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四

2024-11-27

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四(12篇)

1.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四 篇一

出示幻灯片1:本校概况。

师:请一位同学读题, 我请第一组同学拨第一个数, 第二组同学拨第二个数, 第三组同学拨第三个数。

老师检查并巡视一周。

师:同学们拨的都很正确, 说明同学们对万以内的数学得比较扎实, 我这里还有另外一组数, 也想请同学们用计数器拨出来。

出示幻灯片2: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用你手中计数器能拨出来吗?不能了吧, 因为这三个数都太大, 后面都带有万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认识整万数。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用计数器把这些数字表达出来呢?

学生讨论, 老师引导。

师:有同学想到了, 把两个计数器合并起来。

出示幻灯片3:两个合并在一起的计数器。

师:很显然, 合并起来的计数器, 计数单位肯定要发生变化了, 怎样变了?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板书:1.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

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因为我们国家计数单位采用“满十进一”的方法, 从右向左, 个、十、百、千, 第五个应该是万, 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那10个一万就应该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动画分步显示计数变化过程。

师:在原来的计数单位上又新增了计数单位,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对照计数器并一起朗读。

师:新增了计数单位到底有多大?我们用人民币来感受一下。

出示幻灯片4:人民币的数量逐步增大, 从100到1000万。

师:计数单位增加了, 新增的计数单位也占有一定的数位, 那么以前的数位顺序表是不是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呢?

出示幻灯片5:数位顺序表。 (幻灯片略)

教师板书:2.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个表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

师:按照我国的计数规则, 从右边起每4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为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为万级, 这就是数级。

板书:3.学习读写整万数。

师:有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我们就可以去认识更大的数了, 现在可以用你手中的计数器把刚才例题中大数拨出来吗?

用计数器拨出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请同学们对着计数器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并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老师引导, 并进行评价。

师:如果不用计数器, 你会很快的读出整万数吗?

学生小组交流, 得出读写数的方法:分级, 每4位为一级, 画虚线, 左边万级右边个级, 先读万级, 万级是多少, 就读多少万。写数:先写万级上的数后面加4个0。

师:现在我们做一些练习来巩固一下。

出示幻灯片6:巩固练习。 (幻灯片略)

师: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很好。其实整万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请同学们来阅读并悬赏几组图片。

出示幻灯片7~9:盐城本地的地方资料:面积、人口、资源、工农业生产。 (幻灯片略)

师:很好, 透过这些数据, 同学们不仅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而且了解到了我们盐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同学们有没有作为盐城人的自豪感?

学生回答。

师:美丽的盐城期待着同学们去建设、去奋斗,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多读书, 为把盐城建设的更加美好做出我们的努力。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2.苏教版四上《习作5》教学设计 篇二

1.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可谓精彩纷呈。你有自己所熟悉的或者喜欢的事物吗?说给大家听听!(各自说出自己喜欢的事物)

2. 你想把自己喜欢的事物写出来让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交流“熟悉的或者喜欢的事物”,意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丰富学生言语表达的素材。在此过程中,自然过渡到研读例文的环节中去。

二、 研读例文,领悟自述

1. 我们在习作之前,先来欣赏两位同学的习作,看看别人是怎么介绍自己熟悉的或者喜欢的事物的。

2. 学生默读例文,思考:这两篇例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① 这两篇习作分别写了什么?(小闹钟和小溪流)

② 你觉得这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学生先相互交流,然后再反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两篇习作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使文章生动、有趣。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自述,并初步领悟自述的好处是使文章生动、有趣。

3. 进一步领悟自述的好处。

① 同学们刚刚提到这种写法叫自述,这样写的确很生动、有趣。请大家再细读例文,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很生动、有趣?

② 检查交流。《小闹钟》一文着重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全身、背后、头顶”,以及“告诉、伸出、敲、唱”等词语体会表达的生动有趣;《小溪流的自述》一文,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孤独、难过”以及“拍拍、挠挠”等词语体会这种写法的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解什么叫自述和自述有什么好处以后,再让学生回到例文中去,就是要让学生把自述的方法以及好处的领悟落到实处。通过品味“全身、背后、头顶、告诉、伸出、敲、唱”等词语,感悟“自述”的方法;通过品味“孤独、难过、拍拍、挠挠”等词语,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③ 现在你能说出自述的好处吗?

三、 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1. 细读例文,想想例文在自述的时候,都写了哪些内容?

2. 检查反馈,引导学生归纳并相机板书:

《小闹钟》:外形——构造——功能、作用

《小溪流的自述》:快乐——孤独、难过

3. 在介绍这些内容时,你觉得小作者写得怎样?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从例文中举一个例子说说看。

4.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并相机板书:

(1) 采用自述的写法;

(2) 注意表达有序;

(3) 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例文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能够“习”有所“仿”。此环节让学生再次细读例文,意在让学生感悟写法,主要目的有两点:要让学生了解,在介绍一个事物时要注意一定的顺序,表达时要做到有条理;要让学生明白在介绍一个事物时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所介绍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四、 角色练说,丰富选材

1. 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好的头饰拿出来,先想想你准备介绍这一事物的哪些内容。

2. 把你想要介绍的内容列个简要的提纲。

3. 指名学生上台,戴着头饰介绍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事物。

4. 同学相互点评介绍的情况。

【设计意图】:“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贯穿于习作指导的全过程。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为学生的动笔、表达服务。让学生戴着头饰介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所介绍的这一事物的角色之中,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 书面练笔,巡回指导

学生当堂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7课件范文 篇三

(1)学习及时的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

(2)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3)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合理的想象能力。

二、导入情景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1、读到这儿你的心情怎么样?

