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2024-09-23

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

1.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近几天,我利用空余时间,仔细研读车董事长的两篇《即时分析是能力之王》《成就感是人的引擎》文章,并和同事家人多次探讨交流,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成就感是人的引擎,是为自身、为家庭、为单位、为社会的动力之源,是人生的终极价值所在,这需要我们要有先苦后甜的决心、感恩孝顺的孝心、勤奋热爱的创造、幸福快乐的奋进,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智商和的情商,需要我们时刻拥有求知欲、好胜心、虚心、名利心、善良心,需要我们当个追梦人,给自己下目标、画愿景,为之而奋斗,专职而坚持,最大发挥自身价值。

而即时分析是我们通往成功的钥匙,是我们获得成就的必要条件。在我看到《即时分析是能力之王》这篇文章时,想起了蝴蝶效应,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坏的微小的细节,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向好的方向引导、调节,就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和动荡;相反,一个好的微小的细节,只要继续正确地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会产生轰动的效应。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都应该具备即时分析能力,注重细节。

一是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成就自我价值。摒弃我只是个负责赚钱、负责工程的惰性思维,充分认识到自身职业的崇高和伟大,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生活,更是为了企业发展,祖国强盛。从而从思想上让决心把工作做好,而且必须会好好干,干出成绩,拼出辉煌。

二是以“谁不用脑子去思索,谁就在实践中摔跟头”的利器,及时分析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我会运用及时分析这把钥匙,抓住工作中的每一次细节、每一个问题、每一项环节,在细节中做好联系、在问题中发现本质、在环节中不断优化,在总结中不断进步。

三是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不断阅读学习。充分利用早上醒来和晚上睡前都那刻时间,浏览与公司及行业相关的新闻消息及相关知识,利用下班空余时间,不断学习xxxx等书籍,争取在xx年过二级建造师资格证。此外,通有计划阅读《经济学》《资本主义与自由》等书籍,增加其他技能。

2.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一、 个人学习账户制度的起源与目的

1. 起源

个人学习账户的概念最早是在1997年的劳工宣言中提出的。1998年2月, 英国主管教育与就业的国务大臣戴维·布朗克在向国会提交的《学习时代》报告中再次提出了个人学习账户计划, 同时提出的还有成立产业大学、提高基本技能、进行资格改革、开展工作场所学习和地区合作等新举措。戴维认为应对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 需要英国国民保持创造性和进取心, 这样才能保证英国劳动力市场的高素养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 实施目的

个人学习账户最根本的实施目的是给每一个有继续学习愿望的国民提供资助。其长远目标是利用这100万个账户中的一定比例支持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或者学历较低的人群, 为没有资格证书的人群或者从事的职业技术要求很低的人群提供资金支持。

英国政府实施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四个具体目的为:一是为国民塑造更好的工作能力, 保持国民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二是让国民参与社会中来, 实现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三是提高国民在终身学习上的参与度和成就感, 推动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的发展; 四是让学习者更关注与期待自己的学习效率, 促使民众不断地对继续学习进行投入。

二、 个人学习账户的实施内容

1. 适用对象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资助对象的范围十分广泛, 包括想要重返职场的女性、学校后勤人员、30岁以下资历较弱的青年、少数民族和个体经营人员等社会成员。年满19岁的英国公民都可以申请开设个人学习账户, 未满19岁的公民可以先进行登记作为备案, 满19周岁之后才可以正式注册开通个人学习账户。在英国居住和工作的欧盟其他国家的公民, 包括他们的配偶、子女只要符合在英国工作满五年的资格条件就可以享受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资助。

2. 资金来源

个人学习账户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 政府投资基金、个人投资基金和雇主投资基金。个人学习账户以这种利益机制计划和管理学习者的终身学习。

(1) 政府投资。培训和企业委员会 (Training and enterprisecommittee) 为100万个个人学习账户投资1.5亿英镑, 英国政府使用这些初始资金为每个账户提供公共资助。第一年, 计划初期启动的100万个个人学习账户可以获得150英镑的辅助资金。从第二年开始, 当用户一年的总学费达到500英镑时, 部分课程的学费可减免20%, 每年最高辅助金额为100英镑。对一些特定课程, 比如文字类 (识字、表达能力) 与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 最多可减免80%的学费, 每年辅助金额为200英镑。

(2) 个人投资。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要求人们为自己的继续学习进行储蓄和贷款, 由学习者自己计划和管理自身的学习进程。人们需要先在学习账户中心注册个人学习账户, 然后选择一次性存款或者选择长期的定期存款为自己的继续学习投资。

(3) 雇主投资。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要求雇主为员工的个人学习账户提供资助, 雇主在个人学习账户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资助, 可将其提列为员工训练费用, 这样不仅可以刺激员工的学习需求, 还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基本技能。

此外, 英国政府还宣布一个个人学习账户的激励措施, 激励个人和雇主为终身学习进行投资。

3. 具体实施内容

符合资格的社会成员需要先到个人学习账户中心 (thelearning account center) 申请注册, 申请通过后会得到一张个人学习账户卡, 用户可以通过这样一张类似金融智能卡的卡片支付学习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为了学习而聘请的保姆费用等。对于前100万个成功申请个人学习账户的用户, 只要预先在个人学习账户中存入25英镑, 政府就会相应地拨付150英镑的奖励金存入其账户, 共同作为学习基金。

4. 执行机构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主管单位是英国教育技能部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 教育技能部将个人学习计划承包给一家名叫Capita的公司, 由该公司负责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Capita公司对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实施进行统筹协调, 然后将计划再分别转包给各地方符合资格的培训或学习机构。

三、 个人学习账户的评价

1. 个人学习账户的实施效果

英国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推行, 体现了学习费用由个人、雇主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原则。个人学习账户的建立, 不但调动了社会成员投资终身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提高了公共教育经费的利用率, 为全英国国民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据英国教育技能部于2001年委托研究机构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个人学习账户制度的实施对失业人员和重返职场的女性学习者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但是对于青少年和少数民族学习者的帮助作用不是很明显。个人学习账户备受民众肯定的两个优点是受益群体的广泛性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 个人学习账户充分尊重用户自主选择的特性也受到了民众推崇。

2. 个人学习账户的主要问题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被迫终止的原因不是因为计划本身的革新性, 而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 主要有:

(1) 个人学习计划推行速度过快并且缺少完整的规划。该计划从设计到实施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其中两年是用来制订计划的发展建议。在计划的发展建议中, 提到了该计划作为国家层面的政策不应将出台和实施的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凑, 这将不利于公众和潜在供应商接受该计划。

(2) 个人学习计划缺少应对风险的措施。该计划在实施之前没有运用商业模式去评估运行的成本和收益, 在与机构和个人签署的合同中也没有注明相关安全需求。这一环节的周刊2014年第56期○教育视野疏忽是因为学习账户中个人业务所涉及的金额不多, 所以教育技能部在项目实施开始时认为计划舞弊的风险不大。

