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展论文

2024-12-13

医学发展论文(共9篇)

1.医学发展论文 篇一

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科发展规划

一、专业开设背景和经过 1)背景

我国卫生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失调且现行培养模式与需求不协调,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农村社区卫生人才短缺,总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全科医学人才严重匮乏,由此造成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加快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设一支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健康、持续发展,是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的重任。

根据这一特殊国情的迫切需要,我院审时度势,在卫生部陈竺部长的亲自指示、关怀和支持下,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现有国情和我院实际办学能力,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创造性的提出了在临床医学专科起点的基础上培养定位于广大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学教育,为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的实用型全科医生。2)经过

(1)成立全科医学课题小组

我院领导班子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并为此专门成立全科医学课题小组,由一名副院长主抓该项工作,课题组成员是由我院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业务骨干组成。

(2)出外学习考察调研

课题组分期、分批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等有丰富的全科医学教育经验的医学院校学习、考察,初步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和我院实际的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订、师资培训、考核体系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细致的调研。此外,课题组还明确分工,一部分成员深入到国内著名的多所三级专科医院(如北京友谊医院、复兴医院等)及其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调研全科医学生在专科医院和社区中心的临床实习及社区实践情况;另一部分成员则深入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社区服务中心(站点)广泛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以本地状况作为缩影,初步掌握当前我国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的卫生人才资源现状、老百姓的健康状况及其对卫生健康需求状况等(详见调查报告)。根据以上调研,课题组及时写出在我院开设定位于城镇社区及广大农村的专科起点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可行性报告。课题组的各项调研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省卫生厅领导和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相关专家以及我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3)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家论证

在最短的时间内,课题组集中集体的智慧与力量,精细安排,科学分工,密切合作,广泛调研,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和全科医学教学、实践的思维理念,制订出教学大纲初稿,然后将初稿呈送到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和卫生部的相关全科医学专家手里,全面、广泛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完成了第3稿。

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新生事物,尽管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也得到了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但毕竟还处在最初的探索阶段。为了更加科学、严谨地办好这个创新性的专业,我院于2008年7月31日邀请了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教授、专家、学者及卫生部、省卫生厅和上饶市的相关领导来我院对我们的前期工作进行评估、论证,希望他们对我们的后续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论证会邀请了卫生部科教司孟 群司长;首都医科大学崔树起教授;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刘海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施榕教授;浙江大学余海教授;南昌大学袁兆康教授;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少浪教授;省教育厅聂威处长;省卫生厅李志刚处长。

论证会的召开非常成功,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更得到了参会的各位教授、专家和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当然,各位专家、教授也对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内容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宝贵的意见,现在,课题组根据专家、教授们的意见和建议,正在进行第三稿的修订与完善。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中心,按照长远发展与当前需要相结合和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为核心,以师资培训和岗位培训为重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到2011年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数量充足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利的基本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起适应我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立足于社区,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能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三)具体任务 1、2009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的基本框架。建立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和各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站、临床培训和社区培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2010年,初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加强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建设探索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然后逐步总结推广。3、2010-2012年,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1)制定全科医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教材和实验指导

围绕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导向的全科医学教学教育模式的总目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制订出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求的较完善全科医学教学课程设置及各课程(包括实习)教学大纲的编制;并编写授课讲义和实验指导;进一步编写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材。

2)全科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讨论法,如专题小组讨论法、选题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讨论学科与学科、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跨越;提高学生“六位一体”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同时通过讨论了解方案实施碰到的新问题并及时解决。3)建立全科医学见习和实习教学基地

建立固定的全科医学见习和实习教学基地,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确定考核项目;制定考核与评分方法,进行考核评价。

4)进行全科医学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专家论证

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进行全科医学论证和教师培训。5)进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和进修学习工作

联系首都医医科大、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来我院培训师资。6)进行上饶市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7)赴有关院校和社区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和向卫生部请示报告和可行性报告。

三、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具体措施

1)改革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以培养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干的好”的农村社区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为目标。其专业能力要求为: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具备对社区常见、多发病、传染病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卫生服务,达到全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

2)革新培养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将过去那种学校教育加医院实习的培养模式改为:80周在校教育+二级以上医院见习4周+医院轮科实习40周+防疫站6周(防疫科和卫生科)+社区实践6周

3)优化课程设置:根据面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不要求学生有十分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通过减除与基层临床意义不大的公共基础课(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和压缩公共基础课(两课、英语)就节剩出230课时用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同时根据“六位一体”功能要求增设预防、保健与健康促进等课程。见附表,经优化设置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必修课程的比重分别为16.4%、32.8%和50.8%,而本科院校对应的比例分别为30.7%、27.1%和41.5%;且专业课程无论从门数和时数与本科院校相差不大,这样就从学时上保证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质量。

4)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根据农村社区全科医师的能力要求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讲义)。删除基础课程中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无太大实际意义的临床反复验证性实验内容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试验等等,增设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机、快速末梢血糖测定、常见病X片拍摄等临床实用操作实验;现行教材中相互重复的内容则在某一课程中单独讲述,如现行内科教材中已讲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则在外科学教材中避免重复出现等等;新教材(讲义)编写中强调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这样精编实用性的教学内容确保了学生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5)改革教学手段:将现行团队合作式教学形式逐渐过渡到全科复合型师资完成教学,借鉴国内兄弟省市的经验,不脱离医学教育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社区医疗背景探索榜样学习、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录像录音、直接应诊、示范教学、摹拟教学、讨论式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6)强调医疗实践技能:请参加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参加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的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各科专业授课和实习带教,重点培养学生症状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不片面寻求医技上的高、新、尖。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诊疗思维,避免在临床实习教育中走专科医生培养的老路;同时使学生不好高骛远,精力集中于农村开展得起来的医疗卫生服务技能学习。

7)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全科医学培训网络

建立“上饶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挂靠在卫生部医学培训中心,负责全市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和管理人员、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培训工作;负责指导各区培训站的培训工作;协调全科医学各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的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二级甲等或以上医院,社区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预防保健机构。形成以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各区培训站为骨干,各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功能完备、分工合理的全科医学培训网络。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培训。吸引一批热爱全科医学事业、有基层工作经验、在临床学科中有一定建树的专家,经过必要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后充实到师资队伍;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深圳讲学,或选送人员赴国外或先进省市学习进修,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师资培训,以尽快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师资培训

师资是教学成败的核心和关键,由于我院是首次开设此专业,师资匮乏是教学的最大瓶颈,也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师资培训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在卫生部科教司孟群司长的关怀和引荐下,我院全科医学课题组请来了以首都医科大学原教务处长、现任卫生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崔树起教授为首的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等全国知名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专家、教授来我院进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对学员进行严格考核,我院71名专业教师成绩合格,获卫生部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证书。

五、专业特色与课程体系改革

我院开设专科起点的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具有以下特色:

1、下得去、留得住:规范化培训的医学本科生不愿下农村社区,而专科出身的全科医学人才愿下基层。

2、周期短:本方案只用3年。

3、投入少。

4、用得上:针对县乡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防治的课程设置改革和临床医疗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有相对较强的动手能力。

5、熟练掌握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1)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136周)能否培养出让农村社区人民放心、信任、满意的全科医生?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根据面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不要求学生有十分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大大删减和压缩了与临床关系不大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和公共课(两课、英语)。删除专业课中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无实际意义的实验内容,增设如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机、快速血糖测定仪等操作,常见病X光片拍摄等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实验。

