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总结知识点(精选7篇)
1.毛概期末总结知识点 篇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为什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尤其需要我们对“举什么旗”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B.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的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 C.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科学发展观: 背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A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B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C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社会主义基本内涵:①把解放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②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重达到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A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B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C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含义: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B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七大,添加和谐)。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依据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基本依据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B.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均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要求及关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内涵和意义: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意义A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C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求。D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地位: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D.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有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E.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A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 C把不断改革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A.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B.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C.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改革开放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的目的:发展生产力。突出来社会质疑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补充
毛泽东思想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A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毛概基本知识点总结 篇二
第一章
1,1938年十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命题是(A)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C):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B):中共七大
4,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C):和平与发展
6:毛泽东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D)只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的一个理论性问题是:(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8,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围绕的主题是(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9,“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主要目的是(D):使人们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B)实事求是 2,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阐明了(C):解放思想的重要性,3,在一切的创新中,基础和关键是(B)理论创新
4,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长期处于(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三章
1,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2,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无产阶级的领导 4: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B)农民阶级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C)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族共和国。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内容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人民所有。7,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是:(B)武装斗争
8,“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B)土地革命。
9,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中国革命阵营实现壮大自己,鼓励和瓦解敌人而采取的政策是:(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1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的连接的原因是(C):民族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13,1927年九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个原则是:(A)党指挥枪,核心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四章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C):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政治保证是:(C)无产阶级正当的领导和人民民主转正的国家政权。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有利的国际因素是:(A)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苏联建设成就及对中国的支援,4,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5,1952.毛泽东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C)
6,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D)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7,我国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购买政策是:(B)定息。
8,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实现了(C)全行业公私合营。
9,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C)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10.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具体表现为:(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途径是:B(国家资本主义)
1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题是(A)工业化
1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4,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之一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5.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D)合作化,第五章
1,邓小平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论述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解决这个课题的实质是(A)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3,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方针是(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4,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在我国,工人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5,1956年,4月到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做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少走弯路,以苏联为戒,这表明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五章
1,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党最大的实际就是(D)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3,我们党第一次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B)党的十三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C)经济建设
5,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区别是:(A)社会性质的区别: 8,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的中心任务是(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C)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的目标是:(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党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了规范表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A)生产力落后,第七章
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改革
2,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时(A)旧体制。
4,社会主义社会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是(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6,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B)生产力标准
第五章
1,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D)集体企业职工工资收入。2,个体劳动者的收入属于那种形式的分配类型?(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公有制经济,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D)控制力上
5,不能笼统的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股份制的行之关键看(B)控股集团掌握在谁手中。
6,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是(B)社会主义性质,7,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8,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党的(B)十四大。
