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称评审

2024-12-12

大学职称评审(精选9篇)

1.大学职称评审 篇一

大学里教师的职称

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

助教

新教师在未受聘为讲师以前先从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学辅助工作,以熟悉大学的基本教学条件和教学的组织。助教也可以由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担任。在很多国家都由博士研究生承担助教的工作,而不再专门设置助教这一级别的教职。

助教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教学。助教辅助大学教育的主导方面是协助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课程教学系统正常工作。他的工作方式主要呈现为两种:一种是协助教授工作;另一种是协助一门课程的展开,而这门课程可能是由多个教授共同承担,也可能是由教授指导,由助教本人开设的。教授从自己的研究生里挑选两位来协助备课、整理资料和组织课堂教学,这种是最初级的“助教”。

讲师

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大学教师。讲师也有不同的等级。优秀的讲师完全可以把他的课程开设成对本门学科有巨大贡献的基础课,而他的教学方法、实验方法和基本规范将成为学生必修的一级台阶,借以达到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讲师也可以做一些初级的工作,基本上是去填补教授和副教授正常教学所遗留下来的空缺,来使整个教学系统趋于完善。另外,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完整的教学单位,会特聘讲师来讲授一些自己的教授不能承担而学生又必须学习的课程。比如,当年的北大,只有专职教员才可能成为教授,而兼职的一律称为讲师。在当时著名的讲师中有梁漱溟、鲁迅等。这就说明,讲师的水平不一定比教授差,只是他们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

副教授

副教授原则上不仅具有开课的能力,对本学科的整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项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学术研讨会的形式不断开设成新课。他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授业,一方面训练学生去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传道。所以严格地说,一个副教授既然已经是一个“教授”,他就必然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指导他本专业所有“求学的人”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的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上面提到,副教授在知识水平上未必要求比讲师高,但其任务的性质不同,在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中,他也比讲师在大学系统中有更大的责任。在知识上,要求他对本专业的全部知识有通盘的了解,同时在一个问题上有专深的研究;在方法上,要求他对本专业的所有方法都了解,而他自己对其中一种方法有着熟练的掌握。他不仅可以指导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完成研究,而且在博士研究生所采用的方法略超出本学科已有的方法甚至是采用全新的方法时,同样能够根据本学科方法的规范保证论文高水平的完成。

教授

教授是大学里的主体,大学里主导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担的。教授的职能与副教授不同。在知识上,对教授的要求与副教授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在方法上有个重大的差别:一个教授不仅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本学科已有的方法,并且他必须对本学科的方法论作出过贡献,也就是说,他在遇到一个课题时不仅知道如何运用已有的方法来解决它,而且能够或者已经创造出某种方法来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思路和手段。教授和副教授一样要承担本科生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特别是指导研究生在现有的知识、方法储备中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利用时,去完成开创性的工作。除此之外,教授还要促进本学科全世界范围内 的发展。他必须对本学科有清晰的了解,和本行的专家有便利的交流,通过定期主持学术会议和学术项目的方式来培养和训练本学科的高级研究人员,领导他们进行集体协作,以完成科学所提出的任务。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学位办公室对博导的解释是:博导不是职称,也不是荣誉称号,仅仅只是一个工作岗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联芬这样定义博导:“跟教授差不多,博导一直被当作职称来用,而且是比教授更高级的职称,因为一般只有先当了教授才有资格申请博导。”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志光认为:博导被认为是介于教授和院士之间的职称。这是高校教授们对博导的一般看法。[1] 2职业定位

解释1:是一种职业,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教授为大学教师职务的最高级别。

英文是Professor,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已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有此职。与英文没有关联。日语中则与中文同用‘教授’一字来称呼大学中的老师。

解释2: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3历史沿革

教授的发展历史

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教授学生。博士就是后来的教授。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及明、清两代的府学都设教授。清代末年兴办新学后,大学设正教员、副教员。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教授、助教授;1917年修正《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正教授、教授和助教授。1924年的大学条例,取消助教授一职。1927 年国民党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开始规定大学教员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未变。

4职业分类

教授的不同分类

1、现下“教授”都是聘任制的;

2、“特聘教授”,顾名思议,是特殊(特别)聘任的教授,本身是教授;

3、“客坐教授”,是“客情”聘请的学者,不定期的来作报告,搞讲座。本人可能不是教授,而是名人、官员、企业家、发明者,等等;

4、“兼职教授”,校际间、学校与社会间,互相聘请讲课的教授。本身是教授,实际讲课或搞科研、带研究生。

5、“荣誉教授”,是对知名的老教授、有成就的老领导,授予的荣誉称号;

6、一般教授,是大学聘任的正高级职称,既上课、又搞科研、带研究生,也是学术带头人。

5教授职责

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学里针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如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另外教授也必须深耕自己专精的学科,以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商业上的合作机会(包括了政府在科学上的顾问、或是商业发明等),同时训练自己的学生将来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们交棒。在授课、训练、提交论文与寻求商业合作这四个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则端看学校、地点(国家)和时间额外因素。例如在欧美的顶尖大学中,学校相当重视在独一领域中专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将他们做为该校的宣传重点。

6各国标准

西方国家的教授

英澳纽等地与美国加拿大体系相当不同,在此列表作为参考。英澳纽:

教授(Professor)等同于美国的(Chair Professor)在英澳纽体制下,每个领域通常只会有一个正教授。例如说 Professor in Bio-Chemistry 就是生化学教授。这跟美加体制相当不同,常常会让人误会。英澳纽体制下的副教授,多半年纪已经很大,原因是副教授几乎已经是在该体制的最高等学术职务,仅仅有极少数人可以变成正教授。另外,英澳纽体制也有一种叫做Reader的职务,等同于英澳纽的研究型副教授,或是台湾的正研究员,但是仅仅做研究的工作。

此外还有两种学术等级,分别是资深讲师以及讲师,事实上如果没有卓越的特殊研究发表,很多英澳纽的大学老师到资深讲师(Senior Lecturer)就已经到顶了,此职务比较类似于美加的副教授等级。英澳纽的讲师(Lecturer)的要求,都改成一定要博士毕业才有资格,也因此这个职务等同于美制的助理教授。

也因此,在英澳纽体系的教职开缺时,常常会写着Senior Lecturer(Equi.to Asso.Professor in US)。

在西方的许多国家,大学的教授是终身的。终身制最初来自德国大学,后来在美国也开始实行。教授终身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授的学术研究不会受到政治、商业以及资金来源的牵制和困扰。1994年,美国在《反雇佣年龄歧视法案》中规定学校不得强迫终身制教授退休。

在美国大学里,新来的教师有一段6-7年的考察期,以考察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然后学校根据学术资质,决定是否授予终身制教授。

7申请要求

【职称申报学历及工作年限要求】

(一)凡申报人所具有学历的专业与现从事的专业不一致或不相近时,应视为不具备规定学历。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时按破格条件进行评审。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学科分类,同一学科内的专业为相近专业。从职称申报的角度,我省把同属文科类或理工科类的专业视为相近专业,但有些特殊专业如医学、外语、理学、工学等应严格要求本专业。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专业)对学历专业有另行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二)参加工作后取得的本科及以下学历,从取得学历之日起满两年后可正常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不满两年可破格申报。

(三)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或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可正常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上述学历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全日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申报时须提交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在职学习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但没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人员,需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方可正常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我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工作满三个月可初聘为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我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三年的,或毕业前在高校任助教不满三年,毕业后从事助教工作,前后任助教累计三年的,经考核达到中级职务水平(符合中级职务申报评审的基本条件和业绩条件),能够履行中级职务岗位职责,可直接聘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取消单列指标后,根据职称结构比例情况,逐步纳入正常评审。

(六)在评定职称无论何种级别职称时,职称计算机和职称外语是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条件之一。职称计算机是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人事部规定的职称评定条件;职称外语是从1999年开始规定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中规定专业技术人员需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的,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应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外语统一考试。

8考核内容 职称外语 人事部组织的全国统一标准的职称外语考试,采取统一大纲、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试设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6个语种,每个语种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英语划分为综合、理工、卫生3个专业类别。其它语种不分专业类别。考试主要测试专业技术人员阅读理解外文专业基础文献的能力。报考人员可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任选一个语种及有关类别参加考试。

职称计算机

2013年考试科目将由原来的22个考试科目增加到26个考试科目,新增考试科目:红旗LINUX Desktop 6.0操作系统、word2007中文字处理[2]、Excel 2007中文电子表格、PowerPoint2007 中文演示文稿。

2.大学职称评审 篇二

副主任:朱孔军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万春明 (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余舰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处长) 国乐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处长) 方伟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处长) 钟恒 (时代英杰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评委会顾问:王炽昌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协会副理事长)

秘书长:徐立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主编)

评委:方伟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处长)

刘铸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局长)

郑志宏 (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王建农 (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 朱孔军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赵北平 (武汉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石兆俊 (兰州大学学生处处长)

周波 (对外经贸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胡宝华 (宁波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陈年友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岳昌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乔志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心理学院党委书记)

优秀组织奖名单

(一) 省级就业指导中心 (二) 高校

1.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1.哈尔滨医科大学2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2.沈阳药科大学3.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3.上饶师范学院

3.大学职称评审 篇三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最新需求,是素质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集中体现。高等院校作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应该不断探索其教育成果及评审效果的创新与提升,需要在前期培训、答辩评审、评价方法、结合拓展等各个具体环节中将工作落细落实,以期有效提高教育能力并切实促进大学生的锻炼与成长。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创业,创新教育,创新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7.38

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引导与培养。众多国家级甚至国际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积极开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平台,相应的竞争机制更是对大学生相关能力的快速提升给予了良性的激励作用。伴随着去年9月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注入了新的热情与活力。

与此同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关键因素——广大高等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甚至是困惑与压力。怎样把相关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怎样具体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怎样在丰富、激烈的创新创业选拔评审活动中实现公平与高效?怎样将创新创业与教学安排和学生管理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与相互促进?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不断思考与探讨。

近年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生获科技竞赛国际、国家级奖1061项;近4年发表论文9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34项;学生成功创办企业9家;2014年12月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笔者基于多年的相关实践工作,总结经验与不足,关注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方向与提升的空间,进而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以供分享交流,希望可以借此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一、创新创业教育应重在选拔前的培训提升