2)除传授常用的临床技能外,还重点加强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急救、社区护理、农村社区卫生管理等工作能力和全科医学理念的培养。运用全科医学的思维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以症状为导向、以体格检查为重点的全科医学诊疗思维习惯。按全科医生的要求掌握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不片面寻求医技上的高、新、尖。3)招生状况

通过前期一系列工作,2008年我院已被省招办获招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招生计划,截止目前,报名就读该专业的学生人数已逾230余人,大大超过了省招办下达的计划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强烈要求转到该专业来的,这说明很多学生及家长非常看好这个专业的前景。

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招生计划及就业模式与当前的国家政策的衔接、配套问题

这一点最重要,也是作为纯教学单位的学校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保证学校进行全科医学教育的延续性。建议各地政府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各地对全科医生的具体需求,制定订单式(定向)计划,委托学校培养,毕业后定向到具体单位就业,政府必须要保证这些毕业生毕业后的合理待遇,确保“留得住”。这项政策在浙江、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已经全面铺开,这应该是今后几年发展我国基层卫生医疗事业的一种可取的经验和趋势。

2)全科医学理论、临床与社区师资培养问题

专科起点的全科医生培养的成败的关键和核心在师资,学校应该着力重视全科医学各项师资的培养。由于我院是第一次开设这个专业,无论是理论、临床还是社区的全科医学师资,都是一片空白。我院依据理论师资培养先行、临床和社区师资培养并重的原则,先分步夯实理论师资,再根据专业特点加强临床师资和社区师资的培养,切实做到分期、分批、分层次地推进全科医学各项师资的培养工作,培养过程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3)临床与社区实践基地建设问题

要培养出适应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的“下的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全科医生,光有理论和师资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实践的场所,在某种意义上说,丰富的实践才是“用得上”、“干得好”的唯一途径。因此,学校一定得有自己的临床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我院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临床教学医院或者和三级以上医院合作,派出自己经过正规培养的临床师资到该医院带教,也可邀请该院的相关医生参加规范的临床师资培训。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设立,由于投入不会太大,我院打算近期开始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一至二个相对完善的、独立的社区实践基地,重点用于今后临床和社区教学过程中的社区见习。当然,能够争取到政府、机构或私人的资助也不失为一种意外的收获。

5)教材(讲义)编写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托,是否有一套科学、实用的教材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我院是首次开设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使用,市面上全科医学的教材几乎都是本科起点的或者是与全科医学相关的教辅或培训教材。因此,编写一套与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学大纲相匹配的教材及教辅教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我院拟采取“三步走”的方案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先选择一套相对较科学、严谨、内容翔实的本科教材作为我们的临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总结经验。第二步,要求任课教师在使用临时教材教学过程中,同步编写适合于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学大纲的授课讲义,以后逐渐过渡到使用自己编写的讲义授课。第三步,经过2~3年的时间,不断对自主编写的讲义修改、完善,待条件成熟时由教学部门统一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一套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材。

6)毕业后继续教育及培训问题

我国现在及今后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的全科医学教育还主要是集中在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上,全科医学教育强调的是终身教育。因此,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所推行的学历教育只是全科医学教育的一个起点,或者说是全科医生的启蒙教育,学校作为一个教育部门,理所当然地要配合国家和政府,就全科医生的毕业后继续教育和培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院将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和上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密切联系,尽快建立自己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和培训中心。并力争把我院培训中心办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专科的全科医学教育及培训基地或中心。

7)学科发展与完善问题(1)积极推进科研工作

本着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走出去,科学引进来,争取以全科医学为突破点,以校刊正名为契机,激活科研工作,力争在五年内成立全国的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的专业学术委员会。并以此为先导,全面调动我院崇科研、尚学术的积极氛围。

(2)加强与国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与共建

遵循学校教育的发展规律,改变思维观念,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加强与国内名校和国外高校的沟通与交流。包括:学术交流、人才互动、科研合作、联合办学、学科共建等。

(30升格为本科专业

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当条件具备时,可以考虑升格为本科专业。

综上所述,我院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专业是在卫生部、省卫生厅、本市政府等领导和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开设起来的,它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国家和政府的相应政策的支助和扶持,需要我院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热心关注与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我院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此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2.医学发展论文 篇二

传统医学模式是以经验推理的思维方法为特征, 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探索新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证据。具体说来:就是以个人经验为主, 辅以高年资医师的指导、教科书和医学期刊上零散报告为依据来处理病人, 结果导致一些真正有效的治疗不被临床应用, 而实际无效甚至有害的疗法因从理论上推断有效而被长期、广泛应用。

循证医学则是提倡个人经验与外部证据的结合, 强调证据的可靠性, 即证据必须来源于设计严谨、方法学可靠的临床研究报告, 这种临床研究应是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RCT, 须对一定数量、一定时间的病源追踪观察, 所得结论将更可靠。概言之, EBM要求临床工作者必须清楚了解各种治疗手段是否有证据, 以及证据的力度如何。临床医生根据不同推荐级别的证据作出不同的临床决策:对于级别高的证据优先考虑;对于新的治疗手段, 如果其证据强度足够, 也可以考虑采纳;对于结论出现相互矛盾的研究, 要看哪一方面的证据更充分。只有这样, 才能规范医生的临床行为, 使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有鉴于此, 循证医学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是基于现有最好的证据, 又是在这种认识方式指导下为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的科学的方法论。

2 两种医疗模式根本区别

循证医学是遵循现代最佳医学研究的证据 (成果) , 将其应用于临床对患者进行科学诊治决策的一门学问。目的在于不断地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和医学人才的素质并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从而更有效地为患者服务并保障人民的健康。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所应用的临床实践证据, 是采用科学的标准, 进行了严格的分析与评价, 从而被确认是真实的、有临床重要意义的、并适用于临床实践的、当代最佳的科学证据 (current best evidence) , 而且随着科学的进步, 证据亦不断地更新。此外, 它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使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治过程中, 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愿望, 构建良好的医患和谐及互相依从的关系, 从而使循证医学的科学决策得以实现, 并可望获得最佳的结局。具体差异分述如下: (1) 证据的来源:传统医学主要来自动物实验、实验室研究、零散的临床研究和教科书;循证医学则强调临床的人体实验结果; (2) 证据的收集:传统医学因限于时间和条件, 不够系统和全面;循证医学强调的正是系统和全面; (3) 证据和评价:对于证据的质量评价, 传统医学不重视, 而循证医学却很强调; (4) 判效的指导:传统医学关注中间指标的改变, 如实验室或影象学结果;循证医学强调终点指标即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最终结局; (5) 治疗的依据:传统医学注重基础研究或动物实验室的推论和个人临床经验;循证医学强调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临床依据; (6) 医疗模式:传统医学强调以疾病和医生为中心;循证医学强调以患者为中心。

循证医学比传统医学要先进的多, 传统医学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且不够完善的理论知识来处理问题, 而循证医学强调用最佳科学依据、因而所作出的医疗决策及实施过程会更加合理准确且严密可靠[1]。

从某种意义上讲, 医学实践从来都是依据证据进行决策的。传统医学实践与循证医学区别的关键在于证据的定义和定位不同, 在于证据的意义和作用不同。循证医学医学里的证是证据, 是关于诊断是否准确、治疗是否有效的证据, 二者不可混淆。

