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

2024-08-02

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精选9篇)

1.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 篇一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分析 未来海洋生物医药

前景广阔

海洋生物医药行业是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海洋生物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疫苗;药用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微生态制剂药物;血液制品及代用品;诊断试剂;血型试剂、X光检查造影剂、用于病人的诊断试剂;用于动物肝脏制成的生化药品等。

更多关于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可查看《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海洋生物产业以基地化、园区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目前已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6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湛江为核心的粤东海洋生物育种与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和闽东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集聚区等。

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主要是由于其对于缓解资源瓶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创新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距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海洋生物科技创新与国外和陆地对比还有差距;资源调查、评估和保护不够,海洋生物资源的独特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平台建设等产业创新支撑体系还较薄弱;海洋生物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与小微企业互补不足,产业生态还未建立完善。

海洋生物医药行业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协作,政府方面,需要在资金扶持、人才培养以及行业发展引导等方面做出努力,而作为直接参与者的企业,则需要在创新能力培养上加大投入,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储备基金,投资一些基础性研究项目作为知识储备,或者通过资金缺陷法收买研究人员科研成果对其进行后期研究,缩短周期并加快产品的产业化发展,避免新产品前期研究的投资风险。

文中数据参考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2.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 篇二

生物产业概述

生物产业是近些年新兴的产业。它是以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基础, 主张通过对生物体及细胞、分子等结构的研究, 研制新产品, 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 还有一部分产品是通过对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改造而得到的, 利用特定的技术或工具, 对这些生物进行特殊处理, 从而使其具备某种特定的属性, 以实现特定的功能。[1]

生物产业最初是由微生物工程发展起来的, 它起源较早, 但是早期人们对其关注度并不高, 相关技术研究也不多, 因而无法发挥生物技术真正的功效。直至上世纪, 随着生命科学的崛起, 人们逐渐认识到生物产业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 科学家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为生物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 与生物产业相关的技术已相对成熟, 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对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极大地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

我国生物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生物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产业所具备的生产能力, 这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的集中体现。二是生物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这是产业竞争力的外部表现。[2]在同一行业中会存在不同的竞争力量, 对市场的影响力有所不同, 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不同。这说明产业竞争力能够决定盈利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对生物产业的投资逐渐增多, 相关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生物产业的竞争力。但是, 由于我国对生物技术的研究较晚, 所以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既存在优势, 也存在劣势, 具体表现在:

1.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1) 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有7000多年的农业历史, 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 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尤其在中医药方面的建设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这些都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另外, 我国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发酵技术和抗生素, 而长期以来所存留下来的医学体系也是宝贵的财富。这些资源的保留, 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条件。

(2) 丰富的生物资源, 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辽阔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而生物产业又是以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基础、或直接对其进行改造的技术。我国丰富的资源, 不仅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而且还拥有较为古老的地质历史, 所孕育的资源种类也较多。[4]另外, 我国领海面积较大, 海洋生物资源业较为丰富。

(3) 丰富的人口资源, 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同时也提高了生物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5]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 对健康的投资也越来越大, 从而对生物产业的内部需求逐渐增大, 加快了生物产业的发展步伐。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我国社会资源又较为有限。因此, 要想满足发展的要求, 必须利用生物技术发展新的产业, 缓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4) 生物产业相关人才储备较为丰富。为了学习先进的生物技术, 我国积极鼓励优秀人才到海外学习, 同时增设了许多科研院校, 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目前, 我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物产业人才培训体系, 在近千所高校中设置了生物学相关专业, 还专门设置了数百所科研机构, 全面培养生物技术人才。现有的生物技术人才数量较多、质量较高, 为生物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利于我国生物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竞争劣势

(1) 生物企业发展缺乏资金, 融资渠道单一。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生物企业的发展资金还远远不够, 制约了生物产业的发展。美国和西欧等国的生物企业主要依靠股票和创业两种方式融资, 融资的效率较高, 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但是我国目前的创业环境还不成熟, 创业融资的效果不明显, 生物企业的资金储备也不充分, 在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时, 往往资金不到位, 导致很多目标无法实现。

(2) 生物企业规模较小, 国际化程度较低。目前, 我国的生物企业规模都比较小, 生产能力较差, 技术革新较慢, 提供的服务也较少, 导致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受到较多限制, 国际化程度也较低。

(3) 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我国的生物产业大多数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 很少对其进行创新发展, 在国内外竞争中往往比较被动。另外,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 阻碍了生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 政策和体制的限制。目前, 我国尚未形成一个较完善的生物产业管理体制, 生物产业管理职能分散在不同的部门, 责任不明, 管理效率较低;以企业为单位的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生物产业与经济的关系还不够密切, 从而使社会对生物产业的重视度还不够;生物技术创新还较为薄弱;国家对生物企业的扶持政策也不到位, 增额税等为生物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 导致我国生物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较差。

我国生物产业未来的发展策略

1.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

(1) 高校、科研机构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场所, 我国应加大对生物产业相关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 培养优秀的生物人才, 为生物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购入生物研究设备, 建立生物产业咨询、评估等相关机构, 以加快生物产业信息流通, 增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促进生物产业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运作。

(3) 加强对处于产业底层企业的管理。底层企业是上层企业发展的基础, 主要对产业的发展起支撑作用。通过加大对底层企业的管理, 能够规范行业行为,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行业背景。

2. 政府要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1) 建立专门的部门, 进行生物产业相关事宜的管理工作, 完善组织结构并制定管理条例,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加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督, 以促进生物产业的稳定发展。例如, 成立生物产业协会, 专门负责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 加大对生物产业的资金投入, 为生物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 提高生物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3. 发展重点领域和主导品牌

要想使我国生物产业在世界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增强竞争力, 就必须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只有拥有独立的主导品牌, 才能使我国生物产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结论

目前,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医药、农业领域。由于我国医学的起源较早, 医药发展的实力较为雄厚, 所以, 针对医药行业应用生物技术能够加快医药产业发展。例如, 生物芯片、基因诊断等技术的出现, 极大地提高了诊治的准确性和效率, 推动了医药产业向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化肥、农药等因素造成的环境破坏现象, 严重威胁了生态平衡。将生物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 对农作物的基因进行改良,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可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 还要大力推广绿色生物技术, 加强环境保护, 减少能源浪费, 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殷贯蓬.浅谈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J].生物技术世界, 2013 (8) :146.

[2]吴楠.生物产业竞争力与中国的战略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08.

[3]唐锋波.生物产业竞争力与中国的战略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 2012 (21) :6-7.

[4]代德财.浅谈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生物技术世界, 2013 (5) :84.

3.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 篇三

何为3D 打印

早在1986年,有科学家利用立体光刻技术将3D数字模型变成实物,随后,还有人发明了通过分层堆积特殊材料实现模型成型的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热熔技术。在学术上,3D打印并不陌生,在科研和工业上被称为“快速成型技术”,在许多高校的设计专业也都设有相关的学科,所以3D打印并非不陌生,也不新鲜,但是该技术进行市场化运作,现在才刚刚开始,而且由于材料技术的积累和发展,通过特定的控制系统,在专用平台上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形状实现立体物品的成型。所以,“3D打印”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

从技术层面来看,“3D打印”是所有能将数字模型变成物理实物的技术总称,主流的3D打印技术有多种,比如热融技术、立体光刻技术、激光烧结技术,还有类似于喷墨技术的三维打印技术等,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层面,比如热融技术是将特殊树脂或塑料加热融化,然后以分层的方式不断堆积,材料冷却后固化形成立体物品,表面相对粗糙,但是材料成本低廉,在模型设计和制造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立体光刻技术是利用紫外线激光逐层扫描一种特殊化学成分的液体,液体发生固化,逐层建立立体模型,所用材料单一,不能进行多色成型,耗材成本高昂。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可以加工金属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利用激光烧结粉末材料形成立体物品,所以成型后的物品表面粗超,需要后期加工才能使用,可以选择的材料范围较广。还有许多3D打印技术正在被研发,如果有一天人类打破材料的局限性,那么3D打印才有可能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目前,我们从国内外关于3D打印的新闻报道中得知,我们熟悉的树脂、陶瓷、金属、建筑材料还有食品,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实现个性物品的快速成型,在医学领域,也有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的方式重建生物细胞组织和人体骨骼,由于材料技术在过去的大量积累,为“3D打印”在实际应用领域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3D 打印技术不仅局限于制造业,个人用户也能成为3D打印机的重要市场空间。

3D打印令人激动的应用

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进入应用阶段,包括制造业、设计业、建筑业、生物领域、医学领域、文物保护领域等。

传统的制造业,无论是零件还是成品,都是批量生产的,当客户有个性化需求的时候,制造成本就会大幅上升,而3D打印就是一个很好的个性化制造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制造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所以,3D打印在制造业会发挥巨大作用。我们已知有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液晶屏等产品。

在任何商品领域,大到宇宙飞船、飞机汽车,小到儿童玩具,所有人类需要的物品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而数字模型必需要通过实物模型进行测试和模拟,过去设计人员利用手模或者开模制作实物模型,相对时间长,或者成本较高,而3D打印技术正好能满足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制作实物的需求。福特汽车、欧洲宇航局等已经为其设计人员配备了桌面级的3D打印机,帮助他们提高效率。

在建筑业,设计师的图纸变成模型非常复杂,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设计周期,3D打印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数建筑物是由钢筋、混凝土等材料通过大型机械和人工来实现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图。如果利用3D打印技术,未来的建筑可能会更加个性,而且只需通过拼装就能盖好房屋,减少人力支持和材料浪费。

