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精选9篇)
1.智慧城市未来发展 篇一
未来酒店发展趋向智慧型酒店
“网络化、信息时代、数字信息”这些词语的出现,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上至耄耋老翁,下到娃娃,都对这些内容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可见数字、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提倡“存在既是合理”的偏激言论。但是从现代社会的人们眷恋不舍的“电子情节”,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随之呈现出向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人性化等特征的转变。因为,科技手段的创新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高科技体验可以成为未来酒店经营和管理的利器,成为吸引客源的竞争力要素。同时,面对中国酒店行业的竞争局面与价格竞争的市场环境,如何及早思考自己的蓝海与市场的差异性,打造培育自己的特色和差异化市场,成为酒店必将面临的重要课题。
纵观酒店行业,我国的酒店与国际接轨较早。在国际酒店巨头早已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服务的今天,国内酒店信息化程度相对来说过于迟缓。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酒店在网络时代的营销拓展,影响了酒店经营绩效与竞争能力的提升。很显然,中国酒店行业正在向着真正现代服务业的方向发展,智慧酒店代表了未来酒店业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发展的主流。
酒店实施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是对酒店传统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挑战,各方观点证明,这一趋势代表了酒店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酒店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将酒店管理信息数字化,同时为顾客提供数字信息技术产品,借助计算机和Internet进行辅助管理和服务的模式。这其中就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以酒店信息为管理中心的系统,如酒店电子商务、网上预定系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HIS)、酒店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其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酒店客人提供个性化的数字信息产品,如客房宽带、可视电话、网络游戏等,其目的在于满足顾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增加酒店收入。
“智慧e房”云集酒店多媒体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节点服务器、嵌入式终端——云-PC,中心服务器安装在我公司机房,节点服务器安装在酒店机房,云-PC安装在酒店客房。中心服务器采用P4P方式向酒店服务器推送内容并自动更新;客房终端云-PC将客人的点播数据通过局域网实时传输给酒店的节点服务器,再由节点服务器通过WEB网络实时传输给中心服务器,实现中心服务器对节点服务器和云-PC的云集管理构架。
2.智慧城市未来发展 篇二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杰
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革命, 也是发展模式的创新, 是以高速、智能、融合为特征的一种新的城市环境形态。建设智能城市也是贯彻中央国务院新型城市化战略部署的要求。与改善民生、提升现代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促进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 对加快新一代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领域的深度应用,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巡视员——李颖
近年来,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应用,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创新城市建设理念和建设模式,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以大系统的整体优化, 替代子系统的个别优化, 实现科学管理, 服务智能、资源共享、环境改善、社会和谐, 可以说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和转型的客观需求, 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品质, 增强城市竞争力, 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 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做好顶层设计非常关键。不仅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建设实体和建设方案。还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以及长效的合作机制和商业模式。从而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配置, 有效解决改革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 资源与发展, 民生与发展等社会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主要概况为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政策利好十分明显, 例如8月份八部委联合发布的《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我相信这些都是我们的重大政策利好, 既有规划, 也有意见, 还就相应的政策, 我想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把握的现状;第二我觉得要把握的现状就是相关的国家试点, 这几年陆续展开, 以及初露端倪, 或者有些情况已经成为一个大态势,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经验, 通过先行试验, 积累经验找出不足, 加以推广, 这是第二个现状;第三, 就是有一大批中国式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偏重建设为主的, 国外已经在玩理念了。比方说像智能化的设备、智能化的各种应用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开放性的平台、集成服务等。
智慧城市发展的趋势可分为四块。第一, 就工业来讲, 要巩固工业3.0版本, 而且有条件的地方向工业4.0进军。第二块, 对服务业而言, 首先是生产型的服务业加快共鸣, 把服务业剥离出来, 而且越来越向自我服务和向加快外包服务转变;其次是提供服务的质量、标准这样一些信息可追溯, 可体验、可定制, 将成为企业的竞争利器;新型的服务业态将不断涌现, 这样一些趋势都是新的商业模式, 或者服务业的新业态。第三块, 对消费者而言, 对政府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各类诉求明显提高, 对企业提供的各类产品服务更加苛求, 对个人生命和产品的安全苛求更加强烈。第四, 就政府而言还应做到五点:一, 数据开放的步伐加快;二, 对市场行为或者说企业的监管模式从行政审批向事中、事后的监管发力;三, 政府部门间打破信息孤岛、系统分割的成效将会明显;四, 政府购买服务将成为一个大趋势;五, 政府基础设施还需建设。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
日前, 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随着这个《意见》的发布, 我国的智慧城市也正进入到了落地的一个概念, 所以今年对中国的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本次意见的发表我觉得大概几方面的意义。第一, 作为一种健康发布的指导意见它提出了我们当前一些不健康的问题, 包括国家层面的指导, 体制创新之后标准规范体制的缺失, 投资浪费的缺乏实效, 还有一些安全隐患等。这些指导意见的核心是针对这些苗头和问题, 智慧城市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理念和方向, 我们同时希望它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二, 意见的出台也弥补了我们国家智慧城市的一些政策的空白, 同时, 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部署的要求。
第三, 它在指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原则、主要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四, 它跟随国务院统一引发的智慧城市领域第一份政策意见, 提出了顶层设计理念、推进信息开放共享来保证信息安全等基础性共性的要求, 树立了一个通用的行为准则。
此外, 它还具有一个凝聚共识的作用, 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我们前期各个地方的探索经验, 展现出指导意见的规范性和参照的指导性。指导意见的出台代表了我们要进一步的认清智慧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这种融合的大趋势。
所以我们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空中楼阁, 也不是另起炉灶,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各级各类的城市信息资源来推进互联互通。智慧城市成败的关键不是要建设新的信息化措施和应用系统, 通过数据融合来实现我们信息跟决策的融合, 从根本上促进信息部门的协同共享, 城市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高林
目前, 各企业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城市发展, 国内差不多400多个城市都在建设相应的智慧城市, 所以亟需政府出台相关的重点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在2012年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调研, 在调研中, 对智慧城市发展和问题和挑战列了一个清单。从企业来看, 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 在2012年的时候企业认为普遍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二是缺乏参与厂商的协作等其他一些因素。从我们智慧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看, 最高的一个需求就是缺乏城市部门间的协同和协作, 好像我们常提到的信息孤岛问题;其次就是缺乏相关标准, 从这方面我们觉得在标准化方面存在一个普遍的需求。
