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档案(共15篇)(共15篇)
1.小学心理健康档案 篇一
小学生心理咨询室档案建设和管理规范
学校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学校的标志,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经历数年的咨询工作,不断实践、总结、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到学校心理咨询是让每一个学生发掘自身的力量、体验快乐,辨证的看待生活中的忧愁烦恼。力图使个人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人格成长)的良机,积极的看待个人所经受的挫折与磨难,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在我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这几年中,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总结、反思对咨询室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心理咨询室硬件的建设
在心理咨询室硬件建设中包括有环境布置和器具配备两块内容。
1、环境布置。
学校心理咨询室应设在学生便于访问的地方。为防止噪音,最好避免与音乐室、体育场较近的地方,也不应与校长室、老师办公室过近,最好选择学生经常出入的图书室附近。在心理咨询室内部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区域:个别谈心区、游戏区、发泄区、资料区、教师办公区等。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部分设施,但总体来说,咨询室的整体氛围要给人以安全、明朗、愉快的感觉,不应布置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物件。特别是个别咨询区一定要保持环境幽雅、宁静,应使学生松弛、放心的倾诉。学生的位置应避免门窗方向,不应让学生与突然来访的外人照面。个别谈心区的每一件物品都应有它的暗示意义,比如挂在墙上的画。在哈佛大学的咨询室里挂的是一幅大海的油画:画面中,一边是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卷起无穷浪花;另一边是平静的海岸,波光潋滟,水潮缓进缓退。在这动与静的对比当中,你顿时会感觉到大海对生活的启示。
再拿我校为例,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分为四个区域:开心园(个别谈心区)、心理活动室、感统活动室和宣泄室。其中个别谈心区是一间温馨的小屋,走进去,迎面而来的是一阵清新的自然气息,郁郁葱葱的树叶下,到处是玩耍的小动物。绿茵茵的草地上,随意摆放着同学们喜爱的小玩具。个别面谈室里有的是舒适的布艺沙发,寓意深远的心理画以及静悄悄开放的花儿,为我们同学营造了一个温馨、保密、安全的咨询环境。
器具配备。
首先是书籍,在学生的活动区应有20册以上的学生心理健康阅读材料以及一些幽默性的书籍,以供学生浏览。在这网络无所不在的E时代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除购买书籍外,完全可以提供一台电脑,师生共同从网上选取有益、有用的文章下载阅读。其次,必要的心理专业软件和专业玩具也是必需的。如在我们小学当中,感觉统和的训练玩具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对孩子大脑前庭功能的训练。此外,配一套专业心理软件,可以很快捷的给学生做心理档案,以及做心理测试,以给咨询老师一个可信度较高参考意见。一粒沙中有一个世界,沙盘游戏是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也是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一种方法。在一个自由、受保护的空间,通过在沙盘内用各种模型、玩具摆弄心灵故事,使来访者与无意识接触并表达超语言的经历和被阻碍的能量。这种接触与表达,可促进激活、恢复、转化、治愈、新生的力量,对来访者心理健康的维护、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人格发展和心性成长都有促进作用。
咨询室除了要有以上配备外,还应有以下文件:咨询台帐、咨询记录簿、学生心理档案、规范的心理咨询量表等。咨询记录簿、学生心理档案应小心存放,做好保密措施。
学校心理咨询室管理的建设
咨询室管理的建设也分为两块,一块是学校的管理网络,一块是咨询室的具体管理措施。
水寨小学
2.小学心理健康档案 篇二
1. 明确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建档程序。
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是一个系统过程, 按照先后顺序, 需经过如下三个阶段:一是确定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 包括运动员的自然状况及家庭情况, 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身体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特长等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受教育水平、职业、人际关系重大变故等;运动员心理发展状况和心理教育工作方面的资料, 如运动员的自省材料、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各种鉴定评语;心理素质教育和辅导过程中形成的材料, 如能力状况及教育建议、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过程、运动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 (UPI) 问卷调查、SCL—90测量表等。二是选择适当工具进行测量。迄今为止, 我国运动心理学实验中的绝大多数测量工具是借用普通心理学的常用测量工具及国外的常用测量工具。目前, 许多运动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设计、发展和完善适用于体育运动特点的测量工具, 如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焦虑测验”、“竞赛状态焦虑问卷”, 奈特弗的“注意方式与人际交往方式问卷”、“体育成就动机量表”、“运动归因方式问卷”等。三是对测量结果的整理与建档。首先是对测验数据的客观统计, 可通过统计软件和计算机来完成;然后是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要提出心理教育策略;最后是设计心理健康档案的表达方式, 如文本的形式、音像的形式等, 从而完成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的整个建档程序。
2. 明确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原则。
在建立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之前, 应先聘请专家根据各体育训练中心的具体情况制定标准, 再由心理教育者根据标准运用多种方法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 分析调查结果并设计合理的心理健康档案内容结构, 最后由专业人员对资料进行实事求是、科学辩证、客观公正地分析, 并根据结果围绕如何发展能力、培养创造力、优化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提高运动员成绩等方面提出培养建议, 进而建立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在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心理健康档案中的材料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记录运动员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 不能主观臆测, 随意增减或更改记录。二是发展性原则。除每年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等全面普查外, 在归入心理健康档案之后, 还要经常检查了解运动员心理发展动态, 及时加以补充、修改。三是连续性原则。保证心理健康档案材料连续完整, 为教练员研究运动员心理轨迹、查找心理疾病原因及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四是保密性原则。建档时应尊重运动员个人信息的隐私性, 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不轻易向非专业人员提供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档案材料。五是教育性原则。把建立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视为运动员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建档过程中增强对运动员心理的了解和运动员对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意义和基本程序的了解。六是经济性原则。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过程中, 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
3. 完善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机制。
首先, 制定《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条例》, 明确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性质、任务、特点、体制, 并对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规范。其次, 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应保证组织机构落实, 职责任务明确, 明确管理体制与领导关系, 建立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 根据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的数量配备适当人员, 做到人员落实、管理规范、运作有序。
4. 建立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3.建立健康档案,完善健康管理 篇三