而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据了解,一个人体心脏瓣膜,利用3D打印技术只需要10美元的高分子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有报道称有公司利用3D生物生长技术,将不同细胞细致的混合,进而生成人造肉,在生物领域,还有科学家利用3D技术将动物细胞加工形成器官,这是3D打印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前沿应用。

如今,古代文物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受到严重破坏,文物工作组通过影像技术获取文物数据信息,然后利用3D打印机重建文物模型,以便更好的研究,在文物保护中有着非常大的价值。相信看过电影《十二生肖》的朋友,就会知道3D打印机是如何复制文物的。

3D打印的现状

目前,美国在3D打印的技术和应用有着领先优势,而且美国也是3D打印最大的市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两次公开演讲中多次提到3D打印技术,鼓励学习新技术,创造更多就业,重振美国经济。美国3D打印技术和打印设备供应商在资本市场上也获得较大的推动力。奥巴马在国情咨文当中的讲话曾经提到:“现在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加速这一潮流。去年,我们在俄亥俄州的杨斯敦创造了第一个制造业革新中心。一个曾经的百叶窗式库房变成了一个艺术实验室。在那里,新工人在学习3D打印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革新我们制作几乎任何东西的方法。没有理由这个在其他城镇不能发生。”

nlc202309030119

3D打印在亚洲又是什么情况呢?2012年底日本出现了首家3D打印体验馆,随后在中国西安市有一家类似苹果零售店的3D打印体验店开张,2个月之前,一个拥有不同类型的3D打印硬件设备和个性化服务的3D打印体验馆在北京开馆。中国对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跟进非常迅速,没有丝毫犹豫。在中国,从2012年下半年至今,许多有着工业背景、材料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的公司先后投入研发3D打印技术,在资本市场上,3D打印概念股在过去的半年中一路飘红,在一段时间内引跑股市。

工业级3D打印机与民用级3D打印机在许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包括成型精度、材料强度、模型尺寸等方面,3D打印机在飞机、汽车的设计和研发中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不少行业的商品研发中,也利用3D打印机进行模型制作,从而加快设计的效率,降低模型研发成本,对于个人而言,也有不少模型爱好者利用3D打印机打印自己设计的模型。不同技术、不同应用的3D打印机售价差距也非常大,桌面级的产品售价在1万~3万人民币左右,而昂贵的高端3D打印机售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不同的用户需求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对应的选择。

随着桌面级3D打印机的上市,3D打印已经与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中小型公司关系密切,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小型化的3D打印机制作个性化的模型。在国内,太尔时代的UP!桌面3D打印机在高校教学、科研和设计领域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而美国MakerBot 的桌面3D打印机也开始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特殊的PLA材料在可塑性等方面表现更好。然而3D打印在金属材料加工方面还无法替代精度更高的数控机床。

亲身感受3D打印机

笔者试用过的桌面3D打印机有两款,一款是来自太尔时代的UP!,一款是来自美国的MakerBot Replicator2,前者为国内品牌,售价9999元,体积小巧,结构简单,采用三轴联动控制打印头的移动,成型尺寸为140mm×140mm×140mm,尺寸并不大,成型平台底板需要加热,采用了ABS塑料作为材料,打印头工作温度在260摄氏度左右,打印层厚0.15mm~0.4mm,在软件内可以调整模型的大小与位置,直接连接电脑就可以使用,驱动软件有中文汉化,在使用之前需要对打印机进行初始化以及调平成型平台。

MakerBot在国际上名气较大,亮相于CES2011,Replicator 2是MakerBot旗下第二代桌面3D打印机,国内行货售价在2.5万元左右,改进了一代产品的许多不足。Replicator 2外观拥有很强的科技感,主要由黑色的外壳、可变色的LED灯、热融打印头、三轴步进电机、无需加热的成型平台组成,支持脱机打印,用户使用与其匹配的MakerWare软件,就可以对STL 模型文件进行设置和调整,然后导出.x3g文件,复制到SD卡中,插入到打印机读卡器上,就可以脱机打印了,比较简单,虽然MakerWare还没有汉化,但是交互界面非常简单,用户能够轻松使用。MakerBot Replicator2相比太尔时代的UP!,打印模型尺寸要更大,为28.5cm×15.3cm×15.5cm,采用了PLA材料,强度更高,可塑性强,相比之下,成本也比ABS塑料要高。目前我们常见的是透明色、蓝色、红色等单色材料,但是据了解,MakerBot在材料方面已经研发出了不同色系的PLA,比如半透明色系、金属色系等,目前还没有在国内上市。与太尔UP!打印机相同的是,打印3D模型可以自动构建支撑,避免模型细节出现问题。

这两款桌面级的3D打印机比较具有代表性,一款为国产品牌,一款外国品牌,在制作模型方面,细节上的差异主要由材料的差异组成,然而在易用性方面,MakerBot更甚一筹,然而在成本、体积以及可调节方面,UP!也有一定的优势。

3D打印的未来

3D打印能够在许多领域中找到合适的应用方式,然而整个商业模式和产品链仍然需要完善,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可提升空间仍然较大,目前来看,3D打印的产业链主要由硬件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模型软件供应商和3D打印服务商组成,美国市场产业链相对完善,国内3D打印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在技术和材料以及服务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国内对3D打印技术的跟进速度却非常快,也就是说,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3D打印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会逐渐缩短。

4.智能手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篇四

大自然中除了人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大自然的生物是各种各样,并且它们有许多的智能都是人类所不具备的,如蚂蚁的分工协作,蜜蜂在采蜜过程中所特有的本领和技术,蜻蜓的飞行原理,蝙蝠的夜间飞行,这些都曾给人类的发明创造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假如我们人类能多一些与各样的生物接触,从它们的生物特性和生存本领中摸索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出来,也许对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管理,社会,科技,生活等问题会有所启示.我们常说“人力资源”,但我们是否想到“狗力资源”,“狼力资源”?虽说这个世界人类主宰一切,但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只有人才会有智慧,其他的动物或植物也有它们的智慧以及生存本领。既然上帝创造了它们,它们自然会包含着上帝的智慧。

了解狼和蛇的人都知道二者都是高度智慧的生物,在它们身上我们还可以不断地发掘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出来。

不仅仅是狼和蛇,在大自然的其他生物里,都有很多动植物值得我们去研究,利用。

智能手机现状

在2G时代,手机的操作系统不重要,因为手机的基本功能只有语音和短信,它的文件格式是通用的,完全不同的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没有任何问题。但是3G却完全不同,不仅是打电话和发短信,其实也不是用手机上互联网,而是需要用手机完成各种应用,需要在手机里安装各种新的软件,操作系统显然就极为重要,它和一个建筑一样,是这个建筑的最基础的结构。

目前手机的操作系统有十多个之多,非常强大的Symbian、和PC有很好同步能力的wphone、苹果的iPhoneOS、黑莓OS,还有Linux和Android等等,这些操作系统并行发展,其实就是一场灾难。因为所有的业务都需要为这些操作系统做适应,每一个业务都需要多次开发,而用户手机互不通用,每一次换手机都会成为一场灾难。

我想操作系统问题一定会被解决,解决的途径无非两个,一个是和通信频率一样,全世界认识到通用的价值,必须通用,通过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形成统一的标准。另一个途径是通过市场的竞争和选择,形成一统天一下的格局。我们都知道PC曾经有过上百个操作系统,但是最后存在的无非是两大系统,一是windows系统,一个是苹果的系统。虽然还存在其它的一些系统,但是均无法形成真正的影响力。手机目前还没有看到国际组织来形成标准。自然竞争最后一统天下的态势非常明显,我想未来十多个操作系统,会逐渐演变成五强争霸,最后到两强对峙,形成今天PC的基本大格局。

未来的五大操作系统:

Symbian:曾经这个系统占据了手机60%左右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用户使用的手机都是这个操作系统,很久以来,Symbian系统以人性化、操作方便著称,也有数十亿用户习惯了它的使用。在它的后面有一个强大的诺基亚。尤其值得的一提的是,现在它已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得到大量的开发者的支持。现在任何一个手机业务如果不先想到诺基亚的手机不想到Symbian,那无异是放弃一个巨大的市场。然而symbian要面临的一个巨大考验是,它是2G时代开发的系统,虽然面向智能手机时代,已经出了S60,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是它的底层架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效率不是很高。同样的硬件情况下,表现并不如人意,而以后用什么办法能突破,这也是一个巨大问题。但是,symbian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非常强大,我们也渴望诺基亚能在架构上完善symbian,或者用新的系统来取代它。

Wphone:在PC时代,windows的强大是不容质疑的,在手机领域要重造一个windows是微软一直的梦想。所以微软是投入了很大精力在手机操作系统有想所作为,windows ce,windows mobile一到今天的wphone。坦率地说,情况一直不太好,从来没有达到微软希望的份额,甚至未来有被挤垮的危险。出现这样的情况,最重要的一点,微软在手机操作系统上,一直没有形成突破性的思维,而是沿袭了windows的思路,一方面这个系统臃肿,许多智能机一上就被拖慢,甚至被拖垮,用户体验不好,另一方面在UI的设计上,还是windows多层菜单式,这完全不符合手机的特点,这方面可以说微软没有创新,只有守旧。Wphone可圈点之处,就是和PC的同步非常强大,也比较方便。因此,随着硬件越来越强大,它还是会有一些机会,不过如果没有质的变化,它不会有大的机会。

