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精选15篇)
1.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一
3~4岁幼儿年龄特点
3~4岁幼儿的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有所加强,骨骼更坚硬了些,但骨化过程还未完成,容易变形,神经细胞脆弱,易疲劳,大脑皮层在形态上继续分化。在功能上逐渐成熟,到了3岁大致定性,但兴奋过程占优势,抑制过程较弱。
3~4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由。喜欢用笔画画,进入涂鸦期。幼儿能根据物体特点和功能,比较灵活、准确熟练地操作,摆弄和建构简单造型。在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自豪感。他们对鲜明的色彩、线条、音乐、节奏、律动有浓厚的兴趣。能用动作表达其感受。伴有情感地愉悦性体验。这阶段幼儿是音乐感受力和听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3~4岁幼儿能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惊喜动作。喜欢接触外界环境。练习大肌肉运动技能。能自然地走、跑、跳、学骑三轮车、玩球。
3~4岁幼儿能掌握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系扣子、洗手……并有初步的自我保护和规则意识。幼儿随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引起心理发展的各种变化,使其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迅速发展。
3~4岁幼儿感知觉逐渐完善,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但他们观察的随意性水平较低,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思维依靠行动,带有直觉行动性,先做后想,不会想好再做。不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初步掌握分类,喜欢自然界。喜欢操作活动。爱模仿别人,有一些独立性。需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幼儿认识活动对行动的直接依赖性说明其认识活动非常具体。他们能理解具体的事物,不会做复杂的分析,不会进行逻辑推理。各种心理活动仍以无意为主。
3~4岁幼儿已掌握一定口语,逐渐学会正确发音,对同意的理解肤浅具体。语言的形成发展使幼儿能用较恰当词句向别人表达自己思想和需求,喜欢听故事,学习儿歌,能安静听别人讲述并听懂语意。
3~4岁幼儿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所支配。自制力差,易冲动,自我中心化强。但对成人及熟悉的人仍有依恋情感。但他们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喜欢用语言的动作与人交往。会出现一些交往障碍或行为问题。逐渐习惯于自发地和同伴共同游戏,能对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开始有初步的自我评价。
针对3~岁幼儿年龄特点,成人应注意保护幼儿身体。走,坐姿势端正的时间不宜过长。成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正面教育,为幼儿树立好榜样。为孩子提供更多和同伴相处交往的机会,进行探究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使其主动性,目的性和友好交往行为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
2.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二
一、幼儿园大班儿童的绘画特点
大班幼儿绘画共有3个鲜明特点:一是“蝌蚪”造型的人物画像,大多数幼儿用圆形代表头部,四肢和躯干并未作出明确区分,或者用线条、三角形组合象征性地画出四肢,类似“头—脚”造型的人物在幼儿绘画中非常多见,形似蝌蚪,故被称之为“蝌蚪人”。二是以暖色为主要的绘画颜色,即使是男孩在绘画时也倾向于彩虹般鲜艳的色彩,最受幼儿喜爱的两种颜色是红和蓝,其次是绿,如果幼儿绘画出现大量黑色,则反映出幼儿悲观、消极情绪。在幼儿的绘画语言中,黑色代表着“不喜欢”。三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绘画,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主观的,折射在绘画中,在构图时通常会把自己画在中心位置,身旁是与幼儿亲近的家人、朋友。如果把自己画在中间偏上或者偏下,则代表着幼儿的自卑。
二、幼儿园大班儿童绘画的心理解析
大班幼儿的绘画特点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性格、认知水平,整体构图与配色有许多共性,绘画色彩是明亮、鲜艳的,绘画作品给人的感觉既温暖又快乐,反映了幼儿世界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正是由于幼儿绘画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对这些共性进行分析,找出幼儿绘画构图、色彩的与众不同之处,可及时发现幼儿的某些不良心理。
1. 压力与不满情绪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和中班、小班不同,他们已经不再盲目听从成年人的要求,更愿意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来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由于年龄、能力、经验不足,幼儿面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往往无法自己处理,同时又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只能将不满情绪藏在心里,成为自己的“内在冲突”。幼儿园大班对学习的要求较高,会带给孩子一些压力。曾有调查显示,超过31的大班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与压力,非常典型的特点是色彩浓重、构图凌乱,有许多“×”号和棱角凌厉突出的图形,由此可见幼儿内心复杂,多种情绪积蓄在心中相互冲突。
2. 焦虑
焦虑实际上是一种对未知事物过度紧张不安的情绪,事情还没有发生,幼儿就已经不知所措,心中有明显的烦躁、忐忑,甚至是恐惧感。幼儿园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内心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有时也会让孩子产生不安与猜测,同时幼儿的表达能力不足,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陌生的人,不知如何与外界沟通,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有接近25的大班幼儿将自己的焦虑通过画笔表达,比如,在我们熟知的“蝌蚪人”造型中,有的孩子把自己画成一个大大的圆形,却没有明显地区分出哪是四肢,哪是身体,只是用几条和圆形极不协调的、很细的直线来代表身体四肢,给人的感觉是头重脚轻,随时有可能栽倒。整幅图画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圆点和凌乱的栅栏似的线条,表明幼儿不擅长表达,性格内向,封闭自我,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焦虑情绪的孩子大部分是初到一个新的幼儿园,不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老师应该让其他小朋友多和新来的幼儿交流,一起做游戏,用友爱、热情的态度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使其能尽快融入新的集体。
3. 性别概念
国内幼儿园教学中,目前尚未开展独立、完善的性别教育,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营养过剩”的现象非常普遍,生理成熟的年龄越来越低,幼儿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但因为性别教育并没有在幼儿园教学中普及,很多幼儿虽然知道男女之分,知道自己的性别,但是对自己身体的某些隐私部位并不明确,也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儿童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年龄阶段,因为对性别的好奇,女孩偷看男孩上厕所,或是男孩偷看女孩上厕所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会把“偷看”的情节画出来,还有的幼儿在自画像中画出自己的性器官,这都说明幼儿对“性”的好奇,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针对幼儿的性教育相对落后,已经无法与幼儿的生理成长相适应。为了给幼儿健康的性观念,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老师,都应该开诚布公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有关性别的问题。
儿童喜欢绘画,因为画笔可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分析大班幼儿绘画特点,发现幼儿的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关心幼儿的心理成长,幼儿才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摘要:和幼儿园中班、小班不同的是,大班儿童即将跨入小学,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幼儿园对大班儿童的行为规范要求相对严格,儿童一时无法适应,难免产生抵触心理。绘画能够反映出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分析孩子的绘画构图、用色等特点,可帮助老师了解儿童内心,矫正不良心态,保证儿童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绘画特点,心理分析
参考文献
[1]许舒敏.大班幼儿对同龄幼儿绘画作品理解初探[J].黑河学院学报,2013(3):70-73.
