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孩子教育的好老师(12篇)
1.期待孩子教育的好老师 篇一
做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电白县林头镇亭梓小学麦木梅
当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孩子们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受孩子爱戴的好老师呢?我认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是首要的条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在物欲横飞金钱至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金钱趋之若骛。人们总以一种功利目的看问题、做事情。而教师这一字眼使它自然呈出几许平淡,原本就与世风格格不入。有人这样形容教师的生活:吃的清淡,穿的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就象蜡烛,一生半明半暗。这种平淡与膨胀私欲的碰撞使污浊之风吹进了这方净土,凡事讲究利益,对付出片面地衡量回报,当学生不满其意时,浮躁草率地敷衍应付,甚至粗暴极端地蛮横处理。这怎与“教师”这神圣字眼相符合,怎能让“师德”这沉沉的词语所承受得了啊!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老师们,让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世纪。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2.期待孩子教育的好老师 篇二
中国青年报: 听说芬兰的教育很宽松,是吗?
黄洁瑜:在东芬兰大学时,我去旁听了教育学系的课。芬兰很多大学都和当地中小学有合作,教育学系 的学生会 去中小学 实习, 中小学生也可以共用大学的很多设施。芬兰的中小学不给学生排名,不会让他们留级,不硬性规定功课。学生上课时间短,课外没有补习班。芬兰人不会以分数高低衡量一个孩子, 他们的理念是“发挥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培养“健康的社会成员”。
中国青年报: 那学生的竞争力从何而来?
黄洁瑜: 芬兰小学一个班也就20多名学生,老师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每个班都有一名班级教师,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这名老师教。班级教师要教语言类、科学类、艺术类等多门课程, 偶尔才会有一些走堂老师协助教学。在他们看来,孩子教育的连贯性更重要, 更注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陪伴。班级教师会记录每个孩子的行为、想法,对孩子行为、思想上的变化给予引导,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芬兰人更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人才。小学生会在学校里学习织毛衣、烤蛋糕。我的不少芬兰同学做菜很厉害, 他们告诉我就是在中小学里学的。芬兰老师还会带着学生到处跑。我曾跟着林学院的同学上过几堂课, 老师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把同学们带到森林里,砍倒一棵树,让同学们辨认树干上虫蛀的路径。
芬兰图书普及率很高, 很多孩子去公共图书馆看书。即使是在上课, 只要有孩子完成了课堂任务,老师就会说“去读书吧”。他们教室外面的走廊和大堂, 就摆放着书架和沙发, 书架上的书大多是历史、艺术、文学类的。
中国青年报: 芬兰人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黄洁瑜:他们永远不会“赶”时间。比如,约恩苏的巴士,每条线路都是一小时一班, 人们如果赶不上,就到巴士站附近的咖啡厅坐一小时; 芬兰的银行朝九晚四,周末超市中午12点开下午6点关; 学校上课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两点, 还有近1小时的午饭时间,学生们可以在餐厅里悠闲地进餐……
中国青年报:如此不紧不慢,他们工作效率怎么样?
黄洁瑜:他们工作效率很高。在芬兰办事从来不会看到排长队的景象。一来他们信息化程度很高,另外也是因为人工成本太高。比如,在银行接受人工服务,手续费就要5欧元(约合人民币42.96元),工作人员都会尽量让人们使用自动柜员机。如果忘了带钥匙,找物业帮忙拿钥匙开门,就得15欧元。
中国青年报: 微软的一份报告说, 芬兰在预防恶意软件感染电脑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 是这样吗?
黄洁瑜:2003年, 芬兰制定并实施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提高公民、公共机构和企业的信息安全意识。随后,芬兰提出“国家信息安全日”倡议,指导所有电脑使用者和小型机构, 维护电脑安全并安全地浏览互联网。在芬兰, 大家都会很自觉地维护互联网安全。尽管重装一次电脑的价格都能买半台电脑了, 但大家还是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中国青年报: 芬兰是高福利国家,他们有什么烦恼吗?
黄洁瑜: 芬兰人不工作靠失业救济也能拿到80%的工资,所以人们几乎没什么压力。但是,约恩苏地区的自杀率也很高, 也许他们觉得生活太无聊了吧。我的不少亚洲 同学最后 都回国找 工作,就是觉得在芬兰太安逸了。
现在,芬兰人也在调整生活方式,公共活动非常多。组织者希望通过召集大家外出,鼓励更多人回归自然、寻找生活的价值。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高二学生公开舞会、冰球比赛、冰雕展、美食嘉年华……他们还会“赶集”。
3.每个学生期待老师的公平教育 篇三
每个学生期待老师的公平教育
河南省安阳市六十四中学张文彩 【摘要】
社会上的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同,智商不同,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不同,思想品质不同,但是到了学校,在同一个班的学生,应该享受相同的教育,期待老师的公正公平教育。
【关键词】
公平公正,教师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差生期待公平教育
【正文】
每一个孩子,从母亲怀胎十个月后,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一样的。可以说都是纯白无暇的白纸,随着时间的流逝,纯白的白纸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第一是孩子的亲人爸爸妈妈或者奶奶爷爷给予的变化。后来孩子进入幼儿园,享受来自教师的教育,公平公正的老师教育出来的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思想还是纯洁的,品质仍是高尚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能力大小有很大关系。但是孩子的思想道德问题就直接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有关了。学生的家长各种各样,文化素质有高有低,思想道德也不相同,所以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形形色色。咱作为人们心灵的工程师,家长的思想不能掌控,家长的素质高低也无法更改,咱能做的就是教育好他们的下一代。通过我们教师的工作来塑造每个孩子的灵魂,来净化孩子的心灵。
第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期待老师的公平公正的教育。
