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2024-10-19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精选14篇)

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篇一

语文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语文教师要善于对广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审美的自觉性,使其能更好地辨识美、感悟美、鉴赏美,积极主动地去发掘美和创造美。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享受教学活动艺术美

“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使课堂教学达到“师生互动,学生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推行“问题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法,按照“问题提出→自主探究→讨论解决”的思路来组织课堂教学。把全班分组,要每个人都动起来,积极地想,大声地说,阐述自己的见解主张及理论依据。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活动民主化,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创意独具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审美体验。

语文教学应把课堂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并能够获得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得到运用的快慰。笔者曾致力于语文第二课堂的开辟和建设。每年一届的央视“感动中国”节目、“3·15晚会”等成为教学的常设内容,每学期一次的“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等成为规定性课目。通过这些五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的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性灵得到陶冶,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从完美的活动组织形式到美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多角度地体验到了语文的美,经受了美的洗礼,得到了美的教育和美的塑造。

二、与名著对话,和名家交心,感悟开放阅读文学美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的伴侣、导师和朋友”。书海茫茫,语文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多读书”,而且要教会学生“会读书”。心理学和接受美学都认为,阅读活动可以看成是读者与作者双向交流的心灵对话,是阅读主体为了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的一次精神探险。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入一新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受春风化雨之赐,终获学业大进之益。”

当前的大多数学生,注重的是提高学科成绩,想得高分,并没有想到有意识地追求人文素质的完善,读书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生“为获得灵感而读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有文化含量、有哲理意味的书籍,阅读有深度的文章。给学生列出“名著必读书目”,每周专门开设“名作阅读课”,培养学生的读书趣味,强调从书本中受到启迪,获得知识,即而转化为心灵的纯洁和高尚。任何一个学生都有阅读、思考的需要,如果他们得到很好的阅读引导,就能在心中开出芳香的阅读之花。

三、重视诗教,陶冶情操,再现如诗似画意境美

诗歌是文学的骄子,是美的化身。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在《谈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这样评述:“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泱泱中华,诗歌浩瀚。中国诗歌的严整形式,优美韵律,是景与情的有机结合与表现,独具文学魅力。外国名家诗歌,自由奔放,或想象瑰丽奇特,或思想深刻富含哲韵,有选择地读可以启迪思维,长人智慧。在中学教育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诵读古今中外诗歌经典作品,意义深远。

笔者尝试改变诗歌教学传统的讲练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要“再现情景”,能“身临其境”,会“设身处地”,多角度、全方位鉴赏诗歌。积极引入多媒体手段,或播放“古诗文鉴赏”电教专题片,或组织学生欣赏“电视诗歌散文”,古诗和国画的有机结合,奇妙的三维设计,吟诵、音乐、画面的巧妙融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可听、可视、可感的空间,来体味古诗古朴淡雅的优美意境。制作课件,运用flash动画技术,将诗歌的内涵意境美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带领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美的语言,在观赏中领略诗歌美的画面,在品味中体验诗歌美的意境,在深思中聆听诗人美的心灵,这美妙的诗教过程,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四、立足乡土资源,创新写作教学,体验成功创作美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引用。笔者所在的地方,位于豫西深山区,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随处可见的历史名胜和自然人文景观,时时可感的浓郁的民俗文化等,都是开展语文学习的课程文化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去亲近、去体验,在碧水蓝天、莺歌燕舞的音韵里,让学生学着观察,试着感悟,用心体验,真情表达。

笔者曾组织学生采访名人,调查生态环境,游览风景名胜,搜寻历史传说等,让学生充分感知乡土文化的神韵,感悟历史的沧桑变迁,学生的活动领域延伸到自然、社会的广阔空间。学生不仅用身体去亲近、感受自然的风光与秀美,更是用心灵去亲近、解读家乡人文精神的精美,与自然对话,与文物对话,与古迹对话,与名人对话,在对话沟通中,扩大自己的视野见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感受“大语文”美,创作的灵感由此产生。农村这片沃土,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素材,成了学生自由驰骋、发掘文学才思的精神领地。

2.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篇二

一、培养阅读兴趣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当我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时, 就会很投入, 而且印象深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力求认识倾向, 带有情感的色彩, 促使人们顽强地追求、探索、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如果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 就将会产生源源不断阅读的动力, 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对知识主动学习的姿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景, 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导探究,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使他们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首先是巧设悬念诱发兴趣的策略。悬念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 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 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 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阅读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是创设情景强化兴趣的策略。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 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感情境, 将学生情感带入情境;借助形象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据学生特点优化情境;借助表演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再次是诱导探究激发兴趣和策略。诱导探究主要目的不在于向学生传授阅读内容, 而在于让学生掌握解决阅读问题的策略, 从而激励学生去积极参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学生处于积极参与和探索情境中所以具有浓厚的兴趣。兴趣的激发和维持将是学习动机的“催化剂”。

二、掌握阅读方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求知的旺盛时期, 也是阅读最佳时期, 在这珍贵的阅读时间里, 怎样才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 阅读太少是一个, 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 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

首先教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材料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阅读面要广泛, 学生的个性、情趣差别都很大, 应该鼓励他们自选有益的课外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教学参考书、文学名著、科普性知识读物等, 在学生阅读书籍的源头把好关, 学生慢慢就会养成在阅读中“雅俗共赏”, 真正“博览群书”的习惯。

其次教学生学会用圈点批注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 可以抓住重点, 深入理解, 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 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 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用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的目的, 应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 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养成阅读习惯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那如何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呢?

首先, 要营造的良好读书氛围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学校、家庭应注意营造阅读氛围, 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去图书馆借书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要养成到图书馆借书看的习惯, 图书馆里有看不完的好书, 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 阐明借书与读书之间的关系, 由于书是借来的, 借的总是要还的, 所以就有了阅读的紧迫感, 就形成了读书极快的习惯, 由此会大大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率。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广告与悬念小议[J].应用写作, 1997, (1) .

[2]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有效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 (3) .

3.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三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11-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针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笔者谈几点感受。

一、师生互动是关键

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如主动与老师与学生比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提高。

二、激发兴趣是重点

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只要产生了兴趣,就会为追求知识而积极主动地学习。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如在《口技》一文中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阅读,模仿各种声音,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同时设疑:你认为贯穿本文的一个最重要的字是什么?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自然会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泛、精、研读是提高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 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 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

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达到“由此及彼”运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四、强化想象是拓展

在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立足于“想象”一词。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或摇头晃脑、或念念有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的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的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教学大纲也要求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等。如何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再创造”呢?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学文为基本方式,以记诵为基本操作,强调意会、感悟和积累,更多地依赖直觉思维,让学生直接进入“自由王国”去跌打滚爬,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缺乏可操作性,显得模糊、笼统。而西方的教学理论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极力追求教学效益,强调科学地、逻辑地研究教学过程,认定语言的习得是可控的,主张“书读百遍,其义必见”,让学生先进入必然王国,进行严格的、逻辑的科学训练,然后再到自由王国中去翱翔。可惜他们在强调可操作的认知目标的同时,却自觉不自觉地失落了。操作性不强,难以量化的情感目标,把教学的遗憾留给了我们。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即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巧妙地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互补兼容,即尽可能创造优美抒情或感人动情的气氛,把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愉快地带进教材所提供的审美空间,并恰当地使用激情的方法,激活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4.“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四

