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图

2024-08-09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图(精选8篇)

1.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图 篇一

“120”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一)、“120”电话呼救:当发生意外或急病时,患者或目击者,拨打“120”急救电话。

(二)、受理急救电话:急诊值班人员了解病情、事发地址,按需要迅速调派急救资源,并做好详细记录,必要时向上级报告(如:大型突发事件)。

(三)、救护人员接到电话后快速出动,急救人员根据呼救受理人员的指令和病情,携带必要的抢救药品和医疗设备10分钟出车。

(四)、到达现场:急救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器材,尽快赶到病人身边,根据病种、病情实施现场急救。

(五)、安全搬运:根据病情,采取正确搬运方式和体位,安全搬运病人。

(六)、确定转达医院根据病情以就近、就急、就能力,尊重病人及家属意愿为原则,确定转送医院。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转送病人要服从现场指挥。特殊情况,需要病人或病人家属在医疗文书上签字。

(七)、途中监护:急救或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应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途中生命安全。

(八)、抵达医院:抵达医院后将病人送入相应科室,并与接诊人员认真交接病情与处置。

(九)、返回:返回科室后,整理院前急救病历、进行登记、检查器材、补充药品、做好再次出诊准备。

丘北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2年7月10日

2.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图 篇二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 根据其入院方式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75例, 男40例, 女35例, 年龄40~78岁, 平均年龄 (60.3±10.5) 岁;下壁梗死22例, 前壁梗死20例, 前间壁梗死17例, 高侧壁梗死16例。观察组75例, 男38例, 女37例, 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 (59.2±11.3) 岁; 下壁梗死22例, 前壁梗死19例, 前间壁梗死18例, 高侧壁梗死16例。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P>0.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对照组患者是在出现不适的情况下由家属自行送入医院。观察组患者是拨打急救电话, 医院出动急救车并派急诊人员接诊, 按照院前急救流程进行抢救后送入医院, 具体的院前抢救流程如下: (1) 建立急救出诊的快速反应机制, 急诊科医师在接到呼救电话5min内迅速携带抢救设备和急救药物出车, 途中电话联系患者家属确定患者的具体位置。 (2) 急诊医生进行院前急救指导:电话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状况, 让家属扶患者躺下休息, 叮嘱家属在显眼的位置等候救护车并引导医生到患者身边。 (3)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到达患者身边后, 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 主要的症状表现、有无病史、服用药物情况等, 检查患者有无意识, 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电监测等。 (4) 抚平患者焦躁不安的情绪, 给予面罩吸氧, 氧流量设置为3~6L/ min, 氧浓度为40%。 (5) 注射镇静止痛药物:给予患者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5~10mg。 (6) 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3g;对于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对于窦性心律过缓的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对于室颤患者进行CPR和电除颤治疗。 (7) 迅速进入急救室, 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床旁心电监护及静脉通路的建立。给予全程吸氧, 20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缺血检测及心肌酶谱检查等, 针对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护送至心内科介入治疗室;针对溶栓患者, 提前准备好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 (100~150) 万U。

1.3观察指标[3]记录两组患者的发病到救治所用时间、 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发病到救治所用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的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均远大于观察组, 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两组入院前的死亡率对比差异性不显著,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讨论

院前急救就是对医院外由于突然发生的事故造成的重伤或者为重急症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过程。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情恶化快, 极易造成心脏猝死, 患者发病到救治所用的时间越短, 对于控制病情、挽救生命是至关重要的[4]。本文中观察组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仅为 (25.6±2.8) min, 远远低于对照组的 (47.3±6.9) min, 观察组患者接受的院前急救对于其入院后继续接受治疗是有重要临床价值的, 从患者病发到开始救治的时间越短, 患者的病情就越容易得到控制, 受到的伤害相对来说较小,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 还有死亡率都是远远低于对照组的, 这也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尽早接受治疗对于治疗和恢复都是十分重要的。从本文结果中可以看出,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前的死亡率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而入院后对照组的死亡率却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 , 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一个抢救的关键时间期, 从发病开始在关键时间期内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 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而超过关键抢救期之后, 抢救难度大大增加, 使得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这表明院前急救流程对于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 因此加大院前急救流程的宣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 院前急救流程用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 减少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辽霖, 黎威, 徐献志.院前急救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 (8) :1685-1687.

[2]刘建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应用个体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 (18) :2555-2557.

