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2024-10-2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精选8篇)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篇一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科学概括和提出,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纲领,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论断,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针。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法律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利益调节或再分配是法律的基本职能之一。法律正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整,推动抑或阻碍生产力发展。代表中国先进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法制建设的最根本标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内容。法制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必须把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作为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还必须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这要求法制建设必须时刻关注新情况和新特点,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

关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断,对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先进的法律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法制现代化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而又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它反映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时代的特征,是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二是民族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沃土,凝结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独特的精神品格和形式特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三是开放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汇各法律文化系统的成果。它是多元的,又是兼容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建设。首先,必须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法律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其次,必须弘扬传统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厚重。它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传承至今,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定要注重挖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文化宝藏,使其大放异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另外,必须博采各国法律文化之长,进行法律移植。法律文化具有兼容性、统一性,要注意借鉴和学习世界先进法律文化,进行整合,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良好的法律素质是实现法治的重要基础。

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论断,指明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它反映了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法制建设,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权利是法的价值载体,法律通过对应有权利的确认和规定,通过对应有权利的选择和分配,将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的那些应有权利提升为法律权利,使权利取得规范化、合法化的形式,并取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进法制建设,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制则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用法律形式确认所取得的民主成果,使之固定化、合法化,并用法律手段制约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运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讲话,是总结历史,分析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为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的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既是党建的科学理论,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它不仅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中,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三 个代表”思想,涵盖了党的全部工作,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是我们党21世纪不断奋进的伟大旗帜。

有人认为,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是党员的事,与普通老百姓无关。其实不然,“三个代表”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中心。人民群众是党的基石,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党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不仅是党内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因此,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工作中去。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事事为别人着想,处处为别人考虑,不断钻研生产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工作,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结着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思考,反映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既是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又是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实践指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我们可以从实践指南和思想体系这两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先说实践指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心内容,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发展为主线,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基本内容,以执政党建设为重点,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它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进行了科学判断。它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它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深刻概括,赋予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所有这些,为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指针。

再说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抓住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具有科学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就是能够反映这一理论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思想要素,主要包括这一理论的精髓、核心和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形成并发挥强大理论威力的根本原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到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永不自满、永不保守、永不懈怠。这方面的重要思想,在《江泽民文选》中有充分的体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很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思想上不

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也才能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历史和现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从《江泽民文选》中我们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问题,对党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党的路线纲领、奋斗目标、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队伍、党员素质等方面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用什么来检验党的先进性等重大问题。在当代中国,不断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一定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这一条抓住了、抓好了,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旨和要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归根到底是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是指导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个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他特别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如何发挥“最大优势”,如何防止“最大危险”,关系党的兴衰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国际国内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归根到底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鲜明提出了以人民群众为本的重要思想,并且指明了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学习《江泽民文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一定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始终坚持以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同志的多次重要讲话都作了充分的论述,据此我们有以下三点认识: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江泽民同志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过,毛主席、小平同志也讲过。我们党自创建以来就强调先进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强调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用„三句话‟来集中表述它们,概括为„三个代表‟,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丰富和发展,目的就是要用最简洁的语言鲜明地树立起党的思想理论旗帜,以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统一思想,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发展任务而奋斗。”这段话,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

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个一脉相承的“脉”,主要包括: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都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它们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它们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它们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以宽广的眼界批判地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我们说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主要就是这些一脉相承的东西不能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不能丢,如果丢了就丧失了根本。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时代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从而在思想上和工作中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样是不断发展的,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未来的奋斗中,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篇二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过程,基本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不是某些人的主观意念, 而是在充分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最新实践的基础上, 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和创造,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完善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主要有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念

2000年元旦前一晚上, 正如江泽民所说自己夜不能寐, 他回忆1989年6月16日, 一场严峻的政治风波过后不久, 邓小平亲自对江泽民和其他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说, 我们中国共产党现在要建立起第三代领导集体。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这个党该抓了, 不抓不行了。这无疑是邓小平最重要的政治交代。现在邓小平的交待已有十多年了, 我们也领导十多年了, 也有许多成就。但邓小平交待的抓党建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1月14日, 中纪委第四次全会上, 江泽民提出“四个始终”:中国共产党要想保持生命力, 第一、始终保持中国工人先锋队的性质, 第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第三、始终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 第四、始终坚强有力发挥好领导核心的作用。