(3) 私营-公共伙伴关系处理不得当。教育技能部将个人学习账户计划承包给Capital公司, 并单方面认为与该公司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但是, 教育技能部与Capital公司之间远没有达到合作的高度。Capita公司只是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一个具体执行机构, 教育技能部并没有让它加入项目委员会, 该公司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 不能从宏观上调控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由于缺少审核机制, Capital公司在选择转包个人学习计划的地方培训机构时, 让一些信用不良的机构混杂其中, 加速了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终止。

(4)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实施过程缺少监控机制。由于个人学习计划的创新性, 教育发展部本应加强对Capital公司提供数据的监控, 并重视日益增长的开户需求。作为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执行机构, Capital公司没有不定期地审核培训机构的培训资质, 也没有定期检查学习账户持有者的信用水平。因为项目没有提出异常报告, 所以教育技能部对计划实施的有关信息更新不及时。比如, 13家承包机构的账户注册人数超过10000个, 有20家机构领取的补助经费超过150万英镑等信息。

3.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评价与发展建议

2002年4月英国政府委托SQW (Segal Quince WicksteedLimited ) 及NOP World两家咨询机构给出了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咨询报告。据该报告显示, 在接受采访的1000个学习账户用户中, 有80%的人认为此类的学习计划有效地鼓励了他们在继续学习中投入。尽管该计划存在一些弊端, 但评价机构还是认为个人学习账户计划存在许多可取之处, 应该总结并汲取实施中的经验教训并出台修正后的新计划。参与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31家权威机构认为政府应该继续推行类似的学习计划, 建议新计划应更专注于提高学习者的能力, 而不应过于强调学习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该报告还指出, 对于新的个人学习账户计划, 应该考虑对所有行业领域开放, 并且增加质量控制措施, 对学习者学习完成率与学习效果进行追踪调查, 将学习者的建议纳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中。并且及时向账户持有者提供有关信息, 例如培训机构的社会公信度, 课程内容与学习建议等。最后还提到新计划应优先资助已经开始的学习和培训课程, 采取学习者在完成培训课程之后, 再领取补助等防弊措施。

经过一系列检讨修正, 英国政府白皮书《继续教育:提升技能, 提高生活机遇》 (2006年) 中宣布新的成人学习账户计划于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 该计划运营时间为两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 英国政府再次修订了此类学习计划, 开始推行学习者技能账户计划并运行至今。

四、个人学习账户的经验与启示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学习者、雇主、政府对继续学习投资的政策, 对英国终身学习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除英国之外, 许多国家也执行此类学习账户制度, 比如加拿大、美国、瑞典、荷兰、新加坡等国家, 这些国家都把此类学习制度作为一种提高国民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个人学习账户让人们能够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满足和适应岗位的需求。这种由个人、雇主、政府共同出资的方式为一些低收入群体和失业人员创造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个人学习账户计划明显提高了英国国民在终身学习领域的参与度, 并且在发展公共账户、个人及雇主的新型关系方面都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它对个人承担自己继续学习的责任及刺激机构满足个人学习需求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英国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实施过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首先, 私营-公共伙伴关系和共同供资是个人学习账户的发展趋势。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要求雇主和学习者个人加大对终身学习的投入。对雇主采取激励措施为终身教育投资, 比如实行减税等政策, 让雇主看到对终身学习的投资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 这样才能调动雇主的积极性。其次,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要让学习者知道他们的学习成果能够被认可并且获得一定的资助。学习者通过继续学习为其职业生涯谋求更好的发展。最后, 除了计划本身的设计之外, 还需要有良好的运营和监管机制确保计划的实施, 保证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计划的顺利实施。从英国个人学习账户的发展历程看, 每一个新的政策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 逐步达到理想的状态。

我国终身学习相较于英国起步较晚, 有关国民终身学习的辅助政策还处于空白。我国可以将已有十几年实践经验的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在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之际, 要避免表面化和急于求成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 制定出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可以具体操作的国家政策, 更好地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Personal Learning Accounts building on lessons learnt[R].London:Consulting Inplace Ltd, 2010:19-21.

[2]杨碧云.英国个人学习账户[EB/OL].http://www.lct.tp.edu.tw, 2014-04-02.

[3]The history of ILAs in England[R].London:Association of College, 2008.

[4]Individual Learning Accounts[R].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9.

[5]走向美好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成人学习的力量[R].巴西: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2009:50-57.

[6]Dore, R. (1976) .The Diploma Disease:Education, Qual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3.实现每一个人的学习权 篇三

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是叶圣陶先生的母校。“像叶圣陶那样做教师”是草桥中学教师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为此,草桥中学成立了“叶圣陶教师团队”,弘扬并落实叶圣陶教育思想,担当为人生而教育的社会责任。“叶圣陶教师团队”所扎根的这座校园,曾经走出叶圣陶、顾颉刚等一代大师,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团队的源动力,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推动着教师的发展,推动着学生的发展。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教师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哲学。这句话所表达的是叶圣陶先生对学校教育目的和教师责任至高境界的诉求。换句话说,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管理教学”,教师的责任也不仅在于“教好书”,而是在于实现每一个人的学习权和发展权。

二、“叶圣陶教师团队”的模式

1.学习团队

团队深信教师职业的底色是学习者。团队的组建转变了草桥教师的职业发展模式——从“教学专家”转型为“学习专家”。

团队通过“听专家、说主题、读专著、写文章”四个方面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合作探讨,思维碰撞,3个学期“共读”6本书:《如果我当老师》《教育照亮未来》《静悄悄的革命》《论语今读》《56号教室的教育玄机》《教育机智》,深度学习叶圣陶教育文集。“共写”读书笔记、案例分析近千篇,奠定了教师团队深厚的理论素养。

而且,在常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中,从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转变为注重之前的预习以及之后的反思。这一转变,改变了草桥教师团队的“行为走向”:每位教师,通过每节课、每次活动,对教学、教育活动过程进行直接的、有效的、缜密的审视,日积月累而形成了宝贵的经验,精雕细琢了草桥特色的学习资源——《苇草》校刊、《五色青春》《零度阅读》《历史痕迹》等系列校本教材、校本题库等。

2.“交响乐团”

团队由自愿和选拔相结合构成,形成了兴趣和责任相结合的特色实践和研修集体。研究课题呈现多学科、多角度、多方向的特征;团队组织具有兼容性和多样性;团队分层、分类的课例研修和课题研究更是层次化、多样化、个性化相结合。比如,初二物理的“自主自选”,初三历史的“人文历史”,初一综合实践的“零度阅读”等,均是自主申请和学校评定相结合。多种教学理念、多种教育智慧、多种学习主张形成了交响乐团式的教学研发、教育改革。