3 循证医学对传统医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90年代后, 我国医学界对循证医学的认识处于起步阶段, 认可和接受者寥寥无几。21世纪的今天循证医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在这期间, 临床医学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医学模式变革, 由传统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转换时期。变革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转变过程, 阻力是必然的。自古以来, 由经验和主观臆断主导的一切医学模式的行为准则, 经现代科学证明是不可靠的。近50年里累积了大量的研究证据催发了循证医学的诞生, 它不是对医学实践的简单化, 也不可能脱离决策者的实验经验而实现, 不是照本宣科式的实践, 而是使医学决策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因此, 即使证据确凿, 决策时也要慎重。证据决定指南, 新证据不断出现, 指南就不断修改更新。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临床指南是近二三十年来疾病诊治模式的一大转变, 是为患者使用而制定的, 以指导临床医生如何平衡和解决临床矛盾、进行日常医疗实践规范化、科学化的标准。如:面对不同的患者, 医生只能应用指南的基本原则, 对患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千篇一律用一个处方, 每个病人的病情不同, 个体差异也不同, 经济情况不同, 医生应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多年的讨论学习和发展, 中国学者起草和制定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专家共识的指南, 最突出的是《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这两部指南荟萃了过去20余年中, 对我国高血压, 血脂异常人群的流行病学长期队列研究资料, 制定出的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人群的指南。临床医生的诊疗过程更科学、更规范, 贯彻指南, 改变过去经验医学的错误认识与实践, 使公众收益。

10多年前, 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胡大一教授, 就以经典的CAST研究为例, 讲述了循证医学的理念, 他在文中指出, 以往医生对心梗病人不用他汀类等药物治疗, 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他汀、阿斯匹林、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对心梗病人有益。最近统计数据表明, 北京的心梗病人有96%用他汀, 98%用阿斯匹林。以前, β阻滞剂应用不足30%, 现在用药者达67%。还有64%的病人用ACEI。是循证医学的证据改变了医生的临床实践, 使病人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 死亡率显著下降[2]。

4 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必然性

21世纪临床医学研究面临的难题中最主要的有: (1) 有限卫生资源与快速增长的人口及其不断提高的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2) 卫生服务的成本-效果最佳平衡点的确定及其干预控制; (3) 卫生研究与卫生决策、医疗模式与医疗行为、医学科研与医学教育之间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 (4) 各国及各地区范围内有限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和医疗公平化问题[3]。在这种情况下, 以临床经验为基础的医疗技术标准就显得苍白无力, 失去了往日的权威性。与此同时, RCT研究结果不断证明以往许多被列为标准的治疗对病人无益, 甚至有害。大量RCP研究的结论使得广大临床医生对经验医学指导临床治疗的现状发生了疑问, 临床研究的证据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于是医疗技术标准制定的科学化、有效性的问题便提到日程上来。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一不和循证医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紧密相关;这些问题的解决、又无一不与循证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息息相关。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成为历史的必然, 新世纪的临床医学必将是循证医学。

参考文献

[1]朱霞, 周箐丽.试论循证医学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医院管理, 2004.7 (9) .

[2]张晓红.循证医学普遍原则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7 (10) .

3.医学发展论文 篇三

“基本名词”的公布,为“整体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名词规范的依据,促进了“整体学科”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学科研究和实施的不断深入、扩展和创新,许多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的名词应运而生,原“基本名词”在词数上远远不能满足“整体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2003年春开始再次启动《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学科名词》(释义)(以下简称“学科名词”)的编写和审定工作。五年多来,在两级“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经全国近百名同行专家的共同努力,先后经历了收集和分类梳理、分类遴选和复审、终审、统定稿四个编审阶段,于2008年春基本完成“学科名词”审定工作。

“学科名词”采取表格形式,按名词编号、中文名、英文名和释义四个纵栏一一编写每个名词及其释义。在名词数量上,按照“宁缺勿滥,少而精”的原则,以2002年审定的619个“基本名词”为基础,适当扩大词量至2000条左右。

为了确保“学科名词”质量,审定工作通过探索确立了以下原则和要求:

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学科名词审定的指导思想

在编写审定过程中,要求全体委员实践科学发展观,敢于善于自主创新。坚持这一指导思想的关键在于辩证地对待既往的“学术权威”。历史上任何“权威”理论、定义等,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的相对真理。对之既要尊重,又不可拘泥,应与时俱进地有所突破。突破的依据是:“整体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突破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工作者在工作、学习和学科研究等多方面的需要;正确地确立“整体学科”的学科灵魂;建设和发展“整体学科”的百年大计。

其次,明确学科界限的划分和相关名词的归属问题

“整体学科”是根据“现实中健康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这一医学美学原理,将源于各临床医学学科的一些相关医学新技术重组而形成的一个整体性的新兴医学学科。虽然它的形成是顺理成章的,但如何划分其学科界限(学科范围)仍是学科名词审定中的一大难题。经各分支学科专家的认真研讨,明确了学科界限划分的一般原则:仅收录各分支学科的一、二级名词及少量三级名词。凡相应于各分支学科的上一级学科(即“母学科”)的名词一律不予收录,如“医学美学”母学科中的“美”“美学”,“美容医学心理学”母学科中的“心理”“医学心理”,“美容外科学”母学科中的“整形外科”“外科”等。再根据一般原则来把握好美容医学学科与毗邻临床学科间的相关名词的归属问题。符合“整体学科”内在逻辑的归属学科名词应满足如下三项具体要求:

(1)凡反映改变人体形态为主要特征的名词归属本学科名词,如人体曲线、人体动态线、人体形式美法则、睑裂狭小、睑成形术、色素牙、漂白等名词;

(2)按就医者的目的、心理等状态划分。以“红斑狼疮”和“黄褐斑”两名词为例,前者属于以治病为目的的临床医学学科(皮肤科学)名词,后者以“美容就医状态”为特征,其就医对象是“美容就医者”,自然属于美容医学学科名词;

(3)反映人体暴露部位的相关疾患(俗称“损容性疾患”)的用词,如黄褐斑、老年斑、寻常性痤疮等名词可收录于“学科名词”中。

根据上述名词归属原则审定的各分支学科的名词,除保留少部分与传统学科通用、而又在本学科中不可少的基本词外,大多是在研究和实施中出现的新名词、新概念。

第三,严格遵循医学名词审定的逻辑学原则

以往的学科名词审定,大都习惯性地提倡“坚持逻辑性、准确性、简洁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等编写原则”。但怎样实施这一原则,未见任何系统的论述或明确的规定。客观地说,多数医学专家对此也许知其然,但不一定知其所以然,至少非其所长。

定义是一种逻辑学知识和技巧,要求十分严谨。在“学科名词”的编写中,委员们参考了笔者等主编的《医学逻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一书中关于“定义的结构和方法”章节,力求严格按照“定义”的一般逻辑规则来编写每一名词的定义。

第四,在“释义”中明确“定义”

最初计划编写每个学科名词的定义。但由于面临的是一个新兴学科,委员们虽然希望尽力达到定义的严谨要求,但客观上受到各种限制。因此,在审定工作的中期,将“定义”改为“释义”。

所谓释义,只是对词义的某种解释。释义不等同于定义,可以不用完全按定义的结构要求来写。这样,在操作上就更灵活了。但在实际审定中,委员们严于律己,以严谨的态度,力求按照定义的结构、方法和要求来编写释义。因此,在2000余条学科名词的释义中,符合定义要求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第五,深刻揭示学科的“范畴”

