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培养方案

2024-06-17

小学生培养方案(共15篇)(共15篇)

1.小学生培养方案 篇一

小学生亲子共读方案-小学生亲子方案

亲子共读《小学生作文方法》有感

近期,学校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我们家购买了几本名著和一些工具书进行了亲子共读,其中,《小学生作文方法》这本书让我映像深刻。买这本书的本意是想提高小孩的写作能力,但通过与小孩共同的学习,感觉不仅可以拓展小孩的写作思路,更能从中学会如何改掉自身缺点的方法,对教育小孩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在,对作文望而生畏的心理是不少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往往老师一布置作文作业,小孩就不知从哪下手,家长跟着干着急。怎么办?书中从“三结合”做了很好的引导:一是把明确作文意义与诱发作文兴趣结合起来,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把“苦写”变为“乐写”,善于创设欢快愉悦的作文情境,让小孩从中领略到作文的乐趣,激发小孩的作文热情;二是把落实作文任务与观察想象结合起来,积极帮助小孩积累材料,引导小孩留心观察,使小孩变无意为有心,养成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启发丰富多彩的想象世界;三是把开阔视野与阅读训练结合起来,强化阅读训练,充分分析、理解文章内涵,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融会贯通,意到笔随,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与小孩对书中的小习作逐篇地进行了学习,这些文章,都是一个个小作者的亲身体验,是小孩成长的印记,每篇都有每篇的特点,每篇都有每篇的收获。通过共读《学会关心他人》,针对我们家小孩平时不懂得关心他人这个缺点,叫小孩多看几遍,并结合小作者的经历,引导小孩,只有主动关心他人,身边的朋友才会多起来,生活才会快乐;通过共读《“文明班级”的背后》,教育小孩不仅要树立集体荣誉感,还要树立诚信的美德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读《拖地板》,让小孩认识大人生活的艰辛,懂得关心老人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读《我想为大人设计玩具》,让小孩插上想象的翅膀……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让我们每天都能抽出一些时间,与小孩共读好书,接受洗礼;让我们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亲子共读体会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最诚挚的朋友。

在儿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会一起读书。读《幼儿儿歌集》、读《睡前故事会》、读《三字经》等等。这些儿歌短小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也容易记住。同时也他让明白了一些道理,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现在儿子上一年级了读书就更为重要了。为了能积累和丰富词汇,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们每天在睡觉前抽出20分钟作为阅读时间。我和儿子要么靠在床上,要么坐在沙发上依偎在一起读书,这样就营造了一个有亲情的读书氛围,也能拉近家长和孩子的距离。在和儿子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一起讨论故事的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探索故事所隐含的道理。我发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往往和大人很不一样,他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候我就做个耐心的听众,听取他的意见,纠正他的不足,称赞他“独到”的见解。儿子现在很喜欢读书,他觉得和我们家长是平等的,觉得自己有自抒己见能力。现在儿子和我谈起读书的体会来头头是道一副小大人样。

通过亲子共读,孩子不但认识了很多的字,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他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更好的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对于家长而言,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自己学到了知识,也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读书学习的好环境和好氛围,更重要的是亲子共读筑起了一道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桥梁,让我们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2.小学生培养方案 篇二

关键词:小学生,读书习惯,阅读定力,定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 (5-6年级) 的阅读 (扩展阅读面) 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一部门共同向全社会提出, 开展“爱读书, 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 让全民人人有书读, 家家有书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 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学生的精神需求计,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计, 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迫在眉睫。

阅读定力的形成, 是一个人养成终身读书好习惯的必备条件之一, 且不论对孩子今天的学习还是将来从事某一行业的专心钻研, 都是很有好处的。 教学实践发现, 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很多学习困难源于定力不足。

定力乃佛家语。佛法三学“戒、定、慧”之中枢。 可见定力在事业成功中作用之大。 这里讲的定力主要是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孩子能坐下来静心读书, 是很难得的。 能静下来读书就能静下来学习、静下来钻研。

一、日常生活中影响小学生定力形成的不良因素

观察发现, 生活中存在一些普遍现象。 学生刚拿起一本书正要阅读或正集中注意力阅读、干某事, 经常出现以下情况:1.家长让学生干别的事, 比如端饭、倒垃圾等。 2.家长要求孩子和自己一起去某某地方。 3.家长很担心地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再读。 ”4.家长看电视声音很大, 学生过来一看很精彩, 丢下书也看起电视来。 5.同伴来了, 找读书者一起玩。 上述情况下学生只好情愿不情愿地按照别人的要求放下心爱的书或停止正在专注的某项活动。

在学校课外读书时:部分学生读得正入迷, 有人偷偷过来讨论问题或说些与读书无关的话。 还有部分学生恶作剧般发出怪声, 也会影响学生专心致志读书。

这种“外因”的干扰, 对培养孩子的定力十分有害。

二、对小学生定力培养的误区

对定力的培养, 部分家长和教师还没有足够认识, 即使有了认识, 没有采取专业的训练方法。 目前对定力不足的学生, 采取的措施基本以批评教育为主。 也有极少数家长教师采取了一定措施:制订计划 (制定阅读时间表) —实施计划 (按照时间表自己约束自己完成任务) —达到培养自己的定力的目的。这是一种重视自我调控的方法———“内因训练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 批评教育或许可以取得当时的一定效果, 但因其强制性, 会挫伤学生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个人潜能激发和良好习惯养成。 内因训练固然需要, 因其受年龄特点限制, 学生自控能力差, 实施效果也不显著。 可以这么说, 如果没有教师家长适当的有效的“外因促进”作用的帮助, 单靠学生自己的“内因训练”达到定力形成, 基本是一句空话。 但人们对于“外因作用”对人的定力的训练缺乏足够认识。

三、借助“外因”推动帮助学生培养定力形成

实践证明, 对于定力不足的学生, 教师和家长提供适当的“外因”帮助使其形成定力, 非常有效。 对于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 或者读书不专心、自控能力差, 过于好动的孩子, 学校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家庭、学校、同学的合力教育, 采取专业的训练方法引导其静下心坐得住。

首先, 家庭教育中, 留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的空间。 孩子该干的家务事集中到休闲时间完成。 当孩子专心致志于阅读、做作业、某一项游戏 (孩子拿着几类玩具摆弄) 、手工制作等活动, 切忌打扰, 让其集中精力完成。 人集中精力干一件事, 就是对定力最好的培养。 坐不住是定力形成的天敌, 坐得住正是孩子在无意中训练定力。

其次, 自家孩子正做一件事, 有其朋友来约,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的朋友先坐下来也安静地看看书, 或者找一些孩子朋友感兴趣的事做, 等待自家孩子安心干完自己计划的事再玩。这种做法尊重双方孩子, 既有利于孩子对家长教育方式的认可接受, 又有利于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

