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趋势

2024-08-20

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趋势(共14篇)(共14篇)

1.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趋势 篇一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技术时代。计算机不但决定着货架上堆放着哪些产品,它们甚至能够在游戏节目中胜过真人。很快,计算机就会代替人驾驶汽车或者进行医疗诊断。下面是未来计算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

未来的计算机

非接触式人机界面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观念,即认为电脑是需要我们用手来操作的机器,无论是使用键盘、鼠标还是触摸屏。这就是为什么非接触式人机界面是一种革命。

从微软的Cortana到苹果公司的Siri,再到谷歌眼镜,然后到现在的3D Touch,我们开始期待在未来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操纵电脑。基础的模式识别技术已经前进了几代,多亏加速循环规则的存在,我们现在已经可以预期,在未来十年里,人机交互将变得非常简单。

人工智能计算机

人工智能是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谷歌和微软等公司都在为将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数据系统在云中结合起来而努力。这些大数据系统将比我们最好的朋友更了解我们,它们不但包含人类的所有知识,而且将与整个物联网相连接。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产能,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到我们。

物联网

物联网可能是当前最普遍的趋势,它意味着我们接触的几乎任何物体都变成一个计算机终端。我们的房子、汽车,甚至在大街上的物体都将能够与我们的智能手机实现无缝连接,而且这些对象本身之间也是如此。

在未来几年里推动这一趋势是两种互补的技术:近场通信(NFC)和超低功率芯片。近场通讯可以让互相靠近的设备进行双向的数据通信,超低功率芯片可以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能量,它将能够让计算机终端变得无处不在。

物联网的某些进程,如移动支付,现在以及普及了,但是它的终端还是需要计算机来处理的。

未来的人机交互

也许计算机真的会消失

现在,电脑需求量正在逐渐减少。由于人机非接触式界的出现,电脑正在融入了物联网,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

我们早已经告别了磁盘,现在已经进入了软件即服务的时代,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进入硬件即服务的时代。

2.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趋势 篇二

1计算机硬件维护的意义

1.1最大限度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计算机的应用成本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合理的进行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对于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帮助。这就需要使用者对其进行正确的管理方法、采用有效的维护手段,解决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诊治计算机的病症。

1.2维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并且最大化的提高其使用效率

计算机使用者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随时对计算机进行日常观察检测,重视日常维护的执行,保证计算机性能的稳定。举个例子:当我们开机时,应该先行按下主机启动按钮,接下来再打开显示器按钮,这样的步骤原因在于我国电源220V, 顺次来开机可以避免电流对显示器设备的冲击而可能造成对硬件的损毁,同样在关机时要应用系统关闭。长此以往,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计算机硬件的作用。

2计算机的主要内接与外接硬件的具体维护方法

2.1维护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计算机的安置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维持其正常工作,包括电源的接入情况,连接线是否正常,周围有无强磁场干扰,电压是否稳定,同时要杜绝强湿侵入硬件设备,避免高温作业,做好室内除尘准备,尽量保持环境干燥且通风通气,以上这些基础的排查都是必要的准备。

2.2主板和CPU的日常维护

计算机主板和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和关键,对于正常使用者来讲,只要做到最好不要太长时间保持开机状态,并且不要频繁的断电通电,以便控制好计算机运行时的温度,防止烧坏硬件,保证电源稳定。

2.3内存和硬盘的维护

内存的作用是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内存有多个插槽,做维护时主要是每间隔一段时期要擦拭灰尘,在为计算机更换和增加内存时,要注意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的兼容性。硬盘主要影响计算机的转速,需要环境干燥清洁,避免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及时清理系统中的破损文件,做好其日常维护工作及其重要。

2.4显示器的保养

显示器虽然是外接设备,但其功能是呈现计算机效能的结果,让使用者更直观的获得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信息,所以对显示器的日常维护也是重要的,除了要经常擦拭灰尘外,还要注意屏幕表面的防湿防腐蚀,避免直接用水进行擦拭,同时要注意防止物理变形、硬物碰撞等。另外,在一段时间内暂不使用计算机显示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关掉显示器的开关,延长其使用寿命。

2.5鼠标和键盘的维护

鼠标和键盘是计算机外接设备当中最易使用的,也是一切指令和目标的输入端,出现故障的几率比较大,两者也是计算机硬件中低成本的部分,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维护其性能,经常拆洗清理浮尘也是必要的维护动作。

以上几点是对计算机硬件最基本的日常维护行为要求,除此以外,也需要依靠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兼容,使得计算机的性能更加稳定,其内部各个环节和零件都能够正常运转,最终在通力合作下圆满的完成每一个外部指令。

3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是时代变革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解放了更多的人力物力,智能的完成一些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工作量,虽然计算机有其局限性,但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下面就计算机硬件产业的沿革和发展做以阐述和剖析,以便于从中发掘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未来发展趋势。

3.1计算机硬件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打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以来,世界计算机硬件产业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第一代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 磁鼓和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其特点是体积大、耗电量大、性能不稳定以及维修及其复杂和繁琐。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第二代计算机,其主逻辑元件依然是晶体管,改变外存储器为磁盘,弥补了部分第一代计算机硬件上的不足。计算机业的发展到后来出现了更大的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其逻辑元件和主存储器都采用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后期纳米技术也适时的融入其中,促进计算机业的急速发展。如今,这些硬件也引入到了我国航空航天业、军事和科技等方向的发展应用中来,也对计算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精尖的时代发展要求。

3.2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快速进步,技术细分也日臻完善,更多的硬件设备在逐步精益求精,计算机硬件设备更加节能、高速、 智能,同时也激励着软件系统的发展,当然,在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会出现技术失败或者遇到瓶颈,只要我们本着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在行业规范要求下,冲破重重障碍,不断革新技术、突破思路,最终将迎来计算机硬件发展新的曙光。

4结束语

3.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3-02

一、概述计算机应用技术

1.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所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指研究计算机应用于社会中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理论应用、技术应用、方法应用以及系统的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是计算机的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促进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一个载体。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应用的分类一般分为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这两大类,这两大领域都具备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2.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最早出现大约是1945年,这个时候计算机的应用还处于数值领域时期。经过约5年的发展,我国计算机才逐步走向非数值领域,但还没有实现大众化,只是应用于工商业、企业和数据处理等领域。到1970年后,计算机才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各领域,并且走向家庭生活中。最近几年,网络技术凭借计算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1) 计算机应用不平衡

当前,国内计算机应用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信息化指数的高低相差很大,东西部地区与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相差也很大。

