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024-12-13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共14篇)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篇一

试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

周世考

(建管总站)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笔者认为,水利稽察人员身处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前沿阵地,其作风直接影响着水利部的形象,影响着国家的形象,其行为关联着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稽察工作,必须重视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因为稽察工作的质量、水平,与稽察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分不开的。全体稽察人员也必须认清自身肩负的重任,自觉做到:严格要求,行荣弃耻,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本文拟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仅供参考。

一、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怎样做人和做事。对此,稽察人员必须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了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升华和发展,为先进文化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划清了大是大非的界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坚实保障;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推进水利稽察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巩固全体水利稽察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求实创新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是大力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2、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八荣八耻”内容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民族自尊感、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反映,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的精确概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革命宗旨的继承和弘扬,体现出人民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崇尚科学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公民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社会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坚持与呼唤。“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对待劳动问题上的根本态度。毎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以为中华强盛而辛勤劳作而感到光荣,以贪图享受、好逸恶劳为耻辱。“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损人利己是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是破坏团结的行为。是对集体主义精神的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概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概括。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公民法制观念与守法意识的强调和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必须加强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中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光大。上述这八个方面,荣耻分明,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风尚规范。

3、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水利稽察队伍建设的关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二者的共同点,是重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既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的治本措施,二者都是着眼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首先,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荣辱观是当前我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道德底线。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制定各种法律法规的基础,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廉洁 自律的一个前提条件。其次,在内容、惩戒、效果上,两者互为补充。稽察人员是否遵守各项廉洁规定,遵守水利部及稽察办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本身就包含一个荣辱问题,而荣辱观中的每一条都是反腐倡廉教育的基本内容。荣辱观通过舆论的导向、社会的谴责等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使人们做到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同时,通过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内涵,也有利于稽察人员增强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的能力。总之,通过加强道德修养来提升思想境界,来升华道德情操,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到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再其次,两者互相促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反腐倡廉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的重要动力。

4、水利稽察人员要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要立足自身,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和道德修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敢于剖析自己、善于控制欲望、勤于慎独自律,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源头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第二,要积极向上,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有心净行端的浩然正气、清白做人的崇高品德、敬业奉献的优良品格、抵御不良风气的积极行动。第三,要调整心态,自觉做到:正确对待名利,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权力,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正确对待工作,始终保持一颗进取心;正确对待同志,始终保持一颗团结心。同时,要自觉带头做学习宣传、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二、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弘扬水利行业精神结合起来

一个民族,有民族精神,一个行业,有行业精神。水利行业精神体现出水利行业全体员工的意志状况、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是水利行业文化的灵魂。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水利行业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有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二者共同形成了对水利稽察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和价值标准,也是加强稽察队伍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切入点。

1、水利行业精神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献身、负责、求实”是在长期治水实践中形成并培育起来的水利行业精神,也是党和人民寄予水利工作者的希望。水利行业精神,既具有水利特色,又带有时代特征,是水利行业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完全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弘扬水利行业精神结合起来,更好地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水利稽察工作。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人的责任重于泰山,任重而道远。水利行业的“献身”精神,就是忠诚于水利事业,以水利事业为重,不辞劳苦、不怕牺牲、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水利行业的“负责”精神,就是视水利事业为己任,责任重于泰山,一丝不茍、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競競业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排除万难、勇挑重担。水利行业的“求实”精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科学、实事 求是、深入实际、讲求实效、坚持真理、纠正错误、不务虚名、不装门面。事实证明,多年来,正是因为有效地弘扬了水利行业精神,才加速了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把发扬水利行业精神与稽察工作相结合

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稽察办公室(简称“部稽察办”)成立以来,全体水利稽察人员,发扬了水利行业精神,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突出开展项目稽察工作重点,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对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和建设工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五年多来,部稽察办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按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稽察暂行办法》的要求,坚持“检查、监督、帮助、指导”的八字方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公正、全面的监督检查,在推进“三项制度”、提高水利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2005年开展项目稽察为例,全年共对43个(不含复查、举报调查等)水利工程进行了稽察,共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274个,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矫勇副部长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有力有效的稽察工作,没有广大稽察工作者严格、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我们不可想象水利基本建设中会出多少问题,会出多大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稽察工作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安全和干部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根据当前水利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 的要求,还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弘扬水利行业精神结合起来,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充分认识到进一步深化水利稽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水利行业精神,关键在于落实。要落实到毎一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甚至人民的疾苦、冷暧、生命和财产这些具体而实在的细节,这才是水利行业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提升自身素质,加强稽察队伍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作保障。因而,首要的工作就是通过不断提升素质,加强稽察队伍建设。要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需要,加强稽察队伍建设,强化全体稽察人员的学习教育和职能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整体作战能力强的优秀稽察队伍。对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继续弘扬水利行业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稽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

1、坚持学习,坚定信念

稽察人员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讲话,弄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内涵,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党和国家在各个不 同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治水方略,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抓好培训,提高素质

进行业务培训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社会性工程,是最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生产性投入。为了全面提高稽察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注重将能力培养贯穿于业务培训的全过程。部稽察办要实行业务培训计划制度,年初要根据部领导要求,结合全年稽察工作实际统筹考虑安排本年度的培训工作。在业务培训中,除了进行必要的政治学习外,要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稽察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与水利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稽察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完成稽察任务。

3、严格管理,廉洁自律

要加强对稽察人员的监督管理。要站在水利建设管理的高度,站在法制建设的高度,站在反腐倡廉的高度,重视强化水利稽察队伍建设。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按照《稽察办聘用人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要求自己、规范自己,要明白我们是水利部的稽察特派员、专家、工作人员,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水利部的形象,代表着水利人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因而更要严格要求,廉洁自律,不接受任何宴请、不接受任何礼品礼金、不进入任何娱乐场所,不干任何违法违纪违规的 事情,树立水利稽察人员的良好形象。只有毎个稽察人员都能自觉践行“八荣八耻”,并以其为行为处事的标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有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思想意识,进而形成树立正气,抵制邪恶的良好社会风气。