对选拔前培训指导的重视与建设很有必要,在近年挑战杯赛事的学校选拔阶段,每年都出现了这样一些参赛队伍,基于前期付出的大量辛勤工作已经初步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结论与成果,但却因为报错了类别(比如将社会科学调查论文题目报到了自然科学论文类别等)而功亏一篑。对于这种情况,不仅是参赛队伍成员,即使评委都感到颇为可惜,但既然已经进入到了选拔答辩环节,只能是无奈的选择放弃。

再以该赛事的社会调查论文类选题为例,有很多的队伍精心创意选择了非常出众的题目,也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努力,工作量很大,但却仅仅因为缺乏最为基础的社会调查方法常识(比如抽样方法选择的科学性,问卷设计的合理性),而致使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都大打折扣。而事实上,只需在前期工作开始的阶段对该类队伍集中进行一到两个小时的调查方法培训,就可以完全避免这种事倍功半的后果。

所以,只需再进一步稍微加强有针对性的早期短时培训工作,即可极大的提高学生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效果,进而带来显著提高的投入产出比。所以,前期必要的培训指导工作应该更多的引起关注和重视。

二、赛事答辩环节的质量提升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结合自身经验对历年各类创新创业赛事评委工作的悉心总结,可以发现:在答辩环节中,诸多答辩队伍都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以至于作为答辩评审在答辩环节的指导工作中,针对不同答辩队伍经常在不断重复的提示或纠正一些同样的问题。比如:针对所属申报类别的一些需要介绍和交代的基本关键点的全面性,以社会调查论文类为例,抽样框、抽样方法、样本容量、分析工具,这都是属于必须说明的基本点,但绝大部分队伍都没有全面介绍清楚。更普遍的问题,例如关于答辩表述方式的问题,一定是要“讲”,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队伍是在“念”,另前期工作的成色大打折扣。类似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在此不一而足。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答辩质量和效率,更是大大削弱了参赛队伍到省赛及国赛时的竞争力,影响重大。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答辩环节,特别是不同类别的参赛队伍,进行哪怕只有一个小时的集中培训,即可极大的提升参赛队伍的答辩质量与潜在竞争力,也切实提升了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锻炼价值。

三、评比打分环节的设计实施应该深入探索

目前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选拔和评审环节所采用的打分方法,很多是采用基于细目划分的分散的百分制打分,该方法看似充分关注到了测评的诸多方面,但实际上作为评分机制本身,该方法弊端较多,不仅不易区分成績,而且每个评委的评价权重之间容易出现严重失衡。

关于评分机制和方案的设计还应进一步积极探索,不仅是应用各类较为完善的数学模型,还应在基础模式方面进行细细考量与比较,甚至进行创新性的开发设计,以提升评审的质量和效果。

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测评与教学及管理相结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期高等院校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实施与实践价值应该与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管理的基础性规章制度相结合。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为例,在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开创新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创业类选修课程,广大学生可以在教务信息平台内进行开放式的选课。此外,通过对学校推免工作实施办法进行补充修订,增设了创新特长评定学生的遴选方式,参加国家级以上(含国家级)的大学生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获一等奖(冠军)的个人或代表队主力队员,可以有机会直接获得推免名额。

以上举措都将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其影响力的重要借鉴和参考。

五、结论与思考

4.大学化学老师职称论文发表指南 篇四

化学职称论文大学化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这篇化学职称论文发表了大学化学教学问题及对策,论文主要就做好大学化学教学中相应问题解决、改革的意义、当前大学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等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分析了当前大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要:化学是大学教学中一门历史非常悠久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但在教学体制不断改革深入的同时,相关的专家指出,目前在大学化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进而有效提升大学化学教学的质量。大学化学老师职称论文发表推荐期刊 期刊征稿:科协论坛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协 出版地方:湖北 快捷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7-3973 国内刊号:42-1341/G3 科协论坛杂志简介

《科协论坛》月刊,创于1986年,以促进科教兴国和科协改革与发展为已任,立足中国科协,面向广大科技群团组织及其工作者,传递活动信息,交流工作经验,探讨改革,开展理论研究,集指导性、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大学化学老师职称论文发表联系杂志社编辑微信 LunwenFz 《科协论坛》(下半月刊学术版)杂志系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湖北省科协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的科技类学术期刊。本刊严格遵循“严谨、唯实、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高层次”、“跨学科”、“开放性”三大特色。主要栏目学科视野、科技创新、管理世界、理工研究、理论纵横、人才与教育、人文与环境。《科协论坛(下半月)》目前已停刊,具体复刊时间以杂志社官方消息为准。科协论坛栏目设置

学科视野、科技创新、管理世界、理工研究、理论纵横、人才与教育、人文与环境、艺术与设计

科协论坛杂志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关键词:化学职称论文,化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化学知识的掌握为我们开启了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大门。正是由于其这一特性,在大学内化学课程的开展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大学的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虽然近些年来高校对化学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有效的提升了大学化学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相应知识的掌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大学化学与高中时期化学教学相比其实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而对于大学化学教育者而言,应结合当前大学化学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而来有效的提升高校化学教学的质量,以促使学生能更为深入的对相应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

一、对大学化学教学中相应问题进行解决、改革的意义

化学是大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该项知识于实际中被应用到了多领域中,例如医学中、化工中都涉及化学知识。因而对于高校而言,做好化学课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近些年在人们对化学知识深入化学习应用的过程中,其对于人们化学知识的掌握相应能力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此同时也将高校化学教学中一些问题凸显了出来,那么为了强化当前高校的化学教学质量、提升高校学生知识的掌握度及综合素质。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指出,高校应针对问题对教学内容、思路、方法等进行改革与完善。以实现用科学的方法来对高校化学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将问题一一解决,为学生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就这一层面而言,对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与改革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大学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大学是专业高等人才的主要培训机构,因而相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大学化学的教学内容知识面更广、更深,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内容知识相较于从前更为丰富。例如我们所知的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等为化学科系内新兴知识体系。但是当前在大学,教学上一味的求全,教材的编制上专业性不强,专业知识特性不突出。这一情况的存在有碍了大学化学教学的有序化、深入化进行,是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性特点的问题。

(二)授课方法过于单调、内容陈旧

化学作为一项现实工作中、生活中较为常用的知识,近些年来化学知识的发展迅速,已然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内。而且有很多的研究新成果问世,教学中应多将此类前沿知识引入、教授给学生。而事实上当前大学化学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未能将实际与教学有效的衔接,该情况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学生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当前大学化学教学的方法较为单

一、刻板。教学的过程中师生的交流性不强,信息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衔接度不高。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的板书等抛弃。而事实上这一情况的存在,令学生陷入到了被迫接受的模式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下降、知识的记忆程度不高,该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大学化学教学中。此外,作为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化学课的教学是无法离开实验的。因而实验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占有者无法动摇的地位,其可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其的创造思维。但是当前大学内的化学实验课内容以实验教材为蓝本进行,而这些实验课内容并不具备创新性。且有限的实验课时被这些固定模式的实验内容所占据了,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失去了实验课设置的意义。

(三)教学思想过于传统

思想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正确的思想对于人们的行为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当前在大学内相关教育者的教育思想过于传统、陈旧,严重的影响到了课程的教学,当然这一情况同样存在于化学课程的教学中,这是一个当前大学化学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化学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转换教学思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大学化学教学思想已然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因而对于当前大学内的教育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改变自身固有的传统的化学教学思想、理念,吸收并接纳新的教育思想。并认真的去理解其的内在含义,进而以此为指导来完成当前大学化学课程教学。

(二)根据专业特点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

在大学的化学教学中,知识内容被进一步细化,涉及面更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不要一味的求全。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精炼内容,并结合实际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这样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为生物专业的学生讲解化学知识时,内容上应重点讲解与基因工程方面关联性强的化学知识。

(三)丰富教学方法,优化内容

另一方面,教师应丰富自身授课的方法,恰当的将信息化等其他先进授课方法与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尽量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讲解化学课内的知识点,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鲜活化,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另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与时俱进,将当前一些化学研究新成果、新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来,这样更容易引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此同时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联系,以促使学生重视起化学知识的学习。此外,针对当前化学实验课内容单调、刻板问题,教师应尝试以开放实验设计的思路来引导学生完成大学化学实验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促使去主动的思考,为学生化学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化学教学是大学课程教育体系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来完善、提升自身的教学方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来将问题解决,恰当的来引导、辅助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5.大学职称评审 篇五

一、初赛评审规则

创业计划大赛初赛阶段要求参赛者提出并围绕一项具有市场前景(市场前景分析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以谋取商业利益、竞争优势为目的就某项目的产品方案、管理、及市场投入产出预期进行分析的过程、分析结果用于知道项目投资、分析结果用于指导项目投资、同时基于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项目进行前瞻性预测。)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项目,提交一份创业计划大纲。

创业计划大纲基于具体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和服务,着眼于特定的市场、竞争、营销、管理、财务等方面,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并说明所需资源。

创业计划大纲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力求简洁,相关数据科学、真实、准确,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人士应清晰易懂。

评审标准:

1、创业机会描述(15分)

要求:清晰的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环境;市场机会和有效的市场需求;所面对的目标顾客(群)等。

2、创业项目概述(15分)要求:准确定义所提供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和服务,针对解决的问题,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本项目所具有的独创性、领先性;实现产业化的途径等。

3、公司战略(10分)

要求:公司的商业模式、发展战略等。结合竞争优势确立分阶段目标,公司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线扩张策略,主要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等。

4、市场描述(15分)

要求: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面对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潜力、竞争状况,包括竞争分析、目标市场定位、市场容量估算、预计的市场份额、趋势预测等。

5、营销策略(10分)

要求: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定义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制定恰当的价格、渠道、推广策略等,确保顺利进入市场并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6、融资与财务(10分)

要求:股本结构和规模、资金来源与运用;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分析;风险资金退出策略(方式、时间)等。

7、关键风险和问题(10分)

要求:客观阐述本项目面临的技术、市场、财务等关键风险和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规避计划。

8、管理团队(10分)

要求:介绍管理团队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成员的分工和互补,公司的组织构架以及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9、文字表述(5分)

初赛参赛作品均要求为一份简要但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可不包括详细市场调查数据、财务数据等。评审结束后反馈评审意见,参赛团队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并参加决赛。

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二、复赛评审规则

复赛阶段,要求参赛选手在初赛大纲的基础上,结合评审意见,完善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力求简洁,相关数据科学、真实、准确,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人士应清晰易懂。

评审标准:

1、执行总结(8分)

要求:简明、扼要、具有鲜明特色。重点包括:

(1).公司及产品、服务的介绍、市场概况、营销策略、生产销售管理计划、财务预测。

(2).指出新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展望。(3).介绍创业团队的特殊性和优势。