(2) 社会应用

第一,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间的交往通过网络瞬间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校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远程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习更多其他的知识。第二,促进社会信息化。通过计算机应用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资源的共享,对促进社会信息化有很大作用。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开展电子商务。第三,推动教育发展。目前计算机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两种: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3) 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

1)水平低。当前,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教育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对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现在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还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重要领域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多引进国外的信息系统,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

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1.微型化

无论是工作、学习使用,还是生活、娱乐使用,现在的人们更希望计算机可以在性能不断提高的同时,硬件的体积变小,以方便外出携带。如现在使用较多的平板电脑、智能本和上网本,甚至一些智能手机等,都给人们极大的便利。通过这些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玩游戏、看电影和办公等。因此微型计算机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其将受到更大的欢迎。

2.网络化

目前,信息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各种家用电器也开始走向智能化,未来有可能实现家电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调控家电的运作,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从而提高家电的性能。同时利用互联网也可以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办公室就能让家中的电器工作,为生活提供便利。

3.智能化

现如今,人们对手机的要求大都是需要智能化。而计算机智能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模拟仿真技术上。设计制造出高性能仿真机器人,代替人去一些人类无法达到的地方,完成科学研究和深海勘测等是未来计算机的一个发展方向。

4.巨型化

这里的巨型化的计算机与微型化计算机并不矛盾,巨型化主要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更快、运算精度更准,同时它具备功能性更强以及储备容量更大的特点。

三、结束语

综上,计算机应用技术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系统,而且也为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将会促进计算机应用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是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对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张华.浅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现代农业,2012.

[3] 马忠锋.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7) .

[4] 褚凡君. 浅谈计算机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08) .

4.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趋势 篇四

【摘要】: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计算机教育的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计算机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计算机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趋势;计算机教育

中国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220077-01

1.计算机应用技术向集成化、综合化、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与各应用领域专业技术相互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复合技术。近年来,计算机单项应用技术,如CAN、CAT、CAM、CAE、CNC、FMS、PLC、DCS、CAPP、MIS、OA、DSS、AI等,逐年扩大应用,并日益向集成化与综合化方向发展。工厂综合自动化、办公室综合自动化、调度指挥自动化、管理控制一体化是计算机应用综合的发展趋势,在部分大中型企业、乡镇骨干企业试点基础上将逐步推广。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在文教、卫生、出版、工业、交通、影视及政府等部门的应用将取得较快的发展。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在工业控制、MIS、QA决策支持系统、调度指挥系统及医疗辅助诊断系统中逐步推广;农业专家系统(施肥,品种选育,病虫害测报,棉花、小麦、水稻栽培等)已取得成效并得到进一步推广;智能传感器、仪器仪表在仪表工业中的比重将增加;智能机器人已取得一批科研成果,1994年可望在产品化、商品化方面取得进展。

2.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化,国家级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将取得进展

计算机应用系统向网络化发展,微型机局部网络在计算机各个应用领域、科学与工程设计计算、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信息检索处理、业务管理、企业(工矿企业、宾馆饭店、商场等)、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中得到了日益广泛地应用。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网络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局部网络在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将基本得到普及。全国十几个大型信息系统工程都已基本建成,全国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如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银行电子化联行系统卫星通信网、铁路运营管理系统、气象预报系统、民航飞机订票系统、电网调度系统以及科技情报联机检索系统等,中央各部委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专用网,实现了大中小型机与微机异种机联网。今后,将不断扩充与完善网络功能,部分设备将更新换代,并在数据库建设上下功。

3.计算机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中的应用将稳步增长

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是采用微电子技术改造生产机械设备,提高微电子技术装备(传感器、检仪表、控制计算机、PLC、分布式控制系统、直流交流调速系统等)在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如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炉窑改造,采用微型机实现炉窑节能控制,STD总线工控机、AT总线工控机、VME总线工控机均可用于控制锅炉、加热炉、电炉等工业炉窑。技术成熟,控制系统已实现商品化,大力组织推广可取得节能8~10%的效果。化工、冶金、轻工、建材、石化、电力等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后,已能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单机控制或分布式控制系统过去大量依赖进口,还需要在推广应用中不断提高性能价格比,提高软硬件商品化程度,搞好技术服务,进一步促进计算机控制的普及推广。

4.计算机教育改革

4.1.关于计算机课的地位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在学校开设计算机课是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需要。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规划,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重要和正确的,也真正体现了小平同志曾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要提高计算机课的地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⑴ 计算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知道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教学。我们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⑵ 对已有的计算机房加强管理,让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提高学校名气的单纯的“摆设”。

⑶ 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计算机教学效果,干出成绩,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得见“有投入必有收成”。

⑷ 保护和调动计算机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在考核、晋升、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等同对待,甚至优先考虑。

4.2 改革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

4.3计算机与统计学教育相结合,教学所用软件要与统计软件相结合现在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4.3 要有一批能用统计学知识来丰富计算机教学的教师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的专业知识是一个计算机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对号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龚炳铮,计算机应用推动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发展,中国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大会文集,2001,81-85

[2] 龚炳铮,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初探,微型机与应用,2001(10期),7-9

5.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趋势 篇五

但决定电脑性能或者说价格的关键硬件都在我们一眼无法看透的主机箱内,也就是厂商提供的配置清单上列在前面的那些。

包括:

1、系统主板,又叫主机板,或简称主板、母板,

2、中央处理器,通常简称作CPU。

3、内存条,简称内存。

4、显示卡,简称显卡。

5、硬盘驱动器,简称硬盘。

6、光盘驱动器,

本文出自:www.st99.com/101634P.html

6.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实训 篇六

一、实训目的1.通过实训,掌握计算机组装方法

2.掌握计算机机箱前置面板和主板连线的接法

3.了解硬盘跳线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1.拆除一台计算机的所有配件

2.组装一台计算机

三、预备知识

1.了解主板的一般构成PCB基板、CPU插座、主板芯片组、总线插槽、内存插槽、BIOS单元、电源插座、CPU供电电路、硬盘光驱软驱接口、USB接口、跳线及DIP开关、I/O接口背板、机箱面板指标灯及控制按钮插针

2.了解CPU的主要品牌及接口类型

3.了解目前主流内存条的类型

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分为PC66、PC100、PC133等不同规格,而规格后面的数字就代表着该内存最大所能正常工作系统总线速度,比如PC100,那就说明此内存可以在系统总线为100MHz的电脑中同步工作。与系统总线速度同步,也就是与系统时钟同步,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等待周期,减少数据存储时间。同步还使存储控制器知道在哪一个时钟脉冲期由数据请求使用,因此数据可在脉冲上升期便开始传输。SDRAM采用3.3伏工作电压,168Pin的DIMM接口,带宽为64位。SDRAM不仅应用在内存上,在显存上也较为常见。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