[3]王艳英, 鞠智卿, 黄贤胜.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 2015, 21 (8) :1487-1490.

3.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图 篇三

【关键词】社区医师;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4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救医学逐步形成一门崭新而独立的学科,我国的院前急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均寿命的持续增长,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病症时时危及生命。而人类交往频繁、活动范围扩大,又使各种意外伤害诸如陆路交通事故、飞机航空意外、城市大火、建筑倒塌、毒气泄露明显增多。凡此种种,都需要得到现场及时准确的救治。

1 社区急救服务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急救医学服务系统应该由现场救护、院前急救、急救医学科内和急救重症监护室四环组成[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卫生服务的基层组织,具有方便、可及、连续、综合及广覆盖的优势,其参与部分院前急救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院前急救体系在时间和空间的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与院前急救体系的结合,将对提高社区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市调查发现,87.39% 的急救呼叫病人发病地点在社区,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2]。因此,社区是院外急救的重点场所。

2 社区医师在院前急救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有序医疗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而其中急诊抢救、现场救护、家庭医疗、健康教育等正日益受到急救专业人士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期望。急救社会化,就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医师的重要作用。社区医师不仅要自身掌握现场救护的知识技能,还有为社区人员进行普及基本救护知识技能的责任和义务。在突发情况下,社区医生应该对现场进行初步处理,熟练掌握高热、昏迷、休克、急性脑血管病等急症的现场救护原则;熟练运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现场心肺复苏等技术操作,还要能够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能够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社区群众实施有效地院前救治。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救专业机构和红十字会的共同职责,应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贴近社区居民的优势,指导社区居民,特别是高危人群和家属,当急病发作或伤害时及时正确的呼叫、自救、互救、避险、逃生,以期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急症患者都能得到“第一目击者”的正确现场急救和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实现急救整体水平的提高。

3 社区医师急救能力现状及对策

由于社区病人病种相对较少、病情相对较轻、急危重症患者在社区就诊不多见,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各项急救技术操作以及各种急救设备使用操作频率较低、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不熟练,在急救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正确判断病情并给予相应急救处理,以致抢救的效果不理想,甚至贻误患者病情。由于社区医师自身能力不足,其健康教育功能开展尚未能尽如人意,急救普及工作不容乐观。加强社区医师的急救培训,既能准确有效地抢救宝贵的生命,又能广泛开展急救普及工作,对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我市加强社区医师培训的实践和展望

随着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方便化、家庭化,市急救中心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卫生工作精神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积极推动社区医师急救培训工作,推进我市院前急救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急救网络社会化、现场急救全民化的目标。

4.1 首先我市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的支持,在市急救中心成立急救培训基地,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将社区医师强化急救专业培训作为长期的一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4.2 市急救中心通过座谈、走访、发放调查表等方法广泛征求社区人员意见建议,了解社区医师、社区居民急救需求,并结合我市近10年院前急救病种统计情况(前三位依次为创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在市急救专业委员会的组织讨论下精心制定我市社区医师的培训内容方案。

4.3 市急救中心开展各类急救技能培训工作,实行短期培训、反复培训、分级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进行基本救护知识、心肺复苏术、四项技术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增加电除颤、气管插管术、呼吸机使用的培训,培训后经考核合格由市卫生局授予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并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4.4 以医疗机构结对联动、建立共建单位为抓手,全面实施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结对共建,按照“学科联创、发展联动、实事联干、活动联办”的主题要求,大力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指导工作。

4.5 全面实施城市医生在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一年的制度,积极开展“医学专家坐诊社区”行动,发挥公立医疗机构对社区医师的传帮带作用。“医学专家坐诊社区”行动,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从“小病不出社区”向“大病少出社區”的跨越,是我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民生幸福的创新之举。

4.6 我市率先试点开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抢救室视频传输系统,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市专家远程会诊中心实时连接,按需实施远程会诊,对社区医师的急诊急救起到了实时指导作用。

急救面对着社会各个层面,触及到社会每个角落。只有全社会及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迅速有效的组织实施成功的救援,更是社会高度文明的标志[3]。如果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发挥社区医师在现场急救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区医师在应急培训中的巨大潜力,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加强社区医师培训,提升院前急救水平,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必须大力提高现场救护的水准[J].中国急诊医学杂志,2008,17(4):342.

[2] 刘全等.社区急救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95-997.

