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2024-11-14

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精选13篇)

1.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一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总结

对于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我还有以下几点感触,首先 这次学习的观点新颖。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的自我更新、自我补充、从根本上提升才能和专业素质。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我们老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其次,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通过这个平台,与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美术、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

通过看视频,视频答疑让我们有了一次与专家学者进行近距离探讨问题的机会。专家学者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让我们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受益匪浅!与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教学方法需要更新。此次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最后,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通过深入学习,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适应学生的新发展,科技的新进步。

2.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二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 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育部提出, 将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 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所中小学 (含幼儿园) 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教育部要求, 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 (学分) , 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 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 推动学分应用, 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 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 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 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 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摩课等方式, 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促进学用结合。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 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 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 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 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 启动教师培训MOOC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建设工作, 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 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 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 开发微课程资源, 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 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教育部要求, 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 (职称) 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 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省要安排专项经费, 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和能力测评等工作。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 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3.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浅谈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17-0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协调者和参与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行为主导者,教师的能力素质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许多教育学专家学者指出,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基础和具体要求就是教师队伍必须现代化,只有以教师队伍的现代为的牵引,才是真正抓住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牛鼻子”,才算是真正切中了问题的关键与要害。

一、加强校内培训,提升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学校教学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只有打造一支素质强大的教师队伍,才能促使学校整体建设得到综合提升。因此,加强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与提升,是学校应尽的职责使命所在。对此,一方面,学校要积极营造有助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氛围,倡导教师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本领,将自己打造成具有多种技能的高素质“师帅”;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采取有效行动,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比如,信息知识理念讲座、中长期系统学习、短期学习培训、突击式信息技术操作培训、信息技术技能比武等。通过引领教师参加这些学习与培训活动,促使他们更加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是有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需,是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与整体教学素养的需要。

学校组织小学老师进行信息技术学习与培训活动,必须结合教师的具体实践际,做好方案计划,区分不同层次与不同对象,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为切实点,着重关注“应用实用性”,促使老师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切忌“以理论对理论”的空洞说教,否则,难有成效。比如:引领教师进行办公自动化方面的信息技术培训,就是要引导教师加强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了解,促使他们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有所掌握,促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会产生慌乱。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他们学习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平台的常用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PT基础制作”、“基本的PS技术”、打印机扫描仪等常用计算机外设驱动安装、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等,只有当他们已经具备这些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促使他们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二、积极倡导自修,不断提高教师自觉加强信息技术能力积极性

积极的、主动的、自主的与自觉的学习,往往可以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创造各种有利于教师加强自修的条件,积极倡导广大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培训与相互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比如,通过构建校园局域网,或依托国际互联网创建教师自修平台,在平台中心提供丰富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料,以备广大教师随时随地查阅;还可以依托平台创设信息技术学习交流论坛,通过论坛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促使学习经验教训得到共享,推动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依托网络时行自动化测试评估,促使广大教学通过自我测试的方式推进自我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查找自身在信息技术各个分支领域的不足,通过“查缺补漏”的方式提升信息技术技能。由此,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驱动,促使教师断获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最新信息,不断调整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思路、模式、策略与方法,以“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模式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学校在培训方式方法上,可以以任务的形式,让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情况拟制出符合实际的学习计划,促使他们有目的、有方向、有计划地加强自我能力提升。比如:通过制定一个两年学习计划,在某一时段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报名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班,打牢学习基础;在某一段时间内复习巩固Windows系统平台操作技能;在某一段时间集中学习PowerPoint、Authorware、Photoshop、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等等,如此一来,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便能够得到循序渐进地提升。

三、强调课程整合,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力

有不少教师片面地认为,学习和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提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只要掌握PowerPoint、Authorware与课件大师等软件的操作技巧,便大功告成。显然这是认识是错误的,必须避免走进这个误区,切实将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的重心提上来,促使广大教师自觉地将各类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

鉴此,教师在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从思想深入搞清楚的是,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掌握而掌握,而是认识到信息技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通过这一工具和手段展开形式多样、方式灵活、模式丰富的教学活动,主动更新教育观念,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促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得到整体优化升级。

综合以上,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和细致的劳动和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长期的日积月累,才能得以渐入佳境,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 夏显北.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的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11).

