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2024-11-05

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共11篇)(共11篇)

1.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一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2007年发展综述 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概况

2007年,以“太湖蓝藻”为首的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普通民众对水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也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这些都给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2007年,水污染治理行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双双下降的局面,其中COD同比下降0.28%,这与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壮大是分不开的。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了235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其中与水污染治理直接相关的中西部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资金和“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资金分别为65亿元和50亿元。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科研项目经费突破了3亿元,相当于过去5年环保科研项目经费的总和。国家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保障了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1.1 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业发展情况

2007年,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业的发展较快,随着全国污染治理市场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水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得到了加强。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企业必须得到资质许可,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以改变运营操作人员素质不高,设施运营缺乏制度规范,一直处于低水平运作的状态,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全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全国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情况调研发现,在所检查的670家持证单位中,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为主的,占75%以上,说明污、废水设施运营业发展十分显著。同时,水污染治理运营服务业也继续健康发展。1.2 水污染治理工程服务发展情况

2007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工程业发展稳定。2000-2005年,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很快,新增加的污水处理能力相当于建国后50年建设总量的两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1.8%,2006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又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56%。到2006年年底,全国656个城市共有城市污水处理厂814座,日处理污水能力6310万吨。2007年,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许多省市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不断加大督导检查、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加强技术指导等措施,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省市加大了对村镇污水的处理力度,新建了一批中小型村镇污水处理厂。2007年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新建项目也不断涌现,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模式不断完善、处理能力加强,保证了国家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完成。1.3 水污染治理产品生产发展情况

2007年,在水污染治理产品方面,产品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中鼓励发展七个领域的107项产品,其中重点有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在线污染物连续监测设备等,鼓励产品集中在生化废水、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污泥处理与利用以及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消毒设备等领域。环保设备在水污染治理产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设备的进步引发了污染治理工艺技术升级和造价成本的调整,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及水污染治理领域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2007年,由于水污染事故频发,水处理产品市场中的净水(饮水)设备、膜产品、水处理药剂等都受到了很大关注。1.4 水务投资市场发展情况

2007年,水务市场升温,多种性质的投资主体积极参与水务领域。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主业为水务行业的上市公司有首创股份、合加资源、武汉控股、南海发展、创业环保、钱江水利、洪城水业、阳晨B股、原水股份9家。除了以上主业为水业的上市公司外,不少其他上市公司也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如乐山电力、锦龙股份、漳州发展、大众公用等),并且各公司在当地开始上了一些项目。据统计,目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对水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资,呈逐年递增的态势,随着水务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市场前景的明朗,更多的上市公司将会涉足水务领域。2007年,威立雅、中法水务、深圳水务、金州集团、首创股份、中国水务投资公司等均有突出的业绩,激烈竞争显现出我国水务市场正逐步走向繁荣。2 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007年,水污染治理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行业发展进步。总的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污染治理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2.1 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进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1)难以获得高新技术,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市场竞争能力差;(2)缺少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3)缺乏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升级改造很困难;(4)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不高,产学研结合还需加强。

2.2 市场建设与监管方面的问题

目前水污染治理市场不规范的问题还很严重,导致企业发展困难,阻碍了技术进步,主要问题有:

(1)难以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

行业中大多数企业产品雷同,习惯通过传统方式获得技术和以过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在竞争中脱离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优质服务等,无原则地压低价格,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畸形下降,严重损害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和自有资金的积累。国内污水处理项目一般采用市场招投标方式,有些地方项目可能由于资金问题,在项目招投标时并不完全注重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和服务,而是采取低价中标,致使出现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一些小企业并不考虑技术、质量和运行成本、运行周期,以质次价低的产品进入市场,施工时压缩成本,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使得国内水污染治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难以发展,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招投标法规还不够严格规范,招投标上存在着程序有漏洞、操作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此外,污染治理专业化服务企业准入标准的欠缺,地区差距和价格战等都使污染治理市场秩序较混乱。(2)在与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由于国内市场秩序混乱,国外企业乘虚而入。在一些关键设备上,常常是指定进口,进口产品以高价垄断了高端市场。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和一些专业公司根据其全球化的战略,把有巨大潜力的中国环保装备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不仅要保持其在高端设备中的垄断地位,还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相继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和技术中心,寻求制造合作伙伴,利用国内的人才优势和成本优势,调整价格政策来争夺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中等规模企业的市场。以高昂价格销售国内市场空缺的关键设备部件,对国产设备能替代的关键部件和通用部件则以相近价格销售。(3)地方保护主义较重

有的地方管理部门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整顿环保市场为名,限制外地环保产业进入本地市场。很多省市采用会员制,如外省企业参于竞争则需入网成为该省会员,而相关费用明显偏高,手续复杂,严重影响外省企业参与正常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其结果是阻碍了技术进步。

(4)企业扩大市场、扩大再生产受阻

有些污水处理厂项目由于资金不到位、工程周期长使得设备安装就位后,多年不能正式调试运转,拖欠生产企业的设备款,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太慢,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新产品研发都造成很大影响。企业融资难度较大,扩建项目缺乏资金。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银行持续提高存贷款利率、紧缩银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环保企业的发展。政府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业内企业鱼龙混杂,导致竞争不规范,使企业在扩大市场方面受挫。而用地紧张、技术人员缺乏也是企业在扩大再生产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2.3 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水污染治理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已经有了一定提高,但还是存在着产业发展速度快与产品标准化、规模化进程慢的矛盾。目前仍然大范围地存在非标、单件、小批量的生产方式。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是环境标准制定与实施的技术支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经过科学评估、示范验证、成熟可靠的最佳可行性技术的支持,难以保证所编标准体现污染控制要求和技术经济性、可行性的统一,既造成了排放标准限值没有可靠的达标技术支持,又使得标准所依据的控制技术落后于环境技术发展,有的标准制订宽严失度,从而影响了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进而影响了标准实施的有效性。由于环保产品涉及面广,与多个学科交叉,在产品标准方面,科技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等国家部委都在自己的范畴内制定了相关的标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产品认证也是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多种认证并存,削弱了认证的权威性。这些都阻碍了产品标准化的推进。2.4 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水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社会化运营模式表现出强大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社会化运营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法规制度不健全、缺乏激励扶持政策、市场不规范等基础性问题尚待解决。主要表现为:大多数的生产企业对社会化运营存在抵触情绪;社会化运营管理缺乏法制保障;运营合同不规范;无证运营现象普遍;与设施运行管理相关的法制建设不到位,运营监管能力弱、力度小。2.5 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污水处理行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已逐步扩大,BOT是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首选的污水处理建设投融资模式。污水处理BOT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或者说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缺乏系统的、专门的、可操作的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细则或导则。国家有关部门对污水处理投资多元化及BOT方式的最重要的鼓励、引导、支持应该体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方面。国家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市场化方面进行了长期的、不懈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已陆续颁布了许多有关的行政法规。但已有的法规存在体系不完整,可操作性不强,监管有余,鼓励、引导、支持不足,且没有得到认真执行等问题。同时,国家投入的效率仍较低,对多元化投资的鼓励、吸引、支持作用还不明显。3 对策及建议

(1)要发展水污染治理技术服务业,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技术管理政策。政府应加强技术发展方向的指导,加大对水污染治理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扶持力度。

(2)继续加强规范水污染治理市场,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严格监管招投标、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等各个环节。

(3)大力发展水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通过建立政策和法规来支持并规范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业,进一步推进运营管理服务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依靠技术进步和先进管理来获取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的高效率、高水平、低成本和高效益。