三、“叶圣陶教师团队”的实践

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保障每一个教师发展的学习权,是“叶圣陶教师团队”实践的基础与研修课题的核心内容。

1.教师学习权

苏州市教育局为草桥中学“叶圣陶教师团队”挂牌,增加了团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增强了成员的职业价值感和尊严;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研修地点,保证了团队实践和研修的稳定性和规范化;定期的学习反思交流,助推并提升了教师发展的速度与高度。

团队以“三尊重”原则具体、细化、分层、分组落实教育教研的权利和义务。即尊重学生发展,以教授不同学段、不同学力的学生群体分类的“学科分层”教师团队;尊重教材发展,以研发教材、拓展教材的“微课题” 教研团队;尊重教师发展,以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分类的“优质资源倍增”系列——青蓝工程、名师高徒、督导室。同时,团队自然担负起全程指导教师发展、推动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责任。特聘请苏州大学、苏州市党校、省市教科院、教育学会等专家进行“圣陶讲坛”“名师讲座”;联合苏州市一中、二中、十二中、立达中学、彩香中学的教师共同研讨,举办“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主题论坛,同时搭建梯级培训平台,发挥本校特级教师、名优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励草桥教师从学习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团队的奖励机制是“专业和文化激励”,如帮助优秀教师出版了三本书——《种幸福的人》《操场“悟”语》《在手边——教育杂文》;出版《苇草》集刊等,把团队建设变成教师自主的专业发展需要。

2.学生学习权

团队承担的课堂变革宗旨是:为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创建“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课堂学习模式。为此,引进了课堂改革三要素。

一是课堂评价。新学期宣布团队共同行动纲领时,校长向教职工提出了三个课堂改革的课题:每位教师学期内至少一次公开课教学,至少听课15节;每位教师必须明确自己课堂改革研究的中心——学科领域与个人研究课题,用课堂录像记录围绕中心课题展开的教学研究课例一节;每节课后撰写基于“学生学习表现”的课后简短反思。“教案加入反思环节”是团队课堂教学实践改革的关键。

团队教师研修的核心是:学生如何“创造性学习”。如将录像镜头从面向教师授课转为面向学生听课,这意味着教师要“眼中有学生,心中装学生,脑中想学生”,教学更关注学生的状态。团队对听课后的教学评价提供了如下建议:根据课堂的学生状态进行评论;观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倾听关系是否形成;观察合作学习是否形成;听课教师必须及时与被听课教师交流。

“团队”教师的共识是:教学研讨的中心不在于教材的解释与教学的技术,而是必须基于课堂中学生的具体表现。课堂研讨中,听课教师不是“对执教者建言”,而是阐述观摩后“学到了什么”。“教学公开课”成为每一个教师富于魅力的“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场所。注重对听课教师“听”的引导,是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重要一步。

二是课堂焦点。在探索了多种教学改革模式后,团队得出结论:当教学的关注点从“上好课”转变为“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权”,教师的身份就必然从“教学能手”转到“学习能手”,教师身份恢复了,学生学习发生了,学校也就回归了原点——“一个学习的地方”。

团队内的教师率先学习如何创建教育情境(活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享表达教育教学主张等,然后带动所有教师展开课堂“对话”改革的尝试。团队学习的讨论焦点改变了以往动辄集中于教材与教师教学技巧的分析,而聚焦于学生学习的事实。教师从研究“教”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研究“学”。

三是课堂节奏。团队在反复实践、研讨后认为,要改变课堂节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先转换观念:教师应当追求的不是传授课本知识的效率,而是丰富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教师的责任不是完成教学进度,而是寻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也需要快慢不同的节奏,因此团队建议:“教学”以实现“学习”为目的,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实现才是“教学”的关键。

团队根据草桥特色总结了小组学习成功的要诀:学力不同的4人、男女混编组合最适合平等倾听关系;学生“心愤口悱”时是实施小组讨论学习的最好时机;学生懒散、闲谈的状态是结束“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指令;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一个不漏地参与“讨论”,特别关照不能参与小组“讨论学习”的边缘学生。一句话,课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节奏来进行的。

质言之,教师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扎根于课堂的研究与研修,这是永无止境的学习。无论是教学的改进还是教师的成长,都要以教师自身的实践场所为中心,形成一种同心圆的结构。“叶圣陶教师团队”的感悟是:对于学生的成长,教师永远也不能完全预测和控制,正是这种无限的可能性,增加了教育工作的趣味性。

4.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应该如何去守住初心,践行使命呢,下面是自己的几点看法:

坚守“初心”,环境是出卷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将社区的居住环境放在首位,整体优美的居住环境,需要我们去精心管理,营造氛围,让社区居民有一种“人人动手”家家收益幸福感。坚守“初心”。

坚守“初心”,党员是答卷人。心中有尺,方能为戒。而党章党规,正是立于党员干部心中的那把戒尺,作为基层党员,要时刻清楚我们是答卷人,我们的职责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基层党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居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直面坚守“初心”,居民是阅卷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作为基层党员,我们做的好与坏,在百姓心中都有数,居民对我们的评价,都是从我们干的实事上面看,不会只看表面,要有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的共产党员,才能让居民群众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让居民放心,居民才会做好我们的阅卷人。

5.学习先进个人 心得体会 篇五

——学习唐举金同志的体会

在我校举办的唐举金先进事迹介绍会上,唐举金同志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没有豪言壮语,却能用最朴实的行动描绘出最美的画卷。作为刚刚进入教育领域的一名资教生来说,唐举金同志身上有太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学习他扎根山区,甘守清贫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学习他勤于钻研,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学习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宽广胸怀;学习他艰苦奋斗,造福子孙的精神境界。向唐举金同志学习是提高自身师德的举措,他的事迹不断的激发着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积极主动投入到教育这股洪流中。

首先,要有一颗干好工作的决心。

干好工作的态度也就是要摆好面对工作的态度。不是说态度决定高度吗?端正了态度,也就决定了高度的起点,这是干好工作的首要前提。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想,那就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诱惑。首要的是静下心,沉住气,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不受外界的干扰,潜下心来工作。坚持做到每课必备,课后反思,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备课。

其次,在工作中保持一份虚心。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有经验的教

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世上也没有不劳而获。天道酬勤,只有辛勤耕耘的人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哪怕果实不算太丰硕,但我只要努力了,就算是青涩的小果子,我也觉得甜。

第三,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6.学习先进个人心得体会 - 篇六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这是对教师的赞美,也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肯定。曾几何时,一直认为“教师”,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职业,能创造出多少价值?能干出什么不平凡的业绩?但当自己也走入教师这一行业时,才发现“粉笔、黑板、讲台”这些平凡的事物却能创造出伟大的价值。尤其当我听到石门县向亚芬等9位老师义务送教的典型事迹时,我的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着我,我在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在工作上忘我地奉献?