2、产品、服务的技术特点(15分)

要求:说明其技术创新点、专利权、著作权、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重点包括:

(1).指出产品、服务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否处于领先地位,是否适应市场需求,能否切实可行地实现产业化。

(2).产品不能依赖不成熟的技术,也不能过分超前市场。

3、市场分析(5分)

要求:市场调查和分析应当严密科学。重点包括:

(1).对现有市场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包括市场容量与趋势、市场竞争状况、竞争优势、市场变化趋势及潜力。

(2).细分目标市场及客户描述。(3).估计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4、竞争策略(10分)

要求:阐明公司的商业目的、市场定位、全盘战略及各阶段的目标等。重点包括:

(1).分析行业内原有竞争,确定市场开发策略和进入策略。(2).考虑如何满足主要客户的需要,分析现有及潜在竞争对手,总结自身优势并研究战胜对手的方案。

(3).思考自身发展过程中竞争情况的可能变化和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

(4).考察与替代品的竞争。

5、营销策略(10分)

要求:制定有效的营销计划。重点包括:(1).阐述如何保持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2).把握企业的总体进度,对收支平衡点、盈亏平衡点、现金流量、市场份额、产品开发、主要合作伙伴和融资等重要事件有所安排。

(3).构建一条通畅合理的营销渠道,施行与之相应的新颖而富于吸引力的营销手段。

6、经营管理(6分)

要求:力求描述准确、合理、可操作性强、能够可持续发展。重

点包括:

(1).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工艺设备的运行安排,人力资源安排等。

(2).这部分要求以产品或服务为依据,以生产工艺为主线。

7、团队组成(7分)

要求:介绍团队中各成员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重点包括:(1).介绍成员的经验、能力、专长。

(2).组建营销、财务、行政、生产、技术团队。

(3).明确各成员之间的管理分工和互补情况,公司组织结构情况,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及主要投资人的持股情况。

(4).指出企业产权比例的划分。

8、财务分析(10分)

要求:分析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重点包括:

(1).营业收入和费用、现金流量、盈利能力和持久性、固定和变动成本。

(2).前两年财务月报,后三年财务年报。

(3).数据应基于对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的正确估计,并能有效反映出公司的财务绩效。

9、融资方案(8分)

要求:关键的财务假设,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前两年为季报、前五年为年报),财务分析(IRR、NPV、投资回收期、敏感性分析等)。

10、关键风险和问题(13分)

要求:客观阐述本项目面临的技术、市场、财务等关键风险和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规避计划。

11、书面表达(8分)

要求:表述应简洁、平实、清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三、决赛评审规则

1、公开答辩

答辩以风险投资人进行风险投资审核的方式进行,包括团队陈述

和回答评委提问。

答辩每场次由一个团队参加,团队采用10+10的答辩形式,其中10分钟团队陈述,10分钟评委和观众提问。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0—10分钟:团队陈述

要求:参赛小组侧重阐述项目的实际性,以尽量减少项目的空泛内容,并要求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可进行现场展示或模拟项目实际操作过程PPT展示等,形式多样自选;

第10—20分钟:评委提问及团队回答

要求:举止自然,大方得体,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2、评审标准

评定团队正式陈述的标准是:

3、注意事项

1、为严肃比赛,组委会将设置计时员以控制时间,团队阐述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时间到,阐述必须停止。特此提请参赛队注意。

6.大学职称评审 篇六

(三峡大人〔2010〕39号)

为做好我校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根据省职改办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任职资格评审

(一)评审指标

根据《关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设置的实施意见》(鄂职改办〔1999〕108号)精神,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评审指标数一般不低于评审总指标数的90%。

(二)评审程序

1.个人申报。申报人员向学院提交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书和继续教育证书等,学院审核后报人事处。

2.资格审查。人事处综合审查申报人员的岗位情况、相关证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学历年限和任职年限,为资格审查合格人员发放《任职资格呈报表》。

3.材料审核。申报人员提交职评材料;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审查职评材料。教务处、研究生处、学生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科技学院等部门(单位)负责审核教学材料,科学技术处负责审查科研材料,高等教育研究所负责审核高等教育研究材料。

4.单位推荐。学院公布申报情况,并签署考核、推荐意见。

5.材料验收。学院统一报送职评材料,人事处验收材料。

6.材料公示。学校公示职评材料,学院同步公示申报人员《综合材料一览表》。公示后,有副教授评审权学科的申报材料报省职改办预审。

7.职称评议、评审。

8.公示评审结果。

9.校职改领导小组审定评审结果。

10.材料报送和发布任职资格文件。学校评审通过的教授和不具备评审权学科副教授,职评材料报省教育厅职改办,并参加相应评审,通过人员由省职改办发任职资格文件;学校评审通过的有评审权学科副教授,报省职改办审查,省职改办发任职资格文件;学校评审通过的讲师、助教,学校发任职资格文件。

(三)申报条件

1.教师资格条件

申报评审高等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2.学科岗位要求

(1)教师须按本人从事的主要学科(专业)及岗位申报。

(2)实验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辅导员)可申报高等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

(3)根据《关于开展二○○九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09〕108号)规定,严格控制平级转评或转评晋升,原则上只允许相近专业间转评;转评人员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申报。3.学历、资历条件

(1)申报教授、副教授的学历资历条件必须达到《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鄂职改办〔2000〕192号)规定,并作为我校申报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

(2)根据《三峡大学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暂行规定》(三峡大人〔2008〕2号),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方可晋升讲师(艺术、体育、外语专业的教师可放宽到2012年起执行)。

(3)从2012年起,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申报副教授应具有硕士学位。

(4)从2012年起,50周岁以下教师申报教授应具有博士学位(特殊专业可适当放宽,特殊专业及放宽条件由校职改领导小组审定)。

(5)根据《关于开展二○○九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09〕108号)规定,高层次人才或特殊人才职称评审可按“绿色通道”政策和特殊评审工作政策执行。引进回国的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首次申报时经省职改办批准后,可比照同资历、水平人员相应条件申报评审;对已选聘为楚天学者申报高级职务者,经省职改办批准,完善申报材料后交由相关专业高评委会在评审时直接认定。

坚持破格审核制度。申报正副高级职务原则上不允许突破下一级任职年限和工作年限要求。因业绩突出而要求学历破格的申报人员需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申报。

4.外语、计算机条件

(1)外语条件按《湖北省关于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鄂职改办〔2007〕44号)执行。

(2)计算机条件按《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人发〔2001〕124号)和《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人函〔2002〕105号)执行。

5.水平能力测试

水平能力测试按《关于调整全省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08〕29号)执行。

水平能力测试由各学院组织实施,申报教授、副教授的测试成绩经校水平能力测试领导小组审定后报省教育厅、省职改办核准,申报讲师人员的测试成绩由学校按省职改办有关规定审定。

6.继续教育

(1)继续教育按《三峡大学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暂行规定》(三峡大人〔2008〕2号)执行。

(2)《继续教育证书》由人事处统一办理,报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登记、审核与验证。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内容经人事处审核后报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审核盖章。

(3)任现职以来未参加骨干教师项目培训、未完成学习培训任务的,不得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

(4)从2012年起,申报教授一般应参加出国研修三个月以上,或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学术报告。

7.考核及其它条件

(1)破格申报人员近两年考核必须有1次为优秀。

(2)近五年内有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两年考核基本称职人员不得参加职评。

(3)近五年内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恶劣影响的,不得参加职评。

(4)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实行一票否决。

(四)教学条件

1.教学材料必须是本人任现职以来(或近五年)所承担的教学工作。

2.基本条件

(1)申报教授、副教授,专业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低于144学时,公共课基础课教师不低于180学时。达不到额定教学工作量要求的,不得申报评审高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专职科研人员达不到额定教学工作量要求,可申报研究员、副研究员。

(2)申报教授、副教授应系统讲授过2门全日制本科生课程,长期担任公共基础课的教师申报副教授,可只要求独立系统地讲授过1门课,申报教授、副教授在校期间每学年承担1门及以上全日制本科生基础课或专业课;申报讲师必须具备讲授全日制本科生课程的能力。

3.符合下列条件的,其教学工作量可适当减免:

(1)担任校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处级领导工作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不低于额定要求的四分之一。

(2)担任学院院级领导职务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不低于额定要求的三分之一。

(3)兼任系(学科)主任、党支部书记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不低于额定要求的六分之五。

(4)医学院校临床课教师,教学工作量不低于额定要求的四分之一。

(5)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辅导员),教学工作量不低于额定要求的三分之一。

(6)学校培养的博士在脱产学习期间可减免部分教学工作量,近五年或任现职以来完成的教学工作量不得低于额定工作量的四分之一。

(7)近两年来,因工作需要从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不低于额定要求的四分之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范围由科学技术处认定。

(8)其他符合学校关于减免工作量规定的情况。

4.教学工作量范围与计算办法

(1)教学工作包括学校相关部门(含教务处、研究生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科技学院等)下达的人才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范围涉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

(2)课堂教学工作量按培养计划(课表)规定的课时计算。

(3)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含毕业设计论文、临床课的实习带教等)、指导研究生的教学工作量由教务处、研究生处提出计算办法,校职改领导小组审定。

(4)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辅导员)的教学工作量由实际课堂教学工作量和本人主讲的学生专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构成。学生专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按实际主讲时间(课时)计算,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认定。

5.教学质量与水平

(1)教学质量评价为最近6次学生评教的平均成绩,由学院负责填写,教务处审核。

(2)最近6次学生评教有3次及以上排名在申报学科所属学院后10%的教师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此类人员经学院教学委员会(或学院教授委员会)确认后由学院书面报人事处。

(3)申报评审教授、副教授要坚持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积极参与教材建设。任现职以来必须公开发表1篇及以上本人独撰(或第一作者)本学科(专业)教研或教改论文;申报教授应主持1项校级及以上教研或教改项目,申报副教授应参与1项校级及以上教研或教改项目(前3名)。

(4)申报评审教授、副教授,应承担指导讲师、助教和新进教师工作。

(5)申报评审教授、副教授要提交近一年来所教主要课程重要章节的讲稿。

(6)教学奖励必须提供获奖证书,教研项目必须提供立项批文。

6.教学材料的审核

(1)教学材料由申报人提交。

(2)学院负责审查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教学材料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审定。

7.在同等情况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优先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1)申报教授

