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善待每一个孩子

2024-10-09

教育叙事:善待每一个孩子(精选8篇)

1.教育叙事:善待每一个孩子 篇一

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

并非所有的情都值得去珍惜。

时间是一剂良药,

它会沉淀最美的感情,

也会带走留不住的虚情。

缘分,需要珍惜,和双向互动;

感情,需要感恩,和双方呵护。

爱不是单向,情不是索取,

懂得珍惜才会长久,

知道不易才能永恒。

爱得无怨,疼得无悔,

因为不图任何回报;

爱到卑微,疼到廉价,

因为深入骨髓,

爱到深处无声,情到深处无语。

真心对你的人,

不是建立在任何利益上;

真正陪伴你的人,

不是因为你外在的光环。

爱是风雨时,

悄悄出现在你头顶的伞;

爱是困惑时,

默默陪伴在身旁不离不弃。

人生本是一场空,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看淡人生,才会看淡名利,

看淡名利,才知道人生该珍惜什么。

不要随便挥霍一份轻易得到的情,

不要轻易伤害一颗默默付出的心,

人生没有重来,生命无法倒带,

且行且珍惜。

懂得珍惜,才不会错过;

知道感恩,才会收获真情。

真正的感情,

缘于一颗珍惜的心;

真正的得到,

缘于一份感恩的心态。

真正的朋友,

或许不能给你物质上的帮助,

却可以给你精神上的鼓励;

真正的朋友,不是日夜相伴,

不是吃喝玩乐,

而是默默关注你的成长,

悄悄关心你的一切。

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

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

人生总要有梦想,

岁月总要有追求;

珍惜一份情,怀揣一份梦,

就是最大的收获。

缘不会随意而来,因为相吸;

份不会永远无期,故要呵护。

一再的冷漠,伤的是一颗心;

一再的漠视,错的.是一段情。

世间从没无缘无故的好,

也没平白无故的爱,

不要把别人的付出踩在脚下,

没有谁本该如此;

人与人是平等的,

爱你的人,愿意包容你的一切,

但不会接受你的鄙视。

感情需要平等,还要懂得尊重,

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也不会得到真心的情。

2.教育叙事:善待每一个孩子 篇二

教育要让领导和家长满意, 这一点儿错都没有。不过, 我们为什么把孩子排除在“满意”的对象之外呢?我们喊了那么多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可在思考办学目标时, 眼睛却只盯着领导和家长, 而把孩子忘记了。

那么, 我们能否提出“办孩子满意的教育”呢?孩子是否满意, 当然不是检验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但绝对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只有孩子满意了’各级领导和学生家长才会真正满意。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办孩子满意的教育”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点都不矛盾。但是, 几乎不可能有一种教育, 能够让所有孩子满意。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结构, 可我们现在对不同智能的人提出同一个学习目标, 开设同样的课程。这样一来, 所谓“办孩子满意的教育”就成了一句美丽的空话, 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怎样才能真正让孩子满意呢?我认为, 只有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子满满意。因此, 我们提出“办适合每每一一个孩子的教育”。

那么怎么才算是“适合每一个孩子”呢?“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什么呢?在我看来, 要“适合每一个孩子”, 首先必须正视并尊重孩子之间的差距和差别, 以实施符合每一个孩子特点的教育。差距, 指的是在同一领域, 不同的人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接受能力, 以及通过同等的努力所获得的不同效果。比如:同样是学英语, 大家都很努力, 但有的人事半功倍, 有的人则事倍功半。差别, 指的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智能特点。比如:有人学数学很吃力, 但作文却特别好;有人则相反, 学数学很轻松, 写起文章来便痛苦不堪。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经常在我耳边回荡, 并震撼着我的心灵:“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 (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 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 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 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 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 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 既是社会的幸福, 也是个人的幸福。”几年前, 我偶然读到法国总统萨科齐在2007年秋天写给全法国教师的一封信, 信中有这样几句话:“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 一是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