我校在开学第一天,学习了师德教育第一课,学习后,我深有体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更是是道德的典范和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我想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石门县向亚芬等9位老师义务送教的典型事迹时,我很激动,他们扎根基层,不计报酬,日复一日的做好一件事。我和他们相比,我才感到自己的不足。我应该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作为一名教师,要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习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提出了好老师的四个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看到这四个标准,我觉得自己要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要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仁爱之心,要求我去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

3、习总书记还勉励教师做好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比起这些模范教师所做的,才发觉同样身为教师的我做的是那么的不够,那么的微不足道。和他们相比,我拥有诗一般的年龄,火一般的青春,还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充足的精神。那为何不像他们一样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创造出不平凡呢?是的,尤其是我们这些年亲身的教师,更应当心怀淡泊,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也就能守住人生的最高学位——人格。

歌颂教师的诗歌已有很多很多,那就让我们这些被歌颂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谱写一首首最真最切的赞歌,去描绘一幅幅宏伟的蓝图。这样才无愧于那些称颂、讴歌我们的美丽诗篇,无愧于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无愧于那一种种望子成龙的心情,也无愧于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最后,还是想用冰心的那句“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来结束我这次学习的体会。就让我们用爱与责任褪去所有美丽的色彩,只留下最纯净的白在人间吧!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7.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教师的个人魅力首先应体现为学高为师。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生动的、激情的、有趣的, 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要在课堂上展现丰富的知识内涵和丰富的人文修养。

一.是亲情导入, 显示教师亲和的魅力

语言教学活动是交际活动, 其中充满着情感和乐趣。而要想取得一堂课的成功, 导语的设计就非常重要。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进入到文章所设计的情感之中, 可以使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授《竹影》一文时, 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 大家小时候画过手掌印吗?把一只手按在一张白纸上, 然后用彩色笔轻轻的描绘出这只手的轮廓?”话一出口,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一句简短的导语,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唤醒了学生的记忆, 恰倒好处地引出了课文的内容, 让学生沉浸在探究课文乐趣的兴奋之中。

又如在一堂作文指导课的开始, 我仿照综艺大观中的问题设计模式, 设计了几个描述性的问题, 让学生猜猜他是谁。“此人身体壮实, 喜欢打篮球, 学习成绩优秀……”说到这里, 大家就非常肯定的猜出了这是班长, 当他们沉浸在回答正确的兴奋中时, 我便顺理成章的引出了人物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带着这样的激情, 我顺利完成了课堂的教学任务, 同学们也恍然大悟, 原来作文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由此可见, 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就深深地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 让他们在整堂课都沉浸在预设的氛围当中, 不愧为展现教师魅力的好方法。

二.是质疑问难, 显示教师启发的魅力

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交流的活动过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临时生成的情况。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 老师如能机智而又合理地处理问题, 让学生学有所得, 是展示教师魅力的又一关键。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思维是从疑问的惊奇开始的。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 才会去思考, 才会有求知的欲望, 才会主动去学习, 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

在教学《变脸》一文时, 面对变脸这一国粹, 学生兴趣盎然。我随即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让学生猜测一下变脸绝技的秘密妆容藏在哪里。结果学生的答案让我大吃一惊, “藏在帽子里”、“藏在宽大的袖口中”。还有一位同学的想象更加奇特, 说是“变脸者头上的帽子有机关, 头一转相应的脸谱就掉下来了, 而宽大的披风是用来遮挡视线的”。话一出口, 同学们顿时激情高涨。顺着他们的热情, 我顺水推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么高超的技艺, 水上漂为什么一定要传给一个男娃子, 从中可以看出什么社会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 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一堂语文课就在老师恰当的提问和学生热烈的讨论中, 变得生动有趣。

在教学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 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古时候信息传播没有现在这样发达, 那诗歌是怎样流传到现在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是像传家宝一样传下来的”。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 我适时地给他们补充了另外几种古诗流传的途径, 例如题诗, 互赠等, 并告诉学生学习古诗能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 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所以, 语文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质疑问难的启发魅力。

三.是问题处理, 显示教师智慧的魅力

现代教育论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一起进行交流, 往往能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但作为教师,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不同的, 因为年少, 他们难免会在课堂上顽皮、犯错, 甚至会闯祸。那么, 当学生出现上述行为时,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列夫托尔斯泰》是描写托尔斯泰, 展示其思想精神的一篇文章。文中语言形象, 人物描写细致入微, 很好地展现了托尔斯泰的性格特点, 但文章没有多少生动曲折的情节, 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我经过精心准备, 满怀激情地给学生讲课, 却突然发现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同学打起了瞌睡。面对此情此景, 我该怎么办, 厉声呵斥呢?还是委婉规劝呢?我灵机一动, 那就干脆让他上黑板画肖像吧!学生静静地等待, 他也充分展示了他的美术特长, 寥寥几笔就勾画了一个人物头像。还没等他回到座位, 教室里哄堂大笑, “这个头发不够浓”、“这个鼻子不像”、“眼睛太大了”、“像诗仙李白”……同学们的点评此起彼伏。此时, 那位打瞌睡的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老师是借此机会让自己了解托尔斯泰啊!他回到位置后没有立即坐下, 而是站着说了一句“老师, 我画得不像”。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枝末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中一段小小的插曲, 彻底驱散了学生沉闷的学习情绪,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处理问题的智慧魅力, 从而渐渐地爱上了语文。

同时, 教师的个人魅力也应体现在身正为范上。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 学生在语文课堂学到的不仅是简单的语文知识, 还有让他们一生受益的人文知识。语文是一门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学科。所以, 语文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 更重要的是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一.是教师要用自己的师爱感化学生

语文教学是一个充满情感交流的过程, 每一篇文章都渗透着浓郁的情感, 要想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切实得到熏陶, 教师就必须把自己的情感有机的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能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师生关系紧张, 学生则会把对老师的逆反心理带到教学活动中, 由“不喜欢某老师”发展为“不喜欢某老师的课”, 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要尊重、信任、爱护学生, 要以平等的态度教导他们, 以真诚的心吸引学生, 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在关爱学生的同时, 也要对他们提出适时、适当的要求, 让学生在学习中, 和老师建立起融洽、和谐、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 为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奠定基础。

二.是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持, 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软弱的, 只有点燃学生的情感焰火, 才能激发起他们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于漪也说过“语文课要上得美。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 精湛的思想, 流入学生的心田, 带学生在美丽的世界徜徉, 让学生学得愉快, 学得兴趣盎然, 获得艺术享受。”所以教师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 用自己的激情来处理文本。教师的教学激情对学生的学习激情有激发作用, 我们难以想象一位对语文冷漠的教师, 他的学生会对语文有强烈的兴趣, 所以我认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始终对语文充满着激情。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 但语文教师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保持自己心态的平衡。只有教师自己保持了平和的心态和愉悦的心境, 才能最大程度的感染学生,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感人心者莫大于情”,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 用我们丰富的知识、高尚的人格,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伴侣。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汗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

