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精选15篇)
1.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一
集体备课: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新课程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教材、百家争鸣的新观点、精彩纷呈的名师课堂,我们的老师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似乎荆棘丛丛.于是乎独辟蹊径者勇立潮头:有的借助一些精心研究的课尽展风采,有的潜心研究名师成长历程择其适者而效仿,有的将自己的教育博客办得风声水起……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成长途径.教师的成长除了这些途径外,更应该在课堂.学习新理念、贯彻新理念、研透新教材、演绎新教材,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集体备课,便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采用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个体研读——提升解析教材的能力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体分解,主备先行.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明确任务、个体研读.具体操作方式是:一开始,以备课组为单位(全校共14个备课组),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集体研究并制定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根据老师的特点,将备课内容整体分解为若干板块,确定好主备教师、辅备教师、教案完成时间、集中讨论时间以及典型课例,并将此计划交学校委派的蹲组校务会成员审阅.接着,每位主备教师按计划自行备课.这一环节,主备教师必须做到
“六备”:一备教材,包括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组处理,明确教什么等;二备课标,包括根据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及分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等;三备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具体实情;四备教法,即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定怎么教;五备教学过程,包括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对师生活动进行预设;六备练习,特别注重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有效性、拓展性等.在个体研读形成教案后,蹲组校务会成员和组内辅备教师均会提前阅读教案,蹲组校务会成员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对教案给出相应的等级评价.制度明确了主备教师的职责,等级评价让备课教师不敢马虎了事.组内辅备教师也会在熟悉主备教案的同时,思考资源的补充、设计的优化、蕴酿集体讨论的问题.通过个体研读,教师带着任务思考问题,因为任务的分解,老师们便可集中思考某一个问题.对各种已有的素材进行反复比较,择其优者而选之,对人们没有涉及过的处理方式进行大胆尝试,择其适者而取之.这样,思考的深度得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中解读教材的能力自然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读中水涨船高.二、集慧思考——培养专业研究的心态
集体备课的第二个环节是:典型引路,互动交流.这一环节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主要目的是集体研讨、优化设计.学校教务室在期初课务安排时,便给每个备课组定好一个时间段作为各组集体备 2
课的时间,有的学科是半天,有的学科是两节课.在这一段时间内,各备课组的老师都没有课,大家就集中在一起,在蹲点校务会成员、备课组长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面对面的集中交流.具体流程是:首先,由中心发言人对主备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重点谈所备单元的整体设计、课时安排的意图;其次,辅备老师结合提前阅读个案时的思考谈自己的主要修改意见,必要时进行讨论,直至基本达成共识;第三,主备教师选择其中一节有代表性的课进行深入研讨,要围绕“六备”进行阐述,简明扼要说清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说清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清针对学情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安排,讲明练习设计的意图,教材整合的思路;最后,全体老师进行集中交流,包括:逐条推敲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学各环节设计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反复斟酌问题处理、情境创设、练习设计,直至形成一节比较完善的典型课例教案.在集慧式思考形成某一典型课的个案后,主备老师又会博采众长,对全单元教案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然后将二备教案交给每一位执教老师.当然,在教案上还会留有一定的增、删、改、补的空间.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执教老师根据动态的学情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合理的修改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功在课前,思在课前.校务会蹲组成员除了与组员平等地参与讨论、适时地进行点拔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参与者的表现,绝不让每一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这种交流不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培养教师务实求真 3 的专业研究心态,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交流,为落实有效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三、课例展现――磨砺演绎课堂的能力
集体备课的第三个环节是:聚集课堂,深入研讨.这一环节把重点放在了有一定研究方向的课例研究上,是第二个环节的一项落实与延伸.在前一环节里,经过集体讨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典型课例教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比较完善”是还只是理论上的或经验型的,必然要经过真实的演绎方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改进.因此,主备老师将按照初步达成一致的教案在组内进行第一轮试上.在这一轮里,听课的老师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课堂观察,重点针对课堂现象对教学效果进行剖析,针对教师研究的主攻方向进行对比分析,执教的老师则重点关注自已的主攻问题的解决情况(此典型课是在期初拟定计划时已经确定好的,研究教师已经确定了一学期的研究方向、主攻问题和解决措施).因为老师们期初确定了主攻问题,抱着一种研究的心态探索课堂教学,所以老师往往并不一味选择一些所谓“好上的”课进行研究,一些“难啃的骨头”,如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都成为了老师们研究的领域.一轮试上后,组内的老师则马上聚在一起交流课中的得失,提炼出主要问题进行集中攻克,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执教老师则综合组内老师的点评和自己的感悟,对教学设计进行再度调整.接着,按调整后的设计在校内进行公开展示.学校教科室、教务室均参与这一轮 4 的听课,按照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别从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两个维度对研究课进行客观评价,此评价结果纳入学期末教师研究水平评价及教研组综合评价.经过集体备课后的课例研究,舍去了传统赛课中的功利色彩,一切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解决教学中长期困扰老师们的问题,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难题,同时又提炼一些新的研究问题.这样一种形式既为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提供素材,更将教师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落到了重中之重——课堂教学.同时,这种有序的、有组织的、有主攻方向的课堂教学研究变成了校内教师的一种工作常态,教师真正做到了教中研、研中教,这是非常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四、多元反思――拓展个性发展的空间
如果是把集体备课定成形成教案,那显然是对集体备课的片面理解.如果把集体备课看成一节普通的课例研究,课上完就了事,那也绝对不是我们集体备课的初衷.集体备课在我校进行三年实践而愈做愈精彩,得益于它开放、互动、共享、平等、共进的活力,也得益于它异中求中、同中求异的交流方式.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集体备课时间里我们都是在讨论形成教案.一般而言,在一学期规定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于集体备课后的反思交流,我们把之称为集体备课的第四环节:多元反思,共享提高.具体做法是:一个主备单元的课上完后,老师们在共性教案上进行了个性化的修改,有的甚至会做较大幅度的修改.因此,这时备课组便会集 5