有人说:二十世纪是批评的时代。确实,本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界和教育界,在文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方面,做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探索,真可谓学说纷呈,流派林立。在众多方法中,二十年代肇端于英国,四五十年代在美国风行一时的“新批评”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在西方,许多人认为它“教会了整整一代人如何读作品”,也有人说它是“训练未来教师的职业训练法”。

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新批评”方法的内涵非常丰富。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新批评”有两个观念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他们认为:“含混”是文学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谓含混,可以理解为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乃至一部作品同时具有多方面理解的可能性。以往,人们在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有一种信念,认为作者只有一义入诗(文学),我们只能以一义解之。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客观的存在于作品中,不以读者的意志为转移,分析作品的目的,就在于寻求对文学作品最真实、最公正的终极的解释。在教学中,或者把教师自己的理解塞入学生脑子,或者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师认为唯一正确的思路上。当学生与教师的见解发生分歧的时候,也往往是简单地肯定一个,而否定其余。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概括为一个公式就是:意义X=A解,或B解,或C解……,在“新批评”派看来,这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对作品纯客观的、终极性的解释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作品既含有理性内容,又含有感情成份,对它的理解,往往因人因事而异。对作品的理解,只能永恒地流动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任何理解都是一种过渡,都为其它理解留出了余地。他们把这种态度概括为一个公式:意义X=A解+B解+C解……,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作品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各种理解不是相互排斥,而在相互丰富和补充,综合成一个复合意义。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塞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新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当然,由于受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的理解,可能十分肤浅,甚至离奇怪异。但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不会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给予肯定的评价,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观点的缺陷,并谋求吸收别人的见解。问题的关键是: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注意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懂得:你对作品的讲解,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把握某篇课文的意义,而且还在于教会学生分析作品的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能力。这虽是一句老话,但在实践中却常常被人们遗忘。不过,提倡求异思维,也不能忽视不同作品的具体情况。有的课文,比较单纯,人们在认识上很少出现分歧,对这样的课文,就不必强求学生“各抒已见”,而有的课文,意蕴丰富深沉,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探讨。以鲁迅的小说《药》为例。这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人们的认识却并不完全一致。许多人认为,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是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药》的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歌颂旧民主主义战士的崇高品德。前一种观点,着眼于作品的客观描写,来自人们常说的“客观效果”:夏瑜是一位不屈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为了救国救民,他不怕流血牺牲,确实使人们感受到革命者的悲哀。从今天的思想高度去认识这悲哀的根源,自然是革命者的脱离群众。后一种观点则着眼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作品中客观存在的作者当时的思想。持后一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鲁迅当时“对群众的力量,对民众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无正确的认识”,作者当时的“经验”和“生活”不可能赋予作者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这两种观点,能否统一起来呢�课胰衔�是可以的。作品客观存在的思想��即作者的思想�┯胱髌返目凸坌Ч��ǘ琳叨宰髌返睦斫�┘扔辛�系,又有区别。但它们都与作品主题密切相关。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必然会融进他对自己所反映的生活的认识,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创作《药》的一九一九年,鲁迅的思想主要还是强调个性解放,强调先觉者的巨大作用,对于群众,则主要是批判他们的愚昧和麻木。鲁迅当时对夏瑜这样的革命者,是持肯定和赞颂态度的。但是,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性、下意识的思维活动,作家实际上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东西,往往多于他企图表现的东西。鲁迅经历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又确实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弱点,谁又能说生活没有暗示鲁迅某些他还不能明确意识到的思想呢�亢鍪恿俗髌分魈獾目凸坌裕�就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但是如果离开了读者的主观感受,作品的主题又如何能显示出来呢�渴导噬希�作品的主题,只能存在于客观内涵与读者主观认识之间。尤其是伟大的作品,其内涵更不是某一角度的解码活动所能穷尽和涵盖的。如果我们在讲析《药》这类作品时,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设法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那么,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大得多。

“新批评”派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主张从形式到内容的分析作品。

在我们传统的概念里,文学作品无非是内容加形式,把内容和形式作为两个独立存在的东西对待。因而,我们的文学教学,多年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式:先时代背景、后作家生平、再思想内容、最后是艺术形式。而且在内容和形式分析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而“新批评”派却认为,把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如同把人的肉体和精神分割开来一样,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内容是“有意味的形式”,脱离具体形式的内容,与文学艺术无缘。而“形式”则是“完成了的内容”“形式不仅包含内容,而且组织它,塑造它,决定它的意义”,这样形式因素从另一种角度看,就转化成为内容因素。这些思想提示我们:在分析作品时,要注意沟通内容与形式的界线。更加有机而完整地把握作品。在思路上,不必千篇 一律地从内容到形式,也可反过来,从形式到内容。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这是篇写景抒情散文,对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而言,它的主脑是意境。意境是作家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境”(客观物象)是基础,“意”(主观情思)是灵魂。我们可以先从基础,即“境”的分析入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对环境的描写上,突出了一个“静”字:月亮升高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听不见了,妻子哼着眠歌,荷塘小路幽僻、寂寞。在描写荷塘月色的时候,作者紧紧扣住了一个“淡”字: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微微的晚风、缕缕的清香等。在写法上,作者采用比喻、对比、衬托、拟人、通感等多种手法,把那些静美淡雅的事物描绘得细腻传神。在作品中,作者也写到那些热闹的事物:蝉声、蛙声、六朝采莲时节的光景,但只是一带而过,把它们放在衬托的位置上。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那些静美淡雅的事物呢�空馐且蛭�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而那种静谧的环境和淡雅的事物,与作者希求的恬静的心境正相吻合,作者去看荷塘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闷。这样,就很自然地从形式的分析,转入了内容�ㄇ�┑姆治觯�在剖析了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课�什么在对“荷塘月色”幽雅景色的描写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这篇作品的时代特点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态。原来,这篇作品写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当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中庸思想和超脱现实的情绪滋长起来。这样一种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创作背景的教学思路,既突出了作品的重点,又使得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转换十分紧密和自然,不致于给人割裂之感,同时,也使学生懂得,思想与艺术、作品与背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实际上,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思路。当然,有些课文,思想比较深沉,教学中需要以内容的分析为突破口,那就不妨沿用传统的从内容到形式的分析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思路,都应当有一个观念:不要把思想与艺术分割开来,把二者看成酒与瓶的关系。

