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2024-08-25

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精选10篇)

1.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篇一

中西方戏剧对比有感

——以《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为例

亢菲

2012级教育学一班

摘要: 通过对《哈姆雷特》和《窦娥冤》的解读,剖析出我个人对于中西方戏剧不同处的看法,同时也提出我对于戏剧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于戏剧表演形式改进的看法。关键词: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哈姆雷特、窦娥冤

在酒神剧场,古希腊人年年粉墨登场。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孔子删定了《诗经》,屈原写就了《离骚》,老子在讲道,庄子说逍遥,百家争鸣,可谓气象恢弘。但那时,中国人观赏不到戏剧。戏剧艺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艰难孕育,待到它蛹化成蝶,距离古希腊戏剧的黄金时代已是千年流失。但就是源于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种戏剧,造成了今天戏剧舞台上的异彩纷呈。下面我以《哈姆雷特》和《西厢记》为例,谈谈我对中西方戏剧的感悟。

一、西方悲剧典型代表——忧郁王子“哈姆雷特”

1601年,一个经典戏剧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在英国戏剧大师

莎士比亚的笔下诞生了。哈姆雷特的原型是丹麦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有关他替父报仇的传说激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热情。经过莎翁的卓越创造,这个人物从苍白的历史记载走上了生动的戏剧舞台,成为了永恒的哈姆雷特。同时,哈姆雷特也成为西方戏剧塑造人物追求性格化传统的鼻祖。

哈姆雷特是一位非常理想的王位继承人。但是,一场灾难将这位“阳光王子”拖进了人生的深渊。哈姆雷特所崇拜的父王死了,他所依恋的母后改嫁了,父亡母嫁的事实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就在他悲伤迷惘的时候,父亲的亡魂又告诉了他一个骇人的事实:自己是被自己的弟弟,哈姆雷特的叔叔毒害的。年轻的哈姆雷特陡然间遭到了双重打击,他的悲伤无法抑制,它的愤怒无法遏止。从此,他长久地生活在这两种负面情绪中,并造就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哈姆雷特是一个谜,一个关于人的复杂内心的谜。哈姆雷特为什么没有直接剑刺仇敌的胸膛呢?这个问题,400年来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答案。哈姆雷特自己也非常困惑,他不断的自责说:“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是再说一些空话„„始终不曾表现出来。”那么为什么呢?有四种解释非常流行:因为懦弱,哈姆雷特没有勇气,所以逃避复仇;因为性格谨慎,哈姆雷特思虑过多,所以没有轻易行动;因为心地善良,哈姆雷特不希望流血,所以竭力避免流血行为;因为没有机会,哈姆雷特无从下手,所以只能等待时机。但接下来,又有人根据具体情节推翻了以上四种说法。有人曾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哈姆雷特内心世界的复杂,而莎翁的高明之处在于给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观众有机会在哈姆雷特身上找到自己,也有机会描绘自己内心的哈姆雷特。

所以我认为西方戏剧故事的跌宕起伏主要体现在人物内心的纠结与斗争。西方戏剧不会浓墨重彩的去描述具体的故事情节,也不会通过大量铺陈来体现戏剧性效果,而是通过人物内心的斗争来展现戏剧特色。并且这种戏剧传统也深深影响了西方的小说创作。在西方的小说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往往是解读人物复杂心理性格的关键。同时这种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将整个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

读西方戏剧,我会不由自主的融入到戏剧当中,与剧中人物发生奇特的心理共鸣。他们内心纠结,我也内心纠结;他们内心矛盾,我也内心矛盾;他们悲伤的难以自制,我也会悲伤的泪流满面。我与剧中人物无比和谐的融合在了一起,俨然不知我是剧中人,还是剧中人是我。

二、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窦娥冤》

公元13世纪,蒙古人灭金亡宋,建立元朝。由于蒙古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汉族知识分子报国无门,只好投身于戏剧创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了中国戏剧的艺术性。正是在这种特别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戏剧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据不完全统计,元至明初200多年的时间里,剧作家留名史册的就有近200人,作品数量高达500多部。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高明是元代五位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基本上能够构成元代戏剧创作最为卓越的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戏剧在中国的元代迎来了继古希腊戏剧之后的第二次繁盛期。

下面我就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窦娥冤》谈谈我对中国戏剧的感受。《窦娥冤》是关汉卿最优秀的代表作,剧作以窦娥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元朝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士人窦天章无力偿还蔡婆的债务,不得不把年仅7岁的女儿窦娥抵押给蔡家做童养媳。窦娥17岁与丈夫成亲,但不久丈夫就病死了。蔡婆外出讨债,欠债不还的赛卢医竟欲把蔡婆勒死,恰逢泼皮无赖张驴儿父子路过此地,救下蔡婆,并以此相要挟,逼娶蔡家婆媳。软弱的蔡婆答应下来,窦娥则坚决不从。张驴儿在羊肚汤里下了毒药,企图毒死蔡婆,霸占窦娥。不料,张驴儿的父亲喝下了羊肚汤中毒而死,张驴儿反诬窦娥,两人对簿公堂。山阳太守贪赃枉法,偏袒张驴儿,对窦娥严刑逼供,还扬言要刑讯蔡婆。窦娥担心婆婆年纪大了受不了大刑之苦,只好屈打成招。临死前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都一一得到验证。三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靠着窦娥冤魂的指引,从审了这桩冤案。恶人受到了惩罚,窦娥的沉冤得到昭雪。

窦娥的冤屈让许多人都哀叹不已,我们在为窦娥鸣不平的同时,也对元朝吏治的腐败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仔细阅读剧本,我们会发现《窦娥冤》中几乎没有对窦娥及几个主角的心理描写,这与西方戏剧相比显示出了极大的不同。《窦娥冤》中大多采用语言描述,通过不同人物的语言来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并且也着力将情绪融汇在语言中,从而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读中国戏剧,我好像是一个隐世高人,冷眼旁观的看着尘世间发生的一切。我总会置身事外,以一个先知的身份感受着剧中人物的欢乐与悲伤。我会最客观冷静的发掘出作者想传达给我的想法,找到这个戏剧最震撼我灵魂的地方。但却会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痛苦。最终只能化为“我笑他人忒疯癫,他人笑我看不穿!”

三、中西方戏剧的现代化

不论是西方戏剧注重心理描写,还是中国戏剧注重语言描写,都没有好坏之分。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戏剧形态才造就了今天世界戏剧的异彩纷呈,我们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从内心出发,用心去品读其中的韵味。

不论是西方戏剧,还是中国戏剧,都面临着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当代年轻人都不是很喜欢戏剧这种文艺表演形式,这就需要我们改进戏剧,为戏剧加入许多现代化元素,与时俱进。例如:我们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化语言,用一些多媒体设备,改编一下剧本。总之,只要为戏剧加入当代年轻人的创新思想,戏剧一定会在年轻人中找到“粉丝”。

我坚信:戏剧这朵艺术奇葩会开的更加绚丽!

【参考文献】

1、《忧郁的王子》

2、《漫长的历程》

2.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篇二

过去的那些模仿上火的文学脚本不过是些枯燥无味的充满陈词滥调的东西, 没什么感人的力量。真正的戏剧不应是现实生活的直接翻版, 不应在舞台上讨论什么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 而应表现一种超出人类知识和生活原则的实际经验, 把潜意识的东西解放出来, 在舞台上直接感染观众, 搅乱他们的心灵和感官的宁静, 使他们着迷, 甚至进入昏迷状态。

残酷戏剧的主要观点:

1.戏剧表现要有感染力, 把具有象征性和典型性符号的戏剧动作推向极致, 提倡念符驱邪, 利用一切语言、形体、声音, 特别是一种无声的、活动的视觉语言, 扰乱观众的感官安宁, 释放被压抑的下意识。

2.其题材来源于自然灾害、政治冲突、革命及战乱, 还有神话传说、名流的犯罪等, 要以一种具有毁灭性的冲击力向观众扑去。

3.演出无需舞台, 有四堵光墙的空间都可以表演, 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布景, 原始仪式的色彩斑斓的服装, 演出从四面八方包围观众。

4.演员的任务是为残酷戏剧理论的探讨提供一种模式, 使观众沉浸在一种荒诞的生活中, 不必要求他们去摆脱, 各种精神都有其器官作基础。

5.导演是新魔术师、牧师, 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恢复戏剧的神圣性和仪式性, 把物质的、具体的声音和形象、音乐、舞蹈串联在一起, 用一切手段去刺激观众的神经, 震撼他们的灵魂。