DDR SDRAM(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习惯称为DDR。DDR内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DDR内存可以在与SDRAM相同的总线频率下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DDR为184针脚

DDR2。与DDR相比,DDR2最主要的改进是在内存模块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相当于DDR内存两倍的带宽。实现了在每个时钟周期处理多达4bit数据。DDR2的针脚数量为240针

双通道一般要求按主板上内存插槽的颜色成对使用,一条内存无法构成双通道。

4.了解IDE接口及FDD接口及数据线

四、实训前和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安装之前要特别注意下面这些事项:

1.防止人体所带静电对电子器件造成损伤:在安装前,先消除身上的静电,比如用手摸一摸自来水管等接地设备;或者用自来水洗一下手;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手上戴上防静电环。

2.对各个硬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盘。

3.准备好一些常用工具。

五、实训的步骤与方法

(一)拆除计算机

1.拆除计算机主板上的机箱连接,拆除计算机和主板相连的数据线

2.拆除计算机主板上的板卡:显示卡、网卡、声卡、MODEM等

3.依次拆除主板、内存、CPU风扇、CPU

4.拆除IDE设备:硬盘、光驱

5.拆除软驱

(二)组装计算机

组装电脑时,应按照下述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1.机箱的安装。主要是对机箱进行拆封,并且将电源安装在机箱里。

2.主板的安装。将主板安装在机箱主板上。

3.CPU的安装。在主板处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装所需的CPU,并且安装上散热风扇。

4.内存条的安装。将内存条插入主板内存插槽中。

5.显卡的安装。根据显卡总线选择合适的插槽。

6.声卡的安装。现在市场主流声卡多为PCI插槽的声卡。

7.驱动器的安装。主要针对硬盘、光驱和软驱进行安装。

8.机箱与主板间的连线。即各种指示灯、电源开关线。PC喇叭的连接,以及硬盘、光驱和软驱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

9.盖上机箱盖。理论上在安装完主机后,是可以盖上机箱盖了,但为了此后出问题的检查,最好先不加盖,而等系统安装完毕后再盖。

10.输入设备的安装。连接键盘鼠标与主机一体化。

11.输出设备的安装。即显示器的安装。

12.再重新检查各个接线,准备进行测试。

13.给机器加电,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表明初装已经正确,此时进入BIOS进行系统初始设置。

进行了上述的步骤,一般硬件的安装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电脑运行起来,还需要进行下面的安装步骤。

14.分区硬盘和格式化硬盘。

15.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98或者WindowsXP系统。

16.安装操作系统后,安装驱动程序,如显卡、声卡等驱动程序。

17.长时间烤机。可发现软硬件问题。

六、实训思考题

1.在安装CPU时,要注意什么?

2.主板上主要有哪些部件?

实训二CMOS设置

一、实训目的1.通过实训,熟悉CMOS设置界面

2.通过实训,掌握CMOS设置的内容及意义

3.通过实训,掌握CMOS的基本设置方法

二、实训内容

1.熟悉CMOS设置界面

2.完成CMOS的最基本设置

3.掌握常用的CMOS设置的意义及方法

三、预备知识

1.了解CMOS设置的含义、CMOS设置的分类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这个选项可以设置系统日期、时间、IDE设备、软驱A与B、显示系统的类型、错误处理方法等。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该项用来设置系统配置选项清单,其中有些选项由主板本身设计确定,有些选项用户可以进行修改设定,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功能设定):该项用来设置系统板上芯片的特性。

Power Management Setup(节电功能设定):该项为电源管理设定,用来控制主板上的“绿色”功能。该功能定时关闭视频显示和硬盘驱动器以实现节能的效果。

PNP/PCI Configuration Setup(即插即用与PCI状态设定):该菜单项用来设置即插即用设备和PCI设备的有关属性。

Intergrated Peripherals Setup(外部设备设定):该菜单项用来设置集成主板上的外部设备的属性。

Load BIOS Defaults(装入BIOS缺省值):主板的CMOS中有一个出厂时设定的值。若CMOS内容被破坏,则要使用该项进行恢复。由于BIOS缺省设定值可能关掉了所有用来提高系统的性能的参数,因此使用它容易找到主机板的安全值和除去主板的错误。该项设定只影响BIOS和Chipset特性的选定项。不会影响标准的CMOS设定。移动光标到屏幕的该项然后按下Y或Enter键,屏幕显示是否要装入BIOS缺省设定值,键入Y即装入,键入N即不装入。选择完后,返回主菜单。

Supervisor Password And User Password Setup(超级用户与普通用户密码设定)

User Passowrd Setting功能为设定密码。如果要设定此密码,首先应输入当前密码,确定密码后按Y,屏幕自动回到主画面。输入User Passowrd可以使用系统,但不能修改CMOS的内容。输入Supervisor Password可以输入、修改CMOS BIOS的值,Supervisor Password是为了防止他人擅自修改CMOS的内容而设置的。

Power Management Setup(能源管理)窗口

Peripheral Setup(外围设备设定)窗口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里:Boot Sequence:选择机器开电时的启动顺序。有

2.了解CMOS设置中的各个基本项的含义

3.掌握CMOS设置的基本步骤

四、实训步骤与方法

(一)CMOS界面的熟悉

1.打开计算机,按Del键进入CMOS设置程序(有的按F1、F2)

2.进入CMOS主界面,掌握各主菜单的含义与所能完成的功能,并记录下来

3.熟悉CMOS设置中常用功能键的使用

ESC: F10:

PageUp: PageDown:

←↑→↓:

(二)基本的CMOS设置

通常在设置CMOS时,只简单地做以下几步:

1.进入CMOS主界面

2、设置出厂设定值。可设置最佳设定值。选择Load Performance Defaults,加载Setup优化默认值,使系统以最佳化的模式运行(注意,当系统安装后不太稳定时,则选择Load BIOS Defaults)

3.观察硬盘,光驱,软驱等硬件设备是否安装正常,在主界面中选择Standard CMOS Setup菜单,进入下一级菜单,可以设置日期、时间、软驱类型,并检测硬盘参数

4、设置启动顺序。回到主界面,选择第二项Advanced BIOS Features,进入下一级界面,设置有关的启动顺序。

5、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密码

6.重新启动并观察是否正常

(三)CMOS设置详解

五、实训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可能因为设置而无法开机,可采用放电法进行处理。

六、实训思考题

1. 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CMOS设置

2. 新装机器后,需要进行哪些CMOS设置

实训三硬盘组装及BIOS设置测试

一、实训目的1.通过实训,掌握计算机组装方法

2.掌握计算机机箱前置面板和主板连线的接法

3.了解硬盘跳线的方法

4.熟悉基本的BIOS设置

二、实训内容

1.拆除一台计算机的所有配件(20分)