要说标准制定的主要方式要先明确框架, 根据这个方式把行业一些共性的标准需求和现有的标准化基础, 经过调研确定出标准体系的框架, 这个框架是开放式的, 不光包括智慧城市特有的一些标准, 也要包括建设智慧城市碰到的基础标准。综合现在已有的这些标准, 涉及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等方面的技术, 也涉及到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综合领域的信息系统。另外, 从技术角度来看, 关注信息资源的一些标准, 在汇聚、共享、共用等方面, 都是未来建设智慧城市一些标准化的作用。
至于下一步工作, 根据总体指标的安排, 准备立项实施的标准涉及到总体方面, 包括支撑技术、建设宜居、管理等方面。同时还要有开展一些大的研制计划, 在年底会把这些方案拿出来, 按照划分的领域, 于2016年之后在各行业建立自己的指标体系。
最后, 代表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欢迎各“产学研用”单位参与在开展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工作, 积极贡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中国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胜雷
我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智慧城市试点及进展概况。首先, 智慧城市试点的提出实际上是结合我们国家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 包括四化的战略, 结合了我国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
另外, 我们推行了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的一个研究工作, 还开展了智慧城市的一个案例研究。这一块, 标准体系我们梳理了国内有关智慧城市10000多个标准, 然后把它进行归类, 提出了智慧城市哪些标准应该可以适用, 哪些标准是要去提出的。
此外, 今年年初我们又对智慧城市的创建案例做了一个总结, 总结了13个案例的情况。在这一块, 尽管很多地方智慧城市的推进时间不长, 但是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成果。
关于试点的后续工作, 可以总结成几个方面。第一, 在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索智慧城市内涵。智慧城市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要把智慧城市的低碳、绿色、节约发展好。第二, 从住房城乡部来说就是结合新型城镇化, 智慧城市是一个载体, 是四化融合的一个载体, 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倍增期。第三, 我们提出来智慧城市试点要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去开展工作。第四, 不断完善标准体系, 积极参加国标委智慧城市的标准工作, 包括ISO三项标准三大组织的智慧城市的标准工作。
*IDG常务副总裁兼大众化区董事长——熊晓鸽
今年的展会, 我们之所以投出那么多的资源一起跟国家信息中心来做6号馆智慧城市专馆的演示, 我觉得很大的一点原因是基于我们IDC做的《中国智慧城市100强》报告, 我觉得未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间很大的一个亮点, 同时对于我们做风投的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投资机会。
在到IDG之前我曾经一记者的身份到新加坡去采访过一次, 当时就采访了新加坡20年前提出的一个智慧岛计划。现在20多年过去了, 应该说这个智慧岛的计划对新加坡的经济进步起着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今天提出的智慧城市的计划发展, 远远比那个要超出很多倍。而且当时想计算机和PC的使用还并未普及, 而眼下, PC的互联网都已成了一个过去, 移动互联网才是未来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要想发展智慧城市, 一定要利用现在优越的技术, 把握移动互联网, 只有依靠这些技术, 我们才能做到过去所不能的事情, 使O2O、P2P等这样的一些东西成为可能。
IDG近几年经常会做一些互联网金融的研讨会, 或是建立相关基金, 专门为在这些方面有好想法的创业者做些投资, 因为在我们看来, 智慧城市确实能够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大重点。现在大家都说全民创业, 有一个创业的风潮, 确实涌现了很多的机会, 同时以政府驱动的智慧城市方案一旦提出, 使得每一个人都有了参与的机会, 而移动互联网这个应用技术的发展无疑使这些机会倍增。
所以, 我觉得不光是IDG的展览公司、市场研究公司, 还包括我们的风险投资基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因为这其中有很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发掘。希望IDG在之后的城市建设中能够扮演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IDC助理副总裁——武连峰
中国未来智慧城市发展应该说会有非常大的潜力, 不管从整体经济增长, 从人口城市数量以及城市规模来讲都有很大的潜力, 如何“引领更具竞争力的中国智慧城市3.0时代”?我们建成智慧城市有哪些挑战?
整体来看, 建设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是整个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石, 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智慧城市的灵魂。我们把新型城镇化总结成五个新, 包括新产业、新环境、新模式、新生活、新服务。其实刚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支持这五个新, 这五个新我们说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带动很多相关的产业, 一个是促进传统产业智慧化, 另外本身智慧城市会带动很多产业。那新环境也是一样, 如果用智慧城市来支持环保。还有新模式、新生活、新服务, 我想这个城市建设的好, 可能对于政府、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新生活, 也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新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面临的挑战会有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规模大、复杂、差异化信息孤岛;第二个是重硬件、轻软件、服务、数据、应用、新兴技术, 这也是很典型的一大问题;第三个方面是目前的整个建设模式与生态系统还不成熟。基于这三个挑战我们应该做到, 一是智慧城市从以前的“热”开始向“暖”, 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二就是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 现在全国已经有2000多家服务提供商来建设智慧城市, 究竟我们如何在这里面寻找差异化。三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当中投资越来越少, 而市场化的力量将会成为主流。未来智慧城市会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中小城市也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们也探讨促产业、惠民生、保稳定也是大的方面。
IDG认为海纳百川, 同时知之智之、知会之道, 才是中国智慧城市之道, 立足未来, 数据科技引领中国智慧城市转型;同时引领更具竞争力的智慧城市3.0时代, 对于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服务好市民和企业, 都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政府经济促进局亚太地区负责人——Ms.Veronica Tan
巴塞罗那这些年在智慧城市这块也加入了很大的投资, 今年的预算甚至比往年增长了22%, 这是由政府引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希望政府能实实在在地为市民服务, 让居民的生活更美好、更完善。而智慧城市就是通过这些科技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我们也希望跟政府分享我们的成果和巴塞罗那的发展。
为此, 我们始终希望能够把智慧城市在巴塞罗那变的不只是更有效应, 还要有持续性, 而且希望给市民带来一些免费的服务, 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政府的信息是希望更加透明, 给居民更多的便利。那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呢?
第一是我们在国际上的一些排名, 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确做了很大的工程。甚至有副市长专门负责这一块。而且, 巴塞罗那也有相关的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 主要以欧洲为主, 当然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到巴塞罗那参加。
第二种, 我所提到的智慧城市联盟会, 在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许多不同的项目在进行, 到现在为止有17个, 其中大部分是公司跟我们合作的。此外, 我们每年会主办两次会员会议, 并在会中同他们商讨一些能够实行的项目。我们会请不同的城市来参加的原因是希望不同的城市把他们的需求提出来给商家去商讨, 然后由商家通过世界不同城市的需求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第三是我们有20多个项目能够实施, 这些项目我们是希望有一些企业家能够踊跃的参与到当中来。
3.未来科技 智慧城市 篇三
说得好;现在城市里到处都是傻瓜。
别这么随意下结论,小心有人盯上你这个傻瓜了。事实上,我们这里谈论的不是人——而是说城市应该拥有智慧的大脑,目的是更好地帮助人们。你瞧,如今有多少人在海内外无序蔓延的大都市里紧张不安、心绪不宁、跌跌撞撞地摸索啊。其实,能够让生活更轻松的服务数不胜数,可惜它们之间各自分离,互不相干,既耗费时间,又常常自相矛盾。
听上去蛮像我以前的女朋友呢。哈哈!
也许是吧,不过好在情况终于有了转机。Google已经把全世界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导航加入进了它的Maps(地图)App中,因此不管你在哪个城市步行、开车、乘公车或者搭地铁,这个App都能帮助你自由自在地游逛消遣。此外他们还往里面结合进了机场航班到港信息、TomTom实时交通服务、Booking.com的实时客房预订服务、社区餐馆推荐……
最终你得到了什么?Soho区夜总会里的一夜狂欢?