2、猜猜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3、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面五幅照片。

4、要想详细了解当时的情况,还得仔细地观察图片。

三、看图的方法

1)总体看图,确定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 2)细看每一幅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3)看图时先看主景,再看背景。4)根据主景和背景,展开合理想象。提示一: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

提示二:看看那几只家燕的神态怎样?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它们又会怎么做呢?可以对燕子的心理活动展开想象,但要合理。

提示三: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下列词语中选取几个词运用在你的习作中,也许会给你的习作增色不少。

奄奄一息 挣扎 惊恐 愣住 凝望 不知所措 心如刀绞 悲痛欲绝 泪如雨下 凄惨 哀鸣 声嘶力竭 竭尽全力 拉拽 叼 盘旋 默默无言 精疲力尽 无可奈何 肝肠寸断

四、如何写具体:

写出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写“具体” 图1)一只可怜的燕子倒在路面上,可能已被大货车撞死了。图2)另一只燕子走到倒在路上的燕子身边,关心地凝视着它。图3)那只燕子正用力地扇动着翅膀,向倒在路上的燕子喊叫,希望将它唤醒。

图4)燕子又一次展开双翅,似乎想将那只倒下的燕子叼起救走。图5)无奈它的力气太小了,燕子只好忧伤地蹲在同伴的身旁,拍动着翅膀,似乎还在等待着倒下的燕子能醒过来,和它一起飞走。

燕子终于绝望了,它悲伤地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它的同伴。

五、例文

情深似海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随着大货车远去的轰隆声,我缓缓睁开眼睛:一只家燕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羽毛凌乱,不停地抽搐,几滴血星星点点地洒在地上。只见它用尽全力,叫出了最后一声“叽”,这声音在空中回荡,显得那么无助,那么凄凉,它永远地闭上了明亮的眼睛。顿时,我的心像被无数根针狠狠地刺中一般,涌出一种无名的伤感。突然,一阵清脆的鸟鸣从空中传来。原来是一只小家燕,像箭一样,飞速地落到这只家燕的身旁,大概它还不知道同伴已经死去了。小家燕扑扇着翅膀,好像在说:“快起来,睡在这里危险!”地上的大家燕耷拉着脑袋,纹丝不动。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小家燕心中涌起:难道它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我不信,我一定要叫醒它!小家燕大声地叫着,“唧唧唧唧”,大家燕仍一动不动。小家燕凑近它更大声地叫着,叫声是那么感人肺腑,那么让人心碎。小家燕声嘶力竭了,但它不放弃。雨越下越大,小家燕撑开瘦弱的双翅为同伴遮风挡雨,雨像箭一样刺向小家燕。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小家燕快要抵不住雨的“攻击”„„ 终于,小家燕撑不住了,它用尽全身的力气,想把大家燕拖到避雨的地方,可刚拖出去几步,小家燕就没有力气了。它望着地上的血迹,心如刀绞„„最后,小家燕用小黄嘴梳理大家燕凌乱的羽毛,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天,仍灰蒙蒙的;雨,如万条丝线落到地上。我的眼睛湿润了,默默地想:动物之间的友情可真伟大!

让我震撼的一幕

4.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习作4 篇四

教学目标

1、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2、用睿智的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一颗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

3、用一枝灵动的笔,把自己所听到的描述下来。

4、知道有详有略的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写好人物对话片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帮学生梳理出

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二、讨论.积累资料

.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各抒己见,补充。

.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指名读习作例文。

.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小结:先用4 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4 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四、练习习作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附录:精彩设计

一、提出话题,激发讨论的欲望。

1、你们听说过伊拉克吗?你听说哪些与它有关的事情?

2、伊拉克那里曾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从那美丽的地方

流过,无数的人曾慕名前去参观他的伟大,可自从2003年3月,美国发起对伊战争,一切都被改写:历史名城被毁灭,无辜的生灵受到屠杀,那里的小朋友又过的怎样?

3、朗读小诗《分一点梦给他们》

分一点梦给他们

你可曾握过一只没有幸福冰冷的小手

在他的天空没有你我的梦

没有白云和微风

当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

就像回到温暖的港口

却遗忘了有个风吹雨打的角落

你可曾见过一双没有未来茫然的眼睛

在他的窗外没有童年的梦

没有彩虹和天空

当我们分享快乐给朋友

彼此分享希望和拥有

别忽略了那个被爱遗弃的地方

让我们也分一点梦给他们……

二、图文结合,升华内心的情感。

1、引出讨论会内容——伊拉克小朋友。

2、提出倾听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对精彩的发言可以记录下来,等一会,写的时候还有大用处。

3、你从图片上都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什么?

4、合作讨论:如果可能,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课件出示}

5、过渡语:祝福伊拉克小朋友早日摆脱战争的折磨,祈祷世界和平。

三、因势力导,分析具体的范文。

1、为了不让我们忘记这意义深刻的讨论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爱的声音,让我们记叙刚才发生的一切。

2、出示习作内容——记一次班级讨论会。

3、出示范文并范读。

4、请同学注意看范文二至五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5、想一想,在写这篇作文时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有详有略、写好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对话片段练写

1、我们都知道,写好一件事要有起因……

2、作文中哪一部分应该详写?