中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回顾教案设计中的问题,将备课时要注意的问题形成经验附于集体备课教案后面.学期结束时,所有集体备课后的教案都将存入学校资源库,成为下一轮备课教师的重要资源.与此类似,典型课例在第二轮上完后,所有听课教师也会利用集中交流的时间或是借助学科QQ群、博客交流听后感想,提出一些意见.执教老师也会综合大家的意见对自己的教案进行最后一次修改,加上自己的反思,形成精品案例资料,上交到学校教科室,以备教科室综合评价,同时这种精品案例资料也成为学校的资源.最终的反馈交流并非出于“求同”的目的,相反,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在这一环节里,更重要的是各抒已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展现教师的个现观点,集体备课的意见也正在于此.反思交流也不是漫无边际的,一般来说,备课组长或蹲点校务会成员会根据一个阶段集体备课中出现的典型性问题进行集中交流讨论,因为参与讨论的老师范围比备课组要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备课组因长期在一起而产生的同质化现象,拓展了教师的个性发展的空间.集体备课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呼唤,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能的一个平台,其开放的时空和相对集中的研究成员,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的有效的保障.学校配套制度(期初计划审阅制度、蹲点成员周点评制度、月反馈制度、主备单元审阅反馈制度等)的制定与执行也是集体备课实效的有力保证.当然因此而产生的一些弊端也是在所难免的,譬如专业发展的同化,但就教师自身而言,集体备课仍不失为促进教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2.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二
关键词: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备课框架,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本校数学老师的教学水平, 在校领导, 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数学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集体备课,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我校近一年的集体备课的教学实践。本人谈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 和大家分享。
1 确定备课的内容
首先, 我们数学老师集体学习了省里的数学教学大纲,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了我校数学课的教学内容。这为我们的集体备课提供了目标, 同时有利于教研组长分配备课的教学任务, 让参与备课的老师心中有数, 做到有的放矢。
事实上, 当我们把备课的内容具体化之后, 所有的老师就明确了本次备课的范围。为了能够在下次教研活动上发表自己好的观点, 就迫使大家要反复专研教材。课后要找材料, 不断创新自己的教法, 教学手段。每一次课都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而最后形成的, 这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大家的备课热情。有助于大家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课堂整体效应上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把知识点和能力点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2 确定备课的整体框架
一次课的内容确定后, 我们会根据内容来确定本次课的整体框架。这就象学生在做题目时, 要掌握其解题步骤一样。数学主要靠理解, 而整个框架可以清晰地帮助学生反映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 这样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出口, 有效地解决问题。譬如我们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时候, 经过大家的讨论后, 形成了备这次课的如下的基本框架。首先复习初中学过的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同时结合前面一节《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内容, 适时的抛出问题: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应该怎么定义?引导学生回忆在直角坐标系下可以作出任意一个角, 从而希望在直角坐标系下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想法。其次结合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把这个锐角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 引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这样讲的好处在于体现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不矛盾的, 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看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的特殊形式, 也有助于我们记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比如我们在讲函数的奇偶性时, 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框架:首先通过图形关于y轴对称指出该函数为偶函数, 图形关于原点对称说明该函数为奇函数。通过图形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相对来说是一件比较简单的情形, 也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后分析对称图形的特点, 给出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 由此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来理解就相对来说合情合理。当然在这样的一个大的框架下, 我们也会设置一些小的框架来帮助学生理解定义。
正是在这些框架的支撑下, 让我们的每个知识点有章可循, 让我们的解题有法可依。让我们的困惑得以解决, 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从而不再讨厌数学, 甚至于逐渐喜欢上数学, 这也才是我们快乐学习数学的真谛。
3 确定备课时教学的方法
数学教学上有很多种方法, 好的解题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便于学生理解, 我们就要选择最恰当的解题方法。比如我们在讲积分上限函数的时:如果函数xf) (在区间[ba, ]上连续, (为定义在区间[ba, ]上的积分上限函数。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个积分上限函数, 我们可以让他们尝试做这样一个选择题:设, 则f (x) = ()
利用。那我们就很容易选择出来。而在解决几何问题的时候, 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如下面的问题:已知椭圆的焦点为21, FF。点P是椭圆上的动点, 当21∠PFF为钝角时, 求P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分析如何将21∠PFF为钝角与P点的坐标取得联系呢?容易想到设出点P的坐标 (x, y) , 再由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钝角, 得到x, y的关系, 结合P在椭圆上, 可得以横坐标x满足的关系式, 进而求得x的范围。这是完全依赖于代数手段的一种思路。是否可以将几何方法与代数方法结合起来呢?联想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 只要抓住直角这一特殊情形, 便可解决问题。
解考虑以F1F2为直径的圆x2+y2=5与已知椭圆的交点。
由方程组消去y, 解得。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
总之, 教学方法有很多, 而教学过程则是艰巨的。如何找到适合我们学生教学的方法, 需要我们用心发现。教师在设计好初始问题 (以及提出问题的方案) , 准备好概略性解决方案 (不止一个) 和几种适应学生状况的思维模式以后, 再重点地弄清关键部分的细节, 就可以去上课了。当然, 在上课时你可能会遇到不少意外的情况, 但是只要坚持过程性教学原则, 不回避问题和矛盾, 只要熟悉并应用数学文化的规范, 就一定会上好课——而且会出乎意料的精彩、自然和富有创造性。
通过一学年的集体备课, 我们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 对学生的现状分析的更加透彻。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习了其他老师的优点, 发现了自己不足, 让我们的业务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数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
[2]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标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6 (1) .
