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12篇)
1.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 郭可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1中国经济保持了9%以上的年增长率,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并正日益成为一个负责的大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欧元之父蒙代尔预言2030年,中国的综合实力将超过日本。到2060年,中国GDP将超过欧洲。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的“盛世”也促进了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盛世”。
可以说,过去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本文拟对30年来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一个描述和总结。
就概念而言,本文所指的对外传播媒体主要是我国从事对外传播活动、以外国受众为主要传播对象的外语媒体,但也包括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中文媒体,其种类包括三类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
“少数”精英媒体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一直是属于少数的精英的媒体。说其是“少数媒体”,主要是与我国其它以中国受众为传播对象的中文媒体数量比较而言。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外语媒体中只有一个中央级的电视频道(CCTV-9,以英语为主)和一个地方频道(上海的英语频道CIS)、一个外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台,40多种外语播出)和一些地方英语节目、约十家英文日报和周报(包括《中国日报》及其子报、《上海日报》和《深圳日报》等)、约十家英语杂志和约十大多语种网站(包括中央各大媒体创办的网站)和新华社的外语发稿等。说其精英媒体,是因为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中多数都是中央级媒体,且政治化程度相对较高。尽管近年来,地方媒体不断涌现,但中央媒体的主导地位是明显的。
尽管如此,从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历史发展轨迹看并考虑我国是一个以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应该承认我国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对外传播媒体的体系本身已说明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当然,在肯定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对外传播媒体还存在问题:总体规模还相对较小,其影响力也有待于提高,不太符合我国正在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单一媒体主导转向多种媒体融合
我国对外传播媒体3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主要为广播书刊时期,即以中国国际广播台外语节目和外语刊物和书籍的出版为主;8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了英语报纸时期,主要以《中国日报》为代表;90年代后期则出现了以CCTV-9为代表的电视时期,并且迅速和网络媒体互动出现了三大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一起并存的融合时期。2 http:// 根据2007年中国媒体发展报告统计,我国出版的中文报纸为2100多种、期刊8800多种、创办了290多家广播电台、450多家电视台和两家通讯社。郭可:英语媒体语言风格,2007年,未出版论文。5 这些媒体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南方周末》和像《环球时报》这样的国际报道的报纸,中央电视台一套和四套,以及上述提及的政府网站和商业网站。
在上述不同发展阶段中,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中的三大传统媒体(广播、书刊、报纸和电视)轮流走上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舞台。但随着网络媒体的逐步壮大,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融合和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
目前,我国对外传播的传统媒体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网络媒体。这些网络媒体不仅对传统媒体提供有效的补充和互动,而且日益显现出独立性,成为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有效补充。这些网络媒体包括一开始的六大中央级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和现在的千龙网(北京)、北方网(天津)、东方网(上海)和南方网(广东),而且在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对外传播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也日益成为一种独立的对外传播媒体。除中文内容外,中央级和地方性的网络媒体一般能提供外语或多语种的内容,它们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再加上像新浪这样的商业性网站也开始了英语版的内容加入到我国的对外传播媒体中来,形成了我国在新世纪的对外传播媒体融合态势,推动了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英语为主中央为主格局依旧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融合态势明显,但从目前发展情况看,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应该主要还是以英语媒体为主。目前,像中国国际广播台尽管向外用40多种语言播出,但应该说英语还是其主要的播出语言。对一些地方性媒体而言,一般也都首选英语作为对外发布语言。像上海和广东等地的报纸(如《上海日报》)、电视(ICS)和网络媒体都用英语作为发布语言。当然像东方网也用日语对外发布。
近10年来,地方性媒体的崛起是我国对外传播一大亮点,尤其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创办外语媒体的传统,对外语媒体有一种历史情结,但应该承认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目前基本由中央级媒体主导。这主要是由于中央级媒体的天时地利条件所决定的,因为中央级媒体一般都坐落政治中心北京,且一般都由中央政策和中央财政的直接支持。
三个突破
据笔者观察,过去30年中我国对外传播媒体至少实现了三个突破,即语言突破、新闻实践突破和概念突破。
语言突破主要是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不再仅局限于外语媒体。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汉语的逐步推广,我国中文媒体(尤其是那些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体)5也开始逐步成为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介入”对外传播活动。原因很简单:一些懂中文的国际受众开始直接接触我国的中文媒体,并引用这些媒体。尤其像2008年的重大新闻事件中,我国中文媒体在对外传播活动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预示着中文不再是我国对外传播活动中“弱势”语言,已成为我国对外传播活动中与外语并重的发布语言。
新闻实践突破主要是指30年中我国对外传播媒体逐步开始真正关注国际受众的反馈和我国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在强调“以我为主”的同时,尽量淡化官方色彩,在新闻实践中开始尝试多样化的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实践活动,出现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对外传播节目,如央视9套的Dialogue和国际台的People in the Know等。与此同时,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也开始学习用西方的方式开始反击西方 6 沈苏儒:开展“软实力”与对外传播的研究, 引自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4139981.html 的不实报道和做法。在今年的西藏问题报道中,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用西方媒体的惯用的所谓“民主”和“自由”等道德高地,来反击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和虚假报道并揭穿**喇嘛的虚伪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个突破是概念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外传播媒体越来越认识到我们不能再搞单向的对外宣传,开始强调与世界对话,而不是自说自话,一味灌输的独白。6 也就是说,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开始从单纯的宣传机器逐步转向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媒体。随着我国日益国际化,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内外有别”的双轨制也正逐步淡化,因此对对外传播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在对软实力和对外传播进行概念分析,沈苏儒先生认为对外传播事实上就是西方国际关系界认为的“公共外交”。这与以前我们认为的对外传播媒体就是对外宣传媒体是一个概念性的突破。本文相信这将极大丰富和拓展我国对外传播的内涵和概念,也有利于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的转型。
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30年中我国的对外传播媒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一直困然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还是涉及人才、资金、体制等方面的老问题。
人才危机是对外传播媒体面对的共同问题,这些媒体中一方面人才不稳定,培养好的或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就要跳槽,因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因为仅仅懂英语或新闻的记者还不能成为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合格记者,而必须做到既精通英语又通晓英语新闻业务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如经济和金融、军事等),才能成为专业化复合型对外传播人才。
资金问题也是困扰对外传播媒体发展的又一要素。由于政府现在大量减少对媒体的财政拨款,要求媒体自负盈亏,这对对外传播媒体十分不利。一方面是对外传播媒体的运作成本本身可能相对较高(如要聘请外国专家),而对外传播相对较低的赢利能力势必会影响总体收入,再加上目前受政策限制,对外传播媒体融资渠道缺乏,使得资金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此外,体制问题也是束缚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又一个因素。尽管这些年来,这方面已大有好转,但相比之下,由于对外传播媒体往往关乎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总体国家利益,因此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体制问题主要还是表现为政府较高的干预程度和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对外传播媒体的生存手段相对较单一,与外国国际性的媒体的差距较为明显。在当前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这肯定会影响到对外传播媒体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三个挑战
总体而言,尽管在新世纪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国对外传播媒体还会面临较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生存和效果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一家媒体的生存境况越好,它也就越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在目前经济效益不理想的情况下还要加强对外传播效果,不淡化外宣使命,这将是个突出的问题。
此外,计划经济思维管理与市场经济意识经营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要做到自负盈亏显然也必须以现代的市场意识去经营。在媒 7 郭可、李德顺:中国大陆英语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3期。体竞相改革的今天,包括对外传播媒体在内的多数媒体都在尝试着用市场化的手段去求生存图发展,但是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管理上却相对落后,尤其是外部管理更加滞后。政府对对外传播媒体的管理基本还是计划经济下的老一套,这种管理和经营的相对背离的局面已经给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困境。管理创新将一个不能再回避的新课题。
最后,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新闻产品与外国受者消费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期望值差异。如果从产品的角度来说,这就类似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矛盾。这里的问题是改变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一切以我为主的局面、如何提高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有效传播问题。7 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文化差异很容易被国际放大,这需要我国对外传播媒体能主动出击解决对外报道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同时世界各国对我国期望值和我国对世界的期望值也会有差异,而这些差异都可能成为争议的开始,这也需要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有效介入。