3、自由合作,回忆对话并记录下来。

4、将自己的对话描写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互相修改。

5、展示学生对话片段,老师适时做出点评,指出优点,点明需要修改的地方。

五、总结评价,点明道理。

同学们,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用睿智的头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用灵动的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4 记叙一次讨论会

5.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四 篇五

设计

font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05

一、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读懂要求,初步感知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2、按“习作要点讲座的提示”,通过讨论领会看多幅图作文的有关要求,即“根据图意”加上适当“想象”,把事情写得“连贯”、“具体”的要领。

3、按照“作业”的要求,看懂四幅图的图意,仿照“例文“的写法,连贯具体地说、写《车祸》的故事。

重难点:指导看图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三、教学设计

(一)看图说话

1、出示《打预防针》的挂图。

2、小组学习:看一看,说一说。

3、小组汇报。

4、师生点评。

(二)自悟要求

1、自由地读例文,找一找、划一划,比一比,说一说,你们刚才说的和有什么不同。

2、组织学生自由地表达。

3、教师总结:想象合理、丰富;表达具体、生动、连贯。

4、明确要求:要想把看图习作写好,必须是达到以上要求。

(三)复习方法,自主学习

1、说说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会的看图的方法。

2、总结:

(1)总体看图,确定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

(2)细看每一幅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3)看图时先看主景,再看背景。

(4)根据主景和背景,展开合理想象。

3、用小黑板出示方法。

4、出示《车祸》挂图,根据上述方法,先自由练说,再小组合作学习。

5、师巡回指导。

(四)习作指导

1、小组推荐或自荐练说。

2、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3、指导如何写具体:

(1)人物是活生生的,应该怎么写才能把他们写活?引导说出要写出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写“具体”

(2)如何把四幅图写连贯?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地点变化,时间变化、心理活动或语言自然过渡。指名说。

(3)学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①小朋友的表情照应。

②妈妈的表情照应。

③自然环境照应。

(4)小组练说,师生点评。

4、教师读下水作。

(五)成语超市

毫不犹豫

热火朝天

气喘吁吁

恍然大悟

一蹦一跳

全力以赴

配合默契

二话没说

乐不可支

专心致志

一言不发

疑惑不解

焦急万分

不动声色

万分羞涩

连连称赞

(六)练写修改

您正在浏览的是

6.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四 篇六

一、资源整合策略:化单调为有趣,化单一为丰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图形的旋转》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感知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后教学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方向及角度),还要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旋转的规律,主动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封闭图形绕一点旋转90°后的图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研读教材安排的第一部分内容“认识旋转三要素”时我们发现:这里教材只安排了两项内容———例题中转杆的旋转与练习中指针的旋转。收费站转杆的旋转运动巧妙地涵盖了旋转的三要素,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距离感,缺少童趣,同时,转杆旋转的方向只包括十字坐标四个象限里8种旋转情况中的2种,不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在深研教材和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简单封闭图形的旋转最终要转化到围成此图形的关键横线段或竖线段的旋转上来,而横线段旋转90°后会竖在旋转中心的上边或下边,竖线段旋转90°后会横到旋转中心的左边或右边。而能生动有趣地表征线段的旋转要素和旋转规律的现实模型是学生的手臂运动。为此,我们将书上“认识旋转三要素”的2个环节拓展、整合为以下5个环节:

1.课前做“手臂运动操”

离上课还有1分钟时,组织学生玩一玩手臂运动操,要求举手臂时做到横平竖直,同时说出手臂所指的方向。如举左侧手臂,边举边依次说出所指方向:左、上、左、下,举右侧手臂,同时说出所指方向: 右、上、右、下。有趣、简单的手臂运动操奇妙地蕴涵了旋转三要素和线段旋转的位置变化规律,为后面的逐步抽象和建模运用打下了伏笔。

2.观察旋转现象并引导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观察屏幕中多种物体的旋转运动, 巧妙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通过“关于旋转,你想研究哪些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提问情境中带着疑问,顺畅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之旅。

3.研究转杆旋转的三要素

先让学生观看转杆打开与关闭的动态视频,再观察打开与关闭的静态对比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开放性的问题———“有什么发现”。观察中,学生最易发现的是———都旋转了90°。借助旋转的角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90°的角是转杆绕下端(左端) 的点旋转得到的,这个点是固定不动的,是旋转的中心。“还有什么发现呢?”在进一步的观察、交流和手势比划中,学生发现了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最后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关闭(打开)时,转杆绕什么点怎样旋转了多少度?”使学生对旋转三要素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4.在想象中交流手臂运动游戏中的旋转规律

“还记得课前的手臂运动操吗?如果用这个箭头表示手臂朝下的动作,借助旋转手臂的经验,想象一下:将它依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朝下的箭头会依次朝哪里呢?”借助以上的启发以及想象之后的直观验证,学生轻松地发现了其中的旋转要素与规律: 将它依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朝下的箭头会依次变为朝———左、上、右、下。如果是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箭头会依次由朝下变为朝———右、上、左、下。此环节既巩固了旋转三要素,又及时地将学生旋转手臂的经验进行了理性提升,使学生自主提炼出带箭头的线段在十字坐标的四个象限中旋转后的位置变化规律,感悟到竖线段旋转90°后会横过来,横线段旋转90°后会竖起来,为后面将简单封闭图形的旋转转化为主要横、竖线段的旋转做了“位置变化”方面的铺垫。

5.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看图填空”

在练习指针的旋转运动中,进一步巩固旋转三要素,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与运用意识。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狠下功夫,通过将做手臂运动操、观察转杆运动中提问、想象中发现线段旋转的规律等活动引入课堂,竭力化单调为有趣、化单一为丰富、化呆板为生动,使学生借助有趣、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在兴趣盎然的观察、操作、想象、发现及表述等活动中对“物体旋转的三要素”及“线段旋转的位置变化规律”有了生动、 丰满而深刻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活动的丰富性与层次性、思维活动的有序性与提升性,并为后面研究图形的旋转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二、模型建构策略: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 直观到表象再到抽象