具体而言,通过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可以了解您的身体年龄,判断患病倾向,由医生向您提供健康生活处方及行动计划。长期(终生)跟踪您的健康,最大限度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同时,及时指导就医,降低个人医疗花费,提高您的保健效率,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如何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
【准备工作】
1.选择健康顾问
如果您的身体未曾出现什么重大疾病,那么,选择一个全科医生做您的健康顾问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现在我国有些医院有“治未病中心”在那里寻找医生作为健康顾问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有疾病在身,可请您就诊的医生做健康顾问。目前我们的公立医院里还很少设有全科医生,如果经济状况允许,可以选择一个外资诊所的全科医生或健康管理公司的健康顾问。现在,不少健康管理公司都接受电话咨询或上门医疗服务,您可以通过最快捷的方式与医生保持联系。
2.了解家族病况
向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询问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是否患有什么疾病;询问爷爷奶奶那一辈甚至曾祖父曾祖母那一辈有没有什么疾病,并一一记下。当然,自己小时候患过什么严重的疾病,治疗情况如何,也要向父母问清楚,记录在案。
3.整理自己的体检报告和就医资料
将所有的体检报告和就医资料找出来,找出那些有异常结果的检查单。整理自己服过或正在服药的名称。其中,也包括保健食品。
4.准备好材料
若打算做纸质版的健康档案,准备好材料:笔记本(有的笔记本没有页码,需认真标注页码),黑色碳素墨水钢笔(或黑色签字笔),折叠式档案夹,胶水或订书机。若打算做电子版的健康档案,则需准备好相机或扫描仪。
【详细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恒心的工作。内容应该齐全,重要信息不能有遗漏。个人健康档案可用纸质记录,也可用电子版记录。为了便于读者借鉴,本文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纸质版健康档案
》第1页内容
建档时间:2013.9.1
建立人:朱强
》第3页内容
第一部分:基本资料
姓名:朱强
出生年月:1958.1.25
性别:男
婚育:已婚,育有1子1女
教育程度:大专
职业:国企办公室主任
种族:汉
血型:A型
联系方式:132XXXXXXXX
》第5页内容(背面空白,方便日后补充内容。下同)
第二部分:健康行为资料
吸烟史:25年,平均每天10支。已戒烟3年。
饮酒史:无酒瘾,偶尔应酬喝酒。曾醉酒10次,其中8次因酒精中毒而入院就医。
饮食习惯:饮食总体比较清淡,喜食咸菜。每天喝茶。
运动:上下班开车,几乎无运动,周末偶尔爬山。2013年3月开始,起床后运动30分钟,晚饭后散步40分钟。
睡眠: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
》第7页内容
第三部分:既往疾病资料
家族史:爷爷、父亲、外公均因癌症去世,其他不详。
既往史:
(1)10岁左右患过黄疸型肝炎,后自愈;
(2)1992年做胆囊手术,清除胆囊结石;
(3)2000年体检查出血脂异常,后经治疗,2001年体检后恢复正常;
(4)2002年体检查出糖尿病;
(5)2009年因患病毒性心肌炎,住院半个月痊愈出院。
(6)药物过敏史:无。
》第9页内容
第四部分:现在疾病状况
(1)2013年体检结果显示尿酸偏高、血脂异常,医生建议运动和饮食相结合控制,没有进行药物治疗。
(2)2型糖尿病,使用药物“诺和灵N (通用名: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每天晚上8点1次,每次36单位。
(3)到医院就诊,医生调整了降糖药的剂量,并增加了一种药物。使用药物“诺和灵N”和“优泌林(通用名: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每天2次,早晨7点优泌林30单位,晚上诺和灵20单位。2013.9.21
(4)到医院做检查,血脂恢复正常,但尿酸还是异常,医生没有开治尿酸高的药,只说了不能喝啤酒,不吃或少吃嘌呤高的食物。2013.9.21
编者注:没有疾病者,此处写“无”。
》第11页内容
第五部分:养生建议
身体状况:阴虚体质;尿酸高;血糖高。
养生建议:
(1)少食或不食含糖量高和含嘌呤高的食物。
(2)适当多吃鱼(青鱼、鲱鱼、鲑鱼等)、蛋、乳、黄瓜、莴笋、木耳、猕猴桃、苹果、百合等食物。适当多喝枸杞菊花茶。
(3)避免熬夜、剧烈运动。
(4)最佳运动是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动静结合的锻炼方式。
》笔记本倒数第五页
第六部分:重要检查单据和检测表粘贴
(1)2013年前住院的出院说明书或诊断证明书。
(2)2013.8.1~2013.9.1血糖监测数据。
(3)2013年体检结果中异常部分。
nlc202309012244
说明:
1.一份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至少包括以上6个部分。有慢性病者在慢性病的管理上需特别仔细。比如糖尿病患者,药物的使用情况、近期血糖监测情况要详细、清晰地记录。
2.纸质档案的页码有可能记载满,可在满了的那一页最后用括号写上(下转X页)。在接续的那一页开头写上(上接X页)。
3.在以后进行个人档案补充时,每一条增加的后面均要标注日期。因为病情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4.若非本人进行档案补充,补充者除了标注日期外,还应写上姓名。
5.不要用圆珠笔,否则时间久了,有可能会模糊一片,看不清楚。
6.那些正常的检查报告和单据全部放到一个折叠式的档案夹里,与笔记本放在同一个地方保存。
电子版健康档案
电子版分为两种,一种是健康档案管理软件型,一种是自己用word建立档案型。
软件型大部分是为医疗卫生单位或是健康管理相关机构而制的,健康档案记载的东西非常详细。2009年新标准规定五类电子健康档案将会实行标准化,它们分别是:个人基本健康信息档案、疾病控制档案、妇幼保健档案、医疗服务档案、社区卫生档案。此标准化的实行,使我国个人健康档案更加统一和规范化。统一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健康信息共享,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人医生和各种健康服务机构相继出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可以永久性保存各次健康体检结果及化验数据,该电子档案终身为会员保存,会员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查阅。
如果自己要建立电子档案,由于个人家庭方面的健康软件很少,即使有也不完善,并且下载安装也比较麻烦。因此,自行建立的电子档案,可以简单地用word文档将纸质版的内容记录在电脑里。同时,将检查结果用照片或扫描的形式转成电子版,插入到健康档案中。
说明:
1.自行建立的文档型电子版无需页码的下转和上接,每次完善时写上日期即可。
2.检查结果,一般是有异常检查结果均需要转成电子版插入健康档案保存。不可遗漏。
【保存】
纸质版的健康档案,保存相对比较简单:
1.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潮、防虫。
2.放一个固定的地方,并且让家人知晓。如果发生急症自己意识丧失,家人可以将健康档案带上就医。
电子版的健康档案,保存注意事项为:
1.最重要的就是备份。电脑什么时候罢工,我们无法预知。因此,一定要让自己的健康档案在电脑出问题的时候能在其他地方拿到。因此,每一次的健康档案记录完善后,均应备份,比如发到自己的邮箱或用U盘等保存。
2.为了便于查看携带,每次就医之前可将电子档案打印出来,交由医生查看。也可直接将装有健康档案的u盘带在身上。
【编后】记得有位读者来信说,“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是对家人最大的尽责和最好的爱护”。是的,自己的身体好了,您才有足够的精力给予亲人幸福和安宁。疾病缠身对自己来说是一种灾难,对家人也是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以,从今天开始,从给自己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开始,慢慢延伸到为家人做健康档案,做您自己的健康管理师,做您家人的健康管理师。
4.健康档案发放居民健康卡答疑 篇四
一、为什么发放居民健康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并明确将卫生信息化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卫生信息化是推动医改任务落实的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整合卫生资源,规范服务与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与监管能力,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卫生信息化整体框架中联结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国家、省、地市三级信息平台,实现跨业务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开展协同服务,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居民健康卡从功能上将逐步统一现有的新农合一卡通和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方便居民预约挂号,方便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以及开具处方、治疗工作,进行费用结算。同时,有利于转变原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减少重复检查,减少患者就医排队次数,缩短候诊时间,改善就医感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改善医患关系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规范居民健康卡发行、制作、应用和管理,使居民拥有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卡,达到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方便居民获得连续、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
三、居民健康卡有什么功能?