Iphone

os:iphone的创新,不止是一个外观和设计,其实它更重要的操作系统和UI的创新,这个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无疑是为智能手机专门开发的,我们都知道,iphone产品的硬件配置都不高,尤其是CPU,无法和现在高端智能手机相比,但是它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却比非常多的智能手机要好。道理就是操作系统,这是一个架构简单,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的系统,它的出现,使智能手机操作的体验和感受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它的UI设计却革命性地打破了菜单与层级,用平铺式的多屏设计,把每一个应用都平铺在用户的面前,让用户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喜欢的应用。所有用过iphone的用户,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应该说,目前为止,对于智能手机的理解,还是iphone的系统做得最好。现在大部分系统都要把UI从层级转向平铺也很明显说明了这一点。Iphone最大的问题,这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只有苹果自己用这个产品,支持的手机非常少,这种情况它就缺乏了爆发力,很可能会重演PC的格局,东西好,但是只能在一个小的平台上,而且虽然现在iphone有大量的软件,只不过起步早,其它系统采用开放的平台,有大量手机支持,假以时日,超过iphone是不成问题的。

智能手机的未来

智能手机在不久的将来会赢得更多的客户青睐,不仅仅因为它的界面更加美观,而更重要的是它的不断扩充的功能。拍照、听音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收看MP4等视频文件也不是难事。办公应用、掌上商店、手机监控、智能家居„„

小体积、多功能

现在的智能手机已有操作系统,用户可以下载千千万万的应用软件,使手机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而随着更加强大的操作系统退出,不久的将来手机甚至可以完全取代笔记本电脑,只不过比它体积更小,移动携带更方便而已。

大存储、广兼容

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存储技术可谓跨越式发展,计算机存储从多少KB,发展到多少MB,再到多少GB,再到几百GB„„TB。随着存储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海量存储的时代还远吗?目前众多智能机不像微软占领PC市场一样---一支独大,大到一个企业的生产总值相当于许多国家的GDP加起来还不如它多;大到许许多多的政府、企业离开Windows无法想象。智能机的发展短期来看兼容性上发展不会很快,但离开了和其他设备或软件的兼容的操作系统是永远让人觉得有很大遗憾的。兼容性也是未来智能机PK的必争之地。

自2007年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在数百名记者面前介绍了iPhone之后,这款手机开创了智能机新的盈利模式,许多手机厂商甚至电信运营商都想模仿或者超越苹果的iPhone,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太大的发展。

尽管微软本周公布了新的Windows Phone

7新系统,但是对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来说,仍然缺乏跨越式的创新。纽约时报网站近日发表文章对下一代手机应具备的新功能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消费者所渴望的六大功能。

1.移动视频会议

使用手机随时随地进行视频聊天和视频会议,对于一些用户来说非常有用。诺基亚以前曾在这方面做过努力,但是没有形成规模。视频会议系统必须允许手机和电脑进行视频通话,而这并不是运营商想看到的事情。

2.生物识别传感器

目前一些高级别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也可以在手机上得到实现,例如虹膜扫描识别、指纹识别等,这将免去使用手机时的密码验证和解锁步骤,另外会增加被盗手机的破解难度,降低手机丢失率。

3.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手机与电脑、电视等其他数码电子设备之间的互相识别和无缝共享,将会极大的方便用户。

4.绿色电池电源

以前的手机曾使用的电池显得很笨重,而现在的绿色电池技术将有望进入手机。苹果公司以前曾申请过专利,将太阳能电池技术融入到iPhone手机的液晶显示屏中,让手机可以直接利用光能充电。

5.无线

目前仍有许多手机用户使用USB数据线和耳机插孔,下一代手机将彻底去除这些繁琐的电线,使用WiFi和3G等无线技术,将共享视频、音乐、文件等内容变得更加简单。

6.移动投影

5.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困境与未来 篇五

盈盈飞飞

百家号06-0616:33

中国正在加速进入大资管时代,中国居民财富的增长使得财富管理行业加速成长,成为化解高储蓄率、促进直接投资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3.47万亿元,比2015年底的20.5万亿增长了一倍多。其中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8.75万亿元。截至2017年4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890家,已备案私募基金52403只,认缴规模12.28万亿元,实缴规模8.95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2.56万人。然而,对于私募基金而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节奏放缓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候,私募基金投资端如何获取稳定收益或者优质项目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私募基金投资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如何避免走入投资的歧途也备受关注。

在此背景下,6月4日,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举办了以“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前景”为主题的分论坛,聚焦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困境与未来展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全球并购重组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创业金融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对本次论坛提供了学术支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泛海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全球并购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朱宁主持了本次会议。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鹤年、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余利明、汉富控股董事长韩学渊、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雷、春华资本董事总经理王鹏程、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昆吾九鼎讲席教授田轩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冯鹤年:券商系私募股权基金具有三方面优势

冯鹤年

因在《基金法》下基金法律关系明确,机制灵活,因此大资管行业在严监管的趋势之下,还是向着“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质回归,而基金构架成为资管行业回归热点探讨模式之一。今年年初,中国证监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新规要求券商必须在一年内对直投业务完成整改,过去的券商直投将成为历史。全国约60家券商直投子公司将逐步转型为证券公司旗下的私募基金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鹤年从券商的角度谈了监管规则的改变以及券商资管的应对办法和合规经营的方式。他表示,在大资管时代的巨大市场中,券商和私募是最具活力也最有潜力的两股力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四大类资管机构的规模增长出现放缓,尤其是公募基金增速大幅度放缓至1.5%,公募基金以及子公司专户甚至出现绝对规模的下降,只有券商和私募的资管规模攀升,其中券商资管规模达到18.8万亿,增长了6.67%,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8.8万亿,增长了10.9%。因此二者的结合也让人颇为期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券商系的私募基金子公司已经开始跑市场了,2016年券商系的私募基金子公司显示出了极强的投资能力,投资业绩得到市场的认可。排名前五的券商私募基金营收都在10亿以上,这说明券商做私募基金具有很强平台优势。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券商拥有完善的实体资源网络,在寻找项目方面具有很强优势,可以丰富私募子公司的项目源。二是券商拥有完善的金融资源网络,各个业务线条都有自己的融资渠道,拥有丰富的融资经验,他们的潜在客户也都是私募基金子公司的潜在募资对象,可以丰富私募子公司的资金源。三是券商拥有完善的研究资源网络,对于一、二级市场的研究广泛和深入,可以提升私募子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

然而,因为存在投资比例不得超过20%的限制,券商成立私募基金需要从自有资金为主到外部资金为主,考验子公司的募资能力。另外,监管规定明确了保荐加直投的模式受到限制,亦考验着私募公司的投资能力。冯鹤年认为这些规则也对券商系私募基金的发展产生制约。

“不过挑战只是暂时的,机会是长期的,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转型也是大势所趋。” 冯鹤年表示:“我相信只要能在合法合规严格风控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券商的平台优势和协同的效应,未来的券商私募子公司将成为私募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余利明:主权基金可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余利明

截止到2017年一季度,全球主权投资的资产规模将近75000亿美元,多数来自石油天然气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目前在世界十大主权基金中,中国占据三家,包括中投、外储和社保基金,中国主权基金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运作的趋势。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余利明认为,市场化运作的主权基金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目前,国际社会已逐步确定了主权投资在资本结构、风险管理和问责方面加强透明度的最佳做法,本质上就是要求主权基金必须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因此,他建议应充分发挥发挥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的作用,主权基金通过投资“一带一路”项目群增加人民币在中小国家的使用水平,扶植香港联系汇率模式,提升人民币在中小型经济体内落实外储的地位,系统性地在规模上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余利明表示,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可以通过国家主权基金带动私有股权基金的方式,以人民币产业投资加投资项目集群的方式扩大境外人民币长期投资规模,逐步覆盖经济体量合适的发展中国家。他并展望说,人民币项目集群投资应主要体现在中国具有优势的基础设施方面,把全球基建产品与人民币的互动关系逐步发展成为类似美元与石油的联动关系。这样一来,拥有人民币的储备权和定价权就等同于在全球基建投资产品中掌握了话语权。

余利明阐述他的想法称:“如果通过人民币产业投资加国家主权债投资项目集群的输出模式,提高人民币在斯里兰卡的贸易结算、计价和外汇储备当中的占比,同时推动香港模式下这个经济体与人民币挂钩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逐步增加人民币在这个经济体金融体系中使用占比,最终这种双边的合作有可能诱导当地的央行自愿采用与人民币挂钩的黏性汇率制度。”

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向丝路基金注资1000亿元人民币,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人民币,和亚洲基础设施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这实际上是吹响了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军号角。余利明认为,特别是在经过去年中国外储下降的背景下,应更理解这些战略措施的重要性。

他认为,香港采用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值得借鉴,尤其是在中国目前在将香港地区作为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的当下,应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的作用。如果全球以人民币定价的标准化基建投资产品模式辅以在中小经济体自愿采用人民币连续汇率制度,我们将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而全面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韩学渊:PIPE基金可成为私募基金追求规模的法宝

韩学渊 中国私募基金历史并不长,但发展比较迅速,通过共同基金或者其他的合格投资者以市场价格的一定折价率购买上市公司股份以扩大公司资本的一种投资方式——PIPE私募基金也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道新兴的风景线。PIPE主要分为传统型和结构型两种形式。传统的PIPE由发行人以设定价格向PIPE投资人发行优先或普通股来扩大资本;而结构性PIPE则是发行可转债(转换股份可以是普通股也可以是优先股)。

汉富控股董事长韩学渊表示,国外经验来看,海外上市的私募股权基金非常看重管理规模,因为规模决定了稳定的现金流。就中国而言,如果要做大管理规模,就需要做比较后端的投资,比如PE投资、PIPE等,另外投资不动产的基金也容易将规模做起来。