5.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批评观念论文 篇五

首先,“新批评”理论认为:“含混”是文学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谓含混,可以理解为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乃至一部作品同时具有多方面理解的可能性。以往,人们在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有一种信念,认为作者只有一义入诗(文学),我们只能以一义解之。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客观的存在于作品中,不以读者的意志为转移,分析作品的目的就在于寻求对文学作品最真实、最公正的终极的解释。在教学中,或者把教师自己的理解塞入学生脑子,或者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师认为唯一正确的思路上。当学生与教师的见解发生分歧的时候,也往往是简单地肯定一个,而否定其余。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概括为一个公式就是:意义X=A解,或B解,或C解……,在“新批评”派看来,这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对作品纯客观的、终极性的解释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作品既含有理性内容,又含有感情成份,对它的理解,往往因人因事而异。对作品的理解,只能永恒地流动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任何理解都是一种过渡,都为其它理解留出了余地。他们把这种态度概括为一个公式:意义X=A解+B解+C解……,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作品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各种理解不是相互排斥,而在相互丰富和补充,综合成一个复合意义。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塞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新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当然,由于受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的理解可能十分肤浅,甚至离奇怪异。但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不会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给予肯定的评价,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观点的缺陷,并谋求吸收别人的见解。问题的关键是: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注意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不过,提倡求异思维,也不能忽视不同作品的具体情况。有的课文,比较单纯,人们在认识上很少出现分歧,对这样的课文,就不必强求学生“各抒己见”,而有的课文,意蕴丰富深沉,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探讨。以鲁迅的小说《药》为例。这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人们的认识却并不完全一致。许多人认为,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是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药》的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歌颂旧民主主义战士的崇高品德。前一种观点,着眼于作品的客观描写,来自人们常说的“客观效果”:夏瑜是一位不屈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为了救国救民,他不怕流血牺牲,确实使人们感受到革命者的悲哀。从今天的思想高度去认识这悲哀的根源,自然是革命者的脱离群众。后一种观点则着眼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作品中客观存在的作者当时的思想。持后一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鲁迅当时“对群众的力量,对民众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无正确的认识”,作者当时的“经验”和“生活”不可能赋予作者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这两种观点,能否统一起来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在创作《药》的一九一九年,鲁迅的思想主要还是强调个性解放,强调先觉者的巨大作用,对于群众,则主要是批判他们的愚昧和麻木。鲁迅当时对夏瑜这样的革命者,是持肯定和赞颂态度的。但是,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性、下意识的思维活动,作家实际上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东西,往往多于他企图表现的东西。鲁迅经历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又确实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弱点,谁又能说生活没有暗示鲁迅某些他还不能明确意识到的思想呢。作品的主题,只能存在于客观内涵与读者主观认识之间。尤其是伟大的作品,其内涵更不是某一角度的解码活动所能穷尽和涵盖的。如果我们在讲析《药》这类作品时,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设法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那么,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大得多。

“新批评”派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主张从形式到内容的分析作品。

6.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篇六

作者单位: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南官亭初中 参评学科:中学语文 作者姓名:严 联系方式: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南官亭初中 邮 编: 电 话: 邮 箱:

237181 *** 1273977646@QQ.COM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摘 要】

应试教育受到升学考试压力的影响,学校老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业负担沉重,教学效率低下。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的今天,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能迅速的顺应历史潮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语文教学变得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从享受性阅读、感悟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和拓展性阅读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等。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新课改;培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和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不断的反复阅读中,我们才能真心领会语言文字所展示的思想内涵和所创造的文字魅力。一篇作品,依据其作品的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让学生去读:朗读,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和语言文字的优美;默读,思考文章里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道理;诵读,吸吮语言文学所描绘的动人细节和字里行间流动的深情;品读,体悟文章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灵性;精读,顺藤摸瓜,于细微处深化文本,通过文字本身去鉴赏、理解、体悟、发现和创见,让心灵在一个跳动的文字里自由地飞翔;熟读,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将文章里积淀的修养、思想、观念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1.享受阅读,给学生的心灵带来诗意的韵味。

阅读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生存的需要,阅读理应成为阅读者的一种精神享受。享受阅读理应被视为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和至上追求。苏霍姆林斯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人类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集中体现在传世文学中。语文教材选择篇目,又都是从这些浩繁卷帙的传世书海中撷取的精华,文质兼美,他们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无疑有着持久而深广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些文化中的精品、瑰宝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转化为个人的素养,这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特点所决定的。阅读这些篇目,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能够以一种自然的心境和自由的态度去与文本对话,进行思想的砥砺和碰撞,情感的体悟和对流,美感的激发与生成,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真、善、美的境界。

细品我们的语文教学,那些灵动可人,意蕴丰富的文学作品确实使学生们通过阅读,舒展了心灵的翅膀,让心性变得博雅;仰望着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搭建理想的阶梯,让岁月变得充实;品味别样的人生让生活变得多彩。读郭沫若的《石榴》,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的描绘,感受到英勇无畏、蓬勃向上的精神。读冰心的《忆读书》,领悟到读书可以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感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我们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能感受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的北国风光;欣赏“小桥流水”的水村山郭婉约的南国情调,至于“金戈铁马”的大气雄浑,“晓风残月”的纤农缠绵。都会让人获得一种无法诉诸笔端的美感和快意。阅读,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学生的内心,构建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2.感悟性阅读,给学生带来心灵和谐共振的情趣。

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全部情感,使其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以作品为媒介,借此来体验感悟,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思想,探究个中滋味,与作者的情感在一个节律上跳动,与作者同构一个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乃至进行灵魂的拥抱,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从而享受心灵和谐共振的情趣。

比如,学习《永久的悔》、《荔枝蜜》、《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背影》等叙事抒情文章,我们读着作者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会感受到字里行间那汩汩流淌的亲情 —— 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母亲对儿孙的厚爱,孩子对母亲的悔,儿子体贴父亲,父亲关爱儿子,父子彼此支撑,共度难关和危险的人间一幕幕真情等。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从而感受到人情的崇高和纯善,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广博,感觉到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阅读《凡卡》,通过作者饱蘸深情和含蓄隽永的叙述,一个与学生同龄的孩子的凄惨的生活画面便在我们的面前历历展现,那遭受凌辱的悲愤,那追忆乡村生活的神往,那愿望破灭的无奈,时时牵动着每个孩子的心,他们不仅唏嘘叹息,哀哀伤感,心灵至神情都为之怆然。“爷爷,快来吧;带我离开这吧”,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发自内心地悲情呼喊。阅读,特别是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将作者输入而存储在作品中的情感的形式与阅读主体(学生)内心情感的形成发生异质同构的感应,从而领略到人物的风采和神韵,品读出作者寄寓文中的情绪、观念、理想。不仅能领略阅读中的审美愉悦,而且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

3.理解性的阅读,给学生带来意象流动衍生的美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灵的产儿。作家在情景创设、意象组合、人物塑造、结构运思乃至言语描述上都以自身的思想、才智,赋予作品灵魂和生命,并由此融合为一个浑然的整体。文学作品的美是作为一个整体所焕发出来的神韵,是意象所辐射开来的情趣,是蕴藏在文字后面的灵气,它未必在于一词一句一个段落的精美。因此,理解性阅读,使学生可以感觉到作品前后连贯着的主旨意脉,言辞间渗沥出的情趣睿智,直观的表象后潜流着的思想、信念与追求。学生可以尽情地把作品当作飞鸟、游鱼、骏马去欣赏,感受一种飞翔、游动、奔跑的生命律动的活生生的美,体会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优美的意境。《索溪峪的“野”》是收录在五年制人教版上册的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紧扣一个“野”字,在我们面前舒展的是一幅冷峻、跳跃、绮丽的山野风光。从山高山陡的角度具体描写“惊险的美”;从山峰绵亘蜿蜒的角度写“磅礴的美”;从“像是一个从深山中崩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绕山奔跑,一会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去了”写索溪峪的水“无拘无束的美”;写动物“放肆的美”,写游人观光、嬉戏,光足过溪写人返璞归真的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痕迹的、纯天然的自然美,秾丽的辞藻中饱蘸着作者喜爱自然,追求淳朴的美好情怀。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没有给学生进行字的讲解,只是通过他们的熟读、诵读、选择读、欣赏读和与《荷塘月色》、《济南的冬天》、《秋魂》等散文名篇对比读,让学生写了一篇“索溪峪”的印象,学生无不为索溪峪的绮丽风光、野性的美而陶醉,唤起了学生回归自然的意识,从而油然而生一种快慰和清爽的感觉,生命的质地一下子透明了,并懂得了最真的也就是最美的。