(4)开发确实可行、有效的实用技术和产品,注重污染设施运行和产品生产使用过程的节能减排。加强和加快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

(5)改进行业组织的工作,使之更贴近行业发展的情况,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6)改革投融资体制,吸引多方资金投入水污染治理行业,支持行业发展壮大。4 行业发展展望

2008年国家环保部门将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SO2和COD的排放量得到控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出要着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在水方面,要确保2008年COD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5%。其中工程减排方面,要求今年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200万吨,2008年和2009年两年36个大中城市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和处理。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针对“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进行了修订,修改后的新法综合运用多种行政处罚手段,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了水污染违法成本,增强了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由此,可以预期今后的水污染治理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根据当前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008行业发展的重点是:高耗水、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和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饮用水技术与设备以及监测技术与仪器等方面。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

2.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二

1环境监测的内涵和价值

1.1环境监测的内涵

环境监测是,指的是国家的环境监测部门,通过一定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对环境组成的各个要素进行监测,得出及时性的环境监测数据,然后利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手段,把相关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整合归纳,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环境质量信息,为后续实际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服务。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既包括前期“现场勘测”和“样品采集”等需要进行实地考察的工作,也包括后期“实验分析”与“综合评定”等强调数据价值分析的工作。只有当环境监测这四个环节的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与执行时,才能够得到科学的环境质量数据,给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者提供外部环境的变化数据,让环境保护者能够把握环境的实施变化趋势,然后有针对性的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对潜在的环境问题加以预防与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减少环境问题的恶化与扩大。

1.2环境监测的价值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的具体情况与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与总结,给我国的环境执法提供数据参考的一种监测方法。环境监测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得出及时、全面、有价值的环境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可以推算出当前的环境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给环境保护工作者的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保障国家环境规划的合理性,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预防与解决能力,提高我国的整体环境水平。环境检测是伴随环境问题的出发而产生与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会影响到人类整体的发展进程。

2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趋势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与有机合成工业的兴起,我国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也越来越多,这些有机物污染物的存在不但会给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而且会极大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对社会整体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接下来,笔者将从前期监测、样品采集、检测分析、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展开对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

2.1前期监测阶段

随着有机污染物监测种类的不断增多,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前期勘测阶段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即勘测范围的扩大化。按照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内容,我国排放至水、土壤、大气中的固体废弃有机物需要严格的控制在标准规定的六十九种以内,其中持续性的有机污染物(即POPs)应该控制在二十一种之内,需要包含2009年新增的三种阻燃剂(即TCEP、TCPP和TDCP)和三种杀虫剂副产品(即α-BHC、β-BHC、γ-BHC),有机污染物监测种类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环境监测前期监测阶段的工作难度。同时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监测也成为了新的环境监测热点,人们把环境监测的范围从单一的环境方面,扩展到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如医疗环境卫生、生物制药卫生等。

2.2样品采集阶段

样品采集阶段的监测发展趋势与前期监测阶段的发展趋势类似,环境监测的样品采集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样品监测的介质领域从以往的水、土壤、空气等,拓展到了食品、生物、植物等众多新型的领域,监测介质开始朝着多样化、高精专的方向发展。在土壤污染的监测方面,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土壤的污染等级进行了标准划分,同时规定了不同的污染物的监测办法,以确保全国土地污染评估报告的科学合理,因此在进行土壤污染源的样品采集时,要注意与后续监测办法的匹配,以保障土壤污染监测效力的统一,从而得出准确的污染状况数据和安全等级报告。其中蔬菜种植园、牲畜养殖园是重要的样品采集区域,其中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石油烃、多氯联苯等是重要的有机污染物的监测项目。

2.3监测分析阶段

监测分析阶段的发展趋势有两个:一、前处理设备的智能化;二、检测仪器的联通使用。前处理设备方面,因为以往的有机污染物的前期监测处理,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测算的方式,这种方式下人为介入的因素较多,容易造成测算数据的失真与失实,同时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人数固定的监测人员,无法有效因为监测任务的日益增长。前处理设备的智能化,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微波萃取、超声波萃取、加速溶剂萃取等方式,可以提高样品的检测效率,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准确;检测仪器方面,检测仪器的联通使用指的是一种把接口技术与色谱仪器有机结合的应用技术。它能够在同一时间完成对数据的监测与分析,从而减少监测与分析环节的误差,提高监测数据的可参考价值。

2.4质量控制阶段

质量控制是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关键环节,只有切实的把握好检测数据的质量水平,才能够给后续的环境保护执行行为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随着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的改进、创新,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阶段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需要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控制体系,既体现在监测标准的统一、监测数据的量化、采集方式的革新等具象的方面,还体现在各个监测环节的协同有序、共同发展,对薄弱环节进行修正与弥补,填补环境监测的空白区域,保障检测数据的连续、完整、准确。

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加强对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认识现有的环境质量水平,还可以给后续的环境保护行为以数据指导,提高环境保护的执行力度,防止环境污染的加重与恶化。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也显示出新的发展趋势,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的予以反思与总结,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成效。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多,有效解决现有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性任务。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作用,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所加强,党和政府加大了对环境监测技术创新的重视与投入,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本文从环境检测的内涵和价值入手,对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者以参考启示,推动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有机污染物,监测

参考文献

[1]郭新宇.大气中有机污染物采集及分析注意事项特点浅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6).

[2]赵翠珍.环境监测中新技术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5(7).

3.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乡镇工业发展;污染治理;研究分析

乡镇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占到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乡镇企业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的劳动岗位,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乡镇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制造着大量的污染,据统计乡镇企业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污染的“主力军”,因此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1.乡镇企业污染分析

要想治理乡镇企业的污染,我们需要对乡镇企业的污染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还要分析乡镇企业污染的特点以及污染难于治理的原因。

1.1乡镇企业污染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工业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作为我国工业污染的“主力军”,乡镇工业污染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乡镇污染增长速度快。乡镇工业污染是伴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因此乡镇污染的增长与乡镇工业的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对乡镇工业的扶持,乡镇企业正以无與伦比的速度飞快增长,与此同时乡镇工业污染也在快速增长。

第二,乡镇企业污染源广。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涉及到多个行业产业,尤其是一些高消耗的产业。众多的行业产业就造成乡镇工业中存在着不同的经营种类,从而导致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染也多种多样,污染源分布十分广泛。

第三,乡镇工业污染的治理工作不到位。由于乡镇企业分布十分分散,再加上污染治理成本很高,因此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工作迟迟没有取得效果,甚至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根本就没有治污观念和治污设备,导致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给乡镇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1.2乡镇工业污染特点以及原因

由于乡镇企业与大型集团工业的差别,因此乡镇工业污染与城市工业污染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由于乡镇企业大多从事造纸、印染、水泥、陶瓷等高能耗的产业,再加上乡镇企业会根据本地区资源或者地理特色来决定经营何种产业,因此乡镇工业污染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行业特点以及地理特点。另外,乡镇工业污染的污染源分散、污染种类众多、污染处理意识薄弱。

乡镇工业污染之所以如此严重的原因是:

第一,乡镇企业无力支付高昂的治污成本。多数的乡镇企业都是由几个或者十几个人的小作坊构成,因此乡镇企业的经营利润十分微薄。再加上乡镇企业大多是从事材料初加工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因此乡镇企业受市场的影响较大,这进一步造成了乡镇企业的经济困难。众所周知,治污是一项成本很高的工作,尤其是一些治污设备动辄就百万元,因此乡镇企业无力承担高昂的治污成本,同时乡镇企业采用的治污技术也十分落后,因此乡镇企业的治污工作很难取得成效,从而导致污染逐年加重。