事实上,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就是在解决这三个方面的挑战方面取得了突破,或者说已经开始在这些方面开始取得突破。总之,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的英语媒体要有更大的发展,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政府应该加强对对外传播媒体的宏观管理,但也有必要对它们进行规划,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战略发展空间。此外,由于政府不可能对所有的对外传播媒体进行财政投入,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对外传播媒体都承担相同的对外传播使命,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媒体运用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进行规划管理,给对外传播媒体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发展趋势
根据以上的情况,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趋势主要可能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就内涵和概念而言,尽管对外传播媒体的政治性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其首要任务,但市场化和大众化的取向将不可避免,不再只是目前的少数精英媒体。根据目前情况看,这一趋势已在目前地方性媒体(如目前的《上海日报》)和以英语学习为目的英语媒体中出现。从长远来讲,这可能会使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尤其是中央级媒体)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新闻传播媒体。当然,对于中央级媒体而言,这一过程可能会较长,而且会受到政治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网络媒体在对外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和重要,尤其在一些关乎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发布和处理中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其技术特性来讲,网络媒体应该是最适合开展对外传播的媒体,使得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更加国际化。同时,网络媒体的凸现会对我国对外传播的报道方式、人才培养机制、媒体管理和运作体系会带来渐进式的革命性的变革。当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我国对外传播活动中的融合和互动仍将继续,而这种互动的模式可能会决定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今后的发展格局。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加,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会进一步改善。这给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外传播媒体不断开拓创新,在发展中求新生。这当中传播效果的好坏将是一个晴雨表。也可以预测,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传播效果也将因此逐步得到改善。
2.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二
一、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现状
2011年,土库曼斯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5亿美元,比2010年实际增长了9.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00美元,实现外贸总额236亿美元,贸易顺差50亿美元,分别比2009年增加56亿美元和47亿美元。
2011年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双边贸易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在中土两国政治合作的带动下,使双边贸易合作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变化。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土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8亿美元,是1999年双方进出口总额的近3000倍,是2010年15.7亿美元的2.4倍。截至2011年,土库曼斯坦与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阿联酋等在内的103个国家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中国是土库曼斯坦的最大贸易伙伴国。
土库曼斯坦主要出口天然气、石油产品、原油、皮棉和液化气,主要进口机械设备、原材料、交通工具、日用消费品和食品。中国主要向土库曼斯坦出口石油机械及配件、金属制品、运输工具、餐具、茶叶等。中国从土库曼斯坦主要进口天然气、石油产品及棉短绒等,中土两国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领域,中国是土库曼斯坦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
二、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发展趋势
20年来,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的贸易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9年中土双边贸易额仅为126.64万美元,2010年实现了15.7亿美元,2011年前三个季度达到了38亿美元。1999年至2001年,双边贸易额保持在100万至600万美元之间,2002年至2005年,双边贸易额保持在1000万至6000万美元之间,2006年至2011年,双边贸易额保持在1亿至38亿美元之间。
中国对土库曼斯坦的出口额,1999年至2001年,基本保持在100万至320万美元之间,2002年至2005年,保持在1400万至5700万美元之间,2006年至2010年,保持在1亿至5.1亿美元之间。中国对土库曼斯坦的进口额,1999年至2009年,保持在10万至782万美元之间,2010年却高达6亿美元。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的贸易差额,1999年至2009年的10年间,除了2000年为中国的贸易逆差357万美元以外,其余年份均为中国的贸易顺差,1999年是106.3万美元,2001年是206.6万美元,2002至2005年,保持在1400万至5600万美元之间,2006年至2009年,保持在1亿至5亿美元之间。2010年贸易逆差高达4227.71万美元,2011年的贸易逆差超过2010年的贸易逆差在3倍以上。
中土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加大了从土库曼斯坦的进口。近年来,能源领域合作是中土两国务实合作的重中之重,中土两国政府签署的各项天然气合作协议,促进了中土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全长7000公里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天然气管道在2009年12月的正式运营,极大地促进了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规模,截至2011年11月,通过管道已向中国输送超过1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是2010年60亿立方米的3倍。土库曼斯坦计划在2012年向中国出口300立方米的天然气,根据中途双方合作协议,这条管道在今后的30年里每年将向中国输送400立方米的天然气。显然,在未来30年中,土库曼斯坦仍将加大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
棉花是土库曼斯坦的传统农业经济作物,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土库曼斯坦将棉花作为战略性发展行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完善了棉花产供销体系,形成了相对完整有序的棉花产业链,提升了行业技术水平,改进了棉花质量。2010年~2011年度,土库曼斯坦国内皮棉产量38.15万吨。保持了中亚地区棉花传统生产大国的地位。作为中亚地区棉花出口大国的土库曼斯坦,2010年~2011年度棉花出口23.98万吨,占其棉花产量的62.86%。作为世界上第一棉花进口国和消费国的中国,2010年~2011年度从土库曼斯坦进口棉花2575吨,占土库曼斯坦棉花出口量的1.07%。近年来,中土两国加强了经济领域的合作,随着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必将带动中土两国棉花领域的合作,中国从土库曼斯坦进口棉花的规模也会随之增加。
未来,中土两国围绕能源领域战略合作的中心,将会带动能源上下游的合作,并且,中土两国政府正在积极探讨在机电、纺织、化工、航天、基础设施、农业、医学、高科技等领域的广泛合作,这对中土两国双边贸易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契机。
三、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中面临的汇率风险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双边贸易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汇率风险,由于,中土贸易中以美元计价结算,美元相对人民币不断贬值,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而言,因为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元不断的贬值,从而造成中国出口企业外汇收入的损失。
自2008年1月1日起,土库曼斯坦进行了玛纳特的货币制度改革,随着2009年1月1日玛纳特新币的发行,玛纳特与美元的汇率一改2007年1美元:5754.5玛纳特、2008年1美元:11550.1玛纳特的局面,一致保持在1美元:2.85玛纳特。从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0日,玛纳特与美元汇率稳定在1美元:2.85玛纳特。虽然,美元与玛纳特之间的汇率三年来保持不变,但是,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却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由2007年1美元:7.47人民币,发展到2012年6月10日的1美元:6.31人民币,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美元在不断贬值。
由于,玛纳特与美元实行了固定汇率,因此,土库曼斯坦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企业,都不会面临汇率变化的风险,只要玛纳特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汇率持续保持在1美元:2.85玛纳特,土库曼斯坦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就不会因为汇率变化使其遭受损失。
但是,由于中土进出口贸易采用美元计价结算,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因此,中土进出口贸易中遭受美元汇率风险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的出口企业。由于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对土库曼斯坦每出口1美元,所换回的人民币就在不断的减少,直接造成中国对土库曼斯坦出口企业外汇收入损失。然而,汇率变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外汇收入的同时,会减少中国从土库曼斯坦进口成本,由于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从土库曼斯坦每进口1美元,所支付的人民币就在不断的减少,因此,从2010年起,随着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天然气管道的正式运营,中国迅速加大了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进口。
四、防范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汇率风险的措施
中土两国政府应该加大人民币或玛纳特货币的计价结算,尽量减少美元计价结算。如果采用了美元计价结算,那么,中国出口企业可以通过贸易策略和金融策略规避美元汇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一)贸易策略
1、价格调整法
中国出口企业在与土库曼斯坦进口企业签订贸易合同时,向土库曼斯坦的进口企业提出将出口商品价格提高的要求,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幅度就是美元贬值造成中国出口企业外汇收入损失的额度,从而可以避免因美元货币贬值所带来的外汇收入的损失。
2、平衡抵消法
中国出口企业与土库曼斯坦进口企业签订以美元计价的贸易合同的同时,再安排一笔以美元计价、金额相等的商品从土库曼斯坦进口,进出两抵自动平衡。
(二)金融策略
1、外汇交易法
中国出口企业可以利用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开办的美元与人民币的即期、远期、掉期和期权外汇交易法来规避美元汇率的风险。
2、LSI或BSI
中国出口企业可以利用国内的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采取提前结汇、即期外汇交易、购买有价证券等一系列的交易手段规避汇率风险。
3、投保法
中国出口企业可以利用本国官方保险机构开办的汇率风险保险业务,通过购买美元汇率风险保险单来防范美元汇率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摘要:2012年是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建交20周年,20年来中土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土两国政治合作的带动下,双边贸易迅速发展,2010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成为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围绕双方能源合作,中土两国将加强机电、纺织、化工、航天、基础设施、农业、医学、高科技等领域的广泛合作,这给中土两国双边贸易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契机。
关键词:贸易,现状,趋势,汇率风险
参考文献
[1]《中亚外汇牌价》http://www.xjjjb.com/zyhl_list.aspx.[1]《中亚外汇牌价》http://www.xjjjb.com/zyhl_list.aspx.