同样《荷塘月色》、《竹林深处人家》、《夏天也是好天气》、、《海滨仲夏夜》等写景抒情散文名篇,那许多意象衍生出的美景,那空灵蕴藉的语言所传达的审美蕴涵,那诗意的、弹性的文辞所展示的意境,那细腻的、温婉的格调所流溢出来的真挚的情感,都会在学生们深情地朗读,神往地诵读中产生一种直觉领悟的心理体验,并以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走入作品所描绘的一个个空灵剔透、意蕴丰赡的境界里,领会文章的旨意。

4.鉴赏性阅读,给学生思想以多维砥砺的理趣。

文学作品总是借形象说话,是“情动而辞发”,而意蕴又不能用纯粹的客观的词语来描绘,它具有飘逸、朦胧、含蓄、多元等特点。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就只有靠阅读来产生那种个体的独特感受。“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等不同,对作品解读、体验和阐释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能把参考书中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对人物的解读,对结构运思的评判为圭臬,而应重视学生的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兼顾作品本身多维的主题和丰富的意蕴,允许和提倡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进行解读。这种多元解读,可以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趋于全面、细致、深刻,而阅读中个体的认识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碰撞、砥砺,便是自由精神的闪烁,是个体意愿的满足,更是思想火花的迸射,从而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学生在对作者成年后感悟的那一段反复诵读和体会,充分的理解了父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都缘于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正是这种理智的爱才对他的成长起到巨大的作用,让他不断进步,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同样,《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一课,学生在品读中充分地理解了“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的道理,不仅学到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树立了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了保护环境的自觉性。阅读是活动的基础,感悟的前提。课下,还可以相机地设计开放性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地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展示地球上美丽的自然景观;可以鼓励学生做知识卡片,客观地、科学地介绍关于地球的一些知识,来阅释“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表达对地球的热爱,可以点评课文中的一些句段,来提醒同学们要爱护地球,热爱自然,善待万物,节约资源,为保护地球环境尽力。同样,文言文《两小孩辩日》,从两个小孩的辨论中以及孔子的表现,学生也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有的认为两个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有的则认为,认识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有的人认为,孔子能正确对待两个孩子提出的问题,真正的像他自己所倡导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谦虚、实事求是的学习品德。

5.拓展性阅读,给学生创造一片自由的天空。

什么是拓展性阅读呢?所谓拓展性阅读,就是一种自由的、理性的阅读,每篇课文学完以后,要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文章和阅读材料,以达到巩固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还要向同学推荐一些经典名著,因为这些文化中的精华,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对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塑造了今天的世界。学生们阅读这些经典,不仅能增强对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的了解,增强对语文学习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而且还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圣殿里领略圣贤和哲人的道德情操,找到人生正确的方向。向学生推荐一些时尚的、畅销的、实用的书目,可以让学生寻找轻松感和刺激感,品味别样的人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像力,为他们有一个精彩的人生奠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拓展性阅读中的拓展迁移”,正好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思路和答案多元化,既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面,笔者简要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开展的“拓展性阅读”中的“拓展迁移训练”的几种形式。5.1反弹琵琶式

打破传统思维,反向立意,允许学生发表另类观点。如《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一个地位低微、逆来顺受的下层平民形象。他让人可笑,又让人 可悲。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阿Q 除了可笑可悲之外,还有没有没有闪光点之处,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呢?这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引起学生去阅读课文的兴趣,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且很快得出答案(善良、厚道等)。这种阅读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2冰糖葫芦式

在阅读教学中把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人、事、物、景、情、理集中在一块,在整合中提高学生积累和感悟能力。如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就可以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等写景抒情的名句串在一起,并打印出来让学生读,让学生背,还可以让学生写等,使学生有所感知,有所感悟。这种由某一方面知识为出发点进行横向拓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认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5.3思绪放飞式

在课终时,老师要巧妙的利用语文课内容中的“空白”之处,诱发学生的去想象,纵向延伸,补充完善课文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如《最后一课》的结尾中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后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举动?这个问题使学生很快的进行想象,并得出多种多样的答案。可以叫学生讨论回答,也可以叫学生把课文的结尾进行续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成一篇文章)。这样,通过想象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5.4比较异同式

将教学内容中意义相同近或相异的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如阅读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后,就可以叫学生对两位名家的创作内容、思想、风格、艺术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做纵向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对作品、作者等更深层次的了解。5.5喜闻乐见式

①以乐配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的意境、情感、主题等让学生配上相同或相似旋律的音乐,用听觉艺术阅读、阐述、解读文章,增强感染力。比如学习《菏塘月色》时,可以配《兰色的故事》、《天籁之音》等乐曲。这些优美的乐曲,一下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他们如品着香茗,让淡淡的夜曲和流苏般的弥漫,令人无限的遐想。同时也使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②以歌颂情。即用歌声抒发情感。如学了《我的老师》后,就可以让学生演唱歌颂老师的歌曲(如《走过老师的窗前》等)。学生在歌唱歌曲中,感受了老师博大的爱心,同时也抒发了老师的热爱、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

以上五种“拓展性阅读”中的“拓展迁移训练”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些阅读训练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

总之,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得出正确的结论,阅读教学也不能局限在读懂文章,而应向外拓展延伸,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展延伸的方式灵活多样,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对阅读教学很重要,关键在于这种方式能否推波助澜,提升阅读质量和学生兴趣。

7.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篇七

一、注重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学生主体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可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雪融化后是什么”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框,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二、注重生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挖荠菜》、《七根火柴》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所写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所抒发的情感也让学生觉得遥远。总之,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因此,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让学生了解宗璞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不幸遭遇,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红军长征时的艰苦奋斗。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本,因为所有的文本都是源自生活的。又如《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精美,有画,有深邃的意境,但概念比较抽象,有些东西毕竟不是现实生活的“春”,更何况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学生亲身感受的“春”不一定和朱先生笔下的《春》吻合。为此,我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春天回忆出来,用文字或画面表现,再与文本比较,把自己生活中对春的感受与《春》的文字内容融合,体会那种属于《春》的、独特的美。学生只有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文本的结合,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所反映的深层内涵。总的来说,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注重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安塞腰鼓》一文,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又如《背影》,我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下岗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亲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等,都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体验,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此外,朗读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体验朗读等,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注重略读、精读