公平公正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的公平相待,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护。公平公正是教师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公正与否,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有心灵上的交流,从知识和精神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受益,做到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在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品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对教师人格品质的研究表明: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个性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心、责任感和公正。早在古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倡导教育、教师的公平、公正。孔子讲“无差别”的选择教育对象,是在承认社会的确有“贫富、贵贱、智愚、美丑、善恶”等差别的前提下,明确教育不能由此而排斥一部分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何况当今社会还有种族、国别、民族、区域等方面的不同,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接受或不接受教育对象的理由,从而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做到有教无类——无差别的教育。但环视当今社会,教师群体的一些不公正行为令人不尽觉得孔子所提倡的这一品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教师的公平与公正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也许这是理想的状态吧,现实与理想往往相差甚远。在现实中,种种现象与例子表明,很多教师会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影响其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嫌差爱优”;实际上教师的这种 “嫌差爱优”的做法,值得理解,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种思想与做法是不可取的。优等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这个学生的头脑灵活,家庭教育
到位,学习习惯好,心理素质好,老师不用费心用劲优等生就可以变得非常优秀。实际上优等生根本不费教师的太多的心思,不想要教师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教育好优等生。真正需要教师教育的学生就是哪些学习落后,思想不纯甚至肮脏的差学生。如果老师嫌弃差生,甚至对待差生每天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差生,差生会变得越来越差,差生会差生厌学逃学,恨老师骂老师甚至和老师打架现象。
第三:后进生更加需要教师的公平教育,要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激发后进生的学习欲望。
做老师的对待后进生生一定要公平与公正,从公平和公正上来教育后进生生,让后进生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比如我现在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叫赵梯朋的学生,可以说是一个学习非常差的学生,初一初二的时候,总成绩都是倒数第一,数学成绩都是在20分以下,最高成绩就是20分,可是其他方面一点都不差。如果我面对他如此糟糕的成绩给他更多的批评的话,他就会自暴自弃,甚至想退学。而我呢?对他的成绩过于看淡,每天看重的就是他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不懈。因为他为我们整个班级打扫卫生,擦垃圾桶擦了将近3年,特别是初二年级的时候,夏天用湿抹布擦垃圾桶还很容易,不会有寒风刺骨,可是到了严寒的冬天,每天在早上6:50—7:10之间在操场上用一个湿抹布擦一个冰凉的垃圾桶,那是何等的坚持与毅力,我站在教室外面都感觉到寒风刺骨,感觉到天寒地冻,两手揣在棉衣兜里还感到寒冷。而他呢?三年如一日的,不管冬天还是
夏天都管理着那个垃圾桶,使我班的卫生分数达到最高,没有一次因为垃圾桶没有擦而扣分。但是这个学生毕竟是差生,经常犯错误,当我面对他的错误,批评他的时候,我总是很有耐心的对他说:“你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很勤快,不害怕吃苦,是一个意志力很坚强的孩子,每天看到你在那么冷的天气里擦那个冰凉的垃圾桶,我真的很心疼你。以后再擦的时候就不要有湿抹布了,那样太冷了。但是你今天犯的错误实在是太低级了:上课说话是不应该的,课堂上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老师顶嘴。要尊重老师,你能做到吗?”当他听到我温和的教育时总是说:“老师我知道了,以后我不会再和老师顶嘴了。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的学习的。”后来我给他安排了学习比他优秀的学生做同桌,每天看到他很努力的样子,真的感到有一丝安慰。这次期末考试摆脱了倒数第一的帽子,并且数学成绩考了40分。他还特别尊重我这个班主任,记得有一次学校开大会,他给我从老师办公室搬了一把椅子放到学生队伍的后面说:“老师,开会时间长,我给你搬了一把椅子,您坐吧!”当开会的时候,其他老师都站着而我却坐在很舒服的椅子上。真是感到欣慰。后来我在班里又一次表扬了他心疼老师的表现,使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升华。为他后来继续努力学习注入了活力与信心。在中考时赵梯朋顺利通过了中考,升入了安阳市高中。当他拿到通知书那天,亲自跑到学校对我说:“老师,我考上高中了,谢谢你。”看到这个孩子高兴的模样,我发自内心的感到安慰,比我得知优秀生考上省重点高中都要高兴。这就是老师公平教育结出的硕果。
第四:教师时刻要经得住社会的考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对着经济、物质、利益等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与诱惑,教师群体的人格品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许多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很好地树立起公平、公正的育人意识,使得他们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这不仅影响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影响一直以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公平、公正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比如: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一个老师在家访时,无意中接受一个家长的礼品1000元的商场购物券后,执意退还给家长,可是家长说了很多让老师接受的话,老师无奈说:“你的购物卡暂时放在我这里,等有机会还给你。”可是这个老师由于存放家长的礼物,所以心存不安。为了安心,所以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都多加关注,课下给每个学生都多次谈心,给每个孩子鼓励与信心。可是送购物卡家长呢?认为给了老师礼物,家长对老师的要求就会越多,家长要求的仅不止这些,明要求他家孩子的座位要坐在第一排,要求每次评选三好学生他自己的孩子必当选,要求当他家孩子与其他孩子打架时,老师要偏向他的孩子。可是这个老师又是一个公平的老师,不理睬家长的各项要求。为了便于以后工作更好的开展,就给家长提要求:“请给我一个银行卡号,我要退还您的购物卡上的钱。”可能就是因为家长对老师的做法不满意,家长又是一个生意人,就给了老师的一个银行卡号,这个老师毫不犹豫的给这个家长退过去了1000元。家长收到了1000元后,就不再有任何的意见,这个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再接受任何礼物。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面对着更多的考验和挑战,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公平与公正的育人意识并检讨以往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做法,深切感受公正地育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一个公平、公正的教师,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育人做到公平、公正成为教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孔子的《有教无类》。
