或对教研活动的深刻印象;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建议或期望。

教研活动支撑材料包括教研员简介、讲座文稿、学案、照片、教研员自评等信息, 旨在从多角度论证教研活动的质量。

(三) 研究过程

经与教研员协商, 为了让教师更加客观的反馈, 我们主要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 即要求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采用匿名的方式, 分别用各自邮箱将问卷反馈发送到指定邮箱, 邮箱密码不对任何教师或教研员开放。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两位教研员各项满意度调查结果均接近100%, 但在非常满意度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 我们仅对其非常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一)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1.小学英语教研活动客观题非常满意度结果与分析

图1显示, 小学英语教研员XA所主持的教研活动, 在“满足需求程度” (57.7%) 、“前期准备工作” (65.4%) 、“收获” (65.4%) 等三项上的非常满意度在56%~66%之间, 其他各项非常满意度大多在70%~80%之间。

小学英语教研员XB所主持的教研活动, 在“满足需求程度” (62.5%) 、“前期准备工作” (66.7%) 、“收获” (58.3%) 等三项的非常满意度在60%~67%之间, 其他各项非常满意度大多在70%~80%之间。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两位小学英语教研员的“满足需求程度”“前期准备工作”及“收获”等三项, 相对其他调查项而言, 所获取的非常满意度均比较低, 在56%~67%之间。

从整体来看, 教研员XA与XB各项满意度均比较接近, 在“目标设置定位”与“内容活动安排”等方面XB的满意度稍高一些, 但在“整体满意度”和“教研活动收获”两项上, XA比XB的满意度要高一些。

2.小学英语教研活动主观题满意度结果与分析

1) 主观题1的对比结果

从教师们的主观题统计结果来看, 教师对教研活动印象深刻或充分肯定的地方分别主要体现在,

教师对教研员XA反馈:

①专题讲座很实用, 针对性强, 讲授了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利于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解决了一线教师所关心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明确了师友互助的教学模式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充分应用。

③所提供的两节研究课具有示范作用。

④提供了老师们评课畅所欲言的氛围。

教师对教研员XB反馈:

①教研员准备充分。

②分析很清晰, 给出的教学建议很有实用性。

③提供了很多实而有效的复习方法, 如, 单词类别汇总表对复习很有帮助。

2) 主观题2的对比结果

根据教师们的反馈结果, 我们将满意度调查的第2个主观题分为两类:肯定式期望与改进式建议, 结果参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79%的教师对教研员XA提出了肯定式期望, 75%的教师对教研员XB提出了肯定式期望。换言之, 21%的教师对教研员XA提出了改进式建议, 25%的教师对教研员XB提出了改进式建议。即从主观反馈看, 教师对教研员XA的满意度较高。

从改进建议来看, 参加不同教研活动的教师都提到, 希望能进行系列主题式研修, 即希望教研员将交流主题进行细化, 并结合教师最需解决的问题展开教研;希望能提供英语口语方面的培训;增加主体参与机会和深度。

3.小学英语教研活动支撑材料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两位教研员都提供了教研员简介, 讲座文稿、学案、照片、教研员自评等支撑材料。我们将从学术影响力、讲座文稿质量以及教研活动自评等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1) 学术影响力

从教研员个人简介可以看出, 教研员XA的学术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高于教研员XB, 主要差距体现在教研经验与学术成果等方面, 参见表4。

2) 讲座文稿质量

两位教研员的提供的教研活动讲座文稿均体现出以下特点:主题鲜明、逻辑清晰、内容充实但不冗余、图文并茂、知识与方法并存、可操作性强。

3) 教研员自评

XA自评如下:

讲座从深度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语料、潜移渗透教学策略、全面培养学习能力、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解析典型题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介绍。讲座后参加活动的副校长、教学主任和英语教师纷纷索要讲座稿就是对讲座活动重要性和成功性的最好证明。

这两次研究课从人选上以推出新人为主, 起用新人上研究课意味着辅导教师要付出多倍心血。记得为了保证研究课质量, 有次给上课教师说课, 从听课后一直用了三小时左右, 到家里已经是中午1点半了才有时间吃饭;研究课内容也选定了最关键的词汇教学和故事教学, 从这两方面内容和教法对参加活动教师进行了课例展示及评析引领。有学校教学主任反馈, 课后及讲座后, 他们组织了本学区英语教师进行了再次研讨交流, 对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XB自评如下:

通过本次讲座, 使各位教师清楚了教材的结构、听力的重要性、版块的特点以及各版块之间的联系, 为教师的复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两位教研员的自评话语来看, 充分肯定了自身的付出和讲座的效果, 这与学员反馈也是比较相符的。不过,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 教研员在自评时可以加入对今后活动的改进建议, 因为教研活动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此外, 我们还建议教研员在设计活动之前, 可以在主观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需求调研, 了解一线教师的真实想法。

四、结论

本研究结合多视角数据, 对北京某区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质量进行了评价, 主要有以下发现:

(一) 英语学科教研活动亮点

1.整体满意度高

从教研活动满意度客观题统计结果来看, 两位小学英语教研员所组织教研活动的满意度均达到或接近100%, 非常满意度也大都在60%以上, 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研员付出的高度认可, 这与每位教研员拥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以及长期与一线教师交流是分不开的。

2.老教研员满意度较高

统计结果显示, 两位教研员获得的满意度比较接近, 甚至新任教研员在某些指标上高于老教研员, 但从“整体满意度”与“教研活动收获”这两项核心指标来看, 老教研员还是具有明显优势。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新任教研员教研活动准确度和服务态度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 但从教研活动的深度和针对性上还需进一步提升。

3.特色活动

小学英语教研员除了举办专题讲座外, 还主动设计并开展了大范围的献课活动, 对来自全区29所学区 (直属小学、学校) 的53名教师进行了现场听课与课后指导, 并鼓励教师撰写英语常态教学成长日志。这项活动受到了一线教师的好评, 如一位教师的反馈,

在此次献课活动中我收获颇多。首先是这个活动十分锻炼人, 通过选课、钻研教材到最后讲完课, 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其次, 教研员和专家们对课程的指导意见十分明确, 而且为我提供了改进教学的良好建议, 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老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加自愿地加入到献课活动中来, 使自己的教学更加进步!

