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中作者的情感世界(5篇)
1.《再别康桥》中作者的情感世界 篇一
李镇西老师的课是他自己的课, 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 是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和他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 他的课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2]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 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 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 他没有把诗歌当作文章来分析, 而是充分地注重诵读, 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 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 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最后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来拓宽视野, 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的兴趣。
李镇西老师不是课堂结论的“惟一终结者”, 而是引导者。他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 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 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走进课文的“钥匙”。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可以分为三步:品读、体悟、拓展, 但“品读”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并且三个步骤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
第一步:“品读”。
首先, 李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导入课文, 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全文。但是学生还没读几句就被李老师打断了, 他的理由是学生朗读的语气与诗歌本身的风格不符, 于是介绍了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相关背景, 并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李老师通过介绍和朗读感染学生, 提出要用温柔眷念的情感朗读《再别康桥》, 并在此基础上范读, 让学生感受他所理解的诗歌的风格和情感。
李老师自己范读后让学生又读了三遍, 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信息。第一遍, 要求学生齐读, 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第二遍,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第三遍,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好记录, 记录停顿、重音等。仔细分析李老师对学生三次朗读的不同要求, 会发现其实都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和朗读走进文本, 为“体悟”打基础。
然后, 李老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 那个学生的音色很美, 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很富有感染力。李老师在肯定她的朗读的同时指出了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读音错误, 不留痕迹地完成字词正音的环节。李老师又让另一位学生朗读诗歌, 抓住她声音的低沉, 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 强调了诗歌所表达的依依不舍的感情。紧接着, 李老师又让前一位朗读的学生谈谈她朗读的时候的情感处理。这种无形之中的对比和品味是李老师从“品读”到“体悟”的转折点。
李老师在两位女生朗读完后本想请一位男生朗读诗歌, 让学生体会男女声朗读的不同之处, 但没有人举手, 李老师并没有“点兵点将”, 而是以开玩笑的口吻“点”自己以学生的身份朗读。综观整个教学过程,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都是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和发言, 并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 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 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堂追求, 他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 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引路人”, 带领学生寻找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 不愧被钱梦龙先生称赞为“一个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李镇西”。[3]
第二步:“体悟”。
李老师在教学中, 很强调从“品读”到“体悟”。“品读”是“体悟”的基础, “体悟”是“品读”的思索。《再别康桥》很美, 但这美是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体会到的, 而学生对朗读效果的把握, 又涉及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感悟。李老师以此切入, 让学生理解了全诗。所以“体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品读”的形式完成的。
李老师让学生客观地评价他和两位女生的“朗读大赛”, 由此作为“体悟”的开端。然后让获得“朗读大赛冠军”的女生作朗诵指导, 引导全班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再别康桥》,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品读”到“体悟”的升华。
通过确定第一节中的“轻轻地”作基调;第二节中的“金”“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等词句的朗读语气;第三节中的“油油的”的停顿;第四节中的“天上的虹”的朗读声调;第五节要通过“轻读—昂扬—豪迈”的语气变化朗读出明朗的风格;第六节中的要在轻读中体现出一种愁肠百转的感叹;第七节要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慢读。时而模仿、时而点拨、时而范读、时而评价, 以“品读”的形式实现“体悟”, 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体验和感悟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然后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再别康桥》的感觉, 说说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提出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结构形式非常相似;有的学生提出诗歌中出现的“金柳”、“夕阳”、“云彩”、“水草”等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组成意境;有的学生提出徐志摩写的诗歌感觉比较细腻;有的学生对“虹”、“清泉”、“揉碎”、“水草”、“放歌”等表达出来的情感提出疑问;李老师也指出“水”、“彩”、“娘”、“漾”、“摇”、“草”等字的押韵, 甚至“溯”和“歌”用徐志摩的家乡话也能读出押韵……
通过朗读、感受、提问、讨论、评价等形式, 李老师把“体悟”的过程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过程”中享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感悟的乐趣, 自然而然地“体悟”出《再别康桥》的意象美、意境美、音韵美。
第三步:“拓展”。
李镇西老师在这堂课中的拓展是贯穿始终的。李老师通过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关课外资源, 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品读”和“体悟”的过程中, 最终找到那把“钥匙”。
实际上李老师在“品读”过程中就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 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铺垫;在“体悟”过程中李老师通过学生发言引出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 还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让学生感受到徐志摩诗歌感情细腻的风格;联想到流沙河的《那就是一只蟋蟀》印证诗歌可以用作者的家乡话押韵;以及对比《沁园春·长沙》、《赞美》和《再别康桥》在朗读气势上的不同之处, 让学生通过听、读并相互对比, 感受《再别康桥》的独特魅力。