第二,政府对乡镇企业的污染监管存在困难。由政府监管企业的治污工作是我国治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一些大型工业企业规模大,很容易引起政府的关注,因此政府对大型企业的监管工作比较到位。但是乡镇企业分布十分分散,并且乡镇企业破产转卖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政府很难对辖区内的乡镇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治污监管也就无从谈起了。

另外,在一些乡镇,尤其是贫困地区乡镇,乡镇企业是拉动乡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政府为保证乡镇的经济利益往往会放松对乡镇企业的治污监管,从而造成乡镇污染越来越严重。

2.乡镇企业的治理措施

随着乡镇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乡镇污染治理势在必行,但是由于乡镇工业污染因乡镇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笔者在分析应对措施时结合本地区的乡镇企业,分析了具体的污染防治措施。本地区多为生产水暖卫浴产品的小型乡镇企业,这些企业不但能源消耗大而且污染十分严重,给本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加强本地乡镇工业的污染治理。

第一,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乡镇企业治污的补贴。针对工业企业治污成本过高的情况,我国从税法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了一定的补贴。例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但是对于部分乡镇企业来说即使是能够实行税额抵免,它们也不可能承担高昂的治污费用。此时,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对这些乡镇企业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例如:政府可以向乡镇企业提供无息贷款用于企业购置治污设备。

第二,地方政府要不断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监督。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行政规定严格规范乡镇企业的转让与买卖操作,并且及时对新厂主的信息进行登记录入,从而避免因不了解地区内乡镇企业数量而造成的治污监管漏洞。政府还可以对辖区内的乡镇企业进行规划,建立工业产业园区,对乡镇企业进行集中布局,这样便于乡镇工业污染的集中治理以及监管。

另外,政府还要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之间进行正确取舍,不可为了经济利益而损害环境,同时也不可为保护环境而忽视经济效益。政府要坚决取缔关闭经济效益差且环境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而对于经济效益十分好的企业政府可以采用强制手段要求企业开展治污生产,同时政府还要对这些企业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

第三,建立一种完善有效的乡镇工业治污模式。不同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种类不同,因此政府要想做好乡镇企业的治污监管工作,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治污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政府要对不同种类生产的治污标准、治污技术进行严格规定,同时还要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规定企业的治污任务,并且政府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污染治理、检测、监督体系,从而将企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与政府监管统一起来。

3.结语

乡镇工业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污染治理面临的大问题,因此研究乡镇工业污染的治理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详细分析了乡镇企业污染的现状以及特点,指出造成乡镇工业污染严重的原因,从而提出几点治理乡镇工业污染的具体措施,为建立乡镇工业污染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邵云.基于BOT模式的乡镇工业污染治理的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

[2]邵云.乡镇工业污染的经济原因分析[J].时代经贸,2012(20).

4.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四

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长期存在,燃煤发电无论在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为此,电力工业在安全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深化绿色和谐发展,积极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电力工业在“十一五”大气污染物控制取得巨大成就,烟尘、二氧化硫控制达世界先进水平,在超额完成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基础上,面临世界上最严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该标准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相比,无论是现役机组还是新建机组,烟尘、SO2和NOx排放限值全面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详见表1国内外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比较),科学分析,积极应对,正确处理法规标准、经济政策和实用技术与先进技术的关系,充分发挥最佳可行技术,积极培育新兴技术,健康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完善脱硝、除尘和脱硫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实现大气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绿色和谐发展。“十二五”前2年电力工业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截止2012年底:

(1)除尘:99%以上的火电机组建设了高效除尘器,其中电除尘约占90%,布袋除尘和电袋除尘约占10%。烟尘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分别由2010年的160万吨和0.50g/kWh,下降到151万吨和0.39g/kWh。

(2)脱硫:脱硫装机容量达6.8亿kW,约占煤电容量90%(比2011年的美国高约30个百分点),其中石灰石-石膏湿法占92%(含电石渣法等)、海水占3%、烟气循环流化床占2%、氨法占2%。SO2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分别由2010年的926万吨和

2.70g/kWh,下降到883万吨和2.26g/kWh(低于美国2011年的2.8克/kWh)。

(3)脱硝:约90%的机组建设或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脱硝装机容量达2.3亿kW,约占煤电容量28.1%,规划和在建的脱硝装机容量超过5亿千瓦,其中SCR法占99%以上。NOx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分别由2010年的1055万吨和2.6g/kWh,下降到948万吨和2.4g/kWh(高于美国2010年的249万吨、0.95克/kWh)。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特别排放限值、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极度严厉的环保法规标准的实施,火电行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和“推广应用”并重的方针,一方面要创新发展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技术,构建绿色环保型“增量”机组;另一方面要以“增量”的技术创新驱动“存量”技术的升级,持续提高现役机组“存量”的环保技术水平,并把先进的环保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面推动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及其装备的进步和升级,实现火电由烟尘、SO2、NOx治理阶段向综合治理(包括PM2.5、重金属、SO3和CO2等)、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总体而言,火电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硝、除尘、和脱硫单元式控制技术向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适用性、高经济性方向发展;二是由先除尘、再脱硫、再脱硝的单元式、渐进式控制向常规大气污染物加重金属、气溶胶等深度一体化、综合治理、协同控制技术发展。实现“存量”环保技术的单元性向系统性协同化转变、反应的单一性向交叉性转变,推动多种烟气污染物共同去除方面具有导向作用的重大技术产业化,培育和发展火电行业相关的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并最终从长期目标上实现火电机组更低的大气排放。控制技术路线及相关技术

为有效应对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规,实现烟尘20-30mg/m3、二氧化硫50mg/m3和氮氧化物100mg/m3的排放限值,火电行业已在现役先进的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的基础上,积极研发、示范、推广可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创新技术,并有机结合技术和管理等因素,“建设好、运行好”烟气治理设施,持续提高火电大气污染物的达标能力。对于“增量”机组在新建环保设施时,可采用以下2条综合控制火电烟尘、SO2和NOX的技术路线:一是低氮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设施(SCR)+静电除尘器(ESP)(其出口烟尘浓度应<50-100mg/m3)+湿法烟气脱硫(可取消GGH)+烟气深度净化设施(如湿式电除尘器等);二是低氮燃烧+SCR+袋式除尘器或电袋复合除尘器(其出口烟尘浓度应<10-20mg/m3)+湿法脱硫(需设GGH)。

对于“存量”机组在对现役环保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时,应综合考虑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因素,采用诊断评估、优化调整和技术改造并重的方针:

一是要组织专家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诊断,科学、合理地找出实现标准要求的差异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是结合状态诊断结果,采用先进的优化调整技术,对环保设施进行最优调整;

三是如优化调整后仍达不到排放要求,则用采用“增量”机组先进的环保技术进行改造,并形成“五位一体”,即状态评价明现状、分析诊断找差距、优化调整挖潜力、技术改进提性能、监督管理形体系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3.1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火电行业形成了以低氮燃烧和烟气脱硝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1)低氮燃烧:技术成熟、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是控制NOX最经济的手段。主要是通过降低燃烧温度、减少烟气中氧量等方式减少NOX的生成量(约200-400mg/m3),但它不利于煤燃烧过程本身,因此低氮燃烧改造应以不降低锅炉效率为前提。

(2)SCR: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是控制氮氧化物最根本的措施。其原理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向反应器内喷入脱硝还原剂氨,将NOx还原为N2。此工艺反应温度在300-450℃之间,脱硝效率通过调整催化剂层数能稳定达到60-90%。与低氮燃烧相结合可实现100mg/m3及更低的排放要求。其主要问题是空预器堵塞、氨逃逸等。