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 还是萨科齐所说的“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 都表明教育必须针对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 并满足他“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性格、志向、兴趣、智慧、能力……其中任何一个方面, 都可能成为“这一个”孩子的精神制高点, 使其得以“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这句朴素的话蕴含着“平民教育”的价值、“民主教育”的精神、“新教育实验”的思想和“科学质量观”的内涵。“平民教育”是一种平和朴素的教育、实事求是的教育、从容不迫的教育, 是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 是陶行知所倡导的“真教育”。“民主教育”坚信, 每一个人都有着无可估量的潜能, 每一个人不分种族、肤色、性别、家庭背景、经济水平, 其天性中都蕴含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新教育实验”认为, 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 进而建设美好的社会;人的完整性首先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的;人应该是完整的, 包括他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自己, 一个完整的自己, 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科学质量观”追求可持续的质量, 既重视学习成绩, 也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追求整体的质量, 面向每一个孩子;着眼于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追求和谐的质量, 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不一定均衡发展, 但一定要协调发展;追求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质量, 方法科学、过程快乐、结果理想, 让孩子现在就享受幸福。

当然, “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绝不排斥对杰出人才的培养。正因为要“适合每一个孩子”, 所以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培养学业优秀的学生, 丝毫不放松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我们并不反对“高分学生”, 但一定要反对只盯着“高分学生”而无视其他孩子的教育!

“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并非我的原创, 甚至也不是当代任何一位教育家的首倡, 它不过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因材施教”的白话表述而已。在私塾时代, “因材施教”也许容易实现, 但随着现代学校的建立并实行班级授课制后, “因材施教”就成了挂在嘴边、写在纸上的口号, 原因就是“一刀切”的教育将不同个性的学生捆绑在一起齐步走, “因材施教”几乎没有空间与可能。如今, 要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我们至少必须在课程、教法和评价等方面大胆创新、有所突破。

建立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开设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的前提下,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开设不同的课程, 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这个体系的课程可分为四大类。

一是文化基础类。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设定每门课的课时, 不占用实施其他课程的时间。

二是公民教育类。国家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包括理解民主的意义、增长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技能、养成公民品质、成为负责任的新公民等内容的教育。

三是生活技能类。学生文化基础差异很大,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并考虑他们将来生活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生活技能类的选修课, 如烹饪、理发、服装设计、礼仪接待等。

四是艺体特长类。学校可开办一些艺体课程, 力争使每一个孩子都至少拥有一项艺术爱好和特长, 并掌握一项健身技能, 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情趣高雅的公民。改革现有的班级模式、教学方式和授课时间。在班级模式改革方面, 可采用大班和小班相结合的班级模式, 即国家课程采用现有的行政班级模式教学, 而选修课则根据学生自愿而分为不同的小班进行教学。在学生及其家长自愿的基础上, 学校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 编制不同类型的特色班,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更好地实施“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 学校可继续深入进行“民主课堂”的探索。关键是变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变教师“教”的过程为学生“学”的过程。在授课时间改革方面, 我们可根据不同内容的课程, 采用长短课的方式, 对各类课的教学时间进行协调、整合。

3.善待每一个学生 篇三

上课铃声响了,我拿着书本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乱哄哄的,丝毫没有上课的气氛,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数学题,于是我隐隐地有了一丝怒意:“今天谁擦黑板?怎么回事?”学生或许是被我严厉的话语给惊住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见没人答应,又耐着性子问了一遍。这时,坐在前排的滕飞同学小跑上来,拿起黑板擦迅速地擦了起来。这是一名学习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孩子。看着黑板前扬起的粉尘,我不由生气地指责道:“同学们,你们都看见了吧,现在本该是上课的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这时,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句:“今天不是他值日。”话音刚落,成绩优异的班长站了起来,用小得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老师,今天……是……是我……值日。”我稍作停顿,便说:“你先坐下,下回注意。”这时,滕飞同学擦完黑板,默默地回到了座位。课后,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窃窃私语:“班长不值日,老班都不处罚他,唉!”听到这些话语,我觉得难堪至极,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以无私的爱,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入职时庄严的教育宣誓场景历历在目,而现在学生的这一声声指责,无疑是在鞭笞着我的灵魂:我这样的做法,留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对班级管理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这件事中,我因为戴了有色眼镜对待优生和差生,导致了学生的不满意,从而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师形象。