[3]李祎.数学教学方法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1 (1) .
3.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三
目前,生活中“AA制”很流行,并且延伸拓展了很多内涵。其实AA制延伸的意思可以看作当今的一种叫做“拼一族”的生活方式,两者很相似,两者均有的含义就是:为达成一个共同的或者共有的目标,而各自贡献出自己一部分力量,完成的一个利益的共享,共同实现目标。“AA制”的意思可以从字面看出,就是按人头平均分担的意思,意为“全部分开”。AA制的本身促进了双方及合作各方的自尊、自爱、自立思想的树立。
基于以上集体备课的现象及原因,笔者根据和借鉴生活中“AA制”这一应用理论,提出了小学数学单元“AA制”有效集体备课策略。
小学数学单元“AA制”有效集体备课策略
小学数学单元“AA制”有效集体备课策略解读:“AA制”重构式集体备课主要分为单元知识点的重构和课堂教学案例的重构。第一个“A”是指教师对单元知识点的重构。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先由校数学教研员或备课组长出题进行单元知识点过关考试,通过测试教师让其了解教材的单元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前置备课,集备时教师根据自己的测试情况及对教材的理解,对单元知识点进行研讨交流,最后形成单元知识点共案,完成单元知识点的重构。第二个“A”是指课堂教学的重构。单元知识点重构形成共案后,备课组通过一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来研究知识点的有效教学方法。经过教师讲课、课后议课环节后,最后由备课组整理出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课例,完成高效课堂教学的重构。
单元前测:进行集体备课时,由校数学教研员或备课组长命题(试题内容包括教材知识点、教学用书中的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等),让备课组成员进行单元知识点过关考试,现场批阅、公布成绩。
前置备课:教师个人自主备课,对所备课单元教材进行解读、研究,掌握本单元的教学知识编排体系,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及教学方法。
单元知识点研讨:教师反思考试情况,对出错知识点进行改正,以试题为蓝本对单元知识点进行研讨,对过关测试题中的不足进行修订、补充,集体智慧形成单元知识点共案。
单元知识点共案:前三环节活动的成果,包括教材知识结构、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策略。
备课:备课组推荐一名讲课教师,根据单元知识点共案,选择教材中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进行备课,精心设计教案。
上课:备课教师上课,备课组其他教师根据不同维度进行观课,撰写观课报告。
研讨课:在备课组长主持下,上课教师进行课后反思,观课教师根据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从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进行议课,研讨知识点共案的有效教学方法。
典型课例:备课组研课后,根椐研课共识,整理出一篇优秀教学课例,作为本单元教学的参考课例。
小学数学单元“AA”制重构式集体备课从单元知识点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入手分开,同时对每一个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角色进行分开,工作任务进行分开,让每一个教师从角色中都带着任务去研讨,注重了教师对教材知识点的把握以及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从而让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准确掌握单元教学知识点和有效的教学实施方法,让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点准确的传授给学生,避免有些教师因教学方法不当及知识点把握不准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总之,这样一来,既能有利于数学精品典型课例的形成,促进合作各方的自尊、自爱、自立思想的树立,还能能从整体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小结 篇四
于连波
为进一步深入实施新课程,探讨集体备课的创新举措,增强集体备课的效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将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为了增强集体备课实效性,在此活动之前,我镇在如何进行集体备课会议时强调:
第一、集体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集体备课一定要在每位老师个体自备,在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由主备教师(中心发言人)对具体的课时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主备教师要围绕“四备”展开分析和说明(即备教材、备内容、备方法、备练习)。
第二、集体备课要做好课例分析,在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主备教师对备课的内容,围绕“六说”,展开分析和说明(说内容、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方法、说练习、说板书)。
第三、集体备课要认真进行研讨,主要研讨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练习设计等。在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中,重建教案为一线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备课服务。
二、积极参与,收获甚丰活动先由主备教师对单元的教材进行解读,再有课时的主备教师进行课时说课,对教材所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做了详细的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再由同年级的老师对主备老师所提出的预案进行补充、质疑,接着参加会议的老师和教研员进行互动,课时主备教师进行教案的修订,接下来执教教师进行展示先行课,然后参与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和交流,再次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提升。在研讨的过程中全体教师的思想得以碰撞,智慧得以交流,讨论热烈而精彩;此次备课准备足,有明确目标,备课流程清晰,参与者思维活跃,观点丰富,所提教学预案贴近实际教学,对策可行性强,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课后的交流和反思使教学设计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我们应以这次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为契机,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体备课,讨论吸收,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研究氛围,形成一种研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我镇教师素养。收获的同时,我们还有许多遗憾。
在数学集体备课活动中,由于经验的不足,我们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因此备课中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运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2、备课中涉及到学法的指导少,对学生的学法还关注不够;
3、互动交流时间不够充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总结汇报课堂的预设、生成,教案重建等许多做法还得不到很好的推广。
4、由于参加集体备课教师涉及的范围比较分散,如果在课时主备教师说课并进行集体研讨后,给执教教师修正教案的时间再充些,会更利于先行课的时效性。
5.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计划方案 篇五
一、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亮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最终希望每位教师都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
4、寻找现行教材与现数教材的最佳结合点。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
单元评价测试。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时间:集中备课定在双周二下午,每次备课不低于40分钟。(如有变动可另行通知)
纪律:所有教师均需参加备课组活动。不得迟到、早退。集体备课期间,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五、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集体备课由教务处实施管理。一般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主备人备课(按照假期分配的任务)→集体备课→主备人修改→备课组长定稿→审核→分散上课 →教学反馈。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主备人),实行先周集体备课。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年级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5、备课组长和审核老师,根据我校讲学稿的具体要求进行定稿和审核。
6、通过审核后,由主备人印制教案并装订成册,分发给年级每位教师,各任课教师可少许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
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7、信息反馈。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特别要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这将成为评价教案等次的重要依据。
六、活动评价
1、教研室负责集体备课的常规检查制度、评价制度和考勤的落实。每学期在期末须将教师参加活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2、期末学校评选优秀集体备课组和先进个人。
6.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六
一、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及步骤
1、要求: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他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2、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双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员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4)“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7.初中数学集体备课的几点看法 篇七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目的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各式各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 而数学这门学科更强调团结协作精神.
