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的导游词(精选11篇)
1.荆州古城的导游词 篇一
江陵,古称荆州,远在太古,中国方圆九州,荆州就是一个州的中心之地,春秋战国时,楚国把楚国都迁到江陵,这里便成了楚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楚在此建都400多年,历经20代。
江陵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有古城墙的城市之一。相传为“刘备借荆州”时关羽所筑。秦汉以来江陵北至长安、洛阳,南下两广,西去四川、云贵的陆上通道必经之路。城南又有长江水运之便,向有“自古兵家重荆州”之说。据>载:赤壁之战以后,曹操退回黄河流域,孙权为巩固长江下游的统治势力,占领荆州。孙刘之间的联盟本来就出于一时利害关系上的考虑,双方为了夺取荆州这一块地方,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孙权采纳了部下鲁肃的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以便联合抗御曹操。刘备取得四川后,不归还荆州,派二弟关羽据守,关羽出兵襄樊,威逼曹操,孙权乘荆州空虚,派吕蒙袭取荆州,俘杀了关羽。历史上“刘备借荆州”、“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关羽大意失荆州”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孙刘联盟破裂后,刘备、张飞兴兵伐吴,张飞未曾出兵,被部将张达、范疆所杀。“头葬云阳,身葬阆中”。刘备兵败“彝陵”,白帝城托孤。
荆州古城又保存完好的护城墙,成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
荆州护城河,又称水域,时古城的第一到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护城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驾舟从内河可直达武汉。
位于荆州城内的“荆州博物馆”,又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12000多件,其中最稀世的珍宝是越王勾践剑和西汉男尸。越王勾践剑,剑厂68.8厘米,剑身饰满菱形花纹,近柄处刻有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剑柄两面分别镶嵌有三色玻璃和绿松石。虽然在底下埋藏了三千多年,仍剑刃锋利,青光闪烁,换然如新。西汉男尸,据墓中竹简记载,该人葬于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五月,死者名“遂”,江陵县市阳里人,终年60岁,生前为五大夫(相当与或略高于当时的县一级官员),身高1.678米,体重52.5公斤。
/小南海导游词 ·重庆都市游导游词 ·导游词三峡工程导游词 ·神农架导游词。
2.荆州古城的导游词 篇二
1 古城保护中的现状
为了保护荆州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荆州市政府、文物保护局、荆州博物馆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荆州的现状令人堪忧。
(1) 荆州城的整体布局与传统风貌基本不复存在, 仅局部性环城风貌带和分散的几条历史街区, 但在内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 这些仅存的遗址也受到极大的威胁。 (2) 古城的自然风貌景点、历史建筑较为分散, 投入资金不足, 保护与开发不够。 (3) 护城河水体污染严重, 部分水体切断为养殖渔业只用, 破坏水系连同性和完整性, 水域面积也因垃圾投放而逐年减少, 生态受到破坏。 (4) 城内人口久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已超过10万, 且有增长的趋势, 过大居住密度给古城空间和环境带来压力, 造成环境质量恶化交通不畅。 (5) 基础设施落后, 环境卫生较差, 垃圾投放点少, 位置不当, 城内公共卫生间数量少, 城顶遛狗得不到有效的管理。 (6) 部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管理不善, 太晖湖和湘献王墓、文庙等长期被教育、商业、餐饮占用, 鸡公山、济南城古遗址周围新房屋对古遗址造成直接损害。 (7) 古城维护不足, 损伤严重, 城面普遍风华剥落、虚洞, 树木生长旺盛, 墙体裂损、鼓涨、扭曲, 甚至失稳, 顶墙倾斜, 倒塌, 局部地基破坏, 散水体系严重破坏。 (8) 古城拆迁、建设中管理不够, 城内建设见缝插针, 大片新建筑物层数、体型、材质、色彩等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 古城墙以北农业生态保护区内, 建筑用地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市政工程中, 基坑施工和施工振动对周围古建筑造成安全隐患。 (9) 旅游业开发不佳,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少, 缺乏体现荆州文化的特色商品, 景点内涵不足, 有待加强发展。
2 古城的发展方向
城市要发展, 古城特色要保护迷失建设荆州历史文化名城总的指导思想。具体深入分析名城各个特色要素, 实行全面保护, 反对急功近利、纯商业化建设, 提倡公共参与, 发挥群体的智慧, 对现有的问题进行积极地整治。同时把古城保护与发展旅游经济结合起来, 实现古城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
(1) 加强城内居住人口的控制力度, 严管城内商品房开发和向城内移民, 鼓励城外购房定居, 城内工作。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和排水通畅性。在合适位置增设垃圾投放点和能体现荆楚特色、符合古城风貌的街道小品, 增加公共卫生间数量, 加强打扫, 适当限制和管理城市市民遛狗, 及时清扫, 整治, 疏浚街道排水体系。 (3) 调整古城区的工业、教育、办公及商业用地。退还和恢复古文化遗址, 限期搬迁占用的历史遗址和影响古城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 (4) 修缮和整治古城墙, 坚持“修旧如旧”原则, 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5) 水系的治理、调整和利用, 对现在水域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严禁投放垃圾和认为填埋, 利用现有水域增加绿化, 广播草皮, 改善古城环境质量, 时机成熟后连接护城河、荆沙河等水域。 (6) 调控和管理好城区现代化建设, 对传统建筑物修缮、改建要慎重, 注意保护好古城的历史风貌, 同时考虑建筑密度和空间环境, 对何种建筑项目的审批中药严格控制影响和损害水体、大气和古城历史风貌、环境风貌的项目通过, 在市政工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到古城保护, 必要时应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才能施工。 (7) 合理开发旅游业和保护古城相结合, 利用古城的特色风貌优势, 选准项目引入资金, 加强旅游经济开发, 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恢复和开辟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文化休息场所, 加强绿化增加新区建设和景点开发, 开发特色商品, 吸引旅客。
