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4-07-28

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共10篇)

1.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一

中学历史教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仅仅靠有限的常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历史活动课程的开设能弥补这一缺憾,形成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讨论稿)中又指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无论从实际教学的需要还是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

在活动教学中,学生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首先,学生有权对自己的活动做自我选择,如,面对问题自己选择观点,自己查阅史料,自己动手实践,自己编写材料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自由自在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操作、体验等活动。其次,由于有自主权,学生即会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他们主动展开思维,进行理解、分析、整理、综合对比、合理评判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及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活动课的开展使学生们得以广泛查阅资料,搜集课外知识或进行实地考察等,这将使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获取大大超越书本的范围,丰富了他们的视野。而且由于开展活动课,学生参与的多,对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会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对知识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以及实际有效的运用,而不是靠机械背诵和表面理解来掌握知识。

3、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研讨、创新意识。

活动课的开展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思辨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等;而且活动课过程中,拓宽视野的资料查阅与分析,资料的对比分类研究,对前人定论的认同或质疑,对历史遗迹的寻访与审视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研讨、创新意识。

4、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活动课的开展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在亲身探索、实践中获得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也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5、活动课的设置促使师生创造性地整合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生成。

组织活动课教学,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游刃有余。活动课教学的实践必将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和教师角色的转化。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理论依据

1、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历史活动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为第二课堂,看作常规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因此,对于活动课的研究明显少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在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讨论稿)中,将活动课看成跟课堂教学并列的基本课程。在众多的研究文章中,活动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方面的作用得到肯定。河海大学出版社《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一书对上述观点都有叙述。相对而言,对于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具体的实施和开发各种专业刊物上尚未出现。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维果茨基的“活动理论”:“客体——活动——主体”论,即在客体的作用和主体的状态变化之间插入了一个特殊的中间环节——主体活动,在学习中让学生具有活动意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多动脑动手。

(2)赞可夫的发展性原则: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的发展,教学内容应逐渐丰富和深化,组织形式需要逐渐复杂,教学活动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应逐步提高,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以其的自身发展为目的。

(3)成功心理学理论: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和欲望,有获得承认的需要。

历史活动课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成功的机会,只要学生是主动参与者,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巩固,是理论知识还是动手能力,乃至发展为对事物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学习动机,增进自信心。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1、研究目标

(1)科学界定“中学历史活动课”的内涵和外延。

(2)合理安排初、高中活动课程的设置,探索出科学实施活动课程的操作机制,有效进行教学实践。

(3)注重活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过程、重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形成历史认同感,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

2、研究内容

(1)中学历史活动课在提高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的作用与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开发。

(2)实施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计划与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开发。(3)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开发。(4)中学历史活动课多种模式的建构与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开发。

3、课题研究的方法

(1)思辩论证法。

(2)调查研究法。

(3)实验比照法。

(4)经验筛选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3月—2007年1月

完成课题的申报和开题;收集与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或电影片段,并按单元与课文分类整理完成课题组内部的基本工作分配。完成开题报告,向专家组报告本课题研究的依据、价值、目标等,进行本课题的初步论证。

第二阶段:2007年3月—2008年1月

启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课程计划,课题组老师对自定的活动课模式进行操作性研究。七年级、八年级和高一年级结合教学实验的成果完成中期成果总结。

第三阶段:2008年2月—2009年1月

开展历史电影、历史游戏、知识竞赛、历史小报,历史故事演讲,历史歌曲与历史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组织学生编排历史短剧,并根据教学效果对历史歌曲和历史电影进行加工和修改,同时,完成学校历史知识竞赛题库的筹建。

第四阶段:2009年2月—2010年4月

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并以论文和素材库形式展示课题成果。撰写相应的课题研究报告,接受上级专家的评估验收。完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组在学校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根据预先制定的研究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

1、在七年级举办了“成语故事大家讲”以及在八年级举办了“长征故事大家说” 等活动。每次活动都有10个班级近200名学生参与。在班级比赛的基础上,各班选出2名优胜者参加年级组决赛。活动中,我们聘请了教研室主任、年级组长担任决赛现场的评委,对优胜者予以奖励,并且,请评委老师进行现场点评,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2、在七年级举办了以“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为主题、在八年级组织学生开展了“我喜爱的民族自治区”为主题的历史知识手抄报的制作活动。每次活动教师指定主题,让学生围绕“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我喜爱的民族自治区”,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或者请教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手抄报。要求人人参与,然后,课题组成员对收集上来的手抄报进行逐一筛选,从中挑选出100多份手抄报在学校大橱窗展出。该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我国的民族自治区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高一年级举办了以“辛亥革命是否成功”为主题的辩论会,这项活动从计划到具体落实,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先在各班分组进行辩

论,获胜方参加年级组的复赛,最后两个优胜班级在学校多功能进行决赛,并现场实况录像。我们邀请了学校领导、各教研组长担任评委,并现场进行了点评,整个活动过程组织严密,配合默契,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地提高了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课题组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4、在高二年级举办了“课本剧表演”。由课题组教师分头搜集资料,筛选剧本,最后,确定了“文成公主入藏”、“重庆谈判”、“开国大典”、“新航路的开辟”、“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加冕称帝”等10个片段,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编写剧本,制作道具,利用课余时间排练,每班安排2个学时表演。该项活动学生特别喜欢,参与的热情高,干劲大,效果好,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

5、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课题组分阶段举办了“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根据学校政教处提供的革命歌曲备选曲目表,我们结合各年级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了诸如“歌唱祖国”、“红星照我去战斗”、“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阿瓦人民唱新歌”、“心中想念毛委员”、“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南泥湾”等100首革命歌曲,先在课堂上分组比赛,然后分班级比赛,最后准备在全校掀起“革命歌曲大家唱”的高潮,通过这项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斗志。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一)对中学历史活动课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科学的界定

1、中学历史教学活动课——与常规课堂教学不同的历史学科活动课。集中大量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对自主的探究空间,让学生体验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中学历史教学活动课程——指中学历史教学中区别于常规课堂教学的活动课程和具体进程安排。

3、中学历史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开发——其内涵拟可表述为:在中学阶段,实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历史活动课程并适度开发校本课程,以及对历史活动课的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和活动课程的合理安排。

4、中学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更多的历史知识,并有利于会考和高考,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活动课的开展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中学历史活动课的本质所在。

(二)对中学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1、历史活动课主题的选择方面。

首先、以历史教材为依托,认真组织教材中的活动课。

我们所使用的北师大版的历史教材,每一个单元都设计了活动课,无论是七年级,还是八年级,选题都很精巧,内容丰富。譬如,编写历史小故事、历史知识竞赛、历史知识报告会等等。同时教材还附有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要求、活动提示以及参考资料。这些活动课类型丰富,有竞赛式、辩论式、历史学法等方面的内容,并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基本是同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组织好这些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其次、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主题。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主题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学生这一主体,不要凭教师的好恶选择内容,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都可以作为活动课的内容。比如八年级上册第21课的学习与探究,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为主题开展活动课。学生提出建议,能否将“抗日救亡歌曲联唱”改为“爱国歌曲联唱”。毕竟,抗日的主题更单一,离今天的学生更遥远一些。同意将主题改变,但教师也提出要求,所选爱国歌曲在演唱之前,必须有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以及表达的爱国之情的介绍。主题的改变,更符合今天的学生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第三、充分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开发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家乡、走进社会。譬如,我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系列——《我爱母亲河——走进黄河百里风情线》、《我爱母亲河——走进黄河千年古镇青城》等,都可以充分利用。结合我们周围的文物古迹,选取主题,开展活动课,让学生体会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2、历史活动课的实践方面。

通过本次课题的活动实践,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历史活动课,它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得到生动、鲜活的体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技能知识等层次得到发展。这符合了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也使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课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尝试。

首先、历史活动课把课堂和学科教学的创新结合起来,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提倡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性学习,既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热点。譬如,将历史知识改编为历史剧本,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重要举措。剧本的改编,强调历史的真实性,从历史知识入手,见人所不见;强调艺术性,敢于合理想象,想人所未想;强调综合与重组历史信息,从现象中抽象出本质„„这些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科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有的学生通过编排历史短剧,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历史有了较深的了解,这样就使学生把远离时空的书面知识,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的更深透。既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又提高了学生自身素质。