其实,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 发挥集体的智慧, 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 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拓展教学思路.但是, 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 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个性, 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 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 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 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 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 突破和分解难点, 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体现课改精神.在集体备课中, 每位教师要群策群力, 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它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 也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总之, 集体备课终始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 否则, 集体备课只能是“绣花枕头, 一包草”, 中看不中用, 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为此,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本班的实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让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 匠心独运, 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 创造性地去设计, 去发挥, 去拓展, 去创造, 而不能集体备课“一包到底”.要“统分结合”, “宜统则统, 宜分则分”, 防止出现“千人一面”的模式和格局.
二、如何开展集体备课
1. 了解备课内容, 认识集体备课的作用
许多教师经常把集体备课当成找教案, 《人民教育》也登载过一篇题为《教案是否要来一次革命》的文章.为什么会这样?当我们实际备课时, 不难发现, 信息时代的发展, 网络上不断涌现新的教育教学成果, 有的甚至是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教案精选, 用老师们的话说:“放着这么优秀的作品不去采用多可惜, 何苦要再去动脑, 吃力不讨好呢?”看看, 教师并不是不愿意自己备课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啊!显然, 教师把集体备课的内容窄化为推荐或照搬名家的现成教案.当然, 专家们的作品值得学习, 其他途径得到的资料也可借鉴, 这是新课标一再倡导的资源共享的理念, 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 但这并不等于可以照搬照用别人的教案.这种思想的存在说明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
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 其表现如下:
(1) 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
(2) 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
(3)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 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4)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 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5) 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考试的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 不再起支配作用, 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 补充教材的内容.
2. 改革备课形式, 强化集体备课的观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 我校数学备课组大胆提出了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集体备课制.同年级教师们必须先学习《课标》, 深钻教材, 根据本班实际确立导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再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最后根据需要设计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导学活动, 这样才能写出一份确实可行的教案.
几年下来, 教师们逐渐认同了这种集体备课, 并且从实践中认识到, 要写好一篇可行的教案, 确实要“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 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 而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 集体备课是实现此愿望的有效途径.
3. 确立备课制度, 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当教师们都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之后, 为了更规范化地管理, 我校数学组制定出了以下制度.
(1) 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组为单位, 固定每周一次在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2) 固定各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 开学初, 各年级组长就组织一次全科性的集体备课, 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 再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 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时, 我们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 大家有备而来, 发言踊跃, 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 都自觉地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 集思广益, 个人素质得到充分展现与提高.
(3) 安排人员整理.每次集体备课时均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 负责把备课内容整理好后在本周星期五前分发给教师, 以便老师们参考、设计下周的教案.
(4) 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 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 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 甚至再创造, 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5) 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 总结教训, 我们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 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 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解难释疑.
4. 评价备课过程, 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集体备课只是形式, 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所以评价时, 我们重在评过程, 看看老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能否查阅资料, 补充教学内容, 能否在集体研讨时, 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能否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8.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八
备课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做一座高楼的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高楼基础的选定。备课既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又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途径。 为了解本辖区小学青年数学教师备课情况,分析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师在备课中的成功经验,研究如何备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进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对辖区小学青年数学教师备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与教师就备课进行了探讨。
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情况,本次调研采取“听、查、看”等方法,通过对60多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访问,抽查了百余本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本。从调研的情况看,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的备课有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只重视备课形式而轻视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但是有一部分教师把备课当作应付上级检查的事,从教案看各个环节都很完整,但过程设计特别简单。如教学过程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至于创设怎样的情境很难看到;新课教学,出示多少页例几;练习设计,多少页第几题。设计的教案多数是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教材上的练习题很少做调整或补充,设计练习题不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只是照搬教辅资料,没有个性化的设计。
还有个别教师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认为写教案就是备课的全部,只要教案的过程清晰,课才能上得好。因此,备课时不能很好的分析研究教材,不能领会编者的意图,更谈不上创造性使用教材,备课时东拼西凑,照着教案书抄教案,很少从学生实际和自己的实际考虑,或对别人的教学程序、模式不加分析就简单照搬,缺乏自己独特的理解 ,这样的教案看起来很“规范”,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安排、教学过程等都较齐全,而且文字数量也较多,在各级领导教学检查过程中往往还能侥幸得到好评,但是无论设计的再好,那都是别人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分析和设想,对自己研读教材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更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实效性也不会很大。
