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传播协会汇报发言稿

2024-09-10

闽南文化传播协会汇报发言稿(7篇)

1.闽南文化传播协会汇报发言稿 篇一

闽南理工学院计算机协会

计算机协会宗旨:实践于个人,服务于大众。

计算机协会会员定位:主要是面向于非专业人士,侧重于计算机一二级教学、讨论,以吸引电脑爱好者以及想要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学为目标。

计算机协会以后办活动的方向:对于外面来找协会的活动视情况而定,要接一些对于宣传协会有重要意义的,以及和协会宗旨相符合的活动,要将立足点立于校内。

计算机协会会员制度

为保持协会顺利正常工作,更好的适应常规工作和大型活动相结合的特点,以及各部门互相合作、紧密配合的特点,发挥集体协作的作用,计算机协会本着“集中讨论,民主决策”的作风和原则,实行例会制度,具体制度如下:

计算机协会每周周末开设一堂教学课程;

会员必须按时到地点授课,如有事应提前向会长请假。否则将视为无故缺席。

3、会员5次无故迟到、缺席者,除去会员资格;干事3次将除去干事资格;

4、开课时间内无特殊情况不得早退;

5、课堂上会员可以举手提出问题,踊跃发言;

6、会长在开课前及时分派各部工作任务,各部部长必须认真记录,有不能处理或不能完成的任务要提前提出;

7、课堂出勤情况作为期奖励评比依据之一;

8、每名干事每学期期末必须上交一份期末工作总结;

9、干事须完全会长和部长分配的任务;

10、本制度由闽南理工学院计算机协会制定,本制度的解释权由计算机协会享有,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计算机协会奖励评比规则

为感谢、鼓励广大干部对协会所作出的诸多贡献,表彰和鼓励优秀干部特设立以下奖项,即:最佳干部奖杰出贡献奖

一、奖项介绍

1、最佳干部奖

评选出本学期为协会的干部

2、杰出贡献奖

评选出本学期对协会有特殊贡献的(提出优秀的建议)会员

二、评比对象 :所有计算机协会干事、会员

计算机协会活动制度

本协会各种活动由理事会统一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活动策划初稿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各部门提交的活动策划初稿、会员以个人或小组名义的提案,学校团委等组织的建议等。

2、经协会会长、副会长及组织部讨论后确定出最终活动方案,由组织部负责活动策划书的定稿。

3、组织部负责学校团委等主管部门的申报工作。

4、获得学校主管部门的审批之后,由会长确定负责该项活动的实施;

5、活动总负责人根据活动需要从各部门中抽调人员组成活动筹备小组,具体负责活动各项事宜,并确定一个联络人,专门负责督促各部门的工作完成进度,协调各部工作以确保活动顺利完成。在此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应给予最大程度的配合。

6、活动结束后,各部门均需做一份活动总结交给活动总负责人,活动总负责人亦需向组织部提交一份详细工作总结。

换届选举制度

暂无

协会主要活动:

1、每周开设课程讲解活动

2、郊游、聚餐活动

3、每周周末下午在二期活动室义务维修

4、女生部小游戏竞技、电脑小知识竞赛

5、每学期将举办一个全院学生参与的大型活动

(注:同学们如果有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可以向我提出)

2.桃源县旗袍文化协会发起人发言稿 篇二

杨 易 武

尊敬黄县长、汤县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金色九月,阳光明媚。今天,桃源旗袍会在这花的海洋、灯的世界里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在此,我谨代表旗袍会班子的全体成员,向各位领导、来宾、会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为这次旗袍会的成立给予大力支持、配合、帮助的相关部门、单位、企业和商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为这次成立大会给予大力支持、帮助的常德旗袍会以及各兄弟县旗袍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为本次成立大会全力支持的枫林花海、小强文化传媒等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来自长沙、怀化的旗袍佳人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尤其对为这次大会付出的凤君女士、薛枫先生、唐亚琼女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对为本次成立大会辛勤付出的演员们、会员们、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桃源旗袍会将以弘扬中华传统礼仪和文化为宗旨,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凝聚广大旗袍爱好者开展活动,提升女性内外兼修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传播旗袍文化,让更多的女性朋友拥有优雅、美丽、健康的东方女性所特有的美感。