(二) 可提升空间

尽管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但从教师反馈来看, 在以下方面存在可提升空间:

1.教研活动设计需求化

正如优秀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关注学生需求, 优秀的教研员心中也必须装着教师, 研究教师的困惑, 并帮助教师找到解惑的方法。因此, 教研员需要在自身主观经验判断的基础上, 做好教师需求的调研工作 (李方等2010) , 力争做到从一线教师的视角想问题。此外, 我们建议采用面谈、问卷调查、或QQ群 (飞信群) 讨论区等多种方式, 了解教师多元真实需求, 例如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希望能够接受口语方面的培训, 因为该区很大比例的小学英语教师不是英语专业毕业, 属教非所学, 其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发展。此外, 还有教师提到, 希望教研员多深入山区教学课堂给予指导。

2.教研活动准备精细化

教研活动只有关注细节, 才能赢得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首先应做到目标精细化, 如在听评课活动中, 建议提前设计好听评课的关注点或主题, 这样在研讨的过程中, 议题可以更加聚焦, 讨论可以更深入、更充分。其次, 活动组织和管理可以更加精细化, 如在选派教师代表交流经验与心得的活动中, 建议提前对教师代表准备的交流框架、交流内容以及交流形式进行指导和把关, 以达到教研活动最初的目的。

3.教研活动内容系统化

从教师反馈来看, 很大比例的教师希望能围绕某些专题开展系列活动, 而不愿看到若干教研活动的简单拼凑。因此, 建议教研员每学期或每学年能够制订一两个教研大主题, 并根据这个主题制订大目标, 然后分解为若干小目标, 通过开展系列具体而相关的活动来实现这个目标 (钱希洁2012) 。这样每学年的主题可以有所不同, 并尽量呈现递进和层次性。特别提示的是, 除教材教法交流外, 还可以增加学生学法的探讨。

4.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化

从活动形式上来看, 这几次教研活动基本延续了讲座的形式, 其中一些教研活动也提供了教师代表发言汇报的机会。但总体而言, 很大比例的教师仍处于聆听者而非参与者的角色, 不符合成人学习规律。因此, 建议在教研活动中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 如, 共同案例分析、主题研讨、任务驱动等。尽量充分挖掘教师本身的潜力, 从向教师灌输知识转为支持教师学习 (王洁2011) , 并让一线教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5.教研活动资源多元化

在调查反馈中, 许多教师希望能得到更多实用的资源, 因此教研员的资源服务意识需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资源可以包括, 文字资源 (如PPT、学案等) 、视听资源、网络资源、教师资源等。此外, 教师们还提到想观摩优秀课例。我们知道,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自1997年创办以来先后举办数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 录制了全国优秀教学观摩课案例集, 并配有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教授及特级教师的现场点评, 可以作为校本教研或全区教研活动的优质资源。

6.教研活动证据化

教研员需要及时以文字或图片记录教研活动的过程, 特别是一线教师成长进步的证据, “常态教学成长日志”是个很好的方法。当然,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鼓励教师建立各自的成长档案袋。

7.教研活动成果固化

小学英语教研员应该养成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 (如《中小学外语教学》与《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的习惯, 抓住与优秀同行交流的机会, 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与指导能力, 能养成一双捕捉问题的慧眼, 聚焦一线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并引领教师们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最终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力争公开发表在学科领域影响力较高的学术刊物上, 增强自身学术影响力, 这也是新任教研员特别需要做的。

(三) 教研活动质量评价的反思

本研究采用教研活动满意度调查与支撑材料论证的方法, 对北京某区教育研修中心英语教研员所主持的教研活动进行了评价, 过程较科学, 维度较全面, 结果较客观, 并有一定的说服力, 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在今后对英语教研活动质量的评价中, 同样也存在改进空间, 比如可以与优秀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等代表共同协商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 并完善支撑材料清单及评价标准。

摘要:教研员在一线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在教师获得培训机会相对较少的远郊区县, 教研员所组织教研活动的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以北京某区教育研修中心2名小学英语教研员所主持的教研活动为研究对象, 以教研活动满意度问卷与相关支撑材料为研究工具, 旨在对教研员所组织教研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两位教研员所组织教研活动的满意度均较高, 差异不大。但根据一线教师的反馈,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在需求调查、前期准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资源、活动证据、成果固化等方面尚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 本文提供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研活动,质量评价,满意度调查

参考文献

李方, 钟祖荣, 余新.2010.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7-34.

钱希洁.2012.论文写作的N个经典故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30-144.

3.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 篇三

【关键词】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9-02一、研究背景

笔者与笔者工作室团队需要承担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活动的培训任务。在开展跟岗培训活动中,如何如何创新培训模式,实现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培训目的,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标

以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将“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嵌入到工作室开展的培训活动中,并构建出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型。通过该基本模型在实际的教师培训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探讨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为开展实效性强的教师培训活动提供经验。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构建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型,研究其对教师培训实效性的促进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在课题的准备阶段,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鉴别和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了解分析教师培训活动的现状,以及当前教师培训活动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学习有关成人学习和“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相关理论,为开展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具体过程是:理论策划——实践运用——评价修正——再实践运用——再次评价修正——继续完善。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教师培训活动实施过程的问题,不断地探索、反思、总结、改进,不断优化培训模式。

四、研究的主要进展

(一)构建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型(如图1)

(二)确定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活动的活动过程

培训过程分为五个环节: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五个环节的实施顺序将结合具体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

(三)实施案例分析

结合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开展的“广东省2012、2014年省级骨干教师的跟岗学习”培训活动,对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模式应用过程进行回顾。