2000年2月19日下午, 江泽民一行乘坐一辆面包车来到广东高州考察, 并访问了农户。2月20日, 元宵节。上午, 江泽民听取高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党建、“三讲”准备情况的汇报。下午, 参加高州市委、市府召集的“三讲”教育报告会。面对600多名与会干部, 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 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晚上同高州领导与部分群众欢度元宵节, 江泽民提出大家一块吃饭, 席间朗诵了高州籍北宋词人欧阳修写过的“元夕”:去年圆月时, 花饰灯笼昼, 月上柳梢后, 人约黄昏后;今年圆月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20日到23日, 江泽民先后出席了3个座谈会, 与基层代表, 老党员老干部老红军, 现任领导干部座谈, 每次座谈会江泽民总是思考我们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其中一个老党员提出现在我们都富了, 富了以后我们怎样更富, 怎样富的公平正义。第三天, 江泽民来到高州的太冼庙, 当时下着小雨, 他问行人为什么去庙里, 许多人回答来庙里寻求精神寄托。他觉得人的思想混乱, 社会越来越堕落, 即使生产力再发展, 人民也不会满意, 之后又同华南师大教授及文化界代表进行了“文化思想座谈会”。

2000年2月25日下午, 江泽民在一部分企事业单位、街道党组织负责人出席的广州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 全面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说: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 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 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为实现全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要紧密地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紧密地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化的实际, 紧密地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要求, 紧密地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事件, 来深入思考这个重要问题。

第二个环节概括“三个代表”的重要性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之后, 新华社分三次发表了三个小社论, 各报社也纷纷发表, 宣传一阵以后, 力度并不大, 没有把认识提到更高。

2000年5月8日到15日, 江泽民到江苏、浙江和上海进行实地考察。5月14日江泽民在上海主持召开了江苏、浙江、上海的党建工作座谈会。他在会上讲话,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全面概括:在跨向新世纪的征途上, 我们党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和多重困难, 经受住新的考验和磨炼, 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前去, 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来加强党的建设, 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我们党才能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着全国人民不断前进。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本”是根本, 丢掉根本, 立场不稳;“基”是基础,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源”是源泉, 源泉堵塞, 丢掉本色。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 与新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都应当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

第三个环节系统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2001年7月1日, 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 江泽民通篇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生产力是第一层意思, 不能说共产党多优越, 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要致力去做的, 区别在于后面即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求劳动成果公平正义的归劳动者所有。但化为飞鸟, 暗示楚人与鸟图腾的关系, 甚至至今湖北人仍以“九头鸟”自诩。而淮阳泥泥狗就有九头鸟的造型和各种鸟兽造型, 这都体现了楚文化凤鸟崇拜的深刻影响。

(三) “墨染其外”的色彩艺术

在色彩上, 楚人尚墨, 因此, 楚漆器无论是生活用品、乐器还是兵器, 从不追求色彩丰富的对比效果, 而是追求一种红、黑两色的协调统一, 用“墨染其外, 朱画其内”的审美去渲染楚文化中的珠光宝气。在众多楚漆器的出土文物中, 大件如曾侯乙墓中的棺椁, 小件如漆耳杯, 都印证了黑红两色协调统一的艺术。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的漆奩上的《迎宾图》, 绘有众多的人、物, 堪称楚漆器画中的奇葩, 这幅漆画, 长87.4厘米、高5.2厘米, 绘有26个人、4辆马车、10匹马、2头猪、1条狗、7只雁和5棵柳树。如此丰富的内容, 楚人却以黑漆为底色, 敷陈五彩, 运用线勾平涂等手法, 使众多的人、物组成一幅色彩富丽、和谐别致、生动活泼的富有立体感和动感的组合性画面。淮阳泥泥狗受楚漆器美学影响, 均以黑色打底, 让红、黄、青、白勾勒的斑斓花纹于灵动中不失沉稳, 让古老遥远的神秘感在深玄的底色中激发出来。