(3)SNCR:在高温条件下(900-1100℃),由尿素/氨作为还原剂,将NOx还原成N2和水,脱硝效率为25%~50%。氨逃逸率较高,且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其脱硝效率呈下降趋势。

(4)正在研发的新技术

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针对我国90%以上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特征,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展了“大型燃煤电站锅炉湿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与示范”研究,旨在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的基础上,耦合研究开发的脱硝液、抑制剂、稳定剂等,在不影响脱硫效率的前提下,实现氮氧化物的联合控制。

低温SCR技术:其原理与传统的SCR工艺基本相同,两者的最大区别是SCR法布置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高温(300-450℃)、高尘(20-50g/m3)端,而低温SCR法

布置在锅炉尾部除尘器后或引风机后、FGD前的低温(100-200℃)、低尘(<200mg/m3)端,可大大减小反应器的体积,改善催化剂运行环境,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是具有与传统SCR竞争的技术,是现役机组的脱硝改造性价比更高的技术。目前,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已完成该技术的实验研究,正在开展热态中间放大试验。

炭基催化剂(活性焦)吸附技术:炭基催化剂(活性焦)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好、表面基团丰富、原位脱氧能力高,且具有负载性能和还原性能等特点,既可作载体制得高分散的催化体系,又可作还原剂参与反应。在NH3存在的条件下,用炭基催化剂(活性焦)材料做载体催化还原剂可将NOx还原为N2。

3.2 烟尘控制技术

火电行业形成了以技术成熟可靠的电除尘器为主(90%),日趋成熟的袋式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为辅的格局。为适应新标准要求,更高性能的除尘技术的正处于研发、示范、推广阶段。

(1)电除尘技术:应用广,国际先进,同时涌现了一些改进技术,如高频电源、极配方式的改进、烟尘凝聚技术、烟气调质技术、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移动电极电除尘技术等。

(2)袋式和电袋复合除尘技术:近5年快速发展起来的除尘技术,正处于总结应用经验、规范发展的阶段。

(3)湿式电除尘技术: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干式电除尘相似,依靠的都是静电力,所不同的是工作环境为一“湿”一“干”,其装置通常布置在湿法脱硫设施的尾部。由于其处理的是湿法脱硫后的湿烟气,在扩散荷电的作用下,能有效捕集烟气中的细颗粒物及易在大气中转化为PM2.5的前体污染物(SO3、NH3、SO2、NOX)、石膏液滴、酸性气体(SO3、HCL、HF)、重金属汞等,实现烟尘≤10mg/m3及烟气多污染物的深度净化。目前,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已开发了该技术,并建立了300MW、600MW的示范工程。

3.3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火电行业形成了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为主(92%)的技术路线。通过近10年来对脱硫工艺化学反应过程和工程实践的进一步理解以及设计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和改善,在脱硫效率、运行可靠性、运行成本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对电厂运行的影响明显下降,运行、维护更为方便。目前,正处于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经济性、资源化、协同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阶段。

对新建的“增量”机组,新标准要求SO2排放限值为100mg/m3、重点地区为50mg/m3。要实现该限值,单靠传统的湿法脱硫技术难于实现,需采用新技术,如已得到应用的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技术,正在开发的活性焦脱硫技术等。

对现役的“存量”机组,要求的排放限值为50-200mg/m3、高硫煤地区为400mg/m3,且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脱硫设施“十一五”期间非常规的井喷式发展,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工程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均需要适合国情的调整、改进和优化过程。如核心技术的消化、复杂多变工况的适应能力;因建设工期紧造成设计投入力度低,缺乏对个案分析,简单套用成功案例;受低价竞争影响,大多按400mg/m3设计,设计裕度小,关键设备、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工艺要求;系统调试不充分,缺乏优化经验;运行管理水平还达不到主机水平;电煤质量不可控,硫份大多高于设计值等。因此,超过90%按照2003年版标准建设的现役脱硫设施,要满足新标准要求,需要优化调整、技术改造、甚至推倒重建。

3.4 PM2.5控制技术

火电行业对PM2.5的控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利用ESP、BP和电袋等高效除尘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PM2.5一次颗粒物的排放;

(2)利用高效脱硫设施和脱硝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易在大气中形成PM2.5的前体污染物(如SO2、NOX、SO3、NH3等);

(3)在湿法脱硫设施后建设烟气深度净化设施(如湿式电除尘器等),对燃煤烟气排放的烟尘、SO2、NOX、SO3等多污染物进行末端协同控制,实现烟尘排放≤10mg/m3、SO2≤50mg/m3、NOX≤100mg/m3。

4、结语

5.治理水污染的建议书 篇五

尊敬的市长:

您好!

您知道吗?随着我们人类科技的发展,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无数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使得周边的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玉坎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曾经的玉坎河生机勃勃、河水清澈见底,还有无数的小鱼小虾在里面嬉戏玩耍。如今的玉坎河里面已是臭气熏天,路过的行人几乎都是掩鼻而过,绕道而行。这,就是我们人类行为导致的恶果。

醒醒吧,人类!这是河水妈妈的呼唤。无数污水被排进肥沃的土地,使得土地里的庄稼变得枯萎,影响庄稼生长的态势和年产量。醒醒吧,人类,这是河流妈妈的呼唤。不计其数的垃圾被随手丢弃在河水里,使得河水不再清澈,鱼虾绝迹。醒醒吧,人类,这是河水妈妈的呼唤。人类将数不胜数的垃圾、有害电池、污水……排进河水,将曾经澄澈、明亮的河水变得浑黄不堪,让人看了痛心疾首。

我们应该做到不乱扔垃圾,把生活垃圾丢进固定的垃圾桶。我们可以组织专门人员重新彻底清理河流里的污水,将浑黄的水源彻底抽干掉,拾走里面的垃圾,重新注入新的水源。

针对治理河流污染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不把污水、废水等排放到清澈的河水里面,让我们携手共建美丽、和谐的玉环;

2、宣传保护河流的意识,带动身边更多的居民加入到这个活动当中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为重现河流的原貌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3、建议有关河流治理的.部门加强整顿力度,对于再次污染水源的行为采取合理的惩罚措施;

4、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在河流附近拾捡垃圾,减少对河流的再继续污染。

在此,我号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不浪费任何的一滴水。我们平时洗完脸的水,可以重复利用,比如浇花、拖地等。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生活里的每一滴水。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让我们共同努力,重现玉坎河的原貌吧!保护河流的行动,已是迫在眉睫!