[2].申继亮、谷生华、严敏著《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8.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一、记录学生的口语学习情况,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建立学生的个人口语学习档案,把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如考试中的录音,或是相关活动中的录音保存下来,教师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还能保留下学生的学习发展轨迹。辅导学生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重新听学习档案中的录音,更仔细、全面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发音问题,指导学生提升口语能力。

正确发音是学生提升口语能力的第一关。笔者选取了《新概念英语2》第一课,该文章的单词发音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素。笔者要求学生练习朗读那篇文章,然后在电脑室集体进行录音。录音保存起来,成为学生学习档案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得到更清晰的反馈和指导,笔者制作了一个反馈表格,上面包含所有的音标,还有反馈意见。在听学生的录音时,笔者逐一在表格上发音不准确的音标上做记录,并给出朗读方面的反馈,如语速过快、语调太平、没有连读等,然后把表格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明确知道自己的发音问题,解决了知道自己读得不好、但是不知道哪里不标准的问题。在收集了学生的共同问题后,笔者在课堂上着重讲解错误集中的音标的发音方法,如[n][v],提供示范,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又如,发现学生没有连读的意识,笔者就在朗读训练时加强了这方面的练习比例。课后笔者还可以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对相应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给学生更多的信心。

进行高考题型的套题训练时,笔者也要求学生保存录音。首先,要求学生对着参考答案核对自己的答案,做到心中有数。笔者再选听部分学生的录音,在课堂上解决共性问题。课后笔者选听更多的录音,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解决个性问题。学习档案基于学生日常的学习,弥补了常规考试的不足。通过学习档案的使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情也有较好的了解和跟踪。

二、个人口语学习档案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主学习

在有标准示范或参考答案的前提下听自己的录音,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刚开始听自己的录音时,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口语很不满意,“很难听”“断断续续”“很生硬”“原来我读得这么差”,是学生对自己的普遍评价。听了自己的录音后,学生意识到在口语方面要多加努力,并且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有较清晰的认识。自我评价与自主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个认识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的过程。例如在纠正音标的发音时,学生会主动拿着反馈表格,练习错误的音标,他们有的寻找同学的帮助,有的寻找教师的帮助,也有同学对照书面的发音指导纠正口型,或上网寻找帮助等,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当解决了问题,他们又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在听完文段朗读的录音后,学生对自己的语音语调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在笔者的指导下,学会用一定的符号提醒自己进行重读、连读等。

三、个人口语学习档案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帮助学生聚焦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设置难度适中的任务,提供帮助和反馈,创设让学生体验成就感的条件等等。在信息技术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学生使用电脑可以很容易地对比自己的录音与示范录音,从而发现不足,明确学习方向与目标。教师的反馈也可以进一步弥补自己观察力不足的缺憾。学习档案记录的也是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学习成果,发现自己的进步与进步的速度,这无疑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三这一学年,笔者任教一个文科班和理科班,并担任理科班的班主任。因为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多,学生使用笔者的电脑也较为方便,所以理科班的学生对口语学习档案使用得较多。相比之下,他们在练习口语方面的热情相比文科班学生高涨很多,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进一步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口语学习档案

学生学习成果的录制、整理、反馈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笔者在这一年的摸索中,主要把学生在电脑室录制的录音复制到自己的电脑里,然后进行个人归档,系统性、条理性还不够强,技术含量较低。如果能与信息技术进一步结合,学生在校园网能注册自己的账号,使学习成果能自动存档,登录后能检索查看自己以前的学习成果的系统,则更加便捷、高效。

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档案的建立和评价中。建立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的成果进行选择和评价的过程中,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对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反思,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学生口语学习档案的建立,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不敢开口的羞怯感,更好地提升口语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多鼓励和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取得进步。

9.岗位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今日,我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正式开班,在开班仪式上校领导的讲话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自己的任务及肩负的使命,更加坚定了我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信心。

过程中袁校长强调了成为优秀老师道路上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是要有高远的目标,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同时教师也是学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需要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才能使学生认可与信服。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心系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园丁。而后张箭主任给我们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提出如何实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将认真学习,争取能将收获化。

10.个人学习宪法心得体会 篇十

说到这里我想先问问同学们,大家还记得这两本小册子吗?《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了解和学习这里面的内容,大家积极地学习这些规范和守则就是为我们能更充分地了解和学习宪法做了启蒙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就离不开法律的细心呵护!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吗?它就是法律赐予我们的武器,用来保护我们。我们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安全的生活环境,一定是离不开它的,但是,如果你非常的“不乖”破坏了法律的秩序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积极的学习宪法和法律:不带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不沉迷于络,要充分地认识现代通讯和互联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弊;不乱抛乱扔,不损坏公物,洁净的环境、完好的设施同样需要同学们的爱护;不“说谎、小偷小摸、义气用事”.;不要因为“相互之间磕磕碰碰,就出现打架斗殴”只要我们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就能避免许多矛盾和事件的发生。

我们四年级的数学课上,数学老师正在叮嘱同学们最近要准备一种新的学习用具——圆规,我想告诉大家的不仅仅是圆规能画出精准的圆形,还有老师和长辈们经常教导我们的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耳熟能详的古话,时时刻刻教育着我们,如果做一个事情连规矩都没有,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成立的。而“宪法”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规矩”,如果失去“宪法”和“法律”那么国家便会一团糟。我们更应从小学习好法律知识,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从小懂得“法”,从生活中接触到“法”,做个学法、懂法、守法的爱国合格小公民。

11.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一

放眼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美国政府明确提出“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新加坡、瑞典提出创建学习型国家,欧盟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日本大阪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微软、英特尔、GE等公司提出创建学习型企业,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加入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行列。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并且明确了“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四项具体要求。这是符合世情、国情、党情和企情的正确战略决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作出了高瞻远瞩的规划。其中每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和宏伟目标的实现,必然充满艰难险阻,在前进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很多,因而无论是作为企业员工个人还是作为企业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尤为突出。

“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植根于个别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但是现在有些企业党组织或者党员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自身面临的本领严重短缺不以为然。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愿意学习,缺少学习热情,不愿在学习上多花时间,更多地把时间花在迎来送往的官场、商场应酬之中;有些人则是虚假学习,即便学习也只是应付,摆摆样子,走走过场,“只担心上级没有注意,不担心群众不满意”;有些人则是以僵化的态度对待学习,只唯书唯上不唯实,或者凭经验主义办事;有些人则是镀金式的学习,花钱在大学里弄个硕士、博士、MBA、EMBA等装门面。这使自身本来就薄弱的理论根底更加肤浅,本就不太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加贫乏,本就不太过硬的业务能力更加低下,与其担负的重要职责很不相称。