三、泥泥狗与民间生活

(一) 祈福禳灾的民间吉祥文化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民众面对自然灾害和生命困惑, 他们无以反抗而又心存希冀, 渴望通过独特的方式避免灾难祸患, 慰藉心灵, 于是祈福禳灾的吉祥文化成为民间艺术创作的重大主题。抽象变形的民间艺术品, 蕴藏着民众改变命运, 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在泥泥狗的众多造型中, 吉祥类的如:小泥鳖、神龟、八卦龟、猴抱桃。母子猴也有人说是辈辈猴, 即辈辈封侯之意。在淮阳二月二庙会上, 按照本地风俗, “泥泥狗”是来赶庙会的人必买的吉祥物, 孩子把玩着用最实在的材料泥巴烧制的泥泥狗, 和着“老斋公, 恁慢走, 赶会捎个花灵狗, 恁老活到九十九。”的民谣, 古老的吉祥文化就这样在民间生动的蔓延开来。

(二) 泥泥狗造型中的生活情趣

泥泥狗源自民间, 作为“活化石”, 它不仅反映原始先民们对生命的热爱与生存执着, 同时还反映了众多民间生活情趣。比如, “草帽老虎”是淮阳“泥泥狗”中传统主题造型, 主要是反映女性婚姻嫁娶遮羞的一种方式, 将民间婚嫁中的欢乐喜庆与女性的羞怯作为素材汇入泥泥狗创作中, 带有浓厚的吉祥色彩。另外, 就是泥泥狗中猪、牛、羊、马、鸡等几种常见的动物的造型也汇聚着民间审美情趣和浓厚的农家欢乐。

总之, 泥泥狗稚拙古老的造型既融会着文化因素又有源自民间生活的力量, 作为文化的“活化石”, 泥泥狗将随着民间这个巨大的资源愈加显示它的独特魅力, 不断昭显它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2]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第74页。

[3]彭兴孝。王纪友。淮阳泥泥狗【G】淮阳文史资料, 第3辑:66.

[4]王悦勤, 守望人祖的背影——淮阳陵狗[J]中国文化遗产, 2006 (4) :98.,

[5]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上接第221页)

现实的状况是劳动成果分配不均, 这样劳动者会不满意, 所以劳动者的发展要求就是成果公平归劳动者所有。只有先进的政党即中国共产党才能保证按劳分配, 公平正义, 财富公有化。“发展要求”意义重大, 是资本主义执政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区别, 真正代表劳动者的发展要求的只有中国共产党。

(二)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分为先进, 中庸和庸俗腐朽的三种, 而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先进文化, 就是符合时代要求, 人民意愿, 代表时代发展趋势, 有生命力的文化。为了把中国共产党代表文化同西方资本党代表的文化区别, 我们必须把先进文化的内核找出来, 具有方向性, 真理性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把握住先进文化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 我们共产党就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既包括群众又包括领导干部, 我们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不是一般、近期、眼前利益, 而是长远、战略、根本利益。党的各项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 都必须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 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及其它利益。

第四个环节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002年11月8日, 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六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报告的开头就说到: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实施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奋斗。他讲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经过党的十六大的充分讨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并写入了党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2003年3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写入宪法, 成为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提出到确立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 但它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的历史进程,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理论飞跃。它有着较长的酝酿过程和全党的实践过程。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 强化党的执政功能, 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 凝聚人心, 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 保持稳定, 更好的完成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全面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领导全国全民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参考文献

[1]韩振峰.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盐城工学院学报.2006 (4)

[2]陈明显刘建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发展[A].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3]黄宏郭凤海.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A].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11

[4]高正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特点[A].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03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篇三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安全生产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危,与人民群众最贴近,关系最密切。安全生产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生产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机和谐,在社会生活中追求身心愉快,舒适、安逸、健康相统一。这既是安全生产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工作评判的标准。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可以说是成绩喜人,同时困难很多,任务又十分艰巨;既有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安全生产仍不容乐观,安全生产意识有待于提高,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任重道远。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肩负着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形势所逼,时不我待,既要树立起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勇于开拓,不拘泥于传统的习惯思维、不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大胆创新,实现跨越的发展;更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苦性,从基础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勇于奉献、兢兢业业、常抓不懈、脚踏实地地做好宣传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增强企业和个人自觉自愿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基本技能,引导企业自觉加强安全生产,切实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忽视基础性的工作,忙于应付,或喜欢做表面文章都不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扎实工作才是应有的态度,才能营造良好的智力支持和文化的氛围。

