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2024-09-27

有效朗读课例论文(精选11篇)

1.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篇一

以课例为载体探讨有效课堂教学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到我校指导,并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们提供一次展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有效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提升,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根据教育局的具体要求,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探讨,把有效课堂理解为: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并把它定位于三重含义: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

教学有价值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教学有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是否做对做好了要做的事情;教学有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达成最大的产出,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多、快和省。

基于以上的定位和理解,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开展了以“课堂”为载体,以“关注学生,走进课堂,成长师生”为内容,以“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研究”为对象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尝试和探索,现在我就以刘老师的这节课为案例,就我校在“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研究”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一下。

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为了做到有效备课,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突出备课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凸显备课的有价值。

备课”需要考虑要素很多,但我们却重点关注学习者、学科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达到三者的有效统一,体现备课的价值性。刘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研究学习者——学生,研究他们的“需要”,研究他们的差异,并重点研究他们求知兴奋点,例如本节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景导入,同时复习数词,一个数词138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师抓住时机由此导入新课,对后续的知识学习及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然后,关注学科内容——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有效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研究、挖掘、整合和再度开发,英语教学提倡任务型教学,每个单元有一个大话题,每一节课有一个小话题,本节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研究教材,把内容进行了增删和调整,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情景教学步骤,按照有简到繁的梯度,层层递进地对教材进行了在开发,实现课程内容的“校本化”,“生本化”。最后,研究教学目标的预设在生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由于学生水平的不均衡,如果上课节奏过快,可能有些学生对部分难点掌握不好,另外有一部分同学的听力可能有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备课中提出了教学过程多采用pairwork的形式,以及放录音时学生跟读的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现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二)、强化集体备课,凸显备课的有效果。

集体备课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引导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我们的集体备课主要分三个过程:

第一步,一学科组为单位,集体研讨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本单元、本课时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做到“用教材而不教教材”,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水平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校本话”,“生本化”处理。刘老师的这节课就是在杜老师的带领下,整个初中英语教研组集体研讨,把教材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堂课以一张中国地图的多次运用,把知识层层递进地整合起来,不仅准确的把

本课时课程标准,而且实现了本节课的语言目标,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逻辑表述能力。

第二步,以备课组为单位,依据研读后的课程标准、校本化处理的教材和学生的三者统一,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

第三步,集体备课与集体听课、集体评课有机结合,作为有效备课的重要环节。课备好之后,学科教研组要集体听课,并进行听评课研讨,提出不足之处和进意见,对现有教案进行修改,进行二次备课。

二、有效上课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把学生的发展当成第一要务,刘老师这节课突出体现了我们在有效课堂教学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体现有效的课堂讲授

刘老师在讲授中注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灵活选择和优化,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突出“五个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做到教师在互动中的点拨、引领、启发和强化。体现了我校倡导的“三讲三不讲”有效课堂讲授原则,即讲易混点、讲易漏点、讲易错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不讲。

2、突出有效的课堂提问

我们提出有效课堂提问是针对当前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诸多无效现象,要么“满堂问”,连珠发炮;要么蜻蜓点水,处处开花但不着边际;要么废话过多,不切实际;要么过于简单,“大合唱”,热热闹闹;要么过于深奥,启而不发。课堂40分钟是相当宝贵的,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精当有效。

刘老师的课堂提问一是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了提出问题的价值性,引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养成。二是注重设计问题提出的情景,使学生在一种民主、愉快、乐于、悬念、兴奋的问题情景去思考、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创设了一种任务型问题活动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交流方式。四是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层次性,并保持一定的难度,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同学的求知需求。

3、强调有效的课堂训练

强调有效的课堂训练,注重课堂落实,向40分钟要效益,是我校有效课堂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老师的课堂教学就体现我们在有效课堂训练的一些研究。

第一,设计训练着眼于学生全面、多元、有差异发展,研究编制的训练问题具有个性化、层次化,能够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和进步的动力。

第二,把训练融入到一种能充分激发学生兴奋点的情景中,让学生带着热情,在愉快中完成训练,使训练最大效益化。

第三,以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训练方式代替单纯的试题练习,题海战术,让训练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学习中完成,达到训练的最大效果化。第四,精心设计有效可行的课堂检测,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促进学生的学后反思和教师的教后反思。

三、有效研究

有效教学呼唤教学研究必须有效,我们的有效研究反对不切实际、不着边际的假大空的“科研”,教学研究重心一律下放到课堂,推行“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教科研模式。,把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和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作为校本教研的课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把大家在研究的收获作为我们的研究成果。

第一,把关注学生作为研究内容。我们提出“把学生作为一个个长久不衰课题” 引导教师把研究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的话题来探讨。在研究中倡导“四项基本原则”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二要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敏锐地触觉到学生的言行举动;三要自觉地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举动所

反映出来的心里状况,感悟学生的心态;四要依据所感,根据实际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把走进课堂作为研究途径。我们提出“把课堂作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实验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自编独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不再是对学生机械训练的场地,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讲坛,而是师生探究建构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平台;不再是教师模式化运作的车间,而是师生展现聪明才智的天地。因此,我们必须用新的理念去研究、改进教学行为,我们要求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进程、教学实施等方面做到每课三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是怎样实现教学的有效的?”“我的教学怎样可以更有效?”

第三,把成长师生作为研究目的:。有效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师生的成长,从学生角度来说,学得更快乐、更有效;从教学角度来说,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课程改革的神圣使命,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有效教学是让师生既享受教学过程又享受教学成果的教学,它必将丰富师生的生命厚度,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生的甘露!

以上仅仅是我们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很不成熟尝试,存在着很多问题,敬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

2008年9月24日

2.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篇二

心理学家认为, 人际沟通的意义不只是交流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 而且还会对人的心理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发生影响。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在毕业时英语要达到五级水平, 其中, 要求学生“能与他人合作, 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 又是学习的手段”, 而且要求学生要能够“在交际中, 必要时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流既然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师生间有效的交流也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途径之一。那么,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恰当的沟通、有效的交流是不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呢?为了能够找到答案, 现以Going to a Fitness Camp一课为例进行实践研究。

二、实践与分析

本节课是新世纪版初中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Unit Two Lesson Three Going to a Fitness Camp的第二课时,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谈论有关fitness camp的相关内容, 并以此为基础, 给小胖墩们一些去健身训练营的建议。在Pre-task preparation部分中, 教师在课文教学开始前, 以讨论几张图片来复习所学单词, 并作为新知学习的铺垫, 通过最后一张图片引出keep fit和fitness camp。为了能利用课堂的时间与学生充分地沟通与交流, While-task procedure部分可通过听课文内容判断几个句子、跟读、回答问题、陈述短文等巩固课文内容, 并利用填写有关Danny’s trouble的表格及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 再次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了巩固新学, 教师先找一位同学进行对话, 以给学生做示范 (女教师饰Danny’s father, 男同学饰Danny’s mother) , 用角色的反串来吸引学生可能淡化的学习兴趣。然后, 再让学生根据表格编对话, 最后请他们再说说可以帮助小胖墩们减肥、保持健康的一些方法。通过more advice的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 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有意识地把相关的知识进行结构重组,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英语学科作为语言的交际功能。