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研项目。

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二等奖及以上前3名、三等奖第1名)。

担任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负责人。

指导的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申报副教授

主持或主要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研项目(排序前3)。

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者。

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

教育部高等学校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讲课比赛二等奖以上获得者。

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指导教师。

(3)申报讲师

校讲课竞赛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

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主要成员。

(五)科研条件

1.科研材料必须是本人任现职以来所取得的论文、著作、项目、专利及成果奖励,与本人申报学科(专业)无关的科研材料不得作为职评材料提交。教师在校工作期间以三峡大学(或调入学校前以原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著作、项目、专利及成果奖励,学校选派外出攻读博士的教师在博士培养期间以三峡大学署名的论文、著作、项目、专利及成果奖励,均可作为职评材料提交。

2.基本科研条件

(1)《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鄂职改办〔2000〕192号)对申报评审教授、副教授的科研条件有明确要求,该条件作为我校评审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

(2)申报教授必须申报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3)申报讲师应公开发表1篇本人独撰(或第一作者)本学科(专业)科研论文。

3.论文要求

(1)学术期刊分类及目录由科学技术处确定。

(2)非法期刊目录由科学技术处定期公布。

(3)论文被收录和引用的,需提交具备检索查新资质的科技查新机构出具且由科学技术处认定的检索报告。

(4)论文必须是在公开、正式、合法出版物上已发表或出版的。录用通知和清样不能作为科研材料提交;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学术会议上交流的报告或论文必须为公开出版的。

(5)通讯作者等同于第一作者,但二者只可以使用1人次。

4.科研成果必须提供获奖证书或鉴定证书,科研项目必须提供项目批文、合同或协议。

5.凡与他人合作的科研项目、合作出版的著作、教材等,必须明确地指出本人所承担的研究工作量和作用,并附有该科研项目或著作第一责任者出具的证明材料,并经科学技术处备案。

6.关于特殊学科

(1)艺术学科。理论方面的成果(论文、论著等)应达到专业课教师要求的二分之一,同时艺术创作成果必须达到相应要求,艺术创作成果的具体要求由艺术学院提出,校职改领导小组审定。

(2)体育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技比赛取得成绩的计算问题由体育学院提出,校职改领导小组审定。

7.科研材料的审核。

(1)论文、著作、项目、专利、科研成果奖励等科研认定材料,通过学校科技管理系统打印生成。

(2)相关证明材料由本人提交。

(3)科学技术处负责审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8.在同等情况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优先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1)申报教授

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理工医科),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人文社科)。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排序前5名、二等奖排序前3名、三等奖排序第1名)。

(2)申报副教授

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理工医科),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人文社科)。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3)申报讲师

获得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奖励。

(六)社会工作条件

从2012年起,申报教授(副教授、讲师)任现职以来必须同时承担下列社会工作。

1.申报教授

(1)在大中型企业或科教文卫体单位挂职锻炼、或下基层工作六个月及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者。

(2)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2.申报副教授

(1)在大中型企业或科教文卫体单位挂职锻炼、或下基层工作三个月及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者。

(2)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3)担任2年及以上班主任(辅导员、素质导师)。

3.申报讲师

担任2年及以上班主任(辅导员、素质导师)。

二、起点职务认定

(一)基本条件

1.根据人事部《〈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人职发〔1991〕11号)和省职改办《关于高中等院校毕业生确认起点专业技术职务的通知》(鄂职改办〔1990〕12号)的精神,对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个月经考核合格可认定助教,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可认定讲师;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个月经考核合格可认定讲师。

2.硕士研究生毕业满3年认定讲师的,须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且在教师岗位上达到评审讲师所规定教学工作量,公开发表本人独撰(或第一作者)本学科(专业)科研论文1篇,担任1年及以上班主任(辅导员、素质导师)。

(二)认定程序

1.个人申报。

2.资格审查。

3.个人提交认定材料。

4.学院审核申报人员的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社会服务及岗前培训情况,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签署考核鉴定意见。

5.人事处审核。

6.公示名单。

7.校职改领导小组审定。

8.学校发任职资格文件。

三、责任追究

(一)申报人员必须签署《个人申报诚信承诺书》,保证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证件资料和申报材料等真实准确。

申报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校内通报,情节严重的取消当次评审资格。

1.资格材料不真实(包括学历学位、任职年限、外语情况、计算机情况、水平能力测试情况、考核情况、培训进修情况、破格情况等)。

2.教学材料不真实(包括虚报教学工作量、夸大教学质量等次、隐瞒教学违纪等)。

3.科研材料不真实(包括夸大论文、项目、成果奖励的类型、级别、排名等)。

4.提交在非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5.弄虚作假,一稿多投或剽窃他人成果。

6.违反职称评审工作纪律,干扰职称评审工作。

(二)因申报材料不规范而影响评审结果的,由本人承担责任。

1.申报材料按要求装袋。整体材料不规范的,不受理申报。

按要求装订申报材料,必须装订的材料要分类有序装订成册,要求材料整洁、美观、大方;每本材料的首页建立目录,目录编号与材料编号须一致;材料须用纸质封面装订(不得使用塑料封面);所有材料装入贴有规范标签的纸质档案袋内,不得用塑料袋、文件夹、文件盒装材料。

2.因职称评审表格填写不规范(包括教科研项目、成果奖励和表彰的批准单位与批准时间填写不完整、论文排名不完整、期刊编号不完整等),评委质疑而影响评审结果的,由本人承担责任。

(三)所在单位、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不认真审查材料,导致材料不真实、不准确的,校内通报,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评委不认真履行职责,或者违反职称评审工作纪律的,取消评委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四、本办法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7.山东:出台措施确保职称评审公正 篇七

近日, 山东省人社厅下发《关于严格职称评审规定严防滥用行政权力干预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在职称申报推荐、评审、公示和监督等环节进一步明确措施, 确保职称评审公正。

《通知》规定, 在职称申报推荐环节, 坚持基层和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的原则;坚持专家委员会推荐评议制度, 不得以党政领导指定代替专家推荐。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每年调整一次, 调整数量应占上年度评委会执行委员总数的1/3以上。党政领导一律不得担任各级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执行委员或备选委员。

山东省人社厅要求, 在公示和监督环节, 坚持异议期公示制度, 相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调查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同时, 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对职称评审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对违法违纪人员, 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大学职称评审 篇八

一、教学是教师的主要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第一位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旋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学是给学生系统地讲授基本理论的根本途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基本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也是考核教师工作和教师职务聘任的关键条件。对教师来说,教学是主要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因此,学校在教师的职称评审中应把教师的主要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即教学工作作为主要的标准,而不能是其他工作任务作为主要的标准。然而,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成果,实际上否认教学是教师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普遍地存在着单纯看科研论文的极不合理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把科研论文看作是评审教师职称的唯一的标准或依据,口头上是教学重要,实际上是不重要。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不少教师由于职称的压力,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而是放在科研论文上。这是因为,即使教学质量再好,但如果科研论文不够,就不能晋升更高一级的职称。相反,即使教学质量差或一般,甚至不搞教学,只要有一定的科研论文,就可以晋升更高一级的职称。不可否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在教师中,由于科研论文级别和数量不够而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多,但是因教学问题没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极少,几乎没有。因此,学校在今后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一定要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标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的衡量标准,便于在实践中具体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努力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科研应为教学服务,以科研促进教学

科研是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必要的条件,去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从而获得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而且取决于教师的科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水平的高低。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本学科扎实的基本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通过科研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理论素质。科研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最基本的途径。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及时了解本学科和本专业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才能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生动有效地反映到教学中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并不否定教师科研的重要性,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但是科研对教师来说,必须是搞好教学基础上的科研,科研应为教学服务,以科研促进教学。因此,搞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合格教师的第一位的或首要的条件,而科研是第二位的条件。

三、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另一方面,二者又是不一致的、互相矛盾和对立的。

首先,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备课的过程对科研起促进作用。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知识储备,即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弄清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不同学派的各种观点和同一学派的不同说法等等。教师备课的过程并不是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加工和整理,使知识体系趋于更加完整和严谨的过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较快的条件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本学科和有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否则,就不可能有生动而有效的教学。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思考和钻研的研究过程。第二,教学过程也促进科研。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而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总是渗透着探索的成分,常能激发思维的“火花”。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利用他们了解和掌握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勤于思考、敢于实践、辨别是非,不断地提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疑难问题。教师在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发现新的研究课题,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第三,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实验活动也能促进教师的科研。在教学的实践中往往需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调查和实验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途径。学生在社会调查和实验活动过程中,可以了解企业、农村和各行各业、各地方的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写出社会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教师在批改这些社会调查和实验报告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科研信息,发现新的研究课题,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其次,教学与科研又是互相矛盾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与科研又是两项独立的活动,它们有各自的目标、规律和要求。教学不等于科研,科研也不等于教学;教学好不等于科研也好,科研好也不等于教学好;优秀的教师不等于优秀的研究者,优秀的研究者也不等于优秀的教师,对二者的要求是不相同的。第二,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是一定的、有限的。因此,相对地投入到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多了,那么投入到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就减少了;相反,相对地投入到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多了,那么投入到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就减少了,二者是按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第三,教学与科研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主次的。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位的、主要的,而科研是第二位的。教学是教师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而科研是第二位的工作任务。科研应为教学服务,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因此,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的或第一位的条件应该是教学工作,而不是科研,科研是第二位的条件。

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一致的,互相促进的;另一方面,二者又是不一致的,互相矛盾的。因此,学校在实践中,既不能把二者绝对地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也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或并列起来,而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教学来带动科研,以科研来促进教学。

9.大学职称评审 篇九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0号)、《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1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2号)文件的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评审与材料填报工作的通知》(教财厅函[2010]16号)文件的要求。按照我校《关于认真做好2013年本科学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学工〔2013〕103号)要求,经学生本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年级推荐、学院初审、学校复审,现将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审名单予以公示。

凡对公示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名单有异议者,请在公示期内(公示期自2013年10月22日—2013年10月28日)向校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中心反映情况,联系人:杨老师、金老师,联系电话:025-84303118。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资助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国家奖学金公示名单

(143人)