[2]涂永红.外汇风险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2]涂永红.外汇风险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3]李庆红.我国与中亚地区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原因分析[J].浙江金融,2010,(04).[3]李庆红.我国与中亚地区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原因分析[J].浙江金融,2010,(04).
[4]陈鹤高刘东凯.杨洁篪谈胡锦涛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2009.12.15新华网.[4]陈鹤高刘东凯.杨洁篪谈胡锦涛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2009.12.15新华网.
[5]李垂发.2012年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统计情况[J].中国经济网塔什干,2011,(10):28.[5]李垂发.2012年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统计情况[J].中国经济网塔什干,2011,(10):28.
[6]刘英杰,马惠兰.2009.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及农产品贸易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6]刘英杰,马惠兰.2009.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及农产品贸易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三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环境;政策建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推动下,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据WTO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为89650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6.1%。其中,出口46250亿美元,同比增长6 %;进口43400亿美元,同比增长 5.3%①。中国排名第三,美德英等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环境
根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发展迅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底的5396亿美元,32年间增长了近123倍,且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年间,我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6%,出口世界排名由第28位上升到第5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2位。"服务贸易发展规模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我国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继续稳步发展,保险、金融、信息服务、咨询、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开始兴起。在区域发展方面,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等东部沿海省市,发挥地理区位优势,立足于扎实的现代服务业基础,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主力军;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发挥独特优势,不断加快发展步伐"②。
总体上来讲,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竞争力不强,出口能力较弱,大量进口,服务贸易逆差大。服务贸易出口较低端,出口大多是属于运输和旅游等比较传统的服务,而大量进口保险、专业、信息和金融等方面的现代服务[1]。当前服务贸易发展的主推力是和制造结合在一起的现代服务。"一流的跨国公司都在转变,由纯制造转化为既卖制造也卖服务,有的甚至完全转变为服务企业,且服务收入大大超过制造收入。比如IBM公司,原来是专业生产计算机的制造商,现在他把计算机的制造全卖给了联想,他做软件开发和智能化方案设计"③。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竞争力还是相当弱的。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历史性机遇。一方面,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全球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等因素,将促使全球服务贸易稳定向前增长,并使我国企业获得更多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二是来自我国政府对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大力倡导和支持。据来自商务部的消息,商务部将推动建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加快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总体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政策建议
(一)有效改善服务贸易结构
世界服务贸易正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专业、技术等现代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我国现代服务贸易尚处于不发达的阶段,出口结构不够合理,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出口占居主导地位,而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和专利使用等现代服务出口则占比偏低[3]。对此,我国应加大对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方面的资金人力等投入,不断完善服务贸易结构体系。
(二)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
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已建立了完善的立法部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已十分成熟。中国近些年来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规章逐步健全,但立法总体上还不够健全④。今后要注重法律法规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领域各项法律法规,推动服务贸易有序发展。
(三)加强对服务贸易人才培养
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而我国目前相当缺乏这样一批既精通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熟悉国际国际规则,又熟练掌握外语、涉外工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贸易人才的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发展人才战略:首先,大力培养本国优秀人才,开设服务贸易方面的课程,设立培训机构;其次,制定一些激励机制并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招募一些外国的专业人才,来帮助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4]。
(四)加大财政对服务贸易出口投入
政府需继续加大对服务贸易出口的资金投入,推动建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同时鼓励外资、民间资本等对服务贸易出口的投入,通过多种渠道筹备资金,保障服务贸易出口顺利进行。同时,加大鼓励和支持服务贸易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五)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
"要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服务出口的支持力度"。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服务贸易企业,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对其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同时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快研发创新企业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此外,"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在国家政策的范围内更多地开展服务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为服务贸易出口提供保险支持"[5]。
(六)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应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不断加深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多边谈判,并在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承诺市场准入的同时,争取对自己发展有利的条件,提出合理要求[6]。
(七)积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要不断加强建立政府间的服务贸易合作机制。通过国际谈判与深入合作等手段,推动建立自由平等的国际服务贸易体系和合理的国际服务贸易出口格局。为我国服务贸易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
②来源:《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③来源:人民网.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快,竞争力有待提高
④来源:《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参考文献:
[1]陈星. 与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服务贸易研究[D].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13.
[2]顾晶.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浅析[J]. 商业经济.2010,09:106-120
[3] [4]于凤.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C]. 沈阳市: 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
[5]刘凤颍.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2009(04):64-65
4.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四
{ 前言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
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 、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
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
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
? ? ? ?
【出版日期】7月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文章来源】www.cn-bigdata.cn/
{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健身器材相关概述 第一节、健身器材简介 一、健身器材发展史 二、健身器材的分类 三、技术特点剖析 第二节、健身器材安全标准
一、室内健身器材安全检测标准介绍 二、室内健身器材的安全性检验 三、室内健身器材的静态检测 四、室内健身器材的动态测试 第二章 -20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4-年国外体育用品市场发展规模 一、欧洲 二、美洲 三、中东 四、俄罗斯 五、日本
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运行分析 一、产业发展回顾 二、产业复苏态势 三、细分市场分析 四、市场竞争格局 五、区域格局分析 六、国际竞争力现状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分析 一、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二、产业集群发展特征 三、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作用 四、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阻力 五、产业集群发展对策解析
第四节、2014-2016年中国体育用品业竞争分析 一、品牌竞争分析 二、行业新进入者 三、市场竞争热点 四、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第五节、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开发与营销分析 一、市场开发与营销现状 二、市场开发与营销中的问题 三、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
第六节、中国体育用品价格与供求影响因素探析 一、影响供求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三、确定价格优势带动市场需求
第七节、体育用品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企业规模小 二、缺乏知名品牌 三、加大科技投入 四、走集群化发展道路
第八节、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一、行业发展机遇 二、行业发展潜力 三、行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 2014-2016年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全球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概况 一、全球健身器材产业特性 二、美国健身器材产业分析 三、欧洲健身器材市场分析
第二节、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二、宏观经济环境 三、居民健康意识 四、人口因素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运行状况 一、行业发展阶段 二、行业发展特点
三、行业发展规模 四、对外贸易分析 五、市场需求状况 六、市场竞争状况 七、生产企业状况
第四节、2014-2016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发展热点 一、多功能健身器材 二、健身类可穿戴设备 三、新奇小巧型健身器材
第五节、2014-2016年健身器材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一、浙江省 二、厦门市 三、晋江市 四、宁津县 五、新店镇
第六节、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营销分析 一、行业营销模式解析 二、行业营销渠道模式 三、营销渠道发展难题 四、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第四章 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财务状况
第一节、-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经济规模 一、行业销售规模 二、行业利润规模
