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生命体征

2024-12-27

第八章生命体征(精选4篇)

1.第八章生命体征 篇一

高数 第八章第八节 课程教案

第八节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一.概述 本课是大一下学期的一堂高数课;课时为1节课,40分钟;本课是在学习了“一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的基础上,学习“二元及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主要内容:通过类比一元函数学习二元及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二.设计理念 通过类比一元函数得出多元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目标分析 1.回忆并掌握一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2.通过类比得出二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3.通过一元及二元函数的性质推出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4.会利用多元函数的极值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第八章生命体征 篇二

第一节创造与创新的共性特征

一、创造与创新的共性特征

创造和创新都属一种突破旧理论、旧定义、旧定理、旧命题、旧方式的一种崭新的实践方式。创造与创新的内涵是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无论是创造,还是创新,二者都是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前所未有的共同特征。创新是社会生产的一种实践方式,创新出效率,创造出速度,创新是一种有效率的实践方式,对于任何追求发展的国家来说,都是须臾不可离开的。

创新与创造密不可分,但两者也有区别,创新是以创造为前提的。

创新是对现实世界做出改进的创造,创造性是创新的基本属性,创新能够成为不竭动力就是基于人的创造的无穷性。马克思曾指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这说明了创造性是人的实践的本性。人把自然界的丰富性转化为自身的丰富性,并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在思维领域构建世界、在实践中改变世界的力度。人的创造性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它随着创造性对象化的不断扩展与深化而升华与增长。

二、关于创新概念

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一词出现得较晚,它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熊彼特当时认为,一项创新可看成是一项发明的应用。也就是说,当一项创造、一个作品、一项发明具有市场价值时,便成为一项创新。即创造、作品、发明是最初事件,而创新则是最终事件,即是一项具有价值的事件。经济学家对此又做了一定发展。例如,曼斯菲尔德把创新理解为一项发明的第一次应用,伊凡则认为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商业化,等等。

近年来,鉴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加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创新一词才得以在国内流传开来,并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知晓。1996年,我国政府提出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时,其基本含义仍是指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现在,人们又把创新这个词从技术创新引申扩展到其他的相关领域,如提出了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等等。考虑到任何范畴的创新都应该具有新颖性、价值性的含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所有的创新都是创造。然而,创造却并不都是创新。创造的范围显然要超过创新。

三、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创新和创造的本质应该是相近的,即都与其“新颖性”、“独创性”、“前所未有性”相关。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创新是创造的某些部分和某些表现,特别是具有经济效果或其他效果的表现;但是,创新绝不是创造的全部内容。

创新最后是以成果为标志的,就是创新的成果必须展现人们面前,如新定义、新理论、新产品等。

而创造就不一定非以成果为标志,并且创造过程中的失败,也属于创造工程之系列,创新就不包含失败成果。因此,所有的创新都是创造,但创造不一定全都是创新。创造的外延要比创新大得多,所以,要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要提高人们创造能力,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要尽快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和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知识创新工程,必然离不开利用创造力开发的各种原理和方法,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离不开对创造性思维原理、创造性思维技法的训练与推广,归根到底,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教育。

第二节创新案例的启示

一、科技创新

在新一轮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中部如何奋起直追,逐步缩小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中部各省不约而同地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加速中部的崛起。

“中国创造”让传统工业焕发生机。“没有技术的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没有发展的企业,就无法赢得市场。安徽奇瑞汽车公司正是因为拥有发动机、变速箱和整车设计等100多项专利技术的支撑,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赢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自主创新成为中部经济新亮点。在中部,不仅传统产业鼎力革新,以自主创新为命脉的新兴高技术产业更是方兴未艾,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湖北的高校、科研院所云集,人才济济。在鄂各类国家级科研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五名,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居全国第三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中部之首。

目前,仅“武汉·中国光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高机关报区,就已批准注册高新技术企业2105家。2007年,光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55%。武汉邮科院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造了光通信领域的一系列“中国第一”,使我国光纤通信,发展成为高技术中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截至目前,“光谷”企业在光通信领域提出的4项标准,已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

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自主创新需要激励、扶持和宽松的环境。湖北省政府2006年出台政策:湖北省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采购国产自主创新设备的比例,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各级财政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安徽制定的“创新推动”战略,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改善体制机制环境等,有力带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安徽省科技厅把有限的研究经费集中起来,先向企业征集攻关难题,再向科研单位“招标”。他们还将国家级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直接设在企业,引导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走进企业。有益的启示:自主创新是中部经洛的新亮点。自主创新是根本,这个根本是现代化的标志,是中国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根本标志。