最后又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诗歌展现的意境, 同时还联系其他类似的诗人, 拓宽学生的视野。
看完这个课例, 我进一步感受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 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感到要上好一堂诗歌鉴赏课, 除了自己的情感储备要充分以外, 还要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 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 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摘要: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 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 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 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 学生能加深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 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让学生一起体验和领悟。
关键词:李镇西老师,《再别康桥》,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 (1—6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
2.《再别康桥》中作者的情感世界 篇二
(一)云彩。云彩往往出现在雨后初晴的天空,它高蹈尘外,秀丽飘逸;它光辉圣洁,纤尘不染;它闲游天空,自由自在;它五彩斑斓,美丽迷人。“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歌《再别康桥》首尾两节两次出现“西天的云彩”,诗人作别的不是母校康桥,而是“西天的云彩”。作别时的情态氛围是一反常态的“轻轻”、“悄悄”,这些描写很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似乎诗人重回母校有如一阵清风,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打扰如情人般酣睡梦乡的母校;似乎诗人重回母校有如一位游子,无声无息地来,无影无踪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惊动如母亲般忙碌操劳的母校……氛围是轻柔静谧的,情调是轻盈空灵的,意象是柔美秀丽的,“云彩”在这里被作者赋予了更多理想化、情感化的色彩,呈现出母性的光辉圣洁、女性的典雅秀丽和心性的自由浪漫,读着如此诗情画意的句子,我们自然容易体会到徐志摩遗失在康桥的刻骨铭心的爱、永世不忘的情和圣洁销魂的美。“彩云”凸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情结。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竹枝词》是这样写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一首情歌,写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枝;江中流水,波平如镜。第二句写歌,是她耳中所闻,江上清风,撩拨情思;情郎歌声,入耳动心。第三、四两句则就近取譬,言此意彼。晴雨不定的天气,艳丽朦胧的彩虹,巧妙地烘托出女子的迷惘眷恋、忐忑不安。云彩、彩虹成为女子心情的生动写照。如此看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别西天的云彩”,当是有根有据的。时至今天,人们仍然习惯于给女子取名“彩云”,这也说明了“云彩”(彩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恒远固定的象征意义。
(二)金柳。柳树是女性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悠久的传统。贺知章的《咏柳》这样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二两句以人喻柳,典雅秀丽。一树绿柳,高高站立,似碧玉一般鲜润光活,光彩照人;又如美人一样亭亭玉立,熠熠生辉。裙带飘拂,腰肢款摆,婷婷袅袅,楚楚动人。三四两句用一“裁”一“剪”,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家闺秀心灵手巧、聪颖能干的形象。《咏柳》人柳一体,互比互喻,柳成了美人的象征。今天,苗条女孩的窈窕身材被称为“柳腰”,年轻女子被称为“嫩柳”,女子弯弯灵秀的眉被称为“柳眉”,男人和别的女人发生不正当的关系被说成“寻花问柳”、“眠花宿柳”,这些例子都表明,柳作为女性的象征有其广泛的运用和悠久的传统。而徐志摩的“金柳”意象则又把柳所象征的女性形象描绘得光辉灿烂,金光闪闪,柔美无比:“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河畔的金柳,是傍晚太阳的辉煌给垂柳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辉;“夕阳中的新娘”是那“金柳”幻化而成的形象,浓妆艳抹,光辉灿烂,深情款款,美丽动人。这光辉灿烂的新娘形象又倒映在波光艳影里,康河柔波给新娘形象涂上了一层朦朦胧胧、闪闪烁烁的色彩。如此柔曼披拂的金柳,如此美艳动人的新娘,怎么不“荡漾”在诗人的心头,令诗人如痴如醉,神魂颠倒呢。
(三)青荇。“青荇”意象也是美女的象征。青荇(又名荇菜),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形态与生态近于荷花,又称“水荷”。《诗经·关雎》第二章这样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歌托物起兴,以物喻人,以柔顺飘拂的荇菜比喻窈窕娴淑的女子,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表达了一种朝思暮想、爱屋及乌的痴恋心理。《诗经·陈风·泽陂》有两章分别是这样写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歌兼用比兴,感物起兴,以荷喻人,荷花的鲜艳灿烂比喻女子的面容姣好,楚楚动人,这是一种原型象征。从这个角度上看,青荇是荷花的另一种名称,因而青荇实在也就是美人的象征。《再别康桥》是这样描绘“青荇”的:“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歌拟物为人,赋予“青荇”以人的情态生命,把水底青荇写得活灵活现,情意绵绵,表现出一份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份似水柔情,这种轻柔姿态,多象一位脉脉含情的女子送别情人时所特有的情态啊!徐志摩借“青荇”,借“水草”写出了一种对母校如情人般的痴情眷恋的感情。
(四)天上虹。这一意象也是美女的象征。在西方,整条彩虹被认为是圣母玛丽亚的象征,是她把天和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在古希腊,圣洁的彩虹是女神(艾丽丝)的象征;在古代中国,彩虹被看作是阴阳结合的象征,中国民间也常以彩虹指代美人的。徐志摩《再别康桥》这样写“天上虹”:“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以虹喻潭,以虹喻梦,诗歌借助“天上虹”这个色彩斑斓的意象把潭和梦联系起来,渲染出一种瑰丽多姿、如梦似幻的氛围。“揉碎”而“沉淀”的“天上虹”既绚丽多彩,又破碎飘零,显示出作者遗失在康桥的美梦幽艳凄冷,无法挽回。显然,这种凄艳、飘渺的意象“天上虹”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女性幽怨、柔美的感情色调。
总之,《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关。一句话,在徐志摩笔下,云彩的飘逸高洁,金柳的金光灿烂,青荇的华丽鲜艳,彩虹的辉煌烂漫,将他的母校康桥描绘得仪态万方,美丽绝伦!从这个层面上理解或许更能诗人所抒发的热烈情感。
3.再读《再别康桥》 篇三
关键词:《再别康桥》,赏读
听过无数的歌, 品读过无数的诗文, 一直留存心中的却只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今天再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读其诗不禁让我想起徐志摩的传奇人生:他来之时, 携一片云彩, 眉宇之间是漫不经心的忧愁。他走之时, 流光片羽, 化作漫天飞雪, 生是过客, 死亦优美, 又回到他所恋慕的天上。新月诗人、绝代才子徐志摩的爱与传奇人生, 还有他的绝唱《再别康桥》, 无不给人心灵以震撼!