3 总结
只有充分的利用好荆州古城的现有资源, 立足于现状, 在现状的基础上, 以保护历史名城为前提, 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才能让历史的痕迹不消失在历史中, 才能让我们的后代不仅仅只能在书本上瞻仰先辈曾今的辉煌。保护与发展只有在广大人民的参与下, 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才能献给世人一个美丽的荆州古城。
摘要:荆州作为一座源远流长的历史名城, 是“三国文化”和“楚文化”的发源地, 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宝贵的文化价值。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由荆州古城、楚都济南城等古城遗址, 楚文化古墓葬群和鸡公山石器时代遗址, 毛家山、朱家台等大溪文化遗址, 以及殷商时期周梁玉桥遗址等组成。荆州室内众多的文化遗址, 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是荆州城市发展的特有资源。
3.荆州古城导游词 篇三
这个著名的文化士城,座落在辽阔富饶的江汉平原的西沿。汉朝的时候,全国划分为三十六州,道里因北有荆山而得名。东晋以后,有几个皇帝在那里建都,使这座城池成了历代王朝屯兵置府的重镇、兵家必争之地。
荆州古城分为三层,外边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据说当年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脚条石缝中浇灌糯米浆,因而城墙异常坚固。传说三国蜀将关云长镇守荆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传王母娘娘旨意,说荆州刀兵动得太多,要收回置于神地,不准凡人争夺。关公忠于其兄不让荆州,于是想了一个计策,说:“你们在西北,我在东南,各筑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鸡鸣止,谁先筑好,谁就管理这个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关公伐芦苇筑城。关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鸡尚未鸣。关公振动鸡笼芦席,公鸡啼鸣,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这就是此刻荆州城北门外九女琢的来历。又传说张飞也挑担土来帮二哥筑城,可是来晚了,便将土倒在东门外,现今人们都把这两座小口山似的土叫“张飞一担土”。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然而关公为了防范东吴,在汉代旧城旁筑了一座新城,都是有历史记载的。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明白刘备假意哭荆州、关公大意失荆州的故事。我们的第一站就到了“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
4.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篇四
制作人:陈刚、王志楠、宋一帆
关于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荆州(原江陵)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界、旅游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距市区5公里的楚都纪南城,历经20个楚王,长达411年,境内文化遗址遍布,名胜古迹甚多,既有绚丽的自然景观,更有著名的人文景观。据文物部门初步探明,仅楚城遗址就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800多座,18代楚王的墓葬就在此列。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化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被列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周长为10.5公里的荆州古城至今保存完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雄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在荆州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如西汉古尸、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等,均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历史、人物和艺术观赏价值,堪称国宝。规模宏大、珍藏和陈列文物逾10万件的荆州博物馆,其中馆藏如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同时也在全国十大博物馆之列。总之,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享誉海内外。
荆州城现状调查
荆州在1982年就被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其现状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容乐观。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魅力,许多古建筑淹没于现代建筑之中,荆州古城墙被众人视为荆州经济发展的障碍物。