其次、历史活动课使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综合应用。让学生走进历史剧场,通过查阅资料、选取主题、排练表演、制作道具等,弥补了青少年自主性、实践性的缺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策划、制作服饰头饰、布景、画宣传海报„„尽管有的表演有些过火,有的道具不符合时代要求,有的主题不鲜明,有些内容挖掘的还不够深刻等等,有许多还很稚嫩的表现,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编演历史短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扩大了知识领域。

第三、历史活动课加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例如,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同学们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绘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或口技的,就搞配音伴奏;写作水平较高的,就承担编写剧本的任务;„„各扬所长、相互配合,加强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第四、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耐挫能力。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学生参与历史活动课的

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耐受力,提高他们的“免疫力”,磨练他们的意志,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不无裨益。

只有活动的教育价值真正为人们认识与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与发展主体的主体性才能受到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素质教育理想和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活动教学通过活动切实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学习,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将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最终会成为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最佳途径。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我校初中年级班额普遍较大,平均人数接近70,大班额的存在,对活动课的开展来说,带来一定的困难。任课教师为了组织一次活动,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活动的周期太长,承担实验课的教师负担过重。

2、学生对历史学科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历史是副课,中考不设为必考科目,高中只有文科生才重视,所以,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或指定的课题往往采取应付的态度,敷衍了事,加大了教研课题的难度。

3、对课题组教师而言,大多没有做过课题研究,缺乏经验;但是,他们敬业精神强,工作积极性高,投身教研教改的热情高,只是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希望上级科研部门能定期组织一些研讨培训,以提高课题组教师的专业素质。

4、研究经费短缺。对课题进展过程性的记录往往因为资金的短缺而留下缺憾。

2.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二

一、网络新技术辅助历史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 网络新技术辅助历史教学的优势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 中国有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史, 世界历史更为浩瀚无比。同时, 历史又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人类对历史的了解, 主要依靠各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汗牛充栋的史籍。因此, 历史教师在日常备课、上课、进修的过程中, 仅仅依靠薄薄的一本教师教学用书是远远不够的。

网络新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 能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 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 其巨大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快速捡索功能, 使每一位历史教师拥有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 并能够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料为教学服务。同时网络新技术技术的发展, 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传递图文声像等多样化信息, 而且能够将他们集成起来, 进行超文本链接, 这就为再现部分历史提供了可能。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多能为历史教学所用, 从而大大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历史视野。

2. 网络新技术辅助历史教学的基本类型

(1) 历史重现型

这是历史课件最常见的用法。网络新技术通过大量珍贵历史瞬间 (图片、录像) 的重现把学生带入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 学生多种感官并用, 并参与认识过程, 如同身临其境, 既可增加学习的兴趣, 又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理解历史事件,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学生觉得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史实堆积, 而是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

(2) 游戏教学型

这是课外学习历史的辅助形式。通过有趣的游戏形成竞争性的学习情境, 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者通过操作, 在游戏中实现学习。例如一个名叫《历史迷宫》的程序要求操作者正确地选择和操作历史知识, 或回答一些历史问题才能携带尽可能多的珍宝走出地下迷宫, 否则就会碰到一些危险。游戏结束, 网络新技术给出操作者的得分, 直观形象、反馈迅速, 令人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感觉, 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

(3) 编制试题型

这是辅助教学的实用性。即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分类, 网络新技术按照一定的要求 (难易和知识点的分布) 从题库中选择试题, 打印成卷。因试题随机组成且难易得当, 知识点分布合理, 有较高的信度, 可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若有历史网络新技术教室可以在网络新技术上进行联机测验, 网络新技术会对每位学生的回答作出评判, 并记录解答时间、次数等参数, 按照标准计算成绩, 迅速作出学习评价。

3. 网络新技术辅助历史教学的误区

目前在使用网络新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 存在着过分讲求形式, 盲目运用网络新技术教学手段的倾向。笔者曾经观摩过一些历史教学使用现代化技术的示范课, 在感叹青年教师的才华、扎实的基本功、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的同时, 也常常为一支粉笔, 几张幻灯片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要化费几倍甚至于几十倍的精力去制作或请人代制网络新技术课件而感到叹息。教学示范课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好平时的每一堂“家常课”, 如此化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这在平时日常教学中是根本办不到的。现代教育媒体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教师这一主体。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教师与现代教育媒体的关系的实质是人驾驭物, 发挥物的作用优势而服务于人

二、网络新技术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网络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 它是为教学服务的, 是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如下问题:

1. 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要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教师队伍, 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要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已显得落后;其次, 专修业务, 不断“充电”, 既要继续学习和钻研, 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史学理论, 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艺术, 又要积极学习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历史教学;再次, 增强创新意识, 勇于探索, 不断创新,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的教学思路。

2. 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用电脑代替人脑

网络新技术教学, 学生普遍认为信息量大, 且变换快, 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 也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网络新技术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网络新技术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3. 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盲目使用网络新技术教学

网络新技术技术辅助教学, 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应和教师的教学有机结合。网络新技术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 切不可在使用网络新技术教学时, 抛弃优势方面, 只是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 顾此失彼。网络新技术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之一, 各种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 在教学中他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因此, 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及各种媒体的特殊性质, 根据需要选择和有效应用媒体, 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 使用网络新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演示与操作相结合。一个课件质量的好坏

与它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学生参与性密切联系,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 能随机应变, 对历史地图中地点、路线、过程等可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当堂操作或演示, 体现交互性, 让学生参与, 气氛活跃, 提高了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可防止从“人灌”到“机灌”的现象。课后对上课中产生的灵感及时记录, 并进行修改, 做到精益求精。

5. 努力提高课件制作技术, 切忌照搬他人

网络新技术教学要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制作的课件切忌只是让书本搬家, 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 制作课件要充分体现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使用现成的教学软件, 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 有所选择加工, 注重择优, 千万不要图省事, 照搬不误。

三、结语

3.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三

一、实行“两先两后”法,提高学生掌握双基的能力

“两先两后”是指: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这种学习方法依据互动拓展理论(自主探索引起的互动是积极的)。旨在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过程,形成师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即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它成为我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历史学习的规范方案。以下是“两先两后”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预习

1.了解课标,明确该课学习重点。

2.以配套教辅材料的知识体系为预习纲要,初步熟悉该课历史知识的背景、事件、经过、结果、影响、评价等基本要素。

(二)听课

1.笔记

尽可能在书本上标注完成,或用贴纸为补充,便利于今后复习,同时每位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作为典型例题及错题集的记录,作为高三复习材料。

2.课堂交流

主要解决:疑难问题的提问及师生互动;教师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题型的解题技巧;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等。

(三)复习

1.结合课文导言,自主整理该课基本线索。

2.掌握知识体系的结构以及阶段特征,理解把握关键词,以教师课堂补充内容作为拓展延伸内容。

(四)作业

1.精选作业内容:基础训练题及课后阅读思考题均要求全部完成,提高训练部分依高中不同年段的要求选做,材料题答案注意采用历史专业语言并能规范化答题。

2.批改及评价:当天布置的习题,选择题部分由科代表分小组调查,错误部分以“正”号形式统计,作为下一节课教师讲评依据。

通过“两先两后”的落实,一方面,学生课前、课后有事可做,激活了学生的内在动力,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也享受到了与同学老师交流碰撞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检测情况,依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这就容易抓住重点、定准难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以学定教”,提高教学效率。

二、立足本校实际,展开务实有效的校本教研、个性与共性相长

农村中学教学资源有限,与高校、名校的交流较少,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不断提高,这对每一个教师构成较大的挑战,应该发挥教研组的力量,立足本校实际,群策群力,相互学习与促进,通过集体教研,寻找提高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1.高中历史图文史料问题设计

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图文史料丰富多彩,并且图文史料与周围教材内容联系密切,旧教材的问题设计,早已有过研究,但目前新教材新的图文史料较多,因而以之作为校本课题的研究、开发成为教研组的资源,具有现实意义。

以教材中的史料及图片资料进行问题设计依据:一是借助学生原有知识与图文材料的联系来设置问题;二是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三是利用反问或假设,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产生矛盾,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例如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文材料“如有可能,我将教导石头飞起来打击世上的暴君”——拜伦。经过研讨,最终确定设计问题如下:

①材料反映作者的什么思想倾向? ——反对封建专制,渴望斗争,富有战斗精神。

②材料体现浪漫主义文学的什么特点?——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教导石头飞起来体现)。