要想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认真备课,要力争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拿到教材备课时首先问自己: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如何设计教法和学法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如何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何组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在自己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再去翻阅一些参考资料,从中精选一些材料充实教学内容,从而发挥教学内容最大的教学效应。
二、对学生学习起点状态分析只是一个形式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在教案中很少涉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最多只是在教法上考虑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问题,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只是来自于按教材的编排体系认为应该具有的,至于学生是否具有却很少考虑。正因为只考虑了学生“应该的状态”,而忽视了“现实的状态”,使分析学生流于形式。
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一位教师精心制作了5张彩图(每张5个彩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5的乘法口诀。课上,当这位教师张贴出第一张图并宣布课题时,教室里立刻出现了:“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七嘴八舌背口诀的声音,台上的教师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 ,后来这位老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完成她的预设。学生也只有老老实实地跟着老师重复那个过程。
以上案例中的教师,尽管课前做了精心准备,但整个设计还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状态熟视无睹,只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根本原因是这位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分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只是教材的逻辑起点而非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因为,城里的孩子大多数家长提前就教了给学生, 因此,这些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假如这位教师备课时能了解这一情况,当学生背出口诀时,教师随即提问:“我发现多数学生已经知道‘5’的乘法口诀 了那么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你知道吗?”既承认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利用了低年级小学生愿意表现的心理特点,教学效果定会比上述案例好很多。
现代教学设计理念,明确指出:“所谓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因此,教师在备课前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新知已具备的已有知识,做到“目中有人”。设计前,教师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能够知道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包括对内容的筛选、补充、排序等,设计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度参与,提高課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有40%的教师只注重教师如何教,而不注重学生如何学以及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至于每节课让学生学会哪些方法和技能,很少涉及。忽视了“教是为了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课改精神。
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由学生的行为所决定。在制定教学措施时,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算一算,而且让他们摆一摆、画一画……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同时学习方式要多样化,既要重自学,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重视合作学习,设计学生小组内的互助性学习,还有引进探究学习,尽可能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时间、足够的活动机会以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能学、想学、会学,同时养成合作、共享的个性品质。
9.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篇九
主备人:陈
华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课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计算方法,推导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运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其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复习任务。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
1、学生看课本47至55页,看看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自己看课本,把主要知识要点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讨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板书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三、达标训练。
1、我会填。
(1)动车组列车每小时可行250千米,记作();小明每分钟走60米,记作()。
(2)347×26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是()。(3)在○里填上“﹥”“﹤”或“﹦”。
170×40○17×400 94×280○94×300 73×305○305×71
2、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与350×47的积相等的有(),A、(350×2)×(47×2)
B、(350×2)×(47÷2)C、(350÷5)×(47÷5)
(2)在一道乘法算式,如果两个因数都乘5,积乘()。
A、5 B、10 C、25
3、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17×46= 508×36= 670×50=
4、我们学校有448人去旅游,门票每张19元,用10000元买门票够吗?
5、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60千米,花了6小时到达目的地。返回时,司机加快了速度,只用5小时。
(1)甲城与乙城之间有多远?(2)返回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10.琼海市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具体要求 篇十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做好集体备课则是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为做好集体备课工作,更好地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特提出如下集体备课具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集体备课流程
基本流程:组长分工——个人初备——集体备课——形成教案——二次创作——教学反思。具体流程说明:
(一)组长分工:由备课组长(一般应为教研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落实主备人、参与人、记录人等,并将这些内容通知所有参与备课者,要求参与者事先个人备课。
(二)个人初备:主备人领受任务后集中精力进行备课准备,撰写教学设计思路及主备发言稿,以备集体备课时作重点发言。组内其他备课成员也必须认真钻研,充分准备,可以在书头上注一注、划一划,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学的的关键点,写出备课提纲。
(三)集体备课: 第一、主持人交代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
陈述的基本顺序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方式——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说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
第三、集体研讨:
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各抒已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一个或更多最佳方案。
1、讲——其他教师简要陈述教学设计、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2、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设计、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一般选择两三位老师,分别指出其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补充、改进的环节、内容或提出不同见解,争取达成共识;对“评”环节有异议的地方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生成的特点。
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
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另外,主持人必须有问题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
第四、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归纳起来,提供给主备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第五、主持人总结并布置下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
(四)形成教案:
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行取舍,认真完善教案,并打印分发到每一位执教人手中。
(五)二次创作:
组内人员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如班级的差异)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并作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等,使之更适应本班的教学实际。