4、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做好水利稽察工作 第一,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水利稽察队伍建设融入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稽察人员参与道德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继续注重把握稽察重点,围绕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使用这两条主线,合理确定稽察重点。要坚持高标准,注重稽察的效果。第三,积极研究探索新的稽察方式方法。稽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它能有效地解决对政府工程建设监管的深度和专业化、规范化、经常化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深化稽察工作,必须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和认识已取得的成绩,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完善稽察工作。除了要继续沿用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一些实用的工作方法外,还要积极研究探索新的稽察方式方法。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篇二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教育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荣誉和耻辱, 是荣辱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 是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知荣辱, 是人性的标志, 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莎士比亚说过:“我的荣誉就是我的生命, 二者互相结为一体;取去我的荣誉, 我的生命也就不再存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只有知荣辱, 才能明是非、辨美丑。一旦荣辱不分, 势必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 不仅道德伦理大厦根基动摇, 就连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迫切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正确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提倡什么、抵制什么, 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

今天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同时, 也使我们在经济的快车道上感到目眩, 应不暇接, 无所适从。改革开放后, 为物欲的泛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是非善恶界限混淆、美丑荣辱不分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的学生已经忘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战斗精神, 在物质的糖衣炮弹下失去了方向。有的学生认识不清问题的是非, 就自然而然倒在了对手的怀抱。很多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一脸茫然, 面对繁华的世界没有辨别的能力, 只能跟着别人的后面跑。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出现畸形的表现, 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的表现。更重要的是,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社会中弥漫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风气, 已经悄悄流入大学校园。很多大学生被所谓的“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所影响, 开始为了物质享受而向自己的道德挑战, 向国家的法律挑战, 使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对待祖国、人民, 这样一些在老一辈人心目中非常神圣而崇高的观念, 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淡漠了。他们对个人利益想得多, 而对国家的前途, 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却想得少, 甚至根本没有考虑;有个别的学生还存在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害怕吃苦, 不愿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 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 对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不起精神, 整天在校园无所事事, 白白消磨时光, 有的连自己的学业都无法完成。一些大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目的, 不惜以耻为荣, 等等。在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不仅直接妨碍到他们的成人, 成才, 成功, 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

“八荣八耻”的适时提出, 正是对社会这种道德危机的庄重回应, 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坚决捍卫。树立全社会的社会主义道德荣辱观和形成全社会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 更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和重要补充, “八荣八耻”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标准, 是所有已经认识到社会道德危机的人的应有的行为准则和与导致道德缺失的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斗争的强大武器。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3月4日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就再一次重申,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 是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振兴的希望所在。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基础上, 更要以正确的荣辱观要求自己。另一方面,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和希望的社会群体之一, 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仅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 而且对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示范作用、辐射作用、推动作用。

在这个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头抓起, 要教育与自觉相结合。学校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区别对象, 分类指导, 在增强荣辱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从如何对待国家和人民、如何对待科学和劳动、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对待法纪和生活等角度, 全面阐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努力形成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 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过程中, 学校、教师和社会都起着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同时, 高校也应通过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 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转化为大学生们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每个人做起, 使“八荣八耻”成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行为操守和行为习惯, 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成效所在, 更关键的是在于“自觉践行”。大学生一般处在青年中、后期, 自我意识已基本形成并趋于成熟, 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调控和改造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完全能够通过教育来达到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因而要引导学生自觉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 严格解剖自己, 克服缺点错误, 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养, 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从而把“八荣八耻”变成自己自觉的行为规范。同时, 要求大学生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从小事做起。改变那种只喜欢做“大事”, 不喜欢做“小事”;虽立志高远, 又不知从何入手、从何做起;甚至有“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错误观念。当代大学生应树立“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理念, 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 形成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 贯穿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 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八荣八耻”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规范, 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体现, 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 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 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一名青年人, 在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 要深刻体会到总书记对青年同志的特别关注。这一代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更是党和人民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 因此思想道德培养和荣辱观的树立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特别是年轻的特性决定更易受社会风气和各种思潮的影响, 也更容易成为民族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缺失者而背离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 现实生活中道德缺失现象中不乏有我们这些处在象牙塔尖的学生, 因此很多人不仅没有成为社会道德的捍卫者和宏扬者, 反而湮没于道德缺失者之中, 所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应是我们所具备的, 只有知耻、明德才能修身立业, 也才能回报国家和社会。热爱祖国, 崇尚科学, 努力学习, 诚实信用, 遵纪守法等都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准则,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学习道德, 明荣耻, 在未来的社会角色中可以分清是非曲直, 让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服务与自己的良知和道德, 争荣而避耻。作一个民族和国家, 个人和社会都认可的有德、有荣、知耻之人。“八荣八耻”让人清晰地认识了应有的道德准则和思想操守。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篇三

摘要: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加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高等学校要通过全面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并在实践中培养青年学生知行统一的道德人格。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关键词:荣辱观;道德认知;知行统一;道德人格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207—02

理想人格是指人的理想化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品格,是精神人格和道德人格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和谐发展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人格是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1]。高校不仅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讲公德、守纪律的公民,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风气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全体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呈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传统道德规范和标准正在受到强烈冲击。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错位,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模糊,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淡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校园滋长,对欺诈作弊、背信弃义、玩弄感情、亵渎美好等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在高校也有所存在。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党中央近年来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教育,胡锦涛总书记突出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是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和社会风尚的“八荣八耻”,切中时弊,极具有时代针对性地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八荣八耻”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也反映了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整体、严格自率的优秀道德特征,也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劳动、遵纪守法等人类普适的基本价值[2]。因而,在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培育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创造良好的大学生生长环境,塑造大学生理想的道德人格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二、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个体的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过程,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既有的道德认识的矛盾运动的过程,目标指向有两个:一是个体能够形成关于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等知识的内化;二是个体能够形成行为善恶、正邪的道德判断能力,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1.在理论灌输中确定主体的本质、价值和尊严。在对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灌输是必须的。把预设的德育目标作为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原则和要求的。特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灌输是建立在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基础上,也是人的本质、价值和尊严的理性化诉求。因而,灌输的过程就应该是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本质、价值和尊严的过程。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纳入到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实际,组织编写有说服力的教材,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开展八荣八耻的教学活动,使八荣八耻的内容和精神在大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大学生逐步确立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观念。