夏丏尊认为语文的阅读可分为“略读”和“精读”。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作了较大的调整,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是260万字”。要完成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略读可以说是最佳选择。“略读的目的在于理解,收得其内容”。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思维轨迹,弄清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观点,态度和感情,既能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又能增大阅读量;“精读的目的在于揣摩和鉴赏”。在阅读教学中,它可分为三种基本功:理解、鉴赏、触发。理解有两方面,一个是关于词句的,一个是关于全文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就是鉴赏,揣摩文中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要求学生把自己放入作品中,两相比较,并能冷静思考。“诗要反复地吟,词要低徊地诵,文要周回地默读,小说要耐心地看”,引导学生注意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就是触发,有作品感悟到其他的内容,让学生进入作品,又从作品跳出来,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可见,在阅读中,理解是基础,鉴赏是提高,触发则是升华。理解的深度,鉴赏的水平,触发的丰富程度,应作为新课标下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标准。

8.语文教师新课堂角色的尝试 篇八

一、一盏明灯,烛照心路,语文教师应是引路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遇到难题、茫然无助、默默无语时,教师是帮助其“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某些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应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悟出结论,而不应扮演裁判,简单地判定谁是谁非;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当他们的理解、感悟、体验背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应是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纠正错误、指明前进方向的人。

二、一副聪耳,耐心聆听,教师应是忠实的听众

画面:一生高声朗诵、展示自我的同时,老师或许为了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步履稳健地走向讲台,握住桌上的鼠标,点击出一幅漂亮精致的画面,在确保程序无误后,长长出了一口气。此时,学生朗诵已结束,于是,教师蜻蜓点水般地一句话“很好!”便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

类似的现象在课堂中时有发生。因为教师的“忙碌”,所以无论学生的见解、行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无法进行恰当的评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知识、能力的细微变化无法捕捉,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便会逐渐熄灭。综观特级教师的课堂,撷取几句语丝:(1)请你转过脸来,让我们再次聆听他朗读的声音,欣赏他朗读的表情,分享他朗读的愉悦。(特级教师孙建峰《最大的麦穗》)(2)蛮好的,但遗憾的是“我爱中国”这种感情隐含了。(特级教师贺诚《难忘的一课》)试想,如果教师没有认真倾听,就不能有如此中肯实在而又充满激励的话语

三、一副金嗓,字正腔圆,语文教师应是播音员

我认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一位出色的播音员。在一次观摩会上,给各位与会老师以深刻印象的就有一位做课老师那富有磁性、魅力十足的男中音朗诵的《悲壮的一幕》,那时而深沉有力、时而舒缓抒情、时而激昂高亢的话音时刻萦绕在我们耳边。记得当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静静地倾听,我想:他们一定沉浸在文中“科玛洛夫与妻儿老小诀别”时的悲痛之中,心中涌动着对科玛洛夫的崇敬,被教师那扎实的基本功深深地震撼着。

朗读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积累、进行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时(其实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学生的朗读不够到位),教师可进行适时的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文本、教师、学生和谐共振。而录音机里的朗读即使再标准,也缺少这种亲和力,形不成互相感染的“场”,而且教师只有自己读出美来,读出味来,读出情来,对学生读的指导才会到位,才能让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读”永放光彩。

四、一张铁嘴,出口成章,语文教师应是“文学家”

一堂课中除了娓娓动听、婉转清亮的朗读,师生对话构成了课堂的另一道风景线。那妙语如珠、谈笑风生的场面,庄谐并出的对话,忽然冒出的一句自我解嘲的幽默语言,既可以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顿悟,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学生的知识;那含蓄、激情、精湛的诗话语言,闪烁着理性的睿智和感悟的诗彩,营造了审美的意蕴、审美的氛围、审美的意境:在某教师执教的《特殊的葬礼》中,在美丽的画面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声中,教者投入全部身心,倾情朗诵:在星光璀璨的茫茫宇宙中,漂浮着一叶扁舟,它就是美丽壮观的地球……学生就在这如诗如画的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那赏识激励而又不失中肯、批评说教却又点到即止的评价性语言,唤醒了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性的张扬:“你的声音虽不高亢,但在平静的叙述中却饱含了深深的悲痛,真好!”“你已经理解了,但是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感受没有感情更不行,请你再带着感情读一读”。

五、一双巧手,匠心独运,语文教师应是设计师

我常常觉得,上一堂课就像做一锅饭:学生是米,教学内容是水,新“课标”和“发展与创新”的理念就是将米煮成一锅好饭的火,而教师充当的就是“巧妇”这个角色。借用这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我是想用以说明我所理解的教师在新课堂中的位置,他应是一个巧妙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1)让精心的预设与动态生成“和谐相生”。在备课时,尽管不可能谋略到课堂上的“一丝一毫”,但也要想得细一点、全一点、精一点。而且,预设得是不是巧妙、是不是有创意,可以直接关系到课堂上生成得是不是“顺利”。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特级教师、名师的课“亮点”闪烁、异彩纷呈,除了他们驾驭课堂的技术娴熟之外,我想也与他们在上课之前做了精心的准备(预设得完美)也有着直接的关系。(2)让传统的守本与创新的超越“两相媲美”。语文教材是智慧的结晶,是语文教育专家思想的“化身”,具有“经典”性,因此,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重视它,研读它。但在此基础上,我们不能做教育的“奴隶”——永远受制于“书”,应适当地、机智地补充一些与文本有关的语文学习资料,扩大一些语文学习的区域,让语文课的内容精彩纷呈。(3)让现实的生活与真正的课堂“休戚相关”。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大家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为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

9.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篇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界普遍认识到:阅读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对于积累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以往的阅读教学观念,倡导自主性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从开放式的课外阅读和重感悟、轻解剖的课内阅读入手,把师生从传输细致、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求深求透、丝丝入扣的课堂模式中解救出来。我认为阅读教学可以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朗读,自由感知。

阅读文章之后,首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阅读教学有时应该返璞归真,追求本色的东西。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一位教师教学《陌上桑》一课,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有谈对罗敷印象的,有谈对使君印象的,有感受写作方法的等等,课堂气氛很活跃。

二、欣赏品味,合作探究。

为了让探究性的阅读涉及到全班每个同学,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

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映,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映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一位教师在教学郭沫若的《雷电颂》、鲁迅的《雪》时,对小组的学习设计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这个流程很注重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的这些话给了我们语文老师一个全新的定位,那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获取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关注的是“你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在这种“话语”情境中,“目中有人”,学生作为“你”而凸显出来,对问题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我感”和“亲历感”。这样,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感受受到了充分的尊重。

对于不同的课文,探究学习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不必面面俱到。有的经典文本可以就文本本身进行深入的研习,将之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文,可以在写作方法、重要字句上认真研讨。比如可以让学生找出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加以推敲。作家都善于锤炼语言,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让学生自发的关注经典的词句,能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的文章语言很浅显,但是主题却对学生很有启发,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那么探究的重点就可以放在主题的讨论上。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比如说《紫藤萝瀑布》、《组歌》,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的启发下去体悟人生。这种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比较阅读中让学生探究文本。比如,学过《雷电颂》之后,可以让学生比较《天上的街市》《静夜》,让学生体会本文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在课堂中,我们可能是大义凛然的闻一多,也可能是充满悔意的小弗郎士;我可能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如教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一出来,答案可谓层出不穷,有的说是热衷自由,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赏夜景,有的说是看热闹……教师对这些答案给了肯定、给了鼓励、也给了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