二、制度创新

创新,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课题,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进步和差距在哪里?近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了《2008·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十五年调查综合报告》———

制度创新———从“破旧”到“立新”

如果说,在企业改革初期,国有企业制度变革的主要任务是“破旧”,即打破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旧体制的束缚的话,那么,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制度变革的主要任务已经由“破旧”转变为“立新”,即更高层次上的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制度创新对企业而言,其目标是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部分。1992年,我国颁布了《有限责任公司暂行管理条例》和《股份有限公司暂行条例》,这两个重要文件为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起步。

技术创新———由引进到自主开发

综合分析企业家调查系统历年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企业由初期的偏重技术引进到近年来注重自主开发的轨迹。

近10年来,不少企业充分意识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的重要性,开始了自主创新的历程。在2000年的调查中,有48.9%的企业家在实现技术创新的三种方式中选择了“自主开发”,比重最高。到2004年的调查,“注重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的企业已经达到75.9%。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接近企业销售收入的5%,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费用接近企业销售收入的2%。

管理创新———由粗放到精细

综合历年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家认识到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希望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高效的组织和优质的团队。

在组织管理方面,2000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希望通过采用多元化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组织效率。在管理的技术方面,2000年的调查显示,当时已经有相当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新技术手段来进行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被视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2004年的调查表明,一些企业经营者开始直接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

有益的启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其核心在于技术创新。但不管是“软创新”还是“硬创新”关键在于运用“破”和“立”的辩证关系,不懂得这种辩证思想是不行的。

三、自主创新

3月11日,世界工程机械企业聚焦美国拉斯维加斯———2008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在这里举行。博览会也是竞技场,国际知名的工程机械“巨头”纷纷亮出“拳头产品”,吸引用户目光、赢得同行尊重。中国的制造业骄子———徐工、柳工、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杭州叉车、安徽合力、山推股份等,以强大的展品阵容赢得世人喝彩。

“来自中国的制造者以十分自信和骄傲的姿态,展示了最新研发的工程机械。展品凭借良好的工艺设计和性能品质,即使对世界顶尖制造商的产品也形成了严峻挑战。”美国一家专业网站如此评价。

现代化不能依靠进口,制造业尤其离不开自主创新

2007年9月20日,长江三一工业城鲜艳的“三一红”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从这天起,由三一自主研发的66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托载着“中国制造”的新形象,巡游全球。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很激动:“我们首次站到了世界泵车制造领域的最前沿,从技术的跟随者变成了开拓者!”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工程装备制造业激烈竞争中胜出的一匹“小骏马”。董事长何清华在创业之初就提出“科教兴产业,产业兴科教”的宗旨。“靠‘抄作业’过日子、技术上依附别人、自主创新不强的‘世界工厂’,最终必定会成为‘泥脚巨人’。”

技术创新贵在立足自身实际,与国外同行优势对接

4月5日,在长沙山河职能产业园现场,一台标有山河智能“SUNWARD”醒目标志的“小个头”装载机展示了它的神奇本领。“这台我们自主研发的挖掘装载机获得了世界三大工业设计奖之一的美国‘IDSA国际设计优秀奖’,填补了国内在此奖项上的空白。”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自豪地说。

中联重科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特别提出“高位嫁接,二次创新”。公司凭借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优势,实现了“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公司还通过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建立研发机构和信息网络,把国外同行专家“请进来”等方式,把握国际技术发展动向。“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尽管创新路径不尽相同,但他们能立足自身实际、与国外同行优势对接,能在各自的领域标新立异,从而拥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江琳说。

资金和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两翼”,企业要腾飞缺一不可

“科研投入绝不能小气,越是在市场看好的情况下,越有必要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最多的话。据了解,徐工集团、三工集团、山河智能、山推等企业近年来的研发投入都占到销售收入5%左右,中联重科、山河智能2007年的研发投入更是达到7%。

“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资金和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翼’,企业要腾飞缺一不可。”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说。

有益的启示:搞现代化不能仅仅依靠进口,就是“进口”也要改造,核心在于“自主创新”,专利是自己的、品牌是自己的,……那样,才称得起现代化。

创新得有人才,得有杰出人才,得有像钱学森那样的人才,这种人才从那里来?从教育来,因此,自主创新又回到原点———教育。

3.第八章附则 篇三

第一百零七条 本条例所称高速铁路,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第一百零八条 本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公布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 广东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 《扬州古城保护条例》全文