1.需求分析。通过培训前的调查沟通,明确受训者的学习需求,为开展合理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开展实效性强的培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地域、情况的差异,两批学员对学习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第一批学员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第二批学员更希望获得的是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因此工作室团队为两次培训的学员安排了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内容、培训实施流程,提高培训的实效性。2012年学员谢老师的个人总结中提到:“本次培训按照高校进行理论学习、名师工作室拜师学艺等相结合的方式。在工作室主持人及基地名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实现了学员与名家面对面交流和教师的互动交流,培训的针对性强和实效性高。”

2.内容设计。基于需求分析,把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三大模块。其中借助专题讲座,开展课题研究理论和新教学理念的学习;运用“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课例研发;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论文,促进自身的总结和提升。

3.环境创建。创建交流平台、组建研修团队,确定研修内容,以“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自我研修等交流活动,让受训教师在培训中形成互动,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如:构建“三人行”研修团队、建立了工作Q群等。

4.过程实施。根据两批学员的培训需求分析,在开展培训实施过程中,结合具体培训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五个环节的实施顺序对进行灵活调整。

第一模块:理论学习

工作室在开展本模块学习活动时,对培训实施流程调整为:先是自助与合作,再是示范与引领,对话与交流,研究与反思,最后是总结与提升。采用调整后的实施流程开展理论学習培训,有效地提高培训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有效地提升了学员理论学习的效益和实践效益。例如:2012年培训活动,工作室组织“跟岗培训开题报告会”。会前,学员通过三人行研修小组形成课题开题报告。会中,指导专家对学员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进行现场的专业点评,再由指导专家以《怎样进行科研材料的整理与撰写》为题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专家的示范引领,学员们对开题报告进行反思,修改,形成最终的课题研究方案,为培训后的课题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模块:课例研发

工作室在开展课例研发的活动中时,对培训实施流程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首先是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研究与反思,然后是示范与引领,最后是总结与提升。通过对课例研发实施流程的调整,有效地把受训学员间的的教学、学习经验作为学习的宝贵资源,在课例研发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共享、相互促进。例如: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线段的和差》的课例研发分成两部分:一是以“非线性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二是以理论学习《微课——微时代教学》指导的微课设计。先学员们通过自主研修、合作交流,通过工作室辅助团队的示范引领,重新解读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新观念。同时,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微课——微时代教学》进行专业引领,再与“非线性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的课堂教学设计相互融合,对课例进行微课设计,最后通过撰写心得或反思进行自我的总结和提升。

第三模块:总结反思

本模块活动贯穿于整个培训活动中,通过总结反思活动,达到自我体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的目的。例如:学员熊老师在跟岗学习总结中写到:“在工作室的安排下,开展了一系列听课、研讨活动,我先后听了19节研讨课,和组员、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我的教育教学认识在交流、研讨、争鸣中得到了提升。”

5.培训评价。培训的评价,主要分为受训教师自评、小组互评、工作室评价三个方面。从调查的结果看,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认可度高,符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培训基本模型独特新颖,通过系列活动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五、研究成果及影响

1.初步通过构建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流程,系统地、有效地设计培训过程与实施培训方案,形成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模式。论文《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应用研究——以“教师工作室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操为例》发表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第五期。

2.让培训团队达成相互促进彼此专业持续发展的培训目的。论文《预测中考命题趋势,探寻高效复习策略》(学员赵老师)被评为“广东省2012年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优秀结业论文,并发表在《中学数学研究》2013年第Z1期。论文《一节数学活动课的尝试与思考》(工作室成员易老师)发表在广州教学研究2014年5月1日总第573期。教学设计《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员郭老师)获2013年韶关市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三人行”学习模式下课堂教学《九年级中考复习——函数基础知识》公开课展示(学员林老师),受到好评。参加天河区初中数学讲题比赛(工作室成员林老师)获三等奖。参加广州市卡西欧讲题比赛(工作室成员林老师)获二等奖。

六、问题讨论

在设计培训评价时,如何设计形成性评价,让形成性评价为培训者和受训教师及时提供改善学习所需的信息,以便进一步促进与改善培训的效益,还需做更多的考虑。此外,定期设定一个固定的主题,组织教师在网络平台中开展“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下的研讨,通过网络互动学习为培训后的继续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也是值得做更多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永东,游小蓉.“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构建和实施[J]. 教育导刊,2011(12).

4.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 篇四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根据工作安排,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与发展。

活动一

9月19日下午,XX一小全体数学教师在二楼书法室举行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与行》的教研活动。老师们精心准备,对十大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本次活动在张水龙组长的组织下,六个组的多名教师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汇报与展示。

活动二

9月29日下午,全国特级教师李保伟老师第三次莅临我校开课、讲座,对数学组教师进行了思维导图培训

活动三

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升师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在第九周开展了五年级数学集体展示课活动。本次参加授课的共有四位老师,大家在课前精心备课,设计课件。每位老师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演绎了课堂的精彩,最后全体数学老师分年级组有针对性地对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议。

活动四

数学组安排了第九周和第十二周开展了各年级组内公开课

活动五

11月18日下午,蔼然可亲的`施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场讲座是《领导未来的数学知识——核心知识奠基于小学》。“数学是什么?从小到大学了这么久的数学,我们究竟学会了什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你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活动六

数学新世界交流“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思维发展与素养生长”高峰论坛

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远择在宜春袁州区体育馆召开。

XX一小一行13位数学教师在李菁主任和李祝琴组长的带领下于10月19日前往南昌,参加“和美课堂”第十二届全国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

活动七

数学组自主学习交流台湾施皓耀教授《数学新世界》课程

5.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 篇五

我代表教务处向大会作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意见和批评。

我校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已经两年有余,两年多来,我们在摸索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在学习北环中学、东庐中学等名校的基础上,又积极引进即xx中学等学校的教研文化建设特色,逐渐形成我校的教研组文化,并且已在姚北大地上生根发芽。