网络文章《教师人格魅力及影响力研究》读书心得(清娥)2013-02-22作者简介:张文彩: 1993年毕业于安阳师专数学系,2004年本科毕业,1993年7月参加工作,今年43岁,中教高级,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兼班主任。详细通讯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六十四中学
电话:***3
4.家长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篇四
带孩子旅游时多给他讲述所遇到的动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种知识。见多识广才能自信倍增。(知识面也很重要)
2、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帮他分析
孩子遭遇挫折,用缓和的语气同他一起分析这次经历,下次就不会有同样的错误。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3、玩游戏时遇到困难,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孩子在拼七巧板时遇到困难,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实在想不出办法时,你可以侧面指点。战胜困难可以让他自信倍增。
4、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要具体表扬
5.关于教育孩子的好词佳句精选 篇五
2) 人生就那么短暂,落叶飘零,都如此流畅,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3) 孩子是在妈妈嘴里长大的,妈妈怎么唠叨,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4) 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了解生命的前奏。
5) 我们坚信,一个手势,(翘起大姆指)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也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我们坚信,一个手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也许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心态。
6) 在校呢?要听话懂事,用心的学,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要贪玩。
7) “孩子就像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教育,德育心意慧智成。德育是关键,智能和意识的善正德是关键,后天的规范教育是前提。
8) 家长不学会将言行作为孩子的楷模,不知道如何将善知识和正确的言行传授给孩子,却只望开发先天,迷于慧境,则没有不会失败。
9) 想教德慧智人,必须先做德慧智人。真正做到德慧智这三字真言一字也不缺的人,并且准确地将德慧智教育理念实践于自己和家庭以及孩子们,才能获得教育上的成功。
10) 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
11) 肉体是精神居住的花园,意志则是这个花园的园叮意志既能使肉体“贫瘠”下去,又能用勤劳使它“肥沃”起来。
12) 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13) 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14)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15) “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
16) 我希望你在学校刻苦学习,考一个老师和家长都满意的成绩,另外,在学校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17) 通过老师的培养和你个人的努力,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很高兴,希望你再接励,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18) 感谢你,我的孩子!因为你的到来,让时常对自己生命迷茫的我们找到了此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真正目的和生命本身终极的价值,我们终于认识了我们所需要的真知识和善知识。她使我们我们获得了人生的感悟和尊严,她使我们从一个高度爬向另一个高度,无比充实!是你让我们知道了为众生服务是多么的有意义!是你为我们提供了积累福慧传播德道的可贵之机!
19) 我的孩子,今天我要在这里向你忏悔:
20) 你要努力学习,争取在期末考试成绩更好更佳,努力吧!坚持就是胜利!
21) 孩子,父母有很多的对不起想得到你的原谅,也有很多的感谢想让你知晓。而其实呢,作为父母,我们期望你们的原谅还在其次,对你们的感谢还在其后。我们更想让你明白:你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其实,我们也想做你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互相擦亮我们的镜子吧!
22) 感谢你,我的孩子!你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看着你熟睡的样子,没有悲伤和焦虑,没有屈辱和愤怒,没有猜忌,没有怀疑,我愿意那么长久地看着你,能拥有这样的安详和沉静,还有什么不能放弃?你让我释然了名缰利锁如过眼烟云。
23) 感谢你,我的孩子!你让我们拥有了父亲母亲的形象,告别了装腔作势的青涩和虚拟的沉稳,并且更接近于稳健的心灵,而这些,是你给我们着上了一个成年人让人信任的底色。
24) 孩子,对不起!因为追求环境的整洁而选择在生活中处处为你代劳,而我们忘记了这反而剥夺了你实践生活自理的技能,如今却让你在生活和学习中看起来毫无条理和缺乏自信。
25) 我们不想你非得考第一,只希望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哪怕能进步一个名次,也是你努力的结果,我们也会高兴。
26) 男人要有担当,每个男人身边都要有一个圈,站在这个圈里的人,才值得你用生命来守护,至于谁内谁外,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27) 男人过了岁就不能再哭了,除非是你的至爱离你而去,你可以流泪,不然,谁都不值得。
28) 男人一个人在外闯荡,受了再大的委屈,也不要放弃,不能气,要记,记在心里,早晚有一天,让他们全部连本带利还回来。
6.让校长讲话成为孩子们的期待 篇六
“唤醒孩子学习的期待”, 这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教育召唤这种自我觉醒。一个对学习缺少期待的孩子, 他的天空总是会少点色彩, 常常是迷蒙地、亦步亦趋地做着学习的跟众。彩绘孩子的学习天空, 教育需要给出“期待”。作为“期待教育”的主导者——校长, 不能仅做“期待教育”的布道者, 把“唤醒孩子学习的期待”这一教育任务抛给教师, 他更应该是践行者。每个孩子都在不同场合积极寻求与校长的美丽邂逅。如何做校长与学生的心志匹配?“校长讲话”非常重要, 这类讲话次数不多, 正由于不多, 更显得“期待教育”的弥足珍贵。