1982年以来取得的成绩:荆州自从1982年被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针对古城和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制定了《荆州市总体规划》和《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经过多年建设,荆州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开辟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如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等。对荆州城墙、荆州博物馆、玄妙观、太晖观、关公庙等一批能充分展示荆州历史、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景点进行了修缮,同时完善了一些保护措施,并且多次举办了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上述举措对荆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存在的问题
1城区建筑和人口密度过大,环境质荆州古城沿街商业主要为本城区居民服务,街区交通不畅、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建筑密度过大、人口密度颇高、街区环境和自然景观较差。
2城区内部分地区功能混乱,缺乏特色荆州古城内及其周边地带的建
筑缺乏特色,新旧建筑混为一团,高矮不一。城内建筑即没有古典建筑特色,也没有现代建筑风格,违章违规建筑较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相互有干扰功能的建筑混杂在一起。再者荆州博物馆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缺乏其应有的魅力。三国公园内也成为饭庄,还开设了足浴餐馆等,失去了其本来面貌。
3荆州古城墙及其他文物保护力度不够荆州古城及许多重要的景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荆州古城墙墙身上杂草丛生,部分墙体被覆盖,部分墙体倾斜、坍塌。明朝的万寿宝塔,内外壁上有很多汉白玉浮雕刻佛像和花砖浮雕佛像受损,其内壁也被很多游客乱写乱画。章华寺则拆掉旧楼建起新楼,且新楼颜色鲜艳,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其中有一组楼梯的设计不符合规范,无法正常使用。
4古城墙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据有关专家的调查显示:城墙内侧400多种珍贵野生植物惨遭破坏,几乎一半已经消失,其中很多属于濒危植物。
5城墙内外水域水体污染严重城内水域和城外护城河水质非常差,水体发黑发臭。就其原因是由于城内外很多生产、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其中,使护城河成了天然的化粪池。
6城内各景点景区产权及归属不清,管理不到位据了解,城内这些景点并不是由同一个部门管理的,有的归政府直接管辖,有的归建设部门管理,有的归文化部门管理,还有归文物部门管理……另外,各景点由于归不同部门管理,不利于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这样就使景点景区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价值,也不能很好的协调发展,无形中阻碍了
荆州古城的整体保护和发展。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
目前,荆州的历史文化遗产类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有遗产两个方面。由于历史悠久,荆州的文化遗产非常多,有春秋时期楚故都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石墓800多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三国遗址,公园,帝王陵寝等,最具价值的是有2000年历史的古城墙,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为我国南方所仅有,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
荆州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源远流长的楚文化习俗,例如一年一度的关帝庙的大型庙会,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元素的提取
荆州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不同于西安的六朝古都,不同于平遥的大气古朴,也不同于南京的六朝粉黛,要如何在众多同类型的历史文化古城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笔者认为强调“地域性”非常重要。
荆州古城最重要的文化特质就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三国文化”,要重点强调这些文化特质,对于文化古城进行重点保护,才能体现荆州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的独特之处。对于荆州古城的保护,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协调传统和现
代的关系,正确应对机遇与挑战的相互转换。
关于荆州文化保护的具体建议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疏解
如何保留古城风貌,一方面人们倾向原汁原味的保留,另一方面完全的保存并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荆州古城由于面积较大,古城内现有居民对于现代化设施的需求量较大,并不适宜完全保留原貌。当然也不能只针对单栋建筑或者某一条有价值的街区进行适宜保护。我们认为,应参考平遥古城的做法,一方面以古城为整体单位进行保护,对于特殊建筑进行特殊保护,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协调 开发较早的古镇如丽江都或多或少存在开发过度的现状,原有的文化本质在商业化运作下逐渐丧失,城内外发展及宫内也相对失调。这些都值得引起强烈关注。相对来说,荆州古镇的文物开发状态比较小,基本上没有做太大的商业开发。但是对大多数文物古迹没有进行大规模整体性的专业保护,不利于古城整体风貌的保留。荆州古城应更多注意以整个城市为单位进行保护,抓紧抢修有价值的文物,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外现代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机遇与挑战的时势应对