三、行业资产规模
第二节、2011-20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一、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销售毛利率 三、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四、行业销售利润率
第三节、2011-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一、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二、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三、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第四节、2011-2015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行业资产负债率 二、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第五节、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一、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二、影响行业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 第五章 2014-2016年健身器材行业的挑战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中国健身器材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二、劣势(Weakness) 三、机会(Opportunity) 四、威胁(Threat)
第二节、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问题透析 一、产业发展难点
二、行业发展瓶颈 三、行业隐忧分析 四、销售渠道问题 五、市场低迷原因
第三节、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策略 一、行业发展战略 二、行业促进措施 三、行业创新策略 四、市场拓展建议
第六章 2014-2016年健身器材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家用及室内健身器材 一、家庭健身器材的种类 二、影响家用健身器材选择的因素 三、家用健身第一文库网器材行业现状 四、家用健身器材市场潜力 五、家用健身器材消费态势 六、室内健身器材发展方向 第二节、室外健身器材 一、室外健身器材概述
二、室外健身器材行业实施新国标 三、室外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创新 四、室外健身器材安全标准获国际认可 五、室外健身器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室外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建议
第三节、跑步机 一、跑步机的概述
二、国际畅销跑步机品牌状况 三、中国跑步机市场竞争形势 四、跑步机企业渠道竞争分析 五、跑步机企业赢取市场的关键 六、中国跑步机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其他 一、动感单车 二、划船器 三、健身车 四、力量型健身器材 五、康复类健身器材
第七章 2014-2016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乔山健康科技集团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企业并购情况
三、乔山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5年乔山经营状况分析
五、2016年乔山经营状况分析
第三节、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公司技术研发
三、公司品牌建设
四、公司发展成就
第四节、深圳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公司荣誉介绍
三、公司发展优势
四、公司发展战略
五、战略合作伙伴
第五节、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研发核心优势
三、转型战略分析
四、企业改制情况
第六节、舒华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推动全民健身普及
三、智能运动产品介绍
第八章 中国健身器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第一节、中国健身器材行业投资风险
一、原材料、能源涨价的风险
二、市场竞争风险
三、非关税壁垒风险
四、管理风险
五、技术风险
六、环保政策的风险
第二节、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一、全球健身器材的发展趋势分析
二、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前景广阔
三、健身器材与互联网融合趋势
第三节、2017-20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预测分析
一、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二、2017-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三、2017-2021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
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
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
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
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
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
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
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年度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6-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6-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6-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6-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6-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五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有比较优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55%,进口总额的39%,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 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 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 都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 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服务贸易将越来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 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货物贸易正在萎缩, 高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 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 在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 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 刺激了整个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1技术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将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
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
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这也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
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首先,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
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进一步解决我国科
技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我国
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占其增加值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这是我国面向知识经济发展的重
要制约,它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第三,要改善科技投入渠道单一,科技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
况。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国家科技风险
基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促进技术产业的发展。第四,要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发掘、培养、保护高技术人才,加强产
学研结合,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转为企业,培养产
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第五,要建立明晰的科
技产权及其转让制度,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切实维护科学技
术发明、发现、创新者的利益。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网络贸易日益
成为拓展海外的贸易的重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网络贸易具有传统
贸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网络贸易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其次,生产厂商也从中受益,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开辟新市场,增加
了贸易机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此外,生产厂商通过网络贸易可
以简化交易程序,降低贸易单证处理成本,节约了生产费用,更重
要的是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点随时销售商品,获得了无
限的商机,这种长期的利益是难以想象的。第三,消费者也可以获
得好处,网上虚拟的世界市场,价值规律发挥更充分,激烈的竞争
使产品质优价廉,一些特殊商品成本下降的好处可完全转移到消费
者的身上,消费福利得以提高。然而,我国目前高级计算机、网络
技术人员缺乏,网络基础设施滞后,企业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
贸易在未来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没有形成网络贸易的国
内环境和市场,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反差。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利益,在国
际贸易关系的协调中应紧密联合起来,协调彼此的立场和观点,维
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优势和经济利益;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亚太国
家,亚太地区是我国进行贸易、投资、金融活动的重要地区,搞好
周边国家关系,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协调,是发挥我国政治经
济大国作用的重要表现,也能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东南亚金融危
机发生以后,我国政府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对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援
助贷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此外,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早地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应有的经济
利益,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更加关注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高科技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经济领域的问题时就更为重要。
6.中国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六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促使我国饮料产品类别、口味日益丰富,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出现较大差异。一直以来,中国饮料市场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饮料和碳酸饮料为主,三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4.55%、21.12%、14.93%。经过多年的发展,果汁和能量饮料也已成为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二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5.60%、7.92%。
2、能量饮料销售额增速最快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料的健康、功能属性需求日益提升,各细分类别饮料中,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包装饮用水和亚洲特色饮料表现出超越行业的快速增长,其中能量饮料在至年期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15.02%,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3、电商和自动售卖渠道快速增长
近年来,自动售卖机网点的铺开和互联网销售平台发展迅速,中国饮料行业明显呈现出渠道多元化发展的特征,自动售卖机和互联网销售的饮料占比有所提升,但仍以线下店面销售为主要销售渠道。根据欧睿国际的统计,2019年,我国各类饮料的线下店面渠道销售量占比均为90%以上。
4、国产品牌迅速崛起
跨国品牌历史悠久、市场知名度高、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然而近几年国产品牌迅速崛起,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营销策略逐步提高了市场份额,驱动国内市场的增长,并引领着行业的创新潮流。如国产品牌农夫山泉在包装饮用水、茶饮料等诸多领域都获得了亮眼的表现。其他较为成功的国产品牌还包括茶饮料中的王老吉,包装饮用水中的怡宝,风味饮料中的天地壹号,能量饮料中的东鹏特饮和乐虎等。
直面,饮料行业发展新趋势到底是什么?