1机械学院(18)崔仁洁 单丹凤 张希武

熊 伟 吴 雪 陈 昊1101500308 刘 欣宇 张志立 沈 杰 易润泽 彭 磊 徐文章 汪明佳

夏冬冬

2化工学院(9)童红鑫 杨瑞权 张卞阳洋 陈巧芬 杨 熙 崇 滨 吴思瑶

3电光学院(25)郑艺媛 余英瑞 陈 浩1004240112 杨

洋 林春汉 周丽萍 余劲同 范佳敏

邵亚男 黄 菲 张 伟1104520151 宋 雯炼 陶文武 董 菲 柏 林 宫玉琴 林 伊 陈元恺

汤明炜

4计算机学院(10)杨 洁 苏 钰 翟昕宇 李笑月 宋映龙 侯 鑫 李 曈 张宇悦

5经管学院(13)何小红 喻姝瑶 盛 桢 戴碧芸 周冰莲 王嘉禾 袁怡婷 罗 兰 陆雨萌 王 点

6能动学院(8)柴 敏 胡一东 赵 斌 杨建东 季佳圆 孙岩雷

7自动化学院(15)张 辉 祝明乐 夏友杰 丁婉婷 唐安安 陆 宇 鄢 悦 王 闯 何 炎 唐爱慧 邰若晨

8理学院(10)徐 晓 俞凯丽 李婉君 朱 兵 耿伟光 王泽斌 王 瑞 陈 琦

14国防生学院(3)黄一琨 陈文斌 黄斯博

周祥祥 聂守成 项建梁 李 琦

叶雪梅 袁晓凤

魏明君 廖树日 刘兴民 涂智华 吴 琼 曹 佳

俞晨琛 丁子祥

李文思 胡江南 张逸天

叶雨玫 高正伟

左金鑫

沈宏丽

杨 阳912110190132 郭 志刚

周凯笛 杨 阳

13设传学院(4)毛雅琪 周威远 浦玲丽

徐婧寒

9外语学院(5)马晨晨 贡浴滢 胡梦丹

刘 岩 陈璐璐

10人文学院(5)宋文俊 毕海燕 周灵彤

王单媛 王诗怡

11材料学院(9)范李鹏 杨增海 金 艳 李 蕾 李 阳1116120222 肖 俊儒 宋文佳 王小青

12环生学院(4)刘 珺 洪冬梅 李新鹏

韩 晴

15教育实验学院(5)郑 纯 任 锐 徐晓玲

郑蕤荻 魏明瀚

国家励志奖学金公示名单

(446人)

1机械学院(59)陈 静 宋豪杰

李晋瑜

樊 琦

时晓露

张 婷1001500204 周 健 黄宣彬

孙祥青 陈志群 曹 帅 鄢章渝 刘 鹏1001510329 秦朝轩 任树峰 高 强 单新有 王丹丹 黄晨晨 范瑞冬

李 响 刘雪松 徐志鹏 高 超 王 振1101500434 周 黎 黄健康 李泽峰 孙 昂 姚学斌 张子豪 曹月明 赵 晖 梁 蔚 张姝娴 王 青 文 旭 沈 康 陈庆武 盛娟红 王佳慧 石博博 刘 亚 陈昌远 李 恒 梁防伟

刘 涛

尹路越

周华西 周海成

杨晨光

2化工学院(46)焦新艳 吴 尧 亓艳心 张云秀 顾银霞 刘君君 张泽豪 冯周舟 郭 涛 许建兵 李亚男 高 曦 孙书阳 殷 标 沈 云 卜慧璇 闵梦珂 王 利 叶惠丽 邢 季 徐勇勇 葛彩云 匡 桐 刘文杰 刘 雅 张金杰 支星星

万欢欢

屈明和

杨 智

黄建涛

张怡雯

夏镇娟 王振阳 鲁鹏威 张金伟 潘忠祥 温武成 饶志强

张 磊 孔 峰 吴卫华 孙小伟 别梦瑶

杨 莉 高 程 季清思 周 婷912103860617

李 群 郑介明

马秀萍 汪 洋 王三源

迪丽尼哥尔·迪里张 玉夏提

3电光学院(63)王淑芬 刘心璇 章勤杰 912103860612

权双龙 王丽君 刘雪梅

舒余飞 马 啸1004240221

陈 奇 白凯丽

杨振兴 肖 晶 李 康1004220327 徐文文

张 娟 朱文华 徐 华 朱熠良 葛玲玉 王 丹 陈 颖 范梦萍 李智伟 孙沁园 李新梦 黄明成 陈 媛 罗童童 王佳佳 卢加文 石远程 蒲 涛 胡仿宇 温文宪

肖 晓

4计算机学院(29)龚雪芳 于亚男 何红娟 李世明 王 彪 李克武 胡建洪 赵 亮 韩 晗 高锦博 胡亚君

姜 茜

张玉飞

5经管学院(41)姜媛媛 王 静1007810215 王 静

1007810321 陈明慧 李 爽 刘佳琪 江慧贤 彭雪纯 唐丽娜 魏本营 武春丽 徐学敏 陈业超 张 笛 赵 鑫 贾国琼 潘 婷

吴 冉

6能动学院(33)卢艺杰 佀婷婷 汪丽旭 袁 祥 赵 乐 林庆育 陈海轩 贺优优

苏 杭1108260142 施哲栋 周焰红 蔡庄立 刘程威 庞 伟 赵 宇 何 婷 吴兴旺 巩洪川 刘丽华 王建博 王立杰 魏一鸣 李世伟 梁博秋 蒲黎明

候西亮

姚静天 孙智仲 杨 权 丁陈梅 时召伟 王 丹 陆平平

石涵光

张 晶

郑佳玉

唐燕花 涂 霞 张丽萍 蔡晓瑜 张展笑 陈 坤 刘露洁 李浩攀 郑文强

丁笑舒

杨智惠 马 杨 张 杨 王 雷 康 月

李志立

何 松 徐廷喜 崔 浩 赵佳敏 陈亚林 高文瑾 范婉华 耿 嘉 马 冲

王改革 刘忠耿 夏 丽 吴 震

庄云侠

梁 敏 史小欢 范佳林 张凤霞 杨 霞

陈 玲 吴凌峰 王 鹏1108320148

王凯平王 萌1103350138

周文忠 杨文涛 何 涛 匡 鑫 王 清 王智刚

冯新淇 史恒飞 郭赛南 杨杰平

彭 月

张 丽1107810126

陈毛毛 丁 倩 代 斌

武 震 邹家标 王 勋

王新华 李东阳 陆营波 7自动化学院(39)贺川双 段海军 马陈强 张梦甜 范 颖 朱 羽

石 青 吴建台 苏鹏飞 陈 瑛 陆 帅 夏齐平

8理学院(31)柳代权 谢灵艳 邵传东 唐 奎 龚浩龙 倪浩浩 颜美晨 李 杰 耿志卿 李鸣超

14国防生学院(7)赵 丹 殷舶航 13设传学院(11)王 敏0901570111 陈丛哲 程 乾 刘巧红

9外语学院(14)刘 力 王 蓉 白雪莹 韩 雪 10人文学院(13)邱 敏 颜文俊 赵娅薇 毛玉雯 11材料学院(33)高旭州 李一心 汤 琴 张泽权 张春明 单宇晨 李金翠 贲丹丹 徐 萌 胡延强 12环生学院(12)刘聪聪 周思聪

普承恩 汤海山 罗 兰 葛 景 丁棋炳 朱洪涛 花 洁

邹文成

徐彬彬 秦文静 李冬运 叶 晗 陈 敏

潘梦姣

朱少成 张宇亭 赵亚运 康宝蕾 江雯雯 夏 骏 徐张力 侯智星

黄 赫

孙向前

张雅芳

杨琴秀 储晓慧 瞿 单

许 青

童 丹 宁笑翡 韩 婷

祁婷婷

周露晶 曹 杏 陈 明

蔡云彤

季钰涓 顾 文 顾静萍 徐玉青 刘志颖 李洪强 董 巍 戚 月 王 凯

黄先会

徐秀清

尹昌平

杨云辉

洪 珊 吴立珠 王 薇 林燕贞 曹晓峻

李晓晓1110190403

俞赛艳 范婷婷 张庆昊

万广弟

孔蓝倩 董士军 高方宥 李登科 张 显 张天齐 商明涛

郭 超

俞 宙

郭锦标

嵇苏婷 韩秋月

陈 严 汪 乐 赵露露

黄 颖

李彦莹 李冰雪 周月蓉

从宽基

李玲针 赵 晶 秦 禾 祖 航 李志远 魏 鹏 任洪伟 魏明震

李剑飞

912116660114

杨美君

陈 伟

徐洋超 禹龙基 孙 璐1110190409 穆志洋 袁佳泉

王文超 苏 勇 马 骏 洪阳洲

殷义鸿

徐 红

王梓宁 张 霞

周小华

王冬雨 闫 健 王 磊 胡 军

李 威 孟令易 吴一鸣 陈君华 李桂瑶 潘雄飞

范肖肖 丁增霞

陈 涛 魏丽娜 15教育实验学院(15)任 鹏 黄 颖 郑田宇 侯 璐 邵晴薇

康 杨 杨 英

姚 伟 孙正平

陆子恒 王 斌

国家助学金公示名单

1机械学院(320)杜恩武 刘国华 肖 凯 徐淼淼 沙亚雄 施祥玲

唐虎标 徐伟伟 高 兴李 慧

1001500317 钱志远 王继楠 刘晓霞 陈 帅

朱奇峰 李 银 张 浩朱开钰

1001510240 邹陈来 李 彪 闵宪亮 沈 轩 李 辉 赵聪聪 林 晶 乔媛媛 谭 鑫 魏 聪 马 毓 陶雄伟 宫国锋 罗富溶 万明燕 冯尔奋 郭飞杨 韩 昌 董绍阳 刘方彬 林书豪 刘 传 高 科 鲁伟俊

(2182人)

崔兴梅 夏 晴 余 闯 秦保侠 裴凤雀 叶道辉 宋 伟

吴超腾

张付震

杨嘉斌 赵志杰 李凤娇 张 坤

邹龙海

李 芳

肖治顺 张林威 张 念 李旭东

刘丙凯

莫 斌

胡孟磊 李 荣 童 心 梁 群

徐 琪

高兴全

刘超超 陆 武 严登超 夏权方 丁 毅 段登桂 刘 真 谢登玲 李耀光 姚元元 郭向阳 贾玉林 张传起 卜庆伟 陈 立 王咸锋 伍 力 杨 震 汪训浪 张 育 朱立坤 李锦益 李永昆 盘富华 李金山 邵 城 姚志超 秦 禹 周 宇 杜锐清 沈 垚 张腾飞 郭美红 罗 杰