9,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是(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3.毛概期末论文 篇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期末论文
浅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班级: 14级生物技术(1)班 姓名: 张弘扬 学号:1401024103 浅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摘要: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于这个名词,我们都不陌生,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化成果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始终贯穿中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建设之所以取得辉煌,“实事求是”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当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实事求是更是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对于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细看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奋斗历史,“实事求是”一直发挥着重要指导性的作用,并在不同时期有着自身的发展和新的理解,这主要是在以下四个阶段: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毛泽东在 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在1930年5 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7年7、8月间撰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中共七大把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确立为全党的思想路线。
在以毛泽东为首领导的新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事求是可理解为“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为我们所熟知的实事求是的例子,就是首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了,随着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建立,我们跳出了照搬苏联经验的藩篱,放弃了苏联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路线,并从这个创新的革命路线中看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在革命过程中,毛泽东也有许多因注重实事求是的例子为我们所津津乐道。如1930年为打破敌人的围剿提出“诱敌深入”的方针,1937年对挺进敌后的八路军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方针,1946年提出“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的方针等等,就是毛泽东根据不同情况创造性地指导战争的具体体现。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尽管当时我们有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借鉴,以及历史上众多战略经验借鉴,但毛泽东并没有全盘照抄,而是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而不断创新理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路线和发展路线,使中国不仅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而且是中国顺利的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都中分证明了注重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对于中国的革命感和发展起着多大的作用。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恢复
然而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了。还有相继发生的大跃进,虽然都有予以纠正,但都没有真正的解决,以至于发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就在社会生活百废待兴,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关键时刻,我们人民的思想却还处在讲话或半僵化的状态,还固守着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邓小平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行做了讲话,他说: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也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其明确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邓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时期,实事求是又有了新的发展,我把它概括为“实践出真知”。在这个时期,邓小平还对“本本主义”做过进一步的阐释“一个当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而他所引导的关于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改革开放,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等,无一不是讲究实事求是的最好例子,但这时候我们能发现,这这时期的“实事求是”更多的是注重“实践”强调“实践出真知”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句经典的话语“摸着石头过河”。是的,在这个时期,中央领导人更加清楚苏联的国情毕竟与中国不同,如果照搬苏联经验,思想僵化,中国的发展之路必将堪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家庭量产承包制的实行,听到的是市场与计划不是划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准,一个个创新的理论和政策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也正由于这一个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与理论,30年的腾飞使得中国变成一只雄鹰!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当代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提出新的要求。他提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对于这个时期,我认为对于“实事求是”,我们更注重的是“创新与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提出:坚持大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面对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江泽民在天津视察一处农贸市场时说“要保持价格稳定,我们就必须非常重视农业这一块。”并制定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开始实施严格的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限制。江泽民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政策使得中国能在国际局势与中国经济动荡不安的90年代安然度过,同时,“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创造”的理念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在实事求是之上的创新精神使得中国的经济更加辉煌!
在胡锦涛领导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对于实事求是的理解,我认为这时期更注重的是“求真务实”。2004年,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胡锦涛提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浮夸之风越演越烈,那些频现的豪华楼堂场馆,重复建设、华而不实的政绩形象工程,那屡禁不止的公款消费、公务旅游、出国考察,那些官商勾结、以权谋私,那些无视公共安全引起公共愤怒的“三聚氰胺”们,那些难脱管理责任的矿难、火灾……都告诉我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对于纠正这些不歪之风是多么重要!
如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实事求是与大学生人生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明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明白实事求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做到实事求是是我们应当重点学习的内容,只要学好了这些理论知识,它便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所以我们应当根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好人生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不懈努力。
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主攻专业,针对自己的专业,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自己需要掌握好哪些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分析选择确定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在学校事情的分析处理中怎样做出更正确的决定,这些都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的热门话题就业问题上,尤其应该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看问题。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得到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关于读书无用论也越来越猖獗。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话,这些问题也不会如此严重。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原因不是不能就业,而是他们自己不愿就业,毕业后难免希望有一番大作为,然而我们毕竟年轻,经验不足,在没有办法得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有些大学生相信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些都是不注重实际,没有看清现实造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在就业上,就要权衡自身实力和社会状况,实事求是,寻找就业出路,觉得有发展前途就不妨去尝试,不要为旧的思路所禁锢,不妨另辟蹊径。我们面对着残酷的社会现实,只有拓宽思路,放开视野才能抓住更多成功机会。
实践证明,大到国家建设,小到个人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实事求是都是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法宝。可以说,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需要年轻的大学生自觉地培养。大学生要成才,实事求是,根据各自的特点去扬长避短、对症下药,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用“事实求是”为标准来约束与纠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都要清清楚楚。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上、生活上、道德上,事事求真、与时俱进,同时,要在明确自身的前提下,为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和追求,做好职业规划,并为了这个目标理想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
纵观历史,我看到了 “实事求是”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我难以想象,没有这个重要思想理论的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发展之路会是怎样的坎坷,同时,我们也看到“实事求是”这个思想理论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符合这个思想所产生的,我们期待,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能在中国的发展继续发乎它的领导作用,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遵循这个思想理论,中国一定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在毛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著
4.毛概二期末答案 篇四
第一,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落后的状态。