(六)教学反思:
教案实施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以便教学改进,而不断反思教学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至此,一个完整的集体备课流程才算最终完成。
三、集体备课的管理
1、坚持“四定”制度
集体备课必须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课组集体备课要形成常规,要有规定式的活动时间;集体备课的时间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条件来确定,语、数、英三科集体备课至少每单元1次,其它学科每学期至少5次;要有较为固定的集体备课活动地点;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要根据备课组工作计划提前通知、提前准备。
2、加强会议作风管理
备课组长要做好集体备课的考勤和内容记录,保证应该参与的成员都能在备课活动时间内,准时、全程参与;集体备课要做到人人准备、中心发言、互相交流,营造良好的会风,使集体备课形成真正的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氛围。为此,各校可制订相应的《备课组集体备课管理条例》等规范性的制度,使备课组集体备课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快速行驶。
3、加强资料管理
集体备课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不仅是教师交流合作的外在呈现形式,也是今后有效教学的资源,同时也是反映备课组活动的直接材料。资料的管理能促进集体备课的进一步规范化,促进教研实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主题、集体备课前的教师发言提纲(或课堂教学设计简案)、中心发言人发言稿、集体备课会议记录、集体备课教案等等。
4、组织评比表彰
每学期学校要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评选优秀备课组并对优秀备课组集体进行奖励。评选优秀教案以主备人的教案、二次备课和平时参与备课情况来确定。教研室每学期将组织对各校的集体备课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并把各校的集体备课工作列为评估学校教研工作和教研员业务考核的条件。各学校每学期要对本单位集体备课进行总结并将纸质文稿上送教研室。
四、备课组长职责
1、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合理安排、分配任务,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
2、按时召开备课组会议。会议应在教学内容付诸教学前一周召开。
3、主持好备课组会议,宣布活动内容,推出主讲人,做好会议记录,总结讨论内容和形成的共识性结果。
五、主备人的任务
1、主备人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入钻研教材和课标,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搞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准确把握所准备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
2、备教法和学法。教师采取的教法必须行之有效,学生的学法必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际。
3、备教具及多媒体教学。根据学校实际,寻找或自制教具、学具,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4、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如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的体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课内外作业的设计,教具、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时机,学生的评价等。
5、主备人的备课发言和所编制的教案是个人能力、学识的具体体现,必须精心准备,思考周全,不得抄袭。
五、参备人任务
1、认真学习新课标,通读教材,了解全册内容,把握学段大局,联系前后知识,理清脉络,突出重难点,结合自己所领受的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2、集体备课时,参备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认真听取主备人的发言,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3、认真修改初案,搞好复案补改。领到教案后,要结合班情,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及教学活动环节、内容进行修改、补充。
琼海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11.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十一
关键词:转变观念;因地制宜;抓实检查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集体备课的认识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会,一线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写教案。很多教师写教案的过程就是一个搬运的过程。从印刷体的教案变成手写体的教案,而花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定教学思路上的时间很少。出现了备教脱节、写的不讲,讲的没写等怪现象。
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通过实践,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集体备课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集体备课能发挥集体智慧,弥补教师自己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大家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发挥“1+1>2”的效益。
二、因地制宜,构建集体备课模式
(一)做好“加减法”
回顾我校集体备课的历程,其实,我们是在反复做“加减法”。
1.使用统一教案,做好减法
我校以前基本上是使用统一的教案。备课程序是:集体备课——统一教案——二次备课——写教后感,也就是备课组成员先集体备课,由一人执笔做记录,集体备课后由记录人写好教案,发给每位教师,各教师在教案的右侧空白处进行二次备课,课后再写教后感。2009年秋季就这种备课模式,六年级语文组对全县开放了集体备课的现场,受到与会领导与老师的一致好评。
这种备课方式是一种集约化的理想方式,实质上是给教师做“减法”,它克服了每位教师都要手写教案费时的缺点,这种方法我们用了好几年。后来我们发现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少数教师依赖集体备课的教案,自己的备课能力退化了。二是教案质量降低。有些教师为应付,直接搬用网上现成的教案。为此,学校又提出了写“个性化教案”的要求。
2.写个性化教案,做好加法
近两年,我们要求所有教师提前一周按照备课组长的要求备好自己的个性初案,集体备课时在自己初案中补上自己备课不足的内容,吸纳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我们对个性化教案的要求进行细化:教龄5年以下及教育教学经验相对较弱的教师,要求备详案;教龄6~10年的教师,过程设计可以相对简要,但要注重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教龄10年以上的及教育教学水平出色的优秀教师和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案的设计追求精而实用,特别注重反思。50周岁以上的老师可以直接在书上进行圈点标注。
我们现在正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再帮教师做减法,允许教师自己的教案持续使用,每年在教案的右侧用红笔改动即可,不需要年年备,等到写不下二次备课的内容,再换新备课笔记,这样的教案应该很实用,也应该成为教师个人的一笔财富。
(二)程序解读
集体备课的目的不在于形式的改变,而是强调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对集体成果做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从这学期开始,我们优化了集体备课的流程,概括起来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度备课——反思交流。
第一步,个人初备
个人初备是提高集体备课实效的前提。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布置备课内容,所有教师在学习和研究课标、教材、教参及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个人自备,写出一周的教案(这里初案的要求同上面一样,分年龄采用不同的备课形式)。
第二步,集体研讨
每周集体备课时,由备课组长交代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后,主备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法、学法的运用等,并提出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的疑问,然后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组内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和经验,充分讨论、各抒己见,观点上相互碰撞、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形成最接近课堂的教案。集体研讨时做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分配和进度,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阶段性检测“五统一”。通过五统一,大大缩小班与班之间的差距,真正地达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步,二度备课
二度备课是提升教学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位教师结合集体研讨的意见对自己的初备教案进行深入的推敲、修改,更好地凸显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适应班级学生的不同需求。二度备课的方式可以是旁注、圈点,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更换、时间的分配调整,也可以是一个小教学环节的调整,或者是一个教学步骤的细化。
第四步,反思交流
教学实施后,各位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瞬间的灵感、困惑等进行整理,撰写教学反思,以便教学的改进。让不断的反思教学成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有益阶梯。
(三)在实践中创新
在实施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些备课组对学校规定的形式进行了创新。
比如,六年级语数英备课组的“说课式集体备课”。2011年我校六年级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他们在集体备课时,除了备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同时,还备课件,在播放多媒体课件时,主备人站在讲台前进行解说,我们发现这样的形式和效果都很好。2012年秋季我校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我们正在试行推广这种“说课式集体备课”。
三、抓实检查,有效提升备课质量