[3] 吕传柱、黎敏.试论院前急救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关系[J].中国急救,2009,29(5):459-461

作者简介:

4.院前急救工作总结 篇四

一、完善基础建设,加快发展院前急救事业

加强院前急救队伍,更好的满足社会对急救服务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急救医疗工作,建立适合社会需求比较完善的急救服务体系,更好地应对日常急救任务和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实行业务院长亲自主管,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加强院前急救队伍建设,及时更新救护车车辆及车载设备,20xx年医院投资170万元购置两辆救护车及相关设备,急救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首诊医师负责制,每班保持足够的人员和救护车值班,每车单元保证一医一护一司一担架工四名人员,做到急救药品及装备齐全,时刻处于应急状态。急救队伍的加强,对加快院前急救反应速度,提高危急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制度建设,规范急救行为,狠抓安全管理。

科室积极制定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流程、应急预案及特重大突发事故流程,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急救的各项工作制度:如急救管理制度、出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重大事件现场救护报告制度、病人家属签字制度、驾驶员工作制度等,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加强监督力度,进行专项检查,逐步规范急救工作流程。院前急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沿阵地,所面对的人群社会背景复杂,患者病情来势凶险,进展快,是高风险的地方,故此,要求我们时刻绷紧安全医疗这根弦,提高全体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好全体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减少医疗差错,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三、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急救水平。

为不断提高急救医生的`业务水平,结合本地区疾病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急救业务知识学习,让大家熟练掌握急救理论与技术,通过这些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积极参加省内及国内各项急救会议,了解相关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注重对急救人员的技术操练,科室要求急救人员经常就心肺复苏术等十项院前急救常用技术进行演练操作。并进行逐个考核,做到“技能操作人人练,人人操作规范化,规范操作熟练化”,力争为急救患者提供更加快捷、畅通、专业的生命绿色通道。在医院进行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现场徒手心肺复苏医疗和护理分别取得了第一名。

四、加强宣传工作,普及急救知识

提升我院整体形象科室积极组织义诊,深入到基层医院、厂矿、企业单位、学校、社区等进行急救知识普及,同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工作,比如我院在铜川电视台对心肺复苏、溺水、气管异物、一氧化碳中毒等疾病进行了现场宣教,为我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五、存在问题

1、院前急救可控性小,随机性强,人员不够充足。

2、科室新进人员及年轻人较多,业务能力、临床急救水平和应对突发事故处置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个别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差、责任心不强。

3、人才梯队配制不合理,缺少拔尖优秀技术骨干;加之患者在病人停留时间较短,新技术、新业务及科研开展较困难。

4、人才梯队配制不合理,尤其是医生人数短缺,既承担院前急救,还承担院内急诊病人处置与危重病人抢救,不能保证值班的正常运转,出车较多时,科室留有空挡,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科室大部分人员未经过专门的急诊专业培训且从业时间短,不能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少。

5、工作人员安全缺乏保证。由于急诊急救工作强度大、风险高、随机性强等性质决定,加之无理取闹、酒后滋事与日俱增,工作人员经常受到围攻、辱骂、甚至殴打,导致身体、心理及精神受到极大的挑战。同时近年来由于恶意欠费、无主病人、三无等患者较多,导致科室工作量增大。

六、20xx年工作计划

1、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加强院前急救建设,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力争做到铜川最好。

2、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各种相关文件及政策。

3、继续狠抓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就医流程;强化细节与环节管理,定期考核,不断整改,持续改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4、加强急救设备的管理,及时维护及保养,使其处于最佳应急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

5.院前急救部工作总结 篇五

2010年院前急救部在医院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狠抓落实,在院前急救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我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取得了多方面的好评。

二、2009年工作主要开展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我科实行24小时值班,每天有固定的医师、护士和司机负责出诊,加强对救护车辆的管理,现规定救护车停在医院内,司机每天检查车辆状况,打扫车内外卫生,让救护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重新树立“120”急救新形象,改变了老百姓对“120”的看法,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综合以上因素,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院前急救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就诊病人逐日增多,使我们科全年共接诊人数6888人次(平均每天就诊人数78人次),住院人次5371人次,(二)制定了制度并上墙,具体如下:

1、首诊负责制、各级医师职责、传染病报告制度、医疗安全制度等;

2、完善了几种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程图: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左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有机磷中毒等;

3、制定急危重症病院内抢救的绿色通道制度和抢救流程图;

4、制定了“120”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和制度;