4.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_提纲 篇四
1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1.1发展背景及现状
1.2发展趋势及理念
1.3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
2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2.1指导思想
2.2基本原则
2.3发展目标
3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3.1主要任务及控制指标
3.1.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2、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
3、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4、城市信息安全建设
3.1.2建设与宜居
1、城市建设管理
2、城市功能提升
3.1.3管理与服务
1、政务服务
2、基本公共服务
3、专项应用
3.1.4产业与经济
1、产业规划
2、产业升级
3、新兴产业发展
3.1.5创新任务
3.2重点项目
4运营模式
5实施步骤
5.1规划阶段
5.2建设阶段
5.3运营阶段
6保障措施
6.1制度保障
6.2政策保障
6.3资金保障
***格式要求***
标题格式:
一级标题:黑体/小三/1.5倍行距;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1.5倍行距;
三级及以下标题:黑体/四号/1.5倍行距。正文、图表格式:
5.智慧城市未来发展 篇五
CONTENTS
第一篇:八大互联网公司评中国幸福城市智慧城市渐行渐近--------1 第二篇:无线城市掌上公交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增速--------------------3 第三篇:智慧城市建设分析市场将增强综合竞争力--------------------4 第四篇: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迈进新阶段-----------5 第五篇:智慧城市建设规模大幅增加产业价值持续提高--------------6 第六篇:中国超万亿投资布局500余城市智慧城市前景可期--------7 第七篇: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国家战略--------9 第八篇:我国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10 第九篇: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将超2万亿元------------------------------10 第十篇: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刷新万亿投资将惠及哪些产业?---11 第十一篇:信息消费产业投资增加智慧城市发展前景分析---------12 第十二篇:综合布线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13 第十三篇: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浅析---------------------------14 第十四篇:信息消费规模扩大智慧城市建设加速---------------------15 第十五篇:智慧城市对照明需求大---------16 第十六篇:4万亿市场规模待挖掘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趋势分析---16 第十七篇:在线旅游行业投资加热智慧城市进一步完善------------18 第十八篇: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方正科技全方位便利生活------------18
第一篇:八大互联网公司评中国幸福城市智慧城市渐行渐近
近期,支付宝、知乎、墨迹天气、IPE、高德地图、36氪、阿里旅行与陌陌八家互联网企业共同发布了中国城市幸福指数排名,此次排名以智慧生活、知识交流、空气质量、创业环境、交通便利、旅行出游、移动社交等7个维度出发,利用了各家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分析,最终结果显示,上海的”智慧生活“程度高,且在空气质量、交通情况上表现较好,因此成为了150个样本城市中最幸福的城市。深圳、杭州、广州与武汉则分别获得第二至第五名。
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度是衡量城市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因此空气质量、交通状况与城市智能化在这次评比中权重较高。上海凭借智慧生活程度较高获胜,不难看出,在互联网的飞速影响下,智慧城市在我国发展正渐行渐近。
智慧城市指的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从而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城市发展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
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规划之一,国家已经先后发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并均出台了相应规划,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从实际效果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医疗、政务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广泛成果。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左右,随着物联网迅猛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4万亿。
上述利好因素驱使下,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将有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层级架构。基础感知层包含GPS、RFID、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以及光敏、热敏等传感器制造;网络层包括低速近距离技术、IP承载技术等,涉及到ZigBee、NFC、蓝牙等技术;平台层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和虚拟化;应用层处于整2 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涉及的产业门类也最为丰富。包含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电子商务和食品安全等。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150805-04945544.html
第二篇:无线城市掌上公交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增速
无线城市掌上公交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智能公交的建设对提升城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WiFi系统采用最多的是政府与运营商合作模式:即运营商承担大部分建设费用,政府按一定标准向运营商购买服务,用户免费使用。在公交系统建设上体现在多个方面,WiFi上公交打开了智能公交建设的一个新环节。沈阳4G公交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对其他城市而言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然而4G公交在全国全面推广却难以实现。
而无线城市掌上公交这一模式要长远发展,政府以什么资费标准购买,企业通过什么盈利渠道收回投资成本,是比较关键的问题。
目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投入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大中城市对公3 交企业新建公交设施的财政补贴率一般不足10%。城市公共交通场站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车辆配置更新、信息化及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等均缺少财政资金支持。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10年,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42.05万辆、45.82万标台,比上年底分别增长2.1%和3.2%。拥有轨道交通运营车辆8285辆、21165标台,分别增长51.2%和55.8%。出租汽车运营车辆122.57万辆,增长2.7%。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713-609e5407.html
第三篇:智慧城市建设分析市场将增强综合竞争力
作为城市发展的热点,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即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全球主要城市包括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新加坡等已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布局,纷纷构建智慧城市,以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智慧城市=城市+互联网+公众服务,中国已经进入智慧城市时代。国内目前有很多大中城市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内目前有很多大中城市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互联网+智慧城市”是一种手段,将互联网手段与城市、社区结合,为城市运营管理提供策略,提升城市科技化管理水平,推出为之服务的产品和科技创新,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指数更高。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8/150710-09c42c32.html
第四篇: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迈进新阶段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我国智慧城市经过几年试点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当把握关键,谋定而后深,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之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走的是特色发展之路,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发展思路也有所不一,虽然可以借鉴其它国家或城市经验,但主要还是要一步步进行摸索实验,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把握好关键点才会使建设过程少走弯路。
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的整合、协同、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除了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数据资源建设,没有数据就没有智慧产生的根源,就没有构架在数据整合开发基础上的智慧决策。
采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智慧城市,就是采用互联网的规律和手段来思考问题,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心要以百姓为本,打造百姓满意的智慧型城市。
应从城市自身的发展现状出发,围绕满足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寻求合适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为当地居民在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提供方便便捷的服务。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8/150709-437fac7e.html
第五篇:智慧城市建设规模大幅增加产业价值持续提高
在物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保持年均14%左右的增速,加上未来智慧城市的大范围落地,行业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基于这样的目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更为理性,摒弃口号工程,分清轻重缓急、把握方向、稳步推进。同时,智慧城市需要更加智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更加合理和充分的资源分配,且城市环境保护到位、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突发事件具备应急反应能力、且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标应定位于应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让城市更高效、更便捷,同时让城市居民能从中受益。因此,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前景将十分美好。“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左右,随着物联网迅猛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4万亿。
随着中国政策红利释放,智慧城市建设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就需要非常强大的基础网络的支持,与之密切相关的综合布线却是最为直接的受益者。预计,未来10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有望超过2万亿元,涵盖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数字城管、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市场。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703-2ddac44b.html