3.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三
关键词:幼儿游戏特点;教育策略
一、幼儿游戏的定义和本质
1.定义:作为一种跨越文化和年龄的人类行为,游戏是自助自由、是个体获得愉快满足的非功利性行为的总称。
2.本质:
(1)体验性。从形式上看,游戏是假象的、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体验却是真实的。
(2)规则性。游戏时给予一系列规则来执行的,它设定了游戏者参与游戏活动的基本结构,在游戏活动中是强制执行的。游戏规则都是事先规定好的。
(3)自主性。从游戏的过程分析,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游戏内容,布置游戏场景,选择游戏伙伴、游戏材料,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控制游戏进程。
(4)虚幻性。从游戏的内容分析,儿童的游戏是虚构性的,是充满想象的。
二、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 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1)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的学到许多知识。
(2)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判断力、观察力。
(3)游戏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2.游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1)儿童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借助游戏,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2)在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多种角色,学会了理解别人,并尝试体验长大后可能成为的角色。
(3)在游戏中,他们先学会发现自我,他们了解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反应等。
3.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
(1)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往往会全神贯注、无拘无束,显露出自己真正的本性。
(2)游戏是儿童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3)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當代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将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治疗儿童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跑、跳、攀登、爬的活动时,加快了血液循化,促进新陈代谢,并增强体力,使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协调、身体越来越结实。
三、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3-4岁幼儿的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3-4岁幼儿的游戏特点。①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小班幼儿每天都在自发的进行游戏。不需要大人在旁边督促,都会主动地进行游戏。②游戏是自由自在的儿童在游戏的时候没有规定的模式。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尽情显露内在的潜力。
(2)3-4岁幼儿游戏的教育对策。从托班到小班,对孩子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小班幼儿欠缺知识经验,老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环境。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游戏的不同主题,不同角色对幼儿进行教育和训练。但在观察与教育时,必须注意保持”教育在后”的原则,幼儿更容易接受。
2.4-5岁幼儿的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4-5岁幼儿的游戏特点。①幼儿开始自己组织游戏中班幼儿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规定主题。他们还会分工,安排角色,而且游戏情节比较丰富,内容多样化。②以结构游戏为主4-5岁幼儿的游戏中,结构游戏占了主要地位。幼儿结构游戏的目的比较明确,并且初步了解结构游戏的计划。③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成人一定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主题中班幼儿往往因为准备道具材料,而忘了游戏的最终目的,说明了幼儿以愉悦为游戏目的,任务意识不强。
(2)4-5岁幼儿游戏的教育对策。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意愿,主题应由儿童自己提出,教师不要硬性规定,儿童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教师要适时的给予指导,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表现。教师教他们共同讨论、制定方案、分工合作、开展活动。组织幼儿评议结构成果,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的发表意见,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3.5-6岁幼儿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5-6岁幼儿的游戏特点。①充满幻想和创造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玩法,并且玩得津津有味。游戏就是玩,是”假装的,不是真的”。②合作意识增强,规则意识逐步形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合作意识。③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能够初步归纳游戏中所学的知识大班幼儿有明显的好学、好问的特点,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
(2)5-6岁幼儿游戏的教育对策。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氛围。要学会观察、诱导、鼓励、评议、示范等指导策略。也要尊重儿童的主导地位。鼓励儿童不怕失败,尝试有挑战性、有一定难度的游戏。
综上所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带给幼儿无穷的乐趣和体验,游戏又是促进幼儿不断发展,不断接触社会的有效活动。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从而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及教育策略。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是幼儿游戏的观察着、引导者或者是幼儿游戏时的伙伴,而不是”指挥官”,去强行规定幼儿的游戏规则和游戏方式。这样,我们的幼儿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才能让他们在游戏当中充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也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5-35.
[2]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29-32.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53
[4]梁志燊.学前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0-127.
4.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篇四
你们好!
这些天,有些爸爸妈妈随着宝宝上学产生的焦虑,也随之不安起来。“老师,别的孩子来幼儿园开开心心的,我们家的宝贝为什么还在哭?“他怎样不爱叫人?”“他在学校吃得好吗?吃饭要喂吗?”“和小朋友相处好吗?”
其实,爸爸妈妈不必担心,宝宝们在学校可开心啦!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还在适应阶段,小班一年宝宝们就是要慢慢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潜力;学习和同伴交往,友好相处;调节情绪,培养自控潜力等。”目前宝宝们表现出来的情绪差异,潜力高低,都是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息息相关的。
以下是3-4幼儿的年龄特点,您可对照参考,加以分析。
一、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潜力增强
这阶段的儿童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在成人的帮忙下,他们构成了许多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务必的生活潜力,比如会自己用勺进餐,会自己穿衣裤,会自己洗手。这证明3岁儿童已开始适应群众生活了。
二、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
儿童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仍然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常会为了一件小事大哭大闹。但较之2岁儿童,他们已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上尚不能真正控制。
三、对他人的情绪反应敏感性增强
这阶段的儿童移情潜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开始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看见生病的同伴、摔跤的弟弟,会表示同情,在老师启发下,会作出安慰、关心、帮忙等关切他人的行为。他们对别人的意见、别人感情的反应敏感性增强,当做错事时收到成人的批评,会感到害羞、难为情。在羞耻感的体验和表现上,女孩比男孩更为明显。羞耻感的出现,为儿童遵守群众规则带给了动力基础。
四、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与教师
儿童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从家庭成员扩大到老师。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加强,逐步学会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此期儿童也爱管同伴的事,经常把同伴的事告诉成人。(告状)
五、动作的协调性增强
这阶段的儿童喜欢跑、跳和小轮车等大动作,动作开始协调,逐步学会自然地有节奏地行走,但尚无法控制在务必时间内持续某一动作。这阶段地儿童小手肌肉发展相对较迟缓,但双手协调技能有了较大发展,他们逐渐会折纸,会用蜡笔画画,也会使用剪刀有控制地沿线剪直线,动作逐步精细化。
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儿童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七、已构成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概念
3-4岁的儿童行动自如,认知范围扩大,逐步构成了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实物概念,但此时儿童的概念很具体,只是特指某项事物。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儿童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多少、简单形状等。会10以内口头数数,但不能做到手口一致。
八、认识很大程度依靠于行动
这阶段的儿童认识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并且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绪的影响,无意性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很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由于有意注意水平底下,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易记住。这阶段儿童的思维大多由行动引起,一般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不会思考好以后再做。有时会出现所谓打人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行动先于语言,本来是好意;只因手下尺度掌握不好给人打人的感觉,这是由年龄特点决定的。另外,他们的认识具体,只能根据外部特征来认识与区别事物,思维缺乏可逆性与相对性,因此不能理解反话。
九、模仿性强
儿童爱模仿的特点十分突出,模仿是这易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透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十、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