再次, 对于不能专注于某项活动的孩子, 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很有效果。 帮助不是强制性监督, 而是像好朋友似的寻找共同兴趣的切入点, 给予陪伴性督促。 以阅读为例, 首先是选择推荐学生特别喜欢的书籍阅读。 其次, 阅读过程中教师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采用游戏的方法, 比一比谁在半小时内阅读的内容能够讲述全面。 半小时后互相讲解, 互相提问, 互相评价。 在这种温馨的氛围中, 有意无意地训练孩子的定力。

学校课外阅读时首先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 教育学生做到文明阅读, 尤其在图书馆等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不打扰别人的学习。 其次, 针对小孩子喜欢分享自己阅读心得的特点, 鼓励孩子善于边阅读边写下自己的心得和问题。 阅读结束前留出一定的时间组织专门讨论交流环节。 提出问题多、交流深刻的还要给予一定奖励。 这要成为一种制度。 再次, 学校在课外阅读时间安排专人检查量化评比、 班级小组之间量化评比等措施为学生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 班级内部要设立小组长监督。 时间长了, 良好的阅读氛围就会营造出来。 绝大多数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校组织学生之间的结对阅读也很有效。 让爱读书的孩子和不爱读书的孩子结成阅读伙伴, 以游戏方式在一定时间内比赛阅读一本书, 阶段性互相讲解提问, 分享优秀者的阅读成果。 并且两人成为一个被评价的整体, 互相勉励, 互相监督。教师有意识地对这样的共同体多一些共同奖励, 使暂时的阅读困难者获得读书成功的心理满足。 在这种成功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形成稳定的定力。

还有人用这样的方法:拿一个钟点, 让孩子闭上眼睛跟着秒针节奏数数。 30秒、60秒、90秒……一天一次, 一次比一次多。 这一活动要求家长以游戏方式和孩子一起进行。

3.小学生培养方案 篇三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先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乐学、好学。

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技能,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劳为逸,以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句子教学中,可采用简笔画、图表、幻灯等直观手段来创设情景,以较好的演示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活动面。

功能教学是近些年来倡导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思想。它以一定的教学情境为切入点,使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进行交际、交流,培养开放思维,以利于学生形成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能力。同时根据《小学英语教学要求》,要注重学生交际能力训练,而英语的交际功能又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体现的。可将情境教学与功能教学相结合。如在导入第五单元LetsEat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个实际的操练,让学生课前(及课后)到快餐店如Macdonald,KFC中去感受快餐文化。

然后,在教学中的导入阶段教师就有了前期铺垫,索性将英语课布置成一个快餐店。在此导入设计中教师通过事先布置学生去感受真实的情景;然后在教学中又设计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烘托了气氛。因此,在学生学习兴趣较浓、新鲜感还未消失的字母教学阶段,教师应抓住这个良机,在听、说、读、写上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早起读、听英语,书写认真仔细,敢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学过的英语等习惯。如果在这个阶段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后花再大的精力也难以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另外,学生们的先天条件,后天环境、生长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接受能力、感知、动机,心理个性的客观差异。要体现主体性,必须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主体目标制定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具体分层目标,设计不同教学活动,如提问、练习,课后作业和测试等。所有环节都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调动并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感兴趣,并运用其“阶段侧重,精讲精练的教学原则进行考前复习,对这种教学法作详细介绍,让学生们心中有数。

此外,教师在思想上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对待后进生要真诚地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注意发掘后进生的优点和成功之处,做对了进行表扬,做错了进行鼓励。在测试中,试题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后进生,让他们也品尝胜利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此外,还应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学会查字典,积极练习口语会话等。其中口语的训练尤为重要。调查发现,凡掉队的学生,听说能力都很差,所以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利用录音机和录音磁带,多听美、英原声以及其他英语教师的发音,也要让学生注意听同班学生的发音,以提高辨音能力。

鼓励他们课后听程度适合的英语广播、电视教学节目,以增加他们接触英语的机会。对于英语课本的配套磁带,教师应要求他们课后要多听,做到课后余音在耳。教师进行听力训练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注意实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英语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但也不应该忽视复习。复习这个环节在学生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能一次性地、成功地掌握学过的所有内容。即使经过强化训练、系统讲解甚至经过交流活动的使用过程,学生仍有可能再犯一些语言错误,这不可避免地决定了复习的必要性。其次,对于以前学过的语言项目,学生理解和运用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重新进行补救性教学,因此复习也十分重要。

4.小学生培养方案 篇四

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地处农村学校学生多数为留守学生,我校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问题十分严重:一是学生阅读面窄、读书单一,二是学生的读书时间根本没有得到保证,绝大多数学生每天没有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更别说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三是学生真正养成了阅读习惯的状况就更令人担忧了,能每天坚持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四是缺乏指导,收效甚微。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选择图书进行阅读,虽然语文老师难得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指导得特别仔细、到位,这样一来,学生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是认真读过几本书,也往往是囫囵吞枣,收效甚微。

二、课题研究内容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让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保持“乐阅读、主动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持续发展地阅读”,形成一种自身的能力,并保持这种健康良好的阅读状态。

教师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堂教学指导,课外阅读指;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整合——释疑解惑、学法迁移、比较鉴赏、拓展延伸。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培养求知欲,提高素质品味。

2、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提高读书能力。

3、营造自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氛围;扩大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

4、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培养农村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6、让阅读教学在农村这块土壤里茁壮成长;,让课外阅读伴随健康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的对象

XX小学三到六年级

85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调查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摸底。对于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活动。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切实可行的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经验。

3、教育实验法,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兴趣小组,开展各项自主阅读活动。

五、研究过程、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2月)

主要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收集资料,学习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做好调查工作,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总体设计,预期阶段成果积累相关资料。

2、研究阶段(XX年2月-XX年4月)

主要工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阅读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阅读目标体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向学生推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同时,引领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广泛阅读。

3、总结阶段(XX年4月-XX年6月)

主要工作:分析处理在实践中积累的个案资料和有关记录,总结实践,研究,探索的理论,撰写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措施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

在不同年级推荐学生爱读的阅读材料,如《少年月刊》、《小说月报》、《同步作文》这些书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阅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本学期我们每天专门留有1小时时间由每班的图书管理员去图书室借书,老师下班指导。这样,既让学生有书可读,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四)展示阅读成果。、利用早读课、班会课,开展“诗文朗诵比赛”、“笔记评比”、“讲故事比赛”“谈谈读后感”等活动。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5.学生干部培养方案 篇五