2.组装一台计算机(50分)

3.BIOS设置(30分)

三、实训要求

7.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趋势 篇七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071-02

目前,计算机在社会各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储存能力,信息系统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社会的发展,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的基础。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巨型计算机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计算机俨然已成为我国国防、民生建设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1 计算机应用概述

严格意义上,计算机应用属于边缘学科范畴,计算机应用学科主要研究计算机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技术、系统以及方法等,致力于促进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各类技术的配合、融合,促使计算机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非数值应用以及数值计算是计算机应用的两大主要构成成分,数值计算与非数值应用在功能性质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各个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计算机的发展现状与功能

2.1 计算机发展现状

①人工智能。现阶段,计算机在人工智能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已经拥有了较先进的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在人工智能应用系统中,计算机负责开展模拟人的思维能力以及判断行为的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自适应与逻辑推理能力愈来愈强,智能化特征逐渐明显。

阿法狗便是杰出的人工智能产品,可以将阿法狗视作一台具备强大数据分析、计算能力的计算机,其能在与棋手的对决中调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判断自己与对手下一步,甚至几步后如何落子。日前,象征着人类最高智慧的阿法狗已击败著名棋手李世石,标志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统又更进一步。

②控制领域与过程检测。计算机在过程检测与控制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人们利用计算机采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将获得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检测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判定生产程序是否规范、准确的目的。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其中包含了报警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一旦计算机发现所采集的生产数据与数据库中已录入的检测数据存在出入,则报警系统会及时预警,从而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1]。

③数值计算。由于计算机具备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因此数值计算是计算机应用的热门领域。当前,计算机在物理学、生物学、力学以及化学等学科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上学科在研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计算机快速的运算能力、高度的运算精确性能够有效地促进上述学科的发展。

④数据处理。计算机具备整理、加工、管理任何形式数据的能力,因此计算机在数据处理领域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现阶段,国内许多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生产质量与效率、降低人工管理成本而着力于建设内部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是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构成因素,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企业能够实现内部资源的实时共享,这能够显著地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计算机的社会功能

现阶段,我国民用计算机普及率相对较高,不少人利用计算机聊天、浏览新闻以及玩游戏,计算机极大地丰富了公众的日常生活,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机会。

计算机出现后,人们能够通过通信软件进行实时沟通,计算机通讯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近年来,网上授课愈来愈流行,学生利用计算机在网上进行学习,过程简单、效果显著,教师利用计算机在网上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授课,摆脱了空间对授课工作的限制。青少年们普遍爱好新鲜事物,网上学习模式较为新颖,大部分学生对网上授课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网上授课的教学效果较好[2]。网上授课示意图,如图1所示。

3 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由音频技术、文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视频技术构成。计算机通信技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交流,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现阶段,无线通信以及有线通信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主要构成成分,两大通信技术具有不同的功能,各有优势,应酌情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不仅强化了公众的通信质量,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了大量个性化信息服务。

3.2 在数据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信息处理技术的核心基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对图片、音频、视频以及文字等各种信息的高效处理。计算机技术在数据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多媒体技术,促成了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等传统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语音识别技术逐渐兴起,其在刑侦、军事以及民用等领域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3.3 在医院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为医院带来了信息化平台,医学工作者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中交流医学知识。计算机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患者的就医渠道,让患者足不出户便能与医生进行交流,自助挂号系统的出现提升了挂号工作的效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医院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正飞速地应用于医院中行政业务办公室、临床各科室、影像诊断、放射治疗、实验室诊断。支持领导查询、医院内部交流、医药管理等功能,极大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4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4.1 微型化

微型化是现代计算的主要发展趋势,目前,计算机的体积愈来愈小,许多家用电器、仪器仪表中都安装了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市面上将出现更多的掌上型、笔记本型的微型计算机,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型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自适应能力与散热能力将更加优秀[3]。

4.2 网络化

现代人已基本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由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结合而成。目前,银行管理系统、交通运输系统以及商业信息系统等系统的网络化特征逐渐明显,在此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也应当紧随时代潮流,继续加强与通信网络技术的融合,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4.3 巨型化

巨型化也是计算机发展趋势之一。我国自主研究的“天河号”巨型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领先世界,在我国国防、气象预报等领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巨型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更大、运算速度更高、功能更加丰富,因此必须要不断地加大巨型计算机的研究力度,致力于提升巨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降低巨型计算机的功耗。巨型计算机示意图,如图2所示。

4.4 智能化

上文提及到,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热门领域,而我国人工智能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水平落后于日本、韩国等人工智能强国。人工智能在军事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由于其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因此具有极高的难度。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融合了物理学、力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强化计算机的性能是提升人工智能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智能化应当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具备部分人体功能的人工智能产品,高智能化人工智能产品对计算机性能的依赖程度极高,因此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计算机的智能化水平[4]。

5 结 语

计算机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企业的生产、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计算机技术与力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知识的融合催生了大量新式技术与信息系统,需要加大对计算机研究的资金投入、保障人才的供应,从而促使计算机技术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蒋永伟.计算机应用技术现状及改善措施[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4,(11).

[2] 胡金涛.浅谈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5,(02).

[3] 赵飞,胡三军.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信息 系统工程,2015,(04).

8.《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说课教案 篇八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根据大纲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微机组成与维护》第八章——硬件的组装流程里面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中二计算机班的学生。《微机组成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动手操作要求最强的一门课程,而本课正是该课程的第一次综合能力的应用。

在前面的章节学生对微机硬件系统的各个配件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个体的认识,本课则是将之前所学的各个配件通过实际操作组装成一个能正常使用的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对前面所学知识和后续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2、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一般组装流程和组装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动手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演示、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和问题探讨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兴趣。

3、教学重点:微机的硬件组装流程和方法。

4、教学难点:微机硬件组装的兼容性检查和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策略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实操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在实践操作上采用分组互动。

2、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2)协作学习法3)分组互动法4)分层教学法5)观察法6)发现法

3、教学手段

(1)多媒体网络电教室(2)硬件拆装实验室(3)可供拆装的计算机若干

4、课时安排:按实验进度和教学效果可安排2-4课时

三、教学过程简述

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课尝试引导学生通过亲自拆机装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

首先对硬件的组装流程通过电教平台讲解和实验平台操作演示,让学生有总体的认识。然后按实际情况分组,在各组选出理论知识全面且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组长,着重培养这些组长掌握整个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再安排他们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全部实验任务。以下是本课实验的主要任务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