一、学校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1.教研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建设,丰富学校品牌内涵,提升学校质量效应,学校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发展校园文化。而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是举足轻重的部分。现在我们有11个教研组有了自己的文化核心,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壮大中。比如初中英语组的“润”文化,初中数学组的“圆”文化,小学语文组的“扬”文化等都很好的诠释了教研组的特色。只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教研组是扛起文化建设旗帜的,才能为学校文化建设着上浓墨重彩。

2.教研组文化建设突破了传统的教研组。传统的教研组和现在的比起来少了三个重要特点。一是民主化。组员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才能使整个教研组形成合力,组长努力让每位成员,体验成功、发展潜能,这是教研组发展的必要前提。二是积极性。“态度决定一切”,在课改的大浪潮里,每位组员积极主动、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成为名符其实的终身学习者,熟悉学科教材,研究知识体系,理解学科基本精神,开拓学术研究视野,并以自身的勤勉努力影响组内成员,构建积极的教研组文化。三是合作式。合作、交流、对话已经成为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开放性的交流和对话,使得每位教师的思想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到改善,同伴的思想和良好的建议已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以上三条正是我们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中所凸显出来的。

3.教研组文化是树立良好师德的最好平台。教研组内教师的良好师德、教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和文化生活,是整个学科教研组的一种精神。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立身之本,也是对教研组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我校把树立良好师德放在教研组文化建设的首位,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各组有各自确立的组训,通过榜样力量、良好的教师形象,创建一个充满学习、民主气氛,洋溢自主、创新精神和体现务实作风的学习型组织,引导教师从自学走向自觉,使每一位教师都牢固树立起一种“敬业乐教、诲人不倦、勇于担当、乐学力行”的自觉精神和价值观念,逐步培养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尚师德,形成主动发展的教科研文化愿景。

二、学校在教研组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做法

1.学校校长室十分注重教研组文化建设。学校多次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和具体指导,甚至进课堂面授;也多次让我们的教师走出去,去学习知名学校的优秀做法,都让我们的教师受益匪浅。在不断地教研活动中渗透入教改的理念。电子集体备课的推广运用和作业有效整合的积极实施,是教研组文化最基本最常规的做法,学校在检查督促中发现,我们的老师都能投入到这一教学改革当中。学校对各教研组积极参评市规范教研组、市示范教研组均予以大力支持,并希望各组向金牌教研组靠拢并最终去争创。

2.教务处教科室也在教改中积极动脑筋。在常规的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中都要求有学友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运用,在三到八年级中大力推广学友互助式的教学模式,最近又设置课堂观察统计表,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课堂。每次活动都认真落实每项议程,监督整个环节,使教学研究活动逐步规范有效,最后对活动组织的后续均能出好月刊《教学工作简报》,迄今已到19期。对教师们在电子集体备课和作业有效整合上,两科室都有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制度,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都能及时指出和整改落实,使我们的教研组文化得以正常有序发展。

3.老师们在整个文化建设中都积极行动。我们的老师在组内都能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实践。在导学稿的实施,课后作业的整合,电子教案的统一等方面都在努力前进,虽然大多数老师年轻缺乏经验,但我们能发挥集体的力量,互帮互助,互相补充,又精诚团结,融为一体。正是这种精神,我们的教研组文化建设之花才能越开越旺。极大多数老师能主动请缨,勇挑组内重担,有活动能积极参与,活动后又及时反思,将新的理念不断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样的学习氛围正是我们教研组文化的外在体现。

三、学校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以来取得的成绩

1.教科研显性评比等取得了较好成绩。两年多来,在宁波市、余姚市的多种学术基本功的评比和报刊论文发表上,我校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仅以2011学年为例,我校推荐到宁波的科研论文和课题中,就有8篇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在余姚级的论文评比中,我校就有22篇获奖,其中4篇获得一等奖;在教学反思评比中,又有18篇获奖,3篇一等奖。体育组和初中语文组已经成功通过是示范教研组的审核,初中数学组、初中科学组、小学科学组也已经通过规范教研组的审核。还有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小学英语的三个教研亮点榜上有名,音乐组推出的舞蹈和合唱分别获奖,体育组的足球、围棋、摔跤等均能载誉而归,成绩斐然;还有三篇教研案例在市首届教研案例评比中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等等。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的教研组文化是绝不能分开的。

2.承办大型教研活动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在每次大型教研活动中,我们组长带领组员能迅速应对,从确立主题开始,到制定活动方案,注意活动多种结果的预定方案,再到接待引领,集体探讨,最后资料整理和报道跟踪,都能安排得井然有序。从北京来的专家教授到省市的学术精英,哪怕是区域间的活动,我们都能认真对待,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精心组织好每一次策划工作。在这方面,领导和教研员对我们的工作都是肯定的。只有经历过这种活动的全程参与,才会是真正的得到成长,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我们将在今年5月份再次承办一次大型的教学探讨活动,有必将为提升学校品位,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有一个大的促动。

3.教研组内的团队精神不断增强。研究和实践证明教研组确实是“学术科研的乐园”,是一个团队,为研究教学解决问题提高质量而设,团结合作是保证,和谐共进是基础。由于教研组担负着教师发展的重任,在学校教改中要引领学校教改潮流,用科研实绩奠定学科在全校乃至全市的地位,所以通过这个教研团体,最终实现老中青和谐共生、互助共赢的建设目标。而我们在团队合作方面,是做得比较到位的,比如上届以李铭为备课组长的九年级科学备课组就是很好的诠释。当然我们这种在教研组引领下的优秀备课组还有很多,这正是我们教研组文化的辐射的效果。