三、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善悟。

2011年版课标大段补充了不同学段的具体评价要点:“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课标对四个学段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内容,是为了让老师们强化认识文学作品教学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深刻认识“感受、体验、领悟”等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重要地位,不以过于抽象琐碎的分析,扭曲了文学阅读应有的状态;进而明确“感受”等心理活动涉及的对象,即:形象、情感、语言。这三者,本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也应该是文学阅读与文学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课堂实践中,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旨,这样读书才能读出书中之味。要知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文章不悟不明其美。在阅读精典之作,范文美文时,指导学生不能停留在浅层基础上,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进去,多问几个为什么。读文章要仔细体味、品评、鉴赏,也就是要象佛家那样善“悟”。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可通过学生给词语的炼字写批注的方法,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要求学生写批注前,教师先给出示范(“ 小山上卧着点雪的“卧”字字的鉴赏示例),非常具体地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要么联想,要么想象。联想,是调动读者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想象,是在头脑中再造形象、体会情感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应授之以“渔”。

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读的过程获取了信息,还须“练”达到反馈矫正的目的,如何导思,才能有价值的练呢?《济南的冬天》一文语言优美,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于是就要根据课后题设计一个大问题,精读课文,具体说说作者为什么把济南的冬天的景色描绘得如此动人?结合课后题,圈画评点,做读书笔记,查工具书,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体会到本文的语言美,老师因势利导使学生练的过程中掌握了学法,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这遵循了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是,学生犹如顺藤摸瓜,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的观点。学生说的精彩,角度新颖,从不同角度谈及自己的看法,真正达到了说的目的,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堂教学精讲多练,是导思行之有效的的方法,精讲多练是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颇具实效的方法,也是教给学生阅读、写作技巧,使其“自能读书,自能写文”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核心是启发。其中“启”是前提;“发”是结果,即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己探究出答案。

五、多角度、有创意阅读

课标高度强调“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提醒“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正反两句话,正揭示了“阅读对话”的基本原则:既要激活读者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观念,读出自己的心得看法,甚至可以反思质疑;也要尊重文本的基本规定,防止“微言大义”(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架空分析”(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阅读对话,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文本规定性与读者开放性的辩证统一。

六、倡导创新,激发学生探究的精神。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灵魂”(江泽民语)。在阅读教学中,一个教师,如果总是像传统的做法那样,把结论甚至是教参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或者总是偏于技巧的训练,势必导致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空,独立研究问题的习惯,个性不能充分发展,创新自然就是一句空话。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个体潜能才会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独立探究,主动融合,自我反思,与作者作倾心的精神对话。这样,必然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思想碰撞进而杂入个体经验的重组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往往是独特的,具有开创性的,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具有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研讨的平等思想和态度,不断修炼自己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艺术功力。

七、注重朗读教学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作为手段,它是促进学生细读文本、深入理解、体验情感、揣摩语言的有效策略。“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出现在小学到初中四个学段中,初中与小学的微妙区别在于:小学阶段要求的是“朗读课文”,初中阶段去掉了“课文”二字。这意味着,初中学生要在朗读能力上有所飞跃,而不只是朗读课文。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形式。到了初中,其地位大为削弱。初中的一些课堂上,讲解分析和肢解式琐碎提问占据了过多时间,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读和朗读时间,急于让学生“掌握”课文分析的若干结论,忽略了通过朗读体味文章情感、形象和语言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强调初中阅读课上加强朗读的内容。

朗读训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比如内部技巧的“情景再现、逻辑层次、感情基调”,外部技巧的“重音、停连、语气、节奏”。“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评价建议”也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八、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更是一种伴人终生的气质修养乃至境界,“教学建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科学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但不可能经常把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和规律写进中学教学大纲中来。所以,阅读科学读物就成了现代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广泛阅读。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时文名篇,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创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米下锅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当然,读书还有

一个方法问题。培根说:“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读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引导学生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达成课改目标的重要一环,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另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许多学生之所以提起笔来言之无物,不仅仅在于自身阅历不够,还在于他们读书看报太少。随着学生阅读面的扩大,信息量的增加,知识学养、审美愉悦、性灵陶冶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写作上的“蓄势”自然也准备就绪。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随着写作兴趣的激发,又会使这些学生加倍感受到知识储备的不足,这又反过来促使他们在阅览时高度专注厚积薄发的精神,这种双向的努力,无疑构成了一个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良性循环。

10.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 篇十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学数学课教学,面对新时期的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教育通过改革,与世界教育逐步接轨后,我感到压力特大。针对原来的教学模式必须来个大转变,甚至脱胎换骨。按照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几年我对教学改革作了一点尝试,效果很好。特别近几年又接受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更加强了我对教学改革的决心。面对专家的教育理论我精心研究,细致推敲,努力让这些教育精髓融于我的教学中,并适应学生的实际。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在知识的传授上,我始终以数学语言为主线。它包括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几何语言等,对某些文字语言难以理解的概念,我就用几何图形、实物给以讲解,等学生理解后,再进行模式化,再用符号语言加以表示。对一些数学专用名词采取多种方式耐心给学生解释。对于刚学代数的初一同学来说理解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是这样做的:(1)先从学生最熟悉的公式开始,让他们进行文字与符号的交替叙述。(2)再找一些用文字叙述的规律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3)在进行应用题的解答时多采取几何图形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题意用数学符号表示出题意,也可以有意识的搞一些专题练习,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

二、在知识的应用上力求方法正确,运用灵活。

对于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关键在于运用。方法的运用讲究正确与灵活。我在数学课中对知识的传授一致贯彻讨论、辨析、取证、定位的思想。每逢一个新知识,先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归纳知识进行评析,找证据,初步在头脑中对这一新知识有所理解有所悟,然后师生共同辨析,找证据,最后把新知识的位臵给以确定。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一新知识产生的前因后果。对新知识前因的探究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无形之中就进行了方法教学。如公式的确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利用特例进行探索、猜想、归纳和定位确立共式的模型。学习代数式的计算联系数的计算来进行知识的迁移。但要指出其区别之处。至于在运用时,所谓灵活,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问题,不同的问题,也可以从同一个角度去辨析,从中并联系实际生活去学数学。如在解决开放型题目的时候可按下列策略进行,(1)剖析实例,发现结论。对于结论探求判断的问题,可以根据普遍性寓于特殊性的原理,从具体的实例入手进行思考,进而敲开一般性结论的大门。(2)寻找反例,否定结论。对于结论未定的问题,若寻找不到支持某结论成立的实例,可从反面思考,寻找或构思出否定结论的实例。(3)合理推力,想象结论。在已有知识,经验与同类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结论的可能性形态或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条重要思维策略。(4)辩证思维,发展结论。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越俎代疱。(2)引导学生思维辩证,增强思维的批判性。(3)提倡别出心裁,鼓励思维的独特性。(4)鼓励探索研究,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加以适当应用。在讲正负数时联系生活中的盈亏问题、温度的升降问题等体现数学的实际生活性。在讲黄金分割点时,联系人体,因为在人体上,有好多个黄金分割点,人体才成为一个美的“雕塑”。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

三、教法的尝试

1,试题教法 只要多练,不断进行正误对照,还要学生说每一步的运算依据。此法实施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板演练习、指导自学、学生评改、教师讲评”五个环节。“板演练习”应抽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板演。针对板演暴露出的问题,使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加深对概念、法则的理解和应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开路排难,为精讲提供可能。2,概念教法 在概念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抽象,难以理解,或理解不透,抓不住关键、重点。正因为如此,在上课前,把主要新课内容简要说给学生,指出重难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和相关知识点的内容,所以宜采取“讲解阅读议论练习”教法。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联想,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课上组织前后四位同学把读书产生的问题都提出来,四人一起议论,用书本知识加以回答。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求得彻底解决。最后再小结、巩固练习。