干 部 培 养 方 案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会组织部

2013年5月16日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会干部培养方案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会是在校党委领导,校团委具体指导下,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培养学生能力,展示学生风采为宗旨,开展工作的全校性的学生群众组织。为了保证未来的每一届学生干部都能够具备优秀的素质、优良的作风、扎实的基础,促使每一位同学能够成长成才,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并最终建立一支勤政、高效、务实的学生会干部队伍,特拟定此项学生干部培养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目的:

作为学生干部,应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增强我校学生会储备干部的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学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加强对学生会储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以此促进学生干部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挑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建立一支勤政、高效、务实的学生会干部队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同学,服务于学校。

二、培养对象:

校学生会下属各部门综合素质较高的干事

(各部门推荐的储备干部的基本要求:通过工作相处,在深入了解成员的学习成绩、办事能力、组织纪律性等情况的基础上,推荐品学兼优、踏实肯干的干事作为培养对象,一个部门仅限推荐五名同学。)

三、培训主题:

提升素质

完善自我强化本领

服务同学

四、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向

A、道德品质培养:加强对学生会储备干部的文明素质教育,提高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B、工作素质培养:学生会储备干部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和校内相关知识,能自如应对各类公文写作。

C、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积极主动,细心负责,思路清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工作方式、方法恰当,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团结协作精神,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协助能力。

(二)培训细则

1、储备干部道德品质培养

A、定期组织开展思想道德、政治立场、文明礼仪等相关知识的集中学习,学习形式可由讲座、交流会、电教片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

B、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其中包括实时政治集中学习、热点问题探讨、思想动态剖析。

C、开展具有实操性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志愿服务、感恩行动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2、储备干部工作素质培养

A、校内常识学习①开设讲堂,让每位储备干部了解学习新农大的历史概况、校园现状,熟知校内各单位部门地理位置、相应职责,牢记校内规章制度、学生会规章制度、学生会组织机构及具体分工。

②实地考察,并对校内各个同学生工作的办公科室作相应的介绍,以便储备干部今后更加顺利的开展学生工作。

③组织开展校内常识校测验,内容紧紧围绕在讲堂学习过的知识范围。

B、公文写作技能培训

①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公文写作的集中学习。

②安排储备干部到校内有需求的各单位部门值班,应对处理一些基本的工作。

③策划、执行干部专业技能大赛,让每位干部学以致用,其中包括知识竞赛和现场答辩。

C、部门工作培训

①加强储备干部对其任职部门工作内容的策划及执行培训,主要由各部门部长负责安排。

②加强储备干部应对处理临时事件的能力,可安排负责小组的机动调度。

3、储备干部综合素质培养

A、储备干部的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①轮期任命每个部门推荐的两名储备干部为执行部长,负责落实执行部门的各项工作及团委下达的各项任务,未任命的储备干部协助部长开展工作,安排去到需要帮忙的各科处进行工作。

②规范一个主题活动,每一位储备干部负责策划、执行、总结。③在每一次的校园活动中,分别安排储备干部作为现场管理员,负责整个活动的人员安排和现场把控。

B、储备干部交际能力培养

①培养储备干事的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在部门例会和平时工作中预留给储备干部足够的机会来发言安排工作。

②定期安排各类交际活动或比赛,例如演讲比赛、辩论赛,让各位储备干部在活动当中积极思考,全力应对。

③安排每一位储备干部负责两个班集体的调研工作,从中锻炼每一名储备干部同广大同学的沟通能力及洞察辨析能力。

C、储备干部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①组织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利用户外的有利条件能组织一些团队活动,比如 “解手结”“你真的很不错”可以很好的拉近每位学生会成员的距离,也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团队精神,团队需要什么,一个团队有什么样的魅力。由主席宣布此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所在,让各位学生干部对此次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认真完成素质拓展的项目。

②严格按照各部门多人小组搭配、部门相互协调的形式开展各类工作。

③由主席团或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下达考核任务,由储备干部带上自己的小组合作完成,并在任务结束后,汇报工作并作出总结。

D、储备干部创新意识的培养

①现在的学生会缺少新颖性的活动与工作,为此对储备干部的培养需要着重加强此方面的能力。各部门负责人应多和储备干部交流,并广泛吸取广大同学的意见,鼓励储备干部对部门工作进行创新,对他们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认真思考,并给于意见和建议,具有实操性的方案可及时上报至主席团并参与讨论。

②给出不同的主题,由储备干部负责,让干事们自由发挥,按小组开展不同的部门内部特色活动,总结各类活动经验。

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运作动力在于不拘一格的创新,脚踏实地的工作,相互契合的工作,进步是我们学生会存在并且发展的一种方式,在今后的干部培养和选拔中,将严格遵照此项方案执行。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会组织部

6.关于学生干部培养方案 篇六

责任

奉献

进步

共享

关于学生干部培训的方案

(试行)

学生干部作为系部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应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增强学生干部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按照学院文件精神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以此促进学生干部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挑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一支“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敢担当、有作为”的学生干部队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同学,服务于系部,为实现系部的“第二次飞跃”提供组织保障。

一、领导小组

为了提高培训的质量,将培训成果落实到学生管理的实践中去,特成立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系主任、系书记

副组长:分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副主任 成 员:督导办、学工办、教务办、团总支

第一组:负责人:分管教学工作副主任;成员:教务办成员;分管部门:教务办;负责部门:学习部(学习委员)、社管委;

第二组:负责人:学工办主任;成员:学工办成员;分管部门:学工办;负责部门:纪律部(纪律委员)、卫生部(卫生委员)、男生部(男生委员)、女生部(女生委员);

第三组:负责人:团总支副书记;成员:团总支成员;分管部门:团总支;负责部门:团总支学生副书记(团支书)、宣传部(宣传委员)、文体部(文体委员)、心理委(心理委员);

第四组:负责人:分管学生工作副主任;成员:综合办成员;分管部门:综合办;负责部门:主席团、办公室、组织部(组织委员)、副委员长以上组织成员、班长;

第五组:负责人:督导办;成员:督导办成员;分管部门:督导办。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通信系

责任

奉献

进步

共享

二、培训时间

两周组织一次(寒暑假除外)。

三、培训地点

各组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四、培训方式

1、讲座;

2、讨论;

3、游戏;

4、军事训练。注意事项:

1、各组开展主题培训时,主题培训时间占用总时间的50%,学生干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时间占总时间的50%,总时间控制在60—90分钟。

2、各组根据负责的部门可以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室外培训一律要交具体方案给培训组长批准方可执行。

六、培训要求

1、制订培训方案。负责部门开学前两周向系部行政会提交培训方案,方案通过后方可执行;

2、培训备课。培训方案要突出所培训部门工作特点,每次培训均要认真备课,需要制作PPT的要制作PPT;

3、培训考勤。按时参加培训活动,各组指定专人进行考勤登记。培训开始前十分钟到场,签到。不得随意缺席、迟到、早退。如确有事不能参加者,必须提前向组负责人书面请假,经批准后执行。无故迟到、早退、缺席,将通报批评。