抓好基础性工作宣传教育,一是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制化的建设。始终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不但是安全生产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根本所在。二是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放松,要善于总结经验并积极推广宣传,不断改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的状况和安全管理水平。实践证明,以重、特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多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行业和领域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是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的有效措施。整治工作的整体部署、规划设计、行动方案、工作措施、方法手段等都应充分考虑,合理安排,科学决策,适时因地分级分类加强宣传指导。三是加大宣传防范工作的意义作用和应急方案,推进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坚持安全评估与评价相结合,与事故隐患查处和整改相结合、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相结合,与信息网络建设相结合。四是要坚持依靠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安全生产具有社会属性,必须依靠社会的整体力量,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家想安全、不违章、严监督、强管理,才能促进安全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应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全社会“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文化氛围。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和形势的发展勇于创新,开创性地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篇四

黄宪起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这是党中央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深入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的重大意义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作出了一个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这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确立了它在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其理论载体,这就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的著作以及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正是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6年8月,根据党中央的部署,收录了江泽民同志从1980年8月特别是从1989年6月到2004年9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的《江泽民文选》三卷出版发行。这就为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最好的教材。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科学理论的学习。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几年党中央的工作部署:

——早在2000年2月江泽民明确提出“三个代表”之后,全党全国以极大的热情 1 开展学习研究。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提出部署,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004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了历时一年半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

——《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后,2006年8月13日党中央做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2006年8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2007年2月初,党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研讨班,充分表明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的高度重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深入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这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的需要。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科学理论。要真正使我们的广大党员和干部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包含的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本观点,所包含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就必须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

第二,这是进一步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是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 2 会到党的十六大这1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胜了种种风险和困难,取得巨大成就。这一切都证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来源于铁一般的事实,来源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第三,这是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对于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带来的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在这种形势面前,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始终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牢牢坚持它所体现的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继续弘扬它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领会它所包含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基本结论,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看待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的重要性。作为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必须认真上好这门必修课,这既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是搞好本职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需要。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上,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 3 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具体说来,我们要把握这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江泽民在阐释“三个代表”的相互关系时指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在理论上是一个整体,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具体说来,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第二,“三个代表”这三句话是对这一科学思想体系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科学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党的建设的关系;这三句话,科学概括了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概括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这种概括既是科学的,也是富有鲜明的时代和实践特色的。

但是,在学习和把握的时候,不能仅仅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简单理解为就是这三句话,必须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必须联系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必须联系江泽民的著述和党的重要文献来深刻、全面地把握。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主 4 要体现在17个方面: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问题上,它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与时俱进,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问题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纲领问题上,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而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这些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的深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社会阶层,5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与此同时,敏锐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的途径,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要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问题上,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改革和发展。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问题上,强调要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保证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问题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上,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从严治军,依法治军,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注重科技强军,全面提高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在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问题上,强调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做好民族工作和侨务工作。

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强调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长官和政府工作,广泛团结港澳各界人士,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在处理台湾问题上,强调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问题上,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许多严峻挑战。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 7 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强调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强调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强调党要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在执政党建设问题上,强调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的要求是: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治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上,强调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 8 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真正掌握和实践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这些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基本问题,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是对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新变化的理论反映。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开始了走向多极化的趋势;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特别是9•11事件的发生对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重大影响,而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影响,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国际局势的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党在理论上有新的思考和反映。

从国内的形势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种种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了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在探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国情的这些变化,需要我们党做出新的理论思考和探索。

从我们党自身的状况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种历史方位变化的过程中,党面临着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新的历史课题。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数量大 9 幅度增加,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历史方位变化的过程中,党的阶级基础在增强,群众基础也在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些重大变化和课题,要求我们党在理论上做出新的回答。

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这些新变化之中,植根于当今时代和实践的沃土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是合乎在当今时代条件和环境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实践的历史需要。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从理论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主要表现在:从理论基础上看,它们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基本的立场看,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基本理论原理看,都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的原理;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它没有离开而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与时俱进的,它科学反映了新的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在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问题中,在解决党的建设的新问题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运用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了一个有一系列基本观点构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些基本观点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 10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从实践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这十三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证明了它的伟大的指导意义。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也离不开它的科学指导。它所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为我们科学地观察、判断和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的基本观点为我们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的指导,为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仍然需要我们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

五、怎样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学习好《江泽民文选》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研读《江泽民文选》。《江泽民文选》三卷,共计120多万字,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203篇。《江泽民文选》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程的理论总结和反映,论述分析的实践过程和历史事实大多都是我们亲身经历或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谈到的许多事情是我们已经做过并且当前正在做的和今后还要继续做的,读起来十分亲切。《江泽民文选》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的第一手教材。要下决心认真通读《江泽民文选》。这样就可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丰富的内容有直接、真实、全面的把握。这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功。否则仅仅靠读一些辅导材料是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的。