2.在促成认知调适中矫正扭曲的道德价值观。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引起主体认知调适的过程。针对当前价值取向扭曲现象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矫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扭曲问题需要科学的教育策略,仅仅靠理论灌输是不够的,必须善于运用态度改变的理论。因此,教育者对错误道德价值观的批判,必须建立在充足的多角度事实论证、正面论证、反面论证、比较论证之上,用持续的、反复的、多重的与错误道德价值观相对立的道德认知引起学生道德认知的调适,促成其对错误道德价值观的矫正[3]。

3.在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中增进道德判断力。一是在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上,应该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道德需要出发,来组织开展道德理论教育。校园内的道德关系是多重的,怎样处理好这些关系,努力实现这些关系的和谐,成为大学生要面对的实际问题,这就产生了道德需要。教育者的责任正是把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的道德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促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因此,道德教育的内容安排应当体现学生的道德需要,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在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基础上,适时促进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提高。道德判断可分为行为之前的道德选择和行为之后的道德评价,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就是要提高大学生依据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标准,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这需要教育者对一定时期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道德性问题、大学生中普遍性的德性问题,有科学的、明确的、独立的道德立场和道德思考,以解答学生的提问,澄清学生的道德困惑。

三、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青年学生知行统一的道德人格

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外化的结果,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对特定环境的道德选择的结果。对于当代大学生这样一个高智商的优秀群体,如果仅仅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止于道德认知的范畴,作为一种道德判断来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人生实践中做到“扬荣弃耻”。

现在许多大学生配备了电脑,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并不少见;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从不心疼父母的艰辛和养育之恩;有的学生不刻苦学习,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类似现象新闻媒体多有报道。高校要在大学生实践教育环节强化和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八荣八耻”牢记在心,化为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道德态度和行为习惯,应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设定一定的载体,使大学生能够经常性地利用这些载体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4]。一是就大学生普遍面临的种种道德行为问题开展讨论和辩论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道德性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成熟的道德判断。二是进行角色承担,通过加强党团组织和班级的自身建设,通过营造团结和谐、互助友爱的学生社团,培养和巩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引导大学生在各种学生组织中从事工作,拓展大学生的人际空间和互动范围,促进其在变化发展了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条件下,作出新的正确的道德选择。三是开展校内外文明创建活动,把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与日常学习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如通过广泛开展“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专业学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使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诚实做人,诚实做事。

四、积极营造促进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1.学校的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应把真爱的原则作为重要的道德教育目标贯彻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老师、管理者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使他们逐步产生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义务感和正义感[5]。在学生管理上要依靠物质奖励、赏识、重视、信任、关怀、表彰、舆论支持等心理激励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已形成的良好道德意识,促进良好的道德行为;而采取法律、公约、规章、纪律的约束以及舆论批评监督等方法,逐步规范大学生中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

2.提高师德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成长。因此,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要倡导“用爱和责任办好教育”、“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精神。要特别强调学术道德建设,倡导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坚决克服和摈弃学术浮躁。以教师的良好形象为学生作出示范和表率。

3.探索网络教育规律,发挥网络教育功能。面对网络信息高速传播的挑战,高校要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规律。一是要增强网络的吸引力。在大量网络信息淹没德育信息的情况下,单纯枯燥的网络政治教育吸引不了大学生。因而,网络德育内容要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有关,要从日常生活到行为准则,从择友就业到交际技巧,从技能培养到个人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指导和帮助。二是依托网络平台,构建高校、学生、家长、社会互动的网络体系,以便于相互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形成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合力。

4.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优化校园人文、自然环境,突出高品位,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化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的文化熏陶和文明风尚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哗.论当今我国社会的理念人格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2]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思想道德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2006,(8).

[3]杨雪梅.论大学生创新道德培养[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1).

[4]杨学义.知行并举 以荣辱观教育深化大学生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5]李社云.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工作[J].邵阳学院学报,2005,(6).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篇四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引起了先进典型人物吴仁宝、许振超、宋鱼水的强烈共鸣。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早在1985年,江苏华西村就提出了“六爱”教育,即“爱党爱国爱集体、爱亲爱友爱自己”,并以此教育村民。江苏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表示,华西人富了,始终做到“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正因为华西村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推动了当地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推动了村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他说:“今后,我们还要大力倡导‘八荣八耻’,更加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最近,山东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活动。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桥吊队队长、党支部书记许振超说:“‘八荣八耻’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它的提出确实有很强的针对性。社会也好、企业也罢,‘风气正、事事成’‘风气不正、一事无成’。”青岛港集团公司近十几年来一直倡导“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不断提高工人的地位,许振超认为,公司所倡导的“一心为民、造福职工”便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真切体现,社会要发展,只有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才能拿出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发展中去。

作为一名法官,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表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不只是道德准则,更应成为每位法官的职业操守。“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提出有利于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深入研究违法乱纪的根源,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法官责无旁贷。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篇五

吉林大学宁波群

内容提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丰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使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觉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真正树立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是传播文明和创造和谐的阵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重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需要,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表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当前,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广大教职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创建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由于高校教师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决定其有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道德要求。因此,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把它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根本任务,摆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