采用图文史料问题设计,对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既是挑战,又是鞭策。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合作精神。而直观明了的问题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并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相应促进学生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

2.课堂教学“问题教学法”的“问题设计”

4.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四

当下的初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学生认为

历史是开卷考试,到时候翻翻书就可以应付了。所以,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考什么,教什么,课堂上照本宣科满堂灌,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45分钟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兴趣寡然,草草应付。

在倡导高效课堂,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历史课,成为当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中学历史教材几经易稿,新教材中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这就意味着它必须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发挥其新的教育功能,这给我们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认真钻研“新课标”,我认为中学历史教育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一句话“学史可以明志”,学生能在老师的教育下明确自己的志向,好多事情就可以不言自明。由此,历史教学不应只教知识,应该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感悟学习的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不仅是学有所“知”,而是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本学期开展了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我这次讲的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经济大危机》,这一课的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如果按照以前的讲授法,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无味,自然谈不上有多大的效果。怎么做?我觉得能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效果自然会好起来。因此,我改变了以前的做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我在课堂上只是引导学生,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没想到学生反应非常的热烈,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料。

这堂课之后我意识到教学中,教师应逐渐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从历史的学习过程中领悟纯知识中蕴含的道理。我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例如:《经济大危机》教学:1.创设情境,勾连历史。运用多媒体,展现美国著名的三大总统的画像,并附上文字说明,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活动情景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2、情景再现,临境感知。看《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视频。让学生从声音画面中感受当时的情景,感知大危机带来的危害,学生的内心深受震撼,印象深刻。

3、问题探究,运用大量的材料,并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史料中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引导,适时的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回答中获得了成功感。兴趣很高。

4、亲自体会,争相参与。设计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叙关于罗斯福的故事,感受罗斯福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从中感知迎难而上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接着,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罗斯福或是他的智囊团,帮罗斯福想办法应对危机。这一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构思,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他们所想的办法是否可行,师生共同评价,得到大家肯定的学生会信心大增,稍落

其后的学生会不甘人后,绞尽脑汁去想更好的策略,人人参与,活动中气氛异常的热烈。5.学生小结,内化知识。课堂小结以往都是老师自己给学生点出重点,让学生着重注意。现在,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学生自己来梳理本课的要点。结果大家共同努力,所归纳的知识结构完全而且清晰。老师给予高度评价后,学生们激动不已,热情倍增,信心倍增。

6、激发思考,激励质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成功的教学在于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让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学生的心灵喷涌而出。因此在这节课后,安排了“你还想说什么?”“学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悟?还有哪些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此设计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像和发表意见的余地,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多次实践,我感受到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益,教师必须以学定教,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近代社会,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识、关注学生需要、提高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表现。鼓励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习了历史课程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都能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常规教学中,在每一课堂、每一教学活动中都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都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与关注„„向学生传

5.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五

内容提要: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编演历史剧”,把舞台表演引入课堂暗合了新课标“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合作学习的空间”的理念,给学生以丰富的知识的同时也更好地提升着他们的认知能力。只要我们深刻把握教材要求,合理选择情景表演,精心设计表演场景,巧妙组织课堂讨论,课堂情境导入必将使历史教学显示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历史情景剧”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功效。在这里,我对于“历史情景剧”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以及历史情景剧的注意问题本文将作一番简要的探索。

关键词:历史情景剧

实践

思考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编演历史剧”,在对初中学生进行的“我所喜爱的历史教学活动”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中,编演历史剧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特别是当今的学生,他们的自主意识与思维的批判性明显加强,认知过程和情感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他们反感生硬的譬喻、简单的贴标签和纯粹的道德说教,这就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历史教学中,我始终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历史学科的特点,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始终坚持把课堂交给学生,将历史情景剧运用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构建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和创造性学习的开放的教学体系。以下是我将历史情景剧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一、我对历史情景剧的理解

“历史情景剧”指的是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情境,用简单的情节再现课文知识点的一种课堂艺术表现形式。它通常以课本剧、历史短剧等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设计情景剧的课堂特点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与教师一起学习教材,看书、查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内部的分工合作,编写历史课本剧或情景剧的剧本;部分学生在已形成的剧本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天赋,身临其境地去展现历史;部分学生则在欣赏历史课本剧或情景剧的同时对同学所表演的历史作出评价,探究历史课本剧或情景剧中的真伪,为表演结束后的学习与辩论作准备。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体与灵魂,教师仅仅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与引领者。

“历史情景剧”作为历史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是感性到理性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知识经验与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若将这一过程分解,则可分为三部分,即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为实施教学目标而采取相关方式、方法、手段与策略;学生由知识储备、行动表现到感知体验过程等。也正因为如此,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历史情景剧”需要一定的策略性。

二、将历史情景剧引入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精心策划,把握情景剧的选题。

一般来说,以说明和分析为主的内容、以概述和介绍为主的内容、没有重大冲突或转折性事件的内容及没有典型人物形象可以塑造的内容,不适合利用历史情景剧和角色表演进行情景再现和课堂教学。而那些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既有冲突性和转折性的事件,又有典型人物可以塑造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采用历史情景剧教学。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陈桥兵变”、“文成公主入藏”、“岳飞抗金”、“三大改造”等采用情景剧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例如针对“汉武帝的统治措施”,学生表演历史短剧“武帝抉择”来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和好处,由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和三位大臣: 生A: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保江山呢?

生B: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生C: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辈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道家思想为妙。

生D: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臣以为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而道家思想让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生A;各位大臣意下如何? 同学(众大臣):董大人言之有理。

生A:好,那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通过以上情景剧的表演会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易于理解汉武帝的此项措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情景剧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要求是:有一定对话或动作构成的情节,有一个以上的活动场面,有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思想。所 以在选择编演情景剧内容时要选择故事性较强的片断。表演结束后,利用提问设计进行引导或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剧情引导到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才有利实现学生对历史理解的升华。

(二)巧设问题,利用情景剧引导课堂教学。

在情景内容的创设中必须要考虑情景要与问题有机结合,“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只有在思考中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历史教学的最终归宿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角色表演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因此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那种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师生间填空式的问答,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在设问时,要有意留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空间;提问中,要注意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而不是提第一个问题就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

例如:“郑和下西洋”是历史上重大的、学生熟悉的历史事件,经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内容, 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资料,分配角色,自编历史情景剧《郑和下西洋》,在编排过程中,我提出指导性意见,基本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学生们个个干劲十足,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最后,一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短剧在班级上演了,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剧本模拟发生在郑和下西洋回航途中。剧中人物:郑和、外交负责人:李大人、贸易负责人:张大人、军事负责人员:黄大人、船务负责人:胡大人、后勤负责人:宋大人。

为了充分利用情景剧,引导课堂教学,我设计了五个问题:

1、你能结合剧中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说说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吗?(出示材料:“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兼扩展海外贸易,采取异域宝物”)

2、你能绘制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简图吗,请动手画画看(注意出发地、途经今天哪些重要地区、国家、城市?穿越哪些重要海峡、港湾?最远到达哪里?)。

3、郑和在执行使命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4、郑和完成了使命了吗、他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完成使命?

5、为什么明朝的大臣不顾被杀、被囚的危险,纷纷上书直言“罢西洋取宝船”,为什么郑和逝世后,下西洋没有延续下去?