作为新月派的领袖人物, 徐志摩以其横溢的才华, 潇洒的个性诗化的生活, 短促的人生灿烂于诗史。这位才子诗人凭借其东方传统的含蓄情感和西方现代的诗歌技巧, 让读者在短短不到三十行的诗句中充分领略到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诗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爱, 美和自由, 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康桥, 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 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 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 开启了诗人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诗人把“康桥”视为“难得的知己”, “生命的泉源”, 精神依恋的故乡”。1928年, 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 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 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让我们轻轻地徜徉在美妙的诗里行间, 慢慢品味诗中汩汩流淌的爱, 自由和美吧。
静谧的夕照余晖下, 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徘徊于康桥上。他, 就是徐志摩。此时, 他是在寻觅早年求学剑桥大学时的欢声笑语?还是思念岸边柳荫下的婷婷倩影?流水无声, 心在诉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徘徊着, 踟蹰着, 思绪在绚丽的晚霞中曼舞, 缥缈……
诗歌起首连用三个“轻轻的”,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 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 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 竟在挥手之间, 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眼前这景和物, 都是诗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夕阳中的垂柳, 艳影婀娜;清澈的潭水, 流光溢彩;荡漾的柔波里, 荇草招摇……诗人赋予了康桥以生命和灵性。他曾经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 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古往今来, 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 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 诗一开头, 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心在缠绵, 思在飞扬。诗人想象着自己撑一支长篙, 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游, 迎着和风, 沐着星辉, 纵情放声歌唱。大自然的优美, 宁静, 协调, 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沁入人的性灵。这是甜蜜的回忆, 也是美丽的憧憬……
但是, 诗人无法放歌, 因为离别就在眼前———“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 他不带走一片康桥的云彩, 却将无限的依恋永远留存在心中, 浓缩成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这首诗从淡淡的开头, 又淡淡的结尾, 却包含了几多复杂的情绪, 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我们仿佛看到了:晚霞满天, 清风徐来, 诗人出神地倚在康河边的桥栏上痴情向西天凝望……
胡适尝言:“他的 (志摩) 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 一个是自由, 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 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 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果真如此, 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 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再别康桥》的意境很美, 一如诗人的人生追求。诗人怀着一颗梦幻的心, 来到昔日的康河, 在夕阳的光泽下冷却那颗火热的心。康河汩汩而逝, 诗人仿佛一位沧桑的诗人, 昔日的狂热尽逝, 只有默默地珍藏对康桥的依恋和对人生理想与美的叹息。
纵观全诗,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 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留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 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然而, 满目疮痍的中国, 是非颠倒的年代, 艰难的民生, 使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故地重游, 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 而离别在即, 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 表现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及心底的惆怅, 是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诗情感深挚含蓄, 构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 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 寓情于景, 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 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的, 我走了”, 诗的结尾:“悄悄的, 我走了”, 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 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 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 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 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 为世人所喜爱, 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 全诗共七节, 每节四句, 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 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 承上启下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 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 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青荇”。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 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还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 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 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 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的, 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两个“轻轻的”叠用, 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 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形式, 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蓄、典雅。而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有明显体现, 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 天上虹, 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 写出了康桥之美。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 与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 正是因为它的美, 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再读《再别康桥》, 蕴藏诗人心中的爱, 眼里的美, 灵性中的自由如山泉汩汩流淌而出。
时光流逝, 匆匆一个世纪走过, 也许那瑰丽的晚霞依旧映照在康河的柔波上, 杨柳依然垂在岸边, 青荇依旧在水底招摇……然而, 那一时期发生的故事已随历史的车轮远去, 惟有天空的霞光依然灿烂, 当无数绚烂的霞光投射到河心时, 那一抹志摩的光焰是否还在随波荡漾?