饮料行业是一个万亿级市场,从诞生至今,植物蛋白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瓶装水、果汁、凉茶、含乳饮料等细分市场层出不穷。饮料赛道从来就不缺“新手”,瑞幸咖啡、喜茶、奈雪の茶等新品不断涌现,竞争十分激烈。但随着产品同质化、消费升级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饮料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日前,独立市场研究机构英敏特发布了《2019年全球食品饮料趋势报告》。报告指出,绿色消费(即可持续发展)、健康老龄化以及便携性将成为引领全球食品饮料创新风潮的三大核心趋势。近期举办的2019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年会也“巧合”的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定为主题。
从长远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必定会成为全人类的高度共识,只是这个共识来得更早更快。从农场到零售端、从餐桌到垃圾桶、从原料到包装……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正覆盖着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特别倡议,可持续发展是在当下和未来都需要整个行业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的挑战,同时为行业新的发展提供机遇。会上,在协会领导带领下,维他奶与与会饮料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2019中国饮料行业与环境和谐发展倡议书”,共同为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而不断努力创新。
此外,年会上还评选了节水优秀企业奖及节能优秀企业奖。其中,维他奶继去年上海工厂获评“中国饮料行业节水优秀企业”后,今年佛山工厂又一次拿下了“2019中国饮料行业节水节能优秀企业”的称号。
可持续发展牵涉的面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大大小小每一个企业的产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维他奶中国CEO钟廷毅先生在会上表示,维他奶对于可持续发展自始至终十分重视,每年在年报同期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回顾可持续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在2019最新报告中显示,部分指标已经超前达到2025年的预期。
维他奶多年来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益和环保的探索也收获了权威认证,其位于武汉的工厂荣获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能源和环境设计先锋)金级认证。实践出一套可行的绿色可持续生产模式后,下一步自然是优化和扩展。据悉,维他奶将于投产的东莞新工厂同样按照这一标准设计及建设。
当下,消费者对食品饮料的需求早就不是简单的食欲。随着消费环境,消费观念的变化,食品饮料行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追求的新创新理念,唯有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在这个万亿级市场脱颖而出。
20中国饮料行业市场分析:产量及零售额均不断增长
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饮料产业成为我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之一。饮料行业发展前景依然看好,未来我国饮料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全国饮料产量为1403.5万吨,同比增长16.8%。2019年1-12月全国饮料累计产量为17763.5万吨,累计增长7%,2019年我国饮料产量不断增长。
局
从我国饮料占商品零售总额比重来看,-饮料消费占商品零售比重连续三年保持在0.7%。饮料收入占比下降至0.6%,到2019年末,全国饮料市场零售总额占商品零售总额比重进一步降至0.58%。
7.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七
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纵观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有令人幸喜的方面,也有较多不足的方面。
1.1 令人欣喜的方面:
1.1.1 中国服务贸易相对增长较快,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扩大。
2006年服务贸易收支总额1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增幅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收支总额与GDP之比为7%,与上年基本持平。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位于全球的第八位和第七位,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额的3.2%和3.8%。而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额1990年为0.7%,0.5%;2000年为1.99%,2.38%;2004年为2.51%3.0%,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与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地位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见表1)
1.1.2 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在进一步改善。
2006年,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在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比略有上升,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以及广告和宣传合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12%,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信息服务顺差增长4.6倍,广告和宣传项目顺差增长25%,咨询项目逆差6亿美元,同比下降33%。
1.2 不足方面:
1.2.1 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2006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9万亿美元(包括货物与服务贸易)其中货物贸易总额为1.7万亿美元,占89.93%;服务贸易总额为1928.32万亿美元,占10.07%。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同比增长24%,服务贸易同比增长22%,服务贸易的增长慢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货物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升至第3位,而服务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为第7位。
1.2.2 服务贸易结构单一,传统服务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作为服务贸易收支的主要来源,旅游占服务贸易总额的30.22%、运输占服务贸易总额的28.72%和保险占服务贸易总额的4.86%,旅游、运输和保险合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二。而高附加值行业中通讯服务,金融服务仅分别占服务贸易总额的0.78%和0.54%。贸易差额的结构也不合理,旅游项下顺差96亿美元,是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项目,运输、保险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逆差分别为134亿美元、83亿美元和64.3亿美元,位居服务贸易逆差项目的前3位。
服务贸易伙伴高度集中。我国服务贸易收支的前十名伙伴国家(地区)占我国服务贸易收支的3/4。其中,服务贸易收入来源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支出目的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和澳门。
2 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
2.1 中国服务业落后制约了服务贸易发展尽管中国服务贸易相对增长较快,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扩大。
相对于国民收入水平而言,中国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72%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了64%(巴西),而同年中国的这一比重只有33.2%,2006年也只达到39.4%,2001年至2006年一直徘徊在40%左右。
中国服务业落后直接导致服务出口缺乏竞争力,从而造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中国服务业落后是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等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必然导致较低水平的服务需求。
2.2 当今国际分工格局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国际分工及其格局的形成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2、国际生产关系制约了国际分工发展的方向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当今国际分工格局由生产力先进国家决定,水平分工在现在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该格局首先符合先进国家利益,后进国家也可能取得一定程度收益,但与先进国家的收益比是不对称、不平等的。而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特征之一:先进国家主要从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而后进国家则集中于产品的生产,它强化了分工参与者之间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这种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掠夺性与强制性,发展中国家只有被迫迎合这种分工格局才可能获得发展机会,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滞后是正常的。
2.3 人力资本投入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在学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和信息取得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而且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首先,人力资本造成各国服务业生产技术及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为以各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服务业中不同部门之间的贸易(部门间服务贸易)奠定了基础--亚产业间贸易。
其次,人力资本的作用导致服务的生产通常存在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服务业中相同部门之间的贸易(部门内服务贸易)成为可能--亚产业内贸易。
再者,从需求的角度看,人力资本与收入高度相关,收入与需求密切相连,服务需求量的放大和需求结构的多样化,成为服务贸易量扩大和贸易模式多元化的推动力。
3 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3.1 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中国服务业比较优势。
我国服务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 这既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 但是从长远发展看劳动密集型服务由于缺乏高附加价值,竞争激烈,缺乏利润的获取力。当代世界服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一方面要发挥传统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比较优势。具体来说, 就是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实现资本积累的同时, 应分阶段、有重点地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发展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使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服务业的增长方式实现向集约型、内涵式转变;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为手段,解决服务业人员的结构性短缺。服务出口的发展路径应该是由以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到两者并举,最终到以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
3.2 建立和谐均衡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在当今这个全球相互依赖的世界上,更为均衡的经济秩序,将使所有的国家受益。当代有2/3的人生活在低发展和越来越落后的国家里,有1/4的人营养不良和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经济系统是岌岌可危的。更为均衡的秩序致力于弱化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冲突和矛盾,致力于资源分配、资金流动、市场分割和利益共享方面,促成南北之间、东西之间的更加公平合理。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从全球化中获益的机会;应当以诚信为基础,以此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为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地开展提供保障;应当以合作为途径,各国之间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发达国家应该做出更大的让步以促进发展在国家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为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增长创造更大的空间;应当以发展为核心,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与促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优化。
3.3 制定和完善服务贸易立法。
由于许多服务业如运输、通讯、金融、保险与医疗、教育等部门涉及一个国家的基础结构;同时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服务贸易逆差扩大问题,因此,一方面致力于振兴我国服务业并积极推进出口,另一方面对国内新兴服务业予以一定的保护。按WTO规则建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规则发展服务贸易, 目前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和WTO规则的法律法规。
3.4 强化政府职能, 优化服务业市场秩序。