第二,联系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理论的比较中学习。在学习要注意比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继承了邓小平理论,又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要注意比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对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又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样我们就可以生动地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完整的历史进程。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11 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从而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三,联系“两个实际”来学习。一个实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联系工作实际来学习。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思考和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努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二是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来学习。一方面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努力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理想信念,提高拒腐防变的素质和能力。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参加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学习的同志们,要带头学习,坚持学习,一定会受益无穷!

阅读书目: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2006年8月13日)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篇五

为了更好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党性理论与实践这两门课,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性理论与实践的深刻理解,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的能力,特制定理论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程,党性理论与实践。对于提高自己对这两门课深刻理解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性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阅历都有十分重要作用。依据教学实施计划,针对学习时间短,知识面广的特点,注重结合,认真读书,做好笔记,积极完成思考作业题,充分理解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战略举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学习内容和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基本理论阶段。主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程和党性理论与实践有关内容。充分认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执政为民。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正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也是决定党能否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根本所在。立党为公、执政为 民是共产党执政不可改变的根本原则,它决定着执政党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兴衰存亡。在这方面,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共产党长期执政又丧失政权、自身解体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归根到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越清醒,我们就越是能正确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党的事业发展就越顺利,反之,我们就离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越远,可能出现的失误就越严重。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极深刻的内在涵义。因此,党员干部要自觉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执政掌权如履薄冰、谨慎诫惧,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我们的工作。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认真按照党性修养的要求,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党员的党性修养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党性修养的这六个方面不是相互割裂、互不相关的,而是具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六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工人阶级先锋战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它对党员成为先进战士、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起着素质方面的保证作用。这六个方面也正是我们解决‚思想入党‛问题的着力点,我们要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加强党性修养,做一个合格的让党放心的、让人民满意的党员。第二阶段:把握重点,做好习题。在本阶段,要注重学习重点,看不懂、理解不了的要多看、多找资料、多做习题,认真学习理论,加强理论修养,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科学理论,深入改造主观世界而逐步形成的。因此,党员要具有坚强的党性,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党的十六大修改通过了新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学习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就是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认真改进学风,使加强理论武装与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达到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机统一。怎样读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就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在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江泽民特别强调‚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并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走向新境界注入了强大动力。

第三个阶段:总结提高阶段。结合习题,总结自己在这一阶段时间内的学习收获。通过学习交流,分析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确实理解学习内涵。认真读书、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党员的党性修养过程是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战胜和克服各种错误思想认识的过程。而正确的思想认识不会自动从头脑中产生出来,而是要通过认真读书、刻苦实践去获得的。勤于实践,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基础,读书是为了运用,只读不动,书就读在字面上,不可能发挥自我改造、自我教育的作用。善于总结,就是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工作中善于经常反思自己、借鉴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只干不思考,进步就必然慢。总之,建设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执政党,坚持党的先进性,不仅是靠思考和作风建设,更重要的是靠 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要深入探讨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思想、理论、实际操作方面的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全党的智慧与创造力,我们就能克服难题,逐步走出执政党建设的新路。

三:几项措施

1、坚持认真预习看书,根据教学进度,加强阅读能力。

2、坚持认真听课,对不明的地方,不耻下问,做好课堂笔记,虚心求教,及时消化所学内容。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篇六

2.科学发展观的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现在珠江的货运量仅次于长江,据内河航运的第二位,但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居第二位 4.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企业一直使用直线式组织结构

5.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合行政许可法

6.行政许可法规定,因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引起的行政诉讼,由原告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的原告所在地包括经常居住地,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 7.因不动产引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8.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9.社团法人一般以赢利为目的

10.适用产品质量法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不包括商品房 11.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外部司法监督;内部监督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12.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起始环节中,核心内容是 任务宣传

13.财产性收入 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14.基层行政组织的基本形态是 直线职能制

15.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间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基尼系数

16.《藤野先生》选自鲁迅《朝花夕拾》

17.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此后的民资在经营管理上具有很强的封建性 18.四书是指论语 大学 孟子 中庸;五经是指:诗 书 礼 义 春秋