建议人:xxx

6.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六

1 京津冀地区水污染现状及治理的必要性

1.1 京津冀地区水污染现状

京津冀地区基本都处于海河流域范围内,位于海河流域的中下游。在京津冀地区内部,天津市位于下游,为海河流域各水系的主要入海处;相比起来,北京市与河北省的大部分位于上游,如北运河;在大清河的不同河段,河北省部分县市位于北京市上游。2013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量仅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0.77%,该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京津冀地区也面临着严峻的水污染问题。根据我国2013年环境质量公报,海河流域共排放81.2亿吨废水,在11大重点流域中排名第二。海河流域含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7个省份的64个地市和335个区县。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废水排放量分别占该流域的17.6%、10.4% 和36.1%,其他3个省份废水排放量占35.9%。2013年,废水排放量大于30亿吨的省份共8个,河北排第六位。2013年北京市、天津市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比例分别为46.9% 和57.5%,河北省中南部一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污染现象特别严重。

1.2 京津冀地区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全国约11% 的国民生产总值,大部分区域处于海河流域,具有明显的流域水系连通性。长期以来京津冀的发展模式导致3个地区的地下水超采严重,排污量巨大,对整个流域的环境、经济以及人民的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水污染具有跨区域污染的特征,这使得单一省份的污染防治,无法达到治理水污染的目的。京津冀3个地区应打破地域限制和单一治理污染的模式,建立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水污染机制,共同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工作。

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水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2.1 制定完善的区域性法律法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关于水污染协同治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应结合现行的法律法规,通过国家、省政府或相关行政区协商制定统一的区域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应包括各个管理单位的权限和职责,以及明确职能部门环境过失的责任和惩罚细则。

2.2 建立统一水污染防治协调机构

国际上存在两种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方式:制度性的协调组织机制;非制度性的协调组织机制。应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的高级别的协调机制,使得协同治理水污染工作的进展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并能明确职能,做到权责到位。这一协调机制应能协调3个地区的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平衡3个地区的污染治理成本和收益,使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水污染工作公平公正,合作共赢。

2.3 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

京津冀在水资源禀赋上存在很大差异,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使得京津冀地区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河北省水资源紧缺,但为了保障北京和天津的用水需要,总是先保障京津两地的需求,却没得到相应的补偿。在水污染治理工作方面,河北省的污染最严重,治理成本也最高,但水污染具有跨区域污染的现象,北京和天津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中难免会受益于河北省的治理工作,导致河北的水污染治理工作成本最高,效益最低。应建立京津冀水资源补偿机制,重新进行利益分配,使得河北在水资源的防治工作中得到补偿,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水污染工作的有序进行。

2.4 呼吁全社会参与水污染治理工作

跨区域治理水污染单靠法律制约和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应呼吁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各个层次都参与到京津冀区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中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污染的排放;社会公众在生活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水,注意对污染垃圾的排放等,这不仅能提高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度,还能减少污水的排放,节约水资源。

3 结语

7.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七

关键词:区域经济;环境污染;治理

一、我国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分析

(一)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的严峻,环境破坏活动自人类产生起就没有停止,热带雨林的破坏、水土流失造成草原荒漠化、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等都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我国当前水土流失的速度在加快,而且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也在加速,我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过度,我国囊括的生态系统类型是全球最为丰富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推进,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状态。如我国青藏高原的土地裸露的面积已经从上世纪的不到10%增加到如今的30%以上。我国的草原在不断的退化中,而且我国作为世界上红树林面积拥有大国,如今的红树林面积已经不足1.5万公顷。

(二)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与限制。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虽然我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早已经提及要发展可持续经济,而且要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但是我我国的煤炭消耗量依然是世界第一,2013年我国的煤炭消耗量达到36.1亿吨,占据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一半以上,而石油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处于世界第二位。我国长期以来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让环境资源无法承受,我国的环境污染现象难以有效的遏制,导致城市的发展出现环境恶化的现象。环境污染导致的恶劣天气已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我国出现的雾霾天气直接导致经济损失,而且如我国的四川盆地出现的酸雨,每年的酸雨直接让四川省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二、区域环境污染治理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一)区域环境污染治理措施。(1)建立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小组。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且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协调的是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需要建立专门性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小组,要通过制定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流程,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类型制定整体的污染治理策略,建立综合治理的制度。环境污染的治理一定要树立全局工作观念,在专门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小组的带动下,建立综合的环境污染治理管理措施,并且要从区域环境污染的全局着手,了解环境污染的源头,而且影响因素,不能断章取义、孤立的进行环境污染治理。(2)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环境污染的治理要加强区域的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采取统筹的方式,区域之间要加大协调的力度,环境污染治理各个区域都有责任,各个区域的财政也应当积极的投入,而不是等待其他区域治理环境污染,自己区域享受他人治理的成果。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要对环保设施进行及时的检查,特别是公共的环保设施投入要到位。(3)加强企业的污染治理。环境污染的源头很大部分是来自企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未经过处理而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如经常曝光一些区域的企业违法排放的行为导致周围的人们出现中毒的情况。因此要加强对企业污染的治理,要加大执法的力度,对污染的企业坚决的关闭,如对于一些小煤窑,该关闭就要坚决关闭。通过加大对企业的污染治理,减少企业排放,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源。

(二)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1)建立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环境污染制约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导致企业以及区域经济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要建立和谐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通过树立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以环境保护为首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环境,不得污染环境。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绿色GDP计算体系,改变传统的GDP计算模式,要让管理者充分的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而经济发展中有多大比例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通过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上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对于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要综合的考量,而不是以GDP增长速度为标准盲目的引进项目。(2)优化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环境污染治理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应当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上抓起,区域经济发展要调整产业发展的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要鼓励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清洁生产型企业要加大扶持的力度,而且在资金、税收与政策上都给予优惠。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不断地调整产业的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8.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八

古人苏轼曾对太湖有过这样一段描写“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仙坛古洞不可到,空听余澜鸣湃湃„„”。幽幽八百里太湖,总给人们心旷神怡的清新与滂沱。昔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已然烟消云散,如今的太湖正面临着一个持久的嘴边话题——水环境污染。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有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对于当前太湖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太湖流域人口、工业高度密集,水质型缺水、水量型缺水现象并存,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突出,需要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落实供水安全应急职责。

二是太湖流域水污染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到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比其他流域更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流域排污总量控制。

三是太湖流域不同行政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突出,破坏太湖岸线、占用太湖水域等现象比较突出,湖区淤积严重,需要通过立法建立有效的流域管理协调机制,强化对太湖水域、水资源的保护。

四是各部门、各地方在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例如加强流域防汛抗旱调度、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行地区间生态效益补偿、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分配和调度等,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化、法制化。

曾今的碧水蓝天,湖光倒影已经成为昨天的辉煌,今天的太湖不再拥有往日的游客熙攘,泊船瓜洲,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泛舟湖上,你会发现眼前的湖面没有那么晶莹剔透、清澈见底。鱼儿不再有它们往日嬉戏的水上天堂,茂密的芦苇、疯长的蓝藻(俗称水葫芦)挤占了它们的生活空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太湖水质的下降呢?

随着环太湖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由于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水量及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处理水平较低,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如太湖流域的大量化工、印染、电镀、制药等高风险企业,还有一部分规模不大但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都没有将污水的处理标准放在首要的位置,工业废水没有完全达到有关部门的规定,就时不时的往太湖里排放,这就必然导致水质的不断下降„„当然,农业方面的农药化肥还没有得到合理的排放与处理,这也是导致太湖水质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是蓝藻的泛滥,水体富营养化。例如“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的太湖鱼米之乡,因为其经济发展后遍地开花的工业企业排放大量工业废水,高速发展的城镇向太湖倾泻大量生活污水,以化肥农药为基础的农业模式也把大量营养物质输入水体,这一切才造成当年适宜淘米洗菜的河流湖泊,恶化成让鱼虾绝迹甚至让居民身心受害的“水祸”!蓝藻的疯长导致了水质的恶化,发出不时阵阵腥味,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三是流域当地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只能依靠引长江水以补不足。据有关部门统计,现状工情及2000年用水水平下,考虑引用长江水,太湖流域中等干旱年缺水8.6亿立方米,特殊干旱缺水22.2亿立方米。但90年代以来,太湖河网水

质恶化,已使长江引水成为困难,若引水不当,将会造成新的污染事故。

四是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不合理的开发,引起地面下沉。由于河网污染和浅层地下水污染,很多原来在河网取水的工厂就地挖掘深井,大量直接抽取深层地下水(承压水)。苏锡常地区和嘉兴地区已形成地下水超采区,并形成了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沉降漏斗区,漏斗中心地面沉降达l米。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不但降低了已建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而且使含水层地下水储量减少,水质变坏,还可能造成海岸侵蚀,滩涂资源减少。