荆州古城墙作为荆州的标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有价值文物正在准备申遗。荆州作为江汉平原的交通枢纽与物流枢纽,正在实施湖北省的“壮腰工程”及刚出炉的国家长江经济带的规定,对于发展旅游业等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个人一直认为旅游业和城市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应该相辅相成,抢抓机遇,打好区域牌、打好文化牌、打好旅游牌,提升荆州古城的品牌价值。
如何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物古迹,不仅仅在于扩大整个城市为保护范围,还应该避免千篇一律的古镇规划手法,加强古城配套现代化进程,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城市标签。古镇新城代谢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上,我们应该全面看待建设与保护,发展与继承的关系,才是对城市负责,对文化历史负责。古城城里的具体措施建议
降低建筑及人口密度,改善城内环境质量若要很好的保护古城,最重要的是疏散城内人口,否则难以对古城全面保护和开发。因此,可以考虑在城外合适地区开辟生态居住区,将城内居民逐一迁出,以降低城内人口压力,改善交通,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对古城内的文物古迹区域进行分区保护的建议
博物馆,三国公园和西门宜总体布局,进行联合整体保护开发;东门风景区与江陵碑苑本为邻居,两者应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在城内划分区域分别建立楚文化区和三国文化区,可以分别展示它们的文化内涵;将三义街、育才巷、关公文化一条街和仿古一条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发展“胡同文化”;设立步行、旅游、购物一条街晨街。在街道两旁可以开设小店,出售当地土特产以及各种工艺品和纪念品,还可以开设适当茶楼、饭庄。
重点关注城内人口疏散
为了加快推进古城保护与开发工作,荆州已经拟定了《关于推进荆州
古城人口疏散、单位外迁,将荆州打造成世界知名的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的实施方案》的草案。古城人口外迁,建设新城,腾迁古城,把古城从混乱中解放出来,重新定位,凸显其文化旅游功能,势必就成为保护古城、发展古城旅游业的现实选择。
【现状摸底】
人口情况目前荆州古城内共有人口106742人,其中常住人口90632人。古城内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共有干部职工20684人;在古城内居住的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共34048人。
【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部外迁古城内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疏散古城人口6.2万人,建成世界知名的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
【实施步骤】第一步:到2015年完成关公文化园、荆州文博园、九老仙都景区建设和三义街、得胜街古街区修复改造;复建荆州古城楚望楼、曲江楼、仲宣楼等三座城楼;外迁古城内所有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陆续拆除古城内高层建筑,搬迁荆州中学等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完成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的搬迁,以此为基础带动城区居民外迁,力争到2015年城区总人口控制在6万人左右。第二步:到2020年,再疏散2.8万人,城区总人口控制在4.5万人左右。
【疏散之五大方向】古城人口疏散方向为:沙北新区、荆北新区、海子湖新区、郢城、城南新区。
荆北新区——交通枢纽中心
荆北新区是以交通枢纽中心、商贸中心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文化客厅。
从2009年至今,根据荆北新区建设中的实际情况,规划方案也在不断的调整修改。但其总的目标是:将片区打造成以交通枢纽为主、现代服务、主题居住、配套服务为一体,人文和谐发展,空间景观丰富多彩,展现荆楚特色的“荆北新区”。
荆北新区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西北角,东抵海子湖路,西至火车站西侧规划通道,南临荆沙大道,北至铁路防护绿化带,规划总用地面积391.79公顷,规划至2020年居住总人口达5.4万人,可承接荆州古城内部人口外迁的压力。
依托火车站而建的荆北新区,是外地旅客接触荆州的入口,是“荆州之门”,因此,荆北新区自然承载着展示荆州形象的使命。
新区开启古城人新生活
为充分发挥古城历史价值,经省政府同意,荆州市启动古城人口外迁工程,批准新建荆北新区和沙北新区两大新城区,用于还迁古城内所有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的搬迁,以此带动城区居民外迁,力争城区总人口控制在6万人左右。到2020年,将城区总人口控制在4.5万人左右。
2012年“两会”期间,针对荆州古城人口疏散的问题,市长李建明
曾表示,没有新区建设,无法谈古城疏散。荆州人应有振兴发展的豪气和胸怀。
眼下,荆州古城首次启动人口外迁工程的两个还建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规划9.87公顷的沙北新区还建项目、规划10.7公顷的荆北新区还建项目已全面启动。
据了解,荆北新区主要以荆州火车站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酒店等产业,这里将成为荆州的门户窗口;沙北新区由老城区向北拓展,拟规划建成全市的行政文化中心,相应的教育、医疗资源也会陆续迁入,市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荆周刊》从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了解到,新区规划遵循的最大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就是要给老百姓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本着这一理念,新区建设特别注重水系的连通和城市绿地的建设,根据规划,新城的绿地、公园面积占比将高于老城区,市民的生活环境将更加健康生态。而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全的服务功能以及升值潜力,都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共同建设未来的美好家园。