4.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四

第二小学自2021年9月25日接到区教育局转发《2021年汕头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通知》以后,正式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研修培训活动,在中国研修网项目组管理员、濠江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指导下,按部就班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截止到11月底,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研修学习已全部合格。为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信息化队伍建设,不断探求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现将此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开展的“整校推进”信息化建设校本研修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重视领导,明确分工

1、成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2021年10月至11月中旬,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管理团队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坐下研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相关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成果等细节工作。为有效落实此次任务,务必使所有教师在研修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学校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洪祥荣校长为首及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组成“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小组,具体操作落实研修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为此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明确任务内容,组织分工实施

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培训内容将此次提升工程活动任务明晰化、具体化,围绕三个能力点梳理出线上研讨活动、线上听评课、研修作业及线下活动并加以实施。在研修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学校确定的3个教研组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定性作用,他们既要按学校要求严格推进项目实施,还要及时处理、反馈组员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教研组有条不紊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二、抓落实  促研修

1、重视监管落实,扎实开展培训

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合理有效的监管。学校监管人员主要分为:校级主管领导,信息团队人员、教研组长。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解决研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依据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研修活动需求,学校教导处设安排了相应的研修活动,结合11月份开始的以课堂实践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所有活动具体到研修的每个重点环节都有作业要求,都有记录留痕,为线下作业的上传和简报制作等工作提前做好了资料准备。

2、明确研修主题,有效推进培训

考虑到参培教师对微能力点的理解和选择,经学校管理团队研究决定,由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其所属教师的微能力点进行统一规划,并要求每个教研组在明确了三个微能力点的基础上确定研修主题,分步开展研修活动。各教研组长在明确研修主题之后,都能积极的带领组员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开展主题研修活动。通过一步步的推进,打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让所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此次活动中得到提升,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推精品,助反思

1、理清活动形式,打造研修精品

在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边学习边推进,边反馈边更正,边应用边提升的形式开展研修活动的。通过明确环节、反馈问题、布置任务、召开教研组长研讨会等细致工作,不断推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教研组长根据研修活动安排和校本平台实际工作需要,带领组员共同研课磨课,并推选出一名优秀教师做组内展示课,打造精品课堂案例。

2、强化能力提升,注重分析反思

5.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五

按照“省市统筹、以县为主、整校推进、分层实施”的原则,XX市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建立起以培训为手段、督导为抓手、课题为引领、教研为助力的“四位一体”的工程推进模式。

以培训为手段提升“三力”

01提升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

为全面提升能力提升工程2.0校长领导力,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工程实施,XX市教育和体育局组织“一把手”校长参加启动和培训会议。20xx年12月,组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第一批次学校管理团队培训会议。XX首批21所实验学校管理团队所有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从工程实施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包括校长在内的管理团队进行了培训。20xx年5月,举办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培训暨第二、第三批次学校启动会议。各中小学校长、分管学校信息化教学的负责人、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教科研中心各学科教研员,共190人参加会议。烟台市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作专题讲座,烟台市级试点校第三实验学校、西关小学、实验幼儿园的校长作典型经验交流。通过培训校长,提高了学校管理者对能力提升工程2.0的思想认识,明确了学校推进工程的工作方向,清晰了推进思路,为整市全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夯实了基础。

02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力

为了让各学校明确能力提升工程2.0的具体操作路径,提升更好提升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团队指导力,推动XX市能力提升工程2.0又好又快发展,XX市工程办在推荐和选拔的基础上,遴选出30名骨干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家团队。通过组织针对性培训,提升团队信息化指导力,同时对团队成员进行动态管理和过程性考核评价,保持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原生动力。20xx年5月,组织专家团队和80骨干教师参加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烟台试点学校XX市第三实验学校项目负责人郭晓蕾从“学校信息化2.0规划如何写”、“微能力点如何选”、“信息化2.0网络研修如何做”三个方面展开培训。7月,组织县级专家团队和60名骨干教师参加烟台市教育局举办的烟台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市县级专家培训。9月组织专家团队微能力点交流展示评比活动,引导团队成员立足基础,强化本领,为提升指导力打好基础性底子。通过培训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力,指导团队先行,为后期更好的培训教师、指导全校开展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提供人才支持。

03提升全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力

为有效提升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能力和水平,20xx年6月,组织能力提升工程2.0教学案例、微能力点展示观摩培训活动,各学校能力提升工程骨干教师92人参加观摩培训。培训从学校、教研组及个人微能力点选择分析,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的资源获取和应用功能介绍,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分析,能力提升工程2.0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思路和途径等方面展开。通过本次展示观摩培训活动,各学校骨干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对能力提升工程与教育教学融合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将推动各学校深入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与课堂教学融合,提升课堂效益,让课堂发生改变,助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7月,组织暑期教学主任培训。全市中小学214名教务主任、教科研主任、级部主任参加了培训。培训设置学校规划和教学案例交流展示环节、教学案例说课环节、专家点评环节。通过教学主任培训,完成了校长、分管校长、教学主任、骨干团队等学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领导层面的培训,为工程推进统一了思想认识和标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7月-8月,组织全市教师参加“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网上研修,将能力提升工程2.0网上学习列为研修内容,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暑期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的学习任务,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以督导考核为抓手强化管理