居民健康卡主要有4项功能。一是身份识别。二是跨机构就医一卡通。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各类业务应用数据库进行交互处理,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逐步实现全国就医一卡通。三是存储基础健康与主要诊疗信息,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居民健康卡作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联结载体,支撑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在各系统间的共享交换。还可以脱机存储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有关信息,满足异地交换共享和社区及居民健康管理的需要。四是新农合费用结算与扩展功能。支持金融等扩展功能,如与金融机构联合发卡,用于金融结算等。
四、居民健康卡的发放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均可申领,发行对象为本地常住人口(含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居民健康卡首次制卡经费,卡应用支撑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费用按照“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原则解决。补办居民健康卡的成本经费由居民承担。
五、卫生部和地方卫生部门在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方面各有什么职责分工?
卫生部负责居民健康卡标准规范制订,居民健康卡相关产品准入检测,卡发行和应用授权管理,居民健康卡密钥体系、国家级密钥系统(安全模块)和卡管理系统建设,居民健康卡受理终端统一标识号分配等项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省(区、市)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和应用。发行省份招标卡片和芯片提供机构、卡操作系统提供机构、终端提供机构和制卡机构的工作方案以及改变发行计划应报经卫生部审核通过,中标结果报卫生部备案。各地初次制卡、更换供卡厂商和产品等,均应通过正式制卡环境先行制作测试卡,通过卫生部测试审核后,方可正式制作发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居民健康卡的申领受理和首次采集核实居民个人基本信息。
六、居民健康卡采用何种信息安全保护方式? 一是居民健康卡采用密钥安全技术,实行全国统一的分级密钥管理体系。卫生部建立居民健康卡密钥体系及国家级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制订密钥管理制度,负责生成和管理全国的一级根密钥,并按照统一规则生成二级根密钥,分发给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本级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制订密钥管理制度并报卫生部备案,负责管理使用二级根密钥,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则生成三级根密钥或者卡片密钥,通过密钥技术防止数据被篡改。二是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强化居民健康卡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三是个人可以设置居民健康卡用户口令,授权读取内部信息。四是居民健康卡应用过程中采用CA证书进行认证,保障读写数据人员的身份真实可靠。五是居民健康卡信息必须由专门终端机具读取和写入,并与医疗机构应用系统进行后台绑定。六是居民健康卡个人信息的使用,按照国家个人隐私保护有关规定执行。
七、居民健康卡如何实现跨区域费用结算?
在保持主要功能、标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都不变的前提下,经卫生部同意,各地可将居民健康卡与市民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各地或者各医疗卫生机构发行的已有类似功能的健康(医疗)卡应当按照《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逐步过渡为居民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存储容量要求不少于32K字节,在脱机离线情况下,可以存储身份识别数据、基础健康信息、管理数据、费用结算信息等,在全国卫生信息网络没有完全联通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参合农民异地就医、本地结算费用的需要。待将来卫生信息网络和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后,可以实现参合农民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八、地方发行和应用居民健康卡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各地应明确发行、管理居民健康卡的服务机构和专门工作人员,确保资金、设备和业务用房等保障措施到位;制定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的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制定居民申领、挂失、补发、注销居民健康卡的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集核实居民个人基本信息的具体办法;具备支持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并按照卫生部要求,建立本地区密钥与卡管理系统;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卡受理环境。
九、卡片制作机构须具备什么条件?
卡片和芯片提供机构、卡操作系统提供机构、密钥管理系统提供机构、终端提供机构和制卡机构的资质须符合卫生部及国家相关部委规定,并由卫生部负责审核公布。
十、居民健康卡的卡号编码规则是什么?
居民健康卡的卡号采用公民身份证号码(GB1163-1999)。
十一、居民健康卡的卡样有统一标准吗?