建设学习型企业党组织,首先必须从端正学风做起。要有破解世风浮躁、排除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懒散、不思进取、不愿意学习、不善于学习的应对之策;要有有效医治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应对之策;要着力解决某些党员领导干部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浮躁、骄横的问题;要有破除“办公室政治”、化解“管理团体迷思”的应对之策。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定要有破解难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难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必须直面事物发展变化的真相,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建设“两型社会”中的难题、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难题。要有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学习、掌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行业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要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实行共同愿景引领、采取团队学习、进行系统思考,以学习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创造力与竞争力。

12.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的拓展,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也已成为一个热点。早在2002年,国外就有学者研究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实现[1]。文献[2]讨论了在高等学校利用移动设备进行辅助学习的各种好处。文献[3]则对移动学习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与展望。智能手机能够将一点一滴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4],大部分大学生需要移动学习服务[5],但移动学习资源与学习方式的设计会影响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水平[6]。设计与开发具有学习功能的移动应用程序或移动学习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学习助理。

2系统功能设计(System function design)

个人移动学习助理的主要功能有学习计划、英语学习、阅读管理、信息同步等,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2.1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1)计划制定:可以制定一个学期、一个月、一周及每天的学习计划,可以输入在上述指定时间段内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2)计划提醒:可以设定在指定的时间点提醒指定时间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两种提醒方式,一种是在软件启动时显示提醒信息,另一种则在指定的时间点到达时使用消息推送进行提醒。

(3)计划管理:对于当前时间后面已经制定的学习计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但要保存原有的计划信息,以便进行对比。对于已过计划时间的学习任务,则不能修改原来的计划,只能进行评价,评价用来说明是否完成学习计划以及完成的程度如何。

(4)计划查询:查询与学习计划相关的信息,包括已经制定的学习计划,计划的完成情况等。

(5)学习总结:可以撰写每一周、每个月及每学期的学习总结,总结计划的完成情况。

2.2英语学习

英语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1)单词记忆:选择所用大学英语教材,可以针对某一课的英语生词进行记忆,也可以针对整本教材的英语生词进行记忆,还可以进行一些单词记忆测验。当选择“单词记忆”功能时,将出现按教材、按课文、测验三个选项。选择按教材则可以从列表中选择教材,同时进入按教材记忆单词的画面;选择按课文可以选择所选定教材中各单元,进入按教材记忆单词的画面;选择测验可以进入测验的画面。

(2)听力练习:主要有三个功能,听课文、听力教材练习和测验。当选择“听力练习”功能时,将出现听课文、练习、测验三个选项。选择听课文,可以选定某一教材的某一单元课文练习听力;选择练习可以按照听力教材进行学习;选择测验可以进行听力测验,测验结束后,给出测验成绩,并可查看听力原文。

(3)语法学习:主要有三个功能,语法知识点学习、语法练习和语法测验。当选择“语法学习”功能时,将出现知识点、练习、测验三个选项。选择知识点,可以按照语法知识点进行学习;选择练习可以做语法练习题;选择测验可以进行语法题测验。选择“知识点”,进入界面,界面显示列表,列表中包括诸如:主语、宾语、谓语、宾语从句、时态等等之类的选项,进入对应选项,可以查看相应的语法知识。在学习界面,除了可查看语法知识,还可以点击“练习”按钮,跳转至该语法知识对应的练习题中。点击“语法练习”,界面同知识点,显示列表内容如:主语、宾语、谓语、宾语从句、时态等等之类选项,点击可进入对应选项的练习。练习时,提供四个答案,用户点击某个答案后,四个答案的位置替换为答案解析,并显示用户答题的正误。语法测验部分,进入后,可在列表中选择题库,每个题库中的考试内容都包含了各个语法的知识,类似一份语法考试的卷子。用户选择答案,全部答完后点击“交卷”,弹出确认框“确定交卷!”,点击后跳转到测验样卷的答案界面,界面显示正确答案和考生的答案。

(4)考试辅导:辅助大学英语四级、六级及考研英语。当选择“考试辅导”功能时,出现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考研英语三个选项。选择相应项目,可以查看考试大纲,进行练习及模拟考试。

2.3阅读管理

阅读管理的主要功能如下:

(1)书籍管理:可以导入书籍,可以通过Wi Fi等方式导入,对书籍进行分类管理,删除已经存在的书籍等。

(2)书籍阅读:以较好的用户体验提供书籍阅读功能,可以实现快速跳转,提供书签功能,能够放大与缩小字体。可以调节屏幕的亮度及背景,可以调用第三方应用如字典、百度百科等查询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生字词及专用词汇。

(3)书评撰写:可以对阅读过的图书撰写评论并进行分享。

2.4信息同步

信息同步的主要功能如下:

(1)用户登录:个人移动学习助理部分功能可以离线使用,若要使用完整功能,则需要登录到云端服务器。

(2)上传云端:把各功能模块在移动移动客户端的一些数据传送至云端服务器保存。

(3)云端下载:把云端服务器中保存的数据下载至移动客户端。

(4)信息同步设置:设置当登录用户信息自动在不同设备上的同步。

3人机交互设计(Human-computer interactive design)

任何软件产品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人机交互来完成的,人的因素应该作为设计的核心被体现出来,移动应用程序也不例外,对于移动应用程序而言,现在的交互设计越来越倾向于加强产品的易用、易学、易理解功能,个人移动学习助理正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充分考虑用户的感受和体验,尽量使得人机交互界面容易使用、简洁,满足用户的需求,以下是利用Axure RP Pro设计的部分交互设计原型草图。

图2是启动界面,在启动界面可以登录云平台,也可以跳过登录,直接使用部分功能,可以通过忘记密码找回密码,点击底部导航条特定位置可以进入相应功能界面。

图3是学习计划界面,点击本月计划学习任务及本月已完成任务下面列表中的某一项,可以查看计划学习任务或已完成任务的详细信息,点击顶部导航栏特定位置可以进入学习计划的其他功能界面。

图4是英语学习界面,默认进入单词记忆模块,在上半部分选择教材中选择某一本教材,下半部分会呈现与该教材对应的单元,选择某个单元,可进行相应单元的单词记忆学习,点击顶部导航栏特定位置可以进入英语学习的其他功能界面。

图5是阅读管理界面,界面主体显示现有的书籍,通过下方的三个按钮可以进行导入书籍,书籍分类和书籍维护的操作,点击顶部导航栏特定位置可以进入阅读管理的其他功能界面。

其他的界面就不在这里一一列出。

4系统实现与部署(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deployment)