1、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出色完成这一任务,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中华民族未来的问题。而广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思想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这不仅因为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起着主导和率先垂范的作用,而在道德建设中,既是倡导者、组织者,又是带头实践者,还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示范来培养人格,以灵魂升华来塑造灵魂。实践证明,教师如果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修身育人、克尽职守、乐于奉献的道德行为教育、感染、陶冶学生,就会使学生在教师良好师德的感召下,加强自身修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思想上的先进性,代表新时期职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要高标准严要求,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广大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树立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当前,对“八荣八耻”这一道德规范,我们在普通群众中只能积极宣传和倡导,而对高校教师来说,则不仅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加以确定和履行,而切在教学工作中做“八荣八耻”的模范,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影响学生。因此,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属于新时期社会的先进道德,它不仅影响学校的道德建设,而且还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3、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它关系到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同时也会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学校的教育对象来说,起着典型示范作用。教师的的天性是教书育人,要教书育人就要为人师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模范的职业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由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鲜明特点,使得它与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密切相关。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高,必然会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广大学生成为建设者后必将推动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二、结合高校教师的自身特点和需求,不断丰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内容

高校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内容内容十分丰富,但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结合当前学校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要结合学校教学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做好工作,切实加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以学生为本,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一定的道德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特别是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个侧面,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高校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因此应将为学生服务、集体主义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灵魂。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需要有教师在那里从事育人的平凡劳动。教育事业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自觉地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因此要求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较高的精神境界对待国家、人民、集体和工作。由于知识分子劳动的特点以及个人因素在求学、治学、取得精神成果中的重要作用等原因,为什么人的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在高校教师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以及掌握知识为了什么。要联系实际抓住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使广大教师正确认识个人的作用,摆正个人的位置,自觉抵制个人主义名利观、道德观的侵蚀,树立植根于祖国,回报祖国取之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来源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的道德观念。

2、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以教书为重点,把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的内容,既具有相互统一的共性,又具有相互区别的特殊性。高校教师首先是教师,教师不同于其它行业的职业特点,这也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身心处于发展状态的学生,劳动的产品是人,劳动的主要工具也是人。教师的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道德的内容要比很多行业要广,要求要高。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应包括思想、信仰、作风、业务等多方面的要求。高校教师职业又有其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中小学生和高校学生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高校学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师的学识水平、思想意识、品德作风等方面的要求应更高,在职业道德中所占的分量更重。另外,高校是整个教育出产品的最后工序,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应具有丰富性、深刻性、思想性和全面性特点。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整个过程即育人过程。“教书育人”是一个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教书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无论是传播思想道德还是传播科学文化,教师都不应当忘记自己的基本职责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进而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因此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要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总之,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其职业道德的主要内涵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魂,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全面发展、和谐施教的师观,知行统一、教书育人的师能。

3、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公德为基础,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教师是社会大家庭中的成员,其职业道德建设应以“八荣八耻”为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建设和谐校园的实际,职业道德规范应含有如下内容:一是协调人与人正常关系的规范,做到尊师爱生,礼貌互让,干群团结,合作育人。二是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公正,廉洁从教。三是维护公共秩序的规范,做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注意公共卫生,保护公共安全。四是文明礼貌的规范,做到礼貌待人,整洁文雅,谦虚恭敬,和睦互爱。五是营造优美环境的规范,做到爱护校园,保护环境,创建优美育人氛围。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师德传统的同时,充分体现和谐发展时代理念。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师德思想,需要我们很好传承,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师德建设又必须赋予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内容。如平等竞争、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探索教育规律等精神和观念,是符合时代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应该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充分反映。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创建和谐育人环境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广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和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和办法,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做到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需要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自我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以思想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自觉的自我内化,在教学活动中高标准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学校教育就是各级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学校教育是教师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教师的内在品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自我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和最高境界,是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教师的内在品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针对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和教师职业道德状况,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针对性地进行师德教育,使教师明白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弄清道德是非,为自身道

德建设确立正确的认识前提,另一方面广大教师要进行道德的自律,通过各种活动提高认识,对照职业道德规范找差距,由”自觉遵守”变为自觉行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从而使自己的道德行为达到较高境界.2、做到道德约束与行为规范相结合道德约束与行为规范二者相辅相成,道德约束属于一种人的自我调节,其明显特征是非强制性的,一旦这种自我调节行为无效,就必须采取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作为重要补充。结合高校教师实际,道德约束就是要通过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教书育人”为重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引导、教育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教师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等方面都成为学生乃至社会的表率。行为规范主要是结合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与职业道德规范相配套的考核制度,以此为教师的职务聘任、评职晋级、实施奖惩等管理手段提供依据,逐步实现以法治教。

3、做到表彰奖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表彰奖励就是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教师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树立起广大教师坚持原则、任劳任怨、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做有准则,在舆论的倡导、榜样的激励、荣誉的鼓舞下,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批评教育就是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进行教育和劝戒,对教师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起到约束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有的高校教师在工作上不负责任,精力不放在教学上,讲课不认真,应付了事;有的高校教师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名利、收受学生钱物、考试透题、评卷给人情分;有的高校教师在生活上不检点,和学生拉拉扯扯,作风庸俗等,给党的教育事业造成很大损失,在师生中造成极坏影响。对这样的教师一定要认真教育和查处,严重者要清除教师队伍,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推动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

作者简介

6.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篇六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

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谈话精神,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多少公忠体国、为生民立命的志士仁人,多少死而后已、舍命为人的忠义之士,多少温良恭俭、勤劳质朴的苍苍蒸民,都成为古老传统的化身!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时代精神的每一次凝聚和升华都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次胜利。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牛玉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时代精神的号角响彻我们的社会,拥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在纷繁复杂的时代里,如何观察身外的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过往的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社会主义公民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德修业,这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要求。