“我们注重于后端,因为容易起规模,在这种所谓的PIPE投资中我们可以大量地跟保险、银行、信托、资管来合作,很容易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让我的基金规模从200亿变到更大的一个体量。” 韩学渊表示,其实目前募资能力还是私募基金的主要能力之一,且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对于大多数私募而言仍然是挑战。他分享汉富控股经验称,公司有8个合伙人在五个不同产业中进行深耕,每个合伙人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做PIPE投资很重要的是,除了细分产业之外,我们每一个合伙人、专业团队必须在所在领域中提供增值服务,这非常重要,而且每一个合伙人我们要求他在这个产业中只能选龙头的公司,一到两家进行服务。” 蔡雷:PE具有两栖性和本土性

蔡雷

在中国资本市场,PE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作用。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雷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PE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操作”的主题演讲,他表示,PE具有两栖性,是跨着金融和产业而诞生的,“Private +Equity”在资金端金融化,在资产端产业化,就必须极其深刻、深度地跟实体经济联系在一起。“这是PE价值所在,如果PE纯粹是金融资本,肯定没法比拼银行,如果纯粹是产业资本,也没法比拼很多实体企业。因此PE 的资本运作一定是跨界的、两栖的。”蔡雷表示,同时一定要与业务所在国的金融体系高度相关,投资领域与实体股权相关系,因此PE也是高度本土化的。蔡雷总结中国PE的发展历程表示,中国PE的发展模式一开始是基于成长性企业的参股,这与美国PE基于一个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加高度成熟的经济,且表现为杠杆收购为主的A模式不同。2000-2008年起步阶段,中国PE表现为典型的成长型企业参股模式,选择优秀龙头企业进行参股。在2009年创业板开通之后,PE投资增加了Pre-IPO模式,2013年之后,随着环境的变化,中国PE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产业整合性的投资时代:帮助产业龙头整合,通过加上N的方式成为一个区域性龙头、中国龙头,甚至国际龙头等,因此目前“1+N”的模式是PE的主流模式。

蔡雷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建设、供给侧改革、实体企业产业升级中PE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且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成熟、金融手段的进一步增加,未来中国市场也可能逐步走向一个标准的美国模式,很有可能也逐步迎来杠杆收购时代。

王鹏程:私募股权基金是提升企业效率助推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

王鹏程

春华资本董事总经理王鹏程表示,从全球资产配置来看,私募股权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一个资产配置类别之一;从投资回报率来看,PE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无论在成熟市场还是在亚洲的新兴市场,都高于整体大盘的表现。且根据发达国家经验,PE不断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收购兼并不断塑造产业格局,其形象已经从最早的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提升企业效率、助推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

王鹏程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与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中国自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相关,在此背景下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技术创新会成为下一轮增长和核心方向。且未来有三个方向会成为PE投资重要的关注点:第一是科技创新产业,包括TMT产业和共享经济领域。移动互联网广泛的渗透、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能力的显著提高都将不断创造出新的行业发展机会。第二是大消费和泛消费服务业领域。第三是跨境并购。

但他同时表示,跨境收购虽然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从硬币的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海外的兼并收购其实有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监管的风险、财务的风险、项目经验的欠缺、政府行政审批,以及最终整合以后业务能不能协调发展等。因此他建议,成功完成一个跨境收购的应有长期的战略准备,要有备而来,而不是为了收购而收购;需要必要的人才储备,熟悉对方市场环境;且需要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包括合适的顾问、中介、联合投资人等;同时,跨境并购对企业自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企业文化上必须非常的开放,另外管理层必须有很强的执行力。

田轩:CVC,一种新的创投组织形式

田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昆吾九鼎讲席教授田轩在论坛最后分享了主题为“企业风险投资,一种新的创投组织形式”的演讲。他表示,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叫IVC,它的组织形式核心是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从LP合伙人那儿拿钱,由普通合伙人来管,普通合伙人收管理费和管理分红。而CVC(企业风险投资)与传统私募股权不同的是,其背后的资金来源是一个主营业务非金融的企业,基本上使用母公司的自有资金,而CVC为母公司下的风险投资部门,专门投资一个个小微企业。

“CVC的定义就是主营业务非金融类企业设立的风险投资,通过它的附属机构直接进行风投。” 田轩梳理了全球CVC的状况和中国的情况,并表示:“比如说美国做得最好的就是英特尔,且谷歌、通用、微软、戴尔等等这些大型的企业都有自己的风险投资部,然后去投这些小微企业。”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CVC发展历史非常短,目前像阿里、腾讯、百度、联想都有自己的CVC,且比较而言做的较好的是腾讯。田轩表示,CVC首先优先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不是以财务回报为最主要的目的,大量的企业需要不断地找到新的增长点,要不断转型。这个过程中并购重组是最简单和直接的办法。且一般VC迫于分红压力,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回报LP,但CVC投资存续期非常长,不过其也存在缺陷,比如独立性较差。但是CVC相对于传统的IVC,投资的小微企业长期的创新会更好,成功退出的概率会更高,即IPO或者是被收购的概率会更高,且IPO的市场估值相对来说会比较高。即和IVC相比,CVC更加能够激励企业来进行创新。

6.中国低碳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篇六

【论文简介】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中国能源效率改革来介绍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基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与未来前景。

一、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近几年提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一发展要求正是我国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气候环境要求的明证,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中国能源效率改革来介绍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1.政治环境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中国要走低碳经济这条路是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为正视这当中将要面临许多问题的严峻性,我国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执政理念,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行动上积极落实。

2010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将低碳发展道路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将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已被列入“十二五”规划中。随着低碳经济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将更加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2.经济环境

由于我国工业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决定了我国工业的能耗和能效都偏低,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减排空间是巨大的,也表明低碳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国家对于“绿色行业”的的资金投入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在全行业总投资份额中占据19%的位置。2007年,我国五大银行工业效率项目贷款达1063亿元人民币,而项目融资单项则达到108亿美元。据统计,2008年我国政府提供的4万亿经济激励计划中,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提高成为重点投资领域。为配合国际社会对我国低碳环境大型产业环保要求,中国相继淘汰了一大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碳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了一批小火电机组;同时还解决了一大批相

关企业转产、职工就业的问题;通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的7.5%提高到目前的将近9%;此外,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也从18.2%提高到了20%。即使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也没有放松对节能减排的努力,在中央新增的4万亿投资当中,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方面相关的投资就达到了5800亿元,专门用于环保的是2000亿元。

3.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后我国碳排放增长迅速,从而导致我国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中的比例逐年增加。纵览世界各国的历史排放,预测到2030年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持续增加。

近年来,恶劣气候环境导致的自然灾害使我国遭遇前所未有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损耗,这些不仅直接挑战到我国民众的生存安全,甚至滞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原本强劲的增长势头。因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社会众望所归的结果。

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较多的碳排放,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仍属于生存型排放。可见,除了自然因素可导致气候不可抗力的变化,人为影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更强,过量使用化石燃料,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等行为,促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4.技术环境

作为技术发展利用的大国,我们意识到提高电力设施效率、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等举措可以使能耗有效降低。实际表明,2005~2009年GDP能源强度下降15.6%,,技术节能起到主导性作用,各行业技术在减排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即使非石化能源比重由2005年6.8%上升到15%,要实现我国2020年GDP的CO2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目标,GDP能源强度击要下降35%~45%,节能贡献率需要在80%左右。经过努力,1990到2009年我国单位GDP源强度下降53%,碳强度下降55%。目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节能减耗是我国对低碳技术经济提出的具体要求。

目前发达国家掌握了90%的先进技术,如果我国通过技术转让,大规模采用发达国家己有的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对实现减排目标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导致低碳技术转让上存在很大的合作协商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高排放的特征将继续长期存在是由于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这将增加未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入成木,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低碳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能源发展策略

低碳经济的发展没有捷径,需要走一段长远渐进的路,应当根据我国资源分布情况与各生产行业的经济实情和发展局限,配合国家长远目标与现实利益,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行。各行业要遵循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思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自主创新,实现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发展中的重要经济利益。

能源问题始终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因此,制定有效的低碳能源策略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超然的影响。在此提出几下几种策略思路:

1.建立政府主导的作用机制

从欧盟和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来看,欧盟各国政府以及资源稀缺的日本政府都十分重视低碳经济的相关策略的运用,只有在政治上争取国家给予大力的支持,才能使低碳能源转型的目标早日实现。如今,气候变化导致的严峻社会环境局势,促使低碳能源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能源策略也将日益凸显其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特殊重要性。根据低碳能源消费现状问卷一调查统计,有136人认为国家政策支持与鼓励是改善低碳能源技术方面的重要举措。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特别是要权衡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关系。而在资源(能源)环境领域内存在着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或者解决不好的难题,诸如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资源的公共产品特点等,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出面,弥补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扮演主导作用。为此必须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主导机制。

中国政府已经在能源策略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等促进低碳能源转型的相关政策法规,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更不能忽视能源策略的指导性意义,而应该从多方面因素和角度出发,使低碳能源策略越来越详尽完善。

2.多种途径推广低碳能源

实现2020年GDP碳强度下降40~50%目标,对我国能源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达到此目标,多途径利用低碳能源,逐步提高低碳能源的比例,以满足未来能源需求,实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