参考文献
[1]徐志摩《我眼中的康桥》
[2]徐志摩《志摩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中国新诗萃》谢冕、杨匡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4]《追悼徐志摩》胡适
4.《再别康桥》备教手记 篇四
怎样体现“同课异构”的“异”?我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 将“体悟”作为《再别康桥》的基本教学策略, 放手让学生去“寻觅”诗情。
何谓“体”?即入乎诗中, 以诗人的诗句为媒介, 与诗人晤见、对话、交流。何谓“悟”?即出乎诗外, 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并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情感。我认为, 诗歌阅读教学是否有效, 绝非单向浅表地积累语言、分析意象、掌握技巧, 而应在体悟的基础上, 理解诗人倾注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实现读者与诗人心灵的对话、灵魂的拥抱、精神的交融和思想的同构。“体悟”最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 而应空出学生心智的杯子, 留给学生自主赏析的空间, 让他们自我揣摩、自我发现、自我讨论、自我评价。
读, 是体悟的最佳方式。这节课, 我放手让学生围绕“读”展开:初读, 感知质疑;美读, 达意通情;议读, 明象入境;参读, 知人论世;写读, 会意表情。如果学生通过学习《再别康桥》能达到朱自清所说的“喜欢去读, 读了之后还是喜欢”, “体悟”式诗歌教学就达到了预期效果。
初读:感知质疑
上课前第6 天, 我与授课班级语文老师通了电话, 请他代我布置两道预习题, 并委托语文科代表将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汇总, 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我。预习题为:
1.朗读全诗2—3 遍, 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这首诗歌后, 你有哪些疑惑?
上课前第4 天, 我收到语文科代表的汇总材料。
关于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看法:
1.抒发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2.表达刻骨铭心的离别之痛。3.表达离开康桥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4.表达离别母校的哀愁。5.表达对母校的眷恋、热爱和不舍。
阅读这首诗歌后, 同学们的疑惑很多, 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关于标题的:
为什么是“再别”康桥?上一次告别是在什么时候?
关于诗歌内容的:
1.为何“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
2.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 这首诗离别的为什么却是“西天的云彩”?
3.为何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
4.为何写青荇在水底“招摇”?作者又为何“甘心做一条水草”?
5.“彩虹似的梦”指什么?
6.作者为何要寻梦?寻什么梦?诗人想“放歌”, 放什么歌?为什么连夏虫也为诗人沉默?
7.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
8.作者十分留恋康桥, 为何又“不带走一片云彩”?
关于诗歌形式的:
1.这首诗的首尾两段语意相似, 节奏相同, 开篇“轻轻的”与结尾“悄悄的”能否互换?
2.这首诗的单行与双行错开排列, 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接到科代表发给我的预习情况汇总材料, 我心头暗喜:能提出这些问题, 说明孩子们已经与诗人和作品展开了对话, 而且这些问题很典型, 有很高的思维“含金量”。
上课前第3 天, 我追加了三道预习题:
1.检索“徐志摩”的相关资料。如果在徐志摩前加三个限定词或短语, 你准备加哪三个?为什么?
2.以“徐志摩与康桥”“1928 年前后的徐志摩”为关键词, 检索相关资料。
3.以“新月诗派”为关键词, 检索相关资料。
美读:达意通情
“南粤名师大讲堂”活动如期在韶关市乳源高级中学举行, 我上第二节课。
简单导入新课后, 我让学生“美读”课文, 以求“达意通情”之效。
第一步, 自由朗读, 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闻其音, 心通其情, 读准字音, 力求停顿、节奏、重音与诗歌的感情基调统一。
第二步, 走近新月诗派, 老师范读。
提问学生 (解决学生课前有关诗歌形式方面疑惑) :这首诗的单行与双行错开排列, 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哪位同学能结合“新月诗派”的主张解答这个问题?