“范畴”不等同于“范围”,两词切忌混用。任何学科都有其内在的特殊逻辑,既有自身的范围,也有自身的范畴。这是任何学科名词审定中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所谓“范围”(scope),是指某事物周围的界限,仅指某一事物的时空关系。它没有直接揭示事物的属性和内涵的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范畴”也被人们赋以“范围”的含义,但从逻辑的深层意义上说,所谓“范畴”(category),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对一个学科来说,其“学科范畴”就是人们对这门学科领域中最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其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该学科领域中一系列最基本的概念。这一系列最基本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该学科的概念系统,即该学科的范畴。比如,生命、健康、疾病、死亡、医疗、预防、保健等概念构成了医学的概念系统,即医学的范畴;化合、分解、催化等概念构成了化学的概念系统,即化学的范畴;物质、精神等构成了唯物论和唯心论两门哲学的概念系统,即这两门哲学的范畴;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等概念构成了唯物辩证法哲学的概念系统,即唯物辩证法这门学科的范畴。一门学科的范畴,犹如该学科的基石和灵魂,如果缺少了,这门学科就不复存在。

“学科名词”的编写过程中,对于“医学美学范畴”一词,在尚未编写其释义之前,因误解其中“范畴”为“范围”而英译为medical aesthetic scope。后来,对全词加以释义才发现原英译中所用的scope有误,因为它根本没有“学科概念系统”之意。经进一步研讨,改译为medical aesthetic category。

第六,确保学科名词表式规格的逻辑统一

除严格掌握定义规则外,还应确保学科名词表式规格上的逻辑统一。例如:“是”“指”“是指”“意为”等连接虚词,本来是“定义”结构中的三大项之一,即不可缺少的“定义联项”。但是,由于“学科名词”采取的是表格形式,每一“定义”的“定义联项”已隐含在“表格”的某一连接线之中,故可省略每一“定义”中的连接虚词以求更加精练。

在“学科名词”审定中,还沿用了一些同义词的传统处理方式。若某个概念有多个用词时,首先确定一个规范词为“正名”,其他词为“又称”(目前尚可使用)“简称”“俗称”(非学术用语) 或“曾用”(已淘汰或正在淘汰的旧称),并以“句号”与释义正文相隔。若某个概念在不同学科中分别有不同的名称而难以一致时,也在释义的句首,以“又称”方式列出另一学科的名词,以相互呼应。

“学科名词”的完成,将为“整体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基辅路,但其中难免存在不少问题,望同道学者及各方专家们加批评指正,以逐臻完善。

4.医学史论文 针灸发展简史 篇四

针灸起源中国,具有悠久而漫长的历史。史载针灸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被应用了,先有伏羲氏“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又有“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针道生焉”等。又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块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如今在我国各地挖出的历史文物考证,针刺疗法真正产生的时间应该是“砭石” 应用以后一个漫长的时期,大约是新石器时代。

“砭石”是针具的雏形或前身,它是远古时代人们在生活、劳动等实践中经验积累的产物,从无意中发现石块按压或刺破体表可以治病到对石块加工形成砭石而专用于治疗疾病,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我国曾在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根4.5cm长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四棱锥形,可用来放血。在山东省日照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墓葬里,还发现过两根殉葬的砭石,长度分别为8.3cm~9.1cm,尖端为三棱锥形和圆锥形,可用它们放血,调和经气。砭石实物的发现,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说明了砭石治病与当时人类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

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出现了精治的石针。其后出现了骨针、陶针、竹针等。人类发明冶金术后,针具又逐步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至现代的不锈钢针。

灸法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认识到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时,受到火的烘烤会感到舒适或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就形成了炙法。《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故灸芮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始社会栖息在北方的人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容易患腹部寒痛、胀满等症,非常适于热疗。据考察,先民们钻木取火或敲击燧石取火,往往用艾绒作为引火材料,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绒烧灼动物骨。很明显,这种用艾绒点火的方法,为发明艾灸提供了必要条件。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迈进到封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各种学术思想的进步,为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针刺工具由砭石、骨针发展到金属针具,特别是灸针的出现更扩大了针灸实践范围,促进了针灸学术飞跃发展,针灸理论也不断得以完善。据《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缓、医和均擅长于针灸。先秦名医扁鹊(秦越人)在给虢太子治尸厥时,让其弟子子阳取外三阳针刺而使太子复苏,又令弟子子豹药熨两胁下,而见太子坐起„„。证明在先秦时期针砭、火灸、热熨等均已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为临床实践的总结和提高以及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

两种古代关于经脉的著作,它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假表现和灸法治疗。根据其足臂阴阳的命名特点,称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战国时代开始逐渐成书的《内经》,是先秦至西汉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书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共18 卷,162篇,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神、气血等为主要内容,从整体观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要领和防治原则,重点论述了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以《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和系统,故《灵枢》又称“针经”。

秦、汉、三国时代,经济、文化、卫生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针灸学理论体系。其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更补充了《内经》之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对五输穴按五行学说作了详细的解释。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医学家都很重视研究针灸,如我国病历记载的创始者淳于意给甾川王治“厥上为重,头痛身热”时,“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史记》)。发明六经辨证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中,不仅在方药方面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光辉的典范,而且在针灸学术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和贡献。在他的著作中直接与针灸有关的条文达69条,主张针药结合,辨证施治。已佚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即《黄帝明堂

经》)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华佗平脊穴”。三国时期的曹翕擅长灸法,著《曹氏灸经》和《十二经明堂偃人图》,可惜失传。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全书分为12卷128篇,共收349个腧穴,按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灸法和临床各科病证针灸治疗为次序加以编纂,成为一部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本书于公元6世纪传到日本、朝鲜等国,为针灸走向世界起到了率先作用。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从而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妻鲍姑,亦擅长用灸。晋末到南北朝的徐熙一族,累世精于医术,徐秋夫、徐文伯和徐叔响等都是针灸史上的有名人物。此外,尚有名医秦承祖、陶弘景等,都对针法、灸法有所研究。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针灸医学也有很大的发展,至唐代针灸已成为一门专科,针灸教育也占有重要地位。唐太医署掌管医药教育,分设四个医学专业和一个药学专业,针灸是医学专业之一,设““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滑、涩,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为针灸学的学校教育开创了先河。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还创用阿是穴和

指寸法。这一时期灸法最为盛行,尤以王焘著《外台秘要》、崔知悌著《骨蒸病灸方》最享盛名。又有名医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等(均佚)。

宋金元时期,建立了更为完整的针灸教学机构,设针科、灸科,《素问》、《难经》、《针灸甲乙经》为学员所必修。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文献的积累,加快了针灸学的传播与发展进程。北宋时期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重新考订明堂经穴,于公元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刻于石碑供人们参抄拓印。他还设计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试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和针灸学的发展。南宋针灸学家王执中,于公元1220年撰成《针灸资生经》。他十分重视实践,搜集了许多民间散在的临床经验,并重视灸术和压痛点对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元代滑伯仁于公元1341年著《十四经发挥》,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这一时期由于金元四大家学说的形成,其对针灸医学也各有见地。再如子午流注针法兴起,使子午流注理论更趋系统。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高潮,名医辈出,理论研究深化。它继承了金元时期各个流派的不同特点而又推陈出新,其间尤以《针灸大成》(公元1601年)影响最大。它是在杨继洲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该书现有40余种版本,并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后