1、任务一:拆计算机,并总结计算机的组成。

(1)任务启动:在拆计算机配件的同时,也是进一步认识各配件的特点和安装位置,为下来的组装有一个全局的印象。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6组,让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任组长,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完成任务。

(2)操作指导:大部分同学没有进行过拆机操作,教师需要强调拆机的注意事项,一定要先切断电源。同学们在拆机过程中可以查阅课本或教学课件,也可以上网搜索了解相关的知识。

(3)学生操作:知道了注意事项后,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在组长的组织和安排下互相合作,探索着完成任务。这时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指导并帮助学生处理难题。

(4)信息反馈:经过十多分钟的时间,每个小组基本上完成了拆机操作,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同,操作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通过拆机操作,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的组成有更深的认识,每个小组选代表结合实际情况说出本组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心得。尽量让学生多发言,多交流,分享成果,拓展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再给出5分钟时间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5)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要给以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信心。

2、任务二:硬件组装。

(1)任务启动:小组之间比赛,将拆完的机器再组装上。

(2)学生操作: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实操的演示和拆机实践之后,再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动手将计算机组装上,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观察哪组的机器能够先启动起来。先完成任务的组可以帮助未完成任务的组将任务完成。(3)信息反馈:学生通过组装机器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是以在小组合作和教师指导下能将机器组装好并能启动。(4)归纳总结: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3、归纳总结,知识拓展。

最后用2-3分钟的时间简单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内容,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升。课后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根据自身实际和目前市场情况配置一台经济实用的个人电脑。让学生在课后展开讨论研究,让研究再次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四、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是对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分组协作学习法的一次尝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的习惯。因为本节课的特点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基本知识已经在前面学习过,因此本节课教师讲解少,主要任务是适时适当对学生加以组织调控,所以我留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让他们去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由学科专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兴趣点不再是课本而是多媒体课件、网络知识资源和实物。教学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在对学生调控过程中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让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9.认识计算机硬件 篇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件特点、功能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2、认识计算机硬件

3、了解主机的内部结构

过程与方法:

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利用丰富详实的图片资料,展现一类硬件从过去到现在的各种产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设备的发展历程,看到最新、最时尚的产品。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件特点、功能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2、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难点:

1、计算机硬件

2、了解主机的内部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二、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1、请学生讲述人体各部位的作用与功能

老师:大家都知道,计算机又称为“电脑”,这是一种比喻,就好像用电的人脑一样,是人脑的延伸和扩充。因此,要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功能。

老师:人体的哪一部分能够进行计算,是人脑,还是四肢或五官?

学生:是人脑;

老师: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自己的名字,人体的哪一部分能够进行记忆,是人脑,还是四肢或五官?

学生:是人脑;

老师:人脑不仅具有运算和记忆功能,还具有控制功能,它能向我们的四肢和五官发出命令,让它们协调活动,可以说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脑,它是整个人体的中心。那么一个人光有大脑行不行?

学生:不行。他无法感受外面世界的美好东西,也无法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告诉别人。

老师:是啊!人脑再重要,也必须依靠四肢和五官将自己的功能发挥得尽善尽美。

2、将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与人体各部位的作用建立形象对照。

老师:计算机也同人一样,有相当于大脑的中心部件,也有相当于四肢和五官的外围设备和辅助部件。

我们先来介绍外围设备。

老师:(指键盘)这是什么?

学生:键盘

老师:(指显示器)这是什么?

学生:显示器

二、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上由四大部件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内存、CPU。输入设备负责接收外界信息后,输送给内存进行暂时存储和记忆,然后由内存将有关的数据传递给CPU,数据经过CPU运算处理后,再传递给内存进行暂时存储,最后由内存将数据传递给输出设备显示、打印,或者传递给外存储器,以便长期保存。

10.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探析 篇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都是现代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单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由于不同的单位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性。因此,需要的计算机系统的万千变化。从政府系统的医疗单位的管理系统,从工厂的生产管理系统,证券市场证券管理系统。不同系统之间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系统集成应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综合技术手段,是指导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逐步实现的一种方法和策略。系统集成是一种思想,概念,哲学,它不仅包括技术集成,更不能缺少艺术构件集成。

一、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特点

(一)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相关认识

系统集成通过对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结构化,将独立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集成到相互之间有关一定的联性,而且在协调统一的新系统中,能够充分共享资源,以期实现高效、集中、便利的管理策略。

系统集成是一个需要多个供应商,多协议的各种应用系统的结构,因此,实现系统集成的关键是解决不同系统连接的互操作性问题,专门解决各种分离设备,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程序,和系统,组织和管理,建筑环境,建筑人员,所有需要的一体化问题。系统集成的本质就在于系统的优化设计,为一个大型计算机网络集成系统,包括一对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的集成,以及制造商的产品选择和搭配的集成,集成系统可以实现整体优化目标。

(二)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特点

1.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计算机系统集成不像其他的产品那样,用户都希望拥有最好的。2.独创性:由于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是根据用户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而量身定做的,因此每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都是不同的,具有独创性。

3.高科技:计算机系统集成不单是提供一个设备,更多的是对设备的设计、开发和调试,需要很多高科技技术法能完成的。

系统集成具有最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有机组合、完整性、灵活性和性能,对其复杂性进行简化,有着为用户提供全面、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分类

依据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相關特点,可以把计算机系统集成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服务、计算机硬件设备集成与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技术与服务三大类。以下对这三种项目的管理实施进行简要的定义分类解析。

(一)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

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和项目管理服务,也可称为整体设计和项目管理,这主要是买方将正确的计算机硬件系统集成项目。一般情况下,购买者的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结构设计以及性能指标,粒度分布有一定的认识。这类项目的实施要求相关服务提供商设计计算机系统在各种领域,它可以覆盖大部分的电脑系统,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也很高。

(二)设备的集成安装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集成和安装也可以称为一体的设备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集成和安装是一种最常见的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但大多数消费者比较常用的计算机硬件系统项目建设模式。在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硬件设备建设,集成和安装要求买方应进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框架和设备性能管理等定性选择论点。简单来说,相关设备的供应商,只要依据合同标准实施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设备供应商,采购和安装即可。

(三)技术服务

计算机硬件技术和服务也可以称为工程技术服务。鉴于这种类型的项目,其主要是由它的技术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系统集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建设项目。设备技术服务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服务指标和技术要求为主要目的的。这使得买方设备问题的技术和硬件的疑虑,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培训支持。这类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结合有效的论证。

三、计算机系统集成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微机系统及工具软件的管理问题

因为目前的电脑系统和软件工具比较大,如果一台设备的问题,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通常需要系统工作了一天。作为一个结果,上网计算机数量巨大,导致系统维护人员疲于奔命,也是很难保证服务质量。