为了让集体备课扎实、有效开展,学校除了在集体备课中实行中层干部蹲点参与的方式,还制订了相应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检查制度等,拟订了分项查、分阶段查的管理督导思路,备前查讲稿,备中查交流,备后查课案。并把检查结果作为教师考评、先进备课组评比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检查、考评,督促教师养成全方位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备课质量,实现以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的。
四、总结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在集体备课中,一次次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老师们有了自己的感悟,一份份共性与个性共生的教学设计在心中酝酿、在笔下流淌,充分的备课让他们更加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师生们共享知识,交流情感,沟通心灵,一起成长。
在对集体备课的不断探索中,学校以发展的眼光构建了“独立备课——集体备课——个性化备课”的备课模式,并以行动研究的策略推进和完善这一模式,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调整管理制度和操作要求,实现集体备课与时俱进。学校通过集体备课这一有效平台,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教学文化的丰富积淀与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
近五年,学校先后涌现出了市、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49名;在省、市、县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或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有60多人次获奖;有168人次的418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学校也实现了发展的跨越与品质的提升。多次被评为“盐城市教科研先进集体”,还被评为“盐城市和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先进集体”。
“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集体备课发展了学生、成长了教师,又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内涵。与集体备课同行,我们探索并收获着。有句名言说得好:一个人独自行走,会走得很快;但多人结伴而行,才能走得更远。随着集体备课的不断深入,我们坚信,在追求实效、高效的教学之路上,我们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
12.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十二
1 确立集体备课教研模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为改变幼儿园青年教师良莠不齐的现状,就必须对几十年来传统的备课、教研方式进行改革,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调整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能,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对原有的备课教研方式进行改革,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园教师发展的集体备课教研方式,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我园,集体教研模式的确立是一个逐渐跟进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最能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有效途径就是能挖掘出自身的特长,研究最能解决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才最为有效。为此,我们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教师的情感需求和个人特点,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使教师全员参与,共同研究,形成合力,共同成长。
在我园的课题研究中,集体备课与课堂教学研讨相融合的园本教研模式采用“选材分析讨论——自我备课——集体说课研讨——教学实践——集体反思评课”的流程,为教师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她们在与同伴互助的过程中接纳新思想,在思想的碰撞中领悟到教学的真谛,在领悟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2 在同伴互助中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建立研训一体化园本教研模式
新的备课方式,改变了以往每个教师每周都要备三科教学六节课的局面,无形之中减轻了教师负担,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自己所擅长的学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教学过程,用心研究教育对象的需求和发展,使教师的教学伴随着更多的思索和研究。由于教师的工作更具有了目标性,因此教师对待教学计划的制定由消极转为积极的态度,每个教案都是教师在认真查找资料、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之后所制定的。教师态度的转变,使备课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我们的日常教研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根据各年龄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围绕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设计,并且帮助老师解决其在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设计出具有可行性、针对性、有层次提升的创意教案。活动中老师们大胆采用同伴们的建议,教学思路更为清晰,各教学环节安排得也比自己备的课更为妥当和有针对性。活动过后的反思环节大家在教研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剖析,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一一记录和进行梳理归纳,提出深入的改进意见,有时还会就改进的活动案例再上一次,直至满意。经过近年来我们对备课方式的改革,使我园的教研气氛日益浓厚,老师们的教研热情得以激发,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个人和集体合力的作用,促进了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自我完善,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在集体备课中使教师形成有独特个性的教学风格,为打造幼儿园品牌教师奠定基础
在课题组的带领下及教研任务驱动下,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产生了变化,她们知道要尽己所能,精心备课,这样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展示自己的优点,并通过集体评课,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在这种个体与群体通力合作的备课教研活动中,使青年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以强项带动弱项,在高起点上发展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作用,让集体备课成为教师自助、自主、自发、自由成长的平台。每位教师在教研中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和其他教师一起分析教材重、难点,选择并确定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能够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意图,拓展教学思路,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这样的集体备课活动与教学研讨能够全方位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4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引领不同层次的教师共同发展
我园在集体备课时重点讨论下周教学活动的内容、环节及策略等,每个人都先做到心中有数,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新手教师,都能够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备课活动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每次都由主备课人先进行发言,然后由大家针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讨论,并及时把备课时研讨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最后形成电子教案。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新手教师的角色地位往往是倾听者、学习者、吸收者、思考者,她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有经验的老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提到的重难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整合,把她们的经验拿来所用,避免走了许多盲目摸索的弯路,使她们在教学中很快能够步入正轨。而对于一些有了几年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说,她们在集体备课中收获的可能更为丰富,一方面她们可以将几年来积累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与大家交流分享,从而巩固和修正自己教学中的反思,另一方面由于她们趋于成熟,又年轻富于激情,更容易在说课过程中激发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使集体备课活动更有生命力。而对于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的骨干教师,她们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一个传、帮、带的效果,她们能够运用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准确把握孩子的能力及时地判断出活动设计得是否合理、有效,从而把握整个教研过程的方向,在集体备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
13.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十三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的工作行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全体数学老师,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论,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深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