第六篇:中国超万亿投资布局500余城市智慧城市前景可期
近日,“2015中国城市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会上业界专家透露目前我国已经有500余个智慧城市试点,并均出台了相应规划,国家为此投资的金额将超过万亿元。在此利好背景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前景将十分美好。智慧城市,是指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作为其重要的分支,智慧城市的概念被范围推广。中国完成500余个智慧城市实验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如城镇化建设一样迅速席卷全国。数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左右,随着物联网迅猛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4万亿。随着中国政策红利释放,在“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将有史无前例地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层级架构。每一个层级又涉及多个大类目的产业。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直接惠及这些产业。感知层将覆盖物联网的所有传感层体系。其中包含GPS、RFID、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以及光敏、热敏等传感器制造,这些都是物联网信息传感的基础设备。网络层是智慧城市技术架构中间环节,包括低速近距离技术、IP承载技术等,涉及到通信网、物联网和互联网。
平台层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和虚拟化,就是现在讲得比较多的“云”。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信息孤岛。搭建平台层需要涉及数据支撑、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等大数据产业。应用层处于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涉及的产业门类也最为丰富。包含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电子商务和食品安全等。居民对这一层面的满意度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8/150629-6f358dbf.html
第七篇: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国家战略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近2-3年来,智慧城市领域的战略性部署陆续出台,从顶层设计、信息基础设施、云平台、城镇化、经济、民生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作出部署,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省市一把手们关注、讨论和布置的重要战略任务。这些战略包括:
1.《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八部委2014年发布,是指导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涵盖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顶层设计、信息资源开发共享、新技术新业态、网络安全、组织制度建设等内容。
2.宽带中国战略:2013年,工信部牵头制定,国务院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3.云计算战略: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提出探索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
4.新型城镇化之智慧城市战略: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智慧城市纳入新规划之中。
5.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6.国家信息惠民工程:2014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信息惠民工程,重点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
7.信息消费战略:2013年,工信部牵头制定,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8.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战略: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指出 9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努力建设网络强国。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401-7842c376.html
第八篇:我国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问题越来越突出,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智慧城市目前正被各国列为重点建设目标。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重点集中智慧政府、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能安防、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十大领域。随着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进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实战阶段,在政策推动下不断提速。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围绕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和重点领域提供智慧应用服务,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4G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上升至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401-ec763c19.html
第九篇: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将超2万亿元
根据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政协提交的报告,到2012年年底已经有超过230个城市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估计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根据国开行与住建部下属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签订的《“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国开行将在“十二五”的后3年内,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支持中国智慧城市建设。
根据协议,国开行与住建部将以推进城镇化为引领,加强在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平台、城镇水务建设和运营项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等领域的合作。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建筑既可以提高建筑舒适度和管理效率,又兼顾了节能减排需求,近几年在新建建筑中占比不断提高。短期来看,公共建筑对智能化管理和节能需求更迫切,是行业发展主要推动力。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319-3412db7d.html
第十篇: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刷新万亿投资将惠及哪些产业?
自从2013年国内首批智慧城市名单发布以来,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历经一年之多。随着智慧城市上的名单越来越多,国家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据了解,目前国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已达到193个,预计未来总投资将会超过1.1万亿元,那这万亿市场将会利好哪些产业呢?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智慧城市“不智”的困局? 据了解,2013年首批智慧城市的试点地区一共有90个,包含37个地市、50个区县和3个乡镇。但现在,智慧城市的试点名单已经刷新至193个。从试点名单上看,首批试点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城市,这些城市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不过新增试点名单已有向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蔓延的趋势。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住建部将主要负责整体战略的推进。在试点城市三到五年的试点时期内,住建部将对试点城市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具体评定等级以一、二、三星级划分。由于建设智慧城市被认为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步奏,因此被予以了国家级的战略高度。
国内193个试点城市创建智慧城市项目,预计总体投资将超过1.1万亿元。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层级架构。每一个层级又涉及多个大类目的产业。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直接惠及这些产业。
以基础层感知层来说,感知层将覆盖物联网的所有传感层体系。其中包含GPS、RFID、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以及光敏、热敏等传感器制造,这些都是物联网信息传感的基础设备。
作为智慧城市技术架构中间环节的网络层包括低速近距离技术、IP承载技术等,涉及到通信网、物联网和互联网。ZigBee、NFC、蓝牙等近场传输技术将在网络层得以应用。
平台层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和虚拟化,就是现在讲得比较多的“云”。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信息孤岛。搭建平台层需要涉及数据支撑、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等大数据产业。
应用层处于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涉及的产业门类也最为丰富。包含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电子商务和食品安全等。居民对这一层面的满意度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
对于如何运营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以政府牵头BOT模式、政府和运营商共同投资、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这三种模式最符合国情也最具有可行性。换句话说,也就是民营资本也将共享这万亿市场的狂欢。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150213-6c68e1dc.html
第十一篇:信息消费产业投资增加智慧城市发展前景分析
目前,信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将对相关行业带来很多利好影响。2014年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资金73.4亿元,同比增长了42.7%,12 且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9.4个百分点。
在互联网的发展刺激下,政府对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帮助的产业将推出较多优惠政策,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另外,会吸引较多资金涌入信息消费产业,推动信息消费迎来大发展。
信息消费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拉动作用,包括软件开发、云计算、通讯设备等行业的发展都将带来利好。其中,在集成电路领域,鼓励集成电路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使本领域投资持续加速,集成电路领域全年共完成投资644.5亿元,同比增长11.4%。此外,随着“一带一路”等经济带的建设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信息消费都将有所贡献。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206-184533c1.html
第十二篇:综合布线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综合布线是伴随着智能建筑的产生而产生的,作为智能建筑领域最基础性的建设,综合布线对于建筑“智能”功能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所有智能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最初安装的综合布线系统。也正因为如此,综合布线行业在智能建筑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综合布线行业在智能建筑领域发展较成熟,2013整体走势平稳,行业综合增长10%。刚刚过去的2014年,信息产业受到了国家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其市场规模再次扩大,综合布线行业也自然而然受之影响。特别是当前的四大热点,更是强力推动了整个综合布线行业的发展。