或许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问题早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已在广大老百姓心中引起一定的重视,在工业企业生产方面有了一定量的政策出台,有了污水排放的处理标准。各单位、各部门对企业废水排放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尤其是我们苏州市发达的纺织工业、印染、化工、制药企业,都有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间断性的污水检测。然而,要恢复太湖水以往的澄清,碧水蓝天,湖光倒影,鱼鸭嬉戏„„那是长久而又艰巨的任务。解决太湖流域水质污染问题的关键要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从配置、节约、保护、治理、开源五个方面去下工夫统筹解决。

首先,要抓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容量的配置工作。要根据河湖的现状和用途,划定水功能区划,然后按水域功能、流量及水体自净能力来确定水体水环境容量。在水体功能要求高(集中式水源地太湖)、水环境容量小(流量小的河道)的地区,对排污量大的用户,就不能发放取水许可证,不能配给水资源。

第二,加强节约用水工作。目前本流域水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如不加控制,2010年全流域总用水量将达到578亿立方米。从农业灌溉方面看,灌溉的科学性不够,不讲灌溉定额,大水漫灌,现有灌溉渠系的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0.5;从工业用水看,由于设备简陋、陈旧,工艺水平落后及管理水平低,工厂内水的重复利用率较低,造成单位产品耗水率高于发达国家几倍甚至几十倍。

第三,在节水的基础上,要严格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要按照“城镇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战略,污水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生活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并考虑脱氮工艺;农村全面建设生态农业”的原则,制订水污染防治方案。对河湖有机底泥要考虑定期疏浚措施,对太湖底泥淤积严重、影响饮用水源的地区如东太湖、梅梁湖,要考虑实施专门的环境清淤计划。对河道要实行“清污分流”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对集中水源地太湖、阳澄湖和黄浦江上游和供水河道太浦河、望虞河等的保护工作,要专门制订流域“清水走廊清水湖”计划;另一方面,对经二级处理后的污水,要规划专门的排放管网和河道,并考虑其排放去向,有条件的要输送出境,前提是不对长江、杭州湾和东海产生新的污染。

第四,开辟新的活水源头。鉴于太湖流域本地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太湖换水周期较长的特点(太湖目前换水周期约为300天一次),有必要增加清水引入量。一方面水利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和即将完成的流域骨干水利工程,在非汛期开辟活水源头,增加太湖进水量,加快湖水置换速度,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湖水水质。另一方面也要进行芜湖一太湖新运河的可行性研究,进一步研究加强引取长江清水的能力。

最后就是要综合利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一个统一的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规划,要有一个各方、各部门都能接受的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节约利用、有效保护、科学管理的综合方案。

对于从小就在这清清湖畔,倾听一直徘徊在耳边的《太湖美》,“太湖美啊,美就美在太湖水”歌谣成长的我,伫立远眺,再也看不到那水天相接,碧绿碧绿的湖面上零星点缀着的小舟荡漾在芦苇丛中;再也闻不到那轻风拂面过后阵阵的荷香,却时不时有着那蓝藻疯长过后的腥味闯入鼻孔;再也聆听不到荷花池中采莲女沁入心田的采莲曲,却有那阵阵渔民撒网的捕鱼声„„经济不断发展,人也一点一点的成长,望着家乡繁荣过后的太湖水,已成挥之不去的死水、浑浊令人冥想。

就我个人而言,或许太湖水的再次变澄清是长久的,然而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美丽的淡水湖、哺育我们的母亲湖——太湖,贡献我们的一份力。或许是触景生情,一点小小的建议从心底油然而生:

(一)应制订统一的各区域污染防治规划

各区域应在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的领导下,根据其特定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统一制订相应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各区域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是控制外源,适当清除内源,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重点措施。

(二)目标切实控制工业污染.应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使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的工艺、技术、设备、原料,用数十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使工业企业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目前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只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工厂众多,特别在城镇,就是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达标排放,其污染物排放量仍很大。全部接进污水收集管网,进污水厂处理,有些不能直接进污水厂的应预处理合格后再进污水厂;搬迁是把重污染企业搬迁进相应工业园区,按不伺类型进行分类污水处理。

(三)建设足量的高标准污水处理系统

建设足量的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确保全部工业、生活污水进污水厂处理。城市污水厂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兼顾处理工业污水,乡镇污水厂应兼顾处理工业、生活污水。太湖流域各地必须把加大投入,建设足量的污水处理系统作为控制工业污染的硬任务,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出一条市场化运作的路子。

(四)封闭城镇排污口,控制农业、农村污染

太湖流域有数以万计的生活、工业排污口,非常难管理。为确保工业、生活污水进污水厂集中处理和便于监督管理,必须封闭全部城镇工业、生活污水排污口,农村排污口封闭应根据当地允许纳污能力的大小确定。

要严格控制农业、农村污染,农业污染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禽畜、渔业),农村污染是生活污染。主要控制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居民区,集中居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二是全面建设农业、农村污染控制区。广植树多种草,提高绿化、植被覆盖率,减少地面径流;在城镇全面建设截流式雨污分流系统,减少非点源污染进入水体。

(五).加强科研和水资源监测,实现资料共享。

太湖及流域各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模型试验,农业农村污染控制区示范试验,控制总氮、总磷有效途径研究,藻类爆发机理研究,除藻、吸藻的机械和方法研究,淤泥、藻类综合利用研究等信息应全流域共享。

要加强水资源监测,包括河道水量、水质监测和污水水量、水质监测,每一个水功能区都要有一个或数个监测点,每一个排污口都要监测,要增加监测频次,并且向自动化监测过渡。实行监测资料共享,有利于治污方案的确定、治污效果的测定和对治污的监督。

(六)加快生态修复

应建立多个湿地保护区。太湖日取水量5万t及以上的取水口都应建立水源地湿地保护区,较大河道的入湖口应建立河口湿地保护区,起氧化塘作用,以种植挺水植物为主,每个湿地保护区面积应在2-5km2;河网间的湖荡应建立湖荡湿地保护区,在城镇附近的,兼可建成景观湖泊;有些地方可以利用鱼池或低洼区域开挖、新建湿地保护区,同时满足生态、蓄洪、滞洪的需要;生态修复工程应注意建立长效机制,否则不能持久。

9.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九

目前国内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雾霾天气,包括河流、湖泊甚至海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大量制药厂、染料厂、农药厂、塑料厂、化工厂、钢厂、水泥厂等产生的有害废气、废水严重污染了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这些污染难以治理,为此杭州万景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针对目前的雾霾严重、水污染严重的情况,联合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合作,终于攻克难关,成功的开发出了专门针对各种空气、水污染治理的宽光谱的纳米二氧化钛——5nm超活性纳米二氧化钛JR05(下面简称JR05)。