弗赖登塔尔将数学化分为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横向数学化是“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纵向数学化是“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的生成、重塑和被使用”。《图形的旋转》中横向数学化的部分包括由手臂、转杆、指针的旋转让学生认识旋转的三要素———中心、方向与角度,还包括由手臂的旋转到相对应的带箭头线段的旋转,由三角形纸片的旋转到相对应的最简单的封闭平面图形———三角形的旋转。然而, 仅有横向数学化是远远不够的。要画出由三条或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关键是要化整为零,将面的旋转转化为部分主要线段围绕定点的旋转,即由面到线再到定点,之后循序渐进, 再由定点到线再到面,从而引领学生有序经历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复杂到简单再到复杂、由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由想象到推理和建模的纵向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在轻松自如、有序提升的探究中掌握图形旋转的策略与步骤,感受转化、变与不变等数学思想。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

1.在想象与验证中研究三角形纸板的旋转

教师借助三角形硬纸片,组织学生进行“想象与验证”的游戏。具体过程如下:先通过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引出想象游戏———让学生拿出三角形纸板,将它与方格纸上的三角形完全重合,用手指一指三角形的顶点a,在头脑里想象将它绕a点旋转90°。之后提问:它的位置到了哪里?想出来了吗?想得对不对呢?于是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验证。验证之后,让学生通过实物展台进行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可以将三角形纸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也可以绕a点逆时针旋转90°。以上的实物操作游戏通过先想象再操作验证和准确表述的活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整体感受力和空间想象力, 并促使学生的思维及时地由实物操作提升为表象操作与符号操作。

2.在观察与交流中发现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规律

在操作与验证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交流: 旋转前后,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旋转前后的对应边呢?交流中学生发现:图形的位置变了,形状与大小没变;对应边的位置变了,长度没变。至此,横线段或竖线段旋转的两个重要因素———位置变化 (第一部分的第4环节)与长度不变的规律已经水落石出了,从而巧妙地分散了学习难点,使得将封闭图形的旋转转化为主要线段的旋转的思路得以水到渠成。

3.在独学与互动中探究平面图形(三角形)的旋 转方法与步骤

先启发学生进行表象操作与符号操作:不借助纸板,你能根据头脑中想象的结果,画出这个三角形绕a点旋转90°后的图形吗?先想一想,哪几条边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想好了就用水彩笔和尺子画一画,并标出旋转方向。在交流画法时,重点追问3个问题:在这个三角形中,哪几条边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呢?(相交于中心点的长直角边和短直角边)将长直角边怎样旋转,到了a点的哪边, 画几格,短直角边呢?为什么长直角边和短直角边各画了5格和3格?在以上独立探究与互动交流中,学生自然生成了图形旋转的解题模型:想图、找边、画边围图。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三个阶梯,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充分地观察、想象、验证、比较、作图、概括,从想象、验证三角形纸板的旋转,到对比、发现图形与对应边的旋转规律,到最后动手画出头脑中想象的旋转后的三角形并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成功地摆脱了外在具象的束缚,使数学思维成功地上升到表象与抽象、想象与推理的理性层面,并在充分的探究与体验中真切地把握了画旋转图形的关键要领:先找与定点相连的几条横竖线段,借助想象画出主要线段旋转后的位置与长度,最后连成封闭图形。这样就巧妙地将看似与面有关的封闭图形的旋转,转化为几条横竖线段的旋转,而横、竖线段旋转90°后又总会竖或横到定点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中的某一方位,长度不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学生后面独自解决变式情境中各种图形的旋转打下了扎实的模型基础。

三、变式运用策略:由双基到四基,由运用到欣赏

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有的双基拓展为四基———除了我们熟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增加了“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那么在建模基础上通过变式练习灵活运用模型时,我们的着眼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还应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和更深邃的数学世界,实现数学学习的外化与深化,使学生在丰富而多层面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强烈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欣赏到数学自身内在的思想魅力与发展规律。为此,在《图形的旋转》变式运用中,我们设计了以下4个层次的练习:

1.又快又好地画出旋转之后的长方形

教师启发:在这个长方形中,哪几条长或宽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呢?

2.先交流作图思路再画出旋转后的小旗图

画图前启发:先想象一下小旗旋转后的位置在哪儿,是什么样儿的?哪几条边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先在4人小组里交流,再动手画。交流时启发:结合旋转手臂的经验想象一下,旗面原来在旗杆的右面,逆时针旋转之后,旗面肯定在旗杆的哪面?旋转后横边到底竖在哪儿呢?为什么?(这条横边跟B点相距1格,旋转后与b仍然相距1格。)

3.动态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图形旋转的冰山一角,放眼生活,我们随时能看到更多旋转创造的美丽。(多媒体动态显示通过旋转得到美丽图案的动画。)这些精美的图案是通过什么创造的?(旋转)

4.动态展示图形中的旋转现象

旋转的美丽和神奇远不止这些。(出示平行四边形,明确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动态演示左边的三角形绕着对角线的中心点顺时针旋转180度,结果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进而指出———这一神奇的旋转现象到中学会做深入的研究。

在以上的练习中,第一个练习巩固作图三步骤———想图、找边、画边围图,让学生在模仿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画图经验;第二个练习是提升性的练习,极富挑战性,使学生在想象中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在理性思辩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模型运用能力,感受转化、“变与不变”等数学思想。第三个练习是让学生欣赏图形旋转在实践运用中创造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创造生活美的热情,实现由数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也为学生五年级时进一步学习图形的连续旋转打下伏笔。第四个练习是让学生在纵向数学化的世界里更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的视界,感受旋转在图形世界的发展与联系中所创造出的精彩与奇妙。