★ 山东省消费者保护条例

★ 陕西省中小学保护条例

★ 《江苏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 校园安全条例

★ 安全条例对照检查

★ 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4.第八章生命体征 篇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生命体征监测作为一个能对人们的健康进行监护的技术, 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1]。近年来, 人们对于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从最开始的摸索到如今逐渐深入的过程, 如旨在提高空巢老人健康水平的“空巢老人基本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能够对空巢老人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控[2];针对血压、血糖、血氧等的无创性连续性监测技术, 能够对病患的重要生理参数在不影响其健康的前提下进行连续性监测[3]等;在单兵生命体征监测方面, 各种样式的装备在近年来的研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智慧衫项目[4]、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美国宇航局共同参与的生命卫士项目[5]以及法国的Félin未来战士项目[6]等都对单兵生命体征监测装备进行了相关研究。可见, 不管在民用还是军用方面, 生命体征监测设备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以及较好的发展前景。

在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征监测过程中, 从生命体征信号的采集开始, 相关数据要完成“人体—中转站 (服务器) —接收终端”的传输, 数据传输技术在整个生命体征监测的过程中就担任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1 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

随着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其数据通信技术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 并不断探索新的通信技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对于不同条件下数据传输的要求。主要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见表1。

1.1 蓝牙技术

韩志海等人在《海上单兵生命状态监测系统研制的思考》一文中提到, 可以采用蓝牙技术组建连接各生理参数传感器的无线人体局域网, 实现对士兵生命体征参数的监测[7]。2012年,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mken等人在“KNOWME”项目中对肥胖儿童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监测, 运用蓝牙技术进行传感器组网, 对其心电图指标、血氧饱和度、活动以及加速度情况进行监测以及数据传输[8]。

1.2 Wi-Fi技术

2006年, Weber J L等人在“My Heart”项目中采用Wi-Fi收发器将通过安装在患者服装上的传感器测得的呼吸、体温以及心电图指标进行收集, 然后通过Wi-Fi传输到远程PDA的PC终端, 实现对患者的监测和实时反馈[9];另外, 美国海军WVS系统也采用Wi-Fi技术实现单兵装备设备间的数据传输[10]。

1.3 Zig Bee技术

李鑫等人在《基于Zig Bee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一文中提出, 可通过Zig Bee芯片技术传输测得的生命体征数据, 改变了传统模式效率低、移动性差的情况[11];O'Donovan等人于2009年在一项对老年人的跌倒情况进行评估的项目中, 运用Zig Bee技术组网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值、心电图指标、心率以及移动和加速度指标进行了监测以及数据传输[12]。

1.4 RFID技术

由于传输速度慢、传输距离短等缺点, RFID技术现已被其他技术取代。

1.5 UWB技术

UWB技术称之为超宽带技术, 是一种新兴的数据传输技术, 是一种不用载波, 而采用时间间隔极短的脉冲进行通信的方式。这种通信方式占用带宽非常宽, 且由于频谱的功率密度极小, 具有通常扩频通信的特点, 且具有抗干扰性能强、传输速率高、带宽极宽、消耗电能少、发送功率小等诸多优势[13]。

早在1965年, 美国就确定了UWB技术的基础, 并且美国桑迪亚哥国家实验室还将超宽带 (UWB) 无线信号与高级加密技术相结合, 开发出了一种美国军用安全传感器通信网络, 来帮助政府和保护战场上的军队[14]。在我国, UWB技术已在室内通信、无线定位、安全检测、体感控制、雷达[15,16,17,18,19]等领域进行了运用。虽然我国还没有将该技术在单兵生命体征监测项目上进行运用, 但其特性已经显示出运用于单兵生命体征监测数据通信上的良好前景, 如张博于2012年就UWB技术在无线医疗监护体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 认为其具有传输速率高、良好的共存能力、系统结构简单以及抗多径衰落能力强、功率低等优点, 但还是存在安全性欠缺等问题,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20]。

1.6 ANT技术

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的Soini等人在2008年的“Hipguard”项目中运用了ANT技术对传感器进行组网, 对患者的髋关节康复的姿势以及腿部和髋关节的环转运动等数据进行传输,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21]。

表1列举的主要为短距离数据通信技术, 在长距离数据通信技术方面, 主要技术为蜂窝网络技术, 它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及较好的使用特性和功能, 能够提供更大的覆盖区域, 并且抗干扰能力较好[22]。它分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以及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3种。

麻省理工学院的Anliker等在研究中曾采用GSM技术实现数据与在线医疗实时监控系统的传输[23];Rune Fensli等在“MEDKAP项目”中以GPRS技术作为中转技术, 将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到互联网[24];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Urbashi Mitra等曾在“KNOWME”项目中运用UMTS技术和GPRS技术进行心电图信号以及血氧饱和度数据的传输与反馈[25]。