4、培训纪律。培训期间,手机等通讯方式一律调为静音或关机状态,不许交头接耳。

5、努力提高学习效益。全体学员上课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讨论,仔细记好笔记。

6、培训作业。每次培训应该布置作业,参加培训学生干部必须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在规定的时间里上交作业。

7、培训时间。系部行政会议根据各组培训方案确定各组培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通信系

责任

奉献

进步

共享

训的时间。

8、培训安全。培训开展活动时要坚持安全第一,特别是室外培训,对因身体等原因不能参加培训时要办理请假手续,但要全程陪同学习。

9、资料归档。各组培训资料、学生干部作业等都应保存电子档案,每学期归一次档。

七、培训考核办法

1、对负责部门考核办法。①审议方案;②检查培训备课;③检查学生干部培训笔记;④学生干部座谈;⑤培训效果落实情况;⑥学院检查该项情况提升幅度;⑦培训考核情况;⑧资料归档情况。

2、对参加培训学生干部考核办法。①检查学生干部培训笔记;②学生干部作业情况;③培训效果落实情况;④学生干部个人提升情况;⑤班级学生座谈;⑥学院系部检查该项情况提升幅度;⑦教师反馈情况;⑧安全意识提升情况。

八、培训主题

1、公共主题:①政治意识;②责任心;③全局意识;④服务意识。

2、特色主题:各组根据本组工作的特点确定适合本组工作需要的培训主题。

九、考核结果应用

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考核结果应用如下。

1、对负责部门考核结果的应用。①年终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年终考核的核心指标,考核结果为“差”,部门全体成员年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②年终考核结果为“良”以下,部门负责人一年内职务、工资、绩效、福利等不能晋级;③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差”,部门负责人调离管理岗位。

2、对参加培训学生干部考核结果的应用。①考核结果作为学生任免的重要指标,周培训考核结果一次为“差”,负责部门与班主任(辅导员)谈话,连续两次为“差”通报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免职处理;②学期考核结果作为学生干部评优、评先的核心指标,考核结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通信系

责任

奉献

进步

共享

果为“差”,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③学期考核学生干部考核结果为“良”以下,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

7.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篇七

一、作文兴趣培养

传统的写作训练缺乏趣味、过于呆板,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动力。这就需要老师提供指导帮助或创设外部条件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1.设计游戏

例如“串词成文”。给出任意几组词,比如,“课本,粉笔,卫生纸”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讲一个小故事把它们串联起来。

2.设计竞赛

比如“啄木鸟杯挑语病大赛”。选择一篇故意设计的含多处语病的文章,分小组竞赛,看哪组挑出来的多。甚至于文章中还可以设计个别错别字,学生发现后,给予鼓励性评价。

3.设置情境。

抓住和创设动人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注重积累

1.利用课本内容积累。

反复诵读课本中的美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是利用课本积累材料的好方法。尤其是课本中提出背诵要求的课文或段落,务必理解并牢记。

2.课外阅读加摘抄。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性课外阅读。阅读前准备好笔记本,随时将阅读时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或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抄、记录下来以做积累备用。

3.观察生活。

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便可积累起生活素材。

三、激发想象创作

小学生写想象作文往往比写实作文感觉轻松,这是由这个年龄阶段的个性特点造成的。要充分创设写想象作文的契机,激发学生的想象,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由于是自己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老师适当指导下很容易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扩写、仿写、改写、续写、看图片写、听音乐写都是不错的方式。

四、勤练笔

1. 坚持写日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内容不限,体裁不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可连载,可跳跃,可断开。

2.多种训练结合。

8.小学生培养方案 篇八

【关键词】独立学院 创新能力 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37-02

一、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造就真正的“可用之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这其中,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而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首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独立学院办学的迫切需求。培养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是其办学主要着眼点。然而,我国独立学院自主办学的时间并不长,独立学院在课程建设、学生总体水平、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同普通高等院校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只有坚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才能缩小这种人才培养差距,体现办学价值。

其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的独立学院与其母体高校仍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这必然导致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方向性缺失。独立学院在办学自主性、资金扶植、校企合作等方面均具备其独特优势,因此,只有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才能充分利用优势,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再次,构建独立学院的创新培养体系是社会的必然要求。独立学院自主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已近8年。然而,对于“独立学院的文凭”是否够硬?社会上仍存在一定的争论。真正让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受到一定制约的就是其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符合社会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需求。

二、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工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1.与母体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不大

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仍不够明确,与母体高校“同质化”的现象较为明显,并未体现出其“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目标。其中,课程体系中缺乏实践课程和实践性环节,是其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独立学院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步伐较为缓慢。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至今仍未能建立一套适合其学生的创新实践、学科竞赛体系与评价机制,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仍主要来自于母体高校。既降低了学生获得创新实践机会的可能性,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具备积极性,但缺乏引导和指导

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对于实践技能的求知欲更强,但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进行引导和指导,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的独立学院主要依靠母体高校的师资开展教学和实践。而母体高校的教师却很少能够与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创新实践方面形成良性互动,“上完课就走人”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学生接受高水平创新实践引导和指导的机会较少。而随着国内诸多独立学院的办学地点与母体高校相距越来越远,这样的问题和矛盾还将长期存在。

3.未能充分利用独立学院自身的资源优势

目前独立学院的办学与其母体高校仍不能完全分离。无论是理论教学资源还是创新实践资源,尚不能做到完全独立。诚然,与母体高校间实现资源共享既体现了教育平等也实现了良性互动。然而,无论是在专业设置还是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独立学院同母体高校间都存在一定差别。在共享母体高校创新实践资源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挖掘独立学院自身的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三、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1.以改进现有教学模式为基础

教学是高等院校的第一要务,独立学院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只有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偏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才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提升实践教学学时、增强实践性环节地位以及推进课程改革等方面。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诸如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操作系统等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比例应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提升,而各独立学院所开设的程序设计周、课程设计周等实践性环节的时间也仍需进一步增加。

2.以改变现有激励机制为动力

首先,需改革现有的独立学院学分评价体系,以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增加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分比例,提倡“以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取得成果换取学分”的教育模式;其次,可适当提升对学生取得创新实践成果的奖励程度,以进一步提升其参与积极性;最后,需加大对指导教师,尤其是独立学院专职的创新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资金、资源扶植力度,吸引更多教师投身于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中。

3.以加强专职教师师资建设为核心

随着独立办学的不断深入,独立学院不可能始终依赖于母体高校的教师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需引入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独立学院创新实践的领路人,同时需要为学院的青年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如鼓励他们申报创新实践项目等。

4.以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为条件

一个强大、稳定的创新平台,是推动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必备条件。为此,需充分利用独立学院自主办学、校企结合紧密等特点,进一步加强对口专业间的校企合作,努力构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同时,继续利用同母体高校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适应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立平台。并最终形成长效机制,打造具备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此外,由于独立学院同其母体高校的学制基本相同,一般都为4年制,因此上述途径应贯穿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整个本科阶段,如图1所示。

四、总结

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解决途径。然而,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是独立学院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无论是独立学院的教育职能部门还是教师,都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一切可行条件,为培养出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葛宏翔等. 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35): 12-13.