这些问题是围绕着“使命”一词而展开的,这些问题涵盖了不同知识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设计。我问题设计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考察基础知识。如问题2,这一问题的设计是面向所有同学的,具有推广性,学生可以联系课本的知识,触类旁通。第二种是探究性的。如问题

1、问题3,这两个问题是带有一定的探究性的,这些问题学生在书本上是不能直接得到答案的,他们必须结合情景剧的内容去进行探究,思考,问题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独创性。第三种:有思维深度的。如问题5,这一问题是具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能力的作用。通过提出 问题,便于学生从剧情内容获取系统知识,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从具体走向思维,并能够达到更高的认识水平。通过学生参与编导和自己分配角色表演,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表演能力,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文学想象和写作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想这出戏对学生们来说是难以忘记的。

(三)适时调整策略、灵活运用情景剧。

历史情景剧一般的运用方式是课前让学生做好准备,背熟台词,准备道具和服饰。但课堂情景短剧只是创设历史情景的一种方法, 当条件不具备时,如在异地教学,或在常态教学中,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排练的情况下,应灵活调整策略, 选用更简便易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讲《海路大通》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我就把《与哥伦布同行》的情景剧的内容打印成学案发放给学生,同时利用幻灯片放映出来,由参演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既保证了剧情能够顺畅完整地呈现,避免学生因为忘词而导致的尴尬局面,又能让其他学生边看边听, 准确理解人物对白。

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完剧本后,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剧本的问题进行讨论,利用讨论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由于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梯度和思维含量同时情景剧中的情景内容为学生构建了讨论的基础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材料来源,很好地避免了教学中出现形式上的讨论和“假讨论”的现象,学生讨论得比较热烈。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在课室来回走动,及时到各小组中进行引导,积极评价,使讨论环境变得开放轻松。为了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能让学生全面参与,在分配好小组后,让小组选出小组长和记录员,在分配任务讨论时指导学生要求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学生合作讨论完后,各小组选取代表回答问题,为了激励各小组,还可以让全班对各小组的答案进行评分,课代表进行记录,对于成绩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在学生发表意见时及时给他们进行点评。

学生在解答教师问题的环节中,教师还要根据授课的内容利用投影补充材料,例如讲到哥伦布的船队时,我投影船、罗盘针等有关图片。讲到哥伦布所到之处时,出示动态的地图、雕像、玉米等等,通过投影的补充材料,学生更直观,更详尽的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内容。

三、历史情景剧的注意问题

(一)要以课标为依据、突出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情景剧不是课堂的点缀物,情景剧在教学中的运用应该依托课标,围绕重点,难点进行。课标是进行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的依据,在历史教学中,授课老师不但要研读课标,还要领会课标的变化,把握其核心思想。所以历史情景剧的创作要依据课标,突出重点、难点,这一原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创作情景剧的时候都要把握的原则。

例如课程准要求“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教材主要是从郑和下西洋 的时间、人数、船只的数量、到达的范围来进行讲述这一问题。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依靠教材的内容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郑和下西洋是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的,也无法充分体现中国造船业的水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这一问题,我从船队的合理分工、宝船的数量以及分类、船队的起居饮食等几个方面进行编写,通过这些内容的补充,学生更能从不同的角度,更具体详细、深入地了解到我国古代造船业的高超和郑和下西洋在航海业的壮举。

剧本的编写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教师一定要明确想通过小短剧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即要知道“观众”从中学到哪些基础知识、悟到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而,剧本本身应主题鲜明,不能因为追求气氛的活跃而耍弄花拳绣腿,变着法儿追求虚伪的美丽,使表演脱离课堂教学的主题。所以历史剧的创作依照课标进行,既能突出重点,难点,又能把情景剧作为教材的补充资料,使教学内容更丰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材料,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尊重史实、合乎情理。

在历史课堂中采用学生表演“历史情景剧”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将历史过程以视觉、听觉刺激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情景再现。这种立体化的信息刺激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昧性。但是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因学生缺乏表演技巧而不能将信息准确传递,或因对历史背景的把握不到位,出现知识性错误,或因追求气氛的活跃,使所编小短剧出现偏离教学主题、流于形式的现象等等。特别是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有限,受当代影视作品的影响,容易戏说和大话历史。

无论是教师创作历史情景剧还是让学生创作,都要有种意识,历史剧和一般文学作品不一样的,它是通过有史实依据的创作来展示和“求真”历史。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均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如何帮助学生从虚拟情景中获得一种历史的感悟或者历史探究的方法,就需要老师在创设虚拟情景时,使情景最大限度地贴近当时的时代情境。虚拟情景要尽可能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与历史时代紧密吻合,这需要教师具有全局审视历史时代的眼光,在创设历史虚拟情景时不应该只是通过少许故事简介来说明教科书或者老师个人理解的观点,而要认识到虚拟情景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环境的“平台”。所以在编写历史情景剧时,必须要考虑合理性,一定要严谨,不然很容易混淆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准确的、科学性的知识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编演的课堂小短剧,首先是历史,其次才能是故事,切不可虚构情节.敷演成文。当然,从什么角度去反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可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三)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年龄小,学习能力较低,社会阅历少,普遍地多形象思维能力,少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认知历史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剧本的内容,情景剧的台词一定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演员要易于表达,观众要易于明白。

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因为客观条件所限,不必过分追求其逼真性而大量使用文言文,满口的“之乎者也”会造成“听”和“理解”两方面的障碍。另外,历史人物之立身处事与言行事迹要与教材相吻合,要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让观众得到一个清晰的概念或结论,每一句台词都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反复斟酌,不多说一句、不少说一句、不说错一句。角色之间的对话,切忌支离凌乱、含混、笼统、不切合口语实际。

在创作情景剧时除了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外,还可以通过细节的描写吸引学生。历史教学的魅力在于历史的细节,细节往往是历史不经意的流露是没有刻意装扮的历史,那种真实的力量和现场感最容易打动人。特别是娓娓道来的有故事情境的历史细节,更可以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如果教师讲历史的程序是背景、原因、目的、过程、结果、影响、意义,那么历史教学就会程序化,学生的思想也会程序化。

如在《郑和下西洋》的剧本中笔者是这样进行细节描写的:“我们有天下最大的宝船,足足有九桅十二帆,单单一个锚,就有几千斤重。”“带了很多贡品,有胡椒、珍珠、珊瑚、等奇珍异宝,还有大象、长颈鹿、狮子、金钱豹等珍贵野兽”“ 我们在古里遇上强盗,被强盗包围,幸好我们的郑大人英勇机智,击退海盗,当地的百姓很感谢我们啊!”郑和:“船队如此庞大,辛苦了我们的宋大人,宋大人每天负责我们的起居饮食费了不少心机啊,你们看,我们的船队还有专门的补给舰,还可以在船上面饲养家畜,种植蔬菜,每天给我们提供新鲜的食物,真是不容易啊!”学生从剧本的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历史教学的趣味和魅力。

尼采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追求,作为正处于青春期的活泼好动的、富有表现欲望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把舞台表演引入课堂暗合了新课标“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合作学习的空间”的理念。只要我们深刻把握教材要求,合理选择情景表演,精心设计表演场景,巧妙组织课堂讨论,课堂情境导入必将使历史教学显示其独特的教学魅力。总之,历史剧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巧妙创设,灵活运用,历史剧一定能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真正地促进初中历史的课堂数学。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37 2012年出版

6.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六

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学极其重要的分支领域。研究教学设计,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教学设计的最新观点与化学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具有化学个性的教学设计理念,构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用模式,对于当今化学课堂

教学改革有较高的价值。

一、教学内容的“二次规划”

化学教材是课程设计的产品,要受到政治背景、文化积淀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影响,是在统筹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学科教学内容作出的固定的规划,并非化学学科根据化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需要随心所欲安排的理想模型。如果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没有建立在现代教学设计新理念的基础上,只在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内打转,会导致与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相违背的教学行为。为了能合科学性、合规律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必须寻找化学教学内容与教学现实的结合点,从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规划”,即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包括

内容详略的框定和内容结构的重新组织。

1.内容详略的框定

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尽管教材有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当然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范围内。近几年高考命题提出的“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造成教学内容无限度扩散,有些课堂教学变得没有“规矩”,为此,有必要强调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要求。高中化学教材(试验修订版)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中的离子反应一节,涉及到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如果仅仅追求知识的整体性,会将内容搞得很复杂,这显然不符合第一章作为化学初步知识介绍的教学要求,这块内容的处理应偏重简略而不能过分精细化。另外一些内容又要适当加以拓展,例如第三章气体摩尔体积,“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这段话应加以拓

展,分析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分子数的比例关系。

2.内容结构的分析

学科教材是人类科学文化进步的结晶,具有系统化、结构化的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教材的内容不能仅仅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呈现,还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当逻辑结构与认知发展顺序相一致时,教材内容的组织是比较容易的,这些内容在高中化学教材和大学化学教材中都能找到,例如有机化学中烃的知识内容。当逻辑结构与认知发展顺序不相一致时,在内容安排时不能完全按照逻辑结构而应寻找逻辑结构与心理发展顺序的结合点,甚至有时会在逻辑结构方面作一些让步,高中新教材删去了硫化氢一节内容,主要是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