旗袍会旨在从社会的发展、满文化、服装、绘画、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化对旗袍服饰带来的影响,从而将文化、艺术与服饰紧密结合起来,满足人们求真、求美、求好的内在需要。桃源旗袍会将秉承中国旗袍会的创办理念,让旗袍文化发扬光大。

3.感受闽南文化 篇三

来闽已经两个月了,初步感受了闽南文化。闽南的文化和广东的粤文化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广东主要是南粤文化和客家文化,而福建和台湾则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地区。在网络上面搜了一些资料:

闽南文化,系指生活在福建地区的人共同创造的(主要是闽南人),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归侨蔡资深民居是其代表作。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厅为组织院落单元、厅、廊、过水贯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所不同的是该建筑为群体建筑,且座座雕梁画栋,装饰有透雕、浮雕、线刻或圆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泥灰雕,雕饰题材十分广泛,雕刻技艺精湛,雕琢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戏剧故事、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该民居建筑群既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族建筑风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装饰艺术特点,堪称闽南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中国域外建筑艺术合璧的杰作。此外,俗称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楼式”的闽南侨乡民居“番仔楼”也是其代表作。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系指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闽南人除信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主兼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摩尼教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间除信仰中华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诸神(如土地公等)外,还信奉实有其人被尊为神灵的保生大帝(吴夲)、妈祖(林默)、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原名郭忠福)、清水祖师(陈普足)。宗族文化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系指闽南人创造和使用的地方语言。该方言是汉语诸方言中很重要的一种方言,为中国八大方言之一。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据统计全球讲闽南语的人多达8000万(在8000万到1.2亿之间。属泉州和漳州口音的主要有福建1600万、台湾2000万、南洋约1200万。世界其他各地约200万)。

闽南文化特点:

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

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

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

4、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5、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同闽南人中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此外,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的双重传播性特征。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著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及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

文化的创造者是人,且人又是“文化最忠实、最积极、最活跃的传播者。而文化远距离的传播,有赖于人口的迁移”闽南文化的传播是通过闽南人移居国内外而传播的。国内传播达闽北、闽中、闽西、浙东南、赣东、粤东、港澳、海南及台湾。其中移居台湾为最多,且分布广泛于台北、台东、台中、台南、高雄、桃园、苗粟、基隆、南投、屏东、彰化、花莲、嘉文、宜兰、云林、新竹、澎湖等绝大部分地区,而均有闽南人在那里一代代休养生息。已知从唐代始,先辈移居台湾,不仅带去方言,也带去闽南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居建筑等等,并代代传承、发展和创新。但发展迄今,仍语言相同,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居建筑也仍相同或近同。从现有台湾人口中讲闽南话的就多达1700万人,表明闽南话在台湾是其主要语种,由此可窥见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教育几近相同。而国外传播则达世界各地,堪称世界各地都要找到闽南籍华侨(居多)华裔人群的足迹。移居国外的闽南籍华侨、华人(指入居住国外籍者)有数百万之多,其中称居东南亚诸国最多。华侨、华人先辈不仅带去闽南方言,而且也把闽南的民俗风情、民间信仰、民间艺术传播到居住国闽南人社区,并一代代传承、渲变和发展。迄今侨居于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已多达近1400万人,分布于近百所国家和地区,由此可窥见闽南文化在国外传播广泛之一。

研究闽南文化的意义

闽南文化上承中原,吴越文化而由移居闽南的汉人和原住民共同创的先进的地域性文化,尔后又借鉴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使闽南文化更兴盛发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闽南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存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以科学的分析态度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弘扬传统闽南文化的精华,摒弃闽南文化中的糟粕,在批判中加以继承,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2、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闽南文化中蕴含的开放性、包容性、思辩性,弘扬拼搏精神和树立自信。

3、闽南文化蕴含的“和合思想”,是构建和谐的闽南社会及增强与台湾同胞和侨胞凝聚力的保证。

4、闽南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利于闽南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也有利创造出既体现闽南传统文化特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闽南文化,促进闽南文化资源的永续性发展。

5、对闽南文化的研究,在促进和平统一台湾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闽南文化对台湾地区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对台湾同胞有着强大的吸引作用。