第二,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第三,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经济体制及相关体制的改革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2.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选择题)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选择题)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维护宪法法律权(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3)确保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检查权(4)优化司法职权配置(5)完善人权司法保障
4.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简答题)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5.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简答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6.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选择题)
美国、苏联是和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7.四个尊重的内容与核心?(选择题)内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核心:尊重劳动
8.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选择题)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9.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论述或选择)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统一战线仍然是无产阶级政党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决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 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我们要永远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认真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统一战线在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革命经验;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祖国统一、反对霸权;凝聚民心、各尽其能;)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选择题)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1.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选择题)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选择题)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4.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选择题)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5.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简答)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凌驾与自然之上。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16.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选择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7.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什么?(选择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
18.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危险有哪些?(选择题)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19.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简答)
“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四目”:
5.毛概期末试题及答案 篇五
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A、张心如B、刘少奇C、王稼祥D、邓小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党的建设
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D、帝国主义的侵略
4、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5、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的对象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动力不同
7、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是()。
A、军队问题B、农民问题C、统一战线问题D、党的建设问题
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
9、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合法斗争B、秘密斗争C、武装斗争D、经济斗争
10、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党指挥枪B、官兵一致C、军民一致D、民主建军
1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
1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湘鄂西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海陆丰革命根据地D、陕北革命根据地
13、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无产阶级领导权B、工农联盟C、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1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A、政策和策略问题B、工农联盟问题C、分清敌友问题D、领导权问题
15、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
A、革命性与反动性B、革命性与妥协性C、进步性与落后性D、民主性与独裁性
1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中共一大纲领D、中共二大纲领
17、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
A、左派B、右派 C、中间派D、顽固派
18、毛泽东同志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C、批评与自我批评 D、挽救失足者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21、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2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3、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反贪污、反腐败、反官僚主义 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24、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领域里实行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古为中用,洋为中用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5、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基本上是()。
A、一种政治斗争B、一种思想斗争C、一种路线斗争D、一种阶级斗争
26、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强国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27、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毛泽东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放在首位的是()。
A、党的思想建设B、党的作风建设C、党的组织建设D、党的制度建设
29、《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作者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云
30、中国共产党内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思想根源是()。
A、资产阶级思想 B、小资产阶级思想 C、封建主义思想 D、修正主义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3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
A、革命性B、科学性C、独创性D、完整性E、全面性
3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E、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3、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革命的B、进步的C、民族的D、科学的E、大众的34、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了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著名文章有()。
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D、《反对本本主义》E、《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A、土地革命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根据地建设E、党的建设
36、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有()。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B、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C、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D、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E、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线的制定
37、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A、国营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D、合作社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8、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得到发展的几个方面是()。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育
39、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
A、现代农业
B、现代工业
C、现代国防
D、现代教育
E、现代科学技术
4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是()。
A、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B、党的理论准备不足C、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D、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E、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三、判断改错题(在正确后面划√,错误后面划×,并改正错误。判断1分,改正1分,每题2分,共10分)
41、资本主义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42、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古田会议()
43、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44、在“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组织中共产党员、国民党员、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45、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
47、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48、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五、论述题(15分)
49、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2001—2002学《毛泽东思想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C2、A3、D4、C5、A6、B7、B8、C9、C10、A11、A12、B13、B14、D15、B16、B17、D18、C19、B20、B21、D22、D23、A24、A25、B26、C27、B28、A29、B30、C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31、BCD32、BE33、CDE34、ABCD35、BCE36、ABC37、ABCDE38、ABC39、ABCE40、ABC