在上课过程中, 部分听课教师在教室的右前方对本次课进行了观察, 收集了一些有关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情况的数据。师生课堂交流有效性的数据统计主要来自于坐在教室后面的四位教师从四个角度进行的观察, 即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室的位置、教师与学生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教师的提问对象及抽取方式、学生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情况。

观察结果显示, 教师在本次教学过程中, 在教室中的位置较集中在教室的前半部分, 对教室的后面关注相对较少。与之相反, 在教师的提问对象中, 男女同学比例均衡, 有意提问基本都集中在教室的后半部分, 正好弥补了教师在教室站位上对教室后面同学空间上的忽视状态。而在整个教学互动过程中, 教师的指令语言基本清晰, 不过最突出的还是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多变的教学手势。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学过程中, 教师较能吸引学生的面部表情达二十八次, 而教师用于辅助教学的手势则多达三十次。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活跃的带动下, 自主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任务也基本完成, 各项定性及定量观察指标也基本达到了。本次教学实践显示, 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对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的。

三、思考与收获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很多, 这次通过课堂实践观察, 从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入手, 初步探讨了师生交流的有效性对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

1. 快乐学习, 打好提高学习效率的“情绪战”。

古人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 能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快乐和与众不同, 那么, 接受其所授知识就会相对容易。因而课堂中有效的师生沟通首先要打好“情绪战”, 教师在课前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以饱满的情绪和活力的表现来感染学生, 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在课堂表现的潜力, 帮助他们快乐地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2. 以旧带新, 打好课堂教学效率的“兵法战”。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有意识地用一些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古时将军征战借《孙子兵法》巧占先机而取胜, 今日教师到课堂这一“战场”自然也应有“法”在手才能增加取胜的机率。在教学中, 教师应借助旧知识, 以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为基础, 引导学生认识、运用新的知识, 并进行知识结构的重组, 以顺应学习新知识的习得规律, 而不能超越其认知和语意了解的程度。一线的教师要树立跳出“教书匠”的框框, 向“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发展;要先准备好自己应有的水源, 才能更好地帮学生浇水, 助其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 就要先充实自己, 精益求精, 确保知识传授源的清晰度与准确性。

3. 范例引导, 打好知识传播效率的“攻坚战”。

知识传授中最终的接收者是学生, 学生了解新的知识相对比较容易, 但若要真正在实践中进行运用, 困难便会有所增加, 而学生能否领会并运用新知识、能否整合旧知识是对知识传授有效性的有效检验, 也是教学有效性最好的体现。所以, 学生运用新知识无疑可称之为知识传播的“攻坚战”了。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新知识, 教师要多设计新环节, 降低学习难度, 帮学困生搭建好运用新知识的平台, 增强他们运用新知识的信心。

3.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篇三

摘要:2013年,我校承担了南京市教科所十二五规划课题《偏远农村“课例式研究”的实施策略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改革课堂听课评课方式,促进教研的有效性。通过一课多上,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那么,一所偏远农村“课例式研究”有哪些有效的策略呢?笔者在文中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农村中学;“课例式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51-2

一、组织机构保障策略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领导机构的组织与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为组员、分管校长和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的“课例式研究”领导小组。组建课例式研究网络,如图所示:

每学期,校长室召开课题研究会议,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有教科室和教务处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负责本组教师“课例式研究”的具体内容,落实开课人、开课时间,上报教务处。教务处制订学期“课例式研究”工作计划,并负责实施。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行政和课题组成员参加,领导小组对过程监督,使上课有过程,评课讨论有过程,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按计划正常开展。每学期,教务处还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课题组听取汇报,并对下阶段的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研究工作,是研究工作有实效。

二、研究过程的推进策略

有了组织机构网络还不够,最关键的是抓实过程性研究,让“课例式研究”落实到实处。学校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分管领导责任制。为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学校制定了《铜山中学“课例式研究”分管领导责任制》。明确有樊民、管启明、陈昌明三位中层分别负责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组内的“课例式研究”的实施和监督反馈,要求三位领导每学期制订好笨年级组课题研究方案,认真检查督促平时的研究过程,学期结束时课题组成员对三位领导进行专门考核,做好改进措施。

2.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每学期教务处将课例研究研究计划表分发到每位行政手中,以便提前知道,做好实现调课听课的准备。在教师开设研究课之前,及时用短信通知课题组成员参加听课评课。通过评课讨论,确定二次重上的策略,并再次评课,对二次重上的效果进行评价。使上课老师通过一课二上,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改进教学方法,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设计课堂观察量表。课例式研究,就是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例,有目的地对课堂观察的重点的描述和评价,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对症下药,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它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持续的跟进,改变了泛泛而谈的现象,它是对学校传统教研方式的一种变革。

三、实施研究的操作策略

“课例式研究”关键在于可行的操作。为此,学习制定课堂观察量表。首先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观察量表,如下:

(1)指向性:A清楚B模糊

(2)层次性:A识记B理解C应用D其他

(3)获得答案途径:A个人知识经验B读图活动C教材文本D同学讨论E其他

(4)学生侯答时间:A充分B不充分

(5)回答问题形式:A个人回答B集体回答C启发回答

(6)理答情况:A表扬欣赏B补充C完善D其他

(7)观察评价:A有效B无效

说明:对“指向性”:教师的提问如果清新,就是有效,只要有“模糊”的,那么久“无效”。对“答案途径”如果是要求“个人”回答的,却“集体回答”则是无效的。对“侯答时间”如果“不充分”就是“无效”。

另外,对“层次性”中,对问题的数量进行统计,如果“识记”的问题占大多数,这样的提问整体是“无效”的。

一节课下来,记录此表的2位老师,通过统计、分析观察量表,综合讨论,找出该教师在这节课中的提问有效性和无效性各占的比例,以及产生无效的原因,帮助老师改进提问,再次重上,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将“教学结构”分为四个步骤,对每个步骤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两个方面加以评价,每个方面都有A或B选择。(A合理B不合理)找出“不合理”的原因。

一节课结束后,两个记录人对量表中的“A”、“B”进行统计,算出各自的百分比,确定对整个这堂课“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再次重上。