4.1移动端实现

移动端使用Hybrid App混合移动跨平台开发技术,通过HTML5创建用户界面,并将HTML5包装到本机容器中。通过一次开发能够同时生成在Android与i OS端的应用程序,节省了开发时间,同时可以保持界面风格的一致。

本系统采用App Can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关键步骤如下:

(1)在App Can官方网站注册并登录应用管理系统,创建一个新的应用,输入应用名称“个人学习助理”与相应的描述,会自动生成应用ID与应用KEY。

(2)在Windows环境下打开App Can IDE集成开发环境,使用在官方网站注册的用户登录,新建App Can项目,然后选择同步App Can项目,IDE会自动获取在App Can官方网站创建的项目,选择创建的“个人学习助理”项目。

(3)根据设计文档,编写代码,完成应用开发。这一步骤主要是编写Html5代码,另外利用集成开发环境的模板功能可以实现界面的快速开发,利用插件机制则可以扩展应用的功能。

(4)使用本地打包功能,生成Android或i OS应用程序安装包,可以对应用进行本地测试。

(5)通过线上打包功能,生成Android及i OS端应用程序。

4.2服务端实现

个人学习助理服务器端可以部署在各种云平台上,Web服务端器采用Apache,脚本语言使用PHP,数据库服务器使用My SQL,为了简化对数据库的访问,系统实现时编写了数据库操作公用函数库,封装常用的数据库操作,主要有初始化数据库连接函数database Init(),执行SQL语句的函数execute Sql(),处理结果集多条记录的函数fetch Record(),处理单条记录函数fetch One()等,下面给出这几个数据库操作函数的PHP核心代码。

通过对公用函数库的使用,使得代码更加简洁、高效且易于维护。

4.3系统部署

个人学习助理可以有如下几种部署方式:

(1)只在移动端使用,这时候除了数据不能保存到服务器及不能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外,大部分功能都可以使用,这也方便了移动端在断网环境下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用户网络使用流量。

(2)服务器端部署在局域网中,比如校园网,这种部署可以把个人学习助理用于学校课程的辅助教学,比如可以辅助某些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3)服务器端部署在各种云平台,这样的部署可以使用个人学习助理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使用,使得使用者充分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实现移动学习。另外通过云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服务器的动态管理,当系统用户与数据大量增长时,可以通过调整服务端配置及网络带宽,而对系统本身不需做任何改变,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5结论(Conclusion)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已经遍地开花,而移动学习作为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体现形式,已经成为许多学习者的选择。云计算技术使得软件系统的部署与使用更加的灵活与方便,同时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本文提出的个人学习助理对移动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尝试。

参考文献

[1]Mike Sharples,Dan Corlett,Oliver Westmancott.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J].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2002,6(3):220-234.

[2]Joanne Gikasa,Michael M.Grant.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in higher education:Student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with Cellphones,Smartphones&Social media[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3,19(10):18-26.

[3]Mohamed Ally,Josep Prieto-Blázquez.What is the Future of Mobile Learning in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2014,11(1):142-151.

[4]姜强,赵蔚,王朋娇.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1):37-42.

[5]茆意宏,魏雅雯.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4):82-85;90.

13.个人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三

在本次“名师大篷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学科分别进行,由省级教学能手、安康市的两位名师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优质课堂的示范以及专家们的教育专题讲座。对于初入岗位缺少教学经验的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让我更加倍珍惜。课堂中的名师示范让我耳目一新,颇为震惊;在教育专题讲座中也让我获益匪浅。

为我们语文组上课的老师是安康市附小学校的张磊老师,在本次示范课中他讲的是五年级的《地震中的父与子》。通过观摩张老师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范,整个课堂凸显了真实、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一、课前交流

在上课前,张老师仅仅用了三四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互动,在生活化语言的互动过程中张老师幽默的语气,和蔼的态度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使这对未曾相识的师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为课上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以学生的学习增值为中心

课堂的教学效果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在课堂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所以一堂优质语文课不在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张老师选择的是《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张老师的课堂重点突出,而不是面面俱到,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了不起的父与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

三、以生为本,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张老师将“课堂舞台”彻底的让给学生,从“自编、自导、自演”退居二线,专心做好“编”和“导”。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开展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张老师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了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中他抓住“了不起的父亲”一语激发学生在文中寻找表现父亲“了不起”的语句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体会时写下自己内心被深深触动的感受。

课堂中的张老师沉静而有耐心的等待孩子们的思考。当学生基本完成要求,在课堂上开始展示汇报时,张老师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所写下的感受,并适时纠正个别用词,给予真切的赞美与鼓励,尽可能关注每位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尽量多的创造听、说、练的机会,让他们多听、多说、多练。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小学教育就是要适才扬性。当种子播撒之前,我们从来不知道是否会芳草萋萋,或是成为参天大树,而重要的是我们学会探索一种可能性,提供一种选择性。因为大树要成长起来依靠的是每一年的年轮一次一次的印刻,只有这样不断积累才能成为一颗参天大树。我想,张老师的课堂教学为我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四、巧妙而恰当的教学激励

这或许是“名师”身上所共有的最为普遍的特点。在课堂中他们始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将学生视为“小大人”,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善良而恭谦的对待他们。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这一幕:张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让全班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但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成了齐读,这时张老师温和而活泼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同学们,我们看看谁最有头脑,能不被别人“带走”,开始。此语一出,同学们的学习行为立刻得到调整,都没有被别人“带走”,达到了老师所预设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读书写字时为了强调学生的良好习惯,张老师以一个学生的好习惯带动全班学生,既不懂声色地鼓励了这名学生,又不留痕迹地警醒了其他习惯不好的学生。还有竖起的大拇指,灿烂的笑容,无不体现着张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激励。然而学生的精彩表现也激发起老师的热情,实现了教学相长。

还有张老师在课堂中注重“授之以渔”,那种沉着与睿智的思辨能力,那种绝妙的教育机智,那种久经“杀场”而留下的强大气场,那洗尽了铅华的淡定与从容……凡此种种精彩之处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接连出现,让观课者一次又一次惊叹与折服。

我有幸走进名师课堂,倾听专家讲座,真切的感受“名师风范”,内心更是激动不已。在他们富有“厚度”、“温度”、“深度”的课堂中,更加敬仰与倾慕他们丰富而广博的见闻,劳固而深厚的专业技能,优雅的教学艺术与极高的教育素养,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在教育之路上的勤苦付出。不难想象,他们而今教学的娴熟与专业肯定是那曾经的滴滴汗水凝结成的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热爱语文教学的青年教师,我越发清楚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而这些又离不开平时的教学与业余生活的不断学习,应有“韧劲”靠“恒劲”,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多读书广吸纳,“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乐于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功夫”。《云图》中说:一滴水,不是海;但一滴水都没有,永远不会有海。

14.个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犹如老家办喜事选的黄道吉日一般早已定下行程。记忆中不知多少次带着可爱的孩子们出行了,以前是带着孩子们春游、秋游或者参加比赛什么的。唯独今天不一样,这是我第一次在异地他乡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的心情。紧张?忐忑?高兴?或许都有吧!