为切实推动各学校将能力提升工程2.0纳入学校考核,高效、高质量的推进工程,XX市教育和体育局以督导考核为抓手强化工程管理,建立“年督导、月考核、周台账”制度。一是将能力提升工程2.0纳入XX市教学工作专项督导考核。在考核细则中明确列出考核内容,如学校启动能力提升工程、举办全员培训、做好规划方案、有校本应用考核细则、有全体教师微能力点作业等。能力提升工程考核2.0考核分值占教师发展板块五分之一。二是将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推进情况纳入教育教学日常督导考核。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内容重点以日程工作为主,如以微能力提升为重点有效开展学校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研修的过程性材料等。三是建立工作推进考核配档表。指导各学校以美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发布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推进情况,并择优发送全市能力提升工程微信、QQ工作群里,各学校进行交流和研讨。截至9月,各学校以美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发布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总结120多次。

以课题引领提升工程质量

为鼓励各中小学幼儿园立足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围绕学校发展愿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XX市教育和体育局组织学校申报烟台市“十四五”规划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课题,并设立XX市市级专项课题,通过课题的.引领提升工程推进质量。积极组织申报烟台市级专项课题。组织烟台试点学校申报烟台市级专项课题,通过培训、研讨等活动,提升学校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课题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提炼经验等方面的作用。20xx年9月16日,在烟台专项课题获得立项的实验学校组织交流、观摩活动。以边总结,边推广的模式,最大化实现课题研究的引领功能。

积极对接XX市课题管理部门,立项XX市市级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课题,组织各学校申报县级专项课题,积极开展校内微课题研究,以取得研究型成果为根本目的,带动能力提升工程2.0提质增效。

以教研为助力促进课堂融合

XX市教育和体育局20xx年年初进行了机构改革,原XX教研室、教科室、培训中心、职教室进行了合并,成了XX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经过半年多的磨合和实践,整合后的各科室的力量被统一调度,各科室相互配合,互为助力,构建起教科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工程办利用这一有力契机,积极与各学科教研员沟通,获得教研员支持,在学科教师培训、各种教学交流展示和案例、示范课等各类评选中,包含能力提升工程2.0相关内容。通过教研活动的导向,引导教师积极立足课堂教学,将通过培训习得的技能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教研为助力促进能力提升工程与课堂的深度融合。

★ 中学食堂自查报告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总结

★ 中学食堂安全的责任书

★ 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 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体会

★ 工程总结

★ 年终个人能力提升情况总结

★ 个人提升总结

★ 质量提升总结

6.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六

6日从教育部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育部提出,将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所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启动教师培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7.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七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的精神, 福建省教育厅出台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 (闽教人[2015]86号) , 提出立足本区域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实际需求, 建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培训体系和教师主动应用机制, 于2017年前基本完成全省中小学 (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 下同)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 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互联网+”对教育纵深影响

“互联网+”的概念曾出现在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在线教育技术应用广泛。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主要由网络学历教育、成人线上在职培训和中小学线上课内外辅导三部分构成。我国传统的在线教育市场正在蓄势待发, 这个领域的线上教育机构一直在努力填补传统教育的空缺。

其次, 促进教师能力提高和教学方法变革。在“互联网+”时代, 教师如果还按照老套路教学, 信息技术的升级又有何意义?没有教师的转型, 又想变革传统课堂, “互联网+”教育能够产生教育变革即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教师要不断学习, 接受培训, 实现转型。

(一) 学习更加泛在化和移动化

移动互联网和各种数字终端的兴起, 学习时空跨边界、超界限, 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形态。学校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 对学生课后的辅导, 教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 学习和训练网络教学、移动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 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协作者

在“互联网+”背景下, 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可穿戴设备, 这些对人才的要求将更多元化, 对培养创新型的时代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能再以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自居, 而应积极成为学生成长的协作者。教师要从在课堂上教、站在讲台前讲, 转变为融入学生中“导学”、借助大数据“诊学”、隐于云端后“助学”[1]。

总的来说:“互联网+”教育不是华而不实的追求, 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让教育产生变革。教学方法的改变是教育变革的必要条件, 教师要接受培训, 主动掌握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法。

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 才能驾驭好“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 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在网上偶尔接触过“互联网+”教育的字眼, 并未真正了解, 更不用说实践。为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方案的科学制定,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在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协作下, 从五个方面对福建省内多个区县的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