后来,我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滕飞同学家住在偏僻的农村,平时和70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境贫寒,虽然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却极富爱心、乐于助人。家访时,在与滕飞爷爷交流的过程中我才知道,原来滕飞在小学时曾被评为美德少年,身上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在教室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滕飞同学给我发来了一条短信:“老师,我帮班长擦黑板是我自愿的,同学们在背后指责您不公平,说您偏心,您也不要生气,因为您事先也不知道情况……”我一字一句地读着滕飞发来的短信,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多么善解人意的一个孩子,而我却错怪了他。

此后,我开始关注滕飞,鼓励他的每一次进步。渐渐地,他与我走得越来越近,上课时开始主动回答问题,课后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成绩也有了提高。后来,滕飞同学还考入了一所大专学校。

中专毕业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滕飞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老师,三年来,您辛苦了,我发觉,三年的时间里,只有您给我的帮助和关心最多,最令我感动,给了我前行的动力。……”看到这里,一股愧疚之感油然而生,如果我可以早点醒悟,就可以给予滕飞更多的支持、帮助、关心和呵护。或许,他就不会觉得一个人太孤单无助,也许他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优秀学生的发展,同时面向全体学生时,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公正——这是孩子们信赖教师的基础。而教师要做到公正,就要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滕飞的事情告诉了我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使我明白了公正的前提是要了解、理解、关爱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位同学,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老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永远是一副冰冷面孔,动辄挖苦训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师生关系渐渐疏远,逐步走向陌路。后进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鼓励与帮助,哪怕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鼓励性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使他们难以忘怀。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可爱。”这件事一直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大憾事,我常常以此来警示自己,一定要摘下有色眼镜,努力端平一碗水,善待每一个学生。

4.教育叙事:善待每一个孩子 篇四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彭波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始建于2009年8月,是一所富有朝气和现代气息的学校。学校的“梦想”教育以“中国梦”为核心,以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为载体,把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弘扬体育精神、培育艺术素养、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学生幸福成长教育模式,很好的践行了“以爱为源、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一个桃李绚烂、人才辈出的校园正展现在梨乡人面前。

一、科学规划,构建“中国梦”课程网络

1.以传梦之旅为承载,形成“中国魂”系列课程。一是开发“晨诵、午练、暮省”为主的“一日课程”。二是以“每周一事”为主的美德教育课程。三是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主的“三生教育”课程。学校“梦想教育”整合地方、校本、综合及学科类课程,是我校“十大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创新教育、环保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技能教育、生活劳动教育)的具体深化和拓展。

2.以诵梦之旅为承载,形成“中国音”系列课程。一是经典诵读名句名篇。二是系列校本课程《中华颂》,研发了《唤醒黎明的轻音乐》、《中华颂(春天卷)》、《中华颂(秋冬卷)》等,共推荐优秀诗文300余首。三是根据年级特点推荐的经典诗书。

3.以筑梦之旅为承载,形成“中国韵”系列课程。一是“小巧手”系列的《趣味纸艺》、《欢乐泥吧》、《色彩少年派儿童画(中、高)》、《巧手工艺》课程;二是“乐音缭绕”系列的《十二孔陶笛》、《电声小乐队》、《快乐舞吧》等;三是阳光体育系列的《动感啦啦操》和《活力篮球》、《少年足球》等。