7.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篇七

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在要求

消费既是经济运行的目的和结果, 也是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动力, 它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话题和重要内容。然而, 消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 正如波德里亚所说:“消费是一个系统, 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它既是一种道德 (一种理想价值体系) , 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消费总是与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相联系, 影响并体现着一定阶级或阶层的社会道德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他们同样也是一类特殊的消费群体, 由于其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上还没有完全走向成熟与稳定, 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极易受到社会思潮以及各种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左右, 假如不对其加以正确的、及时的引导, 很可能会形成错误的消费观, 这不仅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而且会影响到他们对于金钱、情感、家庭伦理、社会交往以及人生理想与目标等各方面的价值判断与追求。因此, 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 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思维活跃、追求时尚, 往往拥有独特的消费观念、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 然而他们毕竟又处于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年时期, 还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价值判断体系, 在消费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误入非理性消费的歧途。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各种文化与价值观相互激荡,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极大影响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许多大学生陷入了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的心理误区, 他们将以“消费”的水平、内容、频率来衡量和评价自己或者同学。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且消费结构不合理态势加剧, 名牌消费品、高档电子设备、交际上的吃喝、恋爱上的花费等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 而用于学习资料、书籍等方面的花费越来越少;盲目消费、过度消费明显增多, 理性消费、适度消费逐渐减少。大学生消费行为反应了当今大学生消费需求与价值出现了偏离, 出现了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的行为, 消费过程中出现了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 消费价值观上受到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等传统消费道德心理和规范在大学生消费观中出现了贬值, 这种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将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一)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树立勤俭节约意识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鲜明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 对于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做了清晰界定,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更是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生活作风提出了内在的要求。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我们民族能够战胜各种困难而维持生存并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物质财富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家庭、个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很多大学生因此认为不再需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了, 有的大学生看不起甚至有意疏离身边“勤俭节约”的同学, 这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很多关于消费和勤俭节约方面的错误认识, 这种认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并且对大学生的审美观产生了不利影响, 导致大学生将审美情趣过度地集中到表面的东西上, 而忽视了学习科学知识、形成健康优秀的人格品质等的重要性。因此,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教育, 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制胜法宝, 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动力;一个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勤俭节约意识的国家也是难以持久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勤俭节约的美德, 才能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只有具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才能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迎难而上, 勇往直前, 不断地获取成功。

(二) 加强大学生消费知识的教育, 引导科学消费

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 但是消费心理不够成熟, 且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 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父母, 而我国目前还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尤其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和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还是比较低, 供养一个大学生比较困难。大学生本身就是消费欲望强, 实际消费能力偏低、消费经验欠缺的群体, 假如大学生不顾家庭和自身的经济实力而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的话, 对于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加强大学生消费知识的教育, 使其懂得消费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摆正“消费”在自己生活和成长中的地位, 走向理性消费。首先, 要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将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平衡起来, 将学习性消费和日常基本消费平衡起来, 教育大学生要将时间、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来, 在消费支出中加大学习资料、学习辅导等教育性支出, 提高消费对自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 要重点强调节约意识, 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浪费行为, 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和自然资源;再次, 要将大学生理财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学生形成个人理财能力, 使学生对自己的日常开销有所计划、日常消费有所记录, 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合理控制, 形成理性的消费习惯。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彰显青年精神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历史的精神积淀, 是学校环境建设、规章制度、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学生面貌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引导、激励、规范作用。大学生非理性消费一个重要诱因就是高中向大学生活的转变, 尤其是学习压力降低、考试要求放宽等引起的“自由状态”使大学生放低了对自己学习上的要求, 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 感到内心空虚、无所适从, 这样就极易把精力放在校外生活上, 将消费尤其是娱乐消费作为消除内心失落感的主要渠道, 经常出入酒吧、KTV、游戏厅等场所, 有的甚至走向吸毒、赌博和色情等犯罪道路, 这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 进而消除外界环境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中心, 不断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增强大学生开拓创新、勤奋好学、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民主、自立自强的青年精神, 增强大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而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要把塑造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建构科学的消费模式,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高校还要不断地加强对校园周围环境的管理, 配合相关部门取缔那些低俗的、不健康的、对学生身心健康构成危害的娱乐场所, 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消费环境。

(四) 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增强感恩意识

当代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心理和行为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其感恩意识的缺失, 而感恩意识的缺失又是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追求享受、不懂节约、荒废学业、浪费青春……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不懂得感恩的表现, 一方面不懂得感恩父母, 不懂得父母工作、生活、培养子女和为子女操劳一生的艰辛;另一方面不懂得感恩社会与自然, 忘记了学校、社会、国家及自然对自己的教育和供养之恩。因此,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必须要培养和增强其感恩意识, 使其懂得“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真正内涵。当前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使他们更多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来之不易。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感恩教育活动, 组织大学生参加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竞赛、演讲、评奖以及同学间的“帮扶”等活动, 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校园学习、生活和活动之中;鼓励大学生节假日帮助父母做家务、参加工作实习锻炼和各项社会兼职等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各项勤工俭学活动, 扮演“学校餐厅服务员”、“教室卫生清洁工”、“寝室巡视员”、“办公室助理”、“辅导员助理”等不同角色,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增强大学生对于父母养育、学校教育、社会培育的感恩之情, 认识到劳动的光荣与工作、生活的艰辛, 使大学生摆脱依赖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节约意识, 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撑。

摘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在要求, 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现实需要。文章以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 从加强消费知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实践锻炼等方面探讨了怎样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消费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72.

8.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篇八

关键词:树立;践行;荣辱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优秀民族,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观,到了宋朝,又产生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八德”,作为当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并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使人们在思想道德、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此外,市场经济讲求效益,忽视公平,忽视人性,道德观念和财富观念相比,道德观念十分软弱,于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容易产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思想道德领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非不明、美丑不分、荣辱不辨、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现象。更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定型,旧的价值体系逐步遭到破坏,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健全,容易出现秩序和混乱并存的现象。因此,一种新的道德标杆亟须确立。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公民道德树立了新的标杆,它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即提取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的精华,又摒弃了其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的糟粕,既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又结合了时代特点,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风格。它把道德规范与人的修养、素质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道德评价紧密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因此,作为公路部门职工,如何在思想高度上认同,如何在实践中自觉履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努力推动当前各项工作,努力让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公路建管养人才,是我们当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做好本职工作着手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潜意识行为,从自身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凡事都要以“八荣八耻”作为标准,把“八荣八耻”作为一个基因,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规范自己,使之成为自我成长、公司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并在全司形成人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局面。同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一个形成良好风尚的过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过程,是一个人人自觉参与,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我们广大干部职工,要从做好本职工作着手,凡事要自觉以八荣八耻为镜,通过荣辱对照,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个与他人、权利与义务、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在部门内,公司内大力发扬互敬互爱、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把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良好行风、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举措。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做诚信个人和企业为重点