不少学生检索过“新月派”相关资料, 解答得很圆满。
1.四行一节, 每一节诗行两两错落有致, 字数基本相同,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新月派“三美”主张之“建筑美”。
2.每节押2、4 句韵 (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 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 诵读时给人一种旋律感, 首尾呼应复沓, 曲折回环, 首尾圆合, 气韵浑成。———新月派“三美”主张之“音乐美”。
3.每一小节都是一幅画, 并且是一幅流动的画。如“挥手作别云彩”“青荇水底招摇”“撑篙漫溯寻梦”“笙箫夏虫沉默”等等。———新月派“三美”主张之“绘画美”。
为体现新月派“三美”主张之“音乐美”, 我给学生范读时, 尽量用舒缓、低沉的语调, 轻柔、和谐的节奏, 读出诗歌的韵脚形成的旋律感, 读出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爱恋和不舍。
第三步, 细读美读, 想景悟情。
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 深入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依据。因而, 我组织学生交流初读的感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绝大多数的意见是:表达了离别时对康桥的眷恋、热爱和不舍。
指导学生细读美读, 入乎其内, 把自己想象成徐志摩, 进入康桥这一特定情境之中, 去品尝语言的滋味,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叶圣陶先生语) , 以期读出对康桥的眷恋、热爱、不舍。细读美读开始后, 课堂上书声琅琅。或品味佳句, 或背诵全文;或摇头晃脑, 或闭目沉吟:全班同学都陶醉在诗歌意境中。
议读:明象入境
诗歌教学, 不能忽略意象及其隐喻, 诗言情, 往往不是直白地抒发情感, 而是借助一些优美的意象, 把情感寄托其中, 对它精心描绘。但老师一味解读“意象”, 又势必影响学生的“体悟”, 于是, 我让学生围绕“情感与意象”展开议读, 以期达到“明象入境”之效。
先抛出问题。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反之, 作者对康桥的眷恋、热爱和不舍之情也会借助一定的“意象”表达出来。请大家再读课文, 想一想, 哪些地方最能表达作者对康桥的“眷恋、热爱和不舍”之情?
通过再读课文, 不少学生找到了作者情感的投射点。
同学们关注到以下典型意象:
“云彩”。有同学认为, 指漂浮不定。诗人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路途上几经风雨、坎坷, 但理想终难实现, 他的心灵也像浮动的云彩, 找不到可以憩息之地。也有同学认为云彩, 指心爱的女子和美好的感情。
“金柳”。“柳”“留”谐音, 有惜别的含义。夕阳照射下的柳树, 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 秀美婀娜, 好像美艳的“新娘”, 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 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艳影”在诗人“心头”“荡漾”, 物我合一, 情景交融。谁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青荇”。青荇是油油的, 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 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并有向诗人打招呼, 欢迎诗人之意。“甘心”两字, 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 愿意永远流在康河, “生于斯, 长于斯, 死于斯”。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 有情的是诗人。
“榆阴下的一潭”。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 杰出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年轻的徐志摩也是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正像天上的虹霓一般美丽, 沉淀在潭水中, 幻化成彩虹似的梦。这清泉是诗人的青春, 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 他如何能不如痴如醉地爱着它呢?