4.以寻梦之旅为承载,形成“中国心”系列课程。一是民俗文化类。二是国旗下讲话类。三是电影欣赏类。内容包括:中外优秀影片、艺术人生等。四是励志梦想类。5.以强梦之旅为承载,形成“中国龙”系列课程。一是入校课程类。研发以“健身”为主的入校课程,包括“三个学会”、军训、艺术体操训练等。二是轮滑、摔跤、柔道等体育竞技项目的研发。

6.以爱梦之旅为承载,形成“中国根”系列课程。在九龙湖、翠岛湖等地开展文明清洁;阳信“梨花会”期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志愿服务进社区;重阳节到信城敬老院慰问演出等,相关活动在《大众日报》予以报道。

7.以飞梦之旅为承载,形成“中国美”系列课程。一是国家学科课程的创新拓展类;二是离校课程类。以“浓浓校园情、恋恋同学心、拳拳老师意、殷殷期盼情”为主要内容,分“同学情”、“父母情”、“师生情”、“母校情”四大板块。三是“三爱教育”类。

二、成立组织,规范实施“中国梦”课程

我们的研发模式以“选课走班”为组织形式,至今已拥有科技、语言、艺体、棋艺等方面的40个社团。

1.成立组织

成立梦想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和课程审议委员会,具体负责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服务、督促与检查以及各种材料的审议。

2.制定梦想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

这是指导教师开发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梦想教育课程的概念、指导思想、开发与实施的总目标、课程开发的范围、开发途径、开发原则、开发的程序、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课程建设的管理与保障措施等十余项内容。

3.填报梦想教育课程开发实施审批备案表

主要由课程名称、课程开发主持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计划和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意见这六部分组成。

4.编制《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选修课程

课程开发实施备案表经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通过后,学校统一编制《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一门课程并填报《梦想教育课程学生选修登记表》,报经审议委员会通过并备案。

5.确定课程开发项目及实施时间和地点

根据《梦想教育课程学生选修登记表》人数多少,确定开发项目。本着降低干扰、统一范围的原则,确定地点。时间上,为周二、周四下午最后一节。

6.撰写《××梦想教育课程开发方案》和《课程纲要》

《梦想教育课程开发方案》包括: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课程的总目标、课程的一般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教师在课程实施时,就撰写《课程纲要》。7.编写梦想教育课程讲义

教师以《××梦想教育课程开发方案》和《课程纲要》为指导,经过周密思考、精细计划、广泛搜集资料后编写课程讲义,作为活动参考教案。

8.举行阶段成果展评活动

每学期开展课堂观摩、过程资料评选、优秀校本讲义评选等梦想教育课程开发成果展示活动。

三、搭建平台,展示“中国梦”课程成效 1.每年一届读书节,诵响“中国音”

五月份的读书节,“经典诵读展示”、“各类演讲比赛”、“读书汇报交流会”、“图书漂流活动”、“优秀读书手抄报比赛”等活动精彩纷呈,“读书明星”、“书香家庭”、“书香班级”、“小书生”“小学士”、“小院士”等各类评选层出不穷,有力促进了“书香校园建设”。

2.每年一届艺术节,演绎“中国韵”

六月份举办艺术节,“艺术作品展”、“科技作品展”、“文艺汇演”、“鼓号操展演”等活动使学校热闹非凡,展现了“艺术校园建设”成果。

3.多样体育健身运动,培养“中国龙”

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队列队形比赛、冬季越野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网球比赛、摔跤比赛、柔道比赛、轮滑比赛等各种体育赛事穿插于每学期,既强身健体,又活跃身心,增强凝聚力,为培养“中国龙”搭建平台。

4.各类德育活动,铸就“中国魂”

在感恩教育方面,采取措施是感恩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感恩教育与常规相结合、感恩活动递进式开展等三种方式,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在公民教育方面,学校围绕“五大主题”,每学部分“五个学期”有重点地进行“五个德目”的公民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尊老爱幼、团结友善、诚实守信、勇敢正直等一系列公民美德。此外,学校还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教育契机开展主题教育,做到了月月有主题活动。如:三月份结合植树节开展环保教育;四月份结合清明节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十月份结合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

