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货处理协议书的参考(精选2篇)
1.窜货处理协议书的参考 篇一
附件十二:
分公司间易发生窜货地区政策制定的管理规定
为预防窜货,特对分公司提出以下要求: 1. 对易发生窜货地区,制定政策时,两分公司要充分协商,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避免窜货发生,如分公司协商不成的,可通过销售管理部协调解决。2. 签署经销协议时,分公司要附加要求区域批发商只能在所辖区域内销售的条款,并加大对经销商窜货行为的处罚力度。3. 对关键经销商的销售政策销售管理部将予以审核,并有权责令分公司进行修改。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 窜货的界定:
1.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视为窜货:
1.1.1商业单位超出协议区域内,向其它区域内商业单位供货。
1.1.2 运输部门未经销售分公司经理签字批准,擅自中途卸货,或擅自改变送货地点(送货地点必须是商业单位所在地或行政所在省份区域内)。1.1.3省(直辖市)内流通由销售分公司协调,协调不及时导致投诉到销售管理部的认定为窜货。1.1.4 省内较远地区跨区域批发,或影响市场不稳定的,认定为窜货。
1.2 原则上商业单位只能在公司划定的销售分公司经营区域内销售,不得跨省(直辖市)、跨区销售。如由于历史原因,原销售渠道跨越省区,需经两分公司经理协商,销售管理部备案,合理划分销量,方可视为正常流通。
销售分公司在制止窜货方面的责任:
2.1销售分公司对所辖区域内商业单位的货物流向负责,监督经销商在规定区域内按正常价格销售,制止跨区销售。
2.2如发现商业单位窜货,应以书面形式报销售管理部,并注明窜货单位及车辆牌号、窜货时间、地点、规格型号、产品编号等。3 对窜货的处理办法:
3.1 对有关商业单位的处理:对有关商业单位的处理年度内第一次发现给予警告性经济处罚8000元,冲减销量200台,销量补给被窜货地区,第二次发现经济处罚16000元,冲减销量500台,销量补给被窜货地区,第三次取消批发商待遇,终止合同,扣除全年返利。
3.2 蓄意窜货并撕掉条形码、更改、涂改机身编号,使查窜过程无法取证、识别货源和不能维护新飞市场美誉度的,直接取消批发商资格,终止合同并扣除全年返利。
3.3对储运部门的处理:储运部门未经销售管理部批准,擅自中途卸货或变更送货地点,一经发现,扣发本次运费,罚款专运公司5000元,取消该车运输新飞产品资格。
3.4对相关业务责任人的处理:第一次发现商业单位窜货,考核分公司经理和主管业务员1000元和500元;第二次发现,加倍考核分公司经理和主管业务员;第三次发现,视情节将对业务(经理)责任人降职、停职、上交劳务市场,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3.6商业单位积极参与市场区域管理,举报单位(个人)经查实案例后给予500元至5000元的相应奖励。
市场部
2.处理窜货,就是这么简单! 篇二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芸芸众生为了物质生活和既得利益奔波劳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名流巨贾,政商要人,尚犹患拼,何况经销商乎?作为“逐利族”中最活跃的一个单元,经销商经营的目的很简单――逐利,百事利为先~虽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在既得利益的诱惑下,谁还管所谓的商业道德呢!再说这个道德对经销商来说也就是厂家出于自己发展的需要为经销商制定的约束机制,本来就是厂家一厢情愿的事情。于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互窜货,真是你方窜罢我又来,好不热闹!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有喜必有悲,窜货者快,被窜者痛!而区域经理作为厂家监管一方的钦差大臣,对待此种事情又该如何?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还是施展铁腕杀一儆百,全凭自己对整个市场的把握以及对待厂家政策的揣摩,要从厂家对市场的长期战略与市场布局出发,冷静地对待此事!
案例:小王是BS轮胎公司河南大区经理,作为绩优股被公司从别的公司挖了过来,经过一个多月对产品的熟悉后空降老大难漯河市场。到任走访市场后大吃一惊:用千疮百孔来形容BS轮胎在漯河的市场情况毫不为过!只要是个卖轮胎的就有BS轮胎(备注:除了修自行车跟三轮车的),销售模式由原来的独家代理发展为如今的“家家有”,俨然快速消费品的销售模式。经销商不守规矩,同事不讲道义,周边市场将货空投一般集中到漯河市场,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小王没有退缩,经过对市场的深度了解以及对经销商的走访,心里有了个大概的框架。
1、漯河行政区域狭小,市场容量有限,该公司仍然以传统的行政区域将其独立市场,完全忽视了许昌经销商对该区域暗箱操作许久,在这里重新设置经销商引起许昌不快。
2、前任区域经理为了获取短期利益,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对经销商胡乱许诺。广泛布点,要货就给,哪里还管什么市场保护,完全置厂家的发展战略于不顾,忽略了市场容量与经销商库存及货物吞吐量,拿到提成后就闪人,造成渠道库存积压,网络不畅。
3、厂家以前对该区域不够重视,漯河市场在厂家眼里只是一个货物中转地,新任区域经理往往都是实地考察一次市场便消失了,造成该地区管理人员更迭频繁,市场长期处于荒芜状态,
4、市场缺少管理人员,周围的经销商甚至是区域经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拿到厂家奖励,便以低价窜货至漯河地区,冲击该市场。经销商对BS品牌已经失去了经销信心,甚至一听说是BS的人便拒以接待或找理由推脱。这让小王很伤自尊:好歹咱也是轮胎界的翘楚,产品质量没得说,品牌知名度响当当,可就这个一个人家老外都朝百年品牌去做的大牌子,在这里却因为窜货而把自己搞得跟垃圾一把无人问津,躲犹不及,都是窜货惹得祸啊!
针对以上的情况以及自己走访市场得出的结论,小王致电公司,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打破以前单纯的以行政区划划分市场的老办法,按照经销商实际辐射与控制的区域来划分经销区域,打破行政区划。
2、保大放小,舍车保帅。出于对全局的考虑,只要能完成全盘任务,牺牲局部利益也是可以考虑的。许昌作为强势经销商,承担全省五分之一的销量。其经常窜货至漯河地区,漯河经销商不是没投诉,厂家从全局出发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但是对待许昌的态度是你只能向漯河窜货,如果再窜别的区域就搂头一棒子。
3、给予漯河经销商较高的返点,提货价同许昌经销商相同,准其做零售不做批发。
4、在窜货中寻找有实力的经销商。漯河作为一个中转地区,联系许昌、周口、驻马店、平顶山等4大区域。厂家要求周边窜货的经销商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实现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诺谁要是做的更好,对漯河的支持力度大,漯河的销量算到谁的头上。如发现窜货行为除了依照规定给予处罚以外,该经销商的年度返点下调一个点。
5、疏通经络,打通市场的奇经八脉。厂方暂时停止向漯河区域供货,以便消化渠道库存;在漯河地区寻找新的经销商,看以上4个窜货经销商哪个愿意帮忙将市场上的残余库存予以收回,并充作帮忙经销商的销量。
经过一系列的整改,漯河市场秩序逐渐好转,销量也日益上升,周边经销商为了拿到漯河区域的销量而实现区域精耕细作,在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外对漯河地区实行帮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竞争局面。
【窜货处理协议书的参考】推荐阅读:
工伤事故处理协议书12-04
北京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11-03
离婚协议中对夫妻财产的处理11-16
污水临时委托处理协议06-30
食堂剩饭剩菜处理协议10-19
废水处理服务协议01-29
学生打架事故处理协议09-01
垃圾分类处理倡议书10-01
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倡议书08-01
学徒协议书的参考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