5.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篇五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意义
无论从高校管理还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考虑,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都具有十分必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 从高校管理大学生的角度来看, 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帮助, 将有助于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区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还是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 有效地防止将思想政治工作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的发生, 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二) 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来看, 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帮助, 大学生们将会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 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 完善自己的性格;同时, 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预测和预防心理异常, 保障心理健康发展。
(三) 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定期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能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还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 提供鲜活生动的素材。据中国心理学第八届理事会消息, 我国目前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及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指导和治疗已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是指通过使用信度及效度较高的科学的心理测试量表, 以谈话、问卷、咨询等方式, 客观地记录每个学生的人格、情绪、智商等心理活动情况, 之后对这些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咨询辅导记录等材料进行详细地分析、分类整理, 再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排列, 使之能确切反映大学生心理面貌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 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其中有保存价值的相关记录, 是准确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一) 学生心理档案的具体内容。
一般说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般应在新生入学后, 由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组织建立。即在心理档案系统的基础上生成数字化的档案信息, 加之对纸介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建立起完整、合理、全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 亦即学生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第二个方面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 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具体说来, 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如下:一是学生基本情况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主要是提供一些背景资料, 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 正确诊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个人简介。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入学时间, 就读班级、家庭住址、爱好特长等。其二是身体状况。主要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其三是家庭环境和经济情况。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亲子关系等, 特别要关注特殊学生如离异家庭, 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等。其四是学校学习生活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体育运动、交际水平 (含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担任班干部情况、获奖情况等。其五是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突然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二是学生心理测试结果。主要是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心理测试所获取的, 能够充分反映出他们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能力倾向、学习心理状况、个性与性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
另外, 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辅导记录情况, 也要及时补充到档案中。这主要包括症状表现、诊断结果、产生缘由、咨询的时间、咨询的次数、咨询的方法和过程、咨询效果以及之后的追踪记录等等, 同时还包括心理咨询辅导的阶段性记录和评价。
(二)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具体方法。
一是以心理咨询机构为单位,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方式, 为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学生制定心理咨询接待记录卡和心理测试情况表, 再以这些资料为材料, 为前来咨询的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二是以学校为单位,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档案。一方面由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提供较为详细的资料, 因为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与大学生们共同相处的时间较多, 和她们比较容易相处, 也比较了解他们, 熟悉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藉此建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有的放矢地帮助大学生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而且心理档案的建立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学生, 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 在面向个体的心理辅导方面, 既要有团体式辅导、个别咨询、网络咨询、热线电话、心理主题班会、心理专题讲座、心理沙龙、心理专题工作坊等, 还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日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种种问题, 认识其心理症结, 并将诊治效果、心理素质的评估结果以及“谈话”内容的笔记一并整理, 作为第一手的心理档案资料永久性保存。三是进行个案的跟踪,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个案档案。针对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比较严重的大学生, 应该建立“问题学生”档案, 重点建档, 重点管理。对他们进行适时而有效地跟踪服务, 及时找他们进行个别谈话, 正确引导。对于此类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情况、状态及异常行为, 负责心理辅导的教师要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并做详细记录, 将其作为典型个案材料加以收集和整理, 从而积累典型个案、设立专卷保存。四是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 随时更新数据补充完善原有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 因此高校应特别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调查研究, 了解他们最新的心理状况, 及时发现相应的心理问题, 尤其是要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及时诊治, 同时要对诊治结果以时间或年龄为顺序进行立卷保存, 以备查询。目前,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最常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验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验, 可以较大范围地、高效率地汇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参考作用, 离不开对其进行合理管理。
(一) 要明确管理机构和主要负责人员。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多数是由高校的心理教育机构负责, 必须挑选专业人员并由专职人员负责保管, 并统一保管在指定的档案柜中。
(二) 应制定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条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是特殊档案, 保管不当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消极影响。因此, 一定要做到严格规范, 管理有序, 要制定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使收集、整理、保管、借阅等都有章可循。
(三) 要确保心理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有序。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信息采集则要有连续性和完整性, 及时维护和更新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
(四) 要对心理健康档案中的材料进行适时的分析、整合。
在管理过程中, 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中所保存的大量学生心理测试量表集中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如何将其进行加工, 使之更加直观和便于使用, 则需要深入。所以, 在整理档案资料的过程中, 可以考虑从纵横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应充分保证一定时期一个学生各类量表的连续性, 另一方面应该力争使其能在同类量表中凸显出个体特征。
(五)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大力提升管理水平。
6.心理档案研究综述 篇六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心理档案的研究进展,明确心理档案研究领域的拓展空间,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在“篇名”模式下输入“心理档案”or“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1988年至2013年11月间相关文献366篇,并以此为研究对象,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心理档案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推进心理档案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2 文献统计分析
2.1 文献年度分布。文献检索显示,国内对心理档案的研究始于1988年,此后教育学、心理学、档案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心理档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所示:
表1 心理档案研究文献年度分布表
注:表中“%”是指年度文献数量占文献总量的百分比
图1 心理档案文献数量年度变化趋势图
从心理档案文献数量年度变化趋势上看,1988年~1997年为心理档案研究的起步阶段,年度文献数量相对较少,该阶段10年间,共产生20篇文献,仅占文献总量的5.5%。1998年~2004年为研究的稳步发展阶段,年度文献数量总体上呈稳步增长态势,该阶段7年间共有66篇文献,占文献总量的18%。2005年~2010年是心理档案研究的快速发展期,年度文献数量较多,且增长明显,其中2000年达到顶峰,文献46篇,占文献总量的12.6%。该阶段6年间文献数量为187篇,占文献总量的51.1%。2011年以来,心理档案研究趋于平稳,年度文献数量有所回落。