7.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资料 篇七

一、读拼音,写汉字

biān zhī chïng gāo jìn tîu chuàng zào zhì huì sù zào(编 织)(崇 高)(浸 透)(创 造)(智 慧)(塑 造)zhāo xiá xīn láo zhù yuàn bō tāo guān shǎng pǐn cháng(朝 霞)(辛 劳)(祝 愿)(波 涛)(观 赏)(品 尝)qū zhǐ dàn yuàn qiū yuâ qīng luï hú guāng bái yín mínglì(屈指)(但愿)(秋月)(青螺)(湖光)(白银)(明丽)niàng zào fán nǎo zhào yào zhēn cáng rïu rân duì wǔ dì tǎn(酿造)(烦恼)(照耀)(珍藏)(柔韧)(队伍)(地毯)chǐ rǔ bù fá xǐ shuā ài fǔ jí dù lǐ mào jī nù lì zhì(耻辱)(步伐)(洗刷)(爱抚)(嫉妒)(礼貌)(激怒)(励志)Pí juàn chãn liâ lín mï yōu yì chãng rân zhân jīng páo xiào(疲倦)(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咆哮)shōu jiǎo xiāo huǐ xiāo zhāng qī wǔ yìng yāo zǐ xì zuǒ yîu(收缴)(销毁)(嚣张)(欺侮)(应邀)(仔细)(左右)xīn xiān jí shí yïu qí zī tài chãn jìn gāo bǐng hùn dùn(新鲜)(即时)(尤其)(姿态)(沉浸)(糕饼)(混沌)wēi ã lãi tínɡ hã lǒng tiě liàn chù fàn chãnɡ fá mài jìn

(巍峨)(雷霆)(合拢)(铁链)(触犯)(惩罚)(迈进)shuǐ ɡuàn jiāo ào shân chū huā píng xīn shǎng bù jīn yâ mù(水罐)(骄傲)(渗出)(花瓶)(欣赏)(不禁)(夜幕)jiàng lín jiǎo jiã lún kuî lù chãng quē fá jiān kǔ wù zhì(降临)(皎洁)(轮廓)(路程)(缺乏)(艰苦)(物质)shì liàng wēi xiǎn yïu dì kuài jiã chá yuâ fù kuǎn chãng shí(适量)(危险)(邮递)(快捷)(查阅)(付款)(诚实)gù zhàng bì jìng zã rân mî shēng hîu huǐ qiàn yì huán gù(故障)(毕竟)(责任)(陌生)(后悔)(歉意)(环顾)jū rán lián xì yù fā pãi bàn fú àn shēng pà bō kāi

(居然)(联系)(愈发)(陪伴)(伏案)(生怕)(拨开)táo qì niǔ dîng yī lài chì zã fā shì cán kuì cán hài líng hún(淘气)(扭动)(依赖)(斥责)(发誓)(惭愧)(残害)(灵魂)xiào huà lǒng zhào níng jiã mï hu mí màn zhēng tãng zhuì mǎn(笑话)(笼罩)(凝结)(模糊)(弥漫)(蒸腾)(缀满)liáo rào yān mî hã mù ào miào qì fēn chuǎi mï liú lǎn gē sîng(缭绕)(淹没)(和睦)(奥妙)(气氛)(揣摩)(浏览)(歌颂)gū zhōu hán jiāng bào zhú(孤舟)(寒江)(爆竹)

二、成语: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十全十美 悲欢离合 羊肠小路 井井有条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秩序井然 满面春风 雕梁画栋 雄伟壮丽 格外挺拔 遥遥相对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翩翩起舞 五彩缤纷 水泄不通 震惊中外 白浪翻滚 晶莹剔透 明珠散落 银花盛开 虎啸狮吼 秋雨潇潇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林深叶茂 诗情画意 高低错落 色彩斑斓 蔚为壮观 憨态可掬 若无其事 异兽珍禽 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绿意盎然 骠悍强壮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默默无言 舒缓平稳 湖光山色 人间天堂 明月清风 桂子飘香 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小心翼翼 大发雷霆 炊烟袅袅 不远万里 完好无损 日复一日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有所作为 远渡重洋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大好月色 晓行夜宿 浑身无力 又惊又喜 无所不有 丰富多彩 息息相关 万水千山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神气十足 不由自主 知恩图报 背信弃义 肝胆相照 开诚相见 同舟共济 心照不宣 志同道合 亲密无间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洁白晶莹 琼枝玉树 抑扬顿挫 开卷有益 和谐动听 欣欣向荣 千门万户 春满人间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三、应背默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擀面杖吹水——一窍不通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鲁迅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人无信不立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 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

四、近反义词

近:蕴含——包含 辛劳——辛苦 智慧——智谋 闪耀——闪烁 品尝——品味 观赏——欣赏 埋怨——报怨 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形影不离——如影随形 十全十美——完美无缺 烦恼——苦恼 明丽——明媚 珍藏——收藏 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宽慰——欣慰 等待——等候 沸腾——热闹 兴高采烈——欢天喜地 挺拔——挺立 秩序井然——井井有条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庄严——庄重 花团锦簇——繁花似锦 格外——特别 矗立——耸立 热情——热诚 争论——争辩 偏见——成见 疲倦——疲惫 陈列——陈设 优异——优秀 装点——装饰 分外——格外 咆哮——怒吼 持续——连续 沉重——繁重 水泄不通——滴水不漏 拎——提 洪大——洪亮 汇注——汇合 闻名——知名 缤纷——纷繁 错落——纷乱 若无其事——行若无事 远眺——远望 顽皮——调皮 遮掩——遮蔽 驰骋——奔驰 安闲——安逸 欣赏——观赏 偶尔——偶然 仔细——细心 完整——完好 吩咐|——嘱咐 沉浸——陶醉 黑暗——阴暗 巍峨——高耸 精疲力竭——疲惫不堪 光芒万丈——光芒四射