四、盘点收获,悉数“中国梦”课程成果

通过全体师生五年多的辛勤付出,“中国梦”系列课程已经在学校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初结嫩果:近10余本整合课程,如“中华颂”、“小巧手”、“阳光体育”等系列已印制出版; 杨芳老师的校本课程《指尖的舞蹈》荣获市校本课程评选二等奖;

张宝花老师执教的录像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在中央教科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小学科学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唐国梅老师指导马睿琪同学的创意概念《多功能拐杖》在山东省第三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胡燕老师指导张涵月同学的美术作品在第四届齐鲁情·山东省校园学生才艺展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老师同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誉称号;

近三年艺术节连续荣获全县团体总分第一名; 小学女子足球队蝉联三届市冠军;

肖璐娜同学的剪纸作品在山东省“梦想起航少年儿童首届人文艺术作品大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学校荣获滨州市“教学示范学校”、“规范化学校”、“教科研先进单位”、“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轮滑示范学校”、“全国创新教育联盟十佳创新名校”等多项殊荣。刚刚获悉,该校已推报教育部“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评选。

5.教育叙事:善待每一个孩子 篇五

184031 石童

我们经常说教育生活就是一天生活的重复,以前我也这样觉得并且在其中煎熬着,想到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心生恐惧,从一天就能看到退休的生活毫无吸引力。但现在,我不再这样认为,当然我也在努力着让自己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不再是重复,而是前进、是上升、是迈向幸福。

今天是平凡的,照旧的同学,照旧的课程,照旧的老师。但今天又是不一样的,我不是昨天的我,孩子们也不再是昨天的孩子了。说到这儿,我想起了胡,这两天一年级的他已经在课堂上进步了许多了。比如我给他安排的单独座位他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且在张同学的固体胶掉在地上后,他主动帮她捡起来,张同学很高兴对着胡很认真的说了声:“谢谢你。”我看到胡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提醒他要回应什么,他立马就跟张同学大声的回答:“没关系。”当时,我脸上一定是欣慰而开心的“姨母笑”。

但每天还是能听到孩子们跟我告状:“石老师,胡又插队了!”“石老师,胡不仅浪费水,还把水洒到别的同学身上。”“石老师,胡又在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捣乱。”我就像接收投诉电话的工作人员,只不过这些投诉的对象都是指向一个人―胡。

我去教室找到胡,他正在用午睡时盖的大衣披在身上扮鬼吓人,那件黑色的大衣在这中午的阳光照耀下显得越发黑了,胡那稚嫩的小脸蛋上挂着些许汗珠了,他愿意成为孩子们瞩目的焦点,不管是以何种形式。

如果说,每天接收到这么多的“投诉”完全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但在前几天,我在心里暗暗下决心要转化胡的时候就告诉过自己,把胡当作一个什么都需要教的人儿,用耐心的态度、亲和的语气走近他,让他信任我喜欢我,然后我引导着他向前走。隔代教育最主要的弊端在胡的身上一览无遗,唯我独尊的态度、博人眼球的举动、掩饰真实的说谎,这些不良习惯和爷爷奶奶的溺爱有直接关系。我不是他的班主任,和胡六七十岁的爷爷交流过一次后我就放弃了家庭教育方面的努力和帮助。

面对今天的“投诉”,我不能置之不理,不然其他孩子不服,我自己也不会答应。我拉着胡的手说要跟他聊聊天,我们俩手牵手走到了办公室。这个过程很顺利,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因为在前两天的事件中,胡总是带着抗拒和我交流,甚至如果我单独叫他,他还非常抵触,挣扎着不愿意跟我走。但今天却没有一点不情愿,我有些暗暗窃喜,如此说明,胡对我多了一丝的信任。