(一) 教学技能需求度

为了解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调查列举了十项基本技能, 让教师评价自身对这些内容的需求程度, 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统计分析表明, 提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排在第一位。这说明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需求很迫切, 开展本项培训十分必要。

(二) 教师接纳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们主要从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频率来说明问题, 教师日常教学中对信息技术使用情况, 有63.50%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 甚至有15.16%的教师表示每节课都用, 最明显的是在教学中很少或从不使用信息技术的老师教师已经很少。信息技术已经在绝大多数教师的常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 应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依据《标准》和《课程标准》, 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个维度展开调查, 每个维度分别从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方面来了解教师目前的能力水平, 从低、较低、一般、较高到高划分为五个等级。

统计结果呈正态分布:教师能力水平以一般水平为主体, 较低或较高群体的教师都比较少。这也说明:多数教师的能力水平一般, 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少数教师在这五方面能力水平较低, 需进行加强基础性培训;另有少数能力水平很高的教师, 可在培训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因此, 课程及任务的设置应按需选学、互助研磨。

(四) 教师实践信息技术的困难

调研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遇到的困难, 以便发现共性问题。调研结果表明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 排在前三位的困难是:碰到问题不能独自解决、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效果不好、设备条件差或缺乏软件支持。

(五) 信息技术素养兼顾学科特点

《标准》将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分为四类: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2]。四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以互联网环境作为分割线, 将教学环境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是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第二种是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中, 对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要求是较简单的, 起到作用是优化课堂;而在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中, 教师还需要在更为复杂、更为立体的环境中, 引导学生用好技术资源, 完成更高阶的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3]。

我们对教师驾驭教学设备和环境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 88%的教师更关心多媒体环境及电子白板 (触控电视) 环境下的教学, 网络移动环境下的教学需求较少。面对“互联网+”的到来, 教师还没有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从心理上有畏惧感。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仍然停留在简单多媒体或交互式多媒体环境。

研究还进一步对非网络环境下常用的教学软件需求做了调查。在教学软件需求方面, 70.5%的教师会操作常规办公软件 (Word、PPT、Excel) , 但熟练程度仍待提高;而一些非常规但也很重要的教学软件, 如Access、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图片工具、Audition、录音机等音频加工工具、Premier、会声会影等视频加工工具, 教师掌握较差, 这些软件在培训时要从基本功能学起。

我们从统计结果得到启示, 不同学科有各自常用的教学软件, 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软件培训的课程要不同。在培训时, 除了兼顾常用但是大多数教师掌握不好的具有普适性的教学软件外, 还需要对学科特色软件, 分学科进行实践教学。

三、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培训设计

(一) 培训模式

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应用能力为主题的培训, 要依据教育部所指定的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 分类、分科、分层设计递进式课程;培训项目采取基于诊断、任务驱动、自主选学的方式, 完成相应的研修任务与学科课程设计[4]。整体安排了“感受技术魅力, 提升综合素养”、“运用技术工具, 加工教学资源”、“应用技术工具, 创新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工具, 优化诊断评价”、“运用研修社区, 助力专业发展”五个阶段。参训学员依据培训前诊断评测报告、本校 (园) 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和自身需求, 自主选学相应的网络课程,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引领性研修, 完成相应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培训流程如图2所示。

(二) 培训策略

培训课程设置方面, 通过调研已经发现, 基于多媒体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是大多数教师比较实际而迫切的基础性培训需求, 在网络移动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是发展性培训需求, 在设计研修课程时重点满足大多数教师的基础性需求, 兼顾发展性需求。把握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教学设计原则上, 还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 有针对性开设实践课程。

根据对教师学习行为与需求的调查结果:教师的学习方式偏向于从经验出发、学习过程目标明确、擅长在真实情境中边学边练、喜欢从集体的智慧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特点, 本着“做中学”、“学中做”、“学研用一体化”的原则, 围绕学科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任务, 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 针对调查本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应当采用混合研修与专家实地调查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培训前期要做好充分调研, 才能切合学科教学实际需求, 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体现培训的目标性, 从而有效地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 最终促进“互联网+”对教育的变革, 营造优质教育生态环境。

摘要:本文依照新时期教育部与福建省教育厅对中小学 (幼)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根据本土化的调研结果, 分析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按需选学、任务驱动、混合研修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模式, 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方法,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冯智慧.“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 (10) :11-14.

[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试行) [S], 2014-05-30.

[3]祝智庭, 闫寒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 》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 2015 (09) :5-10.