从逻辑结构来看,知识组块和排列顺序是两个主要方面。化学知识体系通常可以按照“点—线—网”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点”和“线”构成了知识组块,“网”显示了知识组块的排列顺序。“点”主要指化学概念,“线”主要指化学命题或化学事实,由知识网络形成了化学概念、命题和事实相互关系的图式,这就是化学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内涵。从逻辑结构考虑,可以采用归纳模式和演绎模式设计教学流程。归纳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先呈现化学事实,分析化学事实并提取某些结论,从个别结论中抽取共同的本质特征,归纳得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例如,从卤化物与卤素单质反应现象,得出活泼性Cl2>Br2>I2,再抽象出卤素性质的递变顺序,然后得出元素周期律中的有关规则。演绎模式的一般流程是,先呈现概括性的规则、概念或理论,然后进行精细化处理,验证、分析并理解规则、概念或理论包含的内容,最后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例如,先呈现物质的量概念,分析概念的内涵,理解概念包含的各部分内容,通过练习深化对有关内容的理解,最后达到对整个概念的全面把握。

从认知结构来看,教材内容的意义性和复杂性是两个重要参数。教材内容的意义性参数是指新内容中能与学生长时记忆中已有知识点联系起来的知识点的数量;教材内容的复杂性参数一方面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新知识对旧知识的比率,另一方面是指新知识进入学生的认知图式所需从事的认知加工的总数。可见认知结构分析的关键要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从中确定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对认知结构的分析是确定教学中采用“同化”还是采用“顺应”的策略的依据,即接受新内容仅仅是量的扩张而认知结构图式不变,还是认知结构图式的调整。例如,学习浓硫酸的性质,就要调整原有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式;学习硝酸性质时,是在有关浓硫酸知识结构基础上的知识量的扩张,原有的认知结构图式基本没有变化。

二、教学序列的设计

从教学起点到教学目标,可以有多种途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呈现有多种序列的可能,选择最合理的教学序列是追求有效教学途径的关键。教学序列的呈现通常采取构建推理链的方式,通过推理链能将学生原有知识与现实目标联系起来,寻找推理链是解决怎样教的突破口,例如,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形成如下的推理链:测定分子式→确定两种可能的结构→通过实验确定正确的结构→分析基团→推测性质→验证性质。形成支架式序列是常用的设计策略,包括“自上至下”和“自下至上”的序列。

1.“自下至上”的序列

传统教学设计理论认为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教学要从基本子概念、子技能的学习出发,逐步上升,逐渐学习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对教学任务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教学起点,然后采用“逐步生长”的策略,逐渐扩展知识范围。化学知识可以分成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相应地教学起点可以是初步的事实、引导性的概念、基本的技能或基础性的理论。

事实性知识通常出现在学习化学系统知识的前期,先从感性知识着手,让学生充分感受现象的真实性,体味现象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简单现象拓展到复杂现象,从了解化学事实的某个方面发展到对整个化学事实的全面理解,例如,从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到氯水使氢氧化钠酚酞溶液褪色,到次氯酸钠溶液的漂白性,呈现了以化学事实性知识拓展为主线的序列。概念性知识教学序列的安排,通常以引导性概念为起点,即新概念正式呈现之前,提供一些引导性材料,逐步扩大材料的范围,引导学生从中提炼、概括出实质性的内容,从而为新概念的构建奠定基础。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如何作的问题,侧重于技能的培养,通常采用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序展开训练,例如,有关物质的量计算,应先从简单的换算开始,从稳定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再逐渐变换情境,将应用的范围扩大。理论性知识的教学,可以从涉及理论的某方面知识着手,扩展概念、提升规则,逐步形成更加综合的知识体系,并建立新的理论。

2.“自上至下”的序列

除了“自下至上”的教学序列,有时还要设计“自上至下”的教学序列,即首先呈现整体性任务、显示知识的概要,然后进行精细化处理,从概要中找出细化的教学起点,展开内容,再从展开的内容中找到二级细化的教学起点,依次呈现一系列细化序列,细化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随着教学进

程而逐渐加深。

设计“自上至下”的序列有二个前提,一是确定知识概要,二是寻找可以细化的知识点。确定知识概要,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是属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还是理论性知识,然后确定内容的主要轮廓,例如概念性知识,概念的定义、肯定实例与否定实例;过程性知识,过程的基本功能、实施步骤;理论性知识,最基本的原理、主要观点。概要中需要细化的知识点,有些是明显的,有些隐含在粗略的内容中,细化是逐步的、系列化的,每一级细化的结果又是下一级细化的概要。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属于过程性知识,先介绍制备的主要流程、操作过程,并进行制备实验;然后从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中寻找可以细化的内容,例制取装置可以从反应原理、原料特点、条件控制等方面进行细化,反应原理又可以从氧化还原角度再进行细化,其它知识点也能找到逐级细化的推理链。

除了从内容角度考虑教学序列外,也可以从问题角度来安排概要和逐级细化的序列。在新知识体系中找到问题的中心,发散出问题的各个方面;呈现出问题的全貌,然后边解决问题边细化内容,最后达到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有关问题的彻底解决。例如,“氨”一节内容,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氨的分子式NH3,你能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讨论,并及时启发引导学生,从所学过的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离理论、氧化还原等角度切入,可以归纳总结成下列图示:(图略)

在上述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发散探讨的基础上,可以综合得到一系列新知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以“自上至下”形式展开。

三、教学设计的动态效应

教学设计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习者、目标、方法和评价。无论以何种理念设计教学方案,都应把学生的活动列入计划,教学方案中的内容显示的应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过程。因此,应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对话情境,尽可能显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通过意义建构模式进行学习。

1.双自主模式

教学活动既不只是教师的演讲、也不只是学生独立的、自由的研究,目前我国的学科教学适宜采用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双自主模式,即要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教学方案中必须包含学生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和交往活动。思维活动源于问题,应设计能诱发学生思考、便于师生展开对话的发散式问题;化学学科中的操作活动主要有观察、实验、实习等,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富有创意的实验设计;交往活动是体现课堂教学“教学本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提问、讨论和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让学生在交往中改变行为、感悟知识。

2.重视过程

智力的基础是智力技能,智力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通过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一系列过程中完成的。只从知识传授角度设计教学,会导致简单化的教学行为,即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知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通过模仿进行知识应用的练习。这样的教学由于忽视过程导致智力技能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因此,教学设计应从智力技能的角度分解教学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智力,例如,“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先提供1摩不同的固体、液体的体积是不同的事实(辨别),通过计算得出1摩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是22.4升(具体概念),再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定义概念),介绍气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规则),然后讨论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质量的换算(高级规则),通过这样

一系列的过程使知识的传授与智力技能的培养同步到位。

3.教学情境的设计

学生的心理结构和业绩行为发生了持久的变化,学习才得以发生。因此,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学设计必须对教学情境的安排作出规划,尽可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力求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内容的整合是产生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抽象的、微观的化学结构知识。

以上从不同维度对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旨在说明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如何讲授知识的设计,考虑的层面应是多角度的、交错的。当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的差别,教学设计维度各有侧重。如何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效果,尚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深入的探索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学极其重要的分支领域。研究教学设计,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教学设计的最新观点与化学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具有化学个性的教学设计理念,构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用模式,对于当今化学课

堂教学改革有较高的价值。

一、教学内容的“二次规划”

化学教材是课程设计的产品,要受到政治背景、文化积淀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影响,是在统筹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学科教学内容作出的固定的规划,并非化学学科根据化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需要随心所欲安排的理想模型。如果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没有建立在现代教学设计新理念的基础上,只在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内打转,会导致与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相违背的教学行为。为了能合科学性、合规律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必须寻找化学教学内容与教学现实的结合点,从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规划”,即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包括

内容详略的框定和内容结构的重新组织。

1.内容详略的框定

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尽管教材有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当然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范围内。近几年高考命题提出的“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造成教学内容无限度扩散,有些课堂教学变得没有“规矩”,为此,有必要强调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要求。高中化学教材(试验修订版)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中的离子反应一节,涉及到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如果仅仅追求知识的整体性,会将内容搞得很复杂,这显然不符合第一章作为化学初步知识介绍的教学要求,这块内容的处理应偏重简略而不能过分精细化。另外一些内容又要适当加以拓展,例如第三章气体摩尔体积,“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这段话应加以拓

展,分析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分子数的比例关系。

2.内容结构的分析

学科教材是人类科学文化进步的结晶,具有系统化、结构化的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教材的内容不能仅仅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呈现,还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当逻辑结构与认知发展顺序相一致时,教材内容的组织是比较容易的,这些内容在高中化学教材和大学化学教材中都能找到,例如有机化学中烃的知识内容。当逻辑结构与认知发展顺序不相一致时,在内容安排时不能完全按照逻辑结构而应寻找逻辑结构与心理发展顺序的结合点,甚至有时会在逻辑结构方面作一些让步,高中新教材删去了硫化氢一节内容,主要是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