这样,在课前确定观察教师的分工,课后,观察组教师及时讨论分析评价,找出课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上课老师根据意见重新调整教学策略,重新备课和重上,加深对教学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例式研究”的激励策略

4.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篇四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的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语言的敏锐性。在此,我们提出了此课题的研究。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目前朗读的现状,我们课题组成员特地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低年级老师列出的问题最多的是:平翘舌不分,轻声读不好,唱读,漏读,错读等等简单的语音错误。而中高年级的现状更不乐观:⑴难以开启个别学困生的“金口”,对朗读毫无兴趣。⑵学生的朗读缺乏感情投入。⑶学生课内愿读、认真读,课外不愿读、乱读。这些问题同时也是老师们最困惑、最急需 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语文朗读教学方面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我们认为,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朱自清先生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所以我们组课题组成员着力研究,所有这些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既增强了我们开展好课题研究的信心,也为课题实施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必要的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制度,并尽力保证研究工作的资金和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购置各种设备、召开各种研讨会,学校按实际投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

1、学习相关理论,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并明确课题分工。

2、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培养学生目标体系,召开研讨会,对课题方案和培养学生体系进行修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2月—2014年8月)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班级。开展调查问卷,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小学朗读教学策略。

3、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实验结题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整理、分析和统计研究成果和数据,展示研究成果,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教师仅仅是学生朗读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学生的个体学习缺乏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自读自悟,缺乏学习交流、情感体验,学在朗读过程中虽有交流,但仅是泛泛而谈,语言表达苍白空洞,缺乏个性。

(二)研究朗读教学中的问题。一是节奏: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二是角色: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三是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三)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主要包括诵读、吟读、咏读、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朗读中理解主题,感受内蕴美;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辨析语言,体悟艺术美。

(四)朗读教学策略。一是语言表达的形象化。促使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二是语言表达的准确化。通过反复阅读、揣摩、品尝,对语言文字地把握更为准确,追求一种独到的顿悟。三是语言表达的整体化。指导学生在依托具体的语境,整体着眼,上下联系,融会贯通。四是语言表达的想象化。指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重组记忆表象,再造相关形象,并逐渐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去感受鲜活的人物、动人的场面、秀丽的景色,去体味作者所表达

五、课题的实施及做法

(一)研究对象。以我们五年级三个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研究,其他各年级各班作为同年级对比班级。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老师们目前就“朗读指导”提出自己最困惑或最迫切要解决的是什么,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结合教研组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及理论修养,形成一套适合于儿童朗读指导的策略。

3.个案法。围绕个别朗读学困生,对其个体开展个别辅导,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4.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适时撰写论文或案例等。5.文献法。对其他研究成果文献进行归纳整理。

(三)课题具体实施的内容

1、朗读的目的性要明确,训练要有层次。

在不同学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在一节课中,初读、再读、品读、诵读等每一个环节也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恰当的目标。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于永正老师就认为,朗读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的最重要的一环。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由于备课时把课文读活了,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有目标,有方法,有激情,有水平。他执教《全神贯注》一课,导入后初读课文,要求一边读还要一边认字,注意拼音,要求读得正确流畅;学生自由读文后,指名分节朗读,了解学生对字词、文中破折号及内容的理解程度;接下来各组选代表(平时朗读最差的)比赛读第2、3、4段,让学生在小组协作中读好课文,无形中也理解课文内容;最后的高手挑战赛读,更是高潮迭起,对课文的学习也不断深入。

2、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朗读训练,追求实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朗读兴趣才能使课堂上书声琅琅,才能促使学生去理解文本,从而朗读得更生动。朗读要讲实效,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而是真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

朗读的形式多样,按音量大小划分,有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按速度快慢划分,有浏览、略读、精读等;按参与面划分,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等;按思维运动划分,有自由读、带问题读、悟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此外还有老师的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及适用范围。要选择什么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要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切忌为了朗读而朗读。

3、教师的示范朗读不可少。

学生们都比较喜欢模仿。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高,在课堂上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们会学着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来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师的范读中,有时可范读全文;有时可范读重要段落;有时可范读重要语句。一般来说,课文的重点,课文中最能传神、传情而学生又不易读好的地方,最有必要范读。如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我在范读课文时,声情并茂,并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

4、对学生进行恰当而富有激励性的多元评价。

语文课堂上朗读指导中的评价至关重要。学生朗读后要及时的给予评价,特别是对于那些读得不太好或者胆小怯场等的学生,在指出不足时要予以肯定和鼓励,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首先,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恰当。其次,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朗读,不要仅仅是在学生读完后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应该在肢体语言方面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最后,要注意学生互评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对他人朗读的评价更像是在挑毛病,会说一些“他这个字读错了。”“他读的不够响亮。”等等。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做出有效的评价,把评价的面放宽,多去注意学生朗读的技巧,让学生从多方面去评价同伴的朗读。

5.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论文 篇五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言系统的起点,也是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没有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会影响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重视小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与效率,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新模式,做到对学生负责。杰出的语言天才希泊来能在短短3到6个月的时间内就做到学会一门语言,就是通过朗读这一技巧来学习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刚开始学语言的阶段,需要通过朗读的方式增加他们的阅读量;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掌握语言的阶段,他们需要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因此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现阶段许多教师并没有能够做到重视朗读教学,更多地把重点放在课文的内容教学与理解,因此多数学生都并没有能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在课堂中朗读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许多学生朗读往往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没有真正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致使没能达到朗读教学的目的,从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无法提升。

二、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很多小学生在课堂朗读时仅仅是模仿教师的发音,并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含义与情感,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久而久之,连模仿的兴趣都渐渐缺失,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质量不过关,学生无法提高语文成绩,连语言表达能力都因此受限,经常性用错词,严重时会导致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提高语言学习成绩,形成语感。日积月累,学生通过朗读积累大量词汇,在后续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自身积累的词汇量用于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1.求真读准

朗读中要求学生的发音要标准,否则一旦读音错了,那么就算学生通过朗读将文章读得再美也失去了朗读教学的意义。教师教学目的中应当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吐字清晰,读音标准,声音响亮,如果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读错字或者含混不清的情况应当及时纠正。同时,教师要教导学生朗读的停顿技巧,合理的停顿位置更能体现文章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拍手歌》这种节奏性比较强,文章短小精悍,并且内容丰富的入门级课文十分适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朗读入门。朗读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语速适宜,朗读语速分为快、中、慢三种,不同的文章对应不同的语速,如上面提到的《拍手歌》可以用中速朗读,而《伯牙绝弦》则应当用慢语速进行朗读,更能体现文章的意境。掌握朗读的语速就等于掌握的文章的节奏,节奏的快慢,朗读起来更能体现文章的思想。