这阶段的儿童是语言发展的飞跃期,他们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但在实际说话时发音还不够准确。同时他们的词汇量增加也很快,尤其是实词增长更为迅速。儿童已能用简单的言语与成人、同伴交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还叙述生活中的事,只是在独白时很不流畅,带有很大的情境性。这时的儿童个性爱听故事,常常缠着父母在空闲时间讲,还喜欢一边听,一边学故事中小动物搞笑的动作和叫声。
十一、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愿望
儿童美术潜力的发展由涂鸦期进入象征期。他们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意愿,会把线条、图形加以简单地组合来表象事物的大致特征。他们作画时,常常边画边用语言来补充画面资料。这阶段的儿童在绘画、构造活动中,愿意尝试各种新材料,表达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他们偏爱鲜艳、饱和的色彩。
十二、喜欢音乐表现,能唱简单歌曲
这阶段的儿童喜欢学唱歌,尤其会对那些富有戏剧色彩、情绪热烈的歌曲产生很大的兴趣,会反复地跟着唱。这一时期的儿童一般都能唱几首简单歌曲,有的甚至会即兴哼唱一些自己编的旋律和断句,然而自编的歌曲曲调带有很大的模仿性。
十三、常把假想当现实
这一阶段的幼儿喜欢幻想,常把自己想的事情当成现实说出来。例如:孩子总想到动物园去玩,但家长没时间。当其他小朋友说到自己上动物园玩得事时,他也说自己去动物园了。但当成人向家长了解状况时,却得知根本就没去动物园。只是孩子把自己想的事情当成现实说出来了。这是不能说孩子说谎,这是由他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阅读精选(5):
小班(3岁—4岁)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一)动作发展快
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重要标志。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由于动作发展的需要,小班孩子个性好动。由于骨骼肌肉的发展和大脑调节控制潜力的不断增强,在小班这一年中孩子动作的颈部十分快。
3岁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我们发现,这些差异与他们的先天身体素质、性别、个性及早期教养环境有关。
(二)认识靠行动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仅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对他们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刚刚走过婴儿期的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行动。
同时,3岁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潜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较差,他们也常常透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
(三)情绪作用大
情绪对3岁幼儿的支配作用很大。他们容易激动,而且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他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的极为不安。小班幼儿不仅仅依恋成人,而且伙伴之间的交往对他们的情绪也有很大影响。他们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
(四)爱模仿
爱模仿,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小班幼儿正三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模仿能够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能够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一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五)常把假想当真实
幼儿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使他们想象夸张性的表现。成人不理解幼儿的这一特点,往往误认为他们在“说谎”。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主角。这一特点在3、4岁的幼儿身上十分突出。
(六)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
5.3岁幼儿年龄特点 篇五
1. 自我意识初步萌芽并发展,出现人生“第一反抗期”,paul smith men。
2-3岁孩子个性稳定的气质特征已明显定型,性格倾向初步显露。能意识并区分身体各部分,能把自己与外界、他人区别开来,开始掌握运用“我”,独立意识增强,凡是坚持自己做。
2. 情绪与情感体验促进社会性行为的`初步发展
6.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六
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重要标志。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由于动作发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别好动。由于骨骼肌肉的发展和大脑调节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小班这一年中孩子动作的颈部非常快。
3岁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我们发现,这些差异与他们的先天身体素质、性别、个性及早期教养环境有关。
年龄特点与思维方式:认识靠行动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对他们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刚刚走过婴儿期的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
同时,3岁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较差,他们也常常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
年龄特点与思维方式:情绪作用大
7.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七
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
初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对这个社会有自己的认知, 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状况对之后的人生路有重大的影响。因此, 教师不仅需要传授有用的知识、积极的观念, 也要讲求课堂教学质量, 使学生在这个黄金阶段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汲取最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初中生的学习状况, 眼下如何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创新人才成为热点话题。过去曾经受到抨击而现在仍然残留的那种教师垄断课堂, 授课“满堂灌”, 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方式及由此形成的较为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 由于明显地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分析判断力、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 充分调动起初中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考、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与信心, 使学生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自觉地把已学得的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 则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努力探索的方向。
下面本人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 就如何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好课堂教学谈几点心得。
二、组织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首先, 制定合理的课堂常规,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曾有伟人说过“态度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也说过同样的话“积行成习, 积习成性, 积性成命”, 足以说明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重大。而初中阶段也正是一个学生性格成型、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 所以制定必要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显得尤为必要。例如, 每个人对自己制作的东西都有一种“敝帚自珍”的情感, 那么我们完全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笔记本, 并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对笔记本的内页和封皮自行设计并装帧。这样学生就会因为在这个本子中加入了自己的劳动, 而对其倍感珍惜, 保存和记录笔记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此外, 教师进入教室后要与学生互相问好, 宣布上课, 学生方可落座听讲, 养成尊师的优良品德。学生回答问题前要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才可作答, 以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以上例子, 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更重要地是有助于塑造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打好基础。其次,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落实好“教”“学”环节。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发展。这就对教师的个人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老师的语言要凝练, 不重复罗嗦, 在清楚表达所要传授的内容的基础上要生动形象, 具有内在的感染力。此外,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所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要在学生容易产生困顿的环节适时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的思考, 过于简单和过于艰难的问题, 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没有任何的意义。教师还要注意恰当运用丰富的语调和肢体语言, 让它们补充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信息。总之, 教师要调动多方面的因素, 保证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清晰的头脑听课,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是个快乐的过程, 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勤思多问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爱因斯坦也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两句话说明了独立思考对开拓创新、取得成就的决定性作用。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多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时间, 不能什么问题都替学生想好了, 给出标准的答案, 要在能引发思考的地方启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自己提出问题并在合作中探究出问题的答案。
所谓学问, 既要善于学习, 又要善于发问。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而明人陈献章也说:“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教师要明白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 而是探究新知识的精神, 只有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提出问题, 才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才能为其终身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讲求适当的方法, 教学生如何学会善于发问。
四、因材施教, 实行分层次教学方式