“笙箫”。笙箫渲染凄寂的氛围。在本诗中, 诗人也想以吹奏笙箫的方式来倾吐内心别离的忧伤, 可是他不忍打破寂静的氛围, 不忍搅扰了心中圣地的安宁, 所以只能将“悄悄”作为“别离的笙箫”。虽然未闻笙箫之音, 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与康桥别离的万般不舍、依恋之意以及独自离开的凄凉之感已尽显无遗。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才子隐秘的情思是深深隐藏在意象中的。徐志摩正是以古典意境, 写剑桥物事, 用熟悉置换陌生, 完成了对“康桥”的艺术再创造。解读这些意象, 学生才能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参读:知人论世
以诗人的诗句为媒介, 与诗人晤见、对话、交流, 这属于“体”的层面, 要进入“悟”的层面, 还得“出乎诗外”。我们知道, 任何作品的形成都是有“根”的。这些“根”一般是触动作者灵魂且久久萦绕心际的事件, 这些构成了创作的源动力, 它们一旦遇到外界的触发, 就会以文字的形式像“枝叶”一样勃发出来。如何寻觅到“根”的影子呢?结合课前安排的检索资料的预习, 我让学生进入“参读” (借助参考资料开展深入阅读) 环节, 以期“知人论世”。
我分三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交流。
其一, 如果在徐志摩前加三个限定词或短语, 你准备加哪三个?为什么?下面是对学生交流情况的整理:
富家子弟徐志摩———徐家的长孙独子, 其父为海宁商会会长。
聪明绝顶的浪漫才子徐志摩———少小聪慧, 常年第一。北大才子, 两年半拿到学士、硕士学位。
因康桥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徐志摩———放弃博士学位;放弃做中国的“汉密尔顿”而走入诗人的行列;放弃原配, 追求“灵魂伴侣”;主张离却堕落的文明, 回归自然的单纯……
多情的徐志摩———与大家闺秀张幼仪 (1922 年离异) 、“人艳如花, 气质如兰”林徽因、一代才女陆小曼之间的情缘。
诗人徐志摩———创办“新月派” (新格律派) , 主张“三美”。
英年早逝的徐志摩———1931.11 济南党家庄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
大学教授徐志摩———上海光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其二, 徐志摩有怎样的康桥情结。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也不少。如:
1.徐志摩对康桥“情有独衷”。1921 年至1922 年间, 在剑桥大学研究院学习。1922 年回国后, 他写了《康桥再会罢》。1925 年4 月重游康桥, 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 年8 月重返康桥, 回国途中写下了《再别康桥》。
2.徐志摩写过很多赞美康桥的文字, 康桥早就成为其生命的一个重要因子。
康桥!汝用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此去身虽万里, 梦魂必常绕汝左右。———《康桥再会吧》 (1922 年离开康桥时作)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 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河。———《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5年7 月再次访问康桥后, 1926 年1 月写此文。)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3.康桥:徐志摩、林徽因相识、相恋的地方。在康桥, 他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林徽因女士, 随之解除了和张幼仪的婚姻。1923 年1 月《致梁启超的信》中说得明明白白:“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 我幸;不得, 我命, 如此而已。”2009 年, 《南方人物周刊》选出“60 年来中国最美12 位女性”。中国第一名女性建筑学家, 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分林徽因被列为60 年最美女性之首, 颁奖词为“美与智慧的绝唱”。
4.胡适《追悼志摩》中写道:“他 (徐志摩) 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 一个是自由, 一个是美。”在徐志摩看来, 康桥的两年, 他才真实地找到了爱、自由、美。
其三, 1928 年前后的徐志摩。有关1928 年前后徐志摩的资料学生搜集得较少, 老师做了部分补充。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
1.社会政治理想破灭。
(中国) “道德、政治、社会、宗教、文艺一切都破产了。”———徐志摩《落叶》
1928 年, 徐志摩在“五三惨案”当日的日记中对时事发表意见:“中央政府是昏庸老朽收容所, 没有一件我们受人侮辱的事不可以追源到我们自己的昏庸。———徐志摩5 月3 日日记
1928 年7 月, 徐志摩谈国内形势:“虽然国民党是胜利了, 但中国经历的灾难极为深重。”———邵华强:《徐志摩文学系年》
1928 年12 月23 日:“我每当感情冲动时, 每每自觉惭愧, 总有一天, 我也到苦难的人生中间去尝一份甘苦。”
———徐志摩致陆小曼的信
2.甜蜜的爱情梦破灭。
1926 年农历七月初七, 中国的“情人节”, 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上, 梁启超霍然站起, 宣讲了有史以来“最坦诚”、“最直率”、“最另类”的证婚词:“徐志摩, 你这个人性情浮躁, 以至于学无所成, 做学问不成, 做人更是失败, 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 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 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 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 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可自己以极大的勇气和热情艰难争取来的爱情 (徐陆恋) 并不如意, 且由于陆小曼开销太大, 为生计在北京、上海两地奔波, 这一时期的徐志摩心身俱疲。
徐志摩《〈猛虎集〉序》中提及1928 年前后的生活状态:“且不说诗化生活一类的理想那是谈何容易实现, 就说平常在实际生活的压迫中偶尔挣出八行十二行的诗句都是够艰难。———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 简直是到了枯窘的深处。”
1928 年3 月21 日, 灵魂伴侣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
3.1928 年徐志摩重返康桥是为了重寻旧梦, 排遣心中的苦闷。
1928 年给英国友人恩济之的一封信中说:“我这一次故地重游, 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
交流完这些有关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资料的交流, 我又展示了同学们预习时提及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是“再别”康桥?上一次告别是在什么时候?为何“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彩虹似的梦”指什么?为何要寻梦, 寻什么梦?诗人想“放歌”, 放什么歌, 为什么连夏虫也为诗人沉默?作者十分留恋康桥, 为何又“不带走一片云彩”?