“国无信不稳、企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修身、立德、处事的根本;对于企业来说,是企业文明及信誉程度的标志,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直接阐明了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个人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歪曲、篡改事实,不隐瞒自己真实意思,做事光明磊落,信守诺言。而我们工程建设企业,也只有牢固树立“重合同,讲信誉、守信用”的企业信誉方针,才能赢得业主、同行及劳作队伍的信任,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加强荣辱观教育为抓手

要把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机关理论学习的重要课程,作为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必要课程,围绕学习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深入形势政策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在公司内部大力营造褒荣贬耻、惩恶扬善的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努力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

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先进典型来引路

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大力宣传、学习包起帆,许振超、陈刚毅等典型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深化职工的荣辱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并以此引导公司良好的价值导向。

9.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篇九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亦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把这种道德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康有为也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这也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

“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不仅个人的文明生活与人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一个社会的治乱也总是与人们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的。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大行其道。因此,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政治家在治国的同时,无不注重人心的治理。行自身出,身由心使。俗语云:“人心齐,泰山移。”说的就是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力量。古人所谓“人心正则国治,人心邪则国乱”,虽有唯心主义的意味,但其中确实包含有深刻的道理。

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管仲,可以说是在治国实践中注重社会耻感的第一人。众所周知,他曾经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盛极一时,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正是这样一位十分成功的政治家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他认为,立国有四大纲,而耻居其一。缺了一纲,国家会倾斜不正;缺了二纲,国家会危殆不安;缺了三纲,国家会颠覆不立;四纲都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不存在了,国家就会彻底灭亡。一般认为,耻感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种羞耻之心,关联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而已。何以管子如此看重知耻之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把耻提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在《牧民篇》中,管子把耻规定为“不从枉”。枉即邪枉不正。知耻也就是不随从邪枉,不追随不正,羞于为非。无耻也就是没有是非、善恶、荣辱观念,丧失了起码的正义感和尊严感,曲从不正,追随邪恶。当一个人无耻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呢?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日知录·廉耻》)不廉洁的人把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不知耻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不廉洁、不知耻的人成为一国要员的时候,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家如何能长治久安呢?诚然,在个别人没有羞耻感的情况下,国家生死存亡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但如果无耻之行不受谴责、无耻之人不受唾弃反而扶摇直上,无耻之风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时的社会必然会是一个人性堕落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天理、缺乏仁义、禽兽横行的社会,国家岂有不亡之理!一个失去了耻辱感的国度,再出色的政治家也会无所作为。

与上述情况相反,如果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荣辱观,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知荣知耻,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其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德、崇仁尚义,弱小也能变为强大。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她虽然饱经忧患,虽然灾难深重,但始终屹立不倒、不可征服,就在于她的人民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正确的耻感。前贤提倡的“正确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志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先烈“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的豪气,激励着无数人为正义、为自由、为尊严而战。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国家的尊严,都是与中华民族的这种宝贵的荣辱观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因此,人们的耻感绝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灭,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举国之人皆知有耻,中华民族才会避免蒙受耻辱。

颠倒的荣辱观种种

为什么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会在“两会”上、乃至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呢?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讲话切中了社会的时弊。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社会道德风气不尽如人意,人们的耻感下降,从枉、不正的行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颠倒的荣辱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抛弃正当的是非善恶观念,以膨胀的私利为荣辱标准。

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是我们的天职。然而,在国内有一些人千方百计化公为私,中饱私囊,甘当“硕鼠”和“蛀虫”,并因此而自鸣得意。在国外也有极少数中国人为了获得外国人的垂怜和资助,不惜出卖人格,诋毁祖国、危害祖国利益。他们已经忘记了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

千百年来,中国人都以“仁者爱人”“诚实守信”为最基本的道德,赞赏对人施好心的人,赞赏帮助人的人,赞赏言行一致的人。然而,有些人却把热心肠的人、助人不求回报的人看成是“傻子”,或者利用别人的好心谋取私利,或者想方设法地占别人的便宜,甚至以“宰熟”“欺愚”为能事,或者欺上瞒下、虚报政绩以图谋升迁。在某些人看来,只要能升官发财就是光荣。

千百年来,中国人都以勤劳、节俭、敬业为荣,以懒惰、奢侈、游手好闲为耻,但某些人却恰恰相反,把辛勤劳动的人讥为“不懂生活”,把节俭的人讥为“抠门”“守财奴”,对于广大劳动者也缺乏应有的敬重之心。他们期待的是不劳而获,追求的是骄奢淫逸。由于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念,制毒贩毒、抢劫盗窃、坑蒙拐骗、出卖肉体、傍大款、倚高官,无所不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其二,以不该耻者为耻,不以耻者为耻。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本性驱使人对于利益的追逐以及西方价值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一些人在是非、善恶、荣辱观念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许多人认为只要有钱就行,莫问钱的来历,盲目崇拜金钱,崇拜权力,追求享乐,以官小为耻,以不阔气为耻等等。与此相适应,许多人把本来在道德上是耻辱的事却不当一回事。比如,某些腐败官员被惩处了,但在心理上总是以为自己不过是后台不硬,或者是运气不好,或者是贪污时不够谨慎,而不觉得自己的贪污腐败本来就是很可耻的。再如有的学者或者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或者抄袭他人的作品,却觉得自己的行为相当合理,并以“天下文章一大抄”来为自己开脱。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其他领域也并非少见。