看了这么多关于闽南文化的资料,其实还是建议大家都厦门和台湾亲自感受比较好,因为闽南的额小吃真的非常的好吃,有很多传统的百年老店在等待这大家品尝。

我隔壁住了一个马来西亚的朋友,他自己在这个台湾企业工作,也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闽南文化的影响。他从小就学习中文,现在已经完全融入东山这个地方了,认识很多的人,估计将来娶一个中国姑娘也是极有可能的。

4.闽南文化习俗礼仪 篇四

饮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端午节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

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戏曲文化

梨园戏

梨园戏,戏曲剧种。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晋 江、龙溪地区及厦 门、台 湾 省闽南方言区域。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动。梨园戏历史比较悠久,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南管戏

南管戏 早期由大陆传到台湾属于闽南语系的戏剧。包括有“七子戏”、“高甲戏” 、“白字戏”三种。七子戏:台湾的“七子戏”源自于福建泉州的“小梨园”(童伶)和“大梨园”(成人),一般狭义 的“南管戏”即指“七子戏”(小梨园)。“梨园戏”为闽南语戏中最古老的剧种,约于康熙三十六 年以前传入台湾。

打城戏

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留下两句传世名言:“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那千年古刹开元寺的法事活动,更是终年不断,香火不绝。尤其是闽南民间每年七月都流行普渡,请和尚、道士念经拜忏,以“超度亡魂”。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和尚表演地藏王菩萨打开鬼门关,放出阴间冤鬼的故事,俗称“打地下城”;一种是由道士表演芭蕉大王巡视冤鬼城,四方出屈死冤魂的故事,俗称“打天堂城”。这“打城戏”名称的由来。“打城戏”又有“和尚戏”、“法事戏”之称。若由道士单独演出,则民间称之为“师公戏”。总而言之,它属于宗教剧。

乩童

是原始宗教巫术仪式中,天神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间的媒介,类似西方宗教所称的“灵媒”。正规的道教与佛教都不承认属于本教内仪式,道教和佛教虽承认有乩童这回事,但不允许弟子们搞这些东西。乩童们却常向道教和佛教靠拢,自称自己为某天神或某佛祖的同乩,甚至自称能请到“耶稣基督”。

虽然被称为乩童,但实际上也有年纪很大的。神明上身则称为“起乩”,而整个过程则被称为“扶乩”。乩童现今主要活动于广东、福建、台湾和东南亚华侨聚集国家,在乩童仪式上台湾与泰国一带最为盛行。

成为一位乩童

一般童乩的来源有三:一是先天的由神明挑选,并施予个人各种症状,使其担任乩童;二是老童乩的传承,年老的童乩退休之前,找一位合适人选继承衣钵;三是后天的个人自行起童,受现场情境影响而起童,成为童乩。

然而,要成为一位称职的乩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庙中主神挑中成为乩童之后,必须身心纯净,会在适当时辰起乩,即神灵靠身设案办事,除了指示处理庙内事物外,也接受善男信女们的问事;一般案台边都会有一位或多位协助的人手,多为庙里的理事或乩童的亲人.

5.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篇五

11旅游管理 符汉超 1112000641

闽南文化大体是指由闽南人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闽南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闽南文化包括闽南方言、民间信仰、民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传统建筑风格等方面。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古越族人在闽南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了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了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东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千百年来,闽南文化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到台湾而广为流播,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这一问题入手,对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求教于前辈与同仁。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移居台湾,成为台湾地区的主体居民,他们把闽南文化带到台湾,使其在台湾传承与融合,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闽南文化对台湾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闽南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民族在迁移的过程中,首先是把语言这一文化载体传播到新的居住地。闽南方言(闽南话)作为闽南人文化的载体,在闽南人移居台湾的过程中,他们首先把自己的母语——闽南话带到了台湾,并世代相传。由于闽南籍的人口在台湾人口中占大多数,闽南话也就成了台湾同胞语言交流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汉语方言。福建闽南话在台湾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台湾式的闽南话,也就是近年来在台湾大众传媒中使用的所谓“台湾话”。换句话说,台湾同胞所讲的所谓的“台湾话”,就是闽南地区闽南人所讲的闽南话。尽管由于地域关系等原因,所谓的“台湾话”与闽南话相比,除了在特殊词汇上有一些细小的差异和语调上不象厦漳泉闽南话那么纯正外,其余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所谓的“台湾话”与闽南话是一脉相承的。⑦这就是海峡两岸闽南话一直畅通交流、沟通无阻的根本原因。