世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文献。此外,尚有徐凤撰的《针灸大全》,汪机的《针灸问对》,陈会的《神应经》,高武的《针灸聚英》等,均对针灸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衷退。流传几千年的针灸医学虽然不断有所发展,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速度比较缓慢,特别是清朝统治阶级因拘于封建礼教,于1822年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谬理由,下令停止太医院使用针灸,废止针灸科,一般“儒医”也注重汤药轻针灸。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帝国主义入侵,在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医学院校,排斥、攻中国医药学,使中医事业包括针灸学更趋衰落,几至一蹶不振。然而由于针灸经济、方便、有效,深受劳动人民的欢迎,尽管国民党政府力图扼杀,但在民间,仍得到应用与流传。同时各地有志之士,创办学社、学校,培养人才,为发扬针灸,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业,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医院校、中医医院和研究机构,针灸学作为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针灸科是必设的科室。80年代初期,各中医院校先后建立了针灸系,使用了全国统一的针灸学教材,并逐渐开展了针灸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形成了针灸学教学、医疗、科研的完整体系。

5.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书 篇五

一、确定目标

美好愿望: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好专业知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人们从病痛中解救出来。也希望我身边的亲人、朋友们安好!

职业方向:医疗行业

总体目标:当一名医术精明,经验丰富,素质高,道德高,人人信赖的好医生。

已进行情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都在进行中,要学会在同龄人确立威信度,让别人认可自己,信赖自己

二、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1、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兴趣、能力、性格等

兴趣:

生活兴趣:我兴趣广泛,如旅游,拍照,品尝美食,爬山,收集钱币。

职业兴趣:喜欢穿着白大褂、阅历丰富、除人类病痛,道德高尚的医生,希望自己日后成为其中的一员

职业价值观: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要有精湛的医术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悲悯天下的心,这就需要医生需要具有责任心,利他主义,诚实守信,正直等等品质,因为很多人的性命往往就在医生一刹那之间决定去留

能力:我认为我管理和学习能力不错,虽然我现在不是什么班干部等的,但是我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高中做班长,学习委员时的我与现在一样,都是一位有能力的人

性格:我是比较独立自主的人,从高中到现在,很多事都是我自己决策的,一般都是自己的事自己做。我热情开朗,活泼大方,责任感强,在与别人有不同见解的时候,我能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但是在我认为不妥的时候,我还是会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大一这个学期,我很多行为都不是很好,比如经常不想去上课,不想做作业等,然后导致期末考试成绩很差。是自己的问题,怪不了别人。我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从下学期起,会改掉这些懒散的行为。重新努力学习,为以后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做准备。在此,向老师们致歉:我错了,对不起,以后不会有这种思想

(2)潜力评测结果

1、我的潜力:可以独立去完成事情,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学生。很多事情,我都希望去尝试,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对医生来说,执着于自己事业,执着于自己追求,执着于自己的研究,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医生

2、角色建议:

家人:父母对我选择这个专业没有多大的意见,他们尊重我的选择,但是我奶奶希望我从事教师职业,但我自己是喜欢医生这个职业的,所以我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个专业

老师:老师尊重我的选择,他说:“有能力就去做,不要理别人的意见。要输就输给追求”。

同学、朋友:他们有一些不太同意我选择这个专业,因为目前医患关系不是很乐观,但大部分都是支持我的选择的

三、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环境与职业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从家庭来讲,我从事医生这一职业是很好的。因为我爷爷身体状况不是很乐观,我读医能帮助到家人

2、学校环境分析:我现在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非常好的一个医科大学,选择南方医科大学,是我正确的选择。这里有优秀的老师,才华横溢的同学朋友,从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专业上的知识和生活上的很多东西

3、社会环境分析:目前医患关系非常严峻,而且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要想在医生这个行业生存下去,有点艰难,但是,我还是会一直努力,助健康之完美

4、法律环境分析:目前,医患关系处于风口浪尖,若医生没有治好人,患者就会把所有过错归结为医生的错,动不动就告医生,甚至用刀等砍杀医生。医生不是上帝,不能把每个病人都救活,毕竟死生由命。我能做得,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学好知识,做到问心无愧

5、职业环境分析:大学里读医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医院等对医学生的文凭要求越来越高。硕士都有点艰难进医院就业,除非你真的非常出类拔萃,否则,一个本科生是很难在医生这行业里立足。我能做的,只有努力!我唯一的资本也就是努力了

6、发展领域分析:我现在读的专业是临床妇幼保健,我很喜欢这个方向。因为国强少年强,妇幼对于国强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也希望以后能在这一领域发展

四、职业目标分解与结合(十年规划)职业目标:医生

1、大一第二学期,英语要过4级,平时多点锻炼身体

2、大二要过六级,平均每科在80分以上,并且平常多看点与医学有关的书籍,而且要坚持锻炼

3、大三继续努力,坚持学习,坚持锻炼平均每科成绩在85分以上,坚持学英语

4、大四牢固掌握好各门课程,开始有计划的复习英语,坚持学英语

5、大四暑假的时候就要复习生理细生等等课程,有计划地系统地复习,为考研做准备,当然平时的课也不能落下,此时还需抽出时间坚持锻炼身体。我觉得一名医生得体质非常重要,要想病人信赖你,必须自己的体质好。这时我会争取考取浙江大学的研究生

6、三年研究生生活

1)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深入研究,并且小有成果

2)多培养动手能力

3)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

4)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救死扶伤

5)多参加一些志愿活动,锻炼自己实践能力

6)组建属于自己的家庭,做到读研与生活两不误

7、考取研究生学位,考取执业医师证,在浙江三甲医院发展

8、以后的人生目标:一步一步向主任医师、专家、院长前进,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

五、备选方案

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是骨感的。不是每个人的规划都能一直进行下去,所以我制定了个备选方案

备选职业:乡村医生

若我成为不了一名大医院里面的医生,在乡村里做一名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也不错,但是我会一直努力,完善自我,成全自我

六、结束语

6.地方性医学期刊发展路径论文 篇六

1.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1受限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大多数医学科技类期刊编辑部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运行起来越来越显现出种种问题[2]:体制不适应,期刊编辑部未确立自己的真实法人地位,不能按新闻媒体特有的规律独立进行运作和发展,编辑部(杂志社)没有自主权,没有财权、人事权,没有激励机制,依靠主办单位或部门拨款才能维持期刊的生存。这种管理和运行模式,严重限制了期刊的市场发展空间。此外,近年来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努力的唯一目标就是进入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ScienceCitationIndex)和“核心期刊”,医学类期刊工作者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时也把进入“核心期刊”,被国内外检索刊物和数据库收录,论文在作者晋升职称中的作用作为重要依据,期刊的优劣不再由读者和市场来判断。而且一些期刊工作者甚至有过分夸大文献计量统计结果的倾向[3]。

1.2办刊规模小,缺乏集团优势

几个编辑人员组成一个编辑部办刊,“小而全”的编辑部数量多,各编辑部自我生产,实力单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难以获得规模效益[4]。国内大多数医学科技类期刊,大的不大,小的不小,多则七八人,少则二三人,缺乏活力和动力,缺乏集约化经营的优势,很难经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抗风险能力低下,更没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简析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梁明佩黄照权唐毓金潘明志凌琼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右江医学》编辑部,广西百色533000摘要简述当前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的生存现状,结合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右江医学》为例,提出遵循办刊宗旨精心组稿,建设较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组建权威的编委会,培养较高水平的基本作者队伍,严格审稿,规范化编辑加工,加强信息反馈、广告策划,促进出版发行等应对措施。