而到底什么是残酷戏剧呢?阿尔托解释, 从精神上看所谓的“残酷”意味着:严格、勤奋、冷酷的决心、不可逆转的绝对的决定, 是要表明无情的必然性, 不可逆转的痛苦。

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论对于西方戏剧的影响是深远的。

英国的著名导演布鲁克是欧美地区受阿尔托影响较深的一位。在1962年的《李尔王》一剧中, 布鲁克强调表现的是一个粗野而残酷的世界, 其中充满了荒芜之地, 像野兽一般的人和死亡的象征。它们既体现了肉体上的残酷, 也体现了精神上和道德上的残酷。

《马拉被杀记》是布鲁克第一次让阿尔托的戏剧理论得到广泛的重视, 也使它对后来许多戏剧演出产生了影响。剧中精神病院的背景以及各种诉诸感官的非理性的内容都是阿尔托式的艺术特征。

二十世纪法国著名戏剧家热内是荒诞派的剧作家, 但残酷戏剧对他早期作品的影响是很大的。

《女仆》一剧中, 它所包含的残酷的思想、语言、行为以及生活环境都是属于残酷戏剧的。深刻地揭示了两个女仆和她们的女主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压迫与被压迫、高贵与卑贱、仇恨与报复的矛盾冲突上的。她们的生活, 表面上充满了鲜花, 骨子里却满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她们的言行是表里不一的, 或者说, 他们彼此之间的善意表现是虚伪的, 她们的残酷行为才是真的。

百老汇和外百老汇以及外外百老汇兴起于19世纪中叶, 推动了美国戏剧的发展,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以及剧作家。

其中, 外百老汇的生活剧团是尤为著名的。他们的《毒品贩子》就采用了大量的即兴表演, 消除观众与演员之间的隔阂;《圣餐礼》则体现了一种集体创作的过程, 这来源于法国的姆努什金与太阳剧社。

外外百老汇的开放剧社是一个非盈利的戏剧团体, 1963年组建。它的负责人强调从戏剧文学转向舞台表演, 团体的即兴表演取代剧本。他们创建了一个演员可互相感染、共同参与演出的环境, 倾力于一种抽象和幻觉的戏剧, 寻找一种既能充分表现自己又无需将金钱作为决定性因素的途径。

摘要:残酷戏剧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 它的创始人是享誉世界的法国戏剧家阿尔托。阿尔托认为描写一些谋杀, 乱伦, 金钱至高无上, 社会缺乏道德规范的剧本, 是符合残酷戏剧的要求的, 它可以作为打破亚里士多德强调戏剧表现伦理道德力量的传统, 解除戏剧的中间力量, 把戏剧和残酷行为联系起来。

3.西方现代戏剧批评中的仪式感 篇三

关键词:现代戏剧;仪式感;生命体验

20世纪伊始,随着现代派戏剧和后现代戏剧的发展,“仪式感”在实验戏剧的剧团中,成了一个“流行”的名词。富于创造力的现代派艺术家们,自由地在任何可能的领域中尋找灵感。受贝克特和谢克纳或安托万·阿尔托①和格洛托夫斯基的影响,很多现代戏剧导演,虽然对诸如美国生活剧团或表演剧团不甚了解,但也或多或少地在创作中渗透了“仪式感”。实际上,这种影响不是来自于舞台上的演出(因为看过的人很少),更多的是作品文本以及对于作品的评论。当然,对文本的研究并不会降低这些先锋艺术家们的成就。对于这些艺术家以及追随他们先锋思想的人来说,虽然只能阅读文本或在排练室中排练,但如果对先锋戏剧中的“仪式感”这个术语的理解过于文本化,就会误入歧途,也不能完整而严肃地理解先锋戏剧中“仪式感”这一词汇的概念。

美国著名的批评家、评论员和记者玛格丽特·克劳伊登(Margaret Croyden)对最新的美国实验话剧进行了调查后发表了长达200页的论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的论述中写道:“由于艺术家与观众不在相同的理解层次上,对仪式感的尝试貌似不是很成功。实际上,仪式感,是具有道德意义、宗教意义、实践意义或者是心理意义的理念,并且从来不以自身的、固定而单一的方式存在。仪式是一种需求。春天,对于作物与食物来讲,意味着重生,从漫长黑暗的冬天的解脱,因此,仪式总是伴随着季节的更替。这些仪式帮助原始人克服了宇宙的神秘感,他们的舞蹈和祭祀仪式,是在面对生存挑战时,解决不可思议问题的一种方式。”

仪式感,通常来讲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是常规惯例,如“空洞的仪式”、“无意义的仪式”。这些形容词无法应用于仪式感的其他形式。第二种形式是表演意义上的仪式感,整个表演团体展示出的每一次季节的变换或者更长的人生的变换,表达和加强了人类最深处的价值。如果仪式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冠以“空洞”或“无意义”的话,“仪式”的功能就失去了,也就不能称之为“仪式”了。

仪式感这两种形式,在评论领域都可以充分应用。举例来讲,评论家凯瑟瑞恩·伯克曼在谈论哈罗德·品特的作品时曾经说过:“戏剧在日常习惯的生活中实在是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舞台,逐渐被定义成了一种仪式,并且日益演变成意义上的空虚,变成了一种机械化的重复现实生活而已。这些机械地重复和无意义的仪式与那些具有牺牲意义的仪式相互矛盾——具备牺牲意识的仪式感使剧中的角色意识到了生命的存在,而他们日常行为的虚无感则阻止了这种意识的存在。”②她认为,品特的作品里这两种仪式形成了“相互对比”。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空洞”和“充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即仪式感的第三种形式,大多数人类学家认同将之定义为“礼仪”。弗朗西斯·福格森③谈到契诃夫的戏剧时,认为剧中如到达、离别、纪念日和晚会等,都建立在这样的“礼仪”之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礼仪”是已经变成了群体信仰的完全展现,还是被视作空洞的形式,则取决于个人的见解。契诃夫戏剧中的这种既甜蜜又苦涩的感觉,来自于观众的感受——礼节,本应该意味深远,而实际上,现实生活却并不是这样。

期望演员与观众相互融合一体,恰恰是对日渐疏离的现实生活的批评;渴望生活的高峰体验,恰恰是对日益无聊的现实生活的批判与逃离。像戏剧理论家博特·斯戴斯(Bert States)谈到的:“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和多样性越高,人们情感上获得的快感就越少,不管人们对这种快感的渴望多么的迫切。也许在当今的时代,这种渴望最好的释放,就是允许观众参与和自由地即兴创作的当代戏剧。它使观众的渴望得以满足,同时,又使观众被极端两极化:一方面,当代戏剧想要拥抱群体所能表达的各种可能性;另一方面,戏剧有希望成为改革的工具,或者是社会结构的变革,或者是正统艺术的改革。当然,这样的戏剧方式缺少的是‘高度的交流性’,而这些又是仪式感不可或缺的。而当代戏剧的观众,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观看戏剧的:有的因为好奇,有的抱着嘲弄的心态,有的是来参与的,而有的是为了在别人参与的时候,自己在旁边听着而来的。”

当然,文学评论家已将“仪式感”这一术语拓展到了一个更有深度与广度的空间里,远远超过了这个术语的创造者所界定的“仪式感”的范围。戏剧实践者试图重新抓住观众和表演者在仪式感上的共同性;而文学评论家试图在仪式感重复的结构中寻找到一些规律。然而,仪式感与其他的文化表达方式得以区别,并不是从结构上区分,而是从参与者和群体其他成员对仪式感的态度上区分的,特别是在对待其效果的态度上。可能正是由于这个棘手状况的存在,大多数文学评论界对仪式感的定义相对模糊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些文艺评论家,为了避免这种定义上的模糊,选择了某个特别的仪式作为文学上的范例来定义。这样做的问题是,不同的批评家会选择不同的仪式,而且谁也不能保证他选择的这种仪式的结构恰好是最源出的那一个。

采用“仪式感”这个术语来描述现代戏剧中的事件来源于这些戏剧事件具有与传统的西方戏剧完全不同的戏剧特性。不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些特殊的戏剧特性无法用,这个目前尚未被定义的概念清楚地表达出来。然而,一旦仪式感有了确切的定义,也许人们会发现,这个术语并不适用于戏剧表演。仪式感,表达了表演者的灵感;应用于文学的结构,它让我们了解到学术创作改变的规律。但如果仪式感的应用不够严谨,一如一直以来的状况,它所传达的作品本身的特点,则会远远少于读者应该知道的信息。