2.定位朗读教学

教师在课堂中导读课文后又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难免会因为不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而产生疑问,倘若教师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会给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致使学生无法产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与习惯。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同时不断地总结学习经验,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朗读一边厘清文章的结构,文章起承转合之间的联系性,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文章后用自身视角去分析、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朗读教学的效率。如小学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二首》将苏轼的《题西林壁》与陆游的《游山西村》放到了一起,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诵两首诗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首诗的相同处与不相同处,为什么会放到一起,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两首诗所写的画面如何,诗人写下这两首诗时置身于什么样的意境中,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在后续教学中解答后再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由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针对不同的文章指导学生朗读,定位教学,如古诗中不同的字句对应不同的停顿节奏,四字句对应的是二二式,如《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就是二二式的代表;五字句则一般是三个拍,有二一二式也有二二一式,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是二一二式的表现;七字句的节奏则更多,有四三式也有二二二一式等,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是四三式的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教导学生自己断句停顿,学会掌握朗读节奏,定位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3.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

时代在进步,教学模式也应当随之进步,在这个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如多媒体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到我国大多数课堂中协助教师教学。课程在不断地更改,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时至今日很多教学模式都已经结合了多媒体设备信息化,朗读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学还处于入门阶段,内容比较简单,而小学生年纪尚小,思想还不够成熟,见识也不多,对很多比较抽象化的知识没有办法理解,也就不能理解教材中的含义。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教师结合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如《圆明园毁灭》与《狼牙山五壮士》这两篇课文,因为要表达爱国情怀,向学生传递先辈们为了国家慷慨赴义的气节,单凭文字是无法传递给这群年纪小,还未经历过什么**的孩子们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使用播放视频或者录音等方式协助教学,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后再通过教师提前准备的录音或者是教材配备的录音带领学生们进行朗读,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理想状态。

4.控制朗读的时间

无论是教学什么课程都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则,钢铁不是一日炼成的,光凭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朗读是无法保证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所提升,所以教师们应当帮助学生制定一个朗读时间表,让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中开口朗读文章之外,还能在课外的时间进行朗读。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们朗读文章,课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朗读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写文章时所用的表达技巧,对于学生后续要学习的写话教学和写作教学都有所助益,而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能够掌控文章的语气、语调、语速和语感,因此多读多益是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明白的道理,学生应该做到每天都有朗读时间。

三、结语

朗读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朗读要求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发音标准,能够培养学生开朗、外向的性格,同时能够积累词汇量,为以后学生的写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朗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尊重学生的意愿,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同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教程的改革,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因材施教,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灵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春军.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都市家教,2017,(08):53.

[2]常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07):18.

6.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篇六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方式,一直是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重点内容。因为良好的朗读习惯与朗读方式是学习其他课程的首要基础。但是,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朗读教学,依旧存在着教学方式不明确、指导方式不足等问题。因此,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以及所存在的现实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策略

俗话说,朗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也就是说良好的朗读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学习。就理解能力而言,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基础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朗读与理解以及表达方式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朗读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小学教师要注重提升朗读能力。

一、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深刻的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小学生无论从年龄上还是心智上都较不成熟。因此,也缺乏对于朗读重要性的认识。通常只是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机械的学习,不知道学习的意义,缺乏问题意识。此外有些教师往往认为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因此,对于朗读方式没有过多的进行讲授,只是让学生读出来就可以,不注重其语感、语速、情感的表达等等。这样的额朗读形式对于学生毫无意义。

2.教学中忽略了对朗读的指导

因为教师缺乏对于朗读方式的讲授,进而导致学生在朗读时,只是单纯的用读的形式将文字进行表述。通过这一简单的朗读形式并不能让小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不同方式的朗读,如对于有角色的文章,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对于每个不同的角色如何拿捏其情感,有的老师虽然会对学生的朗读方式进行相关的指导,但仅仅注重一些表面上的技巧,进也就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朗读内涵,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二、朗读教学具体应用方式与策略

1.采用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那么朗读便是学习语文最好的形式。在语文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适当的情境创设的方式展开。以此来增加学生对于朗读的学习与表达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素养。例如,当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画,并在播放的过程中选用较为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融入桂林山水的美景当中。相信学生在观看后可以感受到山水的美。随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身临其境的美,进而将朗读情感全面的激发出来,并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欣赏。

2.创设生动的朗读情境氛围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对于许多事物不能看到其本质,进而缺少对于一些事物的深刻认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了解与探索,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了。在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解,随后设计出适合的朗读教学情境。例如,对于语文教材中《小动物过冬》这一课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并根据文中设定的人物以及语言,通过简短的故事结合文中的语境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文中角色的情感,并将其情感以朗读的方式表现。

3.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朗读榜样

小学生潜意识中的朗读就是将文字念出来,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的对小学生的这种观点进行更正。让小学生明白朗读不是简单的将文字以念的形式表述,而是要走进作者的内心,结合作者的情感,以及所处的语境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先对文章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在高潮部分或者作者情感强烈的部分,应放快节奏或者声音高亢,要全面的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对文章《母亲的恩情》进行示范性的阅读时,要注意将自己完全的融入于这一情境中,并且注意语速、语气以及声音大小的变化。通过对文章进行通读后,让小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在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自己在朗读中的缺点与不足,并及时的改进。

4.适当地开展朗读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在教学中要全面的考虑到这些潜在的因素,并且不断的增强朗读的范围与朗读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合理的配置课堂时间,用5到10分钟用于学生进行朗读学习的时间。例如,在学习文章《父亲的菜园》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抽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此外,在朗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将文章的主旨融入后进行朗读,并根据个人的理解将其进行升华,进而体现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综上,朗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艺术。因此,要积极地运用一系列的朗读措施,不断地完善与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凤霞.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152.