19.半导体和手机的电磁波频率不同,所以穿透火车车厢的能力不同。通常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

20.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是一种保护色,从上往下看和水一个颜色,从下往上看和天空一个颜色

21.陈皮这类中药是采用的橘子的果皮 22.被烫伤后应立即用20°左右的凉水冲洗。冲洗的目的是减少肿胀,止痛和减少渗出,从而避免或减少水泡形成;禁止用碘酒涂涂抹以防止创伤面的观察 23.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第五交响曲》 24.人工驯化最早的是猪

25.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26.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由于行为人非法作为或非法不作为,直接剥夺他人生命的结果

27.公务员在受警告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级别,但可以晋升工资档次;受开除处分的,不得再次被录用为公务员;受降级处分的,职务、级别都不得晋升 28.熟悉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

29.用于干燥的“双吸剂”主要成分是铁粉

30.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建立完善的制约监督机制 31.圩田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

32.被联合国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西班牙,阿拉伯语 33.行测都是测智商的考小孩儿的题目,假如给你足够的时间你做满分绰绰有余.一定要记住每个题都是有技巧的,而不是盲目的瞎算 34.公务员申诉是指国家公务员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向有关机关提起的意见和要求

35.核酸是由糖类,碱基和磷酸组成

36.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各自涵义及区别? 37.合同法与物权相关知识好好研究 教材P43-45 38.行政主体的概念及判断是否为行政主体 教材P27 39.公务员违纪的后果不包括行政赔偿

40.公务员申请批准提前退休的条件 三种情形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1)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2)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3)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41.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和土地所有权等 42.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五

43.矿藏,水流,海域专属国家所有,土地所有权不是 44.合伙企业各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5.标的物在合同订立前已经为买方实际占有的,买卖合同生效时为交付 46.以合同取得的财产在财产交付时财产所有权发生转移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篇七

一、实践“三个代表”,加强支部“三个教育”

学生支部是学院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组织,每个党员又是基层组织的一分子,“三个代表”贯彻落实得如何,实践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支部的教育。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中时期入党的学生党员不断增多,这部分党员由于受当时高考及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党员的党性、信念、党的宗旨观念淡薄,影响了支部思想建设。针对这种情况,为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行党性、信念、党的宗旨的“三个教育”,加强党支部思想建设。

(一)党性教育。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组织学生党员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有关党性理论及列宁指出的“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段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刘少奇在《人的阶级性》中指出:“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等精辟论述。同时要求每个党员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正确理解党性的科学含义,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结合个人实际,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为使学习卓有成效,支部应根据学生党员特点制定出加强党性锻炼的方法:一是学习。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党性理论;二是理解。根据理论内容吃透精神,理解实质涵义,落实于行动;三是实践。在党内生活中严于律己,以身作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

(二)信念教育。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党员进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在教育中,结合学生党员刚入党,对党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的实际情况,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共产主义运动史,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的科学涵义。通过学习和理解,使每个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教育中,还要联系实际选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一是组织党员参观党史展、开展社会调查、聘请老党员作报告,认真学习了解党的历史的教育活动;二是用学校先进党支部及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以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的教育活动;三是组织党员开展特别党日活动,让党员亲临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先烈为了崇高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的动人事迹。通过教育,使党员在学习工作中时刻不忘党的培育之恩,做严于律己、知党、爱党、拥护党的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三)党的宗旨教育。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对党员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顺应学校育人标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个人利益至上,他人、集体、党的利益观念淡薄的思想状况,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首先,要使党员明确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落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我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使党员作关心同学、爱护同学、联系同学与同学打成一片、维护他人、集体、党的利益的带头人,为同学做好事、办实事,时时处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广大同学的利益,设身处地为同学服务。再次,摒弃“空谈”、“说教”的务虚方式,采取求真务实的得当方法,加强教育效果。一是鼓励学生党员在班级中为同学服务,多做好事;二是鼓励学生党员定期走出校门到挂钩社区、居委会、烈军属、孤寡老人家中上门服务。同时,为学生党员设计出为人民服务的途径:一是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将来实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奋斗;二是加强党性锻炼,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在为人民服务中正确对待得与失;三是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认真学习与实践,接受新知识,总结新经验;五是严于律己、规范言行。学习中,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纪律与规定。工作中,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勇于自我解剖,知行统一,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党的组织生活中,坚持原则,团结同志,顾全大局,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二、实践“三个代表”,发扬“两个作风”