同学们热情高涨, 很快谈出了自己的理解。我又进一步提问:诗人艾青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结合我们交流的背景材料, 大家探究一下, 徐志摩仅仅是在与母校告别吗?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如果孤立地让学生去阅读作品, 不一定能深入把握诗歌内涵。我们要想真正读懂一首诗, 还要学会知人论世。因学生对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人其事有了较多把握, 他们得出的多元化的结论也令人欣喜。有人说, 诗人告别的是在母校学习期间美好的时光。有人说, 诗人告别的是甜美的爱情。有人说, 诗人告别的是集爱、美、自由于一体的人生理想。有人说, 诗人告别的是集平等、博爱、自由于一体的社会理想。有人说, 诗人告别的是“精神依恋之乡”有人说, 诗人告别的是美:美丽的人生境界。有人说, 诗人告别的是“真我”。这些思考, 不仅涉及生活、社会、文学、层面, 甚至涉及美学、哲学层面, 学生达到了“体悟”中“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情感”的境界, 令我和全场听课老师都惊叹不已。
写读:会意表情
初读, 美读, 议读, 参读, 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上, 不一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因此, 我安排了课外“写读”环节,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潜力, 以期达到“会意表情”之效。
我给学生提供了几种“写读”的参考样式。
1.以诗解诗。化用古代诗人的诗句, 解读《再别康桥》。
如第1 节, 可用周邦彦《拜星月慢》中的“画图中、旧识春风面”以及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来解读。
第2-6 节, 可用黄庭坚《喝火令》中的“烟水数年魂梦, 何处可追寻?”或将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化用为“人面不知何处去, 金柳依旧夕照中”进行解读。
第7 节, 可将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化用为“再别康桥去, 凄凄满离情”进行解读。
2.将诗歌内容转换为对联。
第1 节“寂寂”对“轻轻”, 第2 节“波光艳影心头照”对“柳色残阳河畔依”, 第3 节“青荇摇底蕴”对“康河漾柔波”, 第4 节“一潭清泉榆荫下”对“半梦彩虹浮藻间”, 第5 节“一船好梦美”对“半夜欢歌稀”, 第6 节“往昔欢娱随日月”对“今宵沉默恨笙箫”, 第7 节“一天云彩”对“两袖风情”。
3.将新诗改写成律诗或词。
如, 《七律﹒再别康桥》:“轻挥衣袖别西云, 河畔柳柔波映人。泥上荇花游梦境, 舟旁榆荫荡春心。长篙慢溯星歌放, 短笛悠然月曲沉。回首今宵虫默语, 离诗昨夜剑桥吟。”
《水调歌头.再别康桥》:“又到康桥处, 金柳夕阳照。温柔云彩招唤, 泥软草轻摇。寻觅当年踪影, 心底丝丝流动, 迷醉伊人笑。水静羞颜里, 愿化草青苗。徘徊踱, 情留驻, 路飘遥。池潭碧绿, 揉碎虹梦万千条。只想放歌一曲, 眉敛沉吟难语, 回首望天霄。默默更凝重, 离去笛音消……”
4.选择喜欢的一两个诗段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志摩“心中美丽的康桥”。
如:黄昏中的夕阳真多情啊!为河边的柳树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 姿态婀娜, 影子映在清澈的水中, 就像美艳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水波中荡漾, 也在我的心头荡漾, 如此美景我怎能离去!
