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阅读答案

2024-08-29

《秋雨叹》阅读答案(精选7篇)

1.《秋雨叹(其二)》诗词鉴赏 篇一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⑸。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⑹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⑺。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⑻

《秋雨叹(其二)》注释

⑸阑风长雨:一作“阑风伏雨”,一作“东风细雨”。四海:一作“万里”。赵次公说:“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吴见思说:“风日阑风,雨日伏雨,盖下时飘洒,常贝其分纷也。又四海八荒,同云一色,则无处不雨,无日不雨矣。”

⑹因久雨,故百川皆盈,致牛马难辨,泾渭莫分。《庄子·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

⑺禾头:一作“木头”。田妇:一作“田父”。《朝野佥载》:“俚谚曰:秋雨甲子,禾头生耳。”是说芽蘖絭卷如耳形。黍不耐雨,故穗黑将烂。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八月,上(唐玄宗)忧雨伤稼,杨国忠取禾之善者献之,曰:雨虽多,不害稼也。上以为然。扶风太守房琯,言所部灾情,国忠使御史推之。是岁,天下无敢言灾者。”灾情严重,而无人敢言,故杜甫有“无消息”之叹。

2.傅天琳《秋雨声声》阅读答案 篇二

《秋雨声声》

傅天琳

窗外的雨声,

淅淅沥沥地说个不停。

窗内的语声,

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

窗外的说些什么?

问那树,那花,那小溪;

窗内的说些什么?

问这笑,这吻,这眼睛。

窗外和窗内都说了一夜,

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

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

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

14. 以“秋雨声声”为诗题有什么好处?全诗表现的中心是什么?(4分)

15. “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中的.“梦境”指的是什么?(2分)

16. 谈谈你对诗句“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4. 赋予联想,让人联想到秋雨中的人语,秋雨声与人语声相互映照,营造出甜蜜、喜悦的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对人与人之间融洽感情的向往。

15. 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

3.《宁古塔阅读答案》余秋雨 篇三

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②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③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④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⑤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现代文阅读 宁古塔 余秋雨现代文阅读 宁古塔 余秋雨。”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⑥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如,《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⑦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⑧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4.秋雨叹三首其二的原文及赏析 篇四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注释】:

①阑风伏雨:连绵不断的风雨。

②浊泾清渭:泾水本来是清的,却变成了浊的;渭水本来是浊的,却变成了清的。这里形容秋雨之大,使泾水渭水清浊难辨。

③禾头生耳:因阴雨连绵,禾头长出新芽,蜷曲像耳朵一样。田父〔田父(fǔ)〕老农。

④无消息:无人说话。

⑤衾(chóu):丝绸被子。

⑥相许宁论两相直:成交谁管是否等值呢?相许,成交。宁论,不论,不管。直,同“值”。这两句是说城中米贵。

【赏析】:

5.余秋雨《沙原隐泉》阅读答案 篇五

沙原隐泉

余秋雨

①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

②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得也越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③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只管爬。

④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⑤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

⑥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或者,干脆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荫下。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这里可曾出没过强盗的足迹,借它的甘泉赖以为生?这里可曾蜂聚过匪帮的马队,在它身边留下一片污浊?

⑦我胡乱想着,随即又愁云满面。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⑧一咬牙,狠一狠心。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再稍用力,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康德所说的滑稽,正恰是这种情景。

⑨来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⑩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

(11)——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有删改)

16.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

⑴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

异相: 。

⑵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熨帖: 。

17.从语言表达上看,第②自然段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写爬沙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8.对一湾月牙泉,作者先于山顶远望,后在岸边近观。这其间作者对它的情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由此悟出了什么道理?请你高度概括后作答。(4分)

情感:

道理:

6.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1000字 篇六

这三个月的旅程对余教授来说,是难忘的,是震撼的,是惊险的。他的足迹踏遍不计其数的宏伟景观、名胜古迹。迈锡尼的断壁残垣,金字塔的蔚为壮观,犹太古国的残存气息,巴比伦城的壮大磅礴,都刻在余秋雨教授的心中。我们读者品味这质朴的语言时,仿佛身临其境,但却无法真正感受这不凡的一路。

这一路,是壮美的一路。

这条路上的景观无需多言。既可寻异域风情,亦能觅历史足迹,何其壮美!我难忘这两个片段:在爱琴海边感叹“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在海边炽热的阳光下只须借得几分云霭,立即凉意爽然”;在埃及沙漠低吟“平漠千顷,暮色已重,远处的层峦叠嶂全都朦胧在一种青紫色的烟霞中”。碧海长空,飞沙走石,云霓缈然,如一幅清新的山水画。

这一路,是危险的一路,

这段旅行虽然风光旖旎,却也危机四伏。在埃及奔赴卢克索时,七百多公里,处处军容森森,枪支如林,布防严密,各路警察皆来护送;在去伊拉克时,先是勉强入境,又穿越六百公里的“死亡公路”,快马加鞭抵达巴格达;在伊朗克尔曼时,余教授执意前往扎黑丹,此处形势紧张,命案频发,并有沙漠风暴袭卷,最终,历经曲折到达目的地。危机四伏,险境重重,大漠枪影,似一部惊险的电影。

所有的见闻凝聚成回忆的结晶,融成文字的水流。这一路是不凡的,而文字却显得平凡,并无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等书中的华词丽藻,妙语连珠,但含有一种质朴简洁的清新,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正如作者序中所言,随行而记,并无修改。越艰难的路途,越能扣动心弦,感受文化之力;越不凡的旅程,越能打开心扉,聆听历史之音。这本书是对文化的传承,是对本心的坚守。

7.《笔墨童年》余秋雨阅读答案 篇七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x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

15.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2分)

(1)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3) (4)乡人敬惜字纸。

16.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5分)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17.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4分)

18.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上一篇:走进新时代读后感800字下一篇:职业生涯访谈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