其三,放弃自律,追随无耻。

人总是环境的产物。荀子曾经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良好的环境中,人们常常会养成好的观念和品质;在不良的环境中,人们常常会养成不好的观念品质。如果一个人靠无耻的行径得到了好处,而付出的成本甚低,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惩处和社会舆论贬抑的话,那么他的行为就可能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一些道德水平不高、自律精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神差的人就会去仿效他。如果后来的仿效者也同样获得了实惠而得不到制裁的话,就必然会有更多的仿效者出现。这就是坏榜样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此类的事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人走路抄近道践踏草坪,后面就有人跟着践踏过去。一人不排队,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挤上来。一人把垃圾扔在不该扔的地方,后面就会有很多人也会把垃圾往那里扔。那些后来践踏草坪的人,不排队加塞儿的人,乱扔垃圾的人,未必不知这样做有损自己的文明形象,但前边的人做了,他们也就追随着做了。在政治领域中,类似的现象也同样普遍。上级搞大贪污,下级会搞小贪污;上级搞大浮夸,下级会搞小浮夸;市里敢向省里虚报,县里就敢向市里虚报;一个人给单位的领导拍马屁得到了好处,这个单位就会很快出现一批马屁精。这种上行下效、从枉走邪的现象如果大面积地发生,就必然会导致社会羞耻感的普遍下降,从而使社会风气迅速变坏。

其四,对于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的麻木和容忍。

俗语有云:“天天见怪,见怪不怪。”一些不良的、无耻的现象见得多了,人们就很容易产生耻感麻木。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人版权所有:文秘知音虽然有一定的知耻之心,一般不愿意与无耻者同流合污,但又不愿意与种种无耻现象作斗争,采取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爱憎感不分明,放弃对不良现象的批评和斗争,是耻感弱化的表现。这种主观上对于无耻行为的容忍,在客观上则是对无耻之人的纵容。

上述种种现象破坏了社会规则的效力,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腐化了社会风气。这种情况如果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结果必然是有纪不守,有规不循,正事邪办,直事歪办,最后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因而,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把这种颠倒的荣辱观颠倒过来。

错误的荣辱观是如何滋生的应该说,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社会风气在总体上是朝着文明、健康、向上的方面发展的。无耻之人毕竟是极少数,而且也很不得人心。然而,这极少数人对于社会风气的腐蚀却不容忽视。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而改革时代的特点就是某些既有的观念和规则被废弃或搁置,某些新树立的观念和规则也难以马上建立健全,而且也一时难以发挥全部的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观念包括荣辱观念的多元和混乱是带有必然性的现象。中国历史上数次改革都曾经出现过此类情形。当今的改革是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都不能比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各种思潮的激荡,都对人们荣辱观念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我们应该肯定现在社会风气、荣辱观念方面的问题是社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会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社会衰落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像中国历史上的保守主义者那样用道德的评价来否定改革,走回头路;另一方面,也应该特别重视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重视知耻感的培养,采取有力的措施,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

怎样才能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政治智慧,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安邦问题上的高瞻远瞩。讲话对于分清是非、善恶、荣辱的界限,对于在全社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准,对于如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八荣八耻”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应该树立的荣辱观,是对有关公民道德建设文件精神的补充和发展。

10.机关党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 篇十

荣辱观不仅是“德之大端”,也是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基点,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体,正是无数中国人的言行塑造了中国的整体形象。让我们从这些伟大的名字中深刻体会“八荣八耻”吧!

岳飞,戎马一生、精忠报国。

周恩来,鞠躬尽瘁、一生为民。

邓稼先,“两弹一星”、呕心沥血。

焦玉禄,团结人民、以身作则。

他们公而忘私,无私奉献,他们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诠释着关于荣辱的点点滴滴。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踩在脚下。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从个体来讲,我们需要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道德遵循,以此规范言行,砥砺精神;就社会而言,我们需要把“八荣八耻”与整个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中华民族应有的精神风貌。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往往是具体的。也许就是一个运动员的体育精神,一个留学生的爱国行动,一场来自中国的文艺演出,一个普通人的言行举止,表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取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八荣八耻”辨是非,明荣辱,分善恶,别美丑,是做人的道理,公民的义务。看是大事,但都是从小事做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和“八荣八耻”有着紧密的联系,缺一不可!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全社会的自觉、每个人的努力。

作为一名年轻的机关党员,加强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将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拼搏,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以一流标准创一流业绩。为交通事业、为我们伟大的党奋斗终身。

1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篇十一

2.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对于何为荣耀,何为耻辱,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绝不能糊里糊涂,更不能搞颠倒了。领导干部的道德状况决定了党的作风状况。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如何,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孟子就说过: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风貌直接影响和带动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那些品德高尚的领导干部,大公无私、公正廉洁,甘做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人们从内心敬仰他们,服膺他们,他们就是人们心中的英雄楷模。

1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篇十二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寓意深刻,是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指导方针;旗帜鲜明,是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言简意赅,是衡量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成效的根本准则;立意高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精神的凝炼和弘扬。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知识梳理]:

(一)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梳理:

1.经济常识

(1)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因素的调节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而且要求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市场交易的原则。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市场交易健康有序进行有重要作用。

(4)劳动者的义务。职业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遵守职业道德是每个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5)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做到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6)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哲学常识

(1)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普遍联系的原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先进文化与“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

(3)要善于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根本的要求。

(4)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弘扬先进文化,正是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5)树立崇高理想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政治常识

(1)国家职能。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行使国家文化职能的表现,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4.历史学科

(1)从封建文化走向文化的科学化和大众化。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①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正统化的影响。②民主思想的萌生和发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专制的批判;维新派的民主观;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的“民主”口号;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邓小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③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三次大的思想论战。④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思想解放。

(2)历史上不同时期有关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史实及重要言论。(3)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二)有关民族精神的知识梳理

1.经济常识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精神观念。民族精神的培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催生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重要动力。

2.哲学常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培育,时代发展潮流是培养民族精神的坐标,也是拓展民族精神的动力。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

(3)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生活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土壤。民族精神,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不论其具体内容怎样,归根到底都是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是为实践活动服务的。