7.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篇七

一、以结构不良领域问题为研究主题,促进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增长

以美国Spiro为代表的学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认知弹性理论,它是关于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习得和迁移的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3]知识的产生常常是由问题引发的,因而问题也分为结构良好领域问题和结构不良领域问题。结构良好领域问题可以用已有的经验、方法、策略去解决,而结构不良领域问题采用原有的解决模式、方法无法解决,必须根据具体情境,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重构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教学中充满着各种纷繁复杂的不确定性,如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课堂心理环境等的不确定性。因而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大多数属于结构不良领域问题。以教师群体共同直面的这类问题为研究主题,可以激发教师群体的研究热情,激起教师群体的交流与对话。在专家的引领下,提高教师应对复杂多变教学情境的灵活表征能力,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课例研究中结构不良领域问题常常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产生的问题。对教学成功的追问、对教学败笔的归因,从而产生有价值的问题。第二,借鉴新的教学改革经验所产生的问题。学习其他地区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思考如何将这些经验本土化。第三,教学理论的实践化问题。将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所产生的问题。如,如何结合本校学生情况进行有效的数学合作学习。第四,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如,针对从未走出大山的学生难以了解教材中的“摩天轮”“过山车”等城市情境,而提出“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地方资源”的问题。

基于针对性、价值性、迫切性、代表性等原则,对这些结构不良领域问题筛选,确定研究主题。一个主题解决之后可以就此终结,也可以由此催生新的主题,形成主题链。如,某地区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发现这样的问题:差生在完成导学案时,对组内优生有较强的依赖性。由此确立了课例研究主题:“数学合作学习中如何提高差生完成导学案的积极性”。这个问题解决之后,经过总结、反思,生成新的主题:“如何提高不同年级段的差生在数学合作学习中完成导学案的积极性”,再催生新的主题:“数学合作学习中如何提高差生的积极性”。这些链式的结构不良领域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过程,是教师的问题意识不断强化、问题解决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更是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在合作设计中促进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教学设计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教学设计涉及对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学情为起点,以教育学知识为条件,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教学活动任务,实现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课例研究中,教学设计是由大学专家、教研员、教师合作设计,团队的合作性打破了个体认识的局限性,开阔了教学视野。

1. 在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合作分析中促进教师“关于课程的知识”的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 (数学)》中提出了“关于课程的知识”的结果标准:“了解数学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并实践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价值与行为意识”[4]。教师个体常常由于理论知识存在一定的缺位,对课程标准的理解难免停留在浅层水平上。课例研究团队对课程标准的共同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层次理解。

大学专家具有前瞻的学术理念、开阔的学术视野、渊博的理论知识,可以对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等主要内容作深层解读。教研员是由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转身”而成,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案例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可以自上而下地将课程标准理论具化为实际教学操作。如,结合丰富的案例知识阐释“四基”中教师比较陌生的后“两基”─“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为教师解决课程标准关于“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问题,有助于教师积累课程实践性知识。通过专家和教研员的解读,教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课程标准有了深层次理解后,群体讨论如何在课例中将课程理论实践化。可见,对课程标准的共同分析过程实质上是教师的“关于课程的知识”不断得到生长和发展的过程。

2.在对教材的合作分析中促进教师“关于学科的知识”的发展

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是其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教师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准确把握数学本质,就会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意义的建构,就会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猜想、解释、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更能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更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数学知识。[5]在中小学阶段,教材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课例研究团队的异质人员参与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可以促进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大学教师可以高屋建瓴地指导教材分析,他们可以居高临下地用现代数学观点阐释中小学数学内容知识。尽管中小学数学知识受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像科学数学那样严谨,但作为教师应了解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了解诸如公理化方法、现代数学思想、数学的本质等。教研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重点、难点,厘清教材各章节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理顺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教师对数学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理解,准确把握数学的本质。譬如,在以“乘法的意义”为课例的分析中,授课教师对“乘法初步认识”的初步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列出算式2+2+2,由此引出乘法算式2×3。在合作讨论中,教研员认为,2+2+2与2×3相比,从计算难度到式子长度上,均没有体现“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中的关键词“简便”,建议增加情境,列出11个2相加的算式,过长的同数连加算式,将使学生倍感计算麻烦并且容易出错,激起学生探究简便算法的认知冲突,由此引出,自然水到渠成。从授课教师的初步设想中反映出其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是浅层次的。通过专家引领、团队讨论,深刻理解了乘法概念的本质。

3.在学情分析中促进数学教师“关于学生的知识”的发展

“关于学生的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这样说,假如让我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将一言蔽之曰:影响学习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可见,学情是教学的逻辑起点,课前必须对学情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对学情的分析,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数学学习、心理特征等方面情况。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就是要深入了解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的状况,了解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特别要了解差生的学习态度、家庭背景等。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主要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现有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各学段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思维水平、心理发展中的个别差异等。

对学情的分析主要有如下几条途径:第一,问卷法。把要了解的内容编制成问卷进行调查,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第二,访谈法。访谈法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访谈。课前访谈可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以优、中、差三个层次的抽样生为访谈对象,访谈过程中可以视情况进行必要的追问。课中访谈,就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生成适时追问,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课后访谈,就是对课堂上发生的事件、学生的反馈或存疑之处访谈,以获得对其意义的解释。第三,作业分析。对作业中关于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数学思想方法领会的情况、不同层次学生偏好的解题策略等方面的分析。第四,前测。前测就是编制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测试题,以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外,还有后测、课堂观察等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一般提倡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以便获取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丰富教师的“关于学生的知识”。

三、在上课与观课中促进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根据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理论及上海青浦实验研究所的研究[6],学科教学知识的本质是一种“转化”的教学智能,是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教学智能,即教师基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把学科知识有效地“转化”成教学活动任务,又由教学活动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获得。因此,有效实现学科教学知识的第二次“转化”,需要“课堂”这一重要场景支撑。

课例研究团体在合作设计完成后,由一名教师执教,其他教师进入课堂观察,这为学科教学知识实现第二次“转化”提供了场域。从上课的视角看,授课教师承担着将团队的预设文本转化为课堂行动的实践任务,不仅要明确教学设计意图、明晰教学操作程序,还要将教学设计个性化。课堂上,一方面按设计实施教学,将文本知识内化为自己所理解的知识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课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又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反馈信息,适时反思,形成应对生成资源的教学策略,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如,以“四边形的认识”为课例的教学中,在探讨“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特征后,为了让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一特殊性,教师用PPT呈现一组多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任意四边形、梯形、任意五边形、任意六边形,布置“分类”的活动任务。学生经过思考后,形成了多种意见。但所有分类都没有达到预设目标。教师适时反思,灵活调整计划,引导学生回到板书(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刚才同学们是按什么来分类的?还可以按什么来分类呢?很快,目标得以达成。而授课教师的教学知识也正是在遵照预设和应对生成中得到了发展。

观课活动是将课堂解构为若干维度,每个维度又分解为若干观察点,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有经验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知识发展的需要来选择适合的观察点,有针对性地观察。“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课例研究理念,要求观课活动既要观察教师,也要观察学生。对教师的观察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问与理答。教师的提问方式是否科学,候答时机把握是否恰当,是否善于倾听等。其二,教学表征。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表征是否多元化,表征是否突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而避免非本质属性的干扰,表征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表征方式的选取是费力、顺畅抑或达到自动化程度。[7]其三,调控与评价。能否根据课堂情境灵活地调整教学,能否在灵活变通中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评价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层次思维或发散性思维,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关照不同层面学生的心理需求等。对学生的观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知基础。学生已有的知识是否扎实,对已有信息的提取是否顺畅,是否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二是思维状态。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否敢于质疑,表达是否条理清晰。三是合作情况。是否善于倾听,是否鼓励同伴参与,是否乐于协助同伴。四是情感与态度。是否专心听讲,是否认真完成活动任务,是否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等。