在物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但智慧城市的建设并非一朝便能建成,它需要许多系统相互作用才能达到所谓的“智慧”,而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就需要非常强大的基础网络的支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智慧城市建设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与之密切相关的综合布线却是最为直接的受益者。
综合布线市场前景可观,各个品牌也是风起云涌。作为业内的佼佼者,苏州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却是不得不提的一匹综合布线市场的黑马。苏州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综合布线、机柜等系列产品整体方案的提供商。15年的历程,兰贝始终致力于为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图像信号制造完善的铜缆和光纤数据传送解决方案。
多年来,兰贝一直面致力于全满足客户需求,把握新技术发展趋势,在新品开发方面不断追加科研投入,使产品的拓展性及应用变得既高效又简便。作为方案提供商推动卓越运营,兰贝高素质的研发者们在不断地为世界各地的客户设计、开发和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优越先进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一直帮助各种规模的企业在通信网络中快速安全地传送数据。
为了使产品在每一个市场都能成为客户的最佳选择,兰贝始终不断超越自我,并致力于高水平的国内外营销团队的建设。目前,苏州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六大洲均已拥有地区销售代表处和分销渠道,相信丰富的产品和服务资源,定能够满足地区和全球的客户需求。在客户服务方面,每个团队成员时刻谨记以客户满意为目的,通过密切协作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认可,所有这些举措都将驱动兰贝的长期发展,为各地区、各行业的用户提供可靠的应用及优质的服务。
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也获得了多项殊荣。如2014年12月11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的“2014年中国智能建筑品牌奖”。兰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脱颖而出,一举获得2014年综合布线领先品牌奖。此项荣誉既是对兰贝信息多年来在布线行业品牌实力的一个肯定,也成为兰贝信息在未来道路上不断发展的助推力。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204-18393388.html
第十三篇: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浅析
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城镇化建设时期,城镇化率也从1983年的21%左右提升至了2013年的54%左右。我国城镇化高速进程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高速城镇化的同时,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包括城市中的交通拥挤、医疗卫生保障、大量的人口流动、城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都成为了如今的“城市病”。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则可以成为有效化解“城市病”的方式之一。
如何解决“城市病”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议题,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的信息化是一种可行且非常必要的方式。例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立,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平安城市系统的推广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犯罪率并为事后侦破提供重要线索;智慧医疗对于提升医院诊断效率,缓解医患矛盾成效显著;智慧食品安全可以从溯源的角度保14 障食品安全,抑制掺假、造假等行为的蔓延。智慧城市所涉及的产业环节非常多,通过相关测算显示,智慧城市相关投资总额达到了9700-41000亿元之间。
智慧城市涉及产业环节众多,我们通过测算,智慧城市相关投资总额或达到9700-41000亿元,将成为政府下一轮投资周期的重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2013年的试点报批高峰期后,在2014年有望迎来规划初步落地,由于193个试点城市中目前大部分尚处于规划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投资增速将明显提升。
智慧城市中的融资问题一直都是大家比较担心的,但是随着BT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庞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信息化的投入,信息化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且政府对于信息化的投入意愿较强。且随着国家对信息化战略的日益重视,未来信息化投入水平将与国际接轨。智慧城市建设融资模式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202-9788a8f8.html
第十四篇:信息消费规模扩大智慧城市建设加速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信息化基础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基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业态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智慧民生应用成果十分显著。
2014年全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增长18%,拉动相关产业1.2万亿元的发展,对GDP贡献约0.8个百分点,成为两化融合的一个成果体现。
据悉,在传统电信业面临增长瓶颈,市场化竞争仍不断加剧,三大运营商也纷纷提出要向互联网转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两化融合持续深化,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民生等领域,电信运营商无疑应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两化深度融合的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在加快,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更高点。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29-ca2c2e88.html
第十五篇:智慧城市对照明需求大
具有灯光亮度的强弱调节、灯光软启动、定时控制、场景设置等功能,并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特点。LED照明产品,前几年以节能和长寿命为主要诉求,近年来其适应智能化发展的优势被业界所重视,因此智能LED灯开始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不仅仅是餐厅、商厦、KTV、酒吧等商业场所,一些家庭用户也开始引进智能LED灯以实现调光调色及情景照明。
随着智能化照明热度的不断提升,飞利浦、三星等国际大厂率先推出了LED智能照明产品。LED智能化产品家用智能灯泡和商用无线控制成为了热门话题。
据了解,电工智能照明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商务领域和公共设施领域,一般在酒店、高端别墅项目、会展场馆、市政工程等对智能照明的采纳使用较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家居领域的智能照明应用也愈来愈普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23-4da45bad.html
第十六篇:4万亿市场规模待挖掘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趋势分析
智慧城市,英文为Smart City,大意是指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IBM公司提出,在2001年IBM正式提出“智慧的城市”并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助力包括中国在内的城市。
2014年,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作为其重要的分支,智慧城市的概念被范围推广。中国共设有409个智慧城市“试点”,完成这一批实验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如城镇化建设一样迅速席卷全国。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智慧城市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左右,随着物联网迅猛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产值将超过4万亿。随着中国政策红利释放,在“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将有史无前例地发展。
预计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趋势有以下几点:
1、富有远见的智慧城市企业大佬将显现。随着近年来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展开,一些错误的方法将被剔除,剩余企业的正确方法将得到重用,这类企业将获得智慧城市领域话语权,逐渐成为行业大佬。
2、智慧城市将由“噱头”走向实际。早前智慧城市概念火爆,一些企业盲目跟风,将与智慧城市无关的企业也纳入智慧城市范围。随着产业发展成熟,这类“陋习”将得到更正。
3、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将更为清晰。受益于早期的智慧城市“试点”探索,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将有更为清晰的思路,尤其在智慧交通与智慧医疗等领域,相关厂商已掌握相当多的经验。
4、配套产业技术将有爆发式增长,尤其在云计算、大数据与传感技术等领域。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150119-161a32b7.html 第十七篇:在线旅游行业投资加热智慧城市进一步完善
自2014年以来,在线旅游成为了旅游行业的热门话题,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投资热潮。伴随着国内旅游在线服务、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配套服务的陆续兴起,大数据挖掘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亮点。另外,大数据挖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在线旅游的趋势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数据及其相应的技术不断崛起,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系统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旅游业的应用更加广泛,加快了旅游价值链网络的建成。随着我国在线旅游服务能力的明显提升,以及在线交易管理能力有增强,利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增长。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线旅游建设对于旅游业转型和中长期发展十分重要。预计到2016年,国家在线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和平台也会更加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会进一步加速。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15-b29fb9b9.html
第十八篇: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方正科技全方位便利生活
方正科技的PCB业务、宽带接入业务以及信息化解决方案业务已经贯穿了从智能终端、通信设备到通信网络服务,从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整个智慧城市产业链。方正科技将转型成为致力于“智慧城市、智慧生活”软硬件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政府预期城镇化率目标已超过50%,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方正科技的智慧城市业务正有助于建设高科技的智慧城镇,改进城市运行效率,优化居民生活体验。方正科技智慧城市垂直应用行业囊括了公安、交通、金融、媒体、城市管理等各个重要领域,近日又对医疗、智能家居等新概念加以关注,对于智慧城市业务的全方位构想趋于完善。
智慧社区方面,方正科技将利用方正宽带已有的想到数量的用户群,有针对性地切入智慧社区服务领域。2014年4月,方正宽带即推出智能柜业务,在部分小区安装智能快递终18 端,进行快递揽收。未来方正科技还将为社会居民提供更为广泛的增值服务,如社区缴费、便民信息查询等,让日常生活更便捷。
智慧政务建设方面,方正科技开发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方正科技能为政府提供在线、实时、高效的空间信息服务接口,各政府部门能够享受遥感影像、政务电子地图等基础数据及地址匹配服务。以北京为例,方正科技打造的北京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形成38个部门的393类共享目录、337类共享资源,40个部门的3084类需求目录,记录总条数共计727985条,支撑了45个政府部门的76个业务系统和33个部门的公众地图服务网站建设。