学生因为智力、学习背景、家庭环境等原因, 在掌握知识以及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视这种层次性和差异性, 习惯对所有的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和作业要求。这样的教学就容易造成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 而学习稍微差点的学生又感觉“跟不上”, 这样教学内容就难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很难真正贯彻实施材施教的原则。长此以往, 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和发展潜力施行分层教学, 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有利于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做好因材施教, 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 清楚每个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层次, 并将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归类, 然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五、提倡学生合作学习, 取长补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 此时他们可以直接找老师讲解, 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寻找解题思路, 选择哪种方式就需要老师有意识地指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 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 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 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
8.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八
一、河南省人口年龄构成现状及变化
2010年河南省常住人口为9403万,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为197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21.00%;15~64岁人口为6642万,占70.6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86万,占8.36%;老少比(也叫老龄化指数,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之比)为39.80%;年龄中位数为32.39岁;人口平均年龄为34.33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57岁,其中男1生为71.84岁,女性为77.59岁;百岁以上老寿星有2941人。
2010年与2000年相比,全省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减少了388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增加了529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6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138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26个百分点;老少比上升了12.36个百分点;人口年龄中位数上升了2.35岁;人口平均年龄提高了2.61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1.75岁,其中男性增加0.89岁,女性增加2.92岁;百岁以上老寿星增加1811人,增长1.6倍。
二、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
(一)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数量持续增加
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河南省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为1975万,比2000年减少了388万,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25.89%下降到2010年的21.00%,比2000年下降了4.89个百分点。在全省总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在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河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在大量增加,2010年为786万人,比2000年增加138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10年为8.36%,比2000年上升1.26个百分点。同时,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
(二)总抚养系数和少年儿童抚养系数大幅度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
抚养系数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所抚养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2010年河南省15~64岁人口为6642万,比2000年的6113万人增加了529万人,增长了8.65%;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67.0。%上升到70.64%。由于低年龄组人口的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总抚养系数和少年儿童抚养系数大幅度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2010年,总抚养系数由2000年的49.25%下降到41.56%,下降了7.69个百分点;少年儿童(0~14岁人口)抚养系数由2000年的38.65%下降到29.73%,下降了8.92个百分点;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抚养系数由2000年的10.60%上升到11.83%,上升了1.23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南老年抚养系数将会持续快速上升。
从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还可以看出,无论是总抚养系数、少年儿童抚养系数还是老年抚养系数,乡村都要大大高于城镇,镇次之,城市最低,而经济发展水平正好相反,是城市远远好于乡村,因此,乡村劳动力的抚养压力要比城镇劳动力的抚养压力大得多。
(三)特殊年龄组人口变化明显
人口年龄构成的特殊分组法,是指把人口分组与人口的社会经济参与状况结合起来进行的年龄分组。2010年与2000年相比,0岁人口减少了14万人,减少了11.91%;7~12岁小学适龄人口减少了434万,减少了36.34%;13~18岁中学适龄人口减少了205万,减少了20.14%;兵源人口减少了210万,减少了30.77%。其余各年龄组的人口均有所增加,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增加最多的是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男60岁及以上,女55岁及以上),增加了393万人,增长了36.11%;其次是劳动适龄人口(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增加了298万人,增长了5.40%;1~6岁学龄前儿童增加了241万人,增长了37.97%;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口增加了110万,增长了15.62%。
河南省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大量增加,养老保障压力增大;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口的增加,势必造成出生人口的增加和出生率的升高;劳动适龄人口和1~6岁人口的增加,说明河南省近几年仍面临着就业压力和小学入学的压力;初、高中适龄人口减少,就学压力减小。根据年龄构成的这些具体变化,有关部门应做好思想和物质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四)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河南省人口平均年龄为34.33岁,比2000年提高了2.61岁;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2,39岁,比2000年上升了2.35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57岁,其中男1生为71.84岁,女性为77,59岁,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75岁、0.89岁、2.92岁。
国际上通常把80岁以上的人口视为长寿者,并将80岁及以上人口与60岁及以上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2010年河南省有60岁及以上人口1197万,80岁及以上人口139万,长寿水平为11.61。2000年河南省有60岁及以上人口929万,80岁及以上人口95万,长寿水平为10.18,全省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在不断提高。分性别的老年人口长寿水平,女性高于男性。2010年,女性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为13.74,男性为9.28,女性比男性高4.46。2000年,女性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为12.80,男性为7.27,女性比男性高5.53。1990年,女性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为10.40,男性为5.86,女性比男性高4.54。说明全省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均在不断提高。
(五)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老型
随着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河南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上通常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把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年老型。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表明,2010年11月1日0时,河南65岁及以上人口为786万,占8.36%;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为1975万,占总人口的21.00%;老少比为39.80%;年龄中位数为32.39岁。按国际上通用的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划分标准,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1990年为成年型,2000年已进入年老型,2010年属于年老型人口。
(六)人口年龄金字塔由底部缩小到底部扩张
人口的年龄构成及其变化,可以用按每个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绘制的人口年龄金字塔直观地表现出来。2010年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呈现出持续扩张的现象。
2010年人口年龄金字塔,在10岁组以上,仍旧保持了河南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很不规则的特点,各邻近年龄间的扩张和收缩十分明显,即相邻年龄的人口数差异较大,金字塔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曲线的特点,其底部呈现出持续扩张的现象,也就是说,5~9岁和0~4岁人口是在增加的。这种不规则性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教育、就业、结婚、生育、住房、商品需求、医疗卫生、文化设施、劳动力老龄化、养老等。
三、结论
人口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和主体,其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当前河南省人口年龄现状的分析,使我们对河南省的人口年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的把握,为我们制定人口、社会经济政策、教育布局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中原崛起和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课题“人口结构变化对河南省教育发展规划、布局的影响研究”(2011-JKGHAB-0113)的阶段性成果】
9.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九
特点考试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2.幼儿园教师带孩子们来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和牛”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是()。
A.实践法 B.直观形象法 C.行动操练法 D.情感体验法
3.下列属于电脑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A:速度 B:可靠性 C:分辨率 D:精度