事实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观察教必然会涉及学,观察学也必然会涉及教,两者无法截然分开。通过对教的观察,目的是“以教促学”;通过对学的观察,目的是“以学改教”。无论是“促学”还是“改教”,都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知识发展。

四、在评课与反思中发展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的知识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关于如何教的知识,是在对课堂实践经验的反思与交流中不断丰富的。课例研究中的评课与反思活动为教师回顾、总结、评价、反思课堂经验提供交流平台,为经验分享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升华为教学知识提供契机。

课例研究中的评课活动是基于理解的评价取向,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过程目标,以丰富教学知识为结果目标。在这样的评价取向和目标导向上,评课的环境自然是宽松、和谐的。参与教师敢于敞开心扉,乐于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和所悟。在交流、切磋和碰撞中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得以不断显性化,成为共享性知识。在评课反思活动中,授课者主要从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差距维度阐述自己的体悟与反思。授课者的这些体悟与反思能激起群体交流、讨论,交流、讨论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重新认知的过程,是对自己的知识重组的过程,也是教学知识得以生长和发展的过程。

观课教师的评价是基于课堂观察的量化和质化信息驱动的。观课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点,对量化观察所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利用统计图呈现结果,进行统计推断。也可以对质性观察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再现其本质,从而为处于类似的情景的人和事起到一种关照作用,通过认同而得到推广”[8]。还可以对课堂捕捉到的教学事件与大家分享,将事件中隐含的困惑求教于专家、同行,在专家、同行的理论与实践对话中,对问题产生新的认知,找到结症,获得问题解决的策略。

如,以“单项式”为课例的教学事件。

在概念强化环节,教师出示若干单项式让学生辨别“次数”和“系数”。

师:“2x的次数是多少?谁来说说?”

师:“请S生回答。”

S生:“是2!”(班上发出嘲笑声,老师似乎听而不闻,请同桌帮助S生回答。)

师:“你会了吗?”

生:“会了。”

师:“好!那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x的次数是多少?”

生:“-1!”(班上发出的嘲笑声更大,S生脸红了,教师依然听而不闻,又请同桌帮助其回答。)

师:“你会了吗?”

S生:“会了。”

师:“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敢挑战吗?”

S生:“敢。”(声音有些微弱。)

师:“xy2的次数是多少?”

S生:“是2。”(不太自信,全班爆笑!)

老师再请同桌帮助……

这样,持续了几个轮回,S生始终没能独立正确回答任何一道题。教师终于“饶”了他,示意其坐下。S生一坐下,马上抽泣起来。渐渐地,抽泣声越来越大……

将错答问题转嫁给其他同学,是许多教师常用的理答方式。在本案例中,为何S生连续回答几个同类问题都出错?该生太笨?启而不发还是根本没有启发?“手脚架”没有搭好?……一系列假设被提出。在专家的启发引导下,教师群体通过反思,发现是“单项式概念很简单,读一读,解释解释,学生就可以理解。”这一教学信念驱使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表征,而没有深究学生出错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表征帮助学生理解。这种“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教学理念,在专家的点拨下教师得以反思和重新认知,在反思过程中教学知识产生了新的重组,生成了新的知识。

课例研究活动中,围绕研究主题,以课例为载体,通过专家引领、群体智慧碰撞,教师个体隐性知识不断显化,教师群体将这些显化的知识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生成新的隐性教学知识。教师的教学知识就是在这种显性和隐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不断生成与发展的。

摘要: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的合作性教学研究活动形式。数学学科的课例研究不是打造“一节标准的数学课”加以推广,而是解决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是在确定研究主题、合作设计、上课与观课和评课与反思等环节的研究活动中发展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关键词:课例研究,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桂清.课例研究:信念、行动与保障[J].全球教育展望,2007(3).

[2]安桂清.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3).

[3]毛齐明.认知弹性理论及其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0).

[4]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课题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琼,倪玉,萧宁波.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4).

[6]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小学数学新手和专家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青浦实验的新世纪行动之四[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

[7]童莉.舒尔曼知识转化理论对教师知识发展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3).

8.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篇八

本次活动安排我和王老师各上一堂常态课,两人执教同一篇文章,即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组内其他老师随堂听课,专门记录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情况,以便课后集体分析、探究。《清兵卫与葫芦》这篇文章被编排在《外国小说欣赏》“情节”这个话题中。我以《清兵卫与葫芦》作为教学的容器,根据编者的意图和学科指导意见上的要求,确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分析小说的情节、掌握情节生发的途径及其效果,进而理解小说的题旨。所以,在预设课堂提问时,我围绕“情节”这个中心话题,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1.结合初中所学的知识,小说有哪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平时阅读一篇小说,最能吸人眼球的是什么?(情节,教师板书)

3.阅读小说,梳理情节,概括各情节内容。

4.“葫芦被卖出高价”这个情节对于整篇小说来说,是不是画蛇添足?

5.探究高潮时的情节走势,理解“摇摆”的含义。

6.这种“摇摆”的情节运行方式有何作用?

7.概括小说的主题,总结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一堂课结束后,我们十几个年轻老师围坐在特级教师郭吉成身边,围绕“探究课堂有效性提问”的主题,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在学友的启发下,郭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清兵卫与葫芦》的问题设置,我对“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有效的问题设置应该建立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

教学开始设置的三个问题,都是学生初中掌握的知识。从“已知”的问题进入课堂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表现欲,使课堂的学习气氛充满活跃的分子。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从“已知”到“未知”。有效问题的设置应该诱发学生参与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使设置的问题立足于学生,进而水到渠成,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新问题的探讨中。

二、有效的问题设置应该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已经按照初中所学的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梳理完小说的基本情节,教师板书如下图:

开端:痴迷葫芦

发展:偶得宝葫芦

高潮:没收、砸碎葫芦 → 被卖出高价

结局:改变爱好

教师指着板书,抛出自己的疑问:“葫芦被卖出高价”这个情节对于整篇小说来说,是不是画蛇添足?而先前的板书设计已经为学生指明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能够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另类思考,从而构建他们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所以,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立即将板书新增添三条线:

开端:痴迷葫芦

发展:偶得宝葫芦

高潮:没收、砸碎葫芦 → 被卖出高价

结局:改变爱好

学生以前只梳理小说的情节,整理小说的内容,初步概括出小说的主题;但并没有深入思考小说一个具体情节的设置的作用及效果。所以,教师这个问题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启发学生向新的领域探索,从而获得新知。这可以引发学生对更多情节设置的思考。如:为什么设置“清兵卫痴迷于葫芦”这个情节?为什么交代“教员的兴趣爱好”?等等。闻一知十,语文课堂问答的有效性充分体现出来。

三、有效问题的设置应该讲究问题衔接的流畅性

在初上这篇小说时,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跨度,衔接不很流畅,所以一堂课就跟着问题跳来跳去,没有行云流水之感。经过探讨,将整堂课的问题设置改为:

1.结合初中所学的知识,小说有哪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平时阅读一篇小说,最能吸人眼球的是什么?(情节,教师板书)

3.阅读小说,概括小说的故事内容。

4.小说基本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请概括各情节内容。

5.“葫芦被卖出高价”这个情节对于整篇小说来说,是不是画蛇添足?