5、制作了院前急救部的健康宣教宣传栏和院前急救部的基本情况及医护人员的简介;

6、建立“120”急救中心的网络医院,明确网络医院职责;

7、建立各种转诊知情协议书,完善转诊制度,防范医疗纠纷

(三)抓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医疗安全氛围;

全科人员在理论上认真学习十七报告精神,深刻理解“十七大”精神实质,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法、传染病法制法、输血法等)。同时让全科成员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捐赠活动,使全科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院内院外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在诊疗过程中按照医疗规则操作,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四)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院前急救部是诊治和抢救病人的场所,所以,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处理,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加强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相互交流,及时了解先进的急救技术,以便提高急救能力。

(五)加强管理,协助环保科做好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

近年来,新的传染病时有发生,旧的传染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每位医务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院前急救部首当其中。所以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认真细致诊治每个病人,尤其是发热病人,才能确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并详细做好记录。所以科室多次学习传染病防治法。

(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社会效益:

我科医护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医疗服务的准则,切实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始终把病人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时时处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病人对服务便捷性,人性化沟通等方面的要求,开展“亲情化”、“人性化”服务,做到“六心、七声”的微笑服务。护士给病人打输液前,先给病人和家属作健康宣教、介绍医院的环境(如厕所、安全通道、饮水机的位置等)、在输液过程中如果有事请按铃、热天开空调制冷、冬天开空调和开电热毯取暖。经环境改善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后,病人对院前急救部的服务比较满意,现我们科每天来输液的病人不断增多,说明我们的服务得到全县人民的认可,才使院前急救部的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七)规范医疗文件书写,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们规范了转诊知情同意书和院前急救部病历,做到转病人前要有家属签转诊同意书,移交病人时,要有接病人的病房医师签字,病历和转诊书都归案保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制观念,以免发生医患纠纷,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三、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1、“120”车的管理不到位,车内卫生不够理想,“120”车有事无事开上街影响不好。加强对司机的管理,实行惩罚制度;

3、医师对门诊疾病治疗用药不规范,时有个别医师对病人试验性用药,今后必须加强对常见病的规范治疗,确保医疗安全;

4、时有医师的处方书写不规范和门诊目志漏登;

5、抢救室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6、急诊室医师经后要轮转到病房上班,特别是年青医师,因为院前急救部面对的疾病面广而杂,需要有一定的急救技术;

7、急诊室护士太年轻化,应急急救经验不足,难以完成紧急救护任务,经后一定分批分次去学习培训,加强队伍的业务训练,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XX医院XX年上半年院前急救工作总结

XX医院急诊科占地约1000平米,共有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14名,护理人员28名,急救车4辆,司机6名;急救车共配备急救箱8个、心电监护除颤仪2台、多功能监护仪2台、人工气道设备及人工呼吸器4套、车载氧气设备4套、吸引器2台、便携呼吸机1台等。作为市急救中心的一个急救分站,可保证24小时同一时间段内连续出诊2车次以上,较好的配合市急救指挥系统完成了院前急救工作。现总结如下: XX年1-6月份共接到呼救电话1306个,派出急救车完成出诊任务1253车次,其中平均日出诊量为7车次,最高日出诊量为15车次;院前急救中危重病人为450人次,占出诊量的35﹪,县区以上长途出诊76车次,成批伤出诊10车次。

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医护人员配比不足,急救人才梯队断层,不利于院前救护的长远发展。

2.没有配备急救车担架员,对需要搬运服务的病患无法满足其需求,造成搬运困难,延长急救时间,容易引发医患矛盾。

3.4.出诊空车率较高,占出诊总量的19﹪,造成公共医疗资源浪费。出诊病人中“三无人员”占出诊总量的1﹪,无人为病人医疗费用买单,由急诊科垫付,造成科室经济负担。

5.急救车没有配备GPRS,较偏僻地区到达速度受到影响。

6.某县120院前急救工作管理办法 篇六

(试行)

为规范和加强院前急救医疗工作,提高对急、危、重伤病员的应急救治能力,保障人民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某省院前急救救护车管理办法》(某政办发„2011‟47号)、《某省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某卫发„2002‟128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院前急救指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及转运(送)医疗机构过程中的紧急医疗救护。

第二条院前急救遵循集中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散设站为目标,按“就近、就急、尊重患者意愿和医院救治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分流。