4.在健康领域下,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中,幼儿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是()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5.3—4岁幼儿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秒左右。()A.10 B.15 C.20 D.25
6.幼儿在炎热的夏天中暑,体温增高可达()以上 A.37度 B.38度 C.39度 D.40度
7.关于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幼儿园社会性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在幼儿园中的体现 B:幼儿社会性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 C:幼儿社会性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
D:幼儿园社会性教育要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进行
8.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应该以()A.老师的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 B.幼儿园现有条件为域限 C.幼儿家长的要求为导向 D.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9.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福禄贝尔 D.卢梭
10.()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
A.语言活动 B.艺术活动 C.游戏活动 D.操作活动
11.幼儿扭伤时应该()A.进行冷敷 B.使劲揉搓 C.大量运行 D.放低患处
12.4-5岁男孩子的身高应该达到()A.100.7-119.2cm B.106.1-125.8cm C.125.8-130.1cm D.130.1-135.2cm
13.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是。A:诸葛亮一《诫子书》一汉 B:贾谊一《过秦论》一汉 C:韩愈一《秋声赋》一宋
D:王安石一《捕蛇者说》一宋
14.3-4岁幼儿能连续行走()公里。A.2 B.1.5 C.1 D.2.5
15.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16.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A.综合性 B.灵活性 C.全面性 D.启蒙性
17.4-5岁幼儿能连续行走()公里左右。A.2 B.1.5 C.1 D.2.5
18.《长生殿》的作者是我国清代的。A:关汉卿 B:孔尚任 C:洪升 D:李渔
19.环境的()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A.相容性 B.界限性 C.转换性 D.相互性
20.白居易在听完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是艺术鉴赏效应中的。A:领悟 B:共鸣 C:期待 D:净化
21.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中均包括。A:松、梅 B:兰、梅 C:竹、菊 D:竹、梅
22.艺术是实施()的主要途径。A.教育 B.德育 C.美育 D.体育
23.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哪类游戏的玩具()A.智力游戏 B.表演游戏 C.体育游戏 D.音乐游戏
24.健康包括和两方面。()A.生理和心理 B.身体和心理 C.身体和生理 D.心里和生理
25.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26.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理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训练技术。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景表演
27.3—4岁的幼儿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愿望,如:喜欢用()表达一定的意思。A.涂涂画画 B.符号和游戏
C.书写方法
28.幼儿离园()以上返回时,必须要重新体检。A.15天 B.7天 C.30天 D.10天
29.对幼儿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及组织实施等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的内容 A.《幼儿园管理》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0.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A:《法国组曲》 B:《月光奏鸣曲》 C:《悲怆交响曲》 D:《荒山之夜》
31.()的幼儿会自己系鞋带。A.3—4 B.4—5 C.5—6 D.6—7
32.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与()A.社会学习、友好相处 B.社会适应、人际关系 C.人际交往、社会适应 D.身心发展、人际交往
33.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下列形式中流行于青海的民歌是。A:长调 B:短调 C:花儿 D:信天游
34.幼儿入园除进行体格检查外,()考试或测查。A.可以进行数学方面的 B.严禁任何形式的 C.可以进行识字方面的 D.可以进行艺术方面的35.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不包括。A: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C: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D:与学生的交往能力
36.执行午睡巡查制度,要求值班教师每多少分钟巡查一次?值周教师对全园午睡情况每多少分钟巡查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上报。()A.15 30 B.10 20 C.10 30 D.20 30
37.是贺绿汀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A:《旗正飘飘》 B:《可怜的秋香》 C:《牧童短笛》 D:《送别》
38.幼儿午点水果一次摄入量不得超过()克 A.200克 B.150克 C.300克
39.音乐欣赏的关键是。A:听 B:唱 C:想 D:说
40.《神木县幼儿园管理办法》规定:()以前出生的满三周岁的幼儿,由家长持户口本、接种证和相关手续到就近的幼儿园报名。A.9月1日 B.1月1日 C.8月31日 D.12月30日
41.幼儿每日所需的五谷类大约是()克。
A.100-200克 B.200-300克 C.300-500克 D.400-600克
42.所谓(),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的”合一
43.儿童心理发展与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A.儿童年龄 B.儿童身高 C.儿童体重 D.儿童发育
44.()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开放日制度 B.家长接待日 C.家访 D.电话联系
45.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A.元音 B.辅音 C.前鼻音 D.齿音
46.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明朝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 A:青花瓷 B:白瓷 C:粉彩瓷 D:颜色釉瓷
47.子期知音”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伯牙所奏琴曲为。A:《广陵散》 B:《高山流水》 C:《阳关三叠》 D:《扬州慢》
48.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造就了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或地方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天游”是西北民歌中有代表性的类型之一
B:南方民歌歌词比较含蓄。善用比兴,旋律多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C: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唢呐和扬琴 D:“长调”和“短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代表性体裁
49.在摄取多样食物的同时,注意食物之间的搭配,做到平衡膳食,豆类蛋白和植物蛋白总蛋白量的()A.1/3 或1/2 B.1/2或1/6 C.1/4 D.1/5
10.大班幼儿思维方式及学习特点 篇十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成人,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多地方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有时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如:可以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简单家务等所能及的事情。
2、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
同中班、小班幼儿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的特点相比,大班幼儿已有可能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的行为少了一些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成人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让孩子参与活动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照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如:让孩子参与指定周末出游计划等等。
3、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以大脑额叶逐渐发展和神经纤维髓鞘化接近完成为标志,5—6岁幼儿的神经系统比5岁前的幼儿成熟许多。与此相对应,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既表现在他们对动作准确性的控制上,又表现在对他们自己行为的控制上,如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等等。与规则意识提高相通的是,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坚持性普遍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带孩子活动的时候可以提一些要求,如到一些公共场合要安静,服从一定的纪律等等。
4、好学、好问、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5—6岁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有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带孩子进行活动的时候活动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时不要敷衍了事,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5—6岁的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遇到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幼儿之间会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协作等。他们还会主动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同伴交流的机会,如按时送孩子来园,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在实实在在地与别人一起共事的过程中学习共同做事,发展交往、协作能力、也为小学的班级式学习做准备。
6、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较小、中班幼儿也有了提高,表现为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这就要求我们带孩子进行一些比较深入和持久的活动,而不是一会一换。如在陪孩子游戏时,可以安排一些半天或一天能够完成的内容。
11.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十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至2015年在我院生殖中心诊断为稽留流产,要求行绒毛染色体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54例中≥35岁14例,30~34岁20例,≤30岁20例,孕周为8~13周。
1.2 绒毛染色体观察方法
电动吸引器真空吸引绒毛组织,无菌生理盐水漂洗抽吸取得绒毛组织去除血液,夹取绒毛组织约0.1g,去除蛻膜等异物,将绒毛组织剪成粥样。15mL无菌离心管加入1.5mL绒毛膜细胞处理液,放入剪碎绒毛组织立即摇匀。离心管置37℃水浴内,间歇摇动离心管,5~10min后观察组到绒毛组织松开并可见到细胞时,离心后弃上清,加入培养液吹打使细胞重新悬浮,转移细胞悬液至两个培养瓶。置CO2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见到梭形细胞克隆,换液,见到较多圆形及双圆形细胞后收获。如果绒毛组织新鲜有活性,接种后10天左右可收获,若组织中活性细胞少则培养时间长达3~4周,超过1个月细胞仍不生长,为培养失败[3]。对收获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分析,G显带320~400范围。