反:崇高——卑下 飞速——缓慢 理想——现实 茁壮——衰弱 埋怨——感激 十全十美——一无是处 烦恼——快乐 挺拔——弯曲 明丽——灰暗 珍藏——丢弃 井井有条——杂乱无章 宽广——狭窄 兴高采烈——无精打采 秩序井然——杂乱无章 情不自禁——不动声色 欣喜若狂——悲痛欲绝 庄严——轻浮 尽收眼底——管中窥豹 花团锦簇——落英缤纷 热情——冷漠 嫉妒——羡慕 天堂——地狱 清苦——富裕 陈列——收藏 承认——抵赖 勇往直前——畏缩不前 分外——寻常 持续——中断 沉重——轻松 水泄不通——畅通无阻 昼——夜 洪大——微弱 清澈——浑浊 喧腾——安静 错落——整齐 稀少——繁多 敏捷——笨拙 若无其事——郑重其事 安闲——忙碌 偶尔——经常 舒缓——急促 微弱——强烈 悠然自得——惊慌失措 默默无言——滔滔不绝 完整——残缺 新鲜——混浊 沉浸——漂浮 黑暗——光明 合拢——裂开 精疲力竭——精力充沛 光芒万丈——光芒四射

五、多音字

埋:(1)mái 埋伏(2)mán埋怨; 宁:(1)níng宁静(2)nìng宁愿 磨:(1)mï磨牙(2)mî磨坊; 发(1)fà发丝(2)fā发现 曲:(1)qǔ曲调(2)qū曲直; 刷:(1)shuà刷白(2)shuā刷牙 尽:(1)jìn尽头(2)jǐn尽管 奔:(1)bân投奔(2)bēn奔跑 重:(1)chïng重新(2)zhîng看重 担:(1)dàn重担(2)dān担心 应:(1)yìng应和(2)yīng应该 济:(1)jì救济(2)jǐ 济南 没:(1)mãi没有(2)mî沉没 载:(1)zài装载(2)zǎi记载 畜:(1)chù家畜(2)xù畜牧

混:(1)hún混蛋(2)hǔn混淆(3)hùn混杂 解:(1)jiâ押解(2)jiě解决(3)xiâ浑身解数

8.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四 篇八

“标准”陈述: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生活处处皆语文,在家庭、学校、大自然中学习语文知识,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留心句、段结构,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评价预设:

1、养成处处留心生活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2、学生能够认真读小芳写的日记,并能正确修改,懂得写文章不能重复罗嗦。教学目标:

1、能通过动物标牌学习生字,懂得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

2、认真读小芳写的日记,并能正确修改,懂得写文章不能重复罗嗦。

3、养成处处留心生活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学重、难点:

懂得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教具准备:

1、各类投影片。

2、搜集动物趣闻。教学过程: 第一题。

一、读一读题目“爸爸带小芳去动物园”。思考:

1、你读懂了什么?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题目要求。

2、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二、出示书上的动物标牌,思考:

1、这些动物的名字你认识吗?有没有以前见过,但是读错了的?今天记住了吗?

2、再读书上的标牌,讨论:

(1)你对哪些动物比较了解?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2)还有哪些类似的容易读错的动物名称?请提醒大家注意一下。(3)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三、学习介绍动物。

1、出示小芳的日记,默读,思考:小芳的这段话介绍了哪种动物?写出了这种动物的什么特点?哪些写的好?还有什么不足?

2、组织交流。

3、尝试练习:你们可以帮助小芳写好吗?

4、拓展练习:你对什么动物比较了解?仿照小芳的习作写一种小动物。

四、学生谈收获。

1、讨论: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的收获是什么?

2、小结: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积累,哪里都能学到语文的。

9.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四 篇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可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提供部分剪纸作品供学生观察欣赏。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两个要求:一是欣赏“这些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美不胜收”的剪纸作品;二是好细观察,并加以想象,结合剪纸作品隐含的故事,完成一篇习作。

二、学情分析:

准备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或可以组织民间艺人到现场剪纸,组织学生观看、欣赏。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便宜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三、教学要求:

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

四、教学重点难点:

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

2.展开丰富的想象,便宜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3.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题目自拟。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课文《姥姥的剪纸》,导入新课。

二、看图练习说话

1.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看图练习说话,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2.叙述主要人物,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打扮。3.连起来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剪纸的内容,要求细致具体。

三、放飞想象

1.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2.小组讨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清楚。

3.各自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事情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

四、展开联想

看着这么精美的剪纸作品,你会联想到什么? 集体交流。

五、构思布局,酝酿写作

1.请同学们把自己编写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2.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展开合理想象,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教学过程: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1.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3.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课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5.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6.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教学后记

10.《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十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从小就(喜欢鸟),“我”渴望(通晓鸟语)。“我”通晓鸟语的目的是什么?

2、“我”既然这么渴望通晓鸟语,那“我”就光想吗?“我”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第4、5自然段

1、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与鸟儿交谈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与布谷鸟的交往。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划一划。

2、交流。指名回答,齐读词语。

3、“我”这么喜欢布谷鸟,到底喜欢到什么程度?用一个词语来表示。

4、观察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从这幅图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

5、文中怎样来描述的?指名读,齐读。

6、想一想“我”和布谷鸟交谈的情景,请同学来学一学。

7、你们看布谷鸟还对“我”说了什么?

8、他们谈得这么愉快,他们会是什么关系?