四、展望明天,我们需不断奋斗

1.要进一步健全教研组管理制度文化。我们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上课和评课的过程,能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活动主题、定活动方式、定活动程序这些常规的程序。其实我们相对于严格的活动程序还有很多差距。比如:①要有规定的备课制度。不但有确定的教研时间,也要有不同的教研形式(如论坛式、讨论式、学习式、探讨式等);坚持点名制,严格按学校的要求行事。②学习管理制度。如活动前先看相关理论资料,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后要有后续的研讨活动,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外出学习回来要进行传达学习,使组内教师及时得到当前信息。③备课组长制度。备课组长做好协调作用,督促组员推行备课主编审核制度,带领本年级教师做好统一教材、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使用资料等常规性的教研环节。④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如七年级新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第一次上九年级的教师的结对活动,教龄未满三年的教师的结对活动。老教师给他们在师德师风、学习研究、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方面加以指导。以上教研制度各组在针对组内实际情况要予以落实和制定,使教研组和备课组文化的开展真正得到有效保障。

2.要进一步锻造一支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我们知道:一个人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组织的平庸。“人才强组”应成为各个教研组文化的核心;在激发教师的活力,挖掘内在的创造潜能,提高专业化素养,是我们今后教研组工作的重心。我们要从教学教研入手,抓青年教师的成长,做到各类学习跟上,师徒配对效果检测,多压担子,放手让青年教师参与编辑资料、出考试题等工作,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教学教研工作能力;再提供各种平台,培育优秀教师,选取工作肯干、积极进取、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发挥青年教师特长,做学校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发挥老师的特长,推荐责任心强的老师到合适的岗位来锻炼,最终为学校的锻造出一支有活力、有毅力、有能力的教师队伍。

3.要逐步积淀学科成果。我们的建校时间不长,我们的教研组文化建设时间更短,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一定要逐步积淀我们的厚度,丰富我们的内涵。比如在教研活动的反思和档案整理方面,我们要不断坚持,将反思进行到底,只有反思,我们才会前行;每次活动,我们要将活动的每一个程序都留下脚印,从通知到策划,从摄影到报道,我们都要思虑周全,装订成册。再如电子集体教案的新编和作业整合方面,随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我们的电子教案也要及时更新,在传递和改进中将我们的电子教案完备好;作业整合同样也需要不断更新,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跟上考试说明的步伐。我们还要积极培养自编教辅资料的能力,只有自己会编制相应的教辅资料,运用到班级学生中去,我们的教学效果才会有明显的提升,我们学生的成绩才会有质的变化。同时我们要在课题的研究中多下功夫,有专家说得好,教研组搞得好不好,看你课题的质量高不高。而我们在教学课题方面正是处于薄弱的态势上,因此今后一段很长时间里我们要积极探究,在课题钻研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这样我们的学科文化才会越积越厚,我们的底蕴才会越来越深!

五、结语

6.教研工作工作自查报告 篇六

教研工作工作

自查报告

县教研室:

本即将结束,结合县教研室下发的《学校教研室工作目标责任及考评细则》,现对我校教研室本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1、两学期初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修订了教研组目标责任书和教师教研工作目标责任书,对中心校、完全六年制小学、村小的教研工作分层提出了不同要求,并根据任务指标和完成时间,实行了教师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2、进一步加强了教研队伍建设和管理。一是进一步重建了教研组织机构,修订了教研工作激励机制。年初,在中心校重新聘任了一名学校教研室主任,落实了责任,明确了分工,确保学校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3、坚持了定期双常规检查通报制度。截止目前,今年对全学区各学校进行了4次全面检查,对检查情况详实通报。检查中采取了推门听课、随机抽查、深入教室、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对检查情况做了记载,提出了整改建议。

4、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教研室组织了优质

课、观摩课、汇报课、等各种教研活动。此外还组织各位教师进行说课、听课、评课活动。与此同时为了教师适应新课改教学,教研室还组织了新课改研讨会。利用远教资源中的优秀课例,组织组内教师观看课堂实录。

5、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一定期开展了以毕业班复习备考为重点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定期抽查、测试分析、研教材、研教学法、研班级管理等,解决了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

二、取得的成效

1、通过开展以毕业班复习备考为重点的研讨活动,加强了对毕业班任课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力度,使我校毕业班学生考试成绩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上升。

2、通过各种教研活动、教研培训的学习实践,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其课程整合能力,成效显著。

5、通过加强成果交流与推广的激励措施,使大部分教师形成了一定的学意识。我校教师都能较好的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备课、提高自我。与社会与时代发展同步。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校教师紧缺,教师工作任务重,加之学校条件艰难,致使少数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研究,对分配的工作草草了事,应付检查,忽视了开展教研工作的实际价值,不利于教育教学。

2、少数教研组和教师仍没有转变观念,对教研教改工作认识不到位,不能立足实际开展和参与教研教改活动,有等、靠、拖的思想。

3、致使部分教研组工作滞后,无创新,无成效。

4、由于缺乏专业引领和指导,使得部分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难度大,进展缓慢,课改工作效果不明显。

四、今后工作方向

1、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力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研工作管理和考核体系。

2、争取学校支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让广大教师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形式,能有效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出高水平成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3、进一步推进学校教研信息化工作进程,建立和完善学校资源库和网络研训平台,将教学与教研、课改和常规、信息技术和资源整合有机结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纳浪学区教研室

7.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研工作 篇七

1. 心系事业, 关心教育视点

身为教师必须始终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以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投入到教学中, 把握时代脉搏, 努力锻造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要对身边的热点话题、问题和事件, 尤其对与教育有关的热点问题, 更应加以持续的关注并积极面对, 主动参与分析和思考。例如, 关于新课程的分析、讨论和实践我们一直不停地参与着, 从新课程的开展实施到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出台都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研讨的话题和平台。又如席卷全球的“林疯狂”事件, 国人为此倾入了较大的关注, 还展开了“中国能否培养出下一个林书豪?”的一番辩论。身为人师的我们也参与了其中。再如, 像龟“孤独乔治”去世, 由于这是我们人类第一次目睹物种灭绝, 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热议。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也自然加入了讨论的行列。