注释:①安托万·阿尔托:法国戏剧理论家,残酷戏剧首倡人,著作有《剧场及其复象》。

②凯瑟瑞恩·伯克曼.哈罗德·品特的戏剧世界[M].美国哥伦比亚出版社,1971:10。

③弗朗西斯·福格森(Francis Fergusson):美国学者、批评家、戏剧理论家,神学家。

4.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篇四

荒诞派戏剧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文学”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荒诞最有概括性的含义是: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诞的,人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异己力量所左右,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人与人、人与世界无法沟通,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上存在着。这种“荒诞”观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这种普遍存在的危机和悲观情绪是西方荒诞文学产生的土壤。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主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品特的《一间屋》、《生日晚会》等等。

一、荒诞派产生原因

荒诞派戏剧兴起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非偶然,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给西方社会流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使西方世界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危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青年人的头脑中产生了一种全面的幻灭感,信仰彻底崩溃,理想完全破灭,失去了昔日的安全、稳定的感觉。他们深感世界瞬息万变,动荡不安,不可捉摸,生活毫无意义,于是,苦闷、彷徨、悲观、绝望,对人的本身存在发生了疑问。荒诞戏剧表现的正是西方社会这种危机意识。

荒诞戏剧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艾略特的《荒原》所揭示的就是一个荒诞的世界,指出现实世界是一个荒凉、寂寞、肮脏的所处。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卡夫卡在他的著名小说《变形记》中,深刻揭示了人的荒诞而悲惨的处境,不合理的现实世界使人丧失“自我”,异化成了虫。他在《城堡》、《地洞》等小说中都接触到了类似的主题。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尤奈斯库在《犀牛》中,让一个小镇的人都变成了犀牛,这显然受到了《变形记》的影响。

二、《等待戈多》与《秃头歌女》

《等待戈多》是一出两幕剧。第一幕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为消磨时间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事、找话题做着各种无聊的动作。他们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当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第二幕次日黄昏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又来的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天黑时那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两人大为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却又站着不动。

《秃头歌女》描述了一个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史密斯夫妇在自家的起居室中,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他们把此说成彼,把是说成非,在无 聊无意义的语言中,他们毫无生存价值的生活状态被表现出来。史密斯夫妇不单单代表自己,他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但是整个英国中产阶级的缩影。剧中的马丁夫妇也和史密斯夫妇一样,他们到史密斯家中做客时,竟然认不出自己的丈夫或夫人。在一段冗长的对话后,他们终于发现他们是一对夫妻。作者将悲剧和闹剧结合起来,通过马丁夫妇嘲笑了他们爱情的虚伪和失败。

三、从《等待戈多》与《秃头歌女》来看荒诞派的艺术特征

结合荒诞派戏剧中这两部比较有典型性的作品,可以对荒诞派的艺术特征有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荒诞派戏剧的结构体现为无逻辑与非理性。荒诞派戏剧完全打破了合乎逻辑、合乎理性的传统的戏剧结构方式,取消了“情节”这一传统戏剧的基本要素。《秃头歌女》中的马丁夫妇通过长时间的交谈、回忆,才发现他们原来是住同一条街的同一座楼,睡在同一个房间的同一张床上的一对夫妻。这部剧的结构是非理性的,先是史密斯夫妇在客厅里东拉西扯的闲聊,马丁夫妻上场后仍是无聊的对话,闲聊中无意发现彼此竟然是夫妻,很快又对这种关系产生怀疑,最后马丁夫妇与史密斯夫妇调换了位置,重复着原先的谈话。在该剧中找不到统一的情节,也没有合乎逻辑的连贯性。这种非理性的结构是同荒诞的主题相一致的。

其次,荒诞派戏剧中通常采用以喜写悲的表现手法。

《等待戈多》中的戈戈和狄狄两个流浪汉为改变处境持之以恒的等待下去,这是悲剧的;但他们既不知等待的戈多是谁,也不明白等待是毫无结果的,盲目的傻等下去,这就十分荒唐可笑了。再加上他们所做出的那些没玩没了的脱靴子、玩帽子的动作,更加产生了一种闹剧性的效果。就在这些喜剧性、闹剧性的场面中,人生无意义、无出路的悲剧主题获得了深刻的揭示。

最后,荒诞派戏剧中人物的语言通常表现为支离破碎。

在荒诞剧中,语言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作用,变得支离破碎、颠三倒

四、前后不搭并且还不断重复,丝毫没有逻辑可言。

《等待戈多》一开场戈戈、狄狄各自喃喃述说自己痛苦,牛头不对马嘴,唠叨重复,文不对题。被主人唤作“猪”的幸运儿,突然激愤地讲演起来,不带标点的连篇累牍、毫无意义的废话,使人不知所云。表明在这个非理性化、非人化的世界里,人既然失去了本质力量,他就没有自由意志,没有思想人格,语言当然也该如此。有时人物语言也偶显哲理,流露出人物对荒谬世界与痛苦人生的真实感受。

在《秃头歌女》中,马丁夫妇的对白,也是相当模式化的语言,并且有很多重复和无用的废话。马丁夫妇通过对话才了解到原来彼此住在同一个 地方,原来彼此是夫妻,尤内斯库用了最平板的语调来设置马丁夫妇的这一段对白。这样平板的语调极好的表达了尤内斯库对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的极大讽刺并嘲笑英国中产阶级人们爱情的虚伪和可怜。

四、总结

荒诞派戏剧能让人们在虚幻的情境中获得一种从容平和的内心感受,荒诞派戏剧与古老的古希腊悲剧有精神上的联系,它不像古希腊悲剧那样直接思考全人类,而是转向了对个体人的关注,个体人才是真正丰富真实的存在。但个体人关注的目的最终还是关怀全人类。

荒诞派戏剧做出了真诚了努力,“这种努力使人类意识到了人类状态的当下现实,给人类再次灌输已消失的宇宙奇迹感和原始痛苦,使他们感到震惊而脱离陈腐、机械、自鸣得意及丧失了有意识尊严的生存。”

参考文献:

【1】刘爱琴,《荒诞派戏剧与<美国梦>》,《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2期 4 页 68-71页。

【2】丁凯,《荒诞派戏剧艺术渊源探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3】杨文华,《西方戏剧导论》,大众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

5.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篇五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个人主义方面表现为对个人的政治诉求是()。

1.0 分

自由 A、 

平等

B、 

人权

C、 

以上都是

D、

我的答案:D 2

埃菲尔铁塔是为1889年庆祝法国大革命()周年而建。

1.0 分

A、 

B、 

C、 

D、

我的答案:D 3

故宫中基本呈“前朝后寝”模式,属于后寝的是()。

1.0 分

太和殿 A、 

中和殿

B、 

保和殿

C、 

坤宁宫

D、本题库由微信公众平台【极客校园】提供,加微信geekxiaoyuan 免费在线查询更多题目 

我的答案:D 4 从文明的发展水平看,西方文明低于中华文明的时期是()。

1.0 分

 A、米诺斯文明

 

B、古罗马文明

 

C、迈锡尼文明

 

D、现代西方文明

我的答案:C 5

悉尼歌剧院的外形灵感来自于()。

1.0 分

贝壳 A、 

白矾

B、 

桔子皮

C、 

钢琴键 D、

我的答案:C 6

线型文字B是()的文字。

1.0 分

 A、古罗马文明

 

B、东正教文明

 

C、迈锡尼文明

 

D、拜占庭文明

我的答案:C 7

与西方相比,中国自古到今主要依靠()来维系社会。

1.0 分

 A、自由、伦理

 

B、法律、文化  

C、文化、政策

本题库由微信公众平台【极客校园】提供,加微信geekxiaoyuan 免费在线查询更多题目  

D、伦理、政策

我的答案:D 8

关于弗洛伊德,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

 A、主要研究癔病

 

B、发明了谈疗法

 

C、澳大利亚心理学家

 

D、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我的答案:C 9

现代民主形成是在()。1.0 分

 A、17世纪革命时代

 

B、18世纪革命时代

 

C、19到20世纪初

 

20世纪

D、

我的答案:C 10

传统的东方建筑是以木头为构架,代表国家是()。

1.0 分

埃及 A、 

印度

B、 

越南

C、 

伊斯兰

D、

我的答案:C 11

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是()。

1.0 分

拉威尔 A、 

德彪西

B、 

C、柴可夫斯基

 