首先, 要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制定措施, 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 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改善国内的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 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 要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 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第三, 要改善服务供给。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业的垄断, 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 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 并强化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董小麟, 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6, (06) .
[2]吴婧.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01) .
[3]杨亚梅.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 2005, (09) .
[4]赵书华, 宋征.北京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02) .
[5]魏下海.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前沿, 2006, (07) .
[6]赵书华, 李辉.全球服务贸易10强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11) .
[7]吕世平, 范蕾.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 2006, (02) .
[8]中经网http://www.cel.gov.cn.
8.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八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从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期,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但是,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将给橡胶行业创造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2 000万辆,分别增长14.76 %和13.87 %,再创全球产销最高纪录。在中国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只要保持连续稳定增长,刚性需求的推动作用则将保证中国车市继续实现两位数增长。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延续增长率,加上全国汽车保有量,这都将给橡胶行业发展提供机遇(图1,表1)。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化与信息化,绿色、低碳等新趋势相结合,以及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所涉及的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为橡胶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行业龙头企业在调整和改革中不断进步,也将带动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橡胶制品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从中长期看,中国橡胶工业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多种有利条件。
2014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销售收入达9 177.49亿元,同比增长6.4 %。从2010年以来中国橡胶制品行业销售收入呈不断上涨趋势,2014年的销售收入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但是增长率较2013年下降了7.5 %。
从2010-2014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呈稳定增长趋势,2014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利润总额为599.12亿元,为近几年最高,但是增长率急剧下降。2011-2013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都超过20 %,2014年仅1 %(圖2-3)。
中国橡胶工业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时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增长转为质量增长,进行全面调整。所以,在增速减缓、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加剧、科技创新凸显、细分市场机制更强的新常态下,实现保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摘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02-29)
9.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九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十二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途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增产2.3%,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年均产量达726.2万吨,比“十五”时期增加33.8%;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扭转前两年生产下滑的趋势,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糖料生产实现较快发展,年均增产6.6%,一举打破了“十五”时期徘徊的局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优质品率稳步提高,畜牧和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步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到本乡镇以外务工经商3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由1.12亿人增加到1.47亿人,年均增加875万人,比“十五”时期年均增加人数多145万人;平均月收入由872元提高到1417元,年均增长12.9%,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255元增加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时期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36.1%上升到40%,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新增1369千公顷,比“十五”时期年均新增量提高20%以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6.8亿人,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国沼气用户达3600多万户,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一倍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比“十五”时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国“两基”入口覆盖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扭转了“十五”时期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口达8.3亿人,补偿支出使7.6亿人次受益,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4.7倍和6.2倍;2009年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759.3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经验
10.中国包装印刷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十
作者: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印刷委员会 陈麒祥
中国包装印刷业的现状
中国包装印刷业的现状以及在世界业界的地位,可以从以下(表1-表3)2004年的数据和分析看出:
表1 中国印刷业产值构成表2 中国包装工业的产值构成表3 中国在世界包装印刷业的地位(以印刷业为例)
表2说明:在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有印刷,但在包装统计时很多都只统计在纸、塑、金属包装中,未统计进包装印刷,因此在包装工业统计中,包装印刷产值仅628亿元,而在表1的印刷业统计中,不管是纸、塑、金属等只要有印刷都统计在印刷产值中,所以在印刷业统计口径中包装印刷产值较大,约为1146亿元左右。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已跻身世界包装和印刷大国行列。中国(大陆)的印刷产值占全世界的8%,而包装产值则以410亿美元(3283亿人民币),占全球(4600亿美元)的8.9%。
但中国还远非世界印刷和包装强国,这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差距可以看出(以印刷业为例):
效率
见表
4表4 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印刷行业比较
质量
A.印刷质量:采用同样的印刷设备,如德国罗兰、海德堡等设备,许多国内企业并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印刷精品,其主要差距是印刷工艺技术、印刷管理和印刷工人的技术素质低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
B.机械质量:目前胶印机、柔印机、丝网印刷机、模切机、糊盒等印刷加工设备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很大。虽然国产凹印机,如陕西北人、汕头汕樟、中山松德等公司正在追赶世界先进制造水平,但目前仍只能达到世界中端产品水平,与高端产品仍有较大差距。
C.材料质量:纸张、塑料薄膜、油墨、版材、橡皮布、胶辊等,虽然近10年以来国产材料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高端包装印刷产品所用材料仍由进口唱主角(如烟标所用的油墨等材料,绝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D.软件质量:虽然国内也有北大方正等大公司,在印刷企业的设计、管理软件领域作出努力,并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高端软件仍被巴可等世界着名公司所垄断。
创新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弱,这不仅反映在支柱产业,如汽车、电子等行业,同样也反映在包装印刷行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花费巨资引进的汽车、电视机等产品的生产线及印刷机,我们只重视引进,其中不少还是重复引进,政府部门却没有帮助企业去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以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实现跨跃式的发展。CTP技术、胶印机连线技术的知识产权掌握在外国业界手里,套筒技术、冷烫印技术也是国外的创新。30年来中国印刷机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这都是因为中国的创新能力不强所致。
包装印刷业的几个发展趋势
微利化
有人用这样的比喻来描绘包装印刷利润的变化:70-80年代,印刷机犹如印钞机,印刷产品就像印钞票一样,利润丰厚,业务饱满,而且货款回笼好;而90年代以后,印刷机变成“印草(纸)机”了,印刷产品就
像手纸不值钱了,也就是利润微薄,而且业务难找,资金回笼周期长。虽然这一比喻不一定完全恰当,但它基本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包装印刷利润趋向微利化。
那么,微利化是怎样形成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包装印刷企业同时受到三方挤压,即上游产业,也就是印刷企业的供应商,如纸、塑等原辅材料供应商;下游产业,即印刷企业的客户,如制药、酿酒、化妆品、食品等生产企业;以及印刷同行的竞争挤压。
1.上游产业的挤压
纸张、塑料及其他辅料,因受原料价格的上升影响,它们也作相应的价格调整。如纸张因国际上纸浆价格和废纸价格的抬升,纸张价格跟着上涨。价格上涨最明显的应该是塑料。伊拉克战争以来,国际石油价格连年攀升,国际石油价格两年多来已连续突破每桶50美元、60美元两道大关,最近因南美飓风破坏了石油生产设施,国际油价再创新高,突破70美元的大关。塑料包装印刷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塑料,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价格也大幅上涨。例如聚乙烯,2003年6月,每吨大约6500-7000元,而到2005年7月,价格已上涨到每吨15000-16000元,两年间价格上涨130%。而且这种价格上涨趋势,未见丝毫停止的迹象。这对塑料包装印刷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灾难。130%的上涨幅度,企业很难自行消化,这种危机又难以向下游产业转移,因此,整个行业举步维艰,亏损企业数量不断上升,甚至在全国颇有知名度的一些大企业也难逃亏损厄运。
2.下游企业的挤压
由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竞争激烈,为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这些企业每年都会要求其供应商(包括包装印刷企业)在上年的供应价格基础上再下降3%-5%,特别是一些规模大、品牌好的合资、外资企业,每年要对其供应商作一考核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价格下浮3%-5%的要求,如不能满足其要求,很可能会将此业务转移给其他供应商。因此,包装印刷企业对此做法既头痛又无奈,往往这种业务经过几年的价格下浮,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外,更有一些下游企业利用网上竞价,迫使包装印刷企业为争取这块“蛋糕”在网上竞相压价、相互厮杀。很多包装印刷企业最害怕这一招,据说只要上网竞价,印刷工价最多可下跌40%,许多业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丢失。
3.印刷同行的挤压
包装印刷业由于行业门槛较低,70-80年代,行业利润率较高,因此产业扩张迅速,特别是近十年来,每年都以两位数并高出经济增长率2%-5%的速度高速增长,其中有一部分是盲目引进,重复建设。比如,凹印机在云南一个省就有50多条生产线,据称,实际开机率大约60%多一点。类似情况,在其他方面,如平板胶印等都时有发生。无论是盲目涉足行业,还是盲目引进设备,都加剧了这一行业的竞争。僧多粥少,许多企业嗷嗷待哺,印刷业务成为稀缺资源。为从别家企业手中争夺印刷业务资源,很多企业被迫使出降低印刷工价这一实际是饮鸩止渴、戕害行业的绝招。为了自身的生存,企业之间相互压价,惨烈竞争,把整个行业拖入了微利甚至亏损的深渊。
包装印刷行业由于受到以上三个方面的无情挤压,微利化这一趋势,看来近期难以扭转。
绿色化
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和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包装”、“绿色印刷”的呼声也随之高涨。所谓“绿
色包装”、“绿色印刷”,主要是指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威胁人体健康,节约资源消耗。例如,用水性油墨替代苯类油墨,用水性上光替代油性上光,用蜂窝纸板、纸浆模塑材料替代聚苯乙烯发泡材料,这些都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