6.细探高潮时的情节走势,理解“摇摆”的含义。

7.这种“摇摆”的情节运行方式有何作用?

8.概括小说的主题,总结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对情节的梳理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熟悉基础上的,所以增添了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是第四个问题的铺垫,第四问与第五问是整体与局部、粗观与细究的关系。这样的一个调整,既完成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使得学生学习如顺流泛舟,流畅惬意。

四、有效问题的设置应该注重问题的指向性

在“阅读小说,梳理情节,概括各情节内容”这一教学环节中,一学生概括小说发展阶段的情节内容为“发现普通的葫芦”。教师认为按常规逻辑,一只“普通”的葫芦是不值得清兵卫“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甚至冒着被训斥、被没收的危险,将葫芦带到学校里去。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找类似“独特”、“别致”等词语来形容清兵卫偶得的葫芦,于是判断学生的答案欠妥,在这个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提出新问题:“这是一只普通的葫芦吗?”而教材中,分明写着“……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提问就显得有点模糊,致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教师问题的指向性,问题自然无法回答上来。教师问题的设置,应该设置一定的语境,通过这个特殊的语境,来对问题的答案范围进行限制,同时也能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出口,不至于钻死胡同。教师与学生的问答行为才得以继续。

有课堂活动,必有师生相互的问答活动。提出“有价值”、“有梯度”、“高品质”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之一。它可以循序渐进,引领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它能够环环相扣,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它可以投石问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参考资料】

[1] 崔允漷.《有效教学》.

9.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篇九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有不敢开口或不愿意开口读英语、讲英语,即使在早读课中也没有读的浓厚氛围。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带读时声音大过学生发出的声音,让学生自由朗读时,会出现声音就越来越小的现象,甚至最后变成默读。那么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呢?我们不妨从早读课开始抓起。

一、明确早读内容,从中获得语感

学生通过早读课或背诵课文能形成英语语感,提高学习英语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把早读、课中读的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把每天早读的内容与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到一起,针对课本中难易深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早读。在早读课前,教师就让学生明确每天早读课应该读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同时,早读的内容又具有灵活性,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随时的对读的内容进行增减。这样,学生在早读时,就可以开展诸如泛读、熟读、背诵等活动。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早读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现行的课本。课本中的单词、短语、对话、句型以及课文等,也可以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等。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课外读物,如英语报纸或杂志等。例如在《英语周报》中有很多中英文对译的名句,不妨选一些让学生熟读,这些内容通俗易懂,并富于一定的生活哲理,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早读的内容与量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尽量让大部分的学生顺利地完成。否则,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会英语的信心。

二、早读形式多样,提高朗读水平

开展不同形式的早读,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为了不让学生在最基本的语音语调方面出现问题,对于课文中重要的句子或短语,教师可以通过领读纠正。或着让学生跟着多媒体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跟读模仿,最后熟练地掌握。

为了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朗读水平,在领读的同时可以采用齐读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读准确、读出美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在朗读前就确定好朗读的目标,从而快速有效地完成朗读任务。还可以分组朗读,让学生互相监督,从而提高朗读的效率。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对于读得好的同学教师给予奖励,以此提高他们的朗读积极性,让他们感到朗读有兴趣又能很好地展示自我。朗读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如单词接龙,就是用上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再组一个新单词如gentle―enter―read―daughter...这种趣味游戏朗读,学生兴致很高。形式多样朗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语感,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三、早读欣赏美文,培养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课本中的课文内容相对于小学来说比较长,涵盖的生词量也比较大。但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较少,在朗读课文中还有一定的困难。每当老师在课堂中的带读或者全班齐读后,很多学生只能看着词汇表中的生词再来读课文。但因为没有句子、段落与篇章的整体联系,读过后对这些单词仍然记不住,渐渐地这些差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开始就采取在早读课中增加阅读优美短文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单元教学的同时,还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从课外精选取2~3篇与单元内容相关的短文作为早读内容,这些精美的短文一般在200~250个单词,虽然文体不同,但是信息量比较大,把这些词汇与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联系到在一起,从而很容易记住单词。由于短文中所含的生词不多,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借助字典的帮助完全有能力进行朗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在每单元教学后,让他们背诵1至2篇优美短文。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记忆能力,还渐渐地培养了阅读能力。

四、反馈早读任务,优化课堂教学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还小,少数学生自觉性差从而产生偷懒的心理。他们在早读课中讲闲话、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等情况屡见不鲜。所以,教师要做好对学生早读效果进行检查或者抽查。教师检查要避免流于形式,不可以让学生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从而使早读课时间白白地浪费。

一般检查的实践可选在早读的中间或最后,并根据学生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如要求学困生在朗读中掌握课文的单词、词组、语篇;对中等生来说,让他们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对优生来说,让他们背诵课文或复述课文,也可以让他们范读课外美文。对没有完成早读任务的学生就责令他们限期“达标”,等到下次早读时再检查。也可以让学生开展自测。就是在早读快要结束前留几分钟时间对要背的内容进行自我检测,看能否完成,对没有掌握的地方要进行强化记忆,直到记熟、记牢。还可以用学生互测法,让同学之间利用最后10分钟左右的实践互相提背诵,对不熟的地方以于提醒,获得强化记忆的效果。

10.浅谈以有效的朗读促语文教学效益 篇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其语文能力。学生只有自己通过阅读悟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有效阅读。

但是朗读又将花去大量的时间,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容量大、篇幅长,而课时却只有40分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本人浅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提高朗读有效性

朗读的形式除了齐读、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以外,还有范读、选读、复读、赏读、仿读、引读等。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恰到好处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乐趣,以提高朗读的有效性。

1.根据文本体裁,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

文本因体裁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读方法。如诗歌散文教学,比较适合反复的读,通过范读、朗读、诵读相结合的方法,在反复的过程中,在交叉阅读的品味中,加深对作品的领悟和理解。如果是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则适合将整体朗读放在预习环节去完成,而在课上进行局部的品读。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或书声琅琅,或低吟浅唱,视文本而择,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择,灵活掌握。