5.以告别母校为主题, 或者选取一个最感动你的生活瞬间或细节, 写一首小诗。
5.《再别康桥》中作者的情感世界 篇五
《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诗的代表作。很多人认为其韵意是诗人徐志摩被康桥的自然美拨动心弦引发的依依惜别之情。其实仔细品读会发现, 《再别康桥》所蕴藏的是一种慧悟。在诗歌中, 韵意往往是藏在诗歌背后需要深入领悟的东西。描写只是诗人抒情的载体。传统理解只看到康桥的表面而忽略了诗歌的背后———诗人内心所要抒发的情感。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若要论文, 先顾及全篇, 随后顾及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要想准确的掌握诗的韵意, 不仅要看诗歌的内容还要做到知人论世。如果综合康桥对诗人的影响, 就会发现本诗蕴藏的是对人生深刻的慧悟。
康桥对诗人的影响最大的是爱情。正如徐志摩所说:康桥教我睁开眼睛, 康桥拨动了我求知的欲望, 康桥唤醒了我的自我意识。而在选景用物的时候, 作者都突出了女性情结, 无论是看写作背景还是就诗论诗都能从中读出怀人的情愫。但凡诗人笔下的语汇, 都会有一定的历史沉淀。这些沉淀往往造就了诗歌的特殊意象。徐志摩笔下的康桥美景很多, 所选取的景物也都偏重于女性形象。如“天上虹”、“金柳”、“青荇”、“云彩”等。像本诗的首尾两段都出现了西天的云彩, 并且给予了云彩理性的情感, 呈现出圣洁秀丽的浪漫主义情愫, 极容易让人感受到徐志摩遗失在康桥的爱情。
柳树和青荇在古诗词中一直都象征着女性, 如贺知章的《咏柳》中就将柳树比喻成了唯美的女性形象。在本诗中, 用柳树做比, 晚霞映照在柳树上, 像是给柳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并把柳树形象地说成是金柳, 更像是夕阳中的光彩耀人柔美无比的新娘;随后又把金柳的形象深化, 看光辉烂漫的倒影朦朦胧胧地映照在波光里, 更是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让作者如痴如醉。青荇最早出现在《诗经·关雎》之中, 用青荇来比喻窈窕的淑女, 也用来表述痴恋的朝思暮想。《再别康桥》中给予了青荇灵动的生命, 既情意绵绵也难舍难分。而“天上虹”是西方的比拟手法, 徐志摩先生以天上虹的梦幻将水潭与梦境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渲染出了梦幻的多姿氛围。在多姿的氛围背后又暗示作者遗失在康桥的爱情已经无法挽回了。显然, 这也是女性思想的幽怨情调。为什么所表达的都是女性的情感思想呢?一是母校康桥赋予诗人母亲般的关怀, 二是诗人对林徽因刻骨铭心的爱情。在本诗的首尾两处, 温柔的情感中带有丝丝忧伤, 这不仅是对康桥情愫, 也是对情人的情愫。正如本诗结尾处所说的那样:“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暗示着一切已经成为过去, 既然已经无法挽回了, 那就潇潇洒洒地去面对。由此可见, 本诗中也蕴藏着大智慧大慧悟:缘会无常, 不可贪执。
许多评论者指出《再别康桥》具有古典意境美。这是因为作者选择用“金柳”、“浮藻”、“榆荫”等古诗词常见的意象构成独特的意境。但意境是美景与自然气韵的结合。本诗中的禅道结合的韵意, 是徐志摩先生对生活经历的艺术提炼以及富有哲理情趣的反思。要想把握《再别康桥》中的禅道韵意, 关键点就在于“西天的云彩”以及“不带走一片云彩”。前者作为诗歌的开始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 后者则是作为收尾, 让人感到余音环绕含蓄蕴藉。前后呼应的递进过程, 不难看出这正是递进升华的诗意与意境。所表达的不是情感纠葛而是丰富的慧悟。聚散本是无常事, 就像佛语所说:法因缘而生, 缘谢法而灭。在尘世中的物象也是一样, 无非执着生命的贪恋以及妄念的遗憾惆怅罢了。徐志摩先生十分理智地选择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对的。也只有这样才展现出他对人生的洒脱与明澈, 这是一种睿智的人生境界。从禅道角度来看, 现代诗歌中, 徐志摩的诗歌大都是蕴含着哲理的爱情诗或言近旨远的哲理诗, 他不像冯至等引人注目, 但却对禅道玄机有着透彻的领悟, 可以说徐志摩是一位有着高度文学素养的优秀诗人。《再别康桥》创作时间是1928年, 其人也已过了而立之年, 经历了很多磨难, 这也给徐志摩文学素养加上特定的情境, 也难怪其能营造出富含深刻哲理慧悟的天籁绝响。同时, 从1923年开始, 徐志摩先生的新诗创作开始进入高潮阶段, 主要集中在情感宣泄以及意象的铺垫之上。如《康桥再会吧》与《再别康桥》简单地对比一下, 前者由于略无余味而被误当散文发行;后者轻灵耐人寻味, 成为现代诗的典范。而从理性角度分析, 《再别康桥》保留着更多的大智慧, 从而将本诗上升到了富有哲理的境界。
【《再别康桥》中作者的情感世界】推荐阅读:
《再别康桥》的自然风韵08-23
《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10-07
高中《再别康桥》的教案12-12
再别康桥的女性情结12-25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11-25
《再别康桥》 讲稿06-30
再别康桥粤语11-03
再别康桥句子鉴赏06-17
再别康桥教案107-08
再别康桥同步检测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