三、判断改错题(在正确后面划√,错误后面划×,并改正错误。判断1分,改正1分,每题2分,共10分)
41、√
42、×八七会议
43、√
44、×共产党员、非党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1/345、×新民主主义社会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
答: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整个阶级都是最革命的。第二,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紧密的工农联盟。第三,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却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工业城市和一些大的企业中,便于团结战斗,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47、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48、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第一,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由于中国共产党产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党的创建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因此,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为建设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创造了条件。第二,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由于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整个阶级都有坚决的革命性,因而中国共产党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第三,党的建设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建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建党学说,为党的建设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五、论述题(15分)
49、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不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5分)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革命精神,同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毛泽东思想是在这一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分)
6.毛概期末复习选择题 篇六
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D)。A四项基本原则 B依法治国 C社会公平D社会稳定 单选:第2题(5分)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C)。A10年 B50年 C100年 D300年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A)。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实现工业化 单选:第4题(5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A实现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第5题(5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C).A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
C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中确定的 单选:第6题(5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C).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单选:第7题(5分)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C).A政企分开B党政分开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企业经营机制 单选:第8题(5分)我国的国体是(A)。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单选:第9题(5分)
首次把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C)。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四大 单选:第10题(5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A基本方略 B基本纲领 C基本路线 D最高纲领
简答:第1题(10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50字。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在三者关系中,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要把握以下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稳定。(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任命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人名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让任命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给来暴行看的到的实际利益。简答:第2题(10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80字。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答: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3)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师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力人民经济上、政治上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简答:第3题(10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80字。
试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答: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论述:第1题(20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200字。试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突破了长期以来只是把解放生产力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就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他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名和国家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毛段的根本途径是改革。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等,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1、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被称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的是:C A、鲁迅B、陈独秀C、李大钊D、毛泽东
2、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B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当代时代主题是 C A、改革开放B、依法治国C、和平发展D、一国两制
5、党的十六大把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B A、消灭贫困人口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消除贫富差别
D、实现共同富裕
6、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A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共二大D、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7、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对象不同D、革命的前途不同
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A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10、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 B 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75年
11、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选择的模式是D A、欧洲模式B、美国模式C、日本模式D、苏联模式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B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14、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A、发展B、稳定C、改革开放D、依法治国
15、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B A 团结、改革、发展、稳定、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D物质、精神、政治、社会
16、“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是20世纪末,GNP比哪一年翻两番,人均收入800——1000美元 D A、1978年B、1980年C、1990年D、1991年
1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A、发展B、改革C、革命D、调整
18、中国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 多层次B、多角度C、全方位D宽领域
19、中国今天的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属于 B A经济形态改革B、经济体制的改革C、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D所有制结构的改革 20、一切可用于生产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和土地是 B A、资源B、资源配置C、资源稀缺D、资源利用
21、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 D A股份制B、公有制C、私有制D公司制
22、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我们在微观收入分配中坚持 C A、兼顾效率B、公平优先C、兼顾公平D、效率优先
23、市场经济运行中 “看得见的手”是指 D A、经济规律B、法律法规C、经济政策D、宏观调控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C、公有制为主体D、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2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可以从哪两方面表现出来 A A、公有制和私有制B、股份制和合作制C、计划和市场D、质和量
26、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矛盾D、人民群众
27、中国解决民族问题是采取的 D A 共和国联邦的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A A创新B、改革C、革命 D发展
2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以下哪点统一起来 B A、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30、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 C A、团结—批评—团结B、大鸣大放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是:BCD A、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以下属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三个代表”的内容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ACD A、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改革的发展趋势C、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1978年发生以下哪些重大事件:ACD A、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C、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D、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发表