吴俊岐

吴祖送

张梦妹 刘新越 蒋 杰

朱雪飞 樊永富

周 征 薛 刚

杨永亮 李 磊1001510322 赵鹏韬 孔上峰 林昌杭 任旭晨 黄兴同 丁 伟 朱 朔 吴旭炯 王 扬 官 典 谭亚平向 涛

童楷杰 刘 军 刘 洋1001500225

代兴超 胡林剑

薄慕婷 张 超1001510138

于情波 张 浩1001510342 陈绵炎 于金山 芦利伟 徐锦顺 姜启福 葛 丛 陈舒婷 冯 洁 姚雨馨 贺 敏 徐 灿 张洪铭 蔡昀彤 苏 凯 牛建成 苌方元 郑立臻 洪登峰

李金城 汲鹏举 李 晓

刘延兴 姚中兵 王 凌

孙浩天 余业辉 张 超912101170111

詹 同 曾庆德 江亚州

陈晓雅 叶小兵 刘 明

潘忠祥 王 达 白才艳 贾婷婷 李明森 李树立 孙建聪 台经华 尤 祺 张 寒 胡 臻 郇久成

李跃飞 梁师柏 师军飞 谭 添 张宁飞 赵建鹏 刘 东张世平

912101560123 陈英杰 李鹏飞 陆继辉 牛 坤 唐 康 王新志

刘亚东 鲜 永 刘 勇 刘自华 陈 涛 戴永扇 皮帅帅 袁帅民

林 杰阿依努·喀依尔9*** 李经广 吴海斌 王旭炜 张 岩 丁小虎 杜冬晓 孙鹏程 范永佳

2化工学院(247)谢慧敏 王 坤 杨小敏 张 贺

段雪娇 李亚萍 谌秋生 杜金永 林 成 马 冲 汪清宝 王仁传 张凯鑫 赵金鑫 黄晓伟

苏莹莉

刘 礼 刘幸川 田 硕 王士欣 赵 坤 赵紫月 张晓强

赵小伟

宁金璐 张中建 余小康 朱殿旭 谢先祥

邹仲灏

许鹏飞 许伟江 孙建军 王俊飞 徐瑞丰 张青松 张江南 钟川力 艾永利

王 娟

杨彦旭 陈礼龙 侯 可 黄 飞 李震焘 马 跃 林 智

吴青奎

戴亚静 吴泽喜 周 鹤

陈 瑞1003110116

陈宝骞 郭银春 齐 鹏 温广鑫 林 笑 奎宗文

刘 烛 吴胜权 张玲玲 姚舒雨

陈 行 高云龙 梁 杰9***

方宇威 杜彦琳 张 开 陈 前 吾兰·白山江丁 垒 宋训发 游艳峰 张 鑫

9*** 蔡 莉 徐 毅

刘 昱 彭 煌 黄家栋 盛娟红 邱祖贵 苏 亮 徐新照 杨传雷 代 伟 冯 涛 李强强

李 鑫912101510224

马 斌 尚 伟 颜繁智 于海飞 陈志伟 付条奇 陈元春

刘佩洋

李曼思 毕远亮 卢炳克 马 可 林 毅

刘向磊

艾 鑫 李 念 李 臣 张 含 陈 超 阚喜岩 黄 德 金 浩 吴艳萍

戴香跃

宋改革 唐 兴 王兆旭 钟 坤 金天亮

林诗登

李鸣杰 罗玉婷 易 阳

陈 琪

代 秀 胡亚君 潘珍珍 彭琪琪

袁 蒙 石 珍 李 圆

赖习军 王文倩 李征辉

孙亚威 陈 帅

田少康 杜 康

翟 顺 樊希柱 邓雅西 海热提·赛达合李 荣 买提 韩建美 盖石琨 许洋洋 李 菲 欧阳强华

买买提艾力·莫王永旭 拉

李扬扬 彭雪峰

魏雪婷 邱志强 章佳威

于佳佳 施烨晖 郭翠玲

陈 焕 王海军

陈会男 徐晶晶

张 宇1003290156 吴叶彬 祖尔米兰木·阿车玉亭 高泽志 何 龙 屠志强 陈 丹 丁晨迪 钱悦月 高志晨 夏晓萌 易镇鑫 何 敏 叶 雪

尹 雯 热那提·海米提 任志伟 王 飞

曾照凯 张 彬1103350154 张 凡 温 丰 夏克丽娅·艾合买提 杨 艳 汤鹤阳 王 圣 苏华玺 刘 亚 王 凯 张 海 石小卫 侯王蒙 张 迪 迟 斌 钱伟桥

徐超建

韩 伟 柯 香 王建安 张 鑫陈亚杰

方 攀

912103350113 彭 帝 覃 新 曾国伟 曹明勇 崔洪福 耿雪其 冯豪豪 付叔阳 黎 奇 刘 杰 罗 凯 孟繁志 侍红星 田清岭 万 里 吴玉婷 薛晓东 闫文静 张 弛 杨秋辰 赵璐佳 邹 辉 马星宇 胡永志 董 斌 敬 尧 王志君 宋伟华 王忠帅 仲亚超 陶继尧 郑书源 李 春 宋晓枫 张 建

张欣欣

杨 帅 杨 叶 王艺澄 赵美明 张 健 杨秋秋 陈 亮 陈苏杭 王凯隆 王云坤 范 星 郝冰洁 潘 胜 曾晚婷 王 云 杨丽筠 张少凯 赵 萌 赵普林 李萌萌 徐 伟