[2]斯荣喜等. 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 (1): 73-75.

[3]李辉等. 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6): 181.

[4]袁剑波.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 (2): 118-123.

基金项目:

9.小学生培养方案 篇九

西安区东城小学课题组 执笔:刘云 2011、10 写字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当前人们写字能力正处于下降趋势。很多人不重视汉字的书写。认为社会进入21世纪,电脑成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一切都可以用电脑打印完成,甚至可以进行无纸化办公。汉字认识就行,写得再好也没用。这一误区必须扭转。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些学生必备的基础,如:写字。从我们对本市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情况看,竟然有近1/3的教师也认为:电脑可以代替写字,写好字在未来社会就不是很重要了。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写好汉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是一种应该肩负的责任。“写字”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应该越来越受重视。汉字是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艺术瑰宝,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那种笔画、笔顺的连接,都在传递着是中国文化那无以伦比的丰厚的底蕴;那种在笔端流露出的无穷的魅力,是机器无法达到的。

汉字书写对人的心理、思维、个人修养都是起着促进发展的作用。写字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习字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书写的汉字给人以亲切之感,它传达着一种情感。书写还能体现个性,从字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性格、气质乃至个人修养,这是电脑所不能达到的。

因此,中国人还是应该具有较强的写字能力,把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汉字写好、写美。

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及历史背景 一)概念的界定

1.写字:本研究所指的“写字”,是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般书写,主要是指生字教学中的指导书写以及学生学科作业中的书写。低年级主要是用铅笔,在田字格中书写。高年级是在方格本上的钢笔字书写。与一般概念上的书法(包括硬笔书法),有一定的区别。

2.写字能力:写字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本研究所指的写字能力,是小学生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把汉字写正确,写工整,容易让人辨认,并且写字具有一定的速度。我们认为,作为中国人,不仅能够认识汉字,能够用电脑输入汉字,我们还应该把我们民族的汉字写美观,写漂亮。

3.小学生的写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字教学有明确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中学会学习。”因此,小学生的写字能力首先是写字的习惯,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的写字姿势:指包括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

(2)良好的写字心态:除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外,还应注意写字卫生。写字时要保持手、纸、本的干净、整洁,同时在写字时还要有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

(3)正确的笔顺和合理的间架结构: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按汉字的书写规范、正确的笔顺写字,避免写错别字。同时能够在田字格中合理安排汉字的间架结构。最终脱离田字格能使写出的汉字既正确,又美观。

另外,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对学生写字有这样的要求“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小学生最终形成的写字能力,应该是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字迹工整,规范,能让别人辨认,并有一定的速度。(4)关于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会学习。”

因此,写字教学中,应提倡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习字的愿望。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习字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发展学生的对写字的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能力,为日后写好汉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并养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

三)、本课题的研突破与创新

1.本课题以创新汉字书写技术为突破口,在写字教学实践中运用“三度四适法”,整合现代技术手段,完善科学、实用、简便、速效的汉字书写技术体系,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写字水平。

2.研究过程本身不仅是探索在新理念指导下、在小学阶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方法,同时开展教师写字基本功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写字水平、写字示范能力和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系统提高教师的写字教学能力。3.本课题研究不局限与语文教师或者实验员,而要全员参与,逐步建立完善配套的写字教学评价机制,改进写字教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试行写字等级制度,把师生写字水平作为教师业务能力考核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形成全方位、全视角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能力的氛围,良好的写字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从小学起,在课堂中加强写字教学,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发展学生写字审美心理,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促进写字能力的形成。同时,利用新教材,在新的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写字课上的生动、活泼、有效、具体:

(1)一二年级重点探索指导学生写好铅笔字的经验,以及学生写字良好习惯培养的方法,阶段目标是:学生能够认真写字。

(2)三四年级重点探索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的经验,以及中段学生写字习惯培养的方法。阶段目标是:学生能够喜欢写字。

(3)五六年级重点总结学生爱写字、写好字的方法与经验,探究写字与学生审美心理形成之间的关系。阶段目标是:学生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使小学生能在宽松活泼、催人向上的良好评价大环境中,练好字、做好人,从而让他们掌握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养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具体:

(1)探索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2)总结出一套指导学生写好字的经验方法。

(3)探索小学写字教育活动评价体系。

四、研究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研指导:

组 长:刘云

副组长:李敬惠 范静波

成 员:刘锐、邢丽、刘立国、李豪杰 2.建立创建科研组 校本课教材创编组长:刘云 成员:刘立国 李豪杰

3.聘请本市书法名家定期来学校指导讲学,提高教师写字素质。4.强化校本特色培训,开展写字指导研究学术沙龙、教研论坛、教学问题会诊等互动培训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舞台。

5.建立学习型科研小组,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其他学校的教学实践经验,人人争当“指导学生写字方法”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6.分岗位制定方案。全体参与,围绕创建目标,研究本岗位、本学科指导学生写字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在形成岗位特色、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整体特色。

7.以人为本,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建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理念下的服务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评价体系。具体探索出写字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学生写字能力评价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个案研究法、调查法、访问法、观察法等为辅。

(二)研究对象、范围: 全体师生。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9月)

1.培训实验人员,明确实验的背景、目的、意义。(2011.11——2011、12)

2.明确实验分工,作好的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建立教师、学生档案。(2012、3——2012.8)

成果:教师写字教案案 学生写字 下一步计划。

第二阶段:实验初期(2012年9月——2013年9月)

1.实验教师依据课题组实验阶段计划,在本班或者本年段实施,利用个人挡案,进行跟踪调查。

2.观察记录对学生写字能力形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加强关于“写字教学”的理论学习。

3.做教学展示,加强研讨,初步探索写字课堂教学模式。

4.找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探究课堂外强化学生写字能力形成的策略方法,建立写字文化环境。

5.汇总研究方案,并进行研讨评析,做好阶段总结。

成果:写字教学课例及分析 学生写字个案分析材料 写字教学评价 学习心得体会 辅导讲座 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等

第三阶段:继续完善实验内容(2013年9月——结束)1.随时调整实验方案,完善实验计划,使之更切实际。2.开展教学展示交流,加强研讨,修改完善写字课堂教学模式。3.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探究培养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方法经验。4.进行实验检测,总结实验进展情况。

成果:典型课例集锦 写字能力培养与提高策略方法论文集 写字教学评价细则 学生写字能力评价方法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 1.继续完善实验方案。2.总结实验的成果。3.撰写实验报告。4.写出实验的工作总结。5.申请结题

10.五年级学生习惯培养方案 篇十

十陵小学五年级语文组钟素兰

国内外语文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教育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因为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拓人的视野,而且可以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审美的品质。可见,阅读是多么的重要,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小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需要!