斯美塔那

D、

我的答案:D 12

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公共道德是以()为基点的。

1.0 分

责任 A、 

个人

B、 

自由 C、 

平等

D、

我的答案:B 13

()建筑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了人与神的隔绝、疏远。

1.0 分

希腊式 A、本题库由微信公众平台【极客校园】提供,加微信geekxiaoyuan 免费在线查询更多题目  

罗马式

B、 

哥特式

C、 

D、文艺复兴式

我的答案:B 14

西方法律传统的要素中北欧主要体现为()。

1.0 分

 A、罗马法

 

教会法

B、 

C、日耳曼习惯法

 

封建法

D、

我的答案:C 15

下列国家中属于王权吞没教权的关系模式是()。

1.0 分

古印度 A、 

伊朗

B、 

古代日本

C、 

英国

D、

我的答案:C 16

下列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

1.0 分

磨光石器 A、 

B、畜牧业的出现

 

制陶

C、 

冶炼

D、

我的答案:B 17

西方人倾向于透视学角度研究()、几何学角度研究()、历史学角度研究()。

1.0 分

 A、哲学、建筑、艺术

 

B、哲学、绘画、雕塑

 

C、绘画、雕塑、园林  

D、绘画、园林、小说

我的答案:D 18

“缘起性空”是()的观点。

1.0 分

基督教 A、 

犹太教

B、 

道教

C、 

佛教

D、

我的答案:D 19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公法通常见于()中。

1.0 分

 A、宗教事务、宗法机构

  B、宗教机构、税务机构

 

C、宗教事务、宗教机构、国家管理机构

 

D、国家管理机构、宗教机构

我的答案:C 20

《进化论与伦理学》是()的著作。

1.0 分

严复 A、 

冯友兰

B、 

基尔克

C、 

赫胥黎

D、

我的答案:D 21

《老子》和《庄子》是()学说的代表作品。1.0 分

儒家 A、 

佛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我的答案:C 22

法的表现形式的差异是()的结果。

1.0 分

政治 A、 

经济

B、 

制度

C、 

法律史

D、

我的答案:D 23

西方音乐中“collage”可译为()。

1.0 分

模仿 A、 

合成

B、 

拼贴

C、 

称腔

D、

我的答案:C 24

有人预计中国的基督徒到2020年可能会达到()人。

1.0 分

七千万 A、 

八千万

B、 

一亿 C、 

二忆

D、

我的答案:D 25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等级最高的一种是()。

1.0 分

卷棚式 A、 

悬山式

B、 

庑殿式

C、 

歇山式

D、

我的答案:C 26

史学界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人的是()。

1.0 分

严复 A、 

光绪

B、 

林则徐

C、 

康有为

D、

我的答案:C 27

“中心观”是中国文化的()。

1.0 分

基础 A、 

核心

B、 

特点

C、 

总结

D、

我的答案:C 28

下列作品属于混合媒体音乐风格的是()。

1.0 分

《夜曲》 A、 

B、《弦乐小品五首》

 

《心境》

C、 

D、《巴赫主题变奏》

我的答案:C 29

雅典时期为公民广泛参与公共事务,创建了()制度。

1.0 分

 A、公职投票选举、公职补贴

 

B、公职津贴、公职抽签选举

 

C、公职补贴、公职抽签选举  

D、公职津贴、公职投票选举

我的答案:B 30

美国基本的宗教原则是()。

1.0 分

live A、 

B、live and let live

 

C、to live and let die

 

D、to live and live

我的答案:B 31

当代关于“公法”与“私法”的区分有不同学说,其中不包括()。

1.0 分

利益说 A、 

隶属说 B、 

文化说

C、 

主体说

D、

我的答案:C 32

西方意识形态的主流不包括()。

1.0 分

 A、社会民主主义

 

自由主义

B、 

共和主义

C、 

保守主义

D、

我的答案:C 33

古罗马政治结构的多元化表现在()。1.0 分

多国并立 A、 

封建制度

B、 

C、政教二元化

 

国家二分

D、

我的答案:D 34

公法与私法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学家提出的。

1.0 分

英国 A、 

法国

B、 

古罗马

C、 

德国

D、

我的答案:C 35

各大宗教与文明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0 分

 A、新教——拉美文明

 

B、佛教——印度文明

 

C、道教——中华文明

 

D、东正教——伊斯兰文明

我的答案:C 36

公共艺术,它()。

1.0 分

 A、承载一定的政治目的

 

B、成为穷苦人们的情感的升华表达

  C、不是历史的叠加

 

D、注重亲和力的表现

我的答案:D 37

19世纪史学家划分人类社会的三个阶段不包括()。

1.0 分

蒙昧时期 A、 

混沌时期

B、 

野蛮时期

C、 

文明时期

D、

我的答案:B 38

“逻各斯”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

1.0 分

理性 A、 

逻辑

B、 

推理

C、 

以上都是

D、

我的答案:D 39

古希腊城邦社会的结构中自由人包括公民和()。

1.0 分

妇女 A、 

奴隶

B、 

外邦人

C、 

贵族

D、

我的答案:C 40

古典主义音乐的分期起止时间大概是()。

1.0 分

 A、1600——1750

 

B、1750——1810

 

C、1810——1900

 

D、1900——1930

我的答案:B 41

“西方文明提出挑战,其他文明相对应战”是人类历史的一个()。

1.0 分

主流 A、 

现象

B、 

演化

C、 

主题

D、

我的答案:D 42

“花郎道”曾出现在()历史上。

1.0 分

韩国 A、 

日本

B、 

中国

C、 

泰国

D、

我的答案:A 43

西方人的“宪政”,其本质是一个()。

1.0 分

政治制度 A、 

管理方式 B、 

防御制度

C、 

国家形式

D、

我的答案:C 44

区分法律体系的一个鲜明标准是()。

1.0 分

 A、公法与私法

 

B、成文与非成文

 

C、零散与系统

 

D、专制与民主

我的答案:B 45

现代宪政最早产生在()。1.0 分

英国 A、 

美国

B、 

西班牙

C、 

德国

D、

我的答案:B 46

西方文明沿革的历史轨迹排序正确的是()。

1.0 分

 A、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

 

B、迈锡尼文明——古罗马文明——拉美文明——东正教文明

 

C、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拜占庭文明——伊斯兰教文明

 

D、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拜占庭文明 

我的答案:C 47

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第一条的内容是()。

1.0 分

 A、不得有宗教歧视

 

B、不得剥夺言论自由

 

C、有抗议政府的自由

 

以上都是

D、

我的答案:D 48

描述文明特征与内容需要考虑的因素中不包括()。

1.0 分

地理环境 A、 

制度设施

B、 

生活方式 C、 

教育水平

D、

我的答案:D 49

世界发达国家中去教堂人数最多的国家是()。

1.0 分

日本 A、 

德国

B、 

美国

C、 

俄罗斯

D、

我的答案:C 50

卢浮宫是人类最伟大的一个建筑,是四大()之首。

1.0 分

宫殿 A、 

博物馆

B、 

教堂

C、 

艺术中心

D、

我的答案:B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古罗马的共和制度表现为最高官员由选举产生,实行三年一选。()

1.0 分

我的答案: ×

《历史的终结》一书中提出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争斗中,两者不相上下。()

1.0 分

我的答案: ×

美国对内部共同体施行的是契约主义。()

1.0 分

我的答案: √ 4

欧洲的文化分界线之一是天主教与新教分界线。()

1.0 分

我的答案: √

中国园林体现出了人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的关系。()

1.0 分

我的答案: ×

结果均等主要是指分配上的平等。()

1.0 分

我的答案: √

现代民主的特征体现为是以民族国家为背景。()

1.0 分

我的答案: √

公共艺术体现出城市人民的一种精神凝聚力。()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方文明经历了三次民族主体的转换和文明中心的位移。()

1.0 分 我的答案: √

在美国把印第安人成为First nation。()

1.0 分

我的答案: ×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主要原因。()

1.0 分

我的答案: √

代议制民主起源于西方的中世纪。()

1.0 分

我的答案: √

胡适认为仁、义、恕、勇这些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概念。()

1.0 分

我的答案: ×

同样一个制度面对不同人的时候发挥的效用不同。()

1.0 分

我的答案: √ 1896年德国《民法典》颁布生效。()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方古代宗教建筑体现了人与神的关系。()

1.0 分

我的答案: √

东方人一定程度上可以靠长幼尊卑来维持其秩序。()