现实中我们常见, 校长讲话大多无法离开那块“小圣坛”, 站在台上, 搭一张发言席, 配上鲜花, 通过话筒照本宣科。校长讲话成了集会仪式中的一个程序, 过程走到即可, 至于孩子们听了吗, 听了多少, 也就不在关心的范畴。倒是另一种评价观冒出头来:这次讲话真顺利。所谓的顺利就是宣读流畅不疙瘩, 音响正常不开叉, 孩子规矩不闹大。讲话的这么想, 听话的教师这么说。这种评价观曾误导了一批人。很多新校长都怕大会讲话, 怕稿写不好, 怕没水平。有些校长干脆请办公室主任拟稿, 刚开始还能改几句, 长久了, 自己也就顺着来了, 对讲稿懒得修改, 校长讲话成了办公室主任的传声筒。这种讲话, 能有印象吗?能有期待吗?当校长讲话被程序化了, 校长讲话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我们不能忽视校长讲话的影响力!在孩子的心目里, 校长应该是“太阳”。校长讲话应该能温暖孩子的心房, 启迪孩子的心智, 激励孩子的心志。这种力量, 能唤醒孩子学习的期待。
让校长讲话成为孩子们的期待, 绕不开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举学生集会为例, 此时校长讲话真正的受众肯定是场上的每一个孩子, 校长讲得好不好, 孩子们最有话语权。言语内容要让孩子们听得懂, 兼顾不同年段的孩子;形式上要考虑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类型, 小学生偏爱互动。记得春季开学, 过好元宵节后孩子们返校, 个个喜气洋洋, 此时的开学典礼也应当有喜气, 我特意给孩子们准备了三个红包, 每个红包都放着我自己手写的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 我顺势而为, 把自己想表达的三层意思——做一个有责任的人——能担当, 做一个有韧劲的人——能坚持, 做一个有书香的人——能读书, 化为三个关键词——“责”“韧”“书”, 用猜字谜的形式传递给每个孩子们, 谜面分别是“丰收之后财源来”“伟人藏身锋芒出”“孔夫子搬家”。我主动把自己请下“小圣坛”, 走进孩子当中, 随机请学生拆红包、念谜面、猜字谜, 猜中了把我写的谜面当纪念品送出。虽然字写得一般, 但送出的是校长与孩子们的一段回忆。孩子们猜得不亦乐乎, 我适机点拨, 在开学初与孩子们签订了一份不一般的“责任书”。
透过上例, 我们不难发现, 校长讲话, 一要应景, 要顺应当前情况, 把时情、校情结合起来考虑, 讲的话就如时令蔬菜, 更有营养;二要应心, 顺应每个孩子心里的想法, 小孩子就爱一个“趣”字, 小孩子就期待着与校长零距离接触, 走近孩子, 互动起来, 顺应人心。当然, 校长讲话中如有承诺, 还要跟上应验。如“六一节”为无批评日, 那就得不折不扣地实施, 如遇特殊, 也得解释, 而且要想个替补办法, 校长讲话算话, 期待就没有水分。依从“应景”“应心”“应验”的“三应”原则, 孩子们对校长讲话就有了期待, 此时校长话语的正能量就有了渗透的机理。
校长用话语发挥自身道德影响力, 释放“期待值”, 不仅要从“小圣坛”走下来, 而且要从“小圣坛”走出来。校长讲话不能仅仅局限在集会场合, 还要主动地开辟一些与孩子对话沟通的渠道, 在可能的时空里广开言路。
校长讲话可以抱团会晤。校长要有意开展小组交流的“抱团”形式, 贴近孩子, 倾听他们的心声, 并且适机传递自己的心声。比如我们推出的一月一次的“校长午餐会”, 学生通过个人报名、班级推荐、大队部审核的方式参与到“校长午餐”中来, 每期9~10人, 大家围坐一圈就餐, 边吃边聊。吃的场所、方式和菜肴跟往常不一样, 就有了新鲜感, “期待”与新鲜犹如姊妹, 孩子们对校长午餐会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明白人知道用餐不是目的, 交流才是根本。再如一学年一届的“毕业午茶会”, 每期也是8人左右, 安排在“毕业季”里的每一天。每天中午时分总有约定的一批学生到校长室, 我把同事们订婚结婚送的喜糖糕点拿出来给他们吃, 并且给他们每个人泡了一杯热茶, 茶叙由此开始。一杯茶、一席话、一份情, 拉近师生的距离, 浓蕴每个人的心田。此时, 校长讲话就不是高高在上了, 它就在彼此的顾盼之间。“抱团”是一个组合, 是一个心灵力量的聚合, 这种交流孩子喜欢, 这种交流具有向心力, 这种交流就有了无穷的期待。
校长讲话可以私人定制。创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 这是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不过说的人多, 做的人少, 做成功的人更少。原因很多, 其中一条就是校长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管理的效度来自齐心协力, 校长除了说, 还得伺机而动。很多时候经常听到教师们诉苦——班里有难磕的瓜, 而且不止一个。怎么为教师分忧?除了指导之外, 还可以发挥校长的道德影响力, 与这些暂时后进的孩子交朋友, 跟他们唠嗑, 给他们鼓舞。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 说话较慢, 准确地说是我们问一句, 她慢吞吞地回应一句, 而且惜言如金, 很少有长句子。让我欣慰的是, 回答得都对, 可塑。她的问题在于不自信、语言组织吃力, 我们就约定每周为对方讲一个故事, 彼此分享故事的同时就是语言的组合复现的过程, 就是孩子自我认定被超级关注的时刻。孩子每周有个期待, 相信这类私人定制会给予孩子莫大的支撑。
校长讲话可以定向家访。现如今, 信息技术让人机对话取代了传统的家访, 出现了教师对孩子了解不全面、家长与教师人情淡薄的局面, 我们除了要求教师家访, 而且也尝试校长定向家访。对家长委员会成员、家长志愿者团队、全面发展的学生、某个领域特别拔尖的学生、进步神速的学生等都可以作为校长家访的对象。让每个学期孩子在家里都有个期待, 期待校长的来访, 期待校长的肯定与鼓舞。为了做足期待, 临近期末校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抛出定向家访通告, 比如本轮家访的区域、学生对象的配对指标, 然后让孩子写申请报告 (主动的诉求期望值最高) , 最后选出3人左右作为家访对象。同时校长还得“备好课”, 对访问的所有孩子都要调看他们的成长档案, 与同班的学生交流, 收集一些与孩子有关的校园生活故事, 让定向家访远离“高大上”, 凸显“精小微”——精妙、小雅、细微, 接壤地气。虽然, 家访时对话更多的是家长, 其实校长讲话的主题始终围绕的是孩子, 校长透过家长传递对孩子的关爱与期许, 期待就是陪坐的孩子入神的倾听和开心的面容, 有时还会搭上几句会意的心语。
7.描写期待的好词好句好段 篇七
1、【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2、【悬悬而望】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3、【万众睢睢】睢睢:仰视。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上面。形容人们共同期待或感到惊奇的神情。
4、【倾耳拭目】倾耳:侧着耳朵;拭目:擦眼睛。认真听,仔细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5、【倾耳戴目】戴目:仰视的样子,指望着远处。形容期待、盼望的样子。
6、【翘首以待】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
7、【翘首企足】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
8、【翘首跂踵】翘首:抬起头。抬起头踮起脚。形容殷切盼望。
9、【企而望归】企:踮起脚后跟。踮起脚后跟盼望归来。形容殷切地期望。
10、【皮松骨痒】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11、【目盼心思】双眼盼望,内心思念。形容企盼想念之切。
12、【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13、【枯苗望雨】形容殷切盼望。
14、【举首戴目】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8.孩子眼里的老师教育随笔 篇八
其一:源于对成人角色的向往。“假如我是老师”——这个话题即刻让孩子有了“我变成大人”的意识。孩子喜欢扮演警察、消防员、魔术师等富有挑战的角色,所以此时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做自己想做又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对于他们来说有趣、有挑战。