除此之外,方正科技也将关注目光投向了智慧医疗领域。北大医信公作为国内最早做医疗信息系统的企业,如今已为北大人民医院全面升级信息系统,并助其通过HIMSS7级评审,成为国内第一、亚洲第二家获此殊荣的医院。这令北大医信一跃成为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第一品牌,也为方正科技未来的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09-21b9a494.html
更多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可查看《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6.智慧城市未来发展 篇六
2014年11月17日,一年一度的高交会“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拉开帷幕。此次大会由国家信息中心和IDG国际数据集团主办,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协办,IDG承办。会议围绕“智慧发展,智能未来”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及趋势、智慧城市试点进展、创新应用、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今年参会的中外演讲嘉宾及各领域技术专家达到600多位,创历史新高,他们共同分享了智慧城市领域的重大机遇和变革。深圳市政府、国家信息中心、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等重要领导莅临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业界领袖脑力激荡 共图智慧城市发展大业
上午的主会场精彩纷呈,演讲各方观点表述清楚、解析权威,其中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发展政策、评价指标、中国特色、海外经验以及城市安全等关键词引人瞩目。演讲嘉宾涵盖政府、行业企业、咨询机构、院校等智慧城市产业链各环节的领袖级人物,包括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杰、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李颖司长、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熊晓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有良、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高林、中兴副总裁徐明、中国安防高级副总裁曹国辉、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余兵、巴塞罗那市政府Xavier Mayo以及微软、IBM等企业高管。
主题演讲结束后的高峰对话环节,在IDC 副总裁武连峰主持下,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副主任徐枫、中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经理刘丰、长城计算机总裁周庚申和中国安防曹国辉,就“如何助力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结合实践经验,充分阐述各自的观点,互动交流,点评妙语连珠,会场气氛十分活跃。
下午进行的两场平等论坛也颇具看点。来自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辽源市智慧城市办公室、智慧城市系统服务公司、软通动力、北京启创卓越、新加坡咨询通信发展管理局、方正国际软件、亚洲数据中心联盟、微软、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长城计算机、富士康宇宙、赞云软件、七牛等知名企业和政府机构代表,围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平台”和“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话题同台论道,他们提问题、出方案,享经验、谈应用,谋求城市发展动力,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智慧新思潮的饕餮盛宴。
同期活动为论坛倍增价值
论坛举办同期特别开设了近万平方米的展览专区——“高交会智慧城市专馆”(6号馆),这是在高交会历史上,首次以一个主题专馆的形式突出展示智慧城市的优秀成果、创新技术和智能解决方案,九个各具特色的主题专区汇集了城市规划设计、信息网络、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通信、绿色建筑、智慧医疗、智慧广场、城市应急、地理信息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众多国内外企业和机构,他们将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展览、智慧城市和方案的评选活动中。专馆预计接待超过2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相关政商代表和专业观众。充分调动了观众和展商互相交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仅能通过论坛让大家对智慧城市建设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让所有参会人员在展会现场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的变革。
为了表彰诸多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做出创新贡献的城市和企业,还在会议现场揭晓了由IDC承办的“中国智慧城市标杆企业”、“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100”以及“智慧城市创新方案”的评选结果,并举行盛大的颁奖活动。杭州、成都、武汉、南京、济南、沈阳、苏州、青岛、合肥、福州、上海、郑州、石家庄、西安、深圳、昆明、无锡、南昌、银川和长沙这20个城市获得“2014 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20”称号;银川、辽源、兰州三个百强智慧城市还分别获得了商业模式创新奖、市民卡工程示范奖及优秀解决方案推进奖,成为颁奖盛典上耀眼的明星。IBM、安防投资、东软集团、万达信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以及微软成功入选“2014中国智慧城市标杆企业”,“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方案”奖则花落中兴通讯、安防投资、北京启创卓越、软通动力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在IDC智慧城市白皮书中,领军智慧城市百强的评选总结了100 个城市的经济与人口基础、城市建设进程、发展特点、未来投入、产业格局等因素后,根据城市信息化成熟度、区域特性,创建了中国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选指标主要从经济和人口基数(GDP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人口数)、建设预算(IT机会总额、智慧城市专项占比、IT机会增长率)、国家试点(国家专项试点、国家统筹试点)、产业发展格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政策开放程度)四个维度展开,入选城市成功的要素还包括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后续发展机会。此次获奖城市从数量、质量上均创历史新高,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智慧城市的风采,他们的城市发展经验和前沿思想,将会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并为相关行业厂商直面用户需求、调整自身定位与发展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智慧城市项目对接环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一个项目落地的平台,“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20”的政府代表会莅临现场,与企业代表共同讨论,积极促进政府对智慧城市规划的落实和企业解决方案的实现。
国家对智慧城市规划政策陆续出台,各地政府纷纷启动智慧城市试点活动,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日益高涨,创新应用和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此次“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的举办,很好地促进了政府、企业、科研以及金融界之间的对
接,分享到国内外智慧城市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丰富和宝贵经验,推动新技术方案在城市建设中的快速广泛应用,为全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收获。
更多详情,请访问:
7.智慧城市未来发展 篇七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 涉及到智能楼宇、城市生命线管理、智能家居、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等诸多领域, 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 充分发挥信息通信 (ICT) 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 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 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 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 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当前,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的普遍认知度与社会认同感正在逐年增加, 人们对政府政务的参与热情与应用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新技术的出现让人们对政府的各项服务内容与能力提出新的期待。电子政务不能止步于“政府的门户网站”, 应发展成为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智慧导航”与“感知中国”的网络支点, 成为智慧城市的主干线。
2. 发展现状与展望回顾这几年电子政务的发展, 会发现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当前, 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在我国的火速兴起, 使建设“智慧政府”成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 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智慧政务”将以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 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创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 建设智能化、数字化政府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从当前一些国外国家的智慧城市发展来看, “智慧政府”是政府从服务型走向智慧型的必然产物。像欧盟, 在2005年正式成立了“i2010”战略, 该战略致力于发展最新的通信技术、建设新网络、提供新服务、创造新的媒体内容。2009年提出了《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创新战略》, 2010年出台了《欧洲2020战略》, 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 即智慧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一整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并付诸实施。欧盟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治理等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和欧盟始终如一的城市建设步伐息息相关。评估结果表明, 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以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城市智慧程度较高。再如韩国, 韩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非常支持“u-City”建设。为了“u-City”工作的顺利落实, 韩国信息通信通信部成立了“u-City”支援中心, 首尔、釜山、仁川等6个地区成为“u-City”示范区。“u-City”发展可以分为互联阶段、丰富阶段和智能阶段。即利用无所不在技术, 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达到对城市设施、安全、交通、环境等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可见, 通过建设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能有效提升政府决策水平、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 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及城市发展, 从而快速提高对“智慧生活”的全面感知, 促进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3. 实施对策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 电子政务要不断满足政府更为深入的应用需求。