1.3 统计学方法
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异常构成百分比以n(%)表示,组间χ2检查。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染色体结果
54例稽留流产患者胚胎绒毛样本均培养成功,成功率100%。异常核型32例,占59.2%。
如表1所示,≥35岁组14例中正常核型4例,异常核型10例,占71.6%(10/14),异常核型中以常染色体三体多见,未见结构异常;30~34岁组20例中正常核型9例,异常核型11例,占55%(11/20),异常核型中以三倍体及常染色体单三体多见,结构异常1例;≤30岁20例中正常核型9例,异常核型11例,占55%(11/20),异常核型中以三倍体及常染色体单三体多见,结构异常1例。≥35组异常核型百分比高于其余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年龄组异常核型占比比较
参照马光娟等[4]研究方法,计算各组异常核型构成比。结果如表2所示,≥35岁组数目异常核型占比高于30~34岁组和≤30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4岁组和≤30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流产病因复杂而不确定,反复流产者病因也不固定,多年研究发现,染色体异常是流产主要原因[5,6],绒毛细胞是胚胎外胚层细胞,具有与胚胎组织相同遗传性状[7]。
(n)
注:与≥35岁比较,*P<0.05
注:与≥35岁比较,*P<0.05
本研究中各组染色体异常绝大部分属数目异常,常染色体三体占主要部分,≥35岁组染色体结构异常三倍体发生比例较低,非整倍体占异常染色体90%(9/10),在其他两组分别是45.5%(5/11)和63.6%(7/11),常染色体三体异常占比为主,与文献报道一致[8,9]。本研究显示≥35组数目异常核型占比高于30~34岁组和≤30岁组,35岁以上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泡质量下降,容易出现纺锤体老化,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使三体发生率增加[10]。本研究见3例染色体核型示结构异常,47,XY,+5,13P+,其中13P+属于染色体多态性,是染色体微小变异,文献报道[11],15p+多为家族性变异染色体,但一般不会有临床效应。46,XY,-8,+t(8:?)及46,XX,-18,+?18两例均缺失了一条正常常染色体,而由一条可疑异常常染色体替代,对这两对夫妇外周血染色体进行分析,核型均属于正常。
文献报道[12],反复流产者绒毛染色体异常概率会增加。本研究病例有限未对流产次数与核型异常率相关性进行研究。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或筛查(PGS),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基础上,对具有遗传风险夫妇卵母细胞或植入前胚胎进行活检[13],选择正常胚胎进行移植。其中PGD适用于携带有遗传性疾病或遗传风险患者[14,15],PGS适用于染色体非整倍性筛查[16]。若能证实自然流产次数与异常率相关,那么针对反复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连续为非整倍体者,下次妊娠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可以考虑行PGD。
对稽留流产患者进行绒毛染色体分析,发现本次流产病因并对下一次妊娠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17]快速简便,不须细胞培养。但是该技术成本费用较高,检查范围局限,且仅能检查部分非整倍体染色体,对结构异常者亦无法诊断,短时间内在马鞍山地区广泛开展意义不大。我院目前绒毛培养技术比较成熟,采用培养法检测绒毛染色体核型有一定优势,今后工作中要注意组织取材和保存,保持良好培养率。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段稽留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异常与流产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至2015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稽留流产54例患者,在人工流产同时无菌留取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分析,分为≥35岁、30~34岁、≤30岁三组,分析各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特点。结果 :≥35岁组异常核型百分比及数目异常核型占比高于其余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4岁组和≤30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是稽留流产主要原因,≥35岁孕妇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风险增高,对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者建议进一步检查,降低再次稽留流产发生率。
12.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十二
《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开展好游戏首先离不开物质环境的提供和游戏材料的准备。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游戏材料。与中班幼儿相比,大班的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意识已经很明确,他们对自己的游戏活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性,力图进一步理解和表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意识和任务。那究竟该如何把握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时机呢?于是,我们本学期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尝试,得到了一点小小的心得体会。
一、游戏材料投放和调整的时机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
活动主题以及游戏材料的设定不是不变的,它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根据教育的目标随时补充或更换,也可以随着游戏的不断进行而不断丰富变化。如:在开展“我们的城市”主题时,孩子们讨论出要在我们的游戏中增添一辆公交车,这样会使大家出行更方便一些;春天到了,可以开放辰山植物园让大家参观。在孩子们认识一些简单汉字的基础上,菜场里对物品进行分类并贴上标签,既认了字还对物品进行了简单分类。总之,每个角落提供的材料要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水平,使角落真正成为他们喜爱的天地。实录:新开的理发店
一天早晨,在开展角色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娃娃家”给娃娃理发做发型,几个小朋友都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洗发,一会儿吹风„„。于是我们便竖起大拇指鼓励孩子说:“哎哟,真了不起,你们娃娃家还理发啊!”“不是的啦,谁说是娃娃家,我们是理发店。”“那理发店怎么到处都是碗、锅子、调羹什么的啊?”辰辰皱皱眉头说:“没有办法,来理发的人太多了,我们不能回家吃饭,得自己做饭啊!不过,你说得对,我们应该把理发店布置得更漂亮一些哦。”于是在几位能力比较强的孩子的号召下,孩子们一起动手,对原来的娃娃家进行了“改造”,将锅碗调盆都送去了新的娃娃家,取而代之的是材料架里弄来的许多的洗发香波和老师为他们及时提供的一些玩具理发用品。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家漂漂亮亮的临时理发店就诞生了。
活动延伸:在此基础上经过孩子们的不断操作与讨论,也逐渐形成了后来开展的角色主题内容“方塔影楼”。
二、游戏材料投放和调整的时机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爱美是儿童的天性,通过这天性,可以培养儿童的情感,陶冶儿童的性情。”因此,在投放游戏材料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喜好和感觉,使他们创设角色游戏的内容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源泉。当材料适应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随着孩子经验的丰富,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如果所提供的材料孩子并不喜欢,他们就只能被动地去适应它。因此,我们在开展游戏前,会先组织孩子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充分利用空间的角落,挖掘空间的潜力。我们为孩子创设了温馨可爱的“娃娃家”,五彩缤纷的“方塔影楼”,丰富热闹的“菜场”,琳琅满目的“菜场”、“甜品店”,在教室外的阳台上,还摆放了符合时尚潮流的“足浴店”和反应季节特色的“辰山植物园”,这些形成了一个个造型美观、色彩和谐、童趣味浓且便于孩子开展活动的“小社会”。在这些角色主题中,我们还根据孩子的审美喜好给他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材料,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变化和完善,使幼儿能更加投入到游戏中去,让游戏开展地更精彩。案例:娃娃点心店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游戏的主题应来源于幼儿的需要,由幼儿自己提出,我们通过投放材料——观察反思——及时调整,慢慢形成了符合幼儿需求的,深受幼儿喜爱的“娃娃点心店”,以下是“娃娃点心店”这个案例分析活动的形成过程。实录一:
教室里添置了三个新的玩具橱,孩子们看到了都兴奋地讨论着:“这个是什么呀?怎么像红宝石蛋糕房呀?”“是呀!好像点心店呀!”于是“娃娃蛋糕房”新鲜出炉了,我们投放了一些看上去非常逼真和美味的蛋糕,蛋糕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一会儿蛋糕就卖完了。分析:
几天的游戏下来,我们就发现游戏一开始,蛋糕店的生意非常好,蛋糕卖完之后,厨师和服务员无所事事,我们发现了材料的单一性,缺乏情趣性,因为蛋糕不用厨师制作,所以厨师常常没事干,刚开始由于蛋糕逼真,孩子们还比较感兴趣,但是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由于以物代物活动少,幼儿创造性体现不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第一次调整: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增加店中的食品种类,这样“娃娃点心店”新鲜出炉了,取代了“娃娃蛋糕房”,我们在点心店中投放了皱纸、橡皮泥、调羹等等,这样厨师就可以在厨房中研究新点心了。实录二:
厨师和服务员在点心店中展开讨论:“我想做面条,昨天妈妈带我去吃味千拉面了,可好吃了”“你知道面条怎么做吗?”“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看到这个情况我及时介入,对孩子们说:“看看厨房里面有什么?可以做面条吗?”厨师和服务员看看皱纸、橡皮泥等等,厨师说到:“我知道了,面条是一根根的,把皱纸剪开来就变成一根根的了。”服务员们也纷纷说到:“对对,我去找剪刀,我去拿皱纸,我去拿碗吧,我们把面条剪好后放在碗里„„”面条做好之后,娃娃家爸爸到点心店买蛋糕,服务员说到:“我们刚做了面条,你买面条吧!”娃娃家爸爸看了看面条说:“不要,面条一点也不好吃。我想吃小笼包”厨师对他说:“我们没有小笼包。”娃娃家爸爸失望的走了,针对这个问题,在交流分享时,点心店厨师将这个困惑提出来,请其他幼儿帮他想办法。班宇涛小朋友说:“这个面条什么都没有,不好吃。”我接过孩子的话题:“你们吃过面条吗?面条里面有些什么?”“面条里面有肉、鸡蛋、青菜、虾„„”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道。我接着说到:“那点心店里除了面条,还有什么呀?”“点心店有馄饨、饺子、小笼包„„”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道。第二天,点心店的生意火热得不得了,许多客人坐下之后,纷纷在点心店中大声喊叫服务员。分析:
材料太多幼儿不知玩什么好,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教师有时不知道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不能及时增加材料,为了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可以和小朋友共同协商,在交流分享时帮助幼儿交流经验。第二次调整: 第二次调整是从点心店的统一服装和环境上着手,针对顾客找不到服务员的情况,我们提供了统一红色小格子的头巾、围裙、桌布,让点心店有温馨、愉快的氛围。点心店有了统一的服装后,生意又好了许多,有许多客人已经在门口等位子了,在点心店里增添了可爱的围裙、头巾,用橡皮纸做的小笼包、饺子、馄饨,放置点心的蒸笼。形象逼真的点心,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点心店里的服务员忙得不亦乐乎。我们新增加了厨师的手套、夹子等方便厨师在厨房制作点心。实录三:
有一天的点心店开张了,生意很红火,许多顾客在门口等着:“哎呀,怎么没有位子了!”“是呀是呀,我还想来吃小笼包呢。”“是呀,我们娃娃家今天不烧饭到点心店来吃中饭,这么多人,怎么吃呀。”点心店的服务员看到之后说到:“我们也没有办法,人太多了。”看到这个情况,我及时介入游戏:“怎么这么多人呀,要等多久呢?”服务员说:“没有位子了,我也不知道要多久。”我接着孩子的话说到:“我看到其他点心店客人多的时候会在门口放许多椅子,用来干什么呀。”服务员想了想说:“哦,我知道了,我放几个椅子,你们在门口坐一会儿吧。”针对这个问题,在交流分享时,樊奕小朋友说到:“我早就坐在点心店了,我要吃馄饨,服务员一直没有给我。”杨心怡小朋友说到:“是呀是呀,等了好久,我说要吃面条,服务员还一直过来问我吃什么?”我针对这个问题说到:“那怎么办呢,顾客那么多,服务员不知道客人吃什么,问了之后又忘了。”孩子们纷纷想出了好办法,黄泽宇说到:“我爸爸带我到饭店吃饭时,手上有单子的,服务员看看单子就知道我们吃什么了。”我接着讲到:“哦,原来,我们的点心店没有单子,有了单子服务员不用问也知道你们吃什么了。” 分析:
孩子到了大班,角色意识非常明显,他们不再像中班孩子那样,主题的产生完全要依赖于逼真的材料诱导,能够在游戏中反映一些成人的劳动和生活的内容。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所以在为他们提供一些开放的半成品及材料的同时,部分较逼真的材料提供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三次调整:
我们与孩子共同商讨决定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单子,当顾客拿着有图片和文字的单子时,服务员就可以按照顾客的需求给予顾客想要的点心,再也不发生客人长久等待的情况,并且多提供了一些筷子、叉子等等,以供顾客吃点心时自由取用。反思:
不断递进或拓展的游戏材料,提高了游戏的延展性,有助于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操作技能、认知经验,提高了幼儿想象、创造、不断探索的能力。这个小小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自主游戏材料的投放,并不是随手摆放一些材料让孩子去操作,而是投放前有思考,游戏中有观察,游戏后有讨论,反思后有调整,如此循序渐进、积累经验,最终形成一个孩子喜爱的,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活动。
13.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十三
认真回顾《初中体育教师如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教授运动技术》这门课,结合你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生理变化特点,如:身体比例、肌肉力量等方面,简述教授运动技术时怎样区别对待?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协作学习的条件。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教法中的一部分、学生的“学”法是各异的。通过学生经常的讨论与交流,相互借鉴能纠正和补充自己错误的、片面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在协作学习中最大的好处,在教授技巧时,教师先做一套规定的技巧组合动作,然后让学生分成几人一组讨论、协作、做出不同技巧动作的造型。学生讨论的很认真,造型也很奇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样技巧项目学习也让学生展示了各小组的创作“作品”,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按照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师集中讲解、示范、练习,提出重点、难点。在高低山羊器械上选择需要的对象。低山羊练好了可转化为高山羊,高山羊练习又困难,可再返回低山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高与低、远与近的距离中寻求动作技术的突破口。避免了以往教师教,学生按部就班去练习的坏习惯。不仅个性得不到发展,而且也打消了一部分技术素质过硬,勇于创新的优等生。通过学生体验、交流、互帮互学逐渐形成“自我设疑、自我析疑、自我发现、自我释放”的创造性的自主式学习方式,技术上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有的学生加长了踏板距离;有的在掌握提腰背的基础上,干脆双脚踏跳越过障碍;正如同一个残缺的健儿失去了上肢,凭毅力和勇气战胜困难;还有的双脚踏跳后做出腾空提腰背,快速推手前空翻的高难动作。可见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何等丰富。正因为这样,才使得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飞跃。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更需要不断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勇于大胆尝试,精心设计,不断总结,锐意创新,努力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14.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 篇十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年龄的不同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 中青年组43例, 年龄25岁~45岁 (37.4岁±6.2岁) ;老年组169例, 年龄46岁~85岁 (66.5岁±5.7岁) 。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和血清酶学等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 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两项或以上: (1) 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 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浓度的动态改变。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 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及酗酒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过度劳累、心理压力、家族史等, 对患者疾病特点进行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危险因素、发病诱因、疾病特点等方面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比较
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 组间比较, 中青年组患者中男性比例高达95.35%, 显著高于老年组的69.23%, 女性患者则明显少于老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1。
例 (%)
2.2 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比较
中青年组患者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阳性家族史、肥胖的比例高于老年组, 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老年组患者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的比例远高于中青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例 (%)
2.3 两组患者的发病诱因比较
中青年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有明显的诱因, 如情绪激动或紧张、劳累、暴饮暴食等, 而老年患者发病多由感染、便秘等因素引起。详见表3。
例 (%)
2.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梗死部位
中青年组患者中发病时以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 共有3 6例, 占83.72%。老年组则出现腹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非典型症状较多, 占71.60%;心电图检查显示, 患者心肌梗死部位以心脏前壁和下壁并后壁为最多,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例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发生于具有冠心病易感因素的高危人群中, 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家族史等作为公认的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2],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吸烟能够引起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减少, 内膜损伤、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脂更易入侵到动脉壁, 同时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能够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 引起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血小板黏附能力增强,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冠脉血栓的形成。研究发现, 适量饮酒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而酗酒则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3]。因此, 吸烟和酗酒成为中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也是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的主要原因, 且年轻女性体内高雌激素对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也降低了女性血管病变的发生[4]。此外,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因素在高危人群中单独或协同作用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是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 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日渐增大, 生活节奏加快, 情绪骤变、运动、劳累、暴饮暴食等突发因素较多, 在这些诱因下患者交感神经兴奋, 短期内心肌耗氧量剧增, 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且由于中青年患者多为突然发病, 冠脉迅速阻塞, 心肌缺血区不能及时建立侧支循环, 机体生理功能较为健全, 具有较强的心肌储备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对疼痛较为敏感[5], 临床以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 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者较少, 部位多在前壁, 老年患者多有多种基础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长期作用的结果, 冠脉侧支循环丰富, 且老年人痛阈升高, 感觉迟钝, 对疼痛不敏感, 相当部分患者以腹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非典型症状就诊, 病变部位出现在下壁并后壁。
综上所述, 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男性较多, 吸烟、酗酒、肥胖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发病诱因则以情绪骤变、运动、劳累、暴饮暴食为主, 症状较为典型, 易于诊断, 与老年患者在性别、危险因素、发病诱因、症状及部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针对各年龄段的特点积极进行早期预防, 尤其是青年患者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 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才有利于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摘要:目的 对中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3例中青年和16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 对比两组的性别、危险因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中青年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 患者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阳性家族史、肥胖的比例高于老年组, 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老年组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中青年组患者发病诱因主要为情绪骤变、运动或劳累、暴饮暴食等, 而老年患者发病多由感染、便秘等因素引起;症状方面中青年组多为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 (83.72%) , 老年组则出现腹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非典型症状较多 (71.60%) ;两组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部位均以心脏前壁和下壁并后壁为最多。结论 各年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根据疾病特点进行日常预防及临床诊治, 有利于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中青年人,老年人,临床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2) :710.