其二:弥补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所期望的事情有时老师并不能满足他们,或者是老师的“权威身份”过于威严;或者是老师的“介入”“保护”“忽略”“变相指挥”等行为抑制了孩子的愿望。孩子们想象着“假如我是老师”,他们就可以实现更多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对于他们来说很过瘾。
我决定让孩子们以绘画的方式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半个小时后,孩子们的画纸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对于“假如我是老师”,孩子们是这样诠释的。
安全的需要:幼儿喜欢被拥抱,期望通过“一起吃饭”等形式和教师拉近距离,这说明幼儿有安全的需要。虽然大班幼儿已有两年多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经验,但是相比家庭环境,幼儿园的某些约束、规则可能还会使幼儿产生少许焦虑。幼儿想通过身体接触、同桌吃饭这种轻松的家庭式的氛围消除焦虑,体验“温暖”“愉快”的感觉,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受教师的爱与温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认识世界的需要:在幼儿园中由于资源的限制,抑或安全等因素,有时会使幼儿无法实现心中五彩斑斓的想法。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们渴望接触千姿百态的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和科学的神奇奥秘。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都可以成为他们观察、探索的对象。自我表现的需要: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是希望在同伴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并从中获得满足。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也希望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幼儿的作品充分说明他们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许多平时看起来内向的幼儿其实不是不想表现自己,而是由于自身某方面能力偏弱、没有合适的环境等诸多客观原因,才没有及时表现自己。这次他们通过“假如我是老师”的特殊方式告诉大家:只要有机会,我也非常乐意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期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
发展想象的需要:幼儿身上蕴藏着与生俱来的、也是极其宝贵的创造潜能,他们喜欢异想天开,言行大胆,敢于创新,或许不经意的点滴生活琐事就会激发其创造灵感;“每天为女孩子梳不一样的小辫”“蝴蝶结日”“裙子日”等美妙创意其实皆源于他们心中浪漫的梦想。幼儿把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美化、臆想,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发挥想象,即刻创造出成人所不能料想到的言行或事物,他们具有成人难以想象的创造性。
幼儿的作品就是他们的“语言”,“假如我是老师”在教室里热火朝天地继续进行着,从作品中可以发现,幼儿的一些想法正是我所忽略的,作为教师,我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愿表达爱:虽然我常常被幼儿的童真和可爱所感动,内心也由衷地喜欢他们,但是,或许是“教师权威”在作祟,往往与幼儿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很亲昵地表达对幼儿的喜爱。我习惯性地用点头、鼓励的眼神、“你真棒”等表扬和赞赏幼儿,但很少会伸出双手把幼儿拥入怀中,轻轻说一声“老师真喜欢你”。“每天拥抱每一个小朋友”令我感慨万千,“每天到一个小朋友家吃饭”更是我不曾有过的想法。记得当初家访的时候还常常叮嘱自己“家长端上来的饮料、水果都不能随便碰”,现在换位思考,“为什么老师不碰我们精心准备的食物,是老师不喜欢还是老师看不起我们?”看来,与家长保持适当距离的想法也让幼儿对教师失去亲切感,使教师无法真正走入幼儿的内心世界。
不让大胆探索:二期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更多地走出课堂,尝试更多的实践活动。我也曾在主题活动中领着幼儿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到超市为妈妈购买礼物,到菜场“小鬼当家”购买蔬菜等。但在所有活动中,我还是保守地站在主导地位引领幼儿的行为。虽然活动形式有所拓展,但活动的组织还是相对封闭和守旧。“领着小朋友去探索未来的世界”“带小朋友去森林探险”等,都反映出幼儿需要更多的探索空间。所以,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拓展教育活动形式,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设舞台。
不敢尽情放手:“让孩子当班长”是教师常用的教育管理手段之一,让幼儿自主管理,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教师一般只选择能力较强的幼儿担当这个“重任”,至此我还不敢实践“轮流当班长”这个做法,我很难想象那些性格内向或特别捣蛋的幼儿会怎样管理班级……幼儿的作品让我翻然醒悟,我们在高唱“放手孩子,让孩子做主”的今天还是不敢对幼儿尽情放手,把权利还给幼儿。不妨放放手,让幼儿做做“小大人”,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让他们多获得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也许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再异想天开:虽然和幼儿在一起,每天感受着他们的不同变化,但自己的教学手段却依然因循守旧,很多习惯一成不变。如果像幼儿想的那样“每天为女孩子梳不一样的小辫”会是一件怎样有趣的事呢?我相信一定会给幼儿带来惊喜,也会让幼儿感受到创新带来的乐趣。我也从未想过设定几个有趣的节日,和幼儿一起换上统一的服装感受节日带来的惊喜和欢乐,然而幼儿想到了……教师要有一颗童心,童心中有浪漫,童心中有激情,童心中有幻想……别扼住畅游在梦想大海上的幼儿,别扯断幼儿在梦想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它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9.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篇九
66班 温世斌
尊敬的各位家长:
晚上好!首先我代表66班向到会的各位尊敬的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是:两配合,聚力量,为孩子美好发展奠基。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这次家长会的目的就是让各位家长欢聚一堂,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学校与家庭配合,家长与家长配合,凝聚教育力量,共同把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的配合,为这次家长会的顺利召开家长付出了大量的工作,把好的家庭教育经验总结出来奉献给大家,也希望通过这次家长会,各位家长会有所得,有所思,对今后教育自己的孩子更有办法,教育的更好。
接下有以下几项议程:
1、观看视频,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一些习惯。
2、请各位家长就教育的一些问题作精彩的演讲。
A.当孩子成绩优秀时,家长如何引导教育? B.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如何引导教育?