1.0 分

我的答案: √

据统计,最伟大的哲学家往往不会出现在德语地区。()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方公民权扩大的基本轨迹显示取消财产资格,后取消等级身份限制。()

1.0 分

我的答案: ×

个人主义是西方政治文化的衍生物,是一个分支。()

1.0 分

我的答案: × 21

古希腊占主流的平等思想是同一身份内地位平等,不同身份团体之间决不能平等。()

1.0 分

我的答案: √

天主教的中文意译语源为“天下大同,天下为公”。()

1.0 分

我的答案: √

石头是一种密度很高的建筑材料,在古西方是建筑的主体。()

1.0 分

我的答案: √

迈阿密是美国犹太人最集中的地方。()

1.0 分

我的答案: √

中国音乐历史分期是根据政体的变化及朝代的更替来进行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方宗教经典《圣经》的第一篇是讲《创世纪》。()

1.0 分 我的答案: √

社会组织规模的扩大意味人类社会组织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1.0 分

我的答案: √

马克斯·韦伯被公认为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唯一创始人。()

1.0 分

我的答案: ×

“德赛”两先生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来到中国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格尔尼卡》是一部反战的作品。()

1.0 分

我的答案: √

19世纪末受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俄罗斯出现了真实主义歌剧。()

1.0 分

我的答案: ×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统治者驯化人民。()

1.0 分

我的答案: ×

中国的四合院体现出一种长幼尊卑的儒家文化。()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方法律的多元化是基于西方文化传统上的多元化。()

1.0 分

我的答案: ×

佛教是启示宗教,基督教是逻辑宗教。()

1.0 分

我的答案: ×本题库由微信公众平台【极客校园】提供,加微信

geekxiaoyuan 免费在线查询更多题目

《孤岛之女》是一首预置钢琴的音乐作品。()

1.0 分

我的答案: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党”是个褒义词。()

1.0 分 我的答案: ×

线型文字A和线型文字B目前都已被破译。()

1.0 分

我的答案: ×

希腊时代重男轻女,出现了溺杀女婴的现象。()

1.0 分

我的答案: √

公共艺术雕塑并不讲求形式的夸张。()

1.0 分

我的答案: ×

葡萄牙是目前最忠实奉行罗马法的国家。()

1.0 分

我的答案: ×

莫扎特既是“交响乐之父”,又是“弦乐四重奏之父”。()

1.0 分

我的答案: ×

《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1.0 分

我的答案: √本题库由微信公众平台【极客校园】提供,加微信

geekxiaoyuan 免费在线查询更多题目

基督教对于宪政革命带来了全新的世俗权力结构。()

1.0 分

我的答案: √

一个文明的范围内它的个性特征并不是匀质分布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升华和宣泄是弗洛伊德常用的两个心理学术语。()

1.0 分

我的答案: √

艺术的极少主义是指不断简化,直至最基本的要素后进行艺术探索。()

1.0 分

我的答案: √

台地式园林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

1.0 分 我的答案: ×

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是全部自然科学的基础和前提。()

1.0 分

我的答案: √

罗马文明重集体主义精神,很看重人的精神世界和理性思维。()

1.0 分

6.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篇六

我的答案:D 4《人性论》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贝克莱 B、康德 C、莱布尼兹 D、休谟

我的答案:D 5宋应星的代表作是()。(1.0分)1.0 分 A、《农桑辑要》 B、《考工记》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我的答案:C 6《人是机器》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孔狄亚克 B、狄德罗 C、爱尔维修 D、拉美特利 我的答案:D 7卢梭认为人因()而区别于动物。(1.0分)1.0 分 A、思维 B、语言 C、爱 D、自由

我的答案:D 8葡萄牙的首都是在()。(1.0分)1.0 分 A、马德里 B、阿姆斯特丹 C、里斯本 D、波尔图

我的答案:C 9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的时间是()。(1.0分)0.0 分 A、1931年 B、1939年 C、1941年 D、1945年

我的答案:C 10关于伽利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0分)1.0 分 A、他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B、他创制了天文望远镜 C、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D、他著有《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 我的答案:D 11()用实验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1.0分)1.0 分 A、牛顿 B、开普勒 C、哥白尼 D、伽利略

我的答案:D 12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1.0分)1.0 分 A、水 B、原子 C、数 D、气

我的答案:C 13提出“轴心文明时期”概念的哲学家是()。(1.0分)1.0 分 A、柏拉图 B、康德 C、雅斯贝尔斯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1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1.0分)1.0 分 A、荣哥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 D、拉康

我的答案:B 15哥白尼的国籍是()。(1.0分)1.0 分 A、德国 B、意大利 C、波兰 D、法国

我的答案:C 16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1.0分)1.0 分 A、孔德 B、孔多赛 C、达尔文 D、培根

我的答案:A 17以下关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经验主义在英国和美国影响最大 B、培根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 C、莱布尼兹是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D、理性主义属于唯心论 我的答案:D 18英国的湖畔诗人不包括()。(1.0分)1.0 分 A、华兹华斯 B、骚塞 C、布莱克 D、柯勒律治 我的答案:C 19《独立宣言》中认为造物主所赋予人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的答案:C 20康德认为道德行为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自觉性 B、统一性 C、利他 D、可普遍化 我的答案:D 21()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1.0分)1.0 分 A、休谟 B、培根 C、黑格尔 D、贝克莱

我的答案:D 2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是()。(1.0分)1.0 分 A、伽利略 B、莱布尼兹 C、开普勒 D、牛顿 我的答案:D 23洛克人为通过契约,人把()交给了国家。(1.0分)1.0 分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裁判权 D、财产权

我的答案:C 24()提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1.0分)1.0 分 A、笛卡尔 B、帕斯卡尔 C、歌德 D、卢梭

我的答案:B 25《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卢梭 B、黑格尔 C、孔多赛 D、孟德斯鸠 我的答案:C 26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是()。(1.0分)1.0 分 A、米兰 B、罗马 C、亚历山大 D、佛罗伦萨 我的答案:D 27哪位思想家认为“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1.0分)1.0 分 A、霍布斯 B、卢梭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我的答案:C 28《群己权界论》是严复翻译的()的作品。(1.0分)1.0 分 A、洛克 B、霍布斯 C、密尔 D、康德

我的答案:C 29《呼啸山庄》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艾米莉·勃朗特 B、夏洛蒂·勃朗特 C、安妮·勃朗特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A 30卢梭在()当政时期获得了最为崇高的地位。(1.0分)1.0 分 A、雅各宾派 B、君主立宪派 C、吉伦特派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我的答案:A 31以下著作中属于洛克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论法的精神》 B、《国富论》 C、《政府论》 D、《论自由》 我的答案:C 32《十日谈》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薄伽丘 B、但丁 C、伏尔泰 D、路德

我的答案:A 33罗尔斯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1.0分)1.0 分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我的答案:B 34勾股定理在西方也被称作()。(1.0分)1.0 分 A、毕达哥拉斯定理 B、费马大定理 C、阿基米德定理 D、芝诺悖论 我的答案:A 35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家是()。(1.0分)1.0 分 A、康德 B、海德格尔 C、罗素 D、维特根斯坦 我的答案:C 36()认为“人是两足而无毛”的动物。(1.0分)0.0 分 A、达尔文 B、卢梭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C 37()认为“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1.0分)1.0 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色诺芬

我的答案:C 38康德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1.0分)1.0 分 A、道德有普遍的立法形式 B、人是目的 C、行为受限 D、意志自律 我的答案:C 39以下的文学著作中没有描写到法国大革命的是()。(1.0分)1.0 分 A、《丹东之死》 B、《双城记》 C、《熙德》 D、《九三年》 我的答案:C 40洛克认为合法的统治权应来自于()。(1.0分)1.0 分 A、上帝的旨意 B、教皇加冕 C、统治者暴力夺取 D、被统治者的同意 我的答案:D 4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胡塞尔 B、黑格尔 C、尼采 D、叔本华

我的答案:D 42 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于()。(1.0分)1.0 分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中途岛海战 C、法国战败 D、珍珠港事件 我的答案:D 43“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出自()。(1.0分)1.0 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拉斐尔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D 44对户粟郁子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出生于东京 B、是自愿为日本法西斯服务的 C、1946年被绞死 D、是一位日裔美国人 我的答案:D 45()提出了拉普拉斯星云学说。(1.0分)1.0 分 A、拉普拉斯 B、叔本华 C、康德 D、布鲁诺