(二)用户管理的问题

用户被限定在固定的机器上,同时,用户的数据和文件也只能保留在该机器上。若要使用其它机器,必须在每台机器上创建该用户帐号,并将用户的文件和数据复制到新机器上。当用户固定使用的机器发生故障时,容易造成用户数据的丢失。

(三)Landmark等专业应用软件方面

在计算机系统集成前,需在每台解释工作站上安装专业应用软件,并创建用户,用户在指定的机器上加载数据,以便开展工作。如此一来,用户和数据与机器捆绑在一起。有些时候,结果有的机器满负荷工作,有的机器却相对闲置。

(四)外设的共享问题

由于彩色绘图仪、彩色激光打印机、磁带机等大型外设价格贵,数量有限,不可能配置到每台机器上,用户只能登录到固定的几台机器使用。

四、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

广泛集成分布式网络环境与市场竞争的全球性激烈,每个企业集成中心也延伸到了企业的整合,使企业应用在分布式网络环境的大型integrated.web为基础的用户界面统一,使部门和地区不同的人,组织,所有用户实现方便,实时获取信息,因此,该网站的用户界面的统一是必然趋势,计算机系统集成。

专业化与多元化系统集成技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在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有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系统整合模式不再是简单的结构,功能单一,但基于网络结构的复杂和多功能转型。因此,专业化与多元化系统集成技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系统集成。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使企业供应链的有机结合,实现信息和资源充分共享,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电子商务可以说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已经成为一个必然。

结语

采用现今先进的域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对开发研究工作的主要计算机软、硬件平台进行了系统集成,建立了域控制器、远程安装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软件分发服务器、NI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磁带机服务器等十余套应用服务器,实现了操作系统远程安装、应用软件自动分发、用户数据跟随用户网上漫游、用户数据,应用软件集中管理、磁带库系统、远程自动数据备份等。系统集成尽管提高了系统管理工作的技术难度,但却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工作,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美]微软公司.Microsoft Windows 2000目录服务基础结构设计与管理[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比版社,2001.

[2][美]Jeffrey A,Ferris.Windows2000部署与桌面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美]Roger Jennings.Windows 2000组策略自救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11.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篇十一

现代机械产品或电子产品如手机、洗衣机、电视机、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飞机等都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即采用微型计算机和接口技术实现不同设备的控制。本门课程的设置和学习就是让学生具备机电一体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就业方面能更好适应设备的需求,就业面更宽。如若不学习本门课程,就无法学好后续与自动化相关的课程,培养的学生只懂点“机”,不懂“自动化”,与专业培养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

机械工程学院

12.计算机硬件学习心得 篇十二

最常和理论计算机科学放在一起的一个词是什么?答:离散数学。这两者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它们在不少场合下成为同义词。(这一点在前面的那本书中也有体现)传统上,数学是以分析为中心的。数学系的同学要学习三四个学期的数学分析,然后是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数等等。实变和泛函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数学的入门。在物理,化学,工程上应用的,也以分析为主。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出现,一些以前不太受到重视的数学分支突然重要起来。人们发现,这些分支处理的数学对象与传统的分析有明显的区别:分析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案是连续的,因而微分,积分成为基本的运算;而这些分支研究的对象是离散的,因而很少有机会进行此类的计算。人们从而称这些分支为“离散数学”。“离散数学”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最后导致以分析为中心的传统数学分支被相对称为“连续数学”。

离散数学经过几十年发展,基本上稳定下来。一般认为,离散数学包含以下学科:

1) 集合论,数理逻辑与元数学。这是整个数学的基础,也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2) 图论,算法图论;组合数学,组合算法。计算机科学,尤其是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是

算法,而大量的算法建立在图和组合的基础上。

3) 抽象代数。代数是无所不在的,本来在数学中就非常重要。在计算机科学中,人们惊讶地发现代数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应用。

但是,理论计算机科学仅仅就是在数学的上面加上“离散”的帽子这么简单吗?一直到大约十几年前,终于有一位大师告诉我们:不是。D.E.Knuth(他有多伟大,我想不用我废话了)在Stanford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Concrete Mathematics。 Concrete这个词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首先:对abstract而言。Knuth认为,传统数学研究的对象过于抽象,导致对具体的问题关心不够。他抱怨说,在研究中他需要的数学往往并不存在,所以他只能自己去创造一些数学。为了直接面向应用的需要,他要提倡“具体”的数学。在这里我做一点简单的解释。例如在集合论中,数学家关心的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公理系统的各种性质之类。而一些具体集合

的性质,各种常见集合,关系,映射都是什么样的,数学家觉得并不重要。然而,在计算机科学中应用的,恰恰就是这些具体的东西。Knuth能够首先看到这一点,不愧为当世计算机第一人。其次,Concrete是Continuous(连续)加上discrete(离散)。不管连续数学还是离散数学,都是有用的数学!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范畴

前面主要是从数学角度来看的。从计算机角度来看,理论计算机科学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可计算性理论,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理论,并行计算理论,网络理论,生物信息计算,计算几何学,程序语言理论等等。这些领域互相交叉,而且新的课题在不断提出,所以很难理出一个头绪来。想搞搞这方面的工作,推荐看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一系列书籍,至少代表了我国的权威。下面随便举一些例子。

由于应用需求的推动,密码学现在成为研究的热点。密码学建立在数论(尤其是计算数论),代数,信息论,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的基础上,有时也用到图论和组合学等。很多人以为密码学就是加密解密,而加密就是用一个函数把数据打乱。这样的理解太浅显了。

现代密码学至少包含以下层次的内容:

第一,密码学的基础。例如,分解一个大数真的很困难吗?能否有一般的工具证明协议正确?

第二,密码学的基本课题。例如,比以前更好的单向函数,签名协议等。

第三,密码学的高级问题。例如,零知识证明的长度,秘密分享的方法。

第四,密码学的新应用。例如,数字现金,叛徒追踪等。

在分布式系统中,也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例如,进程之间的同步,互斥协议。一个经典的结果是:在通信信道不可靠时,没有确定型算法能实现进程间协同。所以,改进TCP三次握手几乎没有意义。例如时序问题。常用的一种序是因果序,但因果序直到不久前才有一个理论上的结果例如,死锁没有实用的方法能完美地对付。例如操作系统研究过就自己去举吧!