1.3重复办刊,制约期刊

整体质量的提升多年来,同一内容的医学科技类期中央出、地方出,各省市自治区之间重复办刊现象严重。致使一部分期刊定位模糊,规模小,服务面窄,发行严重受挫,效益低下。目前,医学科技类期刊在扩大宣传提高发行、拓展广告业务、与企业合作办刊吸纳资金、收取论文发表费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益。但是,由于定位雷同和发行量普遍偏低,限制了广告等其他收入,致使绝大部分医学科技类期刊的办刊经费普遍紧张。首先面临的期刊质量是印刷方面。国内有些知名杂志已经将内文改用铜版纸了,并且附有精美的彩色插页,有的还粘有亚光膜,而《右江医学》杂志虽然选择百色地区最好的印刷厂印刷,但限于经费等原因,《右江医学》杂志仅四封采用铜版纸,内文采用普通平板纸,这样的印刷质量与国内优秀期刊差距较大。其次面临的是稿源。目前右江河谷(两岸)医药卫生人员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老作者由于已经晋升等原因而鲜有写作,新作者则由于缺乏规范化培训,多数是有材料,但不知从何下笔,抓不住科技要点,写出的稿子质量参差不齐,致使稿件质量下降。再者就是人情稿、领导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杂志的质量。

1.4刊物竞争激烈,发行量普遍不高

当前医学科技期刊的发行量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下降了20%~50%;发行量高的也就5000~8000份,大多徘徊在1000份左右,低的几百份的也有。如《右江医学》杂志,就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6000份降到现在的多份。究其原因,首先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普遍缺乏竞争和忧患意识,只重视社会效益而不抓经济效益。其次,医学科技期刊数量规模大,雷同期刊多,例如年广西有三家医学文摘检索类期刊完成历史使命而转型为综合类期刊,读者群被分化,造成发行量下跌;第三,随着数字化期刊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冲击,读者对印刷版期刊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以及期刊宣传力度不够和发行方式单一等也是造成其发行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1.5编辑队伍亟须充实

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门学习和培训,虽然医学科技类期刊从业者的学历绝大多数为医学类本科以上,但在期刊策划与经营等综合素质方面的素质普遍不高,致使期刊的制作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同时,受限于经费不足等原因,不少期刊的编辑人数未能达到国家规定(季刊3人,双月刊5人,月刊7人),编辑人员除了进行编辑、校对等出版业务,还要兼顾联系广告,处理不好,客观上会影响到期刊质量。此外,与临床医师相比,编辑人员待遇普遍不高,出版系列的职称晋升困难,工作负荷又大,办刊条件差,也造成编辑队伍难于稳定。《右江医学》杂志为双月刊,现有6名编辑人员,但由于而主编和副主编是医院院长、副院长兼任,具体从事编辑业务的专职人员不足5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编辑3人,护理专业毕业的编辑1人,没有医学检验、影像学等专业的编辑,这种配比不是十分合理。《右江医学》杂志是医学类期刊,选择的编辑多数是从各医学院校毕业的,毕业前后均没有系统的学过编辑学,虽然均通过考试取得了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但处理起稿件在文字语言处理上还是有所欠缺,编辑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右江医学》杂志的编委会人员多数仅仅是名誉上的,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由于忙于业务等各种原因编委会成员并不对稿件进行初审,或者是审理稿件超期不返回,因此多数稿件均由各专栏编辑人员审阅、定稿。编辑人员限于编辑业务繁忙,很少有到临床一线实践的机会,对最新的医学知识多数是从网上了解,难免会对选稿有所片面,从而导致稿件质量下降。

1.6办刊经费普遍紧张

当前期刊编辑部为了生存和发展,已经逐渐开始重视经济效益的挖掘,并在拓展广告业务、与理事单位合作办刊吸纳资金、收取论文发表费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益。但是由于竞争激烈,加上办刊成本、人员工资的提高,办刊经费还是很紧张。从20开始,《右江医学》的办刊经费主要是自筹,面对这一难题,领导千方百计拉广告,联系理事单位等,但资金也很难跟上期刊业发展的进程,致使杂志印刷质量有限,编辑人员进修没有足够资金,职工工资不高,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1.7稿源不充足

虽然说《右江医学》杂志创刊较早(1972年创刊),是右江两岸为数不多的医学科技期刊之一,而且右江两岸地区又拥有着广西半数以上的卫生医疗机构,并拥有一支庞大的医药卫生科技队伍,稿源应该十分充裕。但随着近年来各类医学期刊的不断创刊,右江两岸的作者正不断的向各地方期刊分流,致使《右江医学》杂志的稿源(右江地区作者)不断减少。虽然全国各地方的稿件有所补充,但由于杂志地域性的限制,被采用的文章较少。此外,由于多数稿件是为晋升所需,来稿的时间比较紧凑,大多数集中在每年的3~7月份[4],并且大部分作者要求在第4期(8月20日)前刊登,以便赶上当年的职称晋升。由于《右江医学》杂志的版页有限,对于不能满足作者时间上的需要的,只好让其转投他刊。这样也无形中减少了来稿量,使得9~12月份的稿源不足,迫使杂志刊用一些质量不太好的.稿件,影响了期刊的质量。

2.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鉴于地方医学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包括《右江医学》杂志在内的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要想立足和更好地发展,必须坚持期刊的办刊宗旨,从杂志自身抓起,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遵循办刊宗旨

精心组稿《右江医学》杂志是一本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竭诚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年《右江医学》杂志应对市场办刊宗旨进行针对性微调[4],除了继续培养、扶持右江两岸的作者外,组稿时特别注意跟踪国内外医学科学科技发展动态,探讨新理论、新科技、新方法。跟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积极主动向专家约稿,高质量稿件,免收发表费,并给予优先发表。从起,地方、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稿件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稿件质量明显好于其它作者群的,《右江医学》杂志通过认真分析市场,认清市场形势,增加这些方面稿件的选用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2建设较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新媒体形式下的编辑人员应该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水平,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上网交流、改稿;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建设较高素质的编辑部,是办好期刊的根本保证。2008年起,《右江医学》杂志在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鼓励编辑部人员外出学习,参加新闻出版总署、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等组织的学习班、研修班,通过与新闻出版同道交流学习,编辑人员在办刊理念、编辑业务等综合素质均得到很好的提高,工作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2.3组建权威的编委会

编委会负责监督办刊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检查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承担审稿任务,推荐高水平、有应用价值的文章,对如何办好刊物经常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为刊物的重大决策问题把关定向。考虑刊物设置栏目涉及的学科,聘请本专业或相邻专业方面学术造诣较深,影响面大,有威望的专家学者组成,同时为更具有代表性,选择在基层科技部门工作的人员人员参加编委会。组建权威的编委会是办好刊物的重要保障。《右江医学》杂志借鉴国内先进期刊社的经验[5],正式启用在线投稿与审稿系统(www.yjyx.org/),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编辑在线审稿的新型无纸化的网络稿件处理方式,大大简化了审稿时滞[6],有效的调动了编委专家的审稿积极性,极大的促进了编辑部的审稿工作,高效运行。