赵自豪

袁 威 赵雨田 高旭恒

郭祥友

毕菲菲 程翠珍 龚莉萍 韩素娟 李广敏

李 凯

娜仁·阿尔别克 孙欢欢 汪 鑫 王扬顺 肖自林 谢 炯 赵媛媛 张英源 梁帅帅 汪 柯 魏发明 赵盟辉 鲍晓珍 孟颖异 沈 志 徐 浩 雷 宇

刘 研

布都米吉

张强龙 陈 煌 叶妙芬 郭 棒 徐 聪 刘欢欢 张彩霞 赵晓娟 宁 漂 袁 园 曹美乔

罗 腾 刘 金

董国丹 蒋伏林 李康明 王秋梅 吴克林 阎清海 钟学鹏 王悦听 郑博文 闫明霞 杨金亮 马晓茹

周志强 高亚东 邓睿鑫 刘 攀 杨锐武 仝 玲 卢新璋 梁钜松 荣晓娇 庄新颖 陈 瑞1103860617

肖桂蓉 马军喜

蔡荣斌 焦雨晨 梁仕川 欧阳东旭 王雨星 姚春瑞 庄晓灵 陈逢春 郑晓雅 黄晓钦 吴丽珍 陈 航 蒋文哲 林雪珍 石 恺 李 响 刘艳卓 汤功奥

闵小龙 陆 静

秦万星 赵燕晓

申 政 刘俊杰

郑志楠 刘康洪

党朋云 刘世鑫

3电光学院(274)暴 敏

王清华 王宵霞 王凯歌

张家庆 赵付胜 贾筱凡

黄 燕 仵 娜 周斌斌 邓 锋 毛崇雪 李庆威 廖志成

杨梦林 徐亭亭 徐皖峰 梁 爽

李之秀 张劲松1104620122 吴李勇 丁荣莉

王 萍 林晓峰 梁 军

曹征洋 张 磊1004210452 薛志勇

陈春花 孔富城 孙金山

冉 琨 杨小丹 刘 浩 李 健 赵天鹤 岑 丹 刘世会

陈朝霞 张明静 丁 敏 曹振华

杨佩佩 朱 江

刘招祥 阿迪力·阿比地力 王 闯 刘 琳

赵 玲

林 伟

刘定烨 杨 挺 朱乃洪 华滟凌 杨 硕杜莹莹

1004220148

丁旻玥 李华荣 孙希峰 吴传奇 杨 洋

陈 浩1004240209

谭周燚 吴代磊 洪仁堂 吴雄洲 周建强 邓文康 廖树日 陈恩慈 李建锋 肉孜·艾沙董丹丹

缪冬玉

图尔洪·艾斯王 允 克尔

张少玲 匡 伟 周 杨 迟英朋 石 慧 朱珊珊 崔振龙

李 培1104520230

张吉璇 查 衡 汪 丽

张 馨

张 成 杨凡凡 赖佳彬 刘新新

王川林 张学友 马雪珂

缪敏锐

陆佳元

吾吉阿卜杜拉·米吉提

郝占雪 罗 磊 李 静 伍晓慧 李亚飞

卢 迪

汤雪娇 王丽芸 张 黎 张以明 徐凌云

杨德良

许剑南 张 浩1004330132

许 杰 周丽娟 罗 端 罗 浩 朱梅虹 檀毛琴 王 威 韩璐霞 徐海艳 张枫霞 杨 金

储呈伟

刘昊宇 白婵娟 刘 新 张 政 韩子健 汤亚洲 李文杰

吴其晟

孔永刚 陶富豪 高青松

于新颖

黄 博 周 淼 努尔艾力江·穆石晓龙 合塔尔

蔡 怡 陈 波 张亚君

张耀丹

郭 瑞

侯云飞 蒋 跃 彭 政

于佳玮 季天慈 姚哲毅

张 宇1004330136 林李雄 唐彦琴 蒋华熔 宛安琪 库尔班·玉苏甫彭树根

胡士莲 季 爽 张 瑞 赵 龙

许 伟 赵阳莹

曹 睿 孟 倩

李亚周 张 悦

夏 雨 赵 彭 范聿杰 闫孝天 黄 能 王炜鹏

张若曦 刘亚帅 张 渴

季伟钢 魏久富 陈 倩912104520102

唐小林 吴相东 李 增

宫玉琴 张小强 陈伟聪

刘 蕾 陈 军 郭佳佳

蒿 岭 李浩宇 王大成 尤国庆 陈小康 陈子威 李 宁 郭云峰 赵梦倩 陈康建 李 灯 唐成芳

胡文坤 张志嘉 王大林 黄奕峰 宋春昌 王灿龙 刘 刚 刘国庆 彭至鹤 王增金

胡文丽 施帅飞 赵国庆

4计算机学院(146)李少朋 唐娇娇 吴欢欢 姚静天 许小强 周迎春

刘海青 张莹莹 谭逢杰 许 福 王 荣 陈雄峰 钟丽宾 周 磊

张梦月 朱 璇 薛 鹏 郝丽媛 罗长兵 苏理阳 付艳荣 高 寒 雷 茜 李士帅 冒晶晶 刘 骏

李 锐 熊琴琴 詹坤烽 邹艾伶 斯 涛 汪宗武 王海涛 张红强 彭立尧 赵豪杰 高晓堃

王 超

王 铭 王 莹 罗 裕 王海霖 甘 玉 史芳静 刘 奇 师晨光 张 帆

关智文

陈 杰 郑俊峰

张晓玲 党二涛 范晓雷

芦深圳

艾热夏提·吾胡朋启 司曼

张 鹏 张有成 于鹏程 翟义强 康亚东 李惠东 李 涛

张天任

崔清伟 杜仲舒 刘文华 杨 蓓 于 秀 周珍珍 高玉立 曹伟鑫 黄名堡 惠 乐 刘一驰

罗向阳

姚艳霞 高 超 周 剑 陈思亮 陈冰玉 黄倩兰

张 昳 王其鑫 江 锋 熊 聪 陈 诚

钊雪会

邓奥林 翟尚进 刘善翼

陈 龙 蒋冬菊 王清远 张信仁

张鹏飞1106840343

干 伦 范良悦 陈洪旭 贾泽宇 宋佰超

朱素梅 唐小东 任臻兴 张 壮 朱国强 文培耀 田 慧 张紫嫣 汪亚琼 施钦凯 李 赛

张 莉9***

贾丹阳 李志鹏 王学杰 隆 仙 兰 超 雷嘉明 易 航 耿 明 马 飞

托合塔吾拜·加那提别

杜振伟 吴龙生

曾英杰 陈 娜 李世明 刘高见 吕志鹏

周 杏

刘 利 石 霖 邵叶青 宋丹丹 薛欣颖 于聪聪 王婧璇

张 洁1106840309

李克南 马显明

郭长庚 刘航宇 张从凤 韩双武 韩仁松 何诗远 李天砚 李艺凡 秦均玲

孙安宁 田德天 王 坤 王佩强 韦 军 翁鑫波 吴 玮 杨晨尘 杨鸿杰 姚 鹏 余德丛 张泽鹏 朱 琦

高 鑫

吴茂辉

黎官钊

912114740124 杨荣德 董金宝 张钟鸣 刘 聪 刘继振 王 禹 马传林 颜 斌 宋梦菲 齐圣哲 肖 明 刘旺龙

王一涵 李 梅 张 阳 杨平光 买吾拉·司马义 常黄亮 郑铜亚 康泽昆 孙弯弯 杨守兴

王 飒

张 诚

董熙炎

5经管学院(191)陈彩慧 付 杨 高 利 陶杨琴 王婷婷 周 婷 马刘彬 董晶晶 罗 慧 张丹丹 张亚男 田胜强 杨学祥 洪 妹 刘亚男 梁 芸 廖弼君 徐子苏 张甜甜 张新君 刘攀虎 尹玉虎 张倩楠 钟雪娟 周群英 蒋华飞 彭常兵 张照森 曹金蕾 高文静 盛秀娟 夏贝贝

杨淑霞

赵 华

赵 洁

夏库热木·帕尔杨金娇 张 丽

阿卜杜克尤

宋 庆

哈提 1107810126 木·艾散

陈敏敏 王 越1107810217 张倩萌 张瑞冬 赵棋楠 彭雪纯 何 武 陈小丽 樊亚林 唐兰琴 梁达宽 潘孝全 王 路 胡江南 张 欣 俞圆圆 扎堆旺久 蔡晓瑜 刘美花 史小欢 陈毛毛 葛 遥 陈海燕

何 芳

李冬琼 徐学敏 张展笑 艾力江·吐鲁洪 陈 坤 范佳林 别德力·哈帕尔 艾金金 陈 帆 刘 青 刘孝霞 尚文浩 提滨舟 王仕国 殷 杰 云 红 胡 莹 李 丹 董祖玲 顾宝笙 秦利达 吴丽君 吴 星 吴艳芳 张慧慧 尹志坚 侯小芳 吉 宗 郦 萍 师 婷

蔡龙兵

张 花 周月华 宋万成 布热比亚·买买提依明 蔡瑶

刘 娟 刘英英 石 行 吴 静 林雨蓝 王小英 杨 洁 周 萌 胡 鑫 许天祥 邹本涛 白 昱

古莹莹

韩芦霞

熊 娇

严梦婷 杨雪梅 周丹丹 张 超 舒陈友

翁振超

朱宇航 王世全 李青坪 麻俊满 刘 段 张千风 邓 晋

郭肇强

阿力木江·阿地力

伍娟娟 徐小庆 张冬雪 马大莹 王彩霞 蒋天使 刘 进 喻凤熙 曹 飞 陈俊君 龚思兰 努尔布布·阿曼努尔达吾列孙陆祎

提·马哈巴提

尹晓维

张建广 胡庆容 江慧贤 唐丽娜 张丽萍 张月月 朱文文 谢仕熔 杨 磊 魏本营 武春丽 尹行攀

贡文东

尼卡·伊力哈木 王 丹 冯雨佳 胡 乐 汪梦吟 王 莹 巴张玉 董梦媛 崔树勇 胡 成 池雪花 高 星 刘 毅 林丽萍 杨雄飞 张 恒 崔熙鹏

郭 军

张发权 杨爱香 姜 萌 赵丽云 王 凯 王文龙 加孜依努尔·托乎达尔汗 蒋 芮

高 虎 郭 冬 何仲华 李 祥 隋洪洋 汪婷婷 廖远生

曾德华

苏 媛 韦良霞

6能动学院(176)巴哈达提·吐尔汗别克 王 鑫

马 晴 秦 蕊 陈 曦 郝雅君

刘 敏

彭 伟

华家雨 徐赵研 许 欢 陈建强 庄军涛 艾莉菲热·艾海提 阿巴丝·力提甫 陈家林 吾 仁 雪合热提·依沙克 邱林莉 陈培林 宁中尧 宋飞飞 苏宪飞 徐先彬 白福川 符 盼 马小兵 邱 杰 张本敬 张竹伟

郑思源

美热古丽买买提江·马热木 米热迪力江·热合曼 涂 俊 杨 恒 高 伟 黄 成 黄生航 逯 峤 王家祥 王 琦 魏明胜 徐凌云 车春文 陈 浪

李 赛

邱汉杰

常 悦 刘 岩 马萍萍 陈升富 贾彭辉 雷 凯 李延平刘海龙 王永光 徐廷喜

叶春霖

张 浩

方 雷 梁继刈 马热木·木纳瓦尔 宋 宁

于佳兴 钱环宇 池 聪 贺智亮 刘文华 游 铖

赵 康

朱 晗

912108320226 康天山 李杏毅 宋增华 李明宇 运洪禄 张正林 赵道明 周 林 史林全 文 翔 赵雄雄 郭 昕 牛向东 申 稳 线 霄 谢 超 何会志 贾振铎 郎庆云 李 珂 刘 海 邱晓龙 王 尚 杨光宇 章娅楠 赵 芹

贾子龙

李德超

白文超 龚 行 邵金龙 彭绍燕 齐安娜 王 鑫 代英英 拉姆卓玛 毛钦玉 胡柏杨

姜 姗

瞿向阳

朱伍军 卢洁丽 白 浩 唐国诚

阳 维

张 彬1008180145

段小伟 廉海浔 马龙泽 侯扬光 林绿亮 文 艺 李店员 李 松 刘泽庆 冶海顺 张 旭 黄梅梅 阙 刚

冀晨曦

陈 雄

努尔孜娅古丽·赛迪尔丁 阿布都拉·艾沙 贺辉辉

宣丰楠 安亚飞 范 匆 麻永晶 唐 林 王富生 颜 浩 冯利佳 朱一萍 王 鹏许 蛟

周乐园

1108670128

陈学博 陈园飞 韩长霖 刘青山

龙家豪

彭 雄

依再提古丽·阿艾尼瓦尔江·巴布音巴特·布亚不力克木

拉提 王付刚 王景弘 谢泰安 李金帅 李泽鹏 刘 剑 舒君玲

王 君

陈建新

李 强 李智宇 杨鸿镔 朱 斌 赵兴英 朱钰莹 贺 宇 李珂珂 朱玉婷 张文安 汤 婷 张笑丹 王庆海 徐瑞鑫 王 月 邹玉华 顾丽丽 苏惠坤 李华建

陆正凯

孟 林

郑育炜

7自动化学院(185)侯凌燕 马爱华 黄 欢 刘鑫荣 聂建高 林 逵 黄荣锋 李 威 孙海明 汪 飞 李月婷 宋橙橙 赵莲莲 曹锦云 韩缪勇 蒋 越 刘 琦

刘俊妧

茆 丹

陈 诚1010200122 陈 夺 李 梅 吴 芬 吴 妍 张文娟 龙竹青 万 森

王江鹏

王 鑫王 洋

1010200251 那孜依古力·帕尔 阿卜杜热依木·艾孜则 陆凯健 吴文强 谢文俊 徐丹萍 李佳美 王 希 俞爱娟 韩 旭 刘永杰 陆 炳 姚思辉 张俊飞 郝英杰 黄志雄 刘 攀 宋晓健 姚仕林 张天玉 翟 桐 陈 路 李华龙 林立斌 刘屹东 王烦培 王丽洋

向 露

周梦兰 白惠文 王树磊 杨 晨1110200142 赵 鹏 汤国苑

刘小壮

王 飞 阿卜杜克热穆·图荪托合提 连 欢

米沙力江·赛麦提 乔 宇 周 影 龚正旭 韩亚涛 李福印 陆叶青 汪 拓 严 威

杨 涛

云 珂

仲 振

912110190416 缪晶晶 孙玉娟 阿地力·阿不都米吉提 鲁 骏

罗 涛

王桂泽 吴海涛

王佳骐

阿扎提江·阿布德克热木 陈 杰

米尔阿迪力·阿力木 肉孜麦提·吾斯曼 孙 斌 唐 杨 图布星巴义尔 吴 桐 徐 晖 钟哲一 陈兰浪 胡雪冰 单碧涵 高 欢 刘 力 王飞龙 魏鑫杰 卢 豪 张 戈