对于名家名篇的重点段落可通过熟读成诵的方式,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读书积累是写作的前提,在这里不提倡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选择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背诵,以便于今后写作是运用。如教学《燕子》一课时,文本是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绝佳文章,所以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范读、指名读、分组读、配乐读等形式熟读课文,以至在课堂内顺利背诵全文。此后不久的练笔中,要求学生描写美丽的春天,我发现他们用了文中的语句。这不是照抄照搬,因为他们也有和作者相似的感受,所以他们运用的是那么恰当,那么贴切。

2.依据文本中的内容,运用多样的朗读形式

课堂以“读”为本,要根据具体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情感,感受乐趣。一节好的语文课要看出指导读的过程,看出读的能力提高的过程。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教师应有的放矢的根据实际做理性选择,如: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易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有齐读;当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宜用默读……

在教学《家乡的桥》一文时,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不同的朗读形式,使整个课堂书声琅琅:

① 多种形式读。个人读、集体读、引读、导读、配乐读。

② 抓住重点词语、语句读。如:趣味读千姿百态的桥,感悟读“单拱桥”的语句,想

象读“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欣赏读充满诗情画意的、充满古老故事的语段。

③ 个性化选读。“谁喜欢那种桥?重点读一读。”“谁喜欢过户桥?来,读快一点,流

畅一点。”“自读‘我们的乐园’一小节,看你能不能感受这份快乐呢?”

④ 多读成诵。课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背诵。

11.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疑问情境体验过程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57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当今的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大胆实践,力求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物理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疑问,而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探究、体验,并最终使学生消除疑问,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每一次成功地解决问题,消除疑问,都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自信,并提升其成就感,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疑问是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反馈,对教师来说,要认真对待学生存在的疑问,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课例,来谈谈有效解决学生疑问的几点尝试。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问题情境,会启发学生思维,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设计矛盾问题,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不仅能让学生提出疑问,而且能提出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对疑问进行深入思考,制定探究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究,解决疑问。

如在《压强》教学中,我先给学生放一个胸口碎大石的视频,情节如下:一位 “气功师傅”躺在钉板上,胸口上还放着一块大石头,当石头被击碎的时候,“气功师傅”身体没有受伤。看过视频后学生们都佩服这名“气功师傅”的功夫。接下来,我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把气球放在钉板上面,再在气球上面放一块木板,实验现象是:气球没有破。而后再对木板施加一定大小的压力后,气球仍然没有破。视频和演示实验使学生陷入思考,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人没有受伤、气球没有破?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交流和讨论中得出:人没有受伤、气球没有破是因为人和气球的受力面积大。接下来,教师再放手,让他们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整个探究中,学生自主参与各探究环节,学生从探究过程中,收获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又如在《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教学中,可先设计演示实验一:用力推放在桌子上的课本。实验现象是:推课本,课本运动,不推课本,课本就不运动。学生得出结论是: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实验二:用力推放在桌子上的小车。实验现象是:推小车,小车运动,松手后,小车仍向前运动。学生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通过两次实验,学生得出了两个矛盾的结论,并提出疑问: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呢?学生们都很想弄懂这个问题。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再进一步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结论。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启发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深度思维,最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

二、有效解决疑问,丰富学生的物理经验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科学,学习物理离不开必要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当学生想要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时,一定会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亲身体验、亲身实践,则是学生解决物理疑问的最佳方法。很多学生对复杂的物理表征产生了疑问,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经验和体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让学生直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疑问。

如在《磁体与磁场》教学中,磁场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演示实验:磁体能够吸引与它不接触的回形针,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若直接告诉学生是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学生此时会提出疑问:磁体周围的磁场是怎样的?磁场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对这样的疑问,学生是凭空想不来的,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也不具有说服力,在学生心里总有疙瘩。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放手安排学生分组体验,让学生将小磁针先后放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位置,同时标出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如图1)。学生根据画出来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容易总结得出:磁场具有方向性,而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一般不同。接下来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将玻璃板放在磁体上,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轻轻地敲击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2)。通过学生的体验,感知铁屑的排布情况,这样学生就容易总结磁场的特点。由于铁屑的排布情况,看似一些曲线,此时,教师引出磁感线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通过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熟悉磁场概念,了解磁场的特点,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问,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图1图2

三、注重物理过程教学,循序渐进,有效解决疑问

在课堂教学中,若教学过程简单,教师的讲授也是平铺直叙的,这样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也不利于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地失去探究兴趣,也不会提出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为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不能太简单,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使学生对物理规律能够理解得更深刻。

如在《静电现象》教学中,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我原来是先安排如下演示实验。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摩擦起电后,电荷种类有几种?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得出两种,最后,来了这样一句:“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两种。”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电荷之间的作用情况。这样的教学后,学生对此还是存在疑问,为什么摩擦以后物体所带的荷只有两种呢,而不是三种呢?在这里,由于教学过程较简单,将规律强加给学生,所以学生还是很费解。后来重新上这节课时,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利用学生自己身边的一些物品:餐巾纸,塑料吸管,试管等。让学生用餐巾纸摩擦塑料吸管,把塑料笔在头皮上摩擦,这样塑料吸管和塑料笔都带上了电,鼓励学生体验多种静电现象。部分学生的实验现象如下。

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总结得出: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两种,一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同,一种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同,再总结出电荷之间的作用,就水到渠成了。改进后,教学效果更好了。

四、启发学生深度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深度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电磁感应发电机》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指导学生将磁体、线圈、灵敏电流计、开关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安装,接下来就指导学生参看学案表格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根据表格提出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进行实验,记录感应电流的有无,最后得出感应电流的条件。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停留在浅层次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没有思维的深度,学生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后来我在上这节课时,没有将表格提供给学生,在课的开始,先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一个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观察到二极管发光了,接下来让学生分析刚才演示实验中用了哪些实验器材。交流分析后,再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导体棒、开关、小量程电流表和蹄形磁体),让学生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容易得出要产生感应电流,电路必须闭合。学生在闭合电路条件下继续探究,发现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有感应电流时,运动方向跟磁感线方向的关系,学生又能进一步分析得到:要产生感应电流,导线运动方向要与磁感线相交(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最后教师演示把整个线圈捏成很小一团,让其整个线圈都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现象是:电路中没有电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产生感应电流,应是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样改进教学后,学生课堂思考容量加大,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增加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有心人,认真对待学生的疑问,转变教学观念,课堂中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物理课堂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上一篇:简短的会议结束语下一篇:不动笔墨不读书-沈从文边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