全组人员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经常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案,把课题研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们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应用题时,老师们在上课时能结合新的理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情趣横生的生活数学,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轻松。在教学时、分、秒时,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通过亲自实验得出1时=60分、1分=60秒,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三、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手机短信”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
本组共有8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平时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平时每周写好一篇理论摘记,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提高。
14.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十四
学校 中心小学 年级 一年级 时间 3.8 主备人 王芳
参加人 使用人
项目 集体备课主要内容 个人二次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
一是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十几问题,即“用数学”。
单元教学目标 1、是学生经历和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初步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难点: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课时安排 1、十几减93课时
2、十几减几4课时
3、综合应用(解决问题)2课时
4、整理和复习3课时
教学建议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15.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十五
小学科学教师日常集体备课采用教材解读、课堂观摩、课例研究或主题报告等。我们发现:这些形式虽然信息量大, 但基本是“口耳相传”的单向信息传递。对小学科学教师来说, 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科学过程本质的理解以及学科专业精神等难以用“口耳相传”的渠道进入他们的内心, 也无法满足教师的多元需求。小学科学教师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如何让每一位科学教师最有效地参与集体备课?我们借鉴美国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的经验, 提出了“做中学”集体备课模式。
二、“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目标
“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模式, 是基于学与教两个维度进行重构的体验式学习, 以关注教师的现实世界为前提, 以教师动手亲历的体验活动为学习内容, 以疑难问题的研讨解答为认识提升, 以教师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取得平衡为核心目标。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师, 就是希望通过“做中学”, 使教师科学教育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能力三个维度协同发展。
◆以教师的现实世界为思考前提, 让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 (特别是兼职教师) 都能提前备好每一个单元的每一课, 做到先备课后上课。
◆以动手操作的体验式学习为基本方式, 让教师下水操练科学技能, 在做中学中体悟科学教学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 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
◆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 在模拟的教学情境中移情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经验分享, 让专业精神在团队活动中习得。
三、“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设计
以单元整体备课为活动指向, 以“教材单元”为单位进行培训内容的主题设计, 创设基于学生科学课堂的真实情景, 辅以针对性的教学材料, 形成每一单元约120分钟的参与培训时间。活动一般可分为组织、体验、研讨等三个基本阶段。
(一) 单元集体备课的活动设计:整体规划探究与研讨内容
以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为例, 谈谈具体的过程设计:
这样的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过程设计, 实际上是该单元教学的过程设计的活动浓缩。
(二) 具体体验活动设计:精选“疑、难、简、土”四类内容
一“疑”:教材中的重点疑难问题。例如《形状与结构》单元, 教材共有8课15项学生活动。我们认为其中的6项活动特别重要, 于是就相应地设计了6项教师动手的基本活动, 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方式是精选其中2~3项如活动一、活动三和活动五进行体验, 其他活动以主讲教师演示讲解为主;另一种方式就是把参训者分成三大组, 每一组在30分钟内亲历两项活动, 然后在“研讨交流”环节中由教师汇报交流, 在分享中实现对整个单元活动的理解。
二“难”:教师“不会”的内容。很多科学教师并不是科学教育专业出身, 教材中的很多实验或活动教师自己也不会做。例如用一次性筷子“搭一个正方体框架”, 教材没有具体介绍做法, 我们就要在体验活动中让老师学会这些“不会”的技能。
三“简”:教材中语意不详的内容。教材中有一些观念对学生的概念发展很有帮助, 但是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学生活动。比如, 圆顶形这样的结构, 教材上只呈现一句话“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我们补充设计了“探究组合拱形的力量”的体验活动,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1) 将一个拱条插入圆圈,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2) 加上一个拱形, 与第一个拱形交叉而置,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并与一个拱形承受的力做比较。 (3) 如果将三个拱形叠在一起, 先预测, 再实测承受的垫圈数;再叠放一个, 它将变成什么形状呢?测量, 并做记录。随着拱条的不断增加, 教师体验到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过程, 达到了目的。
四“土”:与本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由于教材要面向全国, 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本土科学教育内容, 不可能全部进入教材。所以, 在“做中学”学习中, 要拓展这样的关注本土科学与生活的内容。例如泰顺廊桥是温州著名的桥,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搭一座不用铆钉的廊桥”就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拓展的一个体验活动。这种活动的设计有助于教师打开教学思路, 积极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
1. 环境创设:把重点放在材料的准备上
“做中学”模式要求现场有教学所需要的全部材料, 主讲教师就得“背着行囊去上课”。如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 我们列出的材料清单, 并备有与参与人手一致的实物份数。
我们准备的材料清单是:
主讲教师备好单元的全套材料, 提供样本或者介绍来源时, 都会融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 把握好材料准备的难易尺度, 这种类似于“现身说法”的方式最能赢得教师信赖, 让教师明确每一个活动怎样的材料最适合教学实际, 又最大限度减少教师备课时间。
2. 过程指导:注重在细节中渗透丰富的科学本质教育
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活动的提示和步骤进行, 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描述, 及时做好真实的科学记录。并要求主讲教师相机追问: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是在你的教学过程中, 你的学生会怎么说?当我们强调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出思考时, 很多教师就会联想自己的课堂, 审视自己的过去, 并在相互启发中体悟科学教育的本质。
3. 研讨交流:设计基于学与教的问题提升
在体验活动后, 我们均要设计一组基于学与教两个层面的问题交流与研讨。在互动讨论中, 鼓励教师提出不同见解。以《抵抗弯曲》为例, 研讨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 教材编写的逻辑体系是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为什么不先出示桥梁、房屋的图片, 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
(2) 为什么从体验直尺的平放和立放来感受直尺承受力的不同开始教学?
(3) 公平实验在本节课中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4)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测和解释?
这几个问题则是对教材乃至课程思考的理性提升。
4. 活动组织:创设和谐的团队氛围
我们在活动前的人员组织, 角色分配, 任务驱动等课堂教学组织中常用的手段, 在这里也有一定的适用价值。比如一次培训中, 主讲教师让教师做一个“找对子”的游戏, 抽到同样号码的对象被自然编为一组。大家相互认识, 组建小组,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教师才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团队学习活动就会彰显同伴互助的魅力, 专业精神在彼此交流中浸润。
参考文献
[1].吴卫东.体验式培训: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教师发展研究, 2008, (15~16) .
[2].陈素平.参与式培训:小学科学教师集体备课新模式[J].科学课, 2009, (11) .
【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07-20
小学低段数学集体备课10-24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12-04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范文10-19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12-03
小学数学低年级集体备课主持人发言稿10-25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01-07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集体备课交流材料12-20
开发区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统计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12-10
三上数学集体备课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