由于低碳能源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性,未来替代能源产业的成长将更加蓬勃发展。数据表明,中国的低碳能源资源极其丰富,例如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农村的小沼气,运用已经比较普遍;水电、水电(海南浪能发电)等,也极具竞争力。单就2005至2009五年间,低碳能源即增加50%,水电和风电能在2009年新增发电装机中,占32%,另目前我国在建核电2067万千瓦(占世界30%)。在中国乡村,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可等和标煤约三亿吨。我国目前每年的商ni!能源消费总员为30亿吨,生物质能即占了10%。综上所见,低碳能源成本虽然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己经借由商业化手段替代了传统高耗能源。根据低碳能源消费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低碳能源已经逐步被认可,低碳能源可以在我国各个地区进一步广泛推广。

3.利用能源价格机制

无论从理论意义上,还是经过实践经验都证明,能源价格对能源需求有很大的影响,显然,提高能源价格,能源需求则会相应减少;相反,能源价格下降也会导致能源需求的增加。相关国家的经验表明,燃油税、污染物税等能源税是建立能源价格机制的良好途径,而能源价格也与能源生产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尝试能源价格使用的国家会因此而可能获利,未来也会成为世界的前沿与发展趋势。由低碳能源消费现状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知,人们在选择能源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能源的价格,因此能源价格对于低碳能源的消费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我国而言,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使用是我国的特点,可以适当运用价格机制来调整我国对传统能源的使用,同时也可激发新能源的使用和不断开发。

三、结论与未来展望

7.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 篇七

一、“英特尔誖未来教育”概述

“英特尔誖未来教育” (Intel Teach to the Future) 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教师培训项目。项目针对一线学科教师, 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提高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指导研究性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二、“英特尔誖未来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育理念

1. 模块结构

整个培训教材分为10个模块, 贯穿着几条主线:一是信息技术的使用, 主要是利用微软的Office套件, 这些都是常用的软件工具, 并不需要复杂的技术;二是教案的设计。在第一模块提供了一个教案模板, 要求参加培训的老师从这个模板出发, 首先选定一个专题, 并随着教学进展逐步完善这个教案;三是评价工具的使用。该课程采用量规Rubric作为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 对单元计划、学生出版物和教师、学生演示文稿等进行经常性的评价。

2. 实用的目标

这个课程带有很强的实用性目标。它要让教师学会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强调动手实践, 要求学员们设计完成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包, 作为技术产品带回学校去使用。学员要将这单元教学计划包的中心任务“包件”, 一个包件含有单元教案、学生作品范例、评价量规、教学支撑材料、单元实施计划等多种材料。

3. 以革新教法为特色

教学方法上注重小组学习、研究性学习, 注重师生互动、人机互动, 注重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该模块具有示范作用。

4. 以学生为本位

这本教材的设计理念要求老师把信息技术应用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因此, 在许多创作活动中, 都要求老师们扮演学生的角色, 去制作供学生参考的电子作品范例和工具模板。学员之间的协作、交流和思想的共享贯穿培训的全过程。

5. 以活动为中心

“英特尔誖未来教育”培训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参训教师通过结对共享和全班交流, 使每一个参加者通过相互合作获得愉快体验。该模块强调随机分组、头脑风暴、资源共享。

三、“英特尔誖未来教育”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的应用

1.“英特尔誖未来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生物学是一门集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它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 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 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现在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的领域, 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方面。如果考虑到仿生学, 它还影响到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利用“英特尔誖未来教育”, 能够使学生在教室这个有限的小空间里学习到无限的生物学知识。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的束缚, 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创造思维的能力,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2.“英特尔誖未来教育”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的应用

(1) 制定单元计划。“英特尔誖未来教育”的理念就是对一门学科的学习或者对一个问题的解决, 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他人灌输的知识, 而要自己建构知识, 发现并验证某种意义或者意思。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英特尔誖未来教育”的理念, 教师首先必须制定单元计划, 设计基本问题与单元问题。

基本问题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 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 它孕育了其他重要问题, 指向学科的核心。如“生物与环境”的基本问题设计为“环境的恶化会引起生态系统的毁灭吗?”

为了支持基本问题需要设计2~5个单元问题。单元问题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 为基本问题提供学科特定及主题特定通道, 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本课的单元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 让学生设计了许多单元问题, 如:“什么是生物圈?”“环境污染有哪些危害?”“生物圈如何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何结合实际保护环境?”等。

(2) 为单元作品集查找资源, 创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为了支持单元计划, 可要求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首先结对, 找好自己的合作伙伴, 共同完成单元计划中的支持材料。学生根据教学单元计划中的要求, 到Internet上查找资料, 学习查找国内外的教育网站、学习保存网站上的图片或照片、学习保存网站上的声音文件、学习保存网站上的视频剪辑文件, 互相讨论, 合作完成并将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用Power Point制作成学生演示文稿。该演示文稿除了达到资料的整理归类外, 还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大胆表达出来, 这有助于学生在教学中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如:学生根据“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为主题做了演示文稿。针对“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有哪些类型?”“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环境污染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等问题, 找一些图片、声音及网站充分地说明问题, 同时学生在创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过程中也可以完善单元计划。

(3) 创建学生出版物与学生网站。学生通过单元计划的制定, 支持材料的查找, 得到了许多有关生物与环境的信息, 为了使这些信息能够得到推广, 可让学生充当编辑、记者、作者、版面设计师的角色, 策划、设计、制作一个俱乐部, 使用Publish制作简单的单页出版物;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可以将在课堂上收集的信息, 为正在研究的单元建立一个Web站点, 并提供指向相关教育网站的链接, 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支持材料。如制作《环保在线》中的问卷调查、环保常识、环境术语介绍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也使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得到了提高。

(4) 创建教师支持材料。教师支持材料包括教师创建的网站、多媒体演示文稿和出版物。这是为了向学生提供在课堂之外交流的机会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也是与其他学生、社区人员、其他学科领域专家甚至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的途径。如:制作详细的单元计划模板 (包括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单元梗概、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学习过程、评价量规等) 。

(5) 整合单元作品集、展示单元作品。“英特尔誖未来教育”的特点是当所有的工作都做好后, 将学生和教师的单元作品集整理, 最后将作品展示共享。因为每一个作品的形成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从问题的提出、基本问题的确定以及网站的制作等, 都是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 探讨、研究、批评后修改完成的, 所以大家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四、对“英特尔誖未来教育”的教学反思

“英特尔誖未来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资源共享、协作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思路值得借鉴。我们的教育不再是单纯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 而是怎样把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实现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如果能真正落实到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中去, 无疑可以优化生物学教学, 对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会产生不可限量的作用。

摘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而设计的全球教师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特点主要有模块结构、实用的目标, 以革新教法为特色、以学生为本位、以活动为中心。根据“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模式, 笔者将它应用到生物学教学的“生物与环境”中,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生物与环境

参考文献

[1]英特尔公司.英特尔誖未来教育 (中文5.0版) [Z].2003.

8.健康类图书的现状与未来 篇八

有统计数据表明,大众健康类图书在生活类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已达到40%-50%。这股热潮目前已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也带动“健康自我管理”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

健康类图书何以如此畅销

健康的理念是这个时代的风尚。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存环境也越来越恶劣,随着“健康、事业、家庭、财富1+0”理论渐入人心,读者对健康类图书自然也就更关注。另外,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生活,使城市人群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大。

近年来社会大力倡导健康观念,也为大众营造了健康无价的浓厚氛围。电台、电视台各种各样的保健养生节目,不断灌输健身美容的理念;大众健康类报刊杂志、各大网站的健康频道与读书频道,以及当当、亚马逊、卓越等影响广泛的网上书店,都在热情推介生活健康类书籍。对晚报、都市报而言,保健养生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此外,美容美体的瑜伽,涵养身心的太极和武术,也吸引了众多青年人参与到运动健身的热潮中来,从而改变了保健养生只局限于中老年人的格局。所有这些因素,都驱动了生活健康类图书的发展繁荣。

健康类图书的走红,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综观当前的图书市场,旅游、励志、投资理财、大众文化等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书籍,都呈现出了比较繁荣的景象。

健康类图书的主要读者不再仅仅是中老年人,近年来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林林总总的健康书中,最受欢迎的是“中医养生”和“饮食营养”两类。

健康类图书问题多多

然而,大众健康类图书出版的表面繁荣却掩盖不住种种问题:1.此类图书已经泛滥,跟风抄袭之风严重,同质化图书多;2.一些减肥、健身类图书一味追求包装和炒作,甚至有些心理健康类书籍把科学严谨的心理测试与占星算卦混为一谈;3.一些东抄西抄、拼凑而成的健康类图书内容并不健康。

的确曾经有健康类图书,由于在书中提出了新的健康理论,一下子吸引很多读者,刚发行时非常畅销,但这些所谓的新的健康理论有些被证明是不科学的,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公众,读者在选择健康类图书时也往往有一个从盲从到逐渐清晰,再到选择有针对性的图书的过程。如今读者在选择健康类图书时,越来越懂得了解作者的专业背景和水平,已经在对优秀的图书和粗制滥造的图书的辨别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不同。

某某身体器官手册,开始以“圣经”的姿态来教化众生:《身体圣经》《营养圣经》等等,还有“革命颠覆”性的字眼,诸如《营养革命》《肠内革命》《血液革命》等等。《气死医生的**》《医生不懂的长寿秘密》《别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更有的名字,实在就是玄之又玄:《不生病的活法》《终极预防:六周让你健康一生》……仅仅从名字不难看出,健康类图书的“假、大、空”,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了。

对于如何养生保健,自古以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窍门各不相同。然而人命关天,健康无价,养生保健来不得半点儿戏。因此此类书籍的质量如何,就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健康类图书的未来

2009年10月推出即热销的《养生就靠好习惯》一书的责编谈到健康类图书的未来时有这样几个认识:一是,更加贴近生活,从生活层面来宣扬正确的养生方式;二是,作者分工更加的细化,作者的领域更加固定,水平更加专业,写医学专著的写专著,写养生的就写养生,写时尚健康的就写时尚与健康的话题。