C.当孩子向家长提出不合理诉求时,家长如何引导教育? D.当孩子与同学吵架时,家长如何引导教育? E.当孩子对家长不诚信时,家长如何引导教育? F.如何看待“亲子锻炼”?
3、共同交流,提升认识。下面第一项议程: 观看视频。(家长看后简单小结)第二项议程:
教育的六个话题请家长发言。(家长发言后小结)第三项议程: 家长交流。班主任讲话: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许多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
端正学习态度,即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行主动的学习。这是学好功课的前提条件。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班主任在给孩子写评语时,尤其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经常会看到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等语言,凡此种种都说明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如果一个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那他学起来一定是很不快乐的。但现实是,孩子快乐是学、不快乐也要学,还不如让孩子快乐地学。孩子只有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才会主动地学,也只有主动地学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除了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地是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细心的家长会发现: 1.孩子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习劲头高。如孩子喜欢的,不用家长强迫,他会主动寻找这方面的相关书籍,百看不厌,有时甚至为此占用了休息时间。而且,孩子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时,他总是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通过兴趣所引起的学习积极性要比依靠意志调动起来的学习积极性强得多。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对课堂学科的学习兴趣。
2.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时学习劲头明显提高。每次得到老师表扬和肯定时,哪怕只是一点言语上的小鼓励,孩子都很兴奋、重视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绩。因此,我建议家长该表扬孩子的时候不要吝啬,因为表扬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培养他的自信心,是激发孩子向前奋进的一个有效方法,特别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然,有的孩子可能在家长或别人给以鼓励时就干劲十足,得不到这种鼓励时就可能会提不起劲来。怎么办?家长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学习干劲,而不轻易为环境所左右。所以,我们家长应该主动承担让孩子正确对待鼓励的引导、转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因为家长与孩子有更多亲密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我们应该多与孩子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来让他明白鼓励与批评都是为了他的进步和成长的道理。
3.取得好的成绩,学习劲头高,成绩不理想时,容易失去信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生活上一般很少有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受挫折教育的机会不多,所以在学习上,能接受成功,成绩好时处于再接再厉的心态,踌躇满志,容易受到鼓舞。但是,一旦某次成绩不好,情绪就会直线下降,信心大失,甚至可能会自暴自弃。因此,我们家长应该开始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培养他的自我调节能力,戒骄戒躁,多让他接触和了解一些逆境中成长的真实典型榜样,学习他们的顽强精神。努力培养孩子性格中的韧劲,争做一位不轻易言输的孩子,能够在情绪最低潮时奋起。面对挫折,不自甘消沉,而是愈挫愈勇。同时,在具体学习上,注意辅导孩子扎实打好基础,不再看重—时的成败,相信实力,只要基础扎实,勤奋努力,最终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二、家长们要努力争做优秀的“家庭教师”。
有些家长可能有这样的思想,我的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了,教育的问题就可以放心了。其实不然,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不是学校的老师,而是家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任老师,远比孩子今后的老师们更特殊,对孩子的影响也更深远。家长是要伴着孩子走过整个求学时代,甚至踏入社会,一直为他们答疑解惑。因此,家长能否是一名好的“家庭教师”,对您孩子的未来将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许多家长可能觉得,在家里,我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学习。其实,能不能辅导功课并不是最重要的,您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
(一)、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许多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好的学习环境密不可分。“孟母三迁”就是个例子。当然,现今社会随随便便想搬个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大学、中学的校舍也不是想住就能住进去的。但是,您完全可以“关起家门,自成一统”,在家里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在这方面,家长要做个好的表率,但不仅仅局限于陪在孩子身边,家长还需要给孩子学习的表率,那就是——看书。据调查,有良好阅读习惯家庭的子女,92%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普遍很高。而没有阅读习惯家庭的子女,有较高求知欲的仅占28%,学习习惯也普遍不怎么样。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家长的影响多么重要。不少家长抱怨,我给孩子买了那么多的书,他就是不看。其实,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得先问问自己:我看了吗?身教重于言传。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有一个孩子写给爸爸妈妈《我以你们为榜样》(摘自2011年10月刊《父母课堂》)的一封信,大家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成为孩子的正面榜样还是负面榜样。
所以,做个优秀的“家庭教师”的第一条准则就是——以身作则。不管这本书好不好看,也不管是否能真正读懂它,请您先拿起一本书。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做表率,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是循序渐进。
心理学表明,21天到90天期间可以养成一个稳定的习惯,一周期内重点养成一个习惯再考虑下一个习惯,这就是“滚雪球”策略(这个策略在2010年10月刊《父母课堂》《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一文中有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看看)。小眉妈妈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同时培养孩子好几个习惯,结果哪一个都做不好。
(三)、是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的孩子一放学就做作业,有的孩子放学后要轻松一下再做作业,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特点,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来培养习惯。(出示2011年9月刊《父母课堂》中的《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四)、是细节引导。
有经验的家长会经常利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跟孩子谈话,从中发现孩子的思想、言行表现,及时指导孩子怎么做,培养孩子会清楚表达、正确评价人和事的习惯。所以培养习惯不需要等待大段时间,如吃饭时教孩子认识食物、分享好吃东西;散步时引导孩子观察,玩耍时教会孩子懂得规则等。记住,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平常每天和孩子的点滴接触。我们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如此。课堂上的集体教育往往不如课间和个别学生的交谈。所以我会经常利用课间找一些同学谈话,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比较重视他,他学习就会更认真。
(五)、正向教育。面对孩子不做作业,一个家长说:“孩子,爸爸相信你会合理安排时间,现在是7点钟,离睡觉的时间还有两个钟头,你觉得什么时候做作业好呢?”一个家长说:“你还不做作业?不准玩,再不做作业就不准睡觉。”孩子喜欢哪一种说法呢?平时要多引导孩子怎样做,而不是禁止孩子怎样做。(出示2012年6月刊《父母课堂》中的《让孩子在激励中成长》)
(六)、奖罚结合。
小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及时对孩子的良好表现给予肯定如微笑、夸奖,孩子会不断强化该行为。注意所规定的行为要具体、单