9、齐读,总结学习方法。

三、学习第6、7自然段

1、我们用学习“我”与布谷鸟交往的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

2、我们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划一划。

3、交流,人们喜欢喜鹊。“我”喜欢喜鹊。

4、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齐读。生活中有哪些喜事?你们愿意当一回喜鹊来报喜吗?

5、第7自然段与第6自然段有什么不同?默读。

6、从第1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7、“我”以“知音”自居表现出什么?“我”把鸟儿看作什么?

8、为什么说鸟儿是“我”的老师?齐读。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齐读

2、“我”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3、鸟语让你遐想,鸟语让你快乐;感谢大自然,让我们找到了又一个“知音”,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满怀深情地再读最后一段: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五、根据板书总结回忆全文

六、作业

这么美的课文,老师发现大家都爱上鸟了,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小练笔:

1、听鸟语谈感想,找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围绕“爱鸟周”的活动,写一封爱鸟护鸟的倡议书,或者招贴画,来呼吁大家一起保护鸟类。

板书设计:15鸟语

┌────倾听────┐

│ │

朋友 接近、交谈

│ │

└────猜想────┘

11.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九色鹿》 篇十一

龙虬镇中心小学李吉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到文中寻找相应的答案,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圈点勾画法。在文中圈点勾画,找出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课文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文中两个重要角色:九色鹿、调达,分析各自特点。

难点:领悟九色鹿的美好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

2.故事中的九色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美)

3.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板书:调达),一读到这个名字,你又想用什么字来概括他呢?(丑)

二、教学新课

1.这是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在读这个故事时,我们应走进字里行间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思、语气,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这就叫用心读书,也只有这样用心方能读出“味儿”。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体现美与丑的句子,并想一想美在哪里,丑在何处?

2.画完的同学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3.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那我们先来汇报体现美的句子。

●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1.出示图。九色鹿的外表很美。(外表美)

2.那你能读出他的外表美吗?指名读、齐读。

△读得真好。这一段写出了九色鹿的外表美。接着我们继续交流,你还发现了哪些美? ●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1.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板书:勇敢)

2.这个“立即”可以换一个什么词?说明什么?

3.九色鹿看到调达在汹涌的波涛中挣扎时,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了下去,多么勇敢啊!你会怎么读?激情感读:调达万分危急,生死之间。读——

九色鹿毫不犹豫,勇敢救人。读——

△勇敢的力量来自善良的心灵!还能从九色鹿身上找到美吗?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1.从这段话中你看出了九色鹿美在哪里?(板书:无私)

2.你来读出他的无私。

△还有吗?你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刚才我们读出了九色鹿的外形美、勇敢无私的美,还划了哪些句子?请你说说。

●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1.读了这一段话,你认为这又是一只怎样的鹿呢?

【答不出:1.看看当时所处的情境?(冷静)

2.圈点“陛下、您”

提问:面对前来捕杀它的国王,值得九色鹿这样客气吗?

(为了保住自己;国王是出于无奈才捉拿九色鹿的;国王本来是受小

人蒙骗——告密时”那个人”没有告诉国王九色鹿救人的事。)

3.“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将这句话点红,想一想,当时国王听了九色鹿说这样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板书:机智)】

3.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说的?

4.指导朗读。

a)感情朗读:她的痛斥字字千钧,句句掷地有声。请自己读一读,(点红:竟然、难道)注意加点词的语气,读出气愤的感觉。

b)▲九色鹿说给你个扬眉吐气的机会,你来痛斥调达。(评:表达气愤并不是一定在于声高,而在于发字内心。“你读得很激动,和九色鹿当时的心情一样,不过九色鹿当时更多的是愤怒,你能愤怒地来读一读吗?”

▲九色鹿说给你辩驳的机会,快点让国王醒悟吧!(评:“读得真好,不过,对国王的语气和对调达的语气都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再读读,有变化才有精彩。”)▲师渲染气氛(指板书)

教师: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见利忘义!让人伤心!(全体女生齐读)

教师: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背信弃义!让人痛心!(全体男生齐读)教师: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恩将仇报!让人愤怒!(全体学生齐读)

△课文里除了写了九色鹿的外形美,还写了谁的美?这需要同学们细心去找,去读,请你说说。

●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1.能说说国王美在哪儿吗?

2.我们看看前面的国王是怎么做的?男同学读上面这一段话(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女同学读下面一段话,体会一下。

3.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改错)

4.国王说的话分三个内容,一是斥责,二是惩罚,三是下令。让我们展开想象:做一回国王,想想他会怎样斥责,惩罚,下令?

(出示:国王低下头对九色鹿说:“我真惭愧,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王转身斥责调达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他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里除了国王的美,你还发现了谁的美?再看课文。

●突然,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

1.可以看出它是什么美?(板书:助人)

2.能找出乌鸦的美,了不起,我们要把乌鸦的美读出来。(着急、关切)

3.△好,刚才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美,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丑? ●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啦,就进宫告密。

1.说说你的理解。

2.回头看看得救后的调达,面对救命恩人,他是怎么郑重起誓的呢?

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3.通过调达一前一后两种态度截然不同的变化,你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怎样的调达?(板书: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4.调达是见了什么“利”?

5.调达见到重金,心里会怎么想?指导读。

6.调达忘了什么“义”?

7.接着用三个句式引领学生接读:一个受过九色鹿救命之恩的人竟然见利忘义!一个口口声声要报恩的人竟然忘恩负义!一个郑重起誓的人竟然背信弃义!

8.小结。

△我们读出了调达的丑,还有谁的丑?

●有一天,这个国家的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种鲜艳毛色的鹿。她突发奇想: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做件衣服穿上,我一定会显得更加漂亮!