3,公理、定理教法 以归纳发现式教法为主。此种教法,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材料,启发他们发现新知的机会。步骤为(1)复习提问;(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创设启发的情景;

4,应用题教学 以“读议究讲练”为主。因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明显,故重在分析、理解题意,然后以列表、画示意图为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要让学生先阅读再议论,然后和老师一道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已知和未知,进而掌握列方程的方法、步骤。

5,习题、复习课 以层次结构教法为主,将全班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即A、B、C三类,此教法分单式层次结构教学形式和复试层次结构教学形式。单式层次教学形式是:A、B、C三组学生接受同样的信息,但在教学时把B、C组学生看作信息反馈的窗口,尤其对C组学生做到“四优先”,既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评改,并在知识难点、疑难处利用启发评价、自读课本动手操作、议论矫正、尝试练习之机,有意识的对B、C组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帮助。复试层次结构教学形式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时空内,根据需要,利用某一教学层次对A、B、C组学生输入相异的教学活动形式,从而使C组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水平,B组达到一般水平,A组略高于目标水平。即对B组安排强化性练习,A组安排高层次练习。

四、重塑教材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是老师教学的依据,只有把教材及教法研究好,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我对教材的看法是:尤如作文一样,这是一个纲要,丰富多彩的内容,还需要当老师的去描绘。我的做法是:一不把知识点进行孤立;二不把教材结构看得一成不变;三不把教材看成一些数学知识的堆砌;四不把教材看成是束缚学生与老师的绳索。面对这些我做过大胆的尝试。在讲一个知识点时,我向前找它的出处,向后找它的延伸,有时为了把一个新知识讲深.讲透,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知识的重要性。我会把这一知识上朔到几百年.几千年的时代,会渗透到高中.大学高科技领域。会把教材的结构打乱。当然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力,教学生学数学,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一种数学思想,并用这种数学的思想去伴随自己一生的生活和工作。至于第四“不”我是这样想和做的,在敢于挑战自我的同时,要敢于挑战教材,在师生之间要重新塑造出新的教材观。

1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活力语文 探究阅读 个性化阅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升学成绩为核心,把充满人文精神和思想智慧,继承和吸纳人类一切进步文化营养的语文学科,变成枯燥乏味的知识、技能单纯训练,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形成模式化教学,把内涵丰厚的语文教学,变得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和机械性的劳动。学习结束后,学生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无法感受到文本的精彩世界,很难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呢,下面谈自己的几点教学尝试。

一、转变语文教学观,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往往表现的就是缺乏开放性,学生只是知识被动接受的容器,没有自己选择的任何余地,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无须思考,无须智慧,只要记住教师的话就可以了。教师的话似乎就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具有不可怀疑的权威性。同时广大教师也迷信教参,迷信专家,教参这么说的,专家这么讲的,我就这么做,一味强调标准答案、规范化思路和规范化的模式,看不到生机与活力,把多姿多彩的语文教学限制的僵硬、沉闷,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参和教材提示都说明本文的主题: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表现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但学生认为这种说法很牵强,不符合作者心理实际。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学童时代的无限留恋之情,通篇洋溢着欢快、舒畅、愉悦的情感,无论是百草原,还是三味书屋,都让步入中年的作者回味绵长,提笔成文。教书先生是我认定的“渊博的宿儒”,先生没回答我“怪哉”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些问题是不屑一答的,作者只有敬畏,并没有丝毫的不满。在教学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溜到园子里玩耍,先生发觉便大声吆喝,“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放开喉咙,人声鼎沸的读书,还可以“做戏”,“我是画画儿”,比之今日学校中正规严肃的教育还令人向往。先生读的“铁如意,指挥倜傥”,“金叵罗,颠倒淋漓噫”被认为是无用的教学内容,也是不恰当的。鲁迅先生成为现代文学的建筑师,私塾所学的教学内容无疑为作者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不满之情由何而来?学生标新立异的积极探索,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激活创新思维,张扬个性。

二、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

《語文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也要适应时代要求,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和特殊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材即知识”的束缚,大力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形式,彻底改变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勇于创新形成有效积累。如宁鸿彬老师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但只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是不是中国的石拱桥有一部分类似赵州桥,有一部分类似卢沟桥?学生马上认识到作者说了中国石拱桥“千姿百态”,可为什么只举这两个例子呢?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说明的对象属于几种类别,但一般只需举相应的几个例子。课文中的两个例子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同时两例又各具特色,所举例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样举例才是最好的说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思维突破了层面界限。

三、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

12.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尝试 篇十二

一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1. 学习知识与德育教育要两手抓

新课改课堂教学时, 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新课标明确规定,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教师不应只关注语文的工具性, 还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而德育教育就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因此, 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将书本上有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认真研究,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要树立发展的学生观,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理解如何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渗透德育教育, 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 与时俱进,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 语文应走出狭小的课堂, 走出校园, 与社会甚至世界接轨。小学生社会阅历不足, 知识积累也不够, 因此教师教学不能只注重教材的教学, 要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科技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 与时俱进, 积极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 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 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 营造学习的实际情境, 将教学拓展到课堂外, 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和世界的密切联系。

3. 学生为主, 促进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 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 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 形成“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 教师的任务是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 确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 教师要贯彻民主教学思想,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观点, 相信存在发展的潜能, 承认个性差异, 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

二课改要体现老师的主体地位

大多数学生都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对外界的认知有限, 外加思想不成熟, 对有些课文理解有些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 仅靠买几本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 这要求教师要对文本进行高质量的解读, 不能敷衍了事, 对课程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课堂上, 教师要避免提机械性的问题。比如“他写得很认真, 也很吃力”这句话, 教师要避免提“他为什么写得很认真”这类问题, 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不能充分自主地思考。教师应巧妙提问:“同学们, 你们读了‘他写得很认真, 也很吃力’这句话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这样, 学生思维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散。所以, 教师的巧妙提问, 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授课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出主动、机智的调整, 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如教学《曹刿论战》时, 课文主要以对话展开情节, 有的学生说:“能否把课文改编成剧本, 抽时间演?”教师就应该考虑更改教学安排, 让学生自由发挥, 把课文改编成话剧、剧本等。这样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体现大纲精神, 符合课改精神。

三新课改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多样性

1. 注重导语的设计

成功导语的设计, 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 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 放射出独特的光芒, 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导语设计要新奇;语言要美;和新授知识要紧密联系, 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顺应新课改的要求。

2. 应用多媒体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在新课改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要将课件作为提升授课水平和效果的亮点, 而不是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和定位要清楚, 切忌主次不分、宾主倒置。教师要成为课件的操作者和跟随者, 可以充分引导学生的思维。

3. 创设教学情境

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 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展示等形式创设情境,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 用语文独特的底蕴去吸引学生,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新课改要求加强习作指导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 不断拓宽观察的领域,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以不断增加习作内容、文化、语言方面的储备。