一、总体目标任务

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旨在探索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阅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构建符合学校校情及可操作性的阅读活动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阅读的航船上,体验生活,感悟生命,丰富精神世界。

二、具体目标:

1、更新观念。组织老师深入学习讨论,通过理论研究,认识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家长学校的平台,转变家长的观念,以取得家长对研究的大力支持。

2、营造书香氛围。一是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如设立班级图书角等,营造阅读的教室氛围。二是提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学生静静看书,并每周设一节自习课为读书课,以此营造阅读的人文氛围。

3、举办阅读竞赛。通过一系列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读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具体措施:

1、组织任课的语文老师学习理论,了解阅读的重要性,明确课题的目标、内容及步骤。

2、问卷调查,举行学生座谈会,筛选小学生喜爱看的书籍,列出读书参考书目。

3、从学校图书室借阅有关的阅读资料,提供阅读多层次的平台。发动学生建班级图书架,以成立班级图书角。创设教室阅读氛围。

4、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创设课外阅读氛围。

5、针对班级图书角,形成一套班级图书管理机制。使读书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6、举办首届阅读节。(以书换书跳蚤市场、读书小报展评、现场读书会、读后感征文比赛等),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读书,增强读书的兴趣。

7、制定学期结束时的读书自我评价表,总结学期读书收获。出版读书专刊。

11.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习作 兴趣 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习作教学是语文的教学重点,然而学生普遍表现出“谈习作脸色变”,畏难情绪严重,习作总是东拼拼西凑凑地写上那么几段,习作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面对这样的情况,想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乐于交流,乐意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以口头的形式或笔头形式。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一定要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不限定标题,写自己想写的

小学生的活动范围毕竟有限,但是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却很丰富,他们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东西结合自己的想象编造出丰富多彩的故事来,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学生会放开手笔,无所畏惧,所写的习作也千奇百怪,甚至不成文,但是它们出自学生之手,它们会调动学生习作的欲望。所以,在习作启蒙阶段可以说是“漫无边际”地去写,写出来就好;到了高年级阶段,教师可以设置话题,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去“漫无边际”地去写。

(二)创设情境,培养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习作十分有效,既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又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习作课上老师可以和学生玩“猜词游戏”。规则是:一个学生看了老师指定的词语后,用动作表达出来让另一个同学猜词语。学生可以分成多组,赛一赛哪一组猜出的词语多。游戏中,学生们肯定都表现得很兴奋,场面很热闹,这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游戏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游戏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谈谈这次游戏的感受,并把那热闹的情景写下来。这样情况下,学生们的习作自然写得真实且内容丰富。有内容可写,写下的是乐趣,学生们能不对习作有兴趣吗?

(三)畅所欲言,激发写作兴趣

习作教学,必须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说”是“写”的基础,只有“会说”,才能“会写”,所以上习作课时,教师不必告知学生现在要习作,以免增加学生思想负担,让学生感到压抑。教师可以指定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自己也参与其中,并从中旁敲侧击指导他们如何正确用语言表达,或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在这样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们更能够畅所欲言,把心里话说出来。“用我手写我口”,既然能说得流利,就能写得流畅。这种方法既操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也为习作做好素材积累;既提升了会话兴趣,也提升了习作兴趣。

(四)分享喜悦,提高习作兴趣

学生是否愿意并自觉地习作,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满怀信心地去写。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以免打击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评价,坚定学生的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捕捉学困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或好句都要给他们圈出来,为之叫好,甚至把一些学困生的习作修改好后在班里展示,分享成功的喜悦,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自己原来有能力把习作写好,消除畏惧心理,从“能写”过渡到“愿写”乃至“会写”。

二、让学生有表达的素材

刚开始习作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习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教师应做好以下两点:

(一)努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老师在习作教学中应加强提高观察能力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学生的生活内容其实是丰富多彩的。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娱、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外出旅游等各種形式活动。然而学生面对这么多的材料仍无从下笔,那是因为他们不留意身边的事情,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他们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教师应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并乐于把观察的结果与他人分享,这样学生在捕捉素材之后,就为习作打开了源泉。例如,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引导他们去发现、捕捉平时忽略的美丽。观察时,教师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仔细观察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动机和习作的欲望,他们就能够写出了一篇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

(二)教会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

习作过程实际是学生以书面语言形式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娱乐中遇到的事情拿来与他人分享过程,为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应守住“真实”“具体”的底线。教师应要求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在一篇习作中学生是这样写的:“凡是食物煮熟了都是漂的,煮熟的鸡蛋也是漂的。”这句话就是很典型的套话、空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他还没有学会认识食物的方法。实践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知。煮熟的鸡蛋是漂的还是沉的,应视具体情况。新鲜的鸡蛋煮熟了是沉的,但是,经过孵化了的鸡蛋在即将出小鸡时煮熟,鸡蛋是漂的。这位学生所犯的错就是实践不够。所以,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写在具体的实践中所见、所闻、所感。

(三)注重引导学生词汇积累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鲁迅先生讲过,要把作文写好,最可靠的是看课外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段的阅读就作了明确的要求:“课外阅读适宜的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科幻作品等,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但读课外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阅读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弱。因此,阅读更要注意精读,积累词汇,把文章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如能把平常积累的词汇和精彩的部分运用到习作当中,习作定会增添光彩。词汇积累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立足语文课本内容,重视文本知识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一些好词、佳句为习作做好铺垫,学生就能够有词可用,有话可写。比如:在教完《烟台的海》这篇课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用其来写写熟悉的景物。

12.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案研究 篇十二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

(一)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笔者深入到学生中去, 对大学生的信息意识、道德、知识和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得出了如下结论, 见表1。

(二)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

发达国家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20世纪90年代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的迅速发展期, 到目前为止, 已经出现了一批深入研究学院教师和图书馆管理员合作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文献。国内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和实践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目前有关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论文已有几十篇, 但这些论文只简单介绍了信息素养的定义、评价标准和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数据也相对陈旧, 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很少。