结语 打造世界级三国游景区
为了加快推进古城保护与开发工作,荆州已经拟定了《关于推进荆州古城人口疏散、单位外迁,将荆州打造成世界知名的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的实施方案》的草案。
根据方案,将以荆州古城内市、区两级行政机关外迁为牵引,实施“整体拆迁、整体建设”。同时在荆州古城旅游景区规划上,提出了“一环五区五廊”的布局。一环即环城立体城墙公园,五区包括关庙市
5.2021日语导游词荆州 篇五
三国の話を聞いて、荊州に行きたいと思います。荊州というと、小説「三国志演義」の劉備が荊州、魯粛を借りて荊州、呂蒙襲荊州、関羽が荊州を失ったというよく知られた三国の物語を自然に思い浮かべます。千百年来、荊州の古城に三国の歴史の煙雲の古跡を探る手がかりとなる人、古来を訪れる人、幽默を探る人が後を絶たない。皆様の現地ガイドとして、荊州の古城が二千年以上にわたって発展してきた歴史絵巻をこのような機会にお見せすることができて光栄です。
私たちが今位置しているのは荊州城東門外です。皆さんの前のこの数十メートルの幅の川は堀です。戦争をする時、敵の城を攻める自然の障壁です。今はこの川で毎年盛大な国際ドラゴンボート招待試合が行われます。城に入る前に、まず荊州の古城の歴史的背景を紹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荊州城は、また江陵城と呼ばれています。現在、我が国の南方保存の最も完備した古代城池で、1982年国務院が初めて公布した全国24の歴史文化都市の一つです。、荊州の古い城壁は国務院に公布され、全国重点文化財保護機構となりました。には荊州の古城を中心とした荊州市は国家観光局に中国優秀観光都市と命名されました。
荊州の歴史を顧みると、中国の上下五千年の文明史と緊密につながっていると言えます。ご存知のように、中華民族は炎黄の子孫で、黄帝と炎帝の部落が合併して中国を統一した後に、九州(冀、yan、青、徐、揚、荊、豫、梁、雍)を割いて、荊州はこの古い九州の一つです。
荊州という名称は、戦国時代の典籍である『尚書?禹貢』の荊及び衡陽は荊州のみであったが、当時の荊州の面積は大きく、春秋戦国時代の楚国は荊州域に興った。史料によると、周庄王八年(つまり紀元前689年)に、楚文王が都を今の荊州城北五キロの紀南城に移した。楚国はここで4にわたって都を立て、前後に二十個の国王を経て、黄河流域の中原文化の輝きとともに、古代ギリシャや古代ローマ字文化に匹敵する楚文化を創造した。楚成王(紀元前671~525年)が在位していると伝えられていますが、揚子江の景勝を見るために、荊州城区に飛楼百尺照湖を建て、燕趙千華月眉の諸宮と宮船埠頭があります。この諸宮と宮船埠頭は今日の荊州城の原形です。秦昭王二十九年(即ち紀元前278年)、秦の名将は白起率兵を率いて楚国を攻撃し、江漢の間の地域を占領しました。秦は楚都に南郡を設けました。当時の全国三十六郡の一つです。その後、秦はまた今日の荊州城の地方で江陵県を設立しました。地で川に臨み、近州に高山がなく、すべての丘陵阜があります。だから江陵と呼ばれます。紀元前1、漢武帝は荊州刺史部を創立し、全国の十三州の一つとして、荊州から行政区画の名称になりました。
秦漢以降、荊州は歴代王朝の王置府の重鎮となり、ずっと州、郡の一級治所であり、ある王朝はここで都を立てた。三国の時、ここは覇権争いの要津で、孫劉連合は赤壁で曹操軍を破りました。劉備は翌年に孫権に荊州を借りて、これをもとにして急速に蜀の勢力を発展させました。その後、東晋の末の安帝、南朝の斉和帝、梁元帝、後梁宣帝、隋の後梁王、唐末の五代十国の時の南平国王など、11つの紛争王侯がここで帝(王)の都を称え、1余りも続いた。唐代の荊州は陪都で、南郡と呼ばれ、長安城と南北に呼応しました。宋が建立された後、ここに江陵府を置く。元初は江陵府を出発総管理府に改めた。明日の初めにまた荊州府を設ける。清朝は明朝の制度を踏襲した。民国の時、荊州は湖北省第四行政都察区に属しています。中華人民共和国が成立した後、荊州城は湖北省荊州地区の専門職員公署と江陵県人民政府機関の所在地です。1994年、旧荊州地区と沙市が合併して荊砂市を設立し、に荊州市と改名し、荊州城は荊州市六県市二区の荊州区所在地となりました。
6.湖北导游词之荆州博物馆 篇六
欢迎大家来到荆州这座充满古代气息的城市,大家好今天由我担任大家的导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荆州位于长江之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三国文化的聚集地之一;同时它还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今天我要带大家去参观的景点是荆州博物馆,请大家随我的脚步,共同走进那段辉煌远久的历史。
荆州博物馆位于荆州城西门开元观,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它占地70亩,在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中规模首屈一指。同时,博物馆还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其馆藏文物逾10万余件,其中国家一、二类物近500件。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该馆荣获全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美誉。目前,馆内有7个精品展室。其中,珍品楼内有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和楚汉文化丝织品展;主楼内则有浓缩了从旧时器时代的鸡公山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代表性文物的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199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十佳精品展之一的江汉平原文化展、以瓷器为主的传世文物展、楚汉简牍丈字展。此外,还有天星观二号墓出土文物专题展和楚乐宫展演。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珍品楼内的三大展览。如果我们把荆州博物馆比作文物的宝藏,那么珍品楼的文物则是这座宝藏中的“宝中至宝”。现在请允许我向各位提一个问题:大家想象过2000多年前中国人盖的被子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我将要带大家参观的是荆州博物馆的楚汉丝织品展馆。《楚汉织绣品展》,主要展出了1982年1月在原江陵县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中发掘出土的一批战国中晚期绢、纱、罗、锦等丝绸织绣,包含有衣、裤、衾被、丝带等成品。这些丝织品有的薄如蝉翼,轻若笼烟;有的刺绣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有的色泽艳丽,五彩纷呈;有的经纬密度,超乎想象,密于今天的降落伞。