从逻辑结构来看,知识组块和排列顺序是两个主要方面。化学知识体系通常可以按照“点—线—网”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点”和“线”构成了知识组块,“网”显示了知识组块的排列顺序。“点”主要指化学概念,“线”主要指化学命题或化学事实,由知识网络形成了化学概念、命题和事实相互关系的图式,这就是化学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内涵。从逻辑结构考虑,可以采用归纳模式和演绎模式设计教学流程。归纳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先呈现化学事实,分析化学事实并提取某些结论,从个别结论中抽取共同的本质特征,归纳得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例如,从卤化物与卤素单质反应现象,得出活泼性Cl2>Br2>I2,再抽象出卤素性质的递变顺序,然后得出元素周期律中的有关规则。演绎模式的一般流程是,先呈现概括性的规则、概念或理论,然后进行精细化处理,验证、分析并理解规则、概念或理论包含的内容,最后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例如,先呈现物质的量概念,分析概念的内涵,理解概念包含的各部分内容,通过练习深化对有关内容的理解,最后达到对整个概念的全面把握。

从认知结构来看,教材内容的意义性和复杂性是两个重要参数。教材内容的意义性参数是指新内容中能与学生长时记忆中已有知识点联系起来的知识点的数量;教材内容的复杂性参数一方面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新知识对旧知识的比率,另一方面是指新知识进入学生的认知图式所需从事的认知加工的总数。可见认知结构分析的关键要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从中确定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对认知结构的分析是确定教学中采用“同化”还是采用“顺应”的策略的依据,即接受新内容仅仅是量的扩张而认知结构图式不变,还是认知结构图式的调整。例如,学习浓硫酸的性质,就要调整原有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式;学习硝酸性质时,是在有关浓硫酸知识结构基础上的知识量的扩张,原有的认知结构图式基本没有变化。

二、教学序列的设计

从教学起点到教学目标,可以有多种途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呈现有多种序列的可能,选择最合理的教学序列是追求有效教学途径的关键。教学序列的呈现通常采取构建推理链的方式,通过推理链能将学生原有知识与现实目标联系起来,寻找推理链是解决怎样教的突破口,例如,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形成如下的推理链:测定分子式→确定两种可能的结构→通过实验确定正确的结构→分析基团→推测性质→验证性质。形成支架式序列是常用的设计策略,包括“自上至下”和“自下至上”的序列。

1.“自下至上”的序列

传统教学设计理论认为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教学要从基本子概念、子技能的学习出发,逐步上升,逐渐学习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对教学任务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教学起点,然后采用“逐步生长”的策略,逐渐扩展知识范围。化学知识可以分成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相应地教学起点可以是初步的事实、引导性的概念、基本的技能或基础性的理论。

事实性知识通常出现在学习化学系统知识的前期,先从感性知识着手,让学生充分感受现象的真实性,体味现象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简单现象拓展到复杂现象,从了解化学事实的某个方面发展到对整个化学事实的全面理解,例如,从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到氯水使氢氧化钠酚酞溶液褪色,到次氯酸钠溶液的漂白性,呈现了以化学事实性知识拓展为主线的序列。概念性知识教学序列的安排,通常以引导性概念为起点,即新概念正式呈现之前,提供一些引导性材料,逐步扩大材料的范围,引导学生从中提炼、概括出实质性的内容,从而为新概念的构建奠定基础。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如何作的问题,侧重于技能的培养,通常采用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序展开训练,例如,有关物质的量计算,应先从简单的换算开始,从稳定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再逐渐变换情境,将应用的范围扩大。理论性知识的教学,可以从涉及理论的某方面知识着手,扩展概念、提升规则,逐步形成更加综合的知识体系,并建立新的理论。

2.“自上至下”的序列

除了“自下至上”的教学序列,有时还要设计“自上至下”的教学序列,即首先呈现整体性任务、显示知识的概要,然后进行精细化处理,从概要中找出细化的教学起点,展开内容,再从展开的内容中找到二级细化的教学起点,依次呈现一系列细化序列,细化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随着教学进

程而逐渐加深。

设计“自上至下”的序列有二个前提,一是确定知识概要,二是寻找可以细化的知识点。确定知识概要,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是属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还是理论性知识,然后确定内容的主要轮廓,例如概念性知识,概念的定义、肯定实例与否定实例;过程性知识,过程的基本功能、实施步骤;理论性知识,最基本的原理、主要观点。概要中需要细化的知识点,有些是明显的,有些隐含在粗略的内容中,细化是逐步的、系列化的,每一级细化的结果又是下一级细化的概要。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属于过程性知识,先介绍制备的主要流程、操作过程,并进行制备实验;然后从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中寻找可以细化的内容,例制取装置可以从反应原理、原料特点、条件控制等方面进行细化,反应原理又可以从氧化还原角度再进行细化,其它知识点也能找到逐级细化的推理链。

除了从内容角度考虑教学序列外,也可以从问题角度来安排概要和逐级细化的序列。在新知识体系中找到问题的中心,发散出问题的各个方面;呈现出问题的全貌,然后边解决问题边细化内容,最后达到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有关问题的彻底解决。例如,“氨”一节内容,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氨的分子式NH3,你能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讨论,并及时启发引导学生,从所学过的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离理论、氧化还原等角度切入,可以归纳总结成下列图示:(图略)

在上述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发散探讨的基础上,可以综合得到一系列新知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以“自上至下”形式展开。

三、教学设计的动态效应

教学设计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习者、目标、方法和评价。无论以何种理念设计教学方案,都应把学生的活动列入计划,教学方案中的内容显示的应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过程。因此,应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对话情境,尽可能显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通过意义建构模式进行学习。

1.双自主模式

教学活动既不只是教师的演讲、也不只是学生独立的、自由的研究,目前我国的学科教学适宜采用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双自主模式,即要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教学方案中必须包含学生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和交往活动。思维活动源于问题,应设计能诱发学生思考、便于师生展开对话的发散式问题;化学学科中的操作活动主要有观

察、实验、实习等,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富有创意的实验设计;交往活动是体现课堂教学“教学本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提问、讨论和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让学生在交往中改变行为、感悟知识。

2.重视过程

智力的基础是智力技能,智力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通过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一系列过程中完成的。只从知识传授角度设计教学,会导致简单化的教学行为,即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知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通过模仿进行知识应用的练习。这样的教学由于忽视过程导致智力技能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因此,教学设计应从智力技能的角度分解教学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智力,例如,“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先提供1摩不同的固体、液体的体积是不同的事实(辨别),通过计算得出1摩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是22.4升(具体概念),再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定义概念),介绍气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规则),然后讨论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质量的换算(高级规则),通过这样

一系列的过程使知识的传授与智力技能的培养同步到位。

3.教学情境的设计

学生的心理结构和业绩行为发生了持久的变化,学习才得以发生。因此,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学设计必须对教学情境的安排作出规划,尽可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力求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内容的整合是产生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抽象的、微观的化学结构知识。

7.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七

“想象”不是简单地再现以往已经感知过的形象,而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空间想象”是指工程技术领域对空间形体或几何元素的形状、大小、方位、深度(立体和距离)、运动轨迹等的想象。

在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过程中,人们进行着复杂的空间想象的心理活动。读图时,人们根据图纸中视图、尺寸和其他符号、文字,对物体形状、大小的描述和示意,想象物体的空间形象,这是再造想象。在设计绘制新产品图纸时,人们对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造,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这是创造想象。

“表象”是感知留在人们大脑中的形象,表象通常仅仅是物体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没有直接感知时所得到的形象那样清晰鲜明,那样完整和稳定,常常需要借助于图、语言、文字、模型等来反映和表述。其中,图示法比语言文字所述的形象更加直观,又比制作模型简便。

人们的空间想象力是随着人们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它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而作为空间想象借助工具之一的图示法,为了适应人们反映和表述自己空间想象的需要,不断进行创造和不断完善。儿童和青少年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和图示法的运用大体上有这样的过程:

幼儿的空间观念很弱,三岁才能辨别上下方位。在空间想象的幼稚阶段,他们仅能简单地(用一种单面正投影法)表现单个空间物体的形状特征。

儿童一般要到八岁左右,才能较好地掌握上下、前后、左右三度空间的方位。在空间想象的初级阶段,他们常常试图(用单面组合正投影法)进一步表现空间物体的空间方位,特别是前后方位。随着青少年的深度知觉迅速发展,他们已能较准确地估计距离、比例和掌握立体特性。在空降想象的发展阶段,他们开始习惯于用能看到物体深度的轴测投影图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情况。

在空间想象的成熟阶段,有的进一步用透视图表现空间物体的视觉真实;有的进一步用多面组合正投影图表现物体的集合真实。

从以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人们运用的各种图示法是与人们的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水平相关联的。图示法以空间想象为基础,多面组合正投影的学习,必须建立在青少年空间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及其想象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实践证明,在学习运用各种图示法的过程中,大大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空间想象力。幼儿园、中小学开设的图画课、高中开设的立体几何课、大中专开设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等是学习各种图示法的主要课程。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机械制图》成绩优异的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空间想象力的基础,其中多数是图画爱好者。通过多面组合正投影的教学,培养空间想象力的效果更为明显。因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制图课程主要教学目的之一。

如前所述,学生学习图示法的过程是由单面正投影→单面组合正投影→轴测投影。在此基础上学习多面组合正投影。学生由幼儿园→小学→中学,在图画课和立体几何课中已具有一定空间想象力的基础,而且已经形成对空间立体的观察习惯———以能见到物体长、宽、高三度的视角来观察物体。因而形成物体的表象就是观察时感知的形象。并习惯于以这种形象的表象来进行空间想象,图示的形象与感知和想象的形象是一致的。而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时,其想象过程比其他图示法复杂得多。其特点主要是:1.由于所想象的空间物体结构复杂,形象的几何性强,因而,离开图闭上眼睛,就不可能在头脑中构成显明、完整和稳定的形象(只可能是不太复杂的或者是局部的瞬间的形象),它更需要借助于“图”来反映和表述。在读图和绘图的过程中,需要边看边想,边想边看;或者边画边想,边想边画。使想象的形象逐步具体、完善、清晰起来。2.多面组合正投影图,图线的“集聚性”和图形组合方式使这种图形与人们直接感知的形象,以及记忆表象不大一样。它必须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分析、比较、假设、推理、判断),根据投影规律来分辨图线和图框的空间意义,分辨形体表面性质、组合关系、相对位置……因此想象过程中,有活跃的思维活动,特别是有抽象思维的参与。

在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时,人们这样来解决图(多面组合正投影图上的图形)与形(人们储存在大脑中的表象)不一致性和想象形象的不稳定性的。一种方式是“图形转换”。采用图物对照或画立体图将有集聚性图线的图形转换成与人们记忆表象相一致的形象。一般来说这适合于学习多面组合正投影图的初期或者在某些局部结构十分复杂不易想象的情况下,用来验证想象的结果。另一种方式是以某一视图为基图(当然首先是主视图,但在读图和画图过程中也常常以其它视图为基图),以其它视图为补充,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在头脑中构成物体的空间形象。与纸平面平行或倾斜的那些立体表面的形象是具体而稳定的,而与纸平面垂直的那些面的形象,以及空间深度则是瞬间的。基图是想象形象的基础,其他试图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进行思维的符号和“词”,如前、后,凸、凹,正、斜,垂直,平行等。这一种不离开图,不需转换为立体图的想象方式,可称为“基图想象”,这是本课程最终要求形成的想象方式。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下列两种传统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空间相象力。1.根据模型画三视图,根据三视图做模型,以及根据立体图画三视图,根据三视图画立体图。这种方法一方面对于很少接触机件的学生,用实物和立体图可以丰富他们的表象存储。因为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丰富的表象存储是培养空间想象力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对于开始接触多面组合正投影图的学生,用图物对照,立体图与三视图转换的方法使他们理解这种新的图示法的图示意义。然而,这种训练方法的训练强度较弱,培养周期较长。2.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补第三视图。在练习过程中空间想象的心理活动非常活跃,因而训练强度大,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来说十分有效。但是这种训练方法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困难较大。因为在投影过程中除了要读懂所给定的视图,想象它的形象外,还得再将所想象的那个不稳定、不明显的形象再假设从另一视角描绘出来。特别是学生在没有熟练掌握投影规律和“基图”想象方式的情况下,如果做比较复杂和不常见形体的题目,常常形成难点集中现象。

在学习多面组合正投影过程中,除了上面所列举的两种传统训练方法外,“面上取点”法应当得到重视和加强。

首先,“面上取点”是现代各种图示法是否具有“一义性”或者“确定性”的检验标准。如在多面组合正投影图上平面立体可以用它的棱线的投影来图示,回转体可以用它的回转轴线和轮廓线的投影来图示,扭曲面可以用导线和素线的投影来图示……都是因为根据该表面上点的一个投影能够求得它的其他投影。轴测投影图、透视图和标高图也都具有“确定性”。其次,“面上取点”是由图物对照、三视图与立体图相互转换向“二补三”过渡的较适当的训练方法。它比前者更符合人们在多面组合正投影图上进行想象的规律和过程。训练强度也比前者大。它比后者更符合初学者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想象力的发展水平,比“二补三”要求单纯、集中,训练强度比后者小。第三,“面上取点”是“线面分析”的基本训练题型。我国目前的大部分教材中都列入了“线面分析”的内容,这是图学理论上的新发展,有必要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学生以点的投影,直线上的点,平面上的点和直线,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回转体表面上的点,组合体表面上的点,直到零件表面上的点和装配体表面上的点,都可以用“面上取点”进行线面分析和空间想象,从而循序渐进地增强空间想象力。而且这种练习的想象方式正是我们所要求的“基图想象”。在“面上取点”习题的作图过程中,不断地选用给定点的投影为“基图”,其他投影作补充,对空间形体的一些面的形、位、凹、凸、前、后、平、曲、正、斜等进行分析、比较、假设、判断,同时想象出他们的空间形象,在此基础上通过作图规律,求出点的其他投影,并判断其各个投影的可见性。这种从简到繁、从单一形体到组合形体的练习方法能比较容易地养成“基图想象”的习惯。

培养创造想象能力是当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在增加形体分析内容的同时,教材和习题中也出现“一补三”的题型。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适合于多面组合正投影图空间想象的练习题型。所给的这个投影方向的形象是稳定而明显的,作为基图,其他方向的形象,经过对形体的假设、分析、判断和对形象的想象,再以另外投影方向的投影来反映。这样不断地假设、判断,反复地调动各种储备的表象,从而构成各种符合条件的空间形体。由于只给一个投影,因而空间形体是不确定的,有各种可能性。它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它既是“二补三”的基础,又是“二补三”的发展。通过学习,既拓宽了学生想象时的思路,又增强了学生想象的灵活性。学生不但学会分析题目给定的形体,还要学会创造或者构成新的形体,并用多面组合正投影图正确地把它表达出来。

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的培养,不仅有赖于储存表象的数量,而且有赖于储存表象的质量。提高表象质量,才能达到用较少的题目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的目的。心理学实验证明,有明确目的的观察和记忆可以强化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明显地提高记忆表象的质量。心理学还证明,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学生记忆表象的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当然,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史素华.《机械制图》课程的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

[2]巫恒兵.浅谈《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 2008, (1) .

[3]钟华林.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0) :92-95.

8.历史学科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八

一、“双语教学”概念的解读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reads 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 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d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

For example, he/she may:

A)Be able to read and write in only one language.

B)Use each language in different repes of situation ,one language at home and the other at work .

C)Use each language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purpose. eg:one language for talking about school life and the other for talking about personal feeling .

而双语教育是由英语专门术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

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就英语学习者来说bilingual是英语学习的最高层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二、 双语教学的实践

2002年,笔者担任2004届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借这个机会,我尝试着选取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中的《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国防的成就》这一课作为第一节历史双语教学课。这当中有很多体会。

首先,选择这一课的背景。本课的重点是中美关系,而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本课关于尼克松的简介、《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及尼克松的相关讲话,以及当时美国外交部部长杜勒斯特的演讲都要涉及英语,也就是还原真实的材料或者是体现材料的原始性。因此,选择这一课作为双语教学的尝试具有代表性。

其次,这一课双语教学的线索、着眼点。一般意义上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是使用母语和英语交替进行教学,提高英语的能力,但却忽略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为学科更好学习的能力。因此,这堂课虽然是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交替进行,但英语的出现主要体现在本课涉及的相关英语原始材料。例如尼克松的简介:Nixon (1913—1994),the American thirty-seventh president,belonging to the Republic Party.He graduated the law school of Duke unibersity,having been a lawyer,having been on active services navy for 4-year. He was selected president in 1969. He visited China in 1972. The creater of Sino-U.S.Communipue.