2.2 文献来源分布。笔者对文献来源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表2 文献来源分布表
从文献来源看,期刊文献301篇,占文献总量的82.2%,其中档案学专业期刊96篇,占文献总量的26.2%,档案学核心期刊58篇,占文献总量的15.8%,此处档案学核心期刊为档案学专业领域2012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中的9种期刊。硕士学位论文9篇,占文献总量的2.5%,报纸文献47篇,占文献总量的12.8%,其中国内唯一的档案专业报纸《中国档案报》5篇,仅占文献总量的1.4%。可以看出,心理档案研究成果形式以期刊论文为主,档案学核心期刊论文和相关硕士论文仅占文献总量的18.3%,说明档案学界对心理档案的研究数量较少,且不够深入和系统。
2.3 文献主题和作者分布。从文献关键词统计可以看出,文献共涉及40个关键词,其中出现频率前十位的关键词分别是:“心理档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管理”、“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所涉文献304篇次,占全部关键词所涉文献总量413篇次的73.6%。366篇文献中,涉及学生心理档案的182篇,其中涉及大学生心理档案的166篇,分别占文献总量的49.7%和45.4%,可以看出心理档案的研究主题相对集中。
从文献依托的基金项目来看,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省级社科基金及学校资助项目等不同层级的立项资助。课题涉及心理测量、心理咨询、档案管理等不同领域,且以心理学领域研究为主,说明心理档案研究具有多角度和学科交叉特点。
表3 心理档案研究依托的基金项目情况
从文献作者来看,集中研究心理档案的作者多为心理学、档案学领域的学者教师,以及直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校档案人员,科研成果较多的作者主要有于应华、谢小红、李海红等。文献作者的学科背景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学、档案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等领域,研究视角宽泛。
3 心理档案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内“心理档案”的提出及实践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广东首次建立国内小学生心理档案,同年南开大学首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开展心理档案的研究工作。
3.1 心理档案的概念和内容。综合来看,心理档案就是把心理测验的各项指标数据和评定结果整理成档案的形式,记录个体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用以评定、预测和监控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和个体心理行为的文件资料。根据所涉人群不同,分为学生、员工、教师、警察、运动员、官兵、幼儿、特殊儿童等不同人群的心理档案;根据所涉对象多少,分为集体和个体心理档案;根据功能不同,心理档案又可分为个性档案、智力档案、能力档案和其他心理素质档案。一般来讲,心理档案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个人自然情况、家庭情况、心理测验及诊断结果、咨询辅导记录与综合评定建议等。此外,心理档案具体内容可根据所涉主体、建档目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增减调整。
3.2 心理档案的意义和作用。沈云林(1995年)指出,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为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人才提供可靠材料,为招生、招工、分配、征兵等各条渠道输送和安置人才提供必要参考。钱福永(1996年)认为,心理档案为指导学生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提供心理学依据。寸晓刚、凌文辁(2002年)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指出,心理档案有利于开展对人的个性识别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平台。
3.3 心理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学者们普遍认为,构建和管理心理档案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保密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等。心理档案构建方面,胡秋良(1992年)认为,建立心理档案主要包括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精选和编制测验工具、实施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评定等环节。栗继祖、任华良(1998年)建议利用计算机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并建立心理档案。李燕(2010年)从档案管理角度论述了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管理方式、保管期限、设定密级等,对心理档案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此外,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当前心理档案管理中存在形式化、低专业化、简单化等问题,以及心理档案利用中存在只重视心理档案反映出的严重心理问题、对倾向性心理问题重视不够等的不良现象。促进心理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和制度化是当前心理档案工作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4 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研究。文献显示,1993年北京理工大学最早成功研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此后,姜英杰等(1996)采用FOXPRO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图形技术和加密技术等设计了心理档案管理系统。阳志平等(2003年)开发了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PAS)。冯猛、张劲勇(2010年)基于UML面向对象建模技术,设计了高职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王玲(2011年)按照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式设计,建立了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的两层数据库程序体系结构。张俊杰、张华(2012年)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对心理档案系统中多量表心理测试结果进行了数据校正,极大提高了导出规则有效性和准确性。周建君(2012年)设计了基于C/S体系结构军人心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心理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3.5 以心理档案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刘智等(2002年)通过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研究分析,认为大学生精神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建立和完善心理档案,提供早期心理干预势在必行。钟向阳等(2005年)研究认为运用EPQ、UPI等心理测量工具进行以心理档案建设和危机对象干预为主要内容的新生预防性心理教育模式是有效的。朱为冰等(2005年)实证研究表明,社区居民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有必要建立《市民心理健康档案》。付达、胡文东(2012年)研究认为建立心理档案时,使用16PF作为初筛测验,MMPI作为复检测验,能较完善建立心理档案。
4 研究现状分析
4.1 心理档案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特点。心理档案研究内容涉及心理学、教育学、档案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心理档案从建立、管理到应用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使心理档案研究视角更为宽泛,有效地促进心理档案在多个领域实际应用和科学管理。
4.2 重复性研究较多。文献统计显示,心理档案研究中涉及学生心理档案的182篇,其中涉及大学生心理档案的166篇,分别占文献总量的49.7%和45.4%,研究主题相对集中。而在心理档案理论研究中,研究内容多数涉及建立心理档案的意义和作用、心理档案的内容和建立原则、心理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等,研究主题大同小异,重复研究较多。
4.3 档案学角度的研究较少。研究发现,出自档案界学者的心理档案研究文献,一是总体数量不多,二是档案管理业务探讨较少。实践也表明,心理档案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按照档案管理的行业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
7.小学心理健康档案 篇七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山东省教育厅颁发《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要求,让学校、老师和家长能更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精神脉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促进和谐校园、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我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三、实施原则
(一)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二)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三)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四、主要措施
(一)开展心理测评 从本学期开始,对全校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量结果可为教师和家长正确了解和指导孩子,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测评结束,将测评结果全部打印成纸质文档分校、分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心理异常情况的学生进行筛选,进行重点关注与必要干预。各类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放在专门档案室,专柜存放,指派专人保管,并严格资料查阅和保密性制度。
(三)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1、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向学校、班主任反馈结论及合理化建议。
2、进行相关心理辅导培训,主要培训主题如下:
初中生如何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青春期问题的形成与处理,人际交往的问题,学习困难的问题„„
(四)开展个别咨询与辅导
1、开设“心语”信箱。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及信箱信息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一学期两次。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
8.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篇八
为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益,明确学校在学生健康管理方面的责 任,深化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招生体检医学建议书制度》等,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学校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的学生范围:我校全体在校学生。第三条 学校设立由政教处负责的学生医疗保障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服务细则,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建立相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
第四条 体检分为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是常规健康体检。学校按教育部规定对在校学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后,应建立体检健康档案。
第五条 新生入学体检时间为入学后第一学期;其余各年级学生体检由学校统一安排。
第六条 新生入学体检所涉及的与学籍管理的有关异常健康情况,学校必须如实上报有关部门,不得拖延、漏报、瞒报。
第七条 新生入学体检中发现异常时,学校应当在有效时间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
内进行复核,经学校定点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学习将疾病诊断及处理建议提交给基础教育科,由基础教育科返回意见后,教务处根据规定办理休学。