丝绸织品富含蛋白质,极难长久保存。马山一号墓出土的这批丝织品其年代之早、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工艺之高超,均可称“最”。荆州博物馆也因之而有“丝绸宝库”的盛誉。从图案上看,不仅有素洁大方的几何纹,也有结构复杂的人物花卉,其表现手法既有刺绣,也有提花。丝绸的品类有绢、纱、罗、绵、绸、绦等,颜色多达10余种,并巧妙的运用了涤饰、练染等工艺技术。不仅如此,这个丝绸宝库的刺绣成衣,通幅图案的多彩织绵,纬线起针的涤带,在迄今发现的战国丝绸中均属首见。大家请看,这是一件绢底绣花绵衾。衾是什么呢?原来衾就是古人睡觉时盖的被子。它的长、宽均为1.9米,设计十分科学,正上方有一凹口,凹口容颈,两侧裹肩,睡觉时肩膀不外露,因而不易着凉;而且头和脚分得很清楚,既卫生又实用。绣衾的花纹也很引人注目,对龙对凤,左右排列,并间以花草相连。这对头上长角的龙,一脚站立,一脚平伸,状若舞蹈,生动传神;这对身体卷曲的龙,张牙舞爪,气势威猛,咄咄逼人;而这对颈项弯曲的凤鸟,正展开双翅,高卷尾羽,形态十分优雅;这对展翅的凤鸟,相对而立,各自回首后顾,情意缠绵。整幅画面构图简练、线条流畅、造型生动、针法纯熟,真不愧是绣品中的上乘之作。马山1号墓出土的丝织物,样样是珍品,件件是国宝,早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说:“马山1号墓代表了楚文化的水平”江泽民主席在视察荆州博物馆时,也曾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丝织品,并赞叹:“这是举世无双的国宝,一定要好好保护,好好宣传”。 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呆会我和大家一起去看三大展览中的〈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去看一下那具世上仅有两具的西汉古尸。7.正定古城的导游词 篇七
关于正定,大家可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但是,你们真正了解她吗?好,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
正定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她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其中,最有名气的还得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隆兴寺。隆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寺内有21。3米高的铜铸大悲菩萨。还有:石桥、天王殿、大觉六师殿、弥陀殿、毗卢殿等。
除了隆兴寺,相信大家都知道赵云赵子龙吧?他可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人们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赵云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常胜将军。而赵云庙,顾名思义就是为赵云所建的庙。赵云庙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
正定不仅名建筑多,而且美食也多。其中最出名的。有马家鸡。马家鸡也俗称马家卤鸡,它有鲜明的回族特色:不食死禽,讲究饮食卫生;能长期保持色、香、味、型不变。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流口水了?那就来正定吧,记着,在观看景区后,一定要去尝尝美味的马家鸡哦!
8.河南商丘古城的导游词 篇八
壮悔堂现存建筑四座,有壮悔堂、香君楼、东楼和过厅。明末才子侯方域(著名历史爱情悲剧《桃花扇》的主人公),幼年读书在壮悔堂。他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父亲、叔父都是明末朝内重臣),且才华出众,因社会动荡,使他奔波流离,一生没能入仕。35岁时,忆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悔恨万千,更名其堂为壮悔堂。东楼是其妻常氏夫人(明末东平太守常维瀚的女儿)住的地方。香君楼是其妾李香君(南京媚香楼歌伎,秦淮八艳之一)住的地方故又称翡翠楼。壮悔堂现为睢阳区博物馆。室内有侯方域、李香君、雪苑六子等塑像和其生平图片展。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北端中间,商丘市凯旋大道直通此处。
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20__年), 1989年重新修建。城楼座落在商丘古城拱辰门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飞檐挑角,九脊六兽,青砖灰瓦,红柱彩绘,雕花门窗,雄伟高大,十分壮观。城楼东西两侧,置有踏步,可以拾级而上。登城参观,向北看,依次是宽阔的城湖,碧绿的湖水,高大的建筑,新兴的城市;向南看,是商丘古城最繁华的明清一条街,车水马龙,一街两行全为商店,各式招牌,五颜六色。
南城楼又称拱阳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著名景点,位于商丘古地在,砖城南端中间,中山大街从此串过。为重檐歇山顶,长20.3米,宽11.4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343平方米,18根檐柱,下层檐下五踩斗栱,上层檐下三踩斗栱,层面为灰色脊、板瓦,脊饰,旋子彩画。
商丘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20__年),因南门和南城墙为北宋时南京城北门和北城墙,故距今已逾千年。南城楼系知州杨泰修建,周冕续建。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周宗义重修,复建城楼。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
20__年9月,按照历史文献及图片原尺寸在原址进行修复。 穆氏四合院
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睢阳区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内中山东街路南。原为清代建筑群,一宅三院,五门相照,现存前院、东院和后院。
9.介绍丽江古城的导游词 篇九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介绍丽江古城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丽江古城的导游词 篇1各位游客:
大家好!