(一)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学生党支部是班级工作的领导核心,发扬支部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党新时期向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新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先进文化,为广大人民谋利益,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支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工作上的高标准。如:支部书记和党员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把精力用在班级建设上,抓不好工作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力争上游的思想状态;有一股争先创优、开拓进取、不断创造新成绩的劲头;有为同学服务,周到细致,不怕吃苦,肯下功夫的精神;二是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针对个别同学的浪费现象,适时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在教育中,以主题班会、现场会、讨论会、演讲会广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艰苦奋斗、从我做起,节俭衣食、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是我责任”。通过大力宣传弘扬我们党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同学们深受教育,从而抑制奢侈浪费行为。

(二)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求真务实的作风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支部工作实践和党员行动中的体现。学生党支部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就是要针对学生工作特点,结合班级工作实际。一是抓教育、促提高。在党员中抓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教育,在普通同学之中抓素质教育,以此提高同学们的觉悟和能力;二是抓学习、提质量。严格请销假、考勤制度,建立学习档案卡,制定学期学习奖励制度,开展学科知识竞赛,举办学习交流会等活动,加强质量意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三是抓管理、促进步。根据班级管理体制,及时加大管理力度,使班级管理工作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班级工作全面进步;四是抓文体、保健康。根据班级同学身体素质较差状况,适时在大班内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体能锻炼,各种球、棋类比赛、舞会、联欢会、早操、郊游、拔河等活动,提高同学们身体素质。

三、实践“三个代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一)严把党员发展关。

从实践中看,要确保新党员发展质量,除认真做好对党员发展对象的考察、培养工作外,还必须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员发展标准,对不够条件的,决不能吸收入党;二是坚持党员发展程序,既不能将其简化,也不能将其倒置,更不能不走程序。

(二)严格党内生活。

必须全面落实好“七项”组织生活制度,才能发挥“党管党员”的作用。近年来,根据学生党员时间不集中的特点,比较成功的做法是“倾”、“保”、“补”。倾,就是支部书记要在制度上倾心尽力,从繁忙的事务工作中抽出时间,专门为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做准备工作;保,就是按照学院党委的计划确保每周一次组织活动;补,在少数党员学习与组织活动发生冲突时,要另行安排时间补上。

(三)明确对党员的具体要求。

根据党章及高校党委要求,结合本支部实际,制定有关措施,对党员明确具体要求。如,《关于促进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措施与要求》、《关于强化争取做合格党员的几项硬性规定》等。对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与强化效果。

(四)尊重党员权利。

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内生活会充分发扬民主,在党内造成既有高度民主又有严明纪律、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为确保党员利益的实现,还要在党内生活中优化民主环境,多征求党员意见,鼓励党员为支部建设献计献策,以促进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广泛化、经常化。近年来,支部团结风气正、作用好、凝聚力强,是与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分不开的。

(五)培养先进典型。

近年来,各高校乃至全国涌现了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崇高的思想、感人的事迹,对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起到很好的鼓舞、教育作用。实践证明,身边典型的示范性、可学性强,在班级推广起来更适用。当然,培养树立身边典型一定要实事求是,将觉悟不能拔高,将事迹不能夸大。

(六)改进党课办法。

结合学生党员特点,要提高党课教育效果。一要“变远为近”,增强针对性。有什么问题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不能泛泛而谈;二要“变多为少”,增强透彻性。每次党课涉及的话题宜少勿多,把道理讲深讲透;三要“变长为短”,增强效益性。上课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听课者脑乏走神,影响效果;四要“变单为多”,增强综合性。上党课要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五要“变老为新”,增强活泼性。不能总是领导讲,群众听的老方法,要以创新思维适时安排党员轮流上党课,或采取专题讨论会、演讲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新形式。

(七)强化党员的监督。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篇八

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不能仅仅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理解为这三句话的表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些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科学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精髓,以发展为主题,以执政党建设为重点,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科学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新的概括,赋予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全面审视了当今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在发展战略问题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化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在根本任务问题上,提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在发展动力问题上,提出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依靠力量问题上,提出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集中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在国际战略问题上,提出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在领导力量问题上,提出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始终成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根本目的问题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有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构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

上一篇:优秀作文:发明的灵感来自与大自然下一篇:岗位设置和人员聘任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