(二)闽南民间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对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这种需求更为迫切。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繁多,主要有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关帝信仰、城隍信仰、陈元光信仰、青山王信仰等。这些民间信仰,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而带到了台湾予以传播,也就形成了台湾同胞的民间信仰。其中,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台湾同胞信仰、奉祀妈祖也最为虔诚。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1662年),泉州人就在台湾建起了台南天妃宫。1668年又在鹿港建起了鹿港天妃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后,他向康熙皇帝上奏,认为“泉州神女天妃显灵,协助平台有功”。次年,泉州的“天妃”升格为“天后”;施琅在台湾的台南建造大天后宫;随后,又在台湾的台中、嘉义、淡水、彰化等地,建起了从泉州“天后宫”分灵出去的天后宫多座。因为台湾是个海岛,妈祖又是海上救苦救难的“女神”,所以妈祖信仰遍及台湾各地。从偏僻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到处都建有妈祖庙。据说,台湾有妈祖庙800多座,信仰者达1100万人以上。因此,数百年来,作为闽南文化组成部分的妈祖信仰,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加强两岸民间交流的原动力。

(三)闽南民俗习惯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传统民俗习惯很多,如有春节拜年、元宵迎灯、清明扫墓、端午竞舟、中秋搏饼、重阳登高、冬至搓圆等民俗风情。其中,最主要的是,闽南人为取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历经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聚居,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民俗习惯。因此,闽南人移居台湾的同时,不仅带去了宗族聚居的民俗,而且供奉祖先的牌位和神衹。特别是早期闽南人移居台湾,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土著居民的袭扰等困难,他们在不可预卜的未来环境中,为谋以生存并求得发展,必然要同族聚居,以祖先和神灵作为精神支柱,祈望祖先和神灵保佑他们未来一切平安顺利。在聚居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宗族组织,随后,就要从事置族产、建祠堂、修祖墓、编族谱等宗族活动。而祠堂往往是宗族、家族组织活动的中心,它不仅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议事、执行族规、族人宴饮活动的地点。台湾各地种种宗族活动基本上与闽南相同。迄今,这些场所在台湾的乡村仍然可以见到历史的痕迹。对于家族来说,几乎在近亲居住的祖厝内都设有公厅,作为祭祀祖宗的场所,他们逢年过节都将家族的现状及新鲜事,如男婚女嫁、添丁发财或金榜题名等大小喜事报告祖先,同时,也将天灾人祸、遭遇困难等报请祖先,以求庇佑,指点迷津,避难免灾。这种传统民俗一直影响到现代。这些民俗习惯的传承,都反映了移居台湾闽南人思乡恋祖的情怀。

(四)闽南宗教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宗教信仰是闽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闽南人的足迹,闽南宗教信仰也在台湾广为传播。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大类型。其中,闽南佛教信仰对台湾的影响最大。我国现代著名高僧广钦和尚(1892-1986年)被台湾佛教界誉为“圣僧”、“一代高僧”。他少年出家,1947年以前在福建泉州清源山和承天寺弘扬佛法,专修念佛禅定法门,曾达到进入四个月不食不动的境界。1947年6月,他赴台湾。在台湾的40年间,为了弘扬佛法,他致力于三件大事:一是建寺安僧,先后在台北、高雄、台中、台南、花莲等市县创建了广明寺、广照寺、日月洞寺、承天寺、广龙寺、广承岩寺、妙通寺等一系列庙宇,以安顿僧人。二是讲授开示,以动人的辞藻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弟子。三是传授三坛大戒,延续佛教文化命脉。广钦和尚为闽南佛教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达到了“法雨普施台湾,甘露滋润大陆”的效果。这一善举为台湾佛教界认同大陆佛教文化,形成共识奠定了基础。