学生毕业体检后,学生健康体检表交教导处,按规定归入学生个人档案。
学生入学后,学校应当建立在校学生个人健康档案,以写实的形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体能测试,重大疾病,因病休学、复学情况,体检资料等内容。学生体检后,学校及时汇总、上报体检数据给上级主管部门,并对学生存在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9.建立健康档案好处多 篇九
1.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各种医学检查是正确诊断的重要手段,而且费用昂贵,不保存岂不可惜?何况前后几次检查资料可比性强,具有参考价值。因此我不仅保留了平时的定期体检资料,而且每次住院治疗也必复印有关病历。
2.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本来就有“久病成良医”之说,如果还能不懂就学,潜心研究健康档案,就能更多地了解医学术语、常规标准和符号意义,更好地理解医师的处置方法和用药原则,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帮助医师尽快熟悉患者病情。大多数患者不可能得到专门医师的专职服务,如果换了新面孔,对你的病情了解就有一个过程。我每次住院治疗都会根据健康档案给医师提供一份康复计划,内容包括既往病史、糖尿病治疗史、目前症状、用药情况、本次住院目的和治疗建议等方面,一目了然。医师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健康档案也是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依据。处理医患纠纷要讲证据,证据就是这些检查的报告单。2007年我在邵阳市某权威医院做内脏B超,但报告单上没有脾脏情况,我投诉了。该院调查后答复漏写“脾”字,并以奖励形式加倍返还了检查费。最近我感冒不适,另一家权威医院化验血钾为8.3mmol/L,医师如临大敌,要我住院,因为钾高可致心脏停跳。我要求复查,结果为4.5,虚惊一场,该院也退赔了检查费用。
10.小学心理健康档案 篇十
大学生一向被社会称之为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随着我国新增加高等职业院校系列,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入学比例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头上曾经的光环已经不再像昔日那样耀眼夺目。再加之由于大学生人数的激增,导致社会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些难以达到大学生心理预期的结果,因此,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大学生中有约1/4 的人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调查也表明,约有四成的大学新生和半数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心理健康问题的程度较为严重,已经上升为心理危机[1]56,甚至频频引发象牙塔内的惨案,如清华大学女生铊中毒案、复旦大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宿舍命案、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这些惨剧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危机所致,所以,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建设的意义
高校所有这些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咨询活动,都需要通过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形式予以真实有效地记录,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原始凭证和历史记载,以便对大学生进行在校期间的全程心理健康跟踪服务。这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作用,不仅可以确保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而且可以为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乃至终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提供历史阶段性的心理健康记录。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不可或缺的档案信息资源,应当引起高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95。当前,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课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技术支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开发其在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应用的研究势在必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提供了动态的监测手段,也可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也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方法,它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已有3 成以上的高校为在校大学生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其中北京、上海等地高校的比例已达半数以上。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践已证明,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众多有益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毋庸讳言,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建设、管理与应用还未得到全面普及,从总体上来看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前进阶段,有些高校特别是历史发展历程较短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即使那些已经建立此类档案的高校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内容项目不完备、心理测评方法不规范、建档工作专业化水平低、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程度不高、资源共享程度不强、档案功能没有有效发挥等一系列问题。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此类档案建设已经标准化相比,我国高校的此类工作还存在随意性强和缺乏制度化与标准化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建立的科学完整性与应用开发方面,专门的研究还不多。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构建与应用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有许多工作有待作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完善,此项工作也亟须建立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程序,进而形成科学管理的体系。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建设的主要内容
1.大学生心理健康育与咨询档案个人基本信息。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基本信息资源,主要可以通过高校学生处等大学生管理相关部门来获取。其中包括大学生的姓名、别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籍贯、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直系亲属状况、血型、健康状况、所在系部、所学专业、入学时间等信息。这些基本信息往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最重要基础数据,它们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育与咨询服务机构在接受大学生心理健康育与咨询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3]77。它们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终生大数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这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基本信息时,需要格外认真、细致,防止出现不应有的差错,防止由此造成不应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隐患。在高校的现实学生管理实践过程中,就曾经出现过与此相关的事件。如某高校在大学生入校后所进行的体检中,由于工作人员粗心大意,将相邻两名大学生的体验结果录入错误,从而造成身体健康的大学生由于看到体检结果中自己患有某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半年后果然忧郁成疾,成为真正的患者。后来偶然发现了其中的缘由,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彻底打消了低落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很快恢复了健康。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活动记载信息。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核心组成部分信息内容。它主要含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接访记录档案信息。包括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大学生的来访时间记录,寻求解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问题的分类、性质、内容、严重级别,还应包括来访大学生当时的服饰、体态、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记录。第二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过程记录档案信息。包括针对来访大学生所提出的心理健康与咨询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接访工作人员所采用的处理程序、处理方法、处理过程、处理结果、来访者满意度等记录信息。其中双方的语言交谈内容和心理测试内容是重要的档案记录信息。此外,还应包括符合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规定所允许的有关服务过程的相关录音、录像、图片、照片等各种类型的全程记录信息。当然,其中有些过程记录信息需要遵循必要的保密要求,为来访大学生提供个人隐私权的相关保护。第三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反馈记录档案信息。包括曾经来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追踪记录、定期随访记录、效果记录、来访者的相关信息反馈等。这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记录,不仅包括纸质档案记录载体,还应包括照片、录音、录像、摄像头等各种形式的数字化电子档案记录载体。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数字化建设。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档案信息资源,因此,在经过长期累积形成本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后,需要加强对其管理,方可更好地做到长期保存、及时参考、随时调用和资源共享。在这其中,将传统纸质载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进行数字化技术处理,使之成为数字化载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是重要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具体就是采用数字化电子扫描、数码相机拍照、高清摄像头录制等相应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所有的纸质载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转换为数字化档案载体。由于这种数字化档案载体具有长期保存,载体介质不易损坏,可任意复制,便于远程传送,便于档案资源共享等诸多优势,因此,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最佳载体形式,也是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基础条件。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网络化建设。随着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到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也不可避免地要融入互联网的网络中,要融入大数据的洪流中,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无法回避的,同时也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提供必要的互联网节点。在互联网上,不仅可以实现本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实现本行业、本地区、本省、本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资源共享。使本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信息资源成为互联网节点中的一员,使得本校的这一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信息资源数据汇入大数据的洪流之中,成为更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的可参考数据。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实现网络化管理的意义所在。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建设的背景、意义、现状、主要内容和网络化建设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建设进行了研究。