5、以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的是BCD A、民族资本主义B、官僚资本主义C、帝国主义D、封建主义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C A、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指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生产力不发达D、指我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7、邓小平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BCD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古代及近现代的作用公式正确的是:BC A、古代是“科学——技术——生产”B、近现代是“科学——技术——生产”C、古代是“生产——技术——科学”D、近现代是“生产——技术——科学”
9、以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表述正确的是ABCD A、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B、第二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第三阶段:“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D、第四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0、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BD 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为人民服务D、批评与自我批评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是(B)。
A.消除社会一切矛盾 B.以人为本 C.和谐取代矛盾 D.和谐与矛盾共存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A)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道和无产阶级专政 C.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道 D.社会主义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核心任务是(B)
A.加速GDP的增长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C)
A.代表高技术领域中资本的发展要求 B.代表大多数劳动者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发展要求 D.代表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5、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关键是指(A)A.要倡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建设 B.要无条件地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文化 C.要提倡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D.古今中外,兼收并蓄
6.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说(B)。
A.代表全民的利益 B.代表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利益 C.代表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所有人的利益 D.代表共产党的利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关题目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是(B)。
A.消除社会一切矛盾 B.以人为本 C.和谐取代矛盾 D.和谐与矛盾共存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A)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道和无产阶级专政 C.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道 D.社会主义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核心任务是(B)A.加速GDP的增长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C)
A.代表高技术领域中资本的发展要求 B.代表大多数劳动者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发展要求 D.代表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5、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关键是指(A)A.要倡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建设 B.要无条件地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文化 C.要提倡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D.古今中外,兼收并蓄 6.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说(B)。
A.代表全民的利益 B.代表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利益 C.代表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所有人的利益 D.代表共产党的利益
7.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主要反对的是(C)。A.提倡自由的观点 B.西方一切文化 C.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侵蚀 D.色情文化和奇装异服
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基础是(C)。A.与时俱进 B.以人为本 C.实事求是 D.全面发展 9.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A)。A.与时俱进 B.以人为本 C.实事求是 D.全面发展 10.邓小平提出的所谓的“不要问姓‘社’姓‘资’”,是说(B)。
A.不要问中国的发展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B.不要问建设中具体的做法和管理经验是属于社会主义的还是属于资本主义的 C.不要问引进的设备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来自资本主义国家 D.不要问引进的人才是信仰社会主义还是信仰资本主义
11.1977年2月,“两报一刊”社论中所提出的“两个凡是”,是指(C)。A.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B.凡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我们就要照办;凡是毛主席批评过的,我们就不能去做 C.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D.凡是党的号召,我们都坚决相应;凡是当的教导。我们都认真执行
12.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C)。
A.扩大社会收入差距 B.让贫困分出等级 C.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走富裕发展的道路 D.最后大家实现均富 13.按生产要素分配,即是说(D)。
A.按劳动的量进行分配 B.按资本分配 C.按技术入股的比例分配 D.以上三个因素都包括在内
14.邓小平制定的外交政策是(B)。
A.和平共处、独立自主 B.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团结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D.反对霸权主义、决不当头 15.发展是硬道理的意思是说(A)。
A.社会主义建设始终要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B.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发展速度是唯一的指标 C.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的发展要超越其他一切工作 D.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关注发展是各级政府唯一的工作
16.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7.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民心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行,它的生命机体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C)。A.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B.唯物主义的重要性 C.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大胆地闯的重要性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D)。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C.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D.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9.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C)。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20.党的三大作风是(B)。A.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C.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D.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2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日期是(C)。A.1976年10月 B.1977年2月 C.1978年12月 D.1979年5月
22.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A)。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坚持发展、坚持进步
C.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平,坚持发展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C)。A.以市场法则主导一切经济活动 B.计划与市场平分秋色 C.在市场原则的主导下,坚持国家的宏观调控 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4.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有(B)。
A.公有制与其他所有制关系平行发展 B.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关系并存 C.公有制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 D.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25.《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日期是(B)。A.1977年2月4日 B.1978年5月11日 C.1979年2月17日 D.1980年3月31日 26.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7.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D)。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为(B)。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非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为辅 D.按对生产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 29.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C)。
A.从来没有走过资本主义道路 B.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怪胎 C.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部分 D.是纯粹的封建制度 30.科学发展观强调(C)。
A.人与物的并行发展 B.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协调发展 C.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D.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31.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BD)。
A.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E.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一切所有制经济 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容是(ABCD)。
A.我们已经建成了一定的社会主义基础 B.这个社会主义还有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方面 C.社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 D.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的水平还不够高 E.这样的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
33.下列观点中有哪些是不正确的?(ACD)。A.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创造价值的不只是劳动 B.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创造价值的只有劳动 C.说资本不创造价值是错误的 D.劳动价值论在今天有点过时了 E.劳动价值论在今天没有过时