四十分钟的车程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声中很快就结束了。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说不尽的欢快,而我,早已被这三伏天的高温烤得汗流浃背。看着不知疲倦的孩子们,我的那份焦灼感减轻了不少。

来参观的老师加上孩子有五十多人,我负责的参观小组有九个孩子,好在他们年纪不大,还算比较听话,这让我放心了不少。就这样,我们五十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博物馆。

博物馆分成了几个展馆,有宁波历史馆、陶艺馆,蕾丝馆,濒危动物展馆和古文化馆。不用说,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当然是濒危动物展馆了。其他几个展馆,这些孩子都是走马观花似地看了一遍就出来了,唯独在濒危动物展馆逗留的时间最长。

一进展馆,两边墙上便有投影播放,画面内容是自然风光,给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恨不得马上去了解这些岌岌可危的动物们。

展馆里的所有动物都是制作成标本展示出来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能看到。每一种动物都有一个标牌,上面有详细介绍,而且还配备了一些动物的叫声,让人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们在参观的途中还拿出小本子记录,趴在地上或者靠在墙上记。看着这些用心的孩子们,我欣慰地笑了,相信如此用功的孩子们,他们的未来肯定灿烂无比。

其实最让我震撼的是展馆最后的那面墙,墙上挂满了近三百年来已经灭绝的动物。看到那么多动物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根据介绍说,这其中很多动物的灭绝都是人类滥捕滥杀造成的,我的心在滴血。是啊,时代飞速发展到今天,这过程中又给那些可爱的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让人痛心。不过感到欣慰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在保护这些动物了,而且很多国家已经有关于保护自然的法律法规了,这让我看到了希望。相信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是还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都能永远的繁衍下去。那些已经离我们而去的动物,就让它们留在记忆深处吧!

15.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非正式学习以及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

1. 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

学习有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外, 正式学习主要指在学校课堂规定时间下以课程为主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学习, 而非正式学习没有指定地址和时间, 几乎无处不在, 往往通过学习者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 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

2.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的宽泛定义由美国Paul A.Dorsey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被看作既有逻个人知识管理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人知识管理一般指个人使用有效工具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并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去归纳总结不断完善过程, 形成自己有效的个人知识架构。个人知识管理常用工具:Microsoft One Note、My Base等。

二、概念图介绍

概念图是一种用每一个节点代表概念和每一个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表示方法。康乃尔大学的Joseph D.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在1960年代着手研究概念图技术, 并使之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概念图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作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外, 还是教师和研究人员分析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的方法, 更是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非正式学习视角下概念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1. 概念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理论基础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学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学直接获取的, 而是通过知识的处理把学习者先前的知识,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 进行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

学习本身就是建够一个概念图示网络, 不间断地向图示网络增添新的知识内容, 通过网络连线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 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意义, 这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思想的核心精髓。也符合非正式学习的一般过程, 不仅改进了原有知识经验, 还对学习者个人知识管理的提高提供很大帮助。

(2) 学习理论

概念图理论基础主要是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 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取决于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 观点是有意义学习。为了使学习有意义, 学习者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 会辨别新概念的层次, 把这些概念放入知识结构中相应的位置上。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传递大量学科知识的方法, 也充分体现了概念图的基本特性。用一幅“大的图画”, 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 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学习者可用这种方法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效管理, 更方便个人对知识进行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知识系统的构建, 很好体现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方法。

2. 非正式学习知识的特点分析

从非正式学习知识管理角度:可以把非正式学习知识分为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和隐形非正式学习知识, 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以文字、图形图像以及符号表达, 存在方式以印刷或电子存储为主, 比较容易进行交流、理解、分享的结构化知识。隐形非正式学习知识是高度化认知的个人知识, 一般通过行动表现出来, 很难用图形图像、文字等表示出来。

非正式学习知识具有社会性、多元性、自主性、合作性、情境性以及松散性。非正式学习知识的获取方式很多, 如报纸、电视、网络等, 也可通过交流合作进行获取, 并且非正式学习知识与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生活、工作的真实情境密切相关。

3. 非正式学习视角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构建概念图的策略

非正式学习视角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 制作概念图可以使新旧知识之间、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 迫使非正式学习者将这些关系外化。从这个意义上说, 概念图帮助非正式学习者了解知识的结构, 了解知识构建的过程。更能够帮助非正式学习者学会对知识归纳整理、理解和掌握, 把隐性非正式学习知识外化为容易掌握的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 制作概念图的过程就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

(1) 构建个人非正式学习知识库

非正式学习的过程, 非正式学习者会面临着大量的松散知识点, 如何将这些不连贯、松散的、多样的知识点组合成为新的知识极为重要。根据个人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分析, 从而确定自己所需知识, 以此形成自己的学习动机, 构建适合自己的非正式学习知识体系。明确了学习需求, 进而有意识的收集自己的知识, 组织自己的知识, 收集和组织自己的知识过程就是在选择、处理、评价、总结的过程, 并进行有效的存储资源, 从而形成自己有使用价值的非正式学习知识库。

(2) 隐性非正式学习知识的外化和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的内化

利用概念图工具将隐性非正式学习知识图形化和文字化, 外化为简单易懂的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 有利于非正式学习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掌握。非正式学习者将自己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将获取的隐性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进行加工处理, 采用概念图策略可使各知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 迫使非正式学习者对自己需要的隐性知识进行外化。用构图的形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进行图形化和文字化的方式显性描述出来, 变成学习者易理解的形式。将非正式显性知识隐性化的过程, 形成一种个人知识经验的过程, 提升个人自己的知识价值, 对自己的知识有效性进行评价过程, 这个过程对非正式学习者非常重要, 只有经过反思、评价的知识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从而能够更有效进行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

(3) 将非正式学习知识社会化和综合化

非正式学习知识的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学习共同体之间进行知识分享的过程, 把自己的经验和其他学习者的经验进行交流, 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概念图把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架构, 分享自己的构图灵感, 通过交流和合作, 形成自己的新创意和新观点。

非正式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的综合化, 将自己松散、无序的个人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形成自己有结构和系统性的知识综合体。概念图恰恰能够帮我们重构知识, 使各个知识点之间有清晰的脉络关系和知识管理架构, 这充分体现知识综合化过程。

参考文献

[1]杨宝红.非正式学习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3) .

[2]毛丽红.概念图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教学与管理, 2007, (7) .

[3]赵娜.基于非正式学习的知识管理[J].文教资料, 2009, (4) .

上一篇:西南交大模电实验仿真波形下一篇:技术标准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