我将接水泼水事件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对胡进行了假设,一开始他完全不承认自己做过这样的事情,是他真的没做过还是不记得了?我试图去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于是对他说:“你是不是就是觉得这样做很有趣、好玩啊?”如此,他看了我一眼,然后点点头。我心里大概有了谱。随后我对他进行了换位思考的教育,小小年纪的他不知道到底听懂没,但我想他会记得我亲切的话语“不要对别人做,你不想别人对你做的事。”记得我和他拉勾和盖章。

记录胡继续第三天了,他的进步我看在眼里。但如果自此他就稳健走向正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会准备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随时应对“投诉”。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后进生就是一次挑战。

中午处理完胡的事情,在三年级教室我看到了哭泣着的乔,看着她泪珠满面的可怜样,我摸摸她,对她轻声的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如果你哭完了就告诉我。”然后我去四年级布置周末作业,回来时把乔牵到了办公室。和孩子交流一定要注意语气,如若不然孩子们压根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孩子们的内心会充满恐惧和害怕而口不择言语无伦次,特别是面对乔这样略胆小而文静的女生。我调整情绪,听她娓娓道来。其实也不能算是娓娓道来,她可能还是觉得委屈,只能我问她答,一开始答得并不顺利,但是当我说完那句:“我理解你现在很委屈。”的话语之后,乔愿意跟我吐露心声了。原来就是两个三年级女孩子之间的友谊事件,我只是站在乔和另一位女孩子的角度分别说出了我的看法,然后我询问乔好点没,她点点头。我看平时的她比较胆小,于是问她需不需要我出面帮她和另一位女生聊一聊,她坚定的摇摇头说不用,她可以自己解决。我看着她坚定的神情,突然对这个平时文静的小女孩刮目相看。

6.实施赏识教育_善待每一位学生 篇六

姓名:郝敬华

单位:鹿楼镇陈新庄小学

实施赏识教育 善待每一位学生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它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信。

赏识教育的本质和看得起学生。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要予以肯定、赞赏,当不尽如人意时也要加以鼓励。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赏识,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正确实施赏识教育,不仅能够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教的班级,曾接受了两个全校最差的学生,这两个学生称自己的成绩不好,只考了8分。魏书生接过这两个学生说:“你们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看看课本还考了8分,这就是天赋!”从没听到如此激励话语的两个学生被魏书生一下子唤起了自信,点燃了学习的激情,成绩很快得到上升。

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或许我们都已耳熟能详: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一名男生用小石块砸同学,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陶行知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

男生正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并且一直在这里等我。”男同学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砸人时,你立刻停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同学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男同学感动地流着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砸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你能够主动认错,应该再得到一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接受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正是抓住了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用“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四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鼓励,而不能滥用表扬,更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给予廉价的“赏识”。过度的表扬鼓励,有时会让学生感到赏识的虚伪性,从而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度赏识,多提新要求。赏识教育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关爱与期待中增强自信心,并不是溺爱和迁就。有的教师心情好时,对学生“从宽”,心情坏时就“严打”。这种情绪化的教育方

式,会不自觉地夸大学生的缺点,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外,赏识教育不是排斥、否定批评教育。善意的批评教育是必要的,在原则问题上,对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批评,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我们知道,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给学生留有克服缺点的时间和空间,特别要讲究批评语言的艺术性,注重体态语言的实效性。有时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会胜过千言万语,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赏识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加油呐喊,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感受中,把这种外在的激励化为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并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浅谈赏识教育的意义

朱征宇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朱征宇

赏识教育,是从激励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美国心理

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共性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一个做饭的人,会因有人夸赞自己的厨艺而致劳累于脑后,而且会不顾繁杂辛苦还能花样翻新;一个总经理,会因董事长的几句赞许而竭尽全力为公司效力等。由此可见,赏识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那么,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些怎样积极的影响呢?