2.4培养较高水平的基本作者

队伍物色作者是组稿各项具体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它决定着整个组稿工作的成败,作者队伍的水平决定着稿件的质量,最终影响着刊物的学术水平。《右江医学》在组建作者队伍的过程中,注意进行阶段性总结,比如3个月、半年及一年各统计作者来稿的基本情况,了解作者的地域特点和专业特长,因地制宜,对右江两岸的基础医疗机构作者,主要“通过编辑的面对面指导”、“通过电子函件和电话指导”[7],指导作者熟悉基本的科研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方式,使其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同时,我们针对其文稿中出现的问题,在准确领会专家审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稿件的看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修回的稿件认真审读,不足之处,仍要退修,直到符合发表要求为止。达到了有效的培养和逐步提高本地作者群目的。新近开展的《右江医学》,也对普及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5严格审稿及规范化

编辑加工为保证刊物质量,坚持严格的审稿制度。执行初审(内审)、评审(外审)和终审(决审)的三级审稿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期刊编辑规范,着录格式等要求。正确使用规范性、国际计量单位,对专业用词语等正确使用,减少文章中的差错率,杜绝错别字等的出现,提高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质量。《右江医学》杂志执行编辑工作中的“三查六对一注意”[8],并加强出版后的审读工作[9],定期进行出版后的自查、自纠制度,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差错率,有效的提高了编辑质量,并且对提高编辑的知识素养、培养良好的编辑习惯也有很好的效果。

2.6加强信息反馈、广告策划,促进出版发行提高

服务质量,搞好服务是确保办刊水平稳步提高、扩大期刊服务范围的重要保障。为了搞好期刊的征订发行工作,应建立订户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每年征订发行季节,由专人负责订户的录入和系统的维护工作,随时掌握各地征订进展情况,使发行工作差的地方加大宣传和动员,促进发行工作。在发行服务上,力争做到及时周到,凡是在邮寄中丢失的期刊,只要订户来信或电话反映,及时补发,从而提高了物刊在读者中的信誉。广告量的大小是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已由原来单一依靠发行量转变为以广告收入为主的新的经营模式。《右江医学》积极借鉴国内同行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采取“混合方式”[10]广告经营模式,虽然限于期刊总体知名度和地域限制,广告量仍较少,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对于过刊的价值利用,《右江医学》的做法与国内的《护理学报》[11]不谋而合,通过将过刊赠送给期刊发行未覆盖地区的医疗机构,将过刊赠送给边远地区及基层医院图书馆,将过刊赠送给医疗院校及教学医院。有效地开发利用过刊资源,在期刊发行量及影响力提高、稿源拓宽等无形资本方面收获了期刊的知名度与社会价值。

7.医学发展论文 篇七

1 藏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各领域人才的竞争, 已从最初的单一型逐渐向复合型转变。藏医学作为民族医学, 不但需要得到传承与发展, 而且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推陈出新, 使理论更趋完善, 临床实践经验更趋丰富。因此, 新一代的藏医学生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中完善自我, 提高个人的素质与能力。

1.1 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医学领域, 既需要领头雁, 带领同行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又需要大雁南飞中的团结与协作精神, 去攻克新的难题, 才能保证为每位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 具备双语 (藏语和汉语) 交流能力, 能与患者及同行相互交流沟通, 加深彼此了解, 取长补短, 才能为做好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1.2 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自学能力

近年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使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这也促使每位医学工作者不断学习、不停努力, 了解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藏医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学工作者, 也应具有这种能力。

1.3 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 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有身心疾病的患者, 要想实施诊疗计划, 就必须具备清晰的思路和综合分析能力。

2 优化临床课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 转变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登上讲台, 在藏医学临床课教学中, 理论丰富, 经验缺乏, 教学方法单调, 缺少临床教学病案;同时临床课时安排少、见习少, 教学内容繁多、枯燥、复杂等, 均使学生不易掌握藏医学临床课内容, 认为临床课难学, 产生厌学心理, 失去学习兴趣。传统藏医学教学, 注重背诵, 许多藏医学教师也认为只有背诵才能掌握藏医学的知识与理论, 忽视了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藏医学临床教学实践性很强, 必须重视临床教学与技能训练, 让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临床教学, 从而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病例和临床实践, 进行病历、病案分析, 传授独特的藏医治疗方法;亦可结合教学课件, 使深奥的藏医学理论形象化、生动化, 使学生易于接受, 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2.2 增加临床课教学时数, 提升学生总体素质

大多数临床课教师缺乏临床经验, 临床操作技能不熟练, 导致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 应增加临床课教学时数, 每学期安排1/3或1/2的时间, 到医院见习、实习, 进行临床病例讨论、病历分析, 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典型病例示范临床操作技能, 安排学生去病房观察患者, 询问病情, 提高沟通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并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团结协作精神, 具备较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

2.3 规范教学内容, 力求整体化、系统化

藏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但临床课的教材至今仍未得到统一和完善。目前, 我校使用藏医学专、本科自编教材及《四部医典》等, 虽然做到了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 但学科分类不明确, 教学大纲与教材脱节, 各学科内容又有不同程度的重复, 部分学科内容多而繁杂, 重点难以突出, 许多教学内容无法按课时完成, 学生接受困难, 不易理解。学校根据社会对藏医学人才的要求,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改革教学方法, 制定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课时计划, 结合实际改进藏医学临床课教材内容, 减少重复, 突出重点, 增强实用性, 力求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使学习过程整体化、系统化。

2.4 提升教师素养, 督促学生全面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教师, 应丰富个人内涵。只有教师有“一桶水”, 才能给学生“一杯水”。首先,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与培训, 拓展、更新知识;学校应定期选送部分专业教师到临床进修学习藏医学临床知识,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临床实践技能。其次, 聘请教育学专家、学者, 定期对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教师, 进行教育理论的讲授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授课能力。临床课教师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课件的制作, 在临床课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课件, 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机会, 积极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知识理解程度, 适时进行教育, 引导其及时纠正错误, 既提高了教学效果, 端正了学生的思想, 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力。这样, 在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 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了保障, 为临床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师资队伍的建设在优化临床课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总之, 藏医学临床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 只有在多方的协调与配合下, 才能得到妥善解决。民族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更需要广大藏医学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和创新, 确保藏医学人才的全面发展, 使藏医学得到传承与发展。蒉

8.失败与成功——医学发展的轨迹 篇八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不少患者因感到左上腹不适、有沉重感、饭后饱胀感,或者扪到腹部包块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脾脏明显肿大;一些患者可因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验血象而发现白细胞显著增高,进一步检查才确诊患了这种病。

彭世宽去医院就诊时的主要症状是“反复乏力两年”,这是慢粒细胞大量增殖所致的代谢亢进的表现,医院诊断为慢粒(加速期)。慢粒一般分为三个演变期,开始是慢性期,平均为三年,经过长短不一的加速期,最后进入急性白血病期(急变期)。在慢性期阶段对病情的控制比较容易,一旦进入加速期和急变期,治疗就显得十分困难,患者多在急变后的半年内死亡。因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癌,在目前条件下,是普通化疗所不能治愈的顽症。