8.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八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关于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桂教师培 〔2014〕17号)等文件精神,决定于2014年起实施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1.制定我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检测实施方案。

2.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于2014年起到2017年止,分组织我校所有在职在岗教师参加不低于50个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确保每位教师均能按要求,按时、保质量的完成50学时的培训学习,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9.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九

四川省

2017年10月至11月,我参加了2017年四川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培训,培训方式为奥鹏远程网络视频学习。通过近30天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学习了培训视频,听了培训中专家的答疑,使我收获很多,感触很深。培训中,老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教育手段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培训后做到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深入掌握微课制作技巧

通过几天学习,使我对微课制作软件Camtasia Studio 8的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了解几种录制方式,了解后期编辑的方法,通过多个简单的微课制作实例和同学员的交流,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我原先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微课制作知识,并有作品参加比赛评比,但制作出的作品不理想,技术含量不高,借此次培训,学习从浅入深,从基本的概念理解开始,以实例入手,课下观看别人作品,并且对比自我,反思收获很多。其次明确了微课制作以及评比标准,以后将大大提高我制作微课的水平及效率。

二、初步学会玲珑画板的使用

原来我对玲珑画板的认识几乎为零,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听说过,而是我以前一直使用几何画板,它功能强大,但是三视图像不容易制作,几何教学使用很不理想。但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玲珑画板具有几何画板的功能,同时立体几何的三视图和三维图很容易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轻松的将抽象的图转为直观图像。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学会使用某种画图软件,并且掌握其操作方法与技巧,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来帮助我们教学。通过专业教师几十分钟的讲解,以及自我学习,以下几点是我的一点收获:

1、利用玲珑画板来辅助教学,可以省去许多传统的教学工具,如刻度尺、三角板,圆规等。

2、利用玲珑画板来辅助教学,能够用形象直观的数形结合方法“验证数学结论、探索数学问题、展现解题思路、讲解数学概念以及展示和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10.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十

训研修计划

一、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

我现在在信息技术方面还处在学习和探索中,平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也是偶尔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开展教学,一是受学校现在网络设施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计算机不很方便,二是获取网络信息的渠道还是很难,自己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还有待遇提高。近年来,信息化应用在教学中的优越性越来越凸显,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我对于学生的学习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有优势,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是要适应教学的发展,努力拓宽自己的信息化视野,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个性化与专业化的成长之路。

二、我的发展目标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要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认真研修各门课程,在共建网络技术学习的平台与学习社区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自己在信息化教学中的运用能力,利用媒体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具备先进信息技术能力的专业型人才。

三、所选课程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3学时,《如何组织合作学习》6学时,《Word工具箱的应用》3学时,《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12学时,《中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评析》10学时,《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8学时。

四、具体计划

1、在培训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和选择必修课与选修课,听取专家解答释疑的时间和自己的工作时间会有冲突,与同伴间展开交流,完成并提交一份个人专业成长发展计划。

11.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十一

《“提升工程”(2014)--远程培训项目》评测试卷

判断题(大题总分19分,每题1分,共19小题)

1.在交互式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画图与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2.教学环境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3.FLVCD可以获取国内外各大网站视频原始地址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4.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编写脚本是组织信息的第一步,包括对屏幕布局、图文、色调、音乐、显示方式、交互方式等进行规划。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5.实物展台进行操作训练比传统教学效果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6.Power Point的母板有幻灯片母版、标题母版、讲义母版、备注母版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7.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评定学生等级上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8.网络学习空间一旦搭建好了就不需要技术团队给予后续的技术支持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9.MOODLE平台体现了协作、活动、讨论和协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0.微课能解决学习者的实际问题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1.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抽象的课文内容提供大量模拟的或仿真的形象情境,帮助学生感知与理解各科抽象的文字知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2.小组合作中,教师首先要制定一系列操作规范,有明确的合作要求,给予充分的时间,使小组间的交流能有序地进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3.监视器是监控系统的标准输出,有了监视器我们才能观看前端送过来的图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4.学习契约评价是利用学习契约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应充分考虑培训主体庞大,充分考虑教师群体间的差异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6.工作坊成 员不能自 由选择面 向课堂的 实践性问 题作为研 究主题。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7.互联网可以对不同地区的交流提供很好的支撑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8.在学习中让学生自主操作使用“几何画板”不能对知识进行深度拓展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9.在虚拟教室中,教师不能实时操控学生的电脑,对于学生提交的作业,也不能进行及时的反馈。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单选题(大题总分27分,每题1分,共27小题)

20.制作幻灯片时,剪贴画的资源库为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没安装PowerPoint软件

B.没安装PowerPoint自带剪贴画库 C.电脑突然死机了

D.在剪贴画库,没有教师要找的画

答案:B 解析:

21.计算机安全包括?