我的答案:C 46英国光荣革命发生于()。(1.0分)1.0 分 A、1588年 B、1621年 C、1642年 D、1688年

我的答案:D 47基督教的道德体系内容中不包括()。(1.0分)1.0 分 A、仁爱 B、谦卑 C、同情 D、尚武

我的答案:D 48下列关于康德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他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B、他是现代哲学的创始人 C、他是一个生活作息极其规律的人 D、他的学说对早年马克思产生了影响 我的答案:B 49《独立宣言》通过的时间是()。(1.0分)1.0 分 A、1765年 B、1766年 C、1775年 D、1776年

我的答案:D 50“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出自()。(1.0分)1.0 分 A、《理想国》 B、《正义论》 C、《会饮篇》 D、《苏格拉底的申辩》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中国封建社会已经产生了现代科学。()(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约定论认为规律是约定俗成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18世纪英国开始出现现代政党制度的雏形。()(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传统无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518世纪欧洲文化的中心是罗马。()(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6在康德看来,功利主义道德行为的特点是一种假言命令。()(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7笛卡尔认为来自感官的观念是可靠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8不同的民族会存在不同的道德。()(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9康德对自然科学一窍不通。()(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0《营造法式》被李约瑟誉为“17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118世纪时法文是欧洲的通行文字。()(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2《理想国》里没有涉及到有关“正义”的内容。()(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3王国维没有任何怀疑地接受了康德的学说。()(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4《圣经》的开篇是《创世纪》。()(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5怀疑主义在古希腊又被称为皮浪主义。()(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6自由就是任意妄为,不受限制。()(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7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人天然的是一个社会的动物。()(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8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王室就被废除了。()(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9慈禧太后死于戊戌变法运动之前。()(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0中国传统关于国家形成的理论是契约论。()(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1“圈地运动”主要发生在俄国。()(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2卢梭曾写过《忏悔录》。()(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3“他出生,他思考,他写作,他死了”这句话是海德格尔用来评论亚里士多德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4霍布斯认为人有保全自己生命的自由。()(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5洪堡强调一个国家的作用在于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6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兹一起合作发明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7在康德看来,善的意志是善的行为的保证。()(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8洛克的理论中的政府是一种无限政府,有无上权力。()(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9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0“历史”一词对于自然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含义是一样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1《崇祯历书》的主编是徐光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2古希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体。()(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3历史学家能够完全复原历史。()(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4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影响的社会阶层更为广泛。()(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5霍布斯和洛克都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奠基人。()(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6卢梭笔下的自然状态是一种田园牧歌的美好状态。()(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7《理想国》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政治共同体。()(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8卢梭认为社会秩序不是源于自然,而是奠基在契约之上。()(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9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就是趋利避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0无罪推定的原则属于现代法治思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1孟德斯鸠强调的是言论自由,而伏尔泰强调言论政治自由。()(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2《君主论》的作者是马基雅维利。()(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3《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文献。()(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4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5理性主义是在法国发展起来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6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的社会要让位于政治社会。()(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7雅典民主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8“预定论”是加尔文的主要观点。()(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9广播在二战时期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7.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篇七

什么是假定性?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说:“假定性是指戏剧艺术形象与它所反映的生活自然形态不相符的审美原理, 即艺术家根据认识原则与审美原则对生活的自然形态所作的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改造。艺术形象绝不是生活自然形态的机械复制, 艺术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做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 假定性乃是所有艺术固有的本性。”这段定义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强调艺术形象与其所反映的生活对象的自然形态的差异性;二是强调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 对于自然的超越与改造;三是强调假定性乃是一切艺术的本质属性。

一 假定性原则在东西方戏剧舞台中作用相同

假定性原则, 用普希金的话来说, 就是“不同真的一样”的舞台原则, 可以用来解释一切舞台行为和这些行为的终极追求。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 乃是因为其不同于真实的本质属性。戏剧艺术在这一点上就体现得更加突出:无论是东方或者西方的戏剧舞台, 都以假定一个不同于现实的时空环境为戏剧演出的必须准备, 都以假定性的存在为自身之所以成为戏剧的前提条件。尽管假定的手段和追求的实际演出效果以及所牵涉的审美理想有着极大的差异, 但假定性却是它们不约而同遵循的创作圭臬。

戏剧假定性有一个被经常引用的著名定义:戏剧艺术是普遍或局部的、永恒或暂时的、约定俗成的东西的整体, 人靠这些东西的帮助, 在舞台上表现人类生活, 给观众一种关于真实的幻觉……为了一些真实的事物在观众眼里逼真起见, 必须使用一套约定俗成的东西或伎俩。谭霈生教授在解释这个“约定俗成”的时候说:“萨塞给戏剧下的定义可以简化为:借助于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东西给观众造成真实的幻觉。”所谓约定俗成, 指的是假定性。它是一切艺术固有的本性。戏剧艺术在长期发展进程中, 逐渐形成了假定性的特殊表现范围和表现方式, 如处理舞台空间的假定性方式等。假定性的含义在于对生活的自然形态进行变形与改造, 使形象与它的自然形态不相符。在戏剧艺术中, 诸方面的假定性程度唯一的限度就是与观众之间的约定俗成, 也称之为契约, 这种契约是在戏剧形成之初就存在的。如中国戏剧中的《东海黄公》, 虽然只是角抵戏的一种, 但其独特之处就在于, 戏剧的结果早已定好了, 而观众也知道这种结果, 只是观众在此过程中收获的是审美的享受。西方戏剧也如此:《哈姆莱特》中, 先王鬼魂出现告知他真相, 而在《麦克白》中, 三位巫女的出现和班柯的鬼魂搅乱了宴会。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出现, 但在演出的过程中却并没有观众对这些内容提出质疑。这就说明了, 一出戏剧再逼真, 也需要观众的配合才能得以完成。因此这种假定性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戏剧得以完成演出的一个必要条件, 否则一出戏剧再逼真, 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搬上舞台, 也不可能把几十年里的事情用几个小时表现出来, 这需要观众的配合。当然, 历史上也发生过观众入戏太深而忘记这种约定的例子, 其结果必然就是悲剧了, 如在中国戏剧的舞台上就有过这种情况, 在演《白毛女》时, 因为没有遵守这种契约, 一名士兵差点就冲上台把枪对准扮演黄世仁的演员。可见, 无论是东方戏剧还是西方戏剧, 这种约定都是同样重要的。

二 假定性原则在东西方戏剧舞台中的用法差异

西方戏剧和中国戏曲的假定性在用法上差异甚广, 以下笔者就两者之间的差异, 从三个方面做出对比。

1. 文化根源上的差异

熟知中国戏剧史的人都知道, 中国出现戏剧的雏形较早, 远远早于西方, 但直至宋朝, 中国戏剧才正式成熟, 到元朝才出现繁荣局面。而反观西方, 古希腊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 在产生初期就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三大悲剧作家, 从这些方面来看, 古希腊戏剧确实比中国戏剧发展要快, 追其根源则与文化有关。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过程中,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 而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基本行为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 温柔敦厚在此土壤中生长并扎根于此, 伴随而起的是抒情性、象征性艺术的发展。虽然中国戏剧的成型较晚, 但在这样具有写意性文化传统的孕育下, 中国戏剧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夹带着一些诗意了。

中国传统戏剧又称为戏曲, 所谓曲, 其实是一种文学体裁, 具有诗意性和叙事性, 因此以曲为台本的戏剧在舞台表演上必然也是诗意地叙述故事, 即更注重写意, 强调的是表现生活, 对假定性的要求则显得有点散漫, 也过于“依赖”。

作为西方戏剧的源头, 古希腊对西方戏剧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 它的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属于海洋文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古希腊人多从事海洋活动, 相对于国土的狭小与海洋气候的多变, 他们更注重智慧与理性, 在戏剧上则表现为真实的幻觉, 即对生活的再现。当然, 无论对生活进行怎样的还原, 戏剧毕竟不等于生活, 它仍然具备了一定的假定性, 只是其对假定性的依赖要少些, 没有了程式化, 虚拟性的运用也就没那么强了。