很高能当您们的导游,我叫丁子轩,大家可以叫我丁导游。
我们这次的旅游是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就是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动。
以上所述丽江古城是具有综合价值与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才能使其得以水久传世,井更好地发挥其所具有的世界和历史意义。好了,我就说到这里,您们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一个小后在这里集合,记住不要乱丢垃圾。
介绍丽江古城的导游词 篇2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来到“东方威尼斯”丽江古城游玩。我很荣幸担任你们的导游,由我来带着大家领略丽江古城的美景。大家一边走一边听我解说。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大理北部,拉萨东南部,与玉龙雪山遥相呼应。丽江古城是由玉龙泉水贯穿全城,所以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我们已来到古城口,各位游客一定会问,怎么没有看到城门、城墙呢?其实这就是丽江古城的一奇。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和城门。
大家再看,右边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这个水龙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跨过这座流水小桥,大家看那朱红色大门、巍然耸立的宫殿,就是“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始建于元朝,雕刻精致、风格别致,号称纳西民族的“紫禁城”。
现在来到丽江古城的街巷心脏--四方街,也是古城最热闹的地方。它四通八达,每一个直角处都有一条小街,最上方的一条街可以去古城的最高点,能看到古城的全景。
古城里还有许多美景,现在,请大家自由活动,去亲身体验丽江古城的魅力吧!
介绍丽江古城的导游词 篇3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
介绍丽江古城的导游词 篇4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的丽江古城。我是陈艺涵,大家可以叫我小陈,今天的由我来陪同你们来到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现在我来到了丽江古城。在丽江古城的街道依山势而建,顺着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的花纹图案栩栩如生,自然雅致,非常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这就是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一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有石拱桥、石板桥、廊桥等其它桥。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看风景,拍一拍照片。
请大家在这里细细游赏,感谢你们的到来,大家在玩的过程,注意安全,注意环境卫生,祝愿大家玩得开心!
介绍丽江古城的导游词 篇5亲爱的先生、女士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曦。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丽江古城,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服务好每一位游客,希望我们能一同度过美好的一天。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的古城区,别名大研镇,建于公元13世纪后期,面积有7。279平方公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首先我们来到了束河古镇。大家看到这边,这有一个巨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束河古镇”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束河古镇里居住最多的人民就是纳西族人民,说到纳西族,各位游客有没有想起火把节的呢?没错,火把节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古城里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这里是一个美好的大家庭。对了,今天晚上,我们为大家准备了盛大的烽火晚会和火把表演,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呢?
接下来我们就要去四方街了,请问我们这里有没有吃货朋友?有的话今天你可以大饱口福了,因为是四方街呢,是一条小吃街,街道两旁有数十家小吃店,每家都有云南特有的米线,而且种类繁多。但是每家的烧法都不一样。来了丽江如果不来四方街吃一吃,那可就是白来一趟。
逛了这么久了,下面我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时间品尝小吃,请大家注意时间,不要乱扔垃圾,半小时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哦!
介绍丽江古城的导游词 篇6大家好,欢迎你来到梦想之都--丽江古城,我是本次丽江古城一日游的导游小杨,当然大家也可以叫我杨导。
这次游览我不给大家说它的传说、历史,因为它的小桥流水,户户垂柳的风光足以让你陶醉在这“东方威尼斯”--丽江古城。在这里流行一句话叫做喝茶、发呆、烤太阳、白日做梦。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这里有古朴的民居,优雅的茶馆、酒吧,有好客的主人,有纯净的空气,灿烂的阳光,不管你是喝茶还是发呆,这里茶馆的老板都欢迎。如果你在大街上走着,听见歌声,可以随时坐下来,当然可以随时坐下来还是因为这里散步一茶馆,五步一酒吧。当你听得高兴了,可以给歌手一些钱,如果听倦了还可以继续到其他地方散心。
历经古城是一个被水环绕的地方,这儿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你可以看着小鱼快活地在水中游动,也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可以在四方街为亲人、朋友挑选小礼物,也可以在街头寻找自己喜欢的小吃……
10.关于平遥古城的导游词 篇十
作为一名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平遥古城的导游词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平遥古城的导游词大全1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这次带领大家游览平遥古城的导游——李静诚,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接下来的时间我将会为大家介绍古老的平遥古城。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我国4A级景区,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大家看到的这座高大雄伟的城墙有6163米长,12米高,重建于1370年,垛子处高约2米,顶宽约3——5米。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古城里面仔细看一看吧!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四条大街,八条小街,七十二个蜿蜒的巷子组成。这四条大街中的南大街是平遥古城交通脉络的中轴线,从东西大街的衔接处开始,到大南门结束,以古市楼贯穿南北,在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饰品和可口的食物都摆在店铺的柜台中,是平遥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西大街从下西门开始,到东和南大街的交汇处,与东大街呈一条贯通的主街。西大街是中国著名的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的诞生街,所以西大街又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八小街和七十二巷的名称各有来头,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的标志,有的源于祠庙,还有的已经不知道名字了。
平遥古城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鸟瞰古城,它形似龟状,城门六处,南门为头,门外两眼水井似龟眼,北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东西一共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都是向南开,只有下东门是向东开,据说人们是为了不让乌龟爬行才把它的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所以平遥古城又叫龟城。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大家可以自行参观古城,参观过程中,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刻乱画,文明游览。谢谢大家!