A.操作安全

B.物理安全

C.病毒防护

D.以上皆是

答案:D 解析:

22.“PPT中超链接的制作”技巧中为了实现PPT中不同页面间的跳转需要插入“超链接”到

A.原有文件或网页

B.新建文档

C.本文档中的位置

D.电子邮件地址

答案:C 解析:

23.在《平面图形的复习》这一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例中,教师主要运用的白板功能是

A.容器功能 B.幕布功能

C.拖动文本与媒体支持功能

D.批注与交互功能

答案:C 解析:

24.下面的()不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的化学实验类型

A.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

B.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

C.能用肉眼观察的宏观化学反应

D.毒性较大和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

答案:C 解析:

25.网络学习空间与其他的系统明显的区别是()

A.界面友好

B.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C.更有趣

D.操作更简单

答案:B 解析:

26.ipad与计算机数据同步的中介是什么 A.safari B.iTunes C.App Store D.iBooks 答案:B 解析:

27.下列不属于本课程特点的是

A.打破原有课堂格局

B.突破教学是空的限制

C.设计问题链组织教学

D.通过问题串进行追问

答案:A 解析:

28.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注意

A.培养学生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B.让学生自由分小组

C.仔细设计合作学习活动

D.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合作学习活动

答案:C 解析: 29.在课例中的探究模式为()

A.利用书本进行探究

B.利用学生课后查找的学习资源进行探究

C.利用共享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进行探究

D.利用教师提供的PPT进行探究

答案:C 解析:

30.在进行表达交流时,应遵循的程序是

A.小组代表发言—同组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小组评价与补充—个人不同意见交流—教师评价与补充

B.小组代表发言—同组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小组评价与补充—教师评价与补充

C.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评价与补充—教师评价与补充

D.小组代表发言—同组其他成员补充—个人不同意见交流—教师评价与补充

答案:A 解析:

31.关于操练与练习型软件的教学反馈,说法正确的是()

A.反馈时直接指出正误

B.采用图像和声响形式的反馈效果比文字反馈好

C.要提供即时的反馈

D.整个操练和练习的教学活动完成以后,不必对学生的进步情况做出反馈与分析 答案:C 解析:

32.()是对学生学业绩效,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认知、态度和各种学习结果(如作品、口头陈述、调研报告、论文等)进行评价的一套标准。

A.量规

B.学习契约

C.概念图

D.测验

答案:A 解析:

33.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发挥了多种教学应用功能,以下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说法妥当的是()A.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B.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发生的真实情境,所以实验只要用信息技术完成就行

C.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信息,并对所获取的资历源进行加工和进一步利用

D.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练习,测试,考评或评估功能,所以信息技术是万能的

答案:C 解析:

34.团队设计中包括工作坊成员角色构成和分工设计,其中工成员角色中促进者的职责包括下列哪项?

A.促进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专家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B.促进专家进行有效地讲解 C.促进参与者完成个人和团队任务

D.促进专家 按计划参与工作坊的研究活动

答案:A 解析:

35.案例中,指出网络研修的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

A.课程

B.活动工具

C.程序

D.外部资源

答案:B 解析:

36.下列不属于教学资源的是

A.课件

B.教师资源

C.教室

D.视频

答案:C 解析:

37.对于前期或取得图片,后期改变其分辨率,利用工具软件进行的处理是什么?

A.图片裁剪 B.调整色彩

C.选择批量转换|重命名

D.进行格式转换

答案:C 解析:

38.借助录像等视频技术,以历险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问题情景属于()

A.基于问题的学习

B.发现学习

C.探究训练

D.抛锚式教学

答案:A 解析:

39.案例一中运用了多媒体的哪种功能

A.即时反映功能

B.激发兴趣

C.即时书写功能

D.拓展空间

答案:C 解析:

40.在LAMS中,能够实现学习者即时交流的合作工具是 A.Scribe工具

B.异步聊天工具

C.实时聊天工具

D.Wiki 答案:C 解析:

41.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采用哪种评价方式最能清晰地呈现全班同学成绩的分布情况()。

A.评语

B.Excel表格

C.Excel图表

D.以上方式都可以

答案:C 解析:

42.确定项目学习期间监控小组进度的最佳途径是?