(4)发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随时代不断丰富、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吸纳了许多外来文明、外来民族的东西,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同时又不保守、不拒绝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创新,进一步强大和壮实自己民族的文化。

(5)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神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对人们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精神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弘扬和培育我们这个民族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才能准确把握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情况,从而正确地指导我们的行动。

(6)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爱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都是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置于首位。在我们民族发展史上不乏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人物。

3.政治常识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这一社会存在的条件下,要求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更要培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求强求富的民族精神,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加快国家的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这些时代发展的新特点,要求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同时也要看到,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化了民族精神的内容。

(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是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等在内的合力。中华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品格和力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历史学科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从政治角度看,高考多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载体来考查发展民族精神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如加强科普宣传,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发扬女排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等。

1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篇十三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院迅速掀起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热潮,根据县卫生局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为内容重点,以师德师风、当代中小学生荣辱观、道德观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目标要求: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分三个层次开展“树八荣八耻荣辱观,做敬业爱岗好教师”、“树八荣八耻荣辱观,做争先创优好党员”、“树八荣八耻荣辱观,做勤学守纪好学生”教育活动,并把此项活动与师德教风建设和创建文明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动员、典型教育、自我反思、检查督导,在全校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师生的道德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提升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达到振奋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工作的目的,为促进教

育教学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三、具体措施

1、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教风建设紧密结合(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为重点,开展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要围绕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探讨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深入探讨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者如何按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重要论述要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探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从教廉德、勤俭节约及治理纠正不良师德师风和社会不正之风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学习讨论活动,明辨是非,自觉地坚持正确的,摈弃丑恶的,争做新时期德才兼备的教育者。

(2)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目标,开展师德师风、职业道德自我教育和提高活动。紧密联系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对象和实际,通过学习对比提高认识,查找本校及个人师德师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及工作作风、教风、学风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自觉对照“八荣八耻”加以改正。领导干部和党员要带头并引导广大教职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体班子成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每人写一篇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2、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周一升旗仪式,由校团委以学习“八荣八耻”为教育内容,对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站、板报、橱窗和校园广播等宣传工具,向全体师生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及开展荣辱观教育的重大意义,宣传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做到“五进”,即:进校园、进教学计划、进校本教材、进教学课堂、进学生头脑。针对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德育课程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同时,要在其他相关课程特别是语文、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思想品德等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4、以活动为载体,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1)举办“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骨干培训班,以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为培训对象,培训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开展建设“无脏话,无垃圾”校园活动,设立文明监督员,督促同学们行光荣之事,拒耻辱之事。

(3)各班要举办以“树立荣辱观,争当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会,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使“八荣八耻”的教育内容入眼、入耳、入脑、入口、入心,使之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4)各班出一期“知荣拒耻”为主题的板报,学校组织评比。

(5)开展一次以“知荣辱,促成才”为主题的读书演讲征文比赛活动。

(6)围绕“八荣八耻”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

(7)以各种节日、宣传日、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利用“五一”节,开展劳动体验;利用七七抗战纪念日、十一、香港澳门回归等纪念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服务人民的意识;利用国际禁毒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等。通过高考、中考及各年级考试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诚实信用的美好品德等。通过组织学生夏令营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和理解。

5、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1)通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放宣传材料、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将学校正在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求告知家长,同时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在教育方法、教育要求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合力。

1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案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二、教育活动内容

1、以社全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题,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活动。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把正确把握和深刻认识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到敬业爱生,服务人民,诚实守信,为人师表,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恪守职业道德,以自已的高尚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结合“两个规范”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组织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引导广大教师以“八荣八耻”对照自己,规范言行查找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订整改措施。结合师德师风考核评估,完善师风师德档案建设,切力宣传和表彰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把活动引向深入。

2、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知荣明耻树新风”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做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主题夏令营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切实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因地制宜、绿化、美化校园,积极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要在学校重要、醒目场所张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并通过班(团、队)会、板报、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活动、演讲、征文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三、教育活动原则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要坚持“三结合”原则,即:集中教育与长效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活动与各项创建工作相结合。

四、教育活动实施步骤

1、学习动员(4月——5月)

学区召开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各小学制定教育活动计划,组织教师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团、队)活动、墙报板报等形式在学生中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2、主题教育(5月——12月)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讨论活动。通过座谈会,认真查摆教师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落实具体整改措施。

开展师德先进评选活动。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对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选表彰师德先进单位和个人。

开展校园美化建设创评活动。对照校园文化建设标准,评选一批校园管理创优先进学校。

举办“小手拉大手”、“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实践活动。

3、总结交流(12月)

各小学总结集中教育成果,交流教育活动经验,形成师德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学区成立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各校校长及学区行政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学区教务处,具体负责教育活动的安排、检查、督促工作。

各小学要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在集中教育阶段,要做到“四个一”即校园显眼位置设立一块“八荣八耻”固定标语,每个教室张贴一张“八荣八耻”宣传画,每个班级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专题班会,每班出版一期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板报。

2、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不断深化拓展。

各小学在积极组织开展本方案确定的专题教育活动外,要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切合实际且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要通过组织学习,在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促进良好校园风气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3、要因地制宜,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效。

要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各小学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活动,领导干部要学用在前,做好学习的表率和模范。每位教师要结合实际,对照要求,主致力学习“八荣八耻”实质,对照职业道德规范,写好读书笔记,积极投入以师德讨论和执教行为的查摆工作中去,从思想和行为上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在学生中开展教育活动,做到区分层次,整体衔接,既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又要教会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4、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校园开放日”活动、致家长一封信、教师家访等途径,向家长广泛宣传“八荣八耻”,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将“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辐射到社区,扩展到全社会。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的直辖市、沟通与配合,通过军校共建、企校共建、科教共建等活动,使学校的军事知识教育、劳动实践、科学教育等活动得到社会的有力支持。要把学校团队工作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园文化活动及乡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道德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大自然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体验,感悟一个道理。同时,要积极组织和动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归园田居课后练习答案下一篇:小学生旅游胜地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