1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篇十三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54-01

一、多媒体技术简述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的共享已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关键,多媒体技术就是适应于这一需要的产物。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信息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多媒体(Multimedia),即为两种或者多种媒体的融合或集合使用所实现的人机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传播的形式,使得人机交互形式和信息传播形式更加富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以及数字化。其所运用的媒体形式具体可含有文本(Text)、图形(Graph)、图像(Image)、声频(Audio)、视频(Video)和动画(Animation)。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现有应用状况

(一)多媒体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1.数据压缩和数据编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即为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通信领域的视听业务中,若想达到渐趋完美的视听享受,需要数据的低延时、高压缩比率和良好的图像质量来实现,这也是实现良好视听视频压缩技术的衡量指标。多媒体视听业务正在不断发展中,在提高压缩比率和方面不断改进,陆续涌现出一些更为优良的数据压缩和数据编码的算法和标准。

2.数据传输同步。多媒体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另一重要应用是数据同步。在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之中,例如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和播放数据,实现如何维持数据的同步机制。

3.多媒体通信网络。多媒体数据由于其数据量大,形式复杂,在通信网络中的传输和交换,对通信网络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信网络在带宽方面要求更高,除此之外,在通信协议和交换方式也有较高要求。

(二)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数据处理方面的主要应用

1.视频应用。多媒体在视频技术方面的应用,包括视频编码和数字化视频。视频数字化实现的是将视频信号转换成为数字视频文件后,将视频文件存储于存储设备中的过程,其中转换过程利用到视频采集卡。视频编码技术实现的是将数字化视频信号编码成视频信号。

2.音频应用。多媒体技术在音频应用中,主要包括数字化音频、语音合成、语音处理和识别等。目前,大部分的声像信息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和传输的,使得针对这些信息的使用更为便捷和快速。

3.动画制作。多媒体技术在动画方面的应用,包括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目前大量利用Flash制作出的动画都是二维动画,而三维动画由于生动动感和逼真的效果等一系列优点,广泛被运用于动画制作、大型网游、电视电影预告片和广告片中。

4.虚拟现实。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近年来最为瞩目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建立的是一个虚拟的环境,使用户置身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的接近真实感受的模拟氛围。目前,这种技术正在广泛被引入军事、大型网游和医疗领域。

(三)人工智能领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通过模拟类似人类智能的方式,来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方法和技术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方面包括计算机辅助系统、智能信息系统和多媒体智能监控技术,研究领域包括智能机器人、图像和语言识别和专家系统等。

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趋于多种业务融合和网络化

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借助网络和通信系统环境,创造出更为真实生动的二维和三维景象,并且可以将摄像等其他外围设备连接起来,集合办公、娱乐、学习于一身,还可以基于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实现地理上的无隔离优势,将多种业务融合使用,例如,召开计算机视频会议、手机视频会议、信息融合和虚拟现实等。因此,搭建更高速、更大带宽的网络基础,是促成多媒体技术更加网络化和多种业务融合的基础。

(二)多媒体终端设备的嵌入式和智能化

现在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视频和音频接口将不断的改善,辅之算法的改进,计算机性能指标会有更高的飞跃。除此之外,未来基于“云技术”的网络化趋势,使得多媒体终端设备将涉及到更广泛的方面,对智能化和嵌入式的要求更为严苛。

(三)多媒体技术在PC-TV融合方向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电视机(TV)是单向接收电视网络信息,重在娱乐功能。而未来电视机将采用多媒体技术,基于双向接收-发送信息的模式,可以交互式的使用功能,也就是说未来的电视机将具备现有计算机的大部分功能,例如,家庭网上购物、家庭Office、家庭医疗和收发邮件等一系列功能,真正体现出PC-TV融合的发展趋势。

(四)多媒体在安全领域和军事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由于多媒体技术朝向更加趋于网络化、多种业务交融、智能化和嵌入式等方向发展,其对处理、传输数据的设备和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多媒体安全技术将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另外,多媒体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将是未来的趋势。例如,传统的军事信息管理系统、作战指挥和模拟系统、军事教育系统等都将融入多媒体技术,其前景将无限广阔。

参考文献:

[1]李晓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6).

[2]党卫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内江科技,2010(3):119-119.

[3]雷志华.多媒体教室技术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4):22-24.

14.计算机硬件组成及介绍 篇十四

主板是机箱中最大的一块控制和驱动计算机的多层印制电路板(PCB),它含有决定整个系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的电路,在计算机内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各个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正常工作{ 子系统}

目前常见的主板结构规范

(所谓的主板的结构规范指的是主板的尺寸及其上各部件的布局形式以及电子电路所符合的工业设计规范)

A、AT结构规范

84年IBM公布了AT主板结构规范,主板的尺寸 13in*12in,有集成芯片组和8个I/O扩展插槽,如图2-2;

B、ATX结构规范

Intel在95年公布 了ATX主板结构规范,ATX主板做了如下改进:

1、其几何尺寸改30.5cm*24.4cm、采用了7个I/O扩展槽、消除了争用空间等弊端,使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得以增加、增强的电源管理;

C、Micro ATX结构规范

它比ATX标准主板结构更为紧凑,如图2-5;

D、Flex ATX(WTX)结构规范

它是Intel新研发的一种主板规范,引入All-In-One一体化设计思想,用于高整合度的计算机如图2-6;

计算机的总线系统和结构

计算机基本部件之间的连接规范定义了两大类连接方式,分别称为Bus(总线)和Interface[接口],按照这两类连接方式所设计生产的元件称为Socket/Slot(插座/插槽)和Port[端口/接口],用于数据交换。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的骨架,能为多个功能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一组公共信息线,它能分时地发送与接收各部件的信息[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

总线的主要参数

1、总线的带宽[Mb/s],它是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传送的数据量

2、总线的位宽(bit),它是总线一次能同时传送的数据位数,即32/64位;

3、总线的工作时钟频率(MHZ),总线的带宽=总线的位宽*总线的工作频率/8,使用总线的优点:

可以减少信息传送线路的数目,容易扩充和升级外设,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以达到多个厂商的广泛支持, 便于故障诊断和维修;

主板上常见的总线

一、系统总线(system bus)又叫前端总线(FSB)

系统总线用于连接CPU和RAM,在主板上系统总线是主干,其他总线是支干。

二、I/O”扩展“插槽

1、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互联外围设备]插槽它的普及范围甚至超越了PCISA

PCI插槽/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a、能自动识别和分配系统资源,设备只需发出一次数据请求,便可放弃对总线的控制; b、总线时钟频率33.3/66/133MHZ,最大数据传输速率66MB/133MB/1GB/s;

c、总线数据宽度32位(5v)/64位(3.3v)向后兼容,具有与CPU和存储器完全并行操作的能力;

2、AGP插槽(它是点对点的接口)

AGP总线即高速图形显示接口, 为了提高视频带宽而设计的规范。

AGP插槽的发展:[AGP插槽标准设定为132根针脚]