一、可行,奖励要及时、细致,最终的奖励要对孩子有吸引力,最好以精神奖励为主。孩子犯错时给予适当的、不涉及人格侮辱的惩罚,惩罚是一种责任教育,让孩子觉得接受惩罚是自己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从而不敢再犯错误。(出示《父母课堂》2011年9月刊《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和2012年6月刊《表扬与批评》)
(二)、宽容+耐心+方法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他们的成绩下降。“笨蛋”、“你太令我失望了”、“你让我伤透了心”这些话,几乎成了一些家长的口头禅。要知道,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出现停滞甚至下滑的现象,都是正常的。对孩子来说,此刻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理解与引导。作为家长,这时最该做的一件事就是替孩子认真分析原因。如果是近期功课太多,压力太大,就让他缓解一下重压,暂时放松身心,歇一歇后再往前冲;如果是粗心导致大意失荆州,就帮他总结教训,以免今后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如果是因为贪玩而使成绩下降,那就适度地对孩子敲敲警钟,或是采取其他的、孩子能理解也能接受的措施对症下药,大多数孩子自然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有家长会说:是啊,我开始是这样做的,可他不改啊,那我就对他不客气了。实际上,这个时候才是对家长真正的考验。不少家长在孩子的学习状况出现了反复的时候,往往失去了耐心。其实,越是在这个时候,家长越是要宽容,要从心理上做好孩子的情况出现反复,甚至多次反复的准备。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迁就与纵容,这时家长可以警醒一下孩子,让他意识到您一直在关注着他,在等待他改正错误。适当的时候,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取得老师的帮助,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更全面地掌握孩子的状况,以制订更行之有效的措施。家长的努力加上老师的配合,相信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在这里,我还建议家长朋友每天做到四个字:第一个字是“问”。每天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们差不多下班了,这个时候你们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问问孩子。你今天学了什么?能不能把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告诉妈妈?别看简单的两句话,这样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很关心我,而这实际上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新理念。关注孩子的情绪、态度以及他的学习兴趣,这样还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家长了解情况以后就与老师沟通:我的孩子说他这几天都举了手,老师没叫我;我们的班额都很大,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难免的,而你们告诉老师后,老师就会注意到这个问题,这样的话你的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老师都在关注我,学习起来会更有兴趣。每二个字是“看”。每天与他交谈之后,你们可以看一看他的书与作业,看他完成得怎么样,还可以检查一下你的孩子是否做了,做得怎样?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家长重视的与家长不重视的结果截然不同,第三个字是“帮”。怎样帮?当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帮法:假如你的孩子在班上成绩不太好,连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都有困难,那么你就要当好他学习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假如你的孩子成绩比较好或者说很优秀,那么你就要帮助他,让他学习一些课外知识。第四个字是“玩”。多陪孩子玩,特别是双休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去超市、去野炊等等,陪孩子一起锻炼身体。学校的一些活动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比如上次校运会我就看到赖成玉的妈妈来到了运动场。当赖成玉同学看到自己的妈妈来到现场,她心里肯定是很高兴的,这对增进母女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有利的。有了良好的感情作基础,教育起来就好多了。所以赖成玉同学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
三、帮助孩子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
古人说,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因而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与孩子交流、总结周围同事孩子的成功经验等,和孩子一起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很多,如: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制定阶段学习计划、大声朗诵(适合英语等科目)等,家长应督促孩子进行。
四、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工作
老师和家长的愿望是一致的,家长望子成龙,老师希望桃李满天下。因此,家长要和老师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最了解他们,当孩子有了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家长首先要站在老师这一边,千万不要袒护孩子,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老师,挑老师的毛病。如果老师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家长要单独与老师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否则学生就会对老师有一种逆反心理,而且容易滋长孩子的傲气,从而造成教师无法管理学生。家长不能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应多听听老师的意见,多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同时把孩子的优缺点告诉给老师,让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可以对症下药。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以便掌握孩子近期的学习动态。如果家长工作忙不能来学校,校讯通又不能收到,那么就打个电话查一下。因为,有的学生可能向家长谎报军情。
(一)、学习习惯
1、配合学校老师。做好预习和复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错题本,平时把错题抄写在错题本上,及时弄清做错的原因,是马虎,还是真的不懂,然后改正过来。期末时,把错题筛选归类,即便于复习又节省时间。
2、树立紧迫的时间观念。告诉孩子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过去了,你再想找回来,那是不可能的。对于医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你,时间就是知识和成长。利用好了时间,你可能长的很茂盛;如果你浪费了时间,那你可能长得很瘦小。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安排好,一样一样做。做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写作业是写作业,玩是玩,不要写也没写好,玩也没玩痛快。
3、有时需必要的强制性训练。比如,孩子在练琴上有一段时间出现了问题。练琴时,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这时需要强制性。在练琴之前,告诉他先把这些事做完,练琴半小时内不许喝水,不许上厕所。如果做得很好,要鼓励他。
(二)、行为习惯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告诉孩子人生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责任。让孩子知道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要他知道自己需要对两者负责,让他相信他做出的选择很重要,并可以带来很大的不同,告诉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他承担行为的后果。例如,吃饭。在固定时间你拒绝吃饭,好,你就要忍受几小时的饥饿。这是你的选择,我告诉你了,没有加餐。你选择拒绝吃,你就得承受饿的后果。
2、教孩子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让孩子收拾书包;要懂得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等等。免得孩子以为收拾书包是家长的事,而不是他的事.家长不要包办一切,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但好的习惯会决定孩子的未来。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
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家长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家长要改变孩子的坏习惯,一要观察,二要引导,三要耐心督促,四要多肯定多总结。培养孩子习惯还要注意: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美国教育家说:“培养好习惯就像缠缆绳,每天缠上一道,用不了多久,好习惯就牢不可破。改正坏习惯时,注意不能指望一刀斩断,这是斩不断的。”好习惯,成就好孩子,培养好孩子,是家庭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相信各位家长都能培养出好孩子!