11.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目标 篇十一
一、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村卫生室、为辖区居民负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村卫生室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村卫生室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四)健康档案管理
1.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库房,配备档案装具,按照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2.使用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3.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4.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编码,采用l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和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统一的身份识别码。
5.居民健康档案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应长期保存,不得流失、损毁,违者依法追究责任。
6.、最终目标
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常住居民数×1O0%
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O0%
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一年内健康档案记录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有关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档案真实率=抽查档案中内容真实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x 100%(真实可以通过电话询问、逻辑判断等)
12.小学心理健康档案 篇十二
通过员工健康状况的控制,有效防止患病、有外伤或其他身体不适者给产品造成的微生物污染。范围
适用于与产品加工有关的所有人员。职责
3.1生产部(车间)负责检查与产品接触的员工的健康状况。3.2办公室负责新进员工卫生培训,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对患病员工安排合适岗位或调休,每年组织员工体检一次,索取健康证。工作程序 4.1要求
4.1.1凡从事产品加工的员工上岗前和每年底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获卫生防疫部门的有效 证明。
4.1.2全粉线操作员工,不能在患有碍产品卫生的疾病时上岗。如:肝炎、黄疸、结核、痢
疾、发烧、呕吐、感冒,其手部不能有外伤。4.2控制办法 4.2.1检测办法
a)每天交接班时当班主管要仔细观察员工是否患病或手部患外伤。b)员工上班后,若发现身体不适或手部意外创伤,应立即向当班主管汇报。4.2.2处理措施
a)当班主管发现患有碍产品卫生疾病的员工,应视情况临时调整,或视病情决定是否送医
院,并填写《员工健康状况处理单》待症状消除后经确认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后,方可上岗。
b)当班主管发现员工手部有外伤,应领创可贴包扎视其伤情可戴手套进行隔离,严重影响工作者立即送医院救治,并填写《工伤报告》,外伤痊愈后方可上岗。4.3 员工个人卫生
4.3.1 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特别注意加工过程中手的清洁,具体要求见文件《CZFA防止交叉污染》中的相关规定。
4.3.2 办公室应在员工上岗前进行产品卫生知识培训,并于年底安排员工体检,合格者留用,不合格者待岗看病,待合格后方可上岗。
4.3.3 新进员工经体检合格且取得健康证后方可报到,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4.3.4 办公室负责对员工的健康证进行归档,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掌握员工健康动态,控制 好污染源。4.4 纠正措施
a)无健康证的人员不得上岗。
13.如何做好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篇十三
一、完善家庭与个人健康档案, 做到动态管理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为社区卫生服务起到重要作用。健康档案建立得越规范, 发挥的社会效益就越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工作人员应按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标准, 为辖区内每个家庭建立一个规范的家庭医疗健康档案, 并赋予清晰的档案编码, 使健康档案管理有序化, 便于准确快捷地提供利用。为每一位社区居民建立一张生命健康信息卡 (就诊卡) , 以保证个人资料的完整性与动态管理的目的。要完善健康档案, 必须由社区医师分片包干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管理。就诊时健康档案与门诊诊疗系统 (HIS) 联机, 每次诊疗活动的记录转录个人健康档案资料中, 随时更新添加个人健康记录;死亡报卡、传染病访视卡、孕产妇访视卡中随时增添相应信息, 或注明死亡时间 (撤卡) 。转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回来时, 能及时将其住院治疗和手术及伤残的信息资料转入健康档案。慢性病随访管理中, 对新发现个人健康问题应及时转入个人健康档案资料中。上门出诊、家访、下社区 (村) 、医疗咨询中发现的个人健康问题, 随时记录进健康档案中。健康档案分片由相关责任医师管理, 并每年进行一次回访调查 (上门、电话、门诊) , 及时记录更新个人健康档案。
二、建立公共卫生报病网络
利用信息化网络建设以疾病预防控制为目标, 建立社区公共卫生事件综合报告网络。一是建立社区综合报告网络。要构筑起以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责任医师、社区公共卫生助理员、楼道及辖区单位义务监督员组成的五级报告预警系统。利用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构筑起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报告网络。二是设立社区公共卫生助理员制度。对公共卫生十三类事件进行实时监控, 一有情况, 迅速及时由社区责任医师连同公共卫生助理员进行核实排查并进行网上直报, 如情况严重及时启动社区突发事件控制预案。
三、加强慢性病专案管理
慢性病的专案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 为提高社区慢性病人的生活质量, 加快功能康复与治疗, 慢性病专案管理软件系统设计要科学合理, 要随时反映每一时间段康复状况及追踪、随访的结果,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社区医生入户普查和开展家庭病床等义务活动后要及时记录, 对档案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每年更新信息内容。努力把社区卫生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 纳入社区医疗健康档案的范畴, 保证档案齐全完整。
四、加强人才培养
要牢固树立起“发展社区、人才为本”的思想。当前基层卫生工作岗位的卫生工作者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坚力量, 所以必须加强基层卫生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特别是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执业医师, 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并结合本地区卫生工作的实际, 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勤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三) [J].中国社区医师, 2002.18
14.儿童健康档案DIY 篇十四
健康档案包括的内容
吃:每天几次,每次的量。
喝:每天喝水的量,喝的都是什么水。
拉:每天的大便次数,大便的量,大便的性状。
撒:小便的次数、颜色。
睡:白天小睡几次,多长时间。晚上入睡时间和第二天起床时间。
健康档案的制作原则
简明扼要
记健康档案不能像记孩子的成长日记那样详细,而是要简明扼要,把最关键的记下来就行。宝宝生病的时候把健康档案带去给医生看,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如果写得太多,医生没有时间细看,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就失去记录的意义了。
数字化记录
除了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宝宝生病时的一些症状也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轻重,这样可以看出病情的变化。
坚持记录
健康档案要坚持长期记录下来才有用,从孩子出生时进行,至少做到3岁。
常用的健康档案如何制作?
虽然我们在这里告诉大家健康档案的内容和记录的原则,但具体做起来,可能很多人还是不太清楚,没关系,现在我们就带着你一起来制作几种常用的健康档案。
饮食的记录
今天孩子吃了什么,新加的食物是什么,如果食物标明了成分,最好把成分写上。当孩子出现过敏、腹泻等情况时,查饮食记录就比较容易发现引起过敏和腹泻的原因,可以帮助医生最快、最准确地作出判断。
发烧的记录
记录下孩子发烧时自然变化和药物干预的情况,包括测量体温的时间和体温度数,如果吃了退烧药,记录下服药的时间和服药后的体温变化。用没用药一定要注明,因为用药后的体温变化和不用药的体温变化代表的不是一种情况。比如一个孩子高烧,4~6个小时烧上去一次,如果没有吃药,就不是持续高烧,如果吃了药,就是持续高烧,因为药物的作用时间就是4~6个小时。
湿疹的记录
孩子起湿疹,以记录的第一天作为一个标准来记录湿疹的程度。比如今天发现孩子有湿疹了,那么就以今天的湿疹程度来打分,把它定为5分,这就是一个参照点。第二天如果湿疹减轻了一些,就可以打到4分,后天如果加重了,就打6分。记录一段时间,就能够看出来湿疹的变化情况,再根据饮食的变化来分析,医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作出判断了。
腹泻的记录
遇到孩子腹泻,同样是以第一天孩子第一次腹泻的程度为参照点来做数字化的记录,比如第一次程度为5分,旁边记录腹泻的时间。第二次与第一次相比,如果量少了或者不太稀了,记录为4分,量多、更稀了,则记录为6分,以此类推。这样记录下来,孩子的腹泻情况及变化情况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看病时拿给医生看,会对医生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本期诊室
小结
健康档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延续性的记录,长期坚持下来,一定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帮助。
记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不管是家长还是保姆,都要强调真实性。如果是保姆记录,不要给她压力,如果强求保姆保证宝宝每天吃下去的量,保姆有可能会因为担心达不到这个要求而填上不真实的数字,这个记录就失去了意义。不责备保姆,不给她硬性指标,她才能做到吃多少记多少。
15.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汇报 篇十五
夯实基础 优化服务
扎实做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
市卫生局(2009年12月8日)
===位于====,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辖3乡9镇,566个村居,人口81万。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61处,其中县直院、站、所7处,医疗集团1处,乡镇卫生院11处,村卫生所452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健全。近年来,我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上级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把建立和管理使用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有效载体来抓,定期为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加快实施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开展主动式卫生服务,系统了解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医疗费用,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为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党政重视,加大投入
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农民的健康问题,2004年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