首先,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它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挖掘孩子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赏识教育不是没有批评的一味表扬,赏识和批评,就像人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有些教师、家长对赏识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出现了对孩子只表扬不批评的现象。也有些教师戴着“惟分是举”、“为乖是举”的有色眼镜。对于学习优秀的乖孩子,笑脸赏识;对于学习差的顽皮的孩子,板脸批评;对学习中不溜的孩子,表情平淡,既不赏识也不批评。须知,这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作为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该赏识则赏识,该批评就批评,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进入教室。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让人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让人可批评之处。作为家长或者任何一个从教者,我们应该积极为孩子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策略地指出他们的缺点,赏批分明,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挖掘他们多方面的潜能。

其次,赏识教育意味鼓励、信任和期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教学中,我们常常 “恨铁不成钢”。其实这些孩子更期待鼓励和赞扬,更渴望上进,作为教师,我们忽略了这一点。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去鼓励他们,并给予他们极大的信任和期待,这样他们才会对自己更有自信。现实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他的人缘很好,或动手的能力非常好,或是很有创意,或是热爱集体、乐于帮助他人等,而且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往往很强。只要我们充分地赏识他们,他们就会很乐意展示自己,上进的动力会更大,可塑的空间也更大。

最后,赏识教育要“两勤”: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嘴勤”。只要孩子们有一丁点儿的进步,就应该积极的给予肯定,如 “你今天的表现真棒!”、“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及时,字真漂亮!”„„不要小觑这些简短的话语,它们可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其次,要眼勤。作为教育者,应该拥有一双善于洞察的慧眼,时时、事事去捕捉孩子的点滴变化,及时地指出对错或给予鼓励,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去推掉身上自卑的巨石,让他们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以长处克服和改正短处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成长。相对而言的是抱怨教育,只

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

7.教育叙事:善待每一个孩子 篇七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讨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传统教学方法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 已经无法满足新教育理念的客观要求, 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在新教育理念下, 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全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师生观, 教学目标要符合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以学生为中心, 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师生关系。以此, 在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增加师生互动的基础上, 让每个学生都能演绎不一样的精彩, 都能充分展现自我, 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一) 转变教学观念,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改革浪潮中, 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已成为全新的三大教育理念。在新教育理念下, 小学语文教学也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已有的教学观念, 需要不断调整自身扮演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优化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比如, 素质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 转变已有的教学观念, 全面而客观地重新认识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观等。同时, 教师要不断调整自身扮演的角色, 转变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 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成为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协助者, 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人格, 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才能, 都能更好地成长。

(二) 转变教学策略, 合理优化教学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 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比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要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揣摩语境的能力, 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感。比如, 重视课内、外知识的积累, 尤其是儿歌、古诗、精彩片段的积累, 使学生把这些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在掌握语言学习规律的同时, 也能不断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重视情感的培养。就语文学科而言, 语文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教师一定要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好课文情感, 积极引导学生, 能够和课文作者产生共鸣, 更好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合理转变教学结构, 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正确选择教学策略, 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结构, 满足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 要敢于创新,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埋下伏笔。还要转变师生关系, 师生间平等对话, 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协作者、合作者。

二、让每个学生都演绎不一样的精彩

在新教育理念下, 更加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 让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都能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的同时, 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 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性

在新理念教育下, 教师要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引起重视, 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不断打破学习空间, 充分体现合作学习。以《四个太阳》为例,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 先让学生借助网络媒体欣赏四季的美景, 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 学生可以单独朗读, 也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朗读,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文朗读的形式。在此基础上, 可以让学生在电脑画板中画出“我心中的太阳”, 需要解说自己的作品, 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演绎自己的精彩, 有七彩的太阳、紫色的太阳、透明的太阳, 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想象画呈现在眼前。而在解说自己作品的过程中, 能够发现学生金子般的心灵。在学生展示完自己作品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唱《种太阳》歌曲。这种视觉、想象、语言等有机融合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不断拓展了学生的语文世界, 也使班级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展示自身的才能,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熟练掌握所学的字、词, 培养语文素养