一般来说,纳米二氧化钛有较强的光催化性,其中锐钛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较强,但即使是锐钛纳米二氧化钛和混晶纳米二氧化钛也只能在紫外光下有作用;它们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利用紫外光,产生电子空穴,把有机废气、污染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但上述纳米二氧化钛在可见光、日光灯、LED、暗光下等这些最常见的光照下无法产生电子空穴,因而不能很好的利用它们分解有害物质,从而制约了这些纳米材料产品的使用范围和效果。针对普通纳米二氧化钛光谱感应窄的弱点,开发出光谱感应宽的、在各种光、甚至暗光下都可以催化分解有害物质的超活性纳米二氧化钛,成为了杭州万景、晶瑞新材料公司科研人员的梦想和目标;为此杭州万景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针对目前的雾霾严重、水污染严重的情况,联合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合作,终于攻克难关,成功的开发出了专门针对各种空气、水污染治理的宽光谱的纳米二氧化钛——5nm超活性纳米二氧化钛JR05;JR05可吸收利用的光谱从单纯的紫外线(190-380nm),延伸到了可见光(400-800nm)、日光、暗光区域,即不但能在紫外线下产生电子空穴分解有机物,而且在可见光、日光、白炽灯、节能灯、LED灯、暗光下等都可以产生电子空穴对;在这些人们日常活动的光线下、甚至暗光下,JR05纳米二氧化钛都可以高效分解有害的有机污染物物;而且研究测试发现即使是在室内节能灯、白炽灯、LED等光源照射下,JR05的光催化效果也和紫外光源照射下的光催化效果一样好,从而大大的突破了光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应用场合和效果的局限;JR05产品的成功开发,对解决目前国内的空气和水污染问题有着显著的效果,把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水、二氧化碳,从而净化空气、水,为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提供了最经济、最绿色的解决办法。

晶瑞公司和东北林大交通学院承担过交通部两个项目,也是使用高活性、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JR05光催化材料处理水泥道路和柏油道路,利用免费的太阳光做能量,高活性、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做催化剂,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产生的是无害的物质,效果很好,氮氧化物降解效率是 60%;项目已经验收结题。JR05在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荷兰等多个国家受到好评,在进一步扩大使用。JR05 处理成本在大范围使用情况下,可以大幅度下降;控制在较低的可以承受的范围。这种新材料光催化治理空气污染可以长期有效。

JR05二氧化钛对当下各地发生的雾霾就有很大应用价值。

雾霾是空气中的粉尘与有机物(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结合而产生的,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具报道雾霾一旦形成可持续存在30年以上。雾霾通过呼吸道进入肺中,不仅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雾霾颗粒附着在肺上,还容易诱发肺部疾病。

雾霾产生的原因,包括汽车尾气、建筑装修产生的有毒气体、工厂废气、空调废气、建材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及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等,与空气中的粉尘结合,浮游在空气中,能见度低,不易扩散。

研究表明,JR05光触媒纳米二氧化钛可以治理雾霾,JR05二氧化钛接触雾霾粒子时候,可分解雾霾中的有机物,使雾霾颗粒中有机物降解成水、二氧化碳等,其剩余无机部分形成易溶于水的成硝酸盐、硫酸盐,可被水、雨水溶解,形成无毒、不在空气中漂浮的硝酸矿物质、硫酸盐矿物质等无害物质。导致雾霾颗粒瓦解从而净化空气。

同时JR05二氧化钛能催化分解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建筑建材等产生的废气,工厂废气、药厂、农药厂等废气,催化分解这些有机废气雾霾中的有机物,产生水、二氧化碳、负离子等,从而断绝形成有机废气雾霾的原料来源从根本上消除雾霾。

在雾霾天气,个人应怎样减少雾霾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办法有下面的几条: 1.雾霾天气关闭门窗,减少外界污染源对室内的影响。

2.由于雾霾天关闭门窗,减少空气流通,会造成室内空气变差。室内装修家居里面的的甲醛、苯、甲苯、TVOC等会慢慢挥发出来,逐渐积累,危害室内人的健康。这时需要室内在墙壁、家具等表面喷涂二氧化钛JR05。这样室内墙壁的JR05二氧化钛可以把室内室内污染物甲醛、苯、氨及其他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负离子等,从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保持室内空气洁净。

3.室内摆放绿色植物。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JR05分解有害气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下生成氧气,形成一个小型的绿色循环。

4、在城市楼建筑外、城市道路、高架桥等汽车流量大、尾气浓度高的路面以及城市建筑物的外表面、人行道路、护栏、花草树木等表面喷涂JR05二氧化钛,可以快速、有效、长久分解汽车废气、建筑废气等,减少PM2.5的形成。5.将JR05添加到混凝土、外墙涂料、墙砖等建筑材料里面,生产出低碳环保的新型建材,应用于城市建设。这些材料可以可以快速、有效、长久分解漂浮在空气中的汽车废气、建筑废气等,减少PM2.5的形成。

10.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十

(一)民营家族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的高度合一,先天的原因致使民营家族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公司制(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是现代企业的最典型规范的形式,要建立公司制企业,必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决定了公司利益相关者在什么状态下,由谁来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分配等有关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所有权结构决定了利益矛盾和控制权的矛盾。

(二)民营家族企业缺少合适的高级职业经理人环境

中国民营企业相当数量是家族企业,实施家族式管理。家族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决策具有高度自主权,对企业资源具有高度支配权,对企业职工具有高度的选择权,对内部分配有高度的调控权。职业经理人流失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职业经理人与民营业主之间的信任磨合殊非易事,监督成本很高,既有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又有民营业主的干预,职业经理人是否充分授权,是否与民营家族企业成员融合,民营家族企业家普遍因为控制权问题心理十分矛盾,有叶公好龙之嫌。家族企业要走出家族式管理,提升专业化职业化管理水平,能否摆脱家族式经营管理转变为委托-代理关系的现代公司管理是关键问题。

(三)民营家族企业制度长期缺位

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与民营家族当家人的眼光、胆识有相当大的关系,但他们往往是重产品开发、重市场开拓,却忽略了制度的建设。家族企业以保障家族利益为最高目标,当企业发展与家族利益冲突时,企业利益让位于家族利益,制度也丧失了约束机能。民营家族企业制度程度化低是普遍的,缺乏专业化的设计,重要决策往往也是家族成员之间商讨和决定。制度缺乏应有的透明性,在执行各项规章方面造成有才干的非家族成员对企业缺乏认同,对企业制度失望。

(四)民营家族企业的激励制度缺乏持续性

民营业主往往有这样的奢望,引进职业经理人后,企业能很快地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轻视了民营家族企业自身固有问题的复杂性,一旦职业经理人不能很快达到预期效果,则很快地被民营业主解雇。民营企业七匹狼集团以年薪30万至100万元招聘高级管理人才,应聘不足10人,七匹狼老总周少雄分析职业经理人到民营家族企业打工心存疑惑,激励制度的持续性风险较大。

二、民营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发展

(一)民营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化蛹为蝶

1.政府应创建一个民营家族企业同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的政策平台。经济改革二十多年,民营企业处于一个被歧视的地位是勿庸置疑的。有些行业不准民营企业进入,税收贷款等一系列政策都是影响民营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顺利进行的客观制度环境。

2民营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解决控制问题,股东、经管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影响最终表现为对其利益实现程度的影响,由所有者(股东)、董事会和高级职业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制衡机制解决公司组织中权力分离而导致的委托代理矛盾和不对称信息下的不完全契约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治理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利益均衡的条件下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解决两权分离造成的代理人问题。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以维持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从法律上定义股东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高级经理人之间两种委托代理关系。

3.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市场。职业经理人是公司治理中重要的一环。中国民营家族企业有其特色,子不愿承父业和传子不传女等原因需要社会创造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提高职业经理人诚信、风险、领导、市场、团队和全球意识的职业素质,提升其战略管理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协调能力、危机处理能力、沟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二)民营家族企业内部审计是大势所趋

民营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如何保证实现内部审计的实时监督和评价控制风险的服务职能,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必要前提。我们结合国内外公司治理的成功案例和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提出几点思考:

1.内部审计能否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应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只有处于恰当的组织地位,才能有效实施运作,才能充分发挥内部监督职能。民营家族企业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公司董事会下设置内部审计委员会,受董事会直接领导,通过股东大会制定内部审计工作章程,明确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报告权限。在工作章程中明确内部审计不受任何的干预和阻挠,独立评价,实施其实时监督职能,明确规定内部审计在公司经营决策和管理中不承担任何责任,无权行使管理和决策职责。内部审计的权限和工作范围以工作章程的形式加以明确,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应有的专业审慎性和职业道德。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师道德准则》中明确规定内部审计师在履行任务和职责时必须诚实、客观和勤奋,必须避免参与任何可能与其组织有利害冲突的使其不能客观地履行其职责的活动。内部审计职责要求内部审计师具有应有的专业审慎性和熟悉审计技术并对控制有深刻的认识。内部审计必须慎重使用其在执行职责时所知悉的资料,恪守职业道德不得为个人的私利而滥用机密资料。

3内部审计师的聘用。内部审计是当今最激动人心的和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内部审计师是目前很稀缺的人力资源。民营家族企业规模扩大后,组织复杂性的增加,也增加了对控制系统本身进行监督的需要,审计师坚持成本效益最大的原则实时监督内部控制系统,具有一种威慑作用,促使管理层经常改进工作和采取更好的内部管理控制,有利于防范高管人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针对内部审计师人力资源的匮乏,结合我国的国情,民营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招聘合格的内部审计师有几个途径供参考。首先,公开招聘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师。其次,民营家族企业也可以由内部培养,利用管理经验丰富的家族成员,经过培养审计技能,使之成为内部审计师。再次,从利益相关者(债权人)中聘用称职者。最后,民营家族企业也可以聘用外部独立董事来担任内部审计师。

11.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篇十一

一、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 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 东临渤海, 毗连辽鲁,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河北省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 综合实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13年河北省GDP为28, 301.41亿元, 位居全国第6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 716元, 位居全国第16位, 全省居民消费水平、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都实现了连续稳定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河北省的GDP总量一直稳定上升。但2002年之前GDP走势比较平坦, 2003年以后GDP开始平稳增长, 2004年以后GDP增长速度加快。1996~2013年间, 河北省的GDP总量由3, 452.97亿元增长到28, 301.41亿元, 增长幅度为8.5%。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8, 301.4亿元, 比上年增长8.2%。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 500.4亿元, 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 762.1亿元, 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0, 038.9亿元, 增长8.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4%,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1%,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5%。

近年来, 河北省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产业结构变化不明显, 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基本保持不变, 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不明显, 一直保持“二三一”产业格局。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 资源优势没能得到较好的发挥;第二产业工业基础较好, 已形成以钢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化工、食品、建材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但有些产业发展方式粗放, 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城市化水平较低, 人才竞争力薄弱, 自身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等不具有优势, 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 (图2)

另外, 河北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高耗能的冶金、建材、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导致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的过分依赖, 产值能耗高。经济增长方式为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一定程度了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结合图1及图2可以看出, 河北省经济发展在总量上会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 不过经济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 而在产业结构方面,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格局将继续保持。

二、河北省环境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由于河北省重工业比重较大, 导致河北省的能源消耗量较高, 从而产生了较高的工业污染排放量。近几年来, 随着河北省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及人们的环保意识提升, 河北省的环境状态有所改善, 但总体而言, 河北省的环境问题仍然很多。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的环境现状, 本文从河北省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出发, 主要从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三个方面分析河北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

(一) 废水污染状况及趋势。

水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及生活废水排放, 河北省属于水污染比较严重的省份, 近年来河北省的水质污染虽然有所改善, 但污染依然很严重。2013年河北省废水排放总量为31.09亿吨, 居全国第6名,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0.99亿吨, 生活废水排放量为20.1亿吨, 工业废水占排放总量的35%。生活废水可生化性高, 总体污染物浓度不是很高, 工业废水成分复杂, 性质多变, 排水量大, 并且不同企业废水差异性很大, 所以工业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 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根据中国环境年鉴数据, 对河北省1996~2013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进行汇总, 各年度排放情况如图3所示。通过逐年对比可以看出, 河北省工业废水量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1996~2000年间, 工业废水的排放呈现较大的波动, 但总量有所上升。2000~2006年间, 除了2005年有所下降之外, 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2006~2012年间, 排放量显示有所下降, 然后又有所上升。2013年排放量又呈现下降的趋势。从整体来看, 河北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从整体来看将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 (图3)

(二) 废气污染状况及趋势。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 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 排放的废气气味大, 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根据中国环境年鉴, 河北省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工业烟 (粉) 尘,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河北省各类废气排放量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 工业废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是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和工业烟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图4)

图4给出了河北省历年废气排放情况, 可以看出河北省工业废气的排放量除了个别年份有所下降, 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6年的7, 889亿标立方米上升到2013年的79, 121亿标立方米, 增长了10倍。1996~2002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缓慢, 2003年以后排放量迅速增加, 2008年排放量有所下降, 主要是因为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对京津冀周边的大气进行治理, 限制重污染企业的排放, 因此排放量有所下降。2008~2011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 2012年开始严重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关注。从整体来看, 河北省大气污染比较严重, 工业废气的排放量有上升的趋势。

(三) 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及趋势。

由图5可以看出, 河北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在2003年以前基本上保持稳定。2004年突然增加, 2004~2009年排放量呈现小幅波动趋势, 2010~2011年两年大幅度增加, 增加速度将近50%, 2011~2013三年都保持了较高的产生量。另一方面由表2可以看出, 河北省固废的利用率较低, 大多都在50%以下, 只有2005~2010年利用率有所增加, 之后又开始降低, 2012年最低, 仅为38.09%。固体废弃物的较低的利用率造成了废物直接被排放在自然环境中, 从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从整体来看, 河北省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较大, 利用率偏低, 近年来产生量有下降的趋势。 (图5、表2)

三、环境污染指标因子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工业环境污染的7个指标: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废气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 (粉) 尘排放量、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固体废弃物利用量进行主成分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表3第一列给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 可以看出前两个特征根均大于1, 第一个特征根为4.145, 第二特征根为2.017, 对公因子具有较大的贡献率, 提取三个主成分时, 累计贡献率达95.362% (>95%) , 满足要求。为了让提取的主成分有更明确的含义, 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 由表3可以看出旋转后特征值解释方差的总得能力没有发生变化。

表4给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可以明确每个主成分的含义, 可以看到第一主成分在废气排放量、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固体废弃物利用量上有较高的载荷, 分别为0.924、0.961、0.899, 但考虑到固废产生量与固体废弃物利用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 (0.937) , 所以第一主成分主要表示废气排放量与固废产生量;第二主成分在废水排放量上具有较高的载荷 (0.919) , 其次是二氧化硫排放量 (0.843) ;第三主成分在工业烟 (粉) 尘排放量上具有较高的载荷 (0.958) 。结合每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可知河北省的工业“三废”中废气排放量对环境污染影响最大, 其次是固体废弃物产生量, 最后是废水排放量。废气中主要来源于工业烟 (粉) 尘, 其次是二氧化硫。 (表4)

摘要:根据河北省19962013年经济和环境数据, 对河北省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现状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确定环境污染评价指标,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河北省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发展现状,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刘硕, 许聪聪.河北省“工业三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13.12.4.

[2]梁淑轩, 葛杨, 姬振海.河北省工业废水污染影响分析[EB/OL].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6.4.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08.6.

[3]马腾飞.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分析研究[D].燕山大学, 2013.

上一篇:学习考核制度下一篇:学校机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