今年国家已正式出台了《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根据《准则》要求,包装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尽量减少材料使用量;包装必须无毒、可降解;包装废弃后,经过一定处理,可重新回收利用;包装表面不得涂蜡,上油,不允许涂塑等防潮材料;纸箱上的标记必须用水性油墨;金属类包装、玻璃制品不应使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密封材料和内涂料;塑料制品不允许使用发泡聚苯乙烯、聚氨酯等产品;外包装应标明所用材料,使用说明及重复使用、回收利用说明及绿色食品标志,印刷外包装的油墨或贴标签的粘合剂应无毒,且不应直接接触食品。
今年开始,国家和行业协会根据中央提倡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本着节约资源的原则,又从月饼包装减量化入手,9月5日发布了《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不仅对月饼质量作了规定,还对月饼包装作了详尽的规定。月饼包装成本不能超过出厂价的25%,而且单件包装的空位不超过总容量的35%;多件商品混装一盒,须根据商品形态与商品性能合理摆放,其空位容积,不超过盒内容积的50%。
月饼标准把包装作为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绿色包装的重视。这是一种信号,也是发展绿色包装的一个开端。相信今后其他食品、药品等商品的绿色包装规定,将会相继出台。绿色包装与商品相伴相随,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园区化
近几年,随着中国包装印刷业的高速发展,包装印刷园区建设已成为各地政府和业内外人士的热门话题,许多地方都倾全力投入,“包装印刷基地”、“包装印刷城”、“包装印刷产业园”犹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遍地开花。如广东中山的中国包装印刷基地、浙江温州的中国印刷城、江阴的软包装生产基地、河北雄县的中国北方塑料印刷基地、上海的国际包装印刷城、渖阳的东北包装印刷城……。近两年,珠三角印刷产业带、长三角印刷产业带、环渤海印刷产业带,还有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印刷产业带等等新名词、新概念更是不绝于耳。园区建设调子呈现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
从这几年各地包装印刷园区的建设情况看,办得成功的并不太多。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业者趋之若骛呢?而且据了解,许多园区还是民营企业出资建设的。包装印刷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它既然能够存在,能成为热点,而且还能持续升温,必然有其规律和优势所在。笔者认为,建设包装印刷园区至少有以下四大优势:
1.集聚效应
在一特定的空间内,高密度集聚同一行业的企业群,将大大促进企业经营意识、经营环境和作业流程的改善。这就是企业集聚所产生的效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集聚效应表现得最为典型的是大型超市。大型超市将衣、食、用等各种商品集聚在超市内,吸引了大量的客流,使超市销售量大幅度上升,超市的进货(采购量)也相应上升,采购成本大幅度下降,销售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下降,价廉物美吸引了更多的客流。这是个良性循环,其关键就是商品的集聚,引来人气客流的集聚。
同样,包装印刷园区通过许多知名企业、有特色的企业包括包装印刷器材供应商的入驻,在园区内形成包装印刷企业及其供应商的集聚,许多客户也会慕名而来。他们来园区的感觉就如同进了大超市,选择馀地大,不管要何种包装、哪种印刷,在园区内都能找到。由于园区内企业集聚,因此价格更合理、服务更完善、质量更放心。人气旺了、销售高了、效益就好了。所以集聚效应最终会产生规模效益,不管是大型超市、美食街,还是包装印刷园区都是这样。
2.链接效应
园区一般招商引进的企业不仅有包装印刷企业,而且还有同一产业链上的原辅材料、机器设备供应商,甚至还有食品、日化、电子等下游产品生产企业。这些同一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通过园区这一平台,将上下游企业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地链接在一起,在园区内形成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产业链。这种链接产生的效应是上下游产业之间信息沟通快捷,供货时间缩短,商务成本降低,售后服务方便,形成共赢的局面。
3.错位效应
错位效应就是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通过差异化发展,形成错位竞争。我们知道,园区招商引进的包装印刷企业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加工特点都不尽相同。可能有印前的设计、制版企业,有印刷如胶、凸、凹、柔、网印企业,还有后序加工如上光、覆膜、模切、烫金、糊盒等企业。
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企业,自我配套能力强,它可能拥有印前、印刷、后续加工的大部分设备和加工能力,但这样的企业毕竟为数不多。大部分企业会有协作配套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因为资金有限,他们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同时投资印前、印刷、印后多种设备。即使能这样做,因为受资金制约,其设备档次也不会高,设备加工的产品质量也不会好。因此这些企业可能会集中资金投资某一专业加工设备,如印刷机或糊盒机和模切机,这样的设备档次会相对较高,其所加工的产品也会相对较好。这样,在园区内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有的专门从事印刷,有的专门从事后续加工,形成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发挥各自设备的优势和加工特长,相互协作配套,照样能生产出包装印刷精品来。这不仅可以避免园区企业高度同质化所引起的恶性竞争,而且还能形成企业差异化发展所产生的错位竞争的良好效应。
4.效率效应
由于园区内企业集中,便于政府进行产业管理和政策引导,可大大节约政府的管理成本和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政府根据园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集中制定一些优惠、扶持政策或针对某一特定对象制定特殊的政策,使区内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发展机会,这就是园区带来的效率效应。
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点,园区化发展仍将是今后数年内包装印刷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建设好的园区需要在各种软硬件设施、配套管理、园区定位等方面不断完善,并建设出自己的特色。
11.贸易行业运行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贸易行业;运行模式;发展趋势
一、前言
贸易行业从本源来说产生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生产和消费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伴随着市场的形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贸易行业运行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二、贸易行业的功能和作用简析
在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中,贸易行业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简化了市场交易的手续,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还扩大了市场范围,提高了市场配置效率。贸易行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延伸拓展了企业的营销功能
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局限性,大部分生产企业难以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顾客,而贸易行业则可以填补相应的空白,承接相应功能,不仅拥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更了解市场和消费者,拥有丰富的营销信息、经验和交易关系,因此营销专业性更强,营销成本也会更低,特别是具有一些限制条件的领域,则更是需要专业的中间商来开拓市场,承担相应贸易功能,实现产品的有效营销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调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贸易行业具有其自身的优势,没有生产企业和消费单位的刚性运作压力,在经营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承担着社会生产的蓄水池作用,可以有效缓和供需之间在时间、地点和商品数量、种类等方面的矛盾,也能够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缓冲和便利,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为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可以采取灵活的付款方式和条件,并可以提供相关服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可以缓冲生产压力,有效降低社会运行流通成本。
3.具有一定的价值发现功能
贸易行业能够掌握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供需信息,可以掌握上游和下游的库存变化,以及社会库存的变化情况,具有经营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视野更加开阔,操作更加灵活,对于市场的波动和变化更加敏感,能够发现和创造市场机会,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引导供需的变化,实现最优的交易选择,核心体现就是能够实现价值发现功能,对于市场公允价值的发现和市场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贸易行业的运行模式分析
由于信息上的不对称,贸易行业一度有较好的盈利空间,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沟通方式不断升级改进,信息交流更加及时充分,对贸易行业带来较大压力。贸易行业靠什么来挣钱,也就是贸易行业的盈利模式和价值所在,初步归纳为以下3个主要方面:
1.挣资源的钱:作为贸易企业,自己拥有着特定的资源渠道,或者说在某些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掌控力,而该类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贸易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就给贸易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力,只要持续维护好资源来源渠道和把握好下游的销售客户流向,则就会具有业务稳定性和持续竞争力。这需要贸易企业能够与上游资源方建立紧密联系。
2.挣市场的钱:传统贸易行业运营的主要模式是采购并占有一定数量的库存,采购的时点价格越低越好,而在价格上升以后进行销售,则可以获取相应的差价利润,这是常规贸易做法,需要贸易企业对于市场走势有深入的分析,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市场变化的趋势,在预计行情可能看涨的时候囤积一定的现货库存,在预计行情可能下跌的时候提前销售降低自身库存。
3.挣服务的钱: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市场价格越来越透明,市场更加趋于分散,贸易行业同业竞争不断增强,贸易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力,维持业务的健康运营,就需要在服务上下功夫,为上游生产商和下游消费者提供其必不可缺的相关服务,不仅包括资金方面的筹措,也包括物流配送方面的安排,以及合作过程中的技术服务等,通过相关增值性服务来增加整个业务流程链条运行的粘性,塑造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和特点,成为产业价值链条中有价值的一个环节。
四、贸易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消费者的市场功能都在不断拓展,贸易行业的选择项和替代性不断增加,贸易行业面对的压力不断增加,促进了贸易行业的发展变化,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如下:
1.一体化
对于贸易行业来说,一体化发展涉及到向上游和下游两个方向发展,现实运作中更多的是向上游生产商方面拓展,以参股入股等方式加强对生产商的捆绑,与生产商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资源获取上更有话语权,利于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与下游谈判的筹码。当然,也有向下游拓展一体化的趋势,加强与下游消费者的结合与捆绑,强化服务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通路,也利于贸易行业运行更趋稳定,更有竞争力。
2.规模化
对于贸易行业来说,规模也是竞争力,如果一家贸易企业在一个行业中达到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则就会在市场中具有相应的影响力,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消费者都会自然向该中介贸易行业进行靠拢,这是市场运行的一个基本规律。规模化不仅是指经营规模的扩大,还包括经营门类的拓展,部分贸易企业可以成为一揽子产品服务提供商,降低下游消费者的采购交易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相应吸引力。
3.专业化
随着社会分工发展和细化,对于一家贸易企业来说,很难实现在多个行业和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专业化已经成为贸易行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对于一家贸易企业来说,需要在一个专业的细分市场上做深做精,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贸易服务商,能够为上游和下游提供具有专业性和难以替代的服务,则会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行业中占据相应的市场地位,这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和深入专注的坚持。
4.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沟通方式的变化,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贸易行业需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大宗商品贸易行业,近年来有实力的贸易企业纷纷成立专业研究团队,在行情研究上投入非常大的力量,以保障整体运营策略顺应市场走势,避免出现大的風险。并且,持续加强对金融工具的研究和运用,利用期货和现货结合的方式进行风险对冲,既可以有效避险,又可以从中发现市场机会获取价值,提升经营的质量和稳定性。
综上,通过相应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贸易行业逐步形成了相应的运行模式,并且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应根据变化发展的特点,加以研究分析,总结相应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先锋,丁亚娟. 贸易模式的演进与锁定:国外研究综述[J].经济评论. 2009(04).
[2]郎丽华.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与转换的必要性[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35).
[3] 何敏,田维明.贸易模式的测度和演变规律综述. 当代经济. 2012(19) .
[4]沈玉良,宋胜洲,温耀庆. “贸易增长、贸易利益与贸易模式变革”理论研讨会综述 经济研究. 2008(01).
[5]郎丽华,张连城. 现阶段粗放型贸易模式存在的必然性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学动态. 2012(12).