2. 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音舞性是中国戏曲艺术表现形式上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 可以说中国戏曲的程式性和虚拟性都是由此而生发出来的——建立在音乐舞蹈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音舞性, 通常也是人们所说的载歌载舞, 在戏剧中则表现为以音乐舞蹈演故事, 所以王国维说:“我国戏剧, 汉魏以来, 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两种。宋时滑稽戏尤甚, 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戏曲萌芽时期, 故事简单, 追求的是舞蹈的柔和美。而音舞的目的则是用来完成戏剧的叙事功能, 然而音舞性一旦具备, 则程序性也就必然需要具备了。比如京剧中, 演员的音舞需要画脸谱, 为了使观众在观看戏曲表演时能更加了解人物性格, 用白脸代表奸诈之人,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曹操;用黑脸代表公正无私, 如包拯;用红脸代表忠义, 不用说, 肯定就知道是关羽。中国戏曲在色彩上以红、白、黑三色作为基本色调, 其原因之一, 也就是为了取得鲜明、强烈的舞台色彩效果。

西方戏剧也称为话剧, 是以说为主的, 与中国戏剧中的唱、念都不同。西方戏剧体验派的即兴表演的动作, 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也会形成一种程式;西方戏剧表现派的表演追求由外到内。虽然也强调舞台上的外部动作, 并把它作为理想范本, 以此来激发舞台的体验, 然而, 无论是戏剧体验派还是表现派的这种程式, 却显然是不规范和不稳定的, 它们不但因戏而设, 并且还只是角色个性的产物, 而不是对共性抽象的结果, 这也正是二者在假定性上的差别之一。

另外从虚拟性来看, 中国戏剧重视的是情和意, 如在舞台上表示骑马, 一般马鞭甩一下就行了;表现驰骋沙场英勇杀敌, 只是几个简单的打斗姿势就能诠释出来;表现千军万马, 只需几个人在那挥舞一下旗帜便可, 所以有人便说, 中国戏剧的舞台上, 只需简简单单就能表现所有需要表现的东西。但西方戏剧的舞台时空创造却是一种物境, 如表现骑马, 舞台上便真的会有一匹马, 如表现房间里的对话, 便真的会在舞台上有一所称得上房子的三面墙。当然, 即使再追求真实, 西方戏剧舞台上也不可能完全展现生活的真实, 只是在尽可能地追求逼真, 因此, 西方戏剧的虚拟实际上是无奈的虚拟。

3. 戏剧舞台的时空观不同

西方戏剧的舞台时空是连续流动的, 依靠的是物质舞台的再现, 即靠简单的道具的变化表示, 如皇帝的床, 有的甚至在台口写上地点名称, 以确定空间环境, 而中国戏剧则多依靠演员的叙述。当然, 这种简化的舞台布景, 虽然依靠观众的某些想象, 但不依靠观众反观的审美方式, 即依靠演员的内心反应通过表演来表现舞台时空。因此, 观众是正观舞台的物质装置所再现的时空, 而不是反观演员的表演来感知舞台时空。

譬如演员拿着一根马鞭, 做出上马、下马、趟马、策马、勒马、系马等许多身段动作, 康庄坦途、崎岖山路、溪涧阻隔、雨后泥泞、上山下坡等就都从演员对这些情景的内心反应动作上表现出来, 这是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又一不同之处。

由于中西方文化和审美的差异, 必然在戏剧艺术形式的表现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但总的来说, 假定性是共通之处, 因此中西方戏剧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戏剧》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戏剧》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8.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篇八

关键词:精神分析 莎士比亚 现代主义 中西融合

袁昌英,字兰子、兰紫,20世纪20年代末以戏剧作品脱颖而出,其小说和散文亦颇有特色。除作家身份外,她还是著名的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艺术史家和学者。作为辛亥革命以后受到资本主义熏陶的第一代中国文人,袁昌英曾自费留学英法,学习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文化,潜心研究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中国当时极少数留学海外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留学生之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西方文化激烈交融、碰撞的时代,也是西方文化呈横截面式涌入中国的时代。袁昌英虽然作为留学生在英法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也经历过不同文化氛围的洗礼,但当不同文化系统发生激烈冲突和碰撞的时候,能否将它们与现实完美的结合、阐释就成为考量作家能力的最为重要的标准。显然,袁昌英非常自然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有益的、值得被借鉴的内容,并将之与根植于她思想内核的中华传统文化不断融合,最终实现了她在艺术手法上的突破和创新。

一、心理体验下的普遍真理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开启了20世纪最为波澜壮阔的思想界革命,它不仅成为达尔文和尼采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学说,而且迅速被应用和扩展到文学、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袁昌英是我国最早接受和介绍精神分析学说,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其作品中的文学家之一。

《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双璧之一,是我国寻常百姓都熟知的民间故事,也是文人墨客千百年来改编、重述的重点篇章,而袁昌英的三幕悲剧《孔雀东南飞》版本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袁昌英在该剧的序言中表达了自己的创作初衷:“我觉得人与人的关系总有一种心理作用的背景,焦母之所以嫌兰芝自然有一种心理作用,由我个人的阅历及日常见闻所及,我猜度一般婆媳之不睦,多半是‘吃醋二字。”基于这样的理解,袁昌英利用三幕戏剧着重表现和挖掘焦母心理体验的变化过程:第一幕中,袁昌英通过描写焦母与仲卿、姥姥、媒婆的互动,较为含蓄地表现焦母隐秘的内心世界:因为仲卿生病而拖延与兰芝的婚期。当众人都在劝说她应该同意仲卿与兰芝的婚事的时候,她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第二幕的戏剧冲突加剧,焦母因为兰芝分走了仲卿的心而不满,而仲卿回家后没有第一时间拜见母亲的“不孝”行径更是加剧了这场矛盾,于是焦母坚决要仲卿休妻,对兰芝的称呼也变成了“贱妇”,焦母的心理体验逐步外化。第三幕终于如焦母所愿,仲卿休妻,兰芝不得不再嫁,最终仲卿和兰芝走投无路,只得做了清水塘里的亡命鸳鸯,而失去了“独一无双的儿子”的焦母也最终走向疯癫。

袁昌英没有像传统的“五四”时期的作家那样,斥责、鞭挞焦母对兰芝的压迫、婆媳之间的不和,反而是通过焦母从隐秘到疯癫过程的完整表现来表达自己对迫害者的同情,对社会现实的温和批判。

袁昌英不仅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恋子情结”来刻画、阐释《孔雀东南飞》悲剧产生的原因,还在剧作中通过不同人物的心理体验表达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真理:小妹看到焦母的所作所为,感叹道:“我看世上最难的莫难于做媳妇”;花儿看到仲卿和兰芝的惨剧,问姥姥:“母亲不喜欢谁,谁就不能做儿子的妻子,是吧?”姥姥与媒婆说起兰芝再嫁也不禁感慨:“万事都在于一个心!她心里觉得儿子不孝,媳妇不敬,也就够使她受苦了。”这些心理体验不仅来源于作者,也不仅出自作者笔下的某个人物的所感所想,而是来源于创作主体对当时中国所有女性、所有婆媳关系的心理分析,是对社会问题的理性诊断,对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心理分析是袁昌英最为熟练掌握的一种西方思潮,在三幕悲剧《孔雀东南飞》中表现最为明显集中,但也散见于其他剧作当中,并贯穿其整个文学活动过程。她通过精神分析表现普遍的人类情感,将心理体验中所蕴含的普遍情感进行哲理化、现代化、思辨化的表达,与读者和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亦更易于接受和传播。

二、莎士比亚理想世界的融会贯通

袁昌英是我国第一位研究和介绍莎士比亚戏剧的女学者,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解。早在英国学习期间,袁昌英就受到欧洲莎士比亚热潮的影响,后来她凭借对莎士比亚最重要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的研究而获得了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回国后,她走上了讲台,成为一名外文系教授,兼授法语,她给学生们讲莎士比亚的戏剧,背诵作品中经典的段落,并和学生们一起改编和排演莎士比亚的戏剧。由此观之,袁昌英对莎士比亚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她对莎士比亚的著作进行过系统研究,同时在教与学的循环往复中,莎剧和莎剧的精髓也不断融入她的文学血液。