(五)闽南民间艺术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艺术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戏剧(梨园戏、歌仔戏、木偶戏、高甲戏等)、音乐(南音等)两大类。闽南艺术对台湾的影响很深远,闽台两地都有爱看戏、爱听曲的民风,几乎所有闽南的戏剧、音乐都传播到台湾。梨园戏是闽南最古老的剧种,早在康熙时期就已传播到台湾,梨园戏传入台湾之后,成为台湾最早流行的剧种之一。歌仔戏发源于漳州的锦歌,随着漳州人大量移居到台湾,发展为台湾的歌仔戏。后来,歌仔戏又传回漳州,成为至今十分流行的芗剧。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它的表现形式是前台演员演唱,后台多人伴奏。南音的历史有一千多年,是中国现存四大古乐中历史最悠久的曲种,集华夏古乐之精华,含唐宋曲韵之神妙,故有“华夏瑰宝”、“音乐活化石”之美称。早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南音就已从泉州传到台湾,得到传承与发展。近代台湾的南管乐团在台南以“振声社”最著名,台北以“闽南乐府”规模最大。全省有50多个团体,会员达三四百人。近年来,在泉州举办的南音节活动,来自台湾的班子不仅数量多,而且保留下来传统的东西也多。这与几百年来海峡两岸艺术文化的交流频繁直接关系。

(六)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6.闽南的文化礼仪有哪些 篇六

语言:闽南语起源于泉州,但闽南语的流播已不仅仅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地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

2、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3、宗教: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4、民俗: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5、饮食: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

饮食文化

饮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端午节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

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

戏曲文化

梨园戏

梨园戏,戏曲剧种。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晋 江、龙溪地区及厦 门、台 湾 省闽南方言区域。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动。梨园戏历史比较悠久,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南管戏

南管戏 早期由大陆传到台湾属于闽南语系的戏剧。包括有“七子戏”、“高甲戏” 、“白字戏”三种。七子戏:台湾的“七子戏”源自于福建泉州的“小梨园”(童伶)和“大梨园”(成人),一般狭义 的“南管戏”即指“七子戏”(小梨园)。“梨园戏”为闽南语戏中最古老的剧种,约于康熙三十六 年以前传入台湾。

打城戏

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留下两句传世名言:“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那千年古刹开元寺的法事活动,更是终年不断,香火不绝。尤其是闽南民间每年七月都流行普渡,请和尚、道士念经拜忏,以“超度亡魂”。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和尚表演地藏王菩萨打开鬼门关,放出阴间冤鬼的故事,俗称“打地下城”;一种是由道士表演芭蕉大王巡视冤鬼城,四方出屈死冤魂的故事,俗称“打天堂城”。这“打城戏”名称的由来。“打城戏”又有“和尚戏”、“法事戏”之称。若由道士单独演出,则民间称之为“师公戏”。总而言之,它属于宗教剧。

7.关于闽南文化作文初一 篇七

为了融入闽南我的家,我有玩泉州部分的名胜古迹,了解了泉州的风俗,我还跟随爸爸去各地了解、游玩了闽南的名著景点,还了解了各地的传统艺术、民土风情、闽南美食等等,都让我叹为观止。

为了我的闽南梦,我去了解闽南各地的民土风情,我让人捧腹大笑的拍胸舞,有锣鼓声喧的粗锣鼓,还有象征风调雨顺的“尾牙”。

为了我的闽南梦,我还有完了闽南的著名景点,当我看到漳州滨海公园的雄伟壮观的地貌时我仿佛望到了地址形态各异的火山口正在发泄着蓄存已久的大爆发。当我看到永春牛姆林,闽南的西双版纳的云雾缭绕,四季如春的景色时,仿佛望到了朝气蓬勃的“天然陈列馆”。当我看到经典的“土楼王国”时,仿佛望到了无数个巨大的蘑菇,让我叹为观止。

为了我的闽南梦,我还认识了许多传统艺术,有泉州活灵活现的木偶戏,有有古、多、广、强、美的南音,有气质饱满、神态逼真的漆木雕,还有剪纸艺术的奇葩南安盘花,还有古典时尚的砖刻艺术,都让我连声叫好。

为了我的闽南梦,我还了解了一些闽南建筑,有闽南文化的核心建筑红砖建筑,有奇特单调的石头房,邮过去惊世骇俗的鼓浪屿的老宅,这些房子虽老却都是独一无二的独特建筑。

上一篇:中学校园微电影剧本下一篇:工序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