[2]毛春霞.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6) :158-159.
[3]Albert CM, Mansion JE, Cook NR, et al.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l death among us male phys-icions[J].Circulation, 1999, 100 (9) :944-950.
[4]李自胜, 李世学, 宋红伟.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09, 36 (13) :74-75.
15.幼儿园小班(下)年龄段经验 篇十五
健康领域
情绪调节与适应
1、在适宜的区域活动中感到心情放松;
2、知道生气、哭闹对身体有坏处;
3、学习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活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 卫生习惯
1、学习正确刷牙;
2、熟悉盥洗顺序;
3、便后会用纸擦净(女孩小便后也擦);
4、不咬手绢,不吮吸手指,不舔鼻涕;
5、不用衣袖擦汗,学习正确使用手绢。生活习惯
1、不偏食、挑食;
2、会用餐巾擦嘴、漱口;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按时午休)。自理能力
穿脱、整理简单的衣服、鞋袜。保健常识与自我保护
1、接受晨检和体检,知道身体不舒服时告诉教师;
2、知道父母和幼儿园的名字;
3、逃生训练:听信号排队,传递物品(如湿毛巾等),跟教师走到指定地点;
4、有秩序地上下楼梯,玩大型运动器械不推挤;
5、认识红绿灯、斑马线。运动兴趣与技能
1、喜欢玩球、沙包等小型运动器械;
2、喜欢走、跑、跳、投、钻、爬、攀登等游戏,逐渐掌握基本技能,在游戏中不与他人碰 撞;
3学习模仿操,动作基本到位。
语言领域
倾听
1、能安静的听同伴说话,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
2、能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
3、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表述
1、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2、会说普通话,尝试围绕主题谈话,并能够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会使用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4、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
5、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欣赏
1、喜欢并能听懂短小生动、情节简单、语句重复、富有韵律感的故事、儿歌;
2、乐于欣赏和学习生动形象的文学词汇和语句,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3、能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景;
4、乐于表演、再现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早期阅读
1、喜欢看图画书,能看懂单幅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感兴趣;
3、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整地按顺序阅读图画书。
社会领域
人际关系
1、熟悉班级中同伴的姓名、性别,喜欢父母、老师、小朋友,喜欢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
2、喜欢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玩耍、交谈,能在集体面前大胆、愉快地游戏、交谈,体 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得乐趣;
3、能问候、招呼小朋友,会使用常见的礼貌用语;
4、学习关注他人明显的情绪,能感受他人的快乐和痛苦,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安慰、帮助或告诉成人;
5、做客时不乱翻人家的东西;
6、愿意做自己会做的事情,并有始有终地完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寻求帮助。社会规则
1、了解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遵守一日生活中主要环节(游戏、活动、午睡、盥洗、散 步等)的要求;
2、体验与同伴分享食品的快乐;
3、愿意和他人分享游戏材料;
4、游戏开始及结束时,能按要求摆放和收拾玩具材料,不把玩具和别人的东西带回家;
5、能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放物品,不大声吵闹,举止文雅。社会环境
1、知道自己所在幼儿园的名称,坚持天天上幼儿园;
2、熟悉家庭及周围社区环境,喜欢自己居住和生活得地方;
3、了解幼儿园及社区中为自己服务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如:清洁工、门卫、司机等,知道 他们工作很辛苦,尊重他们的劳动。社会文化
在庆“六一”等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科学领域
物质与材料
1、喜欢玩水、泥土、傻或具体的颗粒物,感受其突出的特征和变化;
2、喜欢用身边常见材料做游戏; 自然科学现象
1、感受春夏季节的主要特征;
2、能观察下雨等气候现象,知道它们对日常生活得影响;
3、初步感受水、沙、泥土等自然物的基本特征。现代科学技术
1、认识并探索幼儿身边的、与其直接相关的现代科技产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简单安全的 使用方法,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公交车、小轿车、自行车等幼儿接触到的交通工具。数概念
1、手口一致地点数并尝试说出总数,感知4以内数的形成及实际意义,认读数字1-4;
2、学习4以内的按物计数和按数取物。几何图形
认识正方形、三角形。量的感知
区分长短并进行排序。时间空间
1、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2、区分里外。
艺术领域
音乐
歌唱
1、喜欢歌唱,也喜欢和同伴一起整齐地歌唱;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歌词姿势。(音域以c1-g2为主)对歌曲的开始和 结束作出正确的反应;
3、尝试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为简单歌曲仿编歌词。韵律活动
1、喜欢参加集体的律动、音乐游戏和单圈集体舞;
2、能听辨、记忆简短、形象单一的音乐,如小鸟飞、小狗跳,并跟随音乐做动作(由非移 位逐渐到移位,由上肢动作逐渐到上、下肢协同动作)。尝试根据歌词或音乐仿编动作;
3、体验用动作、表情、姿态与他人交流的乐趣。演奏活动
1、喜欢使用打击乐器,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简单的演奏活动;
2、掌握2-3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能为简短的二拍子乐曲伴奏,并初步学会看指 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3养成正确使用、轻拿轻放打击乐器的良好习惯。欣赏活动
1、有意识的倾听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2、能够倾听特点鲜明、结构短小的乐曲,理解请其基本内容和情绪; 3能够听辨、感知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
美术
绘画
1、大胆地作画,愿意说出自己作品的意思——像什么,想表达的是什么;
2、进一步认识红、黄、蓝、橙、绿、紫、黑、棕等多种颜色,体验涂色的乐趣;
3、学习多种作画方法(纸团印画,棉签画等),并能尽情装饰、添画。手工
1、在搓、压等简单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团、捏泥。能捏出几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 蕉等;
2、能折出几种简单的物品。如:小画书、小旗子等;
3、学习粘贴、缠绕,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能力。欣赏
【幼儿园大班年龄特点】推荐阅读:
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12-20
大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特点10-20
幼儿年龄阶段特征12-31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08-12
各年龄段幼儿阅读目标01-01
各年龄段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要求10-05
各年龄班幼儿绘画教学要求与指导要点10-30
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必备的能力08-11
幼儿园大班幼儿祝福寄语01-01
幼儿园大班幼儿评语集选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