12.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十二
1中国消防产品市场消费基本现状
1.1 消费数量逐年增加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消防市场对消防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且逐年增加。据来自国家公安部消防局装备处的信息称,中国公安部队消防力量正在不断增强,消防装备逐年递增,仅消防车数量就年均新增或更新2500多台,其中公安部消防局消防部队消防车每年约增加1300多台,且随着现代火灾种类的不断增加,对多品种专业特种消防车的需求量亦将会愈来愈多[1]。另据报道,中国房地产的强劲开发和消费,极大地推动了国内消防市场中消防安装和维护市场的发展和消费,2005年即达到了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6%,并正以15~18%左右的速度逐年增长[1]。又据报道,除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消防安装和维护市场对消防产品的消费大幅度增长外,中西部亦受益于房地产热其消防产品消费增加迅猛,2005年仅消防首次安装同比增长率即达到了35~50%[1]。
1.2 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消防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突出地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假冒伪劣产品深恶痛绝,对名牌产品寄于厚望,物美价廉质高消防产品受消费者热捧。二是对科技含量高的实物消防产品需求比例高。三是对非实物产品即消防服务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1.3 消费发展仍不平衡
资料显示,当前中国消防产品销售消费范围仍以华北地区为主,比例高达27%,其它地区基本为12%左右[1],国内发达地区消防消费远不如华北,这说明发达地区消防消费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未达到“同步”。就全国消防产品消费分布而言,中西部地区采用国产产品为主,东部地区采用进口和合资产品居多[1],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消防消费发展的不平衡。
1.4 消费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
任何消防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这其一是说凡产品都有其使用时间期限,其二是说凡产品都不可能永远适用,当某一产品已不适用国家新标准时,就需要“换代”。但当前国内许多单位在消防产品消费中更新换代显得很不及时,有许多产品不是过期就是早已不适用新标准而处于带病超期和超低标运行状态,不仅难以起到应有的消防作用,甚至产品本身就导致火灾事故的不断发生[2,3]。
1.5 消费投资仍显滞后
中国消防消费投资近几年虽有较快增长,但仍滞后于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增长,特别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在消防警力、装备、设施、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等社会成员消防消费投资上均还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势。
1.6 消费潜力巨大无比
虽然目前中国消防产品消费市场还不够发达,基本上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还总体上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市场供应链。但是,中国现有13亿人口,在企业、事业、社会团体、机关、家庭和建筑物等方面,比之世界任何国家都多得多,若根据安全需要装备消防产品进行有效保护,将形成世界上无以伦比的最大的消防消费市场。
2中国消防产品市场消费发展趋势与特点
2.1 “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成员对消防产品仍基本上停留在“被动消费”阶段,因而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导致社会整体火灾防御能力严重滞后的局面,城市建设,工业布局遗留下大量不安全因素,城市消防基础设施不足,消防装备器材落后,建(构)物消防安全隐患甚多,导致火灾数量和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重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在公共场所和石油化工、易燃易爆等场所频繁发生。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质量的升级,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向现代化的不断迈进,面对火灾带来的经验教训,促使社会成员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已不满足纯物质生活的享用,要求在提高物质生活享用水平的同时,更要求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的享用,呈现“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发展的趋势。“要我(们)消费”已过去,“我(们)要消费”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消费主流。
2.2 “盲目消费”向“自觉消费”发展
短缺经济时期那种“见物不见证有产品就买来消费”的“盲目消费”行为,已逐渐被“购物看证消费见牌”和“认证认牌不认人”的“自觉消费”行为取代,“自觉消费”已成为消防消费的定势。
2.3 “传统消费”向“现代消费”发展
现代经济已初露端倪,大批现代化生产、流通和生活环境的营造,推动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单纯的消防物质产品消费已难以满足其消费需求,人们在享用消防物质产品的同时,渴望享用包含在消防物质产品中的知识科技,以便更好地应用和发挥消防物质产品的应有效能确保安全,这就是应运而生的消防市场中的“现代消费”,即消防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知识科技)的“双重消费”。
2.4 “重点消费”向“普遍消费”发展
重点消费一般是指消防重点单位(包括重点部门、行业和部位等)对消防的消费。有效地遏制和减少了火灾事故的发生。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非重点单位消防工作就不重要了。事实上,非重点单位比之重点单位总体上数量更多,总体建(构)物面积更大,分布相对较散,人员来往频繁且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相对较差,消防投入往往不足,发生火灾的频率更多,亦能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故此,目前不仅重点消防单位,而且非重点单位对消防产品的消费与日俱增,“重点消费”向“普遍消费”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2.5 “低质消费”向“高质消费”发展
“低质消费”向“高质消费”发展,除本文上面提到的消防消费者热衷消费物美价廉高质消防产品和科技含量高的消防产品,对消防产品供应主体提供的非物质产品即服务因质量不高而满意度低外,消防消费者对消防产品供应主体提供的非物质产品即服务不满意方面,还表现在所提供的服务是低质型服务,即“传统型”服务(包括常规服务、推式服务、沿袭服务、无差别服务、多站式服务、物本服务、短缺服务、消极服务、有距离服务和黑色服务等)有余而“现代型”服务(包括增殖服务、创新服务、拉式服务、差异化服务、一站式服务、人本服务、一条龙服务、健全服务、零距离服务和绿色服务等)不足上。“传统型服务”因其不适应消费者消费需求愈来愈受到冷落,而“现代型服务”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则愈来愈受到垂青和热捧。
2.6 “一般消费”向“特殊消费”发展
国民经济基础性建设的大量投资,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采用,推动了社会成员对消防产品的消费由“一般消费”向“特殊消费”不断发展,其显著标志是,社会成员已不在满足对普通产品的需求,要求消防产品供应主体能够提供种类和规格更多,技术更先进,安全性能更好,功能更齐全,质量更优越,样式更美观,绿色更环保,操作更简便,大众化和自动化程度更高,适用性更强,生命周期更长的消防新产品,以适应其各不相同的消费需求即“特殊消费”需求。
2.7 “自行消费”向“依法消费”发展
“自行消费”指的是消费者自行决定产品消费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并不顾及和考虑其消费是否有违法违规和标准要求。如以往存在的遗留下大量安全隐患的建筑工程,毫无例外都是消费单位不按消防法规擅自“自行消费”造成的。随着消防法规的不断完善,广为宣传和严格实施以及消费者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自行消费”当前已被“依法消费”取代。如“三建工程”依法建设已成习惯,在消防消费上违法违章的“三建工程”现已难觅影踪。
2.8 “滞后消费”向“超前消费”发展
中国消防消费总体虽仍滞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3],然而与之相对应,“超前消费”却俏然异军突起。如在一些地方和城市,没有与消防部门联网的单位主动上门要求联网,没有安装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主动要求安装,没有配备消防灭火器具的主动要求配备等等。
2.9 “单位消费”向“个体消费”发展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消防消费正向“个体消费”发展。消防器材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个体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和工程商以及经营门店商贩等,在购置经营用房或住宅时,把是否经过消防验收合格作为是否购买的决定性条件,若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既是其它方面再优越,也不会购买。
2.10 “工后消费”向“工前消费”发展
参加工作后再行消费,就是“工后消费”。这种传统的消防消费在现实中造成了非常沉痛的教训,付出了极大代价。特别是中国出国留学生因不懂逃生常识,在火灾中其死亡率几倍高于发达国家的案例几经报道后,更引起了国人的反思,痛定思痛后,一种与“工后消费”相对立的消防消费——“工前消费”,在许多地方和城市俏然兴起。所谓“工前消费”,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大消防教育投资力度,从小学乃至幼儿园就开设不同层次的消防知识教育,教授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素质,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火灾情况下的自救和逃生方法。
2.11 “大众化产品的消费”向“自动化产品的消费”方面发展
“大众化产品的消费”一般是指普通领域所进行的消防产品的消费。据报道,大众化产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消防市场需求和消费的主体。在大众化消防产品中,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这两类消防产品的消费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左右[1],这种情况表明,中国消防产品的消费,正由“大众化产品的消费”向“自动化产品的消费”方面发展。
3掌握消防产品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的重要意义
3.1 掌握消防产品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是扩大内需推动消防消费增长的客观依据
扩大内需推动消防消费增长将是当前和今后消防产业的必然选择和工作重心,但扩大内需推动消防消费增长不是凭主观想象就能奏效的,而是建立在对国内消防产品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准确掌握基础上的,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和防止决策失识而造成的损失。
3.2 掌握消防产品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是消防产品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生命。而消费是市场的晴雨表,企业依赖市场,其实质就是依赖消费。企业依赖市场,依赖消费,就必须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市场消费信息,即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才能以此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满足社会、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开展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从而把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一切活动建立在对消防产品消费市场基本状况科学判断准确掌握的客观基础上。
3.3 掌握消防产品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是消防部门搞好社会服务的必然选择
消防部门社会服务可具体为对政府服务当好参谋,对社会单位(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下同)服务当好助手,对消防内部服务当好推手等,而要做到这一点,及时准确地掌握消防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是完全必要的,因为这一点做到了,就能为政府、社会单位和消防内部对消防警力、设施设备、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消防消费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
3.4 掌握消防产品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是各级政府制定正确政策引导和推动消防消费增长的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
政策是扩大内需推动消防消费增长的生命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客观情况为依据,才能确保其正确性和科学性。这个客观情况虽然包括许多方面,但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是消防市场的情况,也就是消防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特点。
参考文献
[1]林火妹.中国消防谁主沉浮[J].亚洲消防,2007,(8):25-31.
[2]田思龙,刘福存.中国消防产品使用中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12):98-101.
[3]张建军,陈贻勤.一起重火器爆炸事故的调查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1):36-37.
[4]张阳,刘福存.扩大内需推动消防消费增长势在必行[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1):54-60.
[5]张志源.加强消防产品监督管理[J].亚洲消防,2007,(4):48-50.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推荐阅读:
论中国对外发展趋势06-29
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07
对外汉语教学现状趋势10-20
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06-19
中国动漫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08-15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09-06
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