第三条某某县急救中心隶属县卫生局,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统一调度指挥县内各院前急救网络医院,中心配置指挥调度系统(通讯系统、数字录音系统、电子地图、GPS卫星定位、大屏幕监控系统等),按规定承担下列任务:

㈠设立“120”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㈡收集、处理和储存、上报社会急救信息,按月向县卫生局报告院前急救工作情况,重大抢救信息第一时间报告县卫生局和通报相关医疗卫生单位;

㈢建立院前急救网络,划分安排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区域、— 1 —

班次,制定急救预案和规章制度;

㈣组织、协调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开展对急、危、重伤员的紧急医疗救治;

㈤开展医护人员及社会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宣传、技术培训和急救医疗科研工作;

㈥负责和公安“110”、消防“119”、交通事故“122”应急部门相关信息通报、协调。

㈦承担卫生行政部门指令的其他医疗急救、保障任务,接受上级院前急救中心业务指导。

第四条县卫生局、通信管理部门确立“120”急救电话为某某县唯一院前急救电话,其他短号及医疗机构电话一律不得冠以“急救”、“急诊”名义作院前急救电话宣传和使用。

第五条根据医疗急救服务半径和医疗机构布局现状,院前急救网络医院由以下医疗机构组成:

某某县人民医院、某某县中医院、某某县妇幼保健院、某某某某某医院、某某骨科医院、职工医院、某某地区医院、某某某地区医院、某某某某地区医院,该9家医院院前急救由县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救护车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装备。

第六条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㈠服从统一调度、指挥,按标准配备专用院前急救救护车、人员及专用通讯设备,实行24小时值班,承担轮值时段、区域内的院前急救任务;

㈡接受转送的急、危、重伤病员诊治,支持相邻地区的急—2 —

救;

㈢开展急救知识的宣传、急救技能的培训;

㈣按规定及时准确向120院前急救中心报告急救信息,做好急救医疗资料的登记、汇总等台帐保管工作。

第七条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程序:

㈠县急救中心接到紧急医疗呼救后,应当立即发出指令到轮值救护车,值班救护车和随车医生应在2—5分钟内出车,并和急救中心保持联系,接受动态指令,反馈现场急救情况。院前急救网络医院接到非急救中心急救呼救信息应当立即派出救护人员和救护车并同时报告县急救中心备案。其他部门或单位接到紧急医疗呼救应转接或指令县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派车。

㈡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应当就近、就急、就专科对急、危、重伤病员进行救治,病员及近亲属已明确救治医院的,如病情许可,急救医护人员应将病员送到指定医院;

㈢接受院前急救救护车转送来的急、危、重伤病员的医院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并及时向县急救中心反馈病人基本情况。

第八条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原则:城区、近郊救护根据“就近、就急、尊重患者意愿和医院救治能力相适应”原则优先调度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某某某某某医院、某某骨科医院救护车;孕产妇、新生儿院前急救或转运优先调用妇保院救护车;远郊、外围区域按就近优先调度所在地区网络医院的救护车,特殊情况同时指派网络内其他医院救护车。遇特殊情况、重大抢救活动由卫生局统一调配,不受轮值秩序区域限制。

第九条县急救中心及网络医院建设、管理、运行、车辆装备、人员经费由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和医院自筹予以保障。因院前急救发生医疗纠纷由车辆所在单位负责解决,如发生赔付事后根据责任分摊。

第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卫生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责令有关医疗机构或责任人改正,情节严重予以行政处罚,或给予相关的行政处分,并取消网络医院资格;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㈠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的;

㈡未按规定配置、保养、维修和更新院前急救医疗器械、通讯设备;

㈢拒绝县急救中心调度或拒绝抢救和推诿急、危、重伤病员的;

㈣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派出救护车或拒绝出车出诊的;

㈤未及时准确向县急救中心报告急救信息,延误调度指挥的;

㈥调度指挥人员擅离职守延误接听急救电话或违规调度指挥造成不良后果的;

㈦其他延误急、危、重伤病员的抢救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第十一条本管理办法由某某县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7.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图 篇七

从那以后,百色市民每天都会不时听到了数次120急救车警笛声在城市街道骤然响起。这声音是要全社会车辆和行人能让出一条抢救生命绿色通道的呼救声。于是,在右江两岸,在百色城任何一个地方,每天你都会看到一辆辆120急救车呼啸而过。生命在这里得到张扬和昭示,百色120谱写了一曲曲生动感人的救援生命乐章。