对于热点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研读、知识讲座、教研组活动、QQ群远程讨论、晒博客或日志等形式来进行参与学习、分析及探讨。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还要将其有机地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 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对以上事件, 笔者与同事共同制作了“任何天才都不是天生的, 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孤独乔治’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2. 立足课堂, 留意教学问题

改善教学品质,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开展教研、科研的最终归宿。因此, 教师开展教研必须立足课堂, 从改善课堂教学入手。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师也是一样, 对于在教学中出现的偏差或问题, 我们一定要加以分析、总结以寻求解决之道, 尤其要集中教研组的力量, 开展教研探讨活动, 使同组的每位教师都能“在课堂里搞研究”, 让参与教研的教师得到实惠。

开展“问题式教研”的模式, 不仅要留意自身备课、上课的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而且还要充分利用看课 (同事随堂课以及各级各类的公开课、示范课等) 的机会, 留意他人备课、上课的各环节。通过个人思考、同伴研讨及专家求助等方式加以分析、总结。对“好的”部分加以共享, 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坏的”问题得到缓解、纠正或有效的解决, 进而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践行反思, 落实教研工作

教育研究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追问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学者对自身教育教学的一种内隐性的反思过程。一线的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个人反思或合作研讨, 不断修正、改变自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并化为具体的行动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升教学品质。对教学中出现的偏差或问题进行反思,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提高教学质量。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出现诸如此类反思的历程: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有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这个班的学习效果好, 那个班的学习效果较差。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解决呢?……原来是学生之间的差异, 那以后要是遇到此类情况便要具体分析, 主动尝试改变一下教学内容或方法, 直至产生同样良好的效果。

4. 依托课题, 提升教研水平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提升学校科研内涵和教师教研水平的必由之路。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教研水平, 使自己更专业, 就必须依托课题研究这个平台。首先,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有效获得更为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 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教研工作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其次, 可以改变片面的独自反思教研的场面, 汇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力量与智慧, 心往一处想, 力向一处使, 共同参与研究、讨论并付之于实践, 这样既增强了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又活跃了学校的科研气氛。

8.语文教研组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篇八

一所学校内教研组建设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反过来说,学校的发展、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又制约着教研组的建设。

语文教研组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稳中求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完美,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科竞赛及考试成绩均有的长足的进步,取得优异成绩。

1 创建校本特色,提高教研水平

1.1 抓好学习和培训,丰富教师的知识内涵,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

"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同伴学习,与经典为伍,与名家对话,同名师交流"是我教研组的座右铭。作为课程改革的促进者和践行者,全组教师主动进行网上学习培训,搜集整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开阔视野、灵活思路,从而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教研组教师通过在网上看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欣赏特级教师的风采,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改革新路。除了网上学习外,利用每周的星期二教研会时间,我们还学习名人的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语录》、等,从中汲取了许多教学智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識和水平。

1.2 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扎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让老师们迅速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我们开展传、帮、带结对子活动,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同伴互助,个性化教学"是促进教师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每周的星期二下午我们集体备课,做到有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在集中之前,中心发言人就提前备好详案分发给其他教师,老师们拿到教案后认真钻研,然后就教材的内容对教学设计、教学的重难点如何突破、对如何把握例题讲解的深浅程度、习题的选用等等发表各自的见解和意见,大家一起学习、研究,取长补短,并做好研讨随记,课后进行反思。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防止和克服了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这种教研形式倡导科学、有效,营造出了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确实提高了教学研究质量。我们教研组成为学校教学成绩突出、教学特色明显的教研组。

1.3 加强说课、评课的质量。

1.3.1 说课。

以往我们忽略了说课的作用,即便是说,也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等方面的设计,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今年我们致力于改变旧面貌,加强说课的质量。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说课,只需以重点说课和微型说课这两种方式阐明你的教学意图,例如在哪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了你的什么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贯彻的。

1.3.2 评课。

教研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评课氛围,决不光说好听话,大家都从帮教的角度上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今后我们还将把这种好的风气保持下去,同时还鼓励每位教师均能发表看法,在评课中还能体现出创新意识。

1.4 开展课题研究,增强教研活动的理论支撑,引领教研教改新方向。

课题选择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它对整个教研活动起着定向作用。一年来,教研组积极开展有目的教学研究、有计划的开展课题研究。在教研组倡导下,本组教师积极参加我校的市级语文课题《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的研究,并顺利结题。

2 增强团结意识、"求大同、存小异",增强服务意识、争当学科带头人

2.1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语文教研组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先进教研组,这些光荣传统包括:"爱岗敬业,工作扎实,教风严谨,团结协作,敢于争先",这些传统都一直被传承着,而之所以没有中断靠的就是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语文教研组人人有朝气,个个有创新,组员们善于钻研,勤于探索,认真备课,精心教课,在教学、教研以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面对中考,他们稳扎稳打,抓基础,抓读写,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学会了尊重和接纳,要学会 "求大同,存小异",要学会很好地与学校领导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学生合作、与家长合作,在合作中多赢共进。这样才能使我们整个教研组内部互通信息、交流体会、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其乐融融。正是因为每位组员具备了这样的意识与工作态度,才真正使教研组形成并充满了相互合作、相处愉快、充满人文气息的教研氛围。

2.2 增强服务意识、争当学科带头人。

要增强服务意识、做一个有心人。每学期初,在教务处教研会议的指导下,我都提前制定好每一个学期教研计划以及每一个阶段的活动安排,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每次教研活动之前,我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这次教研活动,要学习什么内容,要讨论什么议题,谁做中心发言人,要取得什么效果,解决什么问题,形成什么材料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都注意观察、收集、总结、思考教师教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期末,我要对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完善,总结成绩,反思不足,并提出今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地提高。

工作中,每位老师只能靠扎实的专业水平折服人,靠优秀的教学成绩带动人,靠积极的工作态度感召人,积累本学科教学经验,形成本学科教学特色。只有在工作中人人成了这样的带头人,才能调动组内教师相互合作、互敬互助、资源共享。同时,本组教师放下架子,虚心向同仁请教,对自己和同仁出现的错误,坦诚以待,才能在课型的创作上畅所欲言,取长补短,相互尊重个性的创造。教学教研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反思的工作,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像同伴学习,与经典为伍,与名家对话,与大师交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引领本组的教学研究。