A.要求学生经常在班级里汇报展示他们的工作进展

B.经常召开小组讨论,组织各组公开进度,进行每日反思

C.在整个项目进行中经常评价学生作业并打分

D.要求小组拍摄他们一起讨论的视频

答案:B 解析: 43.下列关于投影仪维护与保养技巧叙述正确的是()

A.增添了人类发展科技的新手段

B.提供了人类创造文化的新工具

C.引起了人类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D.创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新物质资源

答案:D 解析:

44.下列数据库属于书目数据库的是

A.SCI B.ISTP C.EI D.图书馆OPEC 答案:D 解析:

45.()用于设置字幕和图形的排列分布方式。

A.字幕动作

B.字幕属性

C.透明

D.填充 答案:A 解析:

46.多媒体课件中的音频信息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

A.音效和配乐

B.语音和配乐

C.语音,音效和配乐

D.语音和音效

答案:C 解析:

多选题(大题总分54分,每题2分,共27小题)47.与文本信息相比,图片信息()。

A.图片信息受宏观和微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而且图片信息不受宏观和微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一般比较直观,抽象程度较低,容易阅读

D.比较抽象,不易阅读

答案:BD 解析:

48.在Word中,用工具栏创建表格时,所包括的步骤有()。

A.鼠标单击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然后拖动鼠标选择要求的行数列数

B.把插入点置于想插入表格的地方

C.当显示的格子达到要求的行列数,释放鼠标键 D.拖动鼠标到插入点

答案:ABC 解析:

49.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屏幕界面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A.避免使用专用术语

B.屏幕和各组成元素的直观性

C.屏幕元素的一致性

D.考虑使用对象的特点

E.应具有艺术表达力和感染力

答案:ABCDE 解析:

50.按商业活动的运行方式来划分,电子商务可以分为哪些?

A.间接电子商务

B.完全电子商务

C.非完全电子商务

D.直接电子商务

答案:BC 解析:

51.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其他教学软件兼容的优势有

A.海量信息,增大课堂容量 B.轻松备课,减少做课件时间

C.无界课堂,轻易支撑课堂生成

D.促进学生知识构建

答案:ABC 解析:

52.教学媒体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很多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创设情境

B.授递内容

C.代替教师

D.支持协作

答案:ABD 解析:

53.下列()是Authorware的功能特点

A.跨平台体系结构

B.高效的多媒体集成环境

C.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Lingo D.灵活的交互方式

答案:ABD 解析:

54.以下属于基于web的学习系统的是 A.Blackboard B.MOODLE C.LAMS D.Sakai 答案:ABCD 解析:

55.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是指支持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一般具备()等功能

A.个人空间

B.在线交流

C.教师工作坊

D.答疑管理

答案:AC 解析:

56.下列哪些是传统教学的方式?

A.卷面调查

B.教室里的活动

C.长时间的调查研究

D.教师决策 答案:ABD 解析:

57.网站内保存教育资源的方式

A.网页资源保存

B.网页链接保存

C.网站整体下载

D.软件资源保存

答案:ABCD 解析:

58.学科教学中,在媒体选择时要考虑的因素有

A.媒体是否先进

B.学习者特征

C.教学媒体的特征

D.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答案:BCD 解析:

59.视频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有:

A.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使学习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D.进一步丰富课程学习资源

答案:ABCD 解析:

60.资源保存的方法

A.硬盘保存

B.光盘保存

C.纸质保存

D.教师个人保存

答案:ABCD 解析:

61.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不需要学生参与

B.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C.教学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也可以是学生的表现

D.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最重要的是查看他的考试成绩

E.教学评价需要采用一些用效的技术手段

答案:BCE 解析:

62.影响网络学习空间有效应用的关键因素有()

A.空间资源的质量 B.用户的意识

C.群组组建的方便性

D.技术支持的跟进程度

E.评价与激励机制

F.界面美观

答案:ABCDE 解析:

63.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哪几点

A.学习者可能使用的终端设备

B.学习者有何特点

C.学习者的需求

D.学习者基础如何

答案:ABD 解析:

64.聚光灯包括哪些类型?

A.圆形聚光灯

B.正方形聚光灯

C.实心圆形聚光灯

D.实心正方形聚光灯 答案:ABCD 解析:

65.教师操作交互白板演示的作用有

A.紧密联系学生

B.突出教学重点

C.加强知识联系

D.提高训练效果

答案:BCD 解析:

66.网络研修需要参与的对象是

A.骨干教师

B.校研员

C.教学副校长

D.一线教师

答案:ABCD 解析:

67.教师工作坊的特点是什么?