以精兵强将参赛赛出全区院前急救技能大赛桂冠水平

2008年3月13日,全区院前急救技能大赛在南宁紧张开赛,14个地市级医疗紧急救援中心120共有22个代表队参赛。上午理论闭卷考试答题50题,百色市人民医院有6名队员作为百色代表队参赛,每人得分均在96分以上,队员平均分名列全区所有代表队首位。下午操作急救演练开赛,参赛队员各自按规定完成随机抽题技能操作现场考试考出好成绩,在角逐“颈椎骨折固定搬运演练”团体大赛时,该院代表队全体队员互相配合,以动作娴熟、操作干练、协调默契,成为全区考得最完美最标准的一个参赛团体。自治区考官们赞赏道:“百色代表队最注重团结协作,整个包扎固定搬运动作做得十分流畅,线条优美,可说是完美无缺。”因此,不论是理论考试还是技能操作比赛,也不论是个人平均分还是团体分,百色代表队都十分优秀。最终,该院代表队以99.6团体最高分的总成绩从14个地级市22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全区大赛桂冠。

比赛结束当晚,自治区卫生厅大赛组委会以南宁市紧急救援中心名义特邀了百色市代表队全体队员一起举行联欢活动。大家无不欢欣鼓舞,激动万分,热情交流,决心把全区院前急救工作做得更好。

此次全区紧急救援中心120院前急救技能大赛,目的是为激发全区广大医护人员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热情,提高院前急救技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是为选拔广西区代表队参加5月份于云南大理举行的第二届“挪度杯”全国急救中心技能大赛做准备。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这次技能大赛。百色的院前急救,要不要组队参赛?如何组队?如何参赛才能获得好成绩?2008年初,接自治区通知后,黄维军院长亲自指示:百色不仅要派代表队参加,而且一定要争取好成绩。因为这不仅仅是市医院的事,也关乎整个百色老区形象,关乎百色医疗紧急救援中心120工作做得好不好。分管医疗工作的黄桂忠副院长亲自召开会议,从紧急救援中心120的30多名职工中调兵遣将。赛前动员会上,医院领导要求代表队一定要拿出老区的刻苦拼命精神,一定要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高质量来。于是,以急诊科护士长蓝小燕为组长,艾琼嘉、周冬梅、谭明华、黎辉、廖宁宁在内的6人代表队终于组成。他们在医院加紧“练兵”。为做得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他们还在奔赴南宁时,把抢救训练设备器材全搬上车,带去南宁训练。头两天赛前上课和自行演练,他们刻苦学习,加强训练,没有一刻钟能得到好好休息。甚至司机韦明顺也参加到训练中,主动当助手,扛训练器材上下车、把自己的身体作模特让队员在他身上进行训练。期间,队员谭明华正逢胃病发作,经常疼痛难忍,一直边吃药边训练。队员黎辉大概因水土不服,正闹肚子,得急性胃肠炎,也一直带病参训。他们每天晚上都要演练到十二时。演练时,队员间互相指正,包括语言训练,台词表达能力也要求练到极致。晚十二点,简单冲凉洗澡后,又分头各自看书到夜半2、3点才睡觉。可到凌晨5、6点,又起床演练了。技能操作大赛前有两个小时休息时间,他们也顾不上休息,仍然操练不止,并虚心请老师指导。组长蓝小燕护士长的74岁的公公因患“顽固性心衰”、“脑梗”、“心房纤颤”等多种疾病在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大赛前一晚,公公在重症监护室2次心跳呼吸停止,虽心肺复苏成功了,但因病情太重,呼吸机一直撤不下,不能脱机治疗。蓝小燕获知此事后尽管心情沉重,但有丈夫支持和安慰,加上自己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参赛愿望,所以仍然把此事隐藏心底,不受干扰地坚持训练和参赛。正是因为这支代表队的队员们这样忘我的工作,最终他们在比赛中胜出,为百色争了光。

与国际接轨边救边练练出高素质的院前急救优秀团队

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120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该团队平时工作中非常注重团结。急救中心主任陈诗平副主任医师说:“一个团队能不能搞好工作,团队协作精神最重要,团结就是力量。没有优秀的团队精神,我们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因为急诊科、急救中心120工作需要职员互相密切配合,一个人独立去做是做不好的。因此该团队多年来始终如一加强团结,同舟共济。