总之,家长只要能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就有可能为孩子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导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将人生的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
10.老师的教育经验心得:孩子的依恋 篇十
我们都知道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我想到三个层次,一个是家长,一个是孩子,还有一个是老师。
从家长角度看。作为家长怎么应对?固有的家庭权威被挑战,是要继续巩固家长权威还是要放弃部分权威支持孩子意识。这个时候孩子的意识处于“尝试期”或者“迷茫期”,他还没有办法客观的分辨哪个是应该做的,哪个是不应该做的。为了表达“自我”的存在,他甚至会说“不!”对所有的事情:穿秋裤、写作业、喝水、睡觉……
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对孩子“横眉冷对”:抱什么抱?写!
孩子的成长,分为自恋与依恋。其实,自体一直都在寻找客体,“我”一直都在寻找“你”。小孩、猫、狗等动物,都是天然地在寻找对情感对象的依恋。如果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积极的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弗洛伊德看来,自恋就是你的动力,也就是能量都憋在自己体内,你对我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后来的精神分析家不断发展自恋这个概念。到了科胡特,自恋和全能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妈妈对最初的婴儿要扮演一个角色叫自体客体,就是:我把另外一个独立的他人当成我的一部分来使用,而并没有把他人体验成和我分离、与我不同的人。这里的他人就是我的自体客体。可以理解成:你的确是客体,在我这个自体之外,可我觉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你。它的重要功能是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孩子小的时候“爸爸,我可以上厕所吗?”“妈妈,我可以玩一会吗?”“妈妈,抱抱好吗?”他的眼神和语气是充满渴望的,可能这样的家长平时对孩子太过严厉。
如果想稳固自己的“权威”,对孩子通过建立强行的制止,建立“听话”体系,砍掉孩子萌生的“自我意识”,使孩子诉求向内发展。日本的民族教育中,不给他人添麻烦是深刻入骨的文化,即不使用他人,也不使用这个世界,这也导致了日本自杀率世界第一。
孩子喜欢和别人交流,喜欢通过交流获得对世界的感知,这个时候,是自体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如果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这个孩子曾经不断地给我写信,热衷于写日记,喜欢给我讲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我曾经困惑于他要表达的内容:
但是通过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比昂说:文字是一个巨大的容器,是这样的,我终于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孩子在和老师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同时也悬置了部分依恋给父母。
人都是自恋的,而依恋意味着你要低头。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又善意的对象。如果孩子遇到的外部世界不足以提供安全的依恋,那么孩子会体验到什么?
所以,这个时候,当孩子在寻找“你”的时候,请不要横眉冷对,这不是锻炼孩子“自我意识”的最好时机,或许你的冷漠会把孩子推远。
作者|杨美云
11.期待孩子教育的好老师 篇十一
这些事我倒没放在心上,觉得他们也不会在意,直到昨晚我再次去宿舍。我一推开宿舍门,班长佳慧便开心地说:“啊!老师你可来了!”(由于身体不适,我好长时间都没去宿舍了)我调皮地说:“想我了?”全寝室的人都说:“嗯,当然想你了!”班长说:“特别是慧慧,她刚才还说“那次咱老师搂着我说:妮儿,冷不冷?我感觉好亲切啊!咱老师咋还不来啊?””听到这儿,我心里有点暖,还有点酸。
慧慧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儿,可我总感觉她活泼中带着点怯弱,去年通过家访了解到慧慧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妈妈是个外地媳妇,精神有点问题,爸爸已经五六十岁了,是个憨厚的农民,从谈话中看得出来他是个不善于表达爱的父亲。也许,慧慧的怯弱是来自这个家庭带给她的一点自卑。
我猜:慧慧从父母那儿应该很少能获得被抱抱、被亲昵地喊“妮儿”的待遇,所以她才会对我的这一举动很在乎,我很惭愧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给她更多的温暖。我想通过这件小事告诉我的老师同行们:你的爱,孩子很在乎!
12.期待孩子教育的好老师 篇十二
活动总结
自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教育活动以来,我校按照本校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活动,现将之前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1、按照计划,认真学习并记录笔记。
2、学习理论与教育实际相结合,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活动。
3、我校参加演讲比赛、师德征文的张贺老师成绩优异,受到表彰。
4、通过开展本次主体教育活动,我校师德素质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热情高涨,达到预期效果。
【期待孩子教育的好老师】推荐阅读:
期待孩子们长大的那一天教育随笔11-06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期待真教育_通用版08-27
期待情感散文11-08
期待650字作文07-27
如何找个照顾孩子的好保姆?09-01
新学期新期待作文07-01
期待光芒的绽放作文07-14
高校“被就业”期待破解08-05
对军训的期待作文09-09
自我新期待名言警句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