A.人数少

B.针对性强

C.活动形式多 D.活动目的是解决问题

答案:ABCD 解析:

68.教学过程监控的具体方法()A.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必须制定有相应的制度、方案和实施细则

B.形成性考核

C.入学测试

D.实践教学环节

答案:ABCD 解析:

69.网络教学平台中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应当以当前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为指导。针对发展性评价的特征,系统应具备以下要素

A.支持过程信息的全面采集

B.支持评价方案的设计

C.支持口头评价

D.支持自评与互评

答案:ABD 解析:

70.教师在此课例中的身份

A.引领者

B.支持者 C.欣赏者

D.建议者

答案:ABCD 解析:

71.有效合作学习的特征有

A.相互信任和尊重

B.合作者之间的灵活性

C.清晰的沟通

D.积极互赖

E.个人和小组承担责任

F.带有目标和价值的任务

G.小组反思,寻求改进

答案:ABCDEFG 解析:

72.将技术合理应用于课堂上会产生以下哪些效果()

A.分散学生注意力

B.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

C.扰乱课堂秩序

D.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答案:BD 解析:

73.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生的()

A.自主管理

B.自主学习

C.自我协作

D.自我教育

12.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十二

作手册

——校级/主管部门审核

校管理员审核登录主管机构审核登录查看上报资料审核通过查看校级审核通过资料查看本校上报审核情况审核审核审核不通过审核通过教师申报审核不通过查看本地评审结果查看本地区上报审核情况 请先仔细阅读系统首页的“发展测评申报材料规范说明”,严格按照说明中的要求去审核材料,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请审核不通过发回教师修改。

1. 登录系统

入口1: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http://www.hnteacher.net)

入口2: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提升能力提升工程监测平台(http://tsgc.hnteacher.net/)。

发展测评系统使用的是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进行登录。

区县管理员权限由市级管理员在发展测评系统设置,校级管理员权限由区县管理员在发展测评系统设置。用户名:身份证号码 初始密码:888888 温馨提示:忘记密码的可以自行找回密码,也可以由信息管理系统的市/县/学校管理员重置初始密码。

2. 学校审核

 登录后查看到本校的申报材料,点击【查看】可以查看具体材料并根据申报材料规范要求进行审核。

 点击【通过 】,【确认】后则审核通过,可输入审核意见。

 点击【退回】,输入或勾选不通过的理由,则审核不通过。

温馨提示:1.审核不通过的材料在审核期内修改后还可以再次重新修改材料上报。2.已审核通过的,在上级未审核之前,可以撤消来重新审核。

3. 主管部门审核

主管部门单个教师审核操作同【学校审核】。

主管部门审核在可支持批量审核。勾选多个点击[通过]或[不通过]。

主管部门审核不通过的材料直接返回到教师本人,在申报期内修改后还可以再次重新申报。

已审核通过的,在审核截止日期之前,可以撤消来重新审核。

4. 查询统计

【审核】以及【测评结果】栏目下,还可以查看发展测评上报审核评审、测评结果等相关查询统计数据。

5. 管理员设置

校级管理员由区域管理员设置,区域管理员由市级管理员设置。

市级管理员可新增/删除【区域管理员】以及【校级管理员】,区域管理员可新增/删除【校级管理员】。

点击【新增】来新增管理员,如图: 选择角色、地域/机构、用户。

温馨提示:

13.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总结 篇十三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文件精神及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为切实组织实施好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结合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电教、人事、计财、普教、教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此项工作进行宏观协调管理和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电教中心。遴选信息技术专家、一线教学应用能手成立“提升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专家委员会”开展项目评审、检查监督、质量考评等工作。依托“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本研修实施等项目将“提升工程”列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和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整合师训、电教、教研等部门力量,指导全县中小学校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创设环境,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者和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对高中教师实施培训引导;镇、校机构负责研制具体实施计划,加强校本研修规划和管理,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及测评,并监管和指导能力测评工作。

3.骨干先行,全面推进。骨干教师先行培训,经培训的优秀骨干教师要在全员培训、校本研修中发挥培训者或辅导者作用。进一步推动建设一批示范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4.坚持标准,注重实效。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两标准一指南”(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积极探索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切实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力求“提升工程”效益最大化。

(三)工作目标

根据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层分类、逐步推进“提升工程”,确保全县中小学教师在2017年底前参加不少于50学时的“提升工程”专题培训,其中依托“国培计划”和其他专项计划开展不少于30学时的全员培训,依托“市培”、“县培”、“校培”等项目开展不少于20学时的先导性培训及持续性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建立开放式、多层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长效机制。

本研修和教师自主研修有机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促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建立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推行移动学习,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培训活动,重点通过现场诊断、观课磨课、教学竞赛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5.开展测评

做好全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组织管理工作,明确诊断测评、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各环节的指标体系,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组织中小学教师分批、分步参加全员测评,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目的。注重理论测评和实践应用测评相结合,建立针对教师个人、中小学校不同主体的测评数据库,并根据测评数据及时调整实施计划,据制定完善培训方案,明确不足,查漏补缺,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6.建立机制

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教师积极参加能力培训和应用实践的激励机制。

上一篇:参与心理活动心得600字下一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