就像作家出版社编辑王婷婷在谈到她涉足健康类图书时所说:“我们做健康类图书的主张是偏生活、偏养生,而少提及具体的疾病。我们主张把正确的养生观念植入日常生活,用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而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至于治病、开药,那是医院和医生的职能。”

9.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 篇九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冲突而导致一些疑难和困境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和观念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指导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储备不足、外来移植话语的表述模糊、教师教育和人才资源缺乏以及考试评价体制的不支持等。为此,深化教育改革的未来抉择是: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借鉴、创新及本土化;话语方式应借鉴创新而非移植套搬;教师教育应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考试体制改革应关注学生个性、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改革;文化创新;话语转型;教师专业自主;考试体制;改革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潮流中迅速发展和前进,并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奇迹和教育改革模式。但是,相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丰富实践和历史经验,有关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还很薄弱。教育改革研究的缺失和滞后,已经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改革实践的步伐和成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方法的冲突,导致很多疑难和困惑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因此,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实境遇

1.教育改革中本土和未来的理论、思想、文化冲突加剧(1)国外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现实需求

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它们曾经在国外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典理论。但仔细分析,这些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相对较完善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而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西方的产生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抗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满,是缘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高度发达的科学理性和过于严密的社会理性的怨恨和反动。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还欠发达,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而传统文化和国学在一般民众的价值观形成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离开这些现实条件而全盘套搬他国的先进理论,很难适应我国的文化土壤层,也就难以成为国民的实然选择。实际上,我们从来都不缺先进的教育理念,缺少的是整合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机制。就目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来说,与20世纪的西方教育思潮相比实际上也先进不了多少,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现状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而它们又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改革需求。但是,这些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它们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然而在实践中,这种结合却没有实现,出现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分庭抗争、各自诉求的冲突局面。教育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品质与特点,决定了教育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1](P3)旧思想和理论能否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新思想和理论能否成功地进入主渠道,主要取决于与新教育理论和思想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程度。在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积淀不足的现象与问题。[2](P25)如“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与本质主义的课程思维方式等。新课程的理论只有与这些社会文化积淀相互作用而融为一体的时候,才是新课程真正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之日。因此可以说,思想与文化多远,课改就走得有多远。(2)现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生成机制,难以提供课改实施的理论支撑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绝不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建国后,中国历次的教育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是因为教育改革囿于教育内部,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和民众的支持。中国的崛起需要培养时代新人,而新人的培养需要新教育的创成,新教育改革需要全新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规律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关键期转型总是伴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转型,且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必须走在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前面,这就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先行性和预见性特征,而这种超前和预见的实现必须以教育理论和思想的超前和预见来保证。也就是说,民族和国家的新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建构绝不能依赖于从他国移植的理论和思想,而必须拥有建立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原创性理论和思想,这种原创的生成则需要思想大师的产生。中国新教育改革呼唤世界级教育思想“大师”,但当前的“思想土壤”和“学术土壤”,往往有利于“侏儒”生存而不利于巨人发育。[3]因此,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更大程度上需要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以一场当代的新文化运动去培育改革需要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和文化。在西方,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倡导的绅士教育思想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和响应,其影响直至今日。卢梭、杜威的教育思想虽然一直遭致人们的质疑,但是所有的教育改革不仅不能跨越它,而且在很多时候必须从那里得到理论支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这些说明,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并且能够保障大师的成果发挥恒久性。我国的新课改要顺利推行,达到预期目标,也必须有宽松的环境支持。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以及中国古代建立在君权专制基础上的“划一教育”至今仍影响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一元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不仅禁锢着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始于经济领域的“技术-经济意识形态”也对当前教育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两驾马车”在深层次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导致新课改出现了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摒弃权力裁决一切的机制,创造利于创新和出人才的宽松环境,以及改革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工具化要求,真正做到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才能最终保证新课改到达成功的彼岸。

(3)国外个人本位的教育追求,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张扬,应该是教育价值的本真含义。康德说过:“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从中外教育发展历程看,许多教育家都致力于关注人生价值。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不同,对人的认识和定位也就不同。总体上,西方文化多呈现“个人主义”的个体文化,中国文化多表蔡宝来,晋银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现为“社会主义”的整体文化。换言之,西方文化偏个人本位,中国的文化偏社会本位。就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而言,中国传统教育不及西方。[4]

就西方来说,对人生命意义的关注一以贯之。古希腊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使人的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教育要遵从儿童的天性“自然”的潜在能力为重点,强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以后,人文教育以现实的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追求人性解放。到了近代,卢梭更进一步论述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赫尔巴特、福禄贝尔以及第斯多惠等从揭示人的心理的角度提升了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出于对传统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唯理性教育的反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它的目的在于鼓励儿童自由和自然地发展,以儿童的兴趣作为教育的根据。对于社会逐渐被科学技术所主宰,教育片面地发展人的技术理性,使人“异化”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的现状,教育理论家从关于人的本真意义出发,提出了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等学说,以期实现对人性的复归。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基础上的,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在群雄争霸的多元文化斗争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其人道是“群体性的、社会整体性的、舍异求同的人本”,[4]以培养巩固和维护封建宗法道德、政治道统的“明人伦”的君子、圣人为目标。这样,儒家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并不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个体生命,而是将鲜活的生命置于僵死的规范之中,使之失去了“自我”。[4]到了汉代,董仲舒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通过对“天”的神化,确立了“天”的至高地位,从而使得教育丧失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的培育,成为扼杀个体生命的工具。与儒家社会重视整体的人本主义不同,道家重在自然的人本主义,强调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它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就道家这种强调天人合一,人道合一,复归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凸显生命自由发展的本性的教育来说,它是超越儒家的。但是,由于它完全否定现实社会生活对人的制约作用,显得过于理想化而失去了现实基础,同时,由于道家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它的影响也多被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也多被曲解而成为工具。例如,20 世纪后半叶,教育从培养人的外在属性转向人本身。1970年代强调“双基”,因为“知识就是力量”;1980 年代强调“能力”,因为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能力比知识更重要”;1990年代强调“情意”,因为技术时代的唯理性教育,“失却了教育的另一半”。[5](P121)这样,从历史时空到现实基础,我们的教育始终没有关注人,始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材”和“器”。所以,当前以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为主旨的新课改理论,就遭遇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障碍,这种障碍的根源在于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缺乏关注人生命价值的文化基因。2.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创新不够

(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阻滞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意识性机制,是由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内核或最深层次的部分,是决定民族文化如何发育的一项重要的控制因素。这种思维方式一经在主体的思维结构中固定下来,就成了支配人们实践活动的意识性机制,它以先行的模式组织主体的思维活动,规定着思维对象的选择、思维主题的确定和思维结果的价值判断。由于东西方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别十分明显。这种差别不利于新课改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6]

第一,注重整体统一与注重个体独立。中国的整体性思维,一方面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较笼统、不细化,不利于对事物的深入探索;另一方面使个人服从集体中的最高权力者,服从专制特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依附顺从、封闭保守、注重等级特权、缺乏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效变迁。西方的个性思维,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偏重直觉感性与偏重科学理性。直觉思维过分注重直觉灵感,严重缺乏逻辑分析和科学论证,导致中国传统的方法论一直停留在类比性思维和经验性思维上,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从而大大限制了思维方式的发展和深化。以个体性为认识起点的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则是从局部到整体,即从经验入手,经过判断推理,达到对整体的认识,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论证。逻辑思维最典型的特点是严格定义,重视过程,注重审慎而缜密的推理和论证。第三,崇尚中庸调和与崇尚矛盾斗争。求稳怕变的中庸思维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整个社会弥漫的是墨守成规、迷信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求同求稳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强调对传统的怀疑、批判和超越的求异求变的思维方式相比,造成国人思想的封闭保守,束缚了创新精神,阻碍了新事物、新思想的产生。

第四,推崇内在超越与推崇外在超越。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并不潜心于对大自然的发现和探索,思维方式趋于封闭和刚性。忽视对主体自身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对象乃至目的的探究,忽视对外界的科学探索和认知。西方从古希腊时候起,在天人相分、天人相对的思想主导下,人们一直致力于人类社会以外的世界探索,力图寻求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解释。

(2)原有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惯性张力,阻碍教学改革的实施进程近代中国教学论是从引进西方理论开始的,这些理论中一直对中国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作用的当推赫尔巴特和凯洛夫。赫尔巴特教育学是经日本引进德国的最早教育理论,凯洛夫教育学是中国在政治上“一边倒”学习苏联时的产物,它们对当时中国的教育理论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呈现出不足与缺陷,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在继承它们优点的同时也接纳了它们的缺点,这些缺点经过长期的实践积淀,已经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并形成巨大的惯性张力,严重地阻碍着新课改的实施。就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来说,它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三中心”,并且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经其学生的发展改变为“五段教学法”,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世纪后半叶教师素质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如同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使教学过程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使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从而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含义。凯洛夫教育学并没有摆脱赫尔巴特教育学理论的影响,其基本特征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目中无人”。用苏联教育学界自己的说法,叫做“教育学中无儿童”。[7](P17)这些缺点早就从理论上得到了明确,但是由于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层皮”现象,使得传统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并严重地冲击着当前新课改的实施。(3)课改理念的理解偏差,导致课堂教学行为的异化 课堂是教师从事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价值的场所。课改专家认为课堂教学有呈示、对话和指导等三种主要的教学行为,而教学对话可以说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8](P73)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标。但是,由于对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使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起教学实践行为的偏差,使课堂教学出现异化现象。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为课改而课改所导致的课堂教学失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这种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形式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追求形式到位,较少体现和实现新课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热闹非凡、学生举手发言活跃、分组讨论热烈等,而实际上是用“放羊式”教学取代“填鸭式”教学,形式上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但背后却是学生迷失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丧失了教育应有的内涵和价值。第二,极端化。通过对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的观察,有专家认为新课改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七大问题,分别是:把“对话”变成“问答”、为夸奖而夸奖、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有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因“泛化”与“神化”而导致的探究的肤浅化与庸俗化,以及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9](P3)第三,表演化。主要表现为不是为了学生发展、民族复兴而实施新课改,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走过场,大搞形式主义。公开示范课不是为了虚心听取专家同行的批评和建议,而多成为应付上级检查、同行参观的表演课,成了展示教师魅力的教学秀,为表演而教学,用表演代替教学。