关于平遥古城的导游词大全2尊敬的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山西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今天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因为这座古城的形状像一只乌龟,所以人们又叫它“龟城”。
看!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面铺着很大的`城砖。在城墙的瞭望口上架着几门黑乎乎的大炮,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将军”。大家现在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因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再让我们到县衙去看看吧。县衙坐北朝南,看正门的两边蹲着两只大石狮子,开着大口看样子是不是很威武。衙门的门栏很高,你们快看这两扇大门又厚又重,漆着朱红的颜色。走进院内,东西两房就是古代收税和纳粮的地方,各有六个窑洞,寓意六六大顺,再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正殿,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上面挂着“明镜高镜”的大匾,左右两边放着许多审堂用的刑具,让人进去有一种森严的感觉。绕过大殿进入后院,是县太爷吃饭和休息的地方,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意思是视人民如父母,为人民办实事。
11.荆州城墙&万寿宝塔日语导游词 篇十一
荊州古城は、すでに2000年余りの歴史があり、秦漢に、城の周囲を作り、五代十国の後で、煉瓦で城を建てました。宋、元、明には何度も壊れては、修繕しました。現在完全な城壁は、清順治3年(1646年)建てられた物です。東西3.75キロメートル、南北1.2キロメートル、敷地面積が4.5キロメートル、周囲が10.28キロメートルで高さが9メートルです。ちゃんと保存されてきたので、「我が国の南方に完璧な物だ」と呼ばれています。我が国に時代を越える数量が一番多くて土で築いた城から発展してきた唯一の城壁です。春秋戦国時代の楚国は411年もの間に、ここに都を定めていて、色々な遺跡を残してました。
荊州古城が三層で、外側には護城河があり、中間は煉瓦の城壁、内側は土の城です。城門が地元の地理や風俗などに繋がっています。城壁に元々城門が六つあります。改革開放の後、経済発展のために新たな南門、北門と東門を建てたので、都市の交通状況を改善したとともに文物の保護にも役立っています。そして、軍事施設が整っている防御工事として、今までも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ています。この寅賓門が通称「大東門」ともいいます。使者と賓客を迎える城門としてその上の櫓(やぐら)が非常に立派です。賓陽楼と呼ばれて明朝に初めて建てられて清朝に改めて建てられました。1987年、国家文物保護所に修繕されて当年に公衆に公開しました。賓陽楼の中に有名な三国人物があります。例えば、劉備(りゅうび)、関羽(かんう)、諸葛亮(しょかつりょう)などの銅像(どうぞう)がずらっと並んでいて生き生きとしています。三国誌全部で120章だが、荊州に関する章が72もあります。道理で荊州の至る所に三国人物の息吹(いぶき)が満ち溢れています。
荆州万寿宝塔(ばんじゅほうとう)
万寿宝塔は湖北省にもう一つの重要な古い建築として、1956年に全省の重点文物保護対象になりました。これは天下第一磯として長江の堤に聳え立つものです。そこから遠方の立派な風景がみえます。
宝塔は高さ40.76メートル、八面で七階で、宝塔の上に色々な素振りをしている仏像が88尊あります。そして、煉瓦の種類も複雑で、その上に色々な図案もあれば、仏教の経典もあり、宝塔の天辺(てっぺん)に金剛経(こんごうきょう)が全部刻まれました。それで、その歴史文化価値が計り知れないかも知れません。この塔は他の塔と比べて最大の特色が塔の体が長江の堤より約7メートル低くしています。
【荆州古城的导游词】推荐阅读:
荆州导游词202-24
精选的阆中古城景点导游词12-14
云南丽江古城的导游词03-07
精选丽江古城导游词10-22
湘西凤凰古城导游词10-28
丽江古城木府导游词04-07
关于福建崇武古城导游词04-17
丽江古城导游主持词08-23
丽江古城导游词开场白08-11
关于丽江古城导游词450字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