为与国际接轨,百色市紧急救援中心120在医院领导重视下,近年来加大了进修学习力度,一批批医护人员先后到著名医院进修:蓝小燕到中山医科大一附院急救中心进修急救护理;潘燕玲到北京医科大一附院进修急诊护理;黄春玲到华西医科大一附院进修急救技术;莫佩妙、黄辉翠两同志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进修;廖茜、周冬梅等多次到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进修各种急救技术。120的医生同样到国内名牌大医院进修学习。例如肖玉光、黄永义两人到广州中山医科大一附院进修急救医学,乃远福到华西医科大一附院急诊科进修一年,黄永照到广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进修一年。这些同志到国内名牌医院进修回来后,把学到手的新急救技术带回来在科室推广,不断开展新业务,使市医院急诊科抢救技术与国际接轨,提高了院前抢救成功率。

120的医生护士们经常边工作边在科内常规训练。每人都负有一到两个急救项目作为自己拿手功夫对全体队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其实,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平时做急救培训的,不仅仅是120团队本身,这个团队还每年负责对全院1000多名职工进行心肺复苏等院前急救培训,全院从医护人员到行政后勤人员到临时工人人懂得心肺复苏等院前急救知识技能,以应对各种现场急救。

为了120,为了危重病人的身体健康,该院急诊科有5位护士结婚多年,年龄大都30岁左右了,还未安排生小孩。护士蓝小燕、周冬梅两人近40岁了,但一直在急诊科工作了20年,从无怨言。周冬梅说:“在急诊科120工作很苦,好累,但因热爱急救工作,热爱这份事业,一直就没要求转到别的科室,我这一干就是20年了。”

以千百次成功院前急救救活危重病人才是真正的高分

面对记者的采访,该院急诊科护士黄雪红这样说:“为了不使急救技术落伍,我们经常不断地练功夫,还要啃书本,一次次参加考试,为的是适应院前急救工作的需要。一次次出诊很累,把重伤病员接回医院成功救治转危为安时,我们的心就深感慰藉。尽管好忙好累,但累得有意义。”

是的,百色市紧急救援中心120救护车每天都在呜呜啸叫,过大街,走小巷,进高速路,下二级路、三级路,甚至飞驶在有一颗颗大石头、泥泞、路面坑坑洼洼的山区机耕路上,无论什么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这支人民健康卫士的前进步伐。

这次参加全区大赛,获得的只不过是考官们给的正规训练得到的最高分。其实,百色老区这支训练有素的57名120医护人员早就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病人“出题考试”。由病人出题考试才是真正的考试,考得高分才是真正的得分呢!

2007年8月某天半夜,右江区阳圩镇有一起车祸,车翻下百米深谷。120出车,碰上大雨,事发地悬崖峭壁。担架送得下去,却没办法把病人抬上来。医护人员只好把病人送上担架后绕了几百米深沟,闯过一丛丛荆棘,才把所有伤病员抬上公路。

2007年冬季,百色城区幸福花园大门旁某酒家因关门窗太紧,造成1人煤气中毒,心跳呼吸停止。接到求救后,医生班攀和护士张美菊紧急出诊,救护车啸叫着赶至幸福花园。恰好护士蓝小燕和黄雪红无意中散步经过这里,也就顾不上自己是休息时间,立即投入了现场急救,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插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开通静脉通道,接氧气,打针,就地复苏半小时后心跳恢复,随后把中毒者送入医院进一步抢救……

春节期间,百色市某电业公司野外作业的一辆车不幸翻下深谷,120救护车十几分钟后呼啸而至,对伤病员进行了现场急救……

2008年1月,肖玉光和黄雪红出诊到那坡县接一例生命垂危的白血病女孩。车行驶四个多小时才到那坡,本想吃晚饭了才把病人拉回,但一检查,病人生命已垂危,家属焦急不已。他们顾不上吃饭,马上把病人抬上车。因为病人血压不稳定,一直处于休克状态,两人只能坐在病人旁一直严密监护。半路上病人一度心跳呼吸停止,她们在车上进行了心肺复苏,一路颠簸抢救,直到把病人接入院为止。这时抬头一看,时针已指晚12时。

一次,大愣乡一个农民不幸触电,120救护车呼啸而至,但农村机耕路太差,又下大雨,道路泥泞,大雨滂沱。医生护士只好徒步跟着农民行走。走到村屯时,医生护士一身身黄泥,竟认不出谁是医生了。