9.初中数学教研工作总结报告 篇九

受理事会委托,我在这里给大家作共同体工作报告,请大家审议。

如果说,是我们共同体的开启之年。那么,是我们共同体的进步之年。这一年,我们围绕“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开展了9次大型活动,共同体全体成员在各个专业发展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2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22人获得市级以上教学比赛奖励,25人承担市级以上公开课或讲座,5人主持的课题获得中山市科研办立项,40人撰写的论文发表或获奖,40人制作的微课获奖或被评为精品微课,共计154人次获得近200项市级以上成果或奖励。

我们获得的成果和成绩是显性的,是可喜的,是不容易的。然而,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找到了这些成果和成绩背后深层次的动因,那就是我们作为孙中山先生故里的教师参与传承并发展着的“中山精神”,即:“博爱,创新,包容,和谐”。所以,20共同体工作总结围绕我们拥有的“中山精神”展开。

一、以“博爱”的大情怀教书育人

“博爱”是中山这座城市的情感符号。反映在我们的身上,就是不只是对学生的爱,还有对学生整个人生的关怀。所以,我们对学生的“博爱”体现在我们爱得深沉、细腻,执着。我们的爱是具有大情怀的。

首先,我们的“博爱”体现在我们对学生的关怀备至。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思考、善于合作,他们脸上洋溢着欢乐,心中充满着正能量。我们爱生如子,不计较学生的成绩,而只是努力让每个孩子尽可能学得更好!我们爱生如子,不只关注他们的学业,而是更多关注他们心灵和精神世界的丰盈!我们爱生如子,不只是纯粹对学生的关怀,而是把爱岗与爱数学全部转化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上来。月24日上午,坦洲实验中学何晓华、高艳玲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整式的加减》、《等边三角形》两节示范课。我们佩服他们把数学课讲得精彩感人,感叹他们在课堂上对全体学生的全程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无不在鼓励学生更加自信,启发学生努力思考。共同体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着共同的追求,大家在各自的课堂上演绎着同样的精彩。

其次,我们的“博爱”体现在我们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精益求精。我们共同体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全体成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勇当教学质量排头兵。我们共同体要一直保持活力,达成既定目标,并能经过长时间积累最终形成教学流派,全依赖于我们每个成员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担当。可喜的是,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共同体成员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还有意识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我们共同体成员都有着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并能努力地带动着本校数学老师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进步,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我们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积极、务实、高效、专业”,这八个字集中指向“优秀”,所以,大家优秀是必然的。当然,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接下来,我们要积极投入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中去,要作更深入地研究。因为,越是深入研究教学的教师对数学、对教学、对学生的理解越深刻,其“博爱”程度越深,其教学质量必然越高。

再次,我们的“博爱”体现在我们对同行的无私帮助。无论是共同体一起组织活动,还是各共进小组组织活动,共同体成员总是团队协作,一方面承担任务的老师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另一方面,团队内成员也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师。年5月,我市有8位教师参与广东省数学核心片段讲授评比,凡有参赛选手的共进组都积极组织全组活动,共同研究、不断创新、反复打磨,最后,所有参赛选手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所以,我们共同体成员取得的每个成果背后都有一群人辛勤的付出。不仅如此,本年度,我们共同体还先后派出高艳玲、何晓华、冯叶平、赵桂枝、史良等多位名师去中山市对口支援的地区送课送讲座。

此外,我们的“博爱”还体现在我们对自己课堂的完美追求。在过去的一年里,全体成员苦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练习板书,练习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修炼教学基本礼仪和基本规范。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尽善尽美,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获得快乐学习的享受。

我们相信,博爱已经内化到我们每个成员的内心,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支柱,博爱精神将是我们共同体的基本精神,中山精神将成为我们这个团队与众不同的根本标志。

二、以“创新”为大旨趣开展教研

“创新”不独中山人有,但是中山人追随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务实、探索,并与时俱进地生活与工作,所以我们共同体成员在工作中努力创新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方法。但是,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在教学研究中以集体创新为大旨趣。在这一年里,我们有计划地开展了多次集体创新研究,取得了多项集体研究成果。

在我们共同体成立之初,周曙副主任就主持申报了省教研院课题《基于教研共同体促进中山数学教学流派形成的研究》并获得立项,经过共同体全体成员近两年的创新研究,该课题2016年9月被立项为中山市重点课题,12月顺利通过省教研院专家组中期验收。

2016年3月18日,孔进老师未雨绸缪,为全体共同体成员作了《我眼中的课题研究》报告。之后,又参与共同体部分成员的课题申报的具体的创新研究,因为共同成员通过集体智慧持续创新,成功立项5个市级课题和2个国家级课题。之后,各个课题组又以学校或者共进组为单位,开展小团队的集体创新研究。

课堂,是我们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教学研究,是我们专业发展的主渠道。我们专业发展所能到达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课堂教学研究的高度、宽度和深度。2016年度,我们聚集课堂,专注创新。我们组织开展的4次大型课堂教学创新研讨活动,每次都围绕一个主题、集中研讨一个问题。在沙溪中学和纪中连续两次以“探讨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研讨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坦洲实验中学的活动主题是“探讨新授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研讨新教师的教学基本规范。史良名师工作室暨共同体送课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同课异构’优化课堂教学”,研讨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在这些活动中,先后有梁亮亮、杨蓓、汪晶晶、郑娣、何晓华、高艳玲、杨思敬、韦秋梅、蒋琛等多位共同体成员主讲研讨课,有谢卫华、郑琼芳、张玉良、梁霭娟、史良、朱榅梅、孔进、邓凯、何晓华等多人评课。每次活动都是根据研究计划先定主题,然后主讲教师及其学校的组团队或共进组成员一起围绕该主题设计教学并展开教学,听课教师围绕该主题听课并评课,课后大家再围绕该主题进行深入讨论。经过这么多环节的教学研究,使得每次共同体活动的创新都能获得新的突破,使全体成员教学研究更有指向性和深刻性。