一个合格的21世纪人才, 仅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有获取提高专业信息的能力, 便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 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道德、知识和能力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是指客观存在的信息和信息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 表现为人们对所关心的事或物的信息敏感力、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对信息的创新能力。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信息能力指理解、获取、利用信息能力及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是依据以上几个方面制定的, 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素养、通用学习信息素养、专业学习信息素养、研究性信息素养、创新性信息素养。基础信息素养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效获取信息的技能;通用学习信息素养教学的对象是大二、大三时期的学生,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对专业信息的分析、检索和评价能力;专业学习信息素养教学的对象是大四或硕士时期,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利用信息进行创新;研究性信息素养、创新性信息素养主要指博士研究生和工作阶段, 是指学生毕业后能利用大学时期掌握的信息素养为工作服务, 能用专业的信息检索工具检索信息并进行创新研究。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案

通过笔者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 我国大学生有较高的信息意识, 但信息理论知识和信息获取技能有待提高, 信息道德水平有待规范。国内大部分高等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只有计算机文化基础, 学习完文化基础课程后, 大部分学生只会简单应用办公软件、聊天、玩游戏等。据有关调查, 大学生中完全不会用office的学生比例为26.37%, 对于所学专业知识的获取的能力有待提高。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将信息素养课程融入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去

第一, 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基础课程中去, 首先通过《思修》、《毛概》等课程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将信息素养融入到这类基础课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基础类课程的同时, 能将信息素养内容也加进来。例如, 在讲到唯物辩证思维的时候, 可以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通过各种媒介得到的信息, 通过分析信息的本质, 发现问题的根本, 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再如, 在讲授法律和道德修养类的课程的时候, 要同时对学生进行信息法律法规及信息道德教育, 让学生明白坏的信息素养会使人走上犯罪道路, 让学生学会约束自己的信息行为, 遵守信息道德标准。

第二, 将信息素养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基础课程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结合能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修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还有待提高, 可采取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首先,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定期开设信息检索类培训课程。其次, 各专业课程中融入信息素养课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 还要向学生介绍根本专业相关的学习网站、核心期刊、好的著作、主要的数据库等信息源, 增进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 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所学专业的信息, 利用得到的信息进行创新。

(二) 让图书馆成为信息素养培养的摇篮

2002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和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履行教育职能信息服务职能, 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可见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 让他们定期对新生进行图书馆使用方法的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是图书馆目录、图书分类、文献资源的查阅规则、查阅方法等, 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获取所需知识。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 可以以主题讲座的形式, 对他们的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培训, 提高他们从中获取信息的效率, 为他们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服务。

(三) 定期举行信息素养大赛

除了正常的课程考核方法以外, 还可以采取大赛的方式, 推动学生信息素养技能的提高。大赛应从信息获取、分析、使用和道德四个方面来考核。通过大赛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很好地衡量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微软公司主办的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大赛就能很好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信息素养培养方案实践保障

(一) 学生自身努力

中国有句古话, “活到老, 学到老”, 这句话用到现代的信息素养教育仍然适用。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信息技术更新飞快, 使人们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从而获取所需信息为自身发展服务。

(二) 学校各职能部门合作

1. 图书馆管理员与专业课程老师合作

专业课老师讲解专业知识并安排相关作业, 由图书馆管理员讲授如何通过图书和电子数据库手段来获取所需的知识, 很好地完成专业课程老师安排的作业, 这样做毕业设计的时候, 学生同时具备了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素养能力, 为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2. 实验室管理员与专业课程老师合作

大学各专业都有相应的实验室, 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可由实验室管理员和专业课程老师共同辅导学生完成, 充分发挥实验室管理员的专业优势, 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及信息检索方法, 为学生顺利完成实践课程提供充分的资料。

3. 学生各社团与老师合作

大学社团丰富多彩, 社团组织活动要搜集相关活动信息、张贴海报等, 特别是记者站的同学, 要报道学校新闻及社会热点,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老师可以定期给社团以指导, 为活动成功举办提供帮助。社团活动组织多了, 参与的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结语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高效获取信息、正确分析信息和评价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生毕业后自身具备信息素养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自身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 学校应十分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

学校教育是国民素质提升的关键, 全民信息素养的提升也必须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所以, 应该在学生毕业前将他们的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培养到专业层次, 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磊, 罗秀娟.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01) .

[2]何林.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及实现途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 2009 (03) .

[3]王运显.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2 (05) .

13.小学科学活动方案方案 篇十三

根据相关内容的调整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以下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道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能运用各种观察器官进行观察;

●利用放大镜、望远镜、听诊器等工具观察,体会到用工具观察更有效;

●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辨识和配制饮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观察;

●知道观察的作用;

●知道各种感官收集不同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观察是不断发现和深入思考的源泉,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体验到工具可以扩展人的感官功能——技术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意识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观察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养成对周围物体进行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装有苹果、梨子、荔枝的黑色塑料袋,望远镜,放大镜,听诊器,显微镜,红糖水,白糖水,配方奶,红糖,白糖,奶粉,小勺,性筷子,性塑料杯等。

【教学实录】

活动一:认识眼睛的观察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露出好奇的目光)想。

师:(播放图片)请静静地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生观察图片)

师:谁先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生描述观察到的景物,师引导学生补充)

师:(点一位没有发言的同学)他们说到的你都观察到了吗?

生:有些没有发现。

师: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生:我观察没他们仔细。

师:老师相信你以后也能和他们一样仔细观察的。

14.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方案 篇十四

长期以来,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干部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校团委、学生会和分团委的指导下,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成才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而高校学生干部是沟通老师与同学之间重要的纽带与桥梁,是校园文化、学风校风建设的重要力量之

一。因此,如何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团队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发挥广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并将那些想做事、能做事、做好事、责任感强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中来,特制定以下培养、选拔方案:

一、学生干部培养选拔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学生素质提高提供更多平台,为学生能力提升创造更多机会,让广大优秀的学生在努力学习与勤奋实践中涌现出来,根据“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思想,经过培养选拔担任我院各级学生干部。

二、学生干部的范围

学生干部包括校级学生干部、院级学生干部和班级学生干部。

(一)校级学生干部

1、团委副书记、副书记助理及其各部部长、副部长或部长助理、干事;

2、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及其各部部长、副部长或部长助理、干事;

3、各社团社长、副社长及助理及其各部部长、副部长或部长助理、干事;

(二)院级学生干部

1、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及其各部部长、副部长或部长助理、干事;

2、分团委副书记、副书记助理及其各部部长、副部长或部长助理、干事;

3、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和各委员。

(三)班级学生干部

各专业班干部:如;班长、团支书及其班委所有成员。

三、学生干部培养程序

(一)班级学生干部

每年新生进校后,在各班辅导员的管理下,将学生自荐和推荐有机结合产生班级学生干部后备人选,再由辅导员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民主选举,根据选举结果确定名单,报学工办批准,以上批准的班级学生干部由学院年级辅导员及分团委、学生会双重领导。