一次,医护人员上到八层高楼抬病人。因为没有担架队,病人家属又少,医生护士只好又是现场抢救员,又做担架员,把病人从八楼抬下一楼。下楼过程中,一位医生闪了腰。几天后检查,医生自己腰椎间盘脱出。

逢年过节,万家团圆,120急诊人员却一次次乘车奔跑在百色的城乡公路上,在救护车上过大年。

3月22日凌晨四时,一辆满载外出打工农民的大客车从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开往广东东莞,途经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附近时与一辆货车相撞。120接到呼救信号后,四辆救护车5分钟内同时出动,迅速把30位伤病员全部接回医院进行抢救。该院黄维军院长、黄桂忠副院长迅速组织50多名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把车祸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一位30岁妇女身受重伤,胸椎压缩性骨折,她在接受检查时感动地说:“广西百色120很及时,车祸发生没多久,救护车就到了,要不然我们的生命真不堪设想……”

8.院前急救病人的护理 篇八

【关键词】 院前急救;护理要点;意义

【中国分类号】 R6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44-01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有着与院内部分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它的形成和发展,对现代急诊医学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院前急救病人的护理工作,是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及时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赢得时间,才能真正降低急诊病人的死亡率,因此,院前急救及护理也成为院内急救的前提。

1 临床资料

我院急救中心成立于2007年1月20日,院前急救部分设有指挥中心,有3个急救分站,共有救护车7辆,医护人员30余人,司机11人。指挥中心设有GPS全球定位系统、葫芦岛市的电子地图、车载电台、车载电话、电话录音、急救预案电脑系统等设备,使救护车可以随时与中心保持联系,中心可以通过GPS为急救车指路,并能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提早做好院内抢救准备。2010年,共出车6024次,接诊急救患者5663例。我中心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出车时间最快半分钟,最慢5min,平均3min。到达现场时间最快2min,最慢20min,平均10min。抢救成功率达96.84%。

2 讨论

2.1 院前急救工作特点:(1)随机性强 病人随时呼救,病种多样性,重大事故或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要求救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掌握全面。(2) 紧急 一有呼救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或运送,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所以要求救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3) 流动性强 院前急救服务区域广,可以是就近的工厂、学校或居民点,也可以跨区、跨县,对重大灾害事故进行增援。(4)急救环境条件差 现场急救有时在路边,有时在事故现场及运送途中,光线、噪音、震动会给听诊、测量生命体征、注射等护理操作带来困难。(5)病种多样且复杂 呼救病人的疾病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所以,要求救护人员必须掌握各科常见急症的急救和护理。

2.2 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的护理:(1) 病人体位的放置 根据病情的轻重与不同,采取相适应的体位。原则上是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将病人放置成安全舒适的体位,如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使病人放松并保持呼吸道通畅。(2) 维持呼吸系统功能 护理措施包括吸氧、清除痰液及分泌物、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及呼吸兴奋剂的应用,最终保持呼吸道通畅。(3)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 护理措施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对于高血压急症、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各种休克进行心电监护,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电除颤及体外心脏按压,及时开放静脉,尽量选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选择较大静脉穿刺,固定牢靠,使病人在烦躁或搬运时,针头不易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保证液体快速而通畅的进入体内。(4)对症处理 护理措施包括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应用药物或其它方法,进行止痉、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5) 心理护理 要注意对清醒病人不要反复提问,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给予安慰性语言,应尽量使病人能安 静休息并减轻其心理压力。

2.3 院前急救中转运和途中监护的护理:(1) 转运时的护理 搬运动作要轻柔,搬运脊柱受伤病人时要保持脊柱轴线水平稳定,准备好后,喊一、二、三,同时搬运。休克病人,将担架水平位或头部稍低,下楼时,前面抬担架者将担架举高,使担架保持平衡。上车时,病人头在前,脚在后,并固定牢靠,使病人感到舒适为宜。途中转运,既要迅速又要安全,尽量避免剧烈颠簸。 (2)途中监护的护理 途中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病人实施生命支持监护。给氧或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神志,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用药时要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剂量、浓度和用法,并保留空安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在医院急救中心工作之后,我接触到急救最前沿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更加使我深深的体会到院前急救护理这项工作对院内急救及所有急诊病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现在只有扎实工作,积累经验,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急救护理事业,挽救更多急诊病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主编,极危重症护理学杂志,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华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5月第2卷,第5B期。

[3]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26

上一篇:大爱无疆 真情回报社会下一篇:形容发展速度快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