3.课程实施的教师资源储备不足 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从目前新课改实施的情况来看,教师的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改革的要求。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认识和态度上,更表现在行动和方法上。(1)认识缺位,理解片面。本次新课改不单是课程内容技术层面的简单调整,而是全方位的范式转换,需要教师深层次的文化观念调整、思维方式的改变。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文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仅使教师将新课改当作制约提高升学率的障碍和负担,而且将新课改完全与应试教育对立,对传统教育不是采取扬弃而是采取简单抛弃的态度,使新课改失去了生存的文化之根。这种状况不仅造成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多停留在形式上、浅层次的有关管理政策、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简单把握,而且对课程的某些理念的理解也属简单片面。这样,对待新课改就出现两种消极的态度与行为———排斥性和应付性,它们都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行。

(2)方法失当,能力不足。正确的方法、较高的能力是新课改推行的措施、素质保障。由于对新课改理解的片面肤浅,导致教师不仅缺乏自主的、恰当的方法,而且缺乏对课程教材的处理能力。一方面期望课程专家的技艺传授,另一方面又对多样的方法无所适从。例如不能正确解决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课程资源的恰切性问题,漫无边际地开发课程资源,造成课程资源泛化现象;不能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无限制地扩展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造成课堂边界模糊倾向;不能正确处理教师职责与学生需求的关系,过度诠释、片面夸大学生的中心地位,造成师生角色错位等。显然,方法不得当与能力不支持,造成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机械模仿等现象。[2](P27)(3)教师培训的理论化、简单化和形式化。新课程方案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教学过程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参训教师在接受培训时却很难体会其中的内涵,从而难以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因为培训者多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很多人并没有参加新课改实践而表现出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又不能融会贯通地理解理论而缺乏对宏观理论的整体把握,只好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肤浅地讲解理论,这样就造成参训教师听起来似乎明白,而实践中又无法实施的局面。从培训方式上看,以脱产集中讲授和专家讲座为主,这些培训可以在短时间内给教师大量的信息,增加对新课改理论的了解,比较经济实用,但是这种单向输出知识的培训,方式简单并且形式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不利于提高教师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具体教学实践的能力。

(4)教师教育研究的切入点未找准,缺乏多元方法论支持。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7](P19)这样,新课改就把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教书匠”推到了当前“教育家”的地位,势必使教师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应该是教育科研的理性回归。然而,囿于传统理性的观念形态,导致教育片面强调研究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使教师成了被研究的对象,忽视了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和人文关怀。同时,重理论和演绎思维研究、轻实证和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很不适合我们探寻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且,从近年来国际教师研究的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间内研究的重心有所不同,出现了“教育叙事”、“教学研究”、“行动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类型,而我国缺乏教师研究的经验积累,这些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讲还比较生疏。因此,如何站在国际研究的前沿,立足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寻找教师研究的切入点开展本土化的研究,应是当前十分严峻的课题。4.教改理念诠释中西方教育话语的遭遇(1)当代西方语境缺乏亲和力和认同感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由国家强制推行的,这就赋予课改专家以绝对话语权。这种话语权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方面,国家的权威赋予课改专家无上的权力,所有的改革措施以国家行政命令的形式下发;另一方面,新课改的理念、内容、方法、实施、评价等都是课程专家制定的,由于他们“闻道”在先,因此就处于话语的中心地位。专家话语的权威作用容易形成课程改革的话语霸权。话语霸权一方面能够保障课程改革的权威性,使其能够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强势语言遮蔽了其他人员的发言权,使他们失去了坚持真理的机会和场所。实际上,语言作为特定阶级利益控制的工具,代表着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就当前新课改的后现代话语来说,它真实代表了学生群体的利益,希望学生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在批评原有教育的弊端,推行新课改,反映学生正当要求的时候,却走上了极端,导致了当前新课程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奴役学生、摧残人才的‘应试教育’同当今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应当寿终正寝了。”“原本应当是‘文化殿堂’的学校被异化为‘文化沙漠’。”[7](P19)“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系弊端重重,必须推倒重建。”“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陈旧落后、祸国殃民、非彻底改掉不可。”“新课改不必适应中国国情,而是重在用西方的真理来改造中国国情。”“‘国情要适合真理,而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所以,‘不适合国情论’的逻辑可以休矣。”[10](P19)(2)西方话语概念的表述模糊和解释乏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我国的课程研究中出现了一种非此即彼、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肇始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它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消解,在某种程度上开阔了课程思维的视野。思维方式的转变引起了我国新课改话语的转换,出现了很多陌生的概念,如对话、互动、参与、体验、探索、发现、感悟、解放、分裂、叛逆、反动、背叛等等的后现代话语。这些概念都是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话语,因此在西方具有实践合理性,但却远离了中国教育的现实。实际上,在借鉴外国教育时,我们需要考虑课堂互动和语言运用研究的文化背景。加拿大比较教育学者梅斯曼认为:“在正规教育稀少而得到良好评价的国家,似乎不可能在课堂组织中存在高度灵活性。”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教育发展较快,但是与国外教育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且优势教育资源更少。这势必导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难以在我国课堂教学实践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即使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歪曲和走样的。并且,所有这些概念和解释都缺乏概括性,缺乏与更大理论框架联系,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和思想的支持。这样,一方面,新课改需要教育工作者观念与行动的彻底改变,另一方面,后现代的语言又不能承担起解释与说明的功能,反倒是加重了教师对新课改的迷惑,使他们陷入新课改理念与理论的雾团之中。这些都提醒我们,话语的表述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文化,有切身的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熟悉的话语来理解不熟悉的事物。反之,用陌生的语言来解释陌生的事物,甚至语言没有解释事物的功能,就会使我们在迷途上越走越远。5.社会文化环境与考试制度不能适应教改需要

(1)国人的考试情结已深入骨髓,高考应试模式根深蒂固

自隋朝开科取士实行科举考试到清末废止,历经13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和科举考试经历了长时期的积淀,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人已经认同和习惯了统一考试这种模式。始于1952年的高考,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国情而建立的学生考试制度。它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教育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否升入大学,能够升入怎样的大学,都由高考成绩直接作答。它一方面具有管理功能、社会心理功能,同时又对中小学办学具有引导功能。所以,高考不仅是考生的事情,同时也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事情。它不仅呈现出稳固的地位,而且对任何不同的声音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基于此,课程与教学改革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没有建立与预期完全相适应的高考升学制度时,必定会造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缺乏必要及广泛的社会支持。(2)家长对教改的认同和支持不够

在我国,现代学校系统源于外国,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强大的苏联根源,而且大学升学是在规定考试时间里通过全国统考这一狭口控制的,学生家长不可能希望如同新课改倡导的那样,让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学习。同时,新课改理论对活动与游戏、互动的区别是模糊的,并且在实践中更容易走样,这对于认为正规教育是子女前途关键的家长来说,显然会引起反感。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仅与家长的喜怒哀乐直接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几辈人的希望和梦想。考试不仅在考孩子,更是在考家长。这样,考试改革就不仅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更是社会的事。许多家长并不希望进行所谓的新课程改革,他们认为改革就意味着风险,成功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国家只把它作为一次教训,而自己孩子的前程就可能毁于一旦,他们不愿拿孩子的未来做实验。基于此,家长对新课改是不支持的。(3)教改被曲解为管理者的政绩工程和学校的升学率要求 与民众对教育改革不支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改成了某些管理者急功近利、谋求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的平台。他们把教育改革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将是否接受、认同和执行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政治原则、立场与态度,极力渲染改革氛围、夸大改革成绩。出现了新课程刚刚试验,各种各样的经验总结就连篇累牍,经验会、座谈会连续不断。在汇报经验的时候,他们极力回避并掩盖各种消极因素与不良影响,造成了新课改开局良好、实施顺利的假象。具体到学校和教师,他们把升学率当作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只要能够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声誉的改革就是好的,他们就拥护;反之就是差的,他们一定会反对或变相反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就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希望减轻学习负担,发展多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考试得高分,能够进名校。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他们必定会选择后者,毕竟“分数是学生的命根”。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抉择 1.教育思想和理论:借鉴与创新(1)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