小学是学生认字、识字的关键阶段, 如果字词掌握不到位, 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要多注重学生字词掌握程度, 尤其是形近字、多音字。要帮助学生养成预习课文的好习惯, 教师要交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预习方法, 积极引导学生预习新课文, 由引导向放手转变, 在积累字词的同时, 减少错别字。还要不断强化字体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 每天给学生布置一篇书写练习, 在熟悉基本汉字的同时, 也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书写美观、大方, 赢得更多的赞赏, 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毛笔字、钢笔字比赛, 字词知识比赛, 让学生在这些比赛中演绎不同的精彩, 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 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新教育理念下, 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它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拥有演绎自己精彩的机会, 敢于创新与突破, 不断挑战自己, 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能够从容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它。同时, 也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了解班级学生具有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潜在的才能, 优化语文教学方法, 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何亮.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浅析[J].文学教育 (中) , 2013 (3) .

[2]柯镇林.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3 (8) .

8.教育叙事:善待每一个孩子 篇八

“第56号教室”里的孩子大多来自贫困的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在充满爱心、智慧与人文情怀的雷夫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了不凡成就。

是什么原因让“第56号教室”里这些起点并不优秀的孩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蜕变,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呢?

最早把雷夫老师介绍到中国来的李茂老师曾经问他:“如果你是总统,你会怎样改革美国的教育?”他回答说:“让每个孩子都学习演奏乐器。因为这种艺术修养能使学生们产生一种无形的自信,能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这是一件令人感到满足的事情。”

“第56号教室”里之所以能发生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不仅是因为雷夫老师用他的爱心和智慧让孩子们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自我计划、自我教育,更重要的是在雷夫老师这个艺术大师的引领下,孩子们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培育了良好的艺术修养。

正如雷夫老师所说,艺术就像童话里神奇的魔法棒,将“第56号教室”的孩子引向美好的境地,一如米开朗琪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艺体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自建校以来十分重视学生的艺体教育,建校之初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组建兴趣小组,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但传统的音体美教学和兴趣小组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如何让每一个孩子爱上艺术,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如何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身体素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实践证明,把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相结合实施模块化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艺术方面:根据学生需要,学校成立了小提琴、二胡、古筝、扬琴、琵琶、京胡、小号、萨克斯、笛子9种乐器学习班,成立了陶艺、剪纸、国画、素描、动漫、布贴画、线描、毛笔书法、硬笔书法9种美术学习班,每3个教学班同时上音乐课、美术课,分成9个学习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班上课。体育方面:不断改革体育课组织形式与上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实行“走班管理、分项教学、分类指导、个性发展”,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每个年级设置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健美操、武术、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毽球、跆拳道等12个项目教学班。同时举办校园艺术节、合唱节、体育节等校园节日为学生搭建广阔的艺术素质展示舞台。这不仅是形式的变化,更是内容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变化。模块化教学较好地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孩子兴致盎然地投入到艺体学习中,孩子们在自主选择中爱上了艺术和健体,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人人会唱歌,人人会乐器演奏,人人爱锻炼,人人会健体,每个孩子至少掌握两种以上的健体方法,至少参加到一个体育俱乐部中,至少参与一个节目的演出,至少创作一幅得意的作品。校园里歌声、笑声交相回荡,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欢乐溢满校园。

伊建立在为《第56号教室的奇迹》写的序中提到: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同样,一所学校能带给孩子什么,取决于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特色的课程,特别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健康、充满审美情趣的艺体课程。雷夫老师用他的爱心和智慧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校艺体模块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告诉我们,一所学校可以五彩缤纷,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兴趣点,从而兴致盎然地走进艺术的殿堂,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更张扬。

接触艺体教育的孩子学到的,远远超过他们所学的艺体本身。加入管弦乐团的孩子们不只学到了如何拉小提琴或吹笛子,也学到了纪律、责任、牺牲、练习、更正错误、倾听以及时间管理。

如果你想让你的学校与众不同,就让孩子们每天花一小时练习一种乐器,每天花一小时参加一项喜爱的运动。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艺体活动,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上一篇:学生不上晚自习检讨书下一篇:观察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