政务系统的建设不能始终停留在业务管理、事务处理、在线办公等初级阶段, 而是必然转向协同业务和协同决策等高层应用。另一方面, 电子政务不单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府部门管理模式的全新转变。电子政务不断发展深入的应用需求和管理模式转变的内在驱动,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构建服务型政府, 从管理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我们国家要从管理型政府, 向服务型政府过度, 其中一个重要手段, 就是电子政务公共服务, 而要想构建智慧城市, 首先就应该构建一个智慧型的政府, 电子政务背景下的公共服务是重要的手段。因此加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创新, 这是电子政务当前一个重要的目标, 也是为推进我们的城市向更加智慧发展的更要举措。
3.1 积极实施电子政务行动。
加快推进以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建设, 让全社会共享电子政务成效。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 推进跨部门协同平台应用集成。建立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强化基础信息的资源开发利用, 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快速查询和按需共享, 为各类应用服务提供支撑。
3.2 着力创新政府服务方式。
完善统一的网上行政审批管理和服务平台, 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上网、全程上网。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托电子政务建设, 建立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立政务信息使用标准和交换规则, 形成政务信息互换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和网上公开服务的工作机制。建立电子监察、网络投诉、网上信访、行风政风测评平台, 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和民意测评机制。
3.3 不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 坚持“集中、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 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限制办结”的运作方式, 及时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方法、办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的基础建设, 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 以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 专业服务大厅为依托, 街道公共服务大厅为纽带, 社区服务站为基础, 建立“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运行顺畅、就近覆盖”的行政服务网络, 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行政服务体系。加强行政服务机构和场所的联接与融合, 联通联办, 就近便民开展服务, 统一标准、规范管理、集中服务、全程监督, 形成条块配合, 层级联动的一体化、网点式服务, 逐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长效服务机制。
3.4 广泛推行数字城管行动。
完善规划土地与房屋管理、加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环境监测与市容监管、应急联动与处置管理等信息平台, 促进城市专业领域管理服务便捷化和精细化。推进智能水网、智能电网和数字海洋等示范应用, 促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智能化。
3.5 重点实施数字惠民政策。
推动医疗、教育、旅游、卫生、社区等公众关注度高和生活关联度大的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 提升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建设以居民电子医药卫生信息和健康档案共享为核心的数字健康工程, 以社区管理与民生服务信息化为重点的数字社区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的数字教育工程。
3.6 全面打造政务信息公开平台。
严格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原则, 完善、加强主动公开力度。制定政务公开方案, 明确责任、举措和阶段, 重点推进公共政策、行政执法、财政预算、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务信息公开, 切实保障人民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依托电子政务项目, 建立完善政务网信息交流平台、服务平台和便民网络平台。建立政务信息交换规则和使用标准, 形成政务信息交流共享、网上公开服务和业务协同办理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行风政风测评、网络投诉、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平台, 健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和民意测评机制。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大小的城市之中, 城市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影响到现在与未来;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运动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一道奇观, 有成绩、经验、问题、困惑与挑战;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好坏直接关乎中国未来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城市的电子政务发展的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数字化、智慧程度的标尺, 加强实施电子政务行动也必然成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政务公开理论与实务》关云鹏主编
8.智慧城市未来发展 篇八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在建设水平、应用方向和实现效果上,呈现出三个类型:第一种是技术工程项目建设型。把智慧城市当作技术工程项目来做,其特点非常类似于建筑工程公司,忙于到处投标承包,技术工程一完成,城市政府与技术工程公司的业务关系就完结了。
第二种是数字城市的扩充型。这种建设类型停留在数字城市的水平上,缺乏对数据的智慧处理能力的开发,其特点是没有实现改变管理方式的要求,“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第三种是智慧能力建设型。这种建设类型的特点有:首先,具有业务云、管、端一体化的智慧。以智慧交通为例,交通数据是由云存储并由云计算提供智慧处理、指挥的:管网是具有智慧的数据感知与数据传输智能的:智慧终端是具有智慧执行能力的。其次,具有市民主体(客户)、城市公共服务力量、依法监管力量等人、机、物的系统协同服务能力。比如智慧交通,实际上就是在人、车、路、场关系中进行人与车、车与路、车与停车场等方面开展有机协同。最后,不仅具有基础标准与应用业务标准相统一的标准规范,也有能解决“一揽子”问题的云服务工程公司进行建设运维,还具备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管理制度相协调的网络权益、秩序与安全的保障能力。
目前国家正在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智慧城市的建设,这些规范也在指向智慧能力的建设。国内目前负责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制定的标准组织包括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据介绍,目前已立项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包括《智慧城市s0A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6项。据悉,到2016年,国内将逐步建立健全中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其中,共性、关键性标准涵盖的主要标准领域主要包括:数据与服务融合平台、主数据、数据挖掘分析,跨系统信息交互、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维等促进系统、数据与服务融合等。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热点技术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必然向云计算模式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迁移和深化。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低成本、高质量的云服务将逐步推广和覆盖,各类企业和个人都有可能利用公共云服务来享受智慧城市的便利服务。
政府购买云服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针对体制机制桎梏的突破口。专家建议率先推广公共服务的购买,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也有利于移动互联网、智慧物联网等网络产业经营体制创新,还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的体制僵局,从而激发网络经济发展的市场活力。
目前云服务、大数据已经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现在云桌面、云终端、云管理和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等已经纳入协议供货范围,未来云主机、对象存储、云数据库、云引擎,总包云服务也将推动定点采购。未来百度、腾讯、阿里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分析也会融入智慧城市的管理中,用于预判、发现、分析和应对城市公共事件。
信息孤岛、网断联难现象仍存在
浙江省人大副主任毛光烈认为,目前智慧城市中信息孤岛、网断联难现象仍存在。智慧城市实际上是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其障碍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小数据中心建设,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其二,标准建设相对滞后,标准不统一,业务操作系统软件难以模块化开发。比如人车路等基本的数据单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管理部门各搞一套,基础数据单元标准不一。其三,业务传感与应用装备建设,各部门各搞各的,甚至一个部门内部也各搞各的,造成“有网无联”。比如,治安一套探头、城管一套探头、变警一套探头。
智慧城市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充分。泛在、互联、高效、优质、廉价、便利的网络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而现实是:泛在网建设进展慢、覆盖水平低;各类网络自成体系,相容性低,传输速度、质量不高:网络收费偏高,制约了各类业务物联阿的使用与发展;业务专用网(传感网、专用物联网)建设落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重复建设,小区入户重复率高,不利于家庭、社区物联网与骨干阿的分别建设、有机对接、业务开发。
三大关健要素是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有三大关键要素。第一,要以城市运行要素为单位做建设,而不是以城市行政结构为单位做建设,充分实施大系统整合与业务高效协同,形成发展创新模式。城市运行要素有基础设施,这包括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还有以基础设施为基础,对人、企业、政府进行服务和管理的项目分类加以实施。
第二,要大量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其中,大数据有严格的定义,我们现在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原来的一些数据也没有很好地利用。
第三,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对物,更重要的是对人,需要有公众多方面参与、创新,形成制度化融合机制。智慧城市是长期、复杂性的工作,需要一届一届的政府去推进,需要有相当长的过程去实现,因此形成机制非常重要,老百姓在每个阶段都能受益,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大家有积极性去推动它。
这是三个成功的关键。
智慧城市必须找到健康长效商业模式
在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眼中,智慧城市应该是“一中心,三平台”——一个信息资源中心,汇聚、计算、分析城市各领域、各层面的数据,提炼价值信息;面向市民的融合服务平台、面向企业的融合服务平台和城市运行监测管理平台,使城市数字化运转起来。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投入成本高,跨多个利益相关方,而且收益会更多地体现在长期社会效益而不是短期经济效益,所以必须找到健康长效的商业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可卧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本两方面的需求。比如以前修高速公路用了民间资本,就给其20年特许经营权作为补偿。政府可以借民间资本进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再给它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9.智慧城市未来发展 篇九
标签:中国 城市 经营 定位 策划 趋势 房地产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