34.共产主义是(ABCE)。A.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B.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又一个社会形态而已 C.仍然存在着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的 D.解决不了资源紧缺问题的 E.产生于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之中的
3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CE)。A.是一种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B.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C.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与国外资本主义最终会走向相互融合 E.最终会走上发达社会主义的道路 36.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ACE)。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以人为本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ABD)。
A.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 C.与非公有制经济不相兼容 D.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补充 E.最终要被私有化 3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CE)。
A.应该讲价值规律规定 B.只需要看不见的手的操作 C.不能没有宏观调控 D.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区别 E.要强调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39.党的建设主要包括(BCD)。
A.爱国主义的教育 B.理论建设 C.作风建设 D.组织建设 E.个人修养的培育 4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ABCDE)。
7.毛概期末考试课后思考题 篇七
一、基本知识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P336
2.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P336
3.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P3364、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P342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二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P3466、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其中,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P3487、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3508、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的两大课题。P3529、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P35210、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即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一个发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P357-8
二.单选题
1.“四个尊重”中,核心的是()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2、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C)
A.平等 B.团结 C.共同繁荣 D.融合3、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A)
A.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广泛的统一战线
B.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
C.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D.依靠党中央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BC)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2.关于现阶段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有()
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B.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C.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
3.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
A.尊重知识B.尊重劳动C.尊重创造
D.尊重人民E尊重人才
4、社会主义时期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CD)
A.民族独立B.反对民族分裂
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D.维护祖国统一E.民族自治
5.中国人民解放军是(ABCE)
A、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D、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E、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6.新形势下我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的两大课题是()
A.打得赢B.拒腐蚀C.不变质D.守得住
7.关于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者的关系,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A.革命化是第一位的、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
B.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现代化是第一位的C.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D.三者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8.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
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D.为联合国维和任务提供人员支持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基本知识
1.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36
3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366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P366
4.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P37
15.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P3726、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P38
1二.单选题
1.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B)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党的领导
C.社会主义D.无产阶级专政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C)
A.中国农民的先锋队B.中国知识分子的先锋队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世界无产阶级的政党
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D)决定的A.党的宗旨B. 党的纲领、路线、方针
C.党的群众基础D、党的性质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是(B)
A、改善党的领导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群众路线5、2004年9月,党的(A)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A、十六届四中全会B、十六大
C、十七大D、十六届五中全会
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B)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密切联系群众
C、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D、党的执政地位
7、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
A、脱离群众B、腐败
C、脱离实际D、官僚主义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执政地位是(ACD)。
A.历史和人民的选择B.中国共产党自封的C.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的需要。
2、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就是要把党的(CD)作为主线。
A.作风建设B、组织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
D、先进性建设E、思想建设
3、党在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BE)
A、完成祖国统一B、推进现代化建设
C、反腐倡廉D、加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E、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学生成绩的确定分两部分,一部分平时成绩占20%,一部分是期末试题成绩占80%。(如有实践环节,则实践成绩占10%,试题成绩为70%。)
卷面考试形式是闭卷,题型包括: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15分,材料分析题15分。这是大概的分值,各题型可能根据情况增减。
考虑到学生复习的问题,也是根据学生的要求,依据课后思考题划出复习范围,简答题和论述题从复习范围里面出题,选择题和材料题不好划定范围,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己把握。
2009-2010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范围
一章:P422、6、8(1)
二章:P623(1)、6
三章:P882(1)、3五章:P130
2六章:P1591(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6(2)
七章:P176
4八章:P2181、57、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九章:P2476(1)
十章:P270
3十一章:P2911、6
十二章:P31
53十三章:P335
2十五章:P3846
第七章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三者是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2)就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来说,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深化改革,必将加快发展,发展得好则会有力地支持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3)就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来说,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为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基础,而保持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
第八章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
6.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首先,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其次,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最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十五章
6.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伟大工程?
(1)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就是把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提高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毛概期末总结知识点】推荐阅读:
毛概期末总结06-18
毛概期末考卷10-14
毛概期末考试考点09-01
毛概第二学期期末试卷06-16
毛概最新期末考试题06-18
西南交通大学毛概Ⅱ期末大作业09-18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09-11
毛概考点总结09-19
毛概课社会调查报告总结06-28
2024年甘肃一万名考试毛概总结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