2016年11月30日到12月2日,市名教师史良工作室暨市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联合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巡讲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中考数学总复习教学开展系列研究,先后有郑娣、吴群、冯叶平、高艳玲、杨晟和、史良、梁亮亮等老师作了9场专题讲座,社会反响效果很好。

当然,我们每个个体也进行独立的创新研究,但2016年度总起来看,集体创新的规模和成果大于个体创新。我们鼓励个体创新,但仍然希望集体创新成为我们的特色,因为只有团队集体创新才能彰显我们团队的大旨趣。

三、以“包容”的大智慧厚德载物

中山是一座包容度很大的移民城市,我们团队中不少人来自全国各地,我们享受了原住民和移民的包容,我们也同样包容着我们的学生、同事、家长和社会上的人,包容着浩瀚的知识、思想、科技和社会中的事物。包容充分显示我们团队在学习与工作中的大智慧。过去的一年里,为了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我们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积极向专家学习,向大师学习,向经典学习,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用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2016年10月17日下午,共同体成员在实验中学听取了湖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楚廷教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数学与哲学关系的报告。

2016年12月23日下午,全体共同体成员在在华侨中学初中部举行读书分享活动。16位老师为大家推荐了《精要主义》、《苦难辉煌》、《学会提问》、《怎样解题》、《你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叩问课堂》……等16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这次会后,大家纷纷买书精读,预备着下一年度的读书分享。

中山地处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教育强市,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我们都应该是与“互联网+教育”最接近的,提升信息素养是当务之急。2016年9月23日,周曙副主任、梁亮亮、雷元明等老师在沙溪中学为共同体成员作初中数学老师信息素养的报告和初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本年度,我们共同体内不少教师坚持收看电视节目《超级演说家》,看《TED演讲》,专门通过这些节目练习朗诵与教学表达能力,通过收看《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

四、以“和谐”的大理想与人为善

和谐,包括与人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与我们自己内心的和谐。中山人,向来注重礼仪,而且多年来一直在建设“和美中山”。正因为此,追求和谐,也是我们共同体的大理想。

2016年初,我们高兴地盼到有12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了共同体这个大家庭。他们分别是徐娟妹、王雪梅、李丽敏、何海辉、关莉、张杰、郑琼芳、任益兰、刘公宽、李春华、袁蓉、陈明秀。这12位教师在过去的一年里表现活跃、成绩优秀,为我们团队增添了新的力量。我们共同体要求每一位会员在各自的学校内要做好专业引领和能力辐射。我们要用和谐的为人之道带领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到数学的教学教研中来,带领到我们的团队中来,共同为中山初中数学教育贡献力量。

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创新就是最好的发展。教育是一件求真务实的事情。我们认为:数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问题为纽带,以探索为过程。扎扎实实地研究课堂教学,切切实实地促进学生进步。中山初中数学教学流派,以“博爱、创新、包容、和谐”为精神气质,以“积极、务实、高效、专业”为核心理念,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五、工作计划简要说明

2017年1月10日下午,理事会17位理事在坦洲实验中学召开新年第一次理事会讨论并制定2017的发展计划,现在,我将对2017年工作计划作简要说明。

2017年,我们的工作重心仍然是课堂教学专题研究,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我们将“聚集课堂”、“聚集名师”,“聚集课例”。具体来说,我们计划着力研究高艳玲等名师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教学特色,甚至包括教学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板书设计、例题讲解、习题处理、提问策略、激励艺术、评价方法等。昨天(3月17日),我们已经听取高艳玲老师的一节公开课,20,我们计划组织2-4次高艳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我们每个人课堂教学反思与研究、创新教学设计与执教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中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色的提炼与培育。当然,我们还要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科研基本方法训练。在课标与教材的研究方面,我们会结合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的疑点与难点,按教材章节进行课标与教材的对比研究与解读;继续开展论文写作培训,鼓励教师把论文写作与每一次的共同体活动相结合;把命题培训与命题比赛相结合,提高共同体教师的命题水平;尝试信息技术创新优化自己的课堂,寻求提高课堂效率的新途径;坚持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提高共同体成员的理论研究功底。

2017年度,我们还将坚持“一对一(导师制),一对多(讲座和示范课),多对一(磨课),多对多(学术沙龙)”等形式的“互学、互教、互评、互促”的教研共同体成长模式。为增加共同体成员的参与度,鼓励共进小组开展小组教研活动;联合“中山市名师史良工作室”开展活动,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的老师参与活动,得到成长。

我们希望全体会员平时加强研究,积累丰富成果,我们提出具体指标如下:

(一)共同体成员本年度内至少要取得一项市级及以上研究成果;

(二)共同体成员本年度内至少要精读一本数学教育名著;

(三)共同体成员本年度完成5节以上市级公开课,并由共同体成员点评;

(四)共同体成员本年度发表或获奖论文不少于20篇;

(五)共同体成员本年度市级以上讲座不少于5次;

(六)共同体内高级教师总结与提炼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写出“我的教学风格”;

(七)共进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活动时请做好记录并写出活动通讯。

教育发达地区往往是因为有了一批名师和骨干教师才形成教学流派,然而我们试图通过促进教学流派的形成来培养一批名师和骨干教师。我们成立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的初衷是:形成具有中山特色的初中数学教学流派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促进共同体成员专业发展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培养一批名师和骨干教师是我们的阶段目标。至于我们这个团队最终能否形成教学流派,有待于我们团队成员持续研究并长期积累,但促进共同体成员专业发展已经在实现,培养一批名师和骨干教师也即将实现。

上一篇:写毕业生的祝福语下一篇:中秋节后上班第一天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