中国城市化是中国也是全球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无疑将为全球和中国的诸多领域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了解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于区域、国家或是国际,政府、企业或是非营利机构,投资者、旅游者或是居民,未来进行前瞻性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及其布局: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增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进入中下发展水平阶段,国民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正在释放,正像外部需求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一样,国内巨大的需求为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外向型、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正在面临外需和工业“双难依赖”的新形势,加快城市化进程必将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可以有力地释放被结构扭曲压抑的潜在生产力,有效地提高国名经济的整体效益,更是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
2、资源环境状况及布局:资源稀缺,空间分布不均。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以水资源为例,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有9个省市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少水地区。目前,中国内地现有的661座城市中,约有600座城市供水不足,420多座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30座特大城市长期缺水。就土地资源而言,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土地人均占有量于较小的国家,国家内人均土地面积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加。2008年中国耕地为18.26亿亩,到2020年将减少到18.05亿亩。这也就是说,在未来11年里能够农转非的耕地是2074万亩,平均每年不足190万亩。
3、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和资源全球共享。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一方面,发达国家依靠其在高端技术和高端产业上的垄断地位,攫取更大的垄断利润,以其优越的条件和良好待遇,吸引国内高端人才,吸引高端要素的流入,依靠他们丰富的营销经验占领国内的市场。另一方面,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利用当地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吸引国内外低端产业和投资,向这些欠发达国家或区域转移。这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使得中国城市可以更好的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市场,促进自身的发展。
4、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网络化和集中化。未来交通、通讯技术将广泛地应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必将对中国城市体系和城市化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延伸的里程已盖了城市和乡镇的大部分区域,致使城市市区规模越来越大;城际高速铁路建设首先在经济特别发达的一些地区,促使城市群产生并逐步大型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网络体系,进一步推动
资源和要素向大都市化集中,促进城市大型化、带状化和网络化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内陆地区城市外部联系,促进内地城市的跨越发展。
5、人口增长及其空间分布:劳动力素质提升,人口分布区域不均。中国有非常丰富的的劳动力资源,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为12.953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强,“十一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年均增长1.2%左右,后5年将以0.8%的速度递增;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不会因劳动力成本的过快上升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涨,这种趋势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化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劳动力素质也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老龄化社会相继来临,由此产生的城市的生存保障问题,解决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问题,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都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巨大挑战。此外,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分布很不平衡的现象也将持续存在。
6、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升级,空间转移加快。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分工的深化,发达国家将低端制造业、制造环节以及服务业转移和外包到愿意开放市场、生产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就国内而言,中国城市也将加入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和布局中。东部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将逐步发生产业升级。首先在中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做,比如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样的城市,其次再向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发展。这个升级是由制造向服务的升级,大城市将更多地发展服务业,放弃加工制造业。
7、社会变化及其空间演化:消费结构升级,中产阶层壮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每年新增1万多亿元人民币左右,2008年底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20万亿元,达到21.8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约占三分之一,定期存款约占三分之二。现在虽然降息,但是储蓄仍然增加。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中国将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随着中产阶层逐步壮大,城市内部及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城市贫困将不可避免。城市低收入家庭、外来人口、以及失地、失业、无保障的新城市化居民将构成贫困大军,未来社会矛盾的重心将由三农问题转变为城市贫困问题。
8、制度及政策变化:市场制度完善,公共政策调整。社会保障制度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和农村土地改革的基础,按照国家规划,社会保障正在积极推进,预计2020年可以完成。一旦完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将可以大力推进;与此同时,正在推进的城乡基础设施、就业、社保、教育等一体化,将大大推进城市化进程。户籍制度改革将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的体制,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与此同时,物业税改革也将影响住房的供需和价格。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未来基本方向是自由流动和转让,将使城市的土地价格与房地产价格下降。未来将逐步推行省直管县的制度,不排除未来扩省可能,这将对城市体系和空间演化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对未来城市经营和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也将给更多的城市管理专家和房地产策划专家带来考验。
二、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1、外延增长:未来城市发展继续加速。受金融危机影响,预计2009-2010年城市化增长率将为1%,2010年将达到47.5%;2010-2015年城市化增长率继续平均保持0.7,2015年城市化水平50%;2020年城市化水平54%;2015-2020年继续平均保持0.7;预计2020-2030年继续平
均保持0.6,2030年,城市化率到60%以上。预计2030-2050年继续平均保持0.5,2050年达70%。
2、内涵发展:未来城市发展趋向高级化。中国城市化质量目前并不高,因为常住人口的城市化居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未来,伴随着城市化领域的制度创新步伐的加快,这些居民逐步成为城市居民,并通过教育、就业、营商等方式增强自身在城市的生产生活能力和发展素质,从而不断推动城市的高级化发展。
3、地域结构:未来城市发展趋向集约化。中国未来不可能再进行粗放式的发展。从1978年大2008年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但是城区的面积增加了7倍,那么在未来的20多年里,或者说25年里,中国的人口还要增加将近翻一番,他么建城区的面积不可能再翻一番了。同时,在其他的能源上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消耗了,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将是集约式的发展。
4、体系演化:未来城市体系将是城市大型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网络化。从规模体系看,中国将形成由城市带、城市群、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居民点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中国城市体系将形成由多个增长极牵引,由众多城市群扛鼎,由多条城市带联动的,全球一体、一超多强、归核化、网络化的城市群体系。
5、空间演化:未来城市发展将是梯度推进和动态演化。未来中国城市化是和工业化及产业发展将更加匹配,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将不断梯度推进和动态演化的。首先是东部超大城市完成工业化、然后是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完成工业化,发展高端服务业,然后转移到内地是大城市交通优势突出的城市实现工业化,然后在转移到中小城市、小城镇。同时,在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战略,中国经济的区域增长点正在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变,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构。
6、功能定位:未来城市发展将呈个性化和多样化。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的,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外,很多的城市都将向专业化城市发展,尤其是中小城市。一个城市可能就是一个,或者几个大的产业就是这个城市的基本功能了。当然,这个过程中有些城市的住宅和宜居比较重要,有些城市高科技可能比较重要,有些城市服务业比较重要,同时,不同城市的建筑和城市的文化、城市的景观也会有所不同,也会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
7、内外关系:未来城市发展将更加开放和全球化。未来中国城市体系将形成与全球城市体系相融合的,从全球城市体系核心到边缘的开放的城市体系。一个世界级的城市带,两个国际级的城市带,6个国家的城市带,若干区域性的中小城市带。世界顶级城市1个,世界城市3-5个,国际化城市15个左右,国家级城市30—50个,一大批区域和地区性城市。
8、发展层次:未来城市发展是多层次化和非均衡发展。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无论是城市内部还是外部两极分化将继续进行。就是说现在发展的城市好的在未来可能会更好,无论是城市的人均收入,还是产业升级都会更好,落后的一些城市可能会更落后。城市内部人均收入水平也会出现两极分化,这不仅仅是中国的趋势,也是世界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期,中国有一些城市在未来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像深圳、东莞,这些城市曾经出现过,将来还会有可能出现。
【智慧城市未来发展】推荐阅读:
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特点及策略研究12-20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06-16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08-07
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项目08-20
智慧城市研究与实践09-14
智慧城市ppp项目合同12-13
智慧城市宣传片解说词20107-04
智慧城市的投资运营与评估 试卷90分答案09-26
上海市城市的未来发展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