通过尼克松的简介及其1970年2月18日对外政策报告等英文原始材料的展示,给学生一种从语言上跨学科学习的尝试和体验。

其三,学生提前有准备。从原始材料上涉及的英文都是容量较大的资料节选。因此,教师要提前把课堂上要涉及的所有英文材料及相关的英语单词、词组及句子的中文翻译印发到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在课前有英语知识的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对英语的调用就快捷、有效得多。

最后,师生互进。双语教学课从准备到讲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一种用两种语言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前所未有的体验,这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材料分析的特点,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特别是学习英语应用的意识与能力。当然,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三、双语教学的思考

1.双语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历史学科的特点是不仅向人们展示本国的历史,还要了解外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从而让我们在辩证地客观地认识人类过去历史的同时,也科学地分析与看待今天的世界,从而展望未来。而从高中历史教材来看,《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涉及的相关外国历史人物、外国历史事件、外国历史文献及材料较多,这就需要双语教学,或者说借助双语教学更好地讲清、讲透历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

2.双语教学的选课。并非所有的历史课都要用或者说都可以用双语教学。从目前的教学教材来看,还没有哪个学校历史学科使用统一的专业的双语教材或者是双语辅助教材,都是个别教师自己在尝试。教师的水平有限,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双语教学选课尤为必要,一般选择相关英语资料容易找且准确性高并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的课。

3.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由于历史双语教学主要是使用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而不是利用历史知识作为学习英语教材的一部分,否则就会丧失历史课的教学本意。而从原始材料上涉及的英文其容量都较大。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指导他们课前预习,并且提前把课堂涉及的相关英语单词、词组及句子的中文翻译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前初步有英语知识的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对英语的调动就快捷、高效得多。

4.对教师的要求。双语教学的讲授对教师的要求,除了专业知识过硬之外,要求教师具备一定水平、一定程度的英语能力和素质,其中包括对英语资料的查阅和翻译,对英语资料的调用,英语口语的使用,英语朗读及准确的发音,英语解释等等。例如简单的提问:First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followed: whats the music (or talk the picture) about?

Who try?

When and which treat did make Hongkong island separated into UK? which one?

5.对学生的要求。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双语教学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因为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差距很大。而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以及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调用能力。这就要对学生进行特殊的培训,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这在双语教学的试行中显得尤为重要。

双语教学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既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又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每一个当代历史教师面临的一大艰巨任务。

9.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九

一、 根据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做好英语教材、教学目的和要求的衔接。

1. 加强语音训练,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打下基础。要使学生改变不适应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被动局面,必须从提高语言基本技能入手,加强语音训练,使那些还不能正确运用读音规则独立拼读单词和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学生摆脱处处依赖教师的被动局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词汇的能力。

2. 搞好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的衔接。为了弥补高一英语基础知识的缺漏,应结合新课教学的需要,将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复习旧知识为新课打下基础。在学新课的过程中,旧知识又得到运用和巩固,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提高。

3. 在抓阅读的同时,还要进行听说训练。对高中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在要求学生以阅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课堂上,教师应该用英语组织教学,训练学生的听力,讲课结束后,让学生复述课文,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做好学生学习英语习惯的衔接。

1.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作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被动等待教师解答,学会自己查词典求得答案。同时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在口、笔头实践中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2. 预习的习惯。初中英语教师对预习没有严格的要求,初中生对预习也不陌生。但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就不能只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

3. 阅读课外书籍与摘抄的习惯。初中英语教学一般还只限于课本,到了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侧重培养目标,还仅限于课本就不够了。高中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

三、 注意初高中学生的心理转变,做好英语教学形式的衔接。

初中生比较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高中的学生心理发育已接近成熟,思维具有较高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创造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教学,一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开展演讲、辩论、搞英语角等活动;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看一些英文电影、录像等,创设情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把课讲活;三是寓教于乐,利用圣诞、元旦等有意义的节日搞一些英语文化娱乐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一个相对活泼的英语学习环境。

10.中学历史图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现象,对历史学科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激情不足;学习效率低下。为此,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反馈;重视学法指导。期望历史学科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当前 历史教学 现状对策

历史学科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具有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教学在普通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人说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只要看看他的数学和历史学得怎样便可窥见一斑。此话虽有失偏颇,但却从一侧面说明了历史学科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重要性的道理。

近年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从3+2文理分科到3+χ小综合、3+χ文理大综合、3+1+1模式再到目前的3+学业水平测试+素质教育测评。改革充分体现了高考的人文性、开放性、公平性、合理性以及多元性等特点。改革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产生冲击和影响。那么在高考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现状究竟怎样?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真实地了解目前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现状,认真分析审视历史学科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切实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特有的教育功能便显得很有实际意义。

一.现状分析

1.教学理念滞后

虽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已经启动,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的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应试教学,紧紧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转。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至于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教育,人格特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方面不得不被人为淡化。学生主要记诵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应付各级各类考试。这与新课标极不协调。从长远看,这样的学生是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学科特有的教育功能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材不断修订,高考不断改革,社会不断发展,需要的是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必将制约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方法单一

教有定则,教无定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一本书、一只笔,老师一人讲到底”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教学模式的固定化,使得历史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历史自身特有的趣味性,更是荡然无存。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明,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创造的火花,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学习激情不足

不少学生学习历史是另有原因。一来这是学校开设的课程,由不得自己;一来想考大学,涉及高考选科,而自己其它科目又太弱,只好选记忆性较强的历史,别无选择。可以说不少同学是背着一种包袱学历史,学习上缺乏一种激情和钻研精神,只是为学而学,为考而学,结果学得很死、很苦,记住的东西不会灵活运用,花了很多时间还是学不好。于是感叹:历史太难学。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学生带着兴趣和激情去学习历史,审视历 1

史,或许会发现一切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样难,学习历史还是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

4.学习效率低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也很勤奋、用功,时间抓得也比较紧,可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注意、运用好学习方法。做事要讲究方法,学习也不例外。同样一道题,为什么有的解法非常简便且容易记住掌握?这就是方法问题。就以记忆为例,历史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科目,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效果大不一样。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晨以及上午八九点钟、晚上八九点钟记忆效果比较好。如果运用一些方法,有的内容会记得很牢,效率会更高。相反,学习不注意方法和效率,即使花的时间很多,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

二.几点思考

1.转变教学理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本质的生动概括。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性格健全的人,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应该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学生良好的品质作为基本的教学要旨和教学理念。历史教师更应自觉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育人观念,要牢固树立起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应该体现人文化,充满人文关怀,始终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而不应把学生训练成考试的“机器”和装知识的“容器”。要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健全的个体。

2.完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运用恰当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今是知识信息时代,我们的历史教学手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精华要继承,现代社会中的有益信息要及时吸取。在今天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科研成果,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种手段如计算机、电影、录象等,力求把抽象的内容生动化,繁琐的知识简明化,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自我。

3.改进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同样的教学内容,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会大不一样。教师应有一种“甘为学生谋发展,不拘一格用方法”的精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谈话、辩论、演讲等,切忌千篇一律。坚决反对满堂灌、一言堂。有人说,民主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可以避免最坏的。此话不无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追求答案的统一,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观点。只有具有较强发散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智慧,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成果。

4.注重教学反馈

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教学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课堂设计怎样,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务实有效的教学反馈有利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谈话、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学情况,找出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5.加强学法指导

其实,大部分学生不是学不好,而是不会学,这里有老师的原因,有教材的原因等。我认为关键还是自身的原因。我们在呼吁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历史教材的同时,更应该研究我们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平时的交流和观察,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运用学习方法,很渴求老师能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一个主要职能就在于引导。因此我们的历史老师应该多多地给学生以科学的学法指导。如学好历史一定要做到理清

主要线索,掌握知识结构,重点记住基础知识,全面整体把握历史事件等。帮助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介绍记忆方法等,使学生最终做到学会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

上一篇:婚育文明村、婚育文明家庭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考察材料综合素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