袁昌英的戏剧作品主要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存体验,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够熟读甚至背诵莎士比亚的剧作原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活诗人》中,当李雪梅和陈若海讨论“何谓一首好诗”的时候,大段引用莎士比亚的英文诗歌来表达“脑子里的想象一定要把我们的心灵震动,才算为诗”这一主题。《究竟谁是扫帚星》中的钦明与玉芳本是一对良人,但在钦明出国后,玉芳与惟我相爱了,在老李质疑惟我破坏他人感情的合理性的时候,惟我以扫帚星自比,认为扫帚星是“一种最宝贵而同时又最危险的星球”,“有时固然撞破别个星球,然而它那种滋养的气质却是别个星球所赖以为生的”。当玉芳意识到惟我虚假的面目,钦明出事以后,惟我又感慨“这回钦明倒做了扫帚星”。这其中包含一种矛盾之间相互转化的思辨性,与“生存还是毁灭”的莎士比亚经典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袁昌英对莎士比亚的学习还体现在对其艺术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上。《活诗人》中描写的是单纯明朗的少女李雪梅,她热爱读诗、写诗,与志趣相投的人谈论诗,但她又能脱离文体的桎梏,将“诗人的品格”放在诗人的才情之上,也以此为标准选择王君雨成为自己的爱侣,相伴一生。而从整部戏剧的构思来看,不难发现《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三匣选亲”的影子。《结婚前一吻》也是学习莎翁戏剧的典范之作。黎爱珍和李雅贞虽是远亲,但同窗共读,是要好的姐妹。李雅贞在与鲍君信婚前通信时请黎爱珍帮忙,于是这些信拥有了李雅贞的外表和黎爱珍的灵魂。结婚前鲍君信同李雅贞相约见面,却在见面时抱住黎爱珍倾诉衷肠,疯狂亲吻。当李雅贞意识到鲍君信的真正爱人是黎爱珍时,主动让出了婚纱和婚礼,令有情人终成眷属。戏剧中利用角色姓名的相似点而制造误会的方法也源自欧洲浪漫喜剧的影响。

袁昌英在人物塑造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她将立体化、多侧面展示的方法融入自己的人物塑造手法之中,使其笔下的人物性格描写简洁且生动。《人之道》中的素连就是这样一个形象。素莲在上海作为欧阳太太而生活,她虽然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与乡下的原配离婚后才与她结婚的,但她认为接受过欧美文化熏陶、眼光高远、人格完善的男人不应该与乡下的无知妇女相配,而应该寻找真正的灵魂伴侣,共度余生。但在听王妈描述自己痛苦命运的时候却非常同情她,联想到自己的时候悔恨、懊恼。当真相被拆穿,她明白自己心爱的丈夫就是王妈苦苦寻找的丈夫时,她追悔莫及,但一切已无法挽回,她双足下跪,向天如呓语般地祈祷:“上帝呀!你赦免我们的罪吧!我这时方知是罪呀!我……我……”素莲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当意识到自己的追求伤害到他人的时候,她也表现出了人类最原始的同情与悔恨。这重重的矛盾,既体现出她人性方面的温和敦厚,也体现出她作为人自私自利的一面。袁昌英没有给素莲明确的悲剧性的结局,却用王妈和王妈小儿子的死带给素莲道德上和心灵上的双重谴责,加深了悲剧效果,令人扼腕叹息。

总体上来说,袁昌英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借鉴大多表现在艺术手法上的熟练运用上。袁昌英的戏剧作品多为喜剧作品,而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主要表达的是其人文主义理想,宣扬个性解放、婚姻自由,歌颂友谊、爱与希望,明朗而又坚定,淡定而又执着。袁昌英将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想世界与自己的喜剧世界相融合,创造出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复杂人格。

三、现代主义表达的戏剧张力

袁昌英在她的作品中提到和运用的西方思潮有二十多种,现代主义手法是其中最为庞杂和重要的部分。

与前文提到的精神分析学说相适应,袁昌英在戏剧作品中采用了意识流、梦幻等表现手法。《前方战士》在描写汉奸见利诱不成转而拿小卒的家人作为威胁的时候,小卒的眼前出现了梦幻的场景:他仿佛看到了一片汪洋大海,海上狂风大作,漂浮着一只大船,而船上的人们正在等待救援。此时的岸上,三民主义和孙中山先生正在向他招手,他正要过去帮忙的时候,他的家人冲了出来,他看看家人,再看看孙中山先生,他最终选择向岸边跑去。这里表现的是情感与理智出现冲突的时候小卒的内心世界,最终他选择了真理的方向。当小卒已经准备牺牲家人,保卫三民主义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梦幻场景:他看到母亲和妻子站在孙中山先生旁边,而孙中山先生怀里正逗弄着他的孩子,他刚要跑过去,幻景消失了。这里再次利用梦幻的表达给小卒、给三民主义、给等待新生的中国带来希望。《文坛幻舞》中也存在这样的描写。题目中的“幻”有两层意思,最主要的自然是艾萼英期待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文坛,却发现所谓文坛不过是一群纨绔子弟主导的附庸风雅的方式罢了,于是她产生了幻灭感并毅然离开。另一个次要层面就是在戏剧中以梦幻的形式出现了著名女诗人寒珊女士与一男子的交往过程,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寒珊的选择,却暗示了艾萼英终将幻灭的文坛之路。

袁昌英的三幕悲剧《孔雀东南飞》将表现主义手法隐含于戏剧冲突的细枝末节之中,以一种隐喻的方法暗示、描写男女主角的命运。戏剧开幕时仲卿对兰芝思念成疾,只能看着兰芝托人相送的绣有一对鸳鸯的肚带而睹物思人。两人相爱时以鸳鸯自比,羡煞旁人:而无法善终时,又以鸳鸯的死作为暗示:清水塘里的鸳鸯就是仲卿兰芝,仲卿兰芝纵使再恩爱,也难逃与鸳鸯一样的命运。袁昌英将表现主义戏剧中最为常用、也最出彩的手法运用其中,既充满趣味性,又增添了戏剧的张力。

袁昌英在广泛接受精神分析思潮、莎士比亚戏剧手法以及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之下,创造出了独属于她的戏剧世界。袁昌英的戏剧世界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也因其受到的诸多外来影响而与中国原生的戏剧作品截然不同,所以袁昌英戏剧在戏剧史上是极具审美和艺术价值的存在,是现代时期戏剧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2] 杨静远选编.飞回的孔雀——袁昌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田禽.中国戏剧运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空间叙事研究[ZJ2013006]

作 者:徐海潆,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9.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篇九

闭卷

1.默写英语、汉语各200字:(20分)任选一

a.Nature by Emerson b.Auguries of Innocence by William Blake

任选一

c.《文心雕龙 物色》; d.《四书藕益解》重刻序 e.《莲池大师放生文》

开卷

2.阅读理解(10分)11.Pseudocommunities

3.英译汉10句(20分)The Earth as modified by Human action选一 Letters from a Chinese official 精彩句子

《寂静的春天》选一

4.短问答题 15题(30分)复习题、讲义、课件

5.问答题(20分)

10.西方戏剧的期末总结 篇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古希腊民主概念的核心价值是(人民的统治),这一价值在制度上具体体现了古希腊人采取民选政府的制度。

2、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有普遍选举原则、(平等选举原则)、直接选举原则、(秘密投票原则)。

3、(秘密投票原则)原则又称(人民主权)原则,是针对主权在君原则提出来的,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现代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4、英国是世界上最先出现现代政党,最早建立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最早的两大政党为(辉格党)和(托利党)。

5、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是(政权的组织形式)。

6、任何公民有权利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制度被称为(直接民主制)。7、15世纪,以马基雅维利的著述(《君主论》)为标志,政治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研究体系。

8、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所运行的政府制度属于(总统制)政府。

9、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主要包括(法院)(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

10、司法独立原则包括司法机关地位独立,(司法活动独立)和(法官独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普遍选举原则 答:普遍选举权原则是指每个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人都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2、多数代表制 答:多数代表制是指在一个选区中获得多数选民投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名单当选,而得票较少的候选人或政党落败。

3、文官制度

答: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代议制民主,抑制和克服政党分赃制的弊端保障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4、宪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切法律规范的规范。

5、国家元首

答:国家元首指主权国家形式上的或实际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即首脑部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总统制政府的特点有哪些?

答:政府由在选举制获胜的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独揽行政大全;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政府成员不兼任国会议员,不参加国会立法的讨论和表决;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政府成员对总统负责,总统对选民负责。

2、政党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共同利益;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以牟取政权和执掌政权为实现其政纲的主要手段;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

3、简述俄罗斯“超级总统制”政府体制的特点。

答:不设副总统,设总理职位,总理组织政府工作但职权受到宪法限制;具有半总统制和混合型特点;庞大的总统机构是维护总统权力的重要机关。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一)如何看待和评价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1、主权在民原则。

2、法治主义原则。

3、分权与制衡原则。

4、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原则。

(二)如何看待西方法治主义原则确立的意义?

答:

1、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2、重新构建了社会道德体系。

3、规范政府行政行为。

上一篇:唐代诗人李白有哪些诗下一篇:那一次,我读懂了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