1.说说你的理解。(板书:残忍)

三、小结。

1.通过读课文,我们对这个故事中的各个人物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不喜欢文中的谁?

调达:让我们用这些句子来告戒他!

[示: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2.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体会到了九色鹿的美,国王改错的美,乌鸦助人的美,也发现了调达见利忘义的丑、王妃残忍的丑。同学们,如果这块黑板就是整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你最不想看到的是什么?(相机擦去不想看到的。)那么,大家看看现在这个世界上剩下的是什么?这其实呢就是民间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斥责。记住:美的外表和美的心灵结合,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多读民间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使我们成为一个“美”的人。最后老师想向大家推荐一些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1.《梁山伯与祝英台》

2、《白蛇传》

3、《孟姜女哭长城》

4、《鲁班造木》

【教学反思】

1、从故事教学的角度来讲,我认为除了故事情节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通过阅读,感受人物形象,为此,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情节之后,我确定了这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即研究两个主人公的品质特点,这样让他们学有目标,学有方向。九色鹿的见义勇为学生往往心里明白而不会概括。对此,我把词典上的意思讲述出来,再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其见义勇为的特点。

从第二自然段“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从“立即”一词可以表明九色鹿救人时不假思索,行动快速而果断,而且联系上文可以看出九色鹿不顾自己的安危,这就是一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接着,再让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从不求回报以及让落水的调达快回家的语言当中感受到九色鹿的善

良的一面。

2、学生从课文结尾九色鹿怒斥调达的一段话中,直接找出了概括出调达的性格特点的关键词——“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教师再让学生默读6、7两个自然段,通过朗读、想象调达当时郑重起誓的样子,这样学生便能抓住调达落水得救后感激涕泠(语言、动作)、面对悬赏时立即告密(动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感悟到这个人灵魂的肮脏,加深对这两个关键词语的理解。

3、九色鹿对国王控诉的那段话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整堂课一个重要的训练点。为此,我出示了这段话:“陛下,你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泄露我的住处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阅读,反复体会,一步步引领孩子品读课文,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由九色鹿的气愤到勇敢到机智,情感体验越来越深刻,课文读得也越来越有味。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是个开放的大课堂,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嘴巴也更会讲了。但是,语文课还是姓“语”,课堂教学还是应该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根本,学语文,用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多次想象练说的环节:想象调达当时的郑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诉时的内心愤恨;想象国王听了之后的内心活动以及国王会如何惩罚调达等,通过角色的置换、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民间故事所特有的丰富的体验。

12.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计划 篇十二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迎接期末考试测查,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挖掘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特制订此项计划。依照计划,在仅有的半个月时间内,将本学期的整册教材由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争取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本班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其内涵。但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如卫宇坤、赵奕然、王鑫宇等同学学习主动性较弱,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其中周宇航同学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监督力薄弱。从整体来说,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学生作文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等现象,公式化较严重。

二、复习内容:

1、掌握本册要求写的223个生字及相关词语(包括查字典、组词、多音字组词、成语、近反义词、用词语及关联词语造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会写各种句子(包括把字句、被字句、修辞句、陈述句、反问句、修改病句、补充句子、排列句子)。

3、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分析段落,初步掌握分段知识,能简单概括段意、能找出中心句、能回答与文章有关的问题。注重训练回答问题的模式、答题的规范性、全面性。

4、掌握要求背诵的课文,并进行与课文相关的积累的巩固。

5、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在阅读复习中相机进行实践。

6、进一步了解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对本册书中的作文类型有所了解,掌握每种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清楚,写明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会写书信。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根据不足进行指导。

三、复习目标

1、巩固本册生字词,能准确认读338个生字,会写223个生字,6个多音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掌握340个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会造句,找出部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搭配词语。

2、能背诵指定课文,领会课文含义,会背诵、理解、默写古诗。

3、句子:(1)复习学过的句式。能把叙述句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会把有联系的几个简单句子合并成一句。(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3)会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正确,能修改问题明显的病句。(4)能通过理解句子中的主要词语来体会

整句话的意思。(5)能区分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复习三种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方位顺序。

5、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按指定的段式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6、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情楚,有礼貌。

四、复习重点: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了不同的重点难点。

优生、中等生:

重点:在基本掌握识字写字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阅读和作文训练。(采取小组合作,在字词句段的听写、默写基本达到优秀后分步进行,早达到早进行)。

难点:在阅读、作文训练中,贯穿各单元训练点及以前所学阅读训练要求,提高阅读能力。

学困生:

重点: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抓好字词句的听写、背诵、默写,(要求每次听写或默写成绩都在合格以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阅读、作文的训练,早达到早进行。)

难点:阅读中以对句段篇的理解,及学习训练点的巩固为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题的应变能力,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五、复习方法:

1、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2、采用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定期评选“复习之星”。

3、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总结。

六、复习措施

1、采取单元复习和各种归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注意复习的实效性,特别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尽量让学生在复习中多读书,多感悟,多学习些有用的东西,少让学生死记硬背。

2、重视针对性补差工作,加强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注重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让复习尽量轻松、快乐。

3、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4、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复习措施。

字词句:每天听写词语。列出平时易写错的字词,反复听写巩固。摘录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多义字,比较字形及选择字义。背诵默写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句段篇:列出课文中重点词句或语言优美的句子,加强朗读与体验。对要求背诵的段落,背诵、默写或变式填空。复习、巩固课后所涉及的“单元训练目标”的练习题。选择几篇综合性较强的文章,进行单元训练点强化练习,并进行多题型的训练。

上一篇:关于规则的作范文450字下一篇:高二第二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