指导学生打腹稿, 做到心中有数再下笔。在低年级的作文课上, 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表达真实的感情;在高年级的作文指导课上, 要因需点拨, 结合习作实例指导。

奖惩并行, 切中要点。讲评时, 要注意优秀的习作多给予鼓励, 增强学生的信心;有问题的习作教师要指出不足之处, 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习作有哪些可以进步的地方以及下一步需要怎样改进。

1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篇十三

内容简介:

自助式“学案”教学法,以“学案”为先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既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包办教学模式,又要克服“开放式”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学案”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以当前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学案”倡导教师与学生并重,老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达到共同提高。

关键词:历史&学案&教学法

正 文:

一、从教案到“学案”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而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最后却拿不出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忽视自主能力弱的`现状。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为此,笔者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助式“学案”。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必须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每一课时助学方案,称之为“学案”,通常要提前一周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学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案”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又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

二、“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学案”的 编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笔者在教学中的“学案”尝试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知识结构、基本线索:包括学科整体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各节基本结构线索,它是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通过知识结构、线索分析,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就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现状,不可能自主地对知识体系、线索进行较完整的概括,一般先由老师拟

14.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篇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掌握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的相关资料。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2.借鉴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学以致用。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听诗、看诗(默读)、读诗(出声读)、说诗(复述诗歌大意),熟悉诗歌内容,把握抒情脉络,了解创作主旨;品读诗歌,鉴赏诗歌美点;延伸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空间。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借助录音媒体,通过语音、声色、节奏,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

引导学生准确安排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调,美读诗歌。通过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人情、入境、会心,感受诗歌的意蕴、情感。

2.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抓住全诗的关键性语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3.美点寻踪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赏读,探究诗歌的美点,激活学生的赏析品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4.延伸拓展法。沟通课堂内外,乘坐阅读“直通车”,收获多多。教学媒体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黄河大合唱》第一、二、七部歌带,文字资料。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感受黄河的英雄气势。

(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画面,录音机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二部)设计(二):

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保卫黄河》这首歌曲,请文体委员指挥全体同学齐唱《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学生唱毕)这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部,今天,我们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

(板书课题)设计(三):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同学们谈谈黄河在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学生交流完毕后)引出《黄河颂》。

设计(四):

由欣赏黄河的录像、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请一两位同学谈谈观后感。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关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关于作品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以下文字摘自《黄河大合唱》,选自光未然的《〈黄河〉本事》。

用心

爱心

专心

黄河以其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唱着。

在《黄河大合唱》中,展开了一幅壮大的幻想和现实的图画。

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于是在高山之巅,出现了时代的歌手,他代表着祖国英勇的儿女,歌颂着黄河,并要学着他的榜样,像他一样伟大、坚强。

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他看见巨人醒来了,掀起他的怒涛,发出他的狂叫,响应着祖国满山遍野的战斗的歌声。

黄河东岸,沃壤千里,男女老幼自得其乐,一旦暴敌侵入,带来了疯狂的杀伤,妻离子散,一片凄凉。两个流亡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他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命运,终于一同踏上了战斗的道路。

然而他的妻子,一个乡村妇女,失掉了丈夫,失掉了小孩,自己也遭到野兽的蹂躏,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偷偷地跑到黄河边上,经过一阵悲惨的哭诉,便投身到滚滚的黄河波涛之中。

这时在河东,河北,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卷起了复仇的巨浪,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正在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

怒吼吧,黄河!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吧!——我们代表五万万人民为祖国的最后胜利而呐喊着。

(原载《黄河大合唱》,1939年8月重庆生活书店出版)3.关于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子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三、美读诗歌,体味黄河雄壮的气势 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画面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加黑字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浊流(zhuó)狂澜(lán)山巅(diān)屏障(zhànɡ)澎湃(pài)哺育(bǔ)九曲连环(qū)

2.教师指定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注意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处理。针对该同学的朗读,教师可酌情点拨指导。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1)诗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一些。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4)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3.学生各自吟诵诗歌,反复练习朗读。

4.请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展示自我风采。5.学生一齐随配乐朗读。

四、内容研讨

1.教师选两三个同学概括诗歌大意。

生l: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写出了黄河在中华儿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生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的中华民族。

生3:歌颂黄河,黄河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英雄的黄河就是英雄的中华民族。教师总结: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的英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2.悟读诗歌。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指导学生理渭诗歌的抒情脉络,理解诗意。多媒体显示:

(1)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就其中一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采用抽签形式选题),然后评出最佳发言人,授予“今日之星”的桂冠。

明确:(1)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即“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用心

爱心

专心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回环”;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3)“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这个问题学生概括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4)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3.学生朗诵诗歌,序曲由一女生朗读,主体部分学生齐读,尾声由一男生先朗诵,再全班齐诵。

五、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美

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要求学生以“我欣赏这首诗的„„,因为„„”的句式说话。学生畅谈学诗的感受、体会。

生1:我欣赏这首诗优美的旋律,因为它汩汩而下,让人读着读着,不觉低声吟唱,从心里流出音符,流出诗情,真可谓“黄河之水心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生2:我欣赏这首诗形象的语言,因为它勾勒了黄河的轮廓,形神兼备,让我这个从未见过黄河的人,也不觉怦然心动,想一睹黄河英雄的风采。

生3:我欣赏这首诗的韵律,因为它有雄浑奔放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洪亮的音节、错落的句式,引人高歌,催人奋进。

生4:我欣赏这首诗的画面,因为它为我们呈现了黄河立体的美,近远结合,纵横相接,全方位展现了黄河独特的美(雄浑的美、壮阔的美、蜿蜒的美),使我们真切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这足以激发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生5:我欣赏这首诗的语言美,特别是修辞的运用。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此喻为“民族的屏障”,既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的战略意义,也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那“千万条铁的臂膀”就是黄河的无数支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好与差决定诗歌艺术成就的高低。修辞的运用,更好地表达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生6:我欣赏这首诗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

教师总结:美是多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学们以个性的眼光发现诗歌独特的美。美在旋律,美在语言,美在画面,美在风格,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真是美不胜收。让我们齐诵这首歌。

学生齐诵《黄河颂》,教师播放《黄河颂》音乐。

六、延伸拓展

教师提供《长江之歌》歌词,学生阅读,并思考文后的题目。多媒体显示: 长江之歌 哺育各族儿女; 涛声回荡在天外。你是无穷的源泉; 你从雪山走来,你用健美的臂膀, 你用纯洁的清流,我们依恋长江,春潮是你的风采; 挽起高山大海。灌溉花的国土; 你有母亲的情怀。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用磅礴的力量,惊涛是你的气概。巨浪荡涤着尘埃;推动新的时代。你用甘甜的乳汁, 你向未来奔去,我们赞美长江,1.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2.揣摩下列比喻句、拟人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2)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的民族的屏障。(3)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仿照“黄河颂”中比喻、拟人的写法,以“啊!老师”(或母亲,朋友„„)为题,写一两个片断。4.课余欣赏《黄河颂》与《长江之歌》,在激昂高亢的旋律中领略黄河长江的风采,感受歌中洋溢的爱国热情。

学生思考,明确:

1.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歌词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2.(1)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2)屏障指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源泉。(3)摇篮指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3、4略。

七、布置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上一篇:国家安全教育通用演讲稿下一篇:木工班组合同(很详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