近十年来,国内外血液病工作者在对慢粒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慢粒的治疗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一些进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移植)是目前根治慢粒的惟一手段,采用亚致死剂量放化疗彻底毁灭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及正常造血组织和免疫功能后,再移植入他人的正常造血干细胞,使患者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治愈。然而,这条路不是人人都行得通的,更何况不是人人都能得到这样的移植机会。在发达国家,约30%的慢粒患者有机会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而在中国则不到5%。这是由于缺乏白细胞抗原相同的供者,治疗费用昂贵也使一部分慢粒患者难以承受。

即使这样,“慢粒可以治愈”这一医学成果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因为其间经历了许多失败。可以这么说,医学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除了医学工作者的努力外,还离不开广大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医学科学正是在这种失败与成功的交替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

能否找到其他的治疗之路?从事血液病研究的医生一直在寻觅,在探索。王万林教授,一位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就是这支探索队伍中的一员。由他率领的医疗小组为彭世宽所采用的“筛选法自体骨髓移植”,就是一种尝试,是在找不到供体时可以选用的又一治疗方法。当然,谁也不能100%地保证,这种治疗能使慢粒患者获得痊愈。这个道理,凡具有一般知识的人都能明白。

医疗行为本身是有一定风险的。面对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其治疗方案各有不同,而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差异。治疗之前,医生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这种治疗的可行性、预后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我有这么一个感觉,即现在有些病人或亲属似乎一点也“输不起”——“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事实上,医生并不能包治百病。医学有它的特殊性,如高难度、高风险,因此,病人若以“必须治好我的病”为要求,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而像彭世宽这样,因不满治疗结果而丧心病狂,并将主管医生杀死而后快,真是天理难容。

9.医学发展论文 篇九

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0〕34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学教育蓬勃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务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面对疫情提出的新挑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为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立足基本国情,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分类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将医学发展理念从疾病诊疗提升拓展为预防、诊疗和康养,加快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

——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体现“大健康”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内涵,对现有专业建设提出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的新要求,建设一批新的医学相关专业,强力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三)工作目标。到 2025 年,医学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高效;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机制更加健全。到 2030 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服务卫生健康事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

(四)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加大护理专业人才供给。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缩减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招生计划。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紧缺人才倾斜。坚持以需定招,合理确定招生结构和规模。高校要结合人才需求和教育资源状况,科学合理设置医学院。

(五)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2020 年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均须设置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大幅度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优化学科结构,2021 年完成医学二级学科目录编制调整,将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纳入临床医学指导性二级学科目录并加大建设力度。统筹研究医学相关一级学科设置。修订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强化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在医学领域新建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六)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行业职业吸引力。逐步扩大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本科定向医学生,各地要结合实际为村卫生室和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高职定向医学生,加快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系统规划全科医学教学体系,3 年内推动医学院校普遍成立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建设 100 个左右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加强师资培训。2021 年起开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扩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推进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改革,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

(七)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依托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加强培养体系建设,强化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医学院校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医教研合作,3 年内建设 30 个左右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作为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培养计划,创立发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多学科背景下的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供给,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学科专业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增加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量,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扩大培养规模。

(八)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健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交叉学科,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深化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支持八年制医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深化临床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扩大学术型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开展医师科学家培养改革试点。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中,强化高端基础医学人才和药学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三、全 力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九)提高入口生源质量。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医学专业。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一流医学院。举办医学教育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深挖潜力,着力提升培养能力,积极扩大本科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中加大对医学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将基础医学等医学学科纳入改革试点。研究将护理(学)专业纳入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十)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深化本科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到 2021 年建设 600 个左右医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推进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激发组织活力;强化对医学生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传染病防控知识等教育,组织编写传染病学等医学类精品

教材,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智能医学教育新形态,建设 400 门左右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推出1500门左右国家级医学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国家临床医学、中医学、公共卫生等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加快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整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建立医学生临床实践保障政策机制,强化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加快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考试评价改革。加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构建理论、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实际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推进高职医药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建设国家及区域院校医学教育发展基地,带动院校医学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进一步加强对考生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查。研究发布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不断完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的有机衔接。

(十一)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强化中医药专业在中医药院校中的主体地位,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中医药主干专业。支持中医药院校加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的选拔培养。强化传承,把中医药经典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将中医药经典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培养。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支持编写一批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核心课程教材。注重创新,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探索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

(十二)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教育、卫生健康、中医药部门要医教协同加强和规范高校附属医院管理;抓紧制定完善高校附属医院等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将人才培养质量纳入临床教学基地绩效考核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职称晋升评价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把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根据人才培养规模、科学研究和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需求,科学规划设置附属医院的数量,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强化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主体职能,增加对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高校附属医院要健全临床教学组织机构、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围绕人才培养整合优化临床科室设置,设立专门的教学门诊和教学病床,着力推进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十三)系统推进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统筹管理。实化医学院(部)职能,完善大学、医学院(部)、附属医院医学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配齐配强医学教育各级管理干部,在现有领导职数限额内,加快实现有医学专业背景的高校负责人分管医学教育或兼任医学院(部)主要负责人。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快推进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性大学医学

院(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共建院校办学能力和水平。

(十四)建立健全医学教育质量评估认证制度。加快推进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构建医学专业全覆盖的医学教育认证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院校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逐步将认证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认证不合格的医学院校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取消相关专业招生资格。将医师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作为评价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对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 3 年低于 50%的高校予以减招。推进毕业后医学教育基地认证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认证,将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业务水平测试结果等作为住培基地质量评估的核心指标,对住培结业理论考核通过率连续 2 年排名全国后 5%位次的专业基地予以减招。

(十五)加快建立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综合优势,建立“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围绕生命健康、临床诊疗、生物安全、药物创新、疫苗攻关等领域,建设临床诊疗、生命科学、药物研发高度融合,医学与人工智能、材料等工科以及生物、化学等理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融通创新、基础研究支撑临床诊疗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

四、深化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改革

(十六)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夯实住院医师医学理论基础,强化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将医德医风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提高外语文献阅读与应用能力。加大全科等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力度。加强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快培养一批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保障住院医师合理待遇,住培基地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物价变动、所在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结合实际制定培训对象薪酬待遇发放标准,鼓励承担培训任务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儿科等紧缺专业培训对象的薪酬待遇予以倾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具体办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制定。对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住培基地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培训期间双方权利义务,劳动合同到期后依法终止,培训对象自主择业。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依托现有资源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信息化建设,择优建设一批国家住培示范基地、重点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和标准化住培实践技能考核基地。

(十七)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将医德医风、法律法规、急诊和重症抢救、感染和自我防护,以及传染病防控、健康

教育等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作为医务人员必修课。创新继续教育方式,逐步推广可验证的自学模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健全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将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纳入其绩效考核的必备内容。用人单位要加大投入,依法依规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保证所有在职在岗医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再培训。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中,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强调临床实践等业务工作能力,破除唯论文倾向。

五、完善保障措施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解决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有关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资源、落实责任,把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本部门重点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 2020 年 12 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协助政府服务管理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作用和优势。

(十九)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统筹各方资金资源,加强对医学教育投入保障。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改革创新,支持国家及区域院校医学教育发展基地、一流医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等建设,支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等重大改革。

支持国家住培示范基地、标准化住培实践技能考核基地、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等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医学院校支持力度。

(二十)保障经费投入。积极支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优化培养结构,提升培养质量。根据财力、物价变动水平、培养成本等情况,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医学门类专业生均定额拨款标准、住培补助标准。支持相关高校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学科建设投入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医疗卫生机构、个人出资的积极性,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定落实投入责任。

上一篇:初中化学期末备考下一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