(二)院级学生干部

1、批准任命的各班学生干部经过一月试用期考核,合格者将成为分团委、学生会干事;凡有一技之长的新生经过招聘考试合格,也可录用为相应各部干事。

2、院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各部部长人选必须在相应各部副部长或部长助理、干事中选举产生;副部长或部长助理人选必须在相应部门干事中产生。

3、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和委员由学生正式党员担任,经学生党支部提名,并在支部大会上选举产生。

四、学生干部选拔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是非观念明确,敢于同歪风邪气和不良作风作坚决斗争;积极参加各种校级、院级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道德品质素质

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自觉维护校园安定团结秩序;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热爱公益活动,爱护公共财物;尊敬师长,不在各种场合发表有损成大及其老师、学生声誉的信息;牢固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乐于助人,关爱同学,威信较高,无违纪行为;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勇于思考,善于开拓。

3、科学文化素质

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并能自觉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注重培养自己获取新知识能力;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自觉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身体心理素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到身体好,心理健康;面对竞争、挫折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善于与人沟通交流,人际关系良好。

5、综合能力素质

工作积极主动,细心负责,思路清楚,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工作方式、方法恰当,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广泛,特长突出,有团结协作精神,并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五、学生干部选拔办法

院级学生干部的换届选举于每年六月上旬或中旬进行,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召开学生工作总结会暨欢送会(非正常退役学生干部不参加该会),为正常退役的学生会干部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纪念品。新学期第一次例会上发放新任学生干部聘书(聘用期限均为一学年),新任学生会主席、分团委副书记代表本部门发表工作设想,并于暑期开学一周内上交学工办工作计划。

(一)院学生会新任主席和副主席,分团委副书记和副书记助理的选拔(侧重于综合能力)

必须由院指导老师和在任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分团委副书记、副主任共同提名,采取差额选举,被提名人在由召开的各部部长、副部长和干事选举大会上进行演讲、投票产生预备人选。除干事无选举权外,一位分管老师、现任主席、副主席、副书记,副主任、各部部

长、副部长均有选举权。

为了形成学生干部梯队,原则上正职比副职的学生干部高一年级。

(二)各部部长、副部长的选拔(侧重于专业技能)

必须由新任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分团委副书记提名本部门各部部长、副部长人选,经分管老师审核后,采取差额选举,在召开的本部门的选举大会上进行演讲、投票产生预备人选。新任主席、副主席、副书记,副主任和本部门干事均有选举权。

(三)学生党支部委员的选拔

必须由分管学生党支部的书记、副书记和在任党支部委员共同提名正式学生党员作为候选人,经召开的学生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产生。以上投票产生的预备人选或讨论通过的候选人经过一周公示后无异义的,学工办予以发放聘书。

六、奖惩办法

(一)奖励办法

1、对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学生干部,在省、市、校级以及院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和奖学金、助学金等评选过程中,学院给予优先推荐,并向社会及用人单位推荐就业;

2、对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学生干部,在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时,学院给予优先推荐参加学校党校培训或发展为预备党员。

(二)惩处办法

1、对不积极进取、学习成绩差、工作能力低的学生干部给予免职处理;

2、对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事故和不良影响的,按学校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3、对不严于律己、作风不端正的违纪学生干部给予院内相应处分。

所有被处分的学生干部,均收回任职聘书。

七、学生干部的培养

1、坚持政治思想教育;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定期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和交流会;

15.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篇十五

1. 创设情境, 激发思维

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在新知识的导入阶段, 通过挖掘教材的兴趣,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是很重要的一环.例如:教学“能被2, 3, 5整除”一节时, 一开始, 我先让每名同学自己任意出题:随便列举一个数字, 自己笔算能否被2, 3或5整除, 然后让老师猜, 老师能够准确无误地猜出.最后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准确判断能否被2, 3或5整除吗?这一问不仅引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 这样的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 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又如上“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节, 为了说明面积单位的意义和作用, 老师先让学生分别用观察法、重叠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后出示这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比较大小不等的两个图形.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急于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的状态.教师抓住时机点拨“划分方格的方法来比较”, 使学生思路豁然大开.在此基础上, 教师进一步让学生比较两个划分为16个方格的图形提出:“它们的面积一样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划分的方格要大小一样才可以比较, 从而引出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这两个问题情境的创设, 由此及彼, 循序渐进, 一次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问题情境“激疑”功能.

2. 借助直观, 启迪思维

新课程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让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思维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小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思维的一般规律是:从感性材料出发向抽象概念发展, 教学时要充分提供合乎学生经验的具体材料, 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引导学生养成勤于独立思维的习惯.如“圆柱的认识”的教学要求是: (1) 认识圆柱特征; (2) 看懂圆柱平面图; (3) 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果教师教学时没有借助直观教具, 只凭口头描述来教, 那么学生只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相反, 如果教师能通过实物、教具演示, 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那教学效果将会是与上述口头描述截然不同,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借助直观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也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更多感性认识, 启迪学生通过思维, 抓住事物本质, 总结出规律.

3. 抓住徘徊, 引导思维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 受所学数学知识的限制和思维不成熟性的影响, 往往出现思维徘徊:即开始思考错误, 后来改正了或在正误间犹豫.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一信息反馈, 把知识引向深入, 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如解答:“一个正方体的棱长3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一名学生板演, 刚开始列式为:3×3×6, 马上改为:3×3×3.讲评时, 我不是简单的打“√”, 而是让这名学生说出为什么把“3×3×6”改为“3×3×3”.学生说:“因为要求体积.”我又问:“体积和表面积有什么不同?”学生说:“正方体有6个面积相等的面, 所以表面积是一个面的面积乘以6, 而体积是一个底面面积乘以高 (棱) .”学生这样错了又改了一前一后都是受一定思维活动所支配, 老师捕捉这一良机, 不仅复习了旧知, 也让学生纠正了旧知中“徘徊”的知识点, 避免了学生思维的自生自灭.这样的教法, 不仅让全班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而且让学生理解到通过自我检查, 纠正错误后, 取得成功的喜悦.

4. 一题多解, 培养发散思维

数学思维最有效的训练办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式样题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通过这些形式的练习, 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思考, 从而拓宽解题思路, 发散学生思维.如在分数应用题“商店共运来500千克梨和苹果, 梨是苹果的, 商店运来的梨和苹果各多少千克?”的教学训练时, 教师可以点拨学生分别从“分数的分率”“按比例分配”“方程”等多种思维角度出发, 得到如下多种解法:

梨:500-300=200 (千克) .

解法3设苹果运来x千克.

解法4 2+3=5.苹果:500÷5×3=300 (千克) .

梨:500÷5×2=200 (千克) .

这样的训练, 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 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欲望.

上一篇:再别康桥句子鉴赏下一篇:暮江吟全诗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