2 生命体征监测通信架构

如图1所示, 要完成一次完整的生命体征监测过程, 就数据传输而言, 首先要从体域网 (body area network, BAN) 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 然后传送到个人区域网 (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 或局域网络 (area network, AN) , 最后通过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 WAN) 发送到信息接收终端。数据传输完成这3个通信节段通信的过程[26], 即称为一次完整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三级数据传送链。

但是由于监测条件或者环境的不同, 也会存在特殊的生命体征监测过程。如个人可自行观测其生命体征的健康状况, 并通过便携式移动装置等将个人数据直接发送到接收终端, 即仅仅需要体域网和广域网2个节段[26], 本文仅对如图1所示的一般情形的各个节段的通信技术进行考虑和阐述。

2.1 国内概况

在我国, 目前并没有文章系统地研究3个通信节段的数据传输技术, 仅较为简洁地对数据传输技术进行阐述,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见表2。

仅连平在数据传输方面提到了二级传输的概念[35], 第一级传输是在人体范围内进行传输, 即图1中的体域网通信节段;第二级传输是军事通信所说的“最后1 km”的通信问题, 即图1中的广域网节段。

2.2 国外概况

在国外的生命体征监测项目中, 一般较为明确地将3个通信节段的技术进行了阐述, 有关项目所运用的通信技术情况见表3。

注:表中项目按时间顺序排列

将上表33个项目所用的技术进行汇总整理, 在3个不同的通信节段通信技术的使用情况如图2所示。

2.3 讨论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通信技术的选择和运用是与每个节段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紧密相连的。

在体域网节段, 一般采用的是有线技术。但是, 具有耐磨性、舒适性以及非侵袭性的无线通信技术逐渐取代了以往的有线技术, 如Zig Bee技术、蓝牙技术、电子织物技术等[20]。在图2所示的33个项目中, 无线通信技术共被16个项目采用, 占到了总数的48.5%。

在个人网和局域网节段, 由于传输距离较短, 因此, 蓝牙技术、Wi-Fi技术在该节段的运用较广。因为它们不仅能够很好地聚集从体域网传送来的数据信息, 提供较高的带宽用于个人网内的数据传输, 并且耗费的功率也较小[36]。在图2所示的33个项目中, 共有27个项目使用了该节段进行传输, 蓝牙技术和Wi-Fi技术共被16个项目使用, 占到了总数的59.3%。

在广域网节段, 由于进行的是远距离将数据传输到信息接收终端的工作, 因此常选用的是蜂窝网络技术, 此类技术一般具有广覆盖、价格适宜以及能够较好保持数据的完整性等优点[22]。在图2所示的33个项目中, 有20个项目使用了广域网节段进行传输, 蜂窝网络技术被其中的13个项目所使用, 占到了总数的65%。

3 对于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数据通信技术选择的思考

本文对国内外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的通信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征监测过程, 应该对3个不同的传输节段进行分别考虑, 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就这3个节段的通信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在平时, 这对于有效实时监测人群的健康状况, 及时预警疾病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战时, 对于战术的安排和搜救以及降低士兵伤亡率也有巨大的作用。

对于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数据通信技术的选择, 要根据其运用环境进行详细考虑。仅以海上单兵生命体征监测为例, 在进行数据传输时, 既要考虑海上舰艇环境的高低温、高湿度、高盐雾等特点, 又要考虑战场环境下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安全性以及受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等情况。对此可提出以下传输技术方案:

在体域网方面, 由于传输距离较短, 仅在人体进行, 故选用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为Zig Bee或者蓝牙技术;在局域网节段, 即中继传输节段, 由于数据传输受复杂舰艇环境影响较大, 可采用的数据通信传输技术应该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的情况下兼顾高速率传输和低功率耗电等特点, 如UWB技术;在最后的广域网节段 (将数据从舰艇传送到岸上基站) , 既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快捷性, 实现数据的长距离传输, 同时也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以防被敌方或者其他不良机构窃取, 另外, 还要适应海上的恶劣环境, 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因此选择的通信技术必须要有较为安全的工作频段以及满足上述要求的其他特性。对于此点, 可选择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自主系统, 它具有高强度加密设计、覆盖面广、安全可靠、稳定、适合关键部门应用等特点, 并可利用北斗的短报文功能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挖掘, 并及时有效地传送监测数据。

注:体域网其他技术包括串行电缆、ANT等7种使用较少的技术;个人网/局域网节段其他技术包括以太网、远程医疗和数字无线电3种技术;广域网其他技术包括有线技术、云技术以及3G技术3种;蜂窝网络技术包括GPRS、GSM、UMTS技术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计划范文下一篇:医疗废物处置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