A、AGP1/2X插槽

AGP1X/2X模式,显卡和主板之间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266/533MHZ,分别是PCI的2-4倍;如图2-28;

B、AGP4X插槽

AGP4X模式,带宽达到了1.066GB/S的带宽,如图2-29;

C、AGP8X插槽

AGP8X,提供了高达2.1GB的带宽,尤其针对3D模型、贴图、阴影、绘图命令以及图象信息流等,如图2-30;

D、AGP PRO插槽,3、内存条插槽[内存条插槽有3种类型]:

a、SDRAM内存插槽,它有168只引脚,提供3.3V的工作电压,插槽中有两个隔断,防反插,如图2-24;

b、DDR 内存插槽有184只引脚,提供2.5V的电压,有一个隔断,如图2-26;

c、RAMBUS内存插槽有184只引脚,提供1.8V的的工作电压,有一个隔断,如图2-25;

4、CPU插槽型号

A、Socket 370/PGA370插座,适用PIII/CeleronII,它有370个孔,提供1.5-2.0v电压,如图2-18。

B、Socket 478插座,适用845芯片组以上,它有478个孔,提供1.47-1.75V电压,如图2-20;

D、Slot1(工作站)--2(服务器/两块CPU)/ Slot A插座,AMD独立开发了Slot A,主要用于K7、雷鸟、毒龙处理器,如图2-21;

E、Socket A插座,Athlon和duron都采用Socket A 插座,它有462个脚,目前AMD的主流都是Socket A 架构,如图2-22;

5、电源插槽

由电源插槽给主板、键盘、鼠标及所有的外挂接口设备和内置插槽、插座进行供电;

三、主板上的常见接口和部件

接口的概念:是指主板和外设之间的适配电路, 采用接口技术目的是得到多个厂商的广泛支持, 最广泛的接口有:IDE/EIDE、SCSI、USB、COM、LPT、PS/

2、音频、视频和网卡等。

1、印制电路板(如图2-14)

主板所用的PCB是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PCB分6层,其中信号线必须相距一定的距离,以防止电磁干扰,6层板有3-4个信号线、一个接地层,1-2个电源层以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容易对信号线做出修正。

外围设备的接口及内置插座

主要有:串行口并行口PS/2USB接口。

1、串口,用于连接串行通信设备[modem鼠标]的端口,通常标有COM,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115-230KB/s,它是一个D型10针双排插座,取消了没用的10插针防插反,如图2-45;

2、并行口,通常标有LPT,主要连接打印机扫描仪, 最高速率在1MB/s,它是一个D型26针双排插座,取消了没用的26插针防插反,如图2-46;

3、PS/2标准是IBM公司开发的接口标准,是现在常用的键盘鼠标插(6针圆形端口);

4、USB插槽/总线

USB即通用串行总线,主要用来代替串、并行口的一种高速I/O接口, 它是一个D型4针插头插座,USB1.1标准属于中低速传输,数据传输率12MB/s,支持键盘鼠标游戏杆数字音响;

USB2.0标准的数据传输率达到480MB/s,向下兼容,支持扫描仪、打印机、数码设备;USB总线的主要性能特点:

1、采用“级联”方式连接外设,一个USB端口可以连接127个USB设备,每个外设间距可达5m;

2、独立供电,USB接口提供了内置电源,它能向低功耗的设备提供5v的直流;

3、支持多媒体,USB总线技术具有高保真音频,声音信号生成于计算机外,因而减少了电子噪音干扰;

4、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系统自动检测外设并自动分配系统资源;95启用98使用me无需驱动支持;

5、音频接口和网卡接口

6、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EIDE(Enhanced IDE)接口插座

IDE集成设备电子部件Compaq/西部数据公司开发的,可以连接四个设备,为40针,取消不用的第20针,具有防错插功能。IDE1一般为蓝色。如图2-35;

7、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允许连接7个设备,适用于服务器或高性能的计算机硬盘和光驱的接口;

8、软盘驱动器接口

它是34针的双排插座,取消不用的第5针,具有防插错功能。标注为FDC/FDD,如图2-36;

BIOS和CMOS芯片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作为一种程序固化在CM芯片中,每次开机都要调用BIOS的自检程序,由它对硬件进检测并初始化,检查部件确保工作正常,然后启动磁盘上的系统程序来完成系统的启动,如图2-48是Phoenix公司的BIOS芯片, 一块主板的性能先进与否跟BIOS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生产bios的厂家:AwardAMIPhoenix公司;CMOS是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芯片,是低耗电的存储器具有保存数据的功能,用来保存系统日期、时间和各种硬件配置参数, 靠后备电池供电,关闭机器信息也不会丢失;

主板芯片组(Chipset)

逻辑控制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和核心部件,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cpu通过芯片组对主板上的各个部件进行指挥、调度,芯片组是他们协同工作的司令部,芯片组是由北桥与南桥芯片所组成。如图2-45;

A、北桥芯片主要用来控制总线的速度、CPU的类型、L2、音效支持,决定内存的类型及最大容量,是否支持AGP高速图形接口及ECC数据纠错等。

B、南桥芯片负责管理外围I/O设备和对USB、PCI、CNR、声卡、网卡、硬盘的接口、ACPI的控制和支持。

1、传统南北桥结构如图2-55;

2、加速中心架构芯片组:

Intel在开发i810芯片的时候,两块芯片是通过带宽为266Mb/s专用总线,这样每种设备都可以与CPU直接通信,显卡、声卡、硬盘、内存和USB设备等都有自己的通道整个系统呈放射性的网状结构,“网”的中心就是芯片组。

跳线开关[硬/软条线]

为了方便主板对各个配件的识别与管理,主板上都安装多组跳线开关,用于设置Cpu 的类型、电压、总线频率、Cmos跳线;前面板跳线Resert sw/ON、PWR sw/ON、Speak、PWR-LED、IDE/HDD-LED、KB-LOCK;

主板的新技术

免跳线设置技术,通过软件实现调线;硬件监控技术[电压、风扇转速、cpu环境显卡芯片温度电池电量;故障检测技术、病毒防范技术;

主板的选购的注意事项

1、主板的包装、检查主板盒内的附带品[数据线驱动程序螺钉说明书];检查主板的轮廓[灰尘、钉孔痕迹、焊接、接口]

2、品牌(ASUS、CIGA、ECS、磐英、MIS、升技、Intel、大众、奔驰)、型号、价格(一块优秀的主板要占到整台机器价格的1/6左右)、北桥和南桥芯片、用料和做工、PCB层数、元件布局;

3、支持Intel Penium4的主板

4、支持AMD芯片的主板

上一篇:把握第一次作文下一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