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对应试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出了挑战,对此,中国教育必须通过改革来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的崛起需要新人,新人的培养需要新教育。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的改革。本次改革有其思想和理论依据,但这些思想和理论均是移植借鉴国外的,而不是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国外的理论能够在其产生的土壤生存和发展,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对于我国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它并不是高屋建瓴的,更多的是移植和拼凑,故很难完全引领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创新都有其产生的内在机制,特别是决定教育发展方向、引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更是如此。就世界范围而言,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扎根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层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民族文化土壤根系的涵养,也就生发不出影响世界的思想家和大师。没有世界级思想家和大师的出现,也就很难产生引领国家和民族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思想。第二,必须有思想和理论创生的学术环境和学术体制。思想和理论的产生除了要有生发的土壤层,还要有思想和理论成长的外部环境,最主要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的包容度、认同度。第三,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产生。先有思想家的存在,后有思想出现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出现,才能提出引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理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呼唤大师级人物的出现。而上述条件的欠缺决定了目前还很难产生大师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此而言,中国教育改革之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中国教育实践对理论和思想的急迫要求,我们只能遵从规律,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2)继承与创新传统教育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并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当然,教育的作用不但体现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更体现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文化。没有了继承就不能生存,而没有了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两者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不能有任何偏颇和极端。

然而当前的新课改在更大的层面上只强调了对创新的发展作用,漠视了继承所蕴含的生存意义,它不仅没有根植于传统教育理论中,更没有根植于民族的思想和理论中,这就必然导致新课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文化,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必须走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道路,因为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的继承和放大。[11]因此,当前新课改最大的难题并不是实践中的困难,也不是理论的不先进,而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3)教学理论的本土创新

关于课堂教学的进化思想是:教学是从“死记硬背”到“结构化”再到“开放”的渐进过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目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课堂教学还不具备完全“开放”的条件。但是新课改理论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把学生置于开放的课堂中,让他们放任自流,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就势必削弱教育的效果,并容易走向极端。这些都说明国外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我国课堂教学的现实情景。我们在借鉴国外理论时,必须考虑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适合我国教育的土壤。当前新课改最大的问题是强调了国外理论的全盘套搬,而没有对这些理论发展创新,导致当前课程改革乱象丛生。这样,创新我国的教学理论应是当务之急,也只有做到国外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和创新是对国外教育理论加工的两种形式,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借鉴是为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创新是为了使外来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两者都是手段,都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而全盘套搬仅仅强调对国外理论的生吞活剥,忽视了对其的再加工和创造,这就必然导致原本鲜活的理论变成制约教育发展的藩篱。2.教师教育: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

(1)教师专业化———新型教师成长的自我要求

新课程改革在体系上作了较大调整,强调学习生活、兴趣、科技和终身必备的知识,增加了活动课程、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体现了跨学科知识的要求。这样,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学科专业的本体性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以及自觉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实践性知识。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明晰自己专业发展的途径,寻找自己专业成长的空间。这样,教师必定是自身专业成长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教师专业成长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其核心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保持不断进取的态势。教师专业自我成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其专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点和价值,具体包括自我形象、职业动机、对教师任务的认识以及个体的教育理论等。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极具个人化的,它同样源于教师所具备的独特的专业自我,显著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工作效果。因此,积极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2)教师专业———一种自觉的发展 教学是一种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样专业化就自然成为教师的发展目标。教师实现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外力强制,不如说是教师的理性自觉。一方面,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使得人们要生存和发展,适应激烈的竞争,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进步。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符合教育标准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在拓展专业内涵的基础上,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达到专业的成熟。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说,教师专业化具有积累和生长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专业化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终身学习的过程。这样,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把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充分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主发展的意识,把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主体的追求,持续提升内在专业素质,从而成为生命不止、发展不息的生命型教师。(3)生成智慧的教师培训

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不仅是一般的教师素养,更是教师的教育智慧。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的创造欲和灵感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传统单一线性教学目标的废止,生成性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教师创设创造性思维的契机。另外,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还需要教师反复探究的智慧。如此等等,要求教师在接受培训、发展专业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智慧的生成。智慧是个体在知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活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变化的一种创造性能力。教师智慧的培养需要教育,这种智慧既包括学科的专业智慧,也包括教育智慧。学科的专业智慧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认识,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育智慧渗透、体现在活动中,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性的驾驭、敏锐的反应和灵活的应变,是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真正的智慧不只是理智和创造性的行为方式,它还包括对事业的热爱。[12](P17)培养教师的智慧,要求改变教师培训中的知识本位观念,改变仅仅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教书匠”而单纯培训知识能力的传统做法,这种做法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夸大了知识的工具价值,忽视了知识背后的创新能力,导致了教师将自己降为“教书匠”的地位。因此,教师培训必须是注重智慧生成的培训。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各具个性,具有创新性价值的人才。(4)教师教育研究的多元方法和视阈

传统的教育研究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由于片面追求所谓的“科学化”,造成教育研究缺少人文关怀,脱离个体的生活体验,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教育研究实际上成了专家学者的个人专利。这种主客对立的“二元制”的结果,使得一线教师成了研究的对象,成了一种被观察和描述的客体。这种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忽视了教师作为教育引导者的主体作用,背离了教师的主体需求,忽视了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单是一个被研究者,在更大程度上他们是研究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参与者。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教师是否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人生追求的高低和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的选择。[13](P51~ 55)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身生命成长相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教师研究是促进教师成熟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扬弃传统的主客对立影响,教师应当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参与学生日常的生活事件和活动,通过观察和对话,用整体的观点来深度解析学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仪式表征系统、文化意蕴和社会结构以及价值体系,以此来了解学生,反思自我,达到改进教育和发展自我的目的。3.话语方式:移植借鉴而非全盘套搬(1)教改并非以话语转型为充分必要条件

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在一些关键性范畴和话语上出现了以“新”、“转轨”、“转变”、“反思”等为代表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在全面反思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与不足、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的基础上凸显出来的。这种全新的话语体系预示着从根本上更新课程的体系,形成全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等,给予人们对新课改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话语转型是在全面移植国外教育理论以及权威课改专家对新课改理论解读的基础上出现的新鲜话语,是靠国家强力推行的,它并不是根植于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没有映射教师的生活语境。这种脱离教育实践者个体性话语的权威话语,在走向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常常被曲解变味,失去它本真的意义和价值。回顾中外历史上较大规模且比较成功的教育改革,并不是所有经验都必须以所有的话语转型为支撑。如20世纪初期杜威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具有指导作用的标志性口号“从做中学”,成功地推行了他的教育理想。如今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多注重话语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口号化、标签式的新名词满天飞,但在很大程度上又不能透彻地反映课改的本质要求。而针对教育实践者操作层面的标志性口号却少之又少,使得处在教育改革一线的教师如坐云端,发出了“我们该听谁的”这样的感慨。因此,要保证教改的成功,当务之急是寻找和甄别能够统整课程改革全局的标志性话语,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认同和接受。这些标志性话语应该包括:“仁者爱人”、“和谐”、“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公平与效益”、“创新与求实”等。[14](P5~ 8)(2)移植借鉴中的话语转型

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移植借鉴国外理论的结果,造成了教育领域全新话语的出现。这种全新的话语作为国外教育改革的成果,对我国的教改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特别是在教改初期,有必要通过话语转型来摒弃以前我国教育的缺陷。话语转型的实质就是思维的转型,这种转型首先发生在思想和理论层面,但是对实际的应用必须谨慎。因为,作为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理论,必须与人们以往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关联,也就是应当与民族和国家的土壤相结合,否则,这些话语就会在实践过程中歪曲理论的本真含义,造成意想不到的错误后果。回顾教改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感到我们已经把国外的话语、概念当成教育改革的真理、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一种从理论到实践必须遵守的“圣旨”,造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迷茫和困惑。不可否认,改革初期应当有新话语的出现,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就应当用本民族的语言来解释、吸纳外来话语,同化为本民族的话语,这样才能使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明了改革的观念和理论的意蕴,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这就是说,我国的教育改革不仅仅是移植借鉴国外理论,更重要的是创新适合自我的理论,我国的教育教学形成特色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当我国的教育教学有自己的话语时,我国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就成了“强势话语”,就成了话语、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输出者,并形成了理论和思想的“自我”,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应该追求的目标。4.考试体制:关注个性和创造力(1)从共性走向个性

我国先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影响是造成当前注重共性、偏重整齐划一的考试选拔机制的一个重要缘由。当市场经济成为主导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摒弃了简单根据学历高低和毕业院校层次选拔的做法,而根据能力、兴趣和倾向来选拔时,使得传统的以纸笔为工具注重认知素质选拔的评价制度受到了挑战。新课改改变单纯以知识掌握为目标的价值倾向,突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纸笔为检测手段的考试因不能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而遭到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强调教育与时代发展以及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从新课程与时代发展的联系来看,强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剧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才创造力的依赖和需求,突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新课改与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来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考试就应该从强调共性走向强调个性。就考试的内容来说,强调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生存本领等实际生活需要的素质。就考试的方式来说,改变传统注重单一知识考试的笔试方法,从多维的视角出发运用笔试、面试、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真正检测学生,以考试为指针,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2)关注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造就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唯一的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以学科和知识为本位,通过层层甄别选拔,以牺牲大多数人成才为代价,培养出偏重认知素质的片面发展的人才。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要保证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进行以考试目标和内容为中心的考试制度改革。考试的目标应该是新课程所要求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考试的内容应该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必修的全部内容,不仅仅强调书面考试,更应该强调实作考试。即使书面考试中已经体现出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也不能代替实作考试。科学的实作考试所占的比分应不低于书面考试比分,通过实作考试强化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检测,进而考核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3)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笔试考试制度侧重死知识的掌握,使得记忆型学生可以取得高分,这种“以分量才”的评价标准必然误导学生“分数挂帅”,忽视智力的训练,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是十分不利的。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改革考试制度。一方面,考试应当强调实作考试,以考核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新知的能力为主,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成绩,以激励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应当把非智力因素纳入考试的范畴,使其成为学生创造力的动力保障,确保学生有饱满的创造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把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上一篇:lol活动策划书下一篇:使用及维护说明书