陈 昊

顾 伟廖伟棋

9*** 胡明月 宋 娜 刘 环 颜炳弘 周 青 王 琴 姜 文 刘辽雪 宋雅杰 袁 贤 关建伟 付 敏 廖雅婷 赵珊珊 冯 凯 王笑天 毕浩楠 万 涛 肖延成

曾爱然

盛海源 许治威

朱霁霖

8理学院(170)谷方燕 肖 珂 董大鼎

侯德华

侯阳阳

施 盼 范 蕾 王文辉 张笑乾 刘中华 卢 贺 陈 龚

陈少华

赵 玲 刘明胜 姚 涌

赵 鑫

宣守旺 郭 盼 李京伟 李明磊 霍 旺 格让佐 凌 云 陆春晓 陆 荣 孙 超 黄书华 李小强 仲其邓 李光彦 万子谦 吴 瑶 马福龙 彭思清 董朵朵

黄月影

彭 刚 施佳伟 丛子荃 刘孝禹 王立新 魏小忠 李志翔 冯丽媛 王雨佳 江 翔 杨钰凤

胡继磊

钱春亚 周 唯 邹 涛 陈 晨 何 轩 彭 懿 储书园

哈布力·巴依哈力

管 月

魏 璇

帕尔丁·再依丁 杨朋飞 曾凡喜 朱丽博 木牙斯沙尔·卡地尔 薛志华 穆萨江·纳斯尔 张乾方 谭红梅 张梁燕 韩 垚 雷鹏发 杨爱华 张 瑞 潘胜兰 张春月 周毛毛 李远林 梅 达 叶 涛 郑红俊 梅璐璐 谷明泽 李世雄 李志刚 肖柳青 朱志鹏 李万业 南选红

曾 敏

吕龙舟 唐俊杰 张军军 西任古丽·依斯拉英 黄哲强 宋见龙 许旺贵 李春光 刘 涛1111100224 王 彬 王林森 陈建青 李新亮 林宝杰 刘康康 倪 辉 苏潇阳 姜知武 梅晓亮 王 伟 肖前勇 杨 兴 陶 政 王勇志 王子润 严明坤 朱浩浩 左淑惠 黎校刚 李文欣 刘 盾 柳达强 刘 宇 吴玺良 杜晨冰 贯丽丽 钱 钊 张玉伟 党山清 刘 琦 施进程

张培德

李浩全 李雪飞 马 岩 麦麦提艾力·麦麦江 田振宇 周洋鑫 邓淑真 蔡镇清 常向廷 段 超 贾英河 施涛伟 孙 泓 汤纪豹 武令伟 李怀俊 马乔乔 岳 苗 周 茹 陈志岩 覃 麒 汤 亮 邓苏苏 高志伟

胡名起

强 伟 王午阳 胡欢欢 阿依丁·叶尔江 陈 欢 王 磊周 创

陈慧元

范嘉捷

方五益

9*** 任 伟 宋聪聪 叶 彪 张 豪 李燕萍 高伟刚 李靖哲 林文程

许 琪

杨贵敏

王 浩徐仟仟 9***

14国防生学院(1)殷义鸿

13设传学院(63)阿来·司拉木汉 南议波 崔岳云 多吉卓玛 许 兰 赵 娜 刘运良 马凯强

潘 明

崔 星 李 琳 胡翔翔 克斯尔江·阿布力孜 王勇彬

顾婷婷 其美玉珍 韦 琴 陈静静 李君平罗明红 付中焱 闫姿儒

王晓晖

杨孟冬

葛叶虎

刘欣欣 邢福存 程 浩 李立贡 王春伟 蔡新林 王燕者 高 源 肖卫波 袁广鲁 赵雄涛 郭恩来 戴宇清 李金多 王朝海 程万健 赵宇航 贾 沛 臧梦玲 张 燕 时海东 翟晓凯 宋晓云

许 晴

阿迪里江·马力克 黄 振 吴 虹 张廷槐 段 迪 黄年超 徐佳新 刘洋洋 李渊强 栗文宇 李 强 刘志远 黄庆康 李 博 桂建伟

妙远洋

金亚洲 邓 向 马少君

上官长虹

杜亚玲 吕志伟 尚 静 陈琳琳 顾烨烨 普布色珍 马 文 龙湘泉 格桑卓嘎

刘巧红 吴桂芳 苗丰涛 刘亚贤 吴洪昆 罗 露 吴青桥 马羽汐 张立平许 青 张 虹 张晓令 张亚宁 麦尔哈巴·阿布来提 王秀嵘

叶尔兰 次仁央金 陈 彪 谢婉琳

9外语学院(54)邓娟娟 赵 燕 陈昊祎 张晓龙 刘玉茹 汪 乐 赵泽沙 袁修灯

刘 岩 祁婷婷 黄 颖 张 霞 薛维维 张瑶瑶 徐文星 胡 慧

10人文学院(58)桑姆措 念 扎

张 龙 阿娜尔古丽·木哈蔡红全 黄勇军 边巴普尺 耿远席

沈 铎 王常宇 狄圣钧 樊 磊 王艳梅王莹莹

912115450118 陈少青 丁鹏龙 胡 婷 黄文铭

11材料学院(169)姚 凡 郝玉洁 吕宁博 夏求应 贺英剑 郎启明

周 鹏 胡恒润 陈绍文 方金刚

穆开热姆·吾拉卢良维 木

林小虹 朱峰文 余娟娟

曹志辉

张春红 郑玉婷 李雪晶 沈娟娟 王崧卜 王梓宁 陈 颖

杜 茜

912114070104

钱 雨 武秀枝 赵雯珊 师孟玲 胡开会 王 倩 刘世欣

董学文

加娜尔

王艳梅

1015040109 1015040123

德庆措姆 焦勇娟 郑 鑫 贡布扎西 加娜尔何海波

1115050108

吴东旭 朱鹏飞 张昆伦 俄则星星 陈小芳

罗金丹

旦增松热

拉 姆

候亚庆 杨贝贝 袁子鹏 张 波 李 涛马 鑫

1016120231

李仲儒 吴泉圣 俱 岩 庞卫军 茅凯荣

涂 帅

马祎玮 秦永强

柳 尧 张金婷 白雪莹 韩 婷

张 莉 路鑫圆 杨阿牛 张少晨

刘春波

王 茹 郭 蕊 胡松松

德吉卓嘎 任梦佳 刘秀秦

晋美次仁

陈 云 黄亚兰 谭必毅

谢 煜 师建行 王 超1016150221

李煜霞 刘晓昕 徐智祥

余海洋

熊 乐 刘苗苗 陈 严 胡启苓 倪 菁 汤 颖 黄 魏

贾亚男

赵露露 王 浩 钟佳梨 鲁玮琳 曾美玲

朱庆玉

苗萌萌

王学秋

张蒙飞 阿说阿呷惹 孙嘉凡 田 委 李木子

戚珑献

吴亭亭 朱丙娴 陈祯祯 施雯雯 韩嘉嘉

赵 欣

欧昌昊

夏英双

吉建平李建海 尚梦诗 赵翻翻 刘艳芳

薛 洁

陈莹莹 孟佳慧 孙宏宇 蔡玲玲 张 磊

卓杨杨 蔡云萍 周 海 展肖依 卢静茹 刘艳南 陈婷婷 汪 颖 张慧敏 王丽芝 陈忠旭 蔡 军 代德美 虎 琳 翁 楠 葛 林 陈 方 罗浩耘 潘 赛 李梦思 刘 聪 庄林杰 郭一飞 魏夏斌 许蕾梦 丘加财 甘慈琴 孙俊召 迪丽巴尔·吐尔逊 范鹏鹏 王清玉 程 林

杨 黎 苏留帅

木黑亚提·乌拉力江 徐 明 万小东 王 猛 余青根 吕 越 司 宇 梁雨昕 高 鹏 胡元可 黄中伟 苏虎云 孙 威 唐国强 邢昌昌 余 勇 张晓峰 马新蕊 欧 婷 江旭鹏 尚春强 王万东 吴 厦 陈 辉 陆常杰

马文康

王祥健 杨钦如 张汉鑫 卢力文 秦 冕 宋 鹏 胡 晗 凌玉婷 吕 巍 艾自红 杜锐涛 黄新友 张宇修 周 伟

李晓靖

李 强

12环生学院(63)韩 媛 亢婷婷 麦丹丹 张 岩 陈彤彤 水赛兰 邵华帆 林 逸 彭绍勋 蔡理胜 肖 鑫

占志豪

许 娜 伊再提古丽·伊斯马伊力 王雯毅

廖莎莎 刘珍妮 文晶晶 陈思同 秦雷廷 邱一峰 陈罕雯 张 雯 岳新健 冯雅平张瑞璇

高远翔

15教育实验学院(53)孙 栋 徐英桃 刘珺豪 黄东东 马益路 丁园园 商玉霞 徐 琳

尹 佳

占 彬 朱雅婷 梁坚坚 王宏操 郑思学 刘 帅 项涛涛 王 超912116660122

付京华 王帅卓 滕 聪 司亚楠 柳思岐

孙丽平朱容慧 周传培 张云鹏 陈世超 许 珊 韩晶晶 刘涵瑞 翟 飞

朱 敏 马 刚 马加立

张 林 邹 权 段 然 李 磊 卢家俊 彭 薇 王叶茂 吴俊杰 程阿苗 单 优 卢坚基 邱 婷 吕乾坤 武 超 周家强

刘先锋

张小清 柴亚登 杨 飞 张冬冬 孙赫飞 唐 军 吴杏苹 杜荣华 王雪旸

龙 雨

周 甜 罗 瑞 郝坛义 徐元浪 刘俊来 罗思菊 吕灵双 申雪平陈 羽 唐治益 张 亚 王 飞 李 浩 王达强 史晓东 王 镇 王蔷薇

王 铁

祁志祥 徐 翔 孙 银 崔 璐 冯 敏

薛荧荧

孙 姣 李 赟 秦永贵 吴琴莉 刘思余 袁圣云 严维莉 任志强

程启凡 陈 轩 阿热达克·阿力玛斯

肖祖君 陈建村

宋怡君 马小霞 武晓雅 孙乐乐 江 丽 毕士媛 岳 通 杨佩男 张铭军

徐晓峰 丁芙蓉 严彬云 张佳琳 耿晓玉 张 坤 陈宝存 徐 洁 殷慧敏 徐 振 杨题源 杨 月杨云霞

912000730008 16经管双学位(10)胡懿莹 杨婷婷 袁 媛程小波

9*** 17人文双学位(2)曾梦丽 张 蕴

蒋 瑶 杨 月1100730015

洪诗颖 李建妹 陈成志 谷礼政 于平张 悦 葛晶煜

孙宇浩

赵 青 傅青松

李金龙

陈志鹏 郭 祥 林 敏 钱科威 韩 凯 刘卫平朱凌智

毛嘉慧

陶云生

黄 姗

孔陈江

王雅婷 陆翔宇 缪羽婷

上一篇:职院省级文明工地汇报材料下一篇:马原复习重点终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