—1— 定》,决定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契机,免费为农民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农民健康档案的新路子。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县把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列入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县健康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建档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村居均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组成由卫生、督查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对各乡镇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通报,确保了建档工作平衡推进、稳步发展。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农村居民建档工作列入各乡镇综合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县卫生局每年组织一次考评,把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工作纳入与乡镇卫生院签订的“综合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中,同部署,同考核,同表彰,有力促进了全县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县政府先后出台和实施了《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实施方案》、《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制定了全县统一的农民健康体检和建档标准,明确了工作目标、内容、方式和实施步骤。制定出台了慢性病人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慢病门诊治疗按照45%的比例补偿,比普通门诊提高20%。三是强化资金投入。为保障农民健康体检和建档工作的顺利实施,县财政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先后安排专项经费30万元,为各行政村统一—2 — 配备健康档案橱,统一印制了全民健康查体档案和健康手册。对按规划要求改貌建设的村卫生所,经验收合格后配套补助1万元。目前,全县已改造完成429个高标准村卫生所,全部达到诊断室、药房、观察室、治疗室、健康档案室(健教室)、值班室“六室”分开。对于开展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乡镇卫生院,县财政每年给予10万元资金补助。2004年以来,县财政共拨付200万元的健康体检经费和20万元的农民健康档案信息网络经费,还多方筹资4000余万元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县直医疗机构添置了救护车、彩超、X光机、B超、生化分析仪等必要医疗设备。
二、扎实运作,积极推动
(一)宣传动员,强化培训。以政府的名义召开县、乡(镇)、村三级有关干部和乡村医生参加的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工作。严格实行卫生局机关干部包乡镇、卫生院干部职工包村、乡村医生包组责任制,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利用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农民健康档案工作的相关内容,力促广大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建立县乡村三级建档工作网络,配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050名;在县卫生局设立了专门办公室,抽调骨干人员,具体负责建档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结合“WHO-卢森堡-山东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与慢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成立了卫生人才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对全县乡村卫生人员进行慢病知识和建档知识培训;同
—3— 时,聘请有关专家,对县乡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专题培训,详细讲解农民健康问卷调查及档案内容,使其熟练掌握调查技能、方法、要求,确保健康档案信息真实准确。目前,全县有1300名农村卫生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9%,技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建档质量进一步规范。
(二)调查摸底,先行试点。在新农合基线调查的基础上,从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中抽调业务骨干36人,组成县建立农民健康档案试点调查组、体检组,先期对12乡镇48个村进行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工作试点。各试点村抽调村干部、乡村医生、计划生育管理员等10余人成立向导组、协调组,配合县工作组开展健康调查工作,圆满完成试点村的健康调查和建档工作,共调查1.1万户、3.8万人,摸清了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并按年龄段分组进行汇总分析,为制定全县实施方案和健康档案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县卫生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分类指导。
(三)免费体检,建立档案。一是结合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坚持每年对已经参加新农合,而当年没看病报销及50岁以上的参合农民提供免费保健查体,由县直定点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组织抽调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务人员直接进村,给农民提供血压、视力、听力、心肺听诊、胸透、心电图和B超等常规项目的免费体检,保质保量完成体检及建档任务。以户为单位,统一建立农民家庭档案并录入电脑,以村为单位设立农民健康档案室,—4 — 由村卫生所集中管理。同时,把已经完成全程计划免疫的儿童保健资料,平时在县外就诊的患者资料和病历资料,及时充实到农民健康档案中,确保了健康档案的完整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对体检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人实行分类管理,定期上门随访,进行合理的健康干预。二是结合日常门诊,针对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门诊工作中逐步开展首次就诊时即建立健康档案,病人再次就诊实行连续性跟踪记录;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的趋势,对35岁以上就诊患者首诊测血压,对45岁以上就诊患者首诊检测血糖,对发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建立随访表,制定慢性病随访管理计划,进行系统管理;妇幼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孕产妇、儿童保健两个系统化管理结合起来;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建档,随时掌握他们病情的动态变化,并将检查结果记入个人健康档案。三是结合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主要由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派专职人员完成该项工作,作为结合日常门诊和体检方式建档的补充。2004年以来,先后为54万人次进行了免费体检,免费体检金额达540万元。查出各类疾病患者3.1万人,均得到了及时的医疗服务指导和治疗。
三、加强管理,用活档案
一是强化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以新农合网络为基础,组建了卫生系统信息化管理中心,编制开发了综合信息、门诊住院、新农合报销、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
—5— 健、农民家庭健康档案等管理系统软件,并投资200多万元为村卫生所(站)配置微机452台,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微机网络化管理平台,对健康档案、处方打印、一体化报账等业务实施网上办理。农民就诊在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可以随时查询患者的健康档案,方便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等进行了解,减轻了农民重复检查费用。农民就医后的信息可以及时录入该系统,达到了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建立定期回访制度。自2004年开始建立大病回访制度,由县医疗集团抽调内外妇儿科专家,采取走村入户的方式,主要“回访”得过重病、疑难病或慢性病的参合受益农民群众。随访专家携带医疗器械,对每位出院正在康复的病人进行常规体检,对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行复查、了解,向每位被访患者发放健康调查询问表,及时收集患者康复资料,对下一步的康复提出合理化建议,宣传康复保健知识,使病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卫生专家高质量的服务,保证了病人得到及时医疗,拉近了医患关系。三是积极采取慢病干预措施。在乡镇和村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优秀家庭主妇控盐竞赛”、“无烟家庭评选”和“慢病控制知识竞赛”等活动,免费发放宣传资料、慢病防治手册、年画、控油壶、限盐勺,发放装有健康教育读本、毛巾、香皂、香皂盒等纪念品的“慢病控制小礼包”4000余套。在乡镇中小学开设慢病控制健康教育课,开展了“一周干预记录”、“致家长的一封信”活动和“我劝父母少吃盐、少吃油”、“我劝父母不吸烟”、“我劝父母减减肥”作文竞赛。—6 — 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干预,实行分级管理,针对病人制定个体治疗方案,重点开展以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和控烟为核心内容的健康干预,促进慢病综合防治。
总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一项事关群众健康福祉的民心工程,社会关注,群众渴望,效果明显。目前,我县共为38万名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占全县农民的63%;以户为单位建立农民家庭健康档案11万份,占全县农户的62%,农村居民中查出患高血压13838人、糖尿病5824人、冠心病4652人、脑卒中3116人、精神病人635人、残疾人2014人。全县孕产妇和儿童系统化管理率分别达到98.3%和98.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9%以上,农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1%,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1.6%。
下一步,我县将以被确定为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省级试点县为契机,按照这次会议要求,坚持“巩固、完善、规范、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工作向更好、更高发展。一是加强组织管理。按照省市要求,切实加强组织和领导,完善制度和考核标准,抓紧制定全民建档“实施方案”并尽快实施,确实发挥好卫生行业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二是加强档案管理。按照国务院、省、市新医改近期确定的重点工作要求,尽早实现人人健康查体,户户建立家庭档案。同时,全县统一健康档案内容、样式、服务规范,建立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推动各项农村卫生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7— 开展。三是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业务指导,加强监督考核,在我县村级卫生所实现微机联网的基础上,争取2010年全面实施电子化健康档案,实现县乡村健康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全县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
【小学心理健康档案】推荐阅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07-16
小学心理健康常识10-12
小学心理健康知识摘要07-17
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总结07-3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8-03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教案09-